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时期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时期

一、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论文文献综述)

郭潇[1](2019)在《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建筑装饰意象作为贯穿建筑装饰形式表达、受众联觉体验与意识认知的重要内容,对整体建筑的影响以及作用是十分鲜明的,同时也是建筑文化多元性研究的重要特质之一。目前,国内对于建筑装饰的研究多集中在装饰实体方面,对于装饰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缺少,特别是东北地区因所属地域特殊性导致相关建筑装饰研究匮乏,建筑实物遗存因自然条件变迁亟待保护。在此背景下,课题以“建筑装饰意象”为研究内容,主要探讨在东北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筑装饰呈现出怎样的丰富形态,有多少受到中原建筑文化与技术影响,又有多少对中原建筑产生着某种影响与渗透。并且,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审美的社会性、物质性,主观知觉性与客观功利性所形成的互相依赖形成的美感,对不同社会阶段建筑装饰的表现方式、目的和意义的影响及表现特征又有哪些不同。论文的第一与第二部分作为全篇的立论基础与逻辑起点,在对基本概念予以阐释的基础上,完成了研究理论的框架构建,界定了论文的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第三至第六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论文结合艺术学规律分析与建筑学微观建筑形态阐释,运用图像学分析法、历史演进分析法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采用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手段,以图式解析与文字论述相结合,对隋唐羁縻府州时期、辽金北方王朝时期、元明清中央王朝时期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进行分析。隋唐羁縻府州时期东北地区崛起了“海东盛国”——渤海国。装饰图案题材基本取材于唐、高句丽,并受所处地域经济的影响,导致渤海中心地区与偏远地区建筑形式不统一,致使渤海国没有原生的建筑装饰形式,只能吸取借鉴优秀的其他文化,是为接受性装饰意象;辽金北方王朝时期是北方民族、北方文化成型与产生话语权的时期,也是各个民族融合交流的全盛时期。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图案题材丰富,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在地性生活的特点。由于辽金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政治等因素,并最终经文化的涵化整合,体现了建筑装饰意象依赖性的特点;元、明、清三朝完成了以中国王朝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的建立,皇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约束力加强。这个时期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平行移动,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基本表现出与中原建筑协同的特点,原则性、指导性建筑做法成熟,形成了接受性装饰意象类型。东北人民对外部文化的接收和吸纳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和再建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急剧性、主动性、模仿性的特点,装饰意象也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尹弘泽,杨其威[2](1994)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文中认为本文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和聚落类型之研究》(1989)的基础上写作的,而在1995年11月23~24日英国约克大学考古学系发起的"近代远东考古学研究"学术报告会上以英文宣读的。这里,将其译为中文发表,以便国内学术界了解。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早期阶段仍属薄弱环节,尤其外国学者更少有这方面的论文发表,这便是难得的一篇。尹弘泽教授的这篇论文所提出的历史分期方法,是以艾尔曼的人类学(Elman Service’s)研究成果为依据,分析有关的居住模式、建筑形制和建筑技术等。其研究的地理范围限于黄河流城;时间是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按社会性质,他分为群栖社会时期、早期部落社会时期、晚期部落社会时期、领导阶级社会时期和古代君国社会时期。

刘亦师[3](2012)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主线与分期》文中研究表明现有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着述在体例上多类似于"纪事本末体",缺少一条贯通始终的主线。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主线,循3条路径交错进行:在外力影响下,由外国人主导的各种建筑活动;在不同时期,由中国政府主导的近代建设;以及由中国民间自身主导的、在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进行的近代化建设。指出依据这一理论,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可分为4个时期。

祝帅[4](2006)在《在本土与全球之间 ——“平面设计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本文通过中国先秦设计思想文献梳理与现代阐释、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历史联系、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师个案研究三大板块、近二十个专题,紧密结合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实践的独特语境和特殊问题,阐释了“平面设计本土化”这一长期以来未得到系统的学术讨论的命题在理论上展开的多个角度及其在创作实践中的意义。

