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位电针对电刺激猫内脏神经引起的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 Ⅰ.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Ⅱ.“足三里”穴位传入途径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端木程琳[1](2021)在《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针刺镇痛是针灸疗法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在国内针灸治疗的疾病谱中,与疼痛相关的病种占50%以上,在国外有60%以上的慢性痛患者寻求针灸治疗,可见针灸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近年来的国际大样本临床研究表明:真针刺和假针刺镇痛均有效,尤其是以浅刺、小微针刺等作为安慰针刺对照,也取得了很好的镇痛效应,说明深浅针刺均有一定镇痛作用。此外,国外学者也观察到痛阈较高的患者采用真针刺效果较好,而痛阈较低的患者采用真针刺反而加重了疼痛,提示医生可根据患者痛阈的高低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这些研究说明针刺镇痛疗效确切,但镇痛规律不明。影响针刺镇痛的因素主要和针灸临床治疗的复杂性有关。穴位的选择,手法的强弱,刺入的深浅,患者的感受等,均影响到针刺镇痛的临床疗效。针刺取穴方法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以痛为输”等,此外临床医生也非常重视刺激强度、深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在《素问·刺要论》中就有“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的记载,针刺身形皮、肉、筋、骨、脉等不同层次都和疗效相关。而且对于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相同穴位予以不同深度、不同强度的针刺,疗效也不尽相同。这些古代临床记载和现代临床研究启发了我们深入思考针刺穴位、刺激深浅、刺激强度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疗效是否有差异?为什么深浅刺激都有治疗作用?不同针刺强度和深浅的镇痛机制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是阐明针刺镇痛规律,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以往对针刺镇痛机制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针刺启动脊髓闸门产生节段性镇痛、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激活上位中枢产生下行抑制作用等等。但是对于激活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作用,还缺乏深入研究。近年来的一些外周局部镇痛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为针刺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痛源局部激活皮肤C-纤维的传入,反射性减弱深部炎性肌肉的伤害性传入活动,产生局部镇痛作用;在坐骨神经注射蛇毒破坏A-纤维髓鞘导致C-类伤害性感觉传入增加,并引起局部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而补充A-纤维刺激则可抑制C-纤维的伤害性感觉传入,说明外周A-纤维的正常活动可对C-纤维传入产生抑制。这些研究表明,在痛源部位的不同层次,感觉神经纤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为本研究探索针刺深浅和刺激强度的镇痛机制提供了立论依据。综合目前对针刺镇痛的研究,穴位的选择、手法的强弱、刺入的深浅等都是影响针刺镇痛的重要因素。然而,如果逐个开展随机对照针灸临床试验,研究成本较高,周期长,这对多种因素的分析造成一定难度。所以,本研究聚焦针刺镇痛的参数和层次选择,采用动物实验,从影响针刺效应因素入手,选用不同强度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和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作为刺激穴位不同强度和深浅层次的方法,以肌肉炎性痛大鼠作为模型,研究不同穴位(痛源局部取穴、对侧取穴,远端取穴)、不同层次(皮肤、肌肉)、不同强度(激活A-或C-纤维)的刺激对肌肉炎性痛的镇痛效应差异及脊髓机制,为揭示针刺镇痛效应及其机制提供科学基础,也为临床针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撑。1实验目的本研究从影响针刺效应因素如针刺穴位(局部取穴、对侧取穴、远端取穴)、刺激深浅(皮肤、肌肉)和刺激强度(激活A-或C-纤维)入手,系统探讨激活痛源部位穴区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作用,揭示其在次级传入脊髓背角广动力(wide-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的整合机制。通过两部分实验进行验证。首先比较了激活不同穴位(同侧、对侧及远端穴位)、不同层次(皮肤、肌肉)以及不同种类神经纤维(A-或C-纤维)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探讨不同传入镇痛的差异,筛选出有效的刺激参数。在此基础上,观察激活局部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痛行为和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明确针刺镇痛效应。其次,观察了不同针刺参数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并和行为学进行对照。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阐明激活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针刺镇痛机制。2实验方法2.1动物模型制备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范围200-220g之间。异氟烷吸入麻醉下,在大鼠右侧股二头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200μL/只,左侧股二头肌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建立肌肉炎性痛模型。2.2 C纤维反射采用C纤维反射实验确定激活Aδ纤维的阈值(thresholdofA fiber,Ta)和C纤维的阈值(thresholdofC fiber,Tc)。造模后第4天,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将记录电极插入股二头肌,刺激电极置于后肢4、5趾外侧,使用Labchart电生理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记录C纤维反射的肌电图。在股二头肌记录到的肌电图主要由两个成分组成。第一个成分持续时间和潜伏期较短,从潜伏期来看该成分由Aδ纤维介导;第二个成分持续时间和潜伏期较长,从潜伏期来看应该是由C纤维介导。其中,诱发出第一个成分和第二个成分的最小刺激强度,分别定义为Ta和Tc。本研究以伤害性刺激诱发的C纤维反射肌电作为诱发痛的检测指标。采用2Tc强度的刺激诱发出C纤维反射肌电(C-反射伤害性肌电)作为基线。给予电针或TEAS,在干预后的0、1、2、3、4、5分钟使用刺激器分别给予1次2Tc强度的伤害性刺激,使用Labchart电生理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进行记录,并将结果导入spike2,进行分析与统计,计算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频率变化,并将干预前后的变化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干预前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频率为100%,统计干预后0-5分钟内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变化。2.3干预方法及穴位选择分别采用TEAS激活皮肤的A-纤维和C-纤维(TEAS-Ta,TEAS-Tc),电针激活肌肉A-纤维和C-纤维(EA-Ta,EA-Tc)进行干预。分别选择痛源局部梁丘穴(ipsilateral ST34,i-ST34)、对侧梁丘穴(contralateral ST34,c-ST34)及远端合谷穴(LI4)进行不同的电针和TEAS刺激,观察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的镇痛作用。2.4疼痛行为学测定本研究以大鼠双足承重差值作为自发痛的检测指标。采用小动物双足平衡仪检测大鼠双后肢站立时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情况。双足承重差值=健侧后肢的受力值(左侧)-患侧后肢的受力值(右侧),作为痛行为指标。2.5股二头肌肌电记录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暴露右侧股二头肌,将记录电极插入股二头肌,地线插入大鼠尾部,通过常规电生理技术将电信号引入Labchart生物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这部分实验首先通过记录大鼠炎性痛肌肉异常肌电的发生率,来观察肌肉痛程度。记录到稳定的异常肌电活动后,给予电针或TEAS干预1min,记录干预前后1min股二头肌异常肌电的发放,记录完成后将结果导入spike2生理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大鼠异常肌电的曲线下面积、放电频率的差异评价电针或者TEAS的镇痛效应。2.6脊髓背角神经元电生理记录手术操作及记录方法:大鼠经乌拉坦麻醉后,于背部正中线切开胸腰段皮肤,暴露出L3-L4脊髓后,去除硬脊膜,将阵列电极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的微推进器上,于脊髓节段L3-4后正中沟旁开1mm上方,垂直缓慢进入脊髓背角。深度范围控制在脊髓表面下900-1000 μm,参考电极插入背部肌肉中。急性脊髓化实验部分:暴露出C8-T1节段脊髓,用生理盐水制成碎冰覆盖于脊髓表面,采用冷冻法阻断脊髓的传递通路。采用多通道电生理采集系统记录,将结果导入NeuroExplorer4进行数字化分析处理。脊髓背角不同种类神经元的鉴别:采用电子压力测痛仪给予肌肉感受野10s不同强度的压力刺激。本实验中将60mN和200mN分别定义为非伤害性刺激和伤害性刺激,只对60mN的压力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为LTM神经元,只对200mN的压力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为NS神经元,对60mN和200mN的压力刺激均有反应的神经元为WDR神经元。脊髓背角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判断标准:在无任何外力因素的干扰下,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超过3min。记录到稳定的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后,给予电针或TEAS干预1min,记录干预前后1mi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频率变化。3结果3.1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对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3.1.1 TEAS-Ta和TEAS-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C纤维反射确定TEAS激活A-和C-纤维的阈值。其中A-纤维的阈值是1.23±0.31 mA,C-纤维的阈值是3.86±0.92mA,将这两个电流强度分别作为 Ta 强度的 TEAS(TEAS-Ta)和 Tc 强度的 TEAS(TEAS-Tc)。①采用TEAS-Tc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TEAS-Tc干预c-ST34:在干预结束后0min(即刻)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5)。③采用TEAS-Tc干预LI4:未观察到TEAS-Tc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采用TEAS-Ta干预i-ST34、c-ST34和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均无抑制作用(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优于c-ST34和LI4。提示TEAS-Tc干预局部穴位i-ST34的镇痛作用最强。3.1.2 EA-Ta和EA-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C纤维反射确定电针激活A-和C-纤维的阈值。其中激活A-纤维的阈值是1.14±0.34 mA,激活C-纤维的阈值是3.63±0.89 mA,将这两个电流强度分别作为Ta强度的电针(EA-Ta)和Tc强度的电针(EA-Tc)。①采用EA-Ta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EA-Ta干预c-ST34:未观察到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③采用EA-Ta干预LI4:未观察到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①采用EA-Tc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2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EA-Tc干预c-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③采用EA-Tc干预LI4:在干预结束后0 min(即刻)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5)。