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心理需求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洪泽[1](2013)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严肃课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关怀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命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本研究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为宏观视域,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道德教育经验,发展古典教育思想精髓,继承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优良传统和经验,结合心理学原理和接受理论,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微观心理特征,提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本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个部分。在导论中综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关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在第一章中界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辨析了实效性和有效性的关系,明晰了当代背景下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总结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研究了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概况及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提出了心理学关于学习和发展的基本原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的理论借鉴意义。第二章主要界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概念的内涵,得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总体上乐观,局部上存在不容乐观的问题的审视结论。从大学生的政治信念、价值取向和社会化状态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进行审视,研究和论述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和“网络化生存”方式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系,全面总结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第三章从外在的文化冲突和内在的环境现实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问题。在文化冲突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帝国主义对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全面的文化输出,是造成大学生意识形态模糊的重要原因。在环境现实方面,非主流意识形态扩展、文化自卑心理蔓延和社会复杂现象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第四章重点研究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问题,对教师、共青团组织、辅导员和师生关系四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审视,认为第一课堂在教材和教学上都存在不利于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第二课堂存在边缘化、自由化和矛盾化倾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存在以定量评价代替定性评价、以客观评价替代主观评价、以经验性替代科学性、以静态评价替代动态评价等问题。第五章旨在提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的方法体系的思路,认为理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普遍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统一和人本性与服务性相统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重视队伍建设和环境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应该重视环节;第一课堂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审美化、教学内容人性化、教学模式多样化之路,第二课堂走规范化、课程化、导师化之路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应该坚持的路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进行了完善性思考。结论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和研究大学生思想实际,并以此为基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王畅[2](2014)在《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这不但阻碍了学生独立性和个性化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经常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存在着跟现代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倾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其实效性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完善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根据形势的新变化不断进行创新,自觉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以创新求发展,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的超越,将以人为本思想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逐步构建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法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以人为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中西方传统思想文化中有着丰厚的历史渊源。本文对处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梳理,重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总结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以人为本思想做了详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把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个性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必须依靠人的主体性,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把教育主体的要求与教育客体的需求统一起来,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效性。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首先要深入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内涵。本文从一般方法的概念和特性入手,逐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特征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关系,又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特征和结构体系,并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和教育效果三个方面概括了方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状,论文首先肯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的成绩,表现在其科学性和现代化发展趋势方面都有明显地增强,并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多学科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完善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教育者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方法未能实现有机结合、方法的实施缺乏可操作的规范和指导以及尚未形成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等几个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和计划经济思维定式的影响,另外,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不足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在以人为本指导下进行创新,这是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调整、大学生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和教育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完善与创新,要以满足和引导大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导向,以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和创新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的层次结构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中,体现为以理服人的理论教育法、主客体参与的实践教育法和体现艺术性的批评教育法的完善和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中,体现为贴近学生实际的榜样示范法、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自我教育法和以情感人的情感教育法的完善和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中,体现为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理学方法、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网络教育法和“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教育法的完善和创新。只有将以人为本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深度融合,才能有效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庞娟[3](2019)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恰逢媒体科技发展颠覆人类生活方式的时期,在新媒体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厘清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机制。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了解当前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和具体内涵,也需要熟知这一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在辩证思考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利与弊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层面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创新研究。本文第一章对新媒体发展的基本情况做了梳理,并对当前学界对新媒体的划分和本文所指的新媒体的涵义做了具体的阐述和说明。总结和归纳了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媒介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形成的多种影响。这些基本观念的确立,是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前提。第二章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基本形势。本文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的各个重要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内、国际和技术条件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需要面临的现实情形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其次,本章阐述了在进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之前,需要厘清几个哲学问题。文章认为,新媒体时代“多变”的信息、环境、时代的变化之中,一定要兼顾“不变”的核心和立场;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新”事物和“新”信息并非是真理性的、有价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批判继承、理性取舍;新媒体平台中的涌现的多元文化和“全球价值”,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不仅仅是冲击和对立,还应学会在与多元文化的对比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同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和超越,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新媒体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清楚当前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和中国大学生近年的网络使用情况。第三章中,作者选取引用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和互联网发展领域中较为权威和全面的调查结果,来直观地展现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重要群体,其上网的时间、人数关注内容和主要目的等。结果显示,尽管大学生具备了较为理智的上网态度,但是其上网时间、独立思考能力、娱乐化倾向等方面还是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规范和引导。可见,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带来各种机遇。它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扩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从根本上上影响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原来只能作为受众的大学生和一部分新媒体个人用户,也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舆论环境的重要因素。因为新媒体即时性的特点,它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同时,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加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加容易获得个体学生的动态和信息,获得和大学生更多的互动机会。这些新媒体带来的便捷,不仅仅使新媒体作为一种载体和工具介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加能够用“连接、整合、重视受众”的“新媒体思维”去影响和改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同时,新媒体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分散了思政课堂和教师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使得教师不再是思政教育的唯一主体,并将大学生置于更加社会化和复杂化的生态舆论环境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用赶超学生的新媒体意识和素养,重新树立信服和威严。第四章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首要任务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理清楚这个原则问题,是研究和创新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方法创新势在必行。随着新媒体对全球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影响愈加强大,传统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很难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从主体观、目标观、任务观、质量观、价值观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实效。第五章阐述了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方法创新至关重要,毛泽东曾有过“桥或船”的着名比喻,他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提出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大学生群体呈现出的思维、生活、学习的网络化、数据化趋势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继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必须坚持及时性原则、治本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择优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致力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渗透、活动、约束、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以及多种方法的辩证使用。第六章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的进步,也对人类社会发展、国际竞争的布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间接昭示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审慎定位,重新审视和判断自身的方向和价值所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是和时代步伐结合最紧密的部分,也是在思政教育中最先反映时代特征的部分。它是连通理论和实效之间的桥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分析、研判当前热门新媒体平台的引领舆论的能力和特点,以及大学生在此类平台自由讨论、传播信息、发表观点的规律和成因,总结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讲好中国故事和弘扬传统文化这类共性手段进行创新。同时,新媒体科技的发展,在文学、文艺、娱乐、经济和生态等方面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们在这些领域的表现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的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价值。
