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提高中射程喷头喷灌质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晴,刘俊萍,袁寿其,李扬帆,李红[1](2022)在《水药一体化喷头结构设计与水力性能试验》文中指出将水药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喷灌系统中,设计了一种新型水药一体化喷头.对喷头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在低压150 kPa和中压350 kPa下,喷头内流道结构对喷头流量、射程、喷洒净高度、喷洒均匀性系数等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得到水药一体化喷头的最佳结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增大喷头出口直径可有效提高喷头流量和喷洒均匀性系数;在相同喷头出口直径下,喷头喷洒净高度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喷头导流孔和导流斜槽结构能有效影响喷头水力性能;影响喷头水力性能的结构因素依次为喷头出口直径、导流孔直径、导流斜槽数量、导流斜槽宽度、导流孔数量;喷头最优结构参数为喷头出口直径3.0 mm,导流孔3个,导流孔直径2.0 mm,导流斜槽3个,导流斜槽宽度0.8 mm.该结果可为水药一体化喷头的设计研制以及工程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
刘俊萍,朱兴业,袁寿其,李红,汤跃[2](2022)在《中国农业节水喷微灌装备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文中提出喷灌装备还存在大型喷灌机单井水量不足、中小型喷灌机智能化程度不高、整机效率低、工况适应性较差、系列化程度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微灌灌水器不同水质下的抗堵性能还需进一步加强,微灌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决策的精准算法、实用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对"十三五"以来在中国喷微灌装备研发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中小型喷灌装备、滴灌设备、水肥一体化设备等新技术及新产品的研究进展.针对中国灌溉装备节能节水化、智能化、区域模式化及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灌溉装备的优先发展方向主要有:灌溉装备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研究、丘陵山区农业灌溉装备与技术模式、盐碱地灌排控盐技术与装备、水肥药一体化及绿色防控技术与装备、智能化精确灌溉装备、绿色多源互补模式和非常规水资源节水灌溉装备.
侯永胜,董晓丽,严海军,董云雷,高江永,蔡振华,史海玲,崔康[3](2021)在《圆形喷灌机喷头选型及配置》文中认为圆形喷灌机作为典型的节水灌溉装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喷洒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圆形喷灌机的灌溉质量主要取决于使用的喷头类型及配置方式。分析了圆形喷灌机喷头从中压向低压方向发展演化过程,对各种类型喷头主要性能与参数特征进行了梳理与归纳。综述了各类喷头的结构特征与性能、配置方式等方面研究与应用现状。对圆形喷灌机喷头和配置方式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目前圆形喷灌机使用的喷头普遍为低压旋转折射式喷头,且国内外对于该类喷头的设计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亟待展开相关领域研究,促进该类型喷头的国产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规模化农业对大型喷灌机的巨大市场需求。
姚吉成,王新坤,张少川,徐胜荣,靳彬彬,丁师伟[4](2021)在《影响负压反馈射流喷头水力性能的重要参数正交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究影响负压反馈射流喷头水力性能的重要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程度,并选出综合水力性能最优下的重要参数组合,首先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并根据试验要求分别加工出3种长度(4.2,5.6,7.0 cm)的喷管、3种直径(3,4,5 mm)的喷嘴,以及射流进口宽×深为4 mm×8 mm、位差1.80 mm、侧壁夹角20°、劈距28.0 mm、3种喷射仰角(20°,30°,40°)的射流机构,用于水力性能测试.采用综合评分法和极差分析法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并引入了射程和喷灌均匀系数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喷头综合水力性能的重要参数,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喷射仰角、主副喷嘴直径、工作压力、主副喷管长度.得到了在此射流机构下的最优重要参数组合为工作压力0.35 MPa、主×副喷嘴直径5 mm×4 mm、喷射仰角30°、主×副喷管长度4.2 cm×4.2 cm.