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青少年性意识比较

中日青少年性意识比较

一、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的中日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吕岚琪[1](2019)在《家庭背景、学业成绩对青少年性观念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时期是性发育的关键时期,面对身心方面的双重变化,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近年来青少年未婚同居、少女堕胎等性健康问题频发,使得青少年“性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了解青少年的性观念是发现问题的必由之路,因而对于青少年性观念的研究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采用中日青少年性意识比较研究数据,考察了家庭背景和学业成绩对青少年性观念的影响。家庭背景方面重点关注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文化背景、父母感情状况和家庭互动情况对青少年性观念的影响,学业成绩方面的影响主要通过学习成绩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两个指标来进行测量,对青少年性观念的测量主要从两性关系观念、性行为观念和同性恋观念来实现。研究发现:1.家庭经济条件对青少年性观念的三个方面均存在显着正向作用;2.家庭文化背景与青少年性行为观念之间存在显着相关,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青少年的性行为观念越开放;3.研究证实了父母感情状况对青少年性观念的影响,父母感情越不好,青少年的两性关系观念越趋向平等,性行为观念越开放;4.家庭互动情况包含两个指标,分别是“青少年每天与父母交流的时间”和“父母对孩子性困惑的回应”,研究发现,青少年每天与父母交流的时间越长,其性行为观念反而越保守;父母对孩子有关性问题的回应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性观念;5.学习成绩会影响青少年的两性关系观念,而对于青少年的性行为观念和同性恋观念不存在显着的影响;6.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会影响青少年的性行为观念,担任学生干部的青少年的性行为观念更加开放。

胡霞[2](1996)在《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的中日比较》文中研究指明 为了解90年代我国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的状况,笔者于1994年11月至1995年1月在北京、上海、吉林、广州、重庆、西安等城市对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里,将这次调查结果的一部分同(财团法人)日本性教育协会1993年11月~12月进行的“青少年的性意识·性行为(第四次)”调查的部分结果进行比较,看看中国和日本的高中生及大学生在性意识和性行为方面的差异。

许爱红[3](2002)在《浅谈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施》文中认为

齐麟[4](2013)在《小学性教育初探》文中认为目的:初步探讨小学性教育的意义、现状及对策。方法:调查小学中性教育的开展情况,对比研究国外各地的小学性教育方式。结果:我国目前小学性教育相对落后,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性观念较保守,师资缺乏和性教育方式落后。结论:我国小学性教育较落后,应制定适合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需求的性教育规划,发展科学的小学性教育。

方明生[5](2000)在《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教育与生活分离的问题是近、现代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为了克服这种分离带来的弊端,在日本近代教育中产生了生活作文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这一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扎根于日本社会的土壤中,与日本民众的生活紧密结合的民间教育运动。同时,它所包涵的教育与生活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对解决近代以来,源于科学主义、能力主义的种种教育难题有着普遍的意义。生活作文是运用作文表达的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它本身就是一种作文教学法。本研究首先以中日比较研究的视角,提出现代儿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剖析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形式训练的作文教学,以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生活作文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回顾,以及战后生活作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整理,明确生活作文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以及生活作文在现代日本教育中面临的课题。最后,在分析、评价现代日本中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的基础上,明确生活作文在现代日本作文教育中的位置和形态。 序章“近、现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的出发点”是要明确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序章以思考近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分离的基本问题为起点,从两方面:现代儿童的生活现状和我国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作文教学的现状,阐明这一基本问题在现代条件下的表现。近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分离的问题,在现代表现为儿童生活中,人的生存、发展的现实生活所具有的教育力量开始全面丧失。从60年代经济高度成长期以来的日本儿童生活和当前中国城市地区儿童生活的变化可以发现这一危机的存在。比较中日两国儿童生活的变化,可以发现现代化运动中存在的共同倾向。另一方面,近代学校教育中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和教学在现代学科教学中过度发展并扭曲。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形式训练的作文教学以功利的应试作文表达能力为追求目标,形成由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构成的教学结构。这样的教学结构导致作文教学中背离生活的倾向严重,使作文教学丧失了促进儿童主体性人格形成的教育作用。