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恢复生态平衡,加速上(土上)熟化——改良闽东南赤红壤的基本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徐福祥[1](2015)在《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耕地地力与测土配方施肥调查以及降水pH监测等获得的数据库以及29945个剖面样点(1983年)和236445个调查样点(2009年)分析数据资料,借助于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系统分析了福建省26年来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酸化程度、差异及其空间分异,探讨耕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土壤酸化的阻控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福建省1983年和2009年耕地土壤酸性均呈平行于海岸线方向从东南向西北由高到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土壤pH值分别介于3.84-8.17和3.59-8.19之间,面积加权平均值分别为5.51±0.45和5.22±0.52,变异系数从1983年的8.17%增加到2009年的9.96%。26年来全省耕层土壤pH平均下降了 0.29个单位,酸化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6.47%,表现出较明显的酸化趋势。2.26年来福建省各设区市耕地土壤pH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降低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泉州市>南平市>龙岩市>福州市>厦门市>三明市>莆田市>漳州市>宁德市,其中泉州市耕地土壤pH平均下降0.42个单位;各设区市酸化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南平市>三明市>福州市>龙岩市>宁德市>泉州市>漳州市>莆田市>厦门市,其中南平市酸化耕地面积占全省酸化耕地总面积的21.77%。3.26年来,福建省除潮土土类外,其余土类pH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滨海盐土和风砂土降幅最大最多,黄壤降低最少;除淹育水稻土、咸酸水稻土和灰潮土亚类pH小幅上升外,其余亚类pH均有所降低,降幅介于0.02-0.48个单位;土壤pH值有所上升的土属主要有耕作砂泥土、红泥砂田、砂质田、磺酸田、耕作灰砂土、红土田和灰砂泥田,升幅介于0.05-0.27个单位,其它土属pH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黑赤土降幅最大,降低0.65个单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耕地土壤pH值均不同程度下降,以水浇地和水田降幅较大,分别降低0.30和0.20个单位。4.基于改进的斜率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影响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EC>粘粒>有效磷>降雨平均pH>年均降水量>碱解氮>有机质>砂粒>年平均温度>磷肥施用量>海拔>坡度>氮肥施用量>粉粒>钾肥施用量,其中CEC、粘粒、有机质、降雨平均pH、海拔、坡度、粉粒对土壤酸化为正影响作用,其它因素为负影响作用。5.26年来福建省耕地土壤强度、中度、弱度酸化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49%、23.95%和37.03%,强度酸化耕地主要分布于长汀、安溪、连城等县市,中度酸化的耕地主要分布于浦城、建瓯、平和等县市,弱度酸化的耕地则主要分布于建阳、武平、建瓯和古田等县市;水稻土土类、渗育水稻土亚类、黄泥田和黄泥砂田土属强度、中度和弱度酸化的面积在土类、亚类和土属中均较大;水田土壤各酸化程度的面积均高于旱地和水浇地。因此,福建省农田施肥管理方面应根据农作物养分需求和区域耕地酸化情况,控制化肥用量,调整施肥结构,开展酸化土壤的阻控和治理工作。
陈明霞[2](2014)在《福建变性土物理特异性研究》文中认为福建变性土分布在该省漳浦、龙海沿海一带,发育在低丘和台地暗色气孔状玄武岩风化物上,为暗色粘质土壤。它与地带性土壤砖红壤性红壤呈复区分布,但性质明显不同。对该省变性土的特性、耕作、适种性、适种期、施肥效应、灌溉措施以及作物产量与品质等农业生产特性上已经有很多的报道和相关成果,但是对变性土壤颗粒组成、湿胀干缩性质、裂隙发育特征及表土结皮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等还基本停留在一些传统的描述层面上,用常规的统计方法揭示土壤组成及裂隙分布规律是不能满足土壤科学的发展。首先,对福建变性土的分布范围、成土条件、成土过程、理化性质及农业生产特性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与砖红壤性红壤的对比,旨在把这两种呈复区分布的土壤,在利用和管理上能进一步区别对待。接着,通过比较变性土与各类工程特殊土,以期应用工程力学领域上的成就研究变性土,为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大的空间;探讨变性土裂隙的形成机制,认为福建变性土裂隙主要是胀缩裂隙。以变性原状土及其重塑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胀缩性能的对比试验,以期阐明胀缩特征,对比变性土与砖红壤性红壤的胀缩试验,并对它们的胀缩时间变化规律及对表土结皮形成机制的进行分析。第三,主要利用对复杂系统的描述与分析具有独特优越性的分形理论对福建变性土壤的组成结构与裂隙分形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能够很好地定量描述该区域变性土的质地特征,且能够成为本区变性土蒙脱化过程是新生成作用的佐证,土壤颗粒分布分形维数与不均匀系数Cu值呈负相关的函数关系,这表明分形维数除受粘粒含量支配外,还受到各粒级土粒分布的影响;第四,通过试验研究了变性土重塑状态下裂隙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发现重塑土与原状土在裂隙形状存在差异性,并且就裂隙形成机理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试验结果认为表土结皮的形成除与雨滴的冲击夯实对土壤团聚体的物理破坏及压实作用有关外,还与土壤颗粒组成、粘粒矿物成分有关,土壤细小颗粒随着土体水分转化运移填充气孔重新排列形成结皮。此结论对新生成作用及结皮的形成理论有所补充。利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和数值计算功能,对该区变性土裂隙进行分维计算,为裂隙渗透性质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最后,本文通过初始降雨条件下,比较变性土休闲裸地与掺砂裸地坡面的径流试验,系统研究边坡侵蚀产沙的过程及特征,揭示表土结皮对边坡稳定性及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本研究揭示变性土的物理特异性,可以作为整个福建变性土研究成果组成部分,对于完善研究区变性土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为变性土的物理改良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所应用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可以做更多的推广。
