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放地区的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论文文献综述)
黄翼[1](2014)在《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及设计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以往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评价定性研究较多,也有少量针对校园交通和公共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新建大学校园在不断建成,以往的失误应得到及时纠正,避免重复出现。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正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高校校园规划理论和实践是否存在差距,设计师的“专业眼光”与普通使用者的评价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需要使用后评价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测量、软件分析、数理分析等方法,以广州地区高校为例,探讨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主客观评价之间的比较,对感性的校园规划评价进行量化研究,为定性判断提供辅助性依据,以发掘不同规划形态的校园之间的差别,以及新老校园之间的差距,进而探讨从满足使用者需求角度出发的校园规划设计原则。在对校园规划的使用后评价历史发展和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述的基础上,总结近年专家提出的关于大学校园规划的关键问题,包括校园选址和资源共享、校园用地规模、校园开放空间与景观意象、校园空间形态设计、校园智能生态规划等方面。首先,对广州三所高校进行探索性调研,发掘学生对校园规划的关注点和现有校园规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开放式问卷和标准问卷两种方法,初步总结出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的评价因子。其次,选择国内典型校园进行主观满意度和舒适度评价,采用三轮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并尝试概括性问题和细分式问题两种不同方式的问卷调查的比较。分析被调查人身份、性别与年龄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因子及其权重。采用聚类分析,比较各评价因子的优劣和总体满意度评价,对被调研高校校区进行分类,找出可能影响满意度评价的关键因素,为焦点性问题研究提供线索。然后,选择校园规划中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广州大学城高校之间的横向对比,以及各高校新老校区的对比研究,分析高校校园选址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多个校区对高校师生相互之间交流的影响。调查大学城高校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满意度评价,得出大学城共享性实施效果一般。分析国内外高校用地面积规模现状,对以往校园规划各类规范进行解读,收集广东地区高校规模数据进行GIS软件分析,以了解广东地区高校用地和校舍资源分布状况。通过调查学生对校园用地规模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评价,将收集到的主观评价数据与对应高校的校园总用地和生均用地规模数据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模拟出满意度与生均用地面积、舒适度与总用地面积的回归曲线,进而提出校园用地规模指标极限区间。对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作息情况进行调查,讨论高校校园内外需要增加的功能设施。通过交通距离和时间调查,发掘校园功能布局的合理性、交通系统的便捷性与校园主要功能区域距离之间的关系,得出合理间距数值。从开放空间形态、交通组织方式、建筑形体组合等几种不同角度对高校校园规划空间形态设计进行分类。选择国内外典型高校进行形态设计分析,对各种类型的高校形态进行简化,将典型的案例进行空间句法分析,进行主要数据比较。将主观评价与客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探讨不同校园规划形态设计类型与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形态对空间感知的影响。采用空间句法分析法对典型高校校园空间构形进行整合度、连接度等变量数值分析,探讨不同形式的校园空间形态表现出的不同空间感受特点及其对使用者感知的影响。运用认知地图法采集校园意象性景观节点数据,并绘制校园意象图,分析校园景观意象生成的特点。将校园意象图与校园道路整合度分布图进行叠合,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空间构形与认知意象之间的关联性。采用半开放性问卷进行校园公共活动与公共空间设计初步量化研究。进而提炼出校园景观意象生成要素,为进一步的校园文化探索提供研究基础。根据信息化技术发展方向,结合问卷调查得出的高校信息化智能系统的现状问题和需求特点,讨论高校信息化智能系统的发展趋势。总结生态校园规划的特点,通过半开放性调查问卷结果,整理出广州地区高校生态节能措施的实施状况,并总结绿色校园规划生态节能设计原则。最后,总结出高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及各因子的重要性程度分析,为该研究领域提供了使用后评价量化指标。针对各评价因子进行重点问题探讨,提出有利于提高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的校园规划设计原则,从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对现有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理进行了补充,为校园规划设计实践提供指引。
刘虹[2](2013)在《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实践历程与创作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师个体研究是近现代建筑史研究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重要切入点,建筑师是对建筑史发挥最大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群,他们的个体创作是建筑发展进程中最生动鲜活的部分。对岭南建筑师实践活动和建筑思想的系统研究将有助于积累史料和素材,完善现有研究内容,为今后建立完备的理论研究体系打下基础,并将有利于岭南建筑创作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林克明是岭南近现代建筑师中的代表人物,他在岭南建筑界的工作具有开拓意义,作品多为重要的公共建筑,风格多样,影响深远,他最早在岭南引进现代主义建筑实践,并开创了专业建筑教育的先河,对城市规划研究亦颇多涉猎,在岭南建筑的现代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状况和建筑发展特点为背景,通过对林克明建筑实践历程的史料挖掘和梳理,分析典型建筑作品的设计特色,从整体上探索和研究林克明建筑设计的方式手法与思想策略,从而明确其建筑创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现有相关学术研究的状况和不足,以及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对研究的时间、空间范围和涵盖风格等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并针对研究目标、创新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做出说明。第二章为背景概述,是林克明建筑实践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影响因素的介绍。本章简介20世纪岭南建筑界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建筑师执业状况,内容包括解放前和建国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岭南建筑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相关影响因素。第三章和第四章为资料整理与历程研究,分别针对林克明在解放前(1926—1949年)和建国后(1949—1986年)两个阶段中的经历、建筑创作和社会活动进行了详细梳理与介绍,通过史料挖掘对其职业生涯和创作成果进行了整理归纳。第五章为方法研究,主要分析林克明的建筑设计手法和创作倾向,通过对现存的或是具备完整资料的建筑物进行拍照、测绘、资料收集与绘图,以定量分析的方式分解放前后两个时期研究和总结了建筑的平、立面设计特点和常用的设计手法。第六章从城市角度探讨了林克明建筑创作的过程与特色,其设计与广州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林克明建筑研究中的特殊之处,通过广州近现代城市建设和建筑的发展研究反观林克明的实践活动在其中的影响,揭示他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与历史局限性。第七章为思想研究,通过对林克明建筑观念的解读和分析,并结合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演变,探讨他学术思想的基础、特点、价值和背后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与同时代其他建筑师的比较研究,明确林克明建筑思想的历史定位与学术意义。论文最后在结论中总结了林克明建筑创作的历史价值、设计手法、创作特色和思想内涵,并探讨了其对于当代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启示与借鉴。
卓智慧[3](2020)在《高校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整体保护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校园是学校开展高等教育的场所空间,不同时代背景下建造的高校校园见证了我国高校的发展历程,可以呈现同历史时期校园规划、建设理念和展示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高等教育制度自清末从西方引入中国后一直发展至今,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学校发展历史悠久、校内保存有多个历史遗存、富含文化底蕴,能较好地体现校园传统格局和景观风貌的历史校园。为适应改革开放后高等院校的高速、高效发展,各校纷纷开展了速度和规模都空前的校园建设,历史校园在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这场高校建设热潮中时,其具有重要文化遗产价值的校园景观风貌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以高校历史校园景观风貌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层积的角度来研究整体保护的方法和策略。论文首先解析了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构成系统并总结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校园保护的相关研究成果,为论文界定研究范围及提供理论支撑。再通过回溯历史校园发展历程,梳理历史校园空间格局、建筑风格和景观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历程,总结出历史校园整体景观风貌的价值内涵;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历史校园各景观构成要素在经过历史层积后会呈现风貌维持、风貌延展和风貌消失三种层积形态,由拥有不同层积形态的要素组合而成的历史校园景观风貌可被进一步归纳为散点遗存型、单一风貌主导型和多时期风貌杂糅型。最后,论文对历史校园景观风貌提出了包括保护原则、认知定位、保护策略及保护后管理在内的整体保护框架,并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景观风貌为例,运用此保护框架对其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法和策略。希望本文对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历史层积梳理及搭建的整体保护框架,可以为日益受到重视的校园整体景观风貌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
