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科学思想方法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论文文献综述)
梁庆周[1](2018)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重要范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方面,研究共同主题有助于更好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范畴体系,规范学科研究范式;实践方面,研究共同主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的关系,正确对待和科学解决新时期新阶段遇到的困难危机和风险挑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实践活动和理论创新活动始终围绕的共同内核。共同主题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在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过程中形成,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领域的核心观点,表达了新时期各阶段的共同思想。另一方面,它通过对新时期时代背景、阶段特征、主要任务、理论成果等要素的概括抽象而被把握,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化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评价。共同主题是一个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系统,主要由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理论要素和实践要素等因素组合而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具有深刻的哲学依据、理论渊源、历史和现实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观点、原理是其根本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主题的有关论述是其重要的理论渊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主题、毛泽东时代关于中国建设主题的探索是其重要的历史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和社会实践是其主要的现实基础。按照客观性、抽象性、相对性、整合性、发展性等原则,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以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前提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确立并得到不断强化。始终坚持这个共同主题,是新时期近四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经验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通过实践和理论两条路径发挥共同主题的作用。实践路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表现为阶段性主题,作用于民族复兴、国家治理、党的实践等活动,发挥其作为共同主题的统领作用。理论路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表现为几种具体样态,作用于理论创新、理论整合、生成理论主题等理论创新活动,表达其作为共同主题的重要地位。这两条路径综合作用,使新时期的全部实践和理论活动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定力。当前,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一是在思想和理论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侵蚀坚持共同主题的思想基础;二是在社会性质、特征、任务等实践认识上存在一定偏离,动摇坚持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三是坚持共同主题的力量有所损耗,削弱坚持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和精神力量。以上问题和挑战如得不到有效应对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极易偏离共同主题,进而发生颠覆性错误,最终导致山河变色、江山易主等不可挽回的恶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毫不动摇地坚持共同主题,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一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武装,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保障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巩固新时期共同主题的思想理论基础;二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的时代特征、主体特征和任务特征,把握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三是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坚持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共同主题+基本问题”的理论创新范式,推动共同主题与基本问题的互动,夯实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方法论基础;四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凝聚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五是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凝聚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精神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进程中,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并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新情况,不断突出和强化共同主题,充分发挥共同主题的统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开辟出宽阔的道路,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田瑞兰[2](20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组成,否则,就不成其为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理论体系。研究这个理论体系的结构组成和逻辑关系,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层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整体性的认识,进一步澄清或纠正某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片面的甚至歪曲的认识,从而坚定全党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从思想高度提升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指导地位,从而进一步增强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此外,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总结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也有利于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高度总结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提升中国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力和借鉴意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首先要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时代背景来看,20世纪中叶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抢占科技高地,试图通过本国的迅速发展来增强在世界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同时由于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迫使一球两制下的世界上的人们在解决矛盾和冲突时更多的选择和平与合作的方式而非战争与对抗的方式。从思想渊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根源是马克思主义,因为其基本的概念、范畴、原理、规律都来自这一基本理论,但由欧洲发源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丰富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更离不开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从实践基础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借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体系本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不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系统地初步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当代最大的历史性课题,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只有首先把握其总体轮廓,理清其发展脉络,抓住其精神实质,确定其横向与纵向的基本坐标,即掌握其基本结构,才能进一步全面理解理论体系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是它的严整性、逻辑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包括主题、精髓和核心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体系的架构中,主题具有纲举目张的统领意义,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轴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精髓之于理论,犹如灵魂之于躯体,理论有了精髓,就有了灵魂,有了活力;失去了精髓,也就失去了理论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科学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和基本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精髓、核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内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发挥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从纵向结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种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探索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上分别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因此对其进行分别研究十分必要。根据三大理论形态在理论体系中形成时间的先后以及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来看,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颗理论大树上的理论成果,都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继往与开来的结合。因此,在进行分别研究的同时又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始终保持历史发展的眼光,才能避免犯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纵向结构研究,有助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这三大理论形态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和特点。从横向结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理论组成,可以提炼出十三条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框架中所处的位置、所产生的影响、所起的作用又是不一样的。只有在搞清楚每一个基本原理的理论内涵、提出背景的基础上,又清楚其在整个理论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做到头脑清楚,既能重点突出又能统筹兼顾,下好社会主义建设这整盘棋。为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横向结构,又可以依据一定的划分视角把这十三条基本原理归结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指理论根据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论;第二层面是指主体内容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第三层面是条件保障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论、社会主义军队和国防建设论、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从横向结构来看,十三条基本原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这个中心点按照由里到外三个层面依次展开,从纵向结构来看,十三条基本原理都衍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基础条件,纵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仅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紧密地连在了一起,而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的发展继续发展和丰富。
