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气化铁路站用牵引变压器的过载能力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学[1](1992)在《电气化铁路站用牵引变压器的过载能力问题》文中认为根据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负载存在幅度变化大、过载系数高、周期变化频繁和陡变等特点,已提出电气化铁路站用牵引变压器两条典型负载曲线。本文试图按照给出的负载曲线,计算牵引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升和绕组绝缘的相对寿命损失,并讨论了牵引变压器过载能力问题。
宁玉宝[2](2016)在《大型冲击性负载对电网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冲击负载是指具有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突变特征的负载,大型冲击负载是指接入系统电压等级高、功率变化幅度大、功率变化频度高的冲击负载,其主要负荷特性包括功率冲击特性、非线性特性和三相不对称特性。随着工业现代化及电力电子能量变换技术广泛应用,各类广义冲击负载大量投产,在实现节能增效的同时,其引起的公用电网电能质量问题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包括:有功不平衡引起的频率偏差和电网资产利用率低;无功不平衡与波动引起的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线损增大;谐波引起的电力设备非线性故障和功率损耗;负序电压引起的电机发热和运行不稳定等。目前,在我国影响而最大的冲击负载为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论文重点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大型冲击负载的负荷特性、对公用电网的影响、接入系统设计和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以宝钢150t交流电弧炉为例,研究交流电弧炉运行功率建模方法、交流电弧炉对电网的冲击特性及补偿装置控制功能的测试评估技术;以张家港地区电弧炉冲击负荷群为例,研究电弧炉负荷群对公用电网影响评估和接入系统技术;以宁杭高铁湖熟牵引站为例,研究电气化铁路负荷特性建模与仿真、测试评估和电气化铁路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开展基于FCM模糊聚类算法的冲击负载分类方法研究。由于冲击负载种类繁多,负荷特性、接入电压、PCC点容量、有功冲击和无功冲击等不尽相同,其电能质量评估方法、系统设计优化和综合治理措施也各具特点,为探求冲击负载普遍规律,应用FCM模糊聚类算法,根据实测的PCC点容量、有功冲击和无功冲击,提出了将冲击负载划分为大型冲击负载和中型冲击负载的分类方法,得出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是最具代表性大型冲击负载,为后续建模、接入系统计算和仿真、电能质量评估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2)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建模研究。交流电弧炉炼钢产品方案和工艺流程复杂,电气化铁路运输方案、牵引供电、列车运行控制、运营调度等流程也十分复杂,须深入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的影响机理。根据交流电弧炉系统组成、工艺流程、供电技术条件和实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行功率计算的电弧阻抗模型,模型精度高,可优化电极控制,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耐材和电极损耗,以及对电网的冲击影响;根据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其用电特性,建立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荷特性的通用模型,由牵引变压器、牵引整流器、牵引逆变器和牵引电机等若干子模型组成,为进一步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预评估和测试评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预评估和测试评估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用电均具有冲击性、非线性、不平衡等共性特点,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同时对电网电能质量也会造成重大影响和污染,涉及供配用电多方位多层次交互作用和交互影响,须深入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预评估方法。基于小干扰暂态稳定三个阶段对系统变化进行理论分析,运用系统方法,依据电网和冲击负载特性等资料,运用PSASP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和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冲击负载对电压波动、电压闪变、谐波、三相不平衡、有功冲击电能质量指标进行系统预评估的方法,并应用江苏省电能质量监测平台提供的电能质量指标和曲线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模型和预评估算法的有效性,为后续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和测试评估奠定了基础。(4)开展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冲击负载聚类分析结果,遵循分层分区、协同治理策略,提出了冲击负载接入电压等级选择优化方案,为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条件。研究了集群冲击负载与敏感负载解耦隔离供电治理方案,以张家港地区集群冲击负载接入电网为例,将电弧炉冲击负荷群由500kV电压等级供电,由于群组叠加效应,减少了总干扰量,使治理成本下降,并有效地实现了与敏感电力用户的解耦和隔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电弧炉群接入500kV电网在国际上属于首例。针对电气化铁路机车合闸冲击励磁涌流大和开关器件切换引起的高次谐波问题,提出在自动过分相装置前增设准同期控制装置,增加接触网侧电压相角判据,使励磁涌流减少50%以上,投资仅为动态补偿装置的0.2%;提出在牵引变电站装设“RPC+高通滤波器”,有效解决牵引供电系统功率冲击和高次谐波放大问题,从而建立了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关键技术。
