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伯努利方程的一点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丛成华,邓小刚,毛枚良[1](2021)在《绕椭球的低速流动研究》文中认为理解和预测绕椭球的流动对指导飞行器和潜艇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近年来,针对椭球绕流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对有攻角下椭球绕流分离的定性描述和定量研究,促进了对三维分离的辨识和拓扑研究.文章对流场特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分离对气动力、噪声、尾迹的影响,以及实验条件对流动的影响.上述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机动过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非定常机动过程不能作为定常或准定常问题处理,在机动过程中,分离出现明显延迟,气动力出现明显变化.随后介绍了数值模拟在求解绕椭球流动中的进展,当前求解雷诺平均的N-S方程湍流模式仍然是解决绕椭球大范围分离流动的主要工程方法,大涡模拟和分离涡模拟等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受限于计算能力,直接数据模拟只能用于较低雷诺数,在高雷诺数流动中还不适用.非定常机动过程的数值模拟较定常状态,与实验结果的差距要大一些.最后,介绍了对椭球绕流场转捩的研究进展,对T-S转捩与横流转捩的机理和辨识已经较为准确,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但对再附转捩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尤其是迎风面,因此椭球绕流转捩的研究还需要依靠实验.
刘裕龙[2](2021)在《叶片导流栅对轴流泵空化及流固耦合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空化是一种不利于泵正常运转的现象,轻则影响泵的输送能力,重则破坏泵的过流部件。因此对泵内空化的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TZX700型轴流泵的空化流动情况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抗空化改型,提出了名为叶片导流栅的空化控制结构,随后对改型前后的轴流泵进行了空化流动数值计算、单相流固耦合计算及预应力模态分析,探究了导流栅结构对泵空化特性、结构特性、振动特性的影响,为轴流泵的抗空化优化设计相关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原型泵内的空化分布及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原型泵内空化初生于叶片叶顶区域近进口边处,随着空化余量的降低,逐渐向出口边及叶根方向发展。对空化导致叶轮能量特性下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聚集在叶片近叶顶区域的空泡对叶轮主流存在阻碍作用,空化较为严重时,过多的空泡会破坏主流流动的连续性及稳定性,致使叶轮流道内的速度分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叶轮内的能量转换,造成泵扬程的下降。2)为了确定叶片导流栅的最佳布置位置,提出了五种不同的导流栅布置方案,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案的外特性与空化特性,发现近进口边这种布置方案具有更好的抗空化性能。对改型前后泵的内部空化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布置导流栅后,泵叶片上空化主要发生区域的空泡体积分数有所下降,且空化区域向着出口边存在一定的偏移。对偏工况下叶片导流栅的抗空化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叶片导流栅在1.1Qd、0.9Qd流量工况下依然具有一定的空化抑制作用。3)对导流栅结构抗空化性能的机理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布置导流栅后,泵叶片上空泡主要产生区域的绝对压力有所上升,空化主要发生区域的低压区延伸长度有所减小,压力场的这两处变化抑制了翼型空化的发展,削弱了翼型空化的强度,且导流栅本身具有的导流作用对翼型空化的发展也具备一定的抑制作用。4)对不同空化余量下改型前后的轴流泵叶轮进行了流固耦合计算及预应力模态分析,研究发现布置导流栅后,泵叶轮的最大形变量有所降低,高形变量区域的面积也有所减小,说明叶片导流栅对泵叶轮的结构强度有所提升。还发现泵内空化的发展对泵的固有振动频率几乎没有影响,叶片导流栅对泵的固有振动频率影响较小,但是对泵的振型存在较为显着的影响。
柏航[3](2021)在《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文中研究说明麦克斯韦在1859年的报告中首次将统计学的方法应用于气体动理论的研究,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理学的定律都是统计的”这一伟大思想。该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在物理学上促成了统计物理的诞生,在哲学上让机械自然观发生了动摇,促使一些科学家重新思考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构成法则。事实上,统计力学的诞生不仅由于杰出人才,也与当时科学的背景紧密相关。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的起源关系甚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也是统计力学诞生的重要知识基础。