耿士玉[5](2015)在《《建筑学报》的话语流变:1954-2008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学报》是唯一一本与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历程同步的建筑杂志,并且,在中国建筑杂志的演变中,因其学术性与官方性的双重特点而具有特殊的分量。本文以《建筑学报》创办到《建筑学报》改制为公司——即1954-2008年这段时间为研究对象,历史地考查《建筑学报》中话语和话语权的转变,以期从中折射出的中国建筑在这50年的转变。本文将通过《建筑学报》与建筑学会的关系、《建筑学报》的运行、《建筑学报》中核心作者的研究及《建筑学报》中关键词条的研究四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建筑学报》与建筑学会的关系,主要从各阶段内《建筑学报》的主办机构——建筑学会的身份特征及变化出发,结合其与《建筑学报》关系的变化和《建筑学报》自身定位的变化,来看建筑学会对《建筑学报》话语权及其变化的过程。第二部分,《建筑学报》的运行,此处的《建筑学报》是包括编辑部和背后各种程序的一个整体机构。通过《建筑学报》具体的组织方式和工作程序,分析在不同的阶段内建筑学会的话语权如何在《建筑学报》中渗透和其他因素对《建筑学报》形成的影响,即不同阶段建筑学会话语权的渗透和一定程度的分解。第三部分,《建筑学报》中的核心作者,主要是透过作者这一话语权和话语之间转换的角色,来看《建筑学报》中呈现的是哪些人的话语。这部分主要是从数据统计出发,分析不同时间段内核心作者的分布特征,借此也可反映出《建筑学报》话语权的变化。第四部分,《建筑学报》中关键词条的研究,是基于《建筑学报》内容的分析。借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建筑学报》的关键词条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看《建筑学报》中的话语流变。最后,结合四部分的内容,对1954-2008这一阶段内的《建筑学报》进行新的分期梳理,提出1955、1958、1964、1980、2002年这几个节点。并试从《建筑学报》这一角度,来看中国现当代建筑话语流变的特点。

张建华,杨昕沫[6](2020)在《在世界史与中国史之间:中国东北史的使命、地缘、范式与转向》文中指出中国东北史学科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史家治史之使命感延续至今。纵观80余年中国东北史研究历程,经历了边政史、边疆史、地方史、地区史、区域史和新史学等不同的研究形态,在研究方法上也杂糅了历史—文化地理、地缘政治、国际关系、民族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论。自冷战结束后的近30年间,中国东北史学科在研究领域、资料文献、研究方法和关注焦点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马晓燕[7](2018)在《尖底瓶的功能及其演变》文中认为尖底瓶主要出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西王村类型的遗址中,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尖底瓶的材质以泥质和陶质为主,其共同特征是:瓶口较小、下身偏长、底部为尖,但是在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形状却有些差异。尖底瓶主要流行于仰韶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消失,但在殷商时期甲骨文和周代时期欹器中却发现了其演变的轨迹。文章在分析有关尖底瓶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考古情况,对上述这一现象进行了介绍,并对尖底瓶的功能和演变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周亚辉[8](2009)在《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几个版本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丰厚博大的历史内涵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系统研究出版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版本:1983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简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1985年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的田自秉先生撰着的《中国工艺美术史》;1985年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龙宗鑫先生撰着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1993年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卞宗舜、周旭、史玉琢撰着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这些工艺史着作的出版,为之前处于零星研究状态的中国工艺美术研究、工艺史着写作,建构了基础平台,至今是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的基础文本。本文针对这几个版本展开研究,力求通过编着特点分析、分期方法分析等,揭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史写作的知识谱系,及90年代以来一些新探索的价值。工艺美术史的研究,一是对以往工艺的描述和分类;二是说明工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三是通过工艺发展的因果关系阐明存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全文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对《中国工艺美术史》几个有代表行的版本进行述评,主要包括了“院本”、“田本”、“龙本”和“卞本”的出版情况、着述特点和分期结构比较。中国工艺美术史写作的分期手法多样,但分期的基本类型概括来说有两种,一是以政治朝代的更替为依据,二是以社会性质变化为依据。第二章阐述了部分学者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新的尝试。近十几年来,很多学者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都进行了新的尝试,撰写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蔚然成风,各种版本有几十种之多,除了通史的研究,还出现了门类史和断代史的新的探索。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合理性。第三章结合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将自编教材与现有版本内容设置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一直以来的工艺美术史研究主要是结合考古学、文献资料、工艺品鉴赏的方式来展开的,这些方法是必须的,但是对于面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来讲,这种方式显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作为通史形式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一般来讲主要的教学内容大致包括各个历史时期有哪些工艺门类和代表作品;各个时期工艺材料、技术的发展情况;各个时期工艺美术的特点等等。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到众多工艺美术品的设计思想和创意理念,以及这些“设计品”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因此,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带来新的维度。本文的目的旨在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获得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问题的把握,寻找更多的具有特色的工艺美术史研究方法,探寻工艺美术研究的新思路。

