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令人忧虑的“应试教育”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左群英[1](2010)在《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从儿童经历的同情故事出发,以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儿童生活中的同情现象和儿童对同情的体验进行了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儿童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可能遭遇和同情相关的情境,儿童对同情的体验是非常复杂的,其行为表现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虽然很难对儿童的同情现状下一个悲观或乐观的结论,但儿童的同情正面临日益失落的趋势和危机,这和普遍旁观的社会现象、学校应试教育下的竞争主义环境密切相关,然而教育者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却很少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即使面对处于不幸中的人出于各种原因最终选择拒绝或逃避帮助,但在其内心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份“恻隐之心”。因此可以推断:同情具有群体的共性,这种共性存在某种起源。同情起源于一种社会本能,这是人类和一些高级动物所共有的,是通过达尔文所谓的“自然选择”所获得的。但人类的同情因为道德的进化在量和质两个方面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前者表现为同情范围的扩大,后者表现为同情在道德价值上的提升。历史地看,人类的同情在其广泛性和深刻性方面总体上说是不断进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现实的个体都必然地富有同情心并乐于助人。同情能否朝着道德的方向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并表现出稳定的、一贯的道德品质特征。道德品质由心理结构和行为结构组成,前者包括情感、认识和意志,后者则是个体的行为表现。道德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贯性是相对的,在生理因素、文化因素和个体实践的交互作用下会不断产生变化和重新整合。此外,同情一般而言是一个褒义词,但在现实生活中,同情在很多情况下却被赋予贬义的感情色彩,同情至少要包含仁爱、节制、勇敢和公正这四种基本德性才说得上是道德的,这也是儿童拒绝同情和不会同情的原因之一儿童的同情只有在文化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获得道德意义上的发展。但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对儿童同情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因此儿童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虽然广义而言教育一般分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但社会教育基本处于自在状态,教育主体相对抽象而模糊,教育内容很少经过选择和组织,其影响的道德性很有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校是社会的专门教育机构,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具有三大特性:在教育阶段上,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上,家庭教育是基于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具有特殊的情感性;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家庭教育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教育”,具有自然性和情境性。因此,家庭教育对儿童同情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实际情况是,家庭教育在实践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去道德化”现象,这固然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社会原因,但家庭德育研究的边缘化导致对家庭教育实践指导不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家庭教育的非制度化是目前家庭德育研究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但绝不是合理的原因。儿童相当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理应肩负起让儿童学会同情的重要使命。学校应该以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对现行的学校教育进行改革。首先,教育的角色应该被合理的定位。教育和耕种具有天然的联系,正如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培育一样,儿童的同情发展也离不开教育,教育有责任把儿童引向一种美好的、符合道德的方向。另一方面,农民只能努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优质的生长条件,但不能违反规律地“拔苗助长”;儿童同情发展的实质是以情感发展为中心的生命实践过程,教育只是为儿童的同情发展提供支持性的条件。因此,教育要实现两方面的转向:在道德发展观上,要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在道德学习观上,要由认知中心论转向情感中心论。其次,关心是教育的一种内涵规定。具有道德意义并富于成效的同情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以“关心”为基础的关系。同情作为一种关心关系,包含同情者和被同情者两个基本的主体要素:出于关心的同情者总是会对被同情者的处境、需要和感受进行“严肃的考虑”;被同情者对同情者的关心和同情也应给予某种方式的回应。同情关系中的这两个主体要素不是固定的,任何人都可能在此时成为同情者,在彼时成为被同情者。教育儿童学会关心和同情,要求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敏感的同情者,用真诚的态度去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处境困难、需要帮助的儿童,并在榜样示范的基础上,利用“对话”、“实践”和“证实”等途径培养儿童的同情。此外,为了建立和维持基于关心的同情关系,教师还要教育儿童懂得感恩和宽容,学会“以德报德”和“以直报怨”。最后,教育应该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这首先意味着“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育要关注儿童活生生的生命实践活动,同时教育自身也应该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创造性实践。趋乐避苦是生命的一种本性,如果德育带给儿童的主要是一种负担和痛苦,同情绝不会被儿童内化为一种美好的情感和自觉的行为习惯;但教育不能蜕变为拒绝痛苦“入场”的“快乐大本营”,而应该充分利用苦难的教育价值,引导儿童理性的认识并切身的体验优先选择同情利他的快乐比优先选择纯粹利己的快乐于人于己都会更加快乐这一道理。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的第二层含义是自然教育。