试验结果可为该型国产喷头的产品化和未来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欧玉民[5](2021)在《城市绿化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对再生水适用性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我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14.8 m2,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随着未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地面积势必不断增大,其用水量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渐显。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三重制约条件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是趋势所向。除了业内熟知的喷灌、微喷灌及滴灌等传统节水灌溉技术之外,近年来还出现了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等新兴节水灌溉技术,探讨不同绿地节水灌溉系统对再生水的适用性、不同绿地灌溉系统的灌溉水量等问题,是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在系统地对比喷灌、微喷灌、滴灌、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等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选择微润灌及痕量灌溉,开展再生水水源条件下微润管及痕灌管堵塞特性及机理研究,最后依据前文研究结果,对我国城市绿地灌溉技术的再生水利用对策与节水灌溉制度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在城市绿化的推广与应用,制定合理的城市绿化灌溉用水量标准、维持绿化灌溉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情景假设,对比了微润灌、痕量灌溉等新兴节水灌溉系统与喷灌、微喷灌及滴灌等传统节水灌溉系统的用水量及总投资。结果显示,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的单位面积年用水量在五类灌溉系统中最低,然而二者的单位面积投资在五类灌溉系统中最高,主要原因在于管材及附件的成本较高。(2)开展再生水水源条件下,微润管及痕灌管的堵塞特性及机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润管及痕灌管流量骤降时间点分别为312 h、216 h,与其他灌溉系统的流量骤降时间进行对比,可知喷灌及微喷灌系统对再生水的适用性最强,微润灌、痕量灌溉系统其次,滴灌系统对再生水的适用性最差。(3)再生水为水源条件下,对于微润管及痕灌管两种不同管材而言,管壁生物膜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越大,对管材出流量的影响越大,堵塞物质各组分含量越高,且不同管材对管壁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也具有较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微润管及痕灌管内的微生物群落占比也会发生明显变化。(4)提出在以再生水为水源的条件下不同类型灌水器的清洗周期,其中各类型滴灌滴头的清洗周期从184 h至368 h不等;微润管及痕灌管的清洗周期分别为312 h及216h;在系统发生堵塞时,可通过“前控、中排、后清”等方式缓解灌溉系统的堵塞问题;并结合全国19个省市的气象数据,计算提出我国不同地区的逐季灌溉水量标准,并将其应用于雄安新区,提出新区内不同绿地类型所适用的灌溉系统、绿地灌溉制度及灌溉系统总投资。
付博阳[6](2021)在《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计算模型与技术参数优化》文中认为坡耕地约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1/3,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干旱缺水导致坡耕地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补充灌溉是作物增产和稳产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地形坡度存在,传统地面灌溉在坡耕地难以实施。喷灌是坡地常用的灌溉方式之一,但存在喷灌水量分布均匀性较差、灌溉水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为此,融合现代先进的动态水压供水技术,通过试验揭示了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思想和水量守恒原理,构建了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计算模型,综合考虑系统成本、喷灌质量等,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了动态水压坡地喷灌适宜的技术参数,以推动喷灌技术在坡地应用。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揭示了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特性。采用动态水压供水不仅不会降低喷头供水能力,而且对于提高坡地喷灌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单喷头,动态水压供水缩短了喷头上坡与下坡射程差距,上下坡平均喷灌强度差值减小,改善了单喷头喷洒域内的水量分布均匀性,与恒定水压喷灌相比,均匀度能够提高6%~11%;对于组合喷灌,动态水压供水改善了喷洒域中部区域水量分布较少的状况,喷灌均匀度平均提高了4.06%。在90%的置信度下,喷头间距和布置方式对平均喷灌强度影响显着,动压振幅、函数类型和周期对其影响不显着,影响顺序为:喷头间距>布置方式>动压振幅>动压函数类型>动压周期;喷头间距、布置方式和动压振幅对喷灌均匀度影响显着,动压函数类型和周期对其影响不显着,影响顺序为:喷头间距>动压振幅>布置方式>动压函数类型>动压周期。