万新华[9](2015)在《傅抱石学术着述年表》文中研究指明题记:傅抱石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美术家之一,其美术史学、美术理论研究精深独到,影响深远。民初梁任公曰:"学者之谱,可以观一时代思想,事功家之谱,可以观一代事变,其重要相等。"所以,了解傅抱石之学术,对理解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之演进大有裨益。近年来,笔者专注傅抱石其人其艺,收集了若干傅氏散佚文章,有的对了解其艺术思想甚为关键。两年前为着述《傅抱石美术史学论稿》,曾摘录叶宗镐《傅抱石年谱》相关内容编辑《傅抱石学术着述编年》,然仅

贺佳贝[10](2015)在《藏族寺院建筑设计区域特征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藏族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艺术,而寺院建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佛教的传播和教派的更迭,寺院建筑一方面承载着藏族传统文化的物化象征符号,另一方面传承着藏传佛教的宗教文化信仰,并影响着藏族人民的建造活动及审美取向。就寺院建筑建造而言,无论是选址布局、修建技术,还是外观装饰和室内装潢,都处处展现着作为藏族建筑的代表所体现的整体筑建水平和艺术,因此,探讨藏族寺院建筑的装饰艺术,是深入了解藏族历史和文化艺术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自然环境和周边地区建筑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影响,藏族寺院建筑呈现区域性特征,形成了三大相对独立且又有着一定联系的区域,其寺院建筑形式,特别是装饰艺术形成了包括庄严朴实的卫藏地区、绚丽斑斓的康巴地区、粗犷强烈的安多地区的格局。这种状况是与藏族发展历史,尤其是藏传佛教的形成与传播,以及藏族地区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与物产密切相关。通过对各个地区寺院建筑设计的呈现形态及特征揭示,以及从建筑空间功能、平面布局、宗教观念呈现、装饰手法、使用材料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藏族寺院建筑虽然都是藏传佛教的产物,但因藏传佛教内部教派林立,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对这些特征的解读,为我们了解藏传佛教各个派别的教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以往研究藏传佛教史和建筑史所忽略的视角与方法。藏族寺院建筑设计的区域性特征,反映出藏民族对外来文化的撷纳;对信仰的虔诚;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态度之下的造物精神,不仅是我们保护和传承藏传佛教建筑必须予以重视的,而且对现代建筑设计也不无裨益!

