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芩皮与白蜡树皮的比较研究

中药芩皮与白蜡树皮的比较研究

一、中药秦皮(花曲柳皮)与水曲柳树皮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圣国[1](1983)在《中药秦皮(花曲柳皮)与水曲柳树皮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水曲柳与常用中药秦皮是同科同属植物,是秦皮的常见伪品。是否能够代替秦皮入药,经过分析,发现水曲柳树皮不含有与秦皮(主要含有秦皮甲素及乙素)相同的有效成分,而主要含有一种6—羟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Fraxinol),不能代替秦皮入药,应视为伪品。

孙严彤[2](2004)在《长白山花曲柳和水曲柳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认为秦皮是木犀科(Oleaceae)梣属(Fraxinus)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干燥枝皮或干皮。我国药典收载的秦皮植物来源为苦枥白蜡树(P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宿柱白蜡树(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主产于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资源比较丰富。此外,民间还常以水曲柳和华山梣等其他梣属植物的树皮作为药用秦皮使用。 通过对秦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发现,秦皮主要含有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和祛痰等功效。多用于治疗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等症。长白山含有丰富的花曲柳(学名为苦枥白蜡树)和水曲柳资源,为了开发利用长白山产秦皮,我们对花曲柳和水曲柳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干燥的花曲柳和水曲柳树皮均采自吉林省长白县。分别用95%的乙醇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得浸膏。将浸膏加水溶解后过滤,滤液分别用乙醚、乙酸乙酯提取。得到乙醚层浸膏和乙酸乙酯层浸膏。各部分浸膏分别经过多次硅胶柱层析(干杜、湿柱)分离,并经过制备薄层层析、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从两种树皮中共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UV、IR和1HNMR、13CNMR及MS的解析,鉴定了其,辛8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β-谷甾醇(β-sitoststerol)(QA)、秦皮啶(fraxidin)(QB)、秦皮甲素(esculin)(QC)、秦皮素(fraxetin)(QD)、秦皮乙素(esculetin)(QH)、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白蜡树精(frax 1 nol)(QJ)、秦皮素(fraxetin)(QL)、胡萝卜昔(daueosrerol)(QK)。 白蜡树精(QJ)、秦皮素(QL)为首次从我国产的水曲柳树皮中得到。其他成分均为首次从长白山产花曲柳中鉴定得到。 进行的抗真菌初步实验证明白蜡树精(fraxin。1)(QJ)具有明显的抗真菌活性;抗钩形虫实验结果阴性。 主要鉴定数据如下:化合物QB秦皮健(fraxidin) 白色棱状晶体,mPZOO一ZOZOc。紫外灯下(365nm)呈极弱淡紫色荧光。异轻肠酸铁反应阳性,FeCL反应呈阳性,Mol ish反应阴性。 UV人。.、:2 10,255,310。 IR(KBr):3255(一OH),1694(C=0),1611,1570,1464(ArC=C),1253(C一O)。 ’:,CNMR6:.:160.8(C一2),115.2(C一3),145.3(C一4),100.8(C一5),150 .3(C一6),1 40.7(C一7),1 39.0(C一8),139.1(C一9),115.0(C一10),56.6(-OCH、),6 1 .2(一OCH、)。 ,HNMR6::6.3(H一3,IH,d,J=9.3HZ),7.9(H一4,1卜I,d,J=9.3Hz),6.8(H一5),3 .7(一OCI通:,,3H,s),3.8(一OCH;,311,5)。化合物QC秦皮甲素(eseulin) 白色针状晶体,mpZO4一206℃。紫外灯下(365nm)呈蓝色荧光。异轻肠酸铁反应阳性,尸eCI:反应呈阳性,Mo]1 Sh反应阳性。 UV入。1、:204,222,247,301,3只7。 IR(KBr):3283一3528(一OH),1707一1677(C=O),1613,1573,1508(ArC=C),1441,1304,1260,1069。化合物QD秦皮素(fraxetin)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色晶体,mp234一236“e。紫外灯下(365nm)呈黄绿色荧光。异轻肪酸铁反应阳性,FeC13反应呈阳性,Mol 1 Sh反应阴性。 UV入。.、:2 15,265,340。 IR(KBr):3341(一OH),1687(C=0),1610,1576,1509(ArC=C)。 “CNMR6。:1 6 2 .2(C一2),1 2 2.5(C一3),245.7(C一。),120.8(C一5),145 .9(C一6),1 39.9(C一7),133.5(C一8),140.0(C一9),110.9(C一10),56.7(一OCH;,)。 ,HNMR 6.、:6.2(H一3,IH,d,J=9.3HZ),7.9(十4,IH,d,J=9.3Hz),6.8(H一5),3 .8(一OCH.,3H,S)。 ESI一MS:[M+l〕‘209。化合物QH秦皮乙素(eseuletin) 淡黄色棱状晶体,。p27o一272℃。紫外灯下(365nm)显灰蓝色荧光。异轻肪酸铁反应阳性,FeCI:;反应呈阳性,Mol ish反应阴性。 UV人。.、:230,255,300,350。 IR(KBr):3329(一OH),1669(C=O),1618,1567(ArC二C),1282,1148。化合物QJ白蜡树精(fraxinol) 淡黄色晶体,mpl71一173℃。紫外灯下(365nm)呈绿色荧光。异轻肪酸铁反应阳性,FeCI:反应阳性,Mol 1 Sh反应阴性。 UV入,、:2 10,230,310。 IR(KBr):3270(一OH),1703(C=O),1620,1503(ArC==C)。 ,:,C入MR6。:2 60.9(C一2),1 12.5(C一3),139.6(C一‘),143.3(C一5),136 .0(C一6),1 53.4(C一7),95.8(C一8),148.2(C一9),107.4(C一10),57.0(一OCH3),61.8(一OCH、)。 ,HNMR6、,:6.2(H一3,IH,d,J=9,SHZ),7.9(H一4,IH,d,J=9.SHz),6.8(H一8),3 .8(一OCH;:,3H,S),3.9(一OCH:、,3H,S)。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SI一MS:化合物QL〔M+1〕‘223。秦皮素(fr以etin)黄色晶体,mp234一236℃。紫外灯下(3 65nm)呈黄绿色荧光。异轻肪酸铁反应阳性,FeCI。反应呈阳性,湘1 1 Sh反应阴性。IR(K日r):3345(一OH),1687(C=O),1610,1576,1509(ArC=C)。ESI一MS:「M十1」‘209。

