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企业统计(论文文献综述)
郭茜[1](2020)在《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顺势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2003—2013年是我国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青海省H煤炭公司在此期间逐步发展壮大,但随着各类新能源的兴起以及国家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逐年降低,加之自身常年来僵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国家对生态环境严格要求、限制开采等因素要求,煤炭企业在黄金十年掩盖的各种问题显现出来,煤炭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煤炭企业生存举步维艰。企业若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只有改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绿色经营”、建立企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发展路线,才能立足于市场,不被淘汰。因此煤炭企业如何发展企业竞争力,高效地优化产业结构、顺利转型升级成为煤炭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紧紧围绕煤炭企业竞争力这一主题,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青海省H煤炭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在企业竞争力理论、煤炭企业竞争力、生态竞争力等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青海省H煤炭公司的特点,从企业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GEM因素分析模型和德尔菲法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最后,通过收集青海省H煤炭公司2016-2018年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对竞争力评价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评价结果为青海省H煤炭公司顺利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发展提升我国煤炭企业竞争力既是积极响应国家的绿色号召也是行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分析研究,使煤炭企业发展研究由过去消极被动的事后治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事前预防。本文的研究对煤炭企业摆脱现实经营困境,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态势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水琳[2](2020)在《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质量,能对国民经济产生显着的溢出效应,是生产性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发展状况、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江西省近年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猛,2017年5月南昌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被人社部批准为第十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市场经济大形势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省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方面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如:中高端服务、品牌效应、技术水平等方面还比较弱,竞争实力不容乐观。因此,深入分析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对增强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优势起到参考作用。本论文首先从营业收入、从业人数、机构规模以及服务项目四个维度分析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基本情况,并且梳理了产业链的分布情况;其次,在定性分析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开发调查量表,从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以及组织绩效三方面构建了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通过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的样本数据,分别从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服务项目以及企业研发部门四方面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分别对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以及组织绩效三方面进行了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构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进行路径和假设检验分析,同时采用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方法检验组织绩效在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与竞争力间的中介效应;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增强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优势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以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产业附加值低的服务项目为主营业务,缺乏高端服务,产品创新能力和大数据应用能力差,产品同质化严重,综合竞争力偏弱;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以及组织绩效均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资源要素中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较大,大数据应用能力是能力要素中的关键因素,且资源要素对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弱于能力要素对竞争力的积极作用;组织绩效在能力要素与竞争力间以及资源要素与竞争力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要提升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以及企业组织绩效均是重点考虑因素。
张品[3](2020)在《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地铁以其绿色、便捷、大运量、高效准时等特点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缓解交通拥堵、减轻环境污染等问题,效果明显。地铁运营的好坏决定了其是否可以提供公共客运服务以及能否实现疏解城市交通的目的。虽然天津市地铁的起步比较早,但是和国内一线城市对比发现,天津市地铁综合服务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天津市地铁的运营主体,肩负着整个城市地铁的日常运营等重要职能。因此研究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竞争力,有助于提高天津地铁运营服务能力,以期更好地引导其发挥城市地铁的公共交通服务功能。本文在全面梳理了企业竞争力基本理论后,首先对地铁运营企业竞争力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构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运用PEST-SWOT分析法对天津地铁运营企业进行了内外部环境分析,然后运用“因素分析法”对地铁运营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地铁运营企业的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建立了5个基本要素层,包含了 21个指标的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基于熵权的功效系数法对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2015-2018年的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纵向对比分析评价,同时又横向分析了 2018年7个城市地铁运营企业竞争力和天津地铁运营企业竞争力。基于上分析,本文认为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步提升,随着地铁网络的覆盖范围会更广,正在进一步缩小和主要城市的差距。运营配置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服务能力方面,进站量和运营里程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但是在和不同城市的对比,各项指标基本上都比较靠后,综合竞争力比较落后。因此本文认为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增加政府支持;提高乘客进站的便利性,提高进站量;加强换乘车站管理,提升换乘效率;提升地铁运输效率,增加配置车辆,缩短发车间隔,增加服务时长;构建立体式公共交通运输体系,注重和不同交通方式的衔接等措施。
许辰可[4](2019)在《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纺织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我国面临着能源与环境制约,资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与污染控制等问题。促进纺织企业生态创新,对推动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转型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纺织产业的监管在不断加强,但有些企业仍不了解相关环境政策实质,忽视了生态创新的关键目标。因此,全面分析纺织产业相关的环境政策及其政策工具组合对企业生态创新及其绩效的影响,对促进纺织企业生态创新至关重要。不同类别的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因产业环境而异,基于具体产业背景研究环境政策对生态创新及其绩效的影响具有更大的实践意义。国内外纺织产业背景下分析环境政策与企业生态创新的相关研究非常有限。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有:(1)深入探究我国政府颁布实施的纺织产业相关环境政策,评估我国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体系,结合政策工具与我国纺织产业特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2)探索我国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维度,补充和丰富我国纺织企业的生态创新相关理论;(3)探索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关系研究,揭示“环境政策——企业生态创新行为——企业绩效”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探索在纺织产业背景下,不同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为政府与纺织企业推进生态创新的管理与实践提供理论框架。