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杉的主要特性及扦插育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希群,马履一,郭保香[1](2004)在《中国水杉造林历史和造林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1949年以来我国发表的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育苗造林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对水杉原生母树都是历史上由当地群众移植天然下种的野生苗于四旁隙地,经人工培育而成长起来的结论给予肯定,并提供了历史学和测树学的证据。系统介绍了在水杉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以及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的研究和创新,包括在水杉抚育、他感作用、抗性、农林复合系统的研究以及国家标准。
邓莎,吴艳妮,吴坤林,房林,李琳,曾宋君[2](2020)在《14种中国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特性和人工繁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繁殖是植物种群更新与维持的重要环节。包括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内的受威胁物种,其濒危原因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自身繁育力的衰退、生活力的下降等内在因素和人类的过度采挖和生境的破坏等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进行高效的人工繁殖,能扩大种群数量并应用于迁地保护、自然回归和满足商品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了保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种子繁殖育苗是有效的方法,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技术等无性繁殖方法则可用于对难以用种子繁殖的种类进行快速繁殖。本文对14种中国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繁殖特性和已有的人工繁殖方法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在其种苗繁殖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其中利用播种繁殖成功的物种有12种,共繁殖230,000株种苗;利用扦插繁殖成功的物种有5种,共繁殖33,100株种苗;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河北梨(Pyrus hopeiensis)和黄梅秤锤树(Sinojackia huangmeiensis)采用嫁接繁殖出了2,415株种苗; 9个物种的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成功,共繁殖了24,850株种苗。这些种苗有些已应用于迁地保护和自然回归。上述研究结果为这14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也能为其他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胡茂成[3](2006)在《23个水杉子遗单株子代变异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为杉科(Taxodiaceae)水杉属(Metasequoia)植物,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也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20世纪40年代,我国天然水杉林的发现,被当代生物学界视为近代生物学上的重要新发现,赞誉为“植物活化石”。水杉生长迅速,具有适应性强,便于栽培,容易成材,树形优美等特点,是造林和庭院绿化的优良树种,全世界广泛的进行引种、驯化。全世界现在所栽培的水杉林分绝大部分来源于湖北利川历史上所遗留的母树的后代,研究原始孑遗的母树家系间的变异状况,选择优良的家系,对于建立水杉种子园,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水杉苗木用于推广造林意义重大。本次试验从水杉的原产地湖北利川历史遗留的水杉母树林中随机抽样,收集了23个水杉单株的球果和种子,播种繁殖成23个家系。研究了23个单株的种子的千粒重、种子发芽率和苗木出圃率,以及23个家系一、二、三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等生长量特征、三年生苗木的冠幅、分枝数等生长性状特征。旨在了解原始孑遗的母树家系间的变异状况,分析水杉生长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增益等遗传参数,并选择优良的家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3个水杉单株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平均每个球果的种子繁殖后可以得到的出圃苗木数差异较大。最大千粒重(27号家系)为最小千粒重(41号家系)的2.02倍、最高发芽率(25号家系)为最低发芽率(24号家系)的18.44倍、最大出圃数(27号家系)为最小出圃数(34号家系)的21.67倍。2.23个水杉家系中大部分家系的第一年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不大。苗高最大值(28号、1号)为最小值(46号)的2.68倍、地径最大值(30号)为最小值(46号)的1.43倍。第二年和第三年的苗高、地径生长量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二年生苗高最大值(28号)为最小值(46号)的2.22倍、地径最大值(30号)为最小值(46号)的1.6倍;三年生苗高最大值(30号)为最小值(46号)的1.83倍、地径最大值(30号、29号)为最小值(15号)的1.55倍。3.23个水杉家系内的苗高、地径生长的变异幅度比家系间的变异幅度大。不同家系的苗高、地径生长的变异幅度差别较大。苗高生长最大变异幅度(1号家系)为最小值(31号家系)的4.78倍。地径生长最大值变异幅度(41号家系)为最小值(46号家系)的5倍。大多数家系苗高生长的变异程度比地径大。4.苗高、地径第二、三年的遗传力不同,都比较高。但第二年苗高、地径的遗传力分别比第三年苗高、地径的遗传力大,遗传力呈减小的趋势。