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音乐的孩子会怎样——音乐本质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姜琳琳[1](2021)在《中华优秀传洗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文中提出在近几年掀起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渐渐以各种形式进入到现代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代代祖先为我们创造出大量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历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及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更是指引华夏炎黄子孙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人内心,影响着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中华民族基因。国家的发展与教育密不可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必须靠教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思想中指出,“当前美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强调美育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美育的任务之一。美育要实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就必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有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更好地认识美和创造美。因此,作为新时代艺术教育研究者,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作为己任,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美学意蕴,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艺术教育中的特质,以及艺术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作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的文化和思想理论基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振兴、发展与传承的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就要让中国儿童更多地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成长,这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的第一个教育阶段。幼儿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性格、人格发展形成的最初阶段,因而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在这一阶段,让幼儿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活动环境中,是培养幼儿传统审美意识以及诱导幼儿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课程正是提高儿童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教学诉求。从当前我国幼师的整体现状来看,社会对幼儿师资的缺乏体现在缺少具有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因此,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普及上,要让更多的教师懂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爱中华传统文化,会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综合艺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研究者来说,不仅要能构建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还要能开展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本研究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为目标,首先,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美学追求、艺术资源的阐述,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特质,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接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综合艺术课程中的现代意蕴,以及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艺术课程的意义、目标、内容、方式的理论阐述论述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鉴于本项研究的规模与对象,笔者选择行动研究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艺术课程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笔者通过实际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深入教学一线用实际行动探索适合解决一线教学问题的措施。根据行动研究的精神,以改善自己的实践为目的,亲身进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实践活动。在研究中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以及经验总结法、跨学科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针对各个研究问题进行研究。整个行动研究以各种研究调查及教学课例为基础,通过确立研究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计划、典型课例验证、总结及反思几个行动步骤进行了包含先导性研究的四轮研究,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应用的现状、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行动计划,并制定行动实施方案,以典型教学课例呈现行动实施方案,最后对行动的问题、计划、实施行动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行动研究,总结出五项研究结果:第一,综合性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艺术课程的内容中的重要性;第二,要综合利用四种教学策略开展教学;第三,研究者要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第四,要取得家长及社会的信任和支持;第五,实现教师教学才是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艺术课程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几个研究中的创新点。本研究的理论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探索艺术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二,总结艺术教育中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蕴;第三,分析艺术教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第四,以“课程整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方法论。本研究的实践创新在于:第一,以教育行动研究作为艺术教育研究的方法;第二,本研究在先导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三轮行动研究;第三,本研究是以改善研究者自身的实践教学为目的的实践研究。尽管如此,研究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综合艺术课程”现实状况的局限;其次,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尚有挖掘空间;最后,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加强。
梁美婷[2](2020)在《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以X园中班韵律活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各国都将创造力视为人才竞争的核心能力之一。由于音乐教育在培养儿童创造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音乐创造力培养被视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律动是幼儿感知和表现音乐的重要途径,其本身具有的自由性和独创性对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从幼儿的音乐感受出发,聚焦于现有韵律教学忽视音乐创造力的问题,对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音乐创造力教学进行探索,以期总结在韵律活动中提高幼儿音乐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本研究选取有关音乐创造力理论和关于联觉的音乐心理理论作为韵律活动音乐创造力教学的理论基础,并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调查和分析现有韵律教学在培养幼儿音乐创造力方面的问题和原因。研究者采用行动研究法与X园两位教师合作,结合韦伯斯特的音乐创造性思维模式和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初步构建韵律活动音乐创造力教学模式,并遵循行动研究的“计划-行动-反思-再行动”的路径实施三轮教学活动,运用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对每一轮教学活动的效果及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地完善教学模式。