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努力实现畜牧业大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亮[1](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提出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罗永辉[3](2011)在《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史论》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力量。少数民族干部的独特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性,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干部教育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谱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史篇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也积累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宝贵经验。基于此,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入手,系统考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实践特点,认真梳理党的几代领导人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贡献和发展脉络,科学总结党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方面的历史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由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主要包括八章内容。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研究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重点对本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详细剖析。第1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概念。论文首先界定和厘清了“少数民族干部”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分析了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类别,强调指出少数民族干部的独特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这一基本概念在中国语境中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类型和形式,强调指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具有“双重性”特点,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态势紧密相联,并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是一种根植于中国国情和民族特点、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能力教育有机结合的系统教育。第2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地位。论文从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入手,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局、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性三个历史维度,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历史地位,突出阐明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第3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渊源与经验借鉴。论文首先梳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思想及其对我们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借鉴意义,认为吸收少数民族干部参加政权管理、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文化水平、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反对民族主义等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思想来源。同时,论文对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进行了历史考察,对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成功经验和主要教训为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第4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从本章起转入对我们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考察,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四个不同阶段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开启;土地革命时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探索;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有了新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有了新的推进。这部分根据我们党在四个阶段面临的不同形势和主要任务,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们党推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三个主要历史特点,试图准确反映这一时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全貌。第5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论文强调指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开始有意识、有规划地更加重视和推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其中,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加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深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出现严重挫折。论文根据三个不同阶段的历史背景,对我们党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进行了客观的阐释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这一时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四个主要历史特点,以期挖掘出规律性的内容。第6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论文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更加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举措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其中,改革开放初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得到快速恢复;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得到系统推进;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后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有了新的开拓创新。论文立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们党在三个不同阶段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创新实践和主要成就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概括总结出这一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四个主要历史特点,以期为今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进一步创新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第7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创新。本章转入对党的四代领导人的理论建树的考察,强调指出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干部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在不同时期都提出了十分重要的科学论断,推进了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框架。