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中国地方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

1980年代中国地方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

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浪漫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杜玉洁[1](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隋军[2](2021)在《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文中认为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主要是指以陕(北部和中部)、甘、宁、青、藏、新和内蒙古为主体的“文化西部”在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乡土小说中体现的审视并思考审美对象的思维角度。其中陕甘宁三省的创作极具代表性,可作为研究的中心。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风貌造就了西部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创作底色。在二十一世纪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中,西部乡村风貌则表现出迅速而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西部作家新的审美对象,并同文学思潮和社会思潮一起,促使西部作家进行新的审美思考和审美表达,创造出具有民俗学和传播学意义的作品。通过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可发现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至少具备三类七种审美维度。第一类为现实维度,意为面向现实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三种:一、批判现实维度,有批判传统文化和批判现代事物两个向度,倾向于在不同文化的对比中,针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式书写,饱含对西部村民的深切同情;二、实录生活维度,倾向于以客观态度回忆童年乡村、感怀女性生活和书写当下家乡,力图记录即将消失的乡村生活常态,表现家乡人在不同时代的酸甜苦辣;三、昭彰模范维度,意在刻画以西部独有的血性和刚柔相济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被作家视为模范的场景,但这些方式皆因局限性太大而成为理想。第二类为理想维度,即畅想理想世界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两种:一、点染桃源维度,倾向于选择现实中的积极因素搭建理想世界;二、创构神域维度,偏好构想超现实的积极因素并以之创造超现实的理想世界。第三类为探索维度,包括以下两种:一、引介神力维度,致力于思索并展现超现实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二、求法桃源维度,侧重于探索现实中的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三类七种审美维度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构成了审美维度的使用范例。除探索维度的两种之外,其余审美维度都具有或长或短的历史,经历过一系列的嬗变。但不论何种审美维度,背后都存在着“现实主义精神”,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色彩倾向,因为不同审美维度倾向的内容结构存在差异,不同审美维度感性和理性的强弱也有所不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作家采用的审美维度并不固定,甚至同一部作品都可能表现出多种审美维度。在不同作品中,作家的叙事技巧使用也具有多样性特征,原因为叙事技巧皆为思想表达服务,这其中又涉及到思想感情、前形式、内容、叙事材料以及叙事技巧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此同时,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又不约而同地表现出诗意性,丰富了“诗意性”的内涵。在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的过程中,同时还发现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城市与乡村、人与文化及自然环境、“精英”与群众并非绝对对立,而如同中国的多民族一般,是对立中有统一的共同体。

张挺玺[3](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付玉琪[4](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高爽[5](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王蕾[6](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认为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王行[7](2020)在《孙惠芬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孙惠芬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经验性特征,大部分作品出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情感经验和生命体验。孙惠芬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来自于自己的日记,这篇改变孙惠芬命运的作品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也规约了她的创作路线,于是孙惠芬沿着这条经验性的创作道路坚持走了下去,成为中国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纵观孙惠芬的整体创作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创作路线,她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没有走出辽南,坚持辽南故事的文学书写。孙惠芬所有的辽南故事几乎都围绕着故乡展开,十里洼、歇马山庄和上塘村都源自孙惠芬故乡山咀子的文学想象,它们共同构成了孙惠芬完整的文学故乡。孙惠芬的文学创作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文学划分依据于作家创作特征与个体经验之间的关系。在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孙惠芬利用的文学创作资源主要来自于童年故乡记忆和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也是作家心灵史的文学源头。童年经验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早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部分中国当代作家也都承认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童年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孙惠芬也曾坦言自己小说创作的念头就源于童年的经历,而创作于世纪之交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歇马山庄》正是源于对童年故乡的想象。