根据多重比较排序的结果将46号、15号家系淘汰,得到高生长、地径生长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21%、1.5%,高生长的遗传增益比地径生长大。5.23个家系中大部分家系三年生实生苗的冠幅、分枝数差异不大。冠幅最大值(6号家系)为最小值(1号家系)的1.53倍、分枝数最大值(6号、8号家系)为最小值(1号家系)的2.47倍。6.千粒重对苗高、地径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未达显着水平,说明千粒重对苗高、地径生长的影响不大。苗高、地径前几年的生长对后来的生长有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但随时间间隔的增长而减小。同一年的高与地径生长的相关系数较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7.通过聚类分析发现,23个家系中30号、29号、28号家系表现始终最优良,初步认为选择潜力最大;46号、15号家系表现始终最差,在后期选择中可以淘汰。从入选的优良家系的来源看,桂花四组、五组是水杉的优良种源地。从各个家系的来源看,湖北利川谋道00001,兴国乡双庙村,红沙三组、五组、九组与桂花17组的历史孑遗母株的亲缘关系比较近;红沙四组、五组与桂花四组、五组、七组、九组的历史孑遗母株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刘牧[4](2018)在《水杉原生种群生境适宜性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杉是中国特有世界着名的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水杉自被重新发现以来,一直都是我国政府保护和监测管理的重点,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目前,由于气候的变化、环境的破坏和人为的干扰等因素,导致水杉原生种群正走向衰退乃至灭绝的边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杉原生种群栖息地的野外调查数据、气候数据和树木生长数据等,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水杉原生种群的生长、变化和适宜性进行研究,为水杉原生种群的保护提出合理对策。以期为水杉原生种群生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水杉原生种群栖息地的65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到的自然状况,当地的气温呈现升高的趋势,而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都呈下降的趋势。冬季气温上升是年平均气温增加的主要因素;受冬季1月极端高温和秋季10月极端低温的主要影响,年极端高温和低温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平均高温的上升主要是受春季5月高温天气较多调控,平均低温的增加是受冬季2月低温天气减少的影响。春季和8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减少是年平均相对湿度减少的主要因素;同时,春季和8月的降水量减少也是最明显的,平均风速在春季下降的最为显着,日照时数方面冬季12月减少的最大。2、利用水杉树木年轮分别建立标准化、差值和自回归三种年表,分析各年表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发现除当年气候因子影响外,上年气候也对水杉当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气温对水杉径向生长的影响最为显着。从季节方面看,春季气候因子对水杉年轮生长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极端高温和平均高温的升高促进了水杉的生长,极端低温的升高、平均低温和平均相对湿度的降低限制了水杉的生长。从月气候因子角度看,5-9月的气候因子对水杉生长的影响所占比重较大,平均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降低对水杉的径向生长具有阻碍作用,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与水杉树轮生长相关性研究发现仅有个别月份具有相关性。3、依据水杉树轮年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程度,建立气候重建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检验可以看出模型的效果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区域内的气候变化趋势。同时,从关系模型中了解到,水杉的主要生长季为每年的5-9月,同时,冬季的低温促进水杉的休眠,为生长季积蓄能量,模型是利用经过筛选后的气候因子建立的经过筛选的因子最终确定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以对水杉的径向生长进行有效预测。4、利用水杉树轮数据,建立径向生长模型,评选出的最优生长模型是D=61.44*(1-e-0.01*T)0.86,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对水杉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树龄在50年之内的水杉依然存在旺盛的生命力。树高胸径模型中多变量的复合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单变量模型。模型4(h=17.7508+0.0042d2+0.0001d3)、模型22(h=128 1449e-49.9808/d+69.7668)模型51(h=e15.3671-3 07371nH-0-9 5212/t-28 31741nN/d+544 2804/dt+206 7969/d)和模型52(h=0.4994H00.0507(BA)0.3521N0.0196e0.1972/t+8.6632/d)是最好的四个模型。这其中模型4是线性模型,其他三个是非线性模型,树龄虽然不是研究树高胸径关系中最重要的变量,但在模型的选择中考虑树龄可以提升树高的预测精度,通过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立木、立地和环境特征因子进行降维,发现立木数据中的胸径、树高、冠幅、树龄和立地数据中的经度、纬度、海拔和坡向8个因子对水杉原生种群生长状态分类的效果最佳且可有效保证分类精度。随机森林和SVM两种分类法相结合与多源信息组合能够有效对水杉的健康类型进行分类预测。5、水杉原生种群生境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权重中人居活动因子权重最高,其次为海拔因子。