其中,关于充分认识培养和教育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的思想,关于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和武装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关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思想,关于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教育要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思想,关于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中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妇女干部的思想等,是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一脉相承又有重大发展和创新的理论体系。第8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经验。论文认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创新过程中,我们党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方面形成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二是坚持“谁也离不开谁”思想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的关系;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四是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正面教育引导与自已解放自己的关系;五是坚持干部标准,把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六是坚持同步并重原则,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能力培养与政治教育的关系;七是坚持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正确处理民族干部教育方式中的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关系。论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基本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今后我们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郭沅鑫[4](2012)在《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调解处理矛盾的第一线。发展地区经济,建设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奋斗和拼搏。因此,无论是从新疆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出发,还是巩固党在新疆各民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的现实出发,都必须重视和加强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论文着眼于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回顾了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过程,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通过分析和研究,试图回答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根据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如何改革和创新观念意识、领导方式、组织设置等,以建设成为具有相当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领导核心。论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建构和历史考察,主要阐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新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程,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现实研究,主要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并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第一部分中,绪论从基本概念入手,简要叙述目前学术界对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本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公共组织建设等理论,以便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总结和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还特别阐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新贡献。第二章主要回顾了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状况。通过这些分析,既能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有所了解,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的建设为当前新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的基础。第二部分中,第三章总体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新形势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对农牧区、城市社区、高校和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要性、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结束语部分在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巴战龙[5](2008)在《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 ——中国西北一个乡村社区的现代性百年历程(1907~2007)》文中认为本研究是一项以功能主义社会人类学为主要理论范式,采用文化唯物主义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田野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民族志研究,主要考察中国西北一个乡村社区在现代性历程中地方知识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的生成和演变,并对之进行描述和解释。本研究是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作者综合性地使用了自1996年以来在家乡——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区)所做的历次短时田野研究,2004年和2007年两次较长时段(共有5个多月)田野研究所获的资料。在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社区中,明花社区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描述了1907~2007年间,这个乡村社区的多面向的系统变迁:从族群文化的角度而言,从一个以尧乎尔(裕固族)为绝对主体的单一族群文化社区转变为一个以尧乎尔为主体的、有汉、藏、土、蒙古、哈萨克等组成的多元族群文化社区;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而言,从一个以尧乎尔语(西部裕固语)和藏文为主,以汉语方言和汉文为辅的社区转变为一个以汉语方言和汉文为主,以尧乎尔语为辅的社区;从婚姻与继嗣制度的角度而言,从一个双系并行(明媒正娶婚行父系继嗣制度,帐房戴头婚行母系继嗣制度)的社区转变为行一夫一妻制和父系继嗣制度的社区;从生计方式的角度看,从一个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以手工编织和驼队运输为辅的社区转变为一个以农业为主,以牧业为辅的、多种生计方式并存的社区;从社会组织的形态而言,从一个传统部落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乡村社会;从政治制度和社会控制的角度而言,从帝制王朝的部落联盟制下头目世袭制为主,户族精英为辅的习俗—权威型控制方式转变为一个民族-国家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以党政科层制的资源—利益型控制方式;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而言,从一个格鲁派藏传佛教和萨满教并存,祖先崇拜之风甚烈的社区转变为寺庙衰落、信仰淡化、惟祖先崇拜仍广为流行的社区;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从一个以地方知识教育为主的社区转变为一个以官方知识教育为主的社区,现代学校教育取代了传统寺庙教育成为社区的主要教育组织形式,学校取代寺庙成为“知识—文化”传播的中心,在青少年儿童的文化成长过程中,家庭教养扮演的中心角色,至少在乡民的观念上被学校教育替代。本研究描述和解释了乡村社区中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之关系的生成与变化,实质上仍然是探讨教育人类学的经典命题——学校与社区的关系问题。