《老子》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表面看具有“反道德主义”的思想倾向,但其实质是为了批判打着“道德”旗号但却违反自然之道的“伪道德”,它提倡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对矫正目前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道德教育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陈墨[2](2014)在《试论开展口述历史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文中认为口述历史即广义的人类经验,也是一种求知方法,且是教育及教育学的资源。在没有文字典籍的时代,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全靠口口相传;有了文字、知识典籍和学校,口述历史仍是多数家庭教育子弟的普通教材教法。在学校体制中,现代口述历史作业实践作为一项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儿童少年了解父母、家庭、邻里及社区的历史,同时可以让儿童少年接触实际社会生活,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并训练社交能力、对话能力、倾听能力、观察能力。口述历史在大学教育中,既可以作为专业教育的辅助学科,也可以作为通识教育的一种常规手段。大学设立口述历史学专业系科,不仅可以指导大学生通过口述历史认知社会和人生的实践,更能推进口述历史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在网络信息时代,人类个体记忆库可以作为社会化教育资源:每个有困惑或好奇心的人,都可以在别人的人生故事里,了解和学习他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存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对人类个体记忆库的数据资源挖掘,可以找到影响人类心智的更多要素及其不同的序列结构,从而让教育学研究立足于真正的大数据,洞察人类成长与发展天机。
周小李[3](2012)在《马克思教育观视域下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教育观的最终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皈依。如何改变当前我国“红红火火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做应试教育”的现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教育界,而且是整个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马克思没有关于教育学的专门着作,其着作的中译本也极少出现“素质”一词,但其教育哲学观、教育价值观、全面教育观、教育知行观中蕴含了丰富的素质教育思想,能为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指明正确的基本价值取向,提供立论基石和理论支撑,乃至框架内容。从马克思教育观中吸取营养,探究人的素质内涵、发展目标、结构体系与实现条件和路径,对构建和倡导更为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首先,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教育观的历史渊源、理论背景与演绎路径的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分析,揭示马克思的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全面教育观和教育知行观及其丰富内涵,将马克思的素质教育观概括为:教育目标和功能上体现为“两促”——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教育内容和对象上体现为“两全”——全面教育和全民教育;教育途径上体现为“两结合”——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主旨上要实现“一确证”——人的自由个性。其次,探究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指导地位的确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零星式、广泛式和结合式地传播,马克思教育观也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其传播的基本特点是背景的多元性、接受的选择性、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关性、传播的间接性和实践的革命性。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马克思教育观最终在新中国教育中确立了指导地位,并取得了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其中就有毛泽东的素质教育思想。再次,提出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是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一大新成果。我国素质教育理论源于马克思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系列观点和论断,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教育的目标和主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素质教育实现的根本途径等。在马克思教育观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的几届领导人对中国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构建了包括素质教育的立足点、目标、基石、关键、灵魂、重点、手段等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在本质上坚持了马克思教育观,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运行机制,对马克思教育观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最后,针对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整体上显示出的人们对之把握的迷惘与自信的缺失,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素质、素质教育的概念作出新解读,并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面教育、个性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辨析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关于人的素质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一方面,构想了一个立体的素质教育逻辑结构框架,该框架将人的素质分为三类九种。第一类为提升个体生命品质的素质;第二类为提升个体适应与改造自然的素质;第三类为个体适应与改造社会的素质。每一大类之下又分九种素质。其中,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学习和创新素质贯穿于这三大类素质之中。身体心理素质是每个个体素质发展的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个体素质发展的灵魂,学习和创新素质是个体素质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设置权重赋值,构建了以能力与奉献为导向、以发展与激励为主线、师生共同参与的一套新的二元三级三段学生素质教育测评方法体系。