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爆炸人造金刚石小批量试验投产及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许俊杰,鲁森远,陈孝鹏,刘杰[1](2021)在《新锤面顶锤在六面顶压机合成工业金刚石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针对目前六面顶压机人工合成工业金刚石所使用的硬质合金顶锤重新进行锤面设计。经过设计,制作成品后进行测量,新锤面顶锤相比原先的增大了6.5%。设计新的工业单晶合成块结构,运用帕斯卡原理,对顶锤底面的实际压力值进行推导计算出新的合成块在合成过程中的设备所需油压,并且进行实际实验合成工业金刚石。对使用新型顶锤的六面顶压机在合成过程中测量六面顶压机梁耳处的形变量,对六面顶压机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对使用新型顶锤和原有顶锤所合成出的工业金刚石进行综合性评估及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新锤面顶锤合成工业金刚石在保证六面顶压机设备安全及金刚石质量稳定的情况下,金刚石产量增加约7.5%,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赵东华[2](2019)在《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经“半导体”一词对非从业者而言显得十分陌生,而随着“中兴事件”的爆发,“集成电路”、“芯片”、“半导体”等关键词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中兴事件”是指美国商务部于2018年4月16日宣布:未来7年内,美国公司不再向中兴通讯出售任何技术和设备。由于技术落后,在中高端芯片领域,我国极度依赖美国进口,很难找到可以替代的方案,如果此禁令被执行,中兴通讯的业务及发展在未来几年内将遭受重大打击。正是这一纸禁令使得半导体行业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半导体涵盖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其中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等多学科知识,又涉及制备、刻蚀、封装等专业技术。总之,半导体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型的综合型行业。整个半导体行业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上游部分;由光电子、分立器件、传感器、集成电路组成的中游部分;最后,由终端电子产品组成了半导体行业的下游部分。本文首先在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简述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从国内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阐述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环境。再次围绕半导体行业的核心基础部分材料进行论述,重点详细介绍了以硅、锗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镓和磷化铟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点、性能及应用,研究其制备技术的发展等等。然后,分别对国外、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分析了国外半导体发展的概况、在三代半导体材料方面的进展以及发展策略;对比了国内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问题。最后,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策略,针对国内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通过本文论述,可以使非从业者对半导体行业有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引入的相关行业数据,可以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楚小庆[4](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赵煦[5](2014)在《基于短脉冲激光的碳纤维材料加工研究》文中提出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目前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是一种极为重要与关键的多功能特种工程材料,特别是其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是在我国碳纤维材料研究进展缓慢,并且对于其加工工艺及加工机理目前也没有系统的研究工作,这使得对其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碳纤维材料具有质量轻硬度大的特点,传统的加工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对其精细加工需要,结合短脉冲激光在特种加工中的优势,本文将探索短脉冲激光加工碳纤维材料工艺,包括优质高效的加工工艺条件、相互作用机理。本文探究不同脉冲宽度的激光对碳纤维超硬材料加工效果的影响,包括飞秒脉冲激光、纳秒脉冲激光和连续激光。主要通过对3.5mm厚的碳纤维材料进行打孔,对比所加工出的孔形貌、加工效率。结果表明飞秒脉冲激光所加工出的孔径热效应小,径深比较小;纳秒脉冲激光所加工出的孔径周围有较大的热影响;连续脉冲激光存在更大的热影响,明显看出是通过熔融效应达到去除材料的目的,理论分析得出连续激光烧蚀碳纤维材料阈值为1.0×104J/cm2,与实验结果相符。同时分析纳秒脉冲激光和飞秒脉冲激光加工碳纤维材料的阈值。主要依靠不同单脉冲能量下烧蚀区域的大小不同,根据烧蚀区域直径拟合推到出碳纤维材料阈值。脉冲宽度为40fs的飞秒脉冲激光烧蚀碳纤维材料阈值为0.50±0.05J/cm2,脉冲宽度为4ns的纳秒脉冲激光烧蚀碳纤维材料阈值为4.1±0.5J/cm2。结果表明短脉冲激光能量利用率高,且加工形貌好。通过对比试验,探究不同参数对碳纤维超硬材料加工效果的影响,找到兼顾加工效率高和形貌质量好的加工参数。主要依靠对碳纤维材料打孔、刻线和加工微结构的结果,对激光重频、扫描次数、扫描速度、不同光源和焦点位移量等参数会对碳纤维材料基本加工的结果分析得出:(a)重频的影响:如果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建议使用低重频的激光进行加工;如果精度要求适中,建议使用高重频的激光进行加工,避免资源的浪费。(b)对于扫描次数和扫描速度的影响:在材料表面进行刻线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扫描速度,多次扫描,但也需要控制扫描次数,这样既能够在保证刻线深度的情况下,又能得到较好的形貌。(c)不同光源的影响:在刻线性能上,飞秒脉冲激光能够刻蚀更加精细更高质量的形状,纳秒脉冲激光能够获得较大的刻线深度。(d)焦点位移量的影响:对于飞秒激光对碳纤维材料进行刻线的情况,焦点相对位移与单次扫描深度的比值应该在1/4-1/2区间选取,能够得到深度较大的刻线。并且使用飞秒脉冲激光、降低功率和使用短焦距透镜聚焦能得到结构更精细的微结构。根据实验结果,对短脉冲激光与超硬材料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飞秒脉冲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过程中,利用产生的等离子体去除材料,有利于实现高精度加工;而纳秒脉冲激光依靠热效应,利用能量直接使材料去除。
