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坪米心水青冈林的结构和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高香琴[1](2018)在《梵净山水青冈林的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文中提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是保护人类共有自然财富的重要方式,了解梵净山水青冈林的群落学特征以及探究其世界遗产价值,以期为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撑。根据地理学、地质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基本原理,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凸起于喀斯特海洋的变质岩山体的梵净山地区,选择对当地生态主导性和控制性最强的水青冈林为研究对象,在室外工作与室内工作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三条调查样线和6个固定样地,样地大小为30×30m,每个样地内设置9个10×10m的样方,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梵净山水青冈林的群落学特征,结合全球对比分析,将梵净山的水青冈林与世界已有的世界遗产地、世界遗产提名地以及亚热带有典型水青冈林的重要保护地进行对比分析,使梵净山水青冈林的价值上升到世界遗产的高度。(1)梵净山为亚热带地区显着凸起于喀斯特环境的变质岩地质“孤岛”,由于其较大的海拔高差、温湿的气候环境以及肥沃的土壤环境等,保存了原始、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水青冈林。其三类水青冈种群(长柄水青冈种群、亮叶水青冈种群和米心水青冈种群)均为衰退型,但大树无衰老迹象,长势良好。水青冈群落中物种组成丰富,区系复杂、古老、热带性质明显,层次结构稳定,多常绿成分。梵净山地处中亚热带,是一座显着隆起于四周喀斯特区域的穹窿状断块山地,是同纬度地区森林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多种古老孑遗物种的重要避难所和保存地之一。第三纪孑遗植物水青冈是梵净山分布面积最广,垂直分布幅度最大,并能以其为建群种组成大面积森林的高大落叶乔木。水青冈林分布区的气候,总体上具有冬季寒冷不干燥,夏季温凉多暴雨的特征;土壤以山地黄壤和黄棕壤为主。三种不同类型的水青冈种群中长柄水青冈种群和亮叶水青冈种群均以多百年以上大树、自然更新不足为特征,且亮叶水青冈种群是梵净山最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米心水青冈种群由于以树型偏小、株数丛生为特征而几乎不构成优势种群。在梵净山,由三种水青冈种群及其他植物种共同组成的水青冈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其中木本植物178种,分属47科,93属,草本植物120余种,分属28科,47属,具有多常绿植物、群落区系复杂,多热带成分、空间层次结构特殊,呈双峰分布的群落特征。(2)梵净山是唯一位于亚热带、唯一代表了亚热带地区水青冈属植物演化过程、唯一同时保存三种不同水青冈种群的世界遗产提名地。梵净山的水青冈林是亚热带范围内面积最大、连续分布面积最广、物种多样性最丰富以及水青冈种群最多的水青冈林。梵净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保存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水青冈,与白神山地和欧洲的单种水青冈林存在显着区别,且梵净山保存了亚热带地区的水青冈树种基因库,此处古老原始的水青冈林还是梵净山特有的黔金丝猴觅食、隐蔽、嬉戏以及繁育的关键场所;白神山地以及喀尔巴阡山和欧洲其他有典型水青冈林的地区则保存了温带水青冈树种基因库,是当地各物种的栖息地。梵净山所处的地理环境、保存的水青冈树种、水青冈分布的海拔范围以及存在大面积水青冈的意义,均与已有的两处世界遗产地存在显着区别;梵净山是唯一同时保存三种水青冈树种、唯一位于亚热带地区、唯一代表了亚热带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典型,奥林匹斯山和北品都斯山国家公园仅保护了欧洲水青冈,赫卡尼亚森林仅保护了东方水青冈,且三地的水青冈林均记录了欧洲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演化历史和保存温带生物基因库。梵净山于提名地之中,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梵净山保存了亚热带面积最大、连续分布、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水青冈林,优于亚热带其他地区的水青冈林,具有典型性。(3)梵净山以水青冈林为代表的典型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是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演化的杰出代表,水青冈林以其孑遗属性展现了独特的生态过程,包括水青冈属植物在梵净山的定居、演化过程,水青冈属植物与林下生物的协同共生(进化)过程,以水青冈林为栖息地的生物的演化过程。梵净山水青冈林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主导性与控制作用最强,这在系列垂直带谱中具有独特性。水青冈林是梵净山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最重要自然栖息地,特别是从科学和保护角度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如黔金丝猴的栖息地。分析梵净山水青冈林的世界遗产价值,从起源特征来看,白垩纪时梵净山出现水青冈,说明此地是水青冈属植物的起源地之一。从生境特征来看,梵净山水青冈林是世界水青冈林在亚热带地区的典型代表。从种群特征来看,梵净山水青冈种群是世界水青冈属的重要组成部分;梵净山是世界水青冈种群的重要基因库之一和保存地之一,也可能是水青冈属植物在中国分布的重要转折点。从群落特征来看,梵净山水青冈群落丰富了世界水青冈群落的常绿成分以及与古老水青冈林协同共生(进化)的物种种类;梵净山水青冈群落在区系上具有古老性、生态演化过程的孤立性、复杂性、多样性及偏热带性等特征,若梵净山被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则其更具热带性质的群落将填补全球水青冈世界遗产系列在亚热带地区分布的空白。其生境特征、种群特征、群落特征共同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ⅸ)和标准(ⅹ)。
李士超[2](2018)在《万朝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运用植物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参考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和原则对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的落叶阔叶林植被进行了调查与分类,对群落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万朝山自然保护区典型落叶阔叶林群落—米心水青冈林进行了详细的群落学研究,结果如下:(1)万朝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植被分类表明,保护区落叶阔叶林可以分为21个群系。保护区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400m之间,一般位于山坡的中、上部,呈不连续的片状分布,落叶阔叶林植被类型较为丰富。在这些植被群系中,米心水青冈群系、锐齿槲栎群系、巴山水青冈群系是保护区原生性比较明显的落叶阔叶林类型,受人为干扰较少;水青树群系、金钱槭群系、领春木群系为珍稀濒危群落类型,起源古老,对这些植被类型应加强保护。(2)米心水青冈是万朝山保护区具有代表性的落叶阔叶林,在保护区分布广泛,在米心水青冈群落样方中共记录到植物182种,隶属于60科122属,物种丰富度较高。(3)米心水青冈群落主要分布在山地阴坡或半阴坡,分布地域坡度较大,且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米心水青冈群落外貌整齐,总盖度较大,一般分为乔木层(T1)、乔木亚层(T2)、灌木层(S)和草本层(H)。若以分株干计,米心水青冈为聚群分布;若以母株计,米心水青冈则为均匀分布。(4)万朝山保护区米心水青冈群落物种生态型分析表明,高位芽植物共有107种,占样地内物种总数的58.8%;地上芽植物共有11种,所占比例为6.0%;地面芽植物共有48种,所占比例为26.9%;隐芽植物共有9种,所占比例为4.9%;一年生植物共有7种,所占比例为3.8%。米心水青冈种群中高位芽植物居多,其次是地面芽植物,一年生植物所占比例最小,其生活型谱均大致呈“L”型。(5)米心水青冈胸径、树高的最优生长模型是幂函数模型,其表达式为H=2.198D0.634,决定系数R2=0.923。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米心水青冈树高、胸径的实测值和预测值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409>0.05),实测值与预测值较为接近,表明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米心水青冈的胸径或树高数值。
张毅[3](2017)在《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景观特征及其地学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变化和环境变迁是第四纪地质研究的重要问题。作为生态系统重要成分部分的植被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区域尺度植被变化与环境关系探讨有助于增进对全球植被变化机制及区域敏感性的理解,是解译大尺度植被与全球变化关系的基础。植物功能型是基于IGBP的核心计划GCTE提出来的。植物功能型的划分可以有效地将小尺度的植物响应环境变化的性状及功能参数引入到植被模型、生物地理模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等模型中,用以研究不同尺度下植被响应环境的定量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全球变化下的植被响应及其反馈机制。虽然植物功能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全球尺度上尚无一套统一的表征区域植物性状或功能性状系统,仍需加强对区域植物性状或功能性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神农架地区地处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东段,印支运动至燕山运动孕育了本区地貌骨架,后受第四纪气候环境影响,区域地貌复杂。神农架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是研究地质、地貌、生物、环境的理想场所,也为局域尺度上研究植物功能性状提供了良好条件。文献分析表明,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植物功能型的环境背景基础及植物功能型相关特征与环境关系展开。侧重点是植物相关特征与环境关系、生态保护方面的研究以及探讨神农架地区环境变迁、气候变化及其综合效应。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孢粉分析所揭示的古气候与植被演化的关系、气候变化的石笋记录分析、冰期和冰川地貌的研究及区域影响、土壤及与植物的关系及其他相关研究。景观视角的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特征及其地学响应研究目前尚不多见,而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是具有较大科学价值和实际价值的。这种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复杂地形下可较为细致地探讨植物群落与群丛层次植物性状和植物功能性状对生态环境的指示作用,揭示区域植被格局变化中环境的作用意义,强化对植被变化过程机制的理解,为更好地了解全球变化对植被作用奠定基础。二是本研究旨在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格局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推进第四纪全球变化的研究。神农架地区地处扬子板块北缘和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东段的扬子与秦岭两大块体碰撞拼合区,大地构造运动、第四纪冰川地貌等因素对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具有较大影响,本研究可以丰富全球变化、环境变迁、植被格局等领域研究的内容。三是在复杂地质构造与地形保护下,本区植被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植物功能型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地学效应的探讨,将有助于解译研究区复杂地形对植被保护作用提供的屏障机制。