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DXRF的精矿品位和水分在线分析系统

基于EDXRF的精矿品位和水分在线分析系统

一、基于EDXRF精矿品位及水分在线分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陆启财[1](2021)在《低品质膨润土改性提质及其球团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低品质膨润土通常具有蒙脱石含量低、属于钙基膨润土、物化性质差、含有杂质矿物嵌布粒度细等特点,尤其是杂质矿物粒度细,提纯难度大,因此,低品质膨润土一般得不到有效利用,易造成资源浪费。膨润土作为铁矿石球团工艺的优良粘结剂,具有稳定球团矿生产工艺、保证球团矿质量的作用。本研究以湖北某地低品质膨润土为研究对象,在物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直接改性研究,并应用与球团中。本研究首先进行钠化改性研究,提高原土的物化性质;然后进行有机复合改性研究,制备球团复合粘结剂;接着对改性土进行球团应用优化研究,对比膨润土改性前后在球团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物化性能分析、物相组成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解释膨润土改性后物化性能变化和改性土对球团性能影响的原因,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原土最佳的半干法钠化条件为:采用螺旋挤压方式、Na2CO3用量2%、钠化水分26%、螺旋挤压次数2次、陈化时间3d,最佳钠化条件下得到的钠化改性土(以下统称钠化土),蒙脱石由聚集的粗颗粒转变为不规则细小单层片状结构,钠化土具有明显的纤维特性,钠化改性后,2h吸水率和膨胀容由原土161.1%和3.1ml/g提高至钠化土的349.15%和18.1ml/g;当配比均为1.6%时,落下强度由原土生球的3.9次/(0.5m)提高至钠化土生球的5.5次/(0.5m)。(2)原土有机复合改性,在螺旋挤压的条件下原土同时钠化复合改性下复合效果最好,最佳的复合改性土为FB复合土(以下统称复合土),复合土主要以极细颗粒分散,比表面积大;当配比均为1.6%时,落下强度和爆裂温度由原土生球的3.9次/(0.5m)和545℃分别提高至复合土生球的6.6次/(0.5m)和668℃。(3)钠化土和复合土在球团中的配比可由原土的1.6%分别降低至1.4%和1.0%以下;复合土配比降低至1.0%时,其生球落下强度和爆裂温度分别为4.4次/(0.5m)和644℃,预热球和焙烧球抗压强度分别为602.8N和4172.5N,满足工业要求,复合土在球团中配比由1.6%降低至1.0%时,其成品球TFe品位提高0.36%、SiO2含量降低0.4%;在爆裂温度的条件下,复合土生球失水速率较原土和钠化土生球慢,复合土对球团水分蒸发具有缓冲作用。

朱思露[2](2021)在《铁精矿铁品位检测装置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铁矿资源现状为高品位天然矿产少,贫矿、伴生矿多。铁精矿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现代化大规模钢铁生产需要对原矿石经过多级选矿处理,制成高品位的铁精矿。针对大规模自动化选矿生产中对不同选矿阶段的品位把控问题,以及铁矿选矿加工中在线采集困难、测试效率低等问题,合理设计铁品位检测装置并实现铁品位现代化、自动化检测十分重要。首先,本文以磁铁矿铁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铁品位检测问题。以自感式传感器工作原理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圆柱形多层密绕螺线管内部磁场数学模型和系统数学模型,为铁精矿铁品位检测装置的设计及优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分析了磁铁矿选矿的一般工艺流程,以及选矿中各级节点采集需求。为解决在线铁品位检测中动态取样和样本水分对检测结果影响等问题,设计了新型自感式管道矿浆取样检测装置。该装置实现了管道矿浆取样及铁品位检测的自动化。最后,针对新型自感式管道矿浆取样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测头结构优化问题,基于理论磁场模型和系统数学模型,通过电磁仿真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自感系数对传感器采集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影响传感器性能的结构参数,再根据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完成了铁品位检测系统的硬件模块设计。本文考虑了传感器测头结构参数之间有无交互影响,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和回归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完成影响因素的显着性评价并确定测头的最优结构参数组合,建立基于实验结果的数学拟合模型。论文研究了铁精矿铁品位检测装置,建立了理论磁场模型和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新型管道矿浆自动取样及铁品位检测装置。针对传感器测头结构优化设计问题,本文结合仿真模型和硬件系统模型,考虑了传感器结构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完成了实验设计优化。

李昊堃[3](2020)在《太钢高碱度碱性球团矿制备及应用技术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碱性球团矿具有生产过程污染物排放量、固体燃料消耗量和返料量低于烧结矿,且其高温冶金性能优于酸性球团矿,高炉配用后有利于高炉实现低渣比、低燃料比及低污染物排放冶炼等多方面优点。国外企业生产碱性球团矿一般采用带式焙烧机工艺(使用气体燃料),但我国由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国内球团矿生产企业(特别是独立运行的球团矿生产企业)主要采用以煤为燃料的链篦机-回转窑工艺。因此,需要从冶金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必要的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试验,针对链篦机-回转窑碱性球团矿生产及高炉碱性球团矿应用过程中涉及的环节开展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结合太钢未来在自有铁矿资源利用及高炉炉料结构优化方面的发展规划,基于太钢自产铁矿粉的原料特性,围绕链篦机-回转窑法碱性球团生产和高炉碱性球团应用,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计算、实验模拟及工业试验,系统研究了碱性球团焙烧特性和还原膨胀微观机制、链篦机-回转窑法生产碱性球团的适宜热工制度、高比例碱性球团高炉炉料结构对高炉冶炼过程影响的热力学机理。为全面推广链篦机-回转窑法碱性球团生产,以及高炉碱性球团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基于分子理论建立的球团矿焙烧过程热力学模型,系统研究了碱度对球团矿焙烧过程中形成复杂分子及其含量的影响。