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及其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杜云峰,江颂颂,陈宗奎,毛紫琳,张志娟,曹凑贵,李萍[1](2022)在《播期与补灌对节水抗旱稻早优73产量、品质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揭示不同播期和补灌时期对旱作水稻生产的影响,利用大田试验,以节水抗旱稻旱优73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期(T1:5月30日;T2:6月9日:农民习惯做法;T3,6月19日)和不同补灌时期(W1:分蘖期+孕穗期补灌;W2:分蘖期+抽穗开花期补灌,农民习惯做法;W3,分蘖期+灌浆乳熟期补灌),综合考察旱作栽培下播期与补灌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T2相比,当播期提前,水稻的株高、茎蘖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增加,其产量达11.03 t/hm2,提高了16.72%;同时垩白度显着降低,经济效益提升15.81%。当播期推迟,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降低,稻米品质无显着变化。与W2相比,W1显着增加了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稻米品质无显着变化。W3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上更为显着,分别达到11.67 t/hm2、3.33 kg/m3和15 028元/hm2,同时稻米品质显着提升。因此,针对湖北省稻(旱)-麦周年轮作系统,水稻应适当提前播期,建议在6月中旬以前播种;在灌溉水有限的情况下,需优先满足分蘖期和灌浆乳熟期的灌溉。
王孟佳,殷敏,褚光,刘元辉,徐春梅,章秀福,王丹英,陈松[2](2021)在《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粳稻产量、生育时期及温光资源配置的生态性差异》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明确不同类型双季晚粳稻在长江中下游不同生态区产量表现、生育期及温光资源配置差异,为早籼-晚粳模式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8-2019年在浙江富阳(30.13°N,海拔41.7m)和温州(28.52°N,海拔83m)开展。选择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品种,以高产籼稻(IR)为对照,设置常规粳稻(IJR)和籼粳杂交稻(IJHR)2个处理。比较不同生态区晚季温光条件下籼稻、常规粳稻和籼粳杂交稻在产量、生育特性以及温光资源配置上的差异。【结果】1)低纬度下粳型水稻品种干物质量、有效穗数及库容较高纬度均有所下降,导致产量降低2.4%~19.1%;但结实率和千粒重稳定或略有提高。同时,籼粳杂交稻产量在两地均最高,分别为8.8~10.3 t/hm2(富阳)和8.0~10.2 t/hm2(温州);2)供试品种生育时期因纬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与高纬度相比,低纬度的水稻营养生长期无显着差异,穗发育期有所缩短(4.2%~27.3%),而灌浆期显着缩短,其中籼稻、常规粳稻以及籼粳杂交稻分别缩短7.3%~11.9%、20.8%~41.9%以及23.1%~35%。3)不同生育阶段温光配置差异主要体现在灌浆期,平均温度低纬度要高于高纬度(籼稻提高0.4~2.4℃;常规粳稻2.3~3.5℃;籼粳杂交稻2.5~2.8℃);有效积温纬度间的差异随品种类型而异,其中籼稻无显着变化,常规粳稻和籼粳杂交稻分别降低24.7~126.4℃和25.7~107℃。4)主成分分析表明,纬度变化造成的温光资源积累差异(PC1和PC2)是主因(贡献度49%),也是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品种的温光敏感性(PC5,贡献度18%)以及品种的穗粒结构(PC3,贡献度14%)。【结论】与高纬相比,低纬粳型水稻产量降低主要源于生育期缩短(灌浆期为主),有效积温减少,库容降低。籼粳杂交稻在低纬度仍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可能源于其较强的穗粒优势。有鉴于此,重(大)穗型粳稻在长江中下游较低纬度双季晚稻种植可能更具有应用潜力。
秦琴,陶有凤,黄帮超,李卉,高云天,钟晓媛,周中林,朱莉,雷小龙,冯生强,王旭,任万军[3](2022)在《杂交水稻机插制种的亲本穗茎生长与花期特性》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机插栽培模式下恢复系和不育系穗茎生长与花期特性,探究机械化栽培下杂交水稻制种亲本花期相遇困难的原因,选用成恢727×蜀21A、雅恢2115×宜香1A两组合为材料,于2019—2020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种栽插方式及秧龄,进行恢复系和不育系叶龄动态、穗茎生长和抽穗动态调查,统计分析不同处理对不育系和恢复系穗、茎、叶生长发育及花遇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机插亲本总叶片数发生改变,恢复系减少0.3~0.8叶,不育系增加0.1~0.4叶,同时秧龄缩短恢复系总叶数减少,不育系总叶数无显着变化。(2)机插恢复系穗、茎、叶生长发育进程较手栽延迟2~5d,不育系延迟5~10 d;恢复系拔节后开始幼穗分化而不育系进入幼穗分化后5~10 d开始拔节,机插恢复系与不育系穗分化持续时间无显着变化,各处理亲本幼穗生长曲线均拟合Logistic曲线较好(R2>0.99)。(3)机插较手栽亲本播始历期延长,秧龄延长存在相同效应,不育系较恢复系对栽插方式及秧龄的响应更显着。(4)各组合手栽长秧龄的花遇指数为100%,花遇良好;机插长秧龄和手栽短秧龄条件下花遇指数介于40%~60%之间,花遇状态次之;机插短秧龄成恢727×蜀21A组合与雅恢2115×宜香1A组合花遇指数分别为0和18.18%,花期严重不遇。综合来看,机插模式下亲本穗、茎、叶生长发育滞后,秧龄增大加剧了亲本生长发育的延迟。不同栽插方式和秧龄下恢复系和不育系生长发育和花期特性存在差异,恢复系和不育系对栽培措施的响应差异是亲本花期不遇的主要原因。
施林林[4](2021)在《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太湖稻区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温光资源相对富足,水稻是区域内最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稻米品质,尤其食味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一批优质食味粳稻品种被陆续选育,但如何高效利用太湖稻区温光生态条件,实现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协同已成为太湖稻区水稻生产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两种生育类型优质食味粳稻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中熟晚粳软米(南粳46和苏香粳100),迟熟中粳软米(丰粳1606和南粳9108),迟熟中粳非软米(丰粳3227和武运粳80),以播期作为温光生态的调控方法(5月10日-6月21日,每7 d播种1期),分别于2017和2018年在国家土壤质量观测相城实验站(苏州)开展田间试验,重点研究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对温光响应,探明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兼顾的温光范围,并最终提出可充分利用稻季温光的太湖稻区适宜播期。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播期对优质食味粳稻生育进程及温光生态的调控。(1)播期推迟缩短了优质食味粳稻生育期,中熟晚粳和迟熟中粳播期每推迟10d,播种-拔节期时长分别缩短3.1~3.4 d和1.9~2.5 d,拔节-抽穗期时长分别缩短2.8 d和1.2~1.6 d,抽穗-成熟期时长分别缩短0.4~1 d和0.2~0.4 d,全生育期时长分别缩短4.9~5.7 d和3.0~3.4 d。(2)播期有效调控了水稻生育期内温光分布,以全生育期为例,播期每推迟1d,日均温降低0.01~0.02℃、有效积温降低8.54~11.55℃ d、日均辐射降低0.03 MJ m-2 d-1、累积辐射降低10.16~14.00MJ m-2,日均降雨量降低0.01 mm;日较差和日照时数无显着变化趋势;相对湿度增加0.02%~0.03%。2.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对温光的响应。播期推迟显着降低了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且2年趋势一致。播期每推迟1d,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产量分别降低 77.4±16.8kghm-2、79.9±2.35 kghm-2和 71.1±7.59kghm-2。套索(Lasso)模型表明,有效积温是影响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的关键因子。在相对高产条件下,中熟晚粳在播种-抽穗、抽穗-成熟和全生育期的适宜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737~1891℃ d、716~842℃和2453~2713℃ d;迟熟中粳的适宜有效积温范围分别1601~1648℃ d、722~911℃ d 和 2345~2534℃ d。3.优质食味粳稻加工和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是影响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关键指标。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糙米率分别降低0.28%~0.44%、0.60%~0.68%和0.45%~0.55%,精米率分别降低0.90%~1.75%、0.65%~0.91%和0.66%~0.85%;整精米率分别降低2.80%~2.90%、0.73%~1.19%和 0.77%~1.09%;垩白粒率分别提高 2.25%~2.95%、2.58%~2.84%和 2.77%~2.84%;垩白度分别提高 0.68%~1.09%、0.53%~0.76%和0.53%~0.63%。