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结经验 修好梯田(论文文献综述)
刘慕頔[1](2021)在《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剩余索取权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研究法,研究拥有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选取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本文的案例研究地,并对景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且开发较为成熟的金坑大寨、壮界寨、田头寨、新寨、黄洛瑶寨、古壮寨和平安寨共七个村寨的寨民进行实地访谈,共访谈202人。在案例研究中,本文从七个村寨、红瑶和壮族以及八个民族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对广西龙脊梯田景区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的剩余索取权持有情况、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情况以及拥有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剩余索取权理论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果:一方面,广西龙脊梯田景区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有剩余索取权,因此才会参与开发和保护;另一方面,拥有不同的剩余索取权对广西龙脊梯田景区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情况不同。因此,本文研究结论:拥有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有影响,且获得剩余索取权类型数量不同影响亦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广西龙脊梯田景区及其他民族地区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中,赋予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剩余索取权,从而加大民族地区的旅游竞争优势,加快民族旅游经济发展,实现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雪[2](2021)在《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文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综合治理黄河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了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实施,中国政府争取到苏联的技术援助,并以苏联的治河理念为指导。有关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关注。而这段被尘封的历史本身,既直接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同时还记刻下新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对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是通过社会调研及主要运用史料学的方法,在档案和各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利、林业、农业等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将该时期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活动、苏联理念对中国治黄的影响、苏联援助治黄的意义和问题等内容作为考察视角,以对中国黄河治理史、中苏关系史等进行拓展性与深入性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整理与探讨,并从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始终受到中苏关系发展与变化的影响。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是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提供援助的重要前提,而中苏关系的恶化是苏联给予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半途而废的根本因素。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导致了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工作的中断,而且直接影响到当时黄河综合治理规划目标的实现。
唐柄哲[3](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环境明显好转,入黄泥沙量显着减少。由于土壤侵蚀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及侵蚀泥沙的沿途淤积,输沙量只能代表流域的部分侵蚀泥沙量,缺乏对侵蚀-产沙-输沙中间过程的深入认识,可能会忽视侵蚀热点区或由于泥沙淤积而造成的潜在风险。基于此,本文在陕北安塞选择了2个无干扰退耕、2个人为扰动退耕及1个上方梯田果园+下方坡耕地(下文简写为果园)坡沟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陕北子洲“7.26”极端暴雨事件下6个不同土地利用配置的坡沟系统,依据土壤侵蚀、水文、景观生态等学科的相关方法,基于泥沙连通性框架,采用野外实地监测调查和小型无人机航摄等方法,分析了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分布及其侵蚀淤积特征,研究了泥沙输移路径关键节点及其连通状态对降雨的响应特征,探讨了极端暴雨条件下土壤侵蚀和泥沙连通特征,阐明了降雨及人类活动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及泥沙连通性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草)后,小流域坡沟系统植被覆盖良好,泥沙源地面积占比较低,但景观破碎度较高且侵蚀严重。主要泥沙源为低盖度陡坡、浅层滑坡面及裸露沟道,占坡沟系统总面积的4.05%-23.78%。2016-2019年,小流域共发生48场侵蚀性降雨事件,其中暴雨12场,雨量13.7-72.1 mm,雨强1.5-4.0 mm h-1。次降雨条件下,裸坡最大侵蚀强度为664.33 t km-2;浅层滑坡面是侵蚀最剧烈的泥沙源地,最大侵蚀强度可达4237.49 t km-2,细沟网络的径流再分布作用对滑坡面细沟的进一步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裸露沟道中,侵蚀沟段年侵蚀模数为10428.53 t km-2a-1,淤积沟段年淤积模数为8284.14 t km-2a-1,暴雨条件下淤积沟段会转变为泥沙源地。(2)坡沟系统的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均处在较低的水平,且受降雨和泥沙源汇格局的显着影响。