研究热力学发展和统计思想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统计力学的诞生。本文基于热力学发展中的几位关键人物的论文、着作等原始文献、一些围绕这些伟大科学家的研究,以及其他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着作,对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做出了简要描述,分析了热力学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概念的变化,澄清了一些长期以来的误解,并在此基础上就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探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历程。作为统计力学的主要数学背景,概率论和统计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认为,基于概率论的发展,统计物理学拥有了数学工具。第二,分析人类对热本质概念的理解的变化,尤其是热质说是如何变为热运动说的,又是如何与能量概念相结合的。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有助于思考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历程。通过研究发现,学界长期以来未将伦福德的热理论中“相对的”特点表现出来,因而对其理论的意义产生了误解。第三,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建立,分析力、活力、功、能量、能率、功率等概念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以及热力学定律的提出与热力学建制的紧密联系。可以认为,技术实践中的工人为热力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针对能量的讨论,是“同时发现”的典型例证,亦是抛弃旧的热本质概念的必要因素。第四,就气体动理论的发展进行总结,回溯麦克斯韦伟大的历史成就,思考科学共同体对一个新观点的接纳需要哪些条件。从这一历史事件可以看出,科学共同体的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伴随着精英科学家的观念转变而变化。第五,回顾整篇文章,对一些埋藏在其中的问题进行再次讨论。另外,就自己关于科技史研究的方法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论证。从中可以发现,相比于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可有可无的。
林洁[4](2021)在《深度神经网络中几类动力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深度神经网络已成为众多机器学习任务中最先进的模型.然而,对网络架构设计的一般理论指导仍然缺乏.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文献[1]和文献[20]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深度神经网络与动力系统的关系,尤其是与哈密顿系统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类新的网络架构.本论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内容安排.首先介绍深度残差网络与动力系统的关系,由此导出由动力系统以及相应的离散格式产生深度残差网络的思想.基于此思想,Haber等人在文献[20]中提出一种解决梯度爆炸和梯度消失现象的新方法:用合适的动力系统的流提出新的正向传播方法,来解决梯度爆炸和梯度消失问题,并导出对任意深度的网络都适定的学习问题.在该方法的构建中,他们还提出了稳定性标准和两种稳定的网络模型:反对称模型和哈密顿模型.第二章,介绍后续章节需要的预备知识.第三章,首先以一个反例说明文献[20]中判定网络稳定性的标准是不严谨的,并改进给出了两个更合理的稳定性判定结果定理3.1和定理3.2.并用于证明本文研究的两类哈密顿系统的线性稳定性.然后讨论文献[20]中基于经典哈密顿系统提出的哈密顿模型(1.16),论证了这个模型一般条件下不存在经典哈密顿结构.然后探讨了它是广义哈密顿系统的可能性,并导出了相关限制条件;讨论了这个系统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质,获得了相关定理3.3和定理3.4.基于上述所谓哈密顿模型(1.16),我们构造了一类新的系统(3.16),它在一定条件下与系统(1.16)等价.系统(3.16)具有广义哈密顿系统的结构,进而详细的讨论了它的动力学性质,获得了相空间的叶层结构及轨道性质:线性稳定定理3.5,Casimir函数存在定理3.6,平衡点分布定理3.7,非线性稳定定理3.8和约化定理3.9,并将它们应用到具体的例子中.又文献[20]中通过具体的数值模拟展示了哈密顿模型(1.16)能够有效避免梯度爆炸和梯度消失,但未给出理论性探讨.本文对于系统(1.16)和系统(3.16)的梯度估计都进行了探讨,并求了新的离散格式(3.54)式对权重参数的导数公式.第四章,将(1.16)和(3.16)连续动力系统对应的深度神经网络(2.14)和(3.54)进行多层次的数据实验,并比较这两种深度神经网络的实验效果.网络(2.14)和网络(3.54)在中等(64到256层)深度下,模拟精确度相近.对于动力系统视角构造深度网络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用动力系统来构造深度网络便于从理论上研究深度网络学习的有效性,而且增加了模型的多样性并有效的减少参数.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数据实验实现过程中,怎样更多的保留动力系统的性质,这涉及到离散方法和梯度下降的进一步拓展.