现代中国教育应当进一步认识近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应当意识到现代儿童生活发生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吸取世界各国的教育经验,探究具体学科教学(例如作文教学)的改造问题。 第一部分“近代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的历史和思想”中论述了生活作文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和重要实践,意图阐明生活作文教育发展的脉络。 在生活作文教育的历史中,芦田惠之助的思想和实践以及艺术自由教育运动中的作文指导仅是这一历史的前史。二者对作文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但二者并未提出生活作文的概念。从生活作文教育发展来看,二者所涉及的课题始终是生活作文中必然要接触的基本问题。芦田、铃木三重吉和北原白秋等人的思想始终影响着生活作文的思想和实践,因此在论述生活作文教育的历史时,必须对二者给与适当地位和论述。 芦田的方法是通过回归传统来追求教育的主体性的。这可以说是日本教育中的一个基本课题。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恢复价值的追求中是有意义的,但显然它同近代教育的基本原则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日本教育的发展中并没有寻找到解决这种矛盾的较好方法,教育的主体性,包括教育价值的主体性和儿童学习的主体性问题始终存在。 作为大正时期自由主义教育的一翼,铃木和北原提倡“童心主义”的儿童观,并以此来指导文章表达活动。这种儿童本位的作文指导方法同样是追求教育价值主体性的表现,迄今仍有意义。但文学性的作文指导的力量仅限于社会的某一阶层,它无法解决公共教育规模上的教学问题。另一方面,当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时,占社会大多数的儿童所处的生活问题就会抬头,文章表达无法仅仅安于富于诗意的童心吐露。 作为面对现实生活的教学方法,野村芳兵卫在课程上对生活教育的作用的探讨和小砂丘忠义对人性及儿童的思考都为确立生活作文教育的思想基础作出了贡献。生活于本世纪30年代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时期的野村和小砂丘离开传统精神和自由主义,走向生活,走向现实主义,因为他们需要回答那个时代的生活给教育提出的课题。当然,野村的基于客观功利主义的生活教育说是一种承认现实的生活、教育姿态,小砂丘的在现存生活中追求人的形成的思想是一种批判现实的生活、教育姿态,两者是有所不同的。进而,实证的调查作文和立足于地区的北方性 2 教育都是生活作文在教育实际中的展开。调查作文是促使儿童准确把握 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方法,是运用科学方法和把握生活现实的结合。处于 特殊地区的北方性教育是在沉重的生存压力下对生活的探究,它反映了 地区生活是生活作文运动的基础。 以野村和小砂丘为同人的杂志《作文生活》p92O年代-193O年代) 提出和明确了生活作文的教育方法。生活作文的基本概念是?

宿建沛,邵晓薇,于明梓[6](2002)在《工科院校女生性心理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余舒[7](2011)在《父亲教养行为及与2-6岁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父亲的教养行为出发,以2-6岁幼儿及其父亲为研究对象,试图了解父亲的教养行为现状与特点,幼儿的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寻找父亲教养行为与幼儿社会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父亲有效参与教养提供证据。本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首先,父亲教养行为的现状与特点分析。本研究修改并利用Hawkins等人编制的父亲教养行为自我报告问卷,对600多名父亲的教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父亲教养行为总平均分得分为2.95323,即父亲的教养行为频率为经常参与;父亲的教养行为有所侧重,不同的教养行为得分由高至低分别为“间接支持”、“情感表达”、“社交鼓励”、“互动交流”、“关注帮助”、“管教约束”;父亲的教养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父亲的工作性质、母亲的教育程度等。其次,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水平与特点。本研究采用Paul A. LeBuffe & Jack A. Naglieri (2003年)等人编撰制定的Devereux幼儿评估诊断量表对600多名幼儿的社会性行为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幼儿的保护性因素得分中,处于40分以下的幼儿,即一般水平以下,需要成人给予关注、重视的幼儿占24.7%,而发展较好的幼儿则仅占2.4%;幼儿问题行为得分中,处于一般性发展水平的幼儿占总人数的38.4%,低于一般发展水平,需要成人重视并关注其行为发展的幼儿占总人数的61.3%。再次,父亲教养行为与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关系研究。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对600多对父亲教养行为数据与幼儿社会性行为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父亲的教养行为不仅能促进幼儿保护性因素行为的发展,而且能减少幼儿问题行为的产生;父亲与幼儿的互动交流行为对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有显着性预测作用;父亲的情感表达行为对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有显着性预测作用;父亲的间接支持和管教约束行为对幼儿的问题行为有显着性预测作用。

林进[8](2012)在《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文中提出芥川奖是日本文坛上最有影响的纯文学奖项之一,是日本现当代纯文学发展的风向标。芥川奖的设立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芥川奖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35年到1944年,是芥川奖的设立与战时阶段。在文艺春秋社社长菊池宽的提议下,1935年1月正式设立了芥川奖,同年举行了第一届评奖。第一篇获奖作品是石川达三的小说《苍氓》(第一部)。这部小说深刻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国民为生活所迫无奈移民巴西的艰难历程,这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到1944年为止,芥川奖进行了20届评奖,有22位作家的23篇作品获奖。这23篇获奖小说的作品主题可以比较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了日本国民艰难的生活状况,另一部分则是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歌功颂德和鼓噪。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到1960年,是战后芥川奖的恢复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24次评奖,有22位作家的24篇作品获奖。