(2)构建了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计算模型。以实测平地喷头径向水量分布数据为基础,基于有限元思想和水量守恒原理,结合动态水压周期与喷头旋转速度的耦合关系,构建了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计算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应用该模型研究了地形坡度、喷头间距、布置方式和动压参数对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形坡度和喷头间距的增加,喷洒域内喷灌强度低值区(<6mm/h)面积逐渐增加,而均匀度逐渐降低,采用雨鸟R5000喷头进行动态水压喷灌地形坡度不宜大于11.31°;提高动态水压基础水压,能够提高坡地水量分布均匀性,但均匀度增加速率小于基础水压增加速率,对改善坡地喷灌水量分布均匀性的作用效果逐渐减弱;喷头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均匀性最佳,其次是长方形和正方形。(3)建立了多目标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技术参数优化方法。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结合对抗型交叉评价,以喷头间距、布置方式和动压参数(基础水压、振幅)等技术参数为投入指标,以平均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初始投资和年运行费为产出指标,构建了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技术参数优化方法。以种植面积为1hm2苜蓿、坡度为5.71°的坡地为例,进行喷灌系统田间工程设计,若采用雨鸟R5000喷头,最终优选出适宜的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技术参数为:喷头间距为8m,布置方式为正方形,基础水压为300k Pa,振幅为50 k Pa,采用以上技术参数条件时,喷灌系统组合喷灌强度为10.0mm/h,均匀度为89.7%,初始投资为33749元,年运行费为5405元。
黄煜[7](2021)在《坡地喷灌入渗特性与土壤湿润均匀度研究》文中提出坡耕地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3,对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受地形坡度影响,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在坡耕地难以应用,喷灌因具有省水、增产、地形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坡地灌溉中。然而,坡地喷灌相较平地更易形成地表径流,且水量分布在地表更不均匀,导致水分利用率较低、灌溉质量较差。为此,本文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坡地喷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揭示了坡地喷灌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依据水文学产流原理,构建了坡地允许喷灌强度计算模型;采用上述模型,提出了以土壤湿润均匀度为核心的坡地喷灌技术参数优化方法;将间歇灌溉引入坡地喷灌中,并建议采用间歇喷灌来提高坡地喷灌均匀性。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建立了坡地喷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基于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与地表水量分布数据建立了坡地喷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准确性。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地形坡度、喷头工作压力和喷头间距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坡度越小,喷头工作压力越大,坡地土壤水分入渗越均匀,土壤水分入渗深度越深,平均含水率越高;当喷头间距小于一定值时,坡面土壤水分入渗深度较深,平均含水率较高,而当喷头间距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喷头间距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增大,坡面土壤水分入渗深度和平均含水率随喷头间距的增加而迅速减小。(2)构建了坡地允许喷灌强度计算模型,并得到了坡地允许喷灌强度参考值。依据水文学产流原理,通过求解土壤入渗速率与喷灌强度的关系,建立了坡地允许喷灌强度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土壤质地、地形坡度和灌水定额对允许喷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黏粒比越重,地形坡度越陡,灌水定额越多,坡地允许喷灌强度越小,达到灌水定额所需的灌溉时间越长。灌水定额为30mm时,建议平地黏土的允许喷灌强度控制在8.05 mm/h以内,砂土的允许喷灌强度控制在31.43 mm/h以内;允许喷灌强度可根据坡度进行折减,建议坡度每升高5%,允许喷灌强度下降11.69%;灌水定额大于30 mm时,允许喷灌强度宜降低50%。(3)提出了以土壤湿润均匀度为核心的坡地喷灌技术参数优化方法。采用上述模型,研究了地形坡度、喷头工作压力、喷头布置方式对坡地喷灌土壤湿润均匀度的影响,并以喷头工作压力和喷头间距为投入指标,以土壤湿润均匀度、初始投资和年运行费为产出指标,采用对抗型交叉评价建立了坡地喷灌技术参数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地形坡度越大,坡地水量分布和土壤湿润均匀度越不均匀,地表水量分布均匀度平均约比土壤湿润均匀度低10.3%,下坡区域土壤湿润均匀度相对于上坡降低的更明显;在一定范围内,地上、地下CU均随着喷头工作压力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当喷头工作压力超过一定范围后,提升喷头工作压力对促进地表水量分布均匀性和地下土壤湿润均匀性的效果较小;地表水量分布均匀度与地下土壤湿润均匀度之间存在较强的对数函数关系,当要求地表水量分布均匀度大于75%时,地下土壤湿润均匀度应大于83.7%;(4)采用间歇喷灌能够提高坡地喷灌均匀性。