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体裁序列作文的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林静[1](2021)在《部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的教学使用现状研究 ——以昆明市W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具有高度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的习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后文中将简称《课标》)将小学低段定位为“写话”阶段,小学中段定位为“习作”阶段。小学中段作为学生习作学习的起始阶段,对学生习作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过渡及奠基意义。部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的习作系统,选编形式上,体现了“读写结合”的设计理念和单元整体的设计思路;选编内容上,大量增加了习作小练习次数,特别设置了习作单元,总体呈现出编排立体化、能力序列化、题材生活化、指导具体化的特点。已有研究中,针对各大小学语文教材版本中习作选编和习作教学情况的研究成果较多,但由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使用时间不长,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及教学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面对全新的部编教材缺乏深度研究意识。此外,部编教材的教学实施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导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教学的难度增加。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归纳法,以部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的习作系统和云南省昆明市W小学师生为研究对象,以教材习作系统为理论基础,围绕W小学师生对部编版小学中段的习作教与学情况展开了深入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昆明市W小学教师,对教材的整体认知上虽比较到位,但同时存在以下三点问题:1.缺乏对习作系统的深入研究;2.习作系统要素未得到有效利用;3.忽视习作系统的训练指导要求。教学实施上,云南省昆明市W小学的习作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2.关注以生为本的教学过程;3.采取“指导、批改、讲评”的教学方法;4.习作评价后的教学工作落实得当。但是,教学实施也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1.习作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2.习作教学过程开展不透彻;3.习作教学方法钻研不到位;4.习作评价标准和主体单一。而教师教材研究意识相对淡薄、文化素养和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教学资源和方法的限制、评价指导体系缺失,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调查显示的部编版习作教学实际情况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四方面的教学促进建议:一、提升文化素养,积累教学经验;二、树立研究意识,深入研读教材;三、探索资源方法,促进教学实施;四,完善指导评价,增设体系标准。本研究希望通过上述研究找到促进部编版习作教学的突破点,以提升部编版小学中段语文教材习作教与学的质量。
周鹏飞[2](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汉语作文评分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外汉语学习热潮的持续升温,围绕汉语作文自动评分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作文自动评分的研究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给作文进行评分工作,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应用。该技术不仅能够降低人工评分存在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阅卷人的工作负担。目前作文自动评分的研究和系统研发主要是围绕英语展开的,对汉语作文自动评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较少且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本文主要围绕汉语作文自动评分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相关研究,并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作文自动评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经典的支持向量模型在许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取得了成功,本研究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构建了性能稳定、效果良好的作文评分基线模型。(2)利用作文的浅层语义特征构建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作文自动评分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字、词、句和语篇层面特征的评分模型性能比基线模型有明显提升。(3)构建了基于LSTM的汉语作文自动评分模型,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层对模型的性能进行优化。(4)利用迁移学习机制将预训练语言模型应用到汉语作文自动评分任务中,并尝试使用了一系列的微调优化策略提升模型性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尝试了使用基于浅层语义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汉语作文自动评分任务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提升模型的效果,我们将最新的基于全词覆盖中文BERT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引入到汉语自动评分任务中,以此构建了高性能评分模型。我们的研究发现基于迁移学习的预训练语言模型评分性能最优,QWK(Quadratic Weighted Kappa)系数达到了0.71。本文通过对现有评价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使用最新的QWK系数作为模型统一的评价方法。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开发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汉语作文自动评分系统供广大汉语学习者使用。
赵园[3](2020)在《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由《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并且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承接的理念,着眼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此同时,这一理念也为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指明了方向。小学英语教师应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融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为一体的活动。由于各学段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和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的特点,应确保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因此,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在整个英语课程中举足轻重。教师应更新理念,在语篇教学方面,形成符合英语学习活动观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篇整体性教学策略。本研究运用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在梳理与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理解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地位,并编制课堂观察表和访谈提纲。然后,以Z市两所小学为田野调查的对象,通过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分析得出当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现状。发现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践中,缺乏各要素的相互整合,欠整体性。