孙平[3](2009)在《水曲柳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曲柳为木樨科梣属植物,其树皮具有抗炎镇痛的效应。常被作为秦皮的替代品使用,主要含香豆素类成分,其中作为秦皮药材鉴定的主要成分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差异很大,并且有些产地的水曲柳中还根本检测不到,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来衡量水曲柳的质量。本文采用HPLC法对水曲柳皮进行了含量测定,从整体上对水曲柳药材的质量进行控制,为水曲柳的开发提供质量控制标准。实验中采用HPLC法对水曲柳药材中Mandshurin的含量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样品的稳定性、重现性较好而且3批样品的相似度较高。说明该法测定结果稳定,重现性好,且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实际可行,为水曲柳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所以该方法可用于水曲柳药材的鉴定及质量评价。

陈玉娟[4](2008)在《水曲柳化学成分预测及靶向分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木犀科(Oleaceae)梣属(Fraxinus)植物水曲柳(F. Mandshurica Rupr.)皮中的化学成分及其部分成分的生物活性。以水曲柳皮中化学成分分离鉴定为载体,研究建立在预测基础上靶向分离植物未知化学成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依据水曲柳皮中次生代谢产物(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规律和代谢途径及文献报道的已知化合物,采用未知前体预测、未知次代产物预测方法和直系链预测法对水曲柳皮中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存在进行预测,并以液-质联机方法检识。依据预测的未知物结构判断其可能的理化性质,依据其理化性质判断所在的提取部位,并定向分离之。采用波谱方法鉴定未知物化学结构。采用体内外相结合方法研究水曲柳皮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从水曲柳皮中共分离出30个化合物,鉴定了24个,包括2个新化合物:Calceolarioside A-α-L-rhamnopyranoside和2,2′-(3-甲氧基-4-β-D-葡萄糖)苯基-3,3′-联氧杂环丁烷(2,2’-(3-methoxy-4-β-D-glucosyl)phenyl-3,3’- bicyclooxaetane),19个为首次从水曲柳皮中分离鉴定的未知化学成分。对水曲柳药材建立了以检测香豆素类化合物为主的指纹图谱。对其乙醇提取物和单体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水曲柳皮乙醇提取物有抗炎镇痛活性,Calceolarioside A-α-L-rhamnopyranoside有免疫抑制活性,mandshurin有抑制瘤株细胞SGC7901的作用。此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30670212)。

郭森[5](2020)在《水曲柳和鸡桑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从丰富的植物资源宝库中寻找干预、治疗代谢性疾病及慢性病的活性天然产物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系统研究了梣属植物(Fraxinus Linn.)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和桑属(Morus Linn.)植物鸡桑根(Morus australis Poir.)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代谢性疾病、慢性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肝损伤及某些癌症)的影响,以期为以上两种植物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参考。(一)水曲柳,梣属植物的主要树种之一,又称大叶梣、东北梣、白栓,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用作造林树。目前对水曲柳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因此,本文选择水曲柳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水曲柳种子的化学成分,运用柱层析色谱(硅胶、大孔树脂聚酰胺、小孔树脂MCI CHP20P、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手段,从水曲柳种子中分离得到40个化合物,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NMR、MS、UV等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包括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9个,分别是GI3、Nuzhenide、Ligstroside、Oleoside-11-methyl ester、Oleuricine A、Nicotiflorine、Jaspolyanoside、Oleopolynuzhenide A、Safghanoside G、Excelside B、Isooleonuezhenide、Lucidumoside A、Safghanoside A、Jaspolyoleoside B、10-Hydroxoleoside-7,11-dimethyl ester、GI5、Oleoside-7,11-dimethyl ester、Isolignstroside、10-Hydroxyligstroside;苯乙醇苷类化合物2个,分别是Salidroside、Osmanthuside H;香豆素类化合物2个,分别是Pimpinellin、Fraxinol;木脂素类化合物1个,8-Hydroxypinoresinol;三萜类化合物3个,分别是3β,28-Dihydroxyoleana-11,13(18)-diene、Ursolic acid、Sclerosteroid J;甾醇类化合物2个,分别β-Sitosterol、β-Daucosterin;简单酚酸类化合物2个,分别是Gallic acid、Caffeic acid;脂肪酸内酯类化合物2个,分别是AL072、Monolinolenin;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3个,分别是Cynaroside、Luteolin、Quercetin;其它类化合物4个,分别是Tyrosol、D-aromadendrane-4β,10α-diol、1-(4-hydroxy-3-methoxy)-phenyl-1,2,3-Propanetriol、Saccharide。