苏星鸿[3](20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关系到党、国家、民族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全局,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既需要我们从实践上加以创新,也需要从理论上加以系统研究,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新局面。为此,必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该研究在学术层面上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发展,在理论层面上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在应用层面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论文的研究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理论教育基本原理发展和理论教育实践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复合命题。在导论的基础上,论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史、理论教育基本原理发展、理论教育实践创新发展三个方面展开,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本质、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发展领域和任务、时代境遇等问题。在结束语中,对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整体思考。论文认为,改革开放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内容、任务、领域等理论,实现了党的理论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现代化、网络文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境遇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仍然要实现创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要在实践层面上实现观念、机制、方法、策略上不断创新,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的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吴桂韩[4](2011)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文化是党的灵魂和旗帜,党内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进行研究,既是源于已有建党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维创新和规律认识。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体布局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党内文化不仅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前进的方向,而且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最根本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作为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党内文化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和发展环境。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加强党内文化研究对于推进党内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党的文化软实力和执政合法性,维系政治体系有序运行、稳定和谐,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全党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保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党内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挥党内先进文化对党内外群众的教育引导、激励凝聚作用,形成党内外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都显得十分迫切。与此同时,加强党内文化研究还是深入总结党的建设经验、深刻回答党的建设深层问题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必由之路,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深化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认识的客观要求,是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发展、完成党的建设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是总结现代政党兴衰成败而得出的重要启示。基于此,本文从对党内文化内涵的界定出发,对党内文化的功能特征、战略地位、内在机理、历史演进、历史转型、建设经验、建设规律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目标任务、主要路径进行了综合研究。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大部分。基本内容如下:引言集中阐述了党内文化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之处以及研究不足等几个方面。第一章从党内文化内涵的界定出发,提出了党内文化是政党为了执政和实现政党的奋斗目标而在党内提倡的价值体系以及党组织和成员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和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的总和这么一个重要概念,并据此认为党内文化包括党内所提倡的价值体系、多数党组织和党员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以及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三个基本要素,包括物质载体、制度载体、心理载体、行为载体、活动载体这么五大载体,具有价值整合、塑造形象、建构组织、确立制度、政治教化、凝聚人心、引领社会、感召吸引这么八大功能,具有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科学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相统一、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并存这么七大特征。同时,还对党内文化的生成机理、运行机理和发展机理进行了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章将党内文化的历史演进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具体考察过程中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客观实践的变化与发展又将其分为十一个更细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既总结了九十年来党内文化所经历的四个方面的重大转型,即从革命党文化向执政党文化转型、从伦理主导型文化向伦理法理并重型文化转型、从重集中轻民主型文化向民主集中并重型文化转型、从集体利益主导型文化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型文化转型,又总结了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历史启示。第三章提出党内文化建设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既应当反映文化建设与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又应当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为此,着重探讨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第四章提出党内先进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文化建设应当把握已有实践所得出的经验与教训,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体现党的先进本色、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适应实践发展需要、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保持民族精神特质、体现全球战略眼光这些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围绕发挥党内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带动作用、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作用、对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对和谐世界构建的范导作用的总目标,在任务上应着力建设党内的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先进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在路径上应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坚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着力破除党内潜规则、完善党内制度与关注制度伦理建设、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培育新风正气、推动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重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发挥教育平台、舆论平台、活动平台、制度平台的整体效能。结束语着重提出我们应当保持忧患意识、始终深怀兴党之思,继续提高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辱使命地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李正兴[5](2013)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首次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三化”分别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又构成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有机整体。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有较深入的研究,但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加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独立研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该课题立足于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一个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不断向前推进的发展过程,旨在深入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构成、内在机制、发展路径和价值指向,从而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客观规律。这既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研究,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内容;也可以为落实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战略任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使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活动更加自觉、主动和有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时代条件相结合的过程和结果。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化时代”和“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方面:一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时代条件、解答时代课题、指导时代实践,从而引领和推动时代发展。另一方面,要使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需要、汲取时代营养、反映时代精神,从而创新和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本质是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关键是创造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带指导性的思想理论观点,做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思想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以来就开始了时代化的发展历程,至今已有160多年。这一历史进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标志性的时代化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大课题,我们需要始终结合发展变化着的时代条件,在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客体”,时代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条件客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载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包含四个主要环节:坚持理论指导、把握时代条件是准备环节,顺应时代变化、回应时代课题是开端环节,汲取时代精华、总结实践经验是关键环节,推进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发展是归宿环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是科学追求和价值追求相结合的过程,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发展的过程,也是连续发展与周期发展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是由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决定的。从它的实现前提来看,科学把握时代条件是认识前提,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思想基础,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根本态度。从它的发展动力来看,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内在动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外在动力,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直接动力。