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清理明朝御史墓

彭泽清理明朝御史墓

一、彭泽清理一座明监察御史墓(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杉[1](2019)在《金扇:明代墓葬与中日交流》文中指出折扇传自日本,15世纪以后在中国南方地区成为随葬品的一种。明代墓葬出土折扇以"金扇"居多,以贴金或泥金菱形图案装饰为基本特点。对于这类"金扇"的来源问题,历来有"日本说"与"本土说"两种。通过辨析金扇的制作目的、装饰形态与工艺演变,可知明墓金扇皆为中国制造。而以金扇随葬的风气又推动了男性文士将书画扇带入地下世界的丧葬行为。

吴海红[2](2019)在《明器载道——明代嘉兴墓葬浅析》文中提出宋代范成大"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的话虽透露着消极悲观之意,但却反映出了人生常态:不管多么富有,归宿终究一座坟。人死不能复生,这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既然如此,那么如何面对死亡,又如何使自己在心里得到些许慰籍,这又是个复杂的文化现象。《荀子》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

王琳[3](2018)在《江西地区元、明时期墓葬初步研究 ——以普通墓葬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研究的是1277年至1644年之间,江西地区元、明时期普通墓葬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的变化和特点。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简史。并说明本文研究的地理范围是今江西省行政区,主要研究对象是除明代江西藩王宗室墓葬之外的普通墓葬。第二章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类型学研究和分期。通过对已有材料的整理,把江西地区元、明时期的墓葬形制按照砖室墓、石室墓、砖石混筑墓、土坑竖穴墓、石灰椁墓、三合土浇灌墓等六大类来划分。随葬品主要介绍瓷器、釉陶、陶器,其中瓷器占绝大部分比重。总结出各类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型式变化,进行器物组合演变规律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把元、明时期江西地区墓葬分为四期。分别是第一期即十三世纪七十年代至十五世纪三十年代、第二期即十五世纪三十年代至十六世纪初、第三期即十六世纪初至十六世纪八十年代、第四期即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至十七世纪四十年代。第三章相关问题探讨。通过对材料的梳理,结合四期墓葬的变化与特点。从墓葬形制、随葬品、宗教因素等方面探讨葬俗特点。并从社会经济等方面结合历史文献,讨论这些特点、现象及形成的时代性原因。第四章江西明代普通墓葬与藩王宗室墓葬的对比研究。主要是尝试将普通墓葬与本地区藩王宗室墓葬进行同时期的比较研究,结合前人学者的以往研究,分析总结二者在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方面有何异同,然后综合其表现的变化和特点探讨形成的历史原因,最后通过对物质文化遗存的研究概括江西地区元、明时期普通墓葬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趋势,并从墓葬的角度尝试解读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丧葬观念。第五章结语。大致总结了第一章到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对本文的学术研究进行总结和概括。

赵阳阳[4](2017)在《明代固原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建国以后,为抵御北方蒙古的进攻,先后在北部边疆地区设置九个军事防守区,称为“九边重镇”。明九边地区屯驻重兵,防御蒙古,关乎一国国运,与明代兴衰存亡关系密切,是朝廷重点经营地区。固原镇本陕西镇,是为明代九边之一。战略地位重要,“东顾榆林,西顾甘肃,与宁夏为唇齿”,承担着防蒙抚番双重任务。自成化年间三边总制设在固原,固原逐渐成为整个西北地区军事指挥中心,固原镇的“联属”与“总制”作用更加突出。在巩固明朝西北边防及维护明朝的边疆稳定上起到重要作用。明代九边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传统和重点领域,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军制、战争、民族关系为主题的政治、军事方面,在社会经济研究中也所涉及如军屯、盐法等。但以某一镇为单独研究对象的成果比较少见,尤其是固原镇,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边镇设立虽然是军事斗争的产物,但边镇的研究却是一个系统性课题。除了军事领域,它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社会等多个研究领域,包含沿革变化、军队数量、职官领导、防御工事、军需装备、后勤供应、特殊群体、文化教育等多个子课题。故本文选取极具特色的固原镇作为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将上述项目统筹起来作为研究主要内容,通过对史料的搜集、考证、分析,力求将一镇的全貌及发展动态展示给读者。本文共七章,加上绪论和结语、附录共十个部分。绪论首先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及意义,然后对相关学术史进行回顾,继而对所用史料、选题依据、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等进行说明。第一章对明代固原镇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本文认为目前学界存在的固原镇乃弘治年间新设之镇说法有待商榷,考证这个说法是由《明史·兵志》的一小处史料的改动而造成的。固原镇并非新设之镇,其前身为陕西镇,从陕西镇到固原镇演变的过程其实就是固原等地从腹地变为边地这一内地边防化的历史进程。然后对固原镇辖区进行探讨,其变化主要集中在庆阳、河洮岷、松山三处。之后又对固原镇在明代边防中地位进行探讨。第二章对固原镇边患进行考述。固原镇作为明朝北边防务链条上一个重要环节,北有蒙古,西临诸番,土达居于内,这三种势力是固原镇最主要的边患来源,尤以前两个威胁为主。有明一代,固原镇一直受到蒙古和诸番不同程度的冲击。第三章对固原镇军队进行考察。省镇营兵制度下,边镇军队构成主要包括标军、营兵、守城兵、了侦兵等。首先论述固原镇下各个兵种,然后考证固原镇军队、马匹数量。从有限的记载来看,明代固原镇军、马数量变化较大,军队少则一两万,多则七八万,马匹数量也从一万余到三万余变化不等。有关固原军、马数量记载稀少且紊乱,前后矛盾地方很多,使用的时候需注意。目前还不能很好处理这些数据上的矛盾,只能考证大致数量,推测其发展变化趋势。不同时期的军、马数量变化,一定程度反映出明代北疆军事紧张与缓和、征战与和平局势的变迁。之后对固原镇军、马来源的几个主要途径进行探讨。第四章对固原镇的职官体系进行考察。省镇营兵制下,固原镇军队分属不同的领导系统,如“总督—巡抚—兵备道”的文官系统和“总兵—参将—守备”的武将系统,此外还有巡按御史、镇守内臣等组成的监察系统。本章重点对陕西三边总督、巡抚、总兵、镇守内臣等职官进行研究,并指出不同时期各自的地位与权力变化情况。第五章考察固原镇长城防御体系的构建。主要复原、介绍固原镇的六段边墙、数十座城堡以及众多墩台的修筑过程。三者相互配合,相互连接,互为表里,从而构筑一道东西延绵千里,纵深数十里的长城防御体系。并对这一防御体系进行简短评论,认为守边墙消极摆边不如守城堡、墩台进行纵深防御。第六章考察固原镇军队装备与粮饷供应。主要从兵器、战马、战车、军服四方面论述军队装备情况,然后具体介绍固原镇军队粮饷供应四个主要途径屯田、民运、开中、京运各自发展的情况,并通过细致审慎的分析探讨,得出较为接近事实的结论。并简要介绍这四项供应方式在不同时期所占地位与作用。第七章初步考察固原镇文化教育情况。通过对固原镇下府州县、卫所儒学及地方社学、武学等多种教育方式考察,探讨固原镇总体上的文化教育状况。总体上,固原镇文化教育成就优于甘肃、宁夏、延绥三镇,但劣于东部辽东、蓟等镇。结语部分是对明代固原镇诸多方面进行总结,展现明代固原一镇的全貌。并揭示某些方面的历史动因,以为今天固原地区发展提供一些历史借鉴。附录部分统计了明代固原镇的战争情况资料及历任陕西三边总督、巡抚、镇守总兵的基本情况。