许力双[4](2016)在《中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近年来,高职院校凭借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功能,在社会的强劲需求中迅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壮大,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这种发展态势在社会需求与国家政策层面均达到了崭新的高度。高职院校的价值在于通过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性的支撑力量,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规范化、体系化的发展,其自身的实践性、职业性特征使其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和功能指向性,而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鉴于此,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可持续的发展以及国家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的信息与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多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这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失衡、模式僵化、载体分散、内容断裂、环境干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为了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必须结合中国高职院校的现实语境进行研究,不断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影响力、创造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出发,围绕选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沿革、基本特征、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回应和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力求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来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具体而言,全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为论文选题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研究基础。第二章,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这一部分内容是基础性研究。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涵与基本要素进行界定,进而阐述高职院校范畴、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及基本要素的功能。接着,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西方学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地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支撑。第三章,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这一部分内容为实践性归纳研究,主要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为主线,分别从职业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与曲折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与发展时期以及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规范时期三个阶段考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轨迹,进而探寻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持与现实参考。第四章,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这一部分为特征分析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际走访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和学生的特点,进而归纳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从而加深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第五章,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这一部分为问题导向性研究,首先客观总结归纳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重要成就。然后着眼于当前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任务,概括其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并分析其成因,为探索解决路径提供具体标的。第六章,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是探索性路径研究,主要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为导向,分别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五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李思雨[5](2018)在《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进入高校所接触的第一人,肩负着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的重要职责,加之当前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进一步拓展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作为兼具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的高校辅导员,其价值追求、能力素质、工作成效等都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主要是衡量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整体状况,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将承担新时代的新使命。对高校辅导员这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进行工作成效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深刻领会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对系统科学理论的理解,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宏观、微观相结合为思考视角,以实现效果最优化为价值取向,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科学内涵、影响因素、体系构成、评估运用以及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创新发展等核心问题进行了重大探讨。全文由导论、主体论述五章和结论三大板块构成。导论:阐述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研究一文的选题缘由。之所以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研究既是回应社会对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工作引路人的时代需求,也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需要,同时更是为了满足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研究的现状,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重点从理论层面建立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体系,通过实践成效来证明该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突破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体系指标设置和权重确定的难度,建立多维度、多层次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评估体系。同时,创新地解答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研究需要达到什么目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体系包含哪些内容以及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采用何种策略进行优化”等根本问题。第一章: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理论阐释。本章主要从高校辅导员工作之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性出发,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科学内涵进行理论阐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研究的指导意义,并论证了高等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研究的知识借鉴价值。第二章: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影响因素分析。本章主要探讨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造成消极影响的因素。基于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调研和理论研究的梳理,从高校辅导员工作本质属性、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以及高校辅导员工作特殊性三个维度,将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消极影响因素分为基本因素、主要因素和特殊因素三个方面,并从工作主体、客体和环境等方面阐释了造成这些消极影响因素的主要原因。第三章: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构成。本章重点讨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理论体系结构,按照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影响受众将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分为直接成效、间接成效和溢出成效三个部分,并论证了三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联,阐述了三种成效的具体形态和特性。第四章: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评估。本章基于上一章所构建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理论体系,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评估展开实践操作。文章从评估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原则入手,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构成要素、制定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程序、以及确定指标和权重来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评估指标体系,使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理论体系与评估体系进行实践融合。第五章: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提升的“三因”取向发展。本章主要解决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使其取得创新发展的问题。根据“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研究其运用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科学内涵,从三个方面提出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创新发展取向、实践要求以及前进趋势,即通过提升职业能力、优化育人方法、健全工作制度等方面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直接成效,通过促进工作体系建设、角色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代接轨等方式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间接成效,通过实现观念意识和工作成效展示的创新发展,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溢出成效。结论:对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明确后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方向。
李超民[6](2012)在《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普及率最高的人群,在我国5.13亿网民中,大学生网民位居榜首。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同时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难以自拔的问题。我国在校大学生网瘾者的数量已超过30万,其中重度网瘾者数量达4万人之多。大学生网络成瘾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思想行为问题乃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掣肘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也事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到底采用何种方法策略才能高效预防乃至彻底根除网瘾“顽疾”?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时代新课题。当今,大学生网瘾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五种类型,即大学生网络娱乐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和网络交易成瘾。其基本特征是:成瘾原因的多元复杂、成瘾内容的专业偏好、成瘾载体的工具多样、成瘾过程的博弈明显。网瘾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它导致大学生的学业荒废、身体伤害、社交封闭、心理失调、道德滑坡、人格异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视角审视,网络诱惑力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基本动力因素,思想追求偏颇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内在激发因素,慎独修养缺失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劣行惯性因素,社会环境恶化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在驱动因素。从心理学视角审视,网络认知差异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前提条件,心理需求补偿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动机因素,心理情绪释放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持续力量,从众心理误导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部诱因。从社会学视角审视,社会角色匿名是网瘾行为恣意的必备条件,社会支持不足是网瘾倾向强化的反向支撑,社会管理失控是网瘾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从传播学视角审视,网络受众角色嬗变是网瘾形成过程的关键要素,网络信息传播异化是网瘾程度恶化的直接原因,网络信息监控不力是网瘾内容泛化的重要因素。