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实验教学系统的结构及其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罗正琼[1](2019)在《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对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是物理学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随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到逐渐实施,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肩负着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重任。本研究通过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程教与学现状调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培养情况,研究实验探究能力素养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关系,作为实验探究教学的核心。结合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教与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文献研究提出实验探究教学的策略,对初中物理教材中出现的实验探究内容进行分类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创设情景,制造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收集信息、处理实验数据”等方面设计实验探究,从改进实验方案、优化实验器材、突出实验效果进行教学设计,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目的。将本研究中的教学设计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实践,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建议。通过对学生实验探究当堂评价、学生期末成绩及学生访谈情况分析,利用本研究中的教学设计教学确实提高了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晖[3](2017)在《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评价体系的初步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新课改后,实验探究被大量引入中学物理教学,并且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科学探究过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最全面、最系统的体现是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不仅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更能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目前,针对初中生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评判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教师不能准确评价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现状,自然不能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探讨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有效评价为目的,针对评价体系的初步建构进行探索与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文献,了解研究现状,明确具体研究问题,其次对实验探究能力的构成、维度、层次以及培养原则、思路进行理论分析,作为建构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评价体系的支撑点,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通过实证分析研究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最后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为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发展提供建议。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提出以下建议:设计适合不同探究类型的实验工作单;邀请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测评,扩大调查对象;优化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评价体系,引入教育教学实践,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常规化评价方式。
王太军[4](2016)在《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国际上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但现实中存在大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低效或无效的事实,成为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病垢与瓶颈。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构成特点”、“怎样发展”、“培养低效原因”等问题的研究还相对欠缺。在学科教育领域,现行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尚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相距甚远。关于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特征的研究,以及如何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培养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其理论与实践之问题,均亟待解决。在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建构方面,本研究认为,实践能力是人在完成实践任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顺利解决现实问题的稳定心理特征。基于普通高中学生心理能力结构特点,结合已有研究基础,以及当前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高中学段适龄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要求,本研究尝试构建出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认为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要素主要包含两大能力因素群:一般能力因素群和特殊能力因素群,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作用域,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具有实践性、动态性、稳定性、习得性、具体性、外显性等特征,主要包含基础性实践能力、专项性实践能力和情境性实践能力三个层次,并由各层次能力拓展的子能力因素,共同构成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分析架构和条件支持系统,为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考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研究认为,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兴趣动机与态度、实践活动与任务、评价激励与引导、实践条件与环境等共同构成了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发展的支持系统的基本要素。物理实验课程无论从其特有的学科特征还是其内在价值,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与提升,既有现实意义上的可能性,亦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可行性,物理实验课程与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逻辑关联和促进作用,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分析架构和条件支持系统,本研究设计开发了问卷量表与访谈、观察工具,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视角考察当前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现状。通过对甘肃省的省级示范性中学、市级示范性中学、普通中学的1249名学生的问卷测试,问卷量表的总体信度值克隆巴赫系数为0.879,数据检验的KMO值为0.886,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值为14952.752(自由度为561),P<0.05,表明测试的信度与效度均达到良好以上水平。在问卷量表实测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各潜在变量因子涵盖了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条件支持因素,实测结构模型的各项参数:RMR、RMSEA、GFI、AGFI、NFI、RFI、IFI、TLI、CFI、x2/df等值与理论模型参照值吻合良好,表明实测结构模型拟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本研究对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模型建构的合理性,有效地表征了物理实验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现状水平的考查要素。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这种“薄弱”主要表现物理实验课程实施落实不到位。