构想一个立体的素质教育逻辑结构框架和一套新的学生素质教育测评方法体系,这是文章的落脚点,也是一大亮点和创新。总之,本文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人性论的角度对马克思教育观及马克思素质教育观进行了梳理,建构了马克思素质教育观的逻辑结构,对马克思关于人的素质及素质教育思想给予新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当代中国素质教育与马克思教育观之间的关系,提出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是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新成果的论断。并在剖析当前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新的学生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和测评方法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李香玲[4](2017)在《网络舆情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的发展普及,每个高中生都是一名手持“麦克风”的“公民记者”,他们可通过这支“麦克风”在网络上自由发声,成为网络舆情的信息源发布群体和影响受众。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越发激烈,社会问题越发凸显。高中生作为中国网民的主力军和网络评论意愿和信任程度较高的网络新生代群体,容易受到负面网络舆情的不良影响,进而引发生理、心理问题,甚至产生网络失范行为和网络犯罪行为。因此,网络舆情作为影响高中生身心成长和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应该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地带。关注和重视网络舆情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原因剖析的基础上探求充分利用网络舆情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并努力提高创新路径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指导性以实现培养学生媒介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者在新时代下不容迟缓的新任务。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探究网络舆情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网络舆情定义、网络舆情特征和高中生心理特征的分析和两者契合点的阐述,挖掘网络舆情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德育的作用,以及通过对比分析正面和负面网络舆情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证网络舆情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重要性。第三部分是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探析网络舆情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经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教育观念落后,缺乏教育目标和教育评价的多样;教育内容陈旧,缺乏网络舆情教育的嵌入;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网络舆情分析引导能力;学生道德观念淡化,缺乏网络的指导和教育的连续性。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教育主体认知存在偏差,创新精神不足;政治学科地位动荡,学科不受重视;教师媒介素养不高,能力培训空缺;社会大环境的冲击,消极网络文化的腐蚀等。第四部分是网络舆情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在实地调研和实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结合网络舆情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衔接”四大方面展开创新性教育,提出了在新课标和新时代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和生活教育”三大教育目标,并围绕这三大目标的实现初步构建了“教师网络舆情工作室、班级网络舆情兴趣小组、学生网络舆情社团”三位一体的学校网络舆情教育应对系统,试图在该系统体系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内和校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媒介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以更好地培养高中生这一批网络新生代人才。
陈勇[5](2019)在《语文教学需夯实语文基础——从国民语文素养的隐忧谈起》文中研究说明语文基础薄弱是近年来国民语文素养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训练的忽视,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和内容杂糅,遮蔽了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根本目的任务;教学的浮泛,挤压了扎实的训练;应试语文的盛行,掩盖了生活语文。提高国民语文素养,打牢语文基础是关键,这需要厘清语文课程性质,进一步明确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扎扎实实进行语文训练,同时,正确发挥语文考试评价的导向功能,使应试语文向生活语文转轨。
谷力[6](2002)在《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文中认为本文共分两个部分。上篇为理论篇,下篇为实践个案篇。 本文开篇首先诠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从是什么、为什么、改什么、怎么改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揭示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和实践过程全貌。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社会学理论给现代课堂的社会功能、组织结构、空间结构、人际互动、知识的整合等带来了新的改革视角;本章从社会学观点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动力、阻力、文化冲突和组织形式;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是冲突的,改革实践要使两者达成和谐化。 教育学与经济学具有不同的观点与视角。经济学的投资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人的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过程。教学质量就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水平;教学效率就是教学的“多快好省”;教育学的观点认为,教学是真正人的教学。人道主义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的质量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建构知识结构的水平。