同时,本研究深入研究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景观特征、探寻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提出有效的保护植物景观与植物资源利用措施,对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地质公园发展及国家公园制度建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研究神农架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与演化的特征上,探讨了植物功能型景观格局特征;采用生态梯度与因子分析法,研究了环境因子对研究区植物功能型格局的控制作用,为定量分析地形与地质因素对植物功能型格局影响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为前提,在分析区域林地植被生长时空分异的基础上,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文献与野外调研,划分了一套适合分析复杂环境与植被关系的林地植物功能型,运用文献法、景观生态学法、RS/GIS技术空间分析法、生态梯度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景观特征及其与立地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地形因子与地质因子对植物功能型格局影响,旨在为解译研究区复杂地形对植被在第四纪冰期中的保护作用提供一点帮助。文章立足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视角,揭示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与环境的内在关系。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框架;科学界定了研究区范围并揭示了其区域特征;通过文献分析,厘清了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从整体上分析了神农架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景观的变化,揭示了在这一背景下植被景观的变化特点;通过研究植物生长空间分异特征与规律为植物功能型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划分研究区的植物功能型;在前述工作基础上,基于景观视角分别从景观格局特征和物候动态变化特征两个方面揭示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景观特征;进一步分析地质地貌与植物功能型景观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重点分析了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景观特征的地学响应。通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林地是研究区主要景观要素,土地类型空间分布有明显的自身环境特色,二十年来土地类型主要表现为耕地大量流转为林、草地、建设用地。林地占研究区总面积80%。林地在海拔上面积百分比随海拔增高呈一单峰曲线,中海拔区分布比例最大;耕地与人工表面在海拔、坡度、坡向上面积百分比与林地呈负相关;湿地与人工表面相对集中在海拔600米以下地区,湿地面积百分比随海拔增高而减少,集中于低坡度无坡向地区。土地分布表现出较强的环境约束性。上世纪最后十年耕地大量流转为林、草地、建设用地;本世纪初五年耕地大量流转为林、湿地、草与建设用地,其他用地转耕地、其他用地转林地与湿地;本世纪初后五年耕地大量流转为林、建设用地、草地与湿地。转变与全国范围内耕地增减及林地增减时间不一致,源于研究区山高坡陡,生态脆弱,地处汉水与长江分水岭,为丹江口水库与三峡水库的库区的生态屏障,库区生态建设是土地类型流转的主要驱动力。第二,植物功能型景观指数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分异特征,与环境要素分布差异有空间耦合性;植物功能型景观具有连通性强、优势种明显、同类互邻性强但又呈分散分布的特征,斑块形态具有显着类型间差异。斑块尺度上,植物功能型斑块指数高低值在空间分异现象明显,与地形、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耦合性。类型尺度上,斑块形态具类型分化,分布具有较均衡,分离度强的特点;景观尺度上,植物功能型斑块空间分布具有显着分异现象,具有斑块形态较复杂、同类斑块结点比例大,连接性强,分散度强,空间分配较均衡的特点。相似邻接比例与散布与并列指数、分离度指数整体高,说明景观具有同类斑块相互衔接而不并列相邻的现象,表现出较好的廊道作用与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效能。第三,植物功能型生长变化有增加趋势,物候生长开始与结束时间具有提前、生长期缩短、年生长最大值变小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有显着地类型差异,物候变化格局具有多种变化趋势并存的现象,变化格局及植物功能型分布格局在环境因子变化梯度上呈相互分离分布。植被年生长具有显着的周期性波动现象,年间变化具有增大趋势。其中,稀疏乔木林增长速率最大,落叶针叶林最小,仅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针叶灌丛、草丛、稀疏乔木林四种增大在99%置信区内。年变化速率在空间上具有减小、不变与增大三种变化趋势并存的现象,但变化面积很小;模拟的物候生长季开始时间、生长季结束时间变化都具有提前,生长季变短,生长季最大值变小的趋势,生长季长度变化主要受生长季结束时间决定;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现象,与其他区域表现不一致。在空间上,物候的变化具有显着性提前、不变与推后及无显着性变化多种趋势并存的现象,以没显着性变化为主。植物功能型物候变化的空间差异,显着地受环境因子分布差异影响。对物候变化格局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土壤碎石体积百分比、土层质地、土壤溶质化学性质,他们可能是通过土壤剖面构型上下层物理化学性质影响排水状况来作用植物功能型在空间上分布的。地形可能是影响空间上水热组合类型与土壤母质类型,导致土壤剖面构型变化来调节植物分布与生长变化的。植物功能型空间分布显着地受海拔高度、坡度、坡向、降雨量、最低极端气温、积温、土壤土壤剖面构型分层与其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影响。第四,研究区气候要素对植物功能型格局形成与发育有明显地调控作用,植被与气候间建立了稳定的双向反馈关系。第四纪以来,研究区气候经过了多次冷暖变化旋回,植被组成成分与格局随着气候冷暖变化而发生变化。全新世大暖期以来,本地植被分布格局基本形成。在地质地形与气候长期作用下,区域气候与植物功能型格局导致植被对气候变化具有反向作用的能。体现在植物与气侯间具有长期、稳定动态变化关系。降雨量与温度增加会导致植被生长变化,生物量开始升高或下降,后却下降或升高,至恢复到原水平为止。可能是气候变化产生的植被生长引起区域蒸发与蒸腾作用增加,土壤水分散失,云量增加,辐射强度减弱,气温下降导致植被生长受到抑制。第五,地形高程、坡度、坡向与植物功能型景观指数有显着地相关性,体现了地形差异对植物分布具有显着地控制作用。高程与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形状指数、分维数、相关外接圆、邻近指数值的大小呈正相关,与面积周长比率值呈负相关,与植物功能型的景观总面积、相似邻接比例、散布与并列、Shannon’s多样性、Shannon’s均匀度值呈正相关,而与斑块密度、分维度、景观分离度、斑块丰富度密度的变化呈负相关。与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在海拔高度上分布相反。坡度与形状指数、分维数、相关外接圆、邻近指数值呈正相关,与斑块面积的关系则较为复杂,存在21?阈值;大于21?坡度上,土壤受侵蚀加大,砾石化程度增加,斑块密度、景观分离度增大,斑块破碎化增加,景观总面积、相似邻接比例将会减少,分维数加大,景观异质性增强。受坡度与高程共同影响,高海拔区,相关外接圆、邻近指数值增大,植被沿山环带状分布加强。低海拔高程区,连通性变差,破碎化程度增大,与人类活动有关。地形起伏度与斑块分维数、相关外接圆、邻近指数值呈正相关,与植物功能型的景观总面积、相似邻接比例、景观分离度、散布与并列、Shannon’s多样性、Shannon’s均匀度呈负相关,与分维度、斑块丰富度密度呈正相关。与对景观指数作用是一致的。因城口-房县断裂,本区北为褶皱冲断带,南为滑脱褶皱带的弧形构造带。受神农架、黄陵隆起影响构造带呈弧形向南凸出,发育-套下古生界、中新元古界的浅变质岩系。数字模拟地形图揭示了存在青-襄断裂北侧向南逆冲推覆与南部以褶皱作用。山体阴影、高程、坡度反映坡度高程与断裂的关系。有些出露地层在不同地形上的面积分配具有显着地差异性,可能是因岩性的抗风化程度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地形。说明地质作用是通过区域地形的控制作用来实现对植被分布格局影响的。本文以植物功能型为分类单位而不是植物种、植被群系或植被型为研究对象,有别于以往研究。这种研究不仅为大尺度植物功能型与环境的关系提供参考,还可以为一直有争议的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与交错带边界的划定提供依据。研究成果表明,本研究划分的植物功能型生长与物候参数不仅在年内、年间变化速率有类型间分化,从宏观分布格局上也能反映植物在环境梯度上的分布差异与联系,说明构建的植物功能型体系为从宏观上理解与解释微观样方上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与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提供依据。当然,植物功能型及其景观特征可以从多学科多角度揭示,本文主要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从植物功能型特征与环境(地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视角做了分析,还有待于运用综合比较研究方法和范式做进一步研究。从内在机理而言,植物功能型及其景观特征的地学响应应该是一个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的耦合过程,逻辑关系非常清晰,但内在机理复杂,对这种规律的认识和揭示还有待深入。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的耦合过程的研究和规律的揭示及人类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神农架地区与神农架林区的比较研究等问题都是下一步需要加强的问题。
姚兰[4](2016)在《湖北木林子保护区15hm2大样地森林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文中研究表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纬度偏北或海拔偏高处,由于适应低温环境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落叶成分,而形成的林冠层常绿和落叶树种共同占据优势的植被类型。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鄂西南山地中亚热带偏北的武陵山脉,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该区域目前还没有开展基于大样地的群落结构与动态、环境因子的空间异质性、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功能及谱系多样性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本文依托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按照CTFS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于2013年建立了湖北木林子自然保护区15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基于大样地木本植物个体及环境的首次监测数据,采用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统一调查研究方法,对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大样地以20m×20m样地为空间单元,将地形和土壤因子进行约束聚类,划分出的山脊、坡地和沟谷三类生境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大样地内土壤酸性强,有机质、有效氮、全氮、有效钾丰富,有效磷、全磷亏缺,全磷是大样地内土壤变异的主导因子。大样地内土壤因子的富集程度、空间格局、空间相关性与变异特征明显。2.大样地内共有DBH≥1cm的木本植物228种、84189株,分属于61科、112属。在区系组成上体现了其物种起源古老,原始成分丰富,单种及寡种科多,具有明显的温带植物属并含有丰富的热带成分的过渡性的特点。在物种组成上,其主要科为山茶科和壳斗科。低密度种是大样地内物种组成的主要组分,占所有物种的49.56%,具有萌生现象的物种占60.1%。3.大样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个体多度均随高度与径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优势种群的动态趋势有进展、近期处于稳定状态但远期将趋于衰退、衰退、波动4种类型,大多数优势种群的结构特征揭示其具有良好的更新,群落整体上正处于进展演替过程中。大多数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一定尺度内呈集聚性分布,但集聚强度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4.大样地群落内植物的功能多样性随空间尺度与生境条件而发生变化,其功能丰富度随尺度显着增加,功能均匀度随尺度显着降低,功能分离度、功能离散度和Rao’s二次熵在不同尺度上存在差异。不同的生境类型,从山脊至沟谷,其功能均匀度、功能分离度均有上升趋势,功能离散度和Rao’s二次熵均显着降低,功能丰富度差异不显着;大样地群落物种的谱系多样性随取样尺度明显增加,且与物种丰富度高度相关,但谱系多样性在不同生境中无明显差异。5.大样地内树木邻体间相互作用随空间尺度与生境条件发生相应变化。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加,竞争作用比促进作用更普遍。竞争作用的重要性与强度在沟谷与山脊中均高于促进作用,以山脊群落植物相互作用强度最高,发生更普遍。