在较为扎实的民族志描述的基础上,作者对在乡村教育研究界就社区与学校的关系的两种基于不同立场、不同视角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进路进行了反思,指出这两种乡村教育研究的观点和进路,实际上,是对学校教育之于乡村发展的“利”与“弊”的不同偏重和强调,只揭示了“有限的真理”。就田野点明花社区的实际而言,1939年现代学校教育的兴办是社区教育转型的分水岭:之前的整个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文化濡化再生产社区合格成员,以便维持社区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转;但之后兴起的学校教育实际上是现代性的代理机构,其主要目的是在变迁的社会中,负起把年轻一代从“传统”中解脱出来,作出向“现代”的转变的历史使命。从教育目的的角度而言,旧式的传统教育培养的成员是为小部落社区所用,而新式的现代教育培养的成员是为大国家社会所用。作者还进一步指出,在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一开始,现代的学校教育在帮助尧乎尔族群适应社会变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经过几代人的教育,以文化同化和社会整合为主要功能的学校教育的弊端开始显露,由于它总体上是主流社会文化的代表,对族群的传统文化的持续排斥成为导致族群语言使用人口锐减、传统知识衰亡的重要成因。新时期(1978年)以来,随着族群意识的勃兴和族群文化保护和复兴需求的高涨(实际上,随着族群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文化断裂和社会失序现象开始出现,尧乎尔人的族群认同感陷入越来越深的焦虑之中),学校系统作为国家机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社区尧乎尔人将族群文化,特别是本族语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的强烈要求未能及时作出回应,导致尧乎尔民众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评价走低,又由于学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举措无多,效益不彰,导致社区与学校的关系趋向紧张。面向明花社区的未来发展,作者建议:建构学校—社区支持性社会关系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为此,首要且必须的是,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对地方知识的肯定态度,承认地方知识对乡民人生和社区发展的重要价值;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中,文化自觉是社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区发展模式应由“政府主导型”向“乡民自主型”过渡。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校与社区关系问题研究提供本土经验,并以扎实的民族志研究推进中国裕固族研究,接续和发扬中国人类学家乡研究的学术传统。
陈贤[6](2007)在《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的理论内涵及实践要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篇:毕节试验区建设实践理性回顾在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关于发展的世界性问题, 引起广泛关注和赞同较多的,一是南北差距和贫困问题,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这两个关于发展的世界性问题,实质上是关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中国也广泛存在。特别是在生活有世界10亿人口的岩溶地区,其中包括在中国生活有 1亿人口的西南岩溶山区,贫困问题的解决更是重中之重。
王乐泉[7](2006)在《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新疆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同志们: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开创改
蒋建勋[8](2006)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团结动员兵团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文中提出各位代表、同志们: 兵团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兵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再谋大发展,即将进入一个崭新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兵团党委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兵团工会三大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进一步推进工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为实现兵团“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现在,我受兵团工会三届委员会委托,向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9](2005)在《新疆在辉煌与希望中奋勇前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成功地贯彻落实
宋璇涛[10](2004)在《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文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大事。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理论界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仅从均衡和非均衡角度来理解协调发展,只是从量的方面来把握区域发展关系,很容易使区域经济陷入“均衡—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怪圈。事实上,我国的区域经济问题既不同于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关系,也不同于发达国家内部的区域关系,既有平衡问题,也有增长问题。协调发展只能寄希望于产业结构调整、特色经济发展和布局优化,实现各区域的协调共进。对我国区域关系扭曲历史的简要回顾,证明我国区域关系经历了由建国初期的严重畸形,到差距趋于缩小和协调再到扩大的历史过程。我国的区域差距是一种系统性的差距,有着政府战略选择和市场机制方面的深层原因,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都有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因此区域差距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的市场条件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受到限制,今后仍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区域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培育区域经济优势的根本措施在于依据资源禀赋特点培育综合的竞争能力。“东亚奇迹”的分析表明,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发展重点。由于要素禀赋的动态发展特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发展的规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和特点,要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征,适时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区域经济优势的不断发展。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首先确定各区域的发展优势。用本文提出的纵横综合定位法进行分析,有助于不同地区对其所处发展阶段和纵横经济关系的认识并做出主导产业选择。中央政府面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推进经济增长的二难选择,应当对宏观政策进行区分,根据不同区域的现实需要采用不同的政策组合,或偏向于实现公平,或偏向于效率和发展。通过政策的不同作用方向和力度,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工业发展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已经突破传统农业社会的界限,全省由农业省向工业省转化的步伐加快,正向着更高层次的工业化迈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河南省的区域<WP=5>性增长格局已初步形成,中原城市群和豫北、豫西、豫西南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均已超过全省水平,极化增长势头强劲,而黄淮地区的农业发展优势突出,今后重点应是推进工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这样的发展格局已经初步显示出河南省区域内部极化发展的布局特征。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其发展思路的确立具有典型意义。针对当前越来越紧的宏观竞争环境和本省经济发展实际,河南省要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必须确立自主发展、全面开放、市场化、跨越式、非均衡和城乡一体化等发展思路。