本研究选取从1989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中央政府层面颁布的118条纺织产业相关的环境政策,运用内容分析方法构建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维度;进一步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12家纺织企业深度访谈,构建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测量量表;经过小样本前测对问卷进行修正后,对225家纺织企业进行实证调研,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中的假设进行了检验。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具体如下:本研究首先基于内容分析,提出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由命令控制型、市场型政策与自愿型政策构成,其中命令控制型政策包括污染治理检查、许可与审批、标准与禁令;市场型政策划分为补贴、罚款、环保税;自愿型政策包括技术创新、信息公布与公众参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研究提出的纺织产业环境政策测量量表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其次,构建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维度,在扎根理论视域下对纺织企业深度访谈数据分析,认为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由产品生态创新、工艺生态创新与管理生态创新三个维度构成。其中产品生态创新包括再生材料作为原材料、产品易于再回收再利用和减少产品能源消耗量;工艺生态创新包括清洁技术、使用新能源、回收利用废水废气;管理生态创新包括积极参与生态创新活动、员工生态培训、推行可持续文化与为生态创新投入高比例资金。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本研究构建的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测量量表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最后,分析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生态创新在环境政策与经济绩效所起的中介作用。运用结构方程对研究模型进行拟合与修正,研究发现自愿型政策对纺织企业产品生态创新、工艺生态创新与管理生态创新均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命令控制型政策对产品生态创新有正向影响作用、对工艺与管理生态创新的影响作用都不显着,市场型政策对企业三类生态创新的影响作用都不显着;企业管理生态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企业产品与工艺生态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作用都不显着;自愿型政策对企业经济绩效有正向影响,命令控制型政策对经济绩效有负向影响作用。本研究对揭示我国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环境政策——企业生态创新行为——企业绩效”这个“黑匣子”,对完善纺织产业相关环境政策与促进企业生态创新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韩嵩,刘娜[5](2019)在《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全国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数据,建立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企业的财务指标基础上加入了企业规模指标。由于目前没有公布的物流企业竞争力排名,因此本文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计算物流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利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熵值法最为合理,然后利用分箱技术把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分为五个等级。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水平测度的效率,本文创新性的利用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Logistic回归、Gradient Boosting和集成算法进行学习和预测,结果表明使用统计学习方法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预测有较高的准确率,具有可行性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分类预测效果最佳。
李欣[6](2019)在《企业社会保险负担水平及其适度性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实践,我国以缴费型社会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成型。社会保障制度在增加劳动者福利,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等方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劳动力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企业的社保缴费支出。企业社会保险负担即指企业的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支出占企业工资总额或利润总额的比率。然而,我国总体面临企业社会保险负担过重问题,偏高的社会保险费用支出使得部分企业不堪重负,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促进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良性发展,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加快社会保险全国统筹步伐,已成为近年来理论和政策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基于上述背景,论文首先对企业的社会保险负担水平及其适度性进行了阐述。论文指出,考察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是否适度,可以有三个维度:一是企业缴费负担水平的国际比较,主要是对于我国名义缴费水平与国外的这一水平进行比较说明。二是将企业实际的社保缴费总额和企业员工的工资总额进行对比分析,即分析工资总额维度的缴费负担水平(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社会保险缴费实际缴费总额/工资总额)。三是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总额与利润总额的比较,即分析利润总额维度的缴费负担水平(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社会保险缴费实际缴费总额/利润总额)。在此基础之上,论文将我国企业的社会保险负担与其他国家做了横向对比分析,分析得出,我国相比其他国家来说在企业社保费方面的负担总体过重,这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沉重“枷锁”。进而对我国企业社会保险负担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江西省南昌市A企业为例,定量分析了该企业的社保负担,发现存在社保负担偏重的现象。论文最后论述了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偏重的原因与不利影响,并就适当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负担水平提出建议:一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缓解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二是加快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将医保费用的支出控制在一定水平内;三是加大对社保的支持力度,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政府的财政支持提出的。
李静[7](2017)在《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及创新人才管理策略》文中指出在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管理领域创新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根据文献所示,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腾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背景下,近几年国家号召全民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在媒体频频宣传,创新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进入大众视野,学术界对于创新的研究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创新相关的研究理论也不断增多。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对于企业长期存续并保持高速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企业因为丧失创新能力而失去竞争力,逐渐被市场淘汰。有些企业期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把握市场机遇,却无从下手。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这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企业并不清楚影响创新行为的关键人力资本因素,从而无法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优势或者弥补不足;其二,对于如何进行创新人才管理的开发和培养策略也不甚清晰,即使知道问题也无从下手。现有的创新研究多从企业管理宏观层面解析如何提升企业创新力,而本文将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探讨人力资本在企业创新实践中的重要价值,从而引申对创新人才管理开发的策略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起到有价值的辅助作用。本文首先基于现有创新理论及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数据分析确认人力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再结合创新人才管理理论,探讨创新人才管理策略,选取样本数据中的两家企业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人才管理策略。本文从数据出发,结合实际企业案例,力求从实践角度探讨创新人才培养,得到有价值的结论以解决企业在创新实践中的困惑。