水杉生存的最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保护区西南部的河谷地带,东北部是水杉原生种群的适宜区域。不适宜的地区主要为中部的人居活动区域和四周的高山,全部保护区最适宜、适宜和不适宜区域分别占保护区面积的 26.95%、41.01%和 32.04%。6、根据水杉原生种群的调查结果结合对水杉种群具有影响的因素,研究提出应加强对水杉中区的监测管理,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增加保护专项基金,实行承包责任制,实施生态移民,建立专业的水杉保护科研团队,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使水杉种群得到有效保护。综上所述,水杉原生种群生境的气候变化趋势虽然相对较弱,但依然对水杉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气候因子可以对水杉的生长进行有效预测,适应性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和海拔高度对水杉适宜等级的划分具有重要影响,应加强对水杉保护的监管力度,杜绝人为干扰,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恢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本研究为今后水杉原生种群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物种的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李媛媛[6](2006)在《水杉的系统发育地位及恢复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直接或间接的活动对全球环境产生恶劣影响,由此造成生物多样性大量丧失,许多物种沦为濒危状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濒危物种的保护轰轰烈烈地开展着。现今的保护措施大多只着眼于恢复濒危物种的数量,然而保护的目的是阻止濒危物种绝灭,使它们脱离濒危状态,并能够自我维持。种群遗传结构是保证物种长期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体现了物种应对环境变化的潜力。致濒危机制的正确寻找,有助于制定相对完善的保护措施。 活化石水杉是重要的珍稀濒危植物,天然水杉只分布于我国湖北、湖南和重庆三省市交界的一小片区域,总数量只有4000多株。现今水杉的人工种植种群的分布范围遍及世界各地,超过化石记录的分布范围,水杉的数量也已经恢复到相当水平。但是,水杉的遗传结构是否已得到成功恢复,水杉人工种群是否具有天然更新能力,都是引人深思的问题。本研究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首先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历来有争议的水杉在杉科的系统进化地位做一探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进化上的参考背景;然后通过种群遗传分析,比较现有水杉人工种群与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异同,探讨人工种群遗传结构是否得到恢复;随后从繁殖过程中的种子形成和幼苗生长两个环节,探询水杉人工种群是否具有天然更新能力以及影响环节;最后通过以上一系列研究,探讨影响水杉人工种群遗传结构的因素以及自我更新能力的瓶颈,提出实用有效的保护措施,以期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应用4个叶绿体DNA序列(trnL,trnL-trnF,trnV,petG-trnP)和3个线粒体DNA序列(atpA,Nadl,CoxⅢ)对杉科9属15种1变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联合序列重建的杉科系统发育树,都一致地把杉科分为5族:水松属(Glyptostrobus)和落羽杉属(Taxodium)为落羽杉族;柳杉属(Cryptomeria)为柳杉族;台湾杉属(Taiwania)和杉木属(Cunninghamia)为杉木族;水杉属(Metasequoia)、巨杉属(Sequoiadendron)和红杉属(Sequoia)为红杉族;密叶杉属(Athrotaxis)为密叶杉族。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分为5族是一致的,但5族的之间的亲缘关系稍有不同。线粒体是杉木族、落羽杉族和柳杉族、红杉族4族的关系较近,然后再是密叶杉族。而叶绿体是杉木族、红杉族、密叶杉族3族关系较近,然后是落羽杉族和柳杉族的组合。 (2)4个叶绿体片段与3个线粒体的碱基序列变异程度明显不同,叶绿体联合序列1168个位点中变异位点有88个,占7.53%,线粒体联合序列1825个位点中变异位点有51个,占2.79%,叶绿体的显着比线粒体大。杉科4个叶绿体片段除有大量的碱基置换外,还都有部分个体连续几个或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的碱基插入缺失现象或者出现多个核苷酸重复的现象。表明线粒体DNA的核苷酸替换速率远远低于叶绿体DNA的替换速率。水杉的叶绿体DNA显示了比较特殊的特征,表明了水杉属进化上比较孤立的系统位置,但依然验证了水
赵永琪[7](2017)在《水杉育苗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水杉属于高大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树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用途广泛,是园林绿化、重要行道树树种。介绍了水杉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生长特性以及播种育苗、扦插育苗技术。