阎凯香[5](2021)在《晶圆磁流变抛光中工件装夹盘固液界面抛光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半导体晶圆磁流变抛光是利用磁流变抛光液在磁场中的流变行为进行晶圆表面超光滑平坦化加工的方法。当前对集成电路所需半导体晶圆的面形精度、表面粗糙度及亚表面损伤程度的要求日益提高,相应地对磁流变抛光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化学机械抛光类似,在磁流变平面抛光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晶圆边缘效应,严重影响抛光后的晶圆表面平坦度;此外,还存在因抛光液不能顺畅导入抛光区导致的抛光效率及抛光液利用率低等问题。目前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磁场发生装置及抛光工艺参数等方面,极少针对工件装夹盘结构开展研究。本文在国内外相关学者已开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模拟研究了工件装夹盘结构对晶圆边缘效应和抛光液利用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工件装夹盘固液界面抛光特性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分析抛光过程对计算模型进行了简化等效,基于抛光液流动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理论分析了抛光液分别流经突缩间隙和渐缩间隙时对其流速、流量及局部损失系数的影响,以此作为优化工件装夹盘边缘形状的依据;通过建模仿真分析了工件装夹盘与载液盘之间分别构成突缩间隙和渐缩间隙时对抛光液流速、流量及晶圆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2)研究了四种典型工件装夹盘边缘形状对抛光过程的影响。针对四种典型曲线的工件装夹盘边缘形状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综合对比分析了不同工件装夹盘边缘形状对抛光液流速、流量及晶圆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在得出的较优边缘形状为外凸圆弧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圆弧的曲率半径对抛光液流速、流量及晶圆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工件装夹盘边缘形状为外凸圆弧型且圆弧曲率半径为21 mm。(3)研究了工件装夹盘保持环结构参数对晶圆边缘效应的影响。首先理论分析了抛光过程中晶圆表面材料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其次仿真分析了在最优工件装夹盘边缘形状的基础上增加保持环后不同的保持环结构参数(保持环-晶圆间隙、保持环宽度、保持环厚度)对晶圆边缘效应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了保持环结构参数对抛光液流量的影响,得到了保持环-晶圆间隙为0.75.mm、保持环宽度为9.25.mm、保持环厚度与晶圆厚度相同时对晶圆边缘效应的改善效果最好的结论。
王博[6](2021)在《超高速金属射流侵彻靶板的SPH流固耦合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油井深度增加,储层岩石强度与复杂度随之提高,射孔作业难度增大,需采用高穿深、低损伤的射孔弹射孔,目前射孔弹优化设计的手段主要以物理实验和网格法的数值模拟为主,实验成本高、周期长、危险性大、不易实现,传统数值模拟存在网格畸变、网格穿透等问题,易导致模拟失真。本文基于SPH无网格粒子方法模拟爆炸冲击问题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能够稳定传递爆轰波的初始化均布粒子方法并予以验证,计算精度分别提高了1.6%和2.6%,可以高精度的模拟射孔侵彻问题。结合SPH方法与虚拟源点法,高效分析射流侵彻靶板的最大深度,单个侵彻算例的模拟时间缩短到平均20min左右。探究了聚能射孔弹外壳参数对其侵彻性能的影响,对比无外壳和1.43mm外壳射孔弹射流能量,射流能量从50.8k J提高到68.7k J,5.43mm外壳射流能量达到峰值为88.4k J,6.43mm壁厚时能量转而降低至84.6k J,增加外壳厚度可以加强爆炸能量转换为射流总体能量的比率,但外壳过厚会增加爆轰抛散其碎片的能量消耗,导致射流能量降低。无外壳到固定约束外壳,射流触靶时间消耗减少了2%,触靶速度增加了58%,失效材料抛散角由75°减小到33°,最大侵彻深度由11.34cm增加至30.47cm。使用Python语言调用Open CV库自编程,识别了射流参数对靶板的损伤,量化了损伤占比。自由边界靶板损伤占比较固定边界靶板损伤占比低9.35%。射流密度增加,靶板损伤占比增加,未贯穿靶板时损伤占比仅为10.8%和15.9%,当密度增大到足以贯穿靶板时,损伤占比增加到55.0%和64.7%;射流直径增加对靶板损伤的影响仅在1mm和2mm之间有较大增幅;射流速度在2000m/s和3000m/s时,均未能贯穿靶板,靶板损伤占比在45%-55%,其余4000-8000m/s的方案射流聚能贯穿靶板,靶板损伤占比锐减至0-5%。可见,射流密度和射流速度是影响靶板损伤的主要因素,在射流能够贯穿的前提下,靶板损伤程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随速度增加而降低。研究成果为低损伤高穿深射孔弹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为用SPH方法模拟聚能射孔弹侵彻靶板的研究提供借鉴。