邱海源[3](2008)在《厦门市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形态及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土壤重金属化学行为与环境质量的研究是土壤圈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关系到土壤质量和人类生存质量。翔安区是厦门市重点农田保护区域,是厦门基础农业生产基地。本论文通过对厦门翔安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形态的研究,旨在全面评估翔安区土壤重金属的现状及其潜在生态效应。基于对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全量的测定,分析了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并与1990年全国土壤普查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于1990年,均有所增加,但其环境质量基本仍处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2级状态。根据翔安区土壤柱状样的分析,发现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具有较强的表聚性,耕层内的重金属含量高于亚耕层,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减少。结合对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的多元因子、聚类和灰色关联的统计,分析了影响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的三个主要多元因子及其相关程度,初步揭示了影响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的主要社会经济来源因子分别是人类生活、第二产业、汽车流通量和农业生产活动。进一步对翔安区土壤重金属5种不同形态的空间变异及控制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空间分布特征:交换态主要呈现片状和斑块状分布;碳酸盐结合态主要呈片状和斑块状分布,仅有Cu呈条状和少量斑状分布;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Cu、Zn和Ni呈大面积片状分布、Pb和Cr呈片状、块状和少量斑状分布;有机物结合态主要呈明显片状分布和少量块状分布,仅有Cu呈大面积片状分布;活性态主要呈片状和少量斑状分布,仅Cd呈不规律斑块状分布。通过对翔安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的评估,得出翔安区土壤基本处于中等生态危害状态。翔安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基准值均处于国家一级土壤要求,但翔安区表层土壤实测值远远大于该基准值,具有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同时,通过对胡萝卜、花菜和地瓜等3种典型作物的可食部分所含重金属含量与翔安区土壤不同重金属形态含量的回归方程拟合表明土壤中5种不同重金属形态与3种典型作物可食部分所含重金属存在相关关系。最后,还给出了翔安区土壤重金属5种不同重金属形态的质量标准值。本研究结果可为翔安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其中的定量化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也可作为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
张文开[4](2002)在《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文中研究指明福建省鲜明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异特征,导致耕地利用的区域差异性。本研究在大量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耕地利用的自然条件、社会和经济条件、耕地利用阶段、耕地生产潜力等进行分析研究。从特色农业、耕地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耕地计划利用、加入WTO等方面探索耕地优化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寻找适合福建省不同区域耕地优化利用的途径,提出区域耕地优化利用的模式。 通过研究,福建省耕地分布区划分为粮食专门生产区、牧草专门生产区、水果专门生产区、茶叶专门生产区、烤烟专门生产区、马铃薯专门生产区等。在地貌、生态气候、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上,全省划分出115个耕地利用分区。 福建省耕地优化利用的方针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市场为导向,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为方式,科技创新为手段,结构调整为杠杆,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使耕地利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福建省耕地优化利用的具体做法是:建立全省性由政府宏观控制、指导和必要投资的耕地利用系统,耕地与园地的相互可逆转化,主导农作物为主的区域条块专门化耕作与小范围综合性耕作相结合、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