以国标加工Ⅰ级(GB/T 17891-2017)为标准,中熟晚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抽穗-成熟期适宜日均温范围分别为19.3~21.4℃、20.4~21.2℃和20.2~22.0℃;以国标外观Ⅲ级为标准,中熟晚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抽穗-成熟期适宜日均温范围分别为19.3~20.9℃、20.4~23.8℃和20.2~23.5℃。4.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对温光的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与日均辐射是影响蒸煮和食味品质的关键温光指标。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0.13%、0.15%和0.12%;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0.51%、0.49%和0.25%;胶稠度分别增加2.47mm、2.56mm和2.70 mm;食味值分别提高2.83、2.56和2.01。抽穗-成熟期日均辐射每提高1 MJ m-2 d-1,中熟晚粳和迟熟中粳RVA崩解值分别提高81.80 cP、49.36 cP和55.43 cP;RVA消减值分别降低126 cP、76 cP和53 cP。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获得优质食味的适宜抽穗-成熟期日均温范围分别为21.1~23.6℃、22.4~26.6℃和23.2~26.9℃。5.稻米淀粉精细结构、脂肪酸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对温光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与日均辐射是影响淀粉精细结构和脂肪酸含量的关键因子。(1)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等和大粒径淀粉颗粒含量分别降低1.53%和提高1.59%,ATR-FTIR 1045/1014 cm-1比值提高0.33%,相对结晶度提高0.96%,热焓值提高0.35 Jg-1,糊化温度提高 1.07℃;fa-fp、fa 和 fb1-sub1 链长分布分别降低 0.11%、0.24%、0.10%;fb1-sub2、fb2和fb3链长分布分别提高0.07%、0.11%和0.26%。(2)抽穗-成熟期日均温平均提高1℃,籽粒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分别提高186 μg g-1、411μg g-1、97 μgg-1和25 μg g-1。(3)日均温增加提高了主要矿质营养元素Fe和Zn含量,同时降低重金属Cd含量。第一播期处理中Fe和Zn浓度比第七播期处理分别高88.2%和64.7%,第一播期处理中Cd浓度比第七播期处理低70.2%。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播期构建7组温光生态处理,获得了太湖稻区不同温光条件下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特征,阐明了温光对产量、加工和外观、蒸煮和食味、稻米淀粉精细结构、脂肪酸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方式,并明确了获得相对高产、优质加工(国标Ⅰ级)、优质外观(国标Ⅲ级)和优质食味品质的适宜温度范围。最后,本研究也通过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综合评分,结合太湖稻区历年气象条件与轮作模式,推导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兼顾的适宜播种期。迟熟中粳和中熟晚粳的适宜播种期分别为5月24日-5月31日和5月10日-5月31日;最佳播种期分别为5月24日和5月10日。
王文婷[5](2021)在《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沿江稻区是江苏省主要稻作区之一。为实现本地区稻作温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水稻品种高产和优质的充分挖掘,针对本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优良食味软米新品种,开展温光要素对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阐明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所需的温光特性和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而对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相协同所需的适宜温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对保障本地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选择具有代表性三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中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2728、南粳50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9108、福粳1606;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武运粳80、丰粳 3227),通过不同栽培期(5/10、5/17、5/24、5/31、6/7、6/14、6/21)设置 7种不同全生育进程温光要素处理进行研究,系统比较分析不同温光条件下粳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随栽培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的抽穗与成熟期均呈不同程度的推迟,播种至抽穗期大幅缩短,最终导致全生育期缩短。水稻生长季中温度指标(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夜间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照指标(日均辐射量、累计辐射量)在年度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降雨量与湿度指标在年度间变化不一。随栽培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日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品种日均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在播种至抽穗期无明显规律,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呈降低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累积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2)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平均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常规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在S7处理下产量较S1处理分别下降22.99%、31.36%、31.07%;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栽培期的推迟使播种至抽穗期温度上升,降低了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的降低又使结实率显着下降,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下降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温光要素与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平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累积辐射。不同类型品种获得相对高产(>7个栽培期产量的均值)时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542.4-1601.1℃、平均温度为27.3-28.1℃;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8.6-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88.5-2412.5℃、平均温度为26.0-26.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634.1-1688.6℃、平均温度为27.4-28.0℃;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5.9-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65.6-2476.6℃、平均温度为25.6-26.2℃,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的温度指标一致。(3)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0.70%-4.55%、0.29%-6.78%、0.31%-10.54%;垩白度分别降低 2.42%-63.18%、7.65%-54.06%、5.20%-55.80%,说明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有利于稻米的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类型品种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均达优质稻谷中粳稻谷2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830.0℃,平均温度为19.9-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785.8℃,平均温度为19.1-24.0℃。