从它的成果表达来看,要抓住“实现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课题,围绕“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核心问题”,不断生成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成果;这种成果体现在理论工作者研究中的创新成果、党的领袖着作中的理论创新、党的历史文献中的理论创造等三个方面;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成果在表达上要体现内容具体化、形式多样化、语言通俗化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由多条路径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为起点,着眼于重大时代问题的理论思考,最终在深化“三大规律”认识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时代化的理论路径。我们要以应对和解决重大实践课题为起点,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升华理论成果,最终在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时代化的实践路径。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最终在学习批判借鉴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时代化的文化路径。只有不同的路径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按照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要求全面把握其价值指向。首先,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价值指向,那就是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指引,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以群众的民生所需为现实价值取向。其次,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需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价值指向,那就是要以发展党的指导思想为直接价值目标,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间接价值目标,以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为根本价值目标。最后,改造世界的实践使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从中国发展的实践视角来看就是要引领中国高举伟大旗帜、拓展全球视野、融入世界潮流,从世界发展的实践视角来看就是要引领世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推进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指向,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真正意义。
刘开法[6](2010)在《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的马克思主义观。这里的主题报告指的是不同时期党的主要负责人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传统上称作政治报告。这里的马克思主义观指的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观不仅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而且要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提出看法。本文研究的是主题报告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既与对主题报告其他方面的研究完全不同。也和一般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存在差异。学术界对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学者们写作了大量文章阐述了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十七大以后,学者们纷纷发表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看法。总体而言,学者们对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集中在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上,国内学者对党的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全面,还有待深化和拓展。本文对目前所有党代会主题报告中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系统的、整体的研究,研究的范围更加宽广,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学界研究个别党代会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观的局限性。整体上研究党代会所有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观是本文的重大创新点,也是这篇文章的学术价值之所在。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系统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力图从不同侧面全面反映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观。研究党的主题报告的马克思主义观,首先有必要梳理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的有关情况,这是做好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至今已召开了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除了“一大”没有主题报告之外,我认为,至今已产生了十六个主题报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六个主题报告,这些主题报告都是在战争年代产生的,带有鲜明的战争时期的特点,报告的内容主要是在探索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的主题报告的内容符合中国的实际,是正确的,对当时的革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的主题报告脱离了中国的国情,给革命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有四个主题报告,这一时期的主题报告是新中国成立后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寻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产物。有的主题报告的内容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和错误,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这些错误,不能因为报告里的一些错误和问题,对报告里正确的合理的因素简单地加以否定。对于报告里好的元素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肯定。改革开放新时期产生了六个主题报告,它们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揭示得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深刻。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引功能。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观的第一个方面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主题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发生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来源,社会实践的基础和主体条件。主题报告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主题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主题报告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主题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党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报告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宝贵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观的第二个方面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主题报告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抛弃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必须不断实现理论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极大地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必须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观具有重要的价值。主题报告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有助于倡导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有助于澄清在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认识;有助于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有助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助于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吴炜生[7](2019)在《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和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合理性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的新问题亟待马克思主义的有力解释,国内外多元思潮激烈碰撞中的新辩题也亟需马克思主义的及时回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多种思想文化在中国交流交融交锋,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入耳入脑入心的工作仍有不足,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进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和落地生根的事业,旨在实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标。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都阐述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截止到2019年6月24日,仅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目前举行的15次集体学习中,就有10次的主题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不仅关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且关乎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走向。本研究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诠释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的详细梳理,对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参考借鉴,以“主体、对象、内容、途径”四个分析维度,对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展开学理分析。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创新之处予以阐明;第二章对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形成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和时代背景进行探究;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重点对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观、对象观、内容观和途径观予以梳理;第五章对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主要特征和时代价值进行思考。本研究对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展开剖析,为新时代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供一定的文本参考。
