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G-203溶解氧分析仪

SJG-203溶解氧分析仪

一、SJG-203型溶解氧分析仪(论文文献综述)

葛程畅[1](2021)在《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及膜污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作为一种高效水处理技术可用于处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但MBR对ARGs的处理效能和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课题通过搭建实验室规模的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noxic/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A/O-MBR),探究MBR对ARGs去除的作用机制。针对MBR出水仍存在较高丰度ARGs问题,通过投加聚合氯化铝(PAC),构建PAC-MBR系统并探究其对ARGs的去除效能以及对ARGs去除的作用机制,并对实验过程中膜污染性能进行相关研究。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A/O-MBR工艺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和作用机制。通过持续投加0.2mg/L的磺胺(sulfamethoxazole,SMX)和四环素(tetracycline,TC)促使tet G、sul1、sul2增殖,抗生素的添加使得污泥混合液中的ARGs总丰度增加了0.64个数量级,附着在膜表面的泥饼层中的ARGs总丰度增加了0.42个数量级,MBR对tet G、sul1、sul2的去除率可达1.29-3.07log,但仍检测出104.77copies/m L的sul1。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度上升,检测出新菌属硝化菌Nitrospira。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的蛋白质/多糖比值从1.74增长至3.02,污泥絮凝功能增强。2.研究了PAC-A/O-MBR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及作用机制。构建PAC-MBR系统后,好氧污泥中中的sul1和sul2各增长了0.77、1.62个数量级,tet G丰度基本没有变化,泥饼层中的ARGs总丰度增加了0.83个数量级,但sul1出水浓度降低至103.92copies/m L,tet G、sul1、sul2的去除率达到1.87-3.28log。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携带sul1和sul2并促进絮凝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是新出现的菌属,相对丰度比例达到18.40%。污泥蛋白质浓度从13.45mg/g SS增长至19.89mg/g SS,蛋白质与多糖比值增长至3.26,污泥疏水性增强,静电斥力减弱,携带ARGs等细小游离片段的污泥絮体进一步聚集。3.研究了膜污染特征及其去除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机制。与膜污染相关的泥饼层在ARGs增殖过程中的平均粒径均大于好氧污泥,有效截留携带ARGs和int1的污泥颗粒。VSS/SS比值逐渐增加至98.4%,表示泥饼层中的絮体增大增多。EPS产量波动较大,但蛋白质/多糖平均比值随着抗生素的投加逐渐由1.65增长至2.31,在PAC-MBR系统中达到3.39。PAC时期泥饼层的疏水相互作用相对最强,絮凝吸附能力较好,最终ARGs出水浓度降低。

周安展[2](2020)在《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预处理及生物处理工艺的仿真模拟》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染料废水和助剂废水混合后的废水为研究对象,该废水具有难降解、可生化性低的特点。采用铁碳微电解、Fenon氧化工艺、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研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比较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和单一工艺处理废水的效果及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借助BioWin软件搭建与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匹配的仿真模拟模型,为该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提供参数指导。(1)实验废水CODCr浓度范围为53198.69587130.701mg/L、水温为20℃、pH范围为6.616.88;预处理后的最佳出水水质为搭建模型的进水水质,具体水质参数为:水量为2500m3/d、CODCr浓度为9592.827mg/L、水温为20℃、pH为6.60、BOD5浓度为3919.508mg/L、NH3-N浓度为35mg/L、TN浓度为40mg/L、TP浓度为5mg/L、SS浓度为5mg/L。(2)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研究:确定最佳因素组合为:铁粉投加量为50g/L、铁碳质量比1:3、反应时间为90min,此时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60.398%;确定了铁碳微电解技术降解CODCr的过程遵循三级反应动力学。(3)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研究:确定最佳因素组合为:pH为6、H2O2投加量为1/5Qth(4.2mL)、n(H2O2):n(Fe2+)=9:1、反应时间为120min,此时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72.142%;确定了Fenton氧化法降解CODCr的过程遵循三级反应动力学。(4)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组合工艺和单一工艺处理效果及对可生化性的影响可知,组合工艺去除CODCr的效果更好,同时消耗药剂的量更少;组合工艺预处理废水后B/C值提升至0.409,比单一工艺预处理废水后提高B/C值的能力更强,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5)运用BioWin软件进行模拟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并优化设计参数,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水力停留时间、内回流比、外回流比、排泥量、曝气量、PAC投加量等因素对出水水质的影响,推荐工艺运行参数。