陈政[6](2013)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自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后,就同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过了一段长期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铁路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经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和柴油机时代、低速电气化时代后,走向高速铁路时代。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km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时代,随后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等相继投入运营,预示着高速铁路发展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列车时速突破300km/h大关,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简言之,高速铁路是在我国运输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运用而生的,其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本文用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和历史友好模式来系统研究铁路行业的发展,描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之所在。通过回顾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找到影响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情景分析得出这些关键事件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后铁路技术发展指导方向,为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常乐[7](2012)在《某微光驾驶仪复杂胶合棱镜的工艺探索》文中研究表明论文研究了某微光驾驶仪中关键光学部件—复杂胶合棱镜的加工工艺。该光学部件是由一块透镜和一块棱镜胶合为一体的,其中棱镜造型奇特,由一般直角棱镜衍化为圆柱直角棱镜,并在一直角面上加工出球面,最终和透镜胶合为一体。在传统光学冷加工中,棱镜和透镜的加工相互具有独立性,是分开同时进行的。而该光学部件的加工,打破了这一传统,将传统的透镜加工和棱镜加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对传统光学冷加工工艺的一次突破。论文着重研究了该光学部件下棱镜的加工的工艺过程。在铣磨成型过程中,充分利用棱镜加工中工装夹具通用性强的特性,化繁为简,利用普通工装夹具实现了下棱镜的成型加工,节约了投入成本。通过先加工球面并磨边定中心,再返回铣磨成型的特殊工序过程,保证了棱镜的角度精度和光轴一直性,并对影响铣磨的工艺因素和角度精度进行了分析。提高对铣磨成型的精度控制,减轻了后道工序的压力,并为下棱镜最终合格奠定了基础。论文对胶合工序进行了深入挖掘,对各种常用的光学胶粘剂以及各种胶合对中心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通过引进反射式胶合定心仪和设计专用胶合承座,实现了零件的胶合对中心。采用紫外灯照射技术,加快胶粘剂的固化速度,保证了胶合定中心的准确性。并对该部件的检验搭建了检测平台,实现对质量的可控性。论文还梳理对比了国外的光学加工技术。论文最终通过合理组织各道工序和设计合理工装,利用传统光学冷加工的方法实现了该复杂胶合棱镜的试制生产和小批量生产,实现了某微光驾驶仪的顺利投产。
丁伟[8](2012)在《金刚石涂层刀具在有色金属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钼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日益扩大的应用范围对切削加工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钼材硬度较高,在进行孔的加工时,刀具的磨损现象严重,频繁的刀具修磨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研发一种新型、耐用的刀具对切削加工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刀具切削性能进行改善的众多途径中,金刚石材料的涂覆是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的一种。本课题是利用热丝CVD法在硬质合金铣刀表面制备出高质量金刚石涂层,在与未涂层硬质合金铣刀进行切削性能试验对比中,论证了金刚石涂层刀具的优越性。对硬质合金基体材料进行预处理可有效提高金刚石涂层与基体表面的粘结力。本文利用酸碱两步法硬质合金基体表面进行了预处理实验,并针对预处理溶液不同配比进行了金刚石涂层质量的相关检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的对比论证了合适的酸碱预处理工艺对提高金刚石涂层材料粘结力的积极作用。由于热丝CVD法制备金刚石涂层时,热丝周围温度场的分布对沉积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计算机热力学仿真技术模拟分析了热丝CVD法制备金刚石涂层装置中热丝周围的温度场分布,并通过沉积实验确定了适用于硬质合金平头铣刀沉积工艺的热丝规格及装夹方式。目前,热丝CVD金刚石涂层沉积装置只能对静止的硬质合金刀具进行金刚石单件小批量涂覆。本文借助计算机三维建模及运动学仿真功能对刀具装夹机构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提出了行星转动式刀具装夹机构。在驱动电机不同转速下通过沉积实验对硬质合金铣刀表面形貌进行了SEM照片和Laman光谱的对比,论证了机构的可实现性与实用性。