孙惠芬的童年记忆充满了“60后”作家普遍性的苦难记忆,这种苦难感对于乡村出身的孙惠芬而言,主要表现为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贫乏,而这种苦难体验最终内化成孙惠芬的性格,进而又外化为细腻、琐碎而又悲伤的文学风格。孙惠芬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来自于她的青年生活经历。青年时代的孙惠芬充满了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心怀青少年叛逆情绪的“怨乡”情结,“逃离”乡村走进城市成为青年孙惠芬的人生理想。于是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文学“自叙传”的特征,借助小说抒发个人情感、情绪,很多作品也都取材于青年时期的真实生活经历。《小窗絮雨》《变调》《孤独者之歌》《小镇文化人》《来来去去》等小说,既是她青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她青年时代情感和经历的文学表现。进入新世纪后的孙惠芬来到了人生的中年阶段,同时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学习和写作,开始进入文学创作的“中年写作”阶段,这也是她文学创作的第三个阶段。此时的孙惠芬离开了小城庄河进入大连市文联工作,成为了真正的城里人,但是却失去了身份的自我认同,走上了“精神返乡”的文学之路。孙惠芬的“中年写作”虽然失去了“青春写作”的活力,但是却拥有了历史的厚重和思想的深度。在情感上开始由己及人,扩展了情感关注的对象,将对自我情感和心理的关注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群体。在立场上表现出鲜明的底层立场,坚定地为乡村和农民发声,尤其关注那些进城农民工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困境。孙惠芬文学创作进入第四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是《寻找张展》,这部长篇小说的出现改变了孙惠芬的文学格局,她终于开始创作关于城市和城里人的小说,开始关注城市青年的精神困境。可以说《寻找张展》是孙惠芬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通过这部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位真正完成从农民到市民身份转变的作家,这部作品也可以视之为孙惠芬文学进城的开篇之作。这部小说的出现也意味着孙惠芬终于从身体进城进入了精神进城,在精神上真正融入了城市,实现了身份的自我认同。孙惠芬这次文学进城的实验性写作,是否意味着城市文学将成为她创作的常态?还有待于我们拭目以待。孙惠芬的文学作品在人物形象、叙事和文体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特征。出身于传统乡村的孙惠芬从小就接受到来自母亲和奶奶的言传身教,从而养成了传统女性的道德品质,传统乡村的伦理道德观念已经内化为她人格特征的基本底色。因此我们可以从孙惠芬的小说中看到她的传统特征,经常以传统乡村伦理道德观念作为审美标准,表现出对乡村传统女性的欣赏和认同,正如《静坐喜床》中那位“坐床”的新嫁娘。这种价值观念最终外化为“圣母”情结,而男性的“圣母”情结最终内化为女性的自我身份认同,她们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自觉地认同了来自男性的带有压抑、强制和霸权色彩的女性角色定位,并将“圣母”形象变成女性的一种人生追求。这种“圣母”形象在《蟹子的滋味》《给我漱口盂儿》《秉德女人》等作品中大量出现,以文学的方式将家庭生活中的那些“母亲”打造成为“圣母”。但是随着孙惠芬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她开始关注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那些身处裂变中的现代农民,那些游走于城乡间的农民工,既失去了乡村的文化之“根”,又承受着来自城市的排斥,陷入身份认同的困惑。而在那些进城农民工群体中,女性农民工更是身处于社会底层的底层,她们遭受来自城市更为深刻的创伤。而农民工的大量进城造成了乡村的“空巢”,“空巢”乡村里那些留守女性既要承担丈夫离去后的劳动压力,又要承受丈夫缺席后的性压抑和性苦闷。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乡村开始出现了新的现代女性形象,她们在裂变中的乡村寻找新的生存之路。孙惠芬本是一位并不注重小说技巧的作家,但是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也养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孙惠芬的小说叙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叙事立场和叙事视角的变化而变化。作为女性作家孙惠芬小说叙事经常表现出女性叙事视角,但是却并未表现出偏执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形成了叙事立场和叙事视角的二元悖论关系。孙惠芬在乡土小说创作中坚持的底层立场,使她一直坚定地站在乡村和农民的立场上发声,在作品中则表现出一种乡村叙事视角。进城后的孙惠芬不仅拥有了城市身份,也拥有了知识分子的身份,开始以知识分子启蒙主义的文学立场观照中国乡村、关心现代农民,以城市叙事视角观察中国乡村的现代性之变。在小说文体上孙惠芬也相继做出过实验性的写作尝试,从最初的散文化乡土小说到后期的方志体小说和“非虚构写作”,孙惠芬表现出自觉的小说文体创新意识。孙惠芬的文学创作深受沈从文和萧红影响,尤其是他们文学创作中的散文化倾向,散文化小说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和文体上,还表现在艺术精神上。孙惠芬以散文体进行小说创作,经常模糊掉个体生活的真实性与文学虚构性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在小说中真假难辨。孙惠芬在长篇小说《上塘书》中采用了方志体的文体结构,方志体小说不是孙惠芬的首创,它来源于方志小说,表现出对于真实性的文学追求。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采用的是“非虚构写作”方式,以非虚构的叙事方式营造出一种真实感,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揭示出底层农民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绝望,直击“非正常死亡”及其背后隐藏的“自杀遗族”问题。以期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文学的边界,具有文学意义和价值。

李飞[8](2020)在《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跃文以他独特的文学视角占领了一席之地。以官场文学进入大众视野的王跃文突然笔锋一转,专注于土地经验和农村日常生活事件的书写,给读者带来了一部部乡土巨作。实际上,王跃文并没有单方面对乡土世界进行怀念眷顾,也没有单方面对乡土世界的落后愚昧进行批判审视,而是利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融合的创作手法,既寄予了乡土理想的浪漫乌托邦,又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对乡土社会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度的解剖。出生于湘西、生长于湘西的王跃文自然对湘西这片土地具有特殊的感情,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下,当记忆中的故土受到冲击后,文明进步的背后有作者对故乡逝去的美好传统文化的深深隐痛。