贺旭博[4](2013)在《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景观风貌及构架的变迁》文中研究指明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属于原石牌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的中心区域,其景观自建校以来跟随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以两校风貌构架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两所学校师生及老教师。根据调研后归纳总结的五山校园景观主要空间特征进行划分,分别从地形地貌、建筑物、道路广场与铺装、植物、水体、景观构筑物、小品及服务性设施等景观构成要素对两校景观风貌构架的变化进行梳理和解读。与同城的有相似背景的大学校园空间构架进行横向比较,以及与变迁时间相似的国外保留完整构架的大学校园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两所高校校园景观空间风貌构架在传承和发展时采取的方法及其原因,以期给当前的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与管理作为参照。对两校景观风貌变迁的年表进行整理后,根据实际调查发现校园景观风貌构架存在的若干问题,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两所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及发展的策略,总结若干校园景观变迁的启示。本文着重从两所大学校园景观的自然环境条件、人工建设因素和社会背景切入,研究校园重要节点空间如入口区域、校园中心区域、珍稀的水体和历史悠久的栽植及其周边环境;活动中心区域如广场、草坪、道路;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建筑物及其附属空间等等。通过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两校景观风貌构架的特征,梳理出景观变迁的特点和趋势,进而总结岭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的发展规律及规划设计特征,以期对规划实践有所借鉴。
丘建发[5](2014)在《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与创新时代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纳入战略层面。研究型大学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和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承担着创新知识与人才输出者的角色。而随着国家层面提出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提出,各重点大学纷纷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并将创新与科研能力提升作为发展重点。“创新”与“科研”作为大学管理层的热点与关注点,却是建设与设计者的盲点,设计界缺少对研究型大学特征与校园创新活动的研究,已使理论指导滞后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需求。本文从上述的现实需求出发,引入协同创新的视角以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与科研职能作为切入点,结合创新科研相关的理论与规划学、建筑学的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论文基于笔者收集的国内近40所研究型大学的新建案例一手资料,以及近年国外研究型大学创新活动空间设计的先进案例,分别从城市、校园、建筑层面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统计、案例分析与理论总结,从而解答了“什么是创新型、研究型大学”以及“如何设计研究型大学创新科研空间”的问题。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提出问题与理论建构(第一、二、三章)首先针对国内大学建设现状指出设计界缺乏对“创新型”与“研究型”特征的研究,是当前研究型大学校园制约其创新与科研职能发展的重要原因。然后通过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推动校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创新社会背景下的发展方向。最后从协同创新视角切入,导入相关的多个学科理论与大学校园设计的先进理论建立理论基础;同时,基于协同创新系统的层级化结构,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校园创新网络、团队创新组织三个层面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二、分析问题与实证研究(第四、五、六章)结合研究型大学创新、科研活动的相关理论与校园建设的突出问题,通过案例研究分别从三个不同层面探索促进研究型大学创新与科研职能发展的具体空间设计策略:首先在区位设计层面上,从城市区位、功能策划与校园界面入手创造具有联系、开放特征的环境,建立研究型大学与城市和外部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关系;然后在规划设计层面上,通过校园群体组织规划、校园社区以及网络结构的设计,建立促进学科间创新科研协作与非创新网络形成的校园空间;最后在建筑设计层面上,通过协作创新空间、非正式空间以及协同结构的营造,创造符合现代科研创新组织与新型教学理念的建筑空间。三、理论总结与实践探索(第七章)对分层面建立的设计策略进行综合,形成总体原则与整合策略;然后结合笔者近年负责的几个研究型大学设计项目案例,进一步探讨该策略体系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指出协同创新是当今创新组织形式,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实质是大学校园设计的时代观,应该建立具有开放、协作、交流、弹性特征的价值立场与校园空间,并整合不同层次上的正式与非正式空间、功能与社会结构,建立整体的校园空间。研究结合当今国内大学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国外先进经验、趋势,所提出的设计策略不但为解决现状突出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创新型、研究型大学校园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葛小寒[6](2018)在《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文中认为明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这种活力表现在商业的发展与文化的多元性之上。作为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明代农业生产的扩大支撑着当时社会的调整与转型,与此同步的则是明代农书数量的喷发,并由此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农学知识体系。那么,对于明代农书的研究便是必要的:一方面,明代农书所蕴含的农学知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明代农书更是深深浸润在当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诚然,前辈学者已经对于这一问题有了相当的讨论。但是,他们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基础的“文献考辨”之上对当时农书所记载的“科学技术”进行评介,抑或是利用农书中透露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去考察当时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由此可见,前人对于明代农书本身的讨论仍是缺乏的,尤其缺少在文献的进一步整理之上,从“知识史”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从“文本”与“知识”的角度考察明代农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明人的观念中究竟是如何认识作为概念的“农书”。借助于当时士人留下的“文集”、“书目”与“农书”进行分析,明人对于“农书”这一概念的认识颇为多元且伴随着参与性程度的不同发展出异样的农书观。为了研究方便而对于这种多元的“农书”认识作一概括的话,可以总结为:明代的农书便是当时的农事书、农艺书与农政书。明晰了这一范畴之后,梳理现存与佚失的明代文献,不难得出有明一代大约诞生了 502种农书的结论。但是数量的巨大不能掩盖当时农书存在着大量抄袭、翻刻的情况。因此,单纯从农学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说,明代的有价值的农书数量将下降到300种以下。不过,无论明代究竟有多少种农书,对于它们的文献考证活动自然是不可缺少。尤其是一些农书的作者、版本与诞生时代在之前的农书目录里面有误,还有一些农书是前人未见的,另有一些已经侠失的农书也可以辑佚。如果说“文本”研究专注于文献本身,那么“知识史”视角下的农书研究则侧重于考察农书与时间、空间的互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明代农书与宋代农书的比较可以揭示传统社会的不同时代农学知识关注的变化。主要通过内容、作者与时空分布的对比,宋、明农书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一目了然:相较于宋代,明代的农书更加注重“统合”,其中负载的农学知识则进一步下移,作为农书生产的动力也不再受政治权力的制约。另从“空间”角度来说,明代农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即“花谱”,除了在知识性上超越宋代以外,还更多承担了专业知识记载之外的交往功能。简言之,在明代的社会空间中,以“花谱”为代表的农书参与了当时士人社交网络的建构。此外,“知识史”的视角除了较为宏观的考察之外,更加关注一种知识或书籍的生产、传播、阅读以及社会影响。从《树艺篇》与《汝南圃史》之间的关系与发展来看,明代农书的生产过程漫长而富有弹性。在“稿本”农书到“刻本”农书的变化过程,不仅是农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些农学知识被删去、另一些农学知识被加入的过程。农书诞生以后的传播活动,官府在其中起到了较为显着的作用。因此考察明代官刻农书的传播行为与影响,可以作为个案了解当时农学知识的传播面向以及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当然,传播是农书生产方或者农书刊刻方的行为,农书中承载的农学知识能否真正为时人认同或接受,还得考察当时农书的阅读问题。对此,由于诞生时间颇早,且在明代流传较广的《救荒本草》与《野菜谱》便是探讨农书阅读活动的重要个案。基于农书内容、序跋以及阅读者的书目、批语,乃至翻刻过程中的改造活动,明代农书阅读的多元面向可以被充分挖掘。例如以上两种野菜书的阅读活动,便呈现出早期阅读与晚期阅读的极大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晚明士人对于农书的阅读往往偏离了作者原有的意图。最后,农书与地方社会关系往往不被前人研究所重视,这固然是因为地方性农书不宜保存流传。然而,《亳州牡丹史》却能填补这种研究方向的空白。该书不仅是亳州牡丹的知识性介绍,更是亳州士人与一般百姓从事花事交往活动的记录。通过这一文本,晚明亳州的地方社会显得更加饱满,而《亳州牡丹史》本身也离不开这一社会的制约,尤其是其中所凸显的对于“阶层”变动的敏感。综上所述,明代农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旧有农业文献的整理与考察,更是对于其中所记录的农学知识的分析。这种分析在过往的研究中过多的侧重在“科学技术”的介绍,而忽略了知识以及其载体(农书)的概念、时空变迁、生产过程、传播活动、阅读与接受等等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才是后人进一步理解当时农学实况的钥匙。