杨涛[9](2012)在《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文中提出建筑是时代的载体,具有民族性,中国人不是西方人,中国人的建筑不该、更不可能西方化。民族的本性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要借助中国现代建筑得以体现:借助中国传统可以,但必须现代化;借助西方建筑也可行,但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建筑缺失的是近现代以来一直没有探索到的,可以指引中国建筑在正确发展方向上前进的“新风格”。借鉴西方建筑的成功经验以解决中国建筑健康发展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根本动机,探寻建筑形态演进的真正动因是本文写作的目标。建筑形态演进追随科学技术进步的规律是建筑风格追随时代的理论、实践印证,这值得我们反思150年中国近现代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片面重视形式问题,这一状况导致我们难以很好地做到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难以统筹兼顾的把握建筑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在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建筑形态的演进关系密切。本文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干,以建筑技术、建筑形态为枝叶,构筑了一幅建筑形态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不断演进的美妙画卷。古代科技处于手工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人们的需求相对稳定,因而科技发展缓慢,建筑技术革新力度不大,建筑形态相对稳定。近代科学依靠科学实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科学与技术逐步走向密切结合实现了两次技术革命。西方近代建筑借助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应用,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对砖石结构体系的古典建筑的革命。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依靠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趋势,使西方建筑迅速摆脱了旧技术的限制,探索着更新的材料和结构,特别是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采用,促使在建筑形式上开始摒弃了古典建筑的“永恒”范例,掀起了创新运动——现代建筑完成了对近代建筑的批判,并使建筑形态得以升华。当代,计算机参数化技术帮助建筑师设计和控制更高级、更复杂的几何形体。计算机已不再是简单的绘图工具,而是从最初的直觉行为转成由系统理论指导的理性应用,带给建筑更多形式上的可能性。借助计算机技术,当代建筑实现了形态由量变到质变的“大爆发”。几千年的建筑实践表明,传统中国虽没有出现类似西方的完备的建筑学科与建筑体系,却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建筑具有自己独到的建筑定位,即以实用为主旨的中国传统建筑“器物论”。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由于科学精神的缺失,在西方Architecture的冲击下,中国建筑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力,盲目地接受西方Architecture的理念并把它当成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建筑发展应回归以人为本,风格当随时代。研究发现,西方建筑的发展演进中隐含着一条科学技术进步影响、制约建筑形态的内在规律,其建筑形态的演进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而然发生的。反观中国近现代以来建筑形态的发展,却主要走在模仿与追随的道路上,“固化”了中国建筑的风格。“风格”是果,不是因。中国现代建筑的“新风格”的真正来源是我们对当代中国人的建筑要求与中国当代状况的全面的、正确的研究与把握——既要做到以现代中国人为本,又要做到风格追随时代要求。
姚裕成,熊文松,莫文裔[10](1985)在《我国超硬材料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了我国人造金刚石的发展过程,概述了当前超硬材料在生严、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现状。此外,还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爆炸人造金刚石小批量试验投产及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爆炸人造金刚石小批量试验投产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新锤面顶锤在六面顶压机合成工业金刚石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试验 |
2.1 新锤面顶锤设计 |
2.2 工业单晶合成块材料优选及结构设计 |
2.3 设备所需油压理论计算的合成块压力 |
2.4 实验并验证可行性 |
3 结果和讨论 |
4 结论 |
(2)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半导体概述 |
1.2.1 半导体概念及导电原理 |
1.2.2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
1.2.3 半导体材料产业划分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2章 半导体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2.1 政策环境分析 |
2.2 经济环境分析 |
2.3 技术环境分析 |
2.3.1 工业4.0推动半导体产业 |
2.3.2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分析 |
3.1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 |
3.1.1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
3.1.2 第一代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 |
3.2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 |
3.2.1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
3.2.2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 |
3.3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
3.3.1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
3.3.2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外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4.1 国外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概况 |
4.1.1 美国 |
4.1.2 日本 |
4.1.3 欧洲各国 |