这些获奖作品的主题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反思战争的残酷及给人们造成的苦难;二是表现战后日本人的艰难生存状况;三是表现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出现新问题。许多日本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获此项殊荣。如井上靖的小说《斗牛》获得了第二十二届芥川奖,小说以《大阪新晚报》社举办的斗牛比赛为背景,深刻反映了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现实。小岛信夫的《美国学校》获得了第三十二届芥川奖,小说表现了美军占领下的日本的国民心理。石原慎太郎的《太阳的季节》获得了第三十四届芥川奖,这篇青春小说掀起了“太阳族”文学热潮。小说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中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失去了社会性目标的青春时代,恣意放纵自己的冲动和热情。开高健的《皇帝的新装》获得了第三十八届芥川奖,小说通过儿童的天真天性被利欲熏心的大人抹杀的故事,对现代一味追逐利益的成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大江健三郎的《饲育》获得了第三十九届芥川奖,作品通过一群儿童看护美军黑人俘虏的故事,表现了大江健三郎的少儿战争体验主题。第三个时期为1961年至1980年,这是日本经济腾飞背景下的评奖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40届评奖,有44位作家的44篇作品获奖。在文学创作中,显示出西化的特征,这些获奖小说深刻表现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世界,揭示了新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处于一种文学的“混沌”的状态。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柴田翔的《然而,我们的日子…》、村上龙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等。《然而,我们的日子…》表现了日本新的社会时期青年人的心灵世界。这篇小说带有青春小说、政治小说、或者恋爱小说、教养小说等多层性,在内容上隐含着“不透明”的扭曲,这些要素的混合,形成了小说的特点。《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成为了“透明族”文学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深刻表现了驻日美军基地里的日本年轻人以放荡的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及传统的挑战。第四个时期为1981年至今,这是日本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芥川奖发展阶段。截止到2011年,这个阶段共进行了61届评奖,共有62位作家的62篇小说获奖。这些获奖作品反映出在日本现代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对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类自我的艺术认知,是现代日本社会与人们心灵世界的艺术展现。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柳美里的《家庭电影》、丝山秋子的《在海浪上等待》、川上弘美的《踏蛇》等。《家庭电影》是1996年芥川奖的获奖作品。这篇小说以新颖的形式和手法表现了当代日本社会家庭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展现了市场经济时代日本青年一代对传统家庭、亲情、爱情以及社会伦理观的颠覆。《在海浪上等待》以新颖的结构和清晰语言,通过两位主人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交往和情感交流,表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那越来越令人担忧的精神与心灵状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以相互信任和勾通的现实,揭示了电脑时代人与物异化关系的新变化。这篇小说鲜明体现了日本文学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新变化的敏感性。川上弘美的《踏蛇》以变形记的形式反映出90年代后日本文学上的异化现象。芥川奖至今已经有77年的历史。芥川奖的历史既是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缩影,也是日本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映。芥川奖的获奖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同时,在如今商品化社会里,芥川奖已经成为一种日本独有的近百年的文化品牌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芥川奖凭借评选的严肃性;对扶持新人作家的满腔热忱;对文坛新鲜动态的敏感度;以及富于前瞻性与协调性的气质,必定能够继续肩负着日本文学风向标的使命,多一份成熟与余裕,顺利地走下去。

袁野[9](2019)在《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上世纪末步入老龄化社会至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加大。而社会治理创新政策要求职能转变、资源下沉、权力下放,将基层重心转移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方面,将极大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因此,结合创新社会治理的政策机遇,积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基于治理理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为背景,围绕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中激励与保障机制缺失的现实问题,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第一,梳理学术界的现有研究,并对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学理性分析;第二,归纳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新特点,分析社会治理创新政策为老年人参与行为带来的宏观可能性与微观必要性;第三,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居住方式、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在参与行为方面的差异性,并借助Logistic回归模型,探析以上因素与老年人参与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第四,分析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实现机制,并着重探析老年人参与过程中激励与保障机制的现状与制约因素;第五,梳理老年人在社会参与方面的法律政策和历史沿革,并