教学效率是学生认识达到最近发展区的进步与发展状况。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需要实现经济学的现实原则与教育学的理想原则的和谐统一。 理论研究部分还从课堂教学改革的历时性、价值层面、心理层面、行为层面、管理层面及其关系层面、知识层面、程序层面、评价层面、问题辩证观等全面探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冲突与和谐问题。其宗旨在于阐述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理论----冲突与和谐理论。 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冲突,对教学矛盾的冲突认识失衡、实践错位是造成改革实践问题的关键原因。冲突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特征,实然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文化对传统教育文化的排斥与否定,应然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应该是对矛盾的多样化冲突的扬弃、和谐。改革的实践,将克服一切偏颇、片面、极端、失衡、失和的状态,最终将走向和谐的境界。和谐是改革实践的最高境界。在实现和谐要达到全面、平衡、和谐等三个层次,经过观念和谐化、实践的纠偏、实践的和谐化三个基本阶段。“人的发展”是贯穿于实现和谐及整个改革实践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改革将是长期的,将不断从片面走向全面、极端走向平衡,和谐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 下篇回顾了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的近二十年的历程,总结、分析、评价了该市在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成绩、经验与问题。试图从实践领域映证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冲突与和谐的理论。
谭小军[7](2018)在《数字时代全民阅读立法研究》文中指出着名教育家、新教育倡导者朱永新常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而精神力量对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鉴于阅读对国民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用立法来进行干预与保障。我国也于2013年启动全民阅读的国家立法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出台。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国民数字化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纸质阅读率,并呈加速上扬的趋势。数字技术给全民阅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同时,给全民阅读立法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我国全民阅读立法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是社会对全民阅读立法效果的质疑,另一方面是现实实践对全民阅读立法的强烈呼唤。这一矛盾的缘起在于我国的全民阅读立法研究刚刚起步,该领域又是一个教育学、传播学、图书情报学、法学等交叉学科,学界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导致全民阅读立法缺乏系统理论支撑和指导,出现立法重资源推广而轻教育培养、重宣示倡导而轻政府责任、重效率而轻效果等方向性错误。本研究以阅读权为研究起点,认为全民阅读立法的正当性在于公民阅读权。另外,从全民阅读的本质属性来看,全民阅读是国家为提高公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民教育活动,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构成部分。所以,全民阅读的教育属性决定了立法的范式应遵循教育立法而非文化立法。本研究以数字时代为背景,将全民阅读立法放在数字时代媒介技术对阅读生态的机遇与挑战的维度下进行审视。凯文·凯利指出,人类正在进入“屏读时代”。媒介技术给阅读生态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其机遇主要有:提升阅读主体的兴趣,促进阅读平等、自由,丰富阅读资源,创新阅读推广模式,重塑阅读环境等;其挑战主要有:过多浅显化阅读影响读者思想深度,信息过载、信息污染,版权环境、网络监管等。通过背景分析,把握立法的时代语境。研究框架分为背景分析、理论建构、问题梳理、原因反思、对策建议五个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为背景分析。研究者通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历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数字时代全民阅读的现状与趋势。通多历年调查数据比对发现,传统纸质图书阅读量和阅读率较低,国民整体阅读情况不乐观;数字化阅读率增势迅猛,国民阅读呈融合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技术给阅读生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章为理论建构。从法学、公共管理学、教育技术学寻找理论渊源。其主要包括阅读权理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促进型立法理论和协同教育理论。通过对阅读权渊源及内涵阐释,认为阅读权是全民阅读立法的正当性基础,在数字化环境下,阅读权与国家教育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表现出冲突与平衡的关系;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强调全民阅读立法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体现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征;结合促进型立法理论,认为全民阅读立法除对政府主体和公益性事业单位主体应设定基本的强制性义务和责任之外,对其他非政府主体应以促进和激励为主,并强调责任的多元化;结合协同教育理论,认为全民阅读立法中应建立各主体协同配合的全民阅读推广机制。第三章为现状审视。在考察国外阅读立法历史与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者运用政策文本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等对全民阅读立法的国家和地方共七个法律文本进行文本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全民阅读立法存在法律层级低、可操作性不强、领导机构缺位、组织机构错位、学校阅读教育制度缺失、监督制度不力、政府责任虚化、不能适应数字时代终身学习的需求等问题。第四章为原因反思。从经济、文化、教育、媒介技术、法律五个方面综合分析存在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全民阅读立法必须认清阅读权教育属性的法理性质,立足基本国情,制定适合数字时代终身学习发展需求的全民阅读法律规范。第五章为对策建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立法定位、技术优化、制度完善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并结合教育信息化2.0时代发展需求,从公益性数字阅读平台、数字化阅读资源、公益性数字阅读版权、数字化阅读素养教育等方面建构了数字化阅读保障制度。