通过三轮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韵律活动音乐创造力教学模式的五个阶段(引起动机、初步感知、分析提炼、综合表现、总结放松)以及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并进一步梳理出韵律活动音乐创造力教学的有效策略,即创意聆听、有变化的模仿、合作律动、重视幼儿与教师的情感共鸣、营造“安全感”的环境、音乐知识概念化、提供综合评价;最后从幼儿园和教师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幼儿园应该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组织音乐创造力和音乐教学理论的培训,教师应该积累音乐创造的知识、建立音乐创造力教学小组、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邓欣明[3](2019)在《《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的翻译与述评》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对音乐的着迷古已有之,国内外对音乐理论、历史、作品、文化等已有丰富的研究,然而对音乐的科学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美国导演、制作人、作家埃琳娜·曼尼斯的《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The Power of Music:Pioneering Discoveries in the New Science of Song)于2011年由沃克出版社出版,从“有乐感的身体与大脑”、“音乐本身”、“共鸣的世界”和“音乐处方”这四个方面展现了这个处于发展中的年轻领域。作者不仅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文章、科学论文,还采访了数十位音乐家和科学家,收集了珍贵的一手资料。该书包含了在其出版时最前沿、最重要的与音乐相关的科学观点、理论和研究成果,并带有丰富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为读者提供广泛的新材料与论述,在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目前国内关于音乐科学的专着和译着短缺的现状,笔者对《音乐的力量》全书进行了翻译。本文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该书的译文,第二部分是对该书的述评与翻译心得。在述评部分,笔者概括介绍该书的写作背景和主要论题,探讨翻译该书的价值和意义,横向比较同类中文着述的异同,并就该书的独到之处和一些不足进行了反思。最后讨论了笔者在翻译时遇到的问题和译后心得。
刘江峡[4](2019)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J省初中学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认同成为维系一个民族自身音乐文化继续存在与发展的纽带,只有认同自身本民族音乐文化才可能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和以及主体地位。根据文化认同理论,文化认同的形成有原生论与建构论两种,其中原生论文化认同强调个人的原初特质、群体的文化传承对个人文化认同的影响,反映在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在其所在的家庭、村镇、社区等不同场域的音乐文化实践过程中所形成自在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而建构性文化认同侧重于通过外在环境的形塑而形成的文化认同,是经过后天建构而逐渐形成的自为的文化认同。而已有研究文献对文化认同问题的关注多是集中于原生性文化认同,而缺乏对建构性文化认同的关注。通过学校传统音乐教学所形成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建构性文化认同,对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亦强调学校教育对学生文化认同形塑的重要影响与意义,《纲要》明确提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的要求。本研究即关注初中阶段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如学校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情况如何?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方面的文化认同方面的问题?哪些因素影响导致了这一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一现存问题?这些都是更好地改进初中传统音乐教学促进初中生建构性文化认同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Donna Dehyle的文化投入、文化归属、文化统合的文化认同三维划分方式,本研究采取混合研究方法对J省九个地级市的初中阶段传统音乐教学进行调查,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研究发现:文化投入是获得传统音乐文化理解与实践经验的关键,也是建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基础。文化投入强调学生能参与到传统音乐实践中,通过实践过程获得对中国传统音乐感受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丰富感知体验,研究中发现,采取参与体验教学方式的初中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要高于聆听讲解式教学方式的的文化认同,但调查中发现,J省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选择聆听讲解式教学方式,学生的文化投入存在不足的情况。而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推进,传统音乐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文化环境发生改变,学生难以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获得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体验,进而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原生性文化认同缺失或先天不足,由此形成初中生在传统音乐文化认同上的认同缺位。文化归属关注传统音乐文化与学生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即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文化作为标识自身音乐文化身份的符号,文化归属是文化认同的核心。调查过程中发现初中阶段学生(12岁-15岁)的文化认同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这与处于青春期阶段(11岁-16岁)初中生探索自身文化身份的年龄特征有着一定的相关。初中生在探索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中为标识自身身份独特性,形成以流行音乐为主要构成的亚文化,亚文化是初中生探索自身文化身份的阶段性产物,而学校传统音乐教学缺乏对这一阶段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关注,学生难以在传统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建构起传统音乐与自身亚文化的意义关联,造成学生对学校传统音乐文化的无视,传统音乐文化成为学生亚文化的边缘文化,由此形成初中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认同失位。文化统合即是对传统音乐文化时间性、空间性文化关系的认识。初中生在确立对本我音乐文化的文化归属之后,需要通过对不同时空音乐文化的文化统合深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性,调查发现初中生在时间性文化统合方面整体表现一般,但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时间性统合情况不佳,认为中国传统音乐“过时”、“老掉牙”。空间性文化关系即对中外音乐文化关系的认识,空间性文化统合是在多元音乐文化学习过程中保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主体性的关键。33.22%的初中生对中外音乐的文化差异缺乏清晰的认识与理解,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话语、教学评价等方面缺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本我特点,这一教学上的非本我特点致使初中生在文化统合方面缺乏清晰的文化边界。由此形成初中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认同错位。传统音乐教学中所呈现的文化认同方面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其一即是教师的个体因素,主要是教师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理解,教师的传统音乐PCK以及教师对初中生文化认同的关注,其二即是学生个体的因素,主要在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是学生探索个体独特性的重要阶段,初中生在探索个体独特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强调个体独特性的亚文化,学生的亚文化直接影响着初中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接受方式与接受程度,进而影响着初中生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建构。此外,初中生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因文化间性的存在导致初中生在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理解限度。其三是传统音乐教学的外在文化环境,即学校传统音乐文化建设,以及校外传统音乐文化的现存情况以及开展情况都直接影响着初中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识。针对以上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其一,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话语、教学评价等方面应回归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根脉,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音乐的本位观念、本位概念、本位行为方式,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此来进行教学,带领初中生感受传统音乐在感受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本我特征,从而让初中生在文化投入方面能获得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本我特征的感知与体验;其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处于青春期阶段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遵循进入—深入—融入的教学实施路径,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逐步引导初中生建构传统音乐与亚文化之间的文化关联,让初中生逐步形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文化归属,其三,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初中生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国外音乐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认识中国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之间的历时联系,最终让初中生能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本我定位,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性。
