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月的租界》疏解(论文文献综述)
周辰[1](2020)在《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文中指出近代中国城市格局体系的演变,由不同城市的发展路径所决定。近代中国在西方入侵的背景下,被动卷入世界市场体系,原有的社会秩序亦遭受冲击。经济因素逐步取代政治、军事因素成为推动城市近代转型的根本动力,形成了政治城市衰落、经济城市崛起的格局体系。保定作为直隶省城,是一座地处京畿腹地的内陆城市,近代以前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近代以来发展相对落后。保定依靠行政力量开启了近代化转型的历程,城市经济的发展并非内在需求的产物,而是政治权力推动的结果,其变革属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属于行政导向型发展路径,在我国近代城市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近代以前的保定,因军事而兴起、因政治而显赫,成长路径符合我国传统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政治、军事优先发展。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亦强化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北宋时期边境的军镇发展为清代直隶首府。保定的经济功能主要为政治、军事功能提供服务,属于权力控制型经济,商品经济成长动力不足,对外贸易能力有限,经济结构畸形。近代保定在官方的强力推动下开启了近代转型的道路,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官员、军阀的个人权威是推动城市变革的主要力量,保定的经济延续着依附军事政治的传统。保定在社会变革中呈现出“绝对发展”与“相对衰落”并存的特点,城市在工业、金融业、交通与通讯、商业等领域具备了早期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新兴经济城市相比,保定经济成长的动力不足,发展相对缓慢。近代保定区域市场在传统政治力量与近代经济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长,通过分析商人结构、商品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体系网络结构,可以窥见其并未成长为经济类型的城市,仍然是消费功能为主的传统政治军事城市。保定市场在近代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演变过程,商业腹地因天津经济地位的擢升与新式交通工具的建设而空前扩大,亦因交通枢纽的丧失而有所削弱。保定城市地位由政治功能决定,经济功能依附于政治功能,城市区域地位与行政地位紧密相连。近代以来,经济因素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保定市场地位有所提升,经济功能的不足弱化城市的政治功能,其区域中心位置被天津所取代。商会组织是保定近代商业转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官方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以国家行政推动为主要动力。官方与商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权威、中央集权程度,其互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家权威相对薄弱时期,官方借助商会等民间力量维持统治秩序,双方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契约”关系,商会广泛参与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官方起到了制衡作用;当国家集权程度较高时,官方极力压制社会力量,商会沦为了官方的附庸机构,无所作为。保定商会属于行政高度管控的地方性商业组织,其成长路径与城市功能属性密不可分,商会组织的成立与改组、各类重大社会活动的开展均与官方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对官方存在较强的依附性。在保定商会与其他商会的互动中,社会属性多而经济属性较少,彰显城市政治地位崇高、经济能力不足的特点。关于保定的成长路径,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权力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行政权力是推动保定城市转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改革避免了保定走向没落的命运;但是官方权力过大也会损害民众的合法权力,抑制区域经济成长的活力。
刘柠玮[2](2020)在《民用燃料业与上海社会1926-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民用燃料业是上海居民赖以烹饪煮食,维持生计的行业,对于上海居民日常生活的维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上海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行业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为近代上海民用燃料销售行业及其从业群体,如柴炭业、树柴业、草柴业、机制煤球业等。煤柴燃料是近代上海居民最重要的生活燃料,煤柴燃料都严重依赖外部供应,及水路运输,其中柴类燃料主要依靠江浙沪间密集的水网以内河航运为主的方式运达上海,而煤燃料主要通过铁路运输与海运结合的方式进行运送,在煤炭产地可先通过北宁、平绥、平汉、津浦铁路等铁路系统将其运送至相应港口再辅之以海运航线运达上海,海运运输路线有天津-上海线,秦皇岛-上海线,连云港-上海线,石臼-上海线等六条航线。上海的民用燃料业如草柴业早在明代便已出现,但其发展一直相对缓慢,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才获得较快发展。因民用燃料业为煤柴行业的总称,内含多个行业,同时民用燃料也是居民生活必须品,故该业的发展本身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在三十年代后,上海民用燃料业的发展更是如同当时中国的局势一样跌宕起伏,有的在曲折中发展,有的在困境中坚守,也有的一蹶不振,总体而言,在这一时期内,民用燃料业的总体发展呈现出的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波澜曲折的状态。民用燃料业的经营形态也颇具特色,柴类行业和煤业无论在交易方式上还是店铺规模上都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柴类行业主要以代客经销和自产自销的方式进行交易,而煤业尤其是煤球业主要依靠栈单交易和随批随卖的方式进行交易。柴类行业店铺规模总体来说远小于煤球业,只有在资本组织形式上相差不大,都分为独资、合资和股份有限公司三种类型,在不同的柴类行业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第一段所述,煤柴燃料的运输方式及线路决定了产地因素和交通运输的顺畅情况直接关系到近代上海民用燃料供应的稳定与否。二十年代中期以后,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及日本不断加强的对华侵略,尤其是对华北的侵略干扰到了上海民用燃料的运输,上海民用燃料的供应出现了失调,华北乃煤炭大宗产地,故首先煤炭供应出现了短缺。此一时期柴类燃料的供应未受明显影响,但抗日战争爆发后,柴类燃料产区受到战火袭扰,煤柴燃料皆出现了短缺,此后直到解放前,上海民用燃料供应都未能恢复正常水平。民用燃料供应不稳定首先影响的便是居民的生计,普通居民不得不节衣缩食,节省开支,生活成本提高,娱乐活动及用电受限等问题困扰着上海普通居民,熟水店业及浴室业等相关行业也受到消极的影响。对于民用燃料出现的失调,同业公会,商会及政府一致努力,根据各自能力分别从疏解来源、统一分配、政策支持等多个层面发力,勉力维持民用燃料的供应,这对于稳定燃料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战争这一外部大环境始终无法改变,造成了任何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民用燃料的稳定供应。综上,通过对1926-1949年这一时期上海民用燃料业的考察,不仅可以反映民用燃料业的基本概貌,更能丰富对近代上海居民生活百态的研究。本文依据上海市档案馆的有关档案、上海及其他地区地方志史料、文史资料,民国报刊及出版物和相关的论文着作,以民国时期上海民用燃料业及其从业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近代上海民用燃料业进行全面的梳理,既能够了解行业的发展,行业从业群体的特征,也可以从民用燃料业的视角出发,贴近居民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方面,更加细致深入的探讨战争背景下的上海社会运转体制,居民生活状态与生活面貌等。从而直观贴切的展现行业组织与社会、政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吴勇[3](2012)在《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文中研究说明城镇空间结构是城镇各种要素在城镇空间的分布关系,其实质是城镇各种要素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镇空间结构是不同历史阶段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积累,并随着城镇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城镇正处于一个快速城镇化和高速经济发展时期,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导致的城镇空间扩展以及城镇功能结构重组,正推动着城镇空间结构的快速演变。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民族众多,促使西南地区地貌形态、交通结构和地域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特征,而这些独特的外部环境是西南山地城镇生成、演化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西南山地城镇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地域文化与城镇结构、城镇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约束,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以设计制定合理的空间战略与治理框架;另一方面,现实的空间发展也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机遇。鉴于此,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交通结构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并以西南地区的山地城镇为主,归纳总结出山地城镇选址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山地城镇空间选址的空间区位模式。与此同时,本文对山地地貌类型和城镇形态进行抽象简化,并以类型学归纳方法进行总结,在对大量的案例验证的基础上,勾画出山地城镇形式多样的空间结构图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城镇为例,从城镇空间形态的拓展及用地功能的演变及作为切入点,对山地城镇形态的演变轨迹进行了较完整的历时性研究,着力总结出西南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演化特征、演化规律。进而,论文进一步深入探索城镇空间结构演变与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政治制度、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演变的内在机制,即开放与非平衡是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前提、涨落与失稳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诱因、竞争与协同是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渐变与突变时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式、分叉与选择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路径的内在机制。