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老年人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分析存在的的问题及短板;第六,从政府保障机制、社会驱动机制、群体反馈机制三个方面,构建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激励与保障模型,以促进老年人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经研究,论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老年人的年龄状况、居住方式、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与其参与行为存在相应的关联性;第二,因老年人自身不足、社会环境缺失、制度设计缺陷等问题,导致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激励机制缺失、保障机制不畅;第三,参与意识不齐、自治共治不成熟、联建共治渠道不完善,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效果;第四,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保障机制、以社会为依托的驱动机制、以群体为核心的反馈机制,从而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孙立春[10](2008)在《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非常繁荣,而且对中国近现代小说、乃至当代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了近现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的内容,所以这段翻译史非常值得研究。笔者在借鉴翻译文化学派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宏观与微观、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比较法,对日本近现代小说在中国的翻译情况,进行了既重视整体又突出重点的研究。全文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原因、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意义,突出了翻译文化学派理论对本文的指导意义。第一章通过对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史的整理,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其中的四个鲜明特点和日本近现代小说译介对中国文学在词汇、观念、形式、题材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为我们从文化角度研究日本近现代小说在中国的翻译情况,提供了宏观背景和选题依据。笔者从这些不可胜数的翻译实例中,找出三个具有代表性、规律性的例子,参照埃文-佐哈尔、勒菲弗尔等人的翻译理论,细致地进行了个案研究。在第二章中,笔者在概述了《罗生门》在海峡两岸的翻译史后,重点比较了鲁迅与林少华相距七十多年的两个译本,突出了鲁迅与林少华在翻译策略上的不同之处,即鲁迅坚持异化翻译,林少华坚持归化翻译,在此基础上,参照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分析了原因,即民族文学地位的强弱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最后指出译者对民族文学的主观定位也会影响翻译策略。尽管多元系统理论有些缺陷,但是它的确扩展了文学翻译研究的领域,催生了勒菲弗尔等人的文化学派理论,引导我们更加关注文本背后的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在第三章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我们的时代》在中国的译介、接受情况,其次具体比较了郑民钦译本与原作在性爱描写上的差异,最后在勒菲弗尔“改写”理论的指导下,将郑译本置于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从道德文化角度对郑民钦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历史、客观的研究。笔者又从中得到了一些关于文学翻译的深层次认识,即外部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是相对的,我们应该注意把文学翻译内外部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同时不能忽视本体研究。在第四章中,笔者首先概述了《挪威的森林》在两岸三地的译介史,其次具体比较了林少华与赖明珠的译本,最后指出译者的知识背景和翻译观对翻译策略有很大影响,并决定着译作的最终效果,而且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也与译作的成败得失有着密切联系。在翻译研究实现“文化转向”的今天,我们不仅应该重视外部文化因素对翻译策略的影响和制约,也应该倡导广大译者发挥主体性,从而弥补文化学派忽视译者主体性的不足之处。在结论部分,笔者指出,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史是翻译的内外部因素、即译者与外部文化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在研究这段翻译史时,应该把译者等内部因素和道德文化等外部因素结合起来,同时也不能忽视语言分析这一本体研究。

二、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的中日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的中日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背景、学业成绩对青少年性观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选题背景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研究理论意义
        2.研究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核心概念
        1.家庭背景概念及测量
        2.学业成绩
        3.性态度
        4.性观念概念及其测量
    (二)相关理论
    (三)本文理论基础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关于性观念的研究
        2.国内关于性观念的研究
    (五)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
    (六)研究创新与特色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数据来源
    (三)研究变量和测量
        1.因变量
        2.自变量
        3.控制变量
        4.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四)模型与方法
四、两性关系观念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背景对青少年两性关系观念的影响
    (二)学业成绩对青少年两性关系观念的影响
    (三)讨论与小结