田宇英[5](2014)在《亮叶水青冈落叶阔叶林的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位于泰宁县西北部的福建峨嵋峰自然保护区的山地亮叶水青冈落叶阔叶林的群落生态学进行研究。研究采取典型取样的调查方法,从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优势度、种群结构、生态位以及种间关联性等几个方面深入开展亮叶水青冈落叶阔叶林的调查研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峨嵋峰亮叶水青冈群落中,将所调查到的植物按分布区类型从科属层面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主要有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东亚和北美间断以及东亚分布等分布区类型。通过科属区系成分分析表明:泛热带和北温带区系地理成分比例较大,说明该群落的区系成分有从亚热带逐渐向暖温带过渡的性质。(2)峨嵋峰亮叶水青冈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其中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3.34,乔木层为3.04,草本层为2.95。灌木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8,乔木层为0.83,草本层为0.81。综合表明: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3)峨嵋峰亮叶水青冈群落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和群落优势度呈下降趋势。灌木层的优势度小于乔木层和草本层。(4)从海拔1480m开始,随着海拔的升高,亮叶水青冈的种群径级范围从Ⅰ级到Ⅵ级都有分布的情况变为只有Ⅱ,Ⅲ级分布,在海拔1480-1499m处有大径级缺失的情况。种群结构随海拔的升高从增长型种群向衰退型种群转变。(5)峨嵋峰亮叶水青冈群落中,生态位宽度排在前3位的是鹿角杜鹃(1.81),浙江山茶(1.309)和亮叶水青冈(1.251),亮叶水青冈与湖北海棠和茶条果的重叠值分别为0.395和0.403,说明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与其它树种可能产生较大的生态位重叠。(6)峨嵋峰亮叶水青冈群落的乔木层和林下层总体联结性均呈现出不显着正相关,表明峨嵋峰亮叶水青冈群落正在向稳定阶段发展。
李雨潼[6](2011)在《城市化过程中景观尺度结构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随着一个区域的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景观结构和功能亦将产生序列性的自适应变化,以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城市景观以其强大的辐射和渗透能力不但决定着自身的结构和格局特征,还对周围其它景观类型的结构有着显着的约束作用,引起城市周边特别是城郊发生景观演化和格局变化。而这种景观演化和格局的变化正构成了城市化过程。研究城市化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是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的重要方式。而对景观特征尺度的研究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测量尺度以揭示景观格局的规律性,同时也有助于揭示景观变化的模式和动力学机制。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景观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南京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之一,其城市化进程对于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探讨城市化过程中景观特征尺度结构特征的变化,本文利用南京地区1988、1998和2006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应用小波分析和局部样方方法分析技术分别对1988-2006年南京市城郊浦口、河西、江宁和仙林四个区位的景观尺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中心城区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有:通过小波分析发现,1988-2006年中心城区及城郊各区位都存在4个特征尺度域,且不存在明显的等级嵌套关系;在研究期间城郊4区位各个尺度域的变化趋势一致,只是变化的速度和幅度有所差别,而且较小型尺度域(尺度域1、2)的变异系数普遍大于较大型尺度域(尺度域3、4)的变异系数,表明较大型尺度域内尺度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小型尺度小,发育程度相对较高;比较城郊江宁、河西、仙林和浦口不同时期同一尺度域的变异系数发现各区位中型和大型尺度之间的异质性会随着城市化进程发生节律性的变化。对同一时期不同区位的特征尺度域比较发现,尺度域4在三个时期内各个区位间均无显着性的差异,然而主城区与城郊各区位在其他三个中小尺度域中基本都存在差异性,而且各中小型特征尺度的平均尺度值小于其他区位,表明城郊中小型粒级结构与城市中心区相比相对较粗,而最大的尺度(由一定区域范围大型道路切割而成)在各区差异性并不显着。对同一区位不同时期间的特征尺度域比较发现,特征尺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继承的现象,但有时仅发生在个别的尺度域,并且因局部区位性的差异,会出现在不同的尺度域上。同时发现在景观演化的过程中存在突变与稳定相间的各个阶面,并将稳定的阶面视为景观的亚稳定阶段。局部样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中心城区外,其他城郊各区位的景观异质性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状态或先降后升。中心城区相对城郊而言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检测出的特征尺度与城郊各区位比也相对显着,这可能和中心城区城市化程度有关。同时与小波分析得出的特征尺度数量相比,局部样方方差分析的所得到的尺度数量明显少于前者。尽管局部样方方差分析能将研究区景观结构最主要总体平均结构特征反映出来,但没能揭示出各区位景观格局的多尺度结构。
刘春生[7](2010)在《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黄山木兰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数量生态学的方法,从植物区系、群落和种群生态学的角度,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木兰群落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包括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种群结构、种群分布格局、种内种间竞争关系、优势种群生态位等。目的在于分析黄山木兰现状及濒危原因,旨在为黄山木兰野生资源的保护和扩大、.营造人工林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濒危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上述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结论:九龙山黄山木兰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60种,分属30科46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3种,单子叶植物1科3属4种,双子叶植物27科41属53种。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属热带分布的属有17属,占总属数的37.778%,温带分布的属有28属,占总属数的62.222%,九龙山黄山木兰群落植被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叶的特征以中叶、纸质的单型叶为主;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都偏低;群落优势种和伴生种分别为黄山木兰和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依据径级频率分布的形状,将各树种的种群结构归纳为5种类型,并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分别讨论其更新类型,随后对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进行了诊断;单峰型的枫香(Liquidamber formosana)、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和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等阳性高大乔木,为先锋群落优势种或林窗更新种,在演替后期比较稳定的群落中,将最终衰退消失;间歇型的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山矾(Symplocos sumuntia)、多脉冬青(Cyclobalanopsis multiervis)等常绿阔叶树种和黄山木兰等落叶阔叶树种,种群结构为不连续生长型,更新具有波动性和机会性,介于顶级群落先锋种和优势种之间;逆-J型的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多脉青冈为强耐荫性的常绿阔叶树种,通过幼苗库和根萌枝进行更新,是顶级群落的优势种;金字塔型的红茴香(Illicium henryi)、尖连蕊茶(Camellia cuspidata)、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和柃木(Eurya japonica)等和单柱型朱砂根(Ardisia crenata)为顶级群落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主要组成种;九龙山黄山木兰群落处于顶级阶段的前期,将向双峰型为优势种的群落发展。黄山木兰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黄山木兰种群更新是以无性繁殖为主;不同样地黄山木兰种群格局都呈集群分布,但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有所差异:幼苗一般为集群分布,中树和大树向随机分布发展;采用Greig-Smith方法和Kershaw方法,对黄山木兰种群格局强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格局规模在16m2和32m2之间;黄山木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随海拔上升,聚集强度降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生物生态学特性、生境条件关系密切。采用逐步扩大范围法确定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通过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131株黄山木兰对象木及1107株竞争木的调查,运用改进的竞争指数模型,计算分析了黄山木兰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结果表明:在黄山木兰群落中,7m样圆半径是研究黄山木兰种内与种间竞争的最适范围;黄山木兰的种内竞争强度远高于种间竞争强度;竞争强度和对象木胸径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随着黄山木兰胸径的增大,所受到的竞争压力逐渐减小,当胸径达到30 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不明显。采用生态位定量分析方法对黄山木兰群落乔木层主要种群进行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两个指数。结果表明:黄山木兰种群水平生态位宽度显着高于其他种群,多脉青冈、红花油茶、白乳木(Sapium japonicum)、石楠(Photinia serrulata)和荚蒾(Viburnum dilatatum)等种群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多脉冬青、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 corymbosu)、麂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和秀丽香港四照花(Cornus hongkongensis)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较小;各种群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与重要值呈显着正相关;黄山木兰群落优势乔木种群间水平生态位重叠值较小;多脉青冈的垂直生态位宽度值大于黄山木兰,原因在于黄山木兰林下更新幼苗、幼树少;黄山木兰与秀丽槭(Acer elegantulum)种群高度结构相似,它们垂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红花油茶、尖连蕊茶、红茴香和山矾等耐荫中小乔木树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垂直生态位重叠,原因在于它们在群落中更新良好且在相同高度级范围内分布均匀;具有相似生境要求和相似生物学特征的种群间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宽度较大(或较小)的种群,它们所构成的种对间生态位重叠既有较大的,也有较小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程度无相关性。结合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结论,分析认为,导致黄山木兰濒危的原因在于受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制约、对生境的严格选择、人为负向干扰、动物对黄山木兰种子大量捕食等。在未来保护管理过程中,应以就地保护为主,促进天然更新,繁育幼苗,扩大人工种群作为保护和利用的基本策略。在未来森林经营和种群恢复中,应针对不同生境和种群年龄,森林抚育管理作业面积尽量接近聚集强度最大的尺度。此外,加强对种子到幼苗动态变化的研究。