网瘾发展的过程机理,是大学生网瘾发展的思想轨迹、心理历程和行为机制三者的交互运行过程。就其思想轨迹而言,网瘾的萌芽阶段主要表现为思想认知的偏向,其网瘾的维持阶段主要表现为思想情感迷茫,其网瘾的完成阶段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就其心理历程而言,网瘾的初始阶段具有网络尝试心理,网瘾发展阶段具有网络依赖心理,网瘾成熟阶段具有网络痴迷心理。就其网瘾行为机制而言,大学生的网瘾发展是一个由良性网络行为渐变为猎奇网络行为,由猎奇网络行为演变为失范网络行为,由失范网络行为强化为恶性网络行为。因此,可以构建一个大学生网瘾“思想—心理—行为”三维运动发展的模型。大学生网瘾防治具有自身本质的原则与要求。其一,预防为先,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首要原则,预防为先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目标原则,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价值准绳。其二,疏导帮教,强化自律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方法原则,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坚持疏导帮教的宗旨,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强化自律自控的意识。其三,依法治网,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制度要求,合理合法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法制保障,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基本要求。其四,内外协作,综合施治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总体要求,内外协作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策略的基本要求,综合治理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机制的根本要求。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创设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关键。该体系至少应该具有三个监察反馈系统,一是网络技术监察反馈系统,包括时间监察反馈系统、内容监察反馈系统和校内外联动监察反馈系统。二是群体自律监察反馈系统,包括寝室与班级自律监察反馈系统、党团学与社团组织自律监察反馈系统。三是人机互动监察反馈系统,包括“人脉—网络”网瘾监察反馈系统和“督导—报警”网瘾监察反馈系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运行,首先应该明确其运行的基本要求,即网络技术监察反馈要合法且自动报警可靠、群体自律监察反馈要充满热诚且职责分明、人机互动监察反馈要注重协调且讲究方法。其次,其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运行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即警示教育制度、自我教育制度、疏导教育制度。最后,其动态监察反馈的实施要遵行科学步骤,当网瘾对象入网时应迅速监察检测,当网瘾者上网超时应及时反馈报警,当网瘾者流连忘返时应立即现场检校救助。网瘾干预矫治的具体方法也要系列进行拓展。诸如网瘾干预方法系列(包括思想调控法、心理介入法、行为干预法、团体干预法等)、网瘾矫治方法系列(包括思想疏导法、心理矫治法、情感调控法、生理辅助法等)与网瘾转化方法系列(思想转化法、实践体验法、行为规范法等)。大学生网瘾的防治还必须建立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一要建立校内教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校园文化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管理系统。二要建立校外支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络社会管理系统、社区家庭管教系统、社会环境支撑系统。三要建立校内外联动综治机制,主要包括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内外沟通与协调机制和联动综治机制。
任艳妮[7](2015)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我国传统的一元主导的、带有浓郁政治气息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逐渐走向一个多元、开放、自由、竞争的信息社会环境。以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为主的大众传媒已经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尤其是对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大学生,传媒的影响力更加明显和深远。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想品德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要想在这种复杂多变的传媒环境中发挥引导思想、培养道德品质、规范行为习惯的功能与作用,就必须将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融入学科研究与实践活动中,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借鉴传播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现状与问题的实证调研,提炼归纳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与接受的内在机理和联系,并根据传播要素及传播过程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情况,构建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模式及其实现路径。具体研究内容从以下六个章节展开:第一章,绪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核心概念等进行概括和总结,为研究的展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第二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和理论基础。任何科学问题的研究都必须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基础上进行和展开的。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传播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问题研究主要从传播结果的有效性、传播要素的有效性和传播过程模式的有效性三个层面展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信息是否接受和接受程度如何是评价有效性的最终标准。第三章,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路径依赖及嬗变。本文以传播要素为横轴,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历史为纵轴,分析和总结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的历史特征和路径依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自由、开放的大众传媒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固定模式和传统的路径依赖逐渐失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凸显。第四章,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社会行为,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本章重点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静态层面——传播要素对有效性的影响,动态层面——传播过程环节对有效性的影响。当然,在大众传播时代,传媒环境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通过对传播要素、传播过程的影响,进而影响传播结果的有效性。第五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的优化。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传播要素本身应该具备的积极属性及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如何继续提升和优化这些积极属性以实现有效传播。第六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的实现路径。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这些传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和效能发挥不同,一种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素要求。因此,本部分重点探讨了在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和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问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考察,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因素及提高有效性的路径问题。其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来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和研究视角。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借鉴传播学来重新审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无论是从理论创新还是实践需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同时,这种研究视角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突出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在信息传播系统中,教育者(传播者)和受教育者(受众)都是传播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双方地位平等,关系紧密,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与否直接决定了传播活动的成败。因此,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就是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大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引导力,从而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第二,初步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往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分析研究多采用本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在于传播结果的有效性、传播要素的有效性和传播过程模式的有效性三者的统一。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构成、效能发挥、运行过程和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传播障碍,寻找消除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和模式,由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有效展开,初步构建了传播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研究理论框架。第三,构建了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模式,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新尝试和探索。目前理论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都倾向于建立一种双向互动型的传播模式。笔者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并不只是存在唯一一种传播模式,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这些传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和效能发挥不同,一种传播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素要求,展现出所有的传播活动。因此,本文分别探讨了不同信息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和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王帅[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启新征程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撞击着大学生之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及形成变化过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样态、时代特质,全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而更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聚焦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历程,研究其现实样态、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思想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思想热点因其带有的价值反映、对立和冲突,是个体观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集中突显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主体意图、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所处时代条件的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同时,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或者通过影响和指导人的实践而改造现实世界,甚至创造时代主题。作为大学生价值观集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其变化发展特点更深刻地反映出这一作用规律。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大学生代际特征愈加明显,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显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描绘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图景,从时代变迁过程中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从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规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3)。从时间发展上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担当者。高等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复杂时代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思想热点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解析。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阐释思想热点的涵义、形成特点和表现样态。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过程,从主体、介体、场域等要素入手,论述大学生思想热点“萌芽、汇聚、成型、释放、沉寂”的发展过程,探索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机理。思想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的前沿,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启动和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以来为划分,具体梳理各个历史阶段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变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描绘其在大学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基本样态。第三章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影响、制约甚至支配人们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本章主要对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变化的动因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从社会宏观环境、文化发展、教育改革、主体特征四个方面,追寻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的根源和动力。第四章凝练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特征规律。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彰显出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变化和演进体现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与价值形态变迁相协同、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等规律和特征。第五章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特点和演进规律,并以此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主要趋势。网络大数据调查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数据量大、较为客观;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查设计,易于开展交叉因素分析。两者互相配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状况,为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第六章重点研究探讨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出应重视和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关切,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趋势,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大学生的科学思想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把握重点环节,提升思想热点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并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正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关照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历史性梳理和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热点样态和特质的实证分析,着力描述大学生思想热点的现象特征,着力探究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本质核心,着力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演进的历史特点及制约其发展变化的主客观要素,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最后落脚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目标上,从而深刻彰显出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论文研究分析的逻辑闭环。