并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太钢自产铁精矿作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碱度的球团矿,应用XRD、SEM、EDS、Image-Pro Plus等研究手段,检测了不同碱度球团矿中复杂分子及其含量,验证了热力学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分子理论建立的热力学模型,为研究球团矿的焙烧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研究手段,可以方便的预测出原料成分及焙烧温度变化对于球团矿焙烧过程的影响。利用建立的球团矿焙烧热力学模型结合必要的实验研究,系统研究了碱度对于球团矿焙烧固结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酸性球团矿而言,其固结机理为赤铁矿晶体再结晶并形成连晶结构;对于碱性球团矿而言,其固结机理为铁酸钙、含钙硅酸盐等低熔点化合物取代Fe2O3微晶连接成为赤铁矿晶体间的粘结相,并且球团矿的碱度不同粘结相的种类不同。当球团矿碱度小于1.0时,粘结相以钙铁橄榄石为主;当球团矿碱度大于1.0时,粘结相中的复合型针状铁酸钙含量增加,铁酸钙取代钙铁橄榄石成为碱性球团的主要粘结相。在碱性球团矿固结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碱度对球团矿还原膨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度小于1.0的球团矿,其还原过程中产生膨胀裂纹的主要原因为,钙铁橄榄石包裹的Fe2O3颗粒与独立的Fe2O3颗粒在还原速度上存在差异,使得球团矿内部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晶体结构发生破裂;碱度大于1.0的球团矿,由于球团矿的主要固结相转变为还原速度快的铁酸钙,在还原过程中其熔点较低,形成液相收缩后形成孔洞,减小了球团内因体积膨胀产生的应力集中。因此,碱度大于1.0的碱性球团矿在高炉内还原过程的体积膨胀率显着降低。通过实验室造球、焙烧试验,链篦机-回转窑模拟(扩大)试验及现场工业试验,研究了利用太钢自产精矿粉制备碱性球团矿的适宜预热焙烧制度。研究结果表明,鼓风干燥段风温230℃;抽风干燥段风温420℃;预热Ⅱ段风温1160-1180℃;回转窑窑头温度1165-1175℃。在以上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碱性球团矿指标:TFe含量62.3%,CaO/SiO2≥1.0,抗压强度≥3500N/个球,还原膨胀率≤15%。可以满足太钢大型高炉对入炉原料使用要求。基于最小自由能原理建立的气-固相热力学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碱性球团矿比例对高炉块状带间接还原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碱性球团矿比例的增加,炉料在高炉上部块状带的还原度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为随球团矿比例的增加,高炉炉料结构中的铁氧化物组成发生了变化,导致高炉块状带气固相还原反应的反应条件及平衡组成均发生了变化,使得综合炉料还原度下降。基于离子-分子共存理论,建立的高炉渣铁脱硅反应硅元素分配比热力学模型。研究了渣系中各组元的成分变化及对硅分配系数的影响,并定量地计算出渣中各复杂分子及各组元对脱硅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高炉渣系中对硅元素分配比影响较大的复杂分子有CaO·SiO2、2CaO·SiO2、CaO·MgO·2SiO2三种,简单分子有CaO、MgO两种。由于碱性球团矿中的CaO含量要远高于酸性球团矿,因此,当高炉配用碱性球团矿有利于脱硅反应的进行。

陈旭鑫[4](2020)在《煤中硫含量的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是全球重要的发电燃料,也是我国的主要一次能源。硫是煤炭的主量元素之一,煤中全硫含量对于煤炭质量及清洁高效利用至关重要。针对已有煤中全硫含量测定方法中步骤繁琐、实验周期长和测量结果滞后等核心问题,本论文探讨了基于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EDXRF)的煤中全硫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 EDXRF实验测试方法,具体考察X射线管电压、管电流、光路气氛和测量时间等操作参数对S元素荧光的激发、传播和探测的影响行为,确定了煤中硫元素测定的适宜条件,测量时间可缩短至60 s;然后通过样品特性分析,针对煤中全硫含量测定难点确定了采用硼酸镶边垫底压片法的样品制备方法;进而,对预处理后的EDXRF谱图进行回归分析,构建了基于线性回归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等化学计量定量方法,并获得了相应的校准曲线对于样品基体差异较大的YQ煤研究结果表明,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相比,偏最小二乘法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可以显着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选取可能对S元素产生影响的Fe、Ca、Cl等元素以及煤样工业分析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校准曲线的R2可以从0.4773提高到0.8866;对全谱范围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校准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49,除个别样品外的其余样品预测结果均在库仑滴定法的±0.35%范围内。针对我国燃煤电厂入炉煤来源相对稳定的配煤为主特点,分析了基体差异较小的SC和混配样品,对于基体差异较小的SC样品,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或偏最小二乘法均能达到与库仑滴定法基本一致的分析效果,EDXRF预测值均分布于库仑滴定法测定值的±0.10%范围内;对于混配煤样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DXRF线性加和性良好,再次验证了 EDXRF分析方法可以适合于基体类似的混配样品。