王娥[3](2019)在《110kV节能型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研发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铁路牵引变压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对铁路变压器的节能要求也就越来越高。110kV节能型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采用优质硅钢片卷绕而成,制造简单、耗材少,大大降低了铁耗和空载电流值,并且合理计算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型号,容量利用率能达到100%,变压器的平均负载率明显提高,是电力系统降损节能的首选节能变压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乃至全球首台110kV节能型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研发设计,完成了其结构及电磁优化设计。首先,分析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原理,对其重要部分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简述。采用最优化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变压器设计中几个重要的基本参数,包括铁心及空载参数、短路阻抗、线圈温升等,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其次,对变压器非正常运行过程:短路及过负荷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计算。(1)变压器承受短路的能力:利用解析法分别对安匝平衡、短路电动力、导线应力及短路热稳定性进行计算、校验。(2)过负荷温升计算:运用了指数方程法对对变压器过负荷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绘制了相应的的过负荷温升限值曲线;设计了过负荷温升计算程序,并利用此程序对本方案变压器需满足的过负荷曲线进行了计算,绘制出负荷温度曲线图。然后,用Ansoft 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变压器的绝缘仿真,校验绝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按此优化设计方案制成成品,试验均合格并挂网运行,验证了本研发设计的节能性、准确性及安全性。
吴羽生[4](2011)在《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与容量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针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来说,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大,主要负载为交直交型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速度高、功率因数高等特点,这对电气化铁路所需的大量电气设备,尤其是牵引变压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牵引负荷的波动性使得牵引变压器必须具有高过载能力,为了节省牵引变压器容量,提高牵引变压器的容量利用率,研究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牵引负荷过程的典型负荷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温升计算和寿命损失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实际的高速铁路AT供电方式牵引网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全并联复线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研究牵引网正常运行时负荷在牵引变压器绕组的分配情况,从而得到不同行车密度下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通过对郑西客运专线实测牵引负荷曲线的分析,验证了本文所采用的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本文对比分析了IEC和IEEE标准中关于变压器寿命损失的计算方法,对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和郑西客运专线实测负荷曲线进行温升和寿命损失分析,讨论各种行车密度下牵引负荷对变压器温升和寿命损失的影响。同时,以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绕组温升和寿命损失为约束条件,对牵引变压器容量进行优化,分析牵引变压器寿命损失与绕组温升值的匹配问题,以及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与实际负荷的匹配问题,使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有据可依。