此外,还利用GC-MS技术对水曲柳种子中油脂组分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总共鉴定出18个脂肪酸类化合物,分别是(Z,Z)-9,12-Octadecadienoic acid、(E)-9-Octadecenoic acid、Hexadecanoic acid、Methyl stearate、(Z)-11-Octadecenoic acid、18-Methylnonadecanoic acid、Tetracosanoic acid、cis-11-Eicosenoic acid、Docosanoic acid、cis-10-Heptadecenoic acid、(Z)-9-Hexadecenoic acid、14-methyl-Hexadecanoic acid、Tricosanoic acid、(Z)-9-Octadecenoic acid、Heneicosanoic acid、2-octyl-Cyclopropaneoctanoic acid、cis-10-Nonadecenoic acid、11-methyl-Octadecanoic acid,其中,(Z,Z)-9,12-Octadecadienoic acid在其脂肪酸类化合物中的相对含量最高,达到64.37%。2.系统研究了水曲柳叶子中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鉴定了21个化合物,包括香豆素类化合物5个,分别是Fraxetin、Esculetin、Dimethylfraxetin、Esculin、Fraxin;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3个,分别是Oleuropein、Nuzhenide、Ligstroside;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7个,分别是Kaempferol、Quercetin、Dihydroquercetin、Catechin、Isoquercitrin、Quercitrin、Rutin;酚酸类化合物2个,分别是Chlorogenic acid、Cinnamic acid;三萜及甾醇类化合物4个,分别是β-Sitosterol、3-Oxooleanolic acid、Belulin、Belulic acid。3.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曲柳种子中19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HPLC-DAD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水曲柳种子提取物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为Nuzhenide(88.21 mg/g),含量最低的化合物为Isolignstroside(0.22 mg/g),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为181.35 mg/g。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所有被分析化合物的标准曲线在测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91,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7.52–102.28%之间,回收率的RSD(%)小于5%。4.对水曲柳种子和叶子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水曲柳种子中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特别是含有丰富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因此对水曲柳种子中27个主要化学成分体外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酪氨酸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中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值得关注的一类化合物,它们中的大部分具有显着的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其中,GI3、Jaspolyanoside、Oleopolynuzhenide A、Safghanoside G、Isooleonuezhenide、Jaspolyoleoside B和GI5的活性均强于对应的阳性对照化合物,Nuzhenide、Ligstroside、Oleoside-11-methyl ester、Oleuricine A、Nicotiflorine、Excelside B、Lucidumoside A、Safghanoside A、10-Hydroxoleoside-7,11-dimethyl ester、Oleoside-7,11-dimethyl ester和10-Hydroxyligstroside的抑制活性接近对应的阳性对照化合物,通过观察它们的结构发现,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为结构中的环烯醚萜母核数量。以上结果也提示水曲柳种子具有抗糖尿病和抗肥胖的潜力,为后续水曲柳种子系统的生物活性研究提供方向。5.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C57BL/6小鼠模型和棕榈酸诱导的Hep G2高脂细胞模型,探讨了富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水曲柳种子提取物的调节脂代谢和抗肥胖作用,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能够降低肥胖小鼠体重和体内脂肪含量,促进血脂、肝脂代谢,降低血清和肝脏中LDL、TC、TG的含量,升高血清中HDL的含量,其降脂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α蛋白表达,抑制LXR-α和SREBP-1c蛋白表达,从而上调Apo A5的表达,提高脂质代谢酶HL和LPL的活性相关;能够改善肥胖小鼠的肝损伤,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提高肝脏中抗氧化酶SOD、CAT的活力和还原型GSH的含量,并降低氧化产物MDA和NO的水平;能够改善肥胖小鼠体内的慢性炎症反应,下调炎症因子TNF-α、PGE2、IL-6的水平;可以缓解肥胖小鼠的肾损伤,降低血清中Cre、BUN、BUA的含量;小鼠肠道菌群16S r RNA基因测序及统计分析发现,水曲柳种子的摄入可以增加抗肥胖菌群(Bacteroidetes,Bacteroidia,S24-7和Allobaculum)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促肥胖菌群(Firmicutes和Dorea)的相对丰度。