贾丽娟,汪正祥,雷耘,李中强[8](2009)在《不同基质对长柄水青冈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基质对长柄水青冈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柄水青冈种子在常规园土+普通细砂基质中的出苗率最高,达93.33%,其次是常规园土栽培基质,为90%,最低的是普通细砂栽培基质,只有76.67%;常规园土+普通细砂基质中的长柄水青冈幼苗的长真叶时间最早,为26d,平均真叶数最多,达6片,株高最高,为16.87cm,其生长发育性状明显优于常规园土基质栽培,而普通细砂基质不适宜长柄水青冈幼苗的生长。试验结果显示,长柄水青冈在小苗生长期对基质是相当敏感的,采用常规园土+普通细砂基质栽培长柄水青冈幼苗,生长情况最佳,具有出苗率高、长势快的优势。
曾晓阳[9](2009)在《成都市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发展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城市发展中,怎样注重生态安全,强调生态文明,搞好生态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迫切希望寻找到能够科学、合理、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此背景下,研究组成合理、结构科学、功能显着的城市森林体系建设的途径与方法,建立适宜的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研究,是基于国内城市森林建设中缺乏对近自然经营理论的系统运用和具体实践的情况下展开的。本文主要运用森林学、生态学、园林学、美学相关理论原理,依据近自然森林经营和植物群落演替学说中的项极植物群落理论,采用群落聚类分析、种间关系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使用WinScanopy2005a For Hemispherical Image Analysis等先进仪器及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成都市为例,对其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科学构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评价模型、成都市城市森林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基本模式和多种优化模式以及相应的营建技术等研究结论。论文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概念,构建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基础理论体系框架。该理论体系主要由森林学、生态学、园林学、美学相关理论原理和近自然森林经营、植物群落演替学说中的顶极植物群落理论组成。2.对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物种选择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青城山典型植物群落和成都市区现有典型园林植物群落植物的物种组成的调查,分别对两类研究对象进行群落聚类分析,对比研究物种组成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分析青城山样地的植被区系和群落建群种和优势种,明确顶极植物群落物种的特征:分别建立《青城山典型植物群落的植物名录》和《成都市区现有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植物名录》;在明确成都市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物种选择原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成都市城市森林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供选物种编目》,为成都市近自然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构建提供充足的植物材料。3.系统比较青城山典型植物群落和市区现有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的群落结构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分别采集样地的土样、拍摄半球影像照片和绘制植物群落投影盖度图、垂直剖面图,对群落的生境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和小气候条件)、结构特征(林冠结构、镶嵌结构、成层结构等)、群落外貌、生长状况等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评价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根据对青城山栲树群落种间关系的分析,确定具有显着正相关或正相关的物种对,为近自然的植物群落物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4.建立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评价模型,研究其在成都市的应用。运用AHP法,确定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评价指标,即目标层下分4个准则层,共设计23个准则层指标和44个基本指标。如物种组成指标、空间结构指标、生态服务功能指标、景观美学指标。物种组成指标包括物种多样性、常绿种和落叶种的比例、针叶种和阔叶种的比例,空间结构指标包括郁闭度、层次丰富度、水平镶嵌结构等9个指标:生态服务功能指标包括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涵养水源等6个指标:景观美学指标包括冠形、干形、叶、花等的5个美学指标;确定各指标的评分标准、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其中,将青城山低山常绿阔叶林栲树群落的各调查指标值作为评分标准划分的基准,研究近自然的植物群落的定量综合评价,得出成都市区调查样地群落中10个人工植物群落的定量综合评价结果:其综合得分值在1.9224-2.9575之间,得分不高,等级多集中在第Ⅲ等,总体评价等级较低,表明成都市城市森林现有典型的人工植物群落人为干扰过度、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科学性合理性不足、生态服务功能不强,需要进行近自然化改造的人工植物群落数量较多,因而对其进行近自然化改造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通过系统地比较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城市森林的概念。5.探讨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营建技术及其应用。首先阐述城市森林植物群落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以成都市为例。选取青城山低山常绿阔叶林的栲树群落作为人工近自然植物群落营建的参考体系,构建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的基本模式及其演绎的多种优化模式,如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以及竹林和针叶林等的优化模式;初建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营建的技术规范要点;明确近自然化改造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按照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基本模式、优化模式和技术规范要点,对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类型进行设计,确定近自然化改造的目标和指标,包括植物群落功能和功能类型、立地条件、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等,具体以成都市区现有园林植物群落中评价等级低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例,进行近自然化改造发展类型的典型设计。
汤景明[10](2008)在《鄂西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特有的森林植被类型。鄂西南地处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向西部高原的过渡地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鄂西南山地森林植被的主体。由于长期的过度采伐利用,面积不断缩小,功能持续下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以往我国对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自然群落的分类和特征描述上,对人为干扰后各类退化群落生态恢复过程与机理了解甚少。本文应用植物群落学、恢复生态学和森林培育学等原理和方法,以鄂西南木林子不同恢复时期、不同采伐方式和不同恢复方式所形成的各类群落为对象,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田间试验、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不同恢复类型群落的恢复过程,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恢复技术策略,以解决鄂西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的理论与技术问题。这不仅可以丰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研究内容,促进植被生态学和森林培育学等学科的发展,还为亚热带山地森林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历经5年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系统研究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动态。生活型谱和叶性质分析表明,自然恢复35年,或择伐后恢复14年群落能基本恢复成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外貌;群落种类组成和重要值分析表明,随着群落的恢复,乔木树种数表现出先增加后略降低的趋势,灌木树种数在恢复早期较少,恢复中后期较多,草本植物与灌木树种相反,恢复早期种数较多,恢复中后期较少。群落中落叶树种重要值逐渐减少,而常绿树种逐渐增加。不同采伐方式和不同恢复方式群落的物种组成和重要值受人为干扰方式、强度和频度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强度干扰(皆伐和人工恢复)的群落草本植物比例和落叶树种重要值较大,中轻度干扰(择伐和人工促进天然恢复)的群落乔灌木比例和常绿树种重要值较大;高度级和径级结构分析表明,随着群落的恢复,群落高度级和径级数不断增加,立木比例总体上随着高度级和径级增加而下降,在恢复早期这一变化趋势更明显。采伐和恢复方式的不同可引起群落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决定于干扰和恢复的复合效应。择伐恢复群落高度级和径级结构明显优于皆伐恢复群落,并与对照接近。人工恢复的柳杉林低高度级和低径级立木比例低,结构不稳定,人工杉檫混交林、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林和天然恢复林立木比例基本上表现出随高度级径级增加而减少的趋势,结构趋于合理。(2)系统研究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在自然恢复过程中,林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先升高,恢复到60年时达到最大,随后下降。