王家梦[5](2016)在《明代金银发簪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目前所见的明代金银发簪进行了类型学分析研究,将金簪分为二十四型,银簪分为十八型。共分为五期,第一期从洪武元年(1368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发簪大多簪首样式简洁、簪身短小;第二期从永乐十四年(1416年)至正统三年(1438年),出现了新的纹饰,并且开始在簪首镶嵌玉或宝石;第三期从正统四年(1439年)至正德十五年(1520年),型式和数量都大量增多,镶嵌玉和宝石的类型所占比例增加,鎏金银簪开始出现;第四期从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万历三年(1575年),金簪的类型减少,银簪类型增加并开始出现镶嵌玉或宝石的银簪;第五期从万历四年(1576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发簪样式最为丰富,镶嵌玉或宝石的发簪占绝大多数。明代发簪的纹饰、质料有明显的等级,不同地区出土的发簪纹饰和工艺方面也表现出地域差别。明代前期发簪上的宝石大部分可能来自于南亚和东南亚,中晚期以后,朝廷开始派遣宦官前往孟密等地镇守并主管开采收购宝石。也有一些外来珠宝商人来中国贩卖宝石。成化年以后皇室对宝石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此后,嵌宝石发簪的类型和数量越来越多。受到宫廷奢侈风气的影响,加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发簪中出现僭用宝石的现象,并且流行周期不断缩短。另外,发簪中也有受到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样式,其中,藏传佛教的影响尤为明显。