周慧[3](2020)在《基于丝状藻的菌藻共生颗粒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藻类是光合作用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认为是污水处理的功能微生物,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等优点,是污水处理和生产生物柴油的潜在物种。菌藻共生系统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协同处理污水的水处理技术,可以减少曝气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污水处理和节约能耗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传统菌藻共生系统中存在的生物量难以控制、固液分离困难及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本文在菌藻共生系统中引入丝状藻作为载体,搭建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该系统通过丝状藻与活性污泥的耦合形成颗粒,并对其形成过程展开研究;同时考察搅拌和曝气对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的构建影响;通过调控运行参数培养菌-丝状藻共生颗粒,实现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首先,本文将丝状藻和活性污泥在静力条件下培养15天,形成了密实的近球形的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结果表明,丝状藻在颗粒形成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富集和积累,叶绿素a的平均浓度由43.78μg·L-1增长至248.36μg·L-1,主要包裹在活性污泥外围,且丝状藻所产生的黏液,以可溶性多糖或黏液物质的形式分散在细胞周围。瓶内菌藻之间既存在营养与物质的交换与利用,也存在对底物的相互竞争关系。以上结果初步确定丝状藻和活性污泥耦合的可能性,并表明丝状藻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在颗粒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将悬浮式菌藻共生系统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结合,设置不同的菌藻混合方式,探究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考察搅拌和曝气对反应器处理效能及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R2曝气组和R4综合组(曝气+搅拌)的综合除污效能更高,对COD、NH4+-N平均去除效能分别为71%,65%和82%,66%,而仅由藻类产生的氧气量不足以维持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的需求,曝气条件下更有利于活性污泥和丝状藻的均匀混合以及反应器的运行。最后,本文通过对比传统活性污泥系统(R1)和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R2)的运行效果,进一步探究基于丝状藻的菌藻共生颗粒的形成过程。通过60天运行,在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中可观察到外表光滑、轮廓分明的菌-丝状藻共生颗粒。R1和R2对COD、NH4+-N、TN的平均去除效能分别为88%、71%、69%和94%、86%、76%,有藻类存在的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力更强。菌群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传统活性污泥系统,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的微生物种类更加丰富,富集的微生物主要是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和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以上结果表明:将丝状藻引入活性污泥系统是有利于颗粒的聚集和形成,并且在曝气和选择压的共同作用下,藻类更易于附着在活性污泥外围并形成菌-丝状藻共生颗粒。