解决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化、信息化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和极化非均衡发展,培育多增长极,通过多极化发展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作为全省重点,应优先推进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全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高河南省动态的竞争优势。驻马店市是典型的中部落后地区,运用纵横综合分析和SWOT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驻马店市经济和社会已有很大发展,但发展层次还比较低。该市具有地理区位、交通体系、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无论从总量、人均水平还是产业内部结构和效益方面看,其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还比较低,有待实现快速的提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驻马店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应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其发展和升级。针对现实困难和发展需要,驻马店发展应做出“平安崛起”的战略定位,积极推进非均衡发展——工业突破和城市化带动。农业方面着力强化现有优势,突出畜牧业战略主导地位,优化产业基地布局,推进产业化经营。工业方面要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的经济布局思想。第三产业着重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突出以“一带四区”为重点的旅游业发展。作为“平安崛起”的战略措施,应着力推进“三项建设”——项目建设、平安建设和作风建设,三项建设互相配合,为驻马店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证和充足的动力。
二、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努力实现畜牧业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努力实现畜牧业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3)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概念 |
1.1 少数民族干部 |
1.1.1 少数民族干部的内涵 |
1.1.2 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 |
1.1.3 少数民族干部的类别 |
1.2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
1.2.1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内涵 |
1.2.2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点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地位 |
2.1 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与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 |
2.1.1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
2.1.2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扞卫了祖国神圣的统一 |
2.1.3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
2.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
2.2.1 政治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 |
2.2.2 经济发展大局的自觉选择 |
2.2.3 民族关系和谐的内在需要 |
2.3 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性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
2.3.1 民族人口构成的特殊性 |
2.3.2 民族分布格局的特殊性 |
2.3.3 民族地域环境的特殊性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渊源与经验借鉴 |
3.1 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思想 |
3.1.1 吸收少数民族干部参加政权管理 |
3.1.2 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文化水平 |
3.1.3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反对民族主义 |
3.2 经验借鉴: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
3.2.1 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 |
3.2.2 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教训 |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 |
4.1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开启 |
4.1.1 少数民族成员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2 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军事干部和农民干部的教育 |
4.1.3 少数民族青年骨干在大革命洪流中得到了锻炼 |
4.2 土地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探索 |
4.2.1 民族自治政权的建立迫切需要大批少数民族干部 |
4.2.2 长征时期的特殊环境迫切要求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 |
4.3 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发展 |
4.3.1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对回蒙民族干部教育的重要时期 |
4.3.2 创办延安民族学院开启了少数民族干部正规教育的先河 |
4.3.3 少数民族干部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
4.4 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推进 |
4.4.1 内蒙古自治运动中的干部教育 |
4.4.2 解放区回族干部的教育 |
4.4.3 解放前夕少数民族训练班的创办 |
4.4.4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取得新进展 |
4.5 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特点 |
4.5.1 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已形成基本轮廓 |
4.5.2 民族自治政权的建立是推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动力 |
4.5.3 党的革命理论和民族理论成为干部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5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 |
5.1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加强 |
5.1.1 毛泽东的着名论断确立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指导方针 |
5.1.2 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方式开拓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途径 |
5.1.3 两个《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干部教育步入正规化轨道 |
5.1.4 民族区域自治的全面推进促进了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 |
5.1.5 大力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推动了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 |
5.2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深入 |
5.2.1 民族地区整风运动中的干部教育 |
5.2.2 党的宗教政策教育的有效开展 |
5.2.3 牧业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广泛开展 |
5.2.4 以干部教育为重点的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
5.2.5 干部教育促进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成长壮大 |
5.3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挫折 |
5.3.1 党的民族干部教育局面遭到严重破坏 |
5.3.2 大批少数民族优秀干部遭到迫害 |
5.3.3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在曲折中行进 |