韩博[7](2021)在《自激励扫掠射流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射流研究的不断深入,自激励射流振荡器在流体机械、航空等领域内的应用潜力逐渐被发掘,其在摩擦减阻、空气降噪和微气泡生成等方面拥有技术优势。由于自激励射流振荡器内外流场的高复杂性,采用实验方法不易准确测量关键数据,特别是对于不同结构射流振荡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动分析,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而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对实验进行合理预测。本文使用Fluent前处理软件构建几何模型并使用Fluent mesh划分结构网格。利用网格独立性验证、斯特劳哈尔数(Sr)验证、与文献报道的结论对比等方法验证,得出计算结果与模型具有可靠性。最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选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不可压缩流体在射流振荡器中的流动特性与关键变量进行分析。具体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射流振荡器的长径比n与出口角度θ是影响扫掠射流的两项关键结构参数,长径比n与出口角度θ的不同会影响自激励振荡射流的计算结果。本文探讨了射流振荡器在不同长径比n与出口角度θ下的速度场与压强场,得出内外流场的流动特性,同时分析了不同n与θ的振荡器结构在不同入口流速Vinlet下的振荡频率f、扫掠角度φ、沿程湍动能k、腔体内涡旋面积S与外部扫掠区域涡旋面积Sout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射流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与流体种类无关,并且在结构允许范围内,当入口流速Vinlet增大时,扫掠角度φ增大,振荡频率f呈线性增长;腔体内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最大值与瞬时压强最小值同时出现;当长径比n增大时,振荡频率f及其峰值升高,主射流在腔体内产生二次振荡现象,径向出流速度上升,喉道内部压强降低,扫掠角度φ增加,径向湍动能k上升,内部主涡旋面积S与外部扫掠区域的涡旋面积Sout增加;当出口角度θ增大时,外部流场的扫掠有效区域增加,f及其峰值逐渐降低至临界值,径向出流速度增加,喉道内部压强不变,高雷诺数Re工况下的径向湍动能k增加,外部扫掠区域涡旋面积Sout基本不变。
王浩[8](2021)在《植物输水系统力学建模与分析的几个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在其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过程中其生理活动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其体内的水分循环,在地,它与生存土壤密不可分;在天,它与大气环境相接触,是典型的三位一体连续体系(SPAC)。本文在广泛调研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上述SPAC系统的如下几个子问题从数理分析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初步研究,有定性说明,也有粗浅的定量建模。对选题的意义和背景做了一定的分析和介绍,尤其对于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水在植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对目前关于植物输水系统特性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做了部分总结和归纳,了解了他们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水势的物理化学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其他影响水分流动和平衡的毛细力和渗透压计算问题。利用水力学原理分析研究了导管间壁穿孔对水流压力降的影响问题,给出了压力降的计算公式。利用热力学比拟和浓度扩散原理把水势比拟为温度和浓度,建立了植物细胞直线排列和植物根系的三维水势扩散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数理分析过程和步骤。本文根据植物白天气孔张开的生理特点,将叶片水分蒸发假设为开口、闭口容器的水分蒸发模型,分析了其蒸发的影响因素,也从理论上给出了一定的分析和说明。由于导管形状、粗细等许多不可控因素的模糊存在,为了避免这种不足,本文利用水势扩散原理,提出了导管输水的数理模型,将上述各种不可控因素归结到水势传导系数里,这样不仅建模容易、模型简单,而且物理意义明确。
杨晨旭[9](2021)在《全三维全耦合有限元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力压裂技术作为目前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主流开发方式之一,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水力压裂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岩石变形与裂缝扩展、缝内流体的流动及滤失等力学问题,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全三维全耦合水力压裂数值模型,并且对模型进行了理论解、物理实验和工程实例的全面验证。具体工作和得到的认识如下所述。(1)基于水力压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全三维水力压裂数学模型。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对水力压裂理论模型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分别得到了固体和流体有限元方程。采用牛顿-拉夫孙法并同步求解这两套以裂缝宽度和流体压力为未知量的方程,实现数值模型的全耦合模拟。