年均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分别小于1.23 mm和35.86 t km-2 a-1;次暴雨条件下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分别是一般侵蚀性降雨条件下的2.56-13.37倍和10.04-142.82倍,扰动退耕和果园坡沟系统内70%以上的产沙是暴雨造成的;各坡沟系统径流深、产沙模数与降雨因子I15、I30、I60、PI15、PI30、PI60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随着泥沙源地斑块的聚集和最大斑块面积的增大、以及泥沙汇斑块的分散和最大斑块面积的减小,坡沟系统的径流深和产沙模数线性增加。(3)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受地形、植被覆盖和人类活动的显着影响,而泥沙输移路径的连通状态对泥沙输移具有关键作用。沟谷地内随着沟道向下延伸出现部分平坦的洼地,是泥沙结构连通性高值的极热点中断与低值的极冷点出现的关键部位,也是易发生淤积的重要节点。退耕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仅为0.18%,枯落物对径流泥沙的拦蓄作用导致其泥沙输移比对降雨的响应十分微弱;而扰动退耕和果园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分别随时段最大雨强和降雨量线性增加,最高可达30.09%。浅沟、切沟生产道路和放牧小路是坡沟系统泥沙输移的主要路径,在暴雨条件下,裸露斑块下方、梯田与生产道路之间、小路处于泥沙连通状态,显着影响坡沟系统的泥沙输移比、含沙量、产沙量等输沙产沙特征。(4)极端暴雨事件下,不同土地利用配置的坡沟系统均发生了严重的土壤侵蚀,且处于泥沙连通状态。单次暴雨下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区间为6940 t km-2-95880 t km-2,沟道下切、田坎崩塌和细沟侵蚀是主要侵蚀类型。新形成侵蚀沟与原有沟道的下切极大增加了坡沟系统的泥沙连通性,加之足够高的水流功率,致使几乎所有坡沟系统的侵蚀泥沙进入沟道,应及时对暴雨造成侵蚀沟和沟道下切进行填平修复,以降低土壤侵蚀风险和泥沙连通性。
王莉莉[4](2020)在《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座落于吕梁山地区的兴县曾在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时期被誉为晋西北的“小延安”,其连续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和国共内战时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15年的发展历程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改革政策及实践努力。本文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兴县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进程,并注重从细节出发再现历史真相,探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如何组合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本文共分六部分4章内容,具体分述如次:绪论部分叙述了本文研究缘起,梳理了学界先前相关研究状况,阐明了研究内容与方法,介绍了运用的基本资料情形。第一章和第二章梳理了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行途进路,认为新中国初期兴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是与晋绥边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一脉相承的,其间经历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发展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最终组织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第三章阐述了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过程,认为随着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化和高级化,其生产方式亦发生了改变,即互助组阶段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高级社从“三定”包工到劳动定额管理且农田劳动生产随之更有计划性。第四章讨论了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情形,认为收获物分配关切农民一年收入及一家人生活水平,且是农民参与互助合作组织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在工分制中,一个合理的评工记分方式至关重要,它是公平等价交换的关键。结语部分是全文总括,认为兴县地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始终在党或国家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推进,但有其自身发展的特色和逻辑。首先,兴县的互助合作运动具有先行性,初级农业合作社作为个体经济迈向集体经济的重要步骤,其典型模式在兴县得到较早的探索与实践。其次,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具有可实践性,不断完善的制度安排和有效发力的政策执行决定了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说,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初衷在于解决农户生产中的困难,此乃生存需要,而最终实现的个体所有制经济向集体所有制经济过渡则是生活需要,无论农民出于何种动机加入合作组织;农户之间互补不足是双赢,集体利益与个人需求达成统一更是双赢,两者共同建构了兴县农业互助合作中的互利双赢关系。
蒋萍[5](2020)在《水井与村落社会文化 ——以黔东南一个苗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生命体,其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稳定和充足的饮用水源。苗族是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山居民族,本文的研究对象更是因为居住在远离河谷的山坡上而被称为“高坡苗”。对远离河流湖泊的高坡苗族来说,水井是他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伴随着苗族持续而复杂的生产生活实践,而被深深烙上了苗族文化的印痕,形成了内涵丰富、层次多样的水井文化。本文在参考和对话民族学人类学家的关于“物的研究”的基础上,用民族志的形式呈现以凉水冲为代表的高坡苗族寨子中体现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以及现代化变迁过程中的水井文化,并以此为切入点来窥探和理解苗族村落的社会文化,由此管窥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动力所在。论文分绪论、主体、结论与讨论三部分。绪论部分交代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梳理和评述民族学人类学界前人对物的研究和各民族水井文化的研究成果,简要说明论文主要的理论视角和调查研究方法,对田野工作地点的选择做了必要的解释。论文主体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本次论文的田野调查地高坡苗族村寨凉水冲的生存环境、村落布局、生计方式、微型水利设施和社会文化做了概况性介绍。