以上结果提示,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有显着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应优于c-ST34和LI4,说明EA-Ta和EA-Tc干预局部穴位i-ST34的镇痛作用最强。3.1.3 TEAS-Ta、TEAS-Tc、EA-Ta、EA-Tc 干预 i-ST34 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验证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的镇痛效应,我们观察了大鼠双足承重差值的变化。造模前,各组大鼠双足承重差值无差异(P>0.05);造模后第三天,大鼠双足承重差值显着增加(△△P<0.01),提示大鼠出现肌肉痛,造模成功。经过三天的TEAS干预后,TEAS-Tc组双足承重差值显着降低(*P<0.05);采用电针刺激深达肌肉层,干预三天后,EA-Ta组和EA-Tc组双足承重差值均显着降低(*P<0.05),但二者无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EA-Tc和TEAS-Tc干预i-ST34均可改善大鼠双足承重差值,缓解局部肌肉炎性痛。3.1.4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效应根据以上C反射和行为学验证的参数,我们选择在痛源局部i-ST34进行TEAS干预,观察对痛源部位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均显着降低(**P<0.01);TEAS-Ta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无改变(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减少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异常肌电发放,缓解局部肌肉炎性痛。3.1.5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效应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显着降低(*P<0.05),EA-Tc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显着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干预i-ST34对异常肌电的发放具有即刻的抑制作用,缓解了肌肉疼痛。3.2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3.2.1不同类型神经元的鉴别、板层分布特点我们采用阵列电极同时记录分布于脊髓背角Ⅰ-Ⅴ板层不同种类的神经元放电活动。鉴定了不同神经元对感受野不同刺激的反应。观察到WDR神经元对60 mN和200mN的压力刺激有增多和减少两种反应,LTM神经元对60mN的压力刺激也有增多和减少两种反应,对200 mN的压力刺激无反应。WDR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表面下的650-925mm,相当于脊髓背角的第V板层;LTM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表面下的350-625mm,相当于脊髓背角的第Ⅲ-Ⅳ板层。在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上,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增加(*P<0.05),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无明显变化。提示在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上,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兴奋性增强。3.2.2TEAS-Ta、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我们将干预前后WDR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低于20%的视为无反应的神经元,将干预前后WDR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高于20%的视为有反应的神经元(兴奋性反应/抑制性反应),剔除无反应的神经元。TEAS-Tc 组 7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5±0.59 Hz 降至 0.89±0.44 Hz(*P<0.05);2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81±1.00 Hz 增加到 2.15±1.08 Hz(P>0.05)。TEAS-Ta 组 43.8%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75±0.72Hz 降至 1.35±0.64Hz(P>0.05);56.2%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38±0.39 Hz 增加到 1.91±0.51 Hz(P>0.05)。为了验证TEAS-Tc的镇痛机制,我们观察了脊髓化后,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脊髓化后,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TEAS-Tc组43.3%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2.00±0.74Hz降至1.01±0.33 Hz(*P<0.05);56.7%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 1.86±0.59 Hz 增加到 3.35±0.94 Hz(**P<0.01)。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显着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脊髓化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3.2.3 TEAS-Ta、TEAS-Tc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干预增加了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我们将干预前后LTM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低于20%的视为无反应的神经元,将干预前后LTM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高于20%的视为有反应的神经元(兴奋性反应/抑制性反应),剔除无反应的神经元。TEAS-Tc组48%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0.39±0.22 Hz降至0.17±0.10 Hz(P>0.05);52%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33±0.09 Hz 增加到 0.53±0.12 Hz(*P<0.05)。TEAS-Ta 组 58.3%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9±0.28 Hz 降至0.26±0.19 Hz(P>0.05);41.7%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27±0.13 Hz 增加到0.44±0.21 Hz(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显着增加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兴奋性。3.2.4 EA-Ta、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我们观察到EA-Ta组77.5%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0±0.53 Hz 降至 0.89±0.36 Hz(**P<0.01);22.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4±0.91 Hz 增加到 2.37±1.33 Hz(P>0.05)。EA-Tc 组 68%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1.86±0.92 Hz降至1.15±0.63 Hz(*P<0.05);32%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36±0.73 Hz 增加到 4.14±1.01 Hz(*P<0.05)。为了验证EA-Ta和EA-Tc的镇痛机制,我们观察了脊髓化后,EA-Ta和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脊髓化后,EA-Ta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兴奋作用为主。EA-Ta组70%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2.14±0.93 Hz降至0.63±0.43 Hz(*P<0.05);30%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79±0.85 Hz 增加到3.36±1.52 Hz(P>0.05)。EA-Tc 组 34.2%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2.06±0.96 Hz 降至1.11±0.74 Hz(P>0.05);65.8%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1.66±0.47 Hz增加到4.84±0.84 Hz(**P<0.01)。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可以明显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脊髓化后,采用EA-Ta干预i-ST34可以明显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而采用EA-Tc干预则明显增加了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3.2.5 EA-Ta、EA-Tc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观察到EA-Ta组52.6%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1±0.11 Hz 增加到 1.08±0.31 Hz(*P<0.05);47.4%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7±0.17 Hz 降至 0.15±0.45 Hz(P>0.05)。EA-Tc 组 46.7%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0.28±0.15 Hz增加到0.56±0.28 Hz(P>0.05);53.3%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50±0.11 Hz 降至 0.16±0.55 Hz(*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干预i-ST34可以明显增加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兴奋性。3.2.6 EA-Ta和TEAS-Tc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脊髓背角LTM和WDR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观察了同一实验动物中,采用EA-Ta和TEAS-Tc干预后,放电频率增加的LTM神经元和放电频率减少的WDR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这部分LTM和WDR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率进行分析,以确定LTM和WDR神经元之间是否有关联。EA-Ta组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r=-0.64,P=0.045),表明EA-Ta在兴奋了 LTM神经元的同时,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TEAS-Tc组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无相关性(r=-0.46,P=0.17)。以上结果表明:EA-Ta可能通过激活LTM神经元,抑制了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从而减轻肌肉疼痛。4研究小结4.1采用TEAS-Tc、EA-Ta和EA-Tc干预i-ST34可以明显缓解局部炎性痛,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TEAS-Tc和EA-Ta干预还可以减少大鼠炎性局部异常肌电发放。4.2 EA-Ta可以通过兴奋LTM神经元,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EA-Tc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对WDR神经元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TEAS-Tc可明显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5结论5.1采用EA-Ta、EA-Tc和TEAS-Tc干预痛源局部穴位的镇痛效应优于对侧穴位和远端穴位。5.2局部镇痛的效果和穴位局部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密切相关。在肌肉炎性痛局部激活深层的A类神经传入,在皮肤层次激活C类纤维传入可发挥较好的镇痛效应。5.3在痛源局部,EA-Ta是通过兴奋肌肉的A纤维,激活脊髓背角的LTM神经元,从而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发挥镇痛作用。