数字时代,必须重新审视数字技术对于全民阅读的影响,作为顶层设计的国家立法,必须把握数字技术对全民阅读的机遇与挑战,顺应历史潮流,利用技术的力量推动全民阅读,并制定相关制度减少其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部适应社会需求的良法。希望能通过本研究能有助于全民阅读立法的完善,促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助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杜长印[8](2008)在《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文中提出素质教育即创新教育,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21世纪的时代要求。近几年来,全党全社会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历史原因,不能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在教学实践中偏离教育原旨,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对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作一粗浅的探讨。
喻坚[9](2011)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校园兴奋剂问题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实施,对我国校园兴奋剂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校园兴奋剂有不断扩展蔓延的趋势,应引起教育界的高度警惕。同时认为产生校园兴奋剂现象的根源是:考试压力,分数压力巨大;学生身体素质令人担忧;学生诚信意识、公平竞争精神缺失;体育加试监管制度的不完善,药品管理存在严重漏洞;青少年本人缺乏自身的保护意识;未能全面开展兴奋剂检测。为此,提出:加强对青少年的反兴奋剂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反校园兴奋剂的立法工作;加强兴奋剂监测,加大处罚力度及其相关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高考、中考体育制度;不断完善体育加试的监管制度和药品管理;在高考、中考体育加试中开展兴奋剂的检测等几点对策。
王长乐[10](2000)在《自主性德育论》文中研究说明这是一本着力探讨学校道德教育思想的学术着作。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学校德育理论的学习和思考,依据自己的教育实践体验和对现实学校德育状况的分析和反思,提出了自主性德育的命题。本书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自主性德育的基本观念和精神主旨进行了自恰性确定;对自主性德育依据的思想基础——中外历史上哲学层面的自主性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倡导和实施自主性德育的社会原因及背景进行了详尽地陈述;对自主性德育的理论形态、活动机制、活动要素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对自主性德育的意义及理论价值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基本上形成了自主性德育的理论框架。自主性德育相对于“上施下效”的传统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超越性和进步性,其中内含了自由、正义、理性、文明、真诚、关爱、责权统一等现代德育内容,其精神主旨要求学校德育必须是“真的”德育、理性的德育、道德的德育、自由的德育,从而为学校德育预设了具有现代性质的理论基础。自主性德育在实践层面上的德育活动机制建设思想,以及对学校德育要素进行革新的观点,为德育思想进步和模式的转换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自主性德育理论作为对学校德育理论进行纵向推动的德育理论,其理论建构具有前瞻性、超越性和预设性,其思想新颖而慎密,对于我国的学校德育理论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令人忧虑的“应试教育”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令人忧虑的“应试教育”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兼我的研究目的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 我的研究目的 |
三、核心概念说明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思考 |
(二) 基本操作 |
五、内容结构及创新之处 |
(一) 内容结构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直观现象 |
第一章 儿童同情的失落:未来社会的现实危机 |
一、同情:儿童生活中一个普遍而又被忽视的现象 |
二、儿童同情面面观 |
(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
(二) "残缺"的同情 |
三、儿童同情的失落:一种"正在进行时" |
第二章 普遍旁观:儿童同情失落的社会陷阱 |
一、普遍旁观:一种令人忧虑的社会现象 |
二、普遍旁观的原因透视 |
(一) 消费主义时代中的道德冷漠 |
(二) "苦难饱和"后的"同情疲劳" |
(三) "道德恐慌"与信任危机 |
三、普遍旁观的道德审视 |
第三章 竞争主义的幽灵:学校教育的"落井下石" |
一、"应试教育"中的考试竞争 |
二、竞争主义下的"弱势群体" |
三、竞争主义:儿童同情发展的"隐形杀手" |
第二部分 追问本质 |
第四章 同情的群体起源和进化 |
一、同情的生物性起源 |
(一) 社会本能:同情的起源 |
(二) 社会本能的自然选择进化历程 |
二、同情的道德进化 |
(一) 同情范围的扩大 |
(二) 道德价值的提升 |
三、复杂的人性 |
第五章 儿童同情的个体发展 |
一、同情的结构性要素 |
(一) 同情情感 |
(二) 同情认识 |
(三) 同情意志 |
(四) 同情行为 |
二、儿童同情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 生理因素 |
(二) 文化因素 |
(三) 个体实践因素 |
第六章 同情的"感情色彩"和基本德性 |
一、同情的"感情色彩" |
二、同情的基本德性 |
(一) 仁爱 |
(二) 节制 |
(三) 勇敢 |
(四) 公正 |
第三部分 教育何为 |
第七章 家庭教育:儿童同情成长的摇篮 |
一、家庭教育的三大特性 |
(一) 在教育阶段上,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 |
(二) 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上,家庭教育具有天然的情感性 |
(三) 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家庭教育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教育" |
二、家庭德育研究的边缘化审视 |
第八章 学校教育:儿童同情发展的关键 |
一、教育即耕种:教育在儿童同情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
(一) 儿童的同情发展离不开教育 |
(二) 教育只是为儿童同情发展提供支持性的条件 |
二、教育即关心:同情教育的内涵规定 |
(一) 同情是以关心为核心的一种关系 |
(二) "仁者爱人"和"以德报德" |
三、教育即生活:同情培养的实施途径 |
(一) "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活的就是实践的 |
