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在农业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在农业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在农业上应用的一点想法(论文文献综述)

朱耕如[1](1992)在《关于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在农业上应用的一点想法》文中研究说明 我国自七十年代末起,在农业科学研究上应用正交旋转试验设计的方法,到现在已有十余年了。由于它对科学研究中涉及多因素多水平的问题,可以用很简单而固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受到一些人的欢迎。渐渐地用这一方法研究农业生产问题的报道尤其是在农作物栽培研究方面,多起来了。但实施的结果往往成功率较低。我们曾安排了三个试验,结果有两个F

王佺珍[2](2005)在《水肥耦合对6种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和生产性能的效应》文中研究说明2003-2004年在甘肃酒泉,通过大样本分析多因素正交回归旋转组合等田间试验,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L.)、蓝茎冰草(Elytrigia smithii(Rydb)Nevski)、猫尾草(Phleum pratenseL.)、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 Nevski)和鸭茅(Dactylisglomerata L.)等6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的施肥、灌溉和植株密度等对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作用及其调控优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是: 1 6种供试牧草中,除了猫尾草外,5个产量组分中生殖枝数/m2对其种子产量贡献最大,猫尾草是小穗数/生殖枝(y2)对其种子产量贡献最大。 2 6种牧草生殖枝数/m2在9~1153范围内,每提高1个单位,种子产量提高0.2130~2.1876kg/hm2;小穗数/生殖枝每提高1个单位,种子产量提高0.1476~18.5038kg/hm2;小花数/小穗每提高1个单位,种子产量提高7.1848~417.3830kg/hm2;种子粒数/小穗每提高1个单位,种子产量提高3.201~330.912kg/hm2;单粒种子重每提高1个单位,种子产量提高20.9589~466.325kg/hm2。 3 6种禾本科牧草最高种子产量最优管理技术方案为,高羊茅:施氮量204.83~218.56kg/hm2,施磷量135.04~128.45kg/hm2,每次灌溉水量85.36~85.52mm,施肥时期为孕穗期,植株密度为404×104株/hm2;蓝茎冰草:施氮量160-164.9kg/hm2,施磷量105kg/hm2,施肥时期为上年秋季,植株密度为429.4-450×104株/hm2,喷施PP333量0.197~0.233 a.i.kg/hm2;猫尾草:施氮量98.82~83.07kg/hm2,施磷量69.96~62.28kg/hm2,每次灌溉水量84.08~85.89mm,施肥时期为上年秋季,植株密度为458×104株/hm2;无芒雀麦:施氮量212.6~220.98kg/hm2,施磷量131.10~105kg/hm2,每次灌溉水量91.31~94.74mm,施肥时期为上年秋季,植株密度为169×104株/hm2;新麦草:施氮量209.31kg/hm2,施磷量140.92kg/hm2,每次灌溉水量75.67mm,施肥时期为上年秋季或当年春季,植株密度为184×104株/hm2;鸭茅:施氮量229.49~246.3kg/hm2,施磷量150.69~179.94kg/hm2,每次灌溉水量87.53~70.77mm,施肥时期为分蘖期,植株密度为355.3~430.9×104株/hm2,喷施PP333量0。21~0.22 a.i.kg/hm2。 4.氮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效应大于磷;磷对猫尾草种子产量的效应大于氮;氮磷互作对无芒雀麦和猫尾草种子产量均为协同效应;分别按照其等效点方程可调整其种子生产的氮磷因素,获得最高种子产量。 5 氮对蓝茎冰草和鸭茅种子产量的主效应最大,植株密度和PP333相近。 6 氮磷肥对新麦草种子产量的效应大于水;水对新麦草种子产量作用为拮抗效应。 7 蓝茎冰草拔节~抽穗期的根氮、磷、钾、茎叶氮、磷和钾的含量对其种子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根含磷量>根含钾量>茎叶含磷量>茎叶含钾量>茎叶含氮量>根含氮量,对其种子产量影响的氮磷钾顺序为:磷>钾>氮;对猫尾草种子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根含氮量>茎叶含磷量>根含钾量>茎叶含钾量>根含磷量>茎叶含氮量,对其种子产量影响的氮磷钾顺序为:钾>磷>氮;对鸭茅种子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根含钾量>根含磷量>茎叶含磷量>茎叶含钾量>根含氮量>茎叶含氮量,对其种子产量影响的氮磷钾顺序为:钾>磷>氮。 8 提出了6种牧草的种子生产产后灌溉、疏枝、施肥时间、刈割残茬和火烧残茬等5个田间管理因素的最优处理组合。

王石[3](2013)在《挠性圆盘移栽机数字化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化设计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核心,涵盖了现代设计的最新技术。将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应用引入农业机械行业,以改变传统农业机械的设计方式,对于提高我国农业装备设计制造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Kombinette挠性圆盘移栽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特征系数λ在移栽过程中对秧苗直立度的影响,对秧苗在投苗过程中的运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苗体的运动学模型,确定移栽机机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与秧苗落地角度之间的关系,为移栽机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基础。分析和量子计算、遗传算法和量子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流程,讨论量子遗传算法在收敛时间、种群多样性、量子门旋转角选择策略等问题。针对挠性圆盘移栽机投苗结构参数优化问题非线性、多维数等特点,提出一套通用的量子遗传算法优化实现方案。通过量子遗传算法、传统遗传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对比,证明量子遗传算法更适合研究问题的优化求解。以Kombinette挠性圆盘移栽机为对象,研究了三维实体模型的几何建模、特征建模、参数化建模和数字化装配技术。采用基于特征和约束建模的方法构建挠性圆盘移栽机关键部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实现产品特征参数化,并根据移栽机内在结构关系、客户需求及移栽生产要求,确定了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设定数字化装配条件,得到Kombinette移栽机关键部件及其整机的数字化功能样机模型,为后续仿真、分析与试验优化奠定了基础。通过专用接口模块MECHANISM/Pro,在ADAMS中建立Kombinette移栽机及秧苗实体模型,并进行参数设置,使仿真环境与实际移栽生产环境基本一致。使用优化后的投苗机构参数和移栽机工作参数,基于脚本仿真技术实现秧苗在移栽机投苗过程中仿真的全过程,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使用量子遗传算法计算所得优化参数与理论结果的一致性。以辣椒苗为移栽对象,使用Kombinette挠性圆盘移栽机进行秧苗移栽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前进速度、开沟深度和开沟器位置对秧苗移栽的直立度合格率、覆土深度和埋苗率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和双因素试验,建立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通过优化计算方法,得出最优解及相应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通过理论指标最优值验证遗传算法参数优化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正确性。研发了Kombinette挠性圆盘移栽机数字化设计系统软件,实现了移栽机三维实体造型、参数化设计、性能参数计算、数据信息管理等功能。该软件的应用可减少设计者的劳动强度,提高设计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降低产品研发成本,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秦翠兰[4](2016)在《棉秆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是我国三大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每年有大量的棉花秸秆剩余,因此与棉花秸秆产业有关的农业机械需求量大,而我国棉花秸秆收获机械化水平低,长期引进国外的机械设备,导致与中国国情脱节。因此研究棉花秸秆的力学特性对棉秆收获和加工机械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棉秆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自制夹具分别进行了棉花茎秆压缩(顺纹、横纹)、剪切、弯曲等力学特性试验;揭示了不同试验因素对棉花茎秆的压缩、剪切、弯曲力学特性参数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建立多个因素(含水率、取样部位、加载速度)与纵横向压缩强度、剪切强度、弯曲强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建立了棉花茎秆几何结构模型,对棉花茎秆压缩力学特性试验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建立的含水率、取样部位和加载速度单因素及交互效应作用对棉秆顺纹和横纹压缩强度的影响模型,其中在单因素效应中,含水率和取样部位对棉秆顺纹、横纹压缩强度具有显着影响,而加载速度对棉秆顺纹、横纹压缩强度影响不显着;在双因素效应中,含水率和取样部位的交互作用对棉秆顺纹、横纹压缩强度具有显着影响;而其他交互项对棉秆顺纹、横纹压缩强度作用影响不显着。