苏亚杰[9](2019)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其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近年来,党和国家根据世情、国情的变化,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大力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进程。随着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深入发展,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辅导员工作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以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前提,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及其提升为主线,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探索思路,把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然状态、应然态势、必然走向之间的逻辑联系,确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及其提升的路径作为研究脉络。全文除导论、结语外,共分六个部分。研究内容分四个方面展开。第一,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所涉相关概念问题入手,阐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功能及其价值形态,找出辅导员职业能力发挥的特殊功能价值,阐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政治属性、教育属性、实践属性以及综合属性等特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和学界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探讨,剖析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支撑要素,即情意要素、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并进而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框架体系。本文认为,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具有多维性,既有平面形态,也有层级形态。在层级形态上体现为,以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主要内涵层次的能力框架体系。叙述了辅导员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三种能力类型及其逻辑联系,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各要素的内涵与意义指向,在探索构筑辅导员职业能力框架体系中,寻求破解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性、实践性困惑,意在从探讨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理论范畴中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并为研究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践路径作前提性铺垫。第二,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本文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所应具备的思想基础、专业基础、知识基础和实践基础等问题,重在说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重在揭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既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文化积累,也要有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源泉与和谐共进的辅导员共同体的团结协作力量;既要通过实践磨练、实践反思和实践领悟来增长才干,也必须依靠和充分发掘社会给予的条件和环境力量。通过探讨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与辅导员自我发展过程的有机结合,实现内在的主体性发展与外在的激励性、教育性、约束性的环境氛围和谐统一,推进辅导员能力培养的理论体系创新。第三,研究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正确分析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现状与时代要求,从问题的分析中找到职业能力发展的对策,从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本文从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路径为目标指向,深入分析总结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成效,剖析了制约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问题瓶颈,从工作内容缺少具体规定性、培养措施的不完善、制度机制不健全等角度探讨了问题的归因。从价值观、科技发展、新时代能力要求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所面临的新挑战,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地位、辅导员专业化的快速行进、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等角度阐述了时代给予的新机遇,意在说明挑战与机遇并存,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应抓住机遇,乘势而起。第四,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需要不断拓宽实践路径。本文首先阐述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塑造信息时代辅导员新形象等新时代发展理念,然后较为详尽地探讨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宏观策略、实践路径以及支撑体系。在宏观策略上,提出了完善辅导员工作体系与运行模式、拓宽能力提升的战略视野、筑牢能力发展的理论根基等方面的新见解;在实践路径上提出了完善能力训练体系、提供辅导员能力发展优质服务、提升辅导员学术研究素养等方面的可操作性措施,意在丰富和完善辅导员能力提升的措施体系;在支撑体系上,阐述了完善选聘机制、优化激励机制、改革管理机制、加强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研究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启示。本文以构建合理的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为理论尝试,以拓宽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为要点,以帮助辅导员提高职业能力水平并进而提高育人本领为目标,进行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理论以及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实践路径的探讨,以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陈新星[10](2016)在《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助人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作为一个半专业的心理助人者,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深入贯彻党和政府关心关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实矛盾的切实回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日益精细化、科学化的表现;更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取得更多进展和实效的期冀和思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开展这项工作,而辅导员的身份和素质让他们不但能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且有其突出的优势做好这项工作。本文围绕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题,沿着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相结合的路线,既指明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角色定位,也分析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及其原因。基于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以辅导员的视角切入,构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应遵守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探寻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蕴,分析其教育队伍组建及协同工作策略,呈现其主要教育路径。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让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在高校真正落地;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辅导员这个向度上,有一个具体的突破;让辅导员对自身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拥有一本“操作手册”。具体而言,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绪论:主要包括本文选题的原因和研究的意义;对近十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近五年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予以梳理,并进行简单述评;对本研究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助人者”、“半专业心理助人者”予以界定和澄清;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做初步的介绍。力图从时间的更迭和质性的逾越两方面,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行阐释,为进一步关于必要性、独特性等方面的论证打下基础。第一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她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目标和路径;以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以协同学相关理论作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他山之石”。第二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寻研究的现实出发点。文章从对福建省各级各类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入手,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概括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不足,并分析取得成效和存在不足的深层原因。对现状的具体把握,既是“传经验”,又是“树靶子”,是进一步展开研究的现实依据。第三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与角色定位。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大学生对心理成长的渴望、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要求辅导员必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考美国关于心理助人者的分类,展开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定位探讨,尝试将其工作角色性质定位为“半专业心理助人者”,进而阐述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角色定位——核心价值的引领者、普及性、发展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育者”、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协同者”。第四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构建。本章尝试探讨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科学的、合适的角色定位,梳理了目前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以之为凭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分析了辅导员在这项工作上面临的特殊的现实冲突、伦理混沌和法律窘境,明确了建构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规范伦理、完善法律的原则和建议。第五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蕴。本章论述了价值观与心理健康、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密切的关联性,并从这些关联性出发,阐述了价值引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核,以及辅导员如何利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重要抓手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六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复合型、素质高、善协作、高效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本章以辅导员作为观察点,探讨辅导员与专业心理助人者、思政课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大学生朋辈这四支力量的协同队伍建构策略,阐释每支“协同队伍”在功能上的互相促进,探索每支“协同队伍”的工作抓手等,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第七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索。本章基于辅导员的视角,打破学科界限,加强队伍沟通和整合,在加深和拓展工作内容的同时,实现队伍间功能的互补互促。让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增进学科合作,进一步揭示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让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预防与干预,实现从防治大学生心理问题向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让辅导员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结语:在在充分论述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梳理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所成就、剖析了其间的价值向度、规划了教育路径之后,特别提出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需要注意处理好的两大问题——“边界”的问题,和“协同”的问题。处理好这两个问题,才能更好地收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二、大学生心理需求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心理需求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的现实需要 |