张世定[7](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黄一[8](2020)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随着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老化与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整体技术水平快速发展,部分建成较久的高校图书馆已无法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故高校图书馆的改扩建行为是其延续寿命和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而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新旧部分之间的关系处理与整合手段是决定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成败与否的关键问题。而我国学术界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仍未臻圆满,故本文通过对文献与案例的总结与归纳,提出了新旧部分整合的各类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的普遍原则与具体策略,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在今后的改扩建设计中提供一定参考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的研究现状、研究背景与改扩建动因进行分析,对应文中的第一章与第二章。基于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的研究现状和背景的研究明确了研究方向与框架,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发展与改扩建的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总结出了高校图书馆的改扩建的实质内容与本质动力,并提出了这些动因作用到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的结果。第二部分是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模式与改扩建原则的提出。通过对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各高校图书馆在改扩建中采取的模式,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三大类共十种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模式;在通过对各类案例主要注重方面与成功点,进行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的提炼。通过对模式与原则的提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分类方式与指导思想。第三部分则对新旧馆舍内外融汇整合的模式与具体整合设计策略的重点研究。对内部流线与外部体量的整合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指导下的具体设计策略,并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一定预测。
刘洁[9](2020)在《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以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为例》文中认为校园湖泊作为设计要素,既是校园文化景观的传承,也是新世纪以来新建校园时规划设计者的青睐。广州高校具有理水建湖的传统,校园湖泊的空间发展是一个随着校区建设提升而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生态文明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校园湖泊“优化校园空间结构”、“维持校园生态平衡”和“突出校园文化特色”等空间综合价值日益突出。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适时地对校园湖泊的空间发展进行更新认知,对于高校校园湖泊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3所广州高校23个新老校区中的校园湖泊为研究实证对象,在校园湖泊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之上,首先分析了校区用地面积与湖泊水面面积的关系,并将不同湖泊水面率区间的校区按“湖面占比较小”、“湖面占比较大”、“湖面占比大”等规模层级予以划分和归类;接着对湖面占比不同的校区空间格局及校园湖泊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校园湖体、湖岸和湖区的空间构成特征进行了评析;进而归纳总结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并依据三个发展阶段从高校创办、高等教育变革、规划战略、市政建设、校区选址和设计理念等多方面探索校园湖泊空间组织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最后探讨广州高校校园湖泊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空间优化的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州高校新老校区用地面积与湖泊水面面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关系模型为:Y=-0.801423766999356+0.0528124956106096X,Y为湖泊水面面积,X为校区用地面积,单位为公顷。校园湖泊水面率变化区间为1%至11%,加权平均值为4%。校园湖泊的典型空间组织模式为“分散型”、“团块集中型”和“条带复合型”,各模式中校园湖泊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校园湖体、湖岸和湖区的空间构成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已由分散型转变为团块集中型和条带复合型。其空间内涵也从观赏型人文水景发展为特色景观节点,现今还同校园所在片区的水系综合整治工作相结合,进化成为兼具观赏性、稳定性和文化性的复合型功能空间。该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规划设计理念的转变,以及倡导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的建立,是校园湖泊空间组织模式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王河[10](2011)在《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最少保守,最富有进取精神。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为当代岭南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岭南建筑及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岭南建筑学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清朝初期西方文化开始对岭南建筑进行影响,并指出广州十三行商馆建筑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首先交汇之处,岭南建筑学派开放、吸收的特性开始最初的显现。和研究了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指出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影响了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渗透进了岭南乡村建筑景观里面。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指出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进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固守,以及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思想革新的过程中,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及融合,促使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19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出现和现代建筑思想在岭南的传播则是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林克明等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早期传播和现代建筑的早期实践则可认为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聚集了一批第一代岭南建筑师的勷勤大学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解放后岭南建筑师较好地继承了勷勤大学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囿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仍然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夏昌世提出岭南建筑应强调通风、遮阳、隔热的岭南建筑创作观,开启了现代岭南派建筑探索的道路,夏昌世的建筑创作观、建筑理论观和建筑教育观,成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丰富的思想源泉。