本文选取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说的乡土文学并不仅仅是指严格按照起源于鲁迅笔下的以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而揭示农村、农民落后愚昧而抒发乡愁的传统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具体地讲就是还包括以农村描写为背景、有乡村人物做支撑、以农村日常生活实践为主线和以地域文化习俗为基础等创造的一切有乡土话语的小说文本。王跃文始终在理想乡土世界的脉脉温情中展现传统乡土里的真善美,又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乡土现实中挖掘乡土社会呈现出的阴暗丑陋,最后上升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作出深刻的反思;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身上肩负的重大文化历史使命将其文学推向了更高的文学价值诉求。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实践不仅丰富了他创作历程上的文学创作范畴,其创作还在乡土中国的历史上留存了无限的思想底蕴,他用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乡土社会里的种种事务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产生的变异,对其乡土文学的研究是审视乡土中国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研究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有重要的文学意义。本文运用举例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去观照王跃文笔下的典型人物性格、思想主题意蕴、思想创作动机和艺术创作手法四个不同维度的文学价值诉求。王跃文基于挖掘人性的目的而塑造了典型人物性格的代表;将怀念理想乡土之美和诟病变异乡土之丑的文化诉求作为主题;致力于构造理想乌托邦家园的精神寄托为创作动机;采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作特色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文学艺术价值。笔者以文学解读为基础研究手法,采用理性分析的视角探析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对其乡土文本进行多次研读、分析,通过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反观王跃文的乡土文学作品,结合王跃文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再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深度挖掘王跃文及其文学作品在当今的文学及社会价值。

周爱勇[9](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黄金[10](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浪漫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浪漫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概述
    第一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创作背景
        一、地理背景
        二、时代背景
        小结
    第二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涵与内容
        一、审美维度的内涵
        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容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实维度
    第一节 批判现实维度
        一、批判传统文化
        二、批判现代事物
        小结
    第二节 实录生活维度
        一、回忆童年乡村
        二、感怀女性生活
        三、摹写家乡现状
        小结
    第三节 昭彰模范维度
        一、血性侠情范式
        二、侠义守望楷模
        三、刚柔相济圭臬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想维度
    第一节 点染桃源维度
        一、勾勒理想传统
        二、展现纯美人情
        小结
    第二节 创构神域维度
        一、晕染神性时空
        二、搭建超时空神域
        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探索维度
    第一节 引介神力维度
        一、神力无奈退守
        二、探索于交错时空
        小结
    第二节 求法桃源维度
        一、诉诸修心无果
        二、受制于碎片化时空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重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第一节 文学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一、重审技巧与思想的关系
        二、审美维度的嬗变
        三、揭示感性、理性与作品色彩
        四、审美维度的体系性、作家审美的复杂性与泛化的诗意性
        小结
    第二节 社会历史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一、呼应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
        二、彰显文学的民俗学和文化传播价值
        三、昭示五组共同体
        小结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小结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一)经济“统制化”
        (二)政治社会化
        (三)新国民运动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小结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小结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一、“歌诗体”的复兴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一、平剧(京剧)改革
        二、秦腔改革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小结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小结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一、“寻根”母题探析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一、叩问存在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一、何谓“媚俗”?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孙惠芬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孙惠芬小说主题的研究
        (二)关于孙惠芬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
        (三)关于孙惠芬小说叙事策略的研究
        (四)跨领域(学科)研究以及同其它他作家比较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作家的“心灵史”与文学创作的互构
