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主编常安之”

论“班主编常安之”

一、述《类编长安志》(论文文献综述)

殷麒鹏[1](2021)在《新出《颜勤礼夫人殷懿姬墓志》考镜》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颜勤礼夫人殷懿姬墓志》为研究对象,结合传世文献,碑史互证,对殷懿姬与颜勤礼之袱葬问题、琅琊颜氏的家族宅第及族茔所在地、陈郡殷氏殷褒支的家族世系及其与琅琊颜氏的姻亲关系等情况进行考释。

何安平[2](2021)在《帝德儒风,永宣金石——唐代孔庙的层级结构与政治功能》文中提出京城、曲阜、地方孔庙构成了唐代孔庙自上至下的三级体系。京城孔庙依凭皇权最受重视,在国家政治中地位最高;曲阜孔庙是儒学"道统"的代表,但处在皇权的笼罩之下;地方孔庙是京城和曲阜的综合体,表面上是体现儒学道统,但其背后是唐帝国的皇权政统,"帝德"潜在隐藏,以"儒风"的形式展现。地方孔庙传达这种皇权下的儒学意识,是通过孔庙的选址、新建、修葺、仪式、营造环境等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播。作为孔庙重要部分的庙碑,在写作主旨上保持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致性,和孔庙从京城、曲阜到地方形制的一致共同构成了唐帝国文化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郗方园[3](2020)在《《任氏传》所见盛唐长安的空间结构与空间认知》文中提出长安在开元天宝以后城市功能的分化,构成唐代都市发展的中心事件,也标志着8世纪城市结构的重要转型。《任氏传》的作者巧妙勾勒出街东、西的空间结构,并描述天宝时期长安诸坊内居民在特定空间中的行为特点,从而将故事置入更具真实性的情境。传奇的特殊形式使之具备史书记载中难以充分展现的对城南之印象。《任氏传》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展现了天宝时期的城市结构与居民对空间的认知。

邵岩[4](2021)在《《周地图记》辑佚及相关问题考证》文中研究表明《周地图记》是一部亡佚已久的地方志。关于其着者,清人王谟等推测为北周宇文护,杨芳灿等记录为明人罗洪先,笔者以为应为历仕齐、周、隋朝之郎茂。《周地图记》《周地图志》《周地图》《周地记》《周地志》《周地图经》卷次有一百九卷、一百三十卷、九十卷之不同,差异较大,不能简单将其归为一书。清人王谟辑佚《周地图记》文本讹误较多,需一一厘正。王谟辑本仍需补充和完善,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考补出佚文多条。

孙坤[5](2021)在《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安环城墙带是由西安城墙、顺城巷、环城公园共同构成的西安市最具特征性的开放空间。其中西安城墙始于隋唐时期皇城营建,五代至元时期沿用,明代拓建并延续至今,20世纪历经多次修葺并围绕城墙逐渐形成了环城公园与顺城巷等市民喜爱的公共空间。西安环城墙带作为见证自隋至今众多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发展的场所,目前除城墙、护城河,公众无法感知其中蕴含的多时代叠加的层积化空间及其内涵。因此,如何综合有效的运用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依托西安环城墙带进行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研究,实现层积化空间构成要素真实、有效的表达与再现。如何利用其巨大尺度的开放空间实现对公众的有效信息传播,是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课题。本次研究针对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难以捕捉、阐释与展示“实物”媒介缺乏、公众理解较差等问题,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叠图法、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索。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包括明晰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概念,对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传播学等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总结梳理。第二部分通过隋唐至民国时期的历史地图、文献阅读、考古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围绕城墙带的层积化空间进行识别及构成要素分析,确定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对象。第三部分通过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模数研究,对各时期层积化空间进行空间尺度分析。根据层积基本模式对层积化空间进行分类,确定其阐释与展示的表达重点。从共时性、历时性特征多维分析层积化空间的空间形态演变,明确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内容。第四部分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遗存现状、阐释与展示现状及公众理解调查。研究并总结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公众需求等。第五部分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技术路线,将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方式与城市设计相结合,提出由标牌、景观元素、建构筑物、辅助手段组成的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方式技术菜单及选择流程。最终提出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设施实施路线,并根据操作流程运用叠图法提出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区域划分及标牌布点预案,为丰富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设施奠定基础。本文围绕西安环城墙带,依据其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现状问题,以满足公众理解与需求为目的,运用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关联性来梳理层积化空间构成要素及演变,将那些隐含的空间信息“可视化”,向西安市民及游客呈现可识别、可解读的城市空间历史发展进程。对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空间的活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柯梦莹,李峻峰[6](2021)在《中国古代寺院园林公共性流变》文中指出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独立传教机构,并逐渐发展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流形式之一——寺院园林。文章试图以时间串联实例,基于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文明演进程度,加之宗教本体(佛教)在中国传播、推广、盛衰的过程以及各朝代背景下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差异性,对寺院园林"公共性"的开展与变化予以考证,进而在分析人群活动类型、空间组合形式等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时间更迭下寺院园林的"公共性"特征及变化规律,对寺院园林能否纳入"公共园林"稍做回答。并对陈垣先生在1932年北平辅仁社夏令会演讲所述观点:"佛教传播广布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佛寺能利用园林"的观点予以一定的佐证。