夏昌世可被视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以佘畯南、莫伯治为首的岭南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岭南派建筑成为全国建筑创作的典范。特别是以莫伯治为主的酒家园林的创作,可以被视为岭南派建筑的开创之风。到白天鹅宾馆的创作成功,一大批岭南派建筑岭成为中国建筑创作时代新风,南建筑创作从思想、实践、风格、理论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岭南建筑也从一个流派发展到了一个学派的新水平。建筑学界已经开始认同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和成就。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岭南建筑学派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岭南建筑学派成果丰富,其创作理论亦从侧重于风格和形式发展到一个思想体系,岭南建筑学派已经用一个思想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创作,作品遍布全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逐渐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主阵地。第六章主要通过笔者二十多年来对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学习、探索和建筑创作实践的7个代表性案例,其中从珠岛宾馆到松园宾馆的设计在中国自己传统的格局中追求中国岭南的现代建筑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探索一条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和地方性的创作道路;而帽峰沁苑就强调岭南建筑空间的“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海南热带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酒店的设计,则讲求运用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的创作思想在异地的运用,表明岭南活态空间手法的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不局限于狭窄的地域主义;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则以时代的高度,把握机遇,通过大型的国际赛事的契机,挖掘岭南传统工艺美术与建筑空间的三庭叠翠的活态空间的美感,以及岭南传统吃市街道的平民市井生活氛围,展示岭南民俗民情的一面。这些项目的获奖说明已经获得政府和专家一定程度的肯定,亦是笔者继续探索岭南建筑学派理论与实践的动力。通过对岭南地域建筑历史及地理、人文环境的溯源,以及对岭南派建筑产生的条件和背景的梳理,阐释了岭南建筑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在21世纪的新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广州亚运场馆的建设,昭示岭南建筑学派已经走向成熟和取得了新的发展高度,并完成了从无派有派无派的超越,其创作理论和思想体系今后应继续充实、提高和成熟、完善。
二、开放地区的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放地区的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及设计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高校校园规划实践需要“温故而知新” |
1.1.2 检验高校校园规划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
1.1.3 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目标 |
1.1.4 校园形态设计评价应由定性评价上升到定量评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校校园规划理论的发展 |
1.2.2 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大学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综述 |
1.3.2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 |
1.3.3 对焦点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
1.3.4 总结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 |
1.4 研究目标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及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发展趋势 |
2.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
2.1.1 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选址与规模发展趋势 |
2.1.2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理念发展趋势 |
2.1.3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方法发展趋势 |
2.1.4 尚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
2.2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趋势 |
2.2.1 国外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趋势 |
2.2.2 国内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趋势 |
2.2.3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理论发展趋势 |
2.2.4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方法发展趋势 |
2.3 结语 |
第一篇 校园规划总体满意度评价 |
第三章 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先导性研究 |
3.1 学生对校园的自由评价和改进建议 |
3.1.1 研究设计 |
3.1.2 三校概况 |
3.1.3 探索性调研 |
3.1.4 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主次要影响因素 |
3.2 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研究设计 |
3.2.2 校园规划可能出现的问题汇总 |
3.3 总体评价排序及优劣分化因素分析 |
3.3.1 研究设计 |
3.3.2 对三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统计分析 |
3.3.3 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三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 |
3.3.4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对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总体评价进行定级 |
3.3.5 三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优劣分化因素分析 |
3.4 结语 |
第四章 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方案 |
4.2 第一轮调研 |
4.2.1 调研对象 |
4.2.2 对十二校区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评价的统计分析 |
4.2.3 校园规划可能出现的问题汇总 |
4.3 第二轮调研 |
4.3.1 调研对象 |
4.3.2 对海珠区八校采用不同问卷进行调研的统计分析比较 |
4.3.3 同一行政区域内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比较聚类分析 |
4.4 第三轮调研 |
4.4.1 调研对象 |
4.4.2 第三轮调研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统计分析 |
4.4.3 第一轮和第二、三轮合并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统计分析 |
4.5 三轮调研数据合并 |
4.5.1 三轮数据合并研究对象信息 |
4.5.2 单因素方差分析 |
4.5.3 均值分析 |
4.5.4 三轮合并学生满意度评价均值分析 |
4.5.5 聚类分析 |
4.5.6 因子分析 |
4.6 大学城十所高校校园规划学生满意度综合评价 |
4.6.1 单因素方差分析 |
4.6.2 大学城十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均值分析 |
4.6.3 大学城十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聚类分析 |
4.7 结论 |
4.8 结语 |
第二篇 校园规划决策要素研究 |
第五章 高校校园选址与资源共享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2 研究设计 |
5.3 广州大学城高校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满意度调查 |
5.3.1 均值分析 |
5.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
5.3.3 聚类分析 |
5.3.4 因子分析 |
5.3.5 指标权重求解的层次分析法步骤 |
5.3.6 广州大学城高校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 |
5.4 广州大学城高校新老校区比较分析 |
5.4.1 调研对象 |
5.4.2 同一所高校不同校区的均值比较 |
5.4.3 因子分析 |
5.4.4 单因素方差分析 |
5.5 焦点式访谈 |
5.6 结论 |
5.7 结语 |
第六章 高校校园用地规模研究 |
6.1 我国高等学校校园用地规模发展 |
6.1.1 我国高等学校校园用地规模现状 |
6.1.2 我国高等学校用地规模指标规范及规定 |
6.1.3 我国高等学校校园用地规模理论研究发展现状 |
6.2 港台地区及国外高等学校校园用地规模现状 |
6.2.1 香港地区高校校园用地规模现状 |
6.2.2 台湾地区高校校园用地面积规模现状 |
6.2.3 国外高校校园用地面积规模现状 |
6.3 广东地区高校校园规模调研 |
6.3.1 广东地区高等学校校园规模概况 |
6.3.2 广东地区高等学校校园分布特点 |
6.3.3 广州地区高等学校校园分布特点 |
6.4 广州地区高等学校校园规模满意度与舒适度调研 |
6.4.1 研究设计 |
6.4.2 均值分析 |
6.4.3 单因素方差分析 |
6.4.4 相关分析 |
6.4.5 回归分析 |
6.5 校园规模的影响因素 |
6.5.1 已有研究成果 |
6.5.2 学生宿舍具有高层化的可能性 |
6.6 结论 |
第三篇 校园规划设计要素研究 |
第七章 高校校园功能布局与交通系统研究 |
7.1 研究概述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目的 |
7.2.2 研究内容 |
7.2.3 研究对象 |
7.3 学生日常生活作息情况 |