蒋冠宏[8](2015)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微观影响》文中认为2012年,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下降17%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878亿美元(存量达到53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7.6%,首次成为世界第3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家。另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共有约1.6万家企业在国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2.2万家,分布在全球179个国家(地区),覆盖率为76.8%。在我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本文探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什么因素决定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第二,企业“走出去”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有何影响。第三,企业“走出去”面临哪些风险和海外投资后的市场退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是学术界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和企业制定“走出去”战略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结合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征从理论机制上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我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研究了上述问题。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首先,什么因素决定了我国企业“走出去”。是否生产率越高或竞争力越强的企业越有可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在竞争力越强的行业,企业越有可能对外直接投资?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基于Helpmam et al.(2004)的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机制,然后利用我国工业企业实证检验了企业和行业异质性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经过实证检验,本文发现除遵循Helpman et al.(2004)模型预期外,我国企业还存在自身特征。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投资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其生产率不一定高。第二,从事技术研发型投资的企业,其生产率最高,而不是市场寻求型投资的企业。第三,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对外投资企业的生产率普遍较低。第四,如果目的国是中低收入国家,投资国家越多,企业生产率不一定越高。此外,行业生产率越高并不意味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越多,即行业竞争力并不直接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关于东道国特征对我国企业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也发现两个特征。第一,东道国市场规模的增加,扩展了企业进入的广度边际,降低了企业进入的生产率门槛。第二,东道国投资固定成本的增加,提升了企业进入门槛,缩小了企业进入的广度边际。其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遵循传统研究范式,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第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出口、就业、固定投资和规模增长有何影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效率还有较大差距。如何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创新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转型,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所以,在我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有价值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成两部分。一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提升了企业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如生产率提升、新产品开发和研发投入上升。二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如企业出口、就业、固定投资和规模增长。为此,本文首先基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征从理论上阐述了传导机制,并提出检验假设,然后利用我国工业企业实证检验了上述假设命题。关于生产率进步。第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企业生产率进步,但“生产率效应”逐年递减,且技术研发和资源开发类投资的“生产率效应”较弱。第二,不同东道国对我国企业生产率进步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如我国企业投资发展中国家生产率进步更快,投资香港和避税港的生产率进步较慢。第三,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没有显着促进生产率进步。关于新产品开发和研发投入。第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新产品开发和研发投入上升。第二,无论投资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显着促进了企业新产品开发和研发投入上升。第三,这种促进作用呈现“u”型趋势,即随着“接近效应”边际递减,呈现下降趋势,而后“学习效应”和“整合效应”发挥,促进作用再次上升。第四,技术研发类投资的“研发效应”最明显,资源开发类投资最弱,且不同投资动机的“研发效应”衰减差异较大。如商贸服务类投资衰减较慢,技术研发类投资衰减较快。最后,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对新产品开发和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关于企业出口。第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企业出口,且“出口效应”先上升后下降,呈现倒“u”型趋势。第二,从东道国来看,对高收入国家的投资显着促进了企业出口,而对中低收入国家的投资“出口效应”不显着;对港澳和避税港投资的“出口效应”不显着,而对其它国家的投资显着促进了企业出口。第三,从投资动机来看,商贸服务型投资对企业出口最明显,而其它投资动机“出口效应”不明显。第四,从边际影响来看,对外投资不仅增加了企业出口的“深度边际”,也扩展了出口的“广度边际”。关于企业就业、固定投资和规模增长。第一,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我国企业在本国就业、规模和固定投资增长。第二,从滞后效应来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规模增长”和“固定投资”先上升后下降,呈现倒“u”型趋势。第三,从投资动机来看,商贸服务类投资显着促进了企业在本国就业、规模和固定投资增长。第四,从投资东道国来看,投资高收入国家显着促进了企业在本国就业、规模和固定投资增长。第五,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产业转移和对中低收入国家的投资没有替代企业在本国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后,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着促进了企业出口、就业、规模和固定投资增长,而国有企业不明显。最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和企业生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然面临境外文化和制度的差异,文化和制度的差异可能增加企业直接投资风险。能否成功整合文化和制度差异往往是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此外,与只在国内经营相比,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将面临更多风险。于是本文也想探究经营风险增加对企业生存有何影响,是否加剧了企业退出市场。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两方面问题。一是,境外文化和制度差异对我国企业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二是,经营风险增加与企业的市场退出问题。具体而言,本文首先阐述了相关理论机制,并提出检验假设,然后利用我国工业企业实证检验了假设命题。关于东道国制度和制度差异。第一,高收入国家的政治稳定降低了我国企业风险,中低收入国家的政治越稳定、政府效率越高、法制越严明和腐败控制越好,我国企业直接投资的风险越低。第二,制度差异对我国企业风险的影响取决于东道国收入。法制和腐败控制的差异越大,降低了我国企业投资高收入国家的风险,而政府效率差异越大,增加了我国企业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此外,我国与中低收入国家制度的适度差异有助于降低我国企业直接投资的风险。关于东道国文化和文化距离。第一,东道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和阶层观念增加了我国企业风险,而东道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意识和平等意识有助于降低我国企业风险。第二,我国与东道国适度的文化距离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但文化距离过大则增加了企业风险,即我国企业风险与文化距离呈现“U”型趋势。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市场退出。第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降低了企业退出风险。第二,无论是商贸服务还是当地生产类投资都显着降低了企业退出风险。第三,无论投资高收入国家还是中低收入国家都显着增加了企业生存可能。从传导机制来看,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优化了企业素质,企业素质的优化降低了退出风险。本文认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通过优化企业素质弥补了跨国经营风险,从而降低了退出风险。总之,在我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第一,什么因素决定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第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三,双边制度和文化差异对我国企业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市场退出问题。上述都是我国学术界急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为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走出去”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有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开展海外投资。