(二)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现实诉求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效性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概况及特点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关研究现状 |
三、本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一)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 |
(二)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四、本研究创新点、难点及不足 |
(一) 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 本研究的难点 |
(三)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及相关理论与实践概述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内涵的一般界定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
(二)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属性的思考 |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的意义 |
(一)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
(二)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需要 |
(三)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
三、中外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启示与借鉴 |
(一) 中国古典教育思想的启示与借鉴 |
(二) 西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
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基本经验 |
(一) 实事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基本原则 |
(二)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基本方针 |
(三) 务实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基本方法 |
五、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的跨学科思考 |
(一) 对“灌输”的辨证思考 |
(二) 心理学相关原理的理论借鉴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及大学生自身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的内涵 |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分析 |
(一)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以辽宁省部分高校为例 |
(二)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总体乐观 |
(三)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局部不容乐观 |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系 |
(一) 当代大学生心理品质的一般性积极特征 |
(二) 一般性积极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积极影响 |
(三) 当代大学生心理品质的消极特征 |
(四) 消极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现状及特点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功利化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自主化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两极化 |
(四)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情感化 |
五、“网络化生存”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一) 网络及其特点 |
(二) “网络化生存”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积极影响 |
(三) “网络化生存”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内外环境现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冲击论述 |
一、外在文化帝国主义的冲击 |
(一) 文化帝国主义及其当代表现 |
(二) 美国西化和分化中国战略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 |
二、内在环境现实的负面影响 |
(一) 非主流意识形态导致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困惑 |
(二) “文化自卑”导致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偏差 |
(三) 社会复杂现象导致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难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综合审视 |
一、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视 |
(一) 对教师队伍的审视 |
(二) 对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审视 |
(三) 对辅导员队伍的审视 |
(四) 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审视 |
二、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审视 |
(一) 对第一课堂思想政治教学的审视 |
(二) 对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审视 |
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审视 |
(一) 以定量评价代替定性评价 |
(二) 以客观评价替代主观评价 |
(三) 以经验评价替代科学评价 |
(四) 以静态评价替代动态评价 |
第五章 构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方法体系的思路 |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设原则 |
(一) 理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二)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
(三) 普遍性与层次性相统一 |
(四) 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统一 |
(五) 人本性与服务性相统一 |
二、实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队伍与环境建设思路 |
(一) 实现实效性的队伍建设思路 |
(二) 实现实效性的校园环境建设思路 |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实效性建设思路 |
(一) 审美化:教师队伍的自我建设思路 |
(二) 人性化:教学内容建设思路 |
(三) 多样化:教学环境建设思路 |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实效性建设思路 |
(一) 规范化:内容建设思路 |
(二) 课程化:制度建设思路 |
(三) 导师制:管理建设思路 |
五、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的完善思考 |
(一)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原则确定 |
(二)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方法的思考 |
(三)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困境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以人为本的研究 |
1.2.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 |
1.2.3 关于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研究 |
1.2.4 关于当代西方国家公民教育等方法的主要思想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实证研究法 |
1.3.3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以人为本 |
2.1 以人为本的中西文化渊源 |
2.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1.2 西方文化语境下的人本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
2.2.1 人的本质观 |
2.2.2 人的主体观 |
2.2.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
2.3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
2.3.1 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 |
2.3.2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 |
第3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理论 |
3.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理论 |
3.1.1 一般方法的概念与特性 |
3.1.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与特性 |
3.1.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理论 |
3.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 |
3.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性 |
3.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构体系 |
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3.3.1 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 |
3.3.2 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重要手段 |
3.3.3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 |
第4章 以人为本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和要求 |
4.1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状分析 |
4.1.1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的成绩 |
4.1.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3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 以人为本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
4.2.1 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调整的需要 |
4.2.2 适应大学生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的需要 |
4.2.3 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 |
4.3 以人为本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
4.3.1 以满足和引导大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
4.3.2 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导向 |
4.3.3 以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 |
第5章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完善与创新 |
5.1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的完善与创新 |
5.1.1 以理服人的理论教育法 |
5.1.2 主客体互动的实践教育法 |
5.1.3 体现艺术性的批评教育方法 |
5.2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方法的完善与创新 |
5.2.1 贴近学生实际的榜样示范法 |
5.2.2 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自我教育法 |
5.2.3 以情感人的情感教育法 |
5.3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方法的完善与创新 |
5.3.1 体现人文关怀的心理学方法 |
5.3.2 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网络教育法 |
5.3.3 “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教育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一)研究的整体逻辑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1.1 新媒体概述 |
1.1.1 互联网发展初期(1987-2000) |
1.1.2 移动网络时期(2001-2014) |
1.1.3 自媒体时期(2014-2018) |
1.1.4 新媒体的涵义及发展前景 |
1.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的发展特点 |
1.2.1 价值 |
1.2.2 原创性 |
1.2.3 效应 |
1.2.4 生命力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势及相关问题 |
2.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
2.1.1 社会形势 |
2.1.2 传播环境 |
2.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辨析 |
2.2.1 “新”与真理的统一:“新”的界定和价值的坚持 |
2.2.2 变与稳的兼顾:问题多变,根本要稳 |
2.2.3 取与舍的平衡:批判继承,理性取舍 |
2.2.4 一与多的互补:文化的融合与超越 |
2.2.5 点与面的结合:责任与需求相统一,个人与社会共发展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
3.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1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
3.1.2 中国大学生近年网络使用情况 |
3.1.3 调查分析 |
3.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 |
3.2.1 新媒体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
3.2.2 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3.2.3 新媒体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 |
3.2.4 新媒体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3.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
3.3.1 新媒体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
3.3.2 新媒体弱化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 |
3.3.3 新媒体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
3.3.4 新媒体了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
4.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原则 |
4.1.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 |
4.1.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有力武器 |
4.1.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伟大的认识工具” |
4.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 |
4.2.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 |
4.2.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观 |
4.2.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观 |
4.2.4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观 |
4.2.5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创新 |
4.2.6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观 |
4.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 |
4.3.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
4.3.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 |
4.3.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
5.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原则 |
5.1.1 及时性原则 |
5.1.2 治本性原则 |
5.1.3 综合性原则 |
5.1.4 择优性原则 |
5.1.5 区别对待原则 |
5.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
5.2.1 渗透机制 |
5.2.2 互动机制 |
5.2.3 管理机制 |
5.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