最后,基于对现实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现实困境梳理,结合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从充分开放、生态安全、动态成长与高效协调四个方面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建构和优化的途径,使我们能够有效地通过规划预置和过程控制,主观能动的引导山地城镇空间朝稳定持续的方向演化,促使山地城镇空间发展与时间耦合、与经济协调、与环境共生。以期在全球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对西部大开发中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建构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郭彦军[4](2013)在《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上海社团的发展,是商贸市场不断扩大和近代思想文化不断浸润的结果。开埠前的上海是一个传统的港口县城,它与其他地方一样,和着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节拍,缓慢而有条不紊地踱着历史的方步。但由于其襟江濒海的交通优势,这里较早地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以棉纺织业和航运业为主的商贸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传统的会馆公所和手工业行会开始出现。但总体上,近代前的上海,仍然是封建自然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社团组织也相对较少。开埠后,上海被推入传统之外的发展轨道。西方工业商品畅通无阻地进入上海市场,对上海传统的棉纺织业和其它手工业造成严重冲击。上海的经济形态被逐步纳入西方资本主义的范畴。随着外国商品进来的,还有隐藏于商品里面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近代西方的思想文化观念,这比有形商品对社会的影响更大。租界的开辟,更使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直接种植到了上海的土壤之中。近代西方文明的优势地位,引导着近代上海向西方社会形态转型的倾向。近代上海三界分立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封建政权对城市社会进行统一管理的权威,传统的治理威信和方式逐步消解,城市区域产生很多管理弱化的“飞地”和“真空区”。各种力量在分割治理的局面中,流动分化,社会风险加大。开放的贸易条件,发挥了上海发展市场经济的区位优势和连接内外贸易的巨大经济潜力。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上海的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商品市场快速扩大,产业规模大幅度跃升,行业门类空前增多,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社会生活普遍商品化。为协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群体自身利益、稳定社会生活环境,大批近代社团建立起来,出现了社团组织繁荣发展的局面。近代上海的快速发展吸引大批各方移民来上海创业经商、寻机谋生、定居生活,上海成为近代移民城市。共同的移民经历使各方移民逐步融合为近代上海市民。市民的个体独立性和民主价值观,进一步促进了近代上海各类民间社团的建立和发展。开放市场经济的推动和近代思想文化的浸润,激发了近代上海社会的民间活力与创造力。社会各领域自我组织、自主发展、自应潮流的自主基调催生了社团的大量建立,形成了近代上海管理型的公共领域。以各领域社团在社会各领域的活跃作用为特征,近代上海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市民社会色彩。社团的发展,与近代上海的发展并肩而行,是近代上海市民社会的一种自治和自主精神的体现,增强了社会的活力,维系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提升了城市的创造力,丰富了城市生活的内容。社团组织是近代上海社会的重要整合力量。在政府权威弱化、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近代上海社会中,社团活动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作用。近代上海也是一个黑帮组织泛滥的社会。黑帮是一种变异的民间团体,是大批城市流民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保障,从而被利用或合伙攫取违法利益的团体。黑帮的盛行,说明近代上海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社会缺陷。大量社团的存在和发展及其维护社会利益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黑帮的捣乱活动。从对近代上海社团的历史考察,可以检视到:社团是民主自治、民主自律的社会管理力量。今天的社会管理创新,有必要充分吸取近代上海社团组织社会聚合作用的合理成分,开发社团的社会管理潜力,进一步发挥社团组织参与行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性作用。
徐晓楚[5](2016)在《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程朱理学是晚清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四书》学则处于程朱理学的核心地位。在当时物质条件局限下,思想的传播,主要通过图书的传布来实现。因此对《四书》学着述的创作、出版情况进行考察,可以管窥晚清社会思想的状况。当前对晚清《四书》学的基础研究尚比较薄弱,已有成果以少数知名人物或着述的个案研究为主,缺少对当时《四书》学着述总体状况的考察;而既有的晚清理学史、出版史的研究,视角均较为宏观:理学史更关注晚清理学与西学、汉学等思想的关系,出版史则偏重于新印刷手段的传入和拓展。至于这一时期《四书》着述的刊刻情况,发展规律,变化原因,种种探究则仍待开拓。本文对晚清初次刊印的二百多种《四书》学着述进行了寻访,并逐一编制书志,这是首次进行的晚清时期的《四书》学着述情况全面梳理工作,下编《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版本情况、创作出版过程、主要学术价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这些着述的体例、撰着者、出版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宏观的数据分析与个案研究,归纳出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总体特征,为今后的《四书》学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书志撰写过程中还对一些流传已久的版本着录错误进行了辨正。本文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体例的数量变化、名称错位、边界模糊、相互融合等情况的分析,探究其所反映的晚清学术思想变化;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地理分布的分析,补充完善了以往晚清理学研究的地域观。此外,还发掘了时局变化对当时《四书》学着述出版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案例。
余独清[6](2018)在《“城市修补”理念下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手法研究 ——以武汉市中山大道历史街区为例》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和项目的落地实施之间的断层在历史街区的改造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而城市设计正是这样一种能衔接两者的纽带,使抽象的规划在具体建设中有效落实。我国关于城市设计的设计手法已经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但是都比较片面,虽然有过许多实践,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例如街区风貌和肌理依然与城市有较大隔阂、功能业态较为落后、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不足、景观空间较少、交通拥堵、步行环境较差等。而“城市修补”这一全新的理念可以有效修复补正这些问题。因此笔者决定以此契机为出发点,全面提出如何在城市修补理念下实施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一般性手法的问题。论文首先在分析了历史街区与城市设计的含义的基础上,指出城市设计与历史街区规划的关系规划的关系,明确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的研究范畴和原则,并梳理了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动态及实践经验,对比国内外的案例,指出我国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的不足和问题。其次,通过对空间肌理、尺度、界面、场所感、建筑的立面和结构、空间的物质形态、景观的绿化到细节等方面研究了如何在城市修补理念下进行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保护传统空间特色维护街区整体风貌。然后再通过对武汉市中山大道的实际案例进行解读,对历史街区从宏观到微观、从空间到建筑及景观、保护传统空间特色、塑造历史街区风貌整体性、完善历史街区的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手段,具体而详细地探讨历史街区如何在城市修补理念指导下进行城市设计,最后找出普适性的手法,提出在项目开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基础调研,用全局和动态的眼光来进行设计,对建筑、景观、空间、交通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补,引导街区功能提升,让街区长远持续地发展等观点,为其他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提供借鉴。
张淑生[7](2016)在《政治漩涡中的北京总商会研究(1916-1938)》文中认为自1916年开始的军阀时代的到来,战争、革命、反日运动等不断在北京这一政治中心轮番上演。处在政治漩涡中的北京总商会,为保证商人的利益,不得不设法应对,与各方势力虚以委蛇。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的苦难无疑是深重的,商业凋敝、交通梗阻、金融恐慌,令商人胆战心惊。商会为在战争中求生存,动用各方力量,在战前呼吁和平,在战中维持地方秩序,消弭金融风潮,意在使商业不致因战争而萧条,但终无法改变残酷现实的一次次打击。在政权交替的真空期,商会往往是士绅拉拢合作的对象,成立治安会等临时治安组织是通行的做法,在真空期能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也会受到后来者的称许。战胜一方发行的纸币流通尤赖商会从中维持,而其给商人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为此,商会一般要与政府设法交涉,以使货币稳定,1926年直鲁联军发行的军用票是危害最大,流通时间相对较长的一次。革命在民国建立之后,演变为各方奋力疾呼和标榜的口号。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商会为维持社会秩序也侧身其间。冯玉祥控制下的北京,反日反张作霖的运动在党派的组织下搞得如火如茶,而总商会对此似乎热情不高,多消极应付。1928年北伐革命军到达北京时,总商会积极筹集支应军队的款项,而在北伐成功后,却因征收五个月铺捐,与新成立的商民协会怒目相视。五四运动、福州事件、五卅惨案、九一八事变等,既是日本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中国民众不断觉醒,掀起一次次反日高潮的过程。几乎每一次反日高潮都伴随着抵制日货的呼声。北京总商会在商人利益与国仇家恨之间,一次次经历痛苦的抉择,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由此引发反日民众与总商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当七七事变发生之后,北平商会积极筹款支援前线,救济难民,办理平粜。当政府军撤离后,又参加地方维持会,协助维持地方秩序,安定人心,维持民食。在伪政权建立后,则滑向亲日,沦为日伪政权的侵略工具。军阀或政府为筹集军费或政费,向商人征收苛捐杂税是通常采用的做法。商会既是政府征收捐税的主要合作者,也是苛捐杂税的反对者。商会为繁荣商业,对苛捐杂税,尤其是新增捐税往往会据理力争。如警捐、房捐、奢侈税等法外之税,一般会动用各种力量与政府交涉,直到取消为止。崇文门税关这一前清京师主要征税机构,在民国时期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税率有增无减。1928年迁都之后,崇文门税关收入转归南京国民政府所有,使北平商人甚为不满,商会不断向政府交涉取消税关,经过艰苦的交涉过程,终于成功废除。北京总商会在政治的漩涡中,几经沉浮,本着商人的本色,与政府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为商人利益据理力争而又不逾越于轨外。