邹宗良[6](2015)在《蒲松龄年谱汇考》文中研究表明蒲松龄(1640—1715)是17世纪蜚声中外的短篇小说家,他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与另一部小说名着《红楼梦》短长相映,双璧争辉,都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值得珍视的优秀文化遗产。对蒲松龄生平、交游、创作、思想的研究,被研究者称为“蒲学”,是聊斋学研究的重要一翼。然而,对于这位中国清代着名小说家生平事迹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能尽如人意之处。就蒲松龄《年谱》的撰作而言,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有唐风《淄川蒲明经年征》(1933)、路大荒《蒲松龄年谱》(原名《蒲柳泉先生年谱》,1936,1962,1980)、张景樵《清蒲松龄先生留仙年谱》(1980,台北)、刘阶平《蒲留仙松龄先生年谱》(1985,台北)、盛伟《蒲松龄年谱》(1998)、罗敬之《蒲松龄年谱》(2000,台北)6种出版面世。这6种蒲松龄的《年谱》,出版的时间跨度长达近70年,就内容而论,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三:其一,内容简略。如几经修订的路《谱》,全文在4万字上下;2000年台北出版的罗《谱》,全文也只有16万字左右。因内容简略,这些《年谱》未能详考蒲松龄一生的事迹,故就其性质而言,可云为蒲松龄生平的6种《简谱》。其二,是6种《年谱》存在的问题较多。经论文作者考订发现,上述6种蒲松龄的《年谱》存在的各种错误前后达数百条之多,其中不少错误关涉蒲松龄的重要事迹与创作。由于须予订正的问题较多,故难以被一般研究人员和社会读者放心使用。其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时期,在蒲松龄生平的研究方面,多年致力于此且有专着出版的即有袁世硕师、王枝忠、杨海儒和本论文作者等数人,散见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十分可观。但上述6种《年谱》由于内容简约,尚未能做到全面汲取和体现海内外蒲松龄研究的丰硕成果。因此,在目前阶段,撰写一部既内容翔实可靠,又能全面细致地反映数十年来蒲松龄生平研究成果的《蒲松龄年谱》,已经成为蒲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针对以上问题,《蒲松龄年谱汇考》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全面考订蒲松龄的一生事迹,包括作者生平、作品系年、创作、交游、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力求详尽不遗;二是全面订正此前的蒲松龄《年谱》和研究中出现的各种错讹和问题,言必有据,据必详察,力求将此《蒲松龄年谱汇考》做成蒲松龄的生平信史;三是全面吸收和体现近几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展示新时期以来蒲松龄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基本面貌。论文分为谱前、年谱和谱后三个部分。谱前部分,分叙淄川蒲氏远祖、淄川蒲氏世系和蒲松龄传略。蒲氏远祖,本论文认为自元代始世居山东淄川。其中蒲鲁浑、蒲居仁二人,在元代并为般阳路总管。关于蒲鲁浑、蒲居仁的族属问题,存在突厥族、蒙古族、回族、女真族、汉族五说,到目前为止尚难有确论。蒲氏远祖一节据目前所知的史料,介绍蒲鲁浑、蒲居仁其人及相关情况,对突厥族、蒙古族、回族、女真族、汉族说的来源与现状一作评述,并指出淄川蒲氏远祖的族属问题,与蒲松龄本人所自认的汉族族属不可混二为一。淄川蒲氏世系,据蒲松龄手稿《般阳土着》和淄川《蒲氏世谱》,勾勒考察了淄川蒲氏自始祖蒲璋至蒲松龄的父亲蒲盘共十世的宗祧传承情况,并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订正此前绍介中存在的讹误。蒲松龄传略是谱主的一个简传,介绍谱主的名、字、号、家庭成员、外家情状、谱主生平概要与着述情况。年谱部分是本论文的正文,也是论文撰写的重点所在。这一部分按年分叙谱主事迹,兼及有关人物与大事。年谱以考述谱主的一生事迹为主要内容。其年、月、日可考的谱主行迹,尽力详考其具体日期;对与《聊斋志异》和谱主的诗、文、词、俚曲、杂着等其他着作的创作时间、本事、地点等有关的史料作重点考察,以发见其创作的具体情况。身为17世纪的乡村文人,蒲松龄以设馆执教为其一生生涯。据本论文考证,他康熙三年(1664)与父兄“析箸”,自次年始进入其一生中漫长的馆斋岁月,直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他七十一岁时从位于淄川西鄙的忠信乡西铺村撤帐回家,馆斋生涯长达四十馀年。蒲松龄为塾师,不是如鲁迅和后来有研究者所说的那样“以诸生授徒于家”,而是长期居停于淄川县的缙绅之家。他的《聊斋志异》、《聊斋俚曲集》和一生的大部分着作,几乎都是在“子夜萤萤,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的馆斋环境中创作完成的。因此,论文对蒲松龄在忠信乡苏李王氏,丰泉乡鸾桥王氏,忠信乡沈家河村沈氏、西铺村毕氏等缙绅之家设馆执教的事迹作了重点考察,以见其《聊斋志异》、 《聊斋俚曲集》等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情状。蒲松龄一生生活在山东农村。由于其父蒲盘早年入棘闱而苦不售,有过一段“去而学贾,积二十馀年,称素封”的经历,少年时代的蒲松龄家庭状况说不上多么富裕,但起码是衣食无忧的。然而与父兄析箸之后,生活的重担压在他尚嫌稚嫩的肩上,蒲松龄一家因此而长期处于“家无四壁妇愁贫”、“丰岁时将野菜挑”的困窘生活之中。可以这样说,贫困几乎是伴随了蒲松龄一生的。早年析箸,蒲松龄分到了薄田二十亩,到他撤帐归家之后,则有“养老之田五十馀亩”。随着子女的增加,微薄的束惰难以养活全家,土地的产出成为一家生活的重要来源。因此,蒲松龄关注农时,关心稼穑,他对农事旱涝的重视,可以说达到了和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程度。出于这样的原因,蒲松龄写下了较多的农事诗和农村诗,从他的《农桑经》、《日用俗字》、《家政内编》和《家政外编》可以知道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熟稔程度。有论者称蒲松龄为“农民诗人”,笔者认为他是知识分子中少见的农业专家,他的农事诗、农村诗与中国古代的田园诗判然有别,可与同时代的盐民诗人吴嘉纪的诗作相提并论。因此,论文对他的农事诗、农村诗和农业着作的情况给予了重点关注。清顺治十六年(1659),蒲松龄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受知于着名前辈诗人、山东提学道施闰章,“文名籍籍诸生间”。但自此以后,他却在每三年一次的山东乡试中屡战屡北,饱尝铩羽之痛。直到康熙五十年(1711),蒲松龄七十二岁时,才去青州参加提督山东学院黄叔琳主持的贡生考试,中式而成为岁贡生。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乡村文人,蒲松龄的朋辈也大多生活在社会下层,他的交游生活的圈子是无法与王士禛、高珩、唐梦赉等高官和缙绅并比的。但须指出的是,就像不同的鱼类在水中生存的层次各不相同一样,与那些人们熟知的官僚文人生活圈不同,蒲松龄与朋辈交游的生活圈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下层社会中农村生活的具体环境,这样一种交游的层次,为我们提供了下层文入社会生存状态的生动图景。因此,本论文致力于通过地方史志和调查所得的当地族谱等地方史料,尽可能地收录和保存蒲松龄交游人物的活动和记载,借以发掘和展示其交游情况和社会活动的范围,以从中见出以蒲松龄为中心的下层社会乡村知识分子的生活层次和生存状态。论文作者认为,走近蒲松龄,熟识蒲松龄,就要努力去做谱主的“朋友”,要做到熟识“今典”,即熟知谱主生存的社会状态。缘于此想,本论文对影响蒲松龄生存、生活与思想的社会重大历史事件如崇祯十五、十六年(1642、1643)清兵入关掳掠山东,明清易代的社会巨变,顺治元年(1644)谱主友人王樛之父、招抚山东河南户、工二部侍郎王鳌永被杀,顺治年间的山东于七起义、谢迁起义,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康熙西征噶尔丹,康熙四十二、四十三年(1703、1704)山东饿殍遍地的大灾荒等重大历史事件作了较多的文献征引和叙说。作者相信,这些明清时期的“今典”,不仅对于一般读者了解相关历史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即使对于今天的蒲学研究者而言,也仍然是值得认真去关注的一种历史“语境”。谱后部分相对较为简单,截止于清雍正三年(1725),蒲松龄诸子具乃父行状,倩谱主生前友人张永跻之子、同邑后学张元撰作《柳泉蒲先生墓表》,于是年清明日立碑于蒲松龄的墓前。附带说明一下,本论文的参考文献,按一般年谱的撰作体例,只列出征引书目和征引论文目,未征引的参考文献概未阑入。