5.3.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 |
5.3.2 全环境育人和教育管理同步推进 |
5.3.3 传统教育与媒体监管互为补充 |
5.3.4 正面宣传与“向错误思潮亮剑”统筹兼顾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 |
6.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定位 |
6.1.1 价值定位 |
6.1.2 时代定位 |
6.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形式和手段创新 |
6.2.1 打造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红”平台 |
6.2.2 创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手段 |
6.2.3 拓展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阵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中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
2.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
2.2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
2.2.1 高职院校的范畴界定 |
2.2.2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2.2.3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功能 |
2.3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3.3 西方学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第3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
3.1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
3.1.1 起点与曲折时期(1949—1977) |
3.1.2 确立与发展时期(1978—1998) |
3.1.3 改进与规范时期(1999年至今) |
3.2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 |
3.2.1 经济决定性规律 |
3.2.2 政治主导性规律 |
3.2.3 文化共融性规律 |
3.2.4 动态多变性规律 |
3.3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动力 |
3.3.1 国家培养高级应用人才的需要 |
3.3.2 高职院校推进自身发展的需要 |
3.3.3 高职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需要 |
3.3.4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 |
第4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
4.1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
4.1.1 认知水平不齐 |
4.1.2 个体心理失衡 |
4.1.3 责任意识缺失 |
4.1.4 目标需求多元 |
4.2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特点 |
4.2.1 结构组成多样化 |
4.2.2 角色定位双重性 |
4.2.3 职业素养层次性 |
4.3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
4.3.1 灵活性教育与多层次认知水平的协调 |
4.3.2 一致性教育与多样化心理需求的匹配 |
4.3.3 内化性教育与外化性培养目标的统一 |
4.3.4 理论性教育与实践性培养模式的融合 |
第5章 中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 |
5.1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
5.1.1 政策导向的引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提高 |
5.1.2 科研向度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更细致 |
5.1.3 教育实践的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 |
5.2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5.2.1 主客体失衡:教育主体性不突出 |
5.2.2 模式僵化:教育模式单一陈旧 |
5.2.3 载体分散:教育载体未形成合力 |
5.2.4 逻辑断裂:教育内容片面不完整 |
5.2.5 环境干预:教育环境优化不及时 |
5.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成因反思 |
5.3.1 主客体互动错位: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 |
5.3.2 工具理性的扩张: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 |
5.3.3 信息通联的弱化:教育平台的有限利用 |
5.3.4 感性经验的遗忘: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 |
5.3.5 思潮混合的庞杂:教育环境的复杂多变 |
第6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
6.1 主客体回归: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建设 |
6.1.1 提高党政团干部的政治核心作用 |
6.1.2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6.1.3 强化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 |
6.1.4 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6.2 模式重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6.2.1 强化主体性教育模式 |
6.2.2 突出素质教育模式 |
6.2.3 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模式 |
6.2.4 注重文化育人教育模式 |
6.3 载体联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6.3.1 创新课堂教育载体 |
6.3.2 强调网络教育载体 |
6.3.3 关注手机教育载体 |
6.3.4 注重实践教育载体 |
6.3.5 营造文化教育载体 |
6.4 逻辑平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6.4.1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
6.4.2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
6.4.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根本 |
6.4.4 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 |
6.4.5 以全面素质教育为目标 |
6.5 环境去蔽: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6.5.1 维护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
6.5.2 创设文化育人的学校环境 |
6.5.3 创建制度规范的网络环境 |
6.5.4 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 |
6.5.5 塑造身心和谐统一的自我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回应社会对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工作引路人的时代需求 |
(二)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 |
(三)满足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关于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理论阐释 |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及工作成效的科学内涵 |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涵义 |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涵义 |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知识借鉴 |
(一)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借鉴 |
(二)管理学相关知识借鉴 |
(三)经济学相关知识借鉴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基本因素 |
(一)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要求与大学生“实然”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差距 |
(二)社会对辅导员工作成效的要求与辅导员自身水平之间的差距 |
二、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 |
(一)事务性工作与塑造性工作之间存在冲突 |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复杂性与工作手段单一性之间存在冲突 |
(三)辅导员持续增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与高校资源供给不足之间存在冲突 |
(四)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之间存在冲突 |
三、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特殊因素 |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与辅导员自我认知不匹配 |
(二)自我发展中心论与集体发展中心论不兼容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构成 |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构成类型 |
(一)划分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类型的依据 |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各类型之间的关系 |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直接成效 |
(一)直接成效的表现形式 |
(二)直接成效的特征 |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间接成效 |
(一)间接成效的表现形式 |
(二)间接成效的特征 |
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溢出成效 |
(一)溢出成效的表现形式 |
(二)溢出成效的特征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评估 |
一、评估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原则 |
(一)目标导向与价值导向相结合原则 |
(二)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原则 |
(三)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 |
(四)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相结合原则 |
二、评估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指标体系 |
(一)评估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
(二)评估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及过程 |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
三、评估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实验 |
(一)评估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评估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实验筹备 |
(三)评估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实验运行 |
(四)评估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实验总结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提升的“三因”取向发展 |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提升“因事而化”的发展 |
(一)以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为目标 |
(二)以优化高校辅导员育人方法为动力 |
(三)以健全高校辅导员工作制度为保障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提升“因时而进”的发展 |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建设与时代接轨 |
(二)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时代接轨 |
(三)高校辅导员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代接轨 |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提升“因势而新”的发展 |
(一)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观念意识的创新发展 |
(二)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展示的创新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 |
附录 |
(6)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 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重点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网瘾的现状考察 |
1.1 现状调查 |
1.1.1 研究工具 |
1.1.2 被试取样 |
1.1.3 问卷施测 |
1.1.4 结果统计 |
1.2 主要类型 |
1.2.1 大学生网络娱乐成瘾 |
1.2.2 大学生网络信息成瘾 |
1.2.3 大学生网络色情成瘾 |
1.2.4 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 |
1.2.5 大学生网络交易成瘾 |
1.3 基本特征 |
1.3.1 成瘾原因:多元复杂 |
1.3.2 成瘾内容:专业偏好 |
1.3.3 成瘾载体:工具多样 |
1.3.4 成瘾过程:博弈明显 |
1.3.5 成瘾危害:结合性强 |
1.4 危害管窥 |
1.4.1 学业荒废 |
1.4.2 身体伤害 |
1.4.3 社交封闭 |
1.4.4 心理失调 |
1.4.5 道德滑坡 |
1.4.6 人格异化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学理探索 |
2.1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思政学审视 |
2.1.1 网络诱惑力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基本动力因素 |
2.1.2 思想追求偏颇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内在激发因素 |
2.1.3 慎独修养缺失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劣行惯性因素 |
2.1.4 社会环境恶化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在驱动因素 |
2.2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心理学审视 |
2.2.1 网络认知差异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前提条件 |
2.2.2 心理需求补偿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动机因素 |
2.2.3 心理情绪释放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持续力量 |
2.2.4 从众心理误导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部诱因 |
2.3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社会学审视 |
2.3.1 社会角色匿名是网瘾行为恣意的必备条件 |
2.3.2 社会支持不足是网瘾倾向强化的反向支撑 |
2.3.3 社会管理失控是网瘾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 |
2.4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传播学审视 |
2.4.1 网络受众角色嬗变是网瘾形成过程的关键要素 |
2.4.2 网络信息传播异化是网瘾程度恶化的直接原因 |
2.4.3 网络信息监控不力是网瘾内容泛化的重要因素 |
第三章 网瘾发展的过程机理 |
3.1 大学生网瘾发展的思想轨迹 |
3.1.1 大学生网瘾的萌芽:思想认知偏向 |
3.1.2 大学生网瘾的维持:思想情感迷茫 |
3.1.3 大学生网瘾的完成:理想信念动摇 |
3.2 大学生网瘾发展的心理历程 |
3.2.1 初始阶段:网络尝试心理 |
3.2.2 发展阶段:网络依赖心理 |
3.2.3 成熟阶段:网络痴迷心理 |
3.3 大学生网瘾发展的行为机制 |
3.3.1 良性网络行为渐变为猎奇网络行为 |
3.3.2 猎奇网络行为演变为失范网络行为 |
3.3.3 失范网络行为强化为恶性网络行为 |
3.4 网瘾“思想—心理—行为”三维运动发展模型 |
3.4.1 模型建构 |
3.4.2 机理解析 |
第四章 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原则与要求 |
4.1 预防为先以人为本 |
4.1.1 预防为先,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首要原则 |
4.1.2 预防为先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目标原则 |
4.1.3 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价值准绳 |
4.2 疏导帮教 强化自律 |
4.2.1 疏导帮教,强化自律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方法原则 |