(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生活的就是自然的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2)试论开展口述历史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3)马克思教育观视域下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研究现状 |
0.1.1 马克思教育观的研究现状 |
0.1.2 素质教育的研究状况 |
0.1.3 马克思教育观与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现状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思路 |
0.4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教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1.1 马克思教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1.1.1 人的现实发展的紧迫要求 |
1.1.2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3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教育实践的必然产物 |
1.2 马克思教育观产生的理论渊源 |
1.2.1 血脉之源 |
1.2.2 灵魂之源 |
第二章 马克思教育观的内容与实质 |
2.1 马克思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
2.1.1 教育本质观 |
2.1.2 教育价值观 |
2.1.3 全面教育观 |
2.1.4 教育知行观 |
2.2 马克思教育观的实质 |
2.2.1 “两促”教育目的与功能 |
2.2.2 “两全”教育对象与内容 |
2.2.3 “两结合”教育途径 |
2.2.4 “一确证”教育主旨 |
第三章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
3.1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 |
3.1.1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
3.1.2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
3.2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指导地位的确立及意义 |
3.2.1 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科学含义与模式 |
3.2.2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指导地位的确立 |
3.2.3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指导地位确立的意义 |
3.3 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初见成效:毛泽东素质教育思想 |
3.3.1 教育目标实现“两改”——改造社会、改造国民 |
3.3.2 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实现“两全”——实施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 |
3.3.3 教育途径实现“两结合”——教育与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 |
3.3.4 教育方法注重“两因”——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 |
3.3.5 教育评价注重“两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是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新成果 |
4.1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
4.1.1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缘起 |
4.1.2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
4.2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
4.2.1 社会生产方式与教育 |
4.2.2 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
4.2.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4.3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
4.3.1 素质教育的立足点 |
4.3.2 素质教育的目标 |
4.3.3 素质教育的灵魂 |
4.3.4 素质教育的重点 |
4.3.5 素质教育的手段 |
4.3.6 素质教育的关键 |
4.3.7 素质教育的基石 |
4.4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对马克思教育观的新贡献 |
4.4.1 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 |
4.4.2 一套规范的运行机制 |
第五章 继续推进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
5.1 新观念:马克思教育观视域下素质教育的新解读 |
5.1.1 素质新义 |
5.1.2 素质教育新义 |
5.1.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
5.2 重内容:马克思教育观指导下素质教育体系的新构想 |
5.2.1 素质结构模型图 |
5.2.2 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新构想 |
5.3 硬制度:马克思教育观指导下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的新构想 |
5.3.1 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的指导原则 |
5.3.2 素质教育测评的目标体系 |
5.3.3 素质教育测评的方法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网络舆情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我国网民的结构特征,呈低龄化、低学历趋势 |
(二) 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呈多样化、规模化趋势 |
(三) 中学生网络评论意愿和网络信任程度,呈高过网民总体的趋势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强化政治认同 |
(二) 有利于解决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育实效 |
(三) 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方式,提升信息素养 |
(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理性精神 |
三、研究的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
五、创新之处 |
(一) 选题较前沿、新颖 |
(二) 研究方法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
(三) 研究结论注重实用价值 |
第一章 网络舆情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