(2)由棉秆顺纹压缩试验分析可得,顺纹压缩强度随着棉秆取样部位的变化(由底部到顶部)及含水率增加呈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由棉秆横纹压缩试验分析可得,横纹压缩强度随着棉秆取样部位的变化(由底部到顶部)及含水率增加呈先增加然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两者变化的不同,很可能由于棉秆直径及内部组织结构随着取样部位的不同所导致。(3)由棉秆剪切试验回归模型分析可得,加载速度对棉秆剪切强度影响不显着,含水率和取样部位对棉秆剪切强度影响极显着,当含水率为30%,棉秆取样部位在中下部位置时,棉秆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为8.69MPa;由棉秆弯曲试验回归模型分析可得,含水率和取样高度的二次项对棉秆弯曲强度影响较显着,随着取样部位的逐渐增加,棉秆弯曲强度呈现整体上升的变化趋势;采用正交旋转组合方法,建立棉秆剪切强度与含水率、取样部位和加载速度的回归模型和棉秆弯曲强度与含水率和取样部位的回归模型,所得模型与实际拟合效果较好,为棉秆切割、收获机械的设计与参数优化进提供技术支持。(4)通过对棉秆进行有限元(ANSYS)模拟分析,棉花秸秆有限元模拟压缩与实际压缩后的变形基本一致,试验变形过程中轴向位移都是施加到某一固定值时,接近棉花秸秆底部出现开裂,并向外扩张,整株棉秆为横向变形,其横向变形量较小,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计算模型是有效的。

张大龙[5](2017)在《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番茄与甜瓜水分运移的机理及模拟》文中指出温室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流运动不仅是水循环的环节,也是能量传输和物质迁移的活跃过程。通过温室环境调控实现水分运移过程中“源-流-汇”的动态平衡关系,是保证植株正常水分状况和生理功能的基础。大量研究集中于评估各种灌溉制度的“源”节水效应,温室环境因子与“源-流-汇”的动态平衡关系研究仍较为薄弱。本研究以温室水分传输过程为主线,系统探讨了番茄、甜瓜水分运移对温室环境的响应过程,阐明了温室环境因子和生理过程驱动水分传输的动力学机制,旨在为通过温室环境调控挖掘节水潜力,提高温室水分利用效率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量化了温室环境因子对甜瓜水分传输的驱动和调控效应。定量分析了叶片和单株尺度上环境因子对甜瓜水分传输的主效应、单因子效应、边际效应和交互作用。除空气相对湿度外,土壤相对含水量、空气温度和光辐射量对蒸腾速率均为正效应,其中相对含水量和温度的单因子效应趋近线性函数,光辐射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单因子效应分别为开口向上和向下抛物线函数;相对含水量和温度的边际效应随编码值的递增变化较平缓,且在试验编码范围内均为正效应,光辐射量和相对湿度对蒸腾的边际效应随编码值的增加分别呈显着递增和呈递减趋势。(2)阐明了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甜瓜水分传输的时空变异及尺度效应。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温室甜瓜蒸腾主导影响因子不同,各因子对蒸腾调控存在协同交互作用:日变化进程中,各环境因子、气孔导度和水力导度均对叶片蒸腾和单株耗水具有重要影响,但随着时间尺度的提升,这些因子与作物蒸腾的相关性均逐渐减弱;在较长时间尺度的甜瓜耗水进程中,作物单株总叶面积为单株耗水调控的主导因子;作物冠层导度和单株水力导度与光合同化能力显着相关,在长时间尺度上通过影响作物叶面积而间接影响单株水平上作物耗水量。(3)构建了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的甜瓜叶片和单株尺度上水分传输模型。以植物气孔行为与水汽扩散理论为主线,在微观水平和瞬时尺度上研究气孔对环境的响应机理,建立了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的叶片水分传输速率模型,可较好的应用于温室复杂环境下蒸腾速率模拟,预测误差小于20%;在长时间尺度上,利用辐热积模拟了作物系数动态变化,耦合Penman-Monteith公式构建了生长参数与环境因子协同驱动的单株耗水模型,预测误差为12.3%。(4)理论解析并试验验证了调控温室饱和水汽压差实现番茄水分传输节流效应的潜力。以统一能量指标解析了水分运移系统不同界面层驱动力的相对重要性,大气蒸发能力与“源-流-汇”的动态平衡和作物水分生产力的关系。温室夏季生产中,叶-气界面层蒸腾拉力过大,大气蒸发能力起关键作用。降低温室饱和水汽压差可以降低水分运移动力和传输速率,品种迪粉尼和金棚全生育期总蒸腾耗水量分别显着降低16.9%和17.4%,单株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5.2%和37.9%,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9.1%和37.1%。因此,降低温室饱和水汽压差可以有效降低水分被动运输动力,显着提高灌溉利用效率。

何袁[6](2014)在《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机定向输送喂入装置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秸秆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之一,每年全世界总的秸秆产量可以达到29亿吨以上,玉米秸秆占其中的35%,其中我国玉米秸秆的年产量为2.5亿吨,但是长久以来没有得到相应的有效利用。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紧张以及各种突出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因此对玉米秸秆进行高效综合利用(如用作生物质肥料、饲料、能源和工业原料等),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玉米秸秆的皮、穰、叶各占一定比例且其化学成分相差较大,因此进行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机及其配套机械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机定向输送喂入装置进行了设计及试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设计了一种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机的定向输送喂入装置,经过对其定向输送喂入装置关键机构的设计及试验研究,提出了玉米秸秆定向输送喂入装置。(2)依据本文设计的定向输送喂入装置,通过对秸秆运动过程理论分析,本文确定影响该装置定向输送喂入效果的主要因素:输送道倾斜角度(试验范围为-6°~6°),限料挡板高度(试验范围为25mm~75mm),U型齿输送辊转速(试验范围为127r/min~318r/min),上、下输出辊的速比(试验范围为0.5~1.5)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四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试验,确定了各因素对于生产率、定向输出率、损伤率三个评价指标的回归方程。经试验分析,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为U型输送齿输送辊转速,影响定向输出率的主要因素为限料挡板高度,影响损伤率的主要因素为输送道倾斜角度角度和限料挡板高度的交互作用。(3)经过综合试验分析,确定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机定向输送喂入装置最优参数应为:输送道倾斜角度角度-5.1°,限料挡板高度35mm,U型输送齿辊转速在315r/min,上、下输出辊转速比为1.1。此时输出效率较高,定向输出率在96%左右,损伤率最低为0.3%。(4)利用高速摄影系统的分析得到不同转速下通过输送辊的玉米秸秆运动轨迹图,通过对玉米秸秆运动轨迹的分析,验证了输送辊转速对于秸秆输送力的正相关影响。对输出口处的观察发现造成秸秆根部损伤的原因,以此修改确定可减少秸秆根部损伤的输出口结构。

王娟[7](2009)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就是以肥料的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的性能和肥料的效应,在已经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又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国际上统称的平衡施肥,该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改善农产品品质并且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开发专家施肥决策系统被证明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有效技术措施。而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农业,解决实际的农业规划决策、技术推广、产量预测、施肥推荐等问题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道路。近几年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施肥决策系统的开发研究屡见报端,但是,目前实现的此类软件基本都是面向某一特定区域、某一特定作物的施肥系统,而且此类软件数据库系统定义不规范,施肥方法选取随意,导致软件可移植性差、通用性不强,价值仅体现在理论研究和小范围内应用的水平,无法达到大范围的技术推广。本人在云南省测土配方施肥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实习时,参与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一系列工作,如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在系统中,重点参与了田间试验设计这一模块的研究。