在对语篇整体性教学引入小学英语课堂必要性的阐述之后,以“全国第九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大赛”中的优秀示范课作为分析样本,以质性分析软件NVivo作为研究工具,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和整理,将质性与量性相结合分析师生互动行为,总结出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的特征,即在主题语境方面,生活导向,各教学环节主题整体呈现;在语篇类型方面,视听先行,多模态呈现;在语言知识方面,以加强互动为主,辅以教育技术,促成语言运用;在文化知识方面,发现留白课程资源,灵活渗透文化知识;在语言技能方面,语言输出和输入交替综合;学习策略方面,重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以解决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基石,以语篇整体性教学的必要性为抓手,总结出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的改进策略:在主题语境层面上,着眼于情境的连贯性与内容的真实性;在语篇类型层面上,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多模态呈现多体裁语篇;在语言知识层面上,与情景相融通,指向语用能力;文化知识层面上,注重移情性理解和德育的渗透;在语言技能层面上,关注“来龙”“去脉”一贯整体性;在学习策略层面上,明确目标,层层递进,互助共享。
王婕[4](2020)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材对比分析 ——以《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外汉语教材层出不穷,以综合性教材为首,形成为了极具研究价值的文本材料。因此,如何编写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综合性教材是所有编写者致力完成的目标。本文选取《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两套权威性较高,使用范围较广的综合性教材,从编写理念、课文、词汇、语法、练习题和文化方面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对比分析。在参考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两套教材在编写上的共性与差异,特点与不足,以期教师更好地使用课本,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汉语。文章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两套教材编写理念的对比分析,对两套教材的编写目标、编写原则和编写体例进行了概括;第三章为两套教材课文的对比分析,将两套教材课文的题材和体裁进行了分类;第四章为两套教材词汇的对比分析,将两套教材生词的数量和注释进行了统计;第五章为两套教材语法的对比分析,将两套教材语法点的数量和编排进行了梳理;第六章为两套教材练习题的对比分析,将两套教材练习题的题量和题型进行了分析;第七章为两套教材文化因素的对比分析,将两套教材文化因素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研究。
龚颖[5](2020)在《基于实意词汇运用的小学作文数据分析》文中指出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应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因而,学生的作文能力和写作水平作为衡量语言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考察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技能并达到学以致用的尺度。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作文辅助教学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词汇作为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语文写作水平的重要部分。词汇包括了实词和虚词,实词又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虚词又包括了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词汇运用研究是自动作文评价技术(Automatic Essay Scoring,AES)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AES的研究更多是关于写作兴趣、写作素材、写作建议方面的研究,对与词汇与作文质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词汇与作文质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哪几类词汇对于作文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小学作文的样本,对其中词汇与作文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首先就实词和虚词为切入点,分别探讨其与作文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出影响作文质量的关键性词汇类别,总结小学生写作用词规律,为写作辅助教学提出新的教学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包括:(1)首先,论文分别探讨了实词与虚词与作文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实词与作文质量之间存在着更高的相关性。接着探讨了实词里小学生常用的四类词汇(形容词、副词、动词、名词)与作文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形容词是影响小学阶段作文质量的关键性词汇。(2)其次,论文进一步探讨了形容词的感情色彩对作文质量的相关影响,通过作文中形容词所具有的感情色彩来确定作文的情感层次,再对作文中的情感层次与作文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3)基于前两项研究,通过大量收集素材,对小学作文中常用的情感词汇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基于大连理工《情感词汇本体的构造》,尝试构建《小学生常用情感词汇》,进而对小学生的用词规律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周毅[6](2019)在《楹联书法研究》文中认为楹联书法是中国文化史上独有的形态,它集文学、艺术和公共展示文化于一体,具有多重的学术研究意义。在文学上,它与中国古典诗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书法史上,楹联书法是可以与甲骨、钟鼎、简帛、碑刻书法等相并列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说,楹联书法往往呈现于儒、释、道文化的一些重要的公共环境中,如庙堂、宫廷、官署、学校、园林、苑囿等,明清以来尤为鼎盛,遍及南北东西,远播海外。长期以来,对楹联的研究较多,对书法的研究也不少,但对楹联书法的研究相对薄弱,“繁者弥繁,阙者仍阙”。本文结合文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等多重视角,从楹联书法的源流、文化指向、地域表现、技法表现、艺术创作等几个层面展开研究,史论结合、图文互证,既重视其学理探讨,又强调其现实实践意义。一般而言,楹联是镌刻在石、木、竹、金属等材料上或者悬挂、张贴在楹柱等建筑物件上的书法对联。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楹联书法与书法对联的界限有交叉模糊的情况。本文所涉楹联书法并不一定全是指楹联实物形式意义上的书法作品,还包括文字记载、图片形式等其他类似作品。因而,本文重点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楹联书法,也研究与之相关的书法对联。楹联书法与文字、书法及文学的发生发展相互承继、相互成就。相应于书法与文学的起源与发展,楹联书法起源亦可推及于爻画。本文以为,楹联书法萌芽于先秦,形成于汉晋,成熟于唐代,完善于五代,普及于宋元,繁盛于明清。本文认为,目前可见南宋高宗、理宗所书团扇中的诗联以及马麟题画联、福州市博物馆所藏的南宋帛幡可以证明,至迟在宋代,书法对联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表现形式。明清时期建筑式样的变化促进了楹联书法的普及与繁荣。皇宫殿宇、儒家庙堂、佛寺道观、公私园林的装饰需要与公众教化功能的凸显,使得楹联书法在雅俗兼有、形式多变的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成为文人雅士与市民大众共赏共享的文化流行形式。近现代以来,民间延续的春联、婚联等习俗,以及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和新建的楼堂馆所、道观佛寺的实用楹联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文学是楹联书法的基础和内在形式,也是催生楹联书法产生的根基之一。因此,研究楹联书法首先应该观照其与文学的关系,这就涉及到楹联学的相关知识及其文化渊源。由于楹联学的研究汗牛充栋,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本文以《声律发蒙》与楹联书法的关系为切入点,简要梳理了《声律发蒙》的版本及其为楹联书法提供的基础价值。