路云辉[8](2003)在《江泽民战略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通过对江泽民的一系列论着和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宏观战略决策的研究,探讨和研究江泽民独特的战略思维方式与思维艺术,加深我们对江泽民战略思想的理解,提高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本文分上下两编。加上导论与结语共十个部分。 导论从战略思维的概念入手,集中阐述江泽民战略思维的本质与地位。江泽民战略思维是谋划国家整体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思维。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这一本质体现在他的思维要素、思维方法、思维视野、思维起点和思维运行机制上,体现在他对国家发展态势的谋划中。江泽民的战略思维反映了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是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思维的典范。江泽民的战略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战略思维方式与当代形势和实践的创造性结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以鲜明的时代内容,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上编分四章,主要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探讨与研究江泽民战略思维的思维方式属性。 第一章主要探讨江泽民战略思维的构成要素与思维方法。江泽民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素养,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在变动不居的事物中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具有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意志。他重全局,谋长远,紧跟时代脚步,解放思想,突破陈规,大胆创新。其思维方法主要有系统整体性思维方法、动态思维方法、前瞻性思维方法。 第二章主要探讨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视野。江泽民具有深邃的历史眼光与开阔的世界眼光。他以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为思维坐标点,以中国的未来发展为思维指向,思维跨越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体现出战略家高瞻远瞩的思维特征。 第三章主要探讨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起点。江泽民“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始终自觉地以国家利益作为其战略思维的逻辑起点。在对外战略中,他以具体表现为民族利益的国家利益作为出发点;在对内战略中,则以具体表现为人民利益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第四章主要探讨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运行机制。为了维护与实现国家利益,江泽民客观分析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预测国际环境的变动趋势以及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他科学评判我国的综合国力,探求我国国力的优势与劣势。在充分综合国内外思维材料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统筹规划了<WP=3>我国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以及战略措施。 下编分四章,主要探讨与研究江泽民的战略思维艺术。 第一章主要探讨江泽民的借势思维艺术。江泽民善于“借东风”。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捕捉世界发展带给我国的机遇,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强劲。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积极采取行动,规避风险,利用机会,发展自己。整个世界呈现出催人奋进的态势。面对这种态势,江泽民主持制定并具体部署了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我国科技快速发展;主持制定了“走出去”战略,提升我国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第二章主要探讨江泽民的乘势思维艺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国力渐增,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社会各方面建设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江泽民乘势而上,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第三章主要探讨江泽民的造势思维。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任重道远,需要全国人民的团结,需要全国人民不断提高建设本领。为了营造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声势,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反腐倡廉行动,增强了党的凝聚力,造就了党与人民的大团结。为了营造全国人民的学习之势,他要求领导干部“讲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创建学习型社会,造就由党内到党外,由领导干部到广大群众的规模巨大的学习声势。 第四章主要探讨江泽民的布势思维。改革、发展、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枚关键棋子,总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江泽民努力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协调统一,部署有利于发展的国内环境。他积极主动开展双边与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树立大国形象,争取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扩大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回旋余地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为国内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外部条件。
段鹏飞[9](2011)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的旗帜和灵魂,它在维护我们党的领导和权威、团结和凝聚全体社会成员、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途与命运。全球化背景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既面临着来自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西化”、“分化”和“和平演变”的严重威胁,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反动势力的肆意攻击和破坏的严峻挑战。因此,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职责。本文立足于全球化这个时代背景,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这条主线,从分析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在当代中国的极端重要性与受到的外部挑战入手,进而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途径,以期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巩固执政地位提供某些借鉴或参考。本文主要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缘由及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理论界关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概述了意识形态基本理论。本章从意识形态概念的渊源与创立出发,探讨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意识形态理论流变与发展,阐述了意识形态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第二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首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历史教训;第三章考察了国外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状况。首先考察了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做法,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特点及其现实启示,然后考察了前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衰亡历程,总结了其失败的教训;第四章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境遇。首先,阐述了全球化的科学内涵、全球化的本质、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性。其次,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五章探索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途径。首先,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其次,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的六大基本原则。最后,探索了全球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八大具体途径。结束语部分主要阐述了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客观趋势和历史进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必须要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并且要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途径。
胡军生[10](2010)在《旗帜问题考与辨》文中指出旗帜问题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不言而喻。这不仅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然而,遗憾的是,人人耳熟的未必就是个个能详的,人人似曾相识的往往却是个个一头雾水的,即使是至关重要的旗帜问题也未能例外。关于旗帜的一系列问题,如分类、内涵、外延、来龙去脉、与其他同一范畴或相近范畴的事物(如路线、指导思想、党章)的地位孰高、关系如何、异同何在,等等,不仅坊间未臻一致,甚至学术界也聚讼纷纭。本文之中,笔者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旗帜问题为主线、以考证为基本方法,分五章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绪论部分交待旗帜问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剖析旗帜、路线的内涵功能、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旗帜既包括具体的外在的物质上的形而下的狭义上的旗帜,如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也包括抽象的内在的精神上的形而上的广义上的旗帜,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竖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七大上竖起的毛泽东思想旗帜、十五大上竖起的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及十七大上竖起的集体智慧结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路线既指具体的空间上的从一地到另一地所经过的道路,也指抽象上的完成某种工作所遵循的途径(如“走夫人路线”)甚至党和国家在思想上、政治上所遵循的根本途径(如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等)。旗帜是竖向的,与之相对应的逻辑谓语是“高举”,而路线是横向的,与之相对应的逻辑谓语是“沿着”;旗帜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涵盖的时间是长期的甚至是永远的,涵盖的空间是所有领域的,而路线的地位要低于旗帜(只有思想路线有些例外),涵盖的时间往往是一个阶段内,涵盖的空间往往是某一领域内;旗帜和路线作为一对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共有五种:包含、交叉、相离、相切、同一),旗帜包含路线,路线被包含于(即从属于)旗帜之中,旗帜是融理论、实践、运动、制度于一体且汇目标、过程、道路、前途于一身的,而路线的涵义远没有这么丰富功能远没有这么齐全。第二章对跟旗帜作用相近的路线、党章等进行探源溯流:我党思想路线的哲学渊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渊源在于《汉书·景十三王传》,奠基于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论着,确立于党的七大上,成熟于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定型于十二大通过修改的党章。政治路线之于思想路线,是具体与抽象、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地位至高无上,《党章》与旗帜、路线的关系类似于器皿和器具的关系,它是旗帜和路线的载体,旗帜和路线只有写进《党章》才意味着其法定地位的确立。第三章考证了物质层面的种种旗帜的来龙去脉,如我党党旗曾以苏维埃的旗帜甚至以中国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的形式出现过,中国国民党的旗帜经历了青天白日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五色旗再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等等。第四章考证了精神层面的旗帜的来龙去脉,如“马克思主义”一词最早是由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从贬义上开始使用的,“列宁主义”一词最早也是由孟什维克首领马尔托夫从贬义上开始使用的,“毛泽东思想”一词最早是由理论工作者张如心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发端于高州、明确于广州、深化于上海、完善于2001年“七一”讲话之中,“科学发展观”一词是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的,等等。第五章上溯中国古代的“三纲八目”下联当代中国的“一纲四目”,描述了坊间杂音,对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准确含义进行了思辨,等等。总之,本文抱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态度,本着无征不信、孤证不立的原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应然研究和实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内证外证理论旁证反证相结合的证明方法等多种方法,全面梳理剖析了关于旗帜的一系列问题,以期能拂尘还真、厘清视听。
二、坚持科学思想方法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科学思想方法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学理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哲学依据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理论渊源 |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
(一)历史基础 |
(二)现实基础 |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主题与共同主题 |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 |
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结构和要素分析 |
(一)构成结构分析 |
(二)构成要素分析 |
五、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概括表述 |
(一)确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原则 |
(二)关于新时期共同主题的几种观点辨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 |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历史考察 |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转换的准备 |
(一)历史准备 |