赵君[2](2021)在《针刺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膀胱功能失调会出现排尿障碍,如尿频、尿痛、尿急、尿失禁、尿潴留等症状。针刺对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有大量的临床文献报道,因此探讨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有重要意义。膀胱功能的正常实现需要膀胱逼尿肌、尿道的共同协调完成,这两者受骶副交感神经(盆神经),交感神经(腹下神经)和躯体神经(阴部神经)的支配。其中,盆神经能收缩逼尿肌,松弛尿道括内约肌引起排尿,腹下神经能松弛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促进储尿,阴部神经主要支配尿道外括约肌。然而,目前开展针刺调节膀胱生理功能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均以不同病理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选择次髎/中髎穴、三阴交穴、膀胱俞穴、肾俞穴等,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膀胱尿动力学指标探讨针刺效应;少部分研究同步记录膀胱逼尿肌及盆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的活动来说明针刺效应机制,而对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阴部神经极少涉及。另外,针刺调节效应跟膀胱的生理病理状态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均以不同病理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而对生理状态下正常大鼠进行(等容性膀胱和等张性膀胱)研究很少涉及。近年来,穴位本态的研究认为穴位就是动态的、敏化的疾病体表反应部位(反应点),而穴位的定位就是这种“反应点”的规律性总结。基于上述背景资料,本研究先观察急性膀胱炎模型大鼠体表病变反应点的分布特点,并以此来确定研究穴位,然后通过神经示踪技术探讨研究穴位与膀胱之间的神经节段关系,再设计与研究穴位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作为对照,用电生理学方法在功能层面观察针刺不同节段穴位对等容性膀胱/等张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活动来探索其调节效应及相应的神经机制。目的观察急性膀胱炎模型大鼠体表病变反应点的分布特点,并以此来确定研究穴位,再探讨研究穴位与膀胱之间的神经节段关系,进一步设计与研究穴位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作为对照,用电生理学方法在功能层面观察针刺不同节段穴位对等容性膀胱/等张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活动来探索其调节效应及相应的神经机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主要观察急性膀胱炎Evans Blue渗出点来确定研究穴位。9只SD雌性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n=3)和急性膀胱炎组(n=6)。急性膀胱炎造模采用0.3 ml的1.5%双氧水经尿道注入膀胱,留置30 min诱导而成,然后将双氧水排出体外。造模后,两组大鼠均尾静脉注射5%EB,然后2小时后经心脏生理盐水灌流,涂抹脱毛膏脱毛。通过自然光线及荧光标记有机活体成像系统拍摄,观察EB渗出点的分布位置。第二部分研究探索研究穴位与膀胱的神经解剖联系。5只正常雌性大鼠分别在研究穴位和膀胱壁注射微量霍乱毒素亚单位CTB-488和CTB-594,存活4天后,取L5-S2背根神经节,观察感觉神经元的标记情况,揭示研究穴位与膀胱的神经解剖联系。第三部分研究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不同穴位刺激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应机制。30只正常雌性大鼠经尿道插入导管固定,向膀胱灌注0.9%NaCl溶液直至膀胱出现稳定的节律性收缩,成为等容性膀胱,然后同步记录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活动。采用非伤害性刺激(刷毛)、伤害性刺激(钳夹和针刺)随机刺激与研究穴位同节段穴位会阴穴,近节段穴位阴陵泉穴、异节段穴位合谷穴,观察其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活动的影响,探求不同穴位刺激对等容性膀胱的调节效应和机制。第四部分研究,40只正常雌性大鼠经膀胱插入导管,向膀胱持续灌注0.9%NaCl溶液,当膀胱扩张,当膀胱内压达到阈值压后出现排尿收缩,成为等张性膀胱。膀胱收缩的同时,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出现爆发性放电。针刺随机刺激会阴穴、阴陵泉穴和合谷穴1min,探求针刺不同穴位对等张性膀胱的调节效应和机制。进一步剪断一侧盆神经,观察针刺会阴穴及盆神经剪断侧阴陵泉穴对观察尿动力学的变化,揭示盆神经在针刺调节膀胱功效的效应机制。结果1.急性膀胱炎模型大鼠体表反应部位主要分布于耻骨上及尿道周围的会阴部,考虑解剖及电信号记录等因素,确定会阴穴为研究穴位。2.在体表会阴穴和膀胱注射微量霍乱毒素亚单位CTB-488和CTB-594后,观察到与两者相关的感觉神经元分别出现在L5-S2和L6-S2节段的背根神经节及其组织切片中,均以L6和S1居多,其中CTB-594标记的神经元大部分出现在S1背根神经节。3.在等容性膀胱,刷毛刺激会阴穴、阴陵泉穴、合谷穴对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活动等均无影响(P>0.05)。钳夹会阴穴、阴陵泉穴均能延长收缩间期,增加收缩时间(P<0.01),在钳夹延长收缩间期的同时,也同步延长了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爆发性放电,钳夹会阴穴降低最大收缩压力(P<0.05),钳夹合谷对尿动力学无作用(P>0.05),且钳夹会阴穴延长收缩间期效应强于阴陵泉穴(P<0.05)和合谷穴(P<0.01)。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均能延长收缩间期,降低最大收缩压力,增加收缩时间(P<0.01)。在针刺延长收缩间期的同时,也抑制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爆发性放电,针刺合谷对尿动力学无影响(P>0.05)。针刺会阴穴延长收缩间期效应强于阴陵泉穴(P<0.05)和合谷穴(P<0.01);针刺会阴穴延长收缩间期的效应强于刷毛(P<0.01)和钳夹(P<0.05)刺激会阴的效应。4.在等张性膀胱中,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均能延长排尿间期,增加阈值压、最大收缩压力和收缩时间(P<0.01)。在针刺延长排尿间期的同时,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爆发性放电也出现同步延长。针刺合谷对尿动力学及尿道括约肌肌电、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作用不明显(P>0.05)。针刺会阴穴在增加阈值压、最大收缩压力方面的效应强于阴陵泉穴(P<0.05)和合谷穴(P<0.01);剪断一侧盆神经后,大鼠排尿间期缩短(P<0.05),最大收缩压力下降(P<0.05),而大鼠的排尿阈值压、基础压和收缩时间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会阴穴仍能延长排尿间期,增加最大收缩压力、阈值压和基础压(P<0.05),针刺剪断侧阴陵泉穴无明显作用。剪断盆神经前后针刺会阴穴对尿动力学的效应无明显差异(P>0.05),在延长排尿间期、增加最大收缩压力方面,剪断盆神经前针刺阴陵泉穴效应强于剪断后针刺阴陵泉穴效应。结论1.支配会阴穴和膀胱的感觉神经元分布在相同的神经节段,主要在L6-S1背根神经节中,这可能是针刺会阴穴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通路,可以为临床应用会阴穴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2.等容性膀胱和等张性膀胱中,针刺、钳夹会阴穴、阴陵泉穴对尿动力学和尿道括约肌的效应,可能通过延长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与膀胱收缩同步的爆发性放电间隔实现的,这种效应有神经节段性,与膀胱同节段的会阴穴效应最强。3.在不同刺激方式中观察到针刺效应强于钳夹和刷毛刺激,提示对膀胱运动的调节中,高强度刺激优于低强度刺激,刺激的躯体组织结构层面越多,效应越好。4.等张性膀胱中,剪断一侧盆神经后,会阴穴的针刺效应存在,而同侧阴陵泉穴作用消失,提示针刺效应通过盆神经发挥作用。
蒋学余[3](2021)在《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损伤的神经元功能状态,及脊髓背角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网络信号系统关键子的表达,探讨电针镇痛机制,为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实验进行。第一部分实验通过结(Sprague-Dawleg-SD)大鼠颈神经根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在模型建立后通过检测其一般行为学表现及热刺激、机械刺激诱发痛、诱发电位来验证造模成功。然后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术后2周电针组大鼠在绑缚下予以电针颈夹脊穴干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予以同样绑缚,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热痛阈值及生化检测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检测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的表达。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造模基础上在颈神经根加置鞘内置管。将72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LAA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组(LAA组)及LAA+电针组,LAA组予以鞘内注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LAA(L-α-aminoadi Pate)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抑制,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模型大鼠C6、C7脊髓背角CD11b/CR3、GFAP、CX3CR1受体、CCR2受体、TLR4、P38-MAPK、NF-κB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6、C7脊髓背角IL-1β、IL-6、IL-18、TNF-α的表达,并运用RT-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丘脑、大脑皮层水平检测兴奋性氨基酸、炎症因子等含量及NMDA、AMPA表达。结果:第一部分结果显示:电针组能有效减轻CSR模型大鼠疼痛,降低电针组大鼠神经元中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脊髓背角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表达量有明显降低(P<0.05)。第二部分结果显示:电针夹脊穴和鞘内注射LAA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均能有效减轻CSR模型大鼠疼痛,减少胶质细胞上CX3CR1受体、CCR2受体、TLR4的生成(P<0.05),减少GFAP、CD11b/CR3表达(P<0.05),能有效抑制各类神经炎症介质IL-1β、IL-18、IL-6、TNF-α的合成和分泌(P<0.05),可有效减低脊髓背角水平NMDA、AMPA的表达(P<0.05)。LAA组较电针组效果明显(P<0.05)。结论:1、电针颈夹脊穴能有效改善CSR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2、电针夹脊穴能够有效减少CSR大鼠模型脊髓背角神经元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神经肽、神经递质表面受体表达。3、电针夹脊穴能够在抑制胶质细胞激活与趋化因子生成的基础上,抑制各类神经炎症介质的合成和分泌。