张宁[8](2015)在《五种彩色树种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彩色树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种子繁殖在保持彩色植物性状方面的局限性,利用金叶白蜡、金叶复叶槭等五种彩色树种在生长管理过程中修剪下来的嫩枝开展嫩枝扦插,推动彩色树种苗木生产,降低苗木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不同外源激素种类和浓度水平、插穗部位、扦插时间、基质、扦插环境等方面对五种彩色树种嫩枝扦插繁殖的影响,探索每种彩色树种最适合其嫩枝扦插繁殖的插穗部位、扦插时间、扦插基质、扦插环境、外源激素种类和浓度水平,研究结果如下:(1)金叶白蜡嫩枝扦插生根的外源激素以IBA100ppm最好,生根率、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和根系效果指数分别为72.20%、7.62条、20.33cm和5.16;其他外源激素对生根促进的效果依次为IBA﹥NAA﹥IAA﹥ABT﹥IBA+NAA混合激素;不同嫩枝部位的插穗扦插生根效果也有显着差异,嫩枝下部的插穗生根效果优于嫩枝中部和上部的插穗;合肥地区嫩枝扦插以7月20日效果远远好于6月20日和5月20日;嫩枝扦插基质以珍珠岩为佳,优于园土,也优于园土、黄沙和泥炭土的混合基质。(2)金叶复叶槭嫩枝扦插生根的外源激素以IBA50ppm最好,生根率、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和根系效果指数分别为81.10%、6.25条、6.27cm和1.30;其他外源激素对生根促进的效果依次为IBA﹥IAA﹥ABT﹥IBA+NAA﹥NAA;不同嫩枝部位的插穗扦插生根效果也有显着差异,嫩枝中部的插穗生根效果优于嫩枝上部和下部的插穗;在合肥地区嫩枝扦插以7月底效果远远好于6月底和5月底;嫩枝扦插环境以智能温控大棚内高压磁化苗床为佳,优于普通大棚和小拱棚的扦插环境。(3)彩叶杞柳嫩枝扦插生根的外源激素以IAA50ppm最好,生根率、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和根系效果指数分别为98.89%、9.43条、8.60cm和2.70;其他外源激素对生根促进的效果依次为IBA﹥ABT﹥IBA+NAA﹥NAA激素;不同嫩枝部位的插穗扦插生根效果也有显着差异,嫩枝中部的插穗生根效果优于嫩枝上部和下部的插穗;在合肥地区嫩枝扦插以5月底效果远远好于6月底和7月底;嫩枝扦插基质环境以园土︰沙︰东北泥炭土=2︰1︰1混合土为佳,优于普通园土和珍珠岩基质。(4)火焰红叶石楠嫩枝扦插生根的外源激素以IBA100ppm最好,生根率、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和根系效果指数分别为54.44%、4.96条、12.20cm和2.07;其他外源激素对生根促进的效果依次为ABT﹥NAA﹥IAA﹥NAA与IBA混合处理激素;不同嫩枝部位的插穗扦插生根效果也有显着差异,嫩枝中部的插穗生根效果优于嫩枝上部和下部的插穗;在合肥地区嫩枝扦插以5月中旬效果优于6月中旬和7月中旬;嫩枝扦插基质以园土︰沙︰东北泥炭土=2︰1︰1混合土为佳,优于普通园土和珍珠岩基质。(5)金叶水杉嫩枝扦插生根的外源激素以混合激素800ppm最好,生根率、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和根系效果指数分别为42.23%、1.16条、8.76cm和0.34;其他外源激素对生根促进的效果依次为IAA﹥NAA﹥IBA﹥ABT激素;金叶水杉嫩枝扦插不同嫩枝部位的插穗扦插生根效果也有显着差异,嫩枝中部的插穗生根效果优于嫩枝上部和下部的插穗;合肥地区,嫩枝扦插7月底效果远远好于5月底和6月底;嫩枝扦插环境以小拱棚内环境为佳,优于普通大棚和智能温控大棚的扦插环境。
孙苏南[9](2013)在《三杉秋冬叶色变化及植物造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内的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池杉(Taxodium ascenden-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为试材(水杉、池杉、落羽杉简称三杉),通过物候观测和秋冬叶片转色期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研究其秋冬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温度、光照、湿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生境条件下三杉植物叶色变化规律;结合杭州曲院风荷、郭庄、植物园、虎跑以及临安青山湖、浙江农林大学等实地,选取有代表性的三杉植物造景案例,从点、线、面构图手法入手,探讨其植物造景方式与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三杉于4月上旬开始展叶,约两周可呈现较好的春季景观。水杉于10月上旬叶片开始转黄,10月下旬85%叶片转为黄褐色,呈现较佳的秋季景观,11月底完全脱落;池杉、落羽杉展叶、变色较水杉晚,10月中旬叶片开始转红,11月初80%叶片转红,1月上旬完全脱落。不同生境条件下,生长在水中的水杉比生长在陆上的水杉落叶早一周以上,生长在水中的池杉、落羽杉比生长在陆上的落叶晚,这可能与池杉、落羽杉比水杉更耐水湿有关。2.秋冬三杉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逐渐下降,花色素苷与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叶色由绿转为黄色、红棕色;向阳西面和东面叶片的叶绿素、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均达显着水平;向阳面叶片变色较背阴面快,红叶期也较背阴面长;生长在水中的水杉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含量均小于生长在陆上的水杉含量;生长在水中的池杉、落羽杉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含量均大于生长在陆上的含量;温度与三杉叶绿素总含量呈正相关,而与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3.三杉较耐水湿,常常多被应用于湿地或水体绿化,形成大面积的湿地或水上森林景观,从它们秋冬叶片生理指标变化和观赏特性来看,池杉、落羽杉在湿地或水体中应用景观效果更佳;三杉树体高大,树冠呈柱状或尖宝塔状,季相变化明显,非常适合应用于夹景、组景和背景的植物造景中,并与建筑、亭廊、道路等合理搭配,能形成独特的、具有强烈空间与色彩对比的植物造景组合;三杉树冠阳面比阴面红叶期长,在植物造景过程中要注意它们的采光性,这样景观效果会更佳。