五、性行为观念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背景对青少年性行为观念的影响
    (二)青少年学业成绩对其性行为观念的影响
    (三)讨论与小结
六、同性恋观念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背景对青少年同性恋观念的影响
    (二)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同性恋观念的影响
    (三)讨论与小结
七、结论与讨论
    (一)讨论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的中日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调查对象的简要:
结果概要:
    1、异性交往
    2、性行为
        (1)约会
        (2)接吻
        (3)性交
    3、性规范意识
    4、自慰及其规范意识
    5、影响性意识、性行为的因素

(3)浅谈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展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二、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目标
三、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性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施
    1.活动性原则。
    2.现实性原则。
    3.引导性原则。
    4.差异性原则。

(4)小学性教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学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2 目前我国小学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我国开展小学性教育的对策

(5)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章 近、现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的出发点
    其一 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儿童生活诸问题——与日本高度成长期以来儿童生活的变化相比较
        第一节 中日比较研究中对近代教育的特性的思考
        第二节 日本高度成长期以来儿童生活的变化
        一、 高度成长期以来日本家庭结构及家庭生活的变化
        二、 高度成长期以来日本儿童学习生活的变化
        三、 高度成长期以来日本儿童文化、游戏生活的变化
        第三节 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儿童生活诸问题
        一、 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家庭生活的现状与问题
        二、 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儿童学习生活的现状与问题
        三、 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儿童文化生活的现状与问题
    其二 形式训练作文教学批判——以上海地区小学作文教学为分析对象
        第一节 当前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其根源
        第二节 作文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现状
        一、 作文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现状
        二、 应当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第三节 形式训练作文教材剖析
        一、 语言主义的教材编制指导思想
        二、 形式训练作文教材中关于作文文体的规定
        三、 形式训练作文教材的系列
        四、 形式训练作文教材中的作文指导
        第四节 形式训练作文教学方法剖析
        一、 命题作文系列中的表达的分类训练
        二、 写作程序训练中的虚假作文问题
        三、 为作文而模拟生活的方法
第一部分 近代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的历史和思想
    第一章 芦田惠之助与“随意选题”说
        第一节 芦田对日本近代教育的批判
        第二节 芦田自身思想转变中的东洋性
        第三节 “随意选题”说的教育、教学思想
        一、 芦田的儿童观
        二、 芦田以“随意选题”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三、 “随意”说和“课题”说论争的内容和意义
        四、 “随意选题”作文指导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节 “随意选题”思想的局限性
        一、 芦田及近代教育东洋化运动的局限性
        二、 “随意选题”教学实践的末路及其转机
    第二章 艺术自由教育运动及其作文指导——铃木三重吉和北原白秋的思想和方法
        第一节 铃木三童吉创导的儿童文学运动中的作文指导
        一、 铃木创导的儿童文学运动的意义
        二、 铃木的文体论及文章表述指导方法
        第二节 北原白秋的儿童自由诗论及其指导方法
        一、 北原对学校教育的批判
        二、 北原的儿童诗论
        三、 北原儿童自由诗写作指导中的类型和评语
        第三节 对艺术自由教育运动思想的批判
        一、 《赤鸟》运动在日本学校教育中的实际情况
        二、 对唯艺术儿童诗论的批判
    第三章 野村芳兵卫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
        第一节 野村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 野村的生活教育论中的神学
        二、 野村由神学到人学的转变
        第二节 野村生活教育思想中的课程论
        一、 野村的“人生科”的课程思想
        二、 野村的生活训练说及其课程论
        三、 野村课程论中的读书·生活两分说
        第三节 野村的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
        一、 包含“文集制作”的作文指导方法
        二、 写作教学的五种样式
        三、 “真实地写”的具体指导要求
    第四章 小砂丘忠义的生活作文教育思想
        第一节 小砂丘的生活作文思想的原型
        一、 小砂丘的生活背景及其性格
        二、 小砂丘生活作文思想的原型
        第二节 小砂丘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一、 现状批判中的小砂丘的教育观
        二、 小砂丘对人的本质特性的把握
        三、 小砂丘的儿童观
        第三节 小砂丘强调的文章表达技术指导
    第五章 生活作文的教育实践形态:调查作文与北方性教育运动
        第一节 生活调查作文的思想和方法