古春凌[4](2021)在《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针刺“内关”穴不同的层次与不同的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兔心电图和心肌组织形态、心肌组织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心肌组织Ca2+-Mg2+-ATPase 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兔耳缘静脉注射氯化钡的方法制作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选用56只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7只,分别为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运用电生理学、HE染色法、RT-PCR法、定磷法等技术手段,观察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和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兔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心肌组织形态、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治疗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均不同程度的缩短(均P<0.05)。在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上,浅层针刺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层针刺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家兔左心室前壁肌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心肌组织结构正常,细胞核完整呈椭圆状,核周围有较窄的空白间隙,无异常形态学改变;模型组结构改变明显,表现为心肌细胞显着水肿呈细颗粒状,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空泡性变,细胞核浓缩,核有皱褶,形状不规则,核周间隙明显增宽,有的心肌细胞出现胞质淡颜,有的心肌细胞出现核溶解现象,心肌纤维排列疏散紊乱,出现明显的心肌波浪样变;各针刺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RT-PCR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L型钙离子通道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除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外(P>0.05),其他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均P<0.05)。在L型钙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上,浅层针刺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层针刺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定磷法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2+-Mg2+-ATPase活性下降(P<0.01)。除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外(P>0.05),各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Ca2+-Mg2+-ATPase活性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均P<0.05)。在Ca2+-Mg2+-ATPase的活性上,浅层针刺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层针刺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结论: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少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改善家兔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不同程度的下调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Ca2+-Mg2+-ATPase活性。调节心肌组织的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和Ca2+-Mg2+-ATPase活性,可能是针刺“内关”穴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之一。“内关”穴浅层组织与深层组织可能均参与针刺信息的传导。“内关”穴的浅层针刺存在最佳针效时间窗,浅刺在最佳诱导期内,可能有达到深刺效果的趋势。
张培铭[5](2020)在《慢性胃炎的针灸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及体表敏化点/区分布规律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古代针灸医家对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相关胃腑病在选经选部配穴方面的经验,并用感觉测痛仪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G患者体表敏化点/区分布规律,为现代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慢性胃炎的针灸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先确定目标古代文献(库)、检索词、纳入和排除标准,再结合机检与手检整理成数据库,后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古代针灸医家对本病选经配穴方面的经验。第二部分为慢性胃炎体表敏化点/区分布规律观察: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CG患者,并与同期同年龄段无重大疾病或复杂基础疾病的健康人对照,按预定探查策略,采用感觉测痛仪进行痛觉测定,记录两组敏化点/区位置及敏化特点,再以叠加分布图展示CG患者体表敏化点/区分布特点,并比较敏化率较高的体表敏化点/区与健康人相应区域的压痛阈的差异。结果:1第一部分:纳入符合要求的条文2243条,覆盖治疗慢性胃炎的腧穴共224个,选经多与胃腑紧密相关,尤重视膀胱经、脾、胃经及任脉;既注重病变局部选穴,又重视远端取穴,尤其是下肢腧穴;诸症均最常选取足三里、内关、中脘、公孙、太白,胃脘痛多取梁门-陷谷为代表的同经经穴组合,气机上逆诸症则多取内关-公孙组合;特定穴中五输穴运用最多见,其次为募穴;特定穴配伍上诸症均以内关-公孙的关联性最强,主症不同配伍有所侧重。2第二部分:敏化点/区数量及分布规律:128名受试者中,有83名发现敏化反应(64.84%)。其分布趋势为:(1)部位:下肢部最密集,其次为腹、背部。(2)神经节段:T4-T10最密集,其次为L4-L5、T11-T12。(3)经脉:胃经例数最多,其次为任脉、膀胱经、脾经。(4)穴位:足三里、梁门、中脘、胃俞最多见,敏化率均>18%。仅出现1次的腧穴有17个(13.28%)。(5)敏化形式:以压痛最常见,其次为结节、条索。(6)敏化点/区压痛阈:在敏化频率最高的前13个腧穴中,胃炎组的压敏出现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对应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胃炎组以上13穴压痛阈均值及中位数均比健康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古代医家针治CG相关胃腑病症注重辨症辨经,取穴重视远近结合,善用特定穴。2 CG患者体表存在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敏化点/区,其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3.古今对本病的体表敏化点/区及选穴认识既有内在关联,又存在一定差异。
李文康[6](2020)在《针刺对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递质、5-HT1AR(5-HT2AR)/AC信号通路与二者关联性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针刺改善PCPA失眠在中枢5-HT睡眠递质及5-HT亚型受体后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0只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抽选16只为正常组,剩余54只进行造模并筛选,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针刺(针刺脐内环合失眠穴方)组、非穴组,各16只。针刺组采用针刺脐内环合失眠穴方干预治疗,非穴组予针刺双侧肋下各2个固定点治疗,正常组、模型组则不采用任何针刺,仅予相同时间和强度的抓摸刺激。干预6天后,取大鼠海马组织,样本编号并相应保存待检;免疫组化法检测5-HT1A、5-HT2A受体形态学的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海马5-HT的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AC活性,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二者的关联性。结果:1.免疫形态学观察: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海马5-HT1AR阳性表达数减少,呈散在、疏松排列;5-HT2AR阳性颗粒数目明显增加,阳性表达区域趋于集中;通过针刺后,针刺组大鼠海马5-HT1AR阳性表达颗粒分布集中且较规则,颜色加深;而5-HT2AR棕色表达数则明显减少,阳性区域颜色较浅。2.实验指标显示:A、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海马区5-HT1AR表达下降而5-HT2AR表达上升(均P<0.01);海马内5-HT含量显着下降(P<0.01),AC活性降低(P<0.01),模型组海马5-HT含量损害与AC活性损伤呈正相关性,r=0.648,P<0.01;B、非穴组各组数据与模型组均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且非穴组5-HT含量与AC活性相关性不强;C、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海马内5-HT1AR表达上升而5-HT2AR表达下降(P<0.01、P<0.01);5-HT含量显着升高(P<0.01),AC活性明显提高(P<0.01),针刺对5-HT含量提高与AC活性上调也呈正相关性,r=0.644,P<0.01;D、与非穴组比较,针刺组海马内5-HT1AR表达上升,而5-HT2AR表达下降(P<0.01、P<0.01);5-HT含量显着提高(P<0.01),AC活性明显上调(P<0.01)。结论:1.PCPA模型大鼠海马呈现5-HT1A、5-HT2A受体形态异常;针刺有改善PCPA失眠模型大鼠海马5-HT1A、5-HT2A受体形态作用。2.PCPA模型大鼠海马呈现5-HT含量、AC活性均受损降低及二者的受损呈一定正相关性;而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方有显着升高其5-HT含量、上调其AC活性的作用,对二者的改善也呈一定相关性。3.实验支持该针法通过改善5-HT睡眠递质、5-HT亚型受体后信号通路机制及其交互机制综合起到治疗PCPA失眠的作用机制。
林怡[7](2020)在《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比较针刺“内关”穴浅筋膜层和深层正中神经对氯化钡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作用效果,明确“内关”穴浅刺是否具有调心作用,浅、深针刺的作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内关”穴不同层次的针刺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同时,比较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三种方法刺激“内关”穴浅层对氯化钡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作用效果,观察刺激方法对穴位功能特异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观测“内关”穴浅、深针刺的效果,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浅刺组和深刺组,每组1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第二部分比较不同刺激方法的作用效果,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手针组、电针组和经皮电刺激组,每组1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所有家兔麻醉后以标准II导联的方式连接BL-420S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持续监测心电图30 min,在心电监测第3 min时,生理盐水组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 mL/kg的生理盐水,其余组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 mL/kg的0.4%(4mg/kg)的氯化钡溶液造模。在造模前60s,浅刺组用0.25 mm×25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直刺家兔右侧“内关”穴,进针深度为3 mm,行震颤催气手法10 min;深刺组用相同规格针灸针针刺家兔右侧“内关”穴,进针深度为5~8 mm,针尖触碰到正中神经使家兔右上肢抽动3次后,留针10 min;手针组针刺方法同浅刺组;电针组用相同规格针灸针直刺“内关”穴和“内关”穴上3 mm处的非穴点,针刺深度3 mm,针柄连接华佗牌SDZ-V型电子诊疗仪电极,负极接“内关”穴,正极接非穴点,选用连续波,4 Hz,强度为0.5 mA,电刺激10 min;经皮电刺激组将直径为0.8 mm的圆片电极负极置于家兔右侧“内关”穴区,圆片电极圆心对准“内关”穴点,正极用湿棉布包裹置于家兔右上肢肘窝处,连接华佗牌SDZ-V型电子诊疗仪,选用连续波,4 Hz,2 mA,电刺激10 min。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不做针刺。观测结束后,根据心电图计算各组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并取家兔左心室肌前壁心肌做HE染色和IHC检测,分别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Cx43表达与分布。结果:1“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1)模型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最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最长(P<0.01),浅刺组和深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均晚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浅刺组、深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浅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与深刺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家兔心肌Cx43表达水平严重下降,分布极其紊乱。