韦容钊[5](2019)在《边地崛起的批评重镇 ——《南方文坛》转型及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方文坛》诞生于经济欠发达的广西,创刊初期默默无闻,但从1996年第6期宣布改版以来,便一路高歌猛进,成功崛起,成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对中国批评机制的建构与广西文艺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方文坛》在转型中,本着“人文理想,前沿批评”的理念积极关注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现象,推介文学新人,建立批评规范,以批评的方式介入当代文学建设,活跃了当代的批评氛围。本文试图从转型的缘由入手,系统梳理转型前《南方文坛》的处境以及转型中所采取的策略,考察其崛起的因果,试图进一步增强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研究对《南方文坛》的关注度,挖掘其对学术生态的塑造,翔实研究资料。全文分为六个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引论部分主要对《南方文坛》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充分了解学界的关注点、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空白,之后阐述本文的创新点、研究的思路与意义。第一章主要分析《南方文坛》改版的主要原因。首先从社会大语境入手,分析当时文学生产方式的市场化、市场大潮下文学期刊的生存状况与文学批评的断层等原因迫使《南方文坛》转型。可以说《南方文坛》转型是时代的驱使,也是反映文学发展的轨迹。其次以广西文学为代表的八桂文化需要展示的窗口,而学术期刊便是向外界展示的最好舞台。加之改版前,《南方文坛》自身不合理的办刊使刊物越办越窄。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转型是求新求变的生存策略。第二章开始进入刊物内部,探讨编辑、作者与读者对栏目设置、风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内部呈现出来的时尚性、先锋性和尖锐性。在充满文学热情的编者、才华横溢的作者与有效读者三者之间良好互动下,刊物形成活泼圆融的风格,犀利争鸣的批评文风,兼容并包的批评氛围。相对于第二章,第三章更深入刊物,侧重于刊物崛起的策略。《南方文坛》不仅是当代文学活动的见证者、参与者,同时也是策划者,以举办论坛与评奖的方式主动介入文学现场,建立评奖机制间接规范文学批评创作。同时也主动制造热点,营造品牌,以此打响名号。此外还深入文学发展的过程,以文学史的视角贯穿当下文学发展。第四章分析转型期《南方文坛》的文学史意义,对比分析国内同类刊物《当代作家评论》等,将《南方文坛》放在中国批评机制的场域下考察其地位及其构建的意义以及对广西文学生产的贡献。结语部分总结转型的意义与价值,肯定它在转型过程中所呈现的先锋进取、时尚尖锐风格、对文学批评的贡献以及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范本,同时简略提出仍然存疑之处。《南方文坛》仍在不断向上发展,未来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天地也未可知,因此本对它的研究还未完成,本文也只是对已有的成果与影响进行梳理。
韩彦婷[6](2018)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阈下的小学民歌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母语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如何保护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本民族音乐文化?如何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这是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并对学校音乐教育工作提出了任务和要求。学校音乐教育承担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活文本。学校音乐教育自身的特点、方式、样态和体系,为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同时民族音乐文化又反作用于学校音乐教育,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更高的占位和视野,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保障,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充实和深化。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体研究,在厘清小学民歌教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探讨其内涵及价值;第二部分是实然研究,了解小学民歌教学的现状,分析现状产生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应然研究,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阈下的小学民歌教学的实施策略。在本体研究方面,探析小学民歌教学的历史沿革、内涵及其价值。依据民族文化认同和母语音乐教育体系理论,分析小学民歌教学的民族历史传承价值、民族文化传承价值、民族审美传承价值和民族精神传承价值。在实然研究方面,以C市为例,对学校进行分层抽样,抽取学校23所,以学生(1871人)、教师(46人)、音乐组长(23人)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访谈和观察的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研究资料,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分析其信度与效度。依据课堂观察理论,制定小学民歌教学课堂观察表,抽取具有代表性的C市小学民歌课堂教学(12节)和全国优质课评选小学民歌课教学录像(12节)进行课堂观察;并依据国家音乐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监测办法,设计小学民歌演唱测试观察表,在C市学校中进行分层抽样,对选取对象现场进行民歌演唱测试,全面了解小学民歌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厘清影响教学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小学民歌教学的因素,为小学民歌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在应然研究方面,在调查C市小学民歌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小学民歌教学实施策略,通过“唱会民歌”“唱好民歌”“唱活民歌”来达成民族音乐文化认同的教学目标,完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教学内容,凸显母语音乐文化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加强民歌教学的师资培训和建设民歌特色的音乐教材,来达成小学民歌教学的理想实现。通过上述研究,得出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一:小学民歌教学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学校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通过中国民歌的学习,进行民族音乐文化选择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小学民歌教学要通过民歌的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积累民族音乐语汇,使学生认知民族音乐文化、体验民族音乐文化、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热爱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结果二:小学民歌教学发展存在优势与不足。研究发现,小学民歌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小学音乐教师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相对合理;教师、学生对民歌教学价值和情感态度的认同。小学民歌教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音乐教师民歌教学能力欠佳,民族音乐素养薄弱;音乐教师的民歌教学价值观和教学能力存在局限;音乐教师在民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局限于西方音乐教育体系,没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结果三:教师是小学民歌教学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教师的民歌教学价值观和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师对民歌教学的设计、实施与结果。小学民歌教学发展的关键是需要加强小学音乐教师的民歌教学价值观和民歌教学能力。研究结果四:母语文化语境是小学民歌教学的根本。小学民歌教学要体现出母语文化的鲜明特色,体现中国音乐的典型特征和独特风格。小学民歌教学要在母语文化的语境之中,教授学生对中国民歌方言、曲调、润腔、节奏、力度、音色等要素的把握,如此才能够表现出中国民歌的风格和神韵,才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本研究为目前小学民歌教学研究的贡献在于:1.在观念形态上,将“传承文化”作为小学民歌教学的理念,贯穿于唱歌教学的始终,不是仅仅作为演唱技能,而是通过民歌演唱的载体,来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2.厘清了小学民歌教学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小学民歌教学的内涵,特征和价值;3.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小学民歌教学的现状;4.从教学的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全面分析小学民歌教学的影响因素;5.对小学民歌教学提出可操作的实施策略。