7.3.1 问题 1 与问题 2 |
7.3.2 问题 3 |
7.3.3 问题 4 |
7.4 校园功能布局 |
7.4.1 校园内外建筑使用现状 |
7.4.2 校园内外应增添的设施 |
7.5 校园交通状况 |
7.5.1 校园交通方式 |
7.5.2 校园内停车 |
7.5.3 校园主要功能建筑之间的距离 |
7.6 结论 |
7.7 结语 |
第八章 高校校园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
8.1 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现状 |
8.1.1 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评价标准 |
8.1.2 现阶段我国高校设计模式 |
8.2 高校校园形态规划设计分类 |
8.3 按公共空间形态分类 |
8.3.1 轴线型 |
8.3.2 广场型 |
8.3.3 园林型 |
8.3.4 轴线加园林型 |
8.4 高校校园形态空间句法分析 |
8.4.1 全局整合度比较分析 |
8.4.2 局部整合度比较分析 |
8.4.3 全局与局部整合度相关性分析 |
8.4.4 连接度与全局整合度相关性(可理解度)分析 |
8.4.5 轴线长度、轴线深度与全局整合度相关性分析 |
8.5 按交通形态分类 |
8.5.1 方格网型 |
8.5.2 环型 |
8.6 按建筑形态分类 |
8.6.1 院落式 |
8.6.2 集中式 |
8.6.3 格网式 |
8.7 结语 |
第九章 高校校园景观意象研究 |
9.1 研究设计 |
9.1.1 研究目的 |
9.1.2 研究内容 |
9.1.3 研究对象 |
9.2 校园意象性公共空间认知地图调查 |
9.2.1 认知地图分析第一步——被提及空间频数分析 |
9.2.2 认知地图分析第二步——绘制认知地图意象图 |
9.2.3 意象性节点被提及频率与整合度相关分析 |
9.2.4 校园认知地图分析结论 |
9.3 校园意象性公共空间问卷调查 |
9.3.1 校园公共空间调研 |
9.3.2 校园公共活动调研 |
9.3.3 校园意象性公共空间满意度评价 |
9.4 校园意象性空间生成要素 |
9.4.1 区域 |
9.4.2 标志 |
9.4.3 人的活动 |
9.5 结论 |
9.6 结语 |
第十章 高校校园智能与生态规划研究 |
10.1 广州三所高校校园信息化智能系统使用后评价 |
10.1.1 校园信息化智能系统的特点 |
10.1.2 广州三所高校校园信息化智能系统现状问题及满意度评价 |
10.1.3 “智慧城市”理念影响下的高校校园信息化智能系统发展趋势 |
10.2 广州地区高校校园生态节能措施使用后评价 |
10.2.1 高校校园生态节能措施的特点 |
10.2.2 校园生态环保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 |
10.2.3 绿色校园生态节能规划设计原则 |
10.3 结语 |
结论与展望 |
1.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 |
2.高校校园规划满意度评价 |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4.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5.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广州地区被调研高校校区编号及基本信息表 |
附录 2 广州地区校园规划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3 广州地区部分高校校园典型节点照片 |
附录 4 广州地区被调研高校校园地图(部分) |
附录 5 部分高校空间句法分析图 |
附录 6 高校认知地图样本 |
附录 7 高校校园认知地图被提及要素频次分析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实践历程与创作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岭南近现代建筑史及建筑师研究概况 |
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几个基本概念 |
1.3.1 时间和空间范围的限定 |
1.3.2 建筑风格的描述与划定 |
1.4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内容和重点研究方向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林克明建筑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因素 |
2.1 林克明生平简介 |
2.2 时代背景:中国近现代建筑业发展阶段综述 |
2.3 20 世纪广州建筑业发展概况 |
2.3.1 广州建筑业的发展背景及影响因素(1900—1949) |
2.3.2 建国后广州建筑发展概况分析 |
2.4 岭南近现代建筑师 |
2.4.1 中国近代建筑师的出现和发展 |
2.4.2 岭南建筑师执业状况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林克明建筑实践历程(1926—1949) |
3.1 政府建筑师时期的建筑创作实践(1926—1933) |
3.1.1 留学法国的影响 |
3.1.2 工务局时期的建筑创作经历 |
3.2 林克明建筑工程师事务所的设计实践(1933—1947) |
3.2.1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设计 |
3.2.2 事务所其它作品 |
3.3 林克明在建筑教育方面的活动和贡献 |
3.3.1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创建始末 |
3.3.2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教育特色研究 |
3.3.3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的学术传承与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后林克明的建筑实践与学术活动 |
4.1 建国后国内建筑业发展概况 |
4.2 林克明建筑实践过程与情况 |
4.2.1 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时期 |
4.2.2 建筑工程局/广州市设计院时期 |
4.2.3 外贸工程组及前后时期 |
4.3 林克明的事务性工作 |
4.3.1 参加学术会议 |
4.3.2 学术考察 |
4.3.3 社会工作与职务 |
4.3.4 建筑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克明建筑设计手法分析与研究 |
5.1 林克明建筑设计手法和风格分析(1926—1949) |
5.1.1 平面形式分析 |
5.1.2 立面构图分析 |
5.1.3 具体建筑做法 |
5.1.4 基本设计手法总结 |
5.1.5 林克明对“中国固有式”设计的方法探索与比较 |
5.2 建国后林克明建筑设计作品分析 |
5.2.1 平面形式分析 |
5.2.2 立面造型特点 |
5.3 个案研究 |
5.3.1 越秀北路 394 号住宅 |
5.3.2 留法同学会 |
5.3.3 豪贤路 48 号张宅 |
5.4 林克明建筑设计手法与创作倾向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林克明的建筑实践与广州城建的发展 |
6.1 近代广州城市现代化历程概述 |
6.2 林克明建筑设计与广州近代城市发展的关系 |
6.2.1 林克明在广州城市功能改造中的设计 |
6.2.2 林克明的设计在广州城市格局改造和空间意义营造中的表现 |
6.3 林克明的设计与广州近代建筑的演变 |
6.3.1 近代建筑风格发展演变概述 |
6.3.2 广州近代建筑风格演变与林克明的设计实践 |
6.3.3 广州近代建筑技术发展与林克明的设计革新 |
6.4 建国后广州城建新发展与林克明的建筑实践 |
6.4.1 林克明在建国后广州城市规划研究中的工作 |
6.4.2 林克明建筑设计在广州现代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中的体现 |
6.4.3 林克明与建国后广州建筑风格的发展 |
6.5 林克明对广州城市和建筑发展影响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林克明建筑观念与学术思想研究 |
7.1 林克明学术思想的产生基础 |
7.1.1 社会环境的影响 |
7.1.2 家庭与成长经历的影响 |
7.1.3 职业历程的影响 |
7.1.4 品德修养的影响 |
7.2 设计观念:“传统”与“现代”的抉择 |
7.2.1 林克明建筑风格和设计思想的发展演变 |
7.2.1.1 早期对中国传统风格的实践与认识 |
7.2.1.2 岭南现代主义风格的引进与推广 |
7.2.1.3 建国后设计观念的新变化和发展 |
7.2.2 林克明建筑设计观念总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7.3 城市观念与教育观念 |
7.3.1 城市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
7.3.2 注重技术、重视实践的教育观 |
7.4 林克明学术思想比较研究与定位 |
7.4.1 林克明与近代岭南建筑师设计历程之异同 |
7.4.1.1 杨锡宗 |
7.4.1.2 郑校之 |
7.4.1.3 陈荣枝 |
7.4.1.4 胡德元 |
7.4.2 林克明与夏昌世、莫伯治创作实践和思想比较 |
7.4.2.1 成长经历和创作历程的比较 |
7.4.2.2 建筑思想策略的异同 |
7.4.3 林克明学术思想的历史定位与价值定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林克明建筑设计作品汇总表 |
附录 2 林克明生平事迹 |
附录 3 林克明学术文章与着作 |
附录 4 访谈 |
访谈一 |
访谈二 |
访谈三 |
访谈四 |
访谈五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高校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整体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历史校园与景观风貌 |
1.2.2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构成系统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 |
1.3.2 国内外历史校园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形成与演变 |
2.1 历史校园发展概述 |
2.2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形成与演变历程 |
2.2.1 空间格局 |
2.2.2 景观环境 |
2.2.3 建筑风格 |
2.3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价值内涵 |
2.4 小结 |
第三章 历史校园的层积形态与景观风貌类型 |
3.1 景观构成要素的三种层积形态 |
3.1.1 城市空间在街区尺度下的四种层积模式 |
3.1.2 城市不同空间尺度的三种形态 |
3.1.3 历史校园景观构成要素的层积形态 |
3.2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三种类型 |
3.2.1 散点遗存型 |
3.2.2 单一风貌主导型 |
3.2.3 多时期风貌杂糅型 |
3.3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失落的原因 |
3.3.1 高校及其周边城市的高强度开发建设 |
3.3.2 保护意识匮乏及保护措施不足 |
3.4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整体保护框架与实例运用 |
4.1 保护框架 |
4.1.1 保护原则 |
4.1.2 认知与定位 |
4.1.3 保护策略 |
4.1.4 保护后管理 |