浅刺组和深刺组家兔心肌Cx43分布紊乱的情况较轻,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3)出现心律失常的家兔心肌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嗜伊红染色增强、心肌波浪样变、渗出等病理改变。2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1)手针、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三种方式刺激“内关”穴,均可以延缓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均P<0.01),显着缩短家兔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均P<0.01),电针组家兔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大于手针组和经皮电刺激组(P<0.05),家兔平均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手针组<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针和经皮电刺激组家兔的心肌Cx43分布紊乱情况减轻,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家兔心肌Cx43分布较为规律,但阳性表达数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出现心律失常的家兔心肌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嗜伊红染色增强、心肌波浪样变、渗出等病理改变。结论:1.在氯化钡诱导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上,“内关”穴浅刺也可以抑制Cx43分布紊乱和数量减少的情况,延缓心律失常起始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发挥“内关”的调心作用,且浅、深针刺的作用效果相当。2.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内关”穴浅层均可延缓氯化钡诱导的心律失常模型家兔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但它们的作用效果不完全相同。在延缓心律失常起始时间上电针可能优于手针和经皮电刺激,在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方面有手针组<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的趋势,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针和经皮电刺激“内关”穴均可以抑制心室肌Cx43分布紊乱和数量减少的情况,但电针(4 Hz)在抑制家兔心室肌Cx43数量减少上尚未发现有明显的作用。
谢玉洁[8](2020)在《基于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的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以慢性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采用低频振荡振幅分析方法观察比较针刺敏化穴与假穴对慢性颈痛患者的脑功能低频振荡振幅影响的异同,结合临床效应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神经影像机制,并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慢性颈痛患者,采用SAS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敏化穴组和假穴组,每组30例,持续针刺治疗4周,前2周每周3次(共6次),后2周每周2次(共4次),一共10次。慢性颈痛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颈痛VAS评分、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SF-12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慢性颈痛患者的颈痛程度、疼痛的四种维度、颈椎功能障碍程度以及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评估临床疗效,并且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扫描,完成以下分析:1.通过SPSS 24.0软件进行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比较敏化穴组与假穴组针刺治疗前后临床效应指标的差异,对比观察针刺敏化穴和假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2.通过SPM8软件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辅助工具包(DPARSF)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观察敏化穴组与假穴组针刺治疗前后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低频振荡振幅的调节,分析不同取穴针刺对患者脑功能的影响,并将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变化与临床疗效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探讨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患者的神经影像机制。结果1.敏化穴组与假穴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针刺敏化穴组治疗后,慢性颈痛患者的颈痛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SF-12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的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SF-12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痛VAS评分和ND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敏化穴组与假穴组患者的临床效应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治疗对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调节(1)敏化穴组慢性颈痛患者针刺治疗后左侧顶叶的中央后回(BA2)脑区ALFF信号升高,右侧边缘叶的海马旁回脑区的ALFF信号降低。与临床效应指标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针刺治疗后额叶的双侧中央前回脑区ALFF信号升高。与临床效应指标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治疗后,敏化穴组较之于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ALFF信号升高明显的脑区为:右侧额上回(BA11)、左侧额中回(BA10)、右侧额中回。敏化穴组比假穴组慢性颈痛患者ALFF信号降低明显的脑区有: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上回(BA6)、左侧额下回、左侧枕上回(BA19)、右侧顶上回(BA7)。结论1.通过针刺治疗慢性颈痛临床疗效观察,针刺敏化穴和假穴后慢性颈痛患者的颈痛四种维度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均较针刺前有显着性改善,针刺敏化穴对改善慢性颈痛强度和颈椎功能障碍较针刺假穴效果显着,因而针刺是慢性颈痛有效的治疗手段。2.针刺治疗后,敏化穴较之于假穴在调节患者负责注意力、躯体运动和情感的额叶多个脑区以及主要处理疼痛感知和辨别作用的顶上小叶有所差异,这可能是敏化穴在改善慢性颈痛患者痛体验和颈椎功能方面疗效更优的作用特点。3.针刺敏化穴与假穴对慢性颈痛患者的脑自发神经功能活动的中枢调节模式具有差异性,针刺敏化穴缓解慢性颈痛强度、改善痛情绪、痛感觉以及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可能与敏化穴调节慢性颈痛患者管理躯体感觉中枢的中央后回和参与认知、情绪功能的海马旁回脑区活动有关,假穴可能通过双侧的中央前回对躯体运动发挥即时效应,间接改善患者颈痛体验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杨晓婷[9](2019)在《电针足三里和长强穴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皮质区JNK-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长强穴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Terc-/-小鼠)、野生型小鼠大脑皮质区JNK—CREB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野生型小鼠分为空白组、足三里组和长强组;将Terc-/-小鼠即纯合子型分为空白组、足三里组和长强组,每组6只,共36只。所有组别的小鼠均于每日固定时间干预一次,连续干预7d。野生型空白组、纯合子型空白组仅模拟抓握动作;野生型足三里组、纯合子型足三里组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进针深度约1.5mm;野生型长强组、纯合子型长强组电针刺激长强穴,进针深度约6mm。运用电针刺激的组别均采用韩氏电针仪连接双极连体针,电针参数为:2Hz、2mA、连续波,干预时长30min。干预后对各组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采取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分析大脑皮质JNK、CREB、p-CREB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数据统计方法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行为学检测结果:干预治疗后,野生型中,长强组与空白组相比,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纯合子型中,长强组与空白组相比,穿越平台次数显着增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纯合子型中,长强组与足三里相比,穿越平台次数显着增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纯合子型中,长强组及足三里组与空白组相比,于中心区域时间比重均显着增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纯合子型中,长强组JNK蛋白的阳性目标平均光密度值表达均低于空白组和足三里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长强组CREB蛋白的阳性目标平均光密度值表达高于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足三里组CREB蛋白的阳性目标平均光密度值表达高于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足三里组p-CREB蛋白的阳性目标平均光密度值表达高于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长强组p-CREB蛋白的阳性目标平均光密度值表达高于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3)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纯合子型中,足三里组JNK蛋白的表达低于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长强组JNK蛋白的表达低于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足三里组CREB、p-CREB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长强组CREB、p-CREB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长强组CREB蛋白的表达高于足三里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野生型中,长强组JNK、p-CREB蛋白的表达均低于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足三里组p-CREB蛋白的表达高于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电针足三里、长强穴能改善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2)电针足三里穴、长强穴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大脑皮质区JNK蛋白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但对野生型小鼠抑制作用不显着。(3)电针足三里穴、长强穴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大脑皮质区CREB、p-CREB蛋白的表达具有激活作用,但对野生型小鼠激活作用不显着。