楹联书法是书法史上特有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它在形式上的对称性决定了它在内容和技法的表现上具有相应的规定性,它在公共空间展示上的视觉文化需求决定了它独有的集艺术审美与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价值于一体的特殊性,它在对立统一的形式中集真、草、隶、篆,颜、柳、欧、赵于一体,取得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楹联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有的表达方式,以非常通俗的、可视的样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孔庙楹联书法、宫廷楹联书法、世家园囿楹联书法的教义宣扬、政观表达、德商隐逸,它们共同营造了儒家政教的文化和艺术氛围。儒家楹联及其书法是儒家文化的体现,在文化表达与功用上具有传播教化的功能,在传播学上具有动态性、序列性、系统性等特征。天下名山佛道多,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武当山、青城山等地的宗教传播离不开其随处可见的楹联书法,它们营造了一种佛道的庄严与逍遥的文化与审美之境。寺庙里镌刻或悬挂的佛教楹联,其目的在于增加人们对佛教文化的了解。从内容上看这些楹联或宣扬佛教教义,或歌颂佛法功德,或揭示修行法门。道观楹联书法以道教思想为依托,劝导人们积德行善、自由豁达、移风易俗,最后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具体而言,皇宫殿宇、儒家庙堂、佛庙道观的公共展示空间为楹联书法的常态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故宫楹联是宫廷楹联的代表。统治者身份的不同与庙堂之气的需要,宫廷楹联书法取法唐楷为主要风格之一。康乾时代,康熙的“崇董”与乾隆的“崇赵”使赵、董书风楹联成为宫廷书法主流。孔庙楹联是纪念性庙堂楹联的代表,西湖、苏州楹联是楹联书法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演进的代表。商宅楹联以商人聚居地或者故里为展示空间。商业追求的不同取向与楹联书法的内容、书法密切相关。晋商以商养商,其楹联内涵丰富,既有立德修身、承传教化的实用观念,又有以德领商、信义生财的商业气息。徽商以商养文,以文哺商,赞助扬州八怪、乾嘉学派,践行以商养文的理想追求,文商融合,体现以文哺商的经商之道。苏州园林以文养人,诗文兴情以造园,体现文人的闲趣归真、理趣盎然、逸趣幽深、禅趣超妙等情结。官署、庙堂、商宅、园林等所留存的历代楹联书法,均具有文学与书法双美的特点,具有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和教化功用。在艺术表现上,楹联书法也具有丰富的时代性、地域性和书家个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书家,不同的书写方式,共同促进了楹联书法风格的多样化。就地域性而言,清代以来楹联书法的地域性风格就非常明显,如湖湘的崇唐正大之风,海上的“二王”温雅之风,河南的中原雄强之风,堪为代表。滇、渝、浙地区长联书法彰显了楹联文化和书法艺术的持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具体的技法层面而言,楹联书法在书体选择、笔法技巧、工具材质等方面也殊为考究。书体上,楹联书法更适宜于选择篆、隶、楷等正书,以彰显其公共教化功能。在审美取向上,不同书体指向也不同,可以清晰地看出书法家艺术表现的群体意识与个人追求。楷书的中正之风更适于彰显楹联的庙堂之气,篆隶的古朴雄浑更能彰显楹联的高古之风。书家所创作的作品既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每种书体的共性,又呈现出书法家个人风格与个性色彩。楹联书法的技法选择与其式样有关。因楹联书法多选择正书,故用笔上,平直之笔多于斜曲之笔,点画之间断笔多而连笔少,粗笔多而细笔少;结体上,偏于平划宽结,平正多而斜势少;章法上,强调上下联对称,突出行气;墨法上,刊刻对楹联书法在墨法上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楹联材质的多样性与书法的风格、用途有着联系。常见的楹联材质以木、竹、石为主,也有铜铸、瓷烧、镶嵌等特殊工艺。楹联的书写者通常是书法家,而镌刻者往往是专门的匠人。从对书法家作品的还原度而言,刻手所表现出来的书风往往与书手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不过,书刻的不同理解导致楹联的刊刻也难免失真。失真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世学者的取法。撰写者与书写者的关系也比较复杂,明清时代撰写者大多也是书写者,这也表明书法与文学关系的进一步加深与融合。集字是书法学习与创作的常见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楹联书法,成为了楹联书法创作的重要手段。近100余年来,甲金集联较为常见,以“甲骨四堂”的书法实践为代表。金文集联多取自钟鼎彝器铭文,以罗振玉为代表。隶书集联以汉碑为主,楷书集联以魏碑、唐碑为主。汉碑和魏碑的集联尤其丰富,对近现代书法创作影响巨大。清人的行草集联以集《兰亭》联为多。相比较而言,以对联形式出现的草书集字作品比较少见。无论是甲、金、篆、隶集字创作,还是楷、行、草等集字创作,都不能简单地食古不化,而应守正创新。
程文莹[7](2019)在《人教版高中语文与《美国语文》教材写作部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同时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正规的写作教学,学生写作、教师教学基本呈现为自然生长的状态。造成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写作教材出现了问题,缺乏规范化、体系化。立足于当前写作教材存在的缺点,本文具体以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人教版高中语文与我国第一套系统引进西方中学语文教材——《美国语文》,这两套教材中的写作部分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语文》教材中写作部分的编写有许多特色之处,可以供我们借鉴参考,从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首先,对人教版高中语文与《美国语文》两套教材整体编排体系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梳理两套教材整体编排体系,对两套教材有了整体直观的认识。阐述了叶圣陶先生的生活本源论、朱行能先生对思维的分类、荣维东先生提出的交际语境写作法三大理论,以语文写作与生活、思维、情境相关理论依据为依托,引出本文所要比较的对象。其次,梳理了两套教材中的写作部分编排体系并对两套教材写作部分共有的写作训练与写作指导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与分析。我国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写作训练体裁安排集中、题材以生活为本、教材之间注重衔接,循序渐进、写作专题注重精神之间的相互连线,更加突出文明传承。《美国语文》教材写作训练体裁多种多样、注重读写结合、善于创设真实的情境、培养独特思维。写作指导部分人教版高中教材包含有话题引导、写法借鉴两种。《美国语文》写作指导则是一种相对完善的全过程指导,包括了写作前的话题引导、写作技巧重点点拨;写作中的构思、写稿;写作后的指导还包含了修改环节。最后,在以上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美国语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编写的可借鉴之处,对人教版教材写作编写提出了以下5条建议:1、调整写作系统序列,尽可能做到与“阅读鉴赏”部分在内容与位置上的读写结合,反对读写结合出现“依葫芦画瓢”与“半截子主义”现象;2、丰富写作文体,打破“三大文体”的局限,加强写作与生活联系,忌重文体轻内容;3、开拓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辨认知能力;4、写作训练设计运用荣维东先生的“交际语境写作”,创造真实的写作情境;5、写作指导突出目的性、可操作性,加入修改环节,完善指导过程。
吁思敏[8](2019)在《民国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研究 ——篇章语言学的视角》文中认为元话语这一概念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被提出,主要用以指代说者/写者组织个人观点和实现交际互动的话语,但是直至80年代,学界才真正开始元话语的系统研究。在威廉姆斯(Williams)克里斯摩尔(Crismore)、万德·库珀(Vande kopple)、海兰德(Hyland)等学者的努力下,元话语逐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我国,元话语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从引进、介绍到作为一个研究方向不过10年,大部分的研究也只是集中在科技篇章和学术篇章中,其他篇章类型研究少之又少。教科书是组成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元话语不仅是教科书编者用以连接松散教学材料的纽带,而且是他们引导学习者理解这些材料,实现编者-读者交际的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手段,其研究意义不言而喻。本研究以篇章语言学为视角,采取目标性抽样的办法,选取15本民国k-8(初二)左右水平学习者使用的国内自编外语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围绕民国时期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的形式及功能特征如何?民国时期外语教科书元话语情景语境变量特征如何,如何影响元话语?提升我国外语教科书元话语质量的具体策略有哪些?三个主要问题进行解答。