柳云龙[5](2002)在《低丘红壤水分特性和农田作物水分模拟信息系统研究》文中指出Water resources crisis is most serious problem for human being in the 21 century, but about upwards of 70 percent of water resources was used by agriculture in the world and about upwards of 2/3 of water was used in irrigation, which were taken from rivers, lakes and water stores underground. Compared to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used in agriculture of 48.7,65.8 respectively in American and Japan, China and Indian had got to 88.2, 92.4 re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used by industry and town living. Because of free usage and limited knowledge for water shortage, there is serious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It was statistical that the available utilization coefficient of irrigation water w;as only 0.4 in our country, about 60 percent of water were wasted during field irrigation, there were great potential in agriculture water saving.With large area , enough water and heat resources, Hilly red soil, which distributed in Midwest of ZheJiang, JiangXi, and HuNan province,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ut seasonal drought is the main factor to hinder agriculture product. Many researchers had given their suggestions to fight a drought, for example, to develop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water utilization ratio, to make cultivation more reasonable, to change the way of crop planting system, to take some biological methods to improve microenvironment, etc., Great success had been got through their efforts. But theresearch system of red soi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had been dropped behind because of less regard and not enough investment, it could be reflected by two ways, one is that it is weak in fundamental research, datum is absent in soil water physical parameter, soil water equilibrium and regional water resource equilibrium law, the other is that little new technology have been used in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ompared to south of china,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that four water transform model,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analysis methods, etc., South of china had got behind in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t is the way for future to development to introduce new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example,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GIS and MIS technologyBased on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in hilly red soil, aims of the project include research on soil water character in hilly red soil and crop water simulation system research. So main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include:(1) The systemic research had been carried out on effects of soil parent material, development degree of soil, soil utilization, variations of landscape, eroded red soil cultivation on red soil retention and supplying character.(2) Our research region was located in "shitangjin" and "dayangfan" districts in Mada,Lanqi,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analysis of red soil water character, we tried to use map data, measured data and investigated data to create soil, crop, weather data files, to integrate GIS, soil water and crop growth simulation system by object oriented and database connect technology, to establish crop watersimulated information system to provide technology 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 for soil water and crop growth simulation.After about two years hard work, we had accomplished anticipated objects and established crop water simul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some innovated progress had been made as follows.