在细胞模型中,水曲柳种子能够促进脂肪变性Hep G2细胞脂质代谢,使细胞内脂滴数量减少,脂滴变小,并降低细胞中TG和TC的含量,清除率分别为31.15%和25.75%。6.建立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I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评价了富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水曲柳种子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并在体外L02细胞模型中验证了提取物中19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降糖活性,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强葡萄糖耐受能力和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血清胰岛素含量;能够促进糖尿病小鼠的血脂代谢,降低血清TG和TC水平;能够改善因糖尿病引起的肝损伤,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提高肝脏中抗氧化酶SOD的活力、还原型GSH的含量,并降低氧化产物MDA水平;改善因糖尿病引起的肾损伤,降低血清中Cre、BUN、BUA的含量;小鼠肠道菌群16S r RNA基因测序及统计分析发现,水曲柳种子的摄入能够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irmicute/Bacteroidetes)的比值,并显着提高糖尿病小鼠肠道内益生菌——乳酸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在L02细胞模型中,水曲柳种子提取物中19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均能够降低细胞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其中,Isooleonuezhenide活性最强,对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消耗量为71.52%,以上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的抗糖尿病作用可能归因于其中丰富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二)鸡桑,别名小叶桑,桑属(Moraceae)植物的变种之一。论文作者前期从鸡桑根中分离得到10个结构相似的桑根黄酮类以及2个茋类化合物,本文进一步挖掘了鸡桑根及以上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体外对以上12种化学成分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Morusingin L、Cudraflavone C、Austrone A、Morusin和Kuwanon H表现出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Cudraflavone C、Kuwanon C、Mulberrofuran G、Mulberrofuran F、Moracenin B、Kuwanon H、和Cathafuran B表现出较强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Morusingin L、Kuwanon C、Austrone A、Morusin、Mulberrofuran G、Mulberrofuran F、Morcin M和Cathafuran B表现出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2.探究了桑根黄酮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系Hep3b和Hep G2、乳腺癌细胞系MCF-7、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A549细胞对这些化合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细胞系。进一步的,在筛选的桑根黄酮类化合物中,Cudraflavone B、Austrone A和Morusin对A549细胞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能够显着抑制A549细胞增殖,其IC50值分别为2.237μg/m L,1.73μg/m L和2.93μg/m L,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通过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抑制,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3.建立了鸡桑根提取物的HPLC-DAD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提取物中10个主要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Moracenin B(86.51 mg/g),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92.69 mg/g,最后通过方法学验证确认了该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以保证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体内评价了鸡桑根提取物的保肝活性,结果表明:鸡桑根提取物显着降低了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和AST水平、肝脏MDA和TG的含量,并升高肝脏GSH水平,还改善了小鼠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此外,建立了CCl4诱导肝Hep G2细胞损伤模型,通过检测LDH的释放水平评价桑根黄酮类化合物的保肝活性,结果表明:10个黄酮化合物均能降低由细胞损伤引起的LDH释放水平,其中,化合物Cudraflavone B的活性最为显着,使LDH释放降低了29.68%。

二、中药秦皮(花曲柳皮)与水曲柳树皮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秦皮(花曲柳皮)与水曲柳树皮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长白山花曲柳和水曲柳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一、 前言
    1.1 国内秦皮品种资源分布
    1.2 秦皮的化学成分
    1.3 秦皮的药理学研究
    1.4 秦皮的临床应用
