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陆地棉F_2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及其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任丹[1](2021)在《棉花不同杂交类型后代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遗传分析》文中提出
陈晨[2](2021)在《陆地棉种子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籽作为棉花的副产物,棉仁含油率可达35%~45%,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棉籽含油率更是高于内地棉区;近年来,随着加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棉籽油的需求逐渐增大,因此,对棉花种子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将有利于为南疆陆地棉种子含油率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7个陆地棉高代品种(系),按完全双列杂交(正交)的方式配制21个杂交组合,同时采用包括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在内的二倍体种子胚-细胞质-母体效应遗传模型Go CGm(2n),估算出陆地棉种子各项遗传方差、遗传率、成对性状间的相关性、遗传效应预测和杂种优势表现等。主要研究如下:1.对各节位含油率进行遗传效应分析发现:(1)不同节位存在不同的遗传效应,第5~14节位的含油率均以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其中第5和第6节位的含油率以胚互作效应为主,而第7~14节位则以母体互作效应为主。(2)各节位的遗传率分析表明,第5和第6节位的含油率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第7~14节位则以互作狭义遗传率为主,其中第8节位的总狭义遗传率较高,说明第8节位的含油率遗传稳定,易取得较好的改良效果。(3)各节位的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a115-11会明显增加杂种后代第6、8、9节位的含油率,新陆中38可增加后代第13节位的含油率,新陆中59在第6、7、9、11、12节位上都会增加它们杂种后代的含油率。2.对中部节位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进行遗传效应分析发现:(1)含油率、亚油酸含量、棕榈酸含量、壳指、仁指和毛籽指都以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其中均以母体遗传效应为主,种仁率与仁壳比则主要受遗传主效应的控制,其中胚、细胞质和母体效应占比相差不大。(2)遗传率分析表明,壳指、种仁率和仁壳比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仁指、毛籽指、含油率、亚油酸含量和棕榈酸含量以互作狭义遗传率为主。(3)遗传相关性分析表明,壳指与仁指、仁指与毛籽指的表现型和基因型都达到了显着和极显着水平的正相关;含油率与亚油酸间只存在较大的直接加性互作和母体加性互作负相关,含油率与棕榈酸,亚油酸与棕榈酸之间没有明显各项相关性;含油率与各物理性状间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存在着极显着的负相关;亚油酸与壳指间仅表现型和基因型都达到了10%显着或极显着的负相关,与仁指间以胚显性正相关为主,与毛籽指间只有10%显着的表现型正相关,与种仁率之间存在着显着或极显着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正相关,与仁壳比之间存在着显着或极显着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正相关;棕榈酸与壳指、仁指和毛籽指之间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但两者的相关性质相反,基因型为正值,但值较小,说明棕榈酸与壳指、仁指和毛籽指表现较弱的正相关,在提高壳指或仁指或毛籽指的同时,对棕榈酸含量的增加幅度不会太大,与种仁率和仁壳比之间的相关受环境影响较大,均以胚加性互作和母体加性互作正相关为主。(4)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壳指、仁指、毛籽指、种仁率、仁壳比,含油率、亚油酸含量和棕榈酸含量均以母体优势为主,且受环境的影响较大。(5)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a115-11明显降低杂种后代的含油率,亲本a115-11和新陆早62能明显降低杂种后代的壳指,在仁指方面,新陆中53和新陆早62有明显的减效作用,而a115-11则产生明显增效作用,新陆早62对降低杂种后代毛籽指效果明显,就种仁率和仁壳比而言,cm3、a115-11和新陆早62在总体上对其杂种后代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这在陆地棉高种仁率和高仁壳比育种中可以加以利用,而新陆中38和新陆中59在降低其杂种后代效果明显。
张成成[3](2021)在《茄子花色果色及相关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又名落酥、昆仑瓜,属于茄科茄属,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试验主要对茄子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质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获得茄子相关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得到茄子主要质量性状之间的遗传连锁关系,为茄子品质选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茄子株高遗传最适模型为D-0模型,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为-0.84,主基因显性效应值为-0.08,主基因显性度为0.095,BC1、BC2和F2世代对应的多基因遗传率为45.16%、75.11%和46.41%,故茄子株高性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茄子单株产量、平均果重和果形指数遗传的最适模型均为E-1模型,由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茄子分离世代中,单株产量性状和平均果重性状遗传,BC1和F2群体以主基因遗传为主,BC2群体以多基因遗传为主;果形指数性状遗传,BC2和F2世代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主基因遗传率为52.78%、98.96%。