顾昌全[9](2013)在《基于DANP-FVIKOR方法的住宅开发商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住宅产品的供应主体,住宅开发商的经营和发展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政府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住宅开发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严峻,仅关注产品价格的竞争,或只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已无法满足竞争的需求。企业必须注重全方位地培育竞争优势,以提升总体竞争力,由此可见,对住宅开发商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然而,相关的研究依然十分缺乏,已有研究主要依据市场规模等单一维度的指标对开发商的竞争力做出描述,却忽视了企业竞争力的系统内涵,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当然不会客观,也缺乏相应的实用价值。本研究对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据此提出住宅开发商竞争力的系统内涵,并基于环境、资源、能力以及市场等4个不同的维度对其做出全面解释。从上述4个维度出发,笔者初步选取出若干评价指标,并通过描述性统计与信度分析对指标体系的稳定性做出检验。最终建立的住宅开发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CASRD)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在分析以往评价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后,笔者选择DANP-FVIKOR方法作为住宅开发商竞争力的测评模型。在实例应用中,本文选择杭州市场的8家住宅开发企业为被评价对象,运用CASRD体系和DANP-FVIKOR模型对其企业竞争力做出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从多维视角提出住宅开发商的竞争力概念,在兼顾定性与定量指标的前提下,建立CASRD体系,并将DANP-FVIKOR方法引入到竞争力测评中。本文不仅丰富了企业竞争力理论在住宅开发领域的应用成果,而且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张连刚[10](2011)在《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各省区之间流通产业的发展严重不均衡,部分省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比较分析各个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找出各个省区在流通产业竞争中的优劣势,对于充分挖掘各省区流通产业发展潜力,推动各省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本文比较分析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本文从流通产业总竞争力的六个维度,对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东部和西部省区之间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差异以及东部、西部地区内部各个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了巩固或增强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建议。本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本文在阐述流通产业竞争力来源、流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理论时,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方法。在构建流通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方法对东西部各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在论证流通对经济增长作用时,本文运用了描述性统计、面板数据(Panel 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的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Feder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在对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时,本文综合运用了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熵值法(Entropy Method)、聚类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五大部分、七个章节。五大部分分别是:问题提出、理论分析、体系构建、综合评价(实证分析)、对策提出。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问题提出。这一部分涵盖本文的第1章和第2章。第1章为绪论。该章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等内容。第2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论证分析了流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该章节是对本文研究意义的具体分析和论证,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外溢效应)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流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本文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铺垫。这一部分涉及本文的第3章和第4章。第3章主要分析了竞争力的含义、竞争力的层次、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模型和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是从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四个角度阐述了相关竞争力的来源理论。第4章主要阐述了省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该章首先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含义、产业竞争力的内容以及国家、地区、产业和企业竞争力四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该章节从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含义、基本特征和提升理论依据三个方面分析了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理论。最后该章阐述了省域流通产业的含义和影响因素等理论。第三部分为体系构建。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的第5章。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之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本文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政策建议提出的科学性。第5章旨在为本文进行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本章指出了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选择指标的原则。其次,该章节介绍了评价指标的类型,并指出本文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类型。再次,第5章详细阐述了流通基础竞争力等六个分竞争力指标下各个具体指标的含义、计算公式、数据来源等内容。第四部分为综合评价(实证分析)。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第6章。第6章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熵值法三种评价方法,分别对东西部省区流通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然后,本章节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三种评价方法进行检验,最终选择了应用熵值法分析所得到的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最后,本章实证分析了东西部地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为对策建议。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第7章。第7章在对本文研究结论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和提升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流通对经济增长全部效应的弹性系数为0.5323,流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与国外相比,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未充分凸显,在较长一段时期中国仍然需要大力发展流通产业;(2)东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水平高于西部省区;(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各省区之间、西部各省区之间的流通总竞争力水平呈现不均衡分布;(4)东西部省区流通总竞争力与流通基础竞争力、流通创新竞争力与流通密度竞争力呈较强的正相关性,流通效率竞争力和流通结构竞争力与流通总竞争力之间呈中度的正相关性,流通发展竞争力与流通总竞争力两者之间呈较弱的负相关性;(5)东西部一些省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和流通总竞争力排名位次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流通总竞争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都较强的11省区,二者的发展与提升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同步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重新界定了流通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在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流通相关概念定义的基础上,本文重新界定了流通、现代流通和流通产业等概念,为本文准确分析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奠定基础。(2)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共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59个二级指标。其中6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流通基础竞争力、流通密度竞争力、流通结构竞争力、流通效率竞争力、流通创新竞争力和流通发展竞争力。(3)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在评价方法选择中,以往很多学者较多采用的是因子分析法等单一的评价方法。一般而言,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本文分别采用了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中国东西部22省(区、市)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从三种评价结果中选择一种相对而言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4)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论证了流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现有文献在分析和论证流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本文主要从生产、就业、消费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证了流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从促进三次产业增长、提高国民福利和推动城市发展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证了流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外溢效应)。(5)通过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对流通竞争力来源理论阐述的不够深入。