杜坤遥[7](2017)在《弗洛姆思想中国文学界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埃利希·弗洛姆(Erich Fromm,18901980)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始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和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等,其思想非常多元,横跨领域宽广,在西方一直受到很大的肯定与赞誉。从上世纪60年代起,弗洛姆及其思想从西方逐渐涌入中国,在这半个多世纪中,激起了两次弗洛姆的热潮,为中国文学界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纵观弗洛姆涌入中国的时间长河,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暗流攒动,其思想和着作在中国文学界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本文从以下五个层面依次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了弗洛姆的核心思想以及其在中国文学界的接受语境。第一节从弗洛姆在中国译介出版的几部最受欢迎的着作入手,试着总结和概括出传播到中国的弗洛姆思想的核心内容。第二节则着重梳理弗洛姆的思想在中国的接受语境。一种外来的思想理论的传入,必定要适应当下的时代和学术语境,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文学界的时代与学术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弗洛姆思想的传播和接受状况与这些语境息息相关。第二章论述了弗洛姆思想在中国文学界传播与接受的走向。第一节论述弗洛姆在中国文学界传播的开端,弗洛姆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传入,并被批判为修正主义的人道主义。第二部分是传播的转折期,主要时间分期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一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让弗洛姆再次被认可,中国文学界对弗洛姆的大量着作进行集中的译介和出版。第三部分论述弗洛姆在中国传播的低谷期。在90年代,国人对于西方文论的狂热渐渐冷却,对弗洛姆的研究也处于相对停滞期。第四部分是传播的兴盛期,主要时间段是21世纪初至今。在这个时间段内,弗洛姆的大部分着作已传入中国并日趋成熟,各种着作的版本也不断翻新,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弗洛姆思想在中国文学界以及国民大众中传播与接受。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中国文学界对弗洛姆思想的接受状况。笔者选取了中国文学界中一百篇谈及弗洛姆的核心期刊论文,根据接受的弗洛姆思想,将这种接受按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的中国文学界接受、社会批判理论的中国文学界接受、“人”的问题思想的中国文学界接受、“爱”的问题思想的中国文学界接受、其他理论的中国文学界接受。笔者整理一百篇核心期刊论文在每一部分的数量,并简要分析了这些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接受的弗洛姆思想,最后总结出每一部分的特点。第四章论述了弗洛姆思想中国接受的本土化特点。第一节简要地分析了中国文学界对弗洛姆思想的中国接受的因素。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影响,其次有学界理论应用的因素,最后是受众心理的需要。这三个因素共同对弗洛姆思想在中国文学界的传播和接受产生重要影响。第二节笔者反思了中国文学界对弗洛姆思想的接受,笔者认为,接受者作为主体,应该更加自觉地接受弗洛姆,而不是被动地为我所用,其次,接受者也要有自己的批判维度,对弗洛姆进行审视之后加之自己的判断。在结束语中,笔者还提出了几点看到的问题,希望对中国文学界进一步接受和研究弗洛姆思想有所帮助。
白学海[8](2016)在《3-6岁儿童音乐教育变革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音乐蕴含的是一个流变的、生生不息的、历史的、文化的多彩世界。它是儿童终身受益的精神源泉,儿童对音乐有着天生的喜爱。随着对音乐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儿童期的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期望通过音乐教育为儿童打开更为广阔的人生之门,但是面对多元的价值认识,人们基于此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则各有不同,使得音乐教育活动实际上成为各求所好的价值追求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音乐教育被“物化”:它视科学为准绳,轻视儿童的生命特性,过分强调音乐教育的价值就是为了占有更多显性的的音乐“知识”,掌握更高的音乐“技能”,教学重心偏向技能的传授和训练。生动活泼的个体生命间的精神交流变成了人对物的塑造和训练,音乐教育也因缺乏儿童的生命价值的滋养,成为获取功利的手段。而当音乐教育以“为艺术而艺术”的价值为导向时,音乐教育则易陷入唯美的泥沼,醉心于形式论的探索,从而肢解了人的音乐感觉,使得音乐教育价值要么卷入情感论的漩涡,要么游走于“形式与内容”之间。所以,音乐教育价值观的不同,左右着音乐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构成了儿童音乐教育实践过程的种种迷障,反复和摇摆,以及“非此即彼”的尴尬关系。因此,儿童音乐教育的危机归根结底是音乐教育价值的危机。而对当代异化的儿童音乐教育价值的反思、批判与重构,不仅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寻根”之路,也是回归儿童音乐教育本真的必由之路。研究者应采用批判反思的视角,以儿童音乐教育价值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儿童生命的成长、儿童幸福的“当下生活”和更为美好的“可能生活”为理据,以音乐教育本真回归为诉求,从宏观上构建儿童音乐教育的研究问题、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不仅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也成为古今、中西、雅俗文化的交汇、共存之地。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冲突必然影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而左右教育行为,出现不同的冲突与矛盾,以及种种的困惑与焦虑。因此,为了对儿童音乐教育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了解教师和家长的儿童音乐教育价值观念,以及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发生机制,研究者以上海为背景,深入真实的教育生活场域中,从人们说的、做的、打算做的事情中进行分析。鉴于研究的儿童年龄阶段限定在3-6岁,出于实际的考虑,研究者选择幼儿园作为田野学校,通过对幼儿园日常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对教师、儿童、家长的访谈和文本分析,揭示音乐教育改革背景下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审视儿童音乐教育中成人的教育观念及行为,分析儿童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以及儿童音乐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发生机制,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对当前儿童音乐教育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存在的矛盾、迷茫与冲突进行深刻反思和成因剖析,从而提出合理定位儿童音乐教育价值的实现机制——即构建和谐幸福的儿童音乐教育,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释放儿童生命活力,关注儿童心灵,追求儿童生命价值提升的教育。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是儿童生命的内在价值诉求,生活是人存在与生成的基本方式。音乐教育对儿童而言,绝不是一种无意义的,无审美情感体验的单一化音乐知识的堆砌与枯燥技能训练的“制器”过程,也非听之任之,看似热闹、只求短暂快乐,审美表现粗浅的活动,而是遵循儿童生命“诗意地存在”,以“儿童”作为价值的原点,关注儿童的兴趣与生活经验,在发现生存的价值与意义的过程中,构建儿童可能生活,成就更加丰富精彩、扎实厚重、高尚优雅的生命。因此,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儿童生命的成长,生命价值的实现,这不仅是音乐教育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儿童音乐教育实践必须回归的教育本真。如若摆脱儿童音乐教育的困境与异化危机,教育者需直面儿童的生活和儿童的世界,为儿童创造一种使其内在的潜力得到自然表达与发展的音乐教育氛围,使音乐教育的主体(教师与儿童)、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要素之间建立起统一的生存共同体,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机制,构建符合儿童天性与儿童文化的、和谐幸福的音乐教育的理论框架与实施策略,使儿童音乐教育成为密切关涉儿童的生命成长、呵护儿童音乐灵性、激发儿童潜在的能力、完善儿童人格的活动,从而实现儿童音乐教育的本真回归。
崔红英[9](2016)在《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幼儿重要的生命活动,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首要价值是促进幼儿生命成长。所谓“生命成长”,其实质是个体以自主性为核心的积极人格成长。研究者对音乐教育变迁的历史考察和对自发音乐活动的现场考察均支持这一观点,同时发现,自主学习是实现幼儿园音乐教育生命成长价值的有效途径。然而,对八省市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对班级音乐教育的现场考察却发现,当今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幼儿的自主学习面临困境,究其原因,功利取向遮蔽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命成长价值、工具理性忽视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驱动限制了教师的自主发展追求。基于此,研究者与优秀幼儿园教师合作进行行动研究,从探索音乐教育中幼儿自主学习的特征与机制入手,通过改革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建构“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并付诸实施,不断丰富“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研究发现,音乐教育中幼儿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为“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学习任务的自我规划、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和学习结果的自我调节”;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系统中,“支持自主的教师”和“满足音乐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作为动力条件推动着幼儿自主学习,“生命成长取向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建构主义的幼儿音乐学习观”和“支持教师自主发展的园所教研文化”通过提升教师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支持程度而影响幼儿自主学习。为验证以上发现,我们按照音乐教育中幼儿自主学习的特征,以促进师幼共同成长为目标,以融合多种学习经验的综合艺术活动为载体,以开放、对话和自主为原则,师幼共同建构了“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较好地支持了幼儿自主学习和师幼共同成长,从实践层面证明了“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实施的可行性。最后,研究者整合以上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各种信息,系统构建了“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模式”。