王娟[8](2018)在《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数据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向,进而带来了研究范式的转型与研究内容的革新。大数据具有样本量大、时效性强、空间粒度小、成本低的优势,且许多大数据与空间位置有关,这使得地理学成为大数据的天然试验场。旅游休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共享城市空间、共同开展游憩活动也就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显着特征。旅游活动具有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功能优化、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等一系列积极影响。然而,旅游者在城市中的高强度活动也打破了城市原有的相对平衡,激化了城市不同群体在使用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资源中的矛盾。本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地理区位论、旅游系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使用文献综述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大数据、城市旅游以及旅游空间等概念的探讨和相关文献的梳理,构建起分析框架,并综合利用百度地图POI数据、百度地图热力图数据、网络游记数据、百度地图实时导航数据、网络点评数据等大数据来源,研究了综合性特大城市的旅游空间识别、评价和优化问题。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武汉旅游空间呈现基础——核心——潜力三个层级。文章分别从旅游供应要素、城市空间使用主体(包括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以及外来游客本身三个视角对武汉城市旅游空间进行了识别。最终确认了武汉旅游基础空间、核心空间和潜力空间的大致空间范围。武汉旅游基础空间是武汉市旅游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面积8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汉口中心区和武昌武珞路一线,虽然不及市域面积的1%,但武汉旅游基础空间集中了半数以上的旅游供应要素和绝大多数外来游客最常光顾的旅游节点。武汉旅游核心空间是在基础空间的范围内形成的四个旅游活动高强度区域,分别为江北组团、江南组团、东湖组团和光谷组团。武汉旅游潜力空间是指处于旅游基础空间之外,但仍然被外来游客经常访问,具有良好旅游休闲发展前景的区域。由于案例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推而广之,本文认为,旅游基础空间、旅游核心空间和旅游潜力空间在其他城市也同样存在,是具有普适性的城市旅游空间研究工具。(2)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呈现片状聚集与线形延伸并存的空间分异特征。在空间识别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网络点评数据对游、食、购、娱、住这五大点状旅游供应要素进行了空间满意度的评价。总体上说,旅游空间满意度高值区主要聚集在武昌和汉口,其中,武昌形成了以黄鹤楼、中南路、武汉大学、湖北省博物馆和光谷为核心的多中心结构,汉口主要集中在江汉路——汉口江滩区域,单中心结构较为明显。其次,文章基于百度地图实时导航数据,从城市大小交通相互协调的视角出发,基于公交+地铁的交通方式以及自驾车的交通方式对城市旅游空间的交通门户可达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与武汉的对外交通通达性相比,武汉市内的交通通达度特别是公共交通仍然是短板,四大交通门户的市内公共交通通达度均有待提升。(3)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与评价是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有效抓手。通过对武汉城市旅游基础空间、旅游核心空间以及旅游潜力空间的识别,证明了旅游者在城市空间中的流动既具有无所不至的广域性,又呈显着的地域集中性,旅游空间的扩张有其边界,旅游业的分布具有集聚倾向。由此,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全域旅游”这一概念,认为全域旅游的侧重点在于摆脱目前旅游发展的各种桎梏,走出景点旅游老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此外,通过对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的评价,找到了各旅游核心空间和潜力空间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为各个片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和评价,一方面能够从空间上帮助政策制定者定位工作的重点区域,另一方面可以从内容上找准需要努力的方向,有利于“全域旅游”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从而成为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重要抓手。(4)城市旅游空间的异化与反异化是有效的“主客共享”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开始越来越紧密地共享城市资源,共同开展游憩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生活空间被异化为外来游客的“旅游空间”,同时,许多“旅游空间”也被“反异化”为本地居民的“休闲空间”。本文通过选取武汉从旅游淡季向旅游旺季转换过程中的5个时间断面,对比分析了武汉城市空间的热力度变化,揭示了主客共享的时间空间机制:在旅游淡季,生活空间、休闲空间和旅游空间处于平衡的状态,为数不多的外来游客基本被这座城市消化于无形,他们对城市公共设施、游憩空间的使用基本不影响本地居民的使用。在旅游旺季,本地居民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城市空间让渡给了外来游客。基于此,本文提出,在旅游旺季,应该引导城市生活生产空间向旅游空间异化,在旅游淡季,应引导旅游空间向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反异化,通过这个调节机制,旅游淡旺季区别明显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将能够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5)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共同需求满足是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空间的评价要回答的是“空间好不好”的问题,虽然“好”与“不好”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旅游空间的评价理应根植于旅游者的需求,而城市旅游者既包括城市居民又包括外来游客。以往的城市管理和城市旅游管理大多将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割裂开来:城市规划部门较少考虑外来游客的需求,认为缺乏将这个群体纳入规划人口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而旅游管理部门又只能从外来游客的角度出发,提出设置观光巴士、旅游交通专线等专门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项目。然而,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外来游客到达城市旅游目的地之后,更倾向于使用面向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而非专门的旅游服务设施。从而导致外来游客一方面对专门的旅游服务设施不闻不问,另一方面挤占了原本有限的城市居民服务设施,这种情况在旅游旺季更为突出。因此,只有将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需求统一起来考虑,将二者统一在“城市使用者”的范畴下,将城市旅游休闲活动作为事关群众生活福利的民生事业和全民广泛参与的民生产业,关注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关注千千万万普通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才能找准城市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才有可能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结论,从而为城市空间的优化提供参考。(6)大数据是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的研究资料基本来源于互联网,涵盖静态的POI数据,动态的热力地图数据,网络评价数据,地图导航数据以及网络文本数据。通过对这些多类型的互联网大数据的清洗、挖掘和分析,完成了对城市旅游空间识别、评价和优化的工作,可以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这也足以证明大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特别是具有层级性、流动性和复杂性的城市旅游空间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透过大数据,研究者可以像观察个体一样去观察群体,像模拟局部一样去模拟整体,使以往难以实现的研究思路和设想成为可能,成为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包括:(1)在研究视角上,从旅游者的视角观察城市空间,寻找城市研究与旅游研究的契合点,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两方面话语体系;(2)在研究内容上,与以往零散的研究不同,本文从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评价和优化三个方面对城市旅游空间开展了系统研究,是对城市旅游空间研究在研究内容上的系统化和深化;(3)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探索了综合ArcGIS平台、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处理百度地图POI、热力图、实时交通数据、网络文本数据、网络点评数据等多元大数据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利用大数据进行旅游空间的定量研究方面有所创新。