4.2 各代半导体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4.2.1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 |
4.2.2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 |
4.2.3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
4.3 国外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策略 |
4.3.1 美国 |
4.3.2 日本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5.1 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概况 |
5.2 各代半导体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5.2.1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 |
5.2.2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 |
5.2.3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
5.3 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关于“艺术”的概念 |
2.关于“技术”的概念 |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
1.关于“形态”的概念 |
2.关于“生态”概念 |
3.关于“形式”的概念 |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创新目标 |
(二)创新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
五、解决方案 |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
(一)基本脉络 |
(二)主要表现 |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
1.中国 |
2.西方 |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正面影响 |
2.负面影响 |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5)基于短脉冲激光的碳纤维材料加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短脉冲激光加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碳纤维材料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短脉冲激光微加工机理分析及加工系统 |
2.1 短脉冲激光微加工机理 |
2.2 短脉冲激光加工理论模型 |
2.2.1 双温模型 |
2.2.2 短脉冲激光高精度加工机理 |
2.2.3 库伦微爆炸模型 |
2.2.4 激光烧蚀阈值模型 |
2.3 短脉冲激光微加工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激光加工材料实验及阈值分析 |
3.1 实验材料准备 |
3.2 不同激光器打孔加工性能对比 |
3.2.1 飞秒脉冲激光器打孔性能研究 |
3.2.2 纳秒脉冲激光器打孔性能研究 |
3.2.3 连续激光器打孔性能研究 |
3.3 碳纤维材料烧蚀阈值研究 |
3.3.1 飞秒脉冲激光烧蚀阈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2 纳秒激光烧蚀阈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入射激光不同参数对加工效果的影响 |
4.1 入射激光不同参数对基本加工效果的影响 |
4.1.1 飞秒激光器不同重频对加工效果的影响 |
4.1.2 飞秒激光器不同扫描次数和扫描速度对加工效果的影响 |
4.1.3 飞秒脉冲激光与纳秒脉冲激光刻线性能对比 |
4.1.4 飞秒脉冲激光加工系统不同焦点位移量对刻线深度的影响 |
4.2 入射激光不同参数对简单结构加工效果的影响 |
4.2.1 光栅结构 |
4.2.2 字母结构 |
4.3 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4.3.1 飞秒脉冲激光加工碳纤维材料产生等离子体光谱分析 |
4.3.2 飞秒脉冲激光加工碳纤维材料特殊形貌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行业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产业创新系统 |
2.1.1 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
2.1.2 产业创新系统框架 |
2.1.3 产业创新系统的引申含义 |
2.2 历史友好模型 |
2.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
2.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2.3.1 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 |
2.3.2 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研究进展 |
第三章 中国铁路关键技术发展评价 |
3.1 蒸汽机车时代 |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3 小结 |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时代 |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
3.2.4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2.5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
3.2.6 基于低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2.7 小结 |
3.3 电力机车时代 |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3.4 基于牵引电气化的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
3.3.5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3.6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3.7 基于一般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3.8 小结 |
3.4 高速铁路时代 |
3.4.1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4.2 以斯科特牵引变压器自主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4.3 以无缝钢轨焊接技术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