        一、 从解放儿童生活到重视社会性
        二、 生活调查作文的方法
        第二节 “北方性教育运动”的思想和方法
        一、 立足于地区生活的“北方性教育运动”
        二、 从生活作文走向“生产性现实主义作文”
        三、 北方生活作文的实践形态:“生活学习”和“共同研究”
    第六章 战后生活作文教育的复兴
        第一节 从对新教育的反省走向生活作文教育的复兴
        一、 战后新教育的兴起及其弱点
        二、 实用主义哲学对认识客观真实的丢弃
        三、 工具主义对于真伪问题的丢弃
        第二节 战后生活作文教育的典型——《山音回响学校》的意义
        一、 农村少年儿童的生活意识与生活作文——江口江一的《母亲的死及其此后》
        二、 无着成恭的社会科教学中的生活作文教育实践的意义
        第三节 战后生活作文运动中的一系列实践
        一、 生活调查作文方法的发展——相川日出雄的“新地理历史教育”
        二、 与生活作文相结合的班级集体建设实践
        三、 地区教育中的生活作文实践
第二部分 战后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理论研究
    第七章 儿童认识发展与生活作文——以小川太郎的生活作文的认识论研究为中心
        第一节 小川太郎生活作文的认识论研究的出发点
        一、 日本教育上的“异化”问题
        二、 教育上“异化”的根源
        第二节 认识自由论与生活作文
        一、 小川太郎的认识自由论的含义
        二、 认识自由论中的打破固定观念的观察与思考
        三、 认识自由论与写作
        四、 认识自由论的现时定位:作为与“异化”抗争的武器
        第三节 认识过程与生活作文
        一、 以《实践论》为基础的小川太郎的认识论
        二、 生活作文中的感性认识
        三、 生活作文中由现象认识至本质认识的过程
    第八章 集体的教育作用与生活作文
        第一节 战后日本教育中的“学习集体”理论
        第二节 生活作文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之关系
        一、 生活作文的集体化是个体成长与集体发展相辅相成的过程
        二、 生活作文的集体化提高认识的水平
        三、 生活作文集体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班级集体建设理论与集体作文动
        一、 班级集体建设的方法:培养自治的班级集体
        二、 班级集体建设是“创造班级历史”的过程
        三、 班级集体建设与学科学习
        四、 班级集体作文的方法和形态
        第四节 集体思维理论与集体作文活动
        一、 认识水平在集体思维中的交融
        二、 集体思维的组织方法
    第九章 儿童主体性人格的发展与生活作文
        第一节 人格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 关于人格概念的探究及其教育性价值
        二、 人格结构的把握及其方法
        三、 人格的行为特征
        第二节 劳动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一、 活动是人同外界交互作用的媒介
        二、 劳动是体现人的本质的活动
        三、 劳动与人的能力形成、人格形成
        四、 历史上学习活动的形态
        五、 直接体验性学习与间接经验学习
        六、 人类学习的历史性过程及其性质
        七、 教学活动的重构:具有劳动本质特性的学习活动
        第三节 生活作文是促进人格形成的活动
        一、 主体性活动的丧失是人格形成上的严重障碍
        二、 有意识地重构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任务
        三、 儿童生活作文活动的特性
        第四节 从生活作文中把握儿童主体性人格的发展阶段
        一、 通过作文把握儿童人格的方法
        二、 通过作文把握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特性
        (一)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特性
        (二) 小学中年级的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特性
        (三) 小学高年级及初中的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特性
    结语: 战后生活作文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 现代日本作文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育——以日本中小学国语教科书为分析对象
    第十章 日本国语教科书的现状及从生活作文教育角度对作文教材的分析
        第一节 战后日本国语教科书的发展与现状
        一、 学习指导要领的法规性
        二、 国语教科书编写、出版的历史与现状
        三、 教科书检定制度概要
        四、 教科书的选择、采用方法
        第二节 从生活作文教育的角度对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的分析
        一、 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
        二、 初中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
        三、 从生活作文教育角度对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的分析
    第十一章 日本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之分析
        第一节 儿童诗写作的教材安排及内容
        一、 儿童诗创作、教学运动的历史概貌
        二、 小学国语教科书中儿童诗教材的安排
        三、 儿童诗作文教材选例
        四、 生活诗“山芋”及其相关儿童作品在教科书中的位置
        第二节 调查作文的教材安排及内容
        一、 调查作文与学科教育之关系
        二、 调查作文的教材安排
        三、 调查作文教材选例
        第三节 集体作文的教材安排及内容
        一、 集体作文的形态与类别
        二、 集体作文的教材安排
        三、 集体作文教材选例
        第四节 生活记录·自我成长史(作文文集)的教材安排及内容
        一、 自我成长史作文的若干阶段
        二、 生活记录·作文文集的教材安排
        三、 生活记录·作文文集的教材选例
    第十二章 日本初中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之分析
        第一节 初中国语教科书中调查作文的展开
        一、 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调查作文
        二、 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调查作文
        三、 有关语言现象的调查作文
        第二节 初中国语教科书中集体作文的展开