(二)现实准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形成与确立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形成与确立的标志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阶段性回答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检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承接与推进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跨世纪承接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新阶段推进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新时代推进 |
(一)彰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态度、决心和信心 |
(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开展新时代的实践变革 |
(三)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形成与推进的经验启示 |
(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必须紧密围绕共同主题 |
(二)坚持和深化新时期共同主题必须妥善处理多种困难 |
(三)坚持和深化共同主题必须努力回答好一系列基本问题 |
(四)坚持和深化共同主题必须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实践路径 |
一、贯穿于新时期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主题 |
(一)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
(一)统一于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 |
(二)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
(三)具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 |
三、贯穿于中国国家治理和改革的实践——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例 |
(一)统一于治国理政五年规划(计划)实践 |
(二)上升为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
(三)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三步走‖发展战略 |
(四)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
(五)作用于五年规划(计划)的调控 |
四、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实践——以重大会议和报告视角 |
(一)通过党代会报告的题目显示出来 |
(二)借助党代会的主题展现作用 |
(三)通过大会发出的号召发挥力量 |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理论表达 |
一、表现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具体形态 |
(一)道路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三)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四)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与创新 |
(一)推动对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特征认识的新发展 |
(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全面拓展 |
(三)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实现理论飞跃 |
三、促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生成和整合 |
(一)贯穿于新时期理论成果的生成过程 |
(二)促进新时期理论成果的整合 |
(三)促进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 |
四、促使新时期理论成果形成共同的理论主题 |
(一)使创新成果保持相同的理论本质 |
(二)使新时期理论成果围绕着相同的脉络 |
(三)使新时期理论成果保持共同的方向 |
(四)使新时期理论成果保持一致的历史地位 |
第五章 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原因分析 |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的困难挑战 |
(一)对共同主题的理论认识容易发生偏颇 |
(二)对共同主题的实践认识容易发生偏离 |
(三)共同主题的坚持力量容易发生损耗 |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国内方面的原因 |
(二)国际方面的原因 |
第六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对策思考 |
一、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思想基础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武装 |
(三)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保障体系 |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二、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 |
(一)准确判断时代特征 |
(二)深刻把握主体特征 |
(三)准确把握任务特征 |
三、夯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方法论基础 |
(一)问题导向是破解实践课题的科学方法 |
(二)坚持―共同主题+基本问题‖的范式开展理论创新 |
(三)在共同主题与基本问题的互动中推动实践创新 |
四、凝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 |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二)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和手段创新 |
五、凝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精神力量 |
(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 |
(二)改革创新精神是坚持共同主题的重要力量 |
(三)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的意义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述评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条件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
1.1.1 时代主题 |
1.1.2 时代特征 |
1.1.3 冲突与合作并存的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国家间关系 |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思想渊源 |
1.2.1 理论源头:马克思列宁主义 |
1.2.2 直接理论来源:毛泽东思想 |
1.2.3 文化渊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实践基础 |
1.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 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
1.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1.3.3 苏共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
2.1.1 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不同观点 |
2.1.2 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主题 |
2.1.3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的形成轨迹 |
2.2.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内在关系 |
2.2.3 理论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
2.3.1 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科学内涵 |
2.3.2 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
2.3.3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纵向结构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 |
3.1.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
3.1.2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
3.1.3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 |
3.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
3.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
3.3.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
3.3.2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
3.3.3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横向结构 |
4.1 理论根据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
4.1.1 社会主义本质论 |
4.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
4.1.3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 |
4.1.4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论 |
4.2 主体内容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
4.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
4.2.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 |
4.2.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 |
4.2.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 |
4.3 条件保障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
4.3.1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 |
4.3.2 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论 |
4.3.3 社会主义军队和国防建设论 |
4.3.4 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 |
4.3.5 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的确立及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综述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研究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研究述要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的本质 |
一、发展的本质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思想 |
(二) 西方社会对发展本质的思考 |
(三) 马克思主义对发展本质的科学解答 |
(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发展本质的科学界定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的考量 |
(一) 实践上的生成 |
(二) 时代境遇的追问 |
(三) 逻辑上的建构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的本质 |
(一) 历史由来 |
(二) 科学内涵 |
(三) 时代要求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史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回溯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
(二)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
(三)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
(四)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借鉴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 |
(一)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二) 改革开放发展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三) 改革开放关键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根本原则 |
(二)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是实践基础 |
(三)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思想保证 |
(四) 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关键 |
(五)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是组织保证 |
(六) 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不断创新是动力保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基本特点 |
(一) 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统一 |
(二) 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
(三) 革命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统一 |
(四)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五) 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
(六) 提高和普及的统一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一) 与改革开放实践创新和党的理论创新相适应的规律 |
(二) 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提高相适应的规律 |