王巧侠[10](2019)在《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腧穴敏化不同时间节点的肥大细胞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腧穴敏化不同时间节点穴区局部肥大细胞(MC)形态和功能变化的时空特征,初步阐明穴位敏化中MC的细胞分子水平的机制,为针灸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客观的实验支撑,进一步丰富穴位敏化MC相关的机制研究,解释穴位敏化细胞分子层面的科学内涵。研究方法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N)组、生理盐水(NS)组、模型(KOA)组三组,每组40只。然后每组按照0、7、14、21、28天五个时间节点随机再分为五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后造模,KOA组采用单碘乙酸盐(MIA)诱导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麻醉后,清理关节附近的鼠毛,将关节屈曲到最大限度后向双侧的膝关节腔内注射MIA 3mg/50 L 9%生理盐水,NS组用同样的方法于双侧膝关节腔内注入50 L 9%的生理盐水,N组则不做处理。三组仅饲养,均不做任何干预处理。N组、NS组及KOA组分别在实验开始的第7天随机处死6只动物并取动物的左侧膝关节,采用番红固绿染色对关节软骨进行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的形态,并对关节软骨进行OA评分。N组、NS组及KOA组分别在实验开始的第0、7、14、21、28天随机处死6只动物,分别以右侧鹤顶穴、阳陵泉穴、委中穴为中心取1.5mm×1.5 mm×1.5 mm体积大小的标本(包含皮肤及皮下结缔组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技术观察MC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每张切片手动随机选取6个不重复视野,分析并记录MC的数目和脱颗粒变化,计算脱颗粒率。N组、NS组及KOA组分别在实验开始的第0、7、14、21、28天随机选取2只小鼠灌流取穴区组织,采用免疫荧光(IF)染色技术观察不同时间节点鹤顶穴、阳陵泉穴、委中穴穴区组织内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CT)与5-羟色胺(5-HT)、组织胺(HA)共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N组和NS组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连续、无损伤,而KOA组关节软骨的形态学出现明显的改变,关节软骨表面不连续,基质损伤或者缺失、断裂、剥夺,甚则软骨组织被侵蚀,关节表面轮廓发生典型的病理改变。KOA组关节软骨的OA评分显着高于N组、NS组(P<0.05)。2.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三穴在N组及NS组不同时间节点MC的数量和脱颗粒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KOA组鹤顶穴及阳陵泉穴在相同时间节点上MC的数量和脱颗粒率显着高于N组和NS组(P<0.05);KOA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鹤顶穴及阳陵泉穴自第7天至28天MC的数量及脱颗粒率均高于0天,在不同时间节点上穴区MC数量及脱颗粒率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3.IF染色结果显示,KOA组鹤顶穴及阳陵泉穴MCT与5-HT、HA存在共表达现象,而委中穴没有或者较少出现共表达情况;N组及NS组未出现上述共表达现象。结论1.关节腔注射MIA能够造成关节软骨明显的病理变化,这种方法能成功诱导出膝骨关节炎模型。2.穴位敏化中穴区MC发生了典型的募集和脱颗粒变化,其中鹤顶穴和阳陵泉穴在不同时间节点穴区MC有时空变化的特征;穴位敏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某一时间点开始敏化并持续一段时间;穴位敏化有时空变化的特征。3.穴位敏化中MC脱颗粒释放的递质有5-HT、HA,这两种物质在敏化的不同时间节点有不同的表达,穴位敏化中MC与5-HT,HA变化的机制可能是5-HT,HA以及MCT的释放直接影响患病的受影响的穴位处的循环,神经和免疫网络,在穴位敏化中起到触发效应。
二、穴位电针对电刺激猫内脏神经引起的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 Ⅰ.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Ⅱ.“足三里”穴位传入途径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穴位电针对电刺激猫内脏神经引起的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 Ⅰ.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Ⅱ.“足三里”穴位传入途径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1 针刺镇痛的历史溯源 |
2 针刺参数对镇痛效应影响的研究 |
2.1 电针频率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2.2 针刺深浅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2.3 针刺部位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2.4 针刺强度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炎性痛大鼠的镇痛效应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股二头肌注射CFA引起大鼠双足负重不均衡和局部异常肌电的发放 |
3.2 股二头肌注射CFA引起大鼠局部肌肉组织炎性反应明显 |
3.3 电针和TEAS激活A-(Ta)和C-(Tc)纤维的阈值、潜伏期和持续时间 |
3.4 TEAS-Ta和TEAS-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4.1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4.2 TEAS-Ta和TEAS-Tc干预c-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4.3 TEAS-Ta和TEAS-Tc干预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 EA-Ta和EA-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1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2 EA-Ta和EA-Tc干预c-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5.3 EA-Ta和EA-Tc干预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
3.6 不同强度TEAS和电针干预i-ST34对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
3.7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 |
3.8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 |
4 研究小结 |
第二部分: 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肌肉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不同类型神经元的鉴别 |
3.2 不同类型神经元的板层分布及自发放电频率分布特点 |
3.3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4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5 脊髓化后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6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7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8 脊髓化后EA-Ta和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
3.9 EA-Ta干预i-ST34对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 |
3.10 TEAS-Tc干预i-ST34对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 |
4 研究小结 |
讨论 |
1 CFA肌肉注射可成功诱导肌肉炎性痛模型 |
2 激活不同穴位的神经纤维传入镇痛效应的差异 |
3 脊髓背角对伤害性信息的整合和调制 |
4 激活深层的A类纤维传入可能通过脊髓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
5 激活深层的C类纤维传入可能通过脊髓上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
6 TEAS可能涉及局部镇痛机制 |
研究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2)针刺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现状 |
一 下尿路概述 |
二 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灸调节膀胱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一 急性膀胱炎下体表病变反应点的分布位置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器材 |
1.3 实验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会阴穴与膀胱相关感觉神经元的分布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器材 |
1.3 实验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数据统计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不同穴位刺激调控等容性膀胱的效应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节律性排尿收缩 |
2.2 刷毛刺激不同穴位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
2.3 钳夹不同穴位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
2.4 针刺不同穴位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
2.5 会阴、阴陵泉的不同刺激效应比较 |
3 讨论 |
3.1 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相关的周围神经 |
3.2 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与神经节段性相关 |
3.3 对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与膀胱状态、刺激方式、刺激穴位深度相关 |
实验四 针刺调控等张性膀胱的效应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盆神经完整时,针刺不同穴位对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
2.2 剪断一侧盆神经后,尿动力学的变化 |
2.3 剪断一侧盆神经后,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对等张性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 |
2.4 剪断一侧盆神经前后,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效应比较 |
3 讨论 |
3.1 膀胱收缩时,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盆神经的活动 |
3.2 等张性膀胱和等容性膀胱的差异 |
3.3 盆神经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3)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 大鼠模型建立 |
2.4 大鼠CSR模型造模评价标准 |
2.5 分组与处理 |
2.6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大鼠热刺激诱发痛、机械刺激诱发痛 |
3.2 大鼠脊髓神经潜伏期诱发电位 |
3.3 四组脊髓背角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比较 |
3.4 四组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表达比较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枢(CNS)小胶质细胞激活-中枢敏化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 大鼠模型建立 |
2.4 大鼠CSR模型造模评价标准: |
2.5 分组与处理 |
2.6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热刺激诱发痛、机械诱发痛 |
3.2 各组大鼠脊髓神经潜伏期诱发电位 |
3.3 各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CD11b/CR3、GFAP、CX3CR1 受体、CCR2 受体、TLR4、P38-MAPK、NF-κB表达比较 |
3.4 六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IL-1β、IL-6、IL-18、TNF-α表达比较 |
3.5 六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NMDA、AMPA表达比较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分析 |
1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 病名及症状 |
1.2 病因病机 |
1.3 颈椎病与经脉的关系 |
1.4 颈椎病与经筋的关系 |
1.5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 |