在“升学”利益的驱驶下,教师实验教学观念更为单薄,物理实验“可有可无”的程度,甚至“黑板上讲实验”,极大地阻碍了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对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是物理实验课程实施较好的学校,学生在物理实验中通常照搬实验步骤,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很难落到实处,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距甚远。从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现状来看,学生实践能力的整体水平趋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学校类别的差异。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物理实验及其课程活动真正带给学生的远远不止“会做题”的乐趣,对科学精神、探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责任与价值观等的形成,甚至对学生将来专业选择或从事职业的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形式的物理实验如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低成本物理实验、课外物理科技实践活动等分别对学生探究能力、应用能力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任务活动类的物理实验对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认为,物理实验课程建构首先要处理好发展性与系统性、兴趣性与主动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时代性与基础性、学术性与政策性几对关系;在课程目标上,需要对物理实验课程的育人价值和功能重新定位,旨在全面促进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着力发展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精神;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一方面对现有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与变革,另一方面注重“低成本”、“创新型”、“趣味化”、“活动化”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物理实验课程开发;在课程实施与组织方面,构建协调的支持系统以完善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条件性保障,整合实施途径以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培养,注重项目式体验教学以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强实验课程资源开发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课程评价方面,立足于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消减其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既要注重课程目的的导向性评价,又需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性与生成性,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使之更加适合学生兴趣与实践,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王佳伟[5](2019)在《基于STEAM的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及实践》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各个学科领域都在研究基于STEAM的教育改革,物理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科渗透STEAM理念势在必行。中学物理实验集仪器构造、原理理论、动手操作、数据分析为一体,比较容易渗透STEAM各个要素。通过实验过程训练学生的理解科学原理、掌握设计和操作技术、学会数学表达物理理论及数据处理的方法,拓展设计与实验原理相关的项目作品,分析生活、生产实际应用及科学前沿,由此达到物理和工程的整合,艺术之美也是可以渗透到实验的各个环节。本论文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部分。理论部分在STEAM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及艺术素养的具体体现进行了说明,并构建了基于STEAM的实验教学模式,归纳总结出目前比较成熟的三种基于STEAM的教学形式:科技运动会、专题实验制作、项目渗透实验教学。实践研究部分针对目前中学物理课堂易于实施的基于STEAM的项目渗透实验教学形式,设计了两个案例在中学课堂进行了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与实验原理相关的小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学生设计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工程素养,学生亲自制作能够提升其技术素养,学生互相欣赏作品也训练了学生对实验作品的鉴赏力,但也发现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科学要素和数学要素渗透不足。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又设计了一个能完整体现STEAM五要素的“基于STEAM的电磁铁及电磁继电器”案例,为对实施STEAM实验教学的教师提供借鉴。
纵榜峰[6](2010)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更加突出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在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及物理新教材实验部分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后发现,新课标下的物理实验不仅总量增加很多、教学要求被提高、功能被拓展,而且新增设了科学探究实验。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应该十分关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就是师生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了以最优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所以,物理实验教学是否有效要看三维目标是否达成,而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则需要通过调控影响实验有效教学的各个变量来实现。笔者通过对安徽省三所不同层次的普通高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和新课程教学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实验仪器设备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物理实验开课率较低、学生的发展依然只局限于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停留于表面、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途径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加强和改进“常规”物理实验教学、积极开展“非常规”物理实验、组织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小发明小创造、加强科学探究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等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彭玉华[7](2010)在《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高中与大学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物理实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研究、课堂观察研究等方法,对高中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以物理实验教学理论为基础,作者选定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和本校《普通物理实验》教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要求、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对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二、以物理实验理论知识为基础编制教师、学生的调查问卷,以此了解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同时,以实验能力分析为基础,作者编制中学生实验能力调查问卷,结合对中学生实验操作的观察研究,了解中学生实验能力的现状,两部分的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课程标准的实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水平较低;第三、作者对本校理工科专业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合课堂观察研究,了解大学低年级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低年级时没有很好适应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实验能力没有达到大学物理实验的要求;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大学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为高中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顺利衔接、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靳奇龙[8](2016)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传统教育的变革,目前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独具优势。