根据以往研究的经验与不足,本系统着重于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属性数据库管理的标准化研究,农业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创立了测土配方施肥先验决策模型体系,建立了云南省测土配方施肥先验决策模型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能自动识别各种不同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从而提供当前状态下作物的最佳肥料配方投放与产量预测的“云南省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决策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开创了能适应不同气候、不同土壤肥力等级、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决策系统”先河,并在2005-2008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大面积提高我国作物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农业环境污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对国内外有关农业上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系统集成等方面内容的研究,结合数据库技术和GIS二次开发技术,针对县级农业技术管理部门要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的实际,采用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Delphi7.0和MapObjects2.2集成开发技术以及SQL Sever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了基于GIS的县级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决策系统。该系统的功能集数据管理、施肥决策、指导施肥为一体,实现了采样点数据图文一体化的管理,突出了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建立了符合实际的施肥模型,有效解决了平衡施肥的问题。

韩豹[8](2011)在《东北垄作株间机械除草关键部件研究与整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耕是我国精耕细作农业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除去田间杂草开始的。杂草既能在作物苗行之间(行间)生长,也能在作物行内(株间)生长,它与作物争夺水分、养分和阳光,若不加以控制就会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除草又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而且繁重的工作,季节性较强、实时除草期短、用工量较大。机械除草一直被视为有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对有机食品需求的增加,机械式株间除草装置备受关注。机械除草较易除掉行间杂草,技术比较成熟,而且比较经济。但是,对于作物株间杂草,由于其极为贴近作物植株,在被除掉过程中极易损伤秧苗,铲除相对困难,这也是机械除草技术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展机械式株间除草关键部件的研究与整机设计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机械除草技术、株间除草机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株间除草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与关键问题,创新研制出适合东北垄作玉米和大豆作物株间作业的组合梳齿式除草机构与作业单体,并通过集成创新,研发出3ZCF-7700型多功能中耕除草施肥机。同时,本文对东北垄作株间机械除草机理、关键部件与整机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研究工作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项目编号:2006BAD11A05-06)。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农作物除草季节性强、实时除草期短,为缩短试验研究周期,研制了多参数可调节的机械除草试验台。三年来,通过理论和试验分析,探索了株间机械除草机理、改进完善了株间除草机关键部件的结构及配置、分析了相关运动参数和部件结构对株间除草性能的影响。2、为获得理想的株间机械除草效果,在建立了机械除草齿运动轨迹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农艺对机械除草参数的限定及要求,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7.0优化工具箱得到了最优解。然后以机组前进速度、锄齿数目、锄齿在圆盘上均布半径和圆盘转速四个主要参数的最优组合为设计基础,利用Pro/E软件进行实体建模与仿真,为株间机械除草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3、为进一步优化水平圆盘式株间除草部件的设计及确定其关键参数的最优组合,以株间除草部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方差、极差分析,确定了除草部件作业速度、齿盘转速、锄齿数目及其安装半径4个因素对苗间除草性能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作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锄齿数目和作业速度对苗间除草部件的性能影响显着。最佳优化方案是:锄齿数目12、锄齿安装半径160 mm、齿盘转速170r/min和作业速度2.1m/s,该条件下苗间除草装置的伤苗率为4.41%、苗间除草率可达73.1%、埋苗率小于3%,满足旱田作物株间除草作业的农艺要求4、深入研究了水平圆盘式株间除草部件除草原理及造成秧苗损伤的机理,分析了除草过程中除草齿的运动规律,采用PRO/E建立了除草部件三维模型.并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利用Matlab与Excel软件,分析了各因素对除草率和伤苗率的影响关系,并分别建立了影响因素与除草率和伤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为株间除草机构的性能分析、数值模拟提供手段,也为株间机械除草关键部件和单体的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5、创新研制出一种组合梳齿式株间除草部件与作业单体,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试验研究。并于2010年9月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发明专利公开。6、针对长期以来农业机械产品的研制存在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零部件之间相互干涉无法装配等不足,应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除草部件和单体虚拟制造与运动仿真,提高了除草部件与单体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了成本。7、建立了以板壳为基础单元的株间除草机机架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机架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对除草机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8、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研制出与大功率(118.4KW以上)拖拉机配套的3ZCF—7700型多功能中耕除草施肥机,该机在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中耕作业过程中能完成侧深施肥、株间松土除草、起垄、培土和深松等工序的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于玉米苗间杂草除净率为76%,行间杂草除净率95.7%,伤苗率小于4.4%,其它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该机可满足旱田作物中耕管理作业的农艺要求。9、研究表明:除草齿入土深度对除草性能影响较大.目前,现有除草机采用机械仿形机构,精度低、控制除草深度的能力差,这也是机械除草伤苗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研制出一种电液控制自动仿形系统,并将其应用在两个株间除草单体上进行了室内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仿形系统基本克服了机械仿形时动作提前或滞后所造成的仿形失真问题,能够灵敏的感应地面起伏的变化,提高了除草齿入土深度的控制精度,同时也降低了单体的重量。