金小米[7](2021)在《唐后期宦官使职财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后期宦官的使职财权,指安史之乱以后宦官通过担任使职直接或间接在财政收支运行过程中掌握的权力。唐代宦官掌握财权上可追溯至武周时期,下至昭宗天复三年(903)朱全忠尽诛宦官。唐后期宦官财权包括内诸使司系统内的宦官财权和内诸使司系统外的宦官财权两大类。内诸使司系统之内,宦官使职财权主要集中在内廷供御方面,包括内仓廪管理、官有庄宅及宫苑土地园林管理、马匹牛羊鹰犬蓄养管理、内廷修造、宫中器玩服饰造作、宫廷物资采买等相关财权。内诸使司系统以外,宦官更多凭借其掌握的其他权力间接取得财权,更多涉及国家财政方面,主要分布在军事、宗教、税收、贸易四个领域。唐后期宦官财权的发展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武周至代宗时期(684-779)宦官财权在内廷供御领域首先发展起来;德宗至文宗时期(780-840)宦官内廷供御财权继续发展,甘露之变后已基本上全归宦官,宦官财权还在军权扩张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内廷向京畿地区及地方藩府之突破;武宗至昭宗时期(841-903)宦官开始干涉军粮转运、赋税征收等事务,其财权在职能范围上实现了自内廷供御向外朝国用之突破。总体而言,唐后期宦官财权具有自中央向地方、自内廷向外朝发展的趋势。宦官财权作为宦官整体权力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过程中亦受到南衙与北司之争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宦官内库财权及宦官势力在三司财政领域发展的影响。北司宦官凭借内库财政的发展与国库争夺进奉,并以交结三司财官等方式间接干涉盐铁、度支、盐铁三司国家财政,南衙宰相则反对进奉入内库,并以宰相直接兼判三司等方式加强对三司财政机构的控制,间接遏制宦官在国家财政领域的发展。与唐前期宦官仅掌中藏宝货管理出纳相比,唐后期宦官财权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若在唐后期内外二重财政格局下将宦官与外朝官的使职财权进行对比,则发现宦官使职财权具有未能形成自中央至地方财务行政体系、多执行权而少决策权、理财专业性不强等三个特点,由此可见宦官使职财权实际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宦官理财尚未能形成体系。

张泽洪,张继驰[8](2021)在《敦煌学视域下唐代长安的三教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唐代长安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保持着密切联系,长安是全国儒释道三教活动的中心。唐代长安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大量设置,各名山的高僧、高道汇聚长安,积极介入社会政治文化活动。敦煌文书和史籍的记载足以说明,在唐代三教鼎立的社会氛围下,长安僧人、道士皆注重传法弘道,努力扩大佛道二教在社会上的影响。从唐代长安儒士、僧人、道士的三教论衡,佛教、道教为宣教弘道的俗讲,唐诗中所见名僧高道的酬答唱和,反映出儒释道三教和谐相处的历史实况。

景亚鹂[9](2020)在《西安草堂寺历史文化述略》文中认为草堂寺,位于西安鄠邑区东南20公里的草堂镇圭峰山下,紧依秦镇草堂营村,距西安市中心约40公里。草堂寺是佛教三论宗祖庭,是后秦姚兴于弘始三年(401)所立佛教寺院,唐时易名"栖禅寺",宋初改称"清凉建福院",清代曾名"圣恩寺"。虽几经更名,但仍惯称"草堂寺"。西安碑林馆藏文物中,有数件与草堂寺相关。故本文以草堂寺建置沿革、制度遗存、碑林馆藏相关文物等为主题做一论述,就教方家。

陈斯亮[10](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认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二、述《类编长安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述《类编长安志》(论文提纲范文)