(1) Through analysis of soil water characters from different soil parent materials, different development degree of soil parent materials, different land utilizations and landscape variation, the research had supplied red soil water character data in our i-oimuy. lhe.se data could be used as leferenees for agricultural drought resist technology and red soi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s.(2) Based on analysis of red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soil, crop and weather data files had been created, the basic information database had been established. GIS was used as a
吴赞育[6](1983)在《恢复生态平衡,加速上(土上)熟化——改良闽东南赤红壤的基本经验》文中指出保护农业资源,恢复与保持农业生态平衡,是我国一项国策,是提高农、林、牧、付、渔整体生产力的前提,是实现“生物技术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立足点.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合理利用土壤,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是科学种田的标志,也是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反映.许多国家早已成立专门机构或制定相应的法律,保护土壤资源.那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破坏土壤资源,降低土壤肥力的现象,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不能允许的.因此,保护和改良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土壤,是顺利发展各种植业的重要基础和共同任务.要建立高产、稳产的农田、园林,首先就必须
二、恢复生态平衡,加速上(土上)熟化——改良闽东南赤红壤的基本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恢复生态平衡,加速上(土上)熟化——改良闽东南赤红壤的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1 土壤酸化及其原因研究 |
1.2 土壤酸化危害研究 |
1.3 土壤酸化阻控与改良研究 |
1.4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土壤酸化研究 |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2 气候 |
2.3 地质地貌 |
2.4 植被 |
2.5 水文 |
2.6 成土母质 |
2.7 耕地土壤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4 研究方法与步骤 |
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4.1.1 空间数据 |
4.1.2 属性数据 |
4.2 耕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3 耕地土壤调查样点空间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4.4 耕地土壤pH值与相关属性空间插值方法确定 |
4.5 耕地土壤pH值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6 耕地土壤pH值空间分异分析 |
4.7 耕地土壤pH值变化空间分异分析 |
4.8 耕地土壤酸化程度空间分异分析 |
4.9 耕地土壤酸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9.1 耕地土壤酸化可能影响因素初选 |
4.9.2 分析数列建立 |
4.9.3 变量的无量纲化 |
4.9.4 灰色斜率关联系数计算 |
4.9.5 计算灰色关联度 |
4.10 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分区 |
4.11 数据统计与图件编制 |
5 结果与分析 |
5.1 耕地耕层土壤pH值时空差异分析 |
5.1.1 不同区域耕地土壤pH值时空差异分析 |
5.1.2 不同土壤类型下耕地土壤pH值时空差异分析 |
5.1.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耕层土壤pH值时空变化分析 |
5.2 耕层土壤酸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3 耕层土壤酸化程度分区分析 |
5.3.1 不同区域耕层土壤酸化程度分区分析 |
5.3.2 不同土壤类型下耕层土壤酸化程度分析 |
5.3.3 不同土地利用下耕层土壤酸化程度分析 |
5.4 耕地土壤酸化调控对策 |
5.4.1 开展耕地土壤潜性酸量调查研究,合理规划布局,科学改良酸化耕地土壤 |
5.4.2. 调整施肥结构,合理选择化肥品种,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
5.4.3 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直接利用酸化土壤 |
5.4.4 增加科研投入,研发新型土壤酸化改良剂 |
5.4.5 建立耕地土壤酸化治理示范基地,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福建变性土物理特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变性土研究概况 |
1.2.1 变性土的分布与发生 |
1.2.2 变性土发育特征 |
1.2.3 变性土的管理 |
1.2.4 物理特异性有待深入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福建变性土成土概况及理化和生产特性 |
2.1 福建变性土成土条件概况 |
2.1.1 地理分布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母岩状况 |
2.1.4 地形、水文及植被状况 |