    1.5 长白山产秦皮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二、 化合物结构鉴定
三、 实验部分
    3.1 原料、仪器及层析条件
    3.2 提取与分离
四、 结果与讨论
五、 参考文献
附图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3)水曲柳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水曲柳研究进展
    1.2 梣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1.3 梣属植物的药理活性
    1.4 中药质量标准
    1.5 立题依据
第二章 水曲柳的提取与分离
    2.1 主要设备仪器
    2.2 材料
    2.3 水曲柳的提取
    2.4 Mandshurin的分离
    2.5 结构鉴定
    2.6 小结
第三章 质量标准研究
    3.1 主要设备仪器
    3.2 材料
    3.3 方法与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4.1 提取工艺
    4.2 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水曲柳化学成分预测及靶向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梣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1.1.1 香豆素类成分
        1.1.2 裂环环烯醚萜类
        1.1.3 酚苷类
        1.1.4 木质素类
        1.1.5 黄酮类
        1.1.6 其他类
    1.2 梣属植物的药理活性
        1.2.1 抗病原微生物
        1.2.2 抗炎镇痛作用
        1.2.3 利尿
        1.2.4 抗凝和抗过敏作用
        1.2.5 抗肿瘤作用
        1.2.6 抗氧化作用
        1.2.7 其它
    1.3 立题依据
第二章 水曲柳中未知化合物结构的预测
    2.1 方法
        2.1.1 水曲柳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预测
        2.1.2 酚苷类化合物的预测
    2.2 小结
第三章 水曲柳中化学成分研究
    3.1 仪器
    3.2 提取与分离
    3.3 结构鉴定
    3.4 小结
第四章 水曲柳指纹图谱的建立
    4.1 提取工艺
        4.1.1 仪器与试药
        4.1.2 方法与结果
    4.2 指纹图谱研究
        4.2.1 仪器与试药
        4.2.2 HPLC 分析方法的建立
        4.2.3 溶液的制备
        4.2.4 测定方法
        4.2.5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水曲柳的药理活性研究
    5.1 水曲柳镇痛抗炎活性研究
        5.1.1 实验材料
        5.1.2 方法与结果
        5.1.3 讨论
    5.2 免疫抑制活性
        5.2.1 试验方法
        5.2.2 实验结果
        5.2.3 结论
    5.3 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筛选
        5.3.1 试验方法
        5.3.2 试验结果
        5.3.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中文摘要
Abstract

(5)水曲柳和鸡桑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梣属植物概况
    1.2 梣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2.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1.2.2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1.2.3 香豆素类化合物
        1.2.4 木脂素类化合物
        1.2.5 黄酮类化合物
        1.2.6 酚酸类化合物
        1.2.7 三萜类化合物
        1.2.8 其它化合物
    1.3 梣属植物药理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1.3.1 抗氧化活性
        1.3.2 抗癌活性
        1.3.3 抗炎活性
        1.3.4 神经保护活性
        1.3.5 降压活性
        1.3.6 抗菌活性
        1.3.7 抗衰老活性
        1.3.8 抗弓形虫活性
        1.3.9 抗真菌活性
        1.3.10 抗疟疾活性
        1.3.11 其它活性
    1.4 桑属植物研究概况
    1.5 鸡桑根化学成分研究基础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1.7.1 水曲柳种子、叶子化学成分研究
        1.7.2 水曲柳种子单体化合物活性评价
        1.7.3 水曲柳种子抗肥胖活性研究
        1.7.4 水曲柳种子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1.7.5 水曲柳种子活性提取物分析方法研究
        1.7.6 鸡桑根化合物酶抑制活性、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7.7 鸡桑根及其黄酮类化合物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研究
第二章 水曲柳种子、叶子化学成分研究
    2.1 概述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1 植物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水曲柳种子的提取和分离
        2.3.2 水曲柳叶子的提取和分离
        2.3.3 水曲柳种子DCM–1组分GC–MS分析
    2.4 水曲柳种子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2.4.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4.2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4.3 香豆素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4.4 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4.5 简单酚酸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4.6 脂肪酸内酯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4.7 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4.8 其它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4.9 水曲柳种子DCM–1组分GC-MS分析结果