将间歇灌溉引入坡地喷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中,完善了坡地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并对比分析了连续喷灌和间歇喷灌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研究了地形坡度、间歇时长和喷头工作压力对间歇喷灌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喷灌能有效提升坡地土壤水分入渗效果,与连续喷灌相比,可提高水分利用率10.57%,增加土壤湿润均匀度5.01%;地形坡度越小,间歇时长越长,越利于土壤水分入渗,但当间歇时长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促进土壤水分入渗作用减弱;喷头工作压力越大,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越多,但当工作压力超出一定值后,累积入渗量与灌水量比值下降,灌溉水转化为土壤水的效率降低。综合考虑系统运行成本和灌溉水转化效率,当采用雨鸟R5000型喷头进行坡地间歇喷灌时,建议适宜的喷头工作压力为300k Pa,对于小于15%的地形坡度,适宜的间歇时长为9h-12h。
刘俊萍,李滔,张前[8](2021)在《流道结构对低压旋转式喷头水力性能影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低压旋转式喷头为研究对象,选择喷盘空间流道的结构参数:出口截面形状、流道偏转角、流道型线弧长、出口仰角作为试验因素,采用L34(9)的正交设计,测量了工作压力为250 kPa时,不同因素水平下各试验喷头的水量分布和流量,并利用线性插值法计算了单喷头的射程,选用Matlab软件模拟了正方形布置下喷头的组合均匀系数,分析了空间流道各结构参数值对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压喷头空间流道的出口截面为圆形和倒U形时,其喷洒均匀性优于出口截面为异形的喷头;空间流道结构参数的改变对流量基本无影响,波动范围在±0.1m3/h.运用综合评分法分析得到各空间流道结构参数因素对组合均匀系数和射程的综合评价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流道偏转角、出口截面形状、出口仰角、流道型线弧长、最终得出低压旋转式喷头空间流道结构参数的最佳组合为出口截面圆形,流道偏转角4.5°,流道型线半径29 mm,出口仰角25°.
刘俊萍,江楠,许继恩,李吉鹏,张晴[9](2021)在《固定式太阳能喷灌系统喷洒水滴动能分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提高太阳能喷灌系统水力性能的稳定性和能量转换效率。【方法】采用激光雨滴谱仪测量技术,对225.7~1 145 W/m2之间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固定式太阳能喷灌系统水力特性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单个水滴动能、单位体积水滴动能及动能强度等参数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结果】光照强度对单个水滴动能影响主要集中在距离较近处的直径1mm以下的小水滴;单位体积水滴动能随光照强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其径向分布与建立的四次多项式模型拟合较好;动能强度随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射程末端迅速减为0,光照强度为300.8~1 018.8 W/m2时波动幅度较小;太阳能喷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在24.59%~37.21%之间波动,光照强度为225.7~416W/m2时,系统能量强度转换效率较高,稳定在36%左右。【结论】在光照强度为300.8~416 W/m2时,动能强度波动幅度最小,能量分布更均匀,能量转换效率更高。
欧玉民,许萍[10](2021)在《城市绿化节水灌溉技术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大,其用水量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渐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趋势所向。基于此,在对比喷灌、微喷灌、滴灌、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等不同节水灌溉系统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情景假设,开展了五类节水灌溉系统用水量及总投资的对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五类灌溉系统对再生水的适用性问题,最后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城市绿地形式的灌溉系统。结论表明: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系统的单位面积年用水量较滴灌系统分别减少了39.6%、42.4%;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系统单位面积投资最高,分别为8.09元/m2和8.02元/m2;以再生水为水源的条件下喷灌系统的抗堵塞性能最优,微喷灌、微润灌、痕量灌溉其次,滴灌系统抗堵塞性能最差;综合考虑不同节水灌溉系统的技术特征、用水量、总投资及对再生水的适用性等因素,建议主要推广微喷灌及微润灌系统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二、关于提高中射程喷头喷灌质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提高中射程喷头喷灌质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水药一体化喷头结构设计与水力性能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水药一体化喷头结构及工作原理 |