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形式-功能-语境”的元话语分析路径,即首先对元话语形式特征进行研究,理解元话语的语义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向篇章外部延伸,探寻元话语与情景语境的深刻关系。之后,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试总结民国时期外语教科书的篇章组织特点、规律,探讨元话语的语境支撑,挖掘教科书编写者的主观情态。本研究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研究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关键概念、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二章为研究综述部分,旨在对教科书、外语教科书、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介。第三章为理论基础梳理,包括对篇章语言学相关概念的解释,篇章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及主要理论流派的梳理,和对本研究逻辑思路的归纳。第四章为研究设计,分别就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语料、语料分析步骤等进行了详细解释。第五章为民国外语教科书元话语形式-功能特征分析,通过对捕获的共计84,354字元话语语料进行统计和归纳,得出了民国时期外语教科书引导式和互动式元话语的特点。第六章为民国时期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的情景语境要素分析,从篇内语境、互文语境、文化语境三个层面对元话语产生的情境特征进行解答。第七章为我国当代外语教科书元话语提升策略分析,基于对“人教版”英语教科书元话语的总体描述,得出我国外语教科书元话语可参考的提升建议。最后一章为结论与展望,即重新梳理了本研究的研究发现,并对今后研究可发展之处进行了期待。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语料进行量化统计,发现民国各历史时期教科书难度相当,其中以《开明英文读本》难度最高达0.38,相当于现在高三至大学一年级水平难度。元话语分布方面,引导式元话语与互动式元话语的差距并不显着,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参与标记语(31.79),过渡语频数次之(31.03),而后为框架标记语(11.55)和内指标记语(9.96);最不常使用的元话语为言据语(0.19)及态度标记语(2.12)。(2)通过对元话语的形式-功能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民国外语教科书较注重语法知识的讲授。其使用的大量过渡语、语码注解语等元话语标记主要用在衔接、递进语法知识点上,尤其是语码注解语,其中97%都与语法相关。其次,民国外语教科书倾向隐藏编者主观情态。编者极少使用表引述他人观点的“言据语”,以及表征个人喜恶的情感类态度标记语,和表明事实不确定性的非叙实或试探类标记语。即使需要开放交际和表达观点之时,也是选择将“自我”隐蔽,如用“we”或“the author”、“the writer”来代替“我”,用言据语来加强知识的客观性等等。最后,民国外语教科书表现出“以读者为中心”的交际态度。教科书编写者为了创造协商的交际氛围常使用模糊限制语,和大量参与式标记语;为了使学习者更容易加入交际,不断对知识点进行解释和说明,以减少学习者认知上的负担;即使使用增强语也注意所选词汇的量级,避免过于武断的表述。总的来说,民国时期教科书为了适宜初级外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最大程度地提供了一个“以读者为中心”的低语境氛围。(3)通过对元话语情景语境要素进行分析,发现民国外语教科书的篇章组织不以线性呈现,内部纠杂着各种各样的结构关系。越是复杂的篇章结构,越宜使用框架标记语,越是紧凑的篇章,则更易使用内指标记语;自我标记语能够减少篇章信息之间衔接的生硬感,是较为常用和便捷的元话语手段。其次,民国外语教科书之间具有紧密而复杂的互文关系。各教科书不仅在主题类型、引导策略、语法内容设计上存在显性互文,而且在体裁、语言风格上存在可归纳的共性。以上互文现象直接影响了教科书元话语的呈现方式,使之产生了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共通结构。最后,民国优秀外语教科书有着形式不一、本质相近的特点。本研究着重选取了民国时期影响力较大的三本教科书:《英语模范读本》、《开明英文读本》、《标准英语》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结果发现,三本教科书的篇章结构、互文方式、文化导入都各具特色,但从元话语角度出发,其实现篇章交际目的的基本路径是一致的,即明确自己的受众群体,清楚表现自己的语言观、语言教学观,并在引导受众群体吸纳编者语言观、语言教学观时采取丰富但稳定的修辞策略。(4)通过对当代外语教科书元话语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当代外语教科书存在元话语分布不均衡、元话语使用单一、作者交际身份不明朗等问题。研究认为,教科书编者应该首先提高元话语意识,明确交际主体的交际角色,并注意不同模块之间话语表达的均衡性和衔接性,增加信息模块内部元话语的多样性。另外,编者应确保进展组织语的有效性,在表述上尽量做到完整、清晰,在文化知识的选择上应提高本族语文化、多元文化内容的比率,并在重要的文化内容部分提供明确的指导语。海兰德曾总结:篇章作者若具备元话语意识,可以至少获得三个优势:一、帮助作者更好地理解篇章对读者的认知要求,以及作者帮助读者处理信息的方式;二、能向作者提供表达自己陈述态度的各种资源;三、使作者能够与读者进行适合言语社区的对话,协商自己的态度。本研究以量化、质性相结合的方式,将篇章语言学的经典理论贯穿至教科书元话语研究中,一来为民国外语教科书研究提供量化数据支撑,二来丰富了教科书研究的理论视角,三来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元话语提升策略。本研究对教科书评价、教科书编写者元话语意识的培养、教科书话语质量的优化都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高雅[9](2019)在《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系统,承担了写作教学载体的功能,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的写作系统能够给予教师和学生有效的指导。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成为全国统一的新教材,其编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课题将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新旧两版教材的对比研究,深入了解和分析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由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下册还未完全投入使用,且苏教版的九年级教材,把写作部分融入了“综合学习与探究”板块,没有独立设置“写作”专题,为便于比较,笔者选择的是2013年第8版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八年级上下册共四册)和2016年第1版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八年级上下册共四册)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本文的主体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编写依据和编写理念两方面,对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进行了比较。两版教材均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遵循了“阅读——写作迁移理论”和“三维作文心理操作模式理论”;两版教材共同编写理念有“以人为本”“整合优化”“读写结合”,部编本教材增加了“贴近生活”“与时俱进”“重视思维训练”的编写理念,其编写理念是对旧教材的继承与创新。第二章对两版教材的写作系统进行了比较,包括写作系统编排体系、专题中的写作指导以及写作练习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一)两版教材写作系统的编排均兼具系统性和独立性。(二)两版教材的写作主题都没有一以贯之的编排序列,而是以“读写结合”为原则,从文体、技能、方法等不同角度编排;内容呈现序列大体一致。(三)相比较于苏教版,部编本教材的写作知识更加详细,写作指导的可操作更强,但两版教材都存在写作资料缺乏丰富性的问题。(四)两版教材写作练习数量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写作练习类型丰富,但部编本教材写作练习与写作主题契合度更高,与生活的关联性更强,优于苏教版教材。第三章阐述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特点,并通过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的调查方法了解其使用情况。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有以下特点:写作专题自成体系,编排序列有据可依;内容呈现简明扼要,编排形式灵活多样;着力建构知识体系,重视训练学生思维;语言表达亲和力强,努力拉近生本距离。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材写作系统的问题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对于范文的解析力度不够,难以让学生完全掌握写作知识;写作素材不够丰富。第四章是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提出的编写建议和使用建议。编者应该在编写时注意以下问题:在文体方面,重视写作能力的长远目标,增加应用文写作训练;在写作模块方面,增加日常积累和课外练笔模块;在写作指导方面,提供更丰富的写作资料;在写作练习方面,框定写作时间,提高写作效率,增加自由写作比重。在使用过程中,教师认真研读新教材拓宽写作思路;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关注学情,实行分层要求;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学生应合理利用教材各板块,重视积累的作用,模仿着写作,跟着点拨写作,在实践中写作。本文旨在通过新旧教材的比较,突出新教材写作系统的特点,进而促进写作教材的高效使用。