王杰文[5](2004)在《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的建模、仿真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牵引变压器是牵引变电所最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它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牵引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通过研究牵引负荷得到建立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若干实际变电所的一天24小时负荷电流、电压数据进行记录整理,作为实际负荷过程。在实际牵引负荷过程及其统计规律的基础上,对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进行温升计算以及寿命分析,建立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 研究的方法是:利用IEC354《油浸式变压器负荷导则》中温升计算公式建立变压器温升和寿命损失模型,从数理统计出发,用概率分布的观点,在实测负荷的基础上,寻找一条合理的典型负荷曲线,使之能够正确反映变压器运行的实际状况,同时通过计算得到牵引变压器绕组的最热点温升曲线和寿命损失。 本文通过统计大量的实测数据,计算得到了一些典型参数,并与书本上的经验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验证了部分既有的典型负荷曲线的最热点温升,并对德阳、江油、太白、乌江、永川五个变电所实际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主要分析了变压器运行的经济合理性以及提高变压器实际容量利用率的可行性方法。 本文利用Delphi6.0开发了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仿真软件Tyloca1.0,Tyloca1.0有可视化程度高、用户界面友好、输出结果详细明了等特点,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基础工具。
李群湛[6](2014)在《论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既有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换相接入电力系统不同,提出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即在同一电力系统内实现电气化铁路无分相的同相贯通供电系统.本文讨论了与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相关的三项关键技术:一是牵引变电所采用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治理负序,取消变电所出口处的分相;二是新型双边供电技术,取消分区所处的分相,减小均衡电流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同时,调整功率因数,保证牵引网电压水平;三是牵引网分段供电与测控技术,将供电臂适当分段,运用同步测量技术,更准确、更及时地判别故障类型与部位,并把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围内.文章还说明了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刘让雄[7](2017)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大修设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气化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举足轻重。牵引供电系统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设备,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周期性修理制度。大修作为周期性修理的一种重要修程,主要立足于对既有设备进行修理和局部更新以恢复与提高既有设备功能,属于维持性简单再生产。基于这一传统功能定位,大修改造往往是点多量小次数多,设计与改造往往解决的是设备局部性的一些问题,难以实现牵引供电系统的整体优化。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运输设备大修、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管理的历史演变入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大修、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三者的功能定位与管理的异同及相互的联系;研究了我国进入大修改造期的电气化铁路总体概况,分析了铁路局牵引供电系统大修管理的基本流程、大修技术标准及要求;以沪昆铁路株(洲)大(龙)段牵引供电系统大修改造为例,研究了该段铁路的大修改造方案与管理模式;从优选牵引变压器的接线、合理确定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推广带回流线直供全并联供电方式、优化牵引变电所馈线侧防雷方式、改进牵引回流系统与提高接触网防雷水平6个方面,分析了沪昆铁路株大段大修改造方案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了大修功能的新观点和大修管理的新流程,同时也从这6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大修设计的相关技术措施。随着牵引供电系统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推陈出新,设备维修体制由传统的周期修向少维修、免维修和状态修过渡,并逐步实行“寿命管理”,传统的大修功能定位急待更新。我国有近1.6万公里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设备等待大修,研究改进与完善大修管理,优化大修设计,这对促进系统设备整体性能的不断优化,提高设备大修质量与大修综合效益,无疑将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李帅兵[8](2018)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牵引变压器绝缘老化特征提取与状态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高速和重载铁路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高速铁路在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牵引变压器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为实时掌握其运行状态,除日常定、巡检和预防性试验外,大量在线监测系统装设并投运。