1.2 试验设置 |
1.2.1 测量参数与测试方法 |
1.2.2 试验因素和方案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流量与喷洒高度 |
2.2 径向水量分布与射程 |
2.3 喷洒均匀性系数 |
2.4 基于正交试验的喷头结构参数多指标优化 |
3 结 论 |
(2)中国农业节水喷微灌装备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喷微灌装备现状 |
2 研究进展 |
2.1 大型喷灌机 |
2.2 卷盘式喷灌机 |
2.3 轻小型喷灌机组 |
2.4 低压喷头 |
2.5 多功能喷头 |
2.6 滴灌装备 |
2.7 水肥一体化装备 |
3 发展趋势及思考 |
(3)圆形喷灌机喷头选型及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喷头类型演变过程 |
2 喷头研究现状 |
2.1 摇臂式喷头 |
2.1.1 射程 |
2.1.2 喷嘴直径、工作压力对水滴直径和水量分布的影响 |
2.2 散水式喷头(固定散水式喷头) |
2.2.1 喷嘴流量系数 |
2.2.2 折射盘结构 |
2.2.3 喷嘴出口至折射盘距离对盘表面压力的影响 |
2.3 旋转折射式喷头 |
2.3.1 折射盘结构 |
2.3.2 折射盘旋转速度对水量分布的影响 |
2.4 喷头试验 |
2.5 其他方面 |
3 喷头配置方式现状 |
3.1 圆形喷灌机喷头配置特殊性 |
3.2 圆形喷灌机常用3种喷头配置方式 |
(1)等间距、不等流量配置。 |
(2)不等间距、等流量配置。 |
(3)分段等间距、不等流量配置。 |
3.3 喷头配置模型及软件 |
4 结论 |
(4)影响负压反馈射流喷头水力性能的重要参数正交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正交试验 |
2.1 试验因素与方案设计 |
2.2 试验结果与评价 |
2.3 最优参数组合下的单喷头水力特性 |
3 结论 |
(5)城市绿化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对再生水适用性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绿化节水发展 |
1.2.2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
1.2.3 灌水器堵塞机理研究 |
1.3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装置 |
2.1.1 微润管及痕量灌溉管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用水 |
2.1.4 实验测试仪器 |
2.1.5 实验测试方法 |
第3章 节水灌溉技术比选及微润管/痕灌管出流规律研究 |
3.1 不同节水灌溉系统技术特征比较 |
3.2 不同节水灌溉系统用水量及总投资比较 |
3.2.1 喷灌系统 |
3.2.2 微喷灌系统 |
3.2.3 滴灌系统 |
3.2.4 微润灌系统 |
3.2.5 痕量灌溉系统 |
3.3 不同节水灌溉系统适用水质阈值比较 |
3.4 不同水源下微润管/痕灌管出流规律研究 |
3.4.1 微润管流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
3.4.2 痕灌管流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再生水为水源时微润管/痕灌管壁生物膜特征及其堵塞机理研究 |
4.1 堵塞程度与堵塞物质组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
4.1.1 堵塞程度随着堵塞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分析 |
4.1.2 堵塞程度随着生物膜内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分析 |
4.1.3 堵塞程度随着生物膜内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分析 |
4.2 微润管/痕灌管前中后端的堵塞物质含量、多糖及蛋白质含量差异性分析 |
4.2.1 微润管前中后端的堵塞物质含量、多糖及蛋白质含量差异性分析 |
4.2.2 痕灌管前中后端的堵塞物质含量、多糖及蛋白质含量差异性分析 |
4.3 微润管堵塞物质生物膜微生物群落分析 |
4.3.1 多态性指数分析 |
4.3.2 门水平下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3.3 纲水平下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3.4 属水平下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4 痕灌管堵塞物质生物膜微生物群落分析 |
4.4.1 多态性指数分析 |
4.4.2 门水平下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4.3 纲水平下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4.4 属水平下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5 微润管及痕灌管管壁生物膜微生物多态性指数分析 |
4.5.1 微润管及痕灌管多态性指数均值对比分析 |
4.5.2 微润管前中后端管壁生物膜微生物多态性指数差异 |