张贵林[5](2019)在《气固流态化磁选动力学特性及颗粒分离机制》文中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煤炭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因此,必须对煤炭进行清洁利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洁净煤技术,近几十年来一直是选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煤炭的过程中,需要对重介质进行净化回收。而传统干式磁选机的性能达不到要求。因此本课题组研制了气固流态化磁选机。作者对气固流态化磁选机进行了初步试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将流化给料装置改为螺旋给料机,将磁选机的倾角由3°10°调整为0°3°,并在流化分选槽的两端设有高度可调的挡板,形成了新的气固流态化磁选机。本文对新型气固流态化磁选机的磁系结构及颗粒分离区域的磁场特性,混合物料在局部磁场作用下的流化特性,颗粒在气固流态化磁选机中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磁性颗粒与非磁性颗粒间的夹带、团聚、分散规律进行了研究,为细颗粒的气固流态化磁选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优化气固流态化磁选机的操作参数,实现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分选系统的介质高效净化回收。气固流态化磁选机磁系的磁场特性研究表明,径向磁场强度和径向磁场梯度均随着距磁系表面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铁氧体磁极某点处的磁场强度和磁场梯度均明显小于钕铁硼磁极相应点处的磁场强度和磁场梯度。故在分选段采用强磁场的钕铁硼磁极有利于分选,而在分离段采用弱磁场的铁氧体磁极有利于磁性物脱离磁选机。混合物料在磁块作用下的流化特性试验表明,流化床上方的磁块产生的磁场使普通流化床变成局部磁场流化床,磁铁矿粉变成磁链。当气泡从流化床底部产生并上升时,气泡先是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小,直至消失。这说明局部磁场流化床具有消除气泡的作用。局部磁场流化床的可操作气速范围比普通流化床的宽。针对磁性颗粒在气固流态化磁选机分选空间内不同位置处的运动状态、力学特性不同,分别得到了磁性颗粒处于流化床中、磁性颗粒处于流化床与磁选滚筒之间、磁性颗粒被吸附在磁选机滚筒上并随滚筒一起旋转时的动力学方程和加速度公式。示踪颗粒在流化床与滚筒间的试验研究表明:示踪颗粒在磁力、重力、气流曳力的共同作用下加速向磁选机滚筒运动,磁力对加速度的影响最大,流化气速对颗粒的运动有一定的影响。示踪颗粒随滚筒旋转时会受到重力、摩擦力、气流曳力、磁力产生的力矩,使示踪颗粒产生绕自身的质心旋转(翻转)的运动。滚筒转速低时,磁翻转次数少;转速高时,磁翻转次数多。多次翻转有利于磁团聚的解聚和精矿中磁铁矿粉含量的提高。通过对磁铁矿粉在磁场中形成磁团聚的研究,发现磁铁矿粉形成磁团聚体时,是以颗粒的长度方向首尾相接。同时,在宽度上会并列其他颗粒,使磁团聚体变粗。磁块吸引混合物料时对煤粉夹带规律的研究表明,随着煤粉在混合物料中含量的增加以及磁场强度逐渐增强时,煤粉夹带率呈逐渐增大趋势;当流化气速逐渐增大时,煤粉夹带率呈逐渐减小趋势。从理论上推导了铁磁性颗粒形成磁团聚体的团聚力、分选磁力,以及铁磁性颗粒夹带顺磁性或逆磁性颗粒形成的磁团聚体的分选磁力。磁团聚体力的公式表明,磁团聚体形成所需的团聚力与颗粒的磁化强度、退磁系数、磁性矿粒的浓度、颗粒半径有关。磁团聚体在磁选滚筒上将受到滚筒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在N/S极交替时磁翻转产生的离心力、磁团聚体中颗粒的重力产生的剪切力和气流冲刷磁团聚体时产生的剪切力的共同作用而实现分散。气固流态化磁选机磁选试验结果表明,精矿回收率随流化气速、给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煤粉含量、磁选机倾斜角度增加而降低,随圆筒转速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精矿中磁铁矿粉含量随流化气速、圆筒转速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随煤粉含量、磁选机倾斜角度、给料速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而精矿中煤粉夹带率的规律与精矿中磁铁矿粉含量的规律正相反。在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中,当操作参数处于最优组合时,精矿回收率可达到99.38%,精矿中煤粉夹带率仅为2.25%,说明气固流态化磁选机的磁选效果良好。该论文有图96幅,表54个,参考文献178篇。

周世伟[6](2019)在《餐厨废油还原贫化富氧顶吹熔炼铜熔渣的研究》文中认为浸没式富氧顶吹铜熔炼技术向熔体中喷入富氧空气,增大硫-氧传递的驱动力,使固体物料与气液两相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实现铜锍的高效生产。该工艺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符合现代有色金属冶炼的发展方向。高氧势熔炼过程氧化去除物料中铁元素以提高冰铜品位,部分铁物相过度氧化析出高熔点Fe3O4相,必然导致铜熔渣粘度增大,恶化渣-锍分离条件。富氧顶吹熔池熔炼工艺连续进料生产高品位冰铜,使熔炼产生的铜熔渣氧势升高,析出大量Fe3O4,且该工艺周期性排放冰铜和渣的混合体。因此,贫化电炉成为该熔炼技术的关键配套工艺,旨在降低铜熔渣中Fe3O4,减少渣中机械夹带铜与化学溶解铜损失。还原是降低渣中Fe3O4最直接的方式,将Fe3O4还原转变为FeO相并与SiO2结合形成低熔点铁橄榄石相,提高炉渣流动性,促进渣-锍分离。本论文针对传统电炉贫化过程中还原剂资源不可再生以及碳中和等问题,提出利用餐厨废油喷吹还原贫化富氧顶吹熔炼铜熔渣,围绕喷吹还原贫化过程中铁物相影响贫化效果的机制、餐厨废油高温裂解及其还原特性、以及餐厨废油还原贫化铜熔渣的机理等方面内容展开了系统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理论分析了铜熔渣还原贫化过程,阐明了渣-锍/铜分离效果随铁物相演变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铜锍及金属铜颗粒在熔融渣中受表面力与体积力作用发生自然沉降,致使渣-锍/金分离,而高Fe3O4富氧顶吹熔炼铜熔渣在贫化温度下将形成泡沫渣,阻碍锍颗粒沉降。控制Fe3O4物相,使其转变为Fe2SiO4[Fe3O4→FeO(+SiO2)→Fe2SiO4],可降低铜熔渣粘度,加快锍颗粒终端沉降速率,有利于渣-锍分离;Fe3O4过度还原转变为金属铁时,熔体中将析出以γ-Fe为基体的高熔点铜铁合金相(Fe>91.56 wt.%),熔渣粘度升高,致使泡沫渣再次形成,恶化锍颗粒沉降条件。探明了餐厨废油在铜熔渣体系中裂解规律及参与还原的协同作用特性。餐厨废油高温裂解主要产生H2、CO、CH4、CO2以及C等小分子物质。研究表明,餐厨废油中H、C元素在1250oC下分别转变为H2、CO、CH4、CO2的转化率分别为88.1%、11.1%、8.0%、0.6%。铜熔渣中Fe3O4具有催化餐厨废油裂解作用,同时该物质为裂解体系提供氧,致使积碳率降低。裂解碳具有较好的还原性,在反应体系中将参与Fe3O4还原,使CO与CO2转化率升高。通过对餐厨废油还原行为研究表明,餐厨废油作为还原剂时以间接方式参与还原,其主要为反应体系提供还原剂源,即先快速裂解产生小分子还原性产物,随后以裂解产物为直接还原剂参与金属氧化物的还原。通过系统研究,初步实现了铜熔渣还原贫化,揭示了餐厨废油还原贫化铜熔渣的机制。餐厨废油在喷吹还原贫化铜熔渣过程中,首先发生热裂解产生H2、CO、CH4、C等直接还原剂参与Fe3O4的还原。还原阶段大部分铜锍颗粒发生沉降,并聚集至熔池底部;其余部分的铜锍小颗粒由于终端沉降速率缓慢,在沉降阶段进行渣-锍分离。餐厨废油喷吹至铜熔渣渣层内部可增大还原剂与渣中组分的反应界面,强化反应动力学条件,提高还原贫化效率以及餐厨废油利用率。