尽管本文从四个层次分析了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但本人仍感觉对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来源理论阐述不够深入。借鉴现有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流通产业的特点构建一套更加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是需要本人一直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2)没有进行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动态比较。在将来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本人将会继续收集相关年份的统计数据,以便对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动态比较分析,从而使得省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更完整更科学。(3)对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分类比较还不够深入。本文在对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分类比较时,只是结合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几个分竞争力进行了初步地分析,较少结合具体指标详细分析各个省(区、市)流通产业竞争力的优劣势。为了进一步分析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相关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1)可以对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动态比较;(2)可以利用流通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六个分竞争力指标分类比较;(3)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必要的定性指标;(4)可以对流通产业的具体行业的竞争力进行细分研究。
二、基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企业统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企业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1.3.2 煤炭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1.3.3 企业生态竞争力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煤炭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1 企业竞争力概念 |
2.1.2 煤炭企业竞争力概念 |
2.1.3 煤炭企业竞争力内涵 |
2.2 生态竞争力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3 生态补偿制度 |
2.2.4 环境管制的概念和内涵 |
2.3 煤炭企业竞争力测度与评价方法 |
第三章 青海省 H 煤炭公司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2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
3.3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具体指标的含义 |
3.3.1 生产效益指标 |
3.3.2 资源利用指标 |
3.3.3 生态环境指标 |
3.3.4 管理水平指标 |
3.4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四章 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 |
4.1 青海省H煤炭公司现状 |
4.1.1 青海省煤炭分布情况 |
4.1.2 青海省H煤炭公司基本情况 |
4.1.3 煤炭勘查现状 |
4.2 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3 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青海省H煤炭公司提升企业竞争力对策 |
5.1 转换发展思路,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5.1.1 制定生态发展战略新思路 |
5.1.2 建立健全生态管理体制 |
5.1.3 建立环境管制机制 |
5.1.4 制定各项绿色勘查措施 |
5.2 强化企业综合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 |
5.2.1 增强全员绿色勘查和环境保护意识 |
5.2.2 及早做好协调工作 |
5.2.3 完善资金与人才保障 |
5.3 培育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活力 |
5.4 实施多元化发展,提升资源利用率 |
5.5 探索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 |
5.5.1 加大政府生态环境补偿力度 |
5.5.2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补偿费制度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研究 |
1.2.2 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3 研究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统计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
2.1.2 企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2 组织学习理论 |
2.2.3 创新理论 |
2.2.4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3 统计学方法 |
2.3.1 结构方程模型 |
2.3.2 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 |
第3章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现状分析 |
3.1.1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收入情况 |
3.1.2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情况 |
3.1.3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模情况 |
3.1.4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服务项目情况 |
3.2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链分析 |
3.2.1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链构成情况 |
3.2.2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链分布情况 |
3.3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特点分析 |
3.3.1 服务内容日益丰富,但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突出 |
3.3.2 民营性质服务企业快速增长,但承载力较弱 |
3.3.3 人力资源服务业信息化较广泛应用,但有待提升 |
3.3.4 人力资源服务业对外交流不断增强 |
第4章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
4.1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2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提出及模型构建 |
4.2.1 资源要素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假设 |
4.2.2 资源要素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组织绩效的研究假设 |
4.2.3 能力要素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假设 |
4.2.4 能力要素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组织绩效的研究假设 |
4.2.5 组织绩效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假设 |
4.3 问卷设计与指标确定 |
4.3.1 问卷设计 |
4.3.2 问卷调查的实施及结果 |
4.3.3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指标确定 |
第5章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量表的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
5.2.1 量表的信度检验 |
5.2.2 量表的效度检验 |
5.3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1 资源要素构面的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2 能力要素构面的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3 组织绩效构面的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4 资源要素构面的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5 能力要素构面的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6 所有潜在变量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5.4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4.1 模型拟合度分析 |
5.4.2 模型路径分析 |
5.4.3 模型假设检验分析 |
5.4.4 组织绩效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5.1 研究结论分析 |
5.5.2 提升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6章 提升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6.1 大力发展业态高端服务产品,促进服务规模化 |
6.2 引进和培养双管齐下,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化人才队伍 |
6.3 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6.4 积极培养组织学习能力,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
6.5 加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竞争力基本理论 |
2.1.1 国外企业竞争力基本理论研究 |
2.1.2 国内企业竞争力基本理论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企业竞争力应用性研究 |
2.2.1 国外企业竞争力应用性研究 |
2.2.2 国内企业竞争力应用性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2.3 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
2.3.1 熵权理论 |
2.3.2 功效系数评价法 |
第三章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分析 |
3.1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2.1 天津地铁运营企业历史变革 |
3.2.2 天津市地铁运营现状 |
3.2.3 SWOT分析 |
3.2.4 天津地铁运营企业未来发展 |
3.3 我国主要城市地铁运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
3.3.1 北京地铁运营企业发展现状 |