    第一节 童年、故乡与土地:作家文学创作的源泉
        一、童年记忆的文学转换
        二、文学故乡的建构和超越
        三、农民作家的土地情怀
    第二节 文学的“自叙传”:逃离故乡与初进文坛的精神困境
        一、“走出去”的执着与“走向哪里”的精神困境
        二、城市身份与乡村立场的二元关系
        三、从心灵写作到心理描写的文学转型
    第三节 “中年写作”的危机与精神还乡的痛楚
        一、作为“现象”存在的“中年写作”
        二、“中年写作”:在焦虑和沉思中走向岁月的积淀
        三、“重返故土”的精神升华与文学超越
第二章 孙惠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节 过日子:中国传统女性的“圣母”形象
        一、过日子:中国传统乡村道德伦理的养成
        二、中国传统乡村的“圣母”情结与文学的“圣母”形象
        三、走下神坛的“圣母”:中国传统女性最后的挽歌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的现代乡村女性形象
        一、留守女性的生命痛感
        二、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的新女性形象
        三、进城女性的生命之殇
    第三节 孙惠芬小说中的农民工形象
        一、成为历史景观、进入文学视野内的农民工
        二、土地的逃离和故乡的叛逆
        三、农民工的“伤痛城市”
        四、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精神徘徊
第三章 孙惠芬小说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多元化的叙事立场与位移的叙事视角
        一、小说的叙事立场与叙事视角
        二、非女权主义叙事立场下的女性叙事视角
        三、底层立场与乡村叙事视角
        四、知识分子的叙事立场与城市叙事视角
    第二节 “自语式”的文学叙事策略
        一、女性絮语式的文学自叙传
        二、传统家族意识下的“家族叙事”
        三、家庭观念与“家庭叙事”
    第三节 辽南地域文化下的“辽南叙事”
        一、辽南民风民俗与“辽南叙事”
        二、基于辽南乡村的日常生活叙事
        三、辽南鬼神文化下的“鬼神叙事”
        四、作为文学故乡的上塘与上塘叙事的延伸
第四章 孙惠芬小说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散文化乡土小说:从文体的自发到自觉
        一、散文化乡土小说的文学传统和文体传承
        二、语言的散文化和地方性
    第二节 方志体小说:从文体的自发到自觉
        一、从方志小说到方志体小说
        二、方志体小说的结构特征
        三、方志体小说的空间叙事特征
    第三节 “非虚构写作”的文体实验
        一、虚构文学的“非虚构写作”
        二、中国乡村自杀遗族的“非虚构”写作
        三、对于“底层之痛”的非虚构式呈现
        四、文学性的探讨: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三、选题的研究动态及研究现状
    四、选题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王跃文笔下的乡土人物形象
    第一节 有传统美德的仁义者形象
        一、仁爱善良的乡土代表
        二、赤诚厚道的乡土代表
    第二节 具丑陋姿态的小人形象
        一、损人利己者
        二、假公济私者
    第三节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人性变异者形象
        一、社会经济冲击下的道德滑坡倾向
        二、现代进程道路上的功利主义倾向
第二章 王跃文乡土文学的主题意蕴
    第一节 全方位展现乡土之美
        一、乡土自然美:自然环境
        二、乡土社会美:人文环境
    第二节 深入呈现乡土之丑
        一、对封闭保守的深度反思
        二、奴性顺从意识的针砭
        三、警醒当下人性的异化
    第三节 深刻反思乡土社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变
        一、乡土社会的失序
        二、传统道德的失范
        三、生命的扭曲变异
第三章 王跃文乡土文学创作的思想动机
    第一节 文化心理:知识分子对乡土的矛盾心态
        一、乡土之美——欣慰
        二、乡土之丑——隐痛
        三、乡土裂变——焦虑
    第二节 文化身份:为乡土社会立命代言
        一、传统乡土的守护者
        二、乡土社会的反思者
        三、乡土未来的探索者
    第三节 文化目标:建设美丽乡土
        一、恪守传统之美好
        二、警示现代功利计算性思维对乡土社会的破坏
        三、从美丽乡土到美丽中国:王跃文乡土审美反思的时代愿景
第四章 王跃文乡土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客观冷静的现实主义手法
        一、真实自然的细节描写
        二、多元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三、客观实存的社会空间书写
    第二节 充满诗性的浪漫主义气质
        一、乡音土语的诗性建构
        二、民俗风情间的情感交融
        三、安宁祥和的浪漫意境
    第三节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
        一、现实审视与理想憧憬的结合
        二、现代意识下的批判与赞颂
        三、原乡的现实思考与异乡的美好希冀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王跃文的乡土小说创作年表

(9)“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一) 论题的提出
        (二) 论文创新之处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一) 风景的“陌生化”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一) 《桥》的语言突围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结语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浪漫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D]. 隋军.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3]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5]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6]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孙惠芬小说创作研究[D]. 王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王跃文的乡土文学创作研究[D]. 李飞. 吉首大学, 2020(03)
  • [9]“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10]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1980年代中国地方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