如何利用监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并结合相关试验测试与大数据分析技术,从中提取有效反映牵引变压器绝缘老化和故障的特征,实现其状态的评估、诊断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本文首先开展了绝缘纸加速老化试验,采集了不同老化阶段的绝缘纸微观图像,引入纹理分析技术构造了不同纹理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技术从中提取了反映绝缘纸老化的特征量,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纹理特征与绝缘纸聚合度的对应关系。基于监督和半监督学习的验证结果表明,纹理特征可对变压器绝缘老化状态有效表征,基于光学图像的纹理分析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无损检测方法,为采用图像大数据分析实现变压器老化状态评估提供了技术参考。然后,根据变压器的各种状态检测信息和统计数据,基于Bayesian网络与信息融合理论,参照IEEE故障树模型,构建了用于牵引变压器老化状态评估的多层Bayesian网络模型;提出采用状态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确定网络数据层各指标的先验概率,采用PCA并结合专家经验确定Bayesian网络的条件概率表和联合概率分布。该模型在有效利用牵引变压器各种状态检/监测数据的同时,不仅以概率型健康指数实现了其健康状态评估,而且可利用状态检测大数据对其视在寿命进行计算。同时,采用大数据清洗技术,对牵引变压器绝缘状态监测大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进行了故障诊断,在此过程中,发现样本数据不均衡或同一样本不同维度数值数量级差别大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为此,一方面提出了采用合成少数类过抽样技术均衡样本数据分布,并利用反正切变换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另一方面提出了采用自适应极限学习机,利用其对任意非线性函数的强拟合能力进行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改善待诊断数据的结构并可有效避免诊断过程中的过拟合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最后,针对传统IEEE/IEC模型、动力学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在变压器剩余使用寿命(RUL)计算过程中过于依赖油温和绝缘纸聚合度数据,难以实现RUL一步乃至多步预测的不足,提出采用非线性状态方程表征变压器绝缘老化的动态过程,以不同状态检测数据为观测变量,结合IEEE/IEC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构建了测量方程,从而建立了用于牵引变压器RUL预测的状态空间模型,并采用粒子滤波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现场实测数据和试验模拟数据均验证了该模型用于RUL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易运军,吴利仁,文潍生,郭欲平[9](1997)在《牵引变压器的容量及其过负载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牵引变压器的各种容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牵引变压器运行工作原理的理论分析,论证了YN,d11接线牵引变压器的铭牌容量应该比其结构容量低一个容量等级。根据典型负载曲线,推荐一种合理选用变压器额定容量的方法,试算了变压器在对称和不对称运行条件下绕组热点温升和统组绝缘的相对寿命损失,对比了这两种情况下变压器过载能力的差异。
张子学[10](1994)在《电气化铁路站用牵引变压器损耗比问题》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牵引变压器供电系统负载率偏低的特点,牵引变压器选择合理损耗比尤为重要,本文试从有功损耗、无功损耗的观点出发,既考虑到负载率偏低的因素,又注意到运行效率最高的可能、提出牵引变压器合理损耗比的途径和建议。
二、电气化铁路站用牵引变压器的过载能力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气化铁路站用牵引变压器的过载能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电气化铁路站用牵引变压器的过载能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牵引供电系统负载特点 |
1. 负载幅度变化大 |
2. 负载过载系数高 |
3. 负载周期变化频繁 |
4. 负载陡变 |
三、牵引变压器负载曲线 |
四、牵引变压器过载能力问题 |
1.SFY—40000/110牵引变压器额定温升实测值(ONAF) |
2. 稳态和暂态绕组热点温升计算公式 |
3. 变压器绕组绝缘的相对寿命损失 |
五、牵引变压器过载能力讨论 |
(2)大型冲击性负载对电网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词汇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大型冲击负载发展概况 |
1.1.2 大型冲击负载的负荷特性及对电网的影响 |
1.1.3 开展大型冲击性负载研究的必要性 |
1.2 冲击性负载研究现状 |
1.3 冲击负载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冲击负载关键技术和难点 |
1.4.1 建模和接入系统仿真 |
1.4.2 测试评估技术 |
1.4.3 综合治理系统优化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基于FCM模糊聚类算法的冲击负载分类研究 |
2.1 引言 |
2.2 冲击负载分类方法 |
2.3 模糊集合描述及其基本原理 |
2.3.1 模糊集合描述 |
2.3.2 模糊集合相关定理 |
2.3.3 模糊集合模糊等价关系 |
2.4 模糊聚类方法分析原理 |
2.4.1 数据标准化 |
2.4.2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
2.4.3 模糊聚类方法分析 |
2.5 冲击负载模糊聚类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流电弧炉冲击负载接入系统与影响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交流电弧炉系统描述 |
3.3 交流电弧炉冲击特性及负荷建模研究 |
3.3.1 交流电弧炉冲击特性 |
3.3.2 交流电弧炉负荷建模 |