4.5.3 痕灌管前中后端管壁生物膜微生物多态性指数差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灌溉技术的再生水利用对策与节水灌溉制度研究 |
5.1 灌溉技术的再生水利用对策 |
5.1.1 不同节水灌溉系统的清洗周期 |
5.1.2 灌溉系统堵塞控制方法 |
5.2 城市绿化节水灌溉制度研究 |
5.2.1 灌溉水量计算方法 |
5.2.2 我国不同地域分区的灌溉用水量标准研究 |
5.2.3 城市绿化灌溉水量计算结果 |
5.3 雄安新区应用案例研究 |
5.3.1 雄安新区不同绿地类型所适用的灌溉系统分析 |
5.3.2 雄安新区绿地灌溉制度计算 |
5.3.3 雄安新区城市绿化灌溉系统总投资概算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计算模型与技术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喷灌水量分布研究 |
1.2.2 喷灌系统技术参数优化研究 |
1.2.3 动态水压供水技术应用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特性 |
2.1.2 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计算模型 |
2.1.3 多目标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技术参数优化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试验研究 |
2.3.2 数值模拟 |
第三章 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特性 |
3.1 动态水压对喷头流量的影响 |
3.2 动态水压对喷头射程的影响 |
3.2.1 压力模式对喷头射程的影响 |
3.2.2 动压参数对喷头射程的影响 |
3.3 动态水压对单喷头水量分布和均匀度的影响 |
3.3.1 压力模式对单喷头水量分布和均匀度的影响 |
3.3.2 动压参数对单喷头水量分布和均匀度的影响 |
3.4 动态水压对组合喷灌水量分布和均匀度的影响 |
3.4.1 压力模式对组合喷灌水量分布和均匀度的影响 |
3.4.2 动压参数对组合喷灌水量分布和均匀度的影响程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计算模型 |
4.1 模型建立 |
4.1.1 建立思路 |
4.1.2 微小扇形单元划分 |
4.1.3 坡面微小扇形单元水量计算 |
4.1.4 坡面单喷头水量分布计算 |
4.2 模型验证 |
4.2.1 模型验证试验 |
4.2.2 数据分析 |
4.2.3 模型验证结果 |
4.3 模型应用 |
4.3.1 地形坡度对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 |
4.3.2 布置方式对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 |
4.3.3 喷头间距对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 |
4.3.4 动态水压参数对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目标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技术参数优化方法 |
5.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5.1.1 CCR模型 |
5.1.2 对抗型交叉评价 |
5.2 产出指标计算 |
5.2.1 喷灌强度 |
5.2.2 喷灌均匀度 |
5.2.3 初始投资 |
5.2.4 年运行费 |
5.3 应用实例 |
5.3.1 产出指标结果分析 |
5.3.2 DEA计算结果分析 |
5.3.3 DMU对抗型交叉评价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特性 |
6.1.2 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计算模型 |
6.1.3 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技术参数多目标优化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坡地喷灌入渗特性与土壤湿润均匀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喷灌土壤水分入渗研究进展 |
1.2.2 坡地土壤水分入渗研究进展 |
1.2.3 坡地允许喷灌强度研究进展 |
1.2.4 坡地喷灌均匀性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坡地喷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 |
2.1 模型建立 |
2.1.1 土壤水分运动方程 |
2.1.2 模型定解条件 |
2.1.3 模型求解 |
2.2 模型验证 |
2.2.1 模型验证试验 |
2.2.2 数据分析 |
2.2.3 模型验证结果 |
2.3 模型应用 |
2.3.1 地形坡度对坡地喷灌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
2.3.2 喷头工作压力对坡地喷灌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
2.3.3 喷头组合间距对坡地喷灌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坡地允许喷灌强度计算模型 |
3.1 模型构建方法与参数确定 |
3.1.1 构建方法 |
3.1.2 参数确定 |
3.2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
3.2.1 室内验证试验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模型应用 |
3.3.1 土壤质地对坡地允许喷灌强度的影响 |
3.3.2 地形坡度对坡地允许喷灌强度的影响 |