林下木本植物层则呈波动性下降趋势;择伐增加了环境的异质性,多样性指数高于皆伐和对照;不同恢复方式群落中人工柳杉林多样性指数最低,明显低于人工杉檫混交林、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林和天然恢复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出在恢复中期和中等干扰程度最大,其结果支持了“中度干扰假说”。(3)系统研究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树种生态位动态。生态位宽度分析表明,随着群落的恢复,优势落叶树种生态位表现出下降趋势,优势常绿树种则呈上升趋势。皆伐恢复群落优势落叶树种生态位为8.375,明显高于择伐(2.951)和对照(2.561),而优势常绿树种生态位为1.374,明显低于择伐(7.515)和对照(7.097),择伐与对照间没有明显差异。不同恢复方式群落中,人工柳杉林中柳杉生态位最高,人工杉檫混交林中杉木和檫木生态位最高,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林中檫木生态位最高,天然恢复林中大穗鹅耳枥最高。优势落叶树种生态位表现出人工柳杉林和人工杉檫混交林明显低于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林和天然恢复林,优势常绿树种生态位以人工柳杉林最低,明显低于其它恢复方式群落。生态位重叠分析表明,随着群落的恢复,优势落叶树种与其它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优势常绿树种总体上表现为波动性上升趋势,群落全部树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总体上呈小幅度波动性下降之势。皆伐恢复群落中优势落叶树种与其它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值明显高于择伐与对照,优势常绿树种明显低于择伐与对照,择伐与对照接近。群落全部树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表现出皆伐>择伐>对照,皆伐明显高于择伐与对照。不同恢复方式群落中优势落叶树种与其它树种间生态位重叠值表现出人工杉檫混交林明显高于其它恢复方式群落。优势常绿树种则表现出人工柳杉林和人工杉檫混交林低于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林和天然恢复林。群落全部树种间生态位重叠值差别不大,在0.280-0.394之间,人工柳杉林最低,人工杉檫混交林最高。相同或相似生活型的演替早期种间的较高生态位重叠,意味着种间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和竞争关系,后期演替种与其它树种间的生态位重叠,表示在水平空间上是重叠的,在垂直空间上是分化的,这不仅不是竞争,而是一种互利共生,是不同树种对有限环境资源充分利用的一种机制。(4)研究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林分生长动态。随着群落的恢复,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均不断增加。当恢复到60年时,林分中落叶阔叶用材树种蓄积量最高,随后减少,可对其择伐利用;不同采伐方式群落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均表现出皆伐<择伐<对照,择伐明显高于皆伐;不同恢复方式群落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均表现出人工柳杉林>人工杉檫混交林>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林>天然恢复林,合理的人为正干扰能明显促进林分生长。(5)分析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天然更新动态。随着群落的恢复,树种天然更新能力总体上表现出增加趋势;不同采伐方式群落树种天然更新能力表现出择伐>对照>皆伐;不同恢复方式群落中,人工杉檫混交林、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林和天然恢复林天然更新能力明显优于人工柳杉林。(6)研究了环境胁迫下木荷、锥栗、水青冈和青冈等4个更新树种幼苗的形态响应与适应。从林窗边缘到林窗中央,木荷幼苗主要形态因子和生物量的数值逐渐增加,反映了木荷幼苗的喜光特性;锥栗、水青冈幼苗在弱光环境下各生长指标都较低,锥栗幼苗的变幅比水青冈大,青冈幼苗在3种光环境没有明显差异。锥栗幼苗的形态可塑性大,水青冈幼苗次之,青冈幼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可塑性。锥栗为喜光阳性树种,水青冈为后期耐荫种,青冈为适应性强的耐荫种;幼苗生物量与苗高、地径的变化趋势遵从幂函数W=a(D2H)b模型;处于林窗中央生境的木荷幼苗质量指数最大,明显高于林窗边缘。锥栗、水青冈、青冈幼苗在全光下质量指数最高,锥栗、水青冈表现出显着性差异,青冈幼苗没有明显差异。(7)研究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生态过程。随着群落的恢复,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基本上是向良性方向发展,且以上层土壤(0-20cm)变化较明显;择伐对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较小,而皆伐影响较大;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林和天然恢复林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人工恢复柳杉林则较低。(8)构建了包括植被和土壤两大因素的12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恢复类型群落的恢复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木林子植被恢复实际。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恢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9)分析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的影响因素和可能性,确定了恢复目标和恢复途径,并提出了恢复技术策略。
二、太阳坪米心水青冈林的结构和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阳坪米心水青冈林的结构和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梵净山水青冈林的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水青冈属 |
2 水青冈林与世界自然遗产 |
3 水青冈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主要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
3.3 仍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难点和创新点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生物生态过程代表性 |
3.2 研究区生物多样性代表性 |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梵净山水青冈林的特征 |
1 梵净山水青冈林的起源特征 |
2 梵净山水青冈林的生境特征 |
3 梵净山水青冈的种群特征 |
3.1 长柄水青冈种群特征 |
3.2 亮叶水青冈种群特征 |
3.3 米心水青冈种群特征 |
4 梵净山水青冈的群落特征 |
4.1 群落物种组成 |
4.2 群落区系分析 |
4.3 群落物种重要值 |
4.4 群落外貌与结构 |
四 梵净山水青冈林全球对比分析 |
1 全球典型的水青冈林 |
2 世界遗产价值对比分析 |
2.1 与世界遗产地进行对比 |
2.2 与世界遗产提名地进行对比 |
2.3 与亚热带具有典型水青冈林的非遗产地进行对比 |
五 梵净山水青冈林的世界遗产价值 |
1 种群特征的实际价值 |
2 群落特征的物种多样性价值 |
3 孑遗属性的生态过程价值 |
4 群落空间结构的美学价值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万朝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落叶阔叶林研究进展 |
1.2.2 水青冈属植物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保护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象气候 |
2.1.4 水系 |
2.1.5 土壤类型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植被调查与分类方法 |
2.2.2 典型群落米心水青冈群落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研究 |
2.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保护区主要落叶阔叶林植被分类 |
3.1 植被分类及特征 |
3.1.1 锐齿槲栎群系(Form.Quercus aliena Bl.var.acuteserrata) |
3.1.2 光叶珙桐群系(Form.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ana) |
3.1.3 紫荆群系(Form.Cercis chinensis) |
3.1.4 水青树群系(Form.Tetracentron sinense) |
3.1.5 米心水青冈群系(Form.Fagus engleriana) |
3.1.6 角叶鞘柄木群系(Form.Torricellia anguiata) |
3.1.7 川陕鹅耳枥群系(Form.Carpinus fargesiana) |
3.1.8 亮叶桦群系(Form.Betula luminifera) |
3.1.9 化香群系(Form.Platycarya strobiacea) |
3.1.10 短柄枹栎群系(Form.Quercus serrata var.brevipetiolata) |
3.1.11 栓皮栎群系(Form.Quercus variabilis) |
3.1.12 金钱槭群系(Form.Dipteronia sinensis) |
3.1.13 领春木群系(Form.Eupteleapleiosperma) |
3.1.14 野核桃群系(Form.Juglans cathayensis) |
3.1.15 灯台树群系(Form.Cornus controversa) |
3.1.16 山杨群系(Form.Populus davidiana) |
3.1.17 茅栗群系(Form.Castanea seguinii) |
3.1.18 华椴群系(Form.Tilia chinensis) |
3.1.19 梧桐群系(Form.Firmianaplatanifolia) |
3.1.20 枫杨群系(Form.Pterocarya stenoptera) |
3.1.21 巴山水青冈群系(Form.Fagus pashanica) |
3.2 万朝山自然保护区各落叶阔叶林群系生境特征 |
3.2.1 落叶阔叶林群系生境特征 |
3.2.2 保护及管理建议 |
3.3 万朝山保护区落叶阔叶林植物区系分析 |
3.3.1 蕨类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 |
3.3.2 种子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 |
3.3.3 落叶阔叶林植物区系特征 |
第4章 米心水青冈典型群落研究 |
4.1 米心水青冈群落的基本特征 |
4.2 生活型及生活型谱分析 |
4.3 米心水青冈胸径与树高相关模型研究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万朝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植物附录 |
致谢 |
(3)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景观特征及其地学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与自然地理特征 |
1.2.1 研究区范围界定及其科学意义 |
1.2.2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线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进展 |
2.1 植物功能型相关研究 |
2.1.1 植物功能型的内涵和本质 |
2.1.2 植物分布格局的研究 |
2.1.3 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
2.1.4 植物功能型的遥感研究 |
2.2 景观生态及土地利用/覆盖研究 |
2.3 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及景观特征的研究 |
第三章 神农架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
3.1 神农架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分布及环境特征 |
3.1.1 土地利用/覆盖的空间分布 |
3.1.2 土地利用/覆盖分布的自然环境特征 |
3.1.3 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特征 |
3.2 土地利用/覆盖演变分析 |
3.2.1 1990 -200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3.2.2 2000 -2005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3.2.3 2005 -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速度与空间演变分析 |