二、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对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意象理论的研究
        1.2.2 建筑装饰理论的研究
        1.2.3 建筑意象理论研究
        1.2.4 东北地区古建筑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研究方法框架建构
    2.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历史流变
        2.1.1 地域装饰形成的环境文化根基
        2.1.2 东北地区地域建筑发展脉络
        2.1.3 东北地区的族群民族特质
    2.2 古建筑装饰意象的概念解析
        2.2.1 装饰的概念辨析
        2.2.2 意象的本体范畴
        2.2.3 装饰与意象关系辨析
    2.3 意象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2.3.1 建筑观念形成装饰意象背景
        2.3.2 建筑装饰实物成为意象载体
        2.3.3 人对建筑装饰的感受形成装饰意象
        2.3.4 强质意象与弱质意象
    2.4 实践美学指导下的建筑装饰意象表征
        2.4.1 实践美学反映论下建筑装饰物理属性
        2.4.2 人的感觉感知塑造建筑装饰意象
        2.4.3 建筑建造活动积淀于建筑装饰意象
    2.5 本章小结
3 羁縻府州时期的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3.1 隋唐大扩张时期的发展背景
        3.1.1 唐代社会情况
        3.1.2 地方政权渤海国
        3.1.3 东北疆域概况
        3.1.4 渤海国五京迁徙带来建筑建造活动的传播
    3.2 板瓦
        3.2.1 表现性主题: 意匠文字
        3.2.2 特征功能: 生产责任制
        3.2.3 主题特征与汉化功能的相似性
        3.2.4 装饰特异性表征
    3.3 筒瓦
        3.3.1 事实性主题: 植物纹样
        3.3.2 形式变种: 生活数理
        3.3.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3.3.4 构图形式与等级重心
        3.3.5 主题特征与佛教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3.4 墓葬壁画
        3.4.1 事实性主题: 人物
        3.4.2 特征功能:描绘现实生活
        3.4.3 构图形式与文化立场
        3.4.4 主题特征与儒学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3.5 石灯幢
        3.5.1 石灯幢的艺术特色
        3.5.2 石灯幢的建筑特色
        3.5.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3.5.4 艺术形式与宗教立场
    3.6 砖瓦构件
        3.6.1 事实性主题:动植物纹样
        3.6.2 功能特征:结构改良
        3.6.3 艺术形式与外交文化立场
        3.6.4 等级重点
    3.7 本章小结
4 北方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依赖性意象
    4.1 辽金民族大融合时代的发展背景
        4.1.1 辽代社会概况
        4.1.2 金代社会基本情况
    4.2 装饰题材及象征意涵的多样性
        4.2.1 图案题材丰富
        4.2.2 壁画、绘画技艺
        4.2.3 瓦当纹样特色
        4.2.4 雕刻技术表征
    4.3 装饰回应环境
        4.3.1 本地民族化的装饰
        4.3.2 民族自强精神的影响
        4.3.3 宗教信仰的作用
    4.4 建筑装饰的融合与承袭
        4.4.1 茶的连接
        4.4.2 杂居的生活状态
        4.4.3 与宋的承袭
        4.4.4 浪漫主义思想
    4.5 建筑活动再生
        4.5.1 都城文化
        4.5.2 佛塔类型建筑
        4.5.3 建筑装饰技术进步
    4.6 本章小结
5 中央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5.1 元、明、清大一统时代的发展背景
        5.1.1 元代社会基本背景
        5.1.2 明代社会概况
        5.1.3 清代社会基本情况
    5.2 视觉冲击力形式的单一与清晰
        5.2.1 色彩体系特征
        5.2.2 细部的图形特征
        5.2.3 建筑彩画的特殊性
        5.2.4 建筑装饰图案分析
    5.3 印象深刻形式感
        5.3.1 建筑装饰材料更新
        5.3.2 建筑形式限定
        5.3.3 工具理性的体现
        5.3.4 追且追求个性
    5.4 理想化的建筑追求
        5.4.1 吸附聚合
        5.4.2 伦理理性要求
        5.4.3 喇嘛教的影响
        5.4.4 龙纹的成型
    5.5 建筑活动
        5.5.1 盛京城的建造
        5.5.2 交流活动影响
        5.5.3 明代造城运动
    5.6 本章小结
6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演化特征及其规律
    6.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演化特征
        6.1.1 急剧性
        6.1.2 主动性
        6.1.3 模仿性
    6.2 装饰意象演化规律
        6.2.1 由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6.2.2 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
    6.3 创新点
        6.3.1 创新点一
        6.3.2 创新点二
        6.3.3 创新点三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内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主线与分期(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主线
2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分期