初中物理实验不仅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更是培养初中生科学素养、促进思维发展的手段。如何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成为每位一线物理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对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可行的改善措施,期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包括:(1)通过对深圳、西安两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和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指出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将多媒体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2)从理论上对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可行的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流程;(3)根据总结出的两种教学流程,从应用的角度选择《大气压强》、《浮力》两节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做出案例分析;(4)分析指出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本论文得到的结论有:(1)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足的地方有:①对于复杂难理解的物理实验过程相当一部分学生采取无所谓的学习态度;②存在安全隐患的物理实验与学生强烈的动手操作欲望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③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两边和后排学生看不清实验现象的问题;④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先将实验过程详细讲解一遍,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2)利用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有:①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②形象生动、印象深刻,可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3)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的改善措施有:①抽象难以理解、存在安全隐患、不易实现的物理实验过程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②提出了可行的多媒体演示型物理实验教学流程;③提出了可行的多媒体分组探究型物理实验教学流程。(4)利用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须注意的问题有:①演示实验的教学不可全由多媒体呈现;②多媒体辅助不可代替学生的自主探究;③教师要注意提高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王志武[9](2012)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上国家与国家及区域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合作谋发展、合作求生存,已在世界各国达成共识。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推动了教育改革和社会教育方式的转变。合作学习模式因其在培养社会适应性人才方面的优势在教育改革中倍受关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本文主体部分由“绪论、物理合作学习研究综述、合作学习理论探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质量的策略、提升高中物理合作学习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种模式、研究结论”七部分组成。本文是在对合作学习进行文献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分析论证了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可行性、实施合作学习的特点、实施合作学习要坚持的原则和基本策略,并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和访谈,在了解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提升合作学习质量的组织策略、教师教的策略和评价策略;同时提出了逐步提升高中物理合作实验教学质量的三种模式:教师调节型合作学习模式(包括教师帮扶为主和教师协同为主两个阶段)、自主探究型合作学习模式和小组研究型合作学习模式,并结合理论和实际案例分析,具体阐述了三种模式的操作流程,用事实证明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最后,研究总结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实施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并针对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和展望。
张丽霞[10](2012)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教育中,无论是在教育科研领域,还是在教育实践领域中,教育评价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育评价理论在当今世界教育领域中,同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发展理论一起成为相互联系的三大领域。教育评价具有反应教育实际状态、检查教育方针、政策的实现程度、评定学生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等多种用途,对于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管理与决策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新一轮的物理课程和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和教学评价改革是整个新课程改革体系中的核心问题。“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课程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的总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重点关注的内容是:关注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形成状况;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物理方法;关注学生是否养成了一定的实验素养。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评价改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瓶颈”,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建立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新课程评价制度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客观详细地剖析了影响和制约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主、客观因素。在认真研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新变化以及新理念的同时,深入地探讨了如何针对现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薄弱现状,有效地加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在改进现有物理实验教学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大胆地探讨并构思了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行综合评价的方式和发展。研究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前后的变化,从这些变化来构建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这一新的评价体系能很好的应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本论文从五个部分研究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部分,阐述了教育评价的核心概念、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研究现状等。第三部分从访谈表及调查问卷分析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及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现状。第四部分主要是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及这些评价体系中的内容的具体应用。最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展望。
二、物理实验教学系统的结构及其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实验教学系统的结构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实验对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
1.1.2 物理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对探究实验教学的要求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2.1.1 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2.1.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素养与物理实验探究教学 |
2.2 理论依据 |
