一、她为人类健康献上一份厚礼——记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论文文献综述)
陈士奎[1](2016)在《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的启示与思考》文中指出基于国际上对屠呦呦教授先锋性发明青蒿素的高度评价,以及青蒿素的研制成功分别于2011年、2015年荣获"拉斯克"及"华伦·阿尔波特"两项国际大奖!这两项大奖都被学术界认为是获得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另外,2011年还荣获了"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因此笔者于2015年9月29日,应邀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庆祝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周年学术讲座
王台琴[2](1995)在《她为人类健康献上一份厚礼——记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文中认为1994年国际"三八"妇女节前夕,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表彰的十名"杰出妇女"中,唯一的医药卫生界代表是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屠呦呦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的发明人,这两项发明双双取得卫生部颁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并先后获国家发明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度全国科技十大科技成就奖等。1984年屠呦呦
李建琴[3](2016)在《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记我国首位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得主屠呦呦》文中认为2015年10月5日,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欢度国庆长假的欢乐海洋中,从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传来的一则消息,为我们伟大祖国的66华诞献上了一份大礼,85岁高龄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为疟疾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屠呦呦的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
刘源隆[4](2018)在《屠呦呦:青蒿素,送给世界的礼物》文中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青蒿素正是中医药造福全球的一份厚礼。"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2015年12月,在瑞典的诺贝尔获奖者演讲台上,出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的身影,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成为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
本刊编辑部[5](2020)在《“三无”科学家》文中研究指明豆苗儿们知道谁是屠呦呦吗?屠呦呦是浙江宁波人,祖籍江苏无锡,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是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首位亚洲及华人女性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也是首位接受本土高等教育且在中国进行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以及第11位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双得主。
丛笑[6](2015)在《屠呦呦 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物档案屠呦呦,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30年12月30日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药学院)。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二、她为人类健康献上一份厚礼——记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她为人类健康献上一份厚礼——记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论文提纲范文)
(1)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的启示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屠呦呦是“西学中”药学家 |
2 实事求是、符合实际的评论 |
2.1齐拉特评论 |
2.2让·安德森评论 |
2.3中国科协评论 |
2.4中国中医药报评论 |
3不可胜言的深刻启示 |
3.1大力培养西学中人才 |
3.2中西医结合研究出成果、出人才 |
3.3继续坚持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方针政策 |
3.4科研方法的启示 |
3.5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传统理论 |
3.6关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
3.7选择性研究大有作为 |
3.8有长期坚持的连续性研究方向 |
3.9学术带头人与团队 |
3.10“知识决定高度” |
3.11“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只有第一”(丁肇中语) |
4结束语 |
(4)屠呦呦:青蒿素,送给世界的礼物(论文提纲范文)
乙醚提取青蒿素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
(5)“三无”科学家(论文提纲范文)
豆苗儿们知道谁是屠呦呦吗? |
为什么称她为“三无”科学家? |
小贴士: |
(6)屠呦呦 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40 年后大放光彩 |
190 次失败之后的成功 |
生活中的她是个粗线条 |
获奖助推中药“走出去” |
四、她为人类健康献上一份厚礼——记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论文参考文献)
- [1]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的启示与思考[J]. 陈士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1)
- [2]她为人类健康献上一份厚礼——记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J]. 王台琴. 紫光阁, 1995(01)
- [3]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记我国首位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得主屠呦呦[J]. 李建琴. 高中数理化, 2016(01)
- [4]屠呦呦:青蒿素,送给世界的礼物[J]. 刘源隆. 小康, 2018(36)
- [5]“三无”科学家[J]. 本刊编辑部. 雪豆月读, 2020(03)
- [6]屠呦呦 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J]. 丛笑. 工会博览(下旬版),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