(5)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相关概念释义
        1.2.1 层积化空间
        1.2.2 阐释与展示
        1.2.3 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溯源
        1.4.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相关法案文件
        1.4.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内容演变
        1.4.4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式
    1.5 相关理论基础
        1.5.1 传播学
        1.5.2 环境图形设计
        1.5.3 公众感知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识别及类型化分析
    2.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识别及构成要素分析
        2.1.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时段划分
        2.1.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识别
        2.1.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构成要素
        2.1.4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价值分析
    2.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研究范围划定
        2.2.1 隋唐时期研究范围划定
        2.2.2 五代至元时期研究范围划定
        2.2.3 明清时期研究范围划定
        2.2.4 民国时期研究范围划定
    2.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梳理
        2.3.1 隋唐时期空间梳理
        2.3.2 五代至元时期空间梳理
        2.3.3 明清时期空间梳理
        2.3.4 民国时期空间梳理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更新演变分析
    3.1 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模数研究
        3.1.1 隋唐至元时期城市营建模数
        3.1.2 明清至民国时期城市营建模数
    3.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模数网格建立
        3.2.1 隋唐时期空间模数网格建立
        3.2.2 五代至元时期空间模数网格建立
        3.2.3 明清时期空间模数网格建立
        3.2.4 民国时期空间模数网格建立
    3.3 层积化空间的层积模式
        3.3.1 层积的基本模式
        3.3.2 层积化空间的多种层积模式
        3.3.3 层积化空间分类
    3.4 层积化空间特性研究
    3.5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多维分析
        3.5.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二维平面
        3.5.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二维平面更新演变
        3.5.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三维空间
        3.5.4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三维空间更新演变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环城墙带现状调查分析
    4.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遗存现状分析
        4.1.1 隋唐时期空间遗存现状分析
        4.1.2 五代至元时期空间遗存现状分析
        4.1.3 明清时期空间遗存现状分析
        4.1.4 民国时期空间遗存现状分析
    4.2 西安环城墙带阐释与展示现状调查
        4.2.1 西安环城墙带现状
        4.2.2 西安环城墙带阐释与展示现状
    4.3 西安环城墙带公众理解调查
        4.3.1 西安环城墙带人群构成
        4.3.2 西安环城墙带人群活动调查
        4.3.3 西安环城墙带公众理解调查
    4.4 西安环城墙带阐释与展示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技术路线
    5.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原则
    5.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对象及内容
        5.2.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对象
        5.2.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内容
    5.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方式
        5.3.1 阐释与展示方式技术菜单及选择流程
        5.3.2 标牌阐释与展示
        5.3.3 景观元素阐释与展示
        5.3.4 建(构)筑物阐释与展示
        5.3.5 辅助手段阐释与展示
    5.4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设施实施
        5.4.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设施实施路线
        5.4.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区域划分
        5.4.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标牌布点预案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6)中国古代寺院园林公共性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早期寺院园林“公共性”萌芽
3 隋唐时期寺院园林“公共性”高峰
4 宋明时期寺院园林“公共性”收束
5 晚明、清代寺院园林“公共性”变化
6 结语

(7)唐后期宦官使职财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唐后期内诸使司系统下的宦官财权
    1.1 仓廪管理相关财权
        1.1.1 内库管理
        1.1.2 内仓廪管理
    1.2 土地园林相关财权
        1.2.1 官有庄宅田产管理
        1.2.2 宫苑土地园林管理
    1.3 畜牧业相关财权
        1.3.1 马匹蓄养管理
        1.3.2 牛羊蓄养管理
        1.3.3 鹰犬蓄养管理
    1.4 手工业相关财权
        1.4.1 器物杂作管理
        1.4.2 内廷修造管理
        1.4.3 供膳、织染、酿酒管理
    1.5 采买相关财权
        1.5.1 宫市的管理及宦官出任宫市使
        1.5.2 德宗时期宦官仍出任宫市使的原因
    1.6 小结
第二章 唐后期内诸使司系统外的宦官财权
    2.1 军事领域的宦官财权
        2.1.1 神策军系统下的宦官财权
        2.1.2 监军系统下的宦官财权
        2.1.3 供军系统下的宦官财权
        2.1.4 其他财权
    2.2 宗教领域的宦官财权
    2.3 税收领域的宦官财权
        2.3.1 宦官任催促使、催促副使
        2.3.2 宦官任催勘使、榷税使
        2.3.3 宦官任租庸使
    2.4 贸易领域的宦官财权
        2.4.1 宦官任市马使、印纳使
        2.4.2 宦官任市舶使
    2.5 小结
第三章 唐后期宦官使职财权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3.1 唐后期宦官使职财权的发展演变
        3.1.1 唐后期宦官使职财权的发展演变过程
        3.1.2 南衙北司之争对唐后期宦官财权发展的影响
    3.2 后期宦官使职财权的特点——与外朝三司财官使职财权对比
        3.2.1 未能形成自中央至地方财务行政体系
        3.2.2 多执行权而少决策权
        3.2.3 理财专业性不强
结语
附表 唐后期内库国用性支出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四、述《类编长安志》(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出《颜勤礼夫人殷懿姬墓志》考镜[A]. 殷麒鹏. 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2021), 2021
  • [2]帝德儒风,永宣金石——唐代孔庙的层级结构与政治功能[J]. 何安平. 历史教学问题, 2021(04)
  • [3]《任氏传》所见盛唐长安的空间结构与空间认知[J]. 郗方园. 珞珈史苑, 2020(00)
  • [4]《周地图记》辑佚及相关问题考证[J]. 邵岩. 广西地方志, 2021(03)
  • [5]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研究[D]. 孙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中国古代寺院园林公共性流变[J]. 柯梦莹,李峻峰. 中外建筑, 2021(05)
  • [7]唐后期宦官使职财权研究[D]. 金小米. 兰州大学, 2021(12)
  • [8]敦煌学视域下唐代长安的三教关系[J]. 张泽洪,张继驰.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9]西安草堂寺历史文化述略[J]. 景亚鹂.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20(00)
  • [10]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论“班主编常安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