潘朝阳[10](2015)在《我只是想让孩子喜欢音乐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审美教学作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条件,逐渐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走进了教育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受到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普遍关注。音乐作为中小学的一个薄弱学科处境尴尬,但音乐教学也应该肩负起教育的重任。如何让孩子在音乐中快乐成长?如何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不失为一种选择。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是指运用“听觉通道”、“视觉通道”和“动觉通道”等路径形成的“单一通道”、“双通道”或“多通道”形式把音乐教学中的美展现出来,使孩子们得到美的体验的教学形式。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是应对新时代儿童音乐教育的积极尝试,通过唱、听、动等方式让孩子体验音乐的魅力,在表现与分享中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不仅仅表现在“视听”、“听唱”,还表现在音乐教学中的“律动”等音乐实践,通过多种方式的努力让孩子乐在其中。在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单一通道”、“双通道”还是“多通道”的形式,都会使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他们感受到音乐及音乐活动的美。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存在着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审美理解等四种审美心理要素;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审美心理过程有审美准备阶段、美感形成阶段和成果实现阶段等三个阶段,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审美判断。在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自然美、趣味美和创造美三种审美形态,自然美的教学策略、趣味美的教学策略以及创造美的教学策略等教学策略可以使孩子们在音乐教学中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音乐及音乐活动的趣味、音乐创造的成功体验。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实践作出了明示:通过“零起点合唱”的教学,通过对音乐教学中的视觉艺术的发问,通过音乐教学中的游戏,通过八孔竖笛教学等实践形式对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之路进行了探索。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美是事实存在的,通过唱歌教学、律动(声势)教学以及器乐教学等实践了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要义,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不仅是一种美的存在,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从而引导笔者思考音乐教育的教育性问题,探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下的音乐教育新体系。本文论题《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研究》包含着双向的努力:一方面,将音乐教学放置在美学的视野中进行考察;一方面,以实践的事例为途径去探究音乐教学的诸种问题。基于此,笔者拟设立的论述框架由此凸显,全文的论述也为此展开。多审美通道有“听觉通道”、“视觉通道”和“动觉通道”等类型,分别以单通道、双通道以及多通道等单一或组合的方式出现在音乐教学之中。研究发现,审美通道存在着主从问题,单通道之间也存在着互补的关系,存在着变换、整合的现象。通过“唱”、“听觉通道”、“视觉通道”以及“动觉通道”等音乐审美通道之间的主从现象、互补现象、变换情况、整合结果以及优化的效果等,给学生带来音乐审美能力上的提升。审美通道的自觉整合和优化,是音乐教学发展的一个历程,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已经越来越多地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被证明。
二、学音乐的孩子会怎样——音乐本质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音乐的孩子会怎样——音乐本质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优秀传洗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在艺术教育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
(二) 国民艺术教育的现状 |
(三) 艺术课程对“综合”的需求 |
(四) 在行动和反思中创新综合艺术课程的本土化发展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相关概念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 综合艺术课程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理论创新点 |
(二) 实践创新点 |
第一章 艺术教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一) “天人合一”思想 |
(二) “和而不同”思想 |
(三) “知行合一”思想 |
(四) “整体”“辩证”“意象”思维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蕴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观 |
(二)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审美形态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导向 |
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 |
(一)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的形式 |
(二)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的价值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可能性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发学生和教师的创造力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综合艺术课程开发的价值 |
(四) 中华优秀教育思想促成综合艺术课程教学观的形成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综合艺术课程中的现代意蕴 |
(一) “本土化”与“现代化”结合的综合艺术课程理论发展趋势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
(三) 以中华文化精神正确对待综合艺术课程中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
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 |
(一)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
(二)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应用中的目标和内容 |
(三)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应用中的方式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环境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环境 |
三、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四、资料的收集和数据分析 |
(一) 资料的收集 |
(二) 数据的分析 |
五、研究步骤与评价 |
(一) 研究的步骤 |
(二) 研究的评价 |
六、研究的流程 |
第四章 行动研究的先导性研究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问题的初始调查 |
(一) 明确调查的方法 |
(二) 问卷的分析结果 |
三、问题归因及分析 |
(一) 问题归因 |
(二) 调查分析 |
四、重新确立研究问题 |
五、行动研究布局 |
(一) 关于明确行动目标 |
(二) 关于把握行动节奏 |
(三) 关于行动研究的方法 |
(四) 关于自我反思能力 |
(五) 关于评估方式 |
(六) 关于典型教学案例 |
第五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尝试和探索 |
一、研究的问题 |
(一) 问题的陈述与界定 |
(二) 解决问题的意义 |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一) 教学的选材 |
(二) 教学策略 |
(三) 共同研讨教学模式 |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典型课例 |
(一) 教学分析 |
(二) 教学设计 |
(三) 教学评价 |
四、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和反思 |
(一)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总结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 |
第六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 |
一、第二轮行动研究的问题和分析 |
(一) 确定研究问题 |
(二) 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一) “外控型支持式”研究形式的实践探索 |
(二) 建立家园互动评价 |
(三) 构建课堂教学情境的实践探索 |
(四) 开展主题讨论会 |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典型案例 |
(一) 教学分析 |
(二) 教学设计 |
(三) 教学评价 |
四、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和反思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总结 |
(二)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反思 |