第二章以凉水冲的水井为例,从水井的类型风格、实用功能、布局位置、生态智慧等方面展示了高坡苗族围绕水井利用而形成的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并总结了水井对于高坡苗族的多重意义。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围绕水井产生的社群文化(或伦理文化),包括保护水井的习惯法、性别分工,作为公共空间的水井以及围绕对井水资源分配对寨子内部和村寨之间关系的影响。第四章分析了水井作为文化的符号之一,在仪式节日、习俗禁忌、生命象征等方面深刻地融入到了高坡苗族的精神文化(或象征文化)中。第五章考察了在现代化变迁背景下,自来水的进入对村寨水井文化带来的影响,并归纳出凉水冲水井文化变迁的特点。结论认为,水井是高坡苗族能够正常生产生活的关键元素和重要前提条件,因而被深刻地嵌入当地苗族的社会文化系统中,逐渐生发出一个以苗族生产生活需要为核心和背景、以水井为依托和载体的水井文化子系统。它关联起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境遇之间的系统性和错综复杂关系。当地水井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生活在那里的苗族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持续不断地将需求投注于水井而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将随着当地苗族生产生活条件和方式的变化而逐渐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当地水井文化的具体考察,我们不仅可以深化和丰富对苗族文化的经验认识,而且也能明了人类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动力所在。
向本贵[6](2020)在《两河口》文中研究表明一两河口村的名声真正响亮起来,是这年年底两河口村差点就被评为龙坪县最美示范村了。村支书兼村主任丁有旺从县里开会回来,先是召开群众大会,高喉咙大嗓子地说,已经进入了终评,就差一点点,那块最美示范村的牌子就给捧回来了。虽然遗憾也值得高兴啊,全县不知多少美丽村寨想争那个示范村的荣耀。过后,又让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万隆使出看家
刘雅丽[7](2019)在《面向海丝国家导游汉语教材编写的话题与词句库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门用途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专门用途汉语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内部各分支的发展并不均衡。中国人出境旅游风潮兴起,海外中文导游紧缺,导游汉语相关课题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本文旨在为导游汉语培训教材的编写提供依据:在微观层面上确定教材的内容要素和在宏观层面上探讨教材的编写原则。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海丝之路”沿线国家导游的汉语需求情况。然后,搜集导游汉语教材语料,建成小型语料库,以导游工作的交际任务为纲,从语料库中提取导游汉语常用的话题、词、句等,构建起了一个导游汉语的“常用话题——常用词——常用句——常用句式”资源库。该库包含三级话题共50个,常用词2207个,常用句924句和常用句式754个,话题与词句之间可通过代码相互索引。最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及对导游汉语语言特征的把握,顺势分析了现有教材的适用性,进而思考了针对性、实用性、真实性和趣味性原则在导游汉语培训教材编写中的落实问题。
吴凌志[8](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认为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付丽红[9](2019)在《人与自然的融合 ——云南哈尼梯田造田文化活动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文明传承及建设的大力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当今的热门话题。而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形成,是哈尼人对梯田长时间的耕作活动千年沉积的结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景观流传至今的一类珍贵的文化景观遗产,对哈尼梯田文化活动的深入式的田野考察是对哈尼梯田景观人与自然融合模式和民俗节日仪式中的文化内涵的探索。由于哈尼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当前的文献记载或多或少都掺杂着研究者的个人思想,为了科学的得到结论,本文主要运用人类学田野考察的方法及相关理论,通过与当地村民进行深入的交谈,参与哈尼人的日常梯田劳作活动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客观的讨论。首先,对哈尼梯田民俗活动进行了田野考察,发现围绕着梯田的耕作,产生了丰富的的民俗节日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祭龙活动、开秧门、六月年、哈尼稻花鱼丰收节、新米节、十月年等活动,这些民俗节庆活动中蕴含了哈尼人对自然的认知及态度、农事、节气等方面的文化。其次,对哈尼人的日常劳作活动进行田野考察,发现哈尼梯田至今保留着最传统的耕作方式,这些耕作方式是哈尼人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经验,包括排秧苗、插秧活动、中耕活动、秋收、冬闲养田等日常梯田劳作活动,这些劳作活动中体现出了哈尼人与自然相处的思想、梯田耕作的方式和哈尼梯田耕作的经验,是哈尼梯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对哈尼梯田的的修护保护进行了田野考察,发现哈尼人有属于自己的修复保护措施,哈尼人在修路、修水沟、修田埂及梯田方面都有自己的办法,其中体现哈尼人在自然的教化下所形成的对梯田的修护经验,该经验使得梯田在岁月的冲刷中越来越坚固,为哈尼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最后,通过对哈尼水资源制度的田野考察,发现对于哈尼梯田水资源的管理,哈尼人制定了分水木刻制度和沟长制度,该制度延续千年是哈尼梯田水资源的分配、管理制度,是哈尼梯田得于耕作和延续的重要保障,是哈尼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巧用自然的智慧。基于田野考察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点结论,其一是哈尼梯田是人与自然融合的产物,主要体现在哈尼人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妙造自然、神化自然四个方面;其二是哈尼梯田文化是通过仪式活动传承和延续的,主要体现在农事仪式活动对农事文化的传承,节气仪式活动对农耕实践经验的传承,对自然的崇拜仪式活动是对哈尼人自然认识思想的传承。