3.3.2 上海地铁运营企业发展现状 |
3.3.3 广州地铁运营企业发展现状 |
3.3.4 深圳地铁运营企业发展现状 |
3.3.5 武汉地铁运营企业发展现状 |
3.3.6 南京地铁运营企业发展现状 |
3.3.7 成都地铁运营企业发展现状 |
3.3.8 主要城市地铁运营企业发展评价 |
第四章 地铁运营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地铁运营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4.1.2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4.2 地铁运营企业竞争力指标构建 |
4.2.1 地铁运营企业竞争力指标构建原则 |
4.2.2 地铁运营企业竞争力指标构建 |
4.3 地铁运营企业竞争力基本属性 |
4.4 地铁运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五章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竞争力实证分析 |
5.1 纵向竞争力评价 |
5.1.1 外部环境竞争力分析 |
5.1.2 资源优势分析 |
5.1.3 运营配置能力分析 |
5.1.4 运营服务能力分析 |
5.1.5 发展潜力 |
5.1.6 竞争力综合评价 |
5.2 横向竞争力评价 |
5.2.1 外部环境竞争力分析 |
5.2.2 资源优势分析 |
5.2.3 运营配置能力分析 |
5.2.4 运营服务能力分析 |
5.2.5 发展潜力分析 |
5.2.6 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纵向竞争力比较的主要结论 |
6.1.2 横向竞争力比较的主要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与视角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结构安排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生态创新的概念、维度与测量 |
2.1.1 生态创新的发展背景 |
2.1.2 生态创新的概念 |
2.1.3 生态创新的维度 |
2.1.4 生态创新的测量 |
2.2 环境政策的内涵与分类 |
2.2.1 环境政策的内涵 |
2.2.2 环境政策的分类 |
2.2.3 政策认知的内涵 |
2.3 生态创新绩效的分类与测量 |
2.3.1 创新绩效 |
2.3.2 环境绩效 |
2.3.3 经济绩效 |
2.4 环境政策、生态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
2.4.1 环境政策对生态创新的影响 |
2.4.2 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5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相关研究 |
2.6 现有文献总结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研究 |
3.1 内容分析方法 |
3.2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3.2.1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收集 |
3.2.2 细化分析单元 |
3.2.3 形成分析类别组合 |
3.2.4 评判与记录 |
3.2.5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3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分析 |
3.3.1 环境政策演进过程 |
3.3.2 环境政策主体的协同度 |
3.3.3 环境政策目标 |
3.3.4 环境政策工具分析 |
3.4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扎根理论的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维度与作用效果研究 |
4.1 扎根理论方法概述 |
4.2 研究方案 |
4.3 研究过程 |
4.3.1 数据收集 |
4.3.2 数据处理 |
4.4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范畴挖掘与提炼 |
4.4.1 开放式编码 |
4.4.2 主轴式编码 |
4.4.3 选择式编码及研究框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与企业生态创新的理论框架构建 |
5.1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维度 |
5.2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与企业生态创新关系 |
5.2.1 命令控制型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5.2.2 市场型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5.2.3 自愿型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5.3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与生态创新绩效的关系 |
5.4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与生态创新绩效的关系 |
5.5 假设汇总与框架构建 |
5.6 本章小结 |
6 问卷设计与小样本前测 |
6.1 问卷设计 |
6.1.2 问卷设计过程 |
6.1.3 问卷的基本内容 |
6.2 测量条款形成 |
6.2.1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的初始测量条款 |
6.2.2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初始测量条款 |
6.2.3 纺织企业经济绩效的初始测量条款 |
6.2.4 纺织企业统计特征的测量 |
6.3 小样本测试 |
6.3.1 小样本问卷对象选择 |
6.3.3 小样本检验与结果 |
6.3.4 问卷初始测量量表的修改 |
6.4 本章小结 |
7 纺织企业环境政策对企业生态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研究数据收集与统计描述 |
7.1.1 问卷对象选择 |
7.1.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7.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7.2.2 信度检验 |
7.2.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7.3.1 初步数据分析 |
7.3.2 初始模型构建 |
7.3.3 中介作用模型 |
7.3.4 修正模型 |
7.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结 |
7.4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7.4.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7.4.2 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的政策工具构成与测量 |
8.1.2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维度划分 |
8.1.3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8.1.4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纺织企业生态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 |
8.1.5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作用路径 |
8.2 研究建议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环境政策对企业生态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水平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 |
(一) 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
(二) 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 |
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 |
(一) 数据的预处理 |
(二) 物流企业竞争力水平测度 |
(三) 基于统计学习方法的物流企业竞争力预测 |
结论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6)企业社会保险负担水平及其适度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企业社会保险负担水平及其适度性的理论概述 |
2.1 社会保险制度及其功能 |
2.1.1 社会保险制度含义 |
2.1.2 社会保险制度功能 |
2.1.3 社会保险基金来源 |
2.2 企业承担社会保险费的理论依据 |
2.2.1 企业责任理论 |
2.2.2 延期工资理论 |
2.3 企业社会保险负担的适度性 |
2.3.1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概念 |
2.3.2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及其适度性 |
3 企业社保负担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分析 |
3.1.1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概况 |
3.1.2 社会保险费负担项目变化水平 |
3.2 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水平演变 |
3.2.1 养老保险的缴费负担 |
3.2.2 医疗保险的缴费负担 |
3.2.3 失业保险的缴费负担 |
3.2.4 工伤、生育保险的缴费负担 |
3.3 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负担水平的适度性评估 |
3.3.1 从国际比较角度评估缴费负担水平的适度性 |
3.3.2 从企业承受能力角度评估缴费负担水平的适度性 |
3.3.3 从企业净利润角度评估缴费负担水平的适度性 |
4 南昌市A企业社会保险费负担水平:一个案例分析 |
4.1 南昌市A企业概况 |
4.2 A企业社会保险费负担变化情况 |
4.2.1 A企业社会保险纳税基数变化 |
4.2.2 A企业社会保险人数及缴费额变化 |
4.3 A企业社会保险费负担及其适度性评估 |
5 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偏重的原因与不利影响 |
5.1 原因分析 |
5.1.1 历史传统因素 |
5.1.2 现实制约因素 |
5.1.3 制度设计因素 |
5.1.4 人口老龄化因素 |
5.1.5 经济体制转型因素 |
5.2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偏重的负面影响 |
5.2.1 对企业竞争力的负面影响 |
5.2.2 对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 |
5.2.3 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 |
5.2.4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负面影响 |
6 降低企业社保负担的可行性建议 |
6.1 改革社保制度,减轻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 |
6.1.1 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
6.1.2 适当延长缴费年限 |
6.1.3 提升养老金统筹层次 |
6.1.4 加快养老金的第二、三支柱发展 |
6.2 促进医疗卫生制度的革新,降低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 |
6.3 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及创新人才管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逻辑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实证分析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企业创新理论的研究综述 |