3.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速度分析 |
3.3.2 土地利用/覆盖空间演变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划分 |
4.1 神农架地区林地植被演化与类型空间分异 |
4.1.1 植被演化与环境特征 |
4.1.2 植被类型空间分异特征 |
4.2 林地植被在地形梯度生长分异特征 |
4.2.1 数据源 |
4.2.2 基本特征分析 |
4.3 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界定与划分 |
4.3.1 划分原则 |
4.3.2 植物功能型类型界定与划分 |
4.3.3 主要类型植物功能型提取与制图 |
4.3.4 植物功能型分类提取结果及其解译精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景观格局特征 |
5.1 斑块尺度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5.1.1 面积与周长指标特征 |
5.1.2 形状指标特征 |
5.1.3 邻近性指标特征 |
5.2 斑块类型尺度上格局特征 |
5.2.1 景观组分结构指标 |
5.2.2 形状与蔓延度指数 |
5.3 景观尺度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5.3.1 指标选择及其意义 |
5.3.2 整体景观格局特征 |
5.3.3 景观格局特征空间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变化特征 |
6.1 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生长状态变化分析 |
6.1.1 植物功能型月生长变化及差异性 |
6.1.2 植物功能型年生长变化趋势与格局分析 |
6.2 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物候变化分析 |
6.2.1 植被物候信息源与获取方法 |
6.2.2 植物功能型物候年际变化 |
6.2.3 植物功能型物候空间格局的年际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分布格局的生态环境响应 |
7.1 环境因子对植物功能型空间分布的作用 |
7.1.1 植物功能型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 |
7.1.2 植物功能型分布的生态排序 |
7.2 环境因子在植物功能型格局形成中的作用 |
7.2.1 植物功能型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7.2.2 植物功能型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回归分析 |
7.3 环境因子在物候变化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格局的气候及地质地貌响应.. |
8.1 植物功能型格局的气候响应 |
8.1.1 区域气候演化与植被格局形成 |
8.1.2 植物功能型格局气候响应机理 |
8.2 植物功能型景观特征的地质地貌基础及响应 |
8.2.1 出露地层与高程、坡度的相关性 |
8.2.2 地质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及植被特征的响应 |
8.3 植物功能型生长与分布的地貌响应 |
8.3.1 植物功能型生长变化的地貌响应 |
8.3.2 植物功能型格局的地貌响应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 |
9.1.1 主要结论 |
9.1.2 可能创新点 |
9.2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湖北木林子保护区15hm2大样地森林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森林动态大样地定位研究概况 |
1.3 森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概述 |
1.3.1 群落分类、种类组成及区系成分 |
1.3.2 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 |
1.3.3 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
1.3.4 群落功能多样性及谱系多样性 |
1.4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的研究概况 |
1.5 木林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研究概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与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特征 |
2.1.5 植被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植被调查 |
2.4 土壤取样与测定 |
2.5 研究尺度与生境类型分类 |
2.6 技术路线 |
3 木林子大样地土壤因子的空间异质性 |
3.1 引言 |
3.2 土壤取样测定与数据处理 |
3.2.1 土壤取样与测定 |
3.2.2 数据处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土壤因子的基本特征 |
3.3.2 土壤因子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
3.3.3 土壤因子间的偏相关分析 |
3.3.4 土壤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3.4 讨论 |
4 木林子大样地木本植物群落组成与区系成分 |
4.1 引言 |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木本植物区系成分 |
4.3.2 群落组成结构 |
4.3.3 物种-面积曲线与物种-多度曲线 |
4.3.4 优势科与物种 |
4.4 讨论 |
4.4.1 木本植物区系 |
4.4.2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
5 木林子大样地优势种的种群结构及空间格局 |
5.1 引言 |
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种群的垂直结构分析 |
5.3.2 种群的径级结构分析 |
5.3.3 种群动态趋势的综合分析 |
5.3.4 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与空间分布 |
5.3.5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 |
5.3.6 不同空间尺度下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 |
5.4 讨论 |
6 木林子大样地木本植物的多样性 |
6.1 引言 |
6.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1 植物功能性状的测定及功能多样性的计算 |
6.2.2 植物谱系多样性及谱系结构的计算 |
6.3 研究结果 |
6.3.1 生物多样性随空间尺度的变化 |
6.3.2 生物多样性随生境类型的变化 |
6.4 讨论 |
7 木林子大样地树木邻体间相互关系 |
7.1 引言 |
7.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3 研究结果 |
7.3.1 邻体间相互关系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规律 |
7.3.2 邻体间相互关系随生境类型的变化规律 |
7.4 讨论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Ⅰ 大样地植物名录 |
附录Ⅱ 大样地及相关照片 |
(5)亮叶水青冈落叶阔叶林的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地带性落叶阔叶林研究进展 |
1.2 山地落叶阔叶林研究进展 |
1.3 水青冈属研究概况 |
1.3.1 水青冈属的国内外分布 |
1.3.2 水青冈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水青冈群落的物种组成研究 |
1.4 种群生态学的研究 |
1.4.1 种间联结的研究 |
1.4.2 生态位的研究 |
1.5 本文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土壤 |
2.1.3 气候 |
2.1.4 森林与植被资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调查方法 |
2.2.3 资料整理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区系分析 |
3.1.1 科的分布区类型 |
3.1.2 属的分布区类型 |
3.2 群落综合特征 |
3.3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3.1 亮叶水青冈+多脉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3.3.2 亮叶水青冈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3.3.3 亮叶水青冈群落沿海拔梯度变化规律的分析 |
3.4 群落优势度的分析 |
3.5 种群结构分析 |
3.6 优势种种群生态位宽度和重叠 |
3.6.1 生态位宽度 |
3.6.2 生态位重叠 |
3.7 种间关联性分析 |
3.7.1 乔木层种间联结性分析 |
3.7.2 林下层种间联结性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亮叶水青冈群落的组成成分 |
4.2 亮叶水青冈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4.3 亮叶水青冈的种群结构 |
4.4 亮叶水青冈群落中几个树种的生态位 |
4.5 亮叶水青冈群落的种间联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图 |
(6)城市化过程中景观尺度结构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综述 |
1.2.1 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系统 |
1.2.2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
1.2.3 城市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 |
1.2.4 小波分析技术及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基于小波分析的景观尺度结构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1 遥感影像来源 |
3.1.2 遥感影像处理 |
3.1.3 样带选择 |
3.1.4 小波分析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尺度总体特征 |
3.2.2 尺度域间比较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局部样方方差分析的景观尺度结构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取样方法 |
4.1.3 局部样方方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区位空间异质性变化分析 |
4.2.2 各区位特征尺度的变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黄山木兰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2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相关进展 |
2.1 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
2.2 植物种群结构研究 |
2.3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
2.4 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的研究 |
2.5 生态位的研究 |
2.6 黄山木兰相关研究进展 |
2.6.1 黄山木兰地理分布 |
2.6.2 黄山木兰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2.6.3 黄山木兰生药学研究 |
2.6.4 黄山木兰分类学研究 |
2.6.5 黄山木兰生殖生态学研究 |
2.6.6 黄山木兰迁地保护研究 |
2.7 研究地概况 |
3 黄山木兰群落特征和优势种群更新类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3.2.2 数据处理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群落物种组成和地理成分 |
3.3.2 群落外貌特征 |
3.3.3 群落垂直结构 |
3.3.4 群落物种多样性 |
3.3.5 群落各种群年龄结构 |
3.4 结论与讨论 |
4 黄山木兰种群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地调查 |
4.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黄山木兰种群年龄结构 |