陈启伟[4](2019)在《浸没式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通量提高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OMBR),具有截留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和膜污染趋势低等技术优势,在废水回用和资源回收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浓差极化、盐度累积和膜污染等问题导致OMBR通量下降迅速,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本文从不同运行方式和不同生物组合工艺的对比入手,对浸没式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膜通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FO膜清水过滤通量(JW)变化受汲取液浓度(DS)、膜朝向以及垫片的影响。膜通量随着D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DS浓度的增加也增加反向溶质扩散量(JS),利用JS/JW的比值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结果显示,DS浓度在1.5 mol·L-1时FO过滤性能最佳。相比活性层朝向原料液(FO模式),活性层朝向汲取液时(PRO模式)下初始水通量更高,但水通量下降的速率更快,是由于浓缩型的内部浓差极化现所导致的。垫片的添加能够减缓浓差极化,PRO和FO模式下的通量增加量分别为3.5%和12.8%。FO污水净化实验结果显示,FO膜能够实现对废水中TOC和营养物质的高效截留。此外,FO过程中的膜污染是轻微的和可逆的,通过物理清洗的方法就能有效地恢复通量。连续流运行下的OMBR中,膜的截留作用和反向溶质扩散导致反应器内盐浓度逐渐提升。受盐度累积的影响,OMBR中微生物的活性受到抑制,PO43--P和NH4+-N生物降解率逐渐下降。此外,盐度提高造成部分细胞凋亡,微生物的量逐渐减小。污泥粒径也逐渐减小,污泥破碎后释放更多的SMP,不仅增加了混合液的盐度还加深了膜污染,造成通量的快速下降。通过间歇排盐的调控运行后,通量下降相对缓慢,微生物的活性以及混合液中的分泌的SMP都恢复正常。R1(好氧絮体污泥-OMBR)和R2(好氧颗粒污泥-OMBR)在运行过程中,对TOC、PO43--P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都保持在95%以上,而R2中的好氧颗粒污泥能够实现NH4+-N高效降解,平均去除率达到了77%,明显高于R1的57%。R2通量下降速率明显小于R1,至运行结束,R2与R1的差值为1.0 L·m-2·h-1。整个运行过程中,R2中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含量总体低于R1,造成R1污染层中多糖和蛋白的含量更多,污染层的出现会造成膜的传质效率的下降,强化外部浓差极化现象,导致膜通量的下降更快。菌群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混合液,膜面的微生物多样性更低,膜面处富集的微生物主要是耐盐性更好的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

张瑜[5](2019)在《液态铅铋合金氧浓度测量仪器的研发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散裂靶和第四代铅冷快堆(LFR)冷却剂的候选材料,液态铅铋共晶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近年来逐渐成为能源和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尽管有着众多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但对结构材料的严重腐蚀以及氧化物杂质易拥堵管道等问题一直严重阻碍LBE实际应用与发展。研究表明将LBE中溶解氧控制在特定浓度范围内既可以保护结构材料免于腐蚀又不会形成多余的氧化物堵塞回路,如何实现对LBE中溶解氧浓度精确测量是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通过设计搭建的参比电极测试平台,改进已有氧传感器并在固态氧控实验平台进行性能测试,获得相应实验数据及规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不同的参比电极搭建了一个参比电极测试平台,简化传统实验流程,在不需要组装完整氧传感器的情况下能够对Bi/Bi2O3、Cu/Cu2O、Fe/Fe3O4三种参比电极各方面性能做出了评估和判断。(2)设计了阶梯型降温实验,通过分析在保温及降温不同实验段的数据能够对氧传感器的准确性、稳定性、响应性做出定量的分析和评价。(3)Bi/Bi2O3、Cu/Cu2O、Fe/Fe3O4 三种类型的氧传感器中,Bi/Bi2O3 型、Cu/Cu2O型准确性好,测量电动势误差均在±10%以内,Fe/Fe3O4型误差较大,最高达到50%,需要继续对其分析改良。(4)在LBE环境里长期工作的Bi/Bi2O3型氧传感器相比于新制氧传感器电动势随温度响应趋势不变,但数值偏差变大,出现信号波动的概率增大。(5)参比电极配比的改变不会对电动势与温度变化趋势造成影响,但是对电动势造成一个小比例的偏压。实验结果为氧实用氧传感器的研制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国内氧传感器技术标准的建立及相关数据库的完善提供参考。

蔡芦子彧,郜洪文[6](2018)在《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调查对比现在市场上国内外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特点、使用便利性、销售价格以及相关检测剂的包装形式、反应原理和适用范围,整理分析便携式水质分析仪的使用现状与发展。