(一) 网络舆情的定义 |
(二) 网络舆情的特征 |
(三)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
(四) 网络舆情的特征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相互契合 |
二、网络舆情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
(一) 网络舆情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二) 网络舆情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二章 网络舆情下高中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问卷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1) 教育观念落后,缺乏教育目标和评价的多样 |
(2) 教育内容陈旧,缺乏网络舆情教育的嵌入 |
(3) 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网络舆情分析引导能力 |
(4) 学生道德观念淡化,缺乏网络的指导和教育的衔接 |
三、原因分析 |
(一) 教育者认知存在偏差,创新精神不足 |
(二) 政治学科地位动荡,学科不受重视 |
(三) 教师媒介素养不高,能力培训空缺 |
(四) 社会大环境的冲击,消极网络文化的腐蚀 |
第三章 充分利用网络舆情,创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
一、教育观念层面的创新 |
(一) 在网络舆情中加强教育理念的提升 |
(二) 在生活情境中加强教育目标的深化 |
(三) 在教育改革中加强评价方式的完善 |
二、教育内容层面的创新 |
(一) 活用网络舆情素材,创新教学内容 |
(二) 丰富教材传统内容,开发校本课程 |
(三) 拓宽德育工作空间,开拓舆情阵地 |
三、教育形式层面的创新 |
(一) 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 |
(二) 融会贯通网络舆情教育,塑造活动型学科课堂 |
(三) 组建“网络舆情社团”,多方合作提升素养 |
四、利用网络舆情,加强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 |
(一) 加强课程上的衔接 |
(二) 加强兴趣上的衔接 |
(三) 加强能力上的衔接 |
(四) 加强教育方法上的衔接 |
(五) 加强教师人才上的衔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5)语文教学需夯实语文基础——从国民语文素养的隐忧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文基础薄弱:国民语文素养的突出问题 |
二、问题溯源: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的忽视 |
(一)杂糅的目标和内容遮蔽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任务 |
(二)浮泛的教学挤压了扎实训练 |
(三)应试语文掩盖了生活语文 |
三、加强语文基础训练,提升国民语文素养 |
(一)穿越迷雾,明确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
(二)力戒浮躁之风,扎扎实实进行语文基础训练 |
(三)调和应试语文与生活语文,培养学生真实的语文能力 |
(6)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引论: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诠释 |
一、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是什么? |
二、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
三、 课堂教学实践改什么? |
四、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
第一章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
一、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 |
二、 课堂教学改革的社会学新视角 |
三、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
四、 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冲突与和谐 |
第二章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经济学和教育学考察 |
一、 教育、教学的经济学基本观点 |
二、 课堂教学的经济学考察 |
三、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育学基本观点 |
四、 课堂教学中经济和教育实思想的冲突与差异 |
五、 现实的现实原则和教育学的理想原则的和谐统一 |
第三章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理论 |
一、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历时性考察 |
二、 现代教育价值观的考察 |
三、 心理层面的考察 |
四、 行为层面的考察 |
五、 管理层面的考察 |
六、 知识层面的考察 |
七、 程序论 |
八、 关系论 |
九、 评价论 |
十、 辩证观 |
第四章 南京市课堂教学实践20年沿革与综述 |
一、 20年改革的基本轨迹 |
二、 九十年代课堂教学的新进展 |
三、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特征 |
第五章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焦点 |
一、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
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与实践 |
三、 南京市教学改革实验的审视 |
四、 学科教学改革改革实践个案 |
第六章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 |
一、 对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本质的理想探究 |
二、 对课堂教学活动规律的实践研究 |
三、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问题与误区 |
结束语 |
附: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数字时代全民阅读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现实诉求:拯救阅读危机的客观需求 |
(二)理论呼唤:加大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的需要 |
二、概念界定 |
(一)阅读 |
(二)数字化阅读 |
(三)全民阅读 |
(四)全民阅读立法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全民阅读立法的现实背景 |
一、全民阅读的现状与趋势 |
(一)全民阅读的现状 |
(二)全民阅读的趋势 |
二、数字技术带给阅读生态的机遇与挑战 |
(一)数字时代与阅读生态概述 |
(二)数字技术带给阅读生态的机遇 |
(三)数字技术带给阅读生态的挑战 |
小结 |
第二章 全民阅读立法理论分析 |
一、阅读权 |
(一)阅读权的渊源及内涵 |
(二)阅读权的性质 |
(三)阅读权的法律结构 |
(四)数字化环境下阅读权与国家教育权的冲突与统一 |
(五)数字化环境下阅读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冲突与平衡 |
二、公共文化服务理论 |
三、促进型立法理论 |
四、协同教育理论 |