2.1.5 时间年龄 |
2.2 福建变性土成土过程 |
2.2.1 蒙脱化过程 |
2.2.2 开裂过程 |
2.3 土壤理化特征 |
2.4 农业生产特性 |
2.4.1 变性土的増肥性高 |
2.4.2 变性土的耐旱性强 |
2.4.3 变性土的通透性差 |
2.5 小结 |
第3章 福建变性土胀缩性表征分析 |
3.1 变性土物理性质一般特征 |
3.2 特殊土与变性土胀缩表征的差异 |
3.3 变性土增湿完全膨胀表征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变性土不完全胀缩表征分析 |
3.4.1 试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土壤颗粒粒径分布分形维数特征分析 |
4.1 样区土壤形态 |
4.1.1 前亭大社香蕉林地土壤形态 |
4.1.2 前亭大社菜地土壤形态 |
4.1.3 圩仔龙眼林地土壤形态 |
4.2 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的统计特征 |
4.2.1 样品采集与应用模型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及其与土壤粒径分布分维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变性土表土结皮及裂隙分析 |
5.1 裂隙的统计及发育程度的表示方法 |
5.1.1 裂隙的统计方法 |
5.1.2 裂隙发育程度 |
5.2 重塑土裂隙形成及发展阶段研究 |
5.2.1 蒸发条件下重塑土裂隙形成过程试验 |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土体裂隙的测定 |
5.3.1 土中裂隙分维数的计算方法-数盒子法 |
5.3.2 变性土表面裂隙的二值化统计方法 |
5.3.3 求算方法的Matlab实现 |
5.3.4 试验方法与步骤 |
5.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表土结皮对边坡稳定性研究 |
6.1 起始降雨条件下边坡水分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产流试验布设 |
6.1.2 变性土边坡雨水入渗特性及过程分析 |
6.1.3 变性土边坡产流强度特性 |
6.2 边坡雨水侵烛产沙过程特征 |
6.2.1 边坡侵蚀产沙过程特征 |
6.2.2 边坡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 |
6.3 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与变性土管理策略 |
7.1 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 |
7.1.1 研究成果在农业上的意义 |
7.1.2 研究成果在工程上的意义 |
7.2 变性土的管理策略 |
7.2.1 在农业上的利用策略 |
7.2.2 在工程上的利用策略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2.1 充实完整福建变性土研究 |
8.2.2 引入工程力学研究法 |
8.2.3 进一步发挥变性土生产潜力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厦门市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形态及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迁移与转化的研究进展 |
2 土壤重金属形态 |
3 城市化对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
4 数学模型在土壤重金属研究中的应用 |
5 土壤重金属的生态毒理效应 |
6 土壤环境质量及重金属污染评价 |
7 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技术 |
8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样品采集与资料收集 |
3 实验方法 |
4 土壤环境质量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
第三章 翔安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全量的空间分布 |
1 翔安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全量的描述性统计 |
2 翔安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全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 小结 |
第四章 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全量随时间的变化 |
1 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
2.翔安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全量随时间的变化 |
3 小结 |
第五章 翔安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其控制因子分析 |
1 翔安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全量的主要自然来源 |
2 翔安区土壤理化参数对土壤重金属全量的影响 |
3 翔安区城市化对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分析 |
4 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空间变异及控制因子分析 |
5 小结 |
第六章 土壤重金属的生态效应及风险评估 |
1 翔安区农作物重金属含量 |
2 农作物可食部分重金属含量 |
3 翔安区表层土壤环境质量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
4 翔安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各形态安全指标 |
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1 论文总结 |
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 工作展望 |
课题来源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工作总结 |
致谢 |
(4)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土地与耕地 |
一、 土地的概念 |
二、 耕地的概念 |
三、 耕地优化利用 |
四、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论文的目的、意义、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的目的 |