韩培培[10](2014)在《3种杉科植物秋季叶色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讨3种杉科植物—落羽杉、池杉、水杉秋季叶片衰老叶色变化过程中叶色与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本实验以3种杉科植物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成树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其叶色与各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H值、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变化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3种杉科植物秋冬叶色变化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其中叶色变化开始时间先后顺序为:落羽杉、池杉、水杉,落羽杉观赏期为11月中旬至次年一月中旬,池杉观赏期为11月下旬至次年一月中旬,水杉观赏期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在秋色形成及变化过程中,3种杉科植物也存在差异,落羽杉观赏期叶色变化过程为:黄绿色、橙红色、暗红色;池杉观赏期叶色变化过程为:浅橙红色、橙红色、深红色;水杉观赏期叶色变化过程为:黄绿色、红褐色、棕褐色。(2)3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过程中,明度L值、色相b值变色前后变化不大,色相a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逐渐增大的,且变化幅度较大,a达到10之后有较好的观赏效果,说明叶色变化过程中绿色消退、红色显现可用色相a值作为代表性参数来表述。(3)在3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过程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都逐渐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显着,花青素含量逐渐增加,各色素含量百分比变化为叶绿素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类胡萝卜素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花青素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花青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也都呈增加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花青素含量的积累,使得叶片中花青素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叶绿素所占的比例,使3种杉科树种的叶色发生了由绿色变为橙红色或暗红色。(4)3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过程中,pH值呈酸性,在3.61-5.34之间,并且是逐渐增加的,本研究结果表明,pH值在酸性范围内一定程度的上升有利于3种杉科植物秋色叶的形成。3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对花青素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进而影响叶色变红。(5)3种杉科植物叶色由绿变红的过程中,PAL活性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3种杉科植物色相a值都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有显着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增加有助于秋色叶的形成。(6)抗氧化酶保护系统在3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过程中变化情况不尽相同。3种杉科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略有下降后大幅上升,表现出其对低温和叶片衰老的积极响应。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都表现为下降趋势,说明其在抗衰老等方面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一定协同作用。
二、水杉的主要特性及扦插育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杉的主要特性及扦插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水杉造林历史和造林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杉造林的历史 |
2 水杉的结实规律 |
2.1 水杉结实规律的观测 |
2.2 水杉种子的贮藏 |
2.3 水杉种子检验及种子质量标准 |
3 水杉育苗技术 |
3.1 水杉育苗的历史 |
3.2 水杉育苗技术的研究 |
3.3 水杉育苗机理的研究 |
3.4 水杉育苗的国家标准 |
4 水杉造林技术 |
4.1 水杉的引种造林历史 |
4.2 水杉造林技术的研究 |
4.3 水杉造林的国家标准 |
5 水杉的抚育、复合经营与抗性研究 |
5.1 水杉的抚育间伐的研究 |
5.2 水杉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 |
5.3 水杉抗性生理的研究 |
6 结语 |
(2)14种中国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特性和人工繁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14种中国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分布、种群数量及人工繁殖研究概况 |
2 14种中国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特性和人工繁殖研究进展 |
2.1 水杉 |
2.2 东北红豆杉 |
2.3 华盖木 |
2.4 坡垒 |
2.5 天目铁木 |
2.6 崖柏 |
2.7 盐桦 |
2.8 梓叶槭 |
2.9 海伦兜兰 |
2.1 0 瑶山苣苔 |
2.1 1 黄梅秤锤树 |
2.1 2 河北梨 |
2.1 3 密叶红豆杉 |
2.1 4 仙湖苏铁 |
3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人工繁殖方法的建议 |
(3)23个水杉子遗单株子代变异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杉在林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上的地位 |
1.2 天然水杉的发现及其分布区域 |
1.3 水杉的研究进展 |
1.3.1 资源分布和数量的调查 |
1.3.2 资源保护的研究 |
1.3.3 水杉引种及迁地保护进展 |
1.3.4 水杉造林历史、造林技术研究 |
1.3.5 水杉利用及病虫害防治的研究 |
1.3.6 水杉结实规律及种子生物特性的研究 |
1.3.7 水杉群落学的研究 |
1.3.8 水杉化学物质及抗性生理的研究 |
1.3.9 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10 水杉他感作用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处理及田间试验设计 |