2.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 |
2.2 颈椎的解剖学构造 |
2.3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病因认识 |
2.4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治疗 |
2.5 电针疗法与神经根型颈椎病 |
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3.1 中枢敏化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3.2 “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网络信号系统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4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
4.1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
4.2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枢(CNS)小胶质细胞激活-中枢敏化的影响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进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参考文献 |
(4)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内关”穴针刺层次与留针时间的研究现状 |
1. “内关”穴的定位 |
2. “内关”穴的层次性解剖结构 |
3. “内关”穴的层次性针感 |
4. “内关”穴的层次性适应病证 |
5. “内关”穴的层次性施术 |
5.1 “内关”穴的刺皮法 |
5.2 “内关”穴的刺肉法(合谷刺法) |
5.3 “内关”穴的刺筋法(关刺法) |
5.4 “内关”穴的经刺法、络刺法 |
5.5 “内关”穴的三刺法(“烧山火”、“透天凉”刺法) |
5.6 “内关”穴透穴刺法 |
6. “内关”穴的留针时间 |
6.1 留针时间的研究现状 |
6.2 “内关”穴留针时间的研究现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内关”穴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 |
1. “内关”穴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2. “内关”穴防治心律失常的机制 |
2.1 中枢机制 |
2.2 离子通道机制 |
2.3 与cAMP-PKA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3. 心律失常动物模型的复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部分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主要实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分组 |
2.3 实验操作 |
2.4 腧穴定位 |
2.5 干预方案 |
2.6 取材及固定 |
2.7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家兔心律失常模型复制评判 |
3.2 家兔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 |
3.3 家兔心室心肌细胞形态比较 |
3.4 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的表达 |
3.5 Ca~(2+)-Mg~(2+)-ATPase的活性 |
4. 小结 |
4.1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ECG的调节 |
4.2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L型钙通道mRNA表达的影响 |
4.4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
讨论 |
1.动物模型的复判及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的影响 |
2.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3.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L型钙通道mRNA表达的影响 |
4.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和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
5.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刺激效应差异性的分析 |
结语 |
临床意义探讨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慢性胃炎的针灸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及体表敏化点/区分布规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 言 |
第一部分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针灸古代文献数据挖掘 |
1 研究对象 |
2 数据准备 |
2.1 数据采集 |
2.2 数据筛选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数据库的构建 |
2.3.1 构建原始表 |
2.3.2 构建布尔型关联分析数据库(事实表) |
2.4 数据预处理 |
3 数据挖掘 |
3.1 数据挖掘系统 |
3.2 数据挖掘操作方法 |
3.2.1 筛选关联规则 |
3.2.2 绘制关系网络图 |
4 第一部分技术路线图 |
5 结果与分析 |
5.1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相关症状的规律分析 |
5.1.1 常用经脉选取情况分析 |
5.1.2 常用部位选取情况分析 |
5.1.3 腧穴运用情况分析 |
5.2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不同类型症候的选经配穴分析 |
5.2.1 频次分析 |
5.2.2 关联分析 |
5.3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特定穴运用情况分析 |
5.3.1 特定穴归经情况分析 |
5.3.2 特定穴分布部位情况分析 |
5.3.3 特定穴类别分布及组合情况分析 |
5.3.4 特定穴选穴及配伍情况分析 |
第二部分 慢性胃炎患者敏化点/区的体表分布规律探查 |
1 观察对象 |
2 受试者入选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脱落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3 观察方案 |
3.1 试验用具及设备 |
3.2 探查方案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资料 |
4.2 敏化点/区的数量及分布 |
4.3 敏化形式 |
4.4 敏化点区压痛阈值 |
5 统计学方法 |
5.1 频次及频率统计 |
5.2 压痛阈比较 |
6 第二部分技术路线图 |
7 结果与分析 |
7.1 观察对象招募情况及基线比较 |
7.2 敏化点/区分布情况 |
7.3 敏化点/区压痛阈的改变特点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古代医家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相关病症的特点探析 |
1.1 注重胃腑相关经脉的运用 |
1.2 注重“局部、近部、远道”的联合配穴 |
1.3 注重特定穴的运用 |
1.3.1 多种特定穴穴性的交叠整合运用 |
1.3.2 针灸治疗胃腑病症常运用脾胃经五输穴 |
2 慢性胃炎敏化点/区/带分布规律探讨 |
2.1 部位及神经节段敏化现象体现内脏-躯体相关性 |
2.2 经脉及腧穴敏化现象体现脏腑-经脉相关性 |
3 慢性胃炎敏化点/区/带分布的古今认识具有内在关联性 |
4 个人体会 |
4.1 古今对胃腑病症针灸的辨治特点及优势 |
4.1.1 古代针灸医家重视病-症-经-证有机结合 |
4.1.2 现代临床对本病的选穴更加多元化 |
4.2 古今互鉴、守正创新对临床治疗本病具有深远意义 |
5 总结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临床观察表 |
2 综述一 慢性胃炎的中医药文献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 综述二 慢性胃炎腧穴敏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针刺对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递质、5-HT1AR(5-HT2AR)/AC信号通路与二者关联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1.1 失眠概念及分类 |
1.1.1 原发性失眠 |
1.1.2 继发性失眠 |
1.2 失眠的影响因素 |
1.3 失眠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1 与睡眠相关的脑结构及功能 |
1.3.2 中枢神经递质与失眠 |
1.3.3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与失眠 |
1.3.4 AC活性与cAMP含量异常 |
1.4 失眠的西医治疗 |
1.4.1 药物治疗 |
1.4.2 非药物疗法 |
1.4.3 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足 |
2 祖国医学对失眠的研究进展 |
2.1 失眠的中医病因 |
2.1.1 外感六邪 |
2.1.2 内伤情志 |
2.1.3 胃肠不和 |
2.1.4 气血亏虚 |
2.2 失眠的中医病机 |
2.2.1 《黄帝内经》的睡眠理论 |
2.2.2 阴阳失调 |
2.2.3 脏腑不调 |
2.2.4 血瘀气郁 |
2.2.5 虚实为纲 |
2.3 失眠的中医发病学说 |
2.4 中药对失眠的治疗 |
2.5 针灸治疗失眠 |
2.5.1 针刺疗法 |
2.5.2 特种针法 |
2.5.3 灸法对失眠的治疗 |
2.5.4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失眠 |
2.6 其他疗法 |
2.6.1 推拿对失眠的治疗 |
2.6.2 民族医学 |
2.7 中医针灸治疗的优势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设备 |
1.2 动物与分组 |
1.3 造模 |
1.4 干预方法 |
1.5 标本采集与储存 |
1.6 操作方法 |
1.6.1 使用ELISA法测定5-羟色胺(5-HT)含量 |
1.6.2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5-HT_(1A)、5-HT_(2A)受体的表达 |
1.6.3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 |
1.7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组大鼠海马5-HT、AC活性及二者相关回归方程 |
2.2 诸组大鼠海马5-HT_(1A)R、5-HT_(2A)R免疫组化病理影响 |
2.2.1 200倍镜下病理形态学描述 |
2.2.2 各组大鼠海马5-HT_(1A)R、5-HT_(2A)R的表达 |
3 讨论 |
3.1 实验研究选择PCPA模型的理由 |
3.2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方组方用穴分析 |
3.3 针刺失眠穴方合脐内环有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作用机制分析 |
3.4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海马5-HT_(1A)与5-HT_(2A)受体表达的机制分析 |
3.5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失眠大鼠海马5-HT含量及AC活性的作用及意义 |
3.5.1 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失眠大鼠海马5-HT含量及AC活性的作用 |
3.5.2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5-HT含量与AC活性的关联性探讨 |
3.5.3 5-HT含量与AC活性关联性研究结果的意义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穴位埋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穴位层次的针刺研究现状 |
1 穴位针刺层次的划分方法 |
1.1 以进针的深度分浅深 |
1.2 以组织结构分层次 |
1.3 组织层次结合具体进针深度 |
1.4 同一组织层次再分浅深 |
2 不同层次的效果比较 |
2.1 单穴 |
2.2 主配穴 |
2.3 组穴 |
3 不同层次的作用机制探讨 |
3.1 神经纤维分布 |
3.2 信号传导通路和蛋白表达 |
3.3 脑功能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内关”穴的研究进展 |
1 “内关”穴的定位与解剖结构 |
2 “内关”穴的主治及作用机制 |
2.1 心及心神病症 |
2.2 胃肠病症 |
2.3 其他病症 |
3 “内关”穴的针刺角度与深度 |
4 “内关”穴的刺激方法 |
5 “内关”穴的神经传导 |
6 “内关”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
7 “内关”穴的脑电研究 |
8 “内关”穴与心率变异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一 针刺“内关”穴浅、深层次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比较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主要实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分组 |
2.3 实验操作 |