刘闲月[9](2012)在《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全球产业分工呈“全球分散+区域集中”格局中,产业集群日益支配着世界经济版图,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集群企业如何通过知识转移完善自身知识系统、提升知识能力并获取竞争优势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融合知识管理理论与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突破传统的“生产系统”思维,将产业集群整体、集群企业个体都视为“知识系统”,研究该系统中影响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的主/客观因素、直接/间接作用及影响强度。在文献梳理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设计变量、选取量表并构造出了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具体分为知识属性、知识转移主体(发送方、接收方)、知识转移方式、集群情境因素(邻近性、关系网络、知识分布)等共14个解释变量,以及反映各个潜在变量关系的36个假设。然后进行小样本预调研,通过各种数据检验方法,测量问卷和数据的质量,删除效果不好的测量题项,净化并修正问卷,形成最终的分量表和问卷。在对数个不同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做大规模问卷调查后,收回288份有效问卷。对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的拟合验证和相关假设的证明中使用了Amos18.0统计分析软件做结构方程分析。在对各解释变量之间、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后有30个假设得到了实证结果的支持,6个假设未能通过,其中一条与原假设方向相反,且显着,本研究尝试性地对未能通过的假设作了分析。实证研究拟合结果表明,产业集群整体知识系统为异质性的集群企业个体提供了知识转移的平台,对知识转移中的知识获得绩效、知识利用能力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知识转移主体的意愿、能力与转移的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属性与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部分没通过的假设,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实情境中能找到合理的解释。综合比较分析后,找出了影响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关键因素:知识嵌入性、企业学习和集群关系网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与传统理论观点不一致的现象,这些发现在我国类似的产业集群中都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和真实性,对具有地区特质的、内生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知识转移的部分现象和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集群情境中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为集群企业的知识管理决策,政府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集群战略的规划等经济、社会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中国情境的集群研究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吴婧姗[10](2014)在《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生活在变化显着、日益全球化的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信息和技术迅速更迭,驱使工程活动的范畴被重新定义,工程人才的职能不断演化、持续拓展。然而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脱离工程活动的发展轨迹、甚至愈演愈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表现为过度的理论化、专门化和陈旧化,导致培养的工程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前景堪忧,更难以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工程基础、深厚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工程拔尖人才。在此背景下掀起了一股新旧交替、范式转移的革命风暴,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本文并不志在开辟又一个创新模式,而是旨在研究这些模式所蕴含的集成规律、要素框架和内在逻辑,取其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之说,以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系统指引。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系统构建并长效运行以集成为特征的工程教育模式,从而适应现代工程对人才的复合性需求。由此展开涉及到3个环环相扣的子议题,具体而言:(1)要素识别——工程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重要程度如何?(2)模式构建——应该集成哪些要素以及怎样集成这些要素?(3)模式运行——针对我国实际,需要为集成模式提供哪些政策保障?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充分论述教育模式的概念及模式构建理论的基础上,以集成观和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通过较为充分的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法和因子分析、契合度比较等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工程教育模式是一个多级层次、多重范畴的概念;不论是风靡全球的PBL、CDIO或是其他优秀的教改实践,这些工程教育模式都剑指一个共同的问题——“去工程化”,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集成”。本研究通过梳理不同视角下的模式学说,澄清了教育模式的要义但不受困于具体定义。根据系统的观点,界定模式内涵所指的三个层次——理念层、体制层、操作层,以及模式运行的三重范畴——教育及其环境全系统、教育系统、教学系统。研究还从近几年备受瞩目的工程教育创新案例中选取了来自美、俄、英、澳等四国的优秀实践。这些院校改革时间有先有后、变革程度有渐进兼容有彻底推翻重来,它们从不同的路径指着同一个方向:通过整合课程体系、综合教学资源与手段,使得工程教育重新回归“工程”,集成工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其次,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由人才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等四大模块搭建,由9个公因子及其42个要素组成。本研究首先综述有关文献,识别并剖析了教育模式的四大模块、从中汲取出47个基本要素。然后通过案例研究和同行研讨,调整部分要素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面向工程大四学生和毕业人士(3年内)发放问卷。接着对433份数据进行处理,经信度检验和因子分析,从42个要素中提炼出9个公因子并赋予涵义,由此修正集成模式的要素框架并构建结构模型。再次,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与其在实际教育中的受重视程度有显着差异。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比较各要素在重要程度与实际受重视程度评分的差距,为集成模式构建的资源倾斜之处提供理据。总体而言,课程体系契合度较好,但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落差较大,尤其是与非STEM、工程实践与应用、跨学科和创新有关的要素在契合度比较上问题明显。最后,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其整体架构包括:二维平衡的综合化目标体系、横纵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适配的多元化方法体系以及集成创新的协同化条件体系;本文还进一步深入挖掘集成的内在机理——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关系。同时强调,所谓集成模式不是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就集成模式的运行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其一,基于系统论、集成观和大E工程理念,提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视角;其二,基于文献、案例与实证研究,识别并剖析模式的要素内涵与结构框架,从而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内容;其三,深入研讨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要义,挖掘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的内在动力机制,此乃新思路。本文的研究对工程教育系统构建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关于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在农业上应用的一点想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在农业上应用的一点想法(论文提纲范文)

(2)水肥耦合对6种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和生产性能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2.2 试验牧草及试验田建植
    2.3 田间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种子产量组分对种子产量和质量贡献的剖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子产量组分与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方差分析
        3.2.2 种子产量组分与种子产量和质量的相关分析
        3.2.3 种子产量组分与种子产量的通径分析
        3.2.4 种子产量组分与种子产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3.2.5 种子产量组分与种子产量的岭回归模型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氮、磷和灌溉水量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1 前言