二、 论文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上篇 耕地利用基础篇 |
第一章 人口、耕地和粮食 |
第一节 行政区划与人口 |
一、 行政区划 |
二、 人口分布 |
三、 人口增长趋势 |
(一) 相关系数分析 |
(二) 回归分析 |
第二节 人口与耕地 |
一、 全国土地概况 |
二、 福建省土地与耕地 |
(一) 福建省土地利用现状 |
(二) 耕地利用变化 |
(三) 耕地分布特征 |
第三节 粮食安全 |
一、 粮食生产与食品消费 |
(一) 粮食生产概况 |
(二)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 |
(三) 粮食安全生产 |
二、 粮食安全对耕地的要求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耕地自然条件 |
第一节 耕地地质条件 |
一、 大地构造演化与特征 |
二、 岩石特征与分布 |
(一) 沉积岩 |
(二) 侵入岩 |
(三) 变质岩 |
(四) 喷出岩 |
第二节 农业地貌条件 |
一、 地貌基本特征 |
二、 地貌要素对耕地的影响 |
(一) 地貌起伏度 |
(二) 海拔与耕地利用 |
(三) 地形与风 |
三、 地貌分区 |
(一) 分区原则 |
(二) 地貌分区 |
第三节 农业气候条件 |
一、 福建省气候的主要成因 |
(一) 季风气候 |
(二) 区域性气候 |
(三) 局部地形气候 |
二、 福建农业气候资源区域特征与评价 |
(一) 热量资源 |
(二) 降水资源 |
(三) 光资源 |
三、 农业气候区 |
(一) 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 |
(二) 中亚热带山地农业气候区 |
(三) 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 |
四、 福建省农业生态气候条件分析与农业生态气候分区 |
(一) 农业生态气候模型 |
(二) 农业生态气候条件分析 |
(三) 农业生态气候条件分区与综合评价 |
第四节 耕地土壤条件 |
一、 土壤分布特征 |
(一) 地带性水平分布 |
(二) 土壤垂直分布特征 |
(三) 土壤区域性分布特征 |
二、 耕作土壤类型及其主要特性 |
(一) 淹育型水稻土 |
(二) 渗育型水稻土 |
(三) 潴育型水稻土 |
(四) 潜育型水稻土 |
三、 高产水稻土的分布与培育 |
第五节 耕地水分条件 |
一、 径流深分布规律 |
二、 水分平衡 |
三、 耕地地下水补给特征 |
四、 福建沿海地区地貌、气候与水分平衡 |
(一) 东部沿海地区地貌基本格局 |
(二) 主要县(市)地貌类型 |
(三) 沿海地区主要气候特征与地貌关系分析 |
(四) 地貌、气候与耕地利用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耕地利用地域效益分异 |
一、 地域效益分异原理 |
二、 地域效益分异 |
(一) 城镇周围地区 |
(二) 全省其它地区 |
第二节 耕地利用的因素分析 |
一、 因素因子的选择 |
(一) 因素因子选择的原则 |
(二) 因子分值标准化计算 |
二、 因素因子分析计算 |
(一) 人口与耕地利用 |
(二) 区位条件 |
(三)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四) 区域综合服务能力 |
(五) 城镇集聚规模 |
(六) 城镇基础设施 |
(七) 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 |
第三节 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评价 |
一、 各县市区评价因素分值计算 |
二、 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分区 |
(一) 总分频率柱状图法 |
(二) 聚类分析法 |
三、 社会经济区主要特征 |
第四章 耕地利用阶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耕地利用阶段 |
一、 农业合作社阶段 |
(一) 土地改革阶段 |
(二) 耕地利用互助合作阶段 |
二、 人民公社阶段 |
(一) 人民公社成立与“一平二调”阶段 |
(二) 调整与恢复阶段 |
三、 “文化大革命”和整顿恢复阶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 |
一、 耕地联产承包经营阶段 |
二、 协调发展阶段 |
三、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阶段 |
第三节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规模集约经营阶段 |
一、 耕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耕地播种面积减少 |
(二) 卖粮难 |
(三) 产出少 |
(四) 土地质量下降 |
(五) 耕地效益降低 |
二、 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 |
(一) 耕地使用权流转 |
(二) 农村市场化建设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耕地生产潜力 |
第一节 耕地光合生产潜力 |
一、 光合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
(一) 光合生产潜力表达方式 |
(二) 太阳总辐射 |
(三) 光合生产潜力 |
(四) 述评 |
第二节 耕地光温生产潜力 |
一、 光温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
二、 光温生产潜力 |
三、 述评 |
第三节 耕地气候生产潜力 |
一、 地气候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
二、 地气候生产潜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三、 述评 |
第四节 耕地生产潜力 |
一、 基本原理与计算步骤 |
二、 划分因素指标区 |
三、 确立因素与因素权重 |
(一) 沿海平原区 |
(二) 丘陵山地区 |
(三) 低丘台地区 |
(四) 山间盆地区 |
(五) 滨海围垦区 |
四、 单元划分 |
(一) 单元划分原则 |
(二) 单元划分方法 |
五、 因素分级与分值 |
六、 编制指定作物 |
七、 计算单元因素分 |
(一) 单元因素分值计算方法 |
(二) 单元生产潜力指数确定 |
第五节 实例研究 |
一、 闽侯县侯官村耕地生产潜力 |
(一) 耕地质量因素及其权重 |
(二) 指定作物的因素因子作用分 |
(三) 耕地生产潜力指数 |
(四) 作物耕地生产潜力 |
二、 南安市后堀村耕地生产潜力 |
(一) 耕地质量因素及其权重 |
(二) 指定作物的因素因子作用分 |
(三) 耕地生产潜力指数 |
(四) 作物耕地生产潜力 |
三、 漳浦县温斗村耕地生产潜力 |
(一) 因素及其权重 |
(二) 指定作物的因素作用分 |
(三) 耕地生产潜力指数 |
(四) 作物耕地生产潜力 |
四、 耕地生产潜力分析对比 |
(一) 耕地生产潜力对比 |