袁胜文[7](2015)在《江西明墓的类型和分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依据墓室情况,通过类型学分析,将江西明墓的发展分为明初至弘治中期、弘治晚期至嘉靖初年、嘉靖中期至明末三期。认为,弘治晚期至嘉靖初期是江西明墓的变化期,其原因与经济状况、地理条件和丧葬观念等因素有关。

何文竞[8](2015)在《明代职官与平民墓类型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因为有丰富的史料传世和距今年代较短,明代考古学的研究长期以来在国内不受重视,各考古机构和高校从事这段研究的人员也是凤毛麟角,每年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即便是从事明代考古学研究的研究人员也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大型遗址和帝王墓葬的研究中,从全国的角度对明代职官、平民墓葬的综合研究尚未见到。因此,本文尝试从墓葬类型这一方面入手,对全国已发掘的明代中、小型纪年墓葬类型做出初步研究。第一章,前言。主要介绍目前对明代墓葬的分类标准、对明代皇室墓葬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当前明墓分类的主流方法有两种——按照墓葬的空间结构分类和按照墓葬的建筑材料、类型特点分类。本文结合上述两种分类方法进行研究。从50年代早期开始对皇室的墓葬研究已经展开,目前出版的学术专着已有十数本之多。本文主要将关注点放在全国范围内有准确纪年的明代中小型墓葬上,并在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参考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第二章,明代职官与平民墓发现及研究概况。第一节主要介绍民国时期明代墓葬的发现情况,主要内容参考卫聚贤的《中国考古小史》,这一时期明墓资料仅限于发现,并没有做任何学术研究。第二节回顾1949年以来重要的明墓发现,将目前对明代中小型墓葬研究成果做了一定程度的梳理。第三节根据全国已经发表的明墓资料结合江苏、上海、四川、江西等资料比较完整的省市粗略的计算出目前已经发表的明墓数量。第三章,明代职官、平民墓区域划分。主要根据明代的行政区域划分、地理因素、文化差异和已知明墓的类型特点将全国分为南京、东北及中原、西北、湖广、西南、东南六个大的区域。并简要的介绍了各区明墓的主要特点。第四章,明代职官、平民墓类型学分析与分期。根据各区明墓特点将其分为长方形前后室券顶砖室墓、单室券顶砖室墓、单室(并列单室)平顶墓、竖穴土坑木椁(棺)墓、仿门楼式墓、壁画墓、土洞墓(靴形墓)、三合土浇浆墓等墓式。将南直隶地区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从洪武五年(1372)至正统十三年(1449),中期从景泰元年(1450)到弘治十八年(1505),晚期自正德元年(1506)到崇祯十七年(1644)。西南和东南地区暂时以景泰、天顺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东北及中原地区、西北地区、湖广地区因为资料较少,墓葬特征不明显暂不分期。第五章,结论。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从横向比较,分析明墓的地域特点;第二,从纵向比较,分析明墓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第三,明代家族有聚族而葬的特点,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分期材料;最后,明墓对前朝墓葬也存在相当程度的继承和发展。第六章,余论。主要将写作过程中思考的一些问题集中的表述出来,这些问题值得注意,但笔者没有进一步研究。一方面是笔者的一些初步思考,另一方面是给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资料和思路。