    4.2 氮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3 磷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4 灌溉水平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5 施肥时期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6 植株密度对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效应
    4.7 讨论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氮磷互作对种子产量的效应
    5.1 氮磷互作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效应
    5.2 氮磷互作对猫尾草种子产量的效应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氮与植株密度互作对种子产量的效应
    6.1 氮与植株密度互作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6.2 氮与植株密度互作对鸭茅种子产量的影响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水肥耦合对新麦草种子产量的效应
    7.1 试验概况
    7.2 2003年水肥效应分析
    7.3 2004年水肥效应分析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植株氮磷钾含量与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关系
    8.1 发验概况
    8.2 蓝茎冰草植株氮磷钾含量与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关系
    8.3 猫尾草植株氮磷钾含量与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关系
    8.4 鸭茅植株氮磷钾含量与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关系
    8.5 讨论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的产后管理
    9.1 前言
    9.2 高羊茅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3 蓝茎冰草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4 猫尾草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5 无芒雀麦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6 新麦草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7 鸭茅种子生产产后管理技术
    9.8 讨论
    9.9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试验采用的分析方法概述
附录2 试验设计及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附录3 试验设计的正交距阵及正交表
作者简历

(3)挠性圆盘移栽机数字化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蔬菜移栽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作用及意义
        1.1.1 蔬菜移栽机械化的优势
        1.1.2 蔬菜移栽机械化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传统移栽机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1.2.2 数字化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1.2.3 移栽机数字化设计的优势
    1.3 国内外移栽机的研究概况
        1.3.1 国内移栽机的发展现状
        1.3.2 国外移栽机的发展现状
        1.3.3 移栽机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技术策略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Kombinette移栽机理论研究及运动分析
    2.1 移栽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移栽机结构
        2.1.2 移栽机工作过程
    2.2 移栽机投苗原理分析
        2.2.1 零速投苗原理
        2.2.2 零速投苗分析
    2.3 投苗过程运动学模型建立
        2.3.1 相关参数关系及意义
        2.3.2 位移方程
        2.3.3 速度方程
        2.3.4 加速度方程
    2.4 秧苗落地分析
        2.4.1 秧苗下落位移分析
        2.4.2 秧苗落地接触点分析
        2.4.3 秧苗落地夹角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挠性圆盘移栽机参数优化
    3.1 遗传算法
        3.1.1 遗传算法概述
        3.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
    3.2 量子计算
        3.2.1 量子态
        3.2.2 量子算符
    3.3 量子遗传算法
        3.3.1 量子遗传算法概述
        3.3.2 量子旋转门及调整策略
        3.3.3 量子遗传算法计算流程
    3.4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移栽机投苗系统参数优化
        3.4.1 优化模型建立
        3.4.2 量子比特编码
        3.4.3 适应度函数
        3.4.4 参数设定
        3.4.5 优化结果与比较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挠性圆盘移栽机数字化造型
    4.1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技术
        4.1.1 特征造型技术
        4.1.2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4.1.3 数字化装配技术
    4.2 挠性圆盘移栽机主要部件三维实体造型
        4.2.1 零件建模
        4.2.2 链条及秧苗托盘组件建模
    4.3 移栽机装配
        4.3.1 移栽组合装配
        4.3.2 悬挂梁组合装配
        4.3.3 行走轮组合与秧箱组合装配
        4.3.4 移栽机整体装配
    4.4 创建二维工程图
        4.4.1 单位制的设定
        4.4.2 二维工程图的创建
    4.5 创建参数化模型样板
        4.5.1 特征参数化的实现
        4.5.2 参数设定
        4.5.3 关联关系设定
        4.5.4 创建参数化模型样板
    4.6 小结
第五章 挠性圆盘移栽机动态仿真
    5.1 虚拟样机技术
        5.1.1 概念
        5.1.2 ADMAS动力学分析
        5.1.3 ADAMS功能模块
    5.2 ADAMS与Pro/E联合仿真的实现
        5.2.1 模型导入
        5.2.2 定义刚体
        5.2.3 创建约束副
        5.2.4 模型传送
    5.3 移栽机投苗过程的仿真分析
        5.3.1 秧苗模型的建立
        5.3.2 添加约束副和施加力
        5.3.3 模型的编辑与检查
        5.3.4 脚本仿真
        5.3.5 仿真参数设定及仿真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挠性圆盘移栽机试验研究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备与材料
        6.1.2 试验因素与指标
    6.2 单因素试验与结果分析
        6.2.1 试验方案设计
        6.2.2 试验因素对秧苗直立度合格率的影响分析
        6.2.3 试验因素对平均覆土深度的影响分析
        6.2.4 试验因素对埋苗率的影响分析
    6.3. 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6.3.1 试验设计
        6.3.2 试验数据处理
        6.3.3 建立回归方程
        6.3.4 显着性检验
    6.4 双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效应分析
        6.4.1 前进速度和开沟深度对实验指标的影响
        6.4.2 前进速度和开沟器位置对实验指标的影响
        6.4.3 开沟深度和开沟器位置对实验指标的影响
    6.5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6.5.1 试验因素对秧苗直立度合格率影响重要性
        6.5.2 试验因素对平均覆土深度影响重要性
        6.5.3 试验因素对埋苗率影响重要性
    6.6 回归方程优化求解及验证
        6.6.1 影响秧苗直立度合格率各因素最优解
        6.6.2 影响秧苗平均覆土深度各因素最优解
        6.6.3 影响秧苗埋苗率各因素最优解
    6.7 小结
第七章 挠性圆盘移栽机数字化设计系统
    7.1 系统开发策略
        7.1.1 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7.1.2 系统体系结构
    7.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7.2.1 系统功能模块
        7.2.2 系统工作流程