(4)在本土与全球之间 ——“平面设计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序 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职业定位与学术定位
第一章 “本土化”研究成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萨皮尔、沃尔夫与语言相对论对思维方式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福柯对“物之序”的考察及其对文化规训的反思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文化特殊主义范式
    第四节 整合营销传播与广告学领域的成果
第二章 周易与“象”的设计式思维
    第一节 易象的生命精神与设计意味
    第二节 “象”:在“言”与“意”之间
    第三节 从“观物取象”到“观象制器”——对《系辞传》与设计的互动研究的考察
    第四节 从“易象”发想“当代视觉文化”
第三章 道禅影响下的造物与设计哲学
    第一节 天人相分——道家思维方式中的一种“前理解”
    第二节 释“反”——“反设计”论纲及其道家思想根源
    第三节 “意境”的道家解释
    第四节 “顿悟”、沉默与对于话语霸权的解构——禅宗思想中的“设计式思维”
第四章 儒家伦理观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启示
    第一节 由“礼”触及的设计问题
    第二节 儒家有关“创造”的论述
    第三节 从儒家提供的社会学视角看设计
第五章 中国平面设计本土化的探索历程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思想与研究成果
    第二节 几位思考本土化问题的当代学者
    第三节 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师的思考范式
第六章 中国现代设计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历史联系
    第一节 内部研究的方法——以书籍设计及其教育为中心
    第二节 外部研究的旨趣——兼谈广告学与艺术设计的学科整合
    第三节 新中国动画设计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第四节 与创作实践并重的艺术设计思想——以闻一多的艺术和设计批评为例
第七章 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师个案研究
    第一节 陈绍华的认同与焦虑
    第二节 王粤飞、文化普遍主义及其他
    第三节 王序的意义
跋 尴尬的平面

(5)《建筑学报》的话语流变:1954-200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内容
        1.1.1 《建筑学报》在中国建筑杂志演变中的特殊位置
        1.1.2 《建筑学报》的历史与研究范围的选取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局现性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学报》与中国建筑学会
    2.1 1954年的《建筑学报》与成立之初的中国建筑学会
        2.1.1 中国建筑学会的成立之初的双重任务
        2.1.2 1954年的《建筑学报》
    2.2 建筑学会领导关系的确定与变更:1955-1958
        2.2.1 建筑学会领导关系的确定
        2.2.2 建筑学会与《建筑学报》的关系变化
        2.2.3 《建筑学报》的变动
    2.3 “政治挂帅”下的《建筑学报》与建筑学会:1959-1979
        2.3.1 建筑学会和土木工程学会的联合办公
        2.3.2 建筑学会的解散与《建筑学报》历时最长的停刊
        2.3.3 建筑学会与《建筑学报》的外交作用
        2.3.4 建筑学会与《建筑学报》风格初现转变
    2.4 市场化下的《建筑学报》与中国建筑学会:1980-2008
        2.4.1 建筑学会的变革
        2.4.2 《建筑学报》的角色转换
        2.4.3 2003-2008 年建筑学会和《建筑学报》发展的新时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学报》的运行
    3.1 编委会主导阶段:1954-1966
        3.1.1 创刊初期《建筑学报》的运行
        3.1.2 1955-1966年《建筑学报》运行的多变阶段
        3.1.3 《建筑学报》编委的选取与职责
        3.1.4 编辑及工作程序的具体执行
    3.2 国家建委领导阶段:1973-1979
    3.3 主编力量加强阶段:1980-2002
        3.3.1 编委会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3.3.2 主编的多重身份与职责
        3.3.3 工作程序
    3.4 编辑部力量加强阶段:2003-2008
        3.4.1 编委的组成和工作内容
        3.4.2 编辑部的变动
        3.4.3 工作程序的变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学报》核心作者研究
    4.1 编委会主导阶段的核心作者:1954-1966
        4.1.1 1954年的国外作者与清华大学的作者
        4.1.2 1955-1966年核心作者的地域、机构特征
        4.1.3 集体创作方式的出现
    4.2 国家建委直接领导阶段的核心作者:1973-1979
        4.2.1 1973-1979年,核心作者的地域、机构特征
        4.2.2 集体创作突出
    4.3 主编力量加强阶段的核心作者:1980-2002
        4.3.1 1980-2002年核心作者群的地域、机构特征
        4.3.2 建筑学会在《建筑学报》的影响力
    4.4 编辑部力量加强阶段的核心作者:2003-2008
        4.4.1 2003-2008年核心作者群地域、机构分布特点
        4.4.2 高校及高校设计院核心作者集中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学报》关键词条研究
    5.1 关键词条的统计与组织
        5.1.1 关键词条的筛选与组织
        5.1.2 数据分析
    5.2 关键词条的演变分析
        5.2.1 民族形式/现代建筑/建筑创作
        5.2.2 环境/功能/技术
        5.2.3 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附录——建筑学会档案资料图索引
附录
作者简介