孙国卿[9](2020)在《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代以后中国租界城市被动植入外国城市建设技术与方法,以及中国自发向西方学习并引入先进的城市管理制度、技术与思想,从而推动了古代城市向近现代城市转型,并以城市近代化改造的形式重构城市空间。苏州在近代被动开辟为通商口岸以及主动引入西方先进经验共同作用下,至今仍然保存了较为完好的古城形态,城市空间近代化的过程值得探讨。本文在梳理春秋战国至晚清前苏州城市发展与空间演变背景的基础上,通过重绘1860年到1949年间9枚历史地图、配合相应时段的地志史书与近代报刊记载,对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的整体过程进行考察。通过逐层考察与分析,进而将苏州空间近代化过程的发展特征,聚焦至近代空间变化最为显着的4点空间要素——建筑、城墙(城门)、道路、铁路。结合上述4点空间要素的演变,进一步探讨城市道路的近代化改良与生长、城市中心的近代化确立与巩固,从而总结出苏州近代城市空间形成稳固的内在促因。为今后苏州名城保护中延续古城结构提供参考,也为当今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江南城市的空间肌理保护提供借鉴。
陶海洋[10](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提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二、《三月的租界》疏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月的租界》疏解(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性与不足 |
第一章 保定区位特征与近代以前的经济开发 |
第一节 保定地理环境特征 |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
二、保定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保定行政区划沿革 |
第三节 近代以前保定的经济开发 |
一、保定城市人口及结构变迁 |
二、近代以前保定农业的开发 |
三、近代以前保定手工业的发展 |
四、近代以前保定商业地位的嬗变 |
五、保定城市布局与经济空间的形成 |
第四节 保定经济地位擢升及其原因 |
一、保定与北京的互动关系 |
二、城市功能的转化 |
三、交通枢纽地位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的转型 |
第一节 保定城市经济的近代转型 |
一、工业的近代转型 |
二、交通、通讯业的近代转型 |
三、金融业的近代转型 |
四、商业的近代转型 |
第二节 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及轨迹 |
一、保定城市经济的发展路径 |
二、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阶段性 |
三、保定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 |
第三节 北洋集团与保定近代转型的关系 |
一、北洋集团政治变迁与保定近代化发展 |
二、北洋集团经营保定的原因 |
三、北洋集团对保定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
四、行政权力对保定近代化的双重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转型中的保定区域市场 |
第一节 保定市场的商人与行业结构 |
一、保定市场的商人籍贯分布 |
二、商人地域与行业分布 |
三、保定市场的商人与商业结构 |
第二节 保定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保定商品的类型划分 |
二、保定市场的网络体系 |
第三节 保定市场功能定位的演变 |
一、服务于北京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以前) |
二、服务于天津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 |
三、转运地位下降的冀中经济中心城市(20世纪30年代左右) |
小结 |
第四章 经济转型中的保定城市地位变迁 |
第一节 施坚雅模型与“核心区”概念的梳理 |
一、施坚雅理论及其缺陷 |
二、“核心区”概念的修正 |
第二节 近代以前保定区域地位的演变 |
一、边缘区的核心区 |
二、河北中部地区的核心区 |
三、直隶地区的核心区 |
第三节 保定与直隶(河北)区域城市体系 |
一、保定与直隶(河北)市场体系的演变 |
二、保定与直隶(河北)城市体系——以核心区为视角 |
三、保定经济及城市地位变迁的动因 |
第四节 近代天津、保定城市地位的转换 |
一、西方势力的冲击是近代天津崛起的根本原因 |
二、清政府官方决策是津、保政治地位转换的推动力 |
三、近代保定的衰落与城市功能嬗变 |
四、保定与天津近代化启动方式的差异 |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组织与保定城市经济——以保定商会为中心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行业组织的转型 |
一、会馆、行会的兴衰及功能演变 |
二、制度变迁与保定商会的产生 |
第二节 保定商会的社会经济功能 |
一、调解商业纠纷 |
二、陈述诉求意见 |
三、参与地方市政管理 |
四、参加与组织商品赛事活动 |
五、参与爱国运动 |
第三节 近代保定商会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合作与依附: 保定商会与国内商会的互动 |
二、积极维权: 保定商会与上级商会的互动 |
三、间接交易: 保定商会与外国商团的互动 |
第四节 保定商会与政府的联系 |
一、政府是保定商会创立及改组的倡导者 |
二、政府是保定商会的实际控制者 |
小结 |
余论 权力控制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一、制度变迁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二、新时期保定城市的功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民用燃料业与上海社会192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近代上海民用燃料业基本概况 |
第一节 上海民用燃料的来源及种类 |
一 燃料来源及种类 |
二 运输网络 |
第二节 上海民用燃料业的发展脉络与城市布局 |
一 煤柴行业的缘起 |
二 煤柴行业的发展 |
三 煤柴行业的城市空间分布 |
第三节 上海民用燃料业的经营形态 |
一 各具特色的交易方式 |
二 层次不齐的店铺规模 |
三 大致相同的资本组织形式 |
四 燃料业行业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民用燃料同业组织及从业群体 |
第一节 煤球业同业公会 |
一 煤球业同业公会的建立 |
二 煤球业同业公会规章制度 |
第二节 柴类行业同业公会 |
一 柴类行业同业公会的建立 |
二 柴类行业同业公会的规章制度 |
第三节 民用燃料业从业群体结构分析 |
一 籍贯组成 |
二 文化水平 |
三 年龄结构 |
小结 |
第三章 1920-1940 年代民用燃料供给的间歇性失调 |
第一节 民用燃料间歇失调的原因 |
一 政局动荡阻碍柴煤运输 |
二 商家囤积及“柴炭组合”的勒索 |
第二节 民用燃料的使用、失调产生的消极状况 |
一 污染生活环境 |
二 居民用电受限、生活成本提高 |
三 影响熟水业、浴室业 |
小结 |
第四章 战时燃料失调的各方应对及矛盾 |
第一节 抗战结束前各方稳定民用燃料供给的举措 |
一 燃料业公会与政府、商会疏通煤柴来源 |
二 政府、商会成立煤炭统制机构 |
三 煤球业平卖煤球、抑制黑市 |
第二节 抗战后政府、燃料业对民用燃料的保障 |
一 对社会各阶层实施配煤 |
二 政府鼓励柴类运输 |
第三节 燃料业与政府的矛盾 |
一 煤球成本提高与当局的限价 |
二 树柴业对政府并业的抑制 |
三 增拨煤源与当局私配煤斤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
(二)报刊资料 |
(三)文史资料及地方志类 |
(四)着作 |
(五)论文 |
致谢 |
(3)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
1.2.1 山地与山地城镇概念 |
1.2.2 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 |
1.2.3 西南山地城镇的研究范畴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组织构架 |
1.5.3 论文内容安排 |
2 山地城镇的环境特征与选址分布 |
2.1 山地城镇生成发展的环境特征 |
2.1.1 异质性与自相似性的自然生态特征 |
2.1.2 难达性与复杂性的交通结构特征 |
2.1.3 封闭性与多样性的文化结构特征 |
2.2 山地城镇空间分布规律 |
2.2.1 城镇随农业资源分区分布 |
2.2.2 城镇沿江河呈树枝状分布 |
2.2.3 城镇趋矿源区位点状分布 |
2.2.4 城镇因军事防御带状分布 |
2.2.5 城镇以路为线串珠状分布 |
2.3 山地城镇选址的空间区位 |
2.3.1 山水格局与传统选址“模式” |
2.3.2 山地地貌形态与山地城镇选址 |
2.3.3 山地河流形态与山地城镇选址 |
2.4 小结 |
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图谱 |
3.1 山地城镇结构类型分类 |
3.1.1 空间结构形态的类型分类 |
3.1.2 山地地形特征的分解简化 |
3.1.3 地貌形态与空间形态的综合 |
3.2 山地城镇结构形态类型实证 |
3.2.1 团块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2 带状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3 放射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4 组团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3 山地城镇结构形态图谱 |
3.3.1 团块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2 条带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3 放射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4 组团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4 小结 |
4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 |
4.1 适从而渐进的山地聚落空间演化 |
4.1.1 聚居规模和外部形态适从地形的演化 |
4.1.2 聚落空间结构等级差序渐进式的演化 |
4.2 定制而求变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2.1 城镇空间形态从规范型向自由式的演化 |
4.2.2 城镇内部结构从礼制性向实用性的演化 |
4.2.3 空间成长由城郭分离到附城建郭的演化 |
4.3 被构而转型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3.1 城镇用地结构从单一性向多样性演化 |
4.3.2 城镇空间成长从封闭型向离散型演化 |
4.3.3 山地城市多区离散组合的结构模式 |
4.4 自觉而新生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4.1 产业空间与人居空间从分散到集聚的演化 |
4.4.2 城市空间从地面向高空和地下空间发展 |
4.4.3 空间结构从缓慢单一到剧烈多元的演化 |
4.5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成长的模式 |
4.6 小结 |
5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与演化机制 |
5.1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力 |
5.1.1 自然环境因素的催生与规限影响 |
5.1.2 政治文化因素的促变影响 |
5.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助长影响 |
5.1.4 影响力演化过程和综合作用模式 |
5.2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
5.2.1 开放与非平衡是结构变化的前提 |
5.2.2 涨落与失稳是结构变化的诱因 |
5.2.3 竞争与协同是结构发展的动力 |
5.2.4 突变与渐变是结构发展的方式 |
5.2.5 分叉与选择是结构发展的路径 |
5.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逻辑进程 |
5.4 小结 |
6 历史经验、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
6.1 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历史经验 |
6.1.1 基于对山地环境多层面的自适应律 |
6.1.2 基于对城镇功能积极响应的协同律 |
6.2 空间结构演化的现实困境 |
6.2.1 城市与乡村分割对立及极化发展的矛盾 |