4.2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景观风貌的整体保护 |
4.2.1 基础认知 |
4.2.2 历史层积研究 |
4.2.3 保护策略 |
4.2.4 保护后管理 |
4.3 小结 |
结语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4)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景观风貌及构架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概念涵义 |
1.2.2 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景观风貌构架变迁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华南理工、农业大学校园的相关研究 |
1.3.3 其它国内关于景观变迁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外景观变迁和校园景观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方案 |
1.4.1 研究内容和问题 |
1.4.2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 相关学科与理论研究综述 |
1.5.1 论文的学科知识支撑体系及目标 |
1.5.2 相关支持理论综述 |
第二章 景观风貌构架的变迁历程 |
2.1 景观风貌构架变迁的调查 |
2.2 变迁历程的阶段划分依据-景观特征及相关重大事件 |
2.3 上世纪 20 年代~40 年代:乡村景观向人工景观的转变 |
2.3.1 建校初期的地形、地貌 |
2.3.2 建筑物景观风貌特征 |
2.3.3 道路 |
2.3.4 植物 |
2.3.5 自然水体的利用和拓深 |
2.3.6 牌楼、纪念性构筑物、服务设施 |
2.4 上世纪 50~70 年代:形式及内涵的转变 |
2.4.1 建筑物风格特征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
2.4.2 中心草坪、广场、铺装的时代风貌 |
2.4.3 水景的变化 |
2.4.4 建筑周边列植乔木的成熟和独特的农田景观 |
2.4.5 雕塑小品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
2.5 80 年代以后:景观风貌的完善与更新 |
2.5.1 建筑物形式多样化 |
2.5.2 道路、广场、铺装建设急剧增加 |
2.5.3 早期植物的醇熟及绿地建设的类型分化 |
2.5.4 水景的醇熟及人工水景建设的增加 |
2.5.5 基础设施要素的完善 |
2.6 小结 |
第三章 景观风貌构架变迁的内因分析、思考及启示 |
3.1 景观变迁的驱动力 |
3.1.1 重要设计师及筹建人员对校园景观的影响 |
3.1.2 校园建设的文化驱动力 |
3.2 校园景观风貌构架变迁的内因 |
3.2.1 景观空间演进趋势-交往空间建设急增 |
3.2.2 同时期岭南大学与老中大时期校园景观构架比较分析 |
3.3 延续和发扬老中大校园景观风貌特征的思考 |
3.4 广州地域特色对校园景观建设的影响与启示 |
3.5 景观变迁的文化启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两校景观风貌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 |
4.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景观风貌构架调查 |
4.2 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景观风貌构架优化的建议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两校景观风貌构架研究的结论 |
5.1 发挥两校毗邻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
5.2 两所高校校园景观风貌构架特征的总结 |
5.3 岭南大学校园景观风貌构架演进的趋势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景观建设年表 |
附录 2:老教师口述档案要点整理 |
附录 3:两校校园景观风貌构架调查师生的期望与建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5)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现实问题 |
1.1.2 理论问题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背景:创新型社会与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 |
1.2.2 学科背景:大学建设热潮与设计理论发展 |
1.3 研究的对象 |
1.3.1 研究型大学 |
1.3.2 协同创新与协同创新空间 |
1.3.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大学校园设计相关研究 |
1.5.2 研究型大学相关的研究 |
1.5.3 创新相关的研究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与主要问题 |
1.7.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型大学发展及与创新体系结合历程 |
2.1 国外研究型大学起源与发展 |
2.1.1 时代背景与历史使命——研究与服务的职能发展历程 |
2.1.2 决策与设计者的追求——研究型的大学校园 |
2.1.3 西方各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与特点 |
2.2 知识经济创新时代国外研究型大学发展 |
2.2.1 创新主体——知识经济中研究型大学新职能 |
2.2.2 走向创业——国外研究型大学校园新方向 |
2.3 国内研究型大学起源与发展 |
2.3.1 分离与回归——中国当代大学科研职能发展 |
2.3.2 模仿到多元——西方思潮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大学校园 |
2.4 创新社会中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
2.4.1 创新的核心——创新社会中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机遇 |
2.4.2 快速扩张与指导滞后——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面临的挑战 |
2.5 协同创新中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趋势及对设计策略的呼唤 |
2.5.1 研究型大学特征与发展趋势 |
2.5.2 协同创新对研究型大学设计策略的呼唤 |
2.6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协同学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层级结构的导入 |
3.1.1 协同系统——复杂系统的合作与自组织 |
3.1.2 协同创新——协同系统在创新组织中的应用 |
3.1.3 层级与协作——研究型大学在创新系统中的分析视角 |
3.2 创新相关的理论基础 |
3.2.1 信息交流和隐性知识——创新行为的本质特征 |
3.2.2 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创新的组织机制 |
3.2.3 跨学科与团队协作——创新的非线性协同特征 |
3.2.4 知识溢出与集群——研究型大学的主体机构作用 |
3.2.5 多主体与区域特征——与经济结合的创新协同体系 |
3.2.6 创新组织特征对创新环境要素的启示 |
3.3 研究型教学的相关教育理念 |
3.3.1 新知识观与大学新理念 |
3.3.2 研究型教学理念及特征 |
3.3.3 现代科研特征及发展趋势 |
3.3.4 研究型大学教学特点及对环境设计的启示 |
3.4 整体设计观下大学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
3.4.1 多学科融合的大学校园设计整体观 |
3.4.2 功能主义与人文主义结合的立场 |
3.4.3 社区化与交往化的校园设计理论 |
3.5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的建构 |
3.5.1 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型大学设计策略的目标与原则 |
3.5.2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的内涵 |
3.5.3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的结构层次 |
3.6 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内研究型大学区位设计策略 |
4.1 研究型大学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与关注焦点 |
4.1.1 研究型大学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4.1.2 国内研究型大学参与区域创新的条件缺失 |
4.1.3 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中的定位与策略目标 |
4.2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区域发展的协同区位 |
4.2.1 驱动区域创新的校园选址 |
4.2.2 结合产业布局的区位关系 |
4.2.3 多元混合的区域空间结构 |
4.3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系统协同的功能策划 |
4.3.1 与外部创新主体的网络关系 |
4.3.2 建立创新联系的功能策划 |
4.3.3 校园发展特征与用地配套 |
4.4 研究型大学与周边社区融合的界面设计 |
4.4.1 自组织协同理念下的社区融合 |
4.4.2 建立开放融合的校园边界 |
4.4.3 衔接周边社区的交通结构 |
4.5 小结 |
第五章 校园协同创新网络中研究型大学规划设计策略 |
5.1 研究型大学组织科研与创新的机制与焦点问题 |
5.1.1 研究型大学科研与创新活动的特征与原理 |
5.1.2 国内研究型大学校园创新科研空间的发展滞后 |
5.1.3 研究型大学校园协同创新的核心问题与策略目标 |
5.2 适应现代科研创新协作的群体组织规划 |
5.2.1 教学科研并重的多核布局 |
5.2.2 融合相近学科的集群组织 |
5.2.3 促进学科交叉的共享联系 |
5.2.4 适应学科发展的弹性空间 |
5.3 形成非正式创新网络的校园社区设计 |
5.3.1 构建创新网络的社区策略 |
5.3.2 促进创新交往的社区设施 |
5.3.3 形成多元活力的混合功能 |
5.3.4 控制适宜密度与人性尺度 |
5.4 整合开放空间体系的协同网络结构 |
5.4.1 网络创新模式与校园整体结构 |
5.4.2 提升交往活力的开放空间体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团队协同创新组织下研究型大学建筑设计策略 |
6.1 研究型大学团队科研创新活动特征与关注问题 |
6.1.1 研究型大学团队式创新与教学新模式活动特征 |
6.1.2 国内研究型大学创新科研建筑空间发展滞后 |
6.1.3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建筑空间的关注问题与策略目标 |
6.2 基于团队协作组织的创新空间营造 |
6.2.1 团队创新组织的开放空间 |
6.2.2 跨学科和团队的协作联系 |
6.2.3 研究型教学活动的环境支持 |
6.3 形成创新网络的非正式空间设计 |
6.3.1 新知识空间的非正式特征 |
6.3.2 非正式交流空间与服务设施 |
6.3.3 非正式学习空间与实用率 |
6.4 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空间的协同结构 |