3.4.4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3.4.5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4.6 基于高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4.7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4.1 知识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知识层面 |
4.1.2 技术层面 |
4.2 经济主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 |
4.2.2 铁路企业的活力 |
4.2.3 组织类型 |
4.2.4 出口活动 |
4.3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国家政策 |
4.3.2 铁路企业规模 |
4.3.3 企业研发 |
4.4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研发合作环境 |
4.4.2 服务环境 |
4.4.3 大气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
5.1 产业知识与技术 |
5.2 产业主体与网络 |
5.3 产业体制与机制 |
5.4 产业创新系统模式 |
5.5 产业动力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内容 |
6.2 建议 |
6.2.1 技术创新方面 |
6.2.2 技术扩散方面 |
6.2.3 体制改革方面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某微光驾驶仪复杂胶合棱镜的工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外光学加工技术现状 |
1.2 我国光学加工技术现状 |
1.3 现代先进光学加工技术介绍 |
1.3.1 计算机数控单点金刚石车削技术 |
1.3.2 光学玻璃透镜模压成型技术 |
1.3.3 光学塑料成型技术 |
1.3.4 计算机数控研磨和抛光技术 |
1.3.5 超精密加工技术 |
1.4 课题来源 |
1.5 项目背景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目前的加工设备和加工技术水平 |
1.6.2 承制该项目零件加工的工艺思路 |
1.6.3 拟采取的工艺技术方案 |
2. 元件加工工艺过程 |
2.1 粗磨 |
2.1.1 铣削加工的原理 |
2.1.2 影响铣磨的工艺参数 |
2.1.3 棱镜铣磨精度分析 |
2.1.4 本例应用 |
2.2 磨边定中心和倒边 |
2.2.1 磨边定中心的意义和基本定义 |
2.2.2 磨边定中心的方法和原理 |
2.2.3 光学定心法 |
2.2.4 机械定心法 |
2.2.5 零件的倒边 |
2.2.6 本例应用 |
2.3 精磨和抛光 |
2.3.1 精磨 |
2.3.2 抛光的机理 |
2.3.3 抛光的方法 |
2.3.4 影响抛光的工艺因素 |
2.3.5 本例应用 |
3. 胶合 |
3.1 胶合定中心方法的选择 |
3.1.1 透射式定中心 |
3.1.2 反射式定中心 |
3.1.3 胶合透镜自动定心 |
3.2 光学零件胶合用胶 |
3.3 偏心量的计算 |
3.4 胶合零件的拆胶返修 |
3.5 胶合仪器 |
3.5.1 仪器基本使用方法 |
3.6 本例应用 |
4. 零件的最终检验 |
4.1 仪器原理和结构 |
4.2 检验方法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金刚石涂层刀具在有色金属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意义 |
1.3 课题的准备 |
1.3.1 国内外金刚石涂层材料的研究动态 |
1.3.2 金刚石材料人工合成方法的发展趋势 |
1.3.3 人造金刚石生成的理论基础 |
1.3.4 人造金刚石生成速率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化学反应分析 |
1.3.5 金刚石涂层的生成工艺分类及特点分析 |
1.3.6 影响金刚石涂层质量的关键因素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刀具表面处理对涂层粘结力的影响研究 |
1.4.2 热丝 CVD 法制备金刚石涂层的温度场研究 |
1.4.3 热丝 CVD 法工艺专用刀具装夹机构的设计及优化 |
1.4.4 金刚石涂层铣刀的切削性能研究 |
第二章 硬质合金表面处理对金刚石涂层质量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金刚石涂层材料的耐磨特性及其失效机理 |
2.2.1 金刚石涂层材料的耐磨特性 |
2.2.2 金刚石涂层的磨损机理 |
2.2.3 金刚石涂膜的失效及其机理分析 |
2.3 硬质合金基体材料预处理方案 |
2.3.1 腐蚀法 |
2.3.2 预涂法 |
2.3.3 转化法 |
2.4 硬质合金铣刀表面预处理实验 |
2.4.1 实验安排 |
2.4.2 实验记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丝 CVD 法制备金刚石涂层铣刀的温度场研究 |
3.1 引言 |
3.2 热丝 CVD 法的传热学理论基础 |
3.2.1 黑体 |
3.2.2 灰体 |
3.2.3 辐射角系数 |
3.3 热丝 CVD 法的传热学模型建立 |
3.4 热丝 CVD 法的温度场数学建模 |
3.5 热丝 CVD 法的传热学模型的局限性 |
3.6 热丝表面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
3.6.1 热丝 CVD 沉积装置的几何建模 |
3.6.2 热丝 CVD 沉积装置的温度场分析 |
3.6.3 热丝 CVD 法制备金刚石涂层铣刀的温度场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丝 CVD 装置的专用刀具装夹设备的设计与优化 |
4.1 引言 |
4.2 热丝 CVD 制备涂层平面铣刀专用刀具装夹机构的设计 |
4.2.1 金刚石涂层平面铣刀装夹机构的设计要求 |
4.2.2 现有刀具装夹机构 |
4.2.3 直立阵列式多刀自转刀架 |
4.2.4 直立往复式单刀滚转刀架 |
4.2.5 行星转动式刀架 |
4.3 新型刀具装夹机构运动学分析 |
4.4 新型刀具装夹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4.5 行星转动刀架的沉积效果检测 |
4.6 热丝 CVD 法沉积工艺参数对沉积效果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刚石刀具涂层质量的评价及其加工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钼基片的干式铣削及其对刀具要求 |
5.3 普通硬质合金铣刀和金刚石涂层铣刀的磨损形态分析 |
5.4 金刚石涂层铣刀与普通硬质合金铣刀切削性能对比 |
5.4.1 低速铣削实验 |
5.4.2 高速铣削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课题创新点 |
6.3 课题不足 |