刘盼,王玉兰,苏馈足[7](2018)在《Fe3+除磷对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运行性能及生物除磷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膜生物反应器(MBR)较长的污泥龄导致磷的处理效果差的问题,采用铁盐强化除磷,向反应器中投加n(Fe)/n(P)=2.0的Fe Cl3·6H2O,系统考察膜生物反应器对氮、有机物及磷的去除效果,重点考察膜生物反应器投加铁盐前后运行性能、活性污泥菌群及膜污染速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氮、有机物去除方面,投加前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在磷去除方面,投加前磷的平均去除率为52%,投加后去除率提高了近40%,去除效果显着提升.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加入三价铁盐前后对活性污泥优势菌群和生物除磷的影响.铁盐的投加降低了活性污泥菌群多样性及部分已知聚磷菌的相对丰度,对生物除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膜污染方面,通过跨膜压差(TMP)记录分析此浓度的铁盐并没有导致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膜污染的加剧.本研究表明,该浓度(n(Fe)/n(P)=2.0)的铁盐进入膜生物反应器会对体系内活性污泥聚磷菌的相对丰度及生物除磷效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但对膜污染没有明显影响,可以使出水各项指标尤其是磷的尾水排放浓度达标.

任雪松[8](2018)在《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酚氨废水的效能及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分体式和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酚氨废水的运行效能及调控,通过对工艺系统中氨氧化菌(AOB)活性、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活性、厌氧氨氧化活性(SAA)、异养硝化细菌的活性、反硝化细菌的活性、酚降解菌的活性(SUR)和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等分析,揭示反应器的运行效能和调控机制;进一步通过对分体式和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酚氨废水过程中菌群结构的变化的分析,揭示其演变机制。最终得到如下结果:(1)在分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采用膜分离技术提高了部分亚硝化反应器中AOB的浓度,同时避免了微生物间的竞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部分亚硝化反应器仅用27天便启动成功并稳定运行,工艺的总氮去除率最高可达82.4%。厌氧氨氧化菌对苯酚毒性的耐受程度要高于AOB和NOB。因此,利用厌氧氨氧化技术实现酚氨废水的脱氮处理是可行的。此外,较高的酚氮比(质量比)会严重抑制AOB和NOB的活性。通过降低酚氮比,AOB的活性能够及时恢复。(2)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运行26天后,总氮去除率可达到73%,COD去除率更是能达到79.5%。反应器运行初期厌氧氨氧化菌会出现衰减现象,相应的SAA值从28.85±0.97 mg NH4+-N·g-1VSS·d-1下降至19.30±2.44 mg NH4+-N·g-1VSS·d-1,但是运行稳定后,SAA得到恢复(增加至20.85±1.01 mg NH4+-N·g-1VSS·d-1)。(3)在酚氮比为0.5时,部分亚硝化反应器中主导菌群为Pseudofulvimonas(14.66%),Gemmatimonas(14.57%),Nitrosomonas(9.99%),Aquimonas(6.14%),Zoogloea(3.77%),Thauera(3.23%)和Truepera(2.69%)。污泥的主要作用是将NH4+-N部分亚硝化以及降解苯酚。当酚氮比增加至1.5时,氨氧化菌Nitrosomonas受到严重抑制,活性降为零。当苯酚和氨氮的浓度分别为300 mg·L-1和600mg·L-1,异养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Nitrosomonas丰度上涨,部分亚硝化反应也随即恢复。在一体式反应器稳定运行过程中Nitrosomonas持续生长并保持优势菌种地位,而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ospira几乎被完全抑制。最后,在反应器稳定运行过程中发现,Candidatus Brocadia和Candidatus Kuenenia是酚氨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的优势菌。

姚德飞,邹爽,王国胜,王健良,龙见翔[9](2016)在《水质监测系统中高锰酸盐指数在线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文中指出高锰酸盐指数是我国地表水自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我国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实行,高锰酸盐指数在线自动分析仪在全国水质监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高锰酸盐指数在线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和运维要点,并结合水站经验提出相应的故障解决措施与建议。