李华[10](2019)在《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英语教学中,读写活动,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路径。读与写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统一共同体。尤其是英语写作能力是学习者英语水平的重要体现。不过,当前的英语读写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读写教学处于分离断层的状态,师生对读写教学重视度不够;读的程度欠缺,写的环节落实不到位;写作教学脱离真实语境;写作成了英语教学中的一块软肋,是当今英语教学中急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宏观层面思考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以输入输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过程写作理论为指导,在语篇主题语境视域下,通过英语学习活动,恢复阅读的整体感,学习理解并探究主题意义,从阅读中挖掘其中有用的写作元素,融主题意义、语篇结构、内容要点、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为一体,高度整合读写,强化语言输入,创设较真语境,统合语言,以读促写,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主动积极建构意义模型,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落实语言输出,以探索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与初中生英语写作兴趣和动机,写作成绩和水平的关系,从而完善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本实验以贵州省兴义市阳光书院七年级1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时长20周。其中11班为对照班,采用读写分离的传统教学模式,21班为实验班,采用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问题访谈和作文测试研究以下问题:(1)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是否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整体英语写作成绩和写作水平?特别是在语篇结构、语言表达、内容要点、逻辑思维等内在方面和外在书写方面,该模式是否有助于初中生提升写作能力?(2)初中生对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持有什么态度?该模式是否有助于增强初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3)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成绩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是可行有效的。主要体现在:(1)该模式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整体英语写作成绩和写作水平。特别是在语篇结构、内容要点、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等内在美方面和书写外在美方面对学生的帮助较大;(2)大多数初中生对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持有积极满意的态度。该模式能增强初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动机;(3)该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初中生写作成绩的影响不同。对优等生和待优生的写作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该模式对待优生帮助最大。该研究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发是:(1)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可以运用于写作教学,立足于同一主题整合读写,提炼阅读中的语言、内容和结构等写作元素。此外,补充足量的多体裁多模态的课外阅读语篇,实现课堂内外交融互通,加大语言输入,创设真实语境,迁移运用,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激发英语写作兴趣和动机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催化剂。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是先导,积极主动写作是关键;(3)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不断学思悟行,以学生为中心,发现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材施教,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高效智慧;(4)英语读写课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充分利用资源,打造高效读写课堂,培养高素养的英语人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当然,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也不是万能的办法,并不能解决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在运用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以达到写作教学的最优化和高效化。
二、多体裁序列作文的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体裁序列作文的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的教学使用现状研究 ——以昆明市W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部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的选编分析 |
第一节 选编内容分析 |
第二节 选编形式分析 |
第三章 部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的认知及教学实施情况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背景说明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结果总结 |
第四节 问题原因探讨 |
第四章 部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的教学促进建议 |
第一节 提升文化素养,积累教学经验 |
第二节 树立研究意识,深入研读教材 |
第三节 探索资源方法,促进教学实施 |
第四节 完善指导评价,增设体系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A W小学教师调查问卷 |
附B W小学学生调查问卷 |
附C 教师访谈提纲 |
附D 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2)基于深度学习的汉语作文评分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外作文评分系统分析 |
1.2.2 国内外作文评分技术综述 |
1.3 创新点及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汉语作文语料库及基线模型构建 |
2.1 汉语作文语料库构建及分析 |
2.1.1 HSK作文考试简介 |
2.1.2 语料处理 |
2.1.3 语料分析 |
2.2 任务描述与评价方法 |
2.2.1 任务描述 |
2.2.2 评价方法 |
2.3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基线模型 |
2.3.1 支持向量机算法原理 |
2.3.2 作文评分基线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线性回归的作文评分模型构建 |
3.1 多元线性回归原理 |
3.2 多元线性回归作文评分模型构建 |
3.2.1 特征选择 |
3.2.2 实验设置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作文评分模型构建 |
4.1 循环神经网络及其变体理论基础 |
4.1.1 循环神经网络 |
4.1.2 长短时记忆网络 |
4.2 模型构建及实验设置 |
4.2.1 基于LSTM的作文自动评分模型 |
4.2.2 实验设置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迁移学习的作文评分模型构建 |
5.1 神经网络与迁移学习对比分析 |
5.2 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汉语作文自动评分模型 |