6.4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已有研究回顾 |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其他相关问题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解读 |
2.1 建筑的涵义与理解 |
2.2 建筑形态 |
2.3 演进的概念与理解 |
2.4 科学与技术 |
2.4.1 科学的概念 |
2.4.2 技术的概念 |
2.4.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2.4.4 科学技术与建筑的关系 |
2.5 建筑技术 |
2.5.1 建筑材料 |
2.5.2 建筑结构 |
2.5.3 建筑设备 |
2.6 小结 |
第三章 古代科技与建筑形态相对稳定的状况 |
3.1 古代埃及的科技与建筑形态 |
3.2 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与建筑形态 |
3.3 古代希腊 |
3.4 古代罗马 |
3.5 中世纪欧洲 |
3.6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科技发展引起的古典建筑形态的革命 |
4.1 近代科学技术 |
4.1.1 近代科学的发展 |
4.1.2 近代技术革命 |
4.2 近代工程师的贡献和结构科学的发展 |
4.2.1 工业革命之前建筑结构概况 |
4.2.2 工业革命之后结构科学的发展 |
4.2.3 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 |
4.3 近代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发展 |
4.3.1 近代前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发展 |
4.3.2 近代中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4.3.3 近代后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对近代建筑形态的批判 |
5.1 现代科学技术 |
5.1.1 数学 |
5.1.2 物理学 |
5.1.3 化学 |
5.1.4 生物学 |
5.1.5 天文学 |
5.1.6 地学 |
5.1.7 系统科学 |
5.2 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 |
5.2.1 现代前期(1871-1918)建筑技术的发展 |
5.2.2 现代中期(1918-1945)建筑技术的发展 |
5.2.3 现代后期(1945 年以后)建筑技术的发展 |
5.3 现代建筑形态对近代建筑形态的批判 |
5.3.1 现代前期对新建筑的探索 |
5.3.2 现代中期建筑形态的发展 |
5.3.3 现代后期建筑形态的发展 |
5.4 现代主义之后的非理性建筑形态 |
5.5 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科学技术引起建筑形态“大爆发” |
6.1 当代科学技术 |
6.1.1 信息技术 |
6.1.2 生物技术 |
6.1.3 新材料技术 |
6.1.4 新能源技术 |
6.1.5 空间技术 |
6.1.6 光电子技术与激光技术 |
6.1.7 传统产业技术的新进展 |
6.1.8 海洋资源及海洋技术 |
6.2 当代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6.2.1 计算机技术与建筑形态 |
6.2.2 参数化设计 |
6.2.3 数字建构 |
6.2.4 非线性与复杂性建筑形态 |
6.3 未来建筑形态发展趋势 |
6.3.1 追随绿色的建筑形态 |
6.3.2 追随生态的建筑形态 |
6.3.3 智能建筑 |
6.3.4 未来建筑可能性猜想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建筑科技发展与形态演变 |
7.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
7.1.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
7.1.2 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7.2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
7.2.1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
7.2.2 近代中国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7.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
7.3.1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
7.3.2 现代中国的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7.3.3 用科学精神梳理中国当代建筑的乱象 |
7.4 日本的经验借鉴 |
7.4.1 从模仿到创新 |
7.4.2 西方Architecture的日本化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对中国建筑问题的思考 |
8.1 中国建筑与Architecture的差异 |
8.2 中国当代建筑问题的文化解读 |
8.3 风格的来源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说明 |
致谢 |
四、爆炸人造金刚石小批量试验投产及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锤面顶锤在六面顶压机合成工业金刚石中的应用[J]. 许俊杰,鲁森远,陈孝鹏,刘杰. 超硬材料工程, 2021(02)
- [2]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研究[D]. 赵东华.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7)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5]基于短脉冲激光的碳纤维材料加工研究[D]. 赵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6]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 陈政.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3)
- [7]某微光驾驶仪复杂胶合棱镜的工艺探索[D]. 常乐. 西安工业大学, 2012(07)
- [8]金刚石涂层刀具在有色金属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D]. 丁伟. 江南大学, 2012(04)
- [9]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D]. 杨涛. 天津大学, 2012(07)
- [10]我国超硬材料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姚裕成,熊文松,莫文裔. 硅酸盐通报, 19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