季伟伟[10](2016)在《水质COD在线监测装置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深入,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其中有机物污染是增长最快、影响最普遍的污染之一。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反映有机还原物质对产生或存在的水体污染的综合水质指标,需要对水质化学需氧量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当前,国内外COD分析仪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重铬酸钾氧化回流消解法、高锰酸钾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微波消解法以及电磁感应加热法等,它们存在步骤繁琐、仪器成本高、需加入化学试剂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需要研究出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捷、测量精度高、没有二次污染的水质COD在线监测装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臭氧协同紫外的水质COD在线监测装置,利用求耗氧量的方法测定COD值,对结果进行验证发现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偏差。深入研究反应条件发现,实验过程中进臭氧量及反应温度对臭氧的溶解及分解有较大影响,利用这两个变量建立初步的COD非线性补偿模型。经验证改进后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更接近。2、针对臭氧协同紫外原理联合氧化消解有机物的消解条件对水样氧化消解的效率具有较大影响的问题,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了实验方案,寻找在线监测装置测定水质COD的最优消解条件,得到了包括消解过程中最优的消解时间、消解温度、进臭氧量以及消解溶液的pH值。使水样快速、彻底地氧化消解,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3、针对初步改进后测定值不稳定的问题,分析出是实验过程中温度、pH值及COD浓度对溶解氧量有影响,利用支持向量机结合温度、pH值及与COD成正相关的二氧化碳生成量建立溶解氧量的估计模型,将COD测定结果用国标法验证发现,该模型补偿效果较好。4、对水质COD在线自动监测装置进行了改进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装置的检测流程、PLC控制模块以及装置的上位机界面,完善了COD远程在线监控装置,提高了装置的测量精度,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二、SJG-203型溶解氧分析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JG-203型溶解氧分析仪(论文提纲范文)