        一、 学生自编书籍、刊物中的集体作文
        二、 内含矛盾的课题的讨论及其作文
        三、 创造性活动中的集体作文
        第三节 初中国语教科书中认识自我作文的展开
        一、 在关注生活中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 “父亲与工作”——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作文课题
        三、 在阅读同龄人的经历中反观自我
终章 现代教育中“生活”的发现与生活作文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6)工科院校女生性心理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二、方法
        1.工具
        2.测试
        3.统计分析
结 果
    一、性别认同程度
    二、异性交往
        1.异性交往的态度
        2.异性交往的愿望
        3.异性交往的行为
    三、恋爱
        1.恋爱动机
        2.恋爱主动性
        3.恋爱行为
    四、对童贞的态度
    五、性行为
        1. 性冲动、性幻想
        2.性压抑、性苦闷
        3.手淫
        4.性行为
        5.婚前性行为
    六、性教育
        1. 性知识来源
        2.性困惑求助对象
讨 论

(7)父亲教养行为及与2-6岁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理论基础
    三、概念界定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父亲参与教养及其行为研究综述
    二、父亲教养行为与幼儿社会性行为关系研究综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程序
第四章 父亲教养行为分析
    一、测量学分析
    二、统计结果
    三、结果讨论
第五章 Devereux幼儿评估诊断量表分析
    一、信效度分析
    二、统计结果
    三、结果讨论
第六章 父亲教养行为与幼儿社会性行为关系分析
    一、相关分析
    二、回归分析
    三、路径分析
    四、结果讨论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建议
    三、研究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确定
    二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三 选题的研究基础
    四 选题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 关于“日本现当代文学”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战时的芥川奖
    第一节 芥川奖的设立及其在战争中的异变(1935—1944)
        一 战争结束前的日本文坛
        二 芥川奖的设立及地位
        三 战时芥川奖的文学轨迹
    第二节 石川达三与《苍氓》
        一 纯文学的纪实体验
        二 芥川奖之开篇作——《苍氓》
第二章 战后恢复期的芥川奖
    第一节 由战争记忆向日常生活的转换(1949—1960)
        一 战后的日本社会与文学
        二 恢复期的芥川奖及发展轨迹
    第二节 井上靖与《斗牛》
        一 中间小说的功臣
        二 “鲜明的创作风格”——《斗牛》
    第三节 小岛信夫与《美国学校》
        一 第三新人——小岛信夫
        二 占领体制下日美文化的冲突——《美国学校》
    第四节 石原慎太郎与《太阳的季节》
        一 “太阳族”的代言人
        二 芥川奖的划时代——《太阳的季节》
    第五节 开高健与《皇帝的新装》
        一 “文学新时期的象征”
        二 对美好、纯真世界的追求——《皇帝的新装》
    第六节 大江健三郎与《饲育》
        一 现代文学的巨匠
        二 大江文学的空间
第三章 混沌期的芥川奖
    第一节 经济腾飞背景下的芥川奖(1961—1980)
        一 激烈变动的时代与文学
        二 获奖作品评析(1961—1980)
    第二节 柴田翔与《然而,我们的日子……》
        一 “挫折文学”的代表
        二 文学混沌期的发端——《然而,我们的日子…》
    第三节 村上龙与《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
        一 村上龙与透明族
        二 走向巅峰的芥川奖——《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
第四章 新世纪前后的芥川奖
    第一节 发达的现代社会与芥川奖的新视野(1981-2010)
        一 现代社会与文明的批判
        二 获奖作品评析(1981—2010)
    第二节 多和田叶子与《入赘的狗女婿》
        一 翻转语言、翻转传统
        二 全球视域下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第三节 柳美里与《家庭电影》
        一 家庭的解体与重建
        二 现代文明下“家庭”的解体——《家庭电影》
    第四节 丝山秋子与《在海浪上等待》
        一 “为自己写小说”
        二 现代文明下的异化——《在海浪上等待》
第五章 芥川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芥川奖文学的特点
        一 创作主题的流变
        二 人物形象与艺术表现特点
    第二节 芥川奖的性格与未来
        一 芥川奖的性格
        二 芥川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历届芥川奖获奖篇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9)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现状
        1.2.2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3.2 社会调查法
        1.3.3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社会治理创新与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的理论分析
    2.1 核心概念阐释
        2.1.1 社会治理创新
        2.1.2 老年人社会参与
    2.2 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三章 社会治理创新为老年人社会参与带来的机遇
    3.1 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新特点
        3.1.1 主体细分
        3.1.2 内容变化
        3.1.3 方式多样
    3.2 社会治理创新为老年人社会参与带来的宏观可能性
        3.2.1 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保障
        3.2.2 资源下沉基层创造了条件
        3.2.3 多元力量共建拓展了内涵
        3.2.4 部门协调联动给予了支撑