朱宝莉[10](2019)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问题的“重灾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几十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纷纷开启了以旅游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收减贫之路,旅游扶贫已然成为我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选择。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贵州省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一条以“民族村寨”为基本单元的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之路,从区域层面来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成效。现阶段,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村寨贫困人口受益成为了当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落脚点。长期以来,政府主导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典型特征,也是旅游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扶贫目标进一步向重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聚焦,此种单纯依靠政府的旅游扶贫模式在实践中日渐暴露出了不足。政府主导下的旅游扶贫虽然可在短期内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扶贫成效,暂时改善民族村寨和居民的贫困面貌,但并不足以从根本上为消除贫困提供持久性的保障和支持。就旅游扶贫开发而言,其在本质上系一种兼具了产业性和社会性特征的扶贫方式,贫困居民脱贫是旅游扶贫开发的合法性基础,经济运作的成功则构成了旅游扶贫成功的先决条件。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和行动逻辑上的冲突,既可能对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带来不利影响,也可能使旅游扶贫偏离本来的扶贫目标。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在确保贫困人口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达成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平等协商、有效合作的实现。因此,亟需构建一套能切实保障村寨贫困人口获益的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文章在总体上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展开。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形成对影响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问题的初步认识;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案例地旅游扶贫开发中贫困人口受益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进一步明晰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次,综合运用反贫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等,对影响民族村寨居民旅游扶贫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为确保贫困居民旅游脱贫目标的实现,主张建立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并结合案例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应对措施。通过系统考察和论证,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当前民族村寨贫困人口普遍受益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印证了完全由政府主导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精准扶贫的现实需求,亟需实现扶贫体制机制上的转变;其二,民族村寨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不足是阻碍地区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旅游扶贫中必须注重贫困人口的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其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过程是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斥着“权力—利益”纷争的博弈过程。找到参与各方利益上平衡点,协调多元主体间的关系是保证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关键。其四,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构建一个以贫困人口为核心,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至关重要。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整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给予了必要说明;其次对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研究现状和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阐述;最后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指出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本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的概述。本研究主要涉及的理论有反贫困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反贫困理论为旅游扶贫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贫困的内涵和外延、反贫困历经的各主要发展阶段及关注内容;内源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以上两章的梳理和分析,本章中初步提出了研究假设:一是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主体性地位必须得以确立;二是多元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机制建立是保障贫困人口受益的关键。第三章是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的介绍和回顾。具体内容包括近些年来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出台的相关经济和文化政策;贵州旅游开发的过程,以及贵州独特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历程、路径和已经取得的重要成绩。