5.4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特点 |
5.4.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迫切性大大增强 |
5.4.2 教育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密切结合 |
5.4.3 少数民族干部的正规化教育步伐加快 |
5.4.4 重视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水平 |
第6章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 |
6.1 改革开放初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快速恢复 |
6.1.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工作的恢复 |
6.1.2 党的干部"四化"标准在民族干部教育中的贯彻 |
6.1.3 少数民族科技干部的大规模培训 |
6.1.4 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工作的全面铺开 |
6.2 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系统推进 |
6.2.1 两次会议的召开揭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新篇章 |
6.2.2 理论武装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素质 |
6.2.3 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业务素质 |
6.2.4 实践锻炼努力开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新形式 |
6.3 新时期、新阶段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继续探索和创新 |
6.3.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新阶段和新发展 |
6.3.2 中国特色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形成 |
6.3.3 中国特色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内容的创新 |
6.3.4 中国特色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方式的创新 |
6.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特点 |
6.4.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为突出 |
6.4.2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 |
6.4.3 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更为明显 |
6.4.4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体制机制渐趋完善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创新 |
7.1 必须充分认识培养和教育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
7.1.1 毛泽东提出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心工作 |
7.1.2 邓小平提出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
7.1.3 江泽民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
7.1.4 胡锦涛提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 |
7.2 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和武装少数民族干部 |
7.2.1 毛泽东提出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一个大问题 |
7.2.2 邓小平提出马列主义能够解决民族问题 |
7.2.3 江泽民提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民族干部 |
7.2.4 胡锦涛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处理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 |
7.3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
7.3.1 毛泽东提出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科学家" |
7.3.2 邓小平提出"民族干部知识化" |
7.3.3 江泽民提出努力改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 |
7.3.4 胡锦涛提出"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
7.4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教育要走向规范化、正规化 |
7.4.1 毛泽东提出创办学校培养民族干部是一个大问题 |
7.4.2 邓小平提出建立民族学院是一件大事 |
7.5 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中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 |
7.5.1 "两个离不开"思想的提出 |
7.5.2 从"两个离不开"思想到"三个离不开"思想 |
7.5.3 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
7.6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妇女干部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经验 |
8.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
8.2 坚持"谁也离不开谁"思想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的关系 |
8.3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
8.4 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正面教育与自己解放自己的关系 |
8.5 坚持干部标准,把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目标 |
8.6 坚持同步并重原则,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能力培养与政治教 #165育的关系 |
8.7 坚持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正确处理民族干部教育方式中的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组织、政党和政党的组织结构 |
(二)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
二、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和变迁 |
(二)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角色 |
(三) 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稳定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拟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关于组织建设的一般理论 |
(一) 国外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
(二) 国内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二)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三) 毛泽东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四) 邓小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五)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 |
(六)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贡献 |
第二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和平解放前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二)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踢开党委闹革命”,党的基层组织普遍瘫痪 |
(二) 军队接管地方工作,加强社会稳定 |
(三) 清理阶级队伍、精简机构及整党建党 |
(四) 全面整顿中党的基层组织状况 |
四、历史转折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徘徊中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
(二) 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族团结 |
(三) 整顿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发展的领导 |
五、改革开放以来至西部大开发之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二)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