2.1.2 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综述 |
2.1.3 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 |
2.1.4 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 |
2.2 实证研究内容界定 |
2.2.1 科技型企业含义界定 |
2.2.2 企业技术创新及评价标准 |
2.2.3 企业人力资本要素的界定 |
2.2.4 企业研发投入的界定 |
第3章 实证研究 |
3.1 基于企业统计数据的假设 |
3.2 数据论证 |
3.2.1 各要素的测度与评估 |
3.2.2 人力资本要素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3.2.3 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贡献度分析 |
3.3 结论分析 |
第4章 创新人才管理策略 |
4.1 企业案例分析 |
4.1.1 上汽集团 |
4.1.2 中芯国际 |
4.1.3 案例小结 |
4.3 创新人才管理实践框架 |
4.3.1 组织层面 |
4.3.2 个人层面 |
4.3.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微观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什么样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1.1.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的影响 |
1.1.3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与市场退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1 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2 新兴市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二节 企业异质性和对外直接投资 |
2.2.1 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2 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2.2.3 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第三节 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
2.3.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效率提升 |
2.3.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成长 |
2.3.3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及企业生存 |
第三章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竞争力 |
第一节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机制 |
3.1.1 消费与生产 |
3.1.2 企业生产模式与生产率 |
3.1.3 东道国因素与企业生产门槛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率 |
3.2.1 模型设定、指标和数据说明 |
3.2.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3.2.3 检验结论 |
第三节 以服装、鞋帽和纺织类企业为例的特定检验 |
3.3.1 模型、变量和数据说明 |
3.3.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3.3.3 检验总结 |
第四节 东道国特征、行业竞争力和企业对外投资 |
3.4.1 模型、指标和数据说明 |
3.4.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3.4.3 检验总结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效率提升 |
第一节 传导机制和检验假设 |
4.1.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生产率提升 |
4.1.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新产品开发 |
4.1.3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研发活动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生产率提升 |
4.2.1 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数据匹配 |
4.2.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4.2.4 基于偏向得分的ATT检验 |
4.2.5 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生产率提升 |
4.2.6 实证小结 |
第三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新产品开发 |
4.3.1 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
4.3.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4.3.3 国有企业海外投资与新产品开发 |
4.3.4 实证小结 |
第四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研发投入 |
4.4.1 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
4.4.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4.4.3 国有企业海外投资与研发活动 |
4.4.4 实证小结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成长 |
第一节 传导机制与检验假设 |
5.1.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出口的影响 |
5.1.2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对其国内就业的影响 |
5.1.3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与其规模增长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出口 |
5.2.1 模式设定、变量和数据 |
5.2.2 数据匹配 |
5.2.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2.4“出口效应”的广度边际检验 |
5.2.5 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 |
5.2.6 实证小结 |
第三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 |
5.3.1 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
5.3.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3.3 国有企业检验 |
5.3.4 实证小结 |
第四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效应 |
5.4.1 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
5.4.2 企业规模增长(销售产值)的实证检验 |
5.4.3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固定投资增长 |
5.4.4 国有企业检验 |
5.4.5 检验小结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与企业生存 |
第一节 理论假设 |
6.1.1 东道国制度和制度差异 |
6.1.2 东道国文化和文化距离 |
6.1.3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与企业生存 |
第二节 东道国制度与我国企业直接投资风险 |
6.2.1 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
6.2.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6.2.3 实证小节 |
第三节 东道国文化与我国企业直接投资风险 |
6.3.1 模型设定、数据和变量说明 |
6.3.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6.3.3 实证小结 |
第四节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与企业生存 |
6.4.1 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
6.4.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6.4.3 理论机制检验 |
6.4.4 实证小结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7.1.1 企业、行业生产率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7.1.2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效率提升 |
7.1.3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成长 |
7.1.4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与市场退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7.2.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异质性 |
7.2.2 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国内经济影响 |
7.2.3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与市场退出 |
第三节 本文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7.3.1 本文不足 |
7.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基于DANP-FVIKOR方法的住宅开发商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2.1.1 竞争与竞争力 |
2.1.2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 |
2.1.3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属性 |
2.2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现状 |
2.2.1 基于环境视角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2 基于资源视角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3 基于能力视角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4 基于多维视角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
2.3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现状 |
2.3.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综述 |
2.3.2 竞争力综合评价值计算方法综述 |
2.4 借鉴与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住宅开发商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3.1 住宅开发商竞争力的内涵解析 |
3.1.1 住宅开发商的业务流程与特点 |
3.1.2 住宅开发商竞争力的含义 |
3.1.3 国内住宅开发商的竞争力现状 |
3.2 住宅开发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CASRD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CASRD体系的评价指标初选 |