5.2.1 全词覆盖中文BERT模型结构 |
5.2.2 全词覆盖中文BERT的预训练过程 |
5.3 实验设置 |
5.3.1 抗灾难性遗忘微调策略 |
5.3.2 Encoder层微调策略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1 抗灾难性遗忘结果分析 |
5.4.2 Encoder层微调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作文自动评分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
6.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6.2.1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6.2.2 离题检测模块 |
6.2.3 评分模块 |
6.2.4 作文基础信息模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3)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
(二)论文选题的目的 |
(三)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关于语篇整体性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三)对现有研究的总评 |
三、本论文的研究问题、重难点、创新之处及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论文的研究问题 |
(二)本论文研究的重难点 |
(三)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论文核心概念界定 |
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一)访谈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第一章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路向 |
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现状——基于2所小学的田野调查 |
(一)进入现场 |
(二)课堂观察实录 |
(三)师生访谈 |
二、Z小学和D小学的英语语篇教学评价 |
(一)积极的方面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现状问题的成因分析 |
四、语篇整体性教学及其引入小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
(一)何谓语篇整体性教学 |
(二)小学英语课堂施行语篇整体性教学的必要性 |
第二章 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的特征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一)个案的选择 |
(二)个案课例的基本情况 |
(三)课堂互动分析系统简介 |
(四)课堂互动分析系统的确定 |
(五)编码方式 |
(六)编码分析 |
二、研究过程:NVivo.11 软件分析流程 |
(一)准备阶段 |
(二)编码阶段 |
(三)编码密度分析 |
(四)行为比率分析 |
(五)创建编码矩阵 |
三、个案课堂结构分析 |
(一)导入 |
(二)呈现和练习 |
(三)巩固和总结 |
(四)作业布置 |
四、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课堂的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
(一)行为密度表分析 |
(二)行为频度分布特征 |
(三)编码矩阵分析 |
五、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中具体教学行为分析 |
(一)教师行为分析 |
(二)学生行为分析 |
(三)沉寂行为分析 |
(四)技术行为分析 |
六、研究结果: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的特征 |
(一)主题语境:生活导向,各环节主题整体呈现 |
(二)语篇类型:视听先行,多模态呈现 |
(三)语言知识:加强互动为主,辅以教育技术,促成语言运用 |
(四)文化知识:发现留白课程资源,灵活渗透文化知识 |
(五)语言技能:语言输出与输入交替综合 |
(六)学习策略:重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第三章 基于六要素整合论的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改进策略 |
一、在主题语境层面上,着眼于情境的连贯性与内容的真实性 |
二、在语篇类型层面上,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多模态呈现多体裁语篇 |
三、在语言知识层面上,与情景相融通,指向语用能力 |
四、在文化知识层面上,注重移情性理解和德育的渗透 |
五、在语言技能层面上,关注“来龙”“去脉”一贯整体性 |
六、在学习策略层面上,明确目标,层层递进,互助共享 |
七、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材对比分析 ——以《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
1.2.2 对外汉语教材中具体要素的编写 |
1.2.3 对外汉语教材比较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对比分析法 |
2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编写理念的对比分析 |
2.1 编写目标的对比 |
2.2 编写原则的对比 |
2.3 编写体例的对比 |
2.4 小结 |
3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对比分析 |
3.1 课文题材的对比 |
3.1.1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题材 |
3.1.2 小结 |
3.2 课文体裁的对比 |
3.2.1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体裁 |
3.2.2 小结 |
4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词汇对比分析 |
4.1 生词数量的对比 |
4.1.1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生词数量 |
4.1.2 小结 |
4.2 生词注释的对比 |
4.2.1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生词注释的编写顺序 |
4.2.2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生词注释的内容 |
4.2.3 小结 |
5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语法对比分析 |
5.1 语法点的数量对比 |
5.1.1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语法点数量 |
5.1.2 小结 |
5.2 语法点的编排对比 |
5.2.1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语法项目的排序 |
5.2.2 语法点的注释对比 |
5.2.3 小结 |
6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练习题对比分析 |
6.1 练习题的题量对比 |
6.1.1 小结 |
6.2 练习题的题型对比 |
6.2.1 小结 |
7 《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文化因素对比分析 |
7.1 文化因素的分类 |
7.2 文化因素的分布对比 |
7.2.1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Ⅱ)》中文化因素的分布 |
7.2.2 《新实用汉语课本5、6》中文化因素的分布 |
7.2.3 小结 |
7.3 文化因素的数量对比 |
7.3.1 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实意词汇运用的小学作文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概述 |
2.1 小学生作文特点和发展趋势 |
2.2 中文分词相关理论 |
2.3 语言学相关理论 |
2.3.1 语义学 |
2.3.2 词义 |
2.3.3 词汇学 |
2.3.4 语用学 |
2.4 技术路线与实验框架 |
2.4.1 技术路线 |
2.4.2 实验框架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词汇运用与作文水平的关系探讨 |
3.1 研究问题和对象 |
3.1.1 研究问题 |
3.1.2 研究对象 |
3.1.3 研究步骤 |
3.2 实词和虚词与作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1 实词和虚词与作文质量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
3.2.2 各类实词与作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
3.2.3 结果分析 |
3.3 教学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写作情感表达层次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2 情感层次定义—以《告别》为例 |
4.3 各类感情层次和作文分数间的相关性 |
4.4 感情层次与其他各类题目之间的关系探究 |
4.5 培养学生写作情感表达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学生常用情感词库的构建 |