(三) 强化“双语”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
六、新世纪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和目标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发挥推进农牧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领路作用 |
(二) 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抵御分裂渗透的战斗堡垒 |
(三) 密切党同农牧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
(四) 农牧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主心骨 |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乡风的组织者 |
二、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严峻复杂的稳定形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弱化趋势 |
(三)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足 |
(四) 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亟待提高 |
三、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 |
(一) 巩固民族团结,确保边疆和谐稳定 |
(二) 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
(三) 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
(四)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
(五) 提高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一)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
(三) 推进城市基层民主进程的必要条件 |
(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选择 |
二、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 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使社区党组织建设复杂化 |
(二) 城市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未能形成合力 |
(三) 城市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
(四) 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 |
(五)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缺乏 |
(六) 思想认识的滞后影响着社区党建的发展 |
三、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党建的对策思考 |
(一) 明确社区党组织加强各民族团结、维护社区稳定的政治责任 |
(二) 调整社区党建职能定位 |
(三) 形成共建合力,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机制 |
(四) 激发党员活力,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 |
(五) 坚持服务群众,创新社区党建内容和形式 |
(六) 加强自身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 面对边疆地区复杂环境特殊要求 |
(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文化的需要 |
(三) 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
二、当前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
(二) 领导体制有待完善 |
(三) 党的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
(四) 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
(五)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 |
三、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 |
(二)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三) 提高执行能力和治校水平 |
(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
(五)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七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地区企业党建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 巩固党的政权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三) 加强民族团结,筑牢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基础的迫切需要 |
二、新疆地区企业党建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党组织边缘化 |
(二) 对企业党建的认识仍然滞后 |
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科学定位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
(二)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三)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
(四) 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 |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结束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 ——中国西北一个乡村社区的现代性百年历程(1907~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由来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由来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关注中国西北乡村社区的现代性历程 |
(二) 关注知识社会的到来与乡村社区及其教育的发展 |
(三) 直面重大时代命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四) 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校与社区关系问题研究提供本土经验 |
(五) 以扎实的民族志研究推进中国裕固族研究 |
三、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
(一) 理论范式——功能主义社会人类学:从马凌诺斯基到费孝通 |
(二) 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及其运用 |
(一) 社区(community)与乡村社区(rural community) |
(二) 教育(education)与学校教育(schooling) |
(三) 知识(knowledge)与地方知识(local knowledge) |
(四) 现代性(modernity)与现代化(modernize) |
五、叙述结构与研究步骤 |
(一) 叙述结构 |
(二) 研究进度 |
六、相关研究综述 |
(一) 中国乡村教育研究进程的回顾与评论 |
(二) "明花研究":一个乡村社区的学术史回頋与评论 第一章 明花的地理定位与文化图景 |
第一节 明花的地理定位 |
一、河西走廊:族群与文化的走廊 |
二、明花:意义之网中的定位 |
第二节 明花的文化图景 |
一、明花的文化图景 |
二、口头传统中的"人文世界" 第二章 "东方学家"的遗产与尧乎尔人的地方知识教育 |
第一节 "东方学家"的遗产 |
一、波塔宁:撒里尧乎尔人的部落和村庄的简单记述 |
二、马达汉:撒里尧乎尔访问记 |
三、马洛夫:世界知名的"撒里尧乎尔语"田野研究 |
第二节 尧乎尔人的地方知识教育及其他 |
一、藏传佛教寺庙教育 |
二、萨满教教育 |
三、部落、户族与家庭的传统教育 |
四、走出家乡:驼队运输、朝圣与借读 第三章 "救亡时期"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 |
第一节 边疆教育兴起的时代背景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西北开发"和抗日战争的爆发 |
二、边疆教育及其研究的兴起 |
三、边民反抗后的"自觉" |
第二节 学校的建立与现代性的嵌入 |
一、明花现代初等学校教育的兴办历程 |
二、现代性的嵌入及其后果 |
第三节 "东海子事件"与边疆政治—军事教育 |
一、"东海子事件"的背景 |
二、"东海子事件"的过程 |
三、"东海子事件"的社会反应 |
四、"藏民"的自觉与边疆政治—军事教育 第四章 "激进时期"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 |
第一节 乡村改造: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
一、民主建政、民族区域自治与社会主义改造 |
二、教育的较快发展 |
第二节 "反封建斗争":地方知识的断裂与重构 |
一、"反封建斗争":地方知识的断裂 |
二、教育大跃进:地方知识的重构 |
第三节 饥荒之后:初等教育的民办化和学校教育的泛政治化 |
一、"60年":关于饥馑的记忆 |