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与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温度特点一致。外观品质(垩白度)能达到优质稻谷中粳稻谷3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629.6℃、平均温度为19.9-21.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584.8℃、平均温度为19.1-20.5℃;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04.1-641.7℃、平均温度为 19.2-21.5℃。(4)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米饭硬度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1.59%-29.51%、1.64%-21.82%、2.99%-23.44%;米饭黏度分别降低 1.54%-34.18%、1.23%-28.40%、1.64%-40.98%;米饭食味值分别下降 1.32%-19.72%、1.33%-17.72%、2.82%-27.54%。不同类型品种相对高食味(>7个栽培期食味值的均值)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指标分别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7.9-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8.6-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食味的温度特点一致。(5)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籽粒中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早播条件下(5/10)的温度有利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积累,抑制直链淀粉的合成。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稻米的食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因此,早播条件下的温光主要是通过促进水稻分蘖“健康”的早发来改善分蘖穗的淀粉糊化特性与食味品质,从而提高水稻群体的食味品质。综上所述,温度指标(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指标。迟熟中粳软米与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与相对高食味的温度指标较为一致,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熟品种在沿江地区相对高产高食味的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关键生育期阶段抽穗至成熟适宜日均温度为22.5-25.6℃,最佳日均温为24.6-25.6℃;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1.4℃;最佳均温27.5-3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抽穗至成熟适宜均温为21.4-24.4℃,最佳均温23.6-24.4℃;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0.8℃,最佳均温26.3-29.8℃。光照指标(总辐射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次要指标,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较高总辐射量,利于高产优质的形成。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4、8/10-8/20、10/5-10/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0、8/15-8/23、10/9-10/19。在以上栽培期条件下,越早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越迟,越有利于避开抽穗期高温危害的风险。迟熟中粳在该地区产量与品质潜力更优,迟熟中粳品种更为适宜在此地区种植。
许煊汶[6](2021)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稻成熟度快速检测APP的研究》文中认为成熟度判定是水稻收获作业的关键,影响农业获得粮食的数量和质量。目前我国对于水稻成熟度判定多是基于农民的经验,经验不足则会明显降低水稻的产量与品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开展了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成熟度判定的研究,但总体来看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远未达到实用化程度。本文利用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对水稻的成熟度进行检测与研究,试图利用低成本硬件,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最终建立APP对水稻的成熟度进行判别。结果显示,该APP具有简便灵活、适应性广、性价比高的特点,能够快速判别水稻的成熟度,辅助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验测定全生长周期水稻成熟度与青米率的关系水稻的青米率能反映出水稻的成熟度,本文主要采集了四种不同品种的水稻图像作为主要信息来源,通过图像的RGB信息研究成熟度与青米率之间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构造以青米率为判别成熟度指标的模型。(2)水稻的RGB信息与成熟度关系的数据分析及基于色卡的校正方法研究首先对数据集进行人工筛选,建立了约2万张水稻图像的数据集,然后通过对水稻的图像信息分析,使用大数据统计的方式计算出不同成熟度所对应的不同水稻RGB信息。并通过制作“比色板”的方式来辅助算法对水稻的成熟度进行预测,引入比色板可以让算法拥有自适应能力、灵活性和更好地鲁棒性。(3)构建成熟度判定模型并设计开发水稻成熟度预测APP利用Python、Java编程语言,对得到的水稻图像进行正则化与归一化,并对数据采用了加噪处理、图像增强等一系列数据预处理工作,结合BP神经网络进行模型的训练,建立了深度学习模型。水稻成熟度判定模型与人工判定青米率获得成熟度的方式相比,最大绝对误差为8%、最大相对误差为13%,目标检测模型对水稻目标的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9.1%,模板匹配法对比色板位置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3%。最后编写APP,并对外提供接口供用户使用。
曲继林[7](2021)在《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配方筛选、毒力测定以及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宏观因素的影响,农药减施增效和省力化剂型等深入人心,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农业生产者对省力化农药剂型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大,相应地出现了大粒剂、漂浮粒剂、U粒剂、泡腾剂和水面展膜油剂等省力化农药新剂型。本论文主要研究展膜油剂,其在使用时直接将药剂撒施于稻田水面,在展膜助剂的作用下,制剂迅速在水面扩散和铺展,最终覆盖整个水面形成一层含药油膜。该油膜具有“爬杆”效应,可附着在水稻茎基部,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本实验通过水稻纹枯病对嘧菌酯和噻呋酰胺单剂及不同比例混配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选择嘧菌酯:噻呋酰胺为1:1时为最佳混配比例,EC50为0.0065μg/m L,具有显着的协同增效作用,且远低于辽宁省水稻纹枯病对噻呋酰胺、嘧菌酯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4055±0.0309μg/m L和0.2322±0.0209μg/m L),表明使用嘧菌酯和噻呋酰胺复配药剂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和蔓延,延缓单剂抗性的产生,符合农业部提出的减量增效用药方针。在本实验中,发现辽宁省内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之间,也存在水稻纹枯病对嘧菌酯·噻呋酰胺敏感性的差异现象,其中盘锦市和辽阳市地区采集的菌株对嘧菌酯·噻呋酰胺混剂的敏感性最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地区种植水稻的模式不同和品种有关,如盘锦市采用稻蟹种-养殖一体,施药量和时间较为单一,造成抗性上升较快。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用于采集菌株的水稻品种为盐丰47,其对水稻纹枯病的敏感性最强。为了更好的让产品服务于大众,提高产品药效,本论文对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开展了研发,通过对多种环保型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筛选出剂型更加稳定、效果更加突出的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的配方。本论文以噻呋酰胺和嘧菌酯为有效成分,通过对溶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配伍,确定了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的较优配方(各组分量用质量分数表示):噻呋酰胺2%,嘧菌酯2%,乙二醇叔丁基醚5%,成膜助剂1812 5%,4206#2%,601#2%,助溶剂(油酸甲酯:溶剂油150#为2:1)补至100%。