(二) 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 |
第六节 小结 |
下篇 耕地利用实践篇 |
第六章 耕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与可持续利用 |
第一节 耕地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 |
一、 耕地投入与报酬 |
二、 福建省耕地投入现状 |
三、 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利用 |
第二节 耕地联产承包与规模经营 |
一、 规模经营理论 |
二、 规模经营实践 |
(一) 规模经营方式 |
(二) 规模经营实践 |
三、 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
(一) 加快小城镇建设 |
(二)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三) 加快农业产业化 |
第三节 耕地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展 |
一、 耕地内涵挖潜 |
(一) 健全树立设施有潜可挖 |
(二) 提高复种指数有潜可挖 |
(三) 提高机械化程度有潜可挖 |
(四) 采用镶嵌农林符合系统有潜可挖 |
(五) 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有潜可挖 |
二、 耕地外延扩展 |
(一) 以围垦为主的海岸带耕地开发利用 |
(二) 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兼具的山区耕地开发利用——以闽清为例 |
(三) 园地——耕地转化 |
三、 耕地计划利用 |
第四节 耕地可持续利用 |
一、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
二、 福建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分析 |
三、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二) 提高农产品质量 |
(三)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 |
(四) 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
四、 耕地可持续利用——以笏石半岛为例 |
(一) 土地利用基本状况 |
(二)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耕地资源优化利用 |
第一节 特色农业与耕地优化利用 |
一、 特色农业概述 |
(一) 特色农业的涵义 |
(二) 特色农业的特征 |
(三) 特色农业的内容 |
二、 优势特色农业品分布特征与耕地优化利用 |
(一) 地方特色农产品分布带 |
(二) 各县市传统地方特色农产品分布 |
三、 市场特色农业与耕地优化利用 |
(一) 产品的质量与品牌 |
(二) 面向市场发展特色农业 |
四、 区位特色农业与耕地优化利用 |
五、 特色农业小结 |
第二节 耕地生产专门化 |
一、 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区域专门化 |
二、 福建省耕地专门生产区划分 |
(一) 农业专门生产区划分原则 |
(二) 区域农业生产专门区划分 |
三、 福建省区域农业生产区 |
(一) 粮食为主生产区 |
(二) 水果为主生产区 |
(三) 茶叶生产区 |
(四) 牧草生产区 |
(五) 闽西南盆地烤烟生产区 |
(六) 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生产区 |
第三节 耕地利用分区划分原则和分区类型 |
一、 划分原则 |
二、 主要农作物种植战略方向 |
三、 分区类型 |
第四节 耕地优化利用分区主要特点与耕作模式 |
一、 西部武夷山耕地利用区 |
二、 闽中谷地耕地利用区 |
三、 闽西南丘陵耕地利用区 |
四、 鹫峰山—戴云山西北坡耕地利用区 |
五、 鹫峰山—戴云山东南坡耕地利用区 |
六、 闽东南山地丘陵耕地利用区 |
七、 沿海平原台地耕地利用区 |
八、 半岛岛屿丘陵台地耕地利用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WTO规则与福建省耕地利用 |
第一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加入WTO的对策 |
一、 WTO允许的农业措施 |
(一) 一般服务 |
(二) 农民收入支持措施 |
(三) 农业结构 |
二、 发达国家和地区耕地利用与WTO |
(一) 美国、加拿大耕地利用与WTO |
(二) 台湾耕地利用与WTO |
(三) 日本、韩国对应WTO措施 |
第二节 WTO与福建耕地利用 |
一、 加入WTO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
(一) 有利条件 |
(二) 面临的问题 |
二、 耕地利用基本对策 |
(一) 建立耕地优化利用领导机构 |
(二) 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政策 |
(三) 适应农业协议和规则,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
(四) 推动耕地规模经营 |
(五) 大力引进外资,加强示范园区建设 |
(六) 培育农村市场体系 |
(七) 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 |
(八)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
第三节 小结 |
附录1 注释:名词说明 |
附录2 符号意义 |
中文摘要 |
致谢 |
(5)低丘红壤水分特性和农田作物水分模拟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目录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南方红壤资源特点及水分问题 |
1.1 优越的自然条件 |
1.2 季节性干旱严重 |
1.3 季节性干旱的特点 |
1.3.1 干旱的频率高,强度大 |
1.3.2 干热同步,蒸散力大 |
1.3.3 深层土壤储水稳定,干早多出现在表土 |
1.4 红壤抗旱技术体系 |
2 土壤水分运动研究进展 |
3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4 地理信息系统 |
4.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
4.2 国外GIS发展的概况 |
4.3 我国GIS发展概况 |
5 地理信息系统与专业模型的集成 |
5.1 GIS和专业分析模型的结合应用 |
5.2 GIS在集成系统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
5.2.1 数据的前期处理 |
5.2.2 专业模型开发 |
5.2.3 数据的后期处理,结果的显示输出 |
5.3 GIS与应用模型的结合水平 |