4.2.2 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坚持疏导帮教的宗旨 |
4.2.3 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强化自律自控的意识 |
4.3 依法治网积极干预 |
4.3.1 依法治网,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制度要求 |
4.3.2 合理合法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法制保障 |
4.3.3 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基本要求 |
4.4 内外协作 综合施治 |
4.4.1 内外协作,综合施治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总体要求 |
4.4.2 内外协作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策略的基本要求 |
4.4.3 综合治理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机制的根本要求 |
第五章 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创设 |
5.1 网络技术监察反馈系统 |
5.1.1 上网时间监察反馈系统 |
5.1.2 上网内容监察反馈系统 |
5.1.3 校内外联动监察反馈系统 |
5.2 群体自律监察反馈系统 |
5.2.1 寝室与班级自律监察反馈系统 |
5.2.2 党团学与社团组织自律监察反馈系统 |
5.3 人机互动监察反馈系统 |
5.3.1 “人脉—网络”网瘾监察反馈系统 |
5.3.2 “督导—报警”网瘾监察反馈系统 |
5.4 大学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运行 |
5.4.1 大学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简介 |
5.4.2 大学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运行解析 |
第六章 网瘾动态监察反馈运行方式的探讨 |
6.1 动态监察反馈体系运行的基本要求 |
6.1.1 网络技术监察反馈要合法且自动报警可靠 |
6.1.2 群体自律监察反馈要充满热诚且职责分明 |
6.1.3 人机互动监察反馈要注重协调且讲究方法 |
6.2 动态监察反馈体系运行的制度保障 |
6.2.1 网络技术监察反馈体系的警示教育制度 |
6.2.2 群体自律监察反馈体系的自我教育制度 |
6.2.3 人机互动监察反馈体系的疏导教育制度 |
6.3 动态监察反馈的实施步骤 |
6.3.1 对象入网—迅速监察检测 |
6.3.2 上网超时—及时反馈报警 |
6.3.3 流连忘返—现场检校救助 |
第七章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的系列拓展 |
7.1 网瘾干预方法系列 |
7.1.1 思想调控法 |
7.1.2 心理介入法 |
7.1.3 行为干预法 |
7.1.4 团体干预法 |
7.2 网瘾矫治方法系列 |
7.2.1 思想疏导法 |
7.2.2 心理矫治法 |
7.2.3 情感调控法 |
7.2.4 生理辅助法 |
7.3 网瘾转化方法系列 |
7.3.1 思想转化法 |
7.3.2 实践体验法 |
7.3.3 行为规范法 |
7.4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运用 |
7.4.1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系统结构 |
7.4.2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价值取向 |
7.4.3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运用艺术 |
第八章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建构 |
8.1 校内教育管理系统 |
8.1.1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
8.1.2 校园文化管理系统 |
8.1.3 后勤服务管理系统 |
8.2 校外支持管理系统 |
8.2.1 网络社会管理系统 |
8.2.2 社区家庭管教系统 |
8.2.3 社会环境支撑系统 |
8.3 内外联动综治机制 |
8.3.1 多元主体参与 |
8.3.2 内外沟通与协调 |
8.3.3 综治的联动制度 |
8.4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运行 |
8.4.1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结构简介 |
8.4.2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运行解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与获奖 |
(7)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逻辑构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1 大众传媒环境 |
1.5.2 传播 |
1.5.3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
1.5.4 有效性 |
第2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与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 |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结果的有效性 |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的有效性 |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的有效性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衡量标准 |
2.2.1 社会标准:社会价值的实现 |
2.2.2 传播者标准:传播者预期目标的满足和实现程度 |
2.2.3 受众标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接受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
2.3.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2.3.2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3 传播学相关理论 |
第3章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路径依赖及嬗变 |
3.1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的历史特征 |
3.1.1 以政治性、社会性目标实现为主的政治传播 |
3.1.2 以专职传播者为主体的一元主导传播 |
3.1.3 以政治教育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意识形态传播 |
3.1.4 以课堂教育和政治运动为主要方式的单向传播 |
3.1.5 以集体人格为主要特征的受众被动接受传播 |
3.2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路径依赖的嬗变 |
3.2.1 传播环境:从保守封闭到自由开放 |
3.2.2 传播实施:从政治控制到利益导向 |
3.2.3 传播主体:从话语权掌控到话语权受挑战 |
3.2.4 传播渠道:从组织一元控制到网络多元开放 |
3.2.5 传播模式: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 |
3.3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存在的突出问题 |
3.3.1 传播者的可信性有待于提高 |
3.3.2 传播信息的价值性与实效性不足 |
3.3.3 传统媒介的实效性降低 |
3.3.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不佳 |
第4章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静态层面——传播要素对有效性的影响 |
4.1.1 传播者:影响传播有效性的主导因素 |
4.1.2 传播内容:影响传播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
4.1.3 传播媒介:影响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
4.1.4 受众:影响传播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
4.2 动态层面——传播过程阶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 |
4.2.1 信息发出阶段:影响传播有效性的首要阶段 |
4.2.2 信息接受阶段:影响传播有效性的关键阶段 |
4.2.3 信息反馈阶段:影响传播有效性的重要阶段 |
第5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的优化 |
5.1 提升传播者的素质和能力,掌握传播的主导权 |
5.1.1 加强政治素质以增强传播的权威性 |
5.1.2 提高理论水平以增强传播的专业性 |
5.1.3 提升人格魅力以增强传播的吸引力 |
5.1.4 提高“把关人”意识和能力以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
5.1.5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以增强传播的技能性 |
5.2 优化传播内容,增强传播的可接受性 |
5.2.1 主动激发和创设传播内容的特性 |
5.2.2 灵活掌握传播内容的适量性 |
5.2.3 积极创新传播内容的表达方式 |
5.3 在媒介融合中提高传播的有效性 |
5.3.1 课堂媒介与网络媒介的融合 |
5.3.2 大众传媒与新媒介的融合 |
5.3.3 组织传播与新媒介的融合 |
5.4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
5.4.1 重视大学生的需求提高传播的价值性 |
5.4.2 优化接受图式提高信息接受的主动性 |
5.4.3 尊重大学生心理特征和规律提高传播的针对性 |
第6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
6.1.1 依据 |
6.1.2 原则 |
6.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向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2.1 内向传播的基本过程 |
6.2.2 内向传播模式的构建 |
6.2.3 内向传播模式的特点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3.1 面对面的直接人际传播模式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3.2 扩散式人际传播模式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3.3 间接式人际传播模式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4.1 正式组织传播模式构建及特征 |
6.4.2 社团组织传播模式构建及特征 |
6.4.3 组织传播模式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
6.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5.1 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构建 |
6.5.2 传统大众传播模式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
6.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
6.6.1 新媒体传播模式构建 |
6.6.2 新媒体传播模式有效性实现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概览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解析 |
一、思想热点相关概念释义 |
(一)思想热点的基本涵义 |
(二)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三)思想热点的表现形态 |
二、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 |
(三)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借鉴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及演进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的主要条件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和运行过程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价值蕴涵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时代发展的协同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78 年-1992 年)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92 年-2002 年) |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02 年-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12 年至今)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政治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成就 |
(三)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 |
(四)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地位提升 |
二、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冲击 |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
三、教育改革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 |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引导 |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涵育 |
四、主体自我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知识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
(二)心理因素复杂特征突出 |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构成明显 |
(四)社会角色多样性转变衍生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性表征 |
一、时代环境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逻辑起点 |
(一)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思想热点演进样态 |
(二)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思想热点演进方向 |
(三)科学技术进步改变思想热点演进速率 |
二、发展需求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内在动因 |
(一)大学生成长诉求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反映 |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体现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价值观形态变迁的协同效应 |
(一)价值目标务实化与思想热点内容的通俗化 |
(二)价值标准多维化与思想热点评价的差异化 |
(三)价值取向多样化与思想热点类型的多层次化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差异发展的反作用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不同步变化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非线性变化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
第五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实证研究 |
一、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数据描述与分析 |
三、调查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一)思想热点的多样主题中凸显情感内核 |
(二)思想热点的态度价值总体积极向上 |
(三)思想热点的表达方式深受网络亚文化影响 |
(四)思想热点集中反映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发展趋向 |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更加突出 |
(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加深刻 |
(三)文化融合创新的影响更加广泛 |
第六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针对性实效性 |
一、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问题关切 |
(一)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 |
(二)把握和满足思想热点的合理性需求 |
(三)正视和应对思想热点的非理性表达 |
二、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发展趋势 |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科学性 |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联动机制 |
三、打牢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思想基础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增强自信 |
(三)坚持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培养导向 |
四、把握提升思想热点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
(一)遵循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
(二)在增强课堂内外协同中加强引导 |
(三)在强化网络主旋律传播中加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相关问题的阐释 |
一、相关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