3.3.3 灌水定额对坡地允许喷灌强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坡地喷灌土壤湿润均匀度研究 |
4.1 地形坡度对土壤湿润均匀度的影响 |
4.2 喷头工作压力对坡地喷灌土壤湿润均匀度的影响 |
4.3 喷头布置方式对坡地喷灌土壤湿润均匀度的影响 |
4.4 地表水量分布均匀度与地下土壤湿润均匀度的关系 |
4.5 以土壤湿润均匀度为核心的坡地喷灌技术参数优化方法 |
4.5.1 对抗型交叉评价分析法 |
4.5.2 投入及产出指标 |
4.5.3 对抗型交叉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坡地喷灌均匀性提高途径 |
5.1 坡地间歇喷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 |
5.1.1 土壤水分运动方程 |
5.1.2 定解条件 |
5.2 坡地间歇喷灌入渗试验验证 |
5.2.1 坡地间歇喷灌验证试验 |
5.2.2 模型验证结果 |
5.3 坡地间歇喷灌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
5.3.1 间歇喷灌与连续喷灌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对比 |
5.3.2 地形坡度对坡地间歇喷灌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
5.3.3 间歇时长对坡地间歇喷灌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
5.3.4 喷头工作压力对坡地间歇喷灌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坡地喷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 |
6.1.2 坡地允许喷灌强度计算模型 |
6.1.3 坡地喷灌土壤湿润均匀度研究 |
6.1.4 坡地喷灌均匀性提高途径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流道结构对低压旋转式喷头水力性能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低压喷头工作原理及喷盘流道结构设计 |
1.2 试验因素水平和试验方案 |
1.3 试验装置 |
2 结果分析 |
2.1 单喷头水力性能 |
2.2 组合均匀性系数 |
2.3 平均喷灌强度 |
2.4 极差分析 |
3 结论 |
(9)固定式太阳能喷灌系统喷洒水滴动能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1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方法 |
1.2 数据处理方法 |
1.2.1 单个水滴动能 |
1.2.2 单位体积水滴动能 |
1.2.3 动能强度 |
1.2.4 能量转换效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滴直径和速度分布 |
2.1.1 水滴直径分布 |
2.1.2 水滴速度分布 |
2.2 水滴动能分布规律 |
2.2.1 单个水滴动能分布规律 |
2.2.2 单位体积水滴动能分布规律 |
2.3 动能强度分布规律 |
2.4 能量转换效率 |
3 讨论 |
4 结论 |
(10)城市绿化节水灌溉技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不同灌溉系统技术特征及其比较 |
2 不同灌溉系统用水量及总投资比较 |
2.1 喷灌系统 |
2.2 微喷灌系统 |
2.3 滴灌系统 |
2.4 微润灌系统 |
2.5 痕量灌溉系统 |
3 不同灌溉系统对再生水的适用性比较 |
4 适用于不同城市绿地形式的灌溉系统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四、关于提高中射程喷头喷灌质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药一体化喷头结构设计与水力性能试验[J]. 张晴,刘俊萍,袁寿其,李扬帆,李红.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2
- [2]中国农业节水喷微灌装备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刘俊萍,朱兴业,袁寿其,李红,汤跃.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2(01)
- [3]圆形喷灌机喷头选型及配置[J]. 侯永胜,董晓丽,严海军,董云雷,高江永,蔡振华,史海玲,崔康. 农业工程, 2021(10)
- [4]影响负压反馈射流喷头水力性能的重要参数正交试验[J]. 姚吉成,王新坤,张少川,徐胜荣,靳彬彬,丁师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1(09)
- [5]城市绿化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对再生水适用性对比研究[D]. 欧玉民.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6]动态水压坡地喷灌水量分布计算模型与技术参数优化[D]. 付博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坡地喷灌入渗特性与土壤湿润均匀度研究[D]. 黄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流道结构对低压旋转式喷头水力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 刘俊萍,李滔,张前.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1(03)
- [9]固定式太阳能喷灌系统喷洒水滴动能分布的研究[J]. 刘俊萍,江楠,许继恩,李吉鹏,张晴. 灌溉排水学报, 2021(02)
- [10]城市绿化节水灌溉技术比较研究[J]. 欧玉民,许萍. 节水灌溉,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