3.4 交流电弧炉冲击影响评估及治理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3.4.1 理论基础 |
3.4.2 研究方法 |
3.5 交流电弧炉冲击负荷系统计算和仿真 |
3.5.1 接入系统相关技术 |
3.5.2 冲击负载电能质量评估体系与限值计算 |
3.5.3 接入系统与冲击影响评估仿真计算 |
3.6 交流电弧炉冲击负荷测试评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接入系统与影响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气化铁路系统描述 |
4.3 电气化铁路冲击特性及负荷建模研究 |
4.3.1 电气化铁路冲击特性 |
4.3.2 电气化铁路负荷建模 |
4.4 电气化铁路冲击影响评估及治理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4.5 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荷系统计算和仿真 |
4.5.1 接入系统相关技术 |
4.5.2 电气化铁路接入系统与冲击影响评估仿真计算 |
4.6 电气化铁路测试评估关键技术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冲击负载综合治理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聚类分析在冲击负载接入电压等级选择优化中的应用 |
5.3 集群冲击负载与敏感负载解耦隔离供电治理方案研究 |
5.4 电气化铁路冲击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
5.4.1 准同期控制装置在电铁冲击控制中的应用 |
5.4.2 动态补偿装置在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110kV节能型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研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110kV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结构设计 |
2.1 性能优点 |
2.2 接线原理 |
2.3 卷铁心结构设计 |
2.3.1 卷铁心材料 |
2.3.2 卷铁心结构及特殊工艺 |
2.3.3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的其他重要部分的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110kV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基本参数的设计计算 |
3.1 卷铁心及空载参数计算 |
3.2 阻抗电压计算 |
3.2.1 阻抗电压的计算方法 |
3.2.2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阻抗电压计算 |
3.3 温升计算 |
3.3.1 温升计算方法 |
3.3.2 变压器模型温升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110kV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非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性能分析计算 |
4.1 耐受短路能力 |
4.1.1 安匝平衡计算 |
4.1.2 短路电动力计算 |
4.1.3 短路的热效应校核 |
4.2 过负荷能力 |
4.2.1 过负荷温升计算 |
4.2.2 过负荷温升计算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110kV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绝缘仿真 |
5.1 模型建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工频电压下的电压分布 |
5.2.2 工频电压下的电场分布 |
5.2.3 雷电全波电压下的电压分布 |
5.2.4 雷电全波电压下的电场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 |
附录 |
附录A 型式试验合格证书及试验数据 |
(4)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与容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
2.1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概况 |
2.1.1 牵引供电系统结构 |
2.1.2 牵引供电系统主变压器接线形式 |
2.2 牵引供电系统负荷特性 |
2.2.1 普速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特性 |
2.2.2 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特性 |
2.3 我国现有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 |
3.1 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 |
3.1.1 牵引变压器仿真模型 |
3.1.2 自耦变压器仿真模型 |
3.1.3 牵引网仿真模型 |
3.1.4 电力机车模型 |
3.2 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 |
3.2.1 列车追踪时间大于6min |
3.2.2 列车追踪时间为3min |
3.3 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实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牵引变压器温升和寿命损失计算 |
4.1 牵引变压器温升计算模型 |
4.1.1 变压器的稳定温升计算 |
4.1.2 变压器的暂态温升计算 |
4.2 牵引变压器寿命损失计算模型 |
4.2.1 IEC标准变压器寿命损失计算 |
4.2.2 IEEE标准变压器寿命损失计算 |
4.3 典型负荷曲线的温升和寿命损失计算 |
4.3.1 列车追踪时间大于6min |
4.3.2 列车追踪时间为3min |
4.4 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温升和寿命损失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温升效应的牵引变压器容量优化 |