第七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 提升和应用 |
一、确立研究问题和行动计划 |
(一) 第三轮研究问题 |
(二) 第三轮行动计划 |
二、实施第三轮行动计划 |
(一) 研究者与教师同台教学 |
(二) 针对教师的培训教学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典型案例 |
(一) 教学分析 |
(二) 教学设计 |
(三) 教学评价 |
四、总结和反思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二)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结语 |
一、前三轮行动研究回顾 |
(一) 课程的内容要突出“综合性” |
(二) 综合利用四种教学策略 |
(三) 研究者要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 |
(四) 取得家长及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
(五) 实现教师教学才是最终目标 |
二、研究的不足 |
(一) “综合艺术课程”的现实状况 |
(二) 中华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尚有挖掘空间 |
(三) 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加强 |
三、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以X园中班韵律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创造力 |
二、音乐创造力 |
三、音乐创造力教学 |
四、韵律活动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创造力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创造力的研究 |
三、音乐创造力教学的研究 |
四、关于韵律活动的研究 |
五、文献综合评述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过程 |
第二章 基于韵律活动音乐创造力教学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一、音乐教育哲学理论 |
二、关于联觉的音乐心理理论 |
第二节 韵律活动音乐创造力教学的基本原则 |
一、主体性原则 |
二、体验性原则 |
三、开放性原则 |
四、启发性原则 |
第三章 中班韵律活动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中班幼儿韵律活动视频和教师访谈的分析 |
一、设计和实施 |
二、问题呈现 |
三、原因分析 |
第二节 韵律活动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 |
第四章 韵律活动音乐创造力教学的行动研究过程 |
第一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 |
一、活动前准备 |
二、第一轮《进行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三、第一轮活动反思 |
第二节 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第二轮《夸大妄想》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二、第二轮活动反思 |
第三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一、第三轮《小丑和旋转木马》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二、第三轮活动反思 |
第五章 行动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韵律活动音乐创造力教学模式 |
第二节 韵律活动音乐创造力教学策略 |
一、创意聆听 |
二、有变化的模仿 |
三、合作律动 |
四、重视幼儿-教师的情感共鸣 |
五、营造“安全感”的环境 |
六、音乐知识概念化 |
七、提供综合评价 |
第三节 教育建议 |
一、幼儿园方面 |
(一)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
(二)进行音乐创造力和音乐教学理论培训 |
二、幼儿教师方面 |
(一)积累音乐创造的知识 |
(二)建立音乐创造力教学小组 |
(三)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
第四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的翻译与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音乐的力量》译文 |
前言 |
引言 音乐很重要 |
第一部分 有乐感的身体与大脑 |
第一章 感受声音 |
第二章 音乐作用身体 |
第三章 大脑参与音乐 |
第四章 音乐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吗? |
第二部分 音乐本身 |
第五章 痛苦和狂喜:我们如何聆听 |
第六章 超乎想象的音符:音乐能让我们更聪明吗? |
第七章 音乐会说话 |
第八章 为什么有音乐? |
第三部分 共鸣的世界 |
第九章 鲸鱼之歌、大象乐队、跳舞的鸟 |
第十章 天体音乐 |
第四部分 音乐处方 |
第十一章 疼痛、药片—或是音乐? |
第十二章 下一波? |
第十三章 音乐厅之外 |
致谢 |
彩色插页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音乐的力量》述评与翻译心得 |
引言 |
一、《音乐的力量》述评 |
(一)缘起探索—该书的前身和写作背景 |
(二)俯瞰全景—该书的作者和内容介绍 |
(三)匠心独运—翻译该书的价值和意义 |
(四)各有千秋—同类中文着述横向比较 |
(五)辩证反思—独到和不足之处及收获 |
二、翻译心得 |
(一)术语翻译和用词考究 |
(二)语法分析和逻辑判断 |
(三)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4)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J省初中学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问题的呈现与凸显 |
(二)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中国行动 |
(三)传统音乐教学中文化认同问题面临的现实背景 |
(四)研究者个人思考与研究志趣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现状 |
(一)文献检索 |
(二)文献综述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一)传统音乐相关概念梳理 |
(二)传统音乐教学概念界定 |
(三)文化认同概念梳理 |
(四)传统音乐文化认同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文化认同理论 |
(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三)文化间性理论 |
第二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 |
(一)研究工具编订依据 |
(二)研究的路径 |
(三)方法的选择 |
(四)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五)分析工具的选择 |
二、调查实施 |
第三章 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文化认同的现实呈现 |
一、认同缺位:原生音乐文化认同的缺失与悬置的传统音乐教学 |
(一)原生音乐文化认同的缺失与建构性音乐文化文化认同的凸显 |
(二)悬置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 |
(三)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文化认同的忽视 |
(四)初中生传统音乐文化投入情况分析 |
二、认同失位:初中生亚文化的形成与传统音乐的边缘化 |
(一)亚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
(二)学生亚文化与传统音乐的拒斥 |
(三)传统音乐教学对学生亚文化的教学无视 |
(四)初中生传统音乐的文化归属情况分析 |
三、认同错位:传统音乐教学的他者阐释 |
(一)传统音乐观念与教学观念的非本我表达 |
(二)传统音乐教学行为的非本我呈现 |
(三)学生的感受及其文化认同 |
(四)初中生传统音乐文化统合情况分析 |
第四章 传统音乐教学中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教师个体因素:文化自觉意识缺失 |
(一)教师对传统音乐的教学理解 |
(二)教师的传统音乐PCK |
(三)教师对学生文化认同的认识 |
二、学生个体因素:理解特征与理解限度 |
(一)初中生的理解特点:初中生心理特征 |
(二)初中生的理解限度:多重文化间性 |
三、传统音乐教学的外在文化环境 |
(一)学校传统音乐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
(二)校外传统音乐文化现存情况与活动开展情况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一、从音到韵:传统音乐教学的文化寻根及其文化投入 |
(一)教学观念:作为文化的中国传统音乐 |
(二)教学方式: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本我呈现 |
(三)教学话语:中国传统音乐的本土概念与话语表达 |
(四)教学评价: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观念呈现 |
二、从个体身份到文化身份:传统音乐教学的身份建构与文化归属 |
(一)进入:探究学生音乐世界的秘密 |
(二)深入:传统音乐的个性化体验与表达 |
(三)融入:从局外人到局内人 |
三、从知己到知彼:传统音乐教学的他者认知与文化统合 |
(一)理解文化差异:传统音乐教学中的空间性文化统合 |
(二)认识历史联系: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历时性文化统合 |
(三)确立本我定位: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主体性文化定位 |
第六章 研究的发现与展望 |
一、研究的发现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同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2 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 初中生传统音乐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4 传统音乐教学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5 初中生传统音乐学习访谈提纲 |
附录6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同问卷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边地崛起的批评重镇 ——《南方文坛》转型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由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一章 《南方文坛》转型的缘由 |
第一节 文学发展方式的转型 |
一、文学生产方式的改变 |
二、文学批评的断层 |
第二节 广西文化生态转型的需要 |
第三节 旧版的内部焦虑 |
第二章 转型期《南方文坛》的编辑创作主体 |
第一节 编者与《南方文坛》的风格 |
一、主编张燕玲的文化个性与气质心态 |