6.4.1 创新建筑空间的协同结构 |
6.4.2 协同结构的空间组织模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综合运用 |
7.1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的策略综合 |
7.1.1 构建层级网络关系 |
7.1.2 建立整体复合空间 |
7.1.3 综合设计策略框架 |
7.2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的综合实践 |
7.2.1 上海大学东区设计实践 |
7.2.2 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工作室 |
7.2.3 北京工业大学校园规划 |
7.2.4 人民大学通州校区设计探索 |
7.2.5 天津科技大学新校区 |
7.3 创新时代研究型大学空间变化与趋势展望 |
7.3.1 从封闭自主到开放协作 |
7.3.2 从正式空间到非正式空间 |
7.3.3 从空间创新到组织机制创新 |
7.3.4 网络时代研究型大学创新空间发展趋势展望 |
7.5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框架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明代的多元农书观 |
第一节 一般性观察:文集中的“农书” |
第二节 分类性观察:目录中的“农书” |
第三节 专门性观察:农书的自我认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明代农书数量考辨 |
第一节 明代农书数量初考: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中心 |
第二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一:增加 |
第三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二:删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农书汇考 |
第一节 《中国农学书录》所录明代农书补正 |
第二节 明代稀见农书考述 |
第三节 明代已佚农书辑考 |
第四节 《农说》撰者马一龙新考 |
第五节 《树艺篇》新考 |
第六节 再论《沈氏农书》与《乌青志》 |
第四章 明代农书的内容、作者与时空:与宋代比较 |
第一节 明代“狭义”农书考述 |
第二节 宋明农书内容的比较 |
第三节 宋明农书作者的比较 |
第四节 宋明农书时空分布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农书的撰写特点:以花谱为中心 |
第一节 明代花谱述略 |
第二节 作为交往工具的花谱 |
第三节 作为自然知识的花谱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代农书的生产:从《树艺篇》到《汝南圃史》 |
第一节 《树艺篇》与农学知识的获取 |
第二节 《树艺篇》与《花史》:农学知识的两次加工 |
第三节 《汝南圃史》的完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农书的传播:以官刻农书为中心 |
第一节 明代官刻农书考述 |
第二节 明代农书的官刻过程 |
第三节 农学知识的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明代农书的阅读:《救荒本草》与《野菜谱》 |
第一节 从私密阅读到开放阅读 |
第二节 开放阅读与“荒政取向”的延续 |
第三节 从开放阅读到多元阅读 |
第四节 讨论:写作、刊刻与阅读 |
第九章 明代农书与地方社会:以《亳州牡丹史》为例 |
第一节 亳州牡丹与《亳州牡丹史》 |
第二节 《亳州牡丹史》所录亲友小考 |
第三节 《亳州牡丹史》所见明代亳州花事活动 |
第四节 《亳州牡丹史》中的阶层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1 课题的研究对象 |
1.4.2 课题的研究范围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研究情况对比分析 |
1.5.2 国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
1.5.3 国内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
1.6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7 课题的研究框架 |
1.8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与改扩建的动因分析 |
2.1 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
2.1.1 西方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
2.1.2 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
2.1.3 中西方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总结 |
2.2 高校图书馆自身需求与职能的变化 |
2.2.1 馆舍面积不足 |
2.2.2 结构设备老化 |
2.2.3 建筑立面陈旧 |
2.2.4 原有空间使用不便 |
2.2.5 书籍借阅模式革新 |
2.3 社会技术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促进 |
2.3.1 网络信息技术发达 |
2.3.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
2.3.3 绿色生态技术的引入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案例及模式研究 |
3.1 独立改扩建式 |
3.1.1 自身改造式 |
3.1.2 原地新建式 |
3.1.3 易地新建式 |
3.1.4 其他建筑改造式 |
3.1.5 独立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
3.2 水平改扩建式 |
3.2.1 单侧改扩建式 |
3.2.2 两侧改扩建式 |
3.2.3 环绕改扩建式 |
3.2.4 内庭改扩建式 |
3.2.5 单元改扩建式 |
3.2.6 水平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
3.3 垂直改扩建式 |
3.3.1 向上改扩建式 |
3.3.2 向下改扩建式 |
3.3.3 垂直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
3.4 高校图书馆既有馆舍的价值研究 |
3.4.1 既有馆舍的价值分类 |
3.4.2 既有馆舍物质层面价值 |
3.4.3 既有馆舍精神层面价值 |
3.4.4 既有馆舍的价值判断与不同结果 |
3.5 小节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与新旧整合方式研究 |
4.1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 |
4.1.1 协调共生原则 |
4.1.2 高效创新原则 |
4.1.3 多样复合原则 |
4.1.4 持续发展原则 |
4.2 高校图书馆内部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1 高校图书馆内部流线分析 |
4.2.2 串连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3 鱼骨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4 环绕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5 辐射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6 流线整合方式与改扩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
4.3 高校图书馆外部新旧体量整合方式 |
4.3.1 新建筑主导式 |
4.3.2 旧建筑主导式 |
4.3.3 新旧一体式 |
4.4 高校图书馆新旧衔接空间设计研究 |
4.4.1 新旧衔接空间的作用 |
4.4.2 新旧衔接空间的设计方式 |
4.4.3 新旧衔接空间对内部流线整合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策略及发展趋势研究 |
5.1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设计策略研究 |
5.1.1 总平面设计策略 |
5.1.2 功能设计策略 |
5.1.3 流线设计策略 |
5.1.4 造型设计策略 |
5.2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
5.2.1 空间整合化的程度提高 |
5.2.2 信息智能化的程度提高 |
5.2.3 开放共享化的程度提高 |
5.2.4 绿色低碳化的程度提高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地区分布统计(共75个) |
附录Ⅱ 国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国外案例共47个) |
附录Ⅲ 国内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国内案例共28个)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以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校校园规划建设湖泊的活动经久不衰 |
1.1.2 海绵城市理念贯彻落实下海绵校园兴起 |
1.1.3 校园湖泊的空间综合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界定 |
1.2.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国内研究梳理 |
2.2 国内典型实践 |
2.2.1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未名湖) |
2.2.2 武汉大学主校区(鉴心湖) |
2.2.3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九龙湖) |
2.3 国外研究梳理 |
2.4 国外典型实践 |
2.4.1 英国阿斯顿大学滨湖住宅(Lakeside Residences) |
2.4.2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巴吞鲁日分校(Baton Rouge) |
2.4.3 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化(龙仁)校区(??????) |
2.5 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高校校湖面积关系及校园湖泊的规模特征 |
3.1 广州高校新老校区及校园湖泊的空间识别 |
3.2 校区用地面积与湖泊水面面积的关系特征 |
3.2.1 校区用地面积及湖泊水面面积的数据统计 |
3.2.2 校区用地面积与湖泊水面面积的关系模型 |
3.3 不同湖泊水面率区间的校园湖泊规模特征 |
3.3.1 校园湖泊水面率变化区间:1%至11%,平均水平为4% |
3.3.2 校园湖泊的规模层级划分:湖面占比较小、较大、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中校园湖泊的空间分布与构成 |
4.1 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中校园湖泊的空间分布规律 |
4.1.1 湖面占比较小的校区空间分布 |
4.1.2 湖面占比较小的校区中校园湖泊空间分布:分散布置 |
4.1.3 湖面占比较大的校区空间分布 |
4.1.4 湖面占比较大的校区中校园湖泊空间分布:集中布置 |