2.2.1 发现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探究性实验教学理论 |
2.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
3.1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程教与学现状分析 |
3.1.1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程现状 |
3.1.2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要求 |
3.1.3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实验的主要内容 |
3.2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3.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2.2 访谈结果分析 |
第4章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研究 |
4.1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策略分析 |
4.2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教学设计分析 |
4.2.1 课标中提出的实验探究案例设计及分析 |
4.2.2 针对抽象概念的实验探究案例设计及分析 |
4.3 实践结果分析 |
4.3.1 教学设计的实施及结果检测 |
4.3.2 教学设计实践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教学设计建议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B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C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评价体系的初步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 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评定的理论研究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结构分析 |
(一)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构成 |
(二)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层次 |
(三)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特征 |
(四)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维度 |
四、初中生实验探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一)对目前初中生实验探究能力评价体系的分析 |
(二)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路、指导思想和原则 |
(三)建构评价体系的评价目标、指标体系 |
(四)初中生探究性实验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建立 |
五、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测结果分析 |
(一)实测研究的实施过程 |
(二)评价工具的研发 |
(三)测试实施过程 |
(四)评价结果及分析 |
(五)依据评价结果分析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发展现状 |
(六)对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建议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论 |
(一)问题提出 |
1.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深化改革的实践需要 |
3.研究者的前期研究积累 |
4.研究的问题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1.实践能力 |
2.课程 |
3.物理实验课程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实践能力的相关研究现状 |
1.实践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2.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和模式的研究 |
3.实践能力评价问题的研究 |
(二)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研究现状 |
1.国外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研究现状 |
2.国内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实践哲学 |
1.不同时期的主要观点 |
2.实践哲学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二)能力相关理论 |
1.能力因素说 |
2.能力结构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4.成功智力理论 |
5.思维品质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1.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
2.建构主义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四、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特征与支持系统 |
(一)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模型建构 |
1.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模型建构的依据 |
2.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模型建构的方法论基础思考 |
3.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模型 |
(二)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特征 |
1.实践性特征 |
2.动态性特征 |
3.稳定性特征 |
4.习得性特征 |
5.具体性特征 |
6.外显性特征 |
(三)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支持系统 |
1.兴趣与动机是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
2.专业知识与经验是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
3.实践活动与任务是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
4.评价激励与引导是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 |
5.实践条件与环境是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五、物理实验课程对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 |
(一)物理实验的本质与价值 |
1.物理实验的本质 |
2.物理实验的价值 |
(二)物理实验课程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内在联系 |
1.物理实验课程促进实践能力提升的可能性 |
2.物理实验课程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关系 |
3.物理实验课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论原则 |
六、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现状 |
(一)调研工具制作 |
1.问卷题目设计 |
2.问卷结构与计分 |
3.问卷的试测与修订 |
(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
1.项目分析 |
2.信度分析 |
3.效度分析 |
(三)实施过程 |
1.访谈教师的分布 |
2.问卷调查对象的情况 |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
1.普通高中学生物理实验兴趣现状 |
2.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条件水平 |
3.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程度与现状 |
4.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学生实践能力表现水平 |
5. 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五)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 |
2.普通高中物理实验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差异性 |
3.高中物理实验中学生实践能力未得到显着提升 |
七、促进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物理实验课程案例研究 |
案例一:“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
案例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案例三:制作“微动力发电机”的物理实验创新实践 |
八、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物理实验课程建构 |
(一)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的依据 |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2.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 |
3.基于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在要求 |
(二)物理实验课程目标的设计 |
1.整体目标:重心要由科学素养向核心素养转移 |
2.具体目标:要强化物理实验课程目标的实践取向 |
(三)物理实验课程结构的优化 |
(四)物理实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1.力学专题实验 |
2.电磁学专题实验 |
3.热学专题实验 |
4.光学专题实验 |
5.原子物理学专题实验 |