    7.3 系统应用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棉秆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秸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3.2 国内秸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棉花秸秆压缩力学特性试验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2.1.2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2.2.1 棉秆顺纹压缩试验设计
        2.2.2 棉秆横纹压缩试验设计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棉秆顺纹压缩试验
        2.3.2 棉秆横纹压缩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棉花秸秆剪切与弯曲力学特性试验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实验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2 试验设计
        3.2.1 棉秆剪切试验设计
        3.2.2 棉秆弯曲试验设计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棉秆剪切试验
        3.3.2 棉秆弯曲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棉花秸秆轴向压缩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4.1 有限元概论
        4.1.1 ANSYS软件的特点
        4.1.2 ANSYS有限元分析的步骤
    4.2 棉花秸秆压缩有限元分析
        4.2.1 棉秆的结构特点
        4.2.2 棉秆模型的建立
        4.2.3 结构模型
        4.2.4 理论分析
    4.3 材料和方法
        4.3.1 试验材料
        4.3.2 仪器设备
        4.3.3 棉花秸秆化学成分
        4.3.4 棉花秸秆弹性参数
    4.4 棉花秸秆轴向压缩试验模拟及数值分析
        4.4.1 棉花秸秆轴向压缩试验
    4.5 棉花秸秆轴向压缩模拟
        4.5.1 棉花秸秆力学计算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番茄与甜瓜水分运移的机理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分循环动力学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
        1.2.1 SPAC系统中水分传输的势能分布
        1.2.2 SPAC系统中水分传输动态的模拟
        1.2.3 SPAC水分传输理论的应用
    1.3 温室水分循环过程与传输规律
        1.3.1 温室水分循环及水量转化的影响因素
        1.3.2 温室作物水热通量研究进展
        1.3.3 水分传输状态在植物工厂环境调控中的应用
    1.4 温室作物水分传输模拟
        1.4.1 Penman–Monteith公式在温室作物耗水模型中的应用
        1.4.2 基于气孔行为的蒸腾模型
        1.4.3 温室水分传输模型的时空尺度提升与转化
    1.5 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5.1 温室环境因子驱动与调控水分传输机理
        1.5.2 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的作物水分传输模型
        1.5.3 温室逆境条件下的水动力学解析
    1.6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甜瓜水分传输的综合评价
    2.1 叶片尺度甜瓜蒸腾速率影响因子分析
        2.1.1 引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1.4 讨论
        2.1.5 小结
    2.2 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甜瓜单株水平水分传输机理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4 讨论
        2.2.5 小结
    2.3 温室甜瓜水分传输调控的时空尺度效应
        2.3.1 引言
        2.3.2 材料与方法
        2.3.3 结果与分析
        2.3.4 讨论
        2.3.5 小结
第三章 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的甜瓜水分传输模型
    3.1 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的甜瓜水分传输速率的实时动态模拟
        3.1.1 引言
        3.1.2 模型原理
        3.1.3 材料与方法
        3.1.4 模型参数估算
        3.1.5 模型检验
        3.1.6 讨论
        3.1.7 小结
    3.2 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的甜瓜单株耗水动态模拟
        3.2.1 引言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模型原理
        3.2.4 模型参数估算
        3.2.5 模型构建与检验
        3.2.6 讨论
        3.2.7 小结
第四章 温室饱和水汽压差调控番茄水分生产力的机制
    4.1 温室饱和水汽压差驱动番茄水分传输的动力学机制
        4.1.1 引言
        4.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讨论
        4.1.5 小结
    4.2 番茄水分输导结构对温室饱和水汽压差的响应
        4.2.1 引言
        4.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介
项目资助

(6)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机定向输送喂入装置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玉米秸秆的资源情况
        1.1.2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1.1.3 玉米秸秆利用的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加工现状
        1.2.2 农作物秸秆输送喂入机械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试验装置设计及试验准备
    2.1 试验装置设计
        2.1.1 定向输送喂入装置设计要求
        2.1.2 关键机构的设计
        2.1.3 定向输送喂入装置整体设计
    2.2 实验仪器与试验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案
        2.3.1 方案设计方法简介
        2.3.2 试验方案设计
    2.4 评价指标
        2.4.1 定向输出率
        2.4.2 秸秆损伤率
        2.4.3 生产率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试验结果分析
        3.1.1 生产率
        3.1.2 定向输出率
        3.1.3 秸秆损伤率
    3.2 试验参数的优化
    3.3 小结
4 定向输送机理分析
    4.1 输送机理分析
        4.1.1 输送过程
        4.1.2 上升过程受力分析
        4.1.3 水平过程受力分析
    4.2 输出机理分析
    4.3 玉米秸秆运动规律的研究
        4.3.1 高速摄影技术介绍
        4.3.2 高速摄影系统和试验条件
        4.3.3 高速摄影分析
    4.4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1.2.2 “3S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1.2.3 测土配方施肥的发展
        1.2.4 推荐施肥系统的发展
第二章 系统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1 数据收集流程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规范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路线暨工作要点
    3.2 系统开发的目标和意义
        3.2.1 系统开发的目标
        3.2.2 系统开发的意义
    3.3 系统开发的分析方法
        3.3.1 分析方法的观点
        3.3.2 分析方法的原则
    3.4 系统的总体设计
        3.4.1 系统设计的原则
        3.4.2 系统开发的步骤
    3.5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5.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3.5.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6 系统界面设计
第四章 系统开发采用的主要技术
    4.1 主要技术概述
    4.2 开发平台的选择
    4.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及建设
        4.3.1 数据库结构设计