3.2.3 CASRD体系的描述性统计和信度分析 |
3.2.4 CASRD体系的最终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4 住宅开发商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
4.1 DEMATEL方法 |
4.1.1 DEMATEL方法的理论介绍 |
4.1.2 DEMATEL方法的实际运用 |
4.2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
4.2.1 改进型ANP方法的理论介绍 |
4.2.2 改进型ANP方法的实际运用 |
4.3 模糊VIKOR方法(FVIKOR) |
4.4 本章小结 |
5 应用实例分析 |
5.1 应用背景 |
5.2 应用步骤 |
5.2.1 定性指标模糊评分 |
5.2.2 定量指标数据获取与赋分 |
5.2.3 竞争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住宅开发商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二:住宅开发商竞争力指标影响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三:杭州部分住宅开发商的定性指标评分表 |
作者简历 |
(10)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相关概念 |
1.2.1 研究目的 |
1.2.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竞争力评价尺度选择研究述评 |
1.3.2 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
1.3.3 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评述 |
1.3.4 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赋权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局限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局限 |
1.6 研究展望 |
2.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分析 |
2.1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基础 |
2.1.1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直接效应 |
2.1.2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间接效应 |
2.2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
2.2.1 流通对消费贡献的实证分析 |
2.2.2 流通对就业贡献的实证分析 |
2.2.3 流通对GDP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
2.2.4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总效应的实证分析 |
3. 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3.1 竞争力的含义 |
3.2 竞争力的层次 |
3.3 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3.3.1 国家竞争力来源理论 |
3.3.2 区域竞争力来源理论 |
3.3.3 产业竞争力来源理论 |
3.3.4 企业竞争力来源理论 |
3.4 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模型 |
3.4.1 国家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模型 |
3.4.2 区域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模型 |
3.4.3 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模型 |
3.5 竞争力评价方法及原理 |
3.5.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3.5.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3.5.3 聚类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3.5.4 熵值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3.5.5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4. 省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4.1 产业竞争力理论 |
4.1.1 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
4.1.2 产业竞争力的内容 |
4.1.3 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 |
4.2 省域经济竞争力理论 |
4.2.1 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含义 |
4.2.2 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
4.2.3 省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理论依据 |
4.3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理论 |
4.3.1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
4.3.2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5.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的类型及指标类型选择 |
5.2 评价指标的选择及说明 |
5.2.1 基础竞争力指标 |
5.2.2 效率竞争力指标 |
5.2.3 密度竞争力指标 |
5.2.4 结构竞争力指标 |
5.2.5 创新竞争力指标 |
5.2.6 发展竞争力指标 |
5.3 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 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比较与综合评价 |
6.1 主要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
6.1.1 聚类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的异同 |
6.1.2 熵值法与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的异同 |
6.1.3 层次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的异同 |
6.1.4 小结 |
6.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6.2.1 流通基础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2 流通效率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3 流通密度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4 流通结构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5 流通创新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6 流通发展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7 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比较(因子分析法) |
6.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东西部省区流通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6.3.1 流通基础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2 流通效率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3 流通密度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4 流通结构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5 流通创新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6 流通发展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7 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比较(主成分分析法) |
6.4 基于熵值法的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6.5 东西部省区流通总竞争力评价方法结果比较与选择 |
6.6 东西部省区流通总竞争力比较研究 |
6.6.1 东西部省区流通总竞争力差异的显着性分析 |
6.6.2 东西部省区流通总竞争力差异分析 |
6.6.3 东西部地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关系 |
7. 主要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提升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
7.2.1 稳强增强 |
7.2.2 培优扩优 |
7.2.3 补弱减弱 |
7.2.4 突破瓶颈 |
7.3 提升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建议 |
7.3.1 推动流通创新 |
7.3.2 优化流通结构 |
7.3.3 明确流通产业定位 |
7.3.4 西部地区应当注重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
7.3.5 充分发挥政府在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
7.3.6 注重协调经济综合竞争力和流通总竞争力二者发展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基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企业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D]. 郭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 陈水琳.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3]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D]. 张品.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4]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D]. 许辰可.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5]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水平评价[J]. 韩嵩,刘娜. 商业经济研究, 2019(15)
- [6]企业社会保险负担水平及其适度性研究[D]. 李欣.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及创新人才管理策略[D]. 李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8]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微观影响[D]. 蒋冠宏. 南开大学, 2015(08)
- [9]基于DANP-FVIKOR方法的住宅开发商竞争力评价研究[D]. 顾昌全. 浙江大学, 2013(06)
- [10]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张连刚.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