铜熔渣在餐厨废油还原贫化后,渣含铜随渣层纵向呈梯度式分布,即由上往下,渣含铜逐渐升高。在1250oC以1.1 ml/min进油速率喷吹2 min餐厨废油可使300 g铜熔渣中Fe3O4含量降低至3.2 wt.%,随后沉降60 min后随炉缓慢冷却样品,上层渣含铜量可降低至0.55wt.%,而中、下层渣含铜量依次升高分别为1.68 wt.%和10.89 wt.%。铜熔渣组分缓慢冷却过程中将析出大量尖晶石相(Fe3O4/FeAl2O4),该相与铜锍颗粒相互接触发生润湿现象,使铜熔渣底部吸附大量铜锍颗粒,致使渣中铜含量升高。采用快速水冷方式确保铜熔渣保持高温熔融态结构特征,且快速冷却可有效避免该尖晶石相的析出。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实验参数下,快速水冷铜熔渣样品,熔渣上、中、下层含铜量分别降低至0.56 wt.%、0.55 wt.%、1.21 wt.%。由此判断,利用餐厨废油在电炉中还原贫化铜熔渣可使渣中、上层含铜量降低至0.57 wt.%以下,达到工业抛渣水平,初步实现了铜熔渣贫化。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餐厨废油还原贫化富氧顶吹熔炼铜熔渣过程中关键的科学问题,其研究结果为实现铜熔渣电炉贫化过程的清洁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餐厨废油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途径。

蒯丽君[7](2013)在《化学前处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应用于矿石及水体现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在矿产勘查、矿山环境监测及找矿现场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包括硫化物矿石在内的高矿化度地质样品,由于缺乏基体匹配的标准样品,存在分析校准问题,基体校正难度也很大,分析数据的准确度会受到严重影响,制约了EDXRF在该类样品分析中的应用;分散在水体中的、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重金属元素,由于其元素浓度一般低于EDXRF仪器检出限而无法检出。为了满足矿产勘查现场对高矿化度及矿石样品准确、可靠分析的需要,以及水体中重金属浓度现场监测分析的需求,急需开发与分析对象相配套的EDXRF制样、分析方法。本文针对富含硫化物矿物的高矿化度样品及矿石样品,采用了酸消解的溶液制样方法;针对水样中较低浓度重金属采用了离子交换纸动态富集制样方法,结合EDXRF技术,建立了硫化物矿石和多金属矿石中铜、铅、锌元素分析方法各一套;研制了适合水样中铜、铅、锌、镍等元素富集制样的离子交换纸及动态富集装置,开展了交换富集试验。具体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如下:(1)硝酸+氢氟酸封闭消解试样,络合缓冲溶液定容、进样,标准溶液校准-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PE-EDXRF)同时测定硫化物矿石样品中铜、铅、锌三种元素。确定了消解与测量方法,用GBW07162~GBW07168七种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样品中Cu、Zn、Pb元素含量大于1%时,几乎所有样品中的铜、铅、锌元素的精密度值(RSD, n=6)优于5%,检测结果与标准值一致性良好。该方法是对EDXRF测量进样方式的一种探索,是对实验室矿石分析技术的扩充,也为现场矿石分析奠定了基础。(2)在祁曼塔格多金属矿区现场试验了“水浴加热+王水在比色管中消解样品”及“电热板加热+盐酸、硝酸顺序消解+硝酸提取”两种样品处理方式,使用专门研制的具有双层薄膜结构的液体样品盒,标准溶液进行校准,PE-EDXRF同时测定了铜、铅、锌三种元素。对这两种酸消解方法制备的样品进行分析时,均采用二级靶Mo Kα谱线的康普顿散射峰作为内标校正基体效应。采用现场电热板加热方式,分析二件矿区样品的方法精密度(RSD,n=10)均优于2%,分析四件管理样获得的分析相对误差均优于5%(当含量>0.5%时),十三件矿区未知样品PE-EDXRF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2.87%、2.82%、6.84%。在高海拔地区(海拔大于4000米)使用“水浴加热+王水在比色管中消解样品”法存在分析结果系统偏低问题,但实验数据用地质管理样进行修正后,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试验证明,采用研制的双层膜液体样品盒,可以直接测定强酸性液体样品,不会产生泄漏、挥发等造成的仪器损坏。用两种现场样品酸消解技术所建立的PE-EDXRF分析方法,克服了基体匹配标样缺乏的问题,解决了高矿化度样品及矿石样品的现场较高精度分析问题,是对粉末制样法PE-EDXRF现场分析技术的一个补充和改善,丰富了车载EDXRF技术的现场分析能力。(3)研制了具有富集水体样品中铜、铅、锌、镍等重金属元素能力的离子交换特种纸片,经交换富集后的纸片可直接用于EDXRF测量。研制了具有动态交换富集功能的交换富集装置。对混合标准溶液和单元素标准溶液进行的富集实验表明,铜、锌、镍的检出限达到几个ng/mL,铅的检出限达到约20ng/mL,为EDXRF应用于现场水体重金属监测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形成的成果包括已被《岩矿测试》(核心期刊)接受的研究论文2篇,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公示中)的实用新型专利3项。通过本研究,使车载EDXRF技术对勘查找矿和环境监测工作现场分析支撑能力获得提升。

李哲,庹先国,成毅,杨剑波[8](2013)在《基于EDXRF的钛铁品位在线分析系统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钛铁品位检测效率的高低是关系钛精矿、铁精矿生产规模化的关键问题。鉴于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EDXRF)技术的非破坏性、多元素快速分析等优势,开发了钛铁品位在线自动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238Pu作为X射线激发源,利用正比计数器进行探测,并针对选矿厂电法选出的矿物种类的特殊性,建立了特有的系统工作曲线。经801次取样测试,该系统作业率为95.38%,对钛品位分析绝对误差小于0.5%的合格率为95.15%。整个分析过程仅需5min,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满足了钛铁精矿品位在线质量控制的需求。