二、栏目设置与其转型风格 |
三、选稿原则与转型的生命力 |
第二节 批评家、读者群体与《南方文坛》 |
第三章 《南方文坛》的崛起策略 |
第一节 论坛与评奖:批评“介入”文学现场 |
一、与名刊强强合作 |
二、言论与现场 |
三、通过评奖建立批评机制 |
第二节 催生与见证:《南方文坛》的品牌制造 |
一、广西三剑客的新锐出击 |
二、“今日批评家”的开创与推动 |
三、“绿色批评”的践行 |
第三节 目睹与参与:文学史的视角与贯穿 |
一、“非虚构”写作的持续关注 |
二、网络文学的理性向导 |
第四章 《南方文坛》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批评机制建构的先锋 |
第二节 对当代广西文学生产的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汇总表 |
致谢 |
(6)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阈下的小学民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新视角 |
(二)新路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相关研究 |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文献的收集与分析 |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综述 |
(三)小结 |
二、中国民歌教学相关研究 |
(一)中国民歌教学研究文献的收集与分析 |
(二)中国民歌教学研究综述 |
(三)小结 |
三、小学唱歌教学相关研究 |
(一)小学唱歌教学研究文献的收集与分析 |
(二)小学唱歌教学研究综述 |
(三)小结 |
第三章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阈下的小学民歌教学的理论阐释 |
一、价值阐释 |
(一)溯源——民族历史传承价值 |
(二)扎根——民族文化传承价值 |
(三)育人——民族审美传承价值 |
(四)铸魂——民族精神传承价值 |
二、理论基础 |
(一)民族文化认同 |
(二)中华文化为母语音乐教育体系 |
第四章 小学民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一、研究与设计方法 |
(一)问卷设计 |
(二)访谈设计 |
(三)观察设计 |
二、调查研究实施 |
(一)调查对象 |
(二)数据搜集过程 |
三、调查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学习层面 |
(二)教学层面 |
(三)管理层面 |
(四)结论 |
第五章 小学民歌教学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教学的因素分类及分析 |
(一)影响小学民歌教学的内部因素 |
(二)影响小学民歌教学的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一)教师民歌教学价值观和民歌教学能力的影响 |
(二)学生情感态度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
(三)民歌唱腔方言和民歌本体功能的影响 |
三、外部因素 |
(一)音乐课程改革对小学民歌教学的影响 |
(二)校园文化环境对小学民歌教学的影响 |
(三)社会文化环境对小学民歌教学的影响 |
第六章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阈下的小学民歌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关于小学民歌教学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唱会民歌——达成文化认同的教学目标的实施 |
(二)唱好民歌——体现文化传承的教学内容的实施 |
(三)唱活民歌——凸显母语文化的教学方式的实施 |
二、关于教师、教材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传承——加强民歌教学的师资培训 |
(二)发展——建设民歌特色的音乐教材 |
第七章 结论 |
一、小学民歌教学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
二、小学民歌教学发展存在优势与不足 |
三、教师是小学民歌教学最具影响力的因素 |
四、母语文化语境是小学民歌教学的根本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民歌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二 小学民歌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三 小学民歌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音乐组长) |
附录四 小学民歌教学情况的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五 小学民歌教学情况的访谈提纲(音乐教研员) |
附录六 小学民歌教学情况的访谈提纲(学生小组) |
附录七 小学民歌教学课堂观察表 |
附录八 小学生民歌演唱质量监测指标 |
附录九 小学生民歌演唱质量监测曲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
(7)弗洛姆思想中国文学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2 国内研究概况 |
0.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创新点 |
1 弗洛姆思想的中国文学界接受语境 |
1.1 核心思想 |
1.2 中国文学界接受语境 |
2 弗洛姆思想在中国文学界的传播与接受走向 |
2.1 戴着镣铐闯入——传播的开端 |
2.2 被呼唤的涌入——传播的转折期 |
2.3 反思后的沉淀——传播的低谷 |
2.4 时代感应的狂潮——传播的兴盛期 |
3 中国文学界对弗洛姆思想的接受状况 |
3.1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的中国文学界接受 |
3.2 社会批判理论的中国文学界接受 |
3.3“人”的问题思想的中国文学界接受 |
3.4“爱”的问题思想的中国文学界接受 |
3.5 其他理论的中国文学界接受 |
4 弗洛姆思想中国接受的本土化特点 |
4.1 文学界对弗洛姆思想中国接受的因素分析 |
4.1.1 意识形态的影响 |
4.1.2 学界理论的应用因素 |
4.1.3 受众心理的需要 |
4.2 对弗洛姆思想中国文学界接受状况的反思 |
4.2.1 被动与主动:对接受者主体身份的反思 |
4.2.2 热情与冷静:对接受者批判维度的反思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3-6岁儿童音乐教育变革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1.时代的呼唤 |
2.关注儿童的成长 |
3.音乐教育理想的追求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文献回顾与评述 |
1.国外的相关研究 |
2.国内的相关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1.生活世界理论与音乐审美 |
2.实践哲学的视角 |
3.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
(五)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及阐释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对象的选取与背景 |
1.个人的研究兴趣 |
2.田野区域的背景 |
3.田野学校选择 |
二、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追求 |
(一)儿童音乐教育价值的迷失与转向 |
1.多元的音乐价值 |
2.技术理性与功利主义的樊篱 |
3.由“物”向“人”的回归 |
(二)儿童音乐教育“本真价值”的重构 |
1.“本真价值”的意蕴 |
2.“本真价值”的践行 |
三、走进纷繁的儿童音乐教育田野 |
(一)多元交织的儿童音乐教育观念 |
1.“教”与“学”之间 |
2.善意的“帮助” |
3.快乐与失望的交叠 |
4.心中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 |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儿童音乐教育内容 |
1.故意唱错的歌词 |
2.“完美”中的遗憾 |
3.形式与内容的博弈 |
4.迷茫中的探索 |
(三)理想与现实共生的儿童音乐教育方式 |
1.再唱一次 |
2.“可怕”的钢琴 |
3.无意的伤害 |
4.小提琴的背后 |
5.意外的收获 |
四、困境及其原因 |
(一)冲突中的困境 |
1.儿童音乐教育观念的错位 |
2.儿童音乐教育内容的失衡 |
3.儿童音乐教育方式的偏差 |
(二)原因探寻 |
1.儿童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游离 |
2.儿童音乐教育内容的维度缺失 |
3.技术化的儿童音乐教学方式 |
4.需要提升专业能力的教师 |
五、构建和谐幸福的儿童音乐教育 |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1.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在逻辑 |
2.主体间的互动与对话 |
(二)音乐教育内容的平衡与和谐 |
1.平衡与和谐取向的开放态势 |
2.以“音乐为本”的综合 |
(三)游戏与体验的教育方式 |
1.呵护“儿童天性”的游戏 |
2.丰富“诗性逻辑”的体验 |
(四)园本教研与培训 |
1.教师的实践反思 |
2.同伴互动 |
3.专业引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科研成果 |
后记 |
(9)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基本框架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设计 |
一、研究的价值取向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过程 |
五、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方法论指导 |
二、具体研究方法 |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 |
五、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二章 自主学习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必然追求 |
第一节 促进生命成长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首要价值 |
一、音乐是幼儿重要的生命活动 |
二、促进生命成长是幼儿园音乐教育应有之义 |
第二节 生命成长的实质是以自主为核心的积极人格成长 |
一、自主性是人类生命的本质属性 |
二、音乐教育历史变迁中生命自主性的彰显 |
三、大众自发广场舞中以自主性为核心的积极人格成长 |
第三节 自主学习是实现幼儿园音乐教育生命成长价值的有效途径 |
一、幼儿期是自主性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
二、幼儿自发音乐活动中的自主学习与生命成长 |
三、音乐教育中幼儿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 |
第三章 当前音乐教育中幼儿自主学习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当前音乐教育中幼儿自主学习的困境 |
一、幼儿被动学习 |
二、教师高控制 |
三、教育活动忽视音乐学习需要 |
第二节 造成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困境的原因 |
