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试制成功激光准直经纬仪(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杨昉[2](2017)在《基于光纤微光学编码的路基沉降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高速铁路建设上,实现了跳跃性的发展,尤其随着十三五交通规划战略提出以及高铁八小时交通圈概念应运而生。目前我国铁路建设规模前所未有,但与此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先进监测技术与之匹配。就目前的监测技术而言,不仅费时费力,监控数据亦容易出现较大误差。因此由于现有的技术或是性能上存在不足,或是应用范围狭窄,基本不能实现大范围区域内的自动监测,急需能够实现大范围、长距离实时监测的新技术。在此背景下,光纤传感技术于其自动、实时、误差小、价格低廉等特点逐渐应用到路基沉降为典型代表的铁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领域。本文将主要以大型室内路基沉降模拟试验和现场应用试验为依托,针对光纤传感技术研发并结合室内和现场监控量测试验形成如下成果:1)选取光纤时,芯径选取的标准应该是尽可能大的多模光纤;2)确定当选取芯径较大时,光纤输出光束的光强分布公式;3)光纤耦合接收光强的理论计算公式随r值不同而不同,并通过试验证明了理论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证明光强理论计算公式推导正确性。此外,本研究综合采用化学腐蚀法和熔融拉椎法提高光纤耦合效率4)第3代样机系统主要在基本原理改进、光路系统的改进、光源的改进、探测器改进、光开关的改进和脉冲串首位信号的定位进行改进;5)通过大型室内路基沉降模拟试验可得:基于光纤传感的铁路路基沉降监测设备的伸缩端与机械微位移升降平台相连,通过光纤传感器测量的沉降值与沉降台下降数值进行对比,证明了光纤传感器可靠性、测试精度以及实际工程应用可行性。6)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来看,基于光纤微光学编码的路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设备表现了良好的工作性能及测量精度并通过与传统人工监测方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种监测方式路基沉降数据基本一致,表明了基于光纤微光学编码的路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可以替代其他监测方法在实际工程进行应用
程文涛[3](2011)在《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标定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关节式坐标测量机作为一种便携式坐标测量系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机械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具有测量范围大、使用灵活轻便等优点,但由于其测量精度难以提高而限制了其实用性,而标定技术正是其保证其精度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论文研究内容围绕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标定问题而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从理论和实用性两方面对现有的标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为标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个依据。首先,在总结标定过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模拟实验分析,分析了采样数据样本数大小及角度测量精度对标定效果的影响,得到测量精度与各关节角度测量精度之间的关系。其次,对参数标定时所采用的标准量进行了简单分类,指出了一些标准量的优缺点和适应性,着重分析了量块及锥孔标准棒自身的误差性质,并对体约束标准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及误差分析。最后,对目前常用的标定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指出了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及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性,并通过实验对比了这三种算法在求解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结构参数时的表现。从实验来看,以LM算法为代表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比较适用。2)测量模型是参数标定的基础,本文使用D-H方法对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运动学建模,给出了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模型。本文还对运动学建模过程进行了讨论,包括测量机在不同位姿及不同结构形式下的建模;对测头部分参数进行研究,提出非冗余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测量机的参数误差进行了仔细分析;为了适应便携式坐标测量需求,对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更换测头后测头参数校准进行研究给出了其理论依据并编制了测头参数校准程序。3)本文提出了使用锥孔标准杆作为标定标准件的标定方法,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适应性强的优点。对常见的6自由度关节式坐标测量机进行了标定,在标定之前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标定的软件系统的编制及对各关节的角度误差进行了检定和修正。首先使用锥孔标准杆对其进行了标定,分析了标准杆长度误差及采样覆盖率对标定结果的影响。接着使用激光跟踪仪对设计的体约束标准件进行本体定标,体约束标准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标定标准件,在解决其自身定标问题后能够极大地提高标定效率。4)本文还对七轴关节式坐标测量机进行了建模和标定。采用D-H方法对其进行运动学建模后,通过模拟的方法发现了直接对七轴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时不能识别某些参数的特殊问题,提出了一种标定方法。实测数据表明,本文的标定方法能有效解决七轴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标定中的问题,保证了精度。
内蒙古大学物理系、第二冶金建设公司工程处激光试制组[4](1977)在《激光准直经纬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引言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工业学大庆”,“教育要革命”的号召下,激光准直经纬仪由二冶工程处和内蒙古大学物理系共同协作,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已于一九七五年四月研制成功。这台激光准直经纬仪的主要性能是: 经纬仪精度 30″激光波长 6328A(红色可见光) 激光经聚焦光点尺寸 50米内小于5mm 100米内小于10mm