胡正宁[9](2013)在《南京出土明代墓志铭考释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墓志铭,是秦汉以来墓葬中的一种重要附葬品。其材质多为石质,深埋於墓室中,记录着墓主的谱系、履历、埋葬地点、年月等资讯,是我国古代丧葬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记载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所以通过对其文本解析,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新视角窥视墓主的生前情况和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并和史籍中的相关记载相互印证,故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首先依据现存史料对所收集的105方南京出土明代墓志铭拓本进行初步考释,将其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与史料中的相关记载进行比照,以厘清墓主的履历,墓志的撰写情况及作者的身份背景等资讯。其次,本文按照墓主的不同身份,将墓志铭大致分为官员、商人、女性等三个群体,分别对其进行群体研究,以求勾勒出明代南京社会的官商交往,商人、女性地位变化以及富户遥徙来源和占籍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概括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点:1.明初南京官员的交往圈子较为单一,以其相互之间的交往为主。在交往方式上,武官主动交谊文官并习儒、崇儒,其墓志铭也多为文官所撰写。2.明初,朱元璋为稳定政权,对商人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措施,致其社会地位之低,胜过前代。明中叶以後,随着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和快速发展,市场繁荣带来了大量商税,国家财政对工商业的依赖曰益增强。同时,统治者也积极调整明初以来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以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商业主导者和经营者的商人才能以主动的姿态融入社会经济生活中,并给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空前的冲击,官商之间的关系也较前代有了根本性的突破,甚至出现了相互融合的新趋势。3.明代的南京上层社会的人口来源与朱元璋起兵、明初的富户的迁移及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有着密切的关忾这体现出南京的人口组成带有极强的政治性,并成为其一大特点。4.官员和商人的墓志铭,在洪永两朝极为少见,即使有也很少附载作者的名讳。这与明初特别是朱元璋采取刚猛的治国方式有着极大的关系。各阶层之间及其内部的交往,在其屠杀政策下均变得小心翼翼。5.明代社会主流价值由於观受程朱“理学”的控制,使其在对待女性方面较前代极端.表现在女性墓志铭上就是其描述重点集中在与事上、相夫、教子相对应的孝妇、贤妻(节妇)、严母三种社会角色上,造成为判断一个女性是否守妇道、有妇德的基本标准。但随着明中期“王学”等新思潮的兴起和西方传教士关於一夫一妻等平等理念的传播,社会上出现一股对程朱“理学”所标榜的“存天理,灭人慾”禁慾主义大胆否定的思潮,搭建了包括女性解放在内,关於人性解放的理论平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社会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的生存方式以及人们对女性的看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的改善。尽管如此,这并不代表女性的地位就此得到了革命性的转变。传统的观念依然强大,这从至今仍成群耸立在乡间的明代贞节牌坊就可以得到佐证。6.明初江南地区的富户迁移政策在墓志铭中也有着直接体现。富户的迁出地除了苏州、杭州等环太湖的主要区域外,遗包括诸如休宁、淮安等长江以西、以北地区。另外,迁移到南京的富户移民的占籍地多为上元县,这与上元县作为京城第一附郭县的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7.根据墓志铭中所描述的志主埋葬地信息,本文还对其墓葬的分布区域作了初步考证.包括官商在内的明代南京上层社会人员在选择其葬地时,均选择城南(今南京市江宁、雨花两区范围)为其埋骨之所。其原因应与南京城的地理环境、明初以来的丧葬传统以及孝陵的封禁有着密切的联系。

宋媛媛[10](2011)在《《胡应麟诗集》校注》文中研究表明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自号少室山人,后更号石羊生,浙江兰溪人。胡应麟一生布衣,横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朝代,专注于学术,具有多方面的成就,是当时着名的文献学家、史学评论家和文学家,也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藏书家。《少室山房集》(又称为《少室山房类稿》)是胡应麟的诗文合集,共有120卷,其中前80卷(卷1-80)为诗歌部分,称为《胡应麟诗集》,目前学术界尚无对胡应麟诗集做过系统的研究。是故,本论文以《胡应麟诗集》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部分进行论述。本论文第一部分是对胡应麟诗集的研究,正文分成四章,从胡应麟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其生平经历入手,探析其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分析其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探讨其诗的不足之处等等,力争对胡应麟诗歌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第二部分是《胡应麟诗集》校注,是为论文的主体。笔者对其中4000多首诗歌施加标点、进行校勘和注释,以期最大限度地恢复作品的原貌,为读者更加准确地解读作品提供了依据。

二、彭泽清理一座明监察御史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彭泽清理一座明监察御史墓(论文提纲范文)

(1)金扇:明代墓葬与中日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殓衣”的金扇
二、扇面装饰变化
三、金扇源流
四、墓葬、折扇与性别
结论

(3)江西地区元、明时期墓葬初步研究 ——以普通墓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范围和对象
    1.2 研究简史
第2章 江西地区元、明时期普通墓葬概况
    2.1 墓葬形制
    2.2 随葬品
    2.3 年代分期
第3章 相关问题探讨
    3.1 葬俗特点
    3.2 形成原因
第4章 江西明代普通墓葬与藩王宗室墓葬的对比研究
    4.1 江西明代藩王墓葬的特征概述
    4.2 与江西明代藩王宗室墓的对比研究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1: 江西地区元、明时期纪年墓葬登记表
附表2: 江西地区元、明时期非纪年墓葬登记表