    2.5 水曲柳叶子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2.5.1 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5.2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5.3 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5.4 酚酸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5.5 三萜及甾体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曲柳种子HPLC-DAD分析方法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试剂、仪器、分析标准品
    3.3 实验方法
        3.3.1 HPLC-DAD分析方法
        3.3.2 供试样品溶液制备
        3.3.3 标准品溶液制备
        3.3.4 定性和定量
        3.3.5 方法学验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标准曲线及其线性
        3.4.2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3.4.3 重复性和稳定性
        3.4.4 加样回收率
        3.4.5 定量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曲柳种子单体化合物活性筛选
    4.1 概述
    4.2 实验试剂、仪器耗材、筛选化合物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及耗材
        4.2.3 筛选的化合物
    4.3 实验方法
        4.3.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4.3.2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4.3.3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4.3.4 胰脂肪酶抑制活性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酶活性筛选结果
        4.4.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4.4.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4.4.4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4.4.5 胰脂肪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曲柳种子抗肥胖活性研究
    5.1 概述
    5.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5.2.1 实验材料、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水曲柳种子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影响
        5.3.1 实验动物
        5.3.2 模型建立
        5.3.3 实验设计
        5.3.4 检测指标
        5.3.5 组织病理学检查
        5.3.6 小鼠肠道菌群16S r RNA基因测序及统计分析
        5.3.7 统计分析
    5.4 水曲柳种子对HepG2 细胞脂质堆积作用的影响
        5.4.1 细胞株
        5.4.2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5.4.3 油红O染色实验
        5.4.4 HepG2 细胞中TG和TC的测定
    5.5 结果与讨论
        5.5.1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体重的影响
        5.5.2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血清及肝脏中血脂指标的影响
        5.5.3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5.5.4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肝脏Apo A5、PPAR-α、SREBP-1c和 LXR-α蛋白的影响
        5.5.5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肝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5.5.6 小鼠肝脏及脂肪组织病理学观察
        5.5.7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肾功能的影响
        5.5.8 水曲柳种子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5.5.9 水曲柳种子对HepG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5.5.10 水曲柳种子对HepG2 细胞形态的影响
        5.5.11 水曲柳种子对HepG2 细胞中TG和TC含量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曲柳种子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6.1 概述
    6.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6.2.1 实验材料、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3 水曲柳种子对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小鼠的影响
        6.3.1 实验动物
        6.3.2 模型建立
        6.3.3 实验设计
        6.3.4 小鼠体重和血糖的测定
        6.3.5 葡萄糖耐量测定
        6.3.6 胰岛素耐量测定
        6.3.7 检测指标
        6.3.8 组织病理学检查