5.1 牵引变压器容量优化方式 |
5.2 基于典型负荷曲线的牵引变压器容量优化 |
5.3 基于实测负荷曲线的牵引变压器容量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实践 |
(5)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的建模、仿真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1.4 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第2章 牵引负荷基本理论 |
2.1 牵引变压器负荷特性 |
2.2 牵引变电所负荷过程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牵引变压器温升模型 |
3.1 牵引变电所 |
3.1.1 三相YNd11接线牵引变电所 |
3.1.2 当量平衡变压器的牵引变电所 |
3.1.3 斯科特(Scott)接线牵引变电所 |
3.1.4 一般接线电气量之间的关系 |
3.2 变压器温升计算 |
3.3 变压器冷却方式 |
第4章 基于统计规律的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 |
4.1 典型负荷曲线的确定原则与步骤 |
4.2 紧密运行情况 |
4.3 非紧密运行情况 |
4.4 典型负荷曲线的温升计算 |
4.5 现有典型负荷曲线的温升计算 |
第5章 变压器日寿命损失计算 |
5.1 影响变压器寿命的因素 |
5.2 牵引变压器寿命损失计算原理 |
5.3 典型负荷曲线的寿命损失计算 |
5.4 实际牵引变压器寿命损失的计算 |
5.5 实际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优化 |
5.5.1 牵引变压器额定容量降低对容量优化的影响 |
5.5.2 牵引变压器接线方式对容量优化的影响 |
5.6 典型负荷曲线寿命损失等效 |
第6章 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仿真软件Tyloca1.0 |
6.1 开发环境介绍 |
6.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 |
6.1.2 关系数据库简介 |
6.1.3 Delphi 6.0简介 |
6.2 软件Tyloca1.0开发 |
6.2.1 Tyloca1.0软件特点 |
6.2.2 Tyloca1.0的结构 |
6.2.3 Tyloca1.0的用户界面 |
6.2.4 Tyloca1.0的软件功能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今后的工作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实践 |
附录: 德阳、江油、太白、乌江、永川数据数理统计表 |
(6)论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牵引变电所的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 |
1.1 组合式同相供电方案 |
1.2 牵引变压器和同相补偿装置的容量计算 |
1.3 设计方法与步骤 |
2 新型双边供电技术 |
2.1 等效电路 |
2.2 均衡电流 |
2.3 电压损失 |
3 牵引网分段供电与状态测控技术 |
3.1 带电列车位置与运行状态辨识 |
3.2 故障潮流符号值与牵引网故障辨识 |
4 系统与其经济性、可靠性 |
5 结束语 |
(7)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大修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气化铁路大修改造任务繁重 |
1.1.2 大修设计有待优化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牵引供电系统大修管理现状 |
2.1 铁路运输设备大修、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管理 |
2.1.1 铁路运输设备大修管理 |
2.1.2 铁路运输设备更新改造管理 |
2.1.3 铁路基本建设管理 |
2.1.4 大修、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管理综述 |
2.2 牵引供电系统大修现状 |
2.2.1 进入大修期的电气化铁路概况 |
2.2.2 “九五”前期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技术特点 |
2.3 牵引供电系统大修管理实践 |
2.3.1 大修管理基本流程 |
2.3.2 大修技术标准及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沪昆铁路株大段牵引供电系统大修改造 |
3.1 株大段牵引供电系统概况 |
3.1.1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
3.1.2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技术标准 |
3.2 株大段牵引供电系统大修改造方案 |
3.2.1 牵引变电所大修改造 |
3.2.2 接触网系统大修改造 |
3.3 大修改造的管理模式 |
3.3.1 大修改造计划的提出 |
3.3.2 大修改造设计 |
3.3.3 大修建设管理模式 |
3.4 解决的主要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修设计的优化对策 |
4.1 优选牵引变压器接线类型 |
4.1.1 几种不同接线牵引变压器的特点分析 |
4.1.2 不同接线牵引变压器经济性能比较 |
4.1.3 牵引变压器接线类型的优选策略 |
4.2 合理确定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 |
4.2.1 确定安装容量的一般方法 |
4.2.2 新晃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计算与分析 |
4.2.3 优化安装容量需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 |
4.3 推广带回流线直供全并联供电方式 |
4.4 优化牵引变电所馈线侧的防雷方式 |
4.5 改进牵引回流系统 |
4.6 提高接触网防雷水平 |
4.6.1 雷电对接触网的影响及危害 |
4.6.2 接触网防雷现状与提高防雷水平的措施 |
4.7 优化大修设计的对策 |
4.7.1 大修设计的现状分析 |