第四章是对案例地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状况的调查和分析。首先,分别介绍了两个案例地---黔东南州的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各自的社区概况、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社区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其次,从贫困人口的经济受益和非经济受益两个方面对村寨贫困人口的实际旅游受益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最后,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影响案例地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具体因素入手,探索了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居民对旅游扶贫政府管理评级和旅游扶贫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居民对旅游扶贫经济和社会正效应、居民对政府管理评价均显着影响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支持度和满意度,其中居民对政府管理政策评价影响程度最高;尽管两地旅游发展历程和特点存在差异,但从社区获益来看,两地旅游收益大部分均被外来经营者和少数社区精英所获取,而当地贫困人口实际承担了更多的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体现出极大的不公平。第五章是对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各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和策略分析。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区和贫困人口等五大类,并以具体案例地为例分析了各自主体参与旅游扶贫的行动逻辑和发展策略(因当前力量较弱,对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影响不大,没有单独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不连续、权利分配的不平衡和组织力量的不均衡等是造成旅游扶贫效应低下的滥觞。第六章为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及路径选择。基于合作型反贫困的基本要义和现实的推逼,亟待构建一套能切实凸显村寨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的多元合作的旅游扶贫机制。首先对五大主体在旅游扶贫中的角色和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具体路径和策略:贯彻“有限政府”理念;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外部市场;推进社区精英为引领的民族村寨组织化建设;从产权改革角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等。
二、总结经验 修好梯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总结经验 修好梯田(论文提纲范文)
(1)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框架 |
第一节 有关剩余索取权概念和类型的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有关剩余索取权作用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有关文化资源概念、特征和分类的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有关参与概念、类型和作用的文献综述 |
第五节 有关红瑶和壮族文化资源特色的文献综述 |
第六节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案例选择的原因及调研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广西龙脊梯田景区调查结果 |
第三节 广西龙脊梯田景区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结论、建议、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 |
第二节 中苏关系的恶化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 |
第一节 治理黄河的历史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黄河问题 |
第三节 国家治理黄河机构的建立 |
第四节 黄河综合规划的制定 |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 |
第一节 中国提出援助治理黄河的请求 |
第二节 苏联决定援助中国治理黄河 |
第三节 苏联援华专家的保障条件 |
第四节 苏联援助治黄工作的开展 |
第五节 苏联专家撤走后的黄河治理 |
第四章 20 世纪50 年代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 |
第一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 |
第二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问题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辞 |
(3)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 |
1.2.2 土壤侵蚀产沙监测方法 |
1.2.3 泥沙连通性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单元分布特征 |
2.1 研究方法 |
2.1.1 坡沟系统的选择 |
2.1.2 数字表面模型(DSM)的获取 |
2.1.3 地形及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
2.1.4 泥沙源汇及输移路径的识别 |
2.1.5 泥沙源汇格局指数的选取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坡沟系统地形特征 |
2.2.2 坡沟系统土地利用特征 |
2.2.3 坡沟系统泥沙源汇及输沙路径分布特征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坡沟系统侵蚀淤积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选择 |
3.1.2 降雨观测与类型划分 |
3.1.3 土壤侵蚀监测 |
3.1.4 基于径流小区监测的坡沟系统土壤侵蚀估算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坡沟系统降雨特征 |
3.2.2 植被坡面的土壤侵蚀特征 |
3.2.3 滑坡面的土壤侵蚀特征 |
3.2.4 沟道的土壤侵蚀及淤积特征 |
3.2.5 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
3.3 讨论 |
3.3.1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差异 |
3.3.2 浅层滑坡面的侵蚀特征及影响因素 |