(1)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及膜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处理方法
    1.3 MBR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处理研究进展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A/O-MBR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2.2.3 DNA提取方法
        2.2.4 ARGs检测方法
        2.2.5 菌群结构分析方法
        2.2.6 EPS和 SMP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2.2.7 污泥特征组分检测方法
        2.2.8 有机官能团的检测方法
        2.2.9 污泥粒径分布方法
        2.2.10 其他分析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污泥浓度变化
        2.3.2 COD、氨氮、硝态氮、总氮的出水浓度变化
        2.3.3 活性污泥中的ARGs
        2.3.4 膜泥饼层中的ARGs
        2.3.5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ARGs的关系
        2.3.6 EPS及 SMP组成变化与ARGs的关系
        2.3.7 污泥特征组分与ARGs的关系
        2.3.8 污泥的有机官能团与ARGs的关系
        2.3.9 污泥粒径与ARGs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AC–MBR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0 污泥浓度变化
        3.3.1 COD、NH_4~+-N、NO_3~--N、TN的出水浓度变化
        3.3.2 活性污泥中的ARGs
        3.3.3 膜泥饼层中的ARGs
        3.3.4 检测基因与int1 的关系
        3.3.5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ARGs的关系
        3.3.6 EPS及 SMP的组成变化与ARGs的关系
        3.3.7 污泥的特征组分与ARGs的关系
        3.3.8 污泥的有机官能团与ARGs的关系
        3.3.9 污泥粒径与ARGs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膜污染特征及其去除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膜泥饼层的收集方法
        4.2.2 EPS和 SMP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4.2.3 有机官能团检测方法
        4.2.4 其它分析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跨膜压差
        4.3.2 粒径
        4.3.3 生物量
        4.3.4 特征组分
        4.3.5 有机官能团
        4.3.6 EPS和 SMP的组成
        4.3.7 微生物群落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预处理及生物处理工艺的仿真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治理现状
    1.3 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常用的预处理技术
        1.3.1 铁碳微电解技术
        1.3.2 Fenton氧化法
        1.3.3 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工艺预处理化工废水的研究及应用
    1.4 废水生物处理模型
        1.4.1 废水生物处理模型的发展
        1.4.2 污水处理厂运行模拟软件介绍
    1.5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化工废水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实验用水
        2.1.3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单因素实验
        2.2.2 正交实验
    2.3 动力学研究实验
        2.3.1 确定动力学反应级数
        2.3.2 建立动力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Fenton氧化预处理化工废水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用水
        3.1.3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单因素实验
        3.2.2 正交实验
    3.3 动力学研究实验
        3.3.1 动力学反应级数的确定
        3.3.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预处理化工废水的实验研究
    4.1 协同理论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H_2O_2投加量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4.2.2 H_2O_2投加次数对废水COD_(Cr)的影响效果
        4.2.3 不同pH对废水COD_(Cr)的影响效果
    4.3 组合工艺与单一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能力比较
        4.3.1 污染物去除效果
        4.3.2 单一工艺和组合工艺预处理前后化工废水可生化性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BioWin软件仿真模拟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5.1 搭建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模型及其进水水质研究分析
        5.1.1 搭建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模型
        5.1.2 进水水质研究分析
    5.2 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参数确定
        5.2.1 水力停留时间
        5.2.2 内回流比
        5.2.3 外回流比
        5.2.4 排泥量
        5.2.5 溶解氧浓度
        5.2.6 投加PAC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丝状藻的菌藻共生颗粒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资源与水污染处理现状
    1.2 藻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2.1 藻类处理污水的原理
        1.2.2 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参数
    1.3 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3.1 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原理
        1.3.2 菌藻间的相互作用
        1.3.3 菌藻共生系统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论文研究意义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藻种
        2.1.2 接种污泥及实验模拟废水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2.2.1 藻种转接及扩大培养