5.1 概述 |
5.2 小学生情感词库的构建 |
5.3 小学生常用情感词汇本体库 |
5.4 小学生情感用词规律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个人成果 |
致谢 |
(6)楹联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 |
三、楹联分类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意义、价值 |
六、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楹联书法的源流 |
第一节 楹联书法的起源 |
一、推及于爻画 |
二、萌芽于先秦 |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发展 |
一、形成于汉晋 |
二、成熟于唐代 |
第三节 楹联书法的普及与繁荣 |
一、普及于宋元 |
二、兴盛于明清 |
第二章 楹联书法的文化指向 |
第一节 楹联书法与传统文化思想 |
一、楹联书法的儒家思想 |
二、楹联书法的佛家思想 |
三、楹联书法的道家思想 |
四、楹联书法的儒佛道杂糅思想 |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教化功用 |
一、官署楹联书法的政观表达 |
二、庙宇楹联书法的教义宣扬 |
三、商宅楹联书法的德商理念 |
四、园林楹联书法的隐逸情怀 |
第三章 楹联书法的地域表现 |
第一节 湖湘楹联书法的崇唐书风 |
一、取法颜真卿 |
二、取法欧阳询 |
第二节 海上楹联书法的“二王”书风 |
一、代表之一沈尹默 |
二、代表之二白蕉 |
三、代表之三潘伯鹰 |
第三节 滇、渝、浙长联书法的正书情结 |
一、长联的地域分布 |
二、云南大观楼长联与颜体选择 |
三、重庆钟云舫长联与行楷表现 |
四、浙江俞樾长联与隶书彰显 |
第四节 中原书风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当代流变 |
一、中原书风对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凸显 |
二、流行书风对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削弱 |
第四章 楹联书法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楹联书法的书体选择 |
一、楷书楹联:庙堂之气与中正之风 |
二、篆隶楹联:尚古取法与高古之风 |
三、行草楹联:抒情表现与率意之风 |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技法选择 |
一、笔法:直与曲的变奏 |
二、章法:对称与行气的氤氲 |
三、墨法:浓淡与润枯的交响 |
第三节 楹联书法的材质选取 |
一、竹木楹联书法 |
二、石刻楹联书法 |
三、其他材质楹联书法 |
第四节 镌刻对楹联书法艺术性的影响 |
一、刻手优劣的直接影响 |
二、墨迹与刻铭的自然差异 |
第五章 楹联书法的艺术创作:以集字楹联为例 |
第一节 篆书集联 |
一、甲骨集联 |
二、金文集联 |
第二节 隶楷集联 |
一、汉碑集联 |
二、魏碑集联 |
三、唐楷集联 |
第三节 行草集联 |
一、行书集联之《兰亭序》集联 |
二、草书集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7)人教版高中语文与《美国语文》教材写作部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高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编写概述 |
1.4.2 国外高中母语写作教材编写概述 |
1.4.3 人教版高中语文与《美国语文》写作部分比较的研究 |
2 人教版高中语文与《美国语文》教材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人教版高中语文与《美国语文》教材整体结构 |
2.1.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整体结构 |
2.1.2 《美国语文》教材整体结构 |
2.2 研究理论依据 |
2.2.1 语文写作与生活 |
2.2.2 语文写作与思维 |
2.2.3 语文写作与情境 |
3 人教版高中语文与《美国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编排体系比较 |
3.1 人教版高中语文写作部分编排体系 |
3.2 《美国语文》写作部分编排体系 |
3.3 二者比较 |
3.3.1 相同点 |
3.3.2 不同点 |
4 人教版高中语文与《美国语文》写作练习比较 |
4.1 人教版高中语文写作练习 |
4.1.1 体裁集中,从多角度训练 |
4.1.2 以生活为本,题材多样 |
4.1.3 循序渐进,注重教材衔接 |
4.1.4 精神连线,注重文明传承 |
4.2 《美国语文》写作练习 |
4.2.1 体裁多样,写作内容丰富 |
4.2.2 读写连线,跨学科范围广 |
4.2.3 创设情境,写作情境真实 |
4.2.4 联想想象,写作思维独特 |
5 人教版高中语文与《美国语文》教材写作指导比较 |
5.1 人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指导 |
5.1.1 话题探讨,引入写作主题 |
5.1.2 写法借鉴,提供写作方法 |
5.2 《美国语文》写作指导 |
5.2.1 过程引导,指导系统完善 |
5.2.2 强调修改,凸显读者意识 |
5.2.3 细化指导,强调可操作性 |
6 《美国语文》写作部分对我国教材编写的启示 |
6.1 调整教材序列,加强读写结合 |
6.1.1 关于读写结合 |
6.1.2 调整教材序列,加强读写结合 |
6.1.3 读写结合反对“依葫芦画瓢”与“半截子主义” |
6.2 写作练习生活化,丰富写作体裁 |
6.2.1 写作体裁亟需多样化 |
6.2.2 写作与生活相结合 |
6.2.3 忌重文体轻内容 |
6.3 多样化写作思维,提高思辨认知 |
6.3.1 写作体裁拓展写作思维 |
6.3.2 写作内容拓展写作思维 |
6.4 运用交际语境,创设写作情境 |
6.4.1 交际语境写作案例 |
6.4.2 如何创造写作情境 |
6.5 完善指导过程,加入修改环节 |
6.5.1 写作指导突出目的性 |
6.5.2 写作指导的可操作性 |
6.5.3 写作指导加入修改环节 |
6.5.4 写作指导不可模式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民国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研究 ——篇章语言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为何专注外语教科书元话语? |
(二) 为何选取民国时期外语教科书? |
二、研究意义 |
(一) 打开外语教科书研究的理论视角 |
(二) 充实元话语研究的触面 |
(三) 提供专门针对外语教科书编写者话语组织的可能建议 |
三、概念界定 |
(一) 外语教科书 |
(二) 元话语 |
四、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动向 |
(一) 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分类:教科书科学化的前哨 |
(二) 教育普及: 教科书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呈现 |
(三) 从规整到打碎: 对教科书本质的再思考 |
(四) 21世纪教科书研究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
(五) 小结与反思 |
二、外语教科书研究综述 |
(一) 外语教科书研究与教学法的胶漆关系 |
(二) 外语教科书本体研究的三个维度 |
(三) 小结与反思 |
三、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研究成果 |
(一) 克里斯摩尔的相关研究 |
(二) 海兰德的相关研究 |
(三) 小结与反思 |
第三章 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研究的理论基础梳理 |
一、篇章语言学相关概念释义 |
(一) 篇章、话语及语篇 |
(二) 篇章与文本 |
二、篇章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
(一) 篇章语言学的始源——修辞学与文体学 |
(二) 现代篇章语言学的产生——从句内研究到超句研究 |
(三) 篇章语言学的后续发展——多方法、多视角的浸入 |
三、篇章语言学理论流派 |
(一) 布拉格学派的篇章理论 |
(二)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篇章理论 |
(三) 新篇章语言学派的篇章理论 |
四、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研究的篇章语言学逻辑思路 |
(一) 元话语、篇章、外语教科书的逻辑辨析 |
(二) 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研究的篇章语言学分析范畴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一) 语料库研究法 |
(二) 文献研究法 |
(三) 历史研究法 |
(四) 案例研究法 |
(五) 比较研究法 |
三、语料的选择 |
四、语料分析步骤 |
(一) 语料标识 |
(二) 语料处理 |
(三) 语料的量化统计 |
(四) 语料的质性分析 |
(五) 语料的对比分析 |
五、分析框架 |
第五章 外语教科书元话语形式-功能特征分析 |
一、总体数据说明 |
二、引导式元话语形式-功能特征分析 |
(一) 过渡语 |
(二) 框架标记语 |
(三) 内指标记语 |
(四) 言据语 |
(五) 语码注解语 |
三、互动式元话语形式-功能特征分析 |
(一) 模糊限制语 |
(二) 增强语 |
(三) 态度标记语 |
(四) 自我标记语 |
(五) 参与标记语 |
四、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外语教科书元话语情景语境要素分析 |
一、篇内语境分析 |
(一) 篇章宏观结构 |
(二) 篇章超结构 |
二、互文语境分析 |