2.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3 试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23个水杉单株种子特征及一年生苗木出圃率比较 |
3.2 23个水杉家系实生苗前三年生长量比较 |
3.2.1 23个水杉家系一年苗高生长量比较 |
3.2.2 23个水杉家系二年苗高生长量比较 |
3.2.3 23个水杉家系三年苗高生长量比较 |
3.3 23个水杉家系实生苗前三年地径生长量比较 |
3.3.1 23个水杉家系一年苗木地径生长量比较 |
3.3.2 23个水杉家系二年生苗木地径生长量比较 |
3.3.3 23个水杉家系三年生苗木地径生长量比较 |
3.5 水杉家系性状遗传力分析 |
3.6 水杉家系三年生实生苗的形态比较 |
3.7 水杉千粒重、苗高、地径生长量相关性分析 |
3.8 水杉家系聚类分析 |
4 问题与讨论 |
4.1 试验家系的来源和数量问题 |
4.2 水杉幼苗移栽以及试验地单一的影响 |
4.3 优良家系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水杉原生种群生境适宜性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杉的研究现状 |
1.2.2 树木年轮气候响应研究 |
1.2.3 生境适宜性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水杉原生种群生境气候变化研究 |
1.4.2 水杉树轮年表与气候因子响应关系研究 |
1.4.3 水杉树轮年表与气候因子模型研建 |
1.4.4 水杉生长模型研究 |
1.4.5 水杉种群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
1.4.6 水杉保护对策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自然灾害 |
2.2 动物资源 |
2.3 植物资源 |
2.3.1 植物区系特点 |
2.3.2 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2.4 人居环境 |
2.5 保护区区划 |
2.5.1 区划原则 |
2.5.2 功能区区划 |
3. 水杉原生种群生境气候变化研究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气候变化趋势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杉树轮与气候相应关系研究 |
4.1 研究内容 |
4.2 水杉年表研制 |
4.3 水杉树轮年表与气候响应关系分析 |
4.3.1 年表与年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4.3.2 年表与季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
4.3.3 年表与月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水杉树轮年表与气候因子模型研建 |
5.1 研究内容 |
5.2 气候因子重建模型研建 |
5.2.1 模型检验方法 |
5.2.2 年气候重建模型研建 |
5.2.3 季气候重建模型研建 |
5.2.4 月气候重建模型研建 |
5.2.5 重建模型的检验 |
5.3 水杉树轮年表预测模型研建 |
5.3.1 STD年表预测模型研建 |
5.3.2 RES年表预测模型研建 |
5.3.3 ARS年表预测模型研建 |
5.4 本章小结 |
6. 水杉生长模型研究 |
6.1 研究内容 |
6.2 径向生长模型研究 |
6.2.1 数据采集 |
6.2.2 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
6.2.3 数据分析 |
6.2.4 径向生长模型的建立 |
6.2.5 径向生长模型的评价 |
6.3 树高胸径模型研究 |
6.3.1 数据收集 |
6.3.2 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
6.3.3 数据分析 |
6.3.4 树高胸径模型的建立 |
6.3.5 模型的评价 |
6.4 水杉原生种群生长状态分类模型研究 |
6.4.1 数据采集 |
6.4.2 研究方法 |
6.4.3 模型分析 |
6.4.4 不同分类方法结果对比 |
6.4.5 影响因子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水杉原生种群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
7.1 研究内容 |
7.2 研究方法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数据预处理 |
7.3 评价因子选择与单因子生境分析 |
7.3.1 评价因子选择 |
7.3.2 单因子生境分析 |
7.4 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构建 |
7.4.1 标度选择 |
7.4.2 水杉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 |
7.5 生境适宜性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8. 水杉的保护对策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水杉的系统发育地位及恢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濒危物种的保护 |
1.2 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
1.3 导致物种濒危的遗传学因素及遗传恢复 |
1.4 濒危物种水杉的恢复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水杉在杉科的系统发育地位 |
2.1 前言 |
2.1.1 系统发育学的发展概况 |
2.1.2 系统发育学的研究方法 |
2.1.3 杉科(Taxodiaceae)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及取样地点 |
2.2.2 植物总DNA提取 |
2.2.3 PCR扩增 |
2.2.4 测序 |
2.2.5 DNA序列分析 |
2.3 结果 |
2.3.1 杉科物种的各引物DNA序列特征 |
2.3.2 系统发育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水杉人工种群和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 |
3.1 前言 |
3.1.1 自然种群和半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 |
3.1.2 人工种群的遗传结构 |