所配制的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各项质量控制技术指标均合格,并对该配方产品进行了田间药效实验。为验证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在辽宁省盘锦市胡家镇、辽阳市佟二堡镇、营口市石佛镇、东港市黄土坎镇各选取2块地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不同施药时期和次数、剂量、剂型和成分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当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有效用药量为125 g.a.i/hm2,用药次数为1次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高于25%噻呋酰胺·嘧菌酯悬浮剂,相较井冈霉素、噻呋酰胺单剂和嘧菌酯单剂防效分别高出16.8%~20.0%、12.2%~17.7%、14.2%~17.3%,且展膜油剂处理组产量高出其他处理3.6%~19.0%。嘧菌酯和噻呋酰胺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相比其他剂型或单剂具有防效好、持效期长、节工省时、治防兼备等优点。
袁波[8](2020)在《稻油轮作系统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和油菜生长发育和周年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油轮作种植模式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轮作种植模式,是确保我国粮油安全的重要措施。与传统的稻油移栽种植模式相比,稻油直播种植模式是一种更加轻简化的轮作种植模式,具有保证产量、省工、省水等优点。然而,前人就不同的直播稻油轮作模式与传统的移栽稻油轮作模式之间的比较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试验设置六种不同稻油轮作种植模式:旱直播水稻—直播油菜轮作模式(DDSR-DSO)、旱直播水稻—移栽油菜轮作模式(DDSR-TPO)、湿直播水稻—直播油菜轮作模式(WDSR-DSO)、湿直播水稻—移栽油菜轮作模式(WDSR-TPO)、移栽水稻—直播油菜轮作模式(TTR-DSO)、移栽水稻—移栽油菜轮作模式(TTR-TPO)。旨在:(1)探究稻油轮作系统中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油菜的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2)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稻油轮作模式中水稻和油菜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油轮作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更好的指导水稻、油菜生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WDSR产量最高,且显着高于TTR和DDSR,主要由于WDSR具有较高的单位面积总颖花数;而TTR和DDSR之间无显着产量差异。2、DDSR-DSO模式下油菜产量最高,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3.70 t/ha和3.42t/ha,显着高于WDSR-DSO和TTR-DSO轮作模式下的油菜产量;而DDSR-TPO,WDSR-TPO和TTR-TPO种植模式下的油菜产量无显着差异。3、WDSR-DSO和WDSR-TPO模式的周年产量最高,且显着高于TTR-TPO和TTRDSO;但与DDSR-DSO和DDSR-TPO的周年产量无显着差异。4、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之间的周年水分消耗量总体表现为WDSR-DSO和WDSRTPO>TTR-DSO和TTR-TPO>DDSR-DSO和DDSR-TPO,主要是由于不同轮作模式在水稻季灌溉次数、灌溉量和整地过程中水分消耗量的差异造成的,且两年内表现一致。5、DDSR-DSO和DDSR-TPO轮作模式的WUE均显着高于其他轮作模式,且两年之间表现一致。其中,水稻季的WUE表现为DDSR显着高于WDSR和TTR,且分别比TTR和WDSR高出51.9%和45.9%;而WDSR和TTR之间无显着差异。而油菜季的WUE总体表现为TPR显着高于DSR;其中,DDSR-DSO模式下油菜季的WUE要显着高于WDSR-DSO和TTR-DSO;而DDSR-TPO,WDSR-TPO和TTRTPO三种轮作模式的油菜季WUE无显着差异。6、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之间的经济效益表现为DDSR-DSO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DDSR-TPO、WDSR-DSO和WDSR-TPO,而TTR-DSO和TTR-TPO经济效益最低。其中,DDSR-DSO和DDSR-TPO的经济效益均显着高于TTR-TPO稻油轮作模式,且分别比TTR-TPO平均提高了15.2%和8.7%;而DDSR-DSO和DDSR-TPO高的经济效益与其人工和灌溉投入较少有关。结论:鉴于DDSR-DSO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高,水分消耗量少和周年产量相对较高,是一种适宜在干旱缺水,降雨较少的地区的高产高效的稻油轮作模式。而与TTR-TPO相比,WDSR-DSO和WDSR-TPO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均相对较高,但其水分消耗量大,因此,可作为降雨量充足地区的一种稻油轮作模式。
宋佳琦[9](2020)在《气候变化对江西省水稻种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不足粮食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耕地资源稀缺,人口基数大,种植业生产区域布局不合理,导致水稻种植依旧存在较为严峻的问题。在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下,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生产量、时空分布规律、粮食安全问题带来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自1984-2013近30年气象数据,得出江西省6市的温度和日照年际变化情况;利用2018-2019年江西省直播稻品种筛选数据分析气候与江西省直播稻生长发育周期的关系;根据数据分析江西省早稻、晚稻生长发育与气候的关系;通过气候倾向率和地统计学普通克里格法分析了近30年来江西省气温、日照的变化特征;根据数据结果,针对江西省直播稻生长对气候适应性的情况,搭建直播稻生长预警系统;最后总结结论并提出建议。基于以上内容,本篇论文在遵循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地统计学法、描述分析法,最终对直播稻生长预警系统提出构思,提出(1)调整水稻播种期(2)培育新品种水稻(3)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征调整水稻的种植布局情况(4)加强对农户的知识普及(5)加快预警系统的开发建设(6)适当增加气象观测点(7)各部门建立有效机制7项建议。
卞金龙[10](2020)在《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种子市场水稻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前人也进行过较多的品种筛选研究,但往往仅局限于产量或者生育期等少数几个方面的筛选,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淮安、宿迁、黄海农场和东海基地进行,以109份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进行筛选,并通过筛选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建立了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等方面的考察,筛选出能在淮安、宿迁、黄海和和东海正常成熟的粳稻品种分别为86个、84个、83个和80个。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安、宿迁、黄海和东海的适宜抽穗期分别在8月17日~9月5日、8月16日~9月3日、8月17日~9月4日和8月21日~9月9日之间,超出适宜抽穗期的品种难以成熟。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差异较小,所有能正常成熟品种的加工品质均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非软米品种的外观品质显着优于软米品种,尤其是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均显着小于软米品种,这主要与软米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非软米品种,胶稠度更长,米饭的食味品质显着高于非软米品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均以每穗粒数和和穗数的变异较大。其中,淮安地区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大于中熟中粳品种;宿迁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黄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均显着高于迟熟中粳品种;东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2.本研究建立了适宜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优质品种的筛选包括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的筛选,高效品种的筛选包括氮肥和温光利用效率的筛选。