(五)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策略 |
1.条件性保障:构建高度协调统一的支持系统 |
2.实施途径融合: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培养 |
3.教学方式变革:注重项目式体验教学 |
4.课程资源开发: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六)物理实验课程评价的建议 |
九、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1、从制度上规避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不到位的问题 |
2、高中物理实验的“课程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
3、“时代性”的新选择: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内容的多样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学生实践能力表现水平测量问卷 |
附录 2: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3:普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情况教师调查表 |
附录 4: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涉及的物理实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基于STEAM的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解决中学生学习兴趣匮乏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1.2.2 丰富我国STEAM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STEM教育定义 |
2.1.2 STEAM教育定义 |
2.1.3 STEAM教育的特征 |
2.1.4 创新素养定义 |
2.1.5 创新实验课程模式 |
2.1.6 与传统实验的区别 |
2.2 STEAM教育理念应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及内容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2.3 “从做中学”理论 |
2.2.4 人本主义理论 |
2.2.5 实验宗旨和应用价值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
3.1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可行性分析及优势 |
3.1.1 从中学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现状出发的课程改革需要 |
3.1.2 中学物理实验资源可以满足STEAM的渗透 |
3.1.3 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也能方便实施STEAM物理实验 |
3.2 中学物理实验中STEAM要素分析 |
3.3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
3.3.1 模式构建的依据 |
3.3.2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
3.3.3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程序 |
3.3.4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实验辅助因素 |
3.3.5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分类及案例设计 |
4.1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实验的类别 |
4.1.1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实验科技运动会 |
4.1.2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专题实验设计 |
4.1.3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项目渗透实验设计 |
4.2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实验案例设计 |
4.2.1 基于STEAM的“纸上电路”项目渗透实验设计 |
4.2.2 基于STEAM的“不听话的气球”项目渗透实验设计 |
4.2.3 基于STEAM的“水位报警器”项目渗透实验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TEAM的初中物理实验案例实践和分析 |
5.1 实验案例分析 |
5.1.1 实验案例设计 |
5.1.2 实验对象 |
5.1.3 实验内容及安排 |
5.1.4 实验效果分析 |
5.2 基于STEAM的中学物理项目渗透实验结果反馈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前言 |
第一章 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
1.1 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章 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部分综述 |
2.1 新课程改革背景浅议 |
2.2 物理实验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和要求 |
2.3 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的特点 |
第三章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 |
3.1 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综述 |
3.2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涵义 |
3.3 影响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主要变量及其特征 |
3.4 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分类研究 |
3.5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开展和实施情况 |
第四章 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4.1 研究说明 |
4.2 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结果 |
4.4 调查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五章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
5.1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
5.2 加强和改进“常规”物理实验教学 |
5.3 积极开展“非常规”物理实验 |
5.4 组织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小发明小创造 |
5.5 加强科学探究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物理实验教学理论 |
2.1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2.2 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分类 |
2.3 物理实验的技能要求 |
2.4 物理实验的教学方式 |
2.4.1 物理演示实验 |
2.4.2 学生分组实验 |
2.4.3 边学边实验 |
2.4.4 课外实验 |
第三章 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的对比分析 |
3.1 高中物理实验研究 |
3.1.1 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 |
3.1.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 |
3.1.3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
3.1.4 高中物理实验技能要求 |
3.1.5 高中物理实验考核方法 |
3.2 大学物理实验研究 |
3.2.1 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 |
3.2.2 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 |
3.2.3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
3.2.4 大学物理实验的技能要求 |
3.2.5 大学物理实验的考核办法 |
3.3 高中物理实验和大学物理实验的比较 |
3.3.1 实验教学目标的比较 |
3.3.2 实验教学内容的比较 |
3.3.3 实验教学方式的比较 |
3.3.4 实验技能要求的比较 |
3.3.5 实验考核方法的比较 |
第四章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4.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
4.1.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教师问卷) |
4.1.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学生问卷) |
4.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4.3 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状况调查研究 |
4.3.1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
4.3.2 调查对象 |
4.3.3 调查问卷的编制及施测 |
4.3.4 调查结果分析 |
4.4 评定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
4.5 从中学角度分析中学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5.1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
5.1.1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
5.1.2 调查对象 |
5.1.3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施测 |