2.4 腧穴定位 |
2.5 干预方案 |
2.6 取材及固定 |
2.7 石蜡包埋和切片 |
2.8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9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家兔基础体重组间比较 |
3.2 家兔心律失常模型复制评判 |
3.3 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 |
3.4 家兔左心室心肌细胞形态观察 |
3.5 心肌细胞Cx43分布的变化 |
4 小结 |
4.1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ECG的调节作用 |
4.2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Cx43分布的影响 |
实验二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比较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主要实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分组 |
2.3 实验操作 |
2.4 腧穴定位 |
2.5 干预方案 |
2.6 取材及固定 |
2.7 石蜡包埋和切片 |
2.8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9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家兔基础体重组间比较 |
3.2 家兔心律失常模型复制评判 |
3.3 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 |
3.4 家兔左心室心肌细胞形态观察 |
3.5 心肌细胞Cx43分布的变化 |
4 小结 |
4.1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ECG的调节作用 |
4.2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Cx43分布的影响 |
讨论 |
1 心律失常模型的选择 |
2 “内关”穴的针刺层次 |
3 不同刺激方法的选择 |
4 指标的选择 |
4.1 心电图 |
4.2 缝隙连接、连接蛋白43与心律失常 |
4.3 心肌细胞形态 |
4.4 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
5 实验结果分析 |
5.1 “内关”穴浅、深层次针刺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 |
5.2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 |
6 临床意义探讨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的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慢性颈痛已成世界公共卫生问题,西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局限性 |
1.2 针刺敏化穴缓解慢性颈痛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
1.3 运用fMRI技术探究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脑功能活动特征技术成熟,优势明显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内容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慢性颈痛患者的选择 |
2.研究设备和材料 |
2.1 研究设备 |
2.2 研究材料 |
3.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 |
3.2 随机与对照方法 |
3.3 盲法 |
3.4 治疗方案 |
3.5 静息态fMRI扫描 |
3.6 疗效观察指标 |
3.7 伦理委员会审批及临床试验注册 |
3.8 统计分析 |
3.9 研究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 |
4.1 基线资料分析 |
4.2 敏化穴组选穴情况 |
4.3 临床疗效分析 |
4.4 针刺治疗对两组慢性颈痛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影响 |
4.5 研究结果小结 |
5 不良事件报告 |
讨论 |
1 中医学对慢性颈痛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1.1 中医对慢性颈痛的认识 |
1.2 中医药治疗慢性颈痛的研究现状 |
1.3 针灸治疗慢性颈痛具有独特的优势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颈痛的认识 |
3 敏化穴是取得针刺镇痛临床疗效的积极因素之一,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
3.1 敏化穴的理论依据 |
3.2 敏化穴是取得针刺镇痛临床疗效的积极因素之一 |
3.3 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4 静息态fMRI是探讨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中枢机制的可靠手段 |
4.1 静息态fMRI是目前研究脑功能活动较为常用的神经影像学技术 |
4.2 rs-fMRI技术在针刺镇痛中枢机制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
5 本研究方案的设计特点 |
5.1 慢性颈痛穴位敏化的探测区域和工具的选择 |
5.2 选穴依据 |
5.3 选择假穴对照的原因 |
5.4 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5.5 本研究的质量控制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 |
6.2 针刺不同取穴调节慢性颈痛患者脑功能ALFF影响分析 |
7 调节疼痛感知和情绪相关脑区可能是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作用特点 |
7.1 顶叶集成多种感官信息传递,参与痛感认知和记忆 |
7.2 海马旁回是参与调节情绪和认知的重要脑区 |
7.3 额叶是参与调节躯体运动、注意力、情绪等活动的高级功能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综述 fMRI技术在基于临床针刺镇痛机制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评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相关量表 |
1.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 |
2.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表 |
3.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12) |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电针足三里和长强穴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皮质区JNK-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 |
2.1 实验动物繁殖 |
2.2 实验小鼠基因鉴定 |
2.3 实验小鼠分组 |
2.4 实验小鼠行为学测试-Morris水迷宫法 |
2.5 实验小鼠干预方法 |
2.6 实验小鼠取材 |
2.7 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小鼠皮质JNK、CREB、p-CREB蛋白表达 |
2.8 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皮质JNK、CREB、p-CREB蛋白表达 |
3 统计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实验小鼠基因鉴定表型结果 |
2 各组实验小鼠水迷宫测试结果比较 |
3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皮质区JNK、p-CREB、CREB表达的结果 |
4 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皮质区JNK、p-CREB、CREB表达的结果 |
讨论与分析 |
1 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与神经退行性变 |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1.2 研究部位的选择 |
1.3 干预方式的选择 |
1.4 前期研究 |
2 神经退行性变的研究进展 |
3 足三里、长强穴与神经退行性变 |
3.1 足三里穴的古代文献研究 |
3.2 足三里穴的现代医学研究 |
3.3 长强穴的古代文献研究 |
3.4 长强穴的现代医学研究 |
3.5 足三里穴和长强穴的作用机制 |
3.6 不同状态下的穴位效应 |
4 JNK-CREB信号通路 |
4.1 JNK蛋白与中枢神经系统 |
4.2 CREB蛋白与中枢神经系统 |
4.3 p-CREB蛋白与中枢神经系统 |
5 总结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腧穴敏化不同时间节点的肥大细胞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穴位敏化研究的进展 |
1 文献研究进展 |
2 穴位敏化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进展 |
3 穴位敏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
4 穴位敏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
5 结语与展望 |
综述二 穴位与MC研究进展 |
1 MC是穴位局部重要的组织形态学依据 |
2 针刺与穴区局部MC关系的研究进展 |
3 结语与展望 |
综述三 穴位处的5-HT、HA研究进展 |
1 5-HT、HA与免疫的关系 |
2 5-HT、HA与神经压痛关系密切 |
3 5-HT、HA是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 |
4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部分 |
时间轴示意图 |
实验一 膝骨关节炎模型制备及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模型制备 |
3 番红固绿染色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6 小结 |
实验二 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不同时间节点穴区MC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甲苯胺蓝染色 |
3 MC检测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6 小结 |
实验三 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穴位敏化不同时间节点穴区MC分子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组织取材及样本处理 |
3 IF染色 |
4 IF图像分析 |
5 实验结果 |
6 小结 |
讨论 |
1 动物模型的选择依据 |
2 穴位选择依据 |
3 研究时间点选择依据 |
4 指标选择依据 |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穴位电针对电刺激猫内脏神经引起的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 Ⅰ.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Ⅱ.“足三里”穴位传入途径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D]. 端木程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针刺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关机制研究[D]. 赵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D]. 蒋学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D]. 古春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5]慢性胃炎的针灸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及体表敏化点/区分布规律观察[D]. 张培铭.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针刺对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递质、5-HT1AR(5-HT2AR)/AC信号通路与二者关联性影响研究[D]. 李文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D]. 林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基于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的针刺敏化穴治疗慢性颈痛的中枢机制研究[D]. 谢玉洁.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电针足三里和长强穴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皮质区JNK-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D]. 杨晓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腧穴敏化不同时间节点的肥大细胞机制研究[D]. 王巧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