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耕作制度 促进农业大上快上(论文文献综述)
姚瑞丽[1](2021)在《萧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1964-1980)》文中提出
刘英杰[2](2018)在《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1949-至今) ——以河南省尉氏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地制度历来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产权制度核心在于公平和效率。本文以豫东平原河南省尉氏县为研究对象,对该县1949年以来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了多面向、多层次的研究,意在为尉氏县及全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创新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政策建议。两权合于农民(1948-1955):这一阶段改变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形成了完整的农民私人土地所有权。尉氏县的土地改革是在1950年6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指导下展开的。土地改革将农业资源在不同的阶级阶层中进行了重新分配,按照人口所在地分田地,初步建立了农业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地籍关联。土改后,尉氏县农村生产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农业税负相对较高,这些都是不利于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消极因素,也是农村面临的需要解决的急迫问题。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初级阶段,合作社按照社员入社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从每年的收入中付给社员以适当的报酬。在合作化推行的过程中,土改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所有权并没有得到法律有效的保护。两权合于集体(1956-1981):该阶段即合作化与人民公社阶段。随着1956底高级社化的实现,农地集体所有制得以建立,土改后农民土地所有权归并于集体。在农民逐渐失去土地的过程中,尉氏县合作社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计划,规划了周密的生产流程,以建立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联,但是小生产共同体并没有达到满足和保护农民经济需求的目的。1958年1月,国家颁布和实施了《户口登记条例》,严密的户籍制度阻断了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和向城市迁移的通道。1958年9月,尉氏县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化。1962年,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确立,大队和生产队两种基本核算形式在尉氏县并存。大队和生产队拥有的权利受到行政权力的严格限制,农地产权关系发生变异。从集体化到人民公社时期,在土地权属问题上,片面追求高公有化程度,集合农民财产为显着特点的集体化运动没有建立起农民的全国性联系和普遍自由交往,反而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形成了某种背离。公社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种根本性的改革才能改变僵化的现实。这一时期农地产权制度呈现出不完整性,工分制没有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人民公社、集体农作制度与农业生产利益不协调,政社合一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等特征。两权分置(1982-2013):“两权分置”在尉氏县的发展实践经历了包产到组、包产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组织形式,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农地产权制度演化变迁历程。1978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尉氏县迅速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它以农户或小组为承包单位,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发挥了小规模经营的长处,克服了管理过分集中和平均主义的缺陷,又继承了以往合作化的积极成果,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某些统一经营的职能,使多年来新形成的生产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尉氏县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人民公社时期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于集体格局,微观效率得到提升、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主要表现为: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内容完整化、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期限长久化、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性质物权化。“两权分置”作为实现农地集体产权有效形式,释放出了巨大的制度绩效。三权分置探索(2014-至今):2014年“三权分置”在尉氏县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实践探索,进一步丰富了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相互关系理论和实践价值。农地流转三权分置制度,是在两权分置演化实践基础上的又一次制度创新。“三权分置”对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边界的清晰界定,在微观上有利于提高农地使用效率,促进农村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宏观上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三权分置”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奠定土地制度基础,为推动经济新常态下的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同时,“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存在制度和法律方面桎抬,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利主体博弈造成权利益关系失衡风险,以及配套机制不健全限制经营权权能实现等障碍性因素。新时代持续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中共十九大报告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属于党的“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关的方针政策都具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型的大环境下,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保障农民权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下,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特征下,加速农业发展的宏观战略布局,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突破为重点,来探索农地流转的新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与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应继续本着产权分割、产权明晰、产权完整的路径进行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