4.3.2 种群径级结构 |
4.3.3 不同样地黄山木兰种群分布格局 |
4.3.4 不同发育阶段黄山木兰种群分布格局 |
4.3.5 不同样地面积黄山木兰种群分布格局 |
4.3.6 不同海拔黄山木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4 结论与讨论 |
5 黄山木兰群落中黄山木兰种内与种间竞争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地调查 |
5.2.2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对象木及竞争木的基本情况 |
5.3.2 黄山木兰种内与种间竞争 |
5.3.3 不同种类竞争木的竞争强度比较 |
5.3.4 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 |
5.4 讨论与结论 |
6 黄山木兰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样地设置 |
6.2.2 重要值的测定 |
6.2.3 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 |
6.2.4 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重叠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主要乔木种群的重要值 |
6.3.2 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 |
6.3.3 生态位重叠 |
6.4 结论与讨论 |
7 结论与讨论 |
7.1 本研究结论 |
7.1.1 群落特征 |
7.1.2 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
7.1.3 种内与种间竞争 |
7.1.4 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研究 |
7.2 黄山木兰濒危原因分析 |
7.2.1 分布区限制 |
7.2.2 生境恶劣 |
7.2.3 种群更新缓慢 |
7.2.4 人为干扰、动物取食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
7.3 黄山木兰的保护对策与建议 |
7.3.1 就地保护 |
7.3.2 迁地保护 |
7.3.3 提高种子向幼苗转化率 |
7.3.4 其它方面的保护 |
7.3.5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不同基质对长柄水青冈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Introduction) |
2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2.1 供试种子 |
2.2 供试基质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4.1 最终出苗率 |
2.4.2 长真叶时间和真叶数 |
2.4.3 株高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Results) |
3.1 不同基质对出苗率影响 |
3.2 不同基质对长真叶时间的影响 |
3.3 不同基质对平均真叶数的影响 |
3.4 不同基质对株高的影响 |
4 讨论(Discussion) |
(9)成都市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1.1 立题缘起 |
1.2 背景研究 |
1.2.1 人类产生的历史背景——森林是人类的摇篮 |
1.2.2 生态危机的现实背景——建设近自然的城市森林是回归自然的需要 |
1.2.3 人类发展的理论背景——构建近自然的城市森林植物群落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
2.研究意义和目的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城市森林的概念及其发展 |
1.1.1 国外城市森林概念及其发展 |
1.1.2 国内城市森林概念及其发展 |
1.2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配置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城市森林植物群落配置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城市森林植物群落配置的研究进展 |
1.3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 |
1.3.1 国外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 |
1.3.2 国内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 |
1.4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青城山的自然概况 |
2.1.2 成都市的自然概况 |
2.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选择 |
2.3.2 野外调查 |
2.3.3 冠层结构相关指数的数据采集和影像处理 |
2.3.4 土壤理化性质检测 |
2.3.5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3.6 图形绘制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 |
3.1 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概念 |
3.2 森林学及其相关原理——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起源 |
3.2.1 城市森林学理论 |
3.2.2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 |
3.2.3 森林动态演替理论 |
3.2.4 对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作用 |
3.3 生态学的相关原理——近自然植物群落生态服务功能的指导 |
3.3.1 "天人合一"理念 |
3.3.2 森林生态学理论 |
3.3.3 生物多样性原理 |
3.3.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3.5 人类生态学和人文生态学原理 |
3.3.6 对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指导 |
3.4 园林学的相关原理——模拟自然群落,构建人工植物群落的途径和方法 |
3.4.1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理论 |
3.4.2 对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影响 |
3.5 关学的相关原理——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与审美结合的基本原理 |
3.5.1 森林美学的基本理论 |
3.5.2 生态美学的基本思想 |
3.5.3 在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中的运用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物种选择研究 |
4.1 青城山典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4.1.1 物种组成特征 |
4.1.2 顶极植物群落物种特征 |
4.1.3 青城山典型植物群落的植物名录 |
4.2 成都市区现有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4.2.1 物种组成特征 |
4.2.2 成都市区现有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植物名录 |
4.3 青城山典型植物群落与成都市区现有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比较研究 |
4.3.1 物种组成的比较研究 |
4.3.2 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
4.4 成都市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的物种选择 |
4.4.1 物种选择原则 |
4.4.2 代表性物种的选择 |
4.4.3 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的供选物种编目 |
4.5 小结 |
第五章 青城山典型植物群落和成都市区现有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的结构研究 |
5.1 青城山典型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5.1.1 群落生境特征 |
5.1.2 群落结构特征 |
5.1.3 群落种间关系 |
5.2 成都市区现有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5.2.1 群落生境特征 |
5.2.2 群落结构特征 |
5.3 青城山典型植物群落与成都市区现有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
5.3.1 群落生境的比较研究 |
5.3.2 乔木层植物高度、胸径与冠幅的比较研究 |
5.3.3 群落冠层结构的比较研究 |
5.3.4 群落镶嵌结构和成层结构的比较研究 |
5.3.5 群落外貌和生长状况的比较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6.1 评价模型的建立 |
6.1.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6.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6.1.3 评价指标的定量计算方法 |
6.1.4 基本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
6.1.5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6.2 评价模型在成都市的运用 |
6.3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营建技术研究 |
7.1 现阶段城市森林植物群落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
7.2 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构建 |
7.2.1 指导思想和原则 |
7.2.2 基本模式的构建 |
7.2.3 基本模式的演绎 |
7.3 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营建技术规范 |
7.4 城市森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典型设计 |
7.4.1 改造的指导思想 |
7.4.2 改造的主要内容 |
7.4.3 改造的目标 |
7.4.4 改造的设计示例 |
7.4.5 改造设计方案的实施 |
7.5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建设的展望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研究结论 |
9.1.1 城市森林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基本理论体系的初建 |
9.1.2 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供选物种编目 |
9.1.3 青城山典型植物群落结构显着优于成都市区现有典型园林植物群落 |
9.1.4 城市森林近自然植物群落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9.1.5 城市森林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构建和近自然改造的典型设计 |
9.2 创新点 |
9.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鄂西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态恢复研究概述 |
1.2.1 生态退化及其成因 |
1.2.1.1 生态退化的概念及退化过程 |
1.2.1.2 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 |
1.2.1.3 生态退化的成因 |
1.2.2 生态恢复的内涵与基本策略 |
1.2.2.1 生态恢复的内涵 |
1.2.2.2 生态恢复的目标与标准 |
1.2.2.3 生态恢复的步骤与措施 |
1.2.3 生态恢复研究与实践现状 |
1.2.3.1 国外生态恢复研究概况 |
1.2.3.2 国内生态恢复研究概况 |
1.2.4 生态恢复研究的发展趋势 |
1.2.4.1 生态恢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4.2 生态恢复研究的发展趋势 |
1.3 森林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3.1 森林退化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
1.3.2 森林植被恢复的概念与基本策略 |
1.3.3 森林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