3.3.3 沟道的冲淤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产流产沙监测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特征 |
4.2.2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对降雨的响应 |
4.2.3 坡沟系统产流产沙与泥沙源汇格局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4.3.1 降雨雨型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的影响 |
4.3.2 植被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的影响 |
4.3.3 输沙路径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坡沟系统泥沙连通性 |
5.1 研究方法 |
5.1.1 泥沙结构连通性指数IC计算及热点识别 |
5.1.2 泥沙输移路径关键节点追踪调查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坡沟系统结构泥沙连通性 |
5.2.2 连通热点与变化节点特征 |
5.2.3 泥沙输移路径连通状态对降雨的响应 |
5.2.4 泥沙输移特征 |
5.3 讨论 |
5.3.1 坡沟系统泥沙结构连通性 |
5.3.2 坡沟系统泥沙输移比的差异性 |
5.3.3 泥沙功能连通性对地表条件的响应 |
5.3.4 降雨对输移路径的开闭及泥沙功能连通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极端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的侵蚀及泥沙连通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样地选择 |
6.1.3 暴雨特征 |
6.1.4 侵蚀量估算 |
6.1.5 泥沙连通性调查 |
6.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
6.2.2 坡沟系统泥沙连通特征 |
6.3 讨论 |
6.3.1 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特征 |
6.3.2 暴雨条件下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
6.3.3 暴雨侵蚀与泥沙连通性耦合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运用的资料 |
第一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上) |
第一节 农村旧有的各种劳动互助形式 |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 |
第三节 解放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 |
小结 |
第二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下) |
第一节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合作组织 |
第二节 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
第三节 高级社: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
小结 |
第三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 |
第一节 互助组: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 |
第二节 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 |
第三节 高级社:从“三定”包工制到劳动定额管理 |
小结 |
第四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 |
第一节 互助组的收益分配方式 |
第二节 初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 |
第三节 高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水井与村落社会文化 ——以黔东南一个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价值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理论与方法 |
(一) 理论视角 |
(二) 田野工作方法 |
四、田野工作地点的选择 |
第一章 凉水冲苗族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 |
第一节 生存环境 |
一、地形地貌 |
二、气候条件 |
三、自然灾害 |
第二节 寨子布局 |
一、寨子周围环境 |
二、民居布局 |
三、微型水利设施 |
第三节 生计方式 |
一、凉水冲的土地情况 |
二、凉水冲的主要农事活动及需水情况 |
三、新型生计——外出务工 |
第四节 社会文化 |
一、凉水冲村寨史 |
二、社会制度 |
三、节日娱乐 |
四、民间信仰 |
小结 |
第二章 建寨所依:水井作为苗族聚落奠基的基本条件 |
第一节 水井的选址与建寨 |
一、水井选址的传说故事 |
二、水井在寨子整体布局中的位置 |
三、水井对建寨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水井的造型和实用功能 |
一、水井的造型 |
二、水井的实用功能 |
第三节 苗族水井中的地方智慧 |
一、水井选址智慧 |
二、护寨林与风景树 |
三、井水的循环利用 |
小结 |
第三章 人伦所据:水井对村民日常行为和关系的约制 |
第一节 相关习惯法 |
一、故事案例 |
二、水井碑刻 |
三、村规民约 |
第二节 水井与劳动分工 |
一、凉水冲的性别角色 |
二、水井与性别分工 |
第三节 水井作为一种公共空间 |
一、劳动空间也是社交空间 |
二、共同所有也牵系共同福祉 |
第四节 水资源分配中的寨邻关系 |
一、水池子的修建 |
二、水池子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
三、水资源分配中的寨邻关系 |
第五节 古井水资源分配中的寨子关系 |
一、历史关系溯源 |
二、对饮用水资源的争夺 |
三、污名化之麻风病 |
四、水资源分配对寨子内外部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生命始终:水井作为苗族阐释生命的重要符号 |
第一节 神圣的水井神 |
一、美神“仰阿莎”的故事 |
二、与水井有关的禁忌 |
三、水井边的祭拜仪式 |
第二节 水井-龙灯-祈雨 |
一、高坡苗族中“龙”的意象 |
二、龙灯节 |
三、草把龙求雨 |
四、水井、龙灯、降水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生命历程中的水井 |
一、孕育:孩子是母亲从水井里挑出来的 |
二、婚姻:新娘挑水仪式 |
三、死亡:井水净身 |
第四节 水井符号的象征意义 |
一、生育象征 |
二、积善象征 |
三、洁净象征 |
四、勤劳象征 |
小结 |
第五章 传统赓续:自来水的便利与水井文化的命运 |
第一节 自来水对水井文化的冲击 |
一、自来水的便利 |
二、水井文化的式微 |
第二节 水井文化的保持 |
一、水井与自来水的互补关系 |
二、水井文化顽强的生命力 |
第三节 水井文化变迁的特点 |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两河口(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7)面向海丝国家导游汉语教材编写的话题与词句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理论依据 |