6.2.2 城镇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 |
6.2.3 人地关系无序、灾害威胁加剧的问题 |
6.2.4 绿地系统缺失、生态网络破碎的问题 |
6.2.5 地域文化趋同、城镇特色衰微的问题 |
6.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优化策略 |
6.3.1 前提策略——建立山地特色的开放空间体系 |
6.3.2 保障策略——建立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 |
6.3.3 方式策略——建立高效协调的空间结构 |
6.3.4 路径策略——建立动态成长的管理机制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立意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概念 |
四、理论指导 |
五、论文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七、重点、难点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经济社会动因 |
第一节 商贸经济的先行区 |
一、棉纺业分工催生行会商帮的出现 |
二、航运枢纽产生早期会馆公所 |
三、商品交易扩大与钱业公会 |
第二节 开埠后的冲击与发展 |
一、冒险家的乐园与行业公所、帮会组织 |
二、外贸行业的增多与同业团体的建立 |
三、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与社团的联合 |
第三节 移民人口的膨胀 |
一、近代上海人口增长的概况 |
二、阶级分化与民众社团的形成 |
三、移民城市与社团现象 |
第四节 市民社会与近代社团 |
一、移民的身份消解和价值趋同 |
二、市民社会与近代社团发展 |
第二章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思想文化因素 |
第一节 重商思想的兴起 |
一、洋务派的商战论 |
二、工商立国论 |
三、上海总商会的成立 |
第二节 社会规则意识的成长 |
一、民主观念启蒙的规则意识 |
二、近代科学文化对规则意识的培育 |
三、竞争精神对社会规则和社团发展的要求 |
第三节 契约关系与近代社团 |
一、社会关系的契约化 |
二、近代社团是契约关系的实体 |
第三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形态及发展概况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会馆公所 |
一、近代上海会馆公所的特点 |
二、近代上海会馆公所建立的历史原因 |
三、近代上海会馆公所的组织创建和演变 |
第二节 近代上海的经济社团 |
一、近代上海同业公会的兴起 |
二、近代上海经济社团的联合行动 |
三、近代上海经济社团组织的民主化趋向 |
第三节 近代上海的文化社团 |
一、维新时期的文化社团 |
二、清末“新政”时期的文化社团 |
三、民国初年的文化社团 |
四、五四时期的文化社团 |
五、大革命时期的文化社团 |
六、抗战时期的文化社团 |
第四节 近代上海的政治社团 |
一、各方政治社团涌现上海滩 |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大本营 |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地 |
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
第五节 近代上海的群众社团 |
一、近代上海的工人社团 |
二、近代上海的职业社团 |
三、近代上海的妇女社团 |
第六节 近代上海的公益社团 |
一、近代上海的慈善社团 |
二、近代上海的风俗改良社团 |
三、近代上海的公共事业社团 |
第四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活动 |
第一节 会馆公所的活动 |
一、祭祀和善举活动 |
二、沟通调解活动 |
三、办理借贷和代办厘金的活动 |
四、规范行为和团结抗侮的活动 |
第二节 同业公会的活动 |
一、优化原料供应,开拓商品市场 |
二、监督产品质量,核定产品价格 |
三、开展调研,扶助同业 |
四、筹备物资,支援抗战,坚持正常运转 |
第三节 上海总商会的活动 |
一、推动优化政治环境的活动 |
二、推动优化经济秩序的活动 |
第四节 近代上海工会的活动 |
一、联合起来,罢工御侮 |
二、配合北伐战争,组织三次武装起义 |
三、服务抗日救亡工作 |
四、劝工大楼二九惨案的团结抗争 |
五、要求解冻生活费指数,维护社会民生 |
六、动员民众反对特务迫害 |
七、护厂迎解放 |
八、参加接管工作 |
第五节 近代上海青年团体的活动 |
一、反侵略运动的社会动员 |
二、联合反对洋人的暴行 |
三、开展反内战反迫害活动 |
四、有组织地进行要民主要自由的抗争 |
第六节 近代上海妇女团体的活动 |
一、主张女子参政的活动 |
二、创办女子报刊和学校 |
三、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
四、要求和平民主的活动 |
第七节 近代上海慈善团体的活动 |
一、赈济灾民活动 |
二、救贫济困活动 |
三、设置救助弃婴孤老的场所 |
四、中国福利基金会的主要活动 |
第五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功能 |
第一节 敦睦社群情感 |
一、联移民散涣之情 |
二、交事业同人之谊 |
第二节 议订行业规则 |
一、制定行业规则 |
二、制约违规行为 |
第三节 吸引飘散个体 |
一、分散个体的组织化 |
二、提高个体的公众意识 |
第四节 协调矛盾纠纷 |
一、协调相关人、事矛盾 |
二、协调华、洋之间的事务矛盾 |
第五节 促进社会公益 |
一、建设社会事业 |
二、服务社会危难 |
第六节 表达民众关切 |
一、向政府表达商民诉求 |
二、沟通劳资关系 |
第七节 倡导移风易俗 |
一、改良封建陋习 |
二、倡导社会新风 |
第八节 提供社会保障 |
一、维护行业和阶层权益 |
二、保护社会安全环境 |
第九节 促进社会变革 |
一、动员社会变革力量 |
二、推进社会变革事业 |
第六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变异形态——黑帮的滋生 |
第一节 近代上海城市的无序膨胀 |
一、大量移民造成的人口负担 |
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群体结构的失调 |
第二节 近代上海政局的管控“飞地” |
第三节 近代上海淘金梦的恶性导向 |
第七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意义及其现实启示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意义 |
一、社团组织是近代上海社会秩序的基本维护者 |
二、自主趋新的社团管理活动促进了管理机制近代化 |
第二节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一、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历史经验 |
二、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教训 |
第三节 近代上海社团社会管理意义的现实启示 |
一、提高对社团社会管理意义的认识 |
二、加强社团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
三、加强对社团建设的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活动引导 |
四、对当前社团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研究的意义 |
二、前人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研究状况 |
三、本文的定位与基本思路 |
上编 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概况 |
第一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与体例 |
第一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分类 |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类别 |
二、《四书》合刻总义着述内容类别统计考辨 |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分类 |
一、传注义疏 |
二、讲章 |
三、札记 |
四、其他 |
第三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特点 |
一、传统体例名称混用 |
二、体例边界模糊 |
三、不同体例相互融合 |
四、体例名称与内容的错位 |
第二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探析 |
第一节 撰着者生活年代与科第仕宦情况 |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地理分布 |
第三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出版者探析 |
第一节 官府背景刻《四书》学着述 |
一、官书局刻《四书》学着述 |
二、书院、学堂刻《四书》学着述 |
三、官员在任刻刻《四书》学着述 |
第二节 民间私人刻《四书》学着述 |
第三节 书坊刻《四书》学着述 |
一、新印刷技术的普及和新出版中心的出现 |
二、石印技术对《四书》学着述印行的影响 |
三、盗版对坊刻《四书》学着述的影响 |
第四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主要学术特色 |
第一节 “汉宋调和”在晚清《四书》学着述中的反映 |
第二节 “引史证经”的新发展 |
一、“引史证经”溯源 |
二、《论语衍义》中“引史证经”的新特色 |
三、晚清新思想与“引西事证四书” |
第三节 四书义选本的兴废与晚清时局 |
一、晚清首次废八股及“四书义”的定名 |
二、光绪二十四年的四书义选本刊行情况 |
三、戊戌政局与《四书义选本》的刊印 |
四、第二次废除八股时期的四书义选本刊印 |
下编 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 |
凡例 |
清同治元年家刻本吴嘉宾《求自得之室四书说》六卷 |
清同治元年虔州刻本黄之晋《铁禅四书说剩》一卷 |
清同治三年刻孙奇逢《晚年批定四书近指》十七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陈震《筤墅说书》十九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补释新编》二卷 |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臆解》一卷 |
清同治初刻《单氏全书》本单为鏓《四书述义》五卷、《四书述义续》四卷 |
清同治初刻《单征君集》本单为鏓《四书乡音辨讹》一卷 |
清同治四年曾氏金陵节署刻《船山遗书》本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十卷 |
清同治四年刻《求志居经说》本陈世镕《大学俟》一卷、《中庸俟》二卷、《论语俟》三卷、《孟子俟》一卷 |
清同治四年忠恕堂刻本童械《四书正本》十九卷 |
清同治五年刻本刘宝楠、刘恭冕《论语正义》二十四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群经平议》本俞樾《论语平议》二卷、《孟子平议》二卷 |
清同治六年寿经堂刻本黎翔凤《四书讲义萃精》十八卷 |
清同治六年刻本秦东来《论语赘解》二卷 |
晚清刻本王[纟寻]《中庸解辨》一卷 |
清同治七年江汉书院刻雨香书屋藏板本雷以諴《大学圣经贯珠解》附《读学庸杂记》 |
清同治八年刻本袁秉亮《四书条辨》六卷(中科院图书馆刻本) |
同治四年刻本张定鋆《四书训解参证补遗》四卷、同治九年刻本《四书训解参证续补编》四卷 |
清同治十年刻槐阴书屋藏板本王汝谦《四书记悟》十四卷 |
清同治十年刻退补斋藏板本丁守存《四书虚字讲义》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第一楼丛书》本俞樾《论语小言》一卷 |
同治十年刻本戴望《论语注》二十卷《释文》二卷 |
清同治十一年吴下刻本俞廷镳《四书评本》十九卷 |
清同治十一年山东书局刻尚志堂藏板《十三经读本》本《大学校刊记》、《中庸校刊记》、《论语校刊记》、《孟子校刊记》 |
同治十一年两广运署刻本林文竹《四书贯珠讲义》十九卷 |
清同治十一年刻姚氏墨君轩藏板本姚绍崇《论语衍义》八卷 |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梁章钜《论语集注旁证》二十卷 |
清同治十二年刻袖珍本许兆培《乡党萃珍》二卷 |
同治十二年书业德刻本周小鸾《学庸便览》一卷 |
同治十三年刻本王汝谦《孟子读本》二卷 |
同治十三年三山王氏刻《羲停山馆集》本王景贤《论语述注》十六卷 |
同治十三年刻赐葛堂藏版《求在我斋全集》本陈濬《论语话解》十卷 |