4.1.5 湖面占比大的校区空间分布 |
4.1.6 湖面占比大的校区中校园湖泊空间分布:整体分散、局部集中布置 |
4.2 湖面占比不同的校区空间格局及校园湖泊空间分布 |
4.3 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中校园湖泊的空间构成特征 |
4.3.1 校园湖体:水域空间的典型元素分析 |
4.3.2 水域空间构成:生态景观浮岛较少;以湖心岛为主;综合布局 |
4.3.3 校园湖岸:滨湖地带的组成部分分析 |
4.3.4 滨湖地带构成:区域集群;集聚区域、亲水建筑突出;均匀分布 |
4.3.5 校园湖区:建筑群体的基本单元分析 |
4.3.6 建筑群体布局:类型丰富;教体类为主、商办类为辅,居住类较少 |
4.4 湖面占比不同的校区中湖体、湖岸和湖区空间构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高校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及成因探索 |
5.1 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 |
5.1.1 分散型 |
5.1.2 团块集中型 |
5.1.3 条带复合型 |
5.2 校园湖泊的发展阶段划分 |
5.3 阶段一:老校区在跌宕中发展,校园湖泊注重局部水景营造(1860-1976) |
5.3.1 校园湖泊的空间特征:以分散型为主 |
5.3.2 校园布局和市政建设的综合影响——以暨南大学石牌校区为例 |
5.4 阶段二:校区方案设计引领,突出校园湖泊景观效果(1977-1999) |
5.4.1 校园湖泊的空间特征:由分散型过渡为团块集中型 |
5.4.2 校园规划设计方案的影响——以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为例 |
5.5 阶段三:新校区践行生态优先,体现校湖融合发展(2000-至今) |
5.5.1 校园湖泊的空间特征:以条带复合型为主,团块集中型较少 |
5.5.2 自然基底和设计理念的综合影响——以广州大学城校区为例 |
5.6 空间组织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讨论 |
6.2.1 广州高校校园湖泊建设存在的问题 |
6.2.2 广州高校校园湖泊的空间优化建议 |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岭南建筑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半个多世纪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1.1.2 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地域建筑建筑流派建筑学派 |
1.2 研究对象 |
1.2.1 岭南建筑环境综述 |
1.2.2 岭南地域建筑 |
1.2.3 岭南派建筑的界定 |
1.2.4 岭南建筑学派 |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 |
2.1 西风渐进与行商建筑初变 |
2.1.1 海外贸易下的广州十三行 |
2.1.2 贸易制度的产物广州十三行 |
2.1.3 西洋式建筑初现十三行 |
2.2 广州行商庭园(18 世纪中期至19 世纪中期) |
2.2.1 潘家花园 |
2.2.2 潘长耀花园 |
2.2.3 伍家花园 |
2.2.4 海山仙馆 |
2.3 近代岭南城市化进程 |
2.3.1 条约口岸城市的进化 |
2.3.2 张之洞与岭南城市的晚清革新 |
2.3.3 民国初期的市政建设 |
2.4 岭南乡村进化的中西合璧风尚 |
2.4.1 广府祠堂传统形制下的西式风格运用 |
2.4.2 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 |
2.4.3 开平碉楼 |
2.4.4 潮汕民居进化典型古今相糅、西式致用的陈慈簧宅第 |
2.5 小结 |
第三章 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
3.1 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 |
3.1.1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岭南的发展 |
3.1.2 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作——骑楼 |
3.2 岭南古典主义与岭南教会建筑的演变 |
3.2.1 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形式古典复兴 |
3.2.2 岭南教会建筑的中国式演变 |
3.3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复兴 |
3.3.1 民族主义建筑的尝试——中山纪念堂 |
3.3.2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革新 |
3.4 小结 |
第四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 |
4.1 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 |
4.1.1 岭南新建筑产生之初所表现的进取性、务实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
4.1.2 林克明对现代主义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人 |
4.1.3 勷勤大学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 |
4.1.4 第一代建筑师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现代主义的自觉实践者 |
4.2 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夏昌世 |
4.2.1 岭南新建筑的地域性展现与夏昌世建筑思想的渊源 |
4.2.2 夏昌世的三个岭南新建筑思想观 |
4.3 岭南建筑学派的确立 |
4.3.1 “酒家园林”对岭南派建筑的开创意义 |
4.3.2 岭南派建筑形成的有利条件 |
4.3.3 佘畯南与莫伯治的创作将岭南建筑推入学派高峰 |
4.3.4 岭南派建筑的“活态空间”形态特色探析 |
4.3.5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确立和主流地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 |
5.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岭南建筑学派的贡献 |
5.1.1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的第一次探索时期(1932-1945) |
5.1.2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华工院的初创期 (1945-1977) |
5.1.3 岭南建筑学派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华工院的建设期(1977-1999) |
5.1.4 岭南建筑学派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新发展时期(1999 年以来 |
5.2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新发展两观三性创作理论 |
5.2.1 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特征 |
5.2.2 两观三性建筑创作理念的提炼 |
5.2.3 从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看岭南建筑学派的新成绩 |
5.3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新成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
5.3.1 中国馆:传统韵味的现代演绎 |
5.3.2 从中国器到东方之冠 |
5.3.3 中国馆对于岭南建筑学派创作价值的思考 |
5.4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5.4.1 重大节事对建筑创作的契机 |
5.4.2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全面提升 |
5.5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力量 |
5.5.1 华南理工大学的主流设计力量 |
5.5.2 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辅助力量 |
5.6 小结 |
第六章 笔者对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
6.1 笔者作为岭南建筑学派中青年建筑师的成长过程 |
6.2 和而不同、敢为人先的大屋顶设计——珠岛宾馆东一号工程 |
6.3 道法自然、古典意象和岭南建筑相融合——松园宾馆西一号工程 |
6.4 岭南建筑空间“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帽峰沁苑 |
6.5 岭南休闲文化与海南“岛”派风格设计——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 |
6.6 岭南季候风下的现代传染医院设计——广州市第八医院(新院) |
6.7 “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 |
6.8 “三庭叠翠”与岭南传统工艺魅力——广州亚运城村长院 |
6.9 岭南传统食街与现代市井风情——广州美食园 |
6.10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开放地区的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及设计要素研究[D]. 黄翼.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6)
- [2]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实践历程与创作特色研究[D]. 刘虹.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3]高校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整体保护研究[D]. 卓智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景观风貌及构架的变迁[D]. 贺旭博.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5]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丘建发.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6]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D]. 葛小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8]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D]. 黄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校园湖泊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以广州高校新老校区为例[D]. 刘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 王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