(4)明代固原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史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固原镇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固原镇历史沿革
        一、固原非弘治年间新建镇考
        二、弘治固原建镇之说来源考
        三、陕西镇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固原镇辖区
        一、固原镇卫所建置
        二、固原镇防区变化
    第三节 固原镇在边防中地位
第二章 固原镇边患考
    第一节 蒙古
        一、河套蒙古
        二、西海与大、小松山蒙古
    第二节 西番
    第三节 土达
第三章 固原镇军队研究
    第一节 固原镇军队构成
        一、标兵
        二、营兵
        三、守城兵
        四、了侦兵
    第二节 固原镇军、马数量考
        一、固原镇军队数量
        二、固原镇马匹数量
    第三节 固原镇军、马来源考
        一、固原镇军队来源
        二、固原镇军马来源
第四章 固原镇职官体系研究
    第一节 陕西都司地位的下降
    第二节 文官系统
        一、总督
        二、巡抚
    第三节 武职系统
        一、镇守总兵官
        二、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
    第四节 监察系统
        一、巡按御史
        二、镇守内官
第五章 固原镇长城防御体系研究
    第一节 固原镇长城修筑及分布
        一、固原旧边
        二、徐斌水新边
        三、兰州卫边墙
        四、靖虏卫边墙
        五、河、洮边墙
        六、万历松山新边
    第二节 固原镇城堡及墩台
        一、城堡
        二、墩台
        三、驿站
    第三节 固原长城防御体系成效
第六章 固原镇军队装备与粮饷供应研究
    第一节 固原镇军队的军需装备
        一、武器的种类、制造与应用
        二、军马的管理、配备
        三、战车的制造与使用
        四、军服配备
    第二节 固原镇军队粮饷供应
        一、军屯
        二、民运
        三、开中
        四、京运
        五、小结
第七章 固原镇文化教育研究
    第一节 府州县、卫所儒学
        一、府州县儒学
        二、卫所儒学
    第二节 儒学教育基本情况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明代金银发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发簪发展概况
    二、明代发簪的出土
    三、明代发簪的研究现状
        1 关于明代发簪定名和插戴方式的研究成果
        2 关于明代发簪纹饰的研究成果
        3 关于明代发簪工艺的研究成果
        4 对于明代发簪上所镶嵌的宝石来源的研究
        5 关于明代发簪使用质料的研究成果
        6 关于明代发簪制作目的的研究成果
        7 关于明代发簪产地的研究成果
        8 关于明代发簪时代特征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发簪的型式与分期
    一、发簪的型式
        1 金簪的型式
        2 银簪的型式
    二、分期及变化
第三章 明代发簪的定名和插戴方式
    一 凤簪及插戴方式
    二 掩鬓及插戴方式
    三 挑心及插戴方式
    四 分心及插戴方式
    五 鬓钗及插戴方式
    六 花头簪及插戴方式
    七 圆头簪及插戴方式
    八 顶簪及插戴方式
    九 耳挖簪及插戴方式
第四章 等级及地域差异
    一 发簪的等级差异
        1 明代首饰所使用的质料有明确等级限制限制
        2 明代发簪使用的纹饰有明确的等级限制
    二 发簪的地域差异
第五章 社会因素对发簪样式变化的影响
    一 宝石贸易对发簪质料的影响
    二 佛教、道教文化对发簪纹饰的影响
    三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发簪流行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期刊
    二 专着
    三 文献
    四 学位论文
附录一 金簪分期表
附录二 银簪分期表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蒲松龄年谱汇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凡例
谱前
    淄川蒲氏远祖
    淄川蒲氏世系
    蒲松龄传略
年谱
    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庚辰 一六四○ 一岁
    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辛巳 一六四一 二岁
    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壬午 一六四二 三岁
    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癸未 一六四三 四岁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甲申 一六四四 五岁
    清顺治二年乙酉 一六四五 六岁
    清顺治三年丙戌 一六四六 七岁
    清顺治四年丁亥 一六四七 八岁
    清顺治五年戊子 一六四八 九岁
    清顺治六年己丑 一六四九 十岁
    清顺治七年庚寅 一六五○ 十一岁
    清顺治八年辛卯 一六五一 十二岁
    清顺治九年壬辰 一六五二 十三岁
    清顺治十年癸巳 一六五三 十四岁
    清顺治十一年甲午 一六五四 十五岁
    清顺治十二年乙未 一六五五 十六岁
    清顺治十三年丙申 一六五六 十七岁
    清顺治十四年丁酉 一六五七 十八岁
    清顺治十五年戊戌 一六五八 十九岁
    清顺治十六年己亥 一六五九 二十岁
    清顺治十七年庚子 一六六○ 二十一岁
    清顺治十八年辛丑 一六六一 二十二岁
    清康熙元年壬寅 一六六二 二十三岁
    清康熙二年癸卯 一六六三 二十四岁
    清康熙三年甲辰 一六六四 二十五岁
    清康熙四年乙巳 一六六五 二十六岁
    清康熙五年丙午 一六六六 二十七岁
    清康熙六年丁未 一六六七 二十八岁
    清康熙七年戊申 一六六八 二十九岁
    清康熙八年己酉 一六六九 三十岁
    清康熙九年庚戌 一六七○ 三十一岁
    清康熙十年辛亥 一六七一 三十二岁
    清康熙十一年壬子 一六七二 三十三岁
    清康熙十二年癸丑 一六七三 三十四岁
    清康熙十三年甲寅 一六七四 三十五岁
    清康熙十四年乙卯 一六七五 三十六岁
    清康熙十五年丙辰 一六七六 三十七岁
    清康熙十六年丁巳 一六七七 三十八岁
    清康熙十七年戊午 一六七八 三十九岁
    清康熙十八年己未 一六七九 四十岁
    清康熙十九年庚申 一六八○ 四十一岁
    清康熙二十年辛酉 一六八一 四十二岁
    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 一六八二 四十三岁
    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 一六八三 四十四岁
    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 一六八四 四十五岁
    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 一六八五 四十六岁
    清康熙二十五年丙寅 一六八六 四十七岁
    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 一六八七 四十八岁
    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 一六八八 四十九岁
    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 一六八九 五十岁
    清康熙二十九年庚午 一六九○ 五十一岁
    清康熙三十年辛未 一六九一 五十二岁
    清康熙三十一年壬申 一六九二 五十三岁
    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 一六九三 五十四岁
    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 一六九四 五十五岁
    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 一六九五 五十六岁
    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一六九六 五十七岁