        6.3.9 小鼠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及统计分析
        6.3.10 统计分析
    6.4 水曲柳种子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对L02 细胞葡萄糖消耗作用的影响
        6.4.1 细胞株
        6.4.2 L02 细胞葡萄糖消耗的测定
    6.5 结果与讨论
        6.5.1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6.5.2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6.5.3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的影响
        6.5.4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的影响
        6.5.5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
        6.5.6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肝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6.5.7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肾功能的影响
        6.5.8 小鼠肝脏及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6.5.9 水曲柳种子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6.5.10 水曲柳种子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对L02细胞葡萄糖消耗作用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鸡桑根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
    7.1 概述
    7.2 实验试剂、仪器耗材、筛选化合物
        7.2.1 实验试剂
        7.2.2 实验仪器及耗材
        7.2.3 筛选的化合物
    7.3 实验方法
        7.3.1 鸡桑根化合物酶抑制活性实验
        7.3.2 鸡桑根抗癌活性实验
    7.4 鸡桑根化合物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与讨论
        7.4.1 鸡桑根化合物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
        7.4.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7.4.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7.4.4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7.5 鸡桑根黄酮对肺癌A549细胞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与讨论
        7.5.1 鸡桑根黄酮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
        7.5.2 鸡桑根黄酮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A549细胞凋亡
        7.5.3 鸡桑根黄酮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A549细胞自噬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鸡桑根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研究
    8.1 概述
    8.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8.2.1 实验材料
        8.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8.3 实验方法
        8.3.1 鸡桑根提取物中活性黄酮类分析方法建立
        8.3.2 体内动物实验
        8.3.3 体外细胞实验
    8.4 鸡桑根提取物中活性黄酮类分析方法建立结果与讨论
        8.4.1 标准曲线及其线性
        8.4.2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8.4.3 重复性和稳定性
        8.4.4 加样回收率
        8.4.5 定量结果
    8.5 鸡桑根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8.5.1 鸡桑根提取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8.5.2 鸡桑根提取物对小鼠肝匀浆中MDA、GSH和TG的影响
        8.5.3 鸡桑根提取物对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影响
        8.5.4 组织病理学检查
    8.6 鸡桑根提取物中黄酮化合物对CCl_4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影响
    8.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申请(授权)专利
致谢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教育背景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其它奖励

四、中药秦皮(花曲柳皮)与水曲柳树皮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秦皮(花曲柳皮)与水曲柳树皮的比较研究[J]. 孙圣国.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3(04)
  • [2]长白山花曲柳和水曲柳化学成分的研究[D]. 孙严彤. 吉林大学, 2004(04)
  • [3]水曲柳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D]. 孙平. 长春理工大学, 2009(02)
  • [4]水曲柳化学成分预测及靶向分离[D]. 陈玉娟. 吉林大学, 2008(11)
  • [5]水曲柳和鸡桑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郭森. 西北大学, 2020

标签:;  ;  ;  ;  

中药芩皮与白蜡树皮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