同治十三年霍山刘氏五忠堂刻本刘启发等《四书或问考异》一卷 |
同光间刻《钟山别业丛书》本陈宗谊《读论语日记》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本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一卷 |
清光绪元年福州刻本杨希闵《四书改错平》十四卷 |
清光绪元年成都尊经书院刻本缪荃孙《孟子音义札记》一卷 |
清光绪二年刻本孙观光《大中合一》三卷 |
清光绪二年一席居刻本董蕙芝《乡党考便读》一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本俞樾《何劭公论语义》一卷 |
清光绪二年刻弌笑山房藏板本毕梅、史梦兰《论语说》二卷 |
清光绪二年刻本塾藏板本刘豫师《刘氏家塾四书解》不分卷 |
姑苏刻经处光绪三年刻本朱斯行《四书小参》一卷附《四书问答》一卷 |
清光绪三年润州榷廨刻《话山草堂遗集》本沈道宽《论语比》一卷 |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本乔松年《论语浅解》四卷 |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纬攟》本乔松年《论语纬》一卷 |
清光绪三年刻《务实胜窝汇稿》本张楚钟《四书理话》四卷、《四书理画》三卷 |
清光绪三年莲池书局刻《蒋侑石遗书·滂喜斋学录》本蒋曰豫《论语集解校补》一卷 |
清光绪四年刻致远堂藏板本沈辉宗《大学参证》二卷、《中庸参证》二卷、《中庸心悟》一卷 |
清光绪间刻志学堂家藏板《柏堂遗书》本方宗诚《读大学中庸笔记》二卷、《读论孟笔记》二卷《补记》二卷 |
清光绪五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礼说》一卷 |
清光绪五年黔南节署刻《郑小谷先生全集》本郑献甫《四书翼注论文》十二卷 |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本俞樾《论语郑义》一卷、《续论语骈枝》一卷、《论语古注择丛》一卷、《孟子古注择从》一卷、《孟子高氏学》一卷、《孟子缵义内外篇》一卷、《四书辨疑》一卷 |
清光绪五年刻本唐圻《大学总论》一卷、《中庸总论》一卷 |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翁方纲《论语附记》二卷、《孟子附记》二卷 |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杨亶骅《古本大学辑解》二卷、《中庸本解》二卷、《中庸提要》一卷 |
清光绪初年刻本王树枏《中庸郑朱异同说》一卷 |
清光绪六年刻《味义根斋全书》本潭沄《孟子辨证》二卷 |
清光绪七年刻本叶秉纯《四书征引录》五卷 |
清光绪七年江苏书局刻本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十卷《论语考》一卷 |
清光绪八年金陵刻石埭务本堂桂氏藏版本桂含章《四书益智录》二十卷 |
清光绪八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私塾课本》一卷 |
清光绪八年河北道署刻《李文清公遗书》本李棠阶《四书约解》一卷 |
清光绪八年长沙退思斋刻本王廷植《四书疑言》十卷 |
清光绪八年黄楼刻《还砚斋全集》本赵新《还砚斋学庸题解参略》三卷 |
清光绪八年刻彭邑迂拙斋藏板本杨得春《四书指韵》一卷 |
清光绪八年刻问经堂存版本乳山山人《学庸训蒙琐言》二卷 |
晚清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大学古本述注》一卷 |
清光绪九年刻临潼横渠书院藏板本王巡泰《四书札记》十卷 |
清光绪九年刻本张恩霨《大学阐要》一卷、《中庸阐要》一卷、《论语论略》一卷、《孟子论略》一卷 |
清光绪九年上海文衡社石印本谭义《四书义史证》六卷 |
清光绪九年梧州刻本徐绍桢《四书质疑》十九卷 |
清光绪间湖城义塾刻《湖州丛书》本徐养原《论语鲁读考》一卷 |
清光绪十年江苏臬署刻本张瑛《论孟书法》二卷《读四书》一卷 |
清光绪十年上海王氏刻本郭衷恒《四书五经字考》二卷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陆思诚《陆批四书》十九卷 |
清光绪十一年旧可轩藏板活字本吴国濂《四书质疑》八卷 |
清光绪十一年致用精舍刻本王辂《致用精舍讲语》十六卷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吴大澂《许氏说文引论语三十六条》 |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梁有成《学庸理镜》二卷 |
清光绪十一年刻小石渠阁藏板本林庆炳《四书注解撮要》二卷 |
清光绪十二年刻《有深致轩集》本刘遵海《四书存参》五卷 |
清光绪十三年上海大文书局铅印本张江《四书绪余录》二十卷《补》三卷、《四书识小录》十卷、《四书武备编》四卷、《四书乐器编》五卷、《四书拾遗》五卷 |
清光绪十三年维心亨室刻本陆殿邦《四书讲义》十二卷 |
清光绪十三年躬耻斋刻本宗稷辰《四书体味录残稿》 |
清光绪十三年会稽王氏刻本王珠樵《四书便蒙添注》十九卷 |
晚清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中庸古本述注》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刻尊经馆藏板本彭天埰、汪之棠《四书精义补》十九卷附汪之棠《四书讲义辨正》 |
清光绪十四年浙江书局刻《郑氏佚书》本袁钧《论语注》十卷、《孔子弟子目录》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蒋仁荣《孟子音义考证》二卷 |
清光绪十四年会稽董氏取斯堂木活字重刻《琳琅秘室丛书第一集》本董金鉴《论语竢质续校》不分卷 |
清光绪十四年刻彭门吴下藏板《观象庐丛书》本吕调阳《大学节训》一卷、《中庸节训》一卷、《论孟疑义》一卷 |
清光绪十四年李书翰活字印本孙葆田《孟志编略》六卷 |
清光绪十四年湘乡谢氏揅经榭刻本谢崧岱、谢崧岷《论语章数字数表》二卷 |
清光绪十四年同文书局石印本陈子骥《四书子史集证》六卷 |
光绪十四年石印本点铁斋主人《四书典类渊海》五十二卷 |
清光绪十五年刻《春晖杂稿》本郭阶《大学古本释》一卷、《中庸释》一卷、《学庸识小》一卷 |
清光绪十五年德清傅氏日本东京刻《籑喜庐丛书》本黎庶昌《论语附录》一卷 |
清光绪十六年山东书局刻《通德遗书所见录》本孔广林《论语注》十卷、《论语篇目弟子》一卷 |
清光绪十六年思贤讲舍刻本郭嵩焘《大学章句质疑》一卷、《中庸章句质疑》二卷 |
清光绪十六年桂垣书局刻本马否瑶《四书考》四卷 |
清光绪十七年浙江书局刻本潘衍桐《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二卷 |
清光绪十八年曲园署检木活字印本顾成章《论语发疑》四卷 |
清光绪间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外书补注》四卷 |
清光绪十八年成都古卧龙桥黄文舫斋刻本查体仁《学庸俗话》十三卷 |
清光绪十九年南陵徐氏积学斋刻《积学斋丛书》本张宗泰《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二卷 |
清光绪十九年刻《南海桂氏经学丛书》本桂文灿《孟子赵注考证》一卷 |
清光绪间小邹鲁居刻本张大仕《四书音补》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鄂藩官廨刻本王夫之《四书笺解》十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泾阳刘文在堂刻本刘绍放《四书凝道录》十九卷 |
清光绪二十年澹雅书局刻《四书异同商》本黄鹤《四书异同商补订》六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胡垣《四书通叙次》一卷、《四书通疑次》一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王肇晋、王用诰《论语经正录》二十卷 |
清光绪十九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四书古注群义汇解》九种九十四卷 |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崔暕《论语参注》二十卷 |
清光绪间刻本马銮宇《中庸时习录》二卷 |
晚清刻《慕皋楼杂刻》本易顺鼎《大学私订本》一卷 |
晚清刻本李辀《学庸注释》二卷 |
清光绪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孟子外书补注》一卷附《考》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一年珍艺书局石印本沈诵清《皇朝四书汇解》二十二卷 |
清光绪间衡阳东洲讲舍刻《湘绮楼全书》本王闿运《论语训》二卷 |
清光绪二十二年刻忠信东堂藏板本韩濬《大中遵注集解》四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庐州刻本王世溥《周易论语同异辨》二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汪宗沂《孟子释疑》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三年羊城链雪山房刻本钟颖阳《大学纬注》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鹤寿堂丛书》本王士濂《四书集注考证》九卷、《四书集释就正稿》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刘可毅《宋四书文正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常熟俞氏刻本王伊《四书论》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中一堂藏版本徐天璋、徐浚仁《四书集注笺疑》八卷,徐昌龄、徐天璋《大学章句厘订》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学翼斋石印本学翼斋主人《增补四书义经义式》一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温振翔《四书经义策论启蒙》四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烟台成文信刻本《精选四书义》二卷 |
清光绪二十四年石印本《四书义汇编》一卷 |
清光绪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弟子考补正》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杨愚斋先生全集》本杨丕复《朱子四书纂要》四十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华阳苏氏刻本苏兆奎《辑宋四书五经义式》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修竹主人《四书论义统编》四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三鱼书屋《四书义经正篇》二卷、首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湘南校经阁石印本颂经居士《四书新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荣记石印本《历代名儒精选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书局石印本旷园居士《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文汇书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初编》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石印书局石印本蔡启盛《四书经义》四卷 |
晚清焕文书局石印本朱钧《四书义正鹄初编》不分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天文本单经论语校勘记》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孟子刘熙注》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新义》六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江左书林石印本守拙庐主人《四书义精骑集》四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图书集成局铅印本双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大全》五十六卷首一卷 |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三卷(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本) |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清光绪二十八年梦孔山房刻本《制义蜚英四书义》一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鸿文书局石印本凌陛卿《皇朝四书汇解》七十五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云南官书局刻本孙光亭《孟子要略集注》五卷 |