(一) 篇章内部互文 |
(二) 篇章外部互文 |
三、文化语境分析 |
(一) 交际主体角色 |
(二) 文化观念 |
(三) 修辞文化 |
四、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我国当代外语教科书元话语提升策略分析 |
一、我国当代外语教科书元话语总体情况概述 |
二、提升我国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组织与呈现的建议 |
(一) 增强元话语的均衡性 |
(二) 增加元话语的多样性 |
(三) 增加较大信息块之间的衔接语 |
(四) 提高编者的元话语意识 |
三、构建我国外语教科书元话语和谐语境的建议 |
(一) 提升进展组织语的有效性 |
(二) 增强语法模块与任务教学的互文联系 |
(三) 明晰交际主体的交际角色 |
(四) 增加人文知识的情境性 |
(五) 提升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
四、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 民国外语教科书元话语形式-功能特征方面 |
(二) 民国外语教科书元话语情景语境要素方面 |
(三) 当代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策略提升方面 |
二、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textbook/教科书研究主题列表 |
附录2 元话语考察项目参考 |
附录3 《开明英文读本》语料标记样本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想 |
第一章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依据与编写理念比较 |
第一节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依据比较 |
一、两版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依据概述 |
二、两版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依据比较结果 |
第二节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理念比较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写理念 |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写理念 |
三、两版教材写作系统编写理念比较结果 |
小结 |
第二章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排体系的比较 |
一、编排的系统性和独立性比较 |
二、编排的序列性比较 |
第二节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指导的比较 |
一、写作知识的指导比较 |
二、写作资料的丰富性比较 |
三、写作指导的可操作性比较 |
第三节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练习的比较 |
一、写作练习的分布情况与数量比较 |
二、写作练习类型的比较 |
三、写作练习的质量比较 |
小结 |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排特点及使用情况调查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排特点 |
一、写作专题自成体系,编排序列有据可依 |
二、内容呈现简明扼要,编排形式灵活多样 |
三、着力建构知识体系,重视训练学生思维 |
四、语言表达亲和力强,努力拉近生本距离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使用情况调查 |
一、调查情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建议及使用建议 |
第一节 对编者编写的建议 |
一、重视写作的长远目标,增加写作训练的文体 |
二、重视课外积累与训练,设置课外练笔模块 |
三、丰富写作资料,提供更多写作素材 |
第二节 对师生使用的建议 |
一、教师使用建议 |
二、学生使用建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的地位及其作用 |
1.1.2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概念的界定 |
2.2.1 主题语境 |
2.2.2 阅读与阅读教学 |
2.2.3 写作与写作教学 |
2.2.4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
2.2.5 以读促写模式 |
2.3 理论基础 |
2.3.1 Krashen输入假说理论 |
2.3.2 Swain输出假设理论 |
2.3.3 建构主义理论 |
2.3.4 过程写作理论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内外英语写作教学法研究现状 |
2.4.1.1 成果教学法 |
2.4.1.2 过程教学法 |
2.4.1.3 体裁教学法 |
2.4.1.4 过程体裁教学法 |
2.4.2 国内外的英语读写结合研究现状 |
2.4.2.1 国外英语读写研究现状 |
2.4.2.2 国内英语读写研究现状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引言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调查问卷 |
3.4.2 问题访谈 |
3.4.3 课堂观察 |
3.4.4 英语写作测试试卷 |
3.4.4.1 前测和后测 |
3.4.4.2 评分方法 |
3.5 实验过程 |
3.5.1 实验前数据采集与分析 |
3.5.2 研究实施阶段 |
3.5.2.1 实验材料 |
3.5.2.2 对照班实施读写分离模式 |
3.5.2.3 实验班实施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 |
3.5.2.4 实验班实施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的教学内容及步骤 |
3.5.3 实验分析总结 |
3.6 小结 |
第4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引言 |
4.2 学生英语写作整体成绩和写作水平的分析与讨论 |
4.2.1 英语写作前测数据分析 |
4.2.2 英语写作后测数据分析 |
4.2.3 英语写作前测与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4.3 学生英语写作五个细节层面的分析与讨论 |
4.3.1 实验前测学生英语写作五个具体层面的分析 |
4.3.2 实验后测学生英语写作五个具体层面的分析 |
4.3.3 实验前后测学生英语写作五个具体层面的对比 |
4.4 学生对主题语境以读促写模式的态度、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的分析与讨论 |
4.4.1 实验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4.2 实验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4.3 实验前问题访谈结果分析 |
4.4.4 实验后问题访谈结果分析 |
4.4.5 实验前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4.4.6 实验后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4.5 实验班优等生和待优生英语写作成绩和写作能力提升幅度的分析与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5.1 引言 |
5.2 主要研究发现 |
5.3 本研究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
5.4 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多体裁序列作文的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小学中段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的教学使用现状研究 ——以昆明市W小学为例[D]. 林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深度学习的汉语作文评分研究与应用[D]. 周鹏飞.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3]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研究[D]. 赵园. 江苏大学, 2020(05)
- [4]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材对比分析 ——以《发展汉语》和《新实用汉语》为例[D]. 王婕.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基于实意词汇运用的小学作文数据分析[D]. 龚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楹联书法研究[D]. 周毅. 西南大学, 2019(05)
- [7]人教版高中语文与《美国语文》教材写作部分比较研究[D]. 程文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8]民国外语教科书元话语研究 ——篇章语言学的视角[D]. 吁思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D]. 高雅. 扬州大学, 2019(02)
- [10]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李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