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国标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国标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其中,软米品种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观品质普遍较差,在本研究中仅针对加工品质进行筛选,暂不考虑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对食味品质综合评分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食味品质一级、二级和三级;高效品种的筛选方法:根据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高效与低效两种类型,氮肥偏生产力=产量/施氮量,有效积温产量=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根据优质和高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淮北地区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52%~65.50%之间,垩白度在1.93~2.4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5%~18.27%之间,胶稠度在68 mm~85 mm之间,消减值在18 cP~301 cP之间,回复值在972 cP~1 168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58~62之间,实产在9.81 t·hm-2~10.04 t·hm-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6.33 kg/kg~37.1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36 kg/℃~4.79 kg/℃之间。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87%~66.38%之间,垩白度在3.39~41.7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04~11.53%之间,胶稠度在80~99 mm之间,消减值在-1201 cP~-86 cP之间,回复值在388 cP~955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7~76之间,实产在9.17t·hm-2~10.66 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3.95 kg/kg~39.4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8kg/℃~5.09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33%~65.47%之间,垩白度在1.26~3.51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04%~20.06%之间,胶稠度在63 mm~67 mm之间,消减值在57 cP~327 cP之间,回复值在542 cP~1126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分别在56~61之间,实产在9.09t·hm-2~10.24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3.65kg/kg~37.93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0 kg/℃~4.73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26%~66.32%之间,垩白度在3.01~13.5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83%~10.30%之间,胶稠度在86 mm~94 mm之间,消减值在-613 cP~-355 cP之间,回复值在315 cP~629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9~75之间,实产在9.72 t·hm-2~10.72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5.99 kg/kg~39.71 kg/kg 之间,有效积温在 4.42 kg/℃~4.96 kg/℃之间。3.共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9个:南繁1609、徐稻9号、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8、常软07-1、早优1号;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南繁1610。适宜宿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新稻22、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7个:沪早软粳、沪早香软2号、南粳2728、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扬粳239。筛选出适宜黄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圣香66、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4个:JD6614、沪早软粳、南粳5718、早优1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1个:连粳13;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筛选出适宜东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13个: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1、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沪早香181、沪早香软2号、南繁1609、苏香粳3号、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4.从四个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筛选结果看,中熟中粳品种在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数量更多,中熟中粳品种更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淮北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粳稻产业应以中熟中粳类型粳稻品种为主,尤其是中熟中粳软米品种。
二、水稻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及其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及其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播期与补灌对节水抗旱稻早优73产量、品质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3 环境指标监测 |
1.4 农艺及生理指标测定 |
1)生育期记载。 |
2)株高。 |
3)茎蘖数。 |
4)SPAD值。 |
5)叶面积指数。 |
6)干物质积累。 |
1.5 产量及构成因子测定 |
1)实际产量。 |
2)理论产量。 |
1.6 稻米品质测定 |
1.7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环境指标 |
1)环境温度以及降雨量。 |
2)太阳辐射量。 |
2.2 农艺及生理指标 |
1)生育期。 |
2)株高。 |
3)茎蘖数。 |
4)叶片SPAD值。 |
5)叶面积指数。 |
6)干物质积累。 |
2.3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2.4 稻米品质 |
2.5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
1)旱作栽培对光温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2)旱作栽培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讨 论 |
3.1 不同播期和补灌时期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不同播期和补灌时期对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3 不同播期和补灌时期对稻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2)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粳稻产量、生育时期及温光资源配置的生态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生育期 |
1.3.2 产量 |
1.3.3 气候参数 |
1.4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纬度间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差异 |
2.2 不同纬度间水稻生育期的差异 |
2.3 不同纬度间水稻各生育阶段的温光资源配置差异 |
2.4 不同纬度各类型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温光资源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纬度对晚稻产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2 纬度对晚稻主要生育阶段及其温光资源配置的影响 |
3.3 晚粳稻品种类型的环境适应性差异 |
4 结论 |