清光绪二十九年普通学堂刻本《读孟子札记》一卷 |
清光绪三十年集虚草堂刻《集虚草堂丛书甲集》本马其昶《中庸篇义》一卷 |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续四书新义》六卷 |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义三集》六卷 |
清光绪三十一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沈祖燕《四书合纂大成》三十七卷 |
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杨祖涟《四书达》三十六卷 |
晚清铅印近义轩藏板本石企嵋《论语补注》二卷 |
清光绪间铅印本《四书全注》一卷 |
清光绪三十二年南洋官书局石印本《绘图四书便蒙课本》 |
清光绪三十三年刻主敬堂藏板本姜郁嵩《孟子说》七卷 |
清光绪三十三年贵池刘氏玉海堂景宋丛书之四《论语注疏解经附论札》本刘世珩《论札》一卷 |
清光绪三十四年衡州活字印本尹桐阳《论语笺》二卷 |
晚清刻本高赓恩《周易大象应大学说》一卷 |
晚清铅印本江瀚《论孟卮言》一卷 |
晚清木活字印本江夏高等小学堂辑《修身科论语课程》一卷 |
晚清刻《成氏遗书》本成孺《论语论仁释》一卷、《明明德解义》一卷 |
清光绪三十四年黄县丁氏海隅山馆刻本王渐鸿《乡党图考补证》六卷附张庭诗《乡党图考补证札记》一卷 |
光绪间刻彭崧毓《大学章句增释》一卷、《中庸章句增释》一卷 |
晚清吴县孙氏长沙刻本许克勤《论语古注集笺补正》一卷 |
晚清石印本陈学受《孟子说春秋两章口义》 |
晚清刻本杨守敬《论语事实录》一卷 |
清光绪末重庆正蒙社石印本施崇恩等《绘图四书速成新体读本》二十卷 |
清宣统元年北京救世堂铅印本《四书不二字》一卷 |
清宣统元年南洋官书局铅印本曾广俊《论语发明汇编》一卷 |
清宣统二年济南日报馆铅印本翟师彝《孟子札记》一卷 |
清宣统三年刻及时山房藏板本王熙章《论语讲义》十卷 |
清宣统间刻《怡云堂全集》本沈保靖《读孟集说》七卷 |
清宣统间铅印本董鸿勋《读四书记》五十四卷 |
清宣统三年刻福州萨氏莳花吟馆藏板本萨玉衡《赵氏孟子章指复编》一卷 |
清宣统间陇右乐善书局刻本安维峻《四书讲义》四卷 |
清宣统间铅印本李滋然《四书朱子集注古义笺》六卷 |
晚清刻《咫学读经史并杂记略》本杨澄鉴《咫学读四书记略》一卷 |
晚清石印本姚惟寅《四书札记》二卷 |
附录一: 《中国古籍总目》着录晚清初刊印《四书》学着述辨误 |
附录二: 晚清新刻《四书》学着述序跋题记汇编 |
附录三: 晚清时期《四书》学着述翻刻情况 |
结语 |
主要考文献 |
后记 |
(6)“城市修补”理念下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手法研究 ——以武汉市中山大道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和对象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研究对象 |
1.4 研究思路、问题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设计 |
2.1.2 历史街区 |
2.1.3 历史建筑 |
2.1.4 历史环境保护 |
2.1.5 汉口租界 |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 |
2.2.1 有机更新理论 |
2.2.2 新陈代谢理论 |
2.2.3 城市修补理论 |
2.3 国内外历史街区城市设计发展动态 |
2.3.1 西方关于历史街区保护理论的发展动态 |
2.3.2 我国关于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动态 |
2.4 国内外经典案例借鉴 |
2.4.1 日本琦玉县川越市一番街的改造 |
2.4.2 上海新天地的改造 |
2.4.3 杭州中山路的改造 |
2.4.4 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模式分析 |
2.5 研究评述 |
2.5.1 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理论的不足 |
2.5.2 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2.5.3 城市修补对目前城市设计方法的补充 |
第三章 以“城市修补”为指引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手法研究 |
3.1 整体风貌肌理设计手法分析 |
3.1.1 风貌肌理的和谐统一 |
3.1.2 建筑风貌的协调 |
3.1.3 街区尺度感的连续 |
3.2 空间设计的手法分析 |
3.2.1 营造空间领域感 |
3.2.2 展示城市特色文化 |
3.2.3 塑造人性化空间 |
3.3 道路交通的修补手法分析 |
3.3.1 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 |
3.3.2 改善步行交通系统 |
3.3.3 完善区域道路网络体系 |
3.3.4 保护传统道路界面 |
3.4 景观环境的修补手法分析 |
3.4.1 街道绿化设计 |
3.4.2 街道照明设计 |
3.4.3 街道家具设计 |
3.4.4 路面铺装设计 |
3.5 建筑修补的手法分析 |
3.5.1 建筑外立面的设计 |
3.5.2 建筑的定位 |
3.5.3 建筑的功能置换 |
3.5.4 建筑结构和内部空间的修补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修补”理念下的武汉市中山大道历史街区城市设计实践 |
4.1 汉口的城市发展历程与背景分析 |
4.1.1 萌芽期 |
4.1.2 发展期 |
4.1.3 鼎盛期 |
4.2 汉口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
4.2.1 街巷格局的变化 |
4.2.2 空间形态的发展 |
4.2.3 城市中心的转移 |
4.3 中山大道历史街区发展潜质分析 |
4.3.1 街道风貌特色多样 |
4.3.2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
4.3.3 沿线商业繁荣 |
4.3.4 空间路网肌理独特 |
4.3.5 老城区交通改造的新契机 |
4.4 中山大道历史街区现状问题分析 |
4.4.1 功能业态较为低端 |
4.4.2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不足 |
4.4.3 空间肌理破坏严重 |
4.4.4 绿化空间不足 |
4.4.5 交通和市政设施不完善 |
4.5 区域整体风貌肌理的修补 |
4.5.1 明确改造的定位、原则和目标 |
4.5.2 协调街区与周边整体风貌和肌理 |
4.5.3 提升街区功能业态 |
4.6 公共空间的修补 |
4.6.1 保持传统空间尺度 |
4.6.2 创造宜人空间环境 |
4.6.3 展示城市历史文化 |
4.7 交通系统的织补 |
4.7.1 分段进行道路设计 |
4.7.2 改善街区公共交通 |
4.7.3 优化步行交通系统 |
4.7.4 完善街区静态交通 |
4.7.5 调整区域交通路网 |
4.8 景观环境的修复 |
4.8.1 打造三段景观风貌 |
4.8.2 增加街区景观绿化 |
4.8.3 统一街头环境小品 |
4.9 建筑的修整 |
4.9.1 建筑分类改造 |
4.9.2 建筑外立面整治 |
4.9.3 建筑功能置换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全面而细致的前期调查是城市设计的基础 |
5.1.2 用全局而立体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 |
5.1.3 对建筑、景观、空间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补 |
5.1.4 完善公共交通及步行空间 |
5.1.5 积极引导街区和建筑功能的置换和提升 |
5.1.6 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应立足长远,有机、持续地发展 |
5.1.7 具体城市设计方法需根据街区现实情况而定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政治漩涡中的北京总商会研究(1916-193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史料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北京总商会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北京经济从繁荣到萧条 |
一、北京繁荣的商业经济 |
二、迁都之争与经济凋敝 |
第二节 北京总商会的发展演变 |
一、扩充会员及发展困境 |
二、商会会长及王文典改革 |
三、商会选举及风波 |
小结 |
第二章 战争与动荡中的北京总商会 |
第一节 商会的和平运动 |
一、1918年的和平运动 |
二、直皖战争时商会的和平运动 |
三、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商会对和平的呼吁 |
第二节 战争的危害 |
一、商业萧条 |
二、交通梗阻 |
三、金融恐慌 |
四、民众畸形心理的形成 |
五、勒款与兵劫 |
第三节 战争中商会的应对 |
一、调节民食 |
二、维持金融,筹集军费 |
三、禁止军队入城与武装自卫 |
第四节 战争善后 |
一、慰劳军队 |
二、救济难民 |
三、国民裁兵运动 |
第五节 动荡政局与铜元票危机 |
一、军警索饷与政治逼宫 |
二、铜元票危机 |
小结 |
第三章 革命与反革命对垒中的北京总商会 |
第一节 首都革命 |
一、政变之初的北京总商会 |
二、反军阀与反帝运动的高涨 |
第二节 奉系执掌北京 |
一、治安会维持政局 |
二、军用票问题 |
第三节 奉系败退与国民党入主北京 |
一、总商会参加治安维持会及维持金融 |
二、鲍毓麟离京 |
三、欢迎革命军 |
四、总商会向国民政府靠拢 |
五、商民协会与总商会的合作与冲突 |
小结 |
第四章 从反日滑向亲日的北京总商会 |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与福州事件 |
一、五四时期的反日运动 |
二、福州事件 |
第二节 五卅运动中的北京总商会 |
一、援助沪案运动的兴起 |
二、沪案后总商会的应对 |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商会的反日运动 |
一、商会与抗日救国会的冲突 |
二、商会与抗日救国会的合作 |
三、商会募款支持抗战 |
第四节 七七事变后的商会 |
一、慰劳前方将士 |
二、稳粮价,办平粜 |
三、救济难民 |
四、参加地方维持会后的活动 |
五、刺刀下商会的沉沦 |
小结 |
第五章 纳税与抗捐 |
第一节 警饷问题 |
一、反对警捐 |
二、反对四项加一捐 |
第二节 奢侈税问题 |
一、奢侈税的初步交涉 |
二、总商会拒绝缴纳奢侈税 |
三、筹集乐捐 |
四、乐捐缴款方式之争 |
五、奢侈税的废除 |
第三节 废除崇文门税关运动 |
一、崇文门税关对商业的危害 |
二、废崇运动的兴起 |
三、废崇成功 |
小结 |
结语 |
一、北京商人与“商战” |
二、北京总商会对利益的追求 |
三、民族主义下北京总商会的艰难抉择 |
四、捐税:商会与政府关系的另一种透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8)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数据和信息技术背景下,城市生活日新月异 |
1.1.2 全民旅游休闲时代,城市空间问题凸显 |
1.1.3 新时期人文地理学出现了新趋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案例地、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5.1 案例地 |
1.5.2 研究区域 |
1.5.3 数据来源 |
2 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有关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影响的讨论 |
2.1.1 国外的探讨 |
2.1.2 国内的探讨 |
2.2 国内外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进展 |
2.2.1 城市使用者时空行为研究 |
2.2.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
2.2.3 城市规划应用探索 |
2.3 国内外城市旅游空间研究进展 |
2.3.1 城市旅游空间的理论探讨 |
2.3.2 城市旅游供应要素的空间分异研究 |
2.3.3 城市旅游流空间结构的讨论 |
2.4 研究述评 |