一、功利取向遮蔽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命成长价值 |
二、工具理性忽视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
三、组织驱动限制了教师的自主发展追求 |
第四章 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行动 |
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方案 |
一、研究背景资料 |
二、研究方案的构思与设计 |
第二节 行动实施的过程 |
一、研究的前期准备 |
二、第一轮改革行动:探索教师自主支持策略,进一步明确自主学习的特征 |
三、第二轮改革行动: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幼儿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的发现 |
第三节 行动研究的效果与反思 |
一、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
二、教师自主发展追求的呈现 |
三、自主支持教研模式的形成 |
四、延伸到家庭的自主支持文化 |
五、不足与反思 |
第五章 音乐教育中幼儿自主学习的特征与支持系统 |
第一节 音乐教育中幼儿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
一、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 |
二、学习任务的自我规划 |
三、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 |
四、学习结果的自我调节 |
第二节 音乐教育中幼儿自主学习的动力条件 |
一、教师支持自主 |
二、教育活动满足音乐学习需要 |
第三节 音乐教育中幼儿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 |
一、生命成长取向的音乐教育价值观 |
二、建构主义的幼儿音乐学习观 |
三、支持教师自主发展的园所教研文化 |
第六章 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模式 |
第一节 “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
一、生命自主成长 |
二、幼儿自主学习 |
三、教师自主发展 |
第二节 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 |
一、“师幼共同成长”的课程目标 |
二、融合多种学习经验的课程内容 |
三、开放、对话与自主的课程组织原则 |
四、“层级递进”和“高激励”的课程实施策略 |
五、“价值多元”和“过程导向”的课程评价标准 |
第三节 幼儿园音乐教育生命成长生态模型 |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生命成长生态模型的建构 |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生命成长生态模型的使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我只是想让孩子喜欢音乐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自我设问 |
第一节 音乐只是听觉艺术吗? |
一、历史的理解 |
二、音乐的进步 |
三、情感的体验 |
第二节 音乐教育研究研究什么? |
一、学校音乐教育及其研究的现状 |
二、学校音乐教育研究及其展望 |
第三节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还是以表演为核心? |
一、音乐审美教学的缺失 |
二、“以表演为核心”的局限 |
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基石 |
第二章 乡村音乐教育手记: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研究背景 |
第一节 角色与对象 |
一、局内人和局外人 |
二、观察和调查的对象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对乡村音乐教育的影响 |
一、社会发展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
二、乡村学校音乐教育境况 |
三、乡村音乐教育展望 |
第三章 音乐教学审美通道的分类与审美能力的实现 |
第一节 音乐教学审美通道的几种类型 |
一、单一通道 |
二、双通道 |
三、多通道 |
第二节 音乐教学审美通道与审美能力的实现 |
一、单一通道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 |
二、双通道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 |
三、多通道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 |
第四章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审美心理 |
第一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审美心理要素 |
一、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审美感知 |
二、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审美想象 |
三、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审美感情 |
四、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审美理解 |
第二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审美心理过程 |
一、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审美准备阶段 |
二、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美感形成阶段 |
三、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成果实现阶段 |
第三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审美判断 |
一、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审美判断释义 |
二、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审美判断标准 |
第五章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美的形态及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自然美及教学策略 |
一、自然美 |
二、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之自然美教学策略 |
第二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趣味美及教学策略 |
一、梁启超的趣味美论述 |
二、梁启超趣味美观点的启示及趣味美教学策略 |
第三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创造美及教学策略 |
一、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创造美 |
二、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创造美教学策略 |
第六章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实践 |
第一节 学堂乐歌:谁接着李叔同唱 |
一、学堂乐歌溯源 |
二、20世纪初期的学堂乐歌 |
三、李叔同之后的学堂乐歌 |
第二节 零起点合唱:音乐教育的新概念 |
一、概念的提出 |
二、零起点合唱的教材创编与教学 |
三、零起点合唱的启示 |
第三节 与你同行,想唱就唱 |
一、“零起点合唱”理念 |
二、《希望与你同行》“零起点合唱”编创例举 |
三、零起点合唱审美教学追问 |
第四节 视觉艺术的艺术视角:音乐教学中的视觉艺术管窥 |
一、“看”的机制 |
二、音乐教学中的视觉艺术 |
三、音乐教学中视觉艺术的再思考 |
第五节 动感地带:音乐教学中的游戏 |
一、音乐教学中的几种游戏 |
二、游戏的特质 |
三、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几个案例 |
四、游戏是一种艺术 |
第六节 关于八孔竖笛教学 |
一、掌握基本指法 |
二、传统五声训练 |
三、民族管乐技法的移植 |
四、八孔竖笛常见问题 |
五、八孔竖笛教学中的形式美探析 |
第七章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反思 |
第一节 孩子们的认同 |
一、关于唱歌教学 |
二、关于律动(声势)教学 |
三、关于器乐教学 |
第二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美的意蕴 |
一、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之美 |
二、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之美感 |
三、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之美育 |
第三节 论音乐教育的教育性 |
一、音乐教育的教育性之问 |
二、音乐教育的教育性特征 |
三、教育性迷失的音乐教育 |
四、新时期音乐教育的教育性建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 |
四、学音乐的孩子会怎样——音乐本质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优秀传洗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D]. 姜琳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幼儿音乐创造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以X园中班韵律活动为例[D]. 梁美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的翻译与述评[D]. 邓欣明. 星海音乐学院, 2019(08)
- [4]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J省初中学校的调查[D]. 刘江峡. 东北师范大学, 2019
- [5]边地崛起的批评重镇 ——《南方文坛》转型及意义研究[D]. 韦容钊.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6]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阈下的小学民歌教学研究[D]. 韩彦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7]弗洛姆思想中国文学界接受研究[D]. 杜坤遥. 辽宁大学, 2017(03)
- [8]3-6岁儿童音乐教育变革的质性研究[D]. 白学海.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1)
- [9]基于自主学习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D]. 崔红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2)
- [10]我只是想让孩子喜欢音乐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研究[D]. 潘朝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