(三) 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而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规律 |
(四) 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规律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内容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 |
(一) 基本理论教育 |
(二) 基本路线教育 |
(三) 基本纲领教育 |
(四) 基本经验教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具体内容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育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教育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教育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教育 |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 |
(一) 历史与现实结合中的整体性 |
(二) 理论问题和理论主题统一中的整体性 |
(三) 真理和价值统一中的整体性 |
(四) 继承和创新协调中的整体性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领域和任务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领域 |
(一) 向经济领域发展 |
(二) 向政治领域发展 |
(三) 向文化领域发展 |
(四) 向社会领域发展 |
(五) 向生态领域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任务 |
(一)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科学体系 |
(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进程中推进大众化 |
第六章 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创新 |
一、关于现代化 |
(一) 现代化的界定 |
(二) 中国现代化诉求的特殊性分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观念创新 |
(一) 实践本位的质量观 |
(二)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三) 和而不同的战略观 |
(四) 全面科学的任务观 |
(五) 改革创新的动力观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综合动力机制 |
(二) 系统整合机制 |
(三) 全面激励机制 |
(四) 科学预警机制 |
(五) 有效保障机制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方法创新 |
(一) 灌输和疏导相结合的方法 |
(二)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
(三)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
(四) 理论宣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
第七章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创新 |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
(一) 信息特征 |
(二) 技术特征 |
(三) 实践特征 |
(四) 意识形态特征 |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 理论教育环境面临的挑战 |
(二) 理论教育目标面临的挑战 |
(三) 理论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
(四) 理论教育方法面临的挑战 |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建设 |
(一) 重构教育主题: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旨归 |
(二) 重塑教育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 |
(三) 优化管理模式:以和谐管理为特色 |
(四) 创新传播模式:以现代化为取向 |
四、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科学发展 |
(一) 本质规定:贵在创新 |
(二) 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
(三)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发展 |
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创新 |
一、全球化的基本问题 |
(一) 全球化的概念 |
(二) 全球化的动力 |
(三) 全球化的矛盾 |
(四)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二、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三) 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
三、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
(一) 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 |
(二) 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 |
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创新 |
(一)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
(二)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理论教育创新 |
(三) 着力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新型理论教育队伍 |
(四) 在积极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中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五) 坚持党对思想理论教育的领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难点、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理论与机理: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基础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基本内涵 |
一、文化阐释及其相关重点概念辨析 |
二、作为分析前提的党内文化基本内涵探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要素与载体 |
一、党内文化的基本要素 |
二、党内文化的主要载体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功能与特征 |
一、党内文化的主要功能 |
二、党内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内在机理 |
一、党内文化的生成机理 |
二、党内文化的运行机理 |
三、党内文化的发展机理 |
第二章 进程、转型与经验: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建设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历史转型 |
一、从革命主导型文化向执政主导型文化转型 |
二、从伦理主导型文化向伦理法理并重型文化转型 |
三、从重集中轻民主型文化向民主集中并重型文化转型 |
四、从集体利益主导型文化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型文化转型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
一、党内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
二、党内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
第三章 一般到特殊: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规律探究 |
第一节 规律的研究方法与基本类型 |
一、研究规律的一般方法 |
二、规律类型的基本划分 |
第二节 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三节 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四章 展望与发展:面向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 |
一、先进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
二、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
一、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 |
二、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使命 |
三、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功能延伸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
一、价值理念层面的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二、行为方式层面的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党内先进文化的根本理论建设 |
二、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环境建设 |
三、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主体建设 |
四、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载体建设 |
结束语:深深的忧党情怀浓浓的兴党情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与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
(一) 时代、时代性与时代化的概念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涵义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的关系 |
二、 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理论 |
(二)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理论 |
三、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一)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二)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三) 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 |
(一)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 |
(二) 马克思主义是回答时代课题的成果 |
(三) 马克思主义是汲取时代精华的结晶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历程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初步发展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性飞跃 |
(四)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历程的启示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大课题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构成要素和环节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内涵与特点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系统过程的内容解读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系统过程的主要特点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基本要素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主体要素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理论客体”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条件客体” |
(四)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载体要素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主要环节 |
(一) 准备环节:坚持理论指导,把握时代条件 |
(二) 开端环节:顺应时代变化,回应时代课题 |
(三) 关键环节:汲取时代精华,总结实践经验 |
(四) 归宿环节:推进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机制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认识前提 |
(一) 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认识前提 |
(二)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基础 |
(三) 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态度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动力 |
(一)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动力 |
(二)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外在动力 |
(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直接动力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果表达机制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生成机制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果表现机制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话语表达机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路径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路径 |
(一)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 |
(二) 着眼于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思考 |
(三) 在深化“三大规律”认识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路径 |
(一) 应对和解决重大实践课题 |
(二) 总结实践经验升华理论成果 |