伍玉涛[9](2013)在《铁精矿水分微波检测仪研发》文中研究指明水分含量作为铁精矿品位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检测数据直接反映铁精矿的品质并作为铁矿交易价格的依据。由于在我国港口对铁精矿水分的检测依然采用传统的烘干称重法,尚未实现在线、非接触、高精度的检测,致使当前的进口铁精矿贸易中存在诸如短重、明水、“以次充好”、“以废充矿”等严重现象。因此,研制一种铁精矿水分的智能在线检测仪具有较好的工程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宁波北仑港进口铁精矿水分检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比分析现有的水分检测技术,研究微波检测技术在铁精矿水分检测中的应用。运用微波水分检测技术原理,研究铁精矿水分检测的机理并进行数学建模及试验,提出铁精矿水分微波检测仪的整体方案,主要包括微波射频系统、检测硬件电路系统及嵌入式软件系统三大模块。在微波射频系统设计中,首先分析检测系统的技术指标,制定射频系统的总体方案;其次运用HFSS微波仿真软件,重点对射频系统的衰减器及微波天线进行仿真设计;最后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HP8720C对射频元件进行参数测试,测试结果达到整体设计的技术要求。在检测硬件电路系统设计中,从检测原理及功能出发,设计检测硬件电路系统的总体方案;依次以模块化形式设计信号采集电路及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选型各种芯片及元件,详细设计外围EEPROM模块电路、RTC模块电路、显示模块电路以及串口通讯模块电路等;最后加工制作PCB板,完成硬件电路及电路测试。在嵌入式软件系统开发中,以模块化形式开发主程序模块、定时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显示输出模块及串口通讯模块等;利用硬件电路板系统、IAR C-SPY调试器及MSP430LSD UIF仿真器,实现软件程序与硬件系统的联调。本文最后,对检测系统进行了阶段性实验,并分析了检测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等问题。结合宁波北仑港装卸码头的现场情况,提出了检测系统的现场安装及装卸设备的改进方案。铁精矿水分检测仪原型的研制,对类似检测仪器的开发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周少雷,刘峰,刘炯天,王宏,邓晓阳,刘文欣,郭牛喜,李功民,黎哲欣,曾琳,张海军,叶鹤,陶秀祥,常春祥[10](2009)在《大型选煤技术装备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选煤工业基本情况与技术装备第一节我国选煤工业基本情况一、我国选煤工业现状"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行业原煤入洗总量增加较快,从2000年的3.4亿t增加到2006年的7.8亿多t,翻了一倍多。但是全国煤炭的入选率一直徘徊在26%~33%之间,与先进国家80%以上的入选率相差甚远。

二、基于EDXRF精矿品位及水分在线分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EDXRF精矿品位及水分在线分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低品质膨润土改性提质及其球团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膨润土概述
    1.2 膨润土资源概况
        1.2.1 国内外膨润土资源分布概况
        1.2.2 膨润土应用概况
    1.3 膨润土在铁矿石球团中的应用现状
        1.3.1 球团粘结剂的分类
        1.3.2 球团钠化土研究现状
        1.3.3 球团有机复合土研究现状
    1.4 低品位膨润土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原料、设备及试剂和研究方法
    2.1 试验原料
        2.1.1 膨润土
        2.1.2 铁精矿
    2.2 试验设备及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方案
        2.3.2 试验流程及方法
        2.3.3 分析测试及评价指标
第3章 膨润土钠化改性研究
    3.1 湿法钠化试验
    3.2 半干法钠化试验
        3.2.1 不同钠化方式的影响
        3.2.2 钠化剂用量的影响
        3.2.3 水分的影响
        3.2.4 挤压次数的影响
        3.2.5 陈化的影响
    3.3 原土、钠化土XRD、SEM和 PVM分析
    3.4 球团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膨润土有机复合改性球团试验研究
    4.1 复合改性试验
        4.1.1 不同复合方式改性试验
        4.1.2 不同复合制度改性试验
    4.2 复合改性工艺优化试验
        4.2.1 复合剂种类的影响
        4.2.2 复合剂用量的影响
        4.2.3 水分的影响
        4.2.4 挤压次数的影响
        4.2.5 陈化时间的影响
    4.3 复合土微观形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性土在球团中的应用优化及机理分析
    5.1 造球条件优化试验
        5.1.1 粘结剂用量的影响
        5.1.2 造球时间的影响
        5.1.3 生球水分的影响
        5.1.4 圆盘转速的影响
        5.1.5 粘结剂用量优化试验
    5.2 预热焙烧制度优化试验
        5.2.1 预热温度的影响
        5.2.2 预热时间的影响
        5.2.3 焙烧温度的影响
        5.2.4 焙烧时间的影响
        5.2.5 改性土球团预热焙烧球性能分析
    5.3 复合土提高球团爆裂温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成果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铁精矿铁品位检测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铁品位采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铁品位检测理论研究
    2.1 铁品位检测方法
    2.2 铁品位检测理论磁场模型
    2.3 铁品位检测系统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铁品位检测装置设计及有限元计算
    3.1 铁矿的选矿工艺
    3.2 铁品位检测装置设计
        3.2.1 总体设计方案
        3.2.2 传感器测头设计
        3.2.3 水分滤除模块
    3.3 有限元计算模型设计分析
        3.3.1 有限元分析软件选择
        3.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3 有限元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铁品位检测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4.1 铁品位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4.2 正弦激磁模块设计方案
    4.3 系统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4.3.1 放大电路
        4.3.2 带通滤波电路