小结 |
第三章 全民阅读的立法现状审视 |
一、全民阅读立法概况 |
(一)国外全民阅读立法状况 |
(二)我国全民阅读立法历程 |
二、全民阅读立法文本分析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样本确定 |
(三)分析框架 |
(四)文本来源与收集数据说明 |
三、全民阅读立法现状分析 |
(一)全民阅读立法形式特征分析 |
(二)全民阅读立法内容特征分析 |
四、全民阅读立法存在问题 |
(一)立法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立法制度设置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全民阅读立法问题的原因反思 |
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权利保护水平 |
(一)法根源于经济基础 |
(二)权利保护依赖于政府的可支配资金 |
(三)现实物质生活条件决定阅读权的保护水平 |
二、权力导向型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下权利话语的缺失 |
(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中权利话语的缺失 |
(二)权力导向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
三、应试教育体制抑制阅读教育需求 |
(一)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学生的功利性阅读 |
(二)应试教育体制排挤学校阅读教育 |
(三)应试教育体制抑制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 |
四、媒介技术发展打破利益平衡机制 |
(一)技术与法律的互动发展 |
(二)法律对技术调整具有价值选择性 |
(三)法律对技术调整具有滞后性 |
五、法理认识不清导致立法错位 |
(一)阅读权法定化是保障其实现的前提 |
(二)保障公民阅读权是政府的义务 |
(三)阅读权的性质决定其立法定位 |
小结 |
第五章 全民阅读立法优化的建议 |
一、立法定位 |
(一)立法原则 |
(二)立法目的 |
(三)立法目标 |
(四)立法类型 |
二、立法技术优化 |
(一)立法模式 |
(二)立法体系 |
(三)立法体例 |
(四)规范设置 |
(五)立法语言 |
三、立法制度优化:适应数字时代终身学习需求 |
(一)基本制度构建与优化 |
(二)教育行政力量的回归 |
(三)数字化阅读保障制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发展 |
二、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误区 |
(一) 缺乏自觉运用先进文化的能力。 |
(二) 把素质教育等同于第二课堂。 |
三、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 |
四、我国素质教育之对策 |
(9)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校园兴奋剂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校园兴奋剂现象分析 |
2 产生校园兴奋剂现象的根源 |
2.1 考试压力、分数压力巨大,迫使学生为了多拿分而服药 |
2.2 成为分数奴隶之后的学生,身体素质令人担忧 |
2.3 学生诚信意识、公平竞争精神缺失 |
2.4 体育加试监管制度的不完善,药品管理存在严重漏洞 |
2.5 青少年本人缺乏自身的保护意识 |
2.6 未能全面开展兴奋剂检测。 |
3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控制和预防校园兴奋剂的策略 |
3.1 加强对青少年的反兴奋剂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 |
3.2 加强反校园兴奋剂的立法工作 |
3.3 加强兴奋剂监测,加大处罚力度及其相关科学研究 |
3.4 进一步完善高考、中考体育制度 |
(10)自主性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言 |
第一章 道德的自主性和自主性德育 |
第一节 自主性概说 |
第二节 道德自主性概述 |
第三节 道德的自主性呼唤自主性德育 |
第二章 自主性德育的概念确定 |
第一节 自主性德育的定义 |
第二节 自主性德育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
第三节 自主性德育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自主性德育的理论辨析 |
第五节 自主性德育与西方德育理论的关系 |
第三章 自主性德育思想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西方社会发展历史中的自主性德育思想考察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自主性德育思想考察 |
第四章 自主性德育的社会及教育进步诉求 |
第一节 当代社会全面发展对自主性德育的诉求 |
第二节 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对自主性德育的诉求 |
第三节 当代学校教育发展对自主性德育的诉求 |
第五章 自主性德育的理论形态 |
第一节 自主性德育的本质观 |
第二节 自主性德育的价值观 |
第三节 自主性德育的目的观 |
第四节 自主性德育的功能观 |
第六章 自主性德育的实践形态 |
第一节 自主性德育的活动机制 |
第二节 自主性德育活动主要要素的权利和职责 |
第三节 自主性德育活动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及其他人际关系 |
第四节 自主性德育活动中的德育课程 |
第五节 自主性德育活动的教育机制建设诉求 |
第七章 自主性德育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第一节 从灌输论到指导论 |
第二节 从独语论到对话论 |
第三节 从培养论到生成论 |
第四节 从他律论到自律论 |
第五节 从工具论到意义论 |
后记 |
主要参考书目 |
四、令人忧虑的“应试教育”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 左群英. 西南大学, 2010(08)
- [2]试论开展口述历史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J]. 陈墨. 晋阳学刊, 2014(05)
- [3]马克思教育观视域下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研究[D]. 周小李. 中南大学, 2012(03)
- [4]网络舆情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 李香玲.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7(01)
- [5]语文教学需夯实语文基础——从国民语文素养的隐忧谈起[J]. 陈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6]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D]. 谷力. 南京师范大学, 2002(02)
- [7]数字时代全民阅读立法研究[D]. 谭小军. 西南大学, 2018(01)
- [8]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J]. 杜长印. 继续教育研究, 2008(09)
- [9]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校园兴奋剂问题探析[J]. 喻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07)
- [10]自主性德育论[D]. 王长乐. 南京师范大学,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