    清康三十六年丁丑 一六九七 五十八岁
    清康熙三十七年戊寅 一六九八 五十九岁
    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 一六九九 六十岁
    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 一七○○ 六十一岁
    清康熙四十年辛巳 一七○一 六十二岁
    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一七○二 六十三岁
    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 一七○三 六十四岁
    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 一七○四 六十五岁
    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一七○五 六十六岁
    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一七○六 六十七岁
    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一七○七 六十八岁
    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一七○八 六十九岁
    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一七○九 七十岁
    清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一七一○ 七十一岁
    清康熙五十年辛卯一七一一 七十二岁
    清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一七一二 七十三岁
    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一七一三 七十四岁
    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一七一四 七十五岁
    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一七一五 七十六岁
谱后
    清雍正三年乙巳 一七二五 殁后十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的着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明代职官与平民墓类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明代职官与平民墓发现及研究概况
    一、民国时期明墓的发现
    二、1949年以来的明墓发现及职官、平民墓研究概况
    三、已发掘明墓的数量
第三章 明代职官与平民墓区域划分
第四章 明代职官平民墓类型学分析与分期
    一、南京地区
    二、东北及中原地区
    三、西北地区
    四、湖广地区
    五、西南地区
    六、东南地区
第五章 结论
    一、地域特点(横向)
    二、时间特点(纵向)
    三、家族特点
    四、对前朝墓式的继承与变革
第六章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南京出土明代墓志铭考释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考释篇
    Ⅰ、凡例
    Ⅱ、录文·解题
        1. 蕲国公康茂才墓志铭
        2. 先考广威将军俞柳州卫指挥司事府君圹志
        3. 虢国夫人于氏墓志铭
        4. 南安侯俞通源墓志铭
        5. 故明威将军五开卫指挥命事杨公墓志铭
        6. 大明西平侯追封黔宁王谧昭靖沐公圹志
        7. 故处士高公墓志铭
        8. 大明长兴侯夫人陈氏之墓
        9. 曹国夫人圹志
        lO. 故明威将军许公圹志
        11. 赠昭勇将军都指挥愈事曹公墓志铭
        12. 黄孺人墓志铭
        13. 故骠骑将军後军都督府都督贪事汪公墓志铭
        14. 大明故都知监太监杨庆墓志
        15. 黔甯昭靖王夫人耿氏墓志铭
        16. 太傅黔国公夫人程氏墓志铭
        17. 处士吴彦真墓志铭
        18. 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藏铭
        19. 故贞节安人倪氏墓志铭
        20. 李处士墓志铭
        21. 昭勇将军指挥使赵母淑人张氏墓志铭
        22. 故徐母淑人范氏墓志铭
        23. 故武德将军南京府军右卫正千户丁公墓志铭
        24.故处士浦士贤墓志铭
        25.有明故逸士孙公墓志
        26.明故昭勇将军浙江都司指挥余事沈公墓志铭
        27.明故南宁伯追封南宁侯谥庄毅毛公夫人白氏合葬墓志铭
        28.李景原妻刘氏墓志铭
        29.故巩孺人陈氏墓志铭
        30.致仕怀远将军指挥同知解公墓志铭
        31. 驸马都尉西宁侯宋公墓志铭
        32.咸甯大长公主圹铭
        33. 丘处士墓志铭
        34. 故朱公景昕墓志铭
        35. 明故时中柳公墓志铭
        36. 明故昭勇将军歹公墓志铭
        37. 故怀远将军王公墓志铭
        38. 明故欧阳夫人王氏墓志铭
        39. 宜人尹母周氏墓志铭
        40. 邹母宜人王氏墓志铭
        41. 杨母太淑人朱氏墓志铭
        42. 武略将军尹公墓志铭
        43. 故奉政大夫江西按察司余事朱公墓志铭
        44. 乐素翁罗仲铭墓志铭
        45. 故徐孺人顾氏墓志铭
        46. 故罗公宗德墓志铭
        47. 明故朴庵罗公配安人沈氏合葬墓志铭
        48. 旌表孝行庞公墓志铭
        49. 明故庞孺人徐氏墓志铭
        50. 明故倪仲仁妻孺人包氏墓志铭
        51. 敕典南京祭祀驸马都尉赵公墓志铭
        52. 明故署都指挥从事韩侯墓志铭
        53.故昭信校尉南京锦衣卫百户蔡公墓志铭
        54.明张彦忠妻谭氏墓志铭
        55.明故张公彦忠墓志铭
        56.故明威将军孝陵卫指挥众事胡公墓志铭
        57. 曹淑人朱氏墓志铭
        58.明故秦公仲和墓志铭
        59.诰封太淑人张氏墓志铭
        60.马文进墓志铭
        61.孺人赵氏墓志铭
        62.明南京刑部尚书张碹妻刘氏墓志铭
        63.明故沐公子择仁墓志铭
        64.明故姜孺人徐氏墓志铭
        65.明故恩赐冠带潜默姜公墓志铭
        66.明故滕公永政滕母戴氏合葬墓志铭
        67.王孺人李氏墓志铭
        68.明故中宪大夫兴化知府丁君墓志铭
        69. 邓令人墓志铭
        70.明故守恒孙先生墓志铭
        7l. 处士祝孟渊墓志铭
        72.故义官怡庵严翁墓志铭
        73.明故罗孺人毛氏墓志铭
        74.刘处士墓志铭
        75.明故南京朝天宫盛链师墓志铭
        76. 大明陕西布政使司左(?)议进阶中顺大夫辣斋王公墓志铭
        77. 明故朱母赵氏墓志铭
        78. 明故荆门州儒学学正夏君墓志铭
        79. 明故宝石处士姚君墓志铭
        80. 爱蒲朱翁墓志铭
        81. 雪樵徐翁墓志铭
        82. 徐母汤孺人墓志铭
        83. 明故罗君用和墓志铭
        84. 明故渔乐林翁墓志铭
        85. 任信之妻韩氏墓志铭
        86. 明故兴安伯後山徐公暨夫人金氏合葬墓志铭
        87. 明故许孺人墓志铭
        88. 明故福建福州府儒学教授凌君墓志铭
        89. 明故封文林郎□□□□东凭汪公墓志铭
        90.明故夏公横溪六府君墓志铭
        91. 明故沙洲李翁墓志铭
        92.明中宪大夫湖广按察司副使凤桥韩公墓志铭
        93.湖广按察副使凤桥韩叔阳妻黄恭人墓志铭
        94.明故处士陈公菊坡墓志铭
        95.孔传墓志
        96. 明故乡进士武孺溪墓志铭
        97.明故处士斗山李公墓志铭
        98.阮公墓志铭
        99.明封武暑将军柱亭张公墓志铭
        100.明隐君次山刘公墓铭
        101.明处士思乔吴公暨配朱孺人合葬墓志铭
        102.胡宗颖墓志铭
        103.大明朝勅封孺人徐母唐氏之墓
        104.明冠带把总余公墓志铭
        105.明鸿胪序班秋涧姚君继室王孺人墓志铭
研究篇
    Ⅰ、官员墓志铭
    Ⅱ、墓志铭所见明代南京的商人及士商交谊
    Ⅲ、女性墓志铭
    Ⅳ、墓志铭所见明初富尸之“迁徙”及“占籍”
    Ⅴ、 余论
墓志所见葬地考
志主及作者人名索引
待访录
参考文献