(三) 在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路径 |
(一)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二) 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 |
(三) 在学习批判借鉴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指向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价值指向 |
(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终极价值指引 |
(二)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
(三) 群众的民生所需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价值取向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价值指向 |
(一) 发展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直接价值目标 |
(二)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间接价值目标 |
(三) 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价值目标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 |
(一) 从中国视角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 |
(二) 从世界视角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概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概况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概况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概况 |
第二章 历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
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
四、马克思主义是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
五、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
六、马克思主义的宝贵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对"怎么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探索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
四、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 |
五、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
第四章 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观的价值 |
一、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有助于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 |
三、有助于倡导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四、有助于澄清在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
五、有助于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 |
六、有助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七、有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形成基础与时代背景 |
(一)思想基础 |
1.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2.承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
4.批判借鉴西方的相关思想精华 |
(二)实践基础 |
1.中国共产党人不同时期的践行经验 |
2.习近平扎根于人民群众的从政经历 |
(三)时代背景 |
1.国内背景 |
2.国外背景 |
三、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观与对象观 |
(一)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大众”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观 |
1.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 |
2.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
3.文艺工作者是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 |
4.新闻舆论工作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
(三)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观 |
1.广大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 |
2.普通群众是不可忽略的时代阅卷人 |
3.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
4.外国民众是中国形象的感受者 |
(四)辩证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和对象 |
四、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观与途径观 |
(一)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观 |
1.根本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
2.关键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3.重要内容: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观 |
1.加强理论武装,营造学习大国的求真氛围 |
2.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 |
3.善用群众语言,实现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 |
4.推动媒体融合,创新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 |
5.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国形象的有力塑造 |
(三)辩证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 |
五、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主要特征与时代价值 |
(一)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四重维度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主要特征 |
1.鲜明的问题导向 |
2.辩证的理论思维 |
3.坚定的人民情怀 |
4.宽广的国际视野 |
(三)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时代价值 |
1.风向标:引领全党上下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
2.驱动力:展示推进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的力量 |
3.试金石:动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的评判者 |
4.传声筒:推动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的有效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江泽民战略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江泽民战略思维是当代思维科学的精华 |
一、 战略思维:谋划全局的思维方式 |
二、 江泽民战略思维是谋划国家整体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思维 |
三、 江泽民战略思维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战略思维的典范 |
四、 江泽民战略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丰富和发展 |
上编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结构与程序 |
第一章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要素与方法 |
一、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构成要素 |
(一) 观念要素 |
(二) 知识要素 |
(三) 价值要素 |
(四) 情感要素 |
(五) 意志要素 |
二、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基本方法 |
(一) 系统整体性思维方法 |
(二) 动态思维方法 |
(三) 前瞻性思维方法 |
第二章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思维视野 |
一、 深邃的历史眼光 |
二、 开阔的世界眼光 |
第三章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起点 |
一、 民族利益是江泽民构筑我国对外战略的思维起点 |
(一) 旗帜鲜明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
(二) 为了谋取有利的发展环境,国家关系不应以意识形态定亲疏 |
(三) 作为思维起点的民族利益主要是民族的发展利益 |
二、 人民利益是江泽民构筑国内发展战略的思维起点 |
(一)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二) 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
(三)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
(四)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四章 江泽民战略思维的运行机制 |
一、 战略环境的分析 |
(一)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国际形势 |
(二) 世界发展的两种主要趋势 |
(三) 周边环境的分析 |
二、 综合国力的分析 |
(一) 经济实力 |
(二) 政治实力 |
(三) 文化实力 |
(四) 军事实力 |
(五) 资源实力 |
三、 战略目标、方针、步骤与措施的统筹规划 |
(一) 关于战略目标 |
(二) 关于战略方针 |
(三) 关于战略步骤 |
(四) 关于战略措施 |
下编 江泽民的战略思维艺术 |
第一章 江泽民的借势思维 |
一、 利用现代科技革命的机遇,谋求我国发展 |
二、 利用经济全球化所造就的发展态势,谋求我国发展 |
第二章 江泽民的乘势思维 |
一、 加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
二、 加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
三、 加快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
第三章 江泽民的造势思维 |
一、 造团结之势 |
(一)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
(二) 提出并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三) 反腐倡廉 |
二、 造学习之势:从“讲学习”到“创建学习型社会” |
(一) “讲学习”思想的提出 |
(二) 对“讲学习”的战略部署 |
(三)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及目的 |
(四) 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战略部署 |
第四章 江泽民的布势思维 |
一、 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布社会主义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之势 |
(一) 改革、发展、稳定是影响全局的关键性棋子 |
(二) 协调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 |
二、 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布稳定发展的国际态势 |
(一) 积极发展与大国的建设性关系 |
(二) 积极利用国际组织,开展多边外交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意识形态概述 |
第一节 意识形态概念的渊源与创立 |
一、意识形态概念渊源 |
二、意识形态概念的创立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一、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意识形态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
(一) 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观念体系" |
(二) 意识形态是"观念的上层建筑" |
(三) 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
(四) 意识形态是"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 |
三、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 |
(一) 提出"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使意识形态成为一个中性术语 |
(二) 指出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并把意识形态按阶级划分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 |
(三) 提出了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
二、意识形态的特征 |
(一) 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二) 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
(三) 意识形态具有系统的理论性 |
(四) 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五) 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
(六) 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渗透性 |
三、意识形态的功能 |
(一) 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 |
(二) 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
(三) 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
(四) 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 |