3.1.3 微卫星方法在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3.1.4 水杉种群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材料 |
3.2.2 总DNA提取 |
3.2.3 微卫星分析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3.3.2 多态位点百分数 |
3.3.3 等位基因数目 |
3.3.4 等位基因丰富度 |
3.3.5 杂合度 |
3.3.6 多态位点的固定指数 |
3.3.7 基因分化系数 |
3.3.8 遗传一致度(I)与遗传距离(D) |
3.3.9 聚类分析 |
3.3.10 配比检验 |
3.4 讨论 |
3.4.1 水杉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 |
3.4.2 水杉人工种群和自然种群遗传结构比较 |
3.4.3 水杉人工种群的种源 |
第四章 水杉的种子形成及幼苗生长 |
4.1 前言 |
4.1.1 植物的交配系统与近交衰退 |
4.1.2 植物的种子形成及幼苗生长 |
4.1.3 水杉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人工种群水杉个体的分布与年龄结构调查 |
4.2.2 花的发育与结实情况调查 |
4.2.3 种子采集 |
4.2.4 种子重量和大小 |
4.2.5 水杉种子的发芽 |
4.2.6 水杉种群的交配系统 |
4.3 结果 |
4.3.1 华东师大水杉的分布与年龄结构 |
4.3.2 华东师大水杉开花与结实情况 |
4.3.3 水杉种子形态特征 |
4.3.4 水杉种子发芽 |
4.3.5 交配系统 |
4.4 讨论 |
4.4.1 水杉人工种群的种子形成和幼苗生长 |
4.4.2 人工水杉种群的繁殖瓶颈 |
第五章 水杉保护建议 |
5.1 水杉人工种群的恢复建议 |
5.2 水杉自然种群的保护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水杉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 |
2 生态习性 |
3 生长特性 |
4 育苗造林 |
4.1 采种、整地 |
4.2 播种 |
4.3 移植苗 |
4.4 扦插 |
4.5 病虫害防治 |
4.5.1 立枯病 |
4.5.2 主要虫害 |
(8)五种彩色树种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扦插繁殖研究的进展 |
1.2 国内外有关彩色树种扦插繁殖的研究 |
1.3 五种彩色树种的研究现状 |
2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插床准备 |
3.3 试验材料和处理方法 |
3.4 试验设计 |
3.5 扦插方法和插后管理 |
3.6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金叶白蜡嫩枝扦插的结果与分析 |
4.2 金叶复叶槭嫩枝扦插的结果与分析 |
4.3 彩叶杞柳嫩枝扦插的结果与分析 |
4.4 火焰红叶石楠嫩枝扦插的结果与分析 |
4.5 金叶水杉嫩枝扦插的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本文所用的缩略符号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9)三杉秋冬叶色变化及植物造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相关基本概念 |
1.1.1 园林植物 |
1.1.2 秋色叶树种 |
1.1.3 季相景观 |
1.1.4 植物造景 |
1.2 植物造景研究综述 |
1.2.1 中国园林植物造景发展简史 |
1.2.1.1 中国传统文化对植物造景的影响 |
1.2.1.2 中国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研究 |
1.2.2 国外园林植物造景发展简史 |
1.2.2.1 日本园林植物造景 |
1.2.2.2 欧洲园林植物造景 |
1.3 秋色叶树种研究现状 |
1.4 植物季相景观研究现状 |
1.5 三杉植物研究现状 |
1.5.1 植物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 |
1.5.1.1 植物资源分布情况 |
1.5.1.2 水杉植物的种质资源调查和引种驯化 |
1.5.1.3 池杉与落羽杉植物的种质资源调查和引种驯化 |
1.5.2 三杉植物在我国园林应用的研究现况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2 三杉植物物候与季相景观调查分析 |
2.1 观测地及方法 |
2.1.1 观测地概况 |
2.1.2 观测方法 |
2.2 三杉植物叶色变化物候特征及分析 |
2.3 三杉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2.3.1 观形(观姿) |
2.3.2 观叶(观色) |
2.3.3 观干、观根 |
2.4 小结 |
3 三杉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生理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研究方法 |
3.1.3.1 叶片叶绿素的提取与测定 |
3.1.3.2 叶片花色素苷的提取与测定 |
3.1.3.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3.1.3.4 变色期间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测定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叶绿素总含量随季节的变化 |
3.2.2 花色素苷相对含量随季节的变化 |
3.2.3 可溶性糖含量随季节的变化 |
3.2.4 花色素苷相对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变化 |
3.3 不同生境条件下三杉植物叶色生理变化研究 |
3.3.1 不同生境条件下三杉叶绿素总含量随季节的变化 |
3.3.2 不同生境条件下三杉花色素苷相对含量随季节的变化 |
3.3.3 不同生境条件下三杉可溶性糖含量随季节的变化 |
3.3.4 不同生境条件下三杉花色素苷相对含量与叶绿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
3.3.5 不同生境条件下三杉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 |
3.3.6 温度与花色素苷、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 |