        2.2.2 静力条件下培养菌-丝状藻共生颗粒实验
        2.2.3 搅拌和曝气对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的构建影响研究实验
        2.2.4 光序批式反应器中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启动与构建研究实验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常规水质分析
        2.3.2 叶绿素a的检测方法
        2.3.3 活性污泥粒径分析
        2.3.4 EPS的提取和测定
        2.3.5 显微镜观察
        2.3.6 高通量测序
第三章 静力条件下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的启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装置及运行
        3.2.2 实验废水与实验材料
        3.2.3 显微镜观察
        3.2.4 其他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静力条件下菌-丝状藻共生颗粒培养过程
        3.3.2 叶绿素含量变化
        3.3.3 除污效能
        3.3.4 EPS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搅拌和曝气对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的构建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装置及运行
        4.2.2 实验用水与实验材料
        4.2.3 粒径分析
        4.2.4 高通量测序
        4.2.5 其他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除污效能
        4.3.2 叶绿素含量变化
        4.3.3 污泥粒径变化
        4.3.4 EPS含量变化
        4.3.5 微生物群落演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序批式反应器中菌-丝状藻共生颗粒系统的启动与构建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装置与运行
        5.2.2 实验用水与实验材料
        5.2.3 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形态变化
        5.3.2 除污效能
        5.3.3 叶绿素含量变化
        5.3.4 粒径变化
        5.3.5 EPS含量变化
        5.3.6 微生物群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浸没式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通量提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正渗透工艺简介
        1.2.1 技术原理及特点
        1.2.2 正渗透膜
        1.2.3 汲取液
        1.2.4 正渗透工艺的应用
    1.3 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
        1.3.1 原理与特点
        1.3.2 分类与应用
    1.4 OMBR的主要存在的问题
        1.4.1 浓差极化
        1.4.2 反向溶质扩散
        1.4.3 膜污染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与材料
    2.2 接种污泥与实验用水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水通量测量
        2.3.2 反向溶质扩散量计算方法
        2.3.3 常规水质分析
        2.3.4 SMP的提取和测定
        2.3.5 三维荧光光谱
        2.3.6 活性污泥粒径分析
        2.3.7 膜片的使用和清洗
        2.3.8 污染膜片的显微镜观察
第三章 正渗透膜的清水通量测试与污染物截留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废水
        3.2.2 金属网垫片
        3.2.3 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膜通量的影响因素
        3.3.2 FO膜污水净化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的构建及间歇排盐调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装置及运行
        4.2.2 实验用水
        4.2.3 接种污泥
        4.2.4 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膜通量
        4.3.2 截留效率
        4.3.3 污泥特性变化
        4.3.4 SMP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好氧颗粒-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除污效能及膜通量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装置与运行
        5.2.2 接种污泥
        5.2.3 高通量测序
        5.2.4 其他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除污效能
        5.3.2 膜通量变化
        5.3.3 污泥粒径的变化
        5.3.4 SMP的变化
        5.3.5 膜面污染的观察
        5.3.6 微生物群落演替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液态铅铋合金氧浓度测量仪器的研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铅铋合金特性简介
        1.1.1 液态铅铋合金氧控制技术研究
        1.1.2 氧含量的上限
        1.1.3 氧含量的下限
        1.1.4 合理氧浓度范围的选择
        1.1.5 气相氧控方法
        1.1.6 固相氧控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氧传感器理论和结构分析
    2.1 固态电解质导电原理
    2.2 氧传感器工作原理
    2.3 氧在纯铅或铅铋合金中的热力学
    2.4 氧传感器结构
        2.4.1 参比电极的选择依据
        2.4.2 Seebeck效应
第3章 不同参比电极性能测试
    3.1 参比电极测试平台
    3.2 参比电极测试流程
    3.3 Bi/Bi_2O_3参比电极测试实验
    3.4 Cu/Cu_2O参比电极测试实验
    3.5 Fe/Fe_3O_4参比电极测试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态氧控平台氧传感器性能实验
    4.1 氧传感器校准公式
    4.2 固态氧控实验平台
    4.3 实验设计
    4.4 实验参数及结果分析
        4.4.1 Bi/Bi_2O_3氧传感器
        4.4.2 Cu/Cu_2O型氧传感器
        4.4.3 Fe/Fe_3O_4型氧传感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6)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比色与光度测量法
    1.1目测比色法
    1.2光电比色与分光光度法
    1.3色度测量法
    1.4荧光分析法
    1.5透视散射法
2电学测量法
    2.1离子电极法
    2.2玻璃电极法
    2.3隔膜原电池法
    2.4交流电极法
    2.5铂电极法
3水温、水深测量
4便携式水样前处理装置
5结论与分析