(2)对模型进行理论解和物理实验的全面验证。在理论验证方面,数值模型分别与无滤失和有滤失条件下刚度主导、中间情况、粘性主导这三种情况的KGD理论解进行对比;在实验验证方面,数值模型分别与有滤失的轴对称实验和没有滤失的平面应变实验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模型的数值解与理论解以及物理实验的结果一致,其可靠性得到全面验证。(3)利用模型模拟了一口直井的压裂过程,分析了薄层单裂缝的扩展规律,并将模拟得到的井底压力与现场数据作对比,结果显示二者具有很好的吻合度,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得到了工程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并讨论了隔层岩石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对裂缝扩展的影响。
菅鸿飞[10](2021)在《混流泵叶轮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因自身三维效应,混流泵叶轮内部流动十分复杂,叶轮的正向设计严重依赖设计者的经验并且消耗计算资源。针对叶轮正向设计效率偏低的原因,本文采用MATLAB程序语言自主编写混流泵叶轮快速反设计程序,使设计者设计叶轮时对经验的依赖降低并节约计算资源,从而提高设计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反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理论及其方程并推导这些方程在正交坐标系下的形式,同时编写子午面网格划分程序,程序可通过两种控制参数来对网格划分程序中网格数量进行调整。然后推导在正交坐标系下反设计方程的有限差分格式并编写其求解程序,其中,对平均流方程和周期流方程采用全场求解的方法,在求解过程中使用MATLAB软件自带的不完全LU分解和双共轭梯度稳定法;对中弧面生成方程采用推进式求解。对反设计需要给定的载荷和叶片厚度条件,本文使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给定其在轮毂侧和轮盖侧的值,叶片上其余点的值通过沿叶片展向插值得出。对给定的载荷和厚度分布,程序可在3分钟内实现快速收敛,证明快速反设计的可行性。程序可实现三维叶片的可视化并输出其数据,同时输出对应条件下的流场和压力场信息。为验证程序流场计算是否准确,采用NUMECA软件对给定载荷下反设计所得叶轮内流场进行CFD计算,其中湍流模型采用S-A模型。对比程序算得和NUMECA算得的流场,结果表明反设计程序计算准确,满足计算精度要求。通过对同一算例应用反设计程序对反设计程序中的两个参数(载荷分布和积叠条件)对叶片进口低压区的抑制效果做了探讨:对给定相同积叠条件而使用不同加载条件的情形,通过压力分布图对比发现后载型叶轮的进口低压区最小;对给定后载型加载方式而使用不同积叠条件的情形,通过对四种尾缘中弧面包角对应的反设计所得叶轮进行三维CFD计算发现尾缘中弧面包角为30°时低压区抑制最明显。
二、对伯努利方程的一点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伯努利方程的一点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绕椭球的低速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参数与坐标系定义 |
3实验和理论研究 |
3.1椭球绕流场分离的定性描述 |
3.2椭球绕流场分离的定量研究 |
3.3椭球绕流场分离的辨识 |
3.4椭球绕流场分离的拓扑研究 |
3.5分离对气动力的影响 |
3.6分离产生的噪声 |
3.7转捩带的影响 |
3.8分离后旋涡的演化过程 |
3.9非定常机动实验 |
3.10尾部支撑对流动的影响 |
3.11突起物对流动的影响 |
4数值模拟研究 |
4.1欧拉方程及渐近理论 |
4.2三维边界层方程 |
4.3简化的N-S方程及层流 |
4.4 RANS |
4.5 RSM |
4.6 LES |
4.7 LES/RANS混合方法 |
4.8 DNS |
4.9非定常机动过程的模拟 |
5椭球绕流场转捩的研究 |
6结论和展望 |
(2)叶片导流栅对轴流泵空化及流固耦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轴流泵的空化研究现状 |
1.2.2 空化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3 流固耦合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数值计算方法及模型 |
2.1 CFD数值计算理论基础 |
2.1.1 基本流动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1.3 空化模型 |
2.2 流固耦合计算理论基础 |
2.2.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2.2.2 流固耦合方程 |
2.3 轴流泵内部流场数值计算模型 |
2.3.1 轴流泵数值计算模型 |
2.3.2 计算模型网格划分及无关性分析 |
2.3.3 计算边界条件设置 |
2.3.4 外特性试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原型泵内部空化流动计算及结果分析 |
3.1 原型泵的空化性能曲线 |
3.2 空化导致叶轮能量特性下降的机理分析 |
3.2.1 原型泵叶片表面的空泡分布情况 |
3.2.2 原型泵叶轮流道内的空泡分布情况 |
3.2.3 空化导致叶轮能量特性下降的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叶片导流栅对轴流泵空化特性的影响 |
4.1 叶片导流栅布置位置的确定 |
4.1.1 技术改型方案的确立 |
4.1.2 叶片导流栅布置位置对轴流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
4.1.3 叶片导流栅布置位置对轴流泵空化性能的影响 |
4.2 导流栅结构抗空化性能的机理分析 |