3.3.7 湿度与花色素苷、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三杉植物秋冬季转色期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 |
3.4.2 光照、温度、湿度、水分对三杉叶色变化的影响 |
4 三杉植物造景研究 |
4.1 点状独立式植物造景应用 |
4.2 线状序列式植物造景应用 |
4.2.1 三杉园林背景树的应用 |
4.2.2 溪流、河道旁三杉植物应用 |
4.2.3 园路旁三杉植物应用 |
4.2.4 湖边三杉植物应用 |
4.2.5 三杉防护林的应用 |
4.3 面状群体式植物造景应用 |
4.3.1 三杉植物水上森林的应用 |
4.3.2 三杉植物园林中配置的应用 |
4.4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三杉植物的叶色变化规律 |
5.2 三杉植物在造景中的配植特点 |
5.3 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3种杉科植物秋季叶色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秋色叶树种研究进展 |
1.1.1 秋色叶树种的定义 |
1.1.2 秋色叶树种呈色机理的研究 |
1.1.2.1 生态因子对叶色变化的影响 |
1.1.2.2 叶色变化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 |
1.1.3 秋色叶树种的园林应用 |
1.2 3 种杉科植物研究进展 |
1.2.1 落羽杉 |
1.2.2 池杉 |
1.2.3 水杉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实验材料及采样方法 |
2.3 测定生理指标及方法 |
2.3.1 叶色测定 |
2.3.2 pH 值测定 |
2.3.3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2.3.4 花青素含量测定 |
2.3.5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3.6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 |
2.3.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3.7.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
2.3.7.2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2.3.7.3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3 种杉科植物叶色参数变化规律 |
3.1.1 落羽杉叶色参数变化规律 |
3.1.2 池杉叶色参数变化规律 |
3.1.3 水杉杉叶色参数变化规律 |
3.2 3 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3.2.1 色素含量变化 |
3.2.2 pH 值变化 |
3.2.3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3.2.4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 |
3.2.5 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3.3 3 种杉科植物转色期叶色参数与各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1 落羽杉转色期叶色参数与各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2 池杉转色期叶色与各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3 水杉杉转色期叶色参数与各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3 种杉科植物叶色参数变化 |
4.2 3 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与色素变化的关系 |
4.3 3 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与 PH 值变化的关系 |
4.4 3 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关系 |
4.5 3 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与 PAL 活性变化的关系 |
4.6 3 种杉科植物叶色变化与抗氧化酶变化的关系 |
4.7 3 种杉科植物秋冬呈色情况的差异性 |
4.7.1 变色时间及观赏期 |
4.7.2 色泽及景观效果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四、水杉的主要特性及扦插育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水杉造林历史和造林技术研究进展[J]. 王希群,马履一,郭保香.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02)
- [2]14种中国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特性和人工繁殖研究进展[J]. 邓莎,吴艳妮,吴坤林,房林,李琳,曾宋君. 生物多样性, 2020(03)
- [3]23个水杉子遗单株子代变异性的研究[D]. 胡茂成.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1)
- [4]水杉原生种群生境适宜性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D]. 刘牧.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水杉的系统发育地位及恢复评价[D]. 李媛媛.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7]水杉育苗技术[J]. 赵永琪. 山西林业, 2017(04)
- [8]五种彩色树种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D]. 张宁.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5)
- [9]三杉秋冬叶色变化及植物造景研究[D]. 孙苏南.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4)
- [10]3种杉科植物秋季叶色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D]. 韩培培.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