(7)Fe3+除磷对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运行性能及生物除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1.2 运行方案
    1.3 实验用水
    1.4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铁盐投加对COD、氨氮去除的影响
    2.2 铁盐投加对磷去除的影响
    2.3 铁盐投加对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2.4 铁盐投加对体系菌群分布的影响
    2.5 铁盐投加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2.6 铁盐投加对跨膜压差 (TMP) 的影响
3 结论

(8)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酚氨废水的效能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酚氨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2 酚氨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2.3 生物处理方法
        1.2.4 酚氨废水的处理存在的问题
    1.3 新型生物处理工艺
        1.3.1 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提出
        1.3.2 厌氧氨氧化工艺类型及特点
        1.3.3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1.4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分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工艺的运行效能及调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接种污泥和人工模拟废水
        2.2.3 实验设计
        2.2.4 AOB活性和NOB活性的测定
        2.2.5 厌氧氨氧化活性(SAA)的测定
        2.2.6 酚氮比对污泥活性的影响
        2.2.7 酚降解活性(SUR)的测定
        2.2.8 其他指标检测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酚氮比对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活性的影响
        2.3.2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处理酚氨废水的启动研究
        2.3.3 高浓度苯酚对酚氨废水处理效能的影响(阶段Ⅱ)及酚氨比调控作用(阶段Ⅲ)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运行效能及调控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反应器启动
        3.2.2 接种污泥和人工模拟废水
        3.2.3 实验设计
        3.2.4 反硝化活性的测定
        3.2.5 异养硝化细菌活性的测定
        3.2.6 比耗氧速率(SOUR)的测定
        3.2.7 其他指标检测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研究
        3.3.2 反应器启动阶段污泥活性变化
        3.3.3 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稳定运行效能研究
        3.3.4 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污泥活性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酚氨废水的菌群结构演变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生物菌群结构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分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演变机制
        4.3.2 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启动阶段菌群结构演变机制
        4.3.3 一体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稳定运行阶段菌群结构演变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水质监测系统中高锰酸盐指数在线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CODMn(高锰酸盐指数)在线自动分析仪概述
    1.1 CODMn在线自动分析仪工作原理
    1.2 CODMn在线自动分析仪应用现状
2 CODMn在线自动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2.1 科泽K301型CODMn分析仪
    2.2 DKK 203A型CODMn分析仪
3 CODMn在线自动分析仪日常运维
4 总结与展望

(10)水质COD在线监测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水质COD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水质COD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水质COD消解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水质COD分析仪器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一种新型COD检测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初步检测方案
        2.2.1 O3/UV高级氧化技术
        2.2.2 COD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2.3 COD测定结果
    2.3 检测方案的初步改进
        2.3.1 初始检测方案分析
        2.3.2 改进的COD测定原理
        2.3.3 初步改进方案的COD测定结果
    2.4 COD补偿模型
        2.4.1 初步改进检测方案分析
        2.4.2 COD补偿模型的建立
        2.4.3 COD补偿结果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水质COD在线监测最优消解条件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条件
        3.2.3 正交试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正交试验结果
        3.3.2 显着性检验
        3.3.3 测定结果检验
        3.3.4 COD分析仪消解率比较
    3.4 小结
第四章 水质COD在线检测方案的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选取及配置
        4.2.2 实验仪器
        4.2.3 变量影响
        4.2.4 溶解氧量估计模型的建立
    4.3 模型验证分析
        4.3.1 测试结果分析
        4.3.2 国标法验证
    4.4 小结
第五章 水质COD在线监测装置的改进
    5.1 装置总体介绍
        5.1.1 装置元器件安装布局
        5.1.2 改进后装置工艺流程图
    5.2 PLC自动控制流程
    5.3 装置界面优化
        5.3.1 LabVIEW与PLC的通信
        5.3.2 LabVIEW与MySQL的通信
        5.3.3 系统界面
        5.3.4 控制界面
        5.3.5 查询界面
        5.3.6 异地远程监控
    5.4 装置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及心得
    5.5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SJG-203型溶解氧分析仪(论文参考文献)

  • [1]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及膜污染特征研究[D]. 葛程畅.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预处理及生物处理工艺的仿真模拟[D]. 周安展. 兰州大学, 2020(01)
  • [3]基于丝状藻的菌藻共生颗粒系统构建研究[D]. 周慧.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浸没式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通量提高策略研究[D]. 陈启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液态铅铋合金氧浓度测量仪器的研发与性能研究[D]. 张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6]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现状分析[J]. 蔡芦子彧,郜洪文. 分析仪器, 2018(04)
  • [7]Fe3+除磷对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运行性能及生物除磷的影响[J]. 刘盼,王玉兰,苏馈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3)
  • [8]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酚氨废水的效能及调控研究[D]. 任雪松.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9]水质监测系统中高锰酸盐指数在线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J]. 姚德飞,邹爽,王国胜,王健良,龙见翔. 环境与发展, 2016(05)
  • [10]水质COD在线监测装置研究[D]. 季伟伟. 江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SJG-203溶解氧分析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