        4.3.3 峰值检测电路
    4.4 系统控制模块设计
    4.5 系统电源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设计分析
    5.1 实验样品
    5.2 交流激励电压频率选择
    5.3 正交试验设计
        5.3.1 因素编码表设计
        5.3.2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5.4 回归正交试验设计
        5.4.1 回归正交实验设计
        5.4.2 回归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5.5 实验分析总结
    5.6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太钢高碱度碱性球团矿制备及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球团矿生产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1.1 球团矿的特点
        2.1.2 国外球团矿生产工艺的发展现状
        2.1.3 国内球团矿生产工艺的发展现状
        2.1.4 铁矿球团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
    2.2 球团矿的生产工艺及特点
        2.2.1 球团矿竖炉生产工艺
        2.2.2 球团矿链篦机-回转窑生产工艺
        2.2.3 球团矿带式焙烧机生产工艺
    2.3 球团矿的种类及特点
        2.3.1 酸性球团矿
        2.3.2 碱性球团矿
    2.4 球团矿还原过程膨胀现象的研究现状
        2.4.1 球团矿还原过程膨胀机理
        2.4.2 碱金属、氟对球团还原膨胀性的影响
        2.4.3 脉石组分对球团还原膨胀性的影响
        2.4.4 含镁添加剂对球团还原膨胀性的影响
        2.4.5 焙烧温度对球团矿还原膨胀率的影响
        2.4.6 还原气氛对球团还原膨胀的影响
        2.4.7 内配碳对双层球团还原膨胀率的影响
    2.5 国内外高炉炉炉料结构中球团矿使用情况
    2.6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3 碱性球团制备原料基础性能研究
    3.1 铁精矿基础性能研究
    3.2 膨润土基础性能研究
    3.3 石灰石粉基础性能研究
    3.4 小结
4 碱性球团焙烧固结机理及还原膨胀行为研究
    4.1 球团矿焙烧过程热力学模型建立
    4.2 不同碱度球团矿的模型计算结果及固结机理分析
    4.3 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验证
        4.3.1 不同碱度球团矿试验的制备研究
        4.3.2 不同碱度球团矿XRD衍射法分析
        4.3.3 不同碱度球团矿显微结构分析
        4.3.4 不同碱度球团矿微观结构图像分析
    4.4 不同碱度球团矿的还原过程体积膨胀机理研究
        4.4.1 不同碱度球团还原过程的体积膨胀性能实验结果
        4.4.2 不同碱度球团矿还原后的物相组成分析
        4.4.3 不同碱度球团矿还原后的显微结构分析
        4.4.4 不同碱度球团矿还原膨胀机理分析
    4.5 小结
5 链篦机-回转窑法碱性球团制备技术研究
    5.1 碱性球团矿生球制备试验
    5.2 碱性球团生球干燥特性研究
        5.2.1 不同碱度下的生球爆裂温度
        5.2.2 不同碱度下的生球干燥速率
    5.3 碱性球团预热焙烧制度研究
        5.3.1 预热制度
        5.3.2 焙烧制度
    5.4 链箅机-回转窑工艺生产碱性球团矿合理工艺参数研究
        5.4.1 碱性球团矿合理链篦机干燥预热工艺参数研究
        5.4.2 碱性球团矿合理回转窑焙烧工艺参数研究
        5.4.3 不同碱度球团矿对比试验研究
    5.5 小结
6 太钢碱性球团矿工业生产试验研究
    6.1 第一次链篦机—回转窑工艺生产碱性球团矿工业试验研究
        6.1.1 工业试验条件
        6.1.2 工业试验过程
        6.1.3 工业试验结果及讨论
    6.2 球团强度对还原膨胀的影响
        6.2.1 不同抗压强度碱性球团矿的外观
        6.2.2 不同抗压强度碱性球团矿的显微结构分析
        6.2.3 不同抗压强度球团还原膨胀机理分析
    6.3 球团粒度对还原膨胀的影响
        6.3.1 不同粒度碱性球团矿的外观
        6.3.2 不同粒度碱性球团矿的显微结构分析
        6.3.3 不同粒度碱性球团矿还原膨胀机理分析
    6.4 第二次链篦机—回转窑工艺生产碱性球团矿工业试验研究
        6.4.1 控制碱性球团矿还原膨胀率的措施
        6.4.2 工业试验条件
        6.4.3 工业试验结果及讨论
    6.5 小结
7 碱性球团矿在太钢特大型高炉炉料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7.1 碱性球团矿对高炉块状带间接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
        7.1.1 高炉块状带气固相还原反应热力学模型建立
        7.1.2 模型可靠性评价及计算结果讨论分析
    7.2 碱性球团矿对高炉炉料熔滴性能的影响研究
        7.2.1 炉料熔滴性能实验方案及原料条件
        7.2.2 炉料熔滴性能实验结果及讨论
        7.2.3 基于炉料熔滴试样的渣铁分离行为研究
    7.3 碱性球团矿对高炉炉缸渣铁反应过程的影响研究
        7.3.1 基于离子-分子共存理论的硅分配比预报模型建立
        7.3.2 硅分配比预报模型可靠性评价
        7.3.3 硅分配比预报模型计算结果与讨论
    7.4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炉块状带气固相还原反应热力学模型计算原始数据
附录B 硅分配比预报模型可靠性验证计算原始数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煤中硫含量的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煤中硫分布
    1.3 煤中硫含量检测方法
        1.3.1 化学检测方法
        1.3.2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1.4 X射线荧光荧光光谱法简介
        1.4.1 X射线荧光光谱发展历程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应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EDXRF实验系统及参数确定
    2.1 EDXRF实验系统
        2.1.1 激发单元
        2.1.2 探测单元和记录单元
        2.1.3 谱图处理单元