5.3.1 连接式(linkage) |
5.3.2 集成式(integration) |
5.3.3 嵌入式(embed) |
5.4 GIS与专业分析模型结合若干问题 |
5.4.1 接口问题 |
5.4.2 利用RS进行数据更新问题 |
5.4.3 GIS系统内模型开发的问题 |
5.4.4 对时间维的考虑 |
5.4.5 对专业模型库的考虑 |
5.4.6 对矢量、栅格软件的考虑 |
5.4.7 地表和亚表层的描述 |
6 农田作物水分管理专家系统 |
6.1 农业专家系统研究的概况 |
6.2 农田作物水分管理专家系统的理论基础 |
6.3 农田作物水分管理专家系统的开发环境 |
6.4 农田作物水分管理专家系统应有的功能 |
第二章 土壤母质及母质发育程度与土壤水分性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土壤类型及其母质特征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土壤的基本性质 |
2.2 土壤结构性质 |
2.3 土壤持水性质 |
2.3.1 土壤的持水能力 |
2.3.2 土壤持水曲线方程 |
2.4 土壤供水特征 |
3 结语 |
第三章 地形高程变化与土壤水分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土壤基本性质随地形高程的变化 |
2.1.1 丘陵坡低出现相对沙化或粉沙化现象 |
2.1.2 土壤有机质含量 |
2.1.3 土壤容重和土壤pH |
2.2 土壤结构性质随地形的变化 |
2.3 土壤通气性 |
2.4 土壤持水性质随地形的变化 |
2.4.1 土壤持水能力 |
2.4.2 土壤持水模型 |
2.5 土壤供水特征 |
3 结语 |
第四章 侵蚀红壤复垦与红壤性质及其水分性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观测径流场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观察小区内土壤流失状况 |
2.2 侵蚀红壤各小区内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的变化 |
2.3 不同利用系统中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
2.4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变化 |
2.4.1 土壤持水能力 |
2.4.2 侵蚀红壤水库容分布特征 |
2.4.3 土壤持水曲线方程拟合 |
2.4.4 土壤供水特征 |
3 结语 |
第五章 旱地红壤与红壤性水稻土持水供水特性的分析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土壤及其母质特征 |
1.2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土壤基本性质 |
2.2 土壤持水性质 |
2.3 土壤供水性质 |
3 结语 |
第六章 农田作物水分生产模拟信息系统(CWSIS)开发及应用研究 |
1 CWSIS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
2 研究区域概况 |
3 CWSIS系统设计目标、任务和系统模拟原理 |
3.1 CWSIS系统设计目标 |
3.2 CWSIS系统任务 |
3.2.1 数据库建库、管理和维护 |
3.2.2 系统应用模块开发 |
3.2.3 界面系统设计 |
3.3 CWSIS系统模拟原理 |
4 CWSIS系统设计原则 |
4.1 可扩充性原则 |
4.2 推广性原则 |
4.3 实用性原则 |
5 CWSIS系统设计的软、硬件环境 |
5.1 硬件环境 |
5.2 软件环境 |
5.2.1 操作系统 |
5.2.2 GIS软件 |
5.2.3 开发软件 |
6 CWSIS系统数据库设计与构建 |
6.1 确定基本图层结构,建立图形数据库 |
6.2 属性数据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建立并链接属性数据库 |
6.2.3 属性数据库建立、修改和保存界面设计 |
7 系统设计操作流程 |
8 CWSIS系统模型库的构建 |
8.1 土壤水分运动模拟模型 |
8.1.1 垂直一维流基本方程 |
8.1.2 作物蒸腾 |
8.1.3 土壤蒸发 |
8.2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
8.2.1 作物光合作用 |
8.2.2 作物呼吸作用 |
8.2.3 化合物的分配和器官的建成 |
8.2.4 叶面积 |
8.3 模型参数 |
8.3.1 土壤参数 |
8.3.2 作物参数 |
8.3.3 气象参数 |
8.4 模型输出 |
8.5 模型验证 |
8.5.1 前期工作基础 |
8.5.2 CWSIS系统中作物水分模拟模型与MACROS模拟模型的校检 |
9 GIS、水、作物集成系统研究 |
9.1 文件调用与控制编程 |
9.2 数据库接口编程 |
9.3 模型模拟与模拟结果输出界面编程 |
10 CWSIS系统功能 |
10.1 数据管理功能 |
10.2 图形显示功能 |
10.3 土壤水分运动模拟 |
10.4 作物生长响应模拟 |
10.5 图形、报表输出功能 |
11 CWSIS系统在研究区的初步应用状况 |
11.1 土壤水分性质与作物生产 |
11.2 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的年际变化 |
11.3 作物品种之间的差异 |
第七章 结语和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之处 |
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土壤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参比表 |
博士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恢复生态平衡,加速上(土上)熟化——改良闽东南赤红壤的基本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研究[D]. 徐福祥.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 [2]福建变性土物理特异性研究[D]. 陈明霞.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3]厦门市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形态及生态效应研究[D]. 邱海源. 厦门大学, 2008(08)
- [4]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D]. 张文开.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5]低丘红壤水分特性和农田作物水分模拟信息系统研究[D]. 柳云龙. 浙江大学, 2002(02)
- [6]恢复生态平衡,加速上(土上)熟化——改良闽东南赤红壤的基本经验[J]. 吴赞育. 福建热作科技, 1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