1.6 研究整体方案 |
2 导游汉语学习需求分析 |
2.1 调查方案的设计 |
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 导游汉语常用话题库架构 |
3.1 会话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
3.2 话题及其选取标准 |
3.3 常用话题的提取 |
3.4 构建常用话题库 |
4 导游汉语常用词库架构 |
4.1 语料分类编库 |
4.2 词语聚类 |
4.3 常用词人工干预 |
4.4 常用词的验证与分级 |
5 导游汉语常用句库架构 |
5.1 常用句的选取 |
5.2 常用句的统计与分析 |
5.3 构建常用句库 |
5.4 提取常用句式 |
6 导游汉语培训教材编写原则 |
6.1 现有教材的职业培训适用性分析 |
6.2 教材编写的具体原则 |
7 结语 |
7.1 研究的新颖之处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注释 |
语料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海丝之路”沿线国家导游汉语需求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附录二:“海丝之路”沿线国家导游汉语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三:导游汉语常用词库(分话题) |
附录四:导游汉语常用词库(分等级) |
附录五:导游汉语常用句库 |
附录六:导游汉语常用句式库 |
(8)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9)人与自然的融合 ——云南哈尼梯田造田文化活动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生态文明传承及建设的大背景 |
1.1.2 关于世界级文化景观对风景园林学的启发与思考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文化景观 |
1.3.2 文化景观遗产 |
1.3.3 田野考察 |
1.4 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文化景观研究现状 |
1.4.2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现状 |
1.4.3 哈尼梯田研究现状 |
1.4.3.1 哈尼梯田造田历史 |
1.4.3.2 近年研究现状 |
1.4.4 田野考察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理论基础 |
1.7.1 “价值中立”学说 |
1.7.2 “远经验”与“近经验”理论 |
1.8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特征 |
2.1.2 社会经济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考察范围、时间及人物 |
2.2.1.1 考察的范围 |
2.2.1.2 考察的时间和人物 |
2.2.2 考察方法 |
2.2.2.1 “几上几下”考察法 |
2.2.2.2 参与观察法 |
2.2.2.3 深度访谈法 |
2.2.2.4 专题调查法 |
2.2.3 资料整理和写作方法 |
3 民俗节日文化活动与哈尼梯田 |
3.1 “祭龙”活动 |
3.1.1 “祭龙”前的准备 |
3.1.2 “寨神林”祭祀场地 |
3.1.3 祭祀的“龙树”的选择 |
3.1.4 祭品及“祭龙”仪式 |
3.1.5 长街宴 |
3.1.6 “跳乐作”舞 |
3.2 “开秧门” |
3.3 “六月年” |
3.3.1 祭祀前的准备 |
3.3.2 祭祀 |
3.3.3 送瘟神 |
3.4 哈尼稻花鱼丰收节 |
3.5 “新米节” |
3.6 “十月年” |
3.6.1 十月年的“除夕” |
3.6.2 “哈哈彭” |
3.6.3 杀年猪 |
3.7 哈尼取名与哈尼梯田的传承 |
4 哈尼梯田日常劳作活动 |
4.1 排秧苗 |
4.1.1 泡谷 |
4.1.2 秧田 |
4.1.3 撒秧、养秧 |
4.2 插秧 |
4.3 中耕 |
4.3.1 除杂草 |
4.3.2 施肥 |
4.3.3 出穗前的养护与祈福仪式 |
4.3.4 护秋 |
4.4 秋收 |
4.4.1 收谷子 |
4.4.2 晒谷 |
4.4.3 扇谷 |
4.5 冬闲养田 |
4.5.1 冬水田 |
4.5.2 晒田 |
4.5.3 田棚 |
4.6 梯田里的小精灵 |
4.7 哈尼村落与梯田 |
4.7.1 新寨的位置的选择 |
4.7.2 哈尼建筑蘑菇房 |
5 哈尼梯田修复保护 |
5.1 修复梯田 |
5.2 田埂修复及犁田耙田 |
5.3 修沟开路 |
5.3.1 修路 |
5.3.2 修水沟 |
6 哈尼梯田水资源管理制度 |
6.1 木刻分水制度 |
6.2 沟长制度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哈尼梯田是人与自然融合的产物 |
7.1.1.1 利用自然 |
7.1.1.2 顺应自然 |
7.1.1.3 妙造自然 |
7.1.1.4 神化自然 |
7.1.2 哈尼梯田文化通过哈尼节日仪式活动传承延续 |
7.1.2.1 农事仪式活动 |
7.1.2.2 节气仪式活动 |
7.1.2.3 对自然崇拜仪式活动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田野考察日程表 |
攻读研究生期间主要学习成果 |
(10)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学术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田野点的选择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1.4 研究思路、限定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必要的限定和说明 |
1.4.3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和技术路线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反贫困主要理论 |
2.1.1 经济增长的反贫困理论 |
2.1.2 权威干预反贫困理论 |
2.1.3 参与式反贫困理论 |
2.2 内源性发展理论 |
2.2.1 内源性发展理论的背景和内涵 |
2.2.2 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的区别 |
2.2.3 内源式发展理念的旅游利益相关者分类 |
2.2.4 内源式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契合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1 利益相关者影响 |
2.3.2 利益相关者参与 |
2.3.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
2.3.4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
3.1 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扶贫 |
3.1.1 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
3.1.2 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相关政策 |
3.1.3 特色村寨建设助推旅游扶贫开发 |
3.2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 |
3.2.1 贵州贫困现状和原因 |
3.2.2 贵州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