二、内蒙古试制成功激光准直经纬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试制成功激光准直经纬仪(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光纤微光学编码的路基沉降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路基沉降监测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监测发展趋势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光纤微光学理论与技术研究 |
2.1 光纤对光的耦合理论分析 |
2.1.1 光纤基本结构 |
2.1.2 光纤耦合理论 |
2.2 提高光纤耦合效率方法 |
2.2.1 增加透镜 |
2.2.2 光纤端面加工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光纤光学技术的沉降监测设备开发 |
3.1 第3代样机开发 |
3.1.1 基本原理的改进 |
3.1.2 光路系统的改进 |
3.1.3 光源的改进 |
3.1.4 探测器的改进 |
3.1.5 光开关的改进 |
3.1.6 脉冲串首位信号的定位 |
3.1.7 系统组装 |
3.1.8 试验结果分析及波形处理 |
3.2 第3代样机监测软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路基沉降模拟试验研究分析 |
4.1 场地建设要求 |
4.2 路基沉降模拟试验平台建设 |
4.3 监测模拟试验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渝客专沉降监测应用案例 |
5.1 自然概况及路基条件 |
5.2 方案设计 |
5.3 总体布置方案 |
5.4 现场施工 |
5.5 数据处理设备及用户终端安装 |
5.6 现场监测及调试 |
5.7 监测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工作及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职业简历 |
(3)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标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坐标测量机概述 |
1.3 非正交式坐标测量机 |
1.3.1 球坐标测量系统 |
1.3.2 机器视觉测量系统 |
1.4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1.5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标定方法简介 |
1.6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 |
第2章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关键技术 |
2.3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机械结构 |
2.4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测量模型与DH 方法 |
2.4.1 DH 模型 |
2.4.2 DH 模型的局限及其改进 |
2.4.3 使用DH 方法建模实例 |
2.4.4 零位姿与测量方程的关系 |
2.4.5 测量机结构与测量方程的关系 |
2.4.6 测量方程中的测头参数 |
2.4.7 七轴关节臂的建模 |
2.5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参数误差分析 |
2.5.1 长度量参数 |
2.5.2 关节零位位置 |
2.5.3 垂直度偏差 |
2.6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误差特性 |
第3章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标定方法分析及模拟实验 |
3.1 标定方法分析 |
3.2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标定的模拟实验分析 |
3.2.1 蒙特卡罗方法与标定过程的模拟 |
3.2.2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误差传递路径 |
第4章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标定所用标准量 |
4.1 引言 |
4.2 常用标准量及其分类 |
4.3 常用标准件的误差分析 |
4.3.1 量块 |
4.3.2 锥孔标准杆 |
4.4 体约束标准件设计及测头改进 |
4.4.1 体约束标准件设计与分析 |
4.4.2 测头改进 |
第5章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标定算法分析 |
5.1 引言 |
5.2 遗传算法 |
5.2.1 遗传算法对问题的描述 |
5.2.2 遗传算法应用实例 |
5.3 模拟退火算法 |
5.3.1 模拟退火算法应用实例 |
5.4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
5.4.1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应用实例 |
5.5 标定算法对比 |
第6章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标定实验 |
6.1 引言 |
6.2 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软件系统 |
6.2.1 标定数据采集软件 |
6.2.2 标定数据处理及软件 |
6.3 角度误差修正 |
6.4 采用标准杆对测量机进行标定 |
6.4.1 标准量长度误差对标定结果的影响 |
6.4.2 采样覆盖率对标定结果的影响 |
6.4.3 测头参数校准 |
6.5 采用体约束标准件标定 |
6.5.1 体约束标准件的定标 |
6.5.2 采用体约束标准件的进行标定 |
6.6 七轴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标定 |
6.6.1 七轴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标定中的特殊问题 |
6.6.2 七轴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标定实验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成果 |
参考文献 |
四、内蒙古试制成功激光准直经纬仪(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基于光纤微光学编码的路基沉降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D]. 杨昉.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3]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标定技术研究[D]. 程文涛. 合肥工业大学, 2011(09)
- [4]激光准直经纬仪[J]. 内蒙古大学物理系、第二冶金建设公司工程处激光试制组.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