邓群刚[3](2010)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文中认为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互助组至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体制终结的特殊历史时期——集体化时代,是中国山区变动最为剧烈和深刻的时期。在此期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山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一直是夺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孜孜追求的目标。以国家话语为中心的一系列山区建设工程,前后相继,一路走来,促使中国山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加强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当前学界方兴未l艾的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研究添砖加瓦,而且能够为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以山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利用新近发现的《乔钦起工作笔记》,结合基层档案材料和田野调查所得的口述资料,着重考察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山区、建设山区的总体历程,探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活动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影响山区的命运的,进而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历史地位和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反思。邢台县西部山区人多地少,长期存在一个粮食问题。由于耕地不足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传统社会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一方面向山要地、大修梯田,向河要粮、大造滩地,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采取大力兴修农田水利、修整土地、增施肥料、合理密植、推广新的耕作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农业机械等措施,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两者相结合,为邢西山区粮食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通过规模宏大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促使邢台县西部山区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奠定了基础。邢台县西部山区资源丰富,有着发展多种经营的良好基础,其中尤以经济林特产资源品种居多,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是受开发条件的限制,在传统时期山区资源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还比较重视多种经营的发展。其间虽也曾受到“以粮为纲”等政策的影响,但是“文革”后期,山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山区建设没有了后顾之忧,山区建设方针实现了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的转变,以林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获得了发展空间,邢台县西部山区从此踏上了富裕之路。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产的生命线。由于乱伐滥砍、毁林毁草、开荒种粮、放牧过度等历史原因,传统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区群众深受其害。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合作化时期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沟谷治理、大跃进时期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大造林、调整时期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文化大革命时期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经济沟建设等阶段,最终实现了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的转变,最终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蓄水保土之路,影响全国。靠山吃山,靠山用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是会吃和会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既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袭击的考验,又遭受过多年“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但出于国家不断的调整政策,广大基层干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山区群众的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三大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邢西山区传统时期“穷山恶水”的面貌,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影响全国的“太行山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三大历史性转变的实现,与集体化时代实行的集体化体制、基层干部的素质、乡村政治结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具有密切的关系。当前的山区建设应该在山区建设的规划、多种经营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干部的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代精神的发扬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易新涛[4](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齐成喜[5](2005)在《天津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2020年发展方向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历史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专家采访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50多年的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2020年的耕作制度发展进行了预测,进而提出了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对策。 1.确定了新形势下天津市农业耕作区划 在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基础上,对天津市农业耕作区划的各个区域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分析,共划分四个农业耕作区,即近郊都市农业耕作区、滨海农业耕作区、中南部平原综合农业耕作区、北部生态农业耕作区。根据各个分区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都市农业圈、滨海农业产业带和中南综合农业带、北部生态农业区”即“一圈、两带、一区”的区域农业发展概念。 2.系统地研究了1949年-2003年天津市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1949年以来,天津市耕作制度不断优化,促进了种植业结构、农业结构及农村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复种指数先增后降,先由105.48%增加到149.23%,后又降低到119.8%,近年呈现稳定发展趋势。作物布局出现专业化、区域化的趋势,逐步形成了设施蔬菜种植区、棉花种植区和粮食种植区;种植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土地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轮作进一步减少,连作面积增加,年限加长;科学技术水平幅度提高,作物新品种、设施农业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产水平。 种植业内部粮食比重下降了39%,经济作物比重上升了37%,粮食、蔬菜、棉花总产量分别增加4倍、23倍、16.6倍;粮食自给率下降到24.41%,全市粮食消费量和农村粮食消费量分别增加了80.54%、38.08%,根据长期变化的趋势,天津市粮维持在20%-40%是比较合理的区域。 农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农业比重下降了43.99%,畜牧业比重上升了32.63%,渔业上升9.11%,林业稳步增长。 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村总产值增加了100倍,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42.59:53.02:4.39调整为8.01:74.03:17.96。乡村从业人员增加了17.59%,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例下降了23.3%,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例上升了16.88%、6.34%:农民人均纯收入逐步提高,增长了129.24倍。 天津耕作制度演变的基本规律是:大城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为:城市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需求的增加,伴随着资源(耕地面积、水资源等)的减少→粮食面积减少、经济作物增加(第一产业比例下降、农业比例下降)→粮食自给能力下降、肉蛋奶的供应能力上升、农业劳动力减少→经济效益的提高(亩耕地产值、劳均产值、人均收入)→促进农业多样化和农村多元化→城乡→体化发展;城市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是推动大城市耕作制度发展和调整主要动力;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耕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农业政策保证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根本保证。 3.天津市耕作制度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耕作制度的演变受到了城市发展、生产条件和投入水平、水资源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978~2003年天津市城市化率由49.00%提高到59.37%,而耕地面积由469400 hm2减少到418527 hm2,减少了10.84%;天津市农机总动力、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塑料薄膜使用量分别增加了1485倍、634.47%、269倍、171.47%,这些变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农业用水日益紧张,使水稻、小麦等耗水作物面积减少,相应地棉花等耐旱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各影响因素与耕作制度演变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对耕地面积的影响,各要素的顺