(3)杂交水稻机插制种的亲本穗茎生长与花期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3.1 生育时期记载 |
1.3.2 叶龄动态调查 |
1.3.3 穗茎生长动态测定 |
1.3.4 抽穗动态及花遇指数计算 |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模式及秧龄对亲本叶龄动态及总叶数的影响 |
2.2 机插模式及秧龄对亲本茎秆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栽培方式及秧龄下亲本幼穗生长差异 |
2.4 机插模式及秧龄对不育系和恢复系抽穗特性的影响 |
2.5 栽插方式及秧龄对制种亲本花期相遇状态的影响 |
2.6 栽插方式及秧龄对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机械化制种亲本生长发育特性 |
3.2 机械化制种亲本花期不遇诱因及调控对策 |
4 结论 |
(4)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水稻产量与品质对温光生态响应的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水稻产量与温光生态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水稻品质对温光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与主要内容 |
5 技术路线图 |
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播期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及温光生态的差异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种植制度 |
1.4 试验设计 |
1.5 田间管理 |
1.6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7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主要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试验期内主要气象指标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光生态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路径分析不同温光生态下产量构成因素对实际产量的影响 |
2.3 基于正则化回归模型的关键温光生态因子解析与模型建立 |
2.4 水稻籽粒有效积温生产效率 |
2.5 水稻高产适宜温度区间 |
3 讨论 |
3.1 太湖稻区温光对水稻产量影响及关键因子解析 |
3.2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对不同个生育阶段温光的响应机制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加工与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
2.2 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
2.3 加工与外观品质和气象因子相关性、关键因子解析和响应关系 |
2.4 形成较优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温度特点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蒸煮与食味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温光条件下蒸煮与食味品质 |
2.2 蒸煮与食味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
2.3 形成较优食味品质的温度特点 |
3 讨论 |
3.1 蛋白质、直链淀粉和胶稠度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
3.2 稻米RVA谱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
3.3 稻米食味品质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
3.4 优质食味水稻获得相对高食味品质的温光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淀粉精细结构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淀粉粒径大小分布 |
2.2 稻米淀粉衰减全反射比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 |
2.3 稻米淀粉X射线衍射谱分析 |
2.4 稻米淀粉热力学性质分析 |
2.5 稻米淀粉链长分布(CLDs)特征 |
2.6 温光差异与稻米淀粉生化与精细结构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淀粉粒径大小分布 |
3.2 稻米淀粉ATR-FTIR分析 |
3.3 稻米淀粉X射线衍射谱 |
3.4 稻米淀粉热力学性质 |
3.5 稻米淀粉链长分布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脂肪酸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温光条件下稻米脂肪酸总量及结构组成差异分析 |
2.2 稻米脂肪酸对抽穗-成熟期均温的响应关系 |
2.3 稻米脂肪酸对抽穗-成熟期日均辐射的响应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籽粒元素累积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气象数据收集与加工 |
1.7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中微量元素和有毒元素对温光差异的响应比较 |
2.2 温光等气象因子对稻米元素累积的贡献 |
2.3 稻米籽粒元素间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及适宜播期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水稻综合评分和适宜播种期推导流程 |
1.3 基于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分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项的依据和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温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2 光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3 淀粉理化特性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 |
1.2.4 沿江稻区温光特性与水稻品种分布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全生育温光要素的差异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沿江地区稻季气象指标特征 |
2.3.2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关键生育期及生育阶段天数的影响 |
2.3.3 不同栽培期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差异 |
2.4 讨论 |
2.4.1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生育期的影响 |
2.4.2 关键生育期温光要素对栽培期处理的响应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3.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与关键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度指标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4.3.2 温光要素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温光要素对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2 加工及外观品质较优的温光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特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营养品质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2 米粉RVA谱特征值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3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2 水稻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温光特征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温光条件下灌浆期温度的差异 |
6.3.2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
6.3.3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6.3.4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
6.4 讨论 |
6.4.1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积累及酶活性的影响 |
6.4.2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主茎穗和分蘖穗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加工品质的影响 |
7.3.2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外观品质的影响 |