(10)《胡应麟诗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胡应麟诗集》研究
    引言
        一、胡应麟诗集研究现状
        二、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胡应麟的生平概况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第一节 胡应麟的生平概况
        一、酷爱读书年少成名
        二、结交文人深受启发
        三、一生布衣无缘功名
        第二节 诗歌的创作背景
        一、政治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文化方面
        四、社会风气方面
        五、自身方面
    第二章 胡应麟诗集概述
        第一节 诗集介绍
        第二节 主题探讨
        一、崇仙慕道
        二、酬赠唱和
        三、隐逸闲适
        四、治学传世
        第三节 诗歌创作
        一、乐府诗
        二、古体诗
        三、近体诗
    第三章 诗集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写景细致,情景交融
        第二节 用典
        第三节 多用叠音词
        第四节 动物意象
    第四章 余论
        一、思想内容上的局限性
        二、艺术上的不足
        三、《胡应麟诗集》的价值
    结语
第二部分《胡应麟诗集》校注
    凡例
    正文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个人简历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彭泽清理一座明监察御史墓(论文参考文献)

  • [1]金扇:明代墓葬与中日交流[J]. 吴雪杉. 文艺研究, 2019(12)
  • [2]明器载道——明代嘉兴墓葬浅析[A]. 吴海红. 嘉兴博物馆建馆60周年论文集(1958-2018), 2019
  • [3]江西地区元、明时期墓葬初步研究 ——以普通墓葬为中心[D]. 王琳. 吉林大学, 2018(01)
  • [4]明代固原镇研究[D]. 赵阳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明代金银发簪研究[D]. 王家梦. 兰州大学, 2016(08)
  • [6]蒲松龄年谱汇考[D]. 邹宗良. 山东大学, 2015(04)
  • [7]江西明墓的类型和分期[J]. 袁胜文. 南方文物, 2015(03)
  • [8]明代职官与平民墓类型初步研究[D]. 何文竞. 安徽大学, 2015(12)
  • [9]南京出土明代墓志铭考释与研究[D]. 胡正宁. 南京大学, 2013(02)
  • [10]《胡应麟诗集》校注[D]. 宋媛媛. 湘潭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彭泽清理明朝御史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