    2.2 谱仪工作参数优化
        2.2.1 辐射光路气氛
        2.2.2 管电压和电流
        2.2.3 测量时间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样品特性分析及样品制备
    3.1 样品常规分析
        3.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2 常规分析数据采集方法
    3.2 实验样品与特性分析
        3.2.1 实验样品
        3.2.2 样品特性
    3.3 样品制备
        3.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3.2 样品制备方法
        3.3.3 样品制备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校准曲线建立及应用
    4.1 校准曲线建立方法
        4.1.1 线性回归分析
        4.1.2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4.2 校准曲线
        4.2.1 YQ煤样
        4.2.2 SC样品
        4.2.3 混配煤样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气固流态化磁选动力学特性及颗粒分离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来源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的研究进展
    2.2 磁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3 本章小结
3 试验系统及测试仪器
    3.1 气固流态化磁选实验系统
    3.2 测试仪器
    3.3 本章小结
4 气固流态化干式磁选机的磁场特性研究
    4.1 磁系的磁场特性测量点的确定
    4.2 横向切面的空间磁场特性
    4.3 径向切面的空间磁场特性
    4.4 本章小结
5 混合物料的流化特性研究
    5.1 混合物料的性质
    5.2混合物料的流化特性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气固流态化磁选动力学特性研究
    6.1 磁性颗粒在磁力分选场中的力学特性分析
    6.2 示踪颗粒在气固流态化磁选空间的运动规律
    6.3 本章小结
7 磁性颗粒的团聚与分散机理
    7.1 磁性颗粒的团聚试验研究
    7.2 磁块吸引混合物料时对煤粉夹带规律的研究
    7.3 磁团聚的理论分析
    7.4 磁团聚体的分散机理
    7.5 本章小结
8 磁选选择性试验研究
    8.1 磁选评价指标
    8.2 磁选试验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餐厨废油还原贫化富氧顶吹熔炼铜熔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铜火法冶炼技术现状
        1.1.1 熔炼技术
        1.1.2 连续炼铜
        1.1.3 一步炼铜
    1.2 铜渣特性
        1.2.1 铜渣渣型
        1.2.2 铜渣物化性质
    1.3 铜渣贫化
        1.3.1 铜在渣中损失
        1.3.2 贫化技术
    1.4 餐厨废油利用现状
        1.4.1 生物质能在火法冶金中的应用
        1.4.2 餐厨废油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
    1.5 论文提出背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1 论文提出背景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原料、方法与设备
    2.1 实验原料
        2.1.1 铜渣
        2.1.2 餐厨废油
        2.1.3 无烟煤
    2.2 实验方法
        2.2.1 铜熔渣还原过程的渣-锍/铜分离研究
        2.2.2 餐厨废油高温裂解与还原特性研究
        2.2.3 铜熔渣喷吹餐厨废油还原贫化实验研究
    2.3 实验设备
第三章 铜渣还原贫化的理论研究
    3.1 铜渣还原热力学分析
    3.2 铜熔渣中渣-锍分离过程分析
        3.2.1 渣-锍直接沉降分离
        3.2.2 还原过程的渣-锍分离
    3.3 吹炼渣中渣-铜分离过程分析
        3.3.1 渣-铜直接沉降分离
        3.3.2 还原过程的渣-铜分离
    3.4 小结
第四章 餐厨废油高温裂解与还原特性研究
    4.1 餐厨废油高温裂解
        4.1.1 餐厨废油直接裂解
        4.1.2 Fe_3O_4作用下的餐厨废油裂解
        4.1.3 铜熔渣作用下的餐厨废油裂解
    4.2 餐厨废油还原行为
        4.2.1 餐厨废油还原Fe_3O_4气体产物分析
        4.2.2 还原产物物相分析
        4.2.3 餐厨废油还原Fe_3O_4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铜熔渣喷吹餐厨废油贫化工艺优化研究
    5.1 铜熔渣直接沉降分离
    5.2 铜熔渣还原贫化
        5.2.1 渣油混合方式
        5.2.2 还原温度
        5.2.3 还原剂用量
        5.2.4 保温时间
    5.3 小结
第六章 铜熔渣喷吹餐厨废油贫化过程渣-锍分离行为
    6.1 还原过程渣-锍分离
    6.2 沉降过程渣-锍分离
        6.2.1 沉降时间
        6.2.2 冷却方式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化学前处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应用于矿石及水体现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分析进展
    1.2 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选题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X射线荧光光谱法基本原理
    2.1 X射线概论
    2.2 特征X射线荧光
    2.3 X射线的吸收与散射
    2.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特点
    2.5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
    2.6 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
    2.7 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分析
    2.8 X射线荧光光谱定量分析
    2.9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制样技术