(一)高校辅导员概念内涵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价值功能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价值形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功能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特征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政治性的本质特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教育性的基本特征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实践性的职业特征 |
(四)高校辅导职业能力综合性的岗位特征 |
注释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 |
二、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涵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 |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 |
三、职业发展理论借鉴 |
(一)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二)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
(三)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 |
(四)职业发展理论的借鉴意义 |
四、国外激励理论的借鉴 |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
(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四)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五)国外激励理论的借鉴意义 |
注释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结构体系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认知依据 |
(一)国家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相关要求 |
(二)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研究的学术启迪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的实践指向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支撑要素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情意要素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知识要素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技能要素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多维建构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平面样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层级形态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基础能力的范围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指向 |
(五)高校辅导员职业拓展能力的意义 |
注释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思想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应具有自主奉献精神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自我追求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群体的和谐共进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专业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意蕴 |
(二)高校专业定向是辅导员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前提 |
(三)高校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基因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知识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特征 |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增长的充分条件 |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发展的自主建构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践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使命的实践品性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践磨练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践反思 |
注释 |
第五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与时代挑战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已有成效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国家战略 |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有序行进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内容不断丰富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成绩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现存问题 |
(一)知识自我更新和建构能力不足 |
(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有欠缺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问题归因 |
(一)工作内容缺少具体的规定性 |
(二)提高职业能力的措施不完善 |
(三)能力提升的制度机制不健全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新挑战 |
(一)多元多样价值观的挑战 |
(二)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挑战 |
(三)素养和能力要求的挑战 |
五、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新机遇 |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定位 |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快速运行 |
(三)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新支撑 |
注释 |
第六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
一、树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时代理念 |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三)塑造信息时代高校辅导员形象 |
二、确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宏观策略 |
(一)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工作体系 |
(二)开阔能力提升的战略视野 |
(三)筑牢能力发展的理论根基 |
三、拓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
(一)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体系 |
(二)提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优质服务 |
(三)引领高校辅导员大力提升学术研究素养 |
四、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支撑体系 |
(一)完善选聘机制保证辅导员的入口通畅 |
(二)优化激励机制激发高校辅导员的内在动力 |
(三)改革管理机制推进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培养 |
(四)加强保障机制支撑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建设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
二、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明目标和路径 |
第二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 |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
第三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借鉴 |
一、协同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
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协同学的可行性 |
三、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协同学的工作对策 |
第二章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
一、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不足 |
一、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及其原因 |
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及其原因 |
第三章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与角色定位 |
第一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一、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目的要求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要求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发展蕴含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呼唤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第二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定位 |
一、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性质—半专业心理助人者 |
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角色定位 |
第四章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构建 |
第一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构建 |
一、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 |
二、厘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伦理的重要性 |
三、规范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 |
四、规范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伦理的具体措施 |
五、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伦理 |
第二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构建 |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法律规范体系构建的意义 |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法律规范的梳理 |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现行法律规范的矛盾 |
四、辅导员依法依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
第五章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向度 |
第一节 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一、辅导员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
二、辅导员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非常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
一、辅导员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
二、辅导员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
第三节 以核心价值观预防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 |
一、辅导员以核心价值观预防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基本原则 |
二、辅导员以核心价值观预防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途径 |
第六章 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
第一节 “辅导员——专业心理助人者”队伍建设 |
一、建设“辅导员——专业心理助人者”队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
二、辅导员与专业心理助人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的角色异同点 |
三、“辅导员——专业心理助人者”队伍建设策略 |
第二节 “辅导员——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
一、建设“辅导员—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
二、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的角色异同点 |
三、“辅导员——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
第三节 “辅导员——学生家长”队伍建设 |
一、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协同的意义 |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中的抓手 |
三、家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中的着眼点 |
第四节 “辅导员——大学生朋辈力量”队伍建设 |
一、建设“辅导员——大学生朋辈力量”队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
二、辅导员与大学生朋辈力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协同点 |
三、“辅导员——大学生朋辈力量”队伍建设策略 |
第七章 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索 |
第一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
一、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
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做法 |
三、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注意点 |
第二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预防与干预 |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中的优势 |
二、高校辅导员与专业心理助人者在心理危机预防的异同分析 |
三、辅导员如何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发挥作用 |
第三节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
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
二、辅导员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与素养 |
三、辅导员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提升抓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大学生心理需求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 杨洪泽.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2]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 王畅. 辽宁大学, 2014(12)
- [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庞娟. 山西大学, 2019(02)
- [4]中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 许力双. 吉林大学, 2016(08)
- [5]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研究[D]. 李思雨. 西南大学, 2018(05)
- [6]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D]. 李超民. 中南大学, 2012(12)
- [7]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D]. 任艳妮. 西北工业大学, 2015(01)
- [8]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D]. 王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D]. 苏亚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10]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陈新星.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