刘应祥[6](1978)在《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 下决心夺取小麦丰收——省革委农办副主任刘应祥在全省夏粮生产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文中指出 同志们:我们这次夏粮生产会议,是在全国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认真落实新时期的总任务,深入揭批“四人邦”,整个国民经济正在出现全面跃进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交流小麦生产经验,揭矛盾,找差距,制定规划,研究措施,组织小麦生产大干快上,争取明年夏粮200亿斤,为落实新时期的总任务作出较大的贡献。
《湖北农业地理》编写组[7](1978)在《关于鄂西北山区农业发展问题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 本区位于我省西北部,属鄂西山地的一部分。土地面积约三万六千多平方公里。境内山脉广布,峯峦重(?),谷深坡陡,且地处僻远,交通不便。因此在我省农垦史上,开发时间较晚①。解放以前,反动统治对山区人民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更使其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水平极为低下。解放以后特别是“农业学大寨”运动蓬勃开展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整个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1975年本区
中共英山县委宣传部,《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哲学组[8](1978)在《照唯物辩证法办事 坚持高标准学大寨》文中认为 前言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有如波涛汹涌的长江大河,奔腾澎湃,一往无前。在这场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中,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自觉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个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尖锐武器,意义极其重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1—362页)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也指示我们:
罗葆兴[9](1977)在《从花生特性看粮油改制》文中研究说明 改革耕作制度,增加复种指数,是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发掘土地潜力,培养和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多种、高产、多收的一项战略性的措施,是农业大上快上的重要途径。我省稻田大面积发展的一年三熟制,主要是麦、稻、稻和稻、稻、稻,此外,还有较大面积的薯、稻、稻,豆(黄豆、蚕豆、碗豆)稻、稻、麦、花生、稻等。这些一年三熟制中,如果禾本科谷类作物比例大,消耗地力较多。据粗略估计,假定三季连作稻,年亩产稻谷2000斤(谷秆比以1:1计,则稻秆亦有2000斤),一般要吸收N40斤,P2O520斤,K2O50斤。如在中上肥田,稻株吸收的养分,约有50%来自土壤,50%靠肥料供应。土壤中N、P较缺,通过施用土杂肥或其他农家肥P、K容易得到满足,主要矛盾是N肥不足。而豆科作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对培养和提高土壤肥力有良好作用,特别是解决N肥问题是一条重要门路。花生是豆科作物,也是我省主要的油料作物,麦—花(生)—稻耕作制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近年各地试行
铜仁地区农科所耕作制度调查组[10](1977)在《铜仁地区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 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的过度地段,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逐渐倾斜,生物气候条件也反映出过度地带的特点,具有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特征,是一个适于稻麦两熟积极发展双季稻及经济作物的地区。 全区有耕地271万亩,分布在海拔200米到1200米的范围内,每人平均有耕地1.16亩。解放前生产水平极低,复种指数仅112%,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集体化的道路,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和“农业学
二、改革耕作制度 促进农业大上快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耕作制度 促进农业大上快上(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1949-至今) ——以河南省尉氏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溯源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土地权能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 |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时段选取与分期理由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期望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两权合于农民(1948——1955) |
第一节 土地改革时期尉氏县农地产权变革 |
一、土地改革与农民土地所有制建立 |
二、尉氏县土改过程 |
三、两权合一在农地产权制度演进过程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农业集体化时期尉氏县的互助组和初级社 |
一、互助组和初级社的发展 |
二、互助组和初级社的特点及其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 |
第三节 尉氏县农地产权制度阶段性特征及其历史价值 |
一、资源的重新分配 |
二、农村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 |
小结 |
第二章 两权合于集体(1956—1981) |
第一节 尉氏县两权合一的高级社 |
一、尉氏县高级社的建立和发展 |
二、高级社之两权合一 |
第二节 尉氏县两权合一的人民公社 |
一、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尉氏县“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之建立 |
二、公社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之两权合一 |
三、“包奖结合”的尉氏县模式 |
第三节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时期尉氏县人民公社之特点 |
一、人民公社的平调之风 |
二、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和平均主义 |
第四节 尉氏县土地产权的特点及其生产效率 |
一、生产对土地所有权不完全 |
二、劳动工分制无法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
三、人民公社、集体农作制度与农业生产不协调 |
四、政社合一不利于按经济规律办事 |
小结 |
第三章 两权分置(1982—2013) |
第一节 尉氏县两权分置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一、联产到组责任制的演进特征 |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 |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产权界定 |
第二节 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
一、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内容完整化 |
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期限长久化 |
三、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性质物权化 |
四、两权分置与农村土地产权边界 |
第三节 尉氏县两权分置农地产权制度实践与绩效 |
一、两权分置农地产权制度实践 |
二、两权分置农地产权制度绩效 |
小结 |
第四章 三权分置探索(2014—至今) |
第一节 新一轮农村土地产权变革与三权分置 |
一、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置的制度创新 |
二、三权分置:维护所有权、保障承包权、放活经营权 |
第二节 “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实践探索 |
一、尉氏县农地流转情况的实践探索 |
二、开封市耕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地流转实践案例 |