    3.3 社会治理创新为老年人社会参与带来的微观必要性
        3.3.1 岗位设置
        3.3.2 工作内容
        3.3.3 组织平台
    3.4 社会治理创新对老年人社会参与提出的要求
        3.4.1 提高老年人参与意愿
        3.4.2 增强老年人参与能力
        3.4.3 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
第四章 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
    4.1 老年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4.1.1 年龄状况
        4.1.2 居住方式
        4.1.3 文化程度
        4.1.4 健康状况
    4.2 老年人参与路径的差异
        4.2.1 年龄状况导致的差异
        4.2.2 居住方式导致的差异
        4.2.3 文化程度导致的差异
        4.2.4 健康状况导致的差异
    4.3 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与参与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4.3.1 Logistic回归模型
        4.3.2 老年人参与行为影响因素二项Logistics线性回归模型
        4.3.3 研究结论
第五章 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实现机制
    5.1 机制的分类
        5.1.1 参与机制的形成
        5.1.2 参与机制的特征
        5.1.3 参与机制的分类
    5.2 老年人参与机制的现状
        5.2.1 激励机制缺失
        5.2.2 保障机制不畅
    5.3 老年人参与机制缺失原因分析
        5.3.1 自身不足
        5.3.2 环境缺失
        5.3.3 制度缺陷
第六章 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证分析
    6.1 政策梳理与历史沿革
        6.1.1 政策梳理
        6.1.2 历史沿革
    6.2 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证分析
        6.2.1 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调硏
        6.2.2 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统计分析
        6.2.3 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交叉分析
    6.3 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问题分析
        6.3.1 参与意识参差不齐
        6.3.2 自治共治机制不成熟
        6.3.3 联建共治渠道不完善
第七章 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7.1 以政府为主导的老年人参与保障机制
        7.1.1 部门协同机制
        7.1.2 资金支持机制
        7.1.3 弹性退休机制
        7.1.4 技能培训机制
    7.2 以社会为依托的老年人参与驱动机制
        7.2.1 社会资本的介入机制
        7.2.2 社会组织的协同机制
        7.2.3 基层社区的衔接机制
        7.2.4 社会舆论的引导机制
    7.3 以群体为核心的老年人参与反馈机制
        7.3.1 老年人参与能力和意愿评估
        7.3.2 老年人参与满意度调查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原因
    二 文献综述
    三 理论基础
    四 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史概况
    第一节 五个阶段及两个高潮
    第二节 总体特点
    第三节 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四节 三个典型翻译实例的选择
第二章 从《罗生门》的翻译看民族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罗生门》在中国
    第二节 鲁迅与林少华译本的比较
    第三节 从民族文学的影响看两个译本不同的翻译策略
第三章 从《我们的时代》的翻译看道德文化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我们的时代》在中国
    第二节 郑民钦译本与原作的比较
    第三节 从道德文化因素看郑民钦译本的翻译策略
第四章 从《挪威的森林》的翻译看译者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
    第二节 林少华与赖明珠译本的比较
    第三节 从译者因素看两个译本不同的翻译策略
结论 从翻译内外部因素看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的中日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背景、学业成绩对青少年性观念的影响[D]. 吕岚琪.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1)
  • [2]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的中日比较[J]. 胡霞. 青年研究, 1996(01)
  • [3]浅谈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施[J]. 许爱红. 山东教育科研, 2002(11)
  • [4]小学性教育初探[J]. 齐麟. 中国性科学, 2013(09)
  • [5]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 方明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00(01)
  • [6]工科院校女生性心理调查研究[J]. 宿建沛,邵晓薇,于明梓.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06)
  • [7]父亲教养行为及与2-6岁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关系研究[D]. 余舒.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8]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D]. 林进. 吉林大学, 2012(03)
  • [9]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研究[D]. 袁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10]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 孙立春. 天津师范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中日青少年性意识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