3.2.3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历程 |
3.3 贵州旅游扶贫取得的成绩 |
3.3.1 乡村旅游是贵州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 |
3.3.2 贵州乡村旅游扶贫成绩显着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应 |
4.1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
4.1.1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社区概况 |
4.1.2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资源概况 |
4.1.3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4.2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实际受益状况 |
4.2.1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 |
4.2.2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非经济受益 |
4.3 两个村寨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调查 |
4.3.1 研究假设 |
4.3.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3.3 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效应感知 |
4.4 两个村寨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验证与分析 |
4.4.1 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差异分析 |
4.4.2 村寨居民旅游扶贫感知对旅游态度的影响 |
4.5 两个村寨贫困居民旅游参与存在主要问题 |
4.5.1 贫困居民参与度有待提高 |
4.5.2 村寨整体参与层次较低 |
4.5.3 贫困居民旅游受益的持续性不强 |
4.5.4 贫困居民旅游参与的可实现性不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原因 |
5.1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政府因素 |
5.1.1 科层制工作机制自身影响了扶贫实效 |
5.1.2 重经济发展轻扶贫目标 |
5.1.3 地方政府的“自利性” |
5.2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市场因素 |
5.2.1 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益贫性体现不足 |
5.2.2 旅游漏损弱化了扶贫效应 |
5.2.3 旅游企业的逐利本质与扶贫的弱关联性 |
5.3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社区因素 |
5.3.1 社区权利约束 |
5.3.2 社区精英俘获 |
5.3.3 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缺位 |
5.4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贫困人口因素 |
5.4.1 参与旅游的动力不足 |
5.4.2 参与旅游的资本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和路径选择 |
6.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背景和意义 |
6.1.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背景 |
6.1.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意义 |
6.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理念和内容 |
6.2.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理念 |
6.2.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内容 |
6.3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基础和原则 |
6.3.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基础 |
6.3.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原则 |
6.4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角色职能定位及相互合作 |
6.4.1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的角色职能定位 |
6.4.2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的合作机制 |
6.5 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的实施路径 |
6.5.1 贯彻“有限政府”的旅游扶贫开发理念 |
6.5.2 激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内生动力 |
6.5.3 依托本地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
6.5.4 精英引领民族村寨的组织化建设 |
6.5.5 从制度上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 |
结论 |
附录1 |
附件2 |
参考文献 |
四、总结经验 修好梯田(论文参考文献)
- [1]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D]. 刘慕頔.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D]. 赵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黄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及泥沙连通性研究[D]. 唐柄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D]. 王莉莉. 山西大学, 2020(03)
- [5]水井与村落社会文化 ——以黔东南一个苗寨为例[D]. 蒋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两河口[J]. 向本贵. 民族文学, 2020(01)
- [7]面向海丝国家导游汉语教材编写的话题与词句库建设研究[D]. 刘雅丽. 暨南大学, 2019(12)
- [8]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人与自然的融合 ——云南哈尼梯田造田文化活动的田野考察[D]. 付丽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10]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D]. 朱宝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