(五) 意识形态的外交功能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教训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回顾 |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初步形成阶段 |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二)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正式确立和巩固阶段 |
(一) 全面肃清封建主义思想和帝国主义思想 |
(二) 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与宣传 |
(三) 针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教育改造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批判 |
(四) 明确提出发展和繁荣文艺事业的"双百"方针 |
(五) 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廉政建设 |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曲折发展和严重破坏阶段 |
(一) 以阶级斗争和"左"倾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意识形态 |
(二) 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意识形态 |
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转型与重新确立阶段 |
(一)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思想路线 |
(二) 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方针 |
(三) 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 |
(四)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代课题 |
(五) 提出了理想信念和"四有"新人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
五、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丰富和继续发展阶段 |
(一)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
(二)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三) 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
(四) 提出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并开展了"三讲"教育 |
(五)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 |
六、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进一步丰富和创新阶段 |
(一) 开展大规模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 |
(二)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三) 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四) 进一步推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五) 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二) 必须始终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 |
(三) 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领导权 |
(四) 必须始终坚持党在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上的创新 |
(五) 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 |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教训 |
(一) 过分突出并夸大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 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被严重扩大化 |
(三)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方式简单粗暴 |
(四) 忽视并放弃对其他优秀文化的借鉴与吸收 |
第三章 国外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考察 |
第一节 西方资本主义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考察 |
一、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做法 |
(一) 利用法律手段加强和保障其意识形态 |
(二) 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维护和推广其意识形态 |
(三) 通过宗教的教化力量塑造其意识形态 |
(四) 通过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和引导其意识形态 |
(五) 借助各种载体传播和推广其意识形态 |
二、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特点 |
(一) 意识形态建设趋向中间化 |
(二) 意识形态建设呈现包容性 |
(三) 意识形态宣传具有垄断性 |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一) 必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二) 必须不断拓展党的意识形态的涵盖面和包容性 |
(三) 必须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在各种社会思潮中的引领作用 |
(四) 必须牢牢掌控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主阵地 |
第二节 前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衰亡的演变历程与历史教训 |
一、前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衰亡的演变历程 |
(一) 列宁时期苏共意识形态建设的创建与奠基 |
(二) 斯大林时期苏共意识形态建设的偏差与失误 |
(三) 赫鲁晓夫时期苏共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失误 |
(四)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意识形态建设严重僵化 |
(五)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意识形态建设的彻底崩溃 |
二、前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失败的历史教训 |
(一)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二) 必须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
(三) 必须牢牢把握政党新闻舆论的根本方向 |
(四) 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 |
(五) 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
(六) 必须正确评价党的领袖、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实践 |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境遇 |
第一节 全球化的内涵及其本质 |
一、全球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
(一) 全球化概念的提出 |
(二) 全球化概念的内涵 |
二、全球化的本质及其意识形态性 |
(一) 全球化的本质 |
(二) 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性 |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全球化给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 |
(一) 全球化为我们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二) 全球化为我们党对外宣传其意识形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三) 全球化为我们党丰富和发展其意识形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 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
(二) 全球化背景下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受到严峻挑战 |
(三)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
(四)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严峻挑战 |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 |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
一、全球化背景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党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
二、全球化背景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三、全球化背景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前途与命运 |
四、全球化背景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三、党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四、一元主导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五、灵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
六、广泛性与包容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对策 |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党的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
二、大力发展经济以夯实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物质基础 |
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以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适应能力 |
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整合力 |
六、牢牢掌握党对媒体的领导权以确保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舆论导向 |
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巩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基础 |
八、加强意识形态队伍建设以确保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的课题 |
(10)旗帜问题考与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大是大非大讲究 |
第一节 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旗帜内涵功能辨 |
第一节 旗帜的内涵发微 |
第二节 旗帜的功能发微 |
第三节 旗帜的分类发微 |
第四节 旗帜路线关系辨 |
第二章 旗帜相关概念辨 |
第一节 思想路线源流考 |
第二节 政治路线演变考 |
第三节 我党党章演进考 |
第四节 路线、党章、指导思想关系辨 |
第三章 物质层面旗帜考 |
第一节 我党党旗的昨日今朝 |
第二节 我军军旗的前生今世 |
第三节 古今中外的国旗种种 |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前前后后 |
第四章 精神层面旗帜考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旗帜的由来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由来 |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由来 |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前前后后 |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前前后后 |
第六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由来 |
第五章 旗帜系列问题辨 |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地位关系发微 |
第二节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发微 |
第三节 坊间杂音不必畏惧但应正视 |
第四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历史必然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坚持科学思想方法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D]. 梁庆周.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 田瑞兰. 河北大学, 2010(10)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苏星鸿. 兰州大学, 2010(10)
- [4]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 吴桂韩.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5]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D]. 李正兴.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6]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刘开法. 山东大学, 2010(09)
- [7]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研究[D]. 吴炜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江泽民战略思维研究[D]. 路云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2)
- [9]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段鹏飞.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10]旗帜问题考与辨[D]. 胡军生. 苏州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