(8)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几个版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中国工艺美术史》几个版本的述评
    第一节 《中国工艺美术史》四个版本出版的基本情况
        1、院本
        2、田本、龙本、卞本
        附:《中国工艺美术史》四个版本的分期目录
        1、院本
        2、田本
        3、龙本
        4、卞本
    第二节 《中国工艺美术史》四个版本的着述特点分析
        1、院本
        2、田本
        3、龙本
        4、卞本
    第三节 《中国工艺美术史》四个版本的分期结构比较
第二章 部分学者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的新尝试
    第一节 通史的研究
        1、两个版本的分期目录
        2、两个版本的着述特点
    第二节 门类史的研究
    第三节 断代史的研究
    第四节 新的分期方法的探讨及理论依据
第三章 结合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我的看法
    第一节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的几点感受
    第二节 自编教材与现有版本内容设置的比较分析
        附:自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目录
    第三节 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1、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2、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10)藏族寺院建筑设计区域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藏族寺院建筑设计
    2.1 藏族寺院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2.1.1 洞穴时期
        2.1.2 前弘期与后弘期
        2.1.3 三大地方政权轮流统治时期
    2.2 藏族寺院建筑设计的特征
        2.2.1 选址与布局——环境所致,格局非凡
        2.2.2 修建与技术——工匠精神,淋漓发挥
        2.2.3 外观与装饰——清亮斑驳,众心所向
        2.2.4 室内与装潢——静谧超然,众心所归
    2.3 藏族寺院建筑文化与周边地区建筑的互渗
第三章 藏族寺院建筑设计的区域分析
    3.1 藏族寺院建筑设计的区域分布
    3.2 藏族寺院建筑形成区域性的原因
    3.3 卫藏地区
    3.4 康巴地区
    3.5 安多地区
第四章 藏族寺院建筑设计区域比较分析
    4.1 建筑空间功能比较
        4.1.1 佛殿空间
        4.1.2 经院空间
        4.1.3 僧房空间
    4.2 平面布局形制比较
        4.2.1 单体建筑平面形制
        4.2.2 群体建筑平面布局
    4.3 宗教观念呈现形态比较
        4.3.1 多佛观
        4.3.2 戒魔观
        4.3.3 轮回观
    4.4 建筑装饰手法比较
        4.4.1 构件装饰
        4.4.2 材料使用
        4.4.3 装饰色彩
第五章 藏族寺院建筑区域性特征的文化阐释及设计启示
    5.1 藏族寺院建筑区域性特征的文化阐释
        5.1.1 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5.1.2 崇拜渗透,信仰浓厚
        5.1.3 和谐共生,超越自然
    5.2 藏族寺院建筑设计对现代藏式建筑设计的启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D]. 郭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2]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A]. 尹弘泽,杨其威. 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 1994
  • [3]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主线与分期[J]. 刘亦师. 建筑学报, 2012(10)
  • [4]在本土与全球之间 ——“平面设计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践[D]. 祝帅. 中央美术学院, 2006(10)
  • [5]《建筑学报》的话语流变:1954-2008年[D]. 耿士玉. 东南大学, 2015(08)
  • [6]在世界史与中国史之间:中国东北史的使命、地缘、范式与转向[J]. 张建华,杨昕沫. 世界历史评论, 2020(04)
  • [7]尖底瓶的功能及其演变[J]. 马晓燕.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03)
  • [8]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几个版本的分析[D]. 周亚辉.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7)
  • [9]傅抱石学术着述年表[J]. 万新华. 艺术学界, 2015(01)
  • [10]藏族寺院建筑设计区域特征对比研究[D]. 贺佳贝. 湖南工业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时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