1.3.4 森林植被恢复研究的发展趋势 |
1.4 森林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 |
1.4.1 森林演替理论 |
1.4.2 森林干扰理论 |
1.4.3 森林培育理论 |
1.5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研究概况 |
1.5.1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概念和自然分布 |
1.5.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学特征研究 |
1.5.3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其它方面的研究 |
1.5.4 木林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研究简况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思路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势 |
2.1.3 地质土壤 |
2.1.4 气候特点 |
2.1.5 自然植被 |
2.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干扰体系及其退化类型 |
2.2.1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干扰体系 |
2.2.1.1 自然干扰 |
2.2.1.2 人为干扰 |
2.2.2 退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 |
2.2.2.1 过伐林 |
2.2.2.2 次生林 |
2.2.2.3 次生灌丛 |
2.2.2.4 草丛 |
2.2.2.5 人工林 |
2.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总体研究思路 |
2.3.3 技术路线 |
2.4 群落调查方法 |
3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动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群落生活型和叶性质变化 |
3.3.1.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植物生活型和叶性质变化 |
3.3.1.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植物生活型和叶性质比较 |
3.3.1.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植物生活型和叶性质比较 |
3.3.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群落种类组成和重要值变化 |
3.3.2.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种类组成和重要值的变化 |
3.3.2.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种类组成和重要值比较 |
3.3.2.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种类组成和重要值比较 |
3.3.3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群落高度级和径级结构变化 |
3.3.3.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高度级和径级结构变化 |
3.3.3.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高度级和径级结构比较 |
3.3.3.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高度级和径级结构比较 |
3.4 小结 |
4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 |
4.3.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
4.3.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
4.4 小结 |
5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主要树种生态位动态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变化 |
5.3.1.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变化 |
5.3.1.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比较 |
5.3.1.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比较 |
5.3.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主要树种生态位重叠变化 |
5.3.2.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主要树种间生态位重叠变化 |
5.3.2.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主要树种间生态位重叠比较 |
5.3.2.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主要树种间生态位重叠比较 |
5.4 小结 |
6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林分生长动态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林分生长状况 |
6.3.1.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林分生长变化 |
6.3.1.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林分生长比较 |
6.3.1.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林分生长比较 |
6.3.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生长过程分析 |
6.3.2.1 光皮桦生长过程分析 |
6.3.2.2 檫木生长过程分析 |
6.3.2.3 枫香生长过程分析 |
6.3.2.4 锥栗生长过程分析 |
6.3.2.5 水青冈生长过程分析 |
6.3.2.6 青冈生长过程分析 |
6.3.2.7 木荷生长过程分析 |
6.3.3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林分生物量变化 |
6.3.3.1 不同恢复时期林分生物量变化 |
6.3.3.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林分生物量比较 |
6.3.3.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林分生物量比较 |
6.4 小结 |
7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天然更新研究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天然更新研究 |
7.3.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天然更新研究 |
7.3.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天然更新研究 |
7.4 小结 |
8 环境胁迫下更新树种幼苗的形态响应与适应 |
8.1 引言 |
8.2 研究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5.3.1 环境胁迫下幼苗的形态可塑性响应 |
8.3.1.1 林窗中不同生境幼苗的形态可塑性响应 |
8.3.1.2 不同光环境幼苗的形态可塑性响应 |
8.3.2 环境胁迫下幼苗生物量分配及回归模型 |
8.3.2.1 林窗中不同生境幼苗的生物量分配及回归模型 |
8.3.2.2 不同光环境幼苗的生物量分配及回归模型 |
8.3.3 环境胁迫下幼苗质量评价 |
8.3.3.1 林窗中不同生境幼苗质量评价 |
8.3.3.2 不同光环境幼苗质量评价 |
8.4 小结 |
9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生态过程研究 |
9.1 引言 |
9.2 研究方法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9.3.1.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9.3.1.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
9.3.1.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
9.3.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
9.3.2.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
9.3.2.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 |
9.3.2.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 |
9.4 小结 |
10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恢复效果综合评价 |
10.1 引言 |
10.2 研究方法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生态恢复效果评价 |
10.3.2 不同采伐方式群落生态恢复效果评价 |
10.3.3 不同恢复方式群落生态恢复效果评价 |
10.4 小结 |
11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与重建技术策略 |
11.1 退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主要特点 |
11.2 影响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的主要因素 |
11.3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的可能性 |
11.4 退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目标 |
11.5 退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途径 |
11.5.1 天然恢复 |
11.5.2 人工促进天然恢复 |
11.5.3 人工恢复 |
11.6 退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技术策略 |
11.6.1 过伐林 |
11.6.2 次生林 |
11.6.3 次生灌丛 |
11.6.4 草丛 |
11.6.5 人工林 |
11.7 小结 |
12 结论与讨论 |
12.1 主要研究结论 |
12.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论文中出现的植物名录 |
附录2 作者简介 |
附录3 导师简介 |
附录4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太阳坪米心水青冈林的结构和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梵净山水青冈林的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D]. 高香琴.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1)
- [2]万朝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 李士超. 湖北大学, 2018(02)
- [3]神农架地区植物功能型景观特征及其地学响应研究[D]. 张毅.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5)
- [4]湖北木林子保护区15hm2大样地森林群落结构及多样性[D]. 姚兰.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5]亮叶水青冈落叶阔叶林的群落生态学研究[D]. 田宇英. 厦门大学, 2014(08)
- [6]城市化过程中景观尺度结构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D]. 李雨潼. 南京大学, 2011(11)
- [7]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黄山木兰种群生态学研究[D]. 刘春生. 浙江师范大学, 2010(03)
- [8]不同基质对长柄水青冈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贾丽娟,汪正祥,雷耘,李中强. 生态科学, 2009(06)
- [9]成都市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研究[D]. 曾晓阳.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7)
- [10]鄂西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研究[D]. 汤景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