7.3.3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食味品质的影响 |
7.3.4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 |
7.3.5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
7.3.6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
7.4.2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性的影响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 |
8.1 水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
8.1.1 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
8.1.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8.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8.2 综合评价结果 |
8.2.1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综合评分 |
8.2.2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
8.2.3 优质高产协同的关键栽培期均温指标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要素特征 |
9.1.2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9.1.3 温光要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9.1.4 高产优质协同的栽培期 |
9.1.5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淀粉合成及主茎穗分蘖穗稻米品质的影响 |
9.2 讨论 |
9.2.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 |
9.2.2 沿江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温度特点及适宜的栽培期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稻成熟度快速检测APP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稻谷的生长特性及其成熟度研究 |
1.2.2 机器视觉技术 |
1.2.3 农业APP的发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全周期水稻籽粒成熟度与青米率关系数据的试验测定 |
2.1 东北水稻的生长特点及试验田 |
2.2 成熟度与青米率 |
2.2.1 水稻的成熟度与青米率 |
2.2.2 青米率的统计 |
2.3 水稻成熟度判定依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稻成熟度图像数据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
3.1 水稻图像的采集 |
3.1.1 实验工具 |
3.1.2 采样的方法与标准 |
3.2 消除数据标注时的主观因素 |
3.3 图像预处理 |
3.4 图像特征图与图像增强 |
3.4.1 SIFT特征图构建 |
3.4.2 HOG特征图构建 |
3.4.3 图像增强 |
3.4.4 图像的直方图均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比色板的水稻成熟度图像数据的校正方法 |
4.1 比色板的作用与意义 |
4.2 比色板的制作与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水稻成熟度测定模型 |
5.1 模型所需的各个模块 |
5.1.1 卷积神经网络模块 |
5.1.2 Softmax模块 |
5.1.3 Cross-Entropy模块 |
5.1.4 Batch Normalization模块 |
5.1.5 正则化模块 |
5.1.6 Dropout模块 |
5.1.7 目标检测模块 |
5.2 搭建模型 |
5.2.1 目标检测模块搭建 |
5.2.2 结构选型标准 |
5.2.3 基准模型结构选型 |
5.2.4 实验模型选型 |
5.3 损失函数设计 |
5.4 I/O数据流设计 |
5.5 训练流程设计 |
5.5.1 从预训练模型加载 |
5.5.2 采用初始化重新训练 |
5.6 实验结果可视化 |
5.6.1 结果可视化 |
5.6.2 判定结果的溯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稻成熟度测定APP软件开发与实际应用 |
6.1 系统概述 |
6.2 服务器接口设计 |
6.3 APP设计 |
6.4 APP实际应用情况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配方筛选、毒力测定以及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省力化农业 |
1.1.1 农村劳动力流失现状 |
1.1.2 我国水稻用药现状 |
1.1.3 省力化剂型的发展和现状 |
1.1.4 展膜油剂简介 |
1.2 水稻纹枯病 |
1.2.1 水稻纹枯病概述 |
1.2.2 水稻纹枯病防治现状 |
1.2.3 国内展膜油剂现状 |
1.3 推广展膜油剂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噻呋酰胺和嘧菌酯混配的毒力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计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药剂及配比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毒力测定 |
2.2.2 辽宁省不同地区水稻纹枯病菌对嘧菌酯·噻呋酰胺的敏感性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配方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溶剂的筛选 |
3.2.2 配方中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3.2.3 较优配方的确定 |
3.2.4 较优配方的指标检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田间试验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地点概况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毒力测定方面 |
5.1.2 配方确定 |
5.1.3 田间药效试验 |
5.2 讨论 |
5.3 思考 |
5.4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附录 |
(8)稻油轮作系统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和油菜生长发育和周年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轻简化种植模式较传统种植模式的优势 |
1.2 直播稻研究概述 |
1.2.1 直播稻的分类 |
1.2.2 直播稻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
1.2.3 国内直播稻现状 |
1.3 油菜研究概述 |
1.3.1 我国当前油菜生产现状 |
1.3.2 直播油菜产量与群体结构特征 |
1.3.3 直播油菜面临的问题 |
1.4 稻油轮作概述 |
1.4.1 稻油轮作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田间管理 |
2.4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气象数据 |
2.4.2 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2.4.3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4.4 经济效益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与气象数据 |
3.2 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群体结构特征与产量的差异比较 |
3.2.1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3.2.3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3.2.4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 水稻季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下的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
3.4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群体的结构特征与产量表现 |
3.4.1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株高表现 |
3.4.2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茎粗表现 |
3.4.3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单位面积根重表现 |
3.4.4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地上部生物量表现 |
3.4.5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 |
3.5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水分利用效率 |
3.6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周年生育期和周年产量的比较 |