4.2.1 导流栅结构对轴流泵叶片表面空泡分布情况的影响 |
4.2.2 导流栅结构对轴流泵叶轮流道内空泡分布情况的影响 |
4.2.3 导流栅结构抗空化性能的机理分析 |
4.3 偏工况下导流栅结构的抗空化性能分析 |
4.3.1 小流量工况下导流栅结构的抗空化性能分析 |
4.3.2 大流量工况下导流栅结构的抗空化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叶片导流栅对轴流泵流固耦合特性的影响 |
5.1 轴流泵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设置 |
5.1.1 计算模型 |
5.1.2 边界条件设置 |
5.2 轴流泵叶轮结构静力学分析 |
5.2.1 叶片导流栅对轴流泵叶轮总变形量分布的影响 |
5.2.2 叶片导流栅对轴流泵等效应力分布的影响 |
5.3 轴流泵叶轮预应力模态分析 |
5.3.1 空化状态对轴流泵叶轮固有振动频率的影响 |
5.3.2 叶片导流栅对轴流泵叶轮固有振动频率的影响 |
5.3.3 空化状态对轴流泵叶轮振型的影响 |
5.3.4 叶片导流栅对轴流泵叶轮振型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统计思想 |
1.1 统计的起源及其局限 |
1.2 概率论如何到数理统计? |
1.3 传统物理学研究中的统计行为 |
第二章 热质说的建立和毁灭 |
2.1 近代早期对热的研究 |
2.2 伦福德和他的热理论 |
2.3 伦福德之后的热质说 |
第三章 技术看上去引导了科学 |
3.1 瓦特于蒸汽机发明的意义 |
3.2 卡诺于蒸汽机发展的意义 |
3.3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扶持 |
第四章 能量与功——热力学第一定律 |
4.1 “活力”之争是语义之争还是事实之争? |
4.2 什么是“功”? |
4.3 能量转化——不同形式有着同一本质 |
4.4 转化的能量是守恒的 |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
5.1 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矛盾 |
5.2 两个汤姆逊 |
5.3 “第三个”热力学第二定律 |
5.4 “反常”的科技——热力学建立过程的反思 |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研究 |
6.1 早期气体动理论 |
6.2 气体动理论的复兴 |
6.3 《气体动理论的图景》 |
第七章 早期热力学研究的深层意义 |
7.1 经典热力学与气体动理论的关系 |
7.2 热究竟应当被怎么看待? |
7.3 统计与统计力学关系的哲学思考 |
7.4 科学家贡献的判定标准初探 |
7.5 科学研究的方法刍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深度神经网络中几类动力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深度神经网络与动力系统 |
1.2 梯度爆炸和梯度消失 |
1.3 本文工作及安排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广义哈密顿系统 |
2.2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 |
2.3 广义逆矩阵 |
2.4 离散格式和优化方法 |
第三章 两类哈密顿网络定性分析 |
3.1 稳定性判定 |
3.2 哈密顿模型定性分析 |
3.3 广义哈密顿模型定性分析 |
3.4 两类哈密顿模型的异同 |
3.5 梯度估计和灵敏度矩阵 |
第四章 数据实验 |
4.1 同心圆 |
4.2 锋值函数 |
4.3 数据实验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晶圆磁流变抛光中工件装夹盘固液界面抛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晶圆平面抛光中的工件装夹盘 |
1.2.2 晶圆平面抛光中的边缘效应 |
1.2.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2 工件装夹盘固液界面抛光液流动特性分析 |
2.1 固液界面抛光液流动等效模型转换 |
2.2 固液界面抛光液流动特性数学模型 |
2.2.1 抛光液流动的连续方程 |
2.2.2 抛光液流动的动量方程 |
2.2.3 抛光液流动的伯努利方程 |
2.2.4 抛光液流动的沿程损失与局部损失 |
2.3 固液界面抛光液流动仿真建模及流程 |
2.4 固液界面抛光液流动仿真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工件装夹盘边缘形状对抛光过程的影响 |
3.1 典型工件装夹盘边缘形状数学描述 |
3.2 工件装夹盘边缘形状对抛光液流量的影响 |
3.3 工件装夹盘边缘形状对晶圆表面压力的影响 |
3.4 最优典型工件装夹盘边缘形状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工件装夹盘保持环对晶圆边缘效应的影响 |
4.1 晶圆平面抛光中的表面材料去除率 |
4.2 抛光压力对晶圆表面材料去除的影响 |
4.2.1 流体动压力对晶圆表面材料去除的影响分析 |
4.2.2 磁化压力对晶圆表面材料去除的影响分析 |
4.3 保持环作用、结构及材料 |
4.3.1 保持环作用及其原理 |
4.3.2 保持环结构与材料 |
4.4 保持环结构参数对晶圆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 |
4.4.1 保持结构参数选取依据 |
4.4.2 保持环宽度对晶圆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 |