4.7.2 大修设计的优化对策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8)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牵引变压器绝缘老化特征提取与状态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 |
1.1.2 牵引变压器状态监测技术持续进步 |
1.1.3 牵引变压器运维可靠性需求不断提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绝缘老化与故障特征提取研究 |
1.2.2 变压器绝缘老化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
1.2.3 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1.2.4 牵引变压器绝缘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牵引变压器绝缘纸老化特征提取 |
2.1 牵引变压器绝缘老化机理 |
2.1.1 绝缘纸结构特点及组成 |
2.1.2 绝缘纸老化机理 |
2.2 绝缘纸老化试验与图像采集 |
2.2.1 绝缘纸加速老化试验 |
2.2.2 图像采集与绝缘纸性能测试 |
2.3 基于纹理分析的绝缘纸老化特征提取 |
2.3.1 灰度共生矩阵与纹理特征 |
2.3.2 绝缘纸老化图像处理 |
2.3.3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绝缘纸纹理特征提取 |
2.4 纹理特征的有效性验证 |
2.4.1 基于监督式/半监督式方法的分类验证 |
2.4.2 基于纹理特征的绝缘纸老化预测 |
2.4.3 讨论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概率图模型的牵引变压器老化状态评估 |
3.1 贝叶斯网络与贝叶斯信息融合 |
3.1.1 贝叶斯网络 |
3.1.2 贝叶斯推理与信息融合 |
3.2 基于信息融合的牵引变压器状态评估贝叶斯网络 |
3.2.1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 |
3.2.2 先验概率的确定 |
3.2.3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专家经验的网络变量赋权 |
3.2.4 贝叶斯信任网络条件概率表的确定 |
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牵引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 |
3.3.1 算例分析一 |
3.3.2 算例分析二 |
3.3.3 讨论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极限学习机的牵引变压器故障诊断 |
4.1 牵引变压器状态监测数据预处理 |
4.1.1 在线监测大数据清洗 |
4.1.2 数据归一化处理 |
4.2 基于ANN和 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2.1 训练与测试数据 |
4.2.2 诊断结果分析 |
4.3 基于自适应极限学习机的牵引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 |
4.3.1 自适应极限学习机 |
4.3.2 基于反正切变化的数据预处理 |
4.3.3 实例验证与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牵引变压器绝缘寿命预测 |
5.1 变压器绝缘寿命计算方法 |
5.1.1 牵引变压器绝缘老化与剩余使用寿命 |
5.1.2 IEEE/IEC模型 |
5.1.3 动力学模型 |
5.2 粒子滤波和状态空间模型 |
5.2.1 牵引变压器剩余使用寿命的数学表达 |
5.2.2 基于粒子滤波的状态空间方程求解 |
5.3 牵引变压器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 |
5.3.1 状态空间模型Ⅰ——以聚合度为观测变量 |
5.3.2 状态空间模型Ⅱ——以呋喃或CO2/CO为观测变量 |
5.3.3 状态空间模型Ⅲ——以介质损耗因数为观测变量 |
5.4 算例分析 |
5.4.1 算例Ⅰ——单相配电变压器的预测结果 |
5.4.2 算例Ⅱ——不同容量电力变压器的预测结果 |
5.4.3 算例Ⅲ——单相芯式原型变压器的预测结果 |
5.4.4 讨论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电气化铁路站用牵引变压器的过载能力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气化铁路站用牵引变压器的过载能力问题[J]. 张子学. 变压器, 1992(01)
- [2]大型冲击性负载对电网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D]. 宁玉宝. 东南大学, 2016(01)
- [3]110kV节能型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研发设计[D]. 王娥.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与容量优化研究[D]. 吴羽生.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5]牵引变压器典型负荷曲线的建模、仿真与应用[D]. 王杰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04(04)
- [6]论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 李群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4(04)
- [7]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大修设计优化研究[D]. 刘让雄.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4)
- [8]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牵引变压器绝缘老化特征提取与状态诊断研究[D]. 李帅兵.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9]牵引变压器的容量及其过负载能力[J]. 易运军,吴利仁,文潍生,郭欲平. 电气化铁道, 1997(04)
- [10]电气化铁路站用牵引变压器损耗比问题[J]. 张子学. 变压器, 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