二、学校教育的稳步发展:"大跃进"之后的调整与巩固 |
三、"队里有了学校":初等教育的民办化 |
四、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与学校教育的泛政治化 第五章 "建设时期"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 |
第一节 最初的繁荣:"传统"的激活与学校教育的发展 |
一、族群文化的"典范化" |
二、"传统"的激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三、学校教育的迅速发展 |
第二节 曲折中发展:"奔小康"与提前"普九" |
一、"奔小康":世纪末的艰辛努力 |
二、外出谋生与移民开发:生计方式的拓展 |
三、学校教育的曲折发展 |
第三节 重振的希望:"新农村建设"与教育发展 |
一、"官""民"之间的信任流失:小社区里的大问题 |
二、"项目建设":发展观念的转变 |
三、新社会条件下的教育发展 第六章 "我们的现代性":另一种图景 |
第一节 地方知识与学校教育及其关系的"新知" |
一、地方知识的本质与构造 |
二、学校教育的本质与功能 |
三、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的关系 |
第二节 "我们的现代性":实践的困境与想象的力量 |
一、对现代性的理解 |
二、"我们的现代性":以"文化自觉"为前提 |
三、社区发展模式的转型:从"政府主导"到"乡民自主" 结语 |
一、初步的结论 |
(一) 研究的基本内容 |
(二) 研究的初步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 |
(一) 人类学家乡研究的缘起与一般性论述 |
(二) 本项研究的主要局限 |
(三) 对民族志研究中"价值无涉取向"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开放式学生问卷 |
附录三 明花乡前滩片裕固族口头传统作品选辑 |
附录四 关于开展民族语言第二课堂活动的通知 |
附录五 关于请求中央民族大学在九八年维哈柯系预科班招生时给我县裕固族考生分配名额的报告 |
附录六 明花区农牧民扫盲教育工作规划 |
附录七 明花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
附录八 两份群众上访信 |
附录九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图(田野地点:明花)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7)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新疆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基本总结 |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二)坚持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
(五)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
(六)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三、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 |
(一)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
(二)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 |
(三)认真做好宗教工作。 |
(四)不断健全民主法制。 |
(五)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 |
(六)努力做好群众工作。 |
(七)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一)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干部。 |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
(10)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
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1.2 |
基于协调的科学发展观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3 |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2 |
区域发展差距及形成机理 2.1 |
我国区域关系扭曲的历史回顾 2.2 |
区域差距的现实状况 2.3 |
区域差距的原因-政府选择的理论分析 2.4 |
区域差距的原因-市场机制面临的困难 2.5 |
本章小结 3 |
区域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 3.1 |
区域经济优势的市场定位与战略培育 3.2 |
要素禀赋与竞争优势 3.3 |
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 3.4 |
主导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3.5 |
本章小结 4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优势重构 4.1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观 4.2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纵横综合定位法 4.3 |
区域优势再造与区域竞争力整合 4.4 |
区域优势重构的宏观政策环境 4.5 |
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切实推进政府创新 4.6 |
本章小结 5 |
河南省中部区位优势与产业特征 5.1 |
中部地区和河南省的总体区域特征 5.2 |
产业聚集和区域经济布局 5.3 |
河南省的产业发展状况 5.4 |
河南省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 5.5 |
本章小结 6 |
河南省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布局 6.1 |
河南省的发展困难和应对思路 6.2 |
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 6.3 |
区域经济布局和极化推进 6.4 |
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措施 6.5 |
本章小结 7 |
驻马店市区域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 7.1 |
驻马店市地域特征和发展概况 7.2 |
驻马店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 7.3 |
驻马店市突出的农业优势 7.4 |
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7.5 |
本章小结 8 |
驻马店市特色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布局 8.1 |
驻马店市面临的发展困难 8.2 |
驻马店特色经济发展和经济布局的基本思路 8.3 |
农业优势的强化与产业升级 8.4 |
突出工业立市,壮大工业经济 8.5 |
服务产业的拓展与经济新增长点培育 8.6 |
“平安崛起”的战略措施--三项建设 8.7 |
本章小结 9 |
总结与展望 9.1 |
全文总结 9.2 |
展望 致 |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努力实现畜牧业大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2]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3]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史论[D]. 罗永辉.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 [4]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 郭沅鑫. 武汉大学, 2012(05)
- [5]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 ——中国西北一个乡村社区的现代性百年历程(1907~2007)[D]. 巴战龙. 中央民族大学, 2008(08)
- [6]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的理论内涵及实践要求[A]. 陈贤. 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 2007
- [7]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新疆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王乐泉. 今日新疆, 2006(11)
- [8]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团结动员兵团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J]. 蒋建勋. 兵团工运, 2006(04)
- [9]新疆在辉煌与希望中奋勇前进[N].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新疆日报, 2005
- [10]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D]. 宋璇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标签: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党的组织建设论文; 2017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 党的组织制度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