三、开封市七彩虹农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农地流转实践案例 |
四、尉氏县欣富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地流转实践案例 |
第三节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
一、延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现实意义 |
二、重构集体所有制下的农地产权结构 |
第四节 农地三权分置历史意义和制度优化 |
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历史地位及其评价 |
二、尉氏县三权分置制度创新与优化 |
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持续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创新选择 |
第一节 尉氏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困境及发展 |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困境分析 |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尉氏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创新路径选择 |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发展理念创新 |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运行环境创新 |
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 尉氏县农地流转实践案例承包经营相关合同 |
(3)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资料介绍 |
五、概念说明 |
六、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传统时期的邢西山区状况 |
第一节 邢西山区的社会生态 |
第二节 邢西山区的资源开发 |
第三节 生态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战争状态下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组织起来,生产度荒 |
第二节 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农业 |
第三节 以副补农: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副业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
小结 |
第三章:山区建设的起步:合作化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必须解决粮食问题:农业 |
第三节 植树造林,绿化山区 |
第四节 多种经营 |
第五节 从沟谷治理到综合治理:合作化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建设繁荣幸福的新山区":"大跃进"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 |
第二节 人民公社在山区:邢西山区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完善 |
第三节 山区农业大跃进 |
第四节 多种经营与社队企业 |
第五节 大造林:大跃进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
第六节 山区农村电气化的初步尝试 |
小结 |
第五章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调整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山区建设方针的形成 |
第二节 一手抓川:修滩地 |
第三节 下楼出院:山区的半机械化工具改革 |
第四节 一手抓山: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战天斗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山区建设方针的确定 |
第二节 向山要地:综合治理英谈沟 |
第三节 向河要地:决战南河滩 |
第四节 建设高标准大寨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第五节 一种、二养、三加工、四采掘:多种经营 |
小结 |
第七章 太行山道路的先行者: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 |
第二节 科技初进太行山 |
第三节 "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
第四节 办企业,跨小康 |
第五节 新世纪,再创业 |
第六节 集体化道路的坚守者 |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二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集体化时代的邢西山区建设所留下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5)天津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2020年发展方向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材料与方法 |
第四章 天津市耕作制度的现状特征 |
4.1 天津农业资源概况 |
4.2 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特征 |
4.3 农业耕作区划特征 |
4.4 各农业耕作区布局及耕作制度特征 |
第五章 天津市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 |
5.1 天津市农村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
5.2 天津市农业内部结构演变特征 |
5.3 天津市耕作制度50年的总体演变特征 |
5.4 各耕作区耕作制度演变特征 |
5.5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粮食供应水平变化 |
5.6 天津市耕作制度演变规律 |
第六章 影响天津市耕作制度演变的因素变化分析 |
6.1 城市化水平的变化 |
6.2 农业生产条件和投入水平的变化 |
6.3 养殖业发展的变化 |
6.4 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
6.5 科学技术的影响分析 |
6.6 各影响因素与耕作制度演变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七章 天津市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预测与发展方向 |
7.1 天津市耕作制度主要影响因素发展预测 |
7.2 种植业结构优化预测 |
7.3 天津市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预测 |
7.4 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方向 |
第八章 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对策 |
8.1 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原则 |
8.2 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存在的问题 |
8.3 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对策 |
8.4 天津市各农业耕作区耕作制度发展对策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改革耕作制度 促进农业大上快上(论文参考文献)
- [1]萧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1964-1980)[D]. 姚瑞丽. 安徽大学, 2021
- [2]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1949-至今) ——以河南省尉氏县为例[D]. 刘英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3]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D]. 邓群刚. 南开大学, 2010(10)
-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5]天津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2020年发展方向及其对策研究[D]. 齐成喜.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6]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 下决心夺取小麦丰收——省革委农办副主任刘应祥在全省夏粮生产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 刘应祥. 河南农林科技, 1978(05)
- [7]关于鄂西北山区农业发展问题的初步探讨[J]. 《湖北农业地理》编写组. 华中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8(01)
- [8]照唯物辩证法办事 坚持高标准学大寨[J]. 中共英山县委宣传部,《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哲学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02)
- [9]从花生特性看粮油改制[J]. 罗葆兴. 广东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7(02)
- [10]铜仁地区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J]. 铜仁地区农科所耕作制度调查组. 贵州农业科技, 197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