4.4.3 保持环厚度对晶圆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超高速金属射流侵彻靶板的SPH流固耦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能射流侵彻靶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SPH方法在聚能射流侵彻靶板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射流侵彻靶板的SPH方法分析 |
2.1 SPH方法的粒子生成与近似 |
2.1.1 SPH粒子生成 |
2.1.2 SPH粒子近似 |
2.2 射流侵彻靶板的SPH方程建立与相关计算 |
2.2.1 光滑核函数与光滑长度 |
2.2.2 邻域粒子搜索与人工粘度 |
2.2.3 具有材料强度的SPH方程 |
2.3 LS-DYNA中的SPH理论模型建立 |
2.4 聚能射孔弹与靶板的材料本构和状态方程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能射孔弹SPH模型初始化均布方法研究 |
3.1 基于射线法的SPH粒子均布分析 |
3.2 SPH粒子均布质量评价 |
3.3 SPH粒子初始分布状态对爆炸模拟的影响分析 |
3.3.1 SPH粒子初始分布状态对爆轰波扩散的影响分析 |
3.3.2 SPH粒子初始分布状态对射流速度的影响分析 |
3.4 SPH粒子的初始化均布生成软件开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PH粒子射流侵彻靶板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基于SPH和虚拟源点法的侵彻深度方法分析 |
4.1.1 基于虚拟源点法的侵彻深度分析 |
4.1.2 基于SPH方法的源点坐标计算方法分析 |
4.1.3 考虑靶板强度的侵彻深度计算方法分析 |
4.2 射孔弹外壳壁厚对侵彻效果的关键参数影响分析 |
4.2.1 数值模型建立 |
4.2.2 射流成型结果分析 |
4.2.3 靶板侵彻结果分析 |
4.3 射流参数对靶板损伤影响分析 |
4.3.1 带有损伤参数的数值模型建立 |
4.3.2 靶板损伤结果分析 |
4.3.3 靶板损伤结果的处理及量化分析 |
4.3.4 射流参数对靶板损伤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自激励扫掠射流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扫掠射流研究现状 |
1.2.1 数值研究进展 |
1.2.2 实验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仿真方法研究 |
2.1 湍流模型的选择 |
2.1.1 零方程模型 |
2.1.2 一方程模型 |
2.1.3 两方程模型 |
2.2 控制方程 |
2.3 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 |
2.3.1 几何模型 |
2.3.2 初始边界条件 |
2.4 相关特征参数 |
2.5 数值计算方法 |
2.6 网格划分及网格独立性检测 |
2.6.1 网格划分 |
2.6.2 网格独立性检测 |
2.7 计算结果有效性验证 |
2.8 数据后处理方法 |
第3章 扫掠射流流动特性分析 |
3.1 扫掠射流流动特性 |
3.1.1 内部流场 |
3.1.2 外部流场 |
3.2 振荡频率影响因素研究 |
3.2.1 流体种类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
3.2.2 长径比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
3.2.3 出口角度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扫掠射流相关变量研究 |
4.1 速度分析 |
4.1.1 瞬时速度 |
4.1.2 时均速度 |
4.2 压强分析 |
4.2.1 瞬时压强 |
4.2.2 时均压强 |
4.3 扫掠角变化规律 |
4.4 湍动能沿程变化 |
4.5 涡旋面积 |
4.5.1 主涡旋面积 |
4.5.2 外流场涡旋面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植物输水系统力学建模与分析的几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主题对象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2 流体水势理论及其计算方法 |
2.0 引言 |
2.1 流体水势概念与计算 |
2.2 渗透压和毛细力对植物体输水的作用 |
2.2.1 范特荷夫(Van’t Hoff)定律和水势的定义 |
2.2.2 渗透压的确定 |
2.2.3 毛细现象和朱伦(Jurin)公式 |
2.3 结论 |
3 植物导管轴向穿孔对输水影响的分析及其水力学模拟计算 |
3.1 引言 |
3.2 含轴向穿孔的植物导管中液体流动满足的方程及其分析 |
3.3 算例计算与分析 |
3.3.1 导管压力降ΔP与温度Ct~°和导管内径之间的函数变化关系 |
3.3.2 导管压力降ΔP与温度Ct~°和导管穿孔直径之间的函数变化关系 |
3.3.3 导管流体粘度有温变函数时压力降的计算 |
3.4 结论 |
4 植物细胞的渗流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一维排列细胞输水模型 |
4.3 植物根系的三维水势传输模型 |
4.3.1 水势传输的热力学比拟 |
4.3.2 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的水势传输模型 |
4.3.3 一维根的渗流模型分析与计算 |
4.4 小结 |
5 植物叶片水分蒸发数学分析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密闭容器中的水分蒸发模型 |
5.3 开放容器中水分的蒸发模型分析 |
5.4 植物叶片水分蒸发量与其影响因素函数关系的量纲分析 |
5.5 结论 |
6 植物导管的水势变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一维导管中水势的时空模型研究 |
6.3 算例计算与分析 |
6.4 结论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项目 |