    2.10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分类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酸消解-络合缓冲溶液EDXRF分析硫化物矿石样品
    3.1 实验部分
    3.2 结果与讨论
    3.3 结论
第四章 酸消解-车载EDXRF现场分析多金属矿石样品
    4.1 祁曼塔格找矿远景区
    4.2 双层膜液体样品盒研制
    4.3 实验部分
    4.4 结果与讨论
    4.5 结语
第五章 离子交换特种纸富集水体重金属元素的初探
    5.1 离子交换特种纸制备
    5.2 富集装置
    5.3 实验部分
    5.4 结果与讨论
    5.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8)基于EDXRF的钛铁品位在线分析系统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组成
2 在线EDXRF分析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3 测试与结果
    3.1 样品代表性
    3.2 工作曲线建立方法
    3.3 系统稳定性
4 应用
5 结论

(9)铁精矿水分微波检测仪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铁精矿水分检测的发展状况
        1.2.1 铁精矿质量检验的重要指标
        1.2.2 铁精矿水分检测方法概述
        1.2.3 微波水分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铁精矿水分微波检测仪总体方案设计
    2.1 水分微波检测原理
        2.1.1 水分的存在形式分析
        2.1.2 微波的性质及特点分析
        2.1.3 水分微波相移法检测原理
    2.2 水分微波检测方法分析
        2.2.1 水分微波反射检测法
        2.2.2 水分微波谐振腔检测法
        2.2.3 水分微波透射检测法
    2.3 铁精矿水分微波检测仪的数学建模及试验
        2.3.1 铁精矿水分微波检测仪的数学建模
        2.3.2 数学模型的试验验证
        2.3.3 铁精矿水分微波检测的影响因素
    2.4 铁精矿水分微波检测仪总体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铁精矿水分检测仪的微波射频系统设计
    3.1 微波信号源
    3.2 衰减器设计
        3.2.1 衰减器模型的 HFSS 仿真设计
        3.2.2 衰减器实物测试
    3.3 隔离器设计
    3.4 微波天线设计
        3.4.1 角锥喇叭天线模型参数设计
        3.4.2 角锥喇叭天线模型的 HFSS 仿真设计
    3.5 检波器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检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电源模块设计
    4.2 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设计
        4.2.1 选频放大电路
        4.2.2 精密整流电路
        4.2.3 低通滤波电路
    4.3 单片机系统设计
        4.3.1 MCU 选型
        4.3.2 主芯片电源设计
        4.3.3 复位电路设计
        4.3.4 EEPROM 模块设计
        4.3.5 实时时钟模块设计
        4.3.6 显示模块设计
        4.3.7 串口通讯模块设计
        4.3.8 仿真接口模块设计
    4.4 硬件电路制作与测试
    4.5 本章小结
5 检测系统软件开发及测试
    5.1 系统开发平台的建立
    5.2 软件模块化设计
        5.2.1 主程序设计
        5.2.2 定时程序设计
        5.2.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5.2.4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5.2.5 显示程序设计
        5.2.6 串口通讯驱动程序设计
    5.3 系统软件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检测系统联调及实验
    6.1 系统联调实验
    6.2 检测系统现场装调方案设计
    6.3 检测精度校验方案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科研项目
附件
详细摘要

四、基于EDXRF精矿品位及水分在线分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低品质膨润土改性提质及其球团应用研究[D]. 陆启财.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铁精矿铁品位检测装置研究[D]. 朱思露.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3]太钢高碱度碱性球团矿制备及应用技术基础研究[D]. 李昊堃. 北京科技大学, 2020(11)
  • [4]煤中硫含量的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方法研究[D]. 陈旭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5]气固流态化磁选动力学特性及颗粒分离机制[D]. 张贵林.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餐厨废油还原贫化富氧顶吹熔炼铜熔渣的研究[D]. 周世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7]化学前处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应用于矿石及水体现场分析[D]. 蒯丽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3(11)
  • [8]基于EDXRF的钛铁品位在线分析系统及应用研究[J]. 李哲,庹先国,成毅,杨剑波.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3(03)
  • [9]铁精矿水分微波检测仪研发[D]. 伍玉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3(S1)
  • [10]大型选煤技术装备政策研究[A]. 周少雷,刘峰,刘炯天,王宏,邓晓阳,刘文欣,郭牛喜,李功民,黎哲欣,曾琳,张海军,叶鹤,陶秀祥,常春祥.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下册), 2009
基于EDXRF的精矿品位和水分在线分析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