        4.3.2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4.3.3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第五章 系统各模块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1 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2 数据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2.1 调查表录入模块
    5.3 田间试验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3.1 田间试验相关概念
        5.3.2 肥效田间试验
        5.3.3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
        5.3.4 试验设计模块
        5.3.5 统计分析模块
    5.4 施肥决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5 图件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5.1 坐标转换模块
        5.5.2 图件管理模块
    5.6 地力评价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6.1 层次分析模块
        5.6.2 隶属函数生成模块
    5.7 常用工具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7.1 数据导入/导出功能模块
        5.7.2 批量打印模块
    5.8 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东北垄作株间机械除草关键部件研究与整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除草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机械除草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苗(株)间机械除草部件构成与除草机理
        1.3.1 旋转锄式株间除草部件
        1.3.2 弹性梳齿式株间除草部件
        1.3.3 螺旋梳齿式株间除草部件
        1.3.4 水平圆盘式株间除草部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目标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水平圆盘式株间除草部件研究
    2.1 水平圆盘式株间除草部件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与仿真
        2.1.1 单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2.1.2 主要参数的选取与评判原则
        2.1.3 数学模型的建立
        2.1.4 除草齿迹的运动轨迹仿真
    2.2 水平圆盘式株间除草部件关键参数的优化
        2.2.1 株间除草试验台的结构
        2.2.2 水平圆盘除草部件的结构
        2.2.3 材料与方法
        2.2.4 多因子试验设计
        2.2.5 结果与分析
    2.3 水平圆盘式株间除草单体试验台优化试验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试验设计
        2.3.3 结果与分析
        2.3.4 试验验证
    2.4 水平圆盘式株间除草单体田间试验
        2.4.1 试验方法
        2.4.2 试验设计
        2.4.3 结果与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组合梳齿式株间除草单体的研究
    3.1 组合梳齿式株间除草部件的设计与关键参数的确定
        3.1.1 除草部件结构
        3.1.2 梳齿的运动规律
        3.1.3 梳齿在梳齿盘上均布半径
        3.1.4 梳齿盘转速
        3.1.5 梳齿数目
        3.1.6 株间除草部件仿真
    3.2 组合梳齿式株间除草部件试验台试验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试验设计
        3.2.3 结果与分析
        3.2.4 试验验证
    3.3 组合梳齿式株间除草部件关键参数优化与除草机理分析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多因子试验设计
        3.3.3 结果与分析
    3.4 组合梳齿式株间除草单体的设计与虚拟装配
        3.4.1 株间除草单体的构成与部件设计
        3.4.2 单体的虚拟制造
        3.4.3 运动仿真
        3.4.4 运动结果处理
    3.5 株间除草机整机虚拟装配
        3.5.1 株间除草机的构成
        3.5.2 基于solidworks的三维实体造型设计
        3.5.3 装配体的参数化特征建模
        3.5.4 运动结果处理
    3.6 小结
第4章 基于CATIA的机架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简介
    4.2 机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4.3 定义材料属性
    4.4 有限元网格划分
    4.5 创建连接关系及定义连接特性
    4.6 施加约束与载荷
        4.6.1 施加约束
        4.6.2 施加载荷
    4.7 计算与分析
    4.8 小结
第5章 除草机设计、运动稳定性分析与田间试验
    5.1 除草机结构与主要技术指标
    5.2 除草工作原理
    5.3 动力传动系统的设计
    5.4 开沟培土器的设计
        5.4.1 培土器工作面参数的确定
        5.4.2 培土器工作面的设计
    5.5 除草机在垂直平面内工作部件的运动稳定性分析
    5.6 除草机作业单体操纵性能分析
        5.6.1 拖拉机非直线行驶时单体的偏离方向和速度
        5.6.2 除草作业单体对护苗带大小的影响
    5.7 田间除草试验
        5.7.1 试验地条件
        5.7.2 试验方法
        5.7.3 试验结果
    5.8 小结
第6章 电液仿形系统的应用研究
    6.1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6.2 3ZCF-7700型多功能中耕除草施肥机单体机械仿形机构
    6.3 电液仿形系统原理
    6.4 电液仿形机构方案设计
        6.4.1 电气控制系统研究
        6.4.2 液压系统设计
    6.5 仿形机构试验
        6.5.1 实验室调试
        6.5.2 田间试验
    6.6 小结
第7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9)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构与内容安排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知识的相关概念
        2.1.1 知识的定义
        2.1.2 知识的类型
        2.1.3 知识的属性
    2.2 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
        2.2.1 产业集群定义
        2.2.2 集群企业
    2.3 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2.3.1 知识转移的内涵
        2.3.2 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
        2.3.3 知识转移的方式
    2.4 集群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2.4.1 中观视角整体邻近性研究
        2.4.2 微观视角企业异质性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3.1 模型的理论框架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2.1 知识属性对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及假设
        3.2.2 企业主体因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及假设
        3.2.3 集群企业间转移方式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及假设
        3.2.4 集群情境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及假设
    3.3 研究的概念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的过程及内容
        4.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 变量的测量
        4.2.1 被解释变量的测量
        4.2.2 解释变量的测量
    4.3 实证研究的变量汇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样本预调研及数据处理
    5.1 预调研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5.2 小样本调研数据检验
        5.2.1 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
        5.2.2 信度检验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正式问卷内容汇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样本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实证数据的收集与描述统计分析
        6.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6.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6.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实证数据的信度分析