5.1.4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5.2 大学物理实验课堂观察研究 |
5.3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六章 中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教学建议 |
6.1 中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建议 |
6.1.1 学校应加强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 |
6.1.2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细化制定 |
6.1.3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 |
6.1.4 中学物理实验考核方式的完善 |
6.2 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建议 |
6.2.1 提高大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 |
6.2.2 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 |
6.2.3 增加实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
6.2.4 切实执行实验考核方法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 |
2.1.1 多媒体 |
2.1.2 多媒体技术 |
2.1.3 物理实验 |
2.2 理论基础 |
2.2.1 心理学基础 |
2.2.2 信息技术基础 |
2.2.3 系统论 |
第3章 初中生认知特征分析与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作用 |
3.1 初中生认知特征分析 |
3.1.1 感知 |
3.1.2 记忆 |
3.1.3 思维 |
3.1.4 想象 |
3.2 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的作用 |
3.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3.2.2 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
3.2.3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3.2.4 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
3.2.5 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
3.2.6 革新传统物理教学方式 |
第4章 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
4.1 调查目的及问卷的设计 |
4.2 调查对象与实施 |
4.3 调查数据分析 |
4.3.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
4.3.2 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分析 |
4.4 调查总结 |
4.4.1 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4.2 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 |
第5章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案例 |
5.1 利用多媒体模拟某些抽象、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 |
5.2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演示型实验的教学流程与案例分析 |
5.2.1 演示型物理实验教学流程 |
5.2.2 演示型物理实验教学案例分析--《大气压强》 |
5.3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分组探究型实验的教学流程与案例分析 |
5.3.1 分组探究型物理实验教学流程 |
5.3.2 分组探究型物理实验教学案例与分析--《浮力》 |
第6章 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物理实验须注意的问题 |
6.1 演示实验的教学不可全由多媒体呈现 |
6.2 多媒体辅助不可代替学生的自主探究 |
6.3 教师要注意提高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研究内容与结构 |
二、 物理合作学习研究综述 |
(一) 合作学习概念的界定 |
(二)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
(三) 中学物理合作学习模式 |
三、 合作学习理论探讨 |
(一) 合作学习理论基础 |
(二) 理论分析 |
四、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 工具设计与开发 |
(二) 调查统计与分析 |
(三) 调查结论与反思 |
五、 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学习质量的策略 |
(一)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
(二)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教的策略 |
(三)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评价策略 |
六、 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学习质量的几种模式 |
(一) 教师调节型合作实验教学模式 |
(二) 学生自主探究型合作实验教学模式 |
(三) 小组研究型合作实验教学模式 |
七、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问题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 |
1.4.1 促进物理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推广 |
1.4.2 提高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能力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教育评价的定义 |
2.1.2 教育评价的功能 |
2.1.3 教育评价的模式 |
2.1.4 教育评价的方法类型 |
2.1.5 教学评价遵循的原则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评价观 |
2.2.2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观 |
2.2.3 基于人本主义的教学评价观 |
2.2.4 基于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评价观 |
2.2.5 基于课程改革的评价观念 |
2.3 研究现状 |
2.3.1 教育评价历程回顾 |
2.3.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3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现状 |
3.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
3.1.1 教师教学物理实验的情况 |
3.1.2 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情况 |
3.1.3 调查结果分析 |
3.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现状 |
4 建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
4.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内涵和特点 |
4.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理论准备 |
4.3 构建以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
4.3.1 注重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评价 |
4.3.2 建立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 |
4.3.3 教学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
4.3.4 教学评价方法的设计 |
5 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 B: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C:老师访谈表及问卷 |
致谢 |
四、物理实验教学系统的结构及其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D]. 罗正琼.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评价体系的初步建构[D]. 张晖.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4]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研究[D]. 王太军.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5]基于STEAM的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及实践[D]. 王佳伟. 宁夏大学, 2019(02)
- [6]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 纵榜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7]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D]. 彭玉华. 苏州大学, 2010(02)
- [8]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应用研究[D]. 靳奇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9]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 王志武.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10]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研究[D]. 张丽霞. 重庆师范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