2.4.1 国内外有关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影响的讨论述评 |
2.4.2 国内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述评 |
2.4.3 国内外城市旅游空间研究述评 |
3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大数据 |
3.1.2 城市旅游 |
3.1.3 旅游空间 |
3.2 理论基础 |
3.2.1 空间生产理论 |
3.2.2 区位理论 |
3.2.3 旅游系统理论 |
3.2.4 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 |
4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 |
4.1 基于POI的旅游供应要素空间识别 |
4.1.1 数据与方法 |
4.1.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
4.2 基于百度地图热力图的人群高密度区空间识别 |
4.2.1 数据与方法 |
4.2.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
4.3 基于网络游记的游客流动空间识别 |
4.3.1 数据与方法 |
4.3.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
4.3.3 流动方式识别 |
4.4 识别结果综合叠加 |
4.4.1 武汉旅游基础空间 |
4.4.2 武汉旅游核心空间 |
4.4.3 武汉旅游潜力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评价 |
5.1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评价 |
5.1.1 数据来源、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5.1.2 结果分析 |
5.2 基于实时交通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可达性评价 |
5.2.1 数据与方法 |
5.2.2 结果分析 |
5.3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综合评价 |
5.3.1 旅游空间等级 |
5.3.2 旅游空间分布模型 |
5.3.3 旅游空间流动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优化 |
6.1 旅游基础空间的拓展 |
6.1.1 以长江、东湖为空间拓展介质,开拓滨水旅游空间 |
6.1.2 以武珞路为发展轴线,开拓城市休闲旅游空间 |
6.1.3 以徐东商圈、王家湾商圈为基础,培育本地游憩空间 |
6.2 旅游核心空间的提升 |
6.2.1 江南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
6.2.2 江北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
6.2.3 东湖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
6.2.4 光谷旅游核心组团的提升策略 |
6.3 旅游潜力空间的激活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
7.1.1 城市旅游空间呈现基础——核心——潜力三个层级 |
7.1.2 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格局呈现片状聚集与线形延伸并存的特征 |
7.1.3 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与评价是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有效抓手 |
7.1.4 城市旅游空间的异化与反异化是有效的“主客共享”机制 |
7.1.5 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共同需求满足是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 |
7.1.6 大数据是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市政”一词的释义与发展 |
1.3.2 苏州古城与“苏州市” |
1.4 研究范围与时间跨度 |
1.4.1 研究范围 |
1.4.2 时间跨度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近代苏州城市史相关研究 |
1.6.2 近代苏州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
1.6.3 近代苏州城市规划史相关研究 |
2 苏州城市近代化以前的空间特征 |
2.1 宋朝以前的苏州城市空间特征 |
2.1.1 城市选址 |
2.1.2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2.2 宋元时期的苏州城市空间特征 |
2.2.1 《平江图》与城市空间结构 |
2.2.2 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关系 |
2.3 明朝至晚清前的苏州城市空间特征 |
2.3.1 子城的破坏与重建尝试 |
2.3.2 京杭运河苏州城区段改道与城外商业的扩展 |
2.3.3 城市空间总体特征 |
2.4 小结 |
3 苏州近代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 |
3.1 历史地图甄选与处理 |
3.1.1 历史地图甄选 |
3.1.2 历史地图处理 |
3.2 晚清至民国前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 |
3.2.1 1880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2.2 1906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3 民国建立至苏州筹备设市期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3.1 1914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3.2 1921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3.3 1927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4 苏州筹备设市至日军占领苏州初期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4.1 1931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4.2 1938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5 日军占领苏州中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5.1 1940年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5.2 1949年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6 主要空间形态特征提取及其影响分析 |
3.6.1 近代建筑 |
3.6.2 近代马路 |
3.6.3 铁路 |
3.6.4 城墙(城门) |
3.7 小结 |
4 苏州城市道路的近代化改良与生长 |
4.1 制度章程 |
4.1.1 历版道路整顿章程的内容 |
4.1.2 历版道路整顿章程的变化 |
4.1.3 历版道路整顿章程的实施影响分析 |
4.2 工程技术 |
4.2.1 熊希龄的城内街改造设想 |
4.2.2 辟门筑路大计划 |
4.2.3 《苏州工务计划设想》中的街道改造计划 |
4.3 主体方式 |
4.3.1 官方推动 |
4.3.2 商民及团体推动 |
4.3.3 官民合作推动 |
4.4 城市建设相关大事件 |
4.4.1 设立租界 |
4.4.2 东南交通周览会 |
4.4.3 新生活运动 |
4.5 小结 |
5 苏州城市中心的近代化确立与巩固 |
5.1 决定城市结构的三种功能空间变动特征 |
5.1.1 政治功能转换的新空间 |
5.1.2 宗教功能转换的新空间 |
5.1.3 消费功能转换的新空间 |
5.2 观前街区域的近代化建设与改造 |
5.2.1 整理观前街的缘起 |
5.2.2 《玄妙观整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5.2.3 《修正整理玄妙观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5.3 王废基区域的近代化建设与改造 |
5.3.1 公共体育场与五卅路的改造 |
5.3.2 文化休闲与住宅建筑的点状建设 |
5.3.3 市中心区设计与设立行政区的尝试 |
5.4 东西中市的近代化建设与改造 |
5.4.1 拆除阊门城楼套城 |
5.4.2 严恩柞改造东西中市的设想 |
5.4.3 《繁荣东西中市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1.1 近代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梳理 |
6.1.2 近代苏州城市规划相关文件梳理 |
6.1.3 城市结构形成稳固的思考 |
6.2 进一步的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索引 |
作者简历 |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研究回顾 |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
一、 清末新政简介 |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发展教育论 |
二、 振兴实业论 |
三、 改革政治论 |
四、 传统文化论 |
五、 外交形势论 |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无奈的抉择 |
三、 冷静的纠偏 |
四、 未尽的结局 |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
一、 世界政局变化 |
二、 国内军阀混战 |
三、 各类主义纷呈 |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
一、 作者队伍概况 |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
六、 杂志内容特色 |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
二、 栏目变化分析 |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
四、 启示 |
附表十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三月的租界》疏解(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D]. 周辰. 苏州大学, 2020(06)
- [2]民用燃料业与上海社会1926-1949[D]. 刘柠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D]. 吴勇. 重庆大学, 2012(05)
- [4]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D]. 郭彦军.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5]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D]. 徐晓楚.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1)
- [6]“城市修补”理念下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手法研究 ——以武汉市中山大道历史街区为例[D]. 余独清.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7]政治漩涡中的北京总商会研究(1916-1938)[D]. 张淑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8]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D]. 王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过程研究[D]. 孙国卿. 浙江大学, 2020(02)
-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