(9)全三维全耦合有限元水力压裂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力压裂数学模型 |
1.2.2 水力压裂数值计算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力压裂力学理论及全三维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固体力学基本理论 |
2.2.1 基本概念 |
2.2.2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2.3 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2.3.1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
2.3.2 层流与紊流 |
2.3.3 岩石裂隙线性渗流的立方定律 |
2.4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
2.4.1 Griffith能量释放率理论 |
2.4.2 应力强度因子理论 |
2.5 全三维水力压裂数学模型 |
2.5.1 问题定义 |
2.5.2 固体场控制方程 |
2.5.3 渗流场控制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模型求解 |
3.1 等效积分形式和加权余量法 |
3.1.1 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
3.1.2 等效积分的弱形式 |
3.1.3 加权余量法 |
3.2 变分原理 |
3.2.1 变分原理与里兹法 |
3.2.2 里兹法与有限元法 |
3.3 虚功原理 |
3.4 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 |
3.5 基于有限元法的模型求解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值模型的理论验证与实验验证 |
4.1 理论验证 |
4.2 实验验证 |
4.2.1 轴对称实验 |
4.2.2 平面应变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井薄层单裂缝扩展数值模拟 |
5.1 模型描述 |
5.2 结果及分析 |
5.3 隔层岩石弹性模量对裂缝扩展的影响 |
5.4 隔层岩石抗拉强度对裂缝扩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混流泵叶轮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叶轮机械反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基本理论及应用工具介绍 |
2.1 反设计理论 |
2.1.1 中弧面生成方程 |
2.1.2 平均流方程 |
2.1.3 周期流方程 |
2.2 偏微分方程的类型与求解方法简介 |
2.3 有限差分法 |
2.4 MATLAB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3 反设计程序的编写 |
3.1 流场控制方程 |
3.1.1 正交坐标系下平均流方程的推导 |
3.1.2 正交坐标系下的周期流方程推导 |
3.2 流场控制方程求解程序的实现与结果 |
3.2.1 网格划分程序的编写 |
3.2.2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求解程序的编写 |
3.3 中弧面生成方程求解程序的编写 |
3.3.1 中弧面生成方程的求解方法 |
3.3.2 中弧面包角的初始分布 |
3.4 载荷、厚度分布及收敛性分析 |
3.4.1 载荷和厚度分布 |
3.4.2 收敛准则 |
3.5 反设计程序运行结果 |
3.5.1 前处理 |
3.5.2 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反设计程序的验证及应用 |
4.1 CFD计算及对比验证 |
4.2 反设计程序的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符号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对伯努利方程的一点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绕椭球的低速流动研究[J]. 丛成华,邓小刚,毛枚良. 力学进展, 2021(03)
- [2]叶片导流栅对轴流泵空化及流固耦合特性的影响[D]. 刘裕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D]. 柏航. 山西大学, 2021(12)
- [4]深度神经网络中几类动力系统的研究[D]. 林洁.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5]晶圆磁流变抛光中工件装夹盘固液界面抛光特性研究[D]. 阎凯香.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6]超高速金属射流侵彻靶板的SPH流固耦合分析[D]. 王博.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7]自激励扫掠射流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D]. 韩博.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植物输水系统力学建模与分析的几个问题研究[D]. 王浩. 烟台大学, 2021(09)
- [9]全三维全耦合有限元水力压裂数值模拟[D]. 杨晨旭.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10]混流泵叶轮反设计研究[D]. 菅鸿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