3.7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周年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
3.8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经济效益的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群体结构特征和产量差异 |
4.2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下的水分利用效率 |
4.3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下油菜的群体特征和产量 |
4.4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周年产量分析 |
4.5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 |
4.6 不同稻油轮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4.7 稻油轮作双直播可行性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气候变化对江西省水稻种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及方法介绍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2.1.2 水稻主要品种 |
2.1.3 气象预警系统 |
2.2 方法介绍 |
2.2.1 气候倾向率 |
2.2.2 克里格插值法 |
2.2.3 有效积温 |
2.3 本章小结 |
3 气候变化与江西省农业发展现状 |
3.1 气候变化的研究现状 |
3.2 江西省概况 |
3.3 江西省农业发展现状 |
3.4 气候变化对江西省水稻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江西省主要区域气候变化分析 |
4.1 江西省温度变化特征 |
4.1.1 温度年际变化 |
4.1.2 水稻生长期月平均温度分析 |
4.1.3 水稻生长期有效积温计算 |
4.2 江西省日照变化特征 |
4.2.1 日照年际变化 |
4.2.2 水稻生长期月平均日照分析 |
4.3 江西省气温、日照插值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江西主要区域直播水稻生育期分析 |
5.1 水稻品种分析 |
5.2 水稻生育期与温度分析 |
5.2.1 水稻生育期分析 |
5.2.2 水稻生育期温度分析 |
5.2.3 水稻生育期与温度相关性分析 |
5.3 水稻产量与温度分析 |
5.3.1 气温变化与产量关系分析 |
5.3.2 气温变化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直播稻生长预警系统的设计 |
6.1 开发背景 |
6.2 相关技术 |
6.2.1 GIS技术 |
6.2.2 遥感技术 |
6.2.3 空间数据库 |
6.3 预警系统建立 |
6.3.1 水稻生育时期判断模型 |
6.3.2 水稻生长期时期模型数据处理 |
6.3.3 阈值设定 |
6.4 系统设计原则 |
7 结果分析及启示 |
7.1 结果分析 |
7.2 对策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水稻生产概况 |
2.2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选育与生产现状 |
2.3 遗传因素对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2.4 环境因素对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2.5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理化指标 |
2.6 综合评价方法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目的意义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淮北沿淮地区(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3.1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3 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
1.3.4 稻米RVA谱特征值 |
1.3.5 稻米食味品质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氮肥与温光利用率的差异 |
3 讨论 |
3.1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淮北中部地区(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淮北沿海地区(黄海农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黄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黄海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筛选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陇海线地区(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2.1 不同类型粳稻加工品质差异 |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 |
2.1.1 加工与外观品质筛选方法 |
2.1.2 食味品质筛选方法 |
2.1.2.1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
2.1.2.2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
2.1.2.3 食味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
2.1.3 局效梗稻品种筛选 |
2.1.4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与步骤 |
2.2 淮安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2.3 宿迁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2.4 黄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
2.5 东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
2.6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2.7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
3 讨论 |
3.1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3.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3.3 不同评价方法在食味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地区品质与产量差异 |
1.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1.3 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
1.4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2 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水稻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及其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播期与补灌对节水抗旱稻早优73产量、品质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 杜云峰,江颂颂,陈宗奎,毛紫琳,张志娟,曹凑贵,李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2
- [2]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粳稻产量、生育时期及温光资源配置的生态性差异[J]. 王孟佳,殷敏,褚光,刘元辉,徐春梅,章秀福,王丹英,陈松. 中国水稻科学, 2021(05)
- [3]杂交水稻机插制种的亲本穗茎生长与花期特性[J]. 秦琴,陶有凤,黄帮超,李卉,高云天,钟晓媛,周中林,朱莉,雷小龙,冯生强,王旭,任万军. 作物学报, 2022
- [4]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D]. 施林林. 扬州大学, 2021
- [5]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文婷. 扬州大学, 2021
- [6]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稻成熟度快速检测APP的研究[D]. 许煊汶. 吉林大学, 2021(01)
- [7]4%噻呋酰胺·嘧菌酯展膜油剂配方筛选、毒力测定以及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D]. 曲继林.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4)
- [8]稻油轮作系统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和油菜生长发育和周年产量的影响[D]. 袁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9]气候变化对江西省水稻种植的影响[D]. 宋佳琦.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10]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D]. 卞金龙. 扬州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