    6.3 实证数据的效度分析
        6.3.1 内容效度
        6.3.2 模型回归参数估计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各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结构方程分析
        6.4.1 知识属性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2 知识发送方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3 知识接收方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4 知识转移方式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5 集群情境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5 模型验证结果汇总与分析
        6.5.1 验证结果汇总
        6.5.2 验证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发现
        7.1.1 研究总结
        7.1.2 研究发现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对集群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7.4.1 研究不足
        7.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活动范畴的重新定义
        1.1.2 工程人才职能的持续拓展
        1.1.3 工程教育供需的缺口与缺位
    1.2 研究议题与意义
        1.2.1 研究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
    1.4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及相关议题综述
    2.1 教育模式概念及其理论
        2.1.1 模式的界定
        2.1.2 教育模式的类型与要件
        2.1.3 模式建构理论
        2.1.4 评论
    2.2 工程教育系统论
        2.2.1 教育系统及其结构
        2.2.2 教育系统工程
        2.2.3 研究工程教育的系统方式
        2.2.4 评论
    2.3 工程教育集成观
        2.3.1 集成的内涵
        2.3.2 集成创新理论
        2.3.3 工程教育创新的集成思想
        2.3.4 评论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教育的要素识别
    3.1 工程教育的目标定位
    3.2 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
    3.3 工程教育的方法创新
    3.4 工程教育的条件支撑
    3.5 本章小结
4 国外工程教育模式的案例分析
    4.1 美国欧林工学院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4.1.1 背景简介
        4.1.2 教育愿景
        4.1.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4.1.4 改革实施与成效
        4.1.5 个案小结
    4.2 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理工学院的三螺旋模式
        4.2.1 背景简介
        4.2.2 教育愿景
        4.2.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4.2.4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4.2.5 个案小结
    4.3 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院主动学习模式
        4.3.1 背景简介
        4.3.2 教育愿景
        4.3.3 课程体系及方法
        4.3.4 改革实施与展望
        4.3.5 个案小结
    4.4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学工程系的PCC模式
        4.4.1 背景简介
        4.4.2 教育愿景
        4.4.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4.4.4 改革实施及未来展望
        4.4.5 个案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实证研究
    5.1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概念模型构建
        5.1.1 目标的甄选
        5.1.2 课程的甄选
        5.1.3 方法的甄选
        5.1.4 条件的甄选
        5.1.5 概念模型构建结果
    5.2 问卷设计
        5.2.1 问卷内容
        5.2.2 样本选取
        5.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5.2.4 数据处理
    5.3 描述性统计
        5.3.1 样本的专业分布
        5.3.2 样本的身份类型
        5.3.3 工程教育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5.4 信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5.4.1 信度检验
        5.4.2 因子分析
        5.4.3 概念模型修正
    5.5 现状调查与比较
        5.5.1 样本T检验
        5.5.2 公因子比较分析
    5.6 现场访谈与讨论
        5.6.1 访谈设计
        5.6.2 结果与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
    6.1 综合化人才目标
        6.1.1 “知”:STEM与非STEM知识
        6.1.2 “会”:知识应用
        6.1.3 “是”:职业素养
        6.1.4 二维平衡的综合化目标体系
    6.2 一体化课程体系
        6.2.1 分析性基础课程
        6.2.2 综合性专业课程
        6.2.3 通识类课程与其他
        6.2.4 横纵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6.3 多元化教学方法
        6.3.1 通用教学方法
        6.3.2 新兴教学方法
        6.3.3 教学适配的多元化方法体系
    6.4 协同化支撑条件
        6.4.1 共享与整合的资源
        6.4.2 创新的组织与文化
        6.4.3 集成创新的协同化条件体系
    6.5 集成模式的整体架构与内在机理
        6.5.1 集成模式的整体架构
        6.5.2 内在机理一: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6.5.3 内在机理二:分析与综合的平衡
        6.5.4 内在机理三: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6.6 本章小结
7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运行对策
    7.1 促进理念转型,鼓励工程教育实践与研究创新
    7.2 强化师资建设,培育多元化、高质素教师队伍
    7.3 整合学科平台,打造特色专业一体化培养通道
    7.4 集成产学资源,落实面向产业的教学活动开展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现场访谈记录(摘要)

四、关于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在农业上应用的一点想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在农业上应用的一点想法[J]. 朱耕如. 中国油料, 1992(04)
  • [2]水肥耦合对6种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和生产性能的效应[D]. 王佺珍.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3]挠性圆盘移栽机数字化设计及试验研究[D]. 王石. 沈阳农业大学, 2013(11)
  • [4]棉秆力学性能的研究[D]. 秦翠兰. 塔里木大学, 2016(08)
  • [5]温室环境因子驱动番茄与甜瓜水分运移的机理及模拟[D]. 张大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
  • [6]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机定向输送喂入装置试验研究[D]. 何袁. 东北农业大学, 2014(12)
  • [7]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王娟.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2)
  • [8]东北垄作株间机械除草关键部件研究与整机设计[D]. 韩豹. 吉林大学, 2011(09)
  • [9]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刘闲月. 华侨大学, 2012(06)
  • [10]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D]. 吴婧姗. 浙江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在农业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