2.茄子花紫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紫色对白色是由一对基因控制。果色紫色对白色是由两对具有重叠作用的基因控制,且紫色基因具有显性上位作用。果皮紫色对绿色为显性,紫色基因对绿色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果肉绿白色对白色为显性,绿白色对白色由一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茄子果皮颜色和果肉颜色在遗传过程中存在基因互作效应,控制茄子果肉的绿白色基因对控制茄子果皮的白色基因有上位作用;茄子花色和果皮色为不完全连锁遗传,白花绿皮茄和紫花紫皮茄遗传交换值为23.6%,紫花紫皮茄和白花白皮茄遗传交换值为34.5%;茄子花色和果肉色在杂交遗传过程中符合独立遗传规律,不存在连锁关系。3.茄子可溶性蛋白含量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最适遗传模型为E-1模型,由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BC1、BC2和F2世代对应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2.64%、54.78%和92.18%;可溶性糖含量以多基因遗传为主,最适遗传模型为D-0模型,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BC1、BC2和F2世代对应的多基因遗传率为78.06%、79.95%、10.5%;粗纤维含量最适模型为B-1模型,即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陈晨,曹新川,郭伟锋,胡守林,何良荣[4](2021)在《陆地棉各节位种子油分含量的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二倍体种子胚-细胞质-母体效应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陆地棉各节位种子油分含量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14节位的胚显性效应(VDo)(除第6节位外)和细胞质效应(VC)(除第8和第10节位)均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且不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7~14节位的遗传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VGE)的控制,其方差占遗传方差总量(VG+VGE)的43.91%~69.35%;且以母体互作效应(VmE)为主,其方差分别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VGE)总方差的64.32%、24.71%、40.92%、54.31%、67.37%、57.07%、49.22%、59.90%;棉籽含油率的遗传率均以互作狭义遗传率为主,其(hGE2)分别为42.75%、51.83%、31.86%、47.35%、31.83%、42.13%、48.19%、35.70%。说明各节位油分含量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材料a115-11、新陆中38、新陆中59的部分节位可用于提高后代的油分含量。另外,亲本的大部分节位其杂种后代油分含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陆地棉种子油分含量的遗传改良不利。
郭宝生,刘素恩,赵存鹏,王兆晓,王凯辉,李丹,刘旭,杜海英,耿军义[5](2021)在《转FBP7::iaaM基因陆地棉种质冀资139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提高棉花(Gossypiumhirsutum)产量兼顾改良纤维品质是棉花育种的重要目标,而优良种质创新是品种改良的基础。FBP7::iaaM基因能够调控棉花胚珠表皮细胞IAA的含量,进而促进棉纤维发育的起始。利用含有FBP7::iaaM基因的种质IF1-1,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手段实现了目的基因向骨干亲本的转移,培育了优良陆地棉种质冀资139,并用4个不同类型的陆地棉品系对冀资139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 FBP7::iaaM基因及其调控的优良性状可以在骨干育种亲本中传递,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转FBP7::iaaM基因的冀资139具有综合性状优良、优质和高衣分等特点;纤维长度、比强度及马克隆值的遗传主要由基因加性效应控制,这为其作为骨干亲本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亮亮,张梦,郭立平,戚廷香,张学贤,唐会妮,王海林,乔秀琴,吴建勇,邢朝柱[6](2020)在《浅谈陆地棉杂种二代利用》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主要途径之一。研究表明,一些陆地棉F2仍具有明显的产量杂种优势,种子成本低廉的F2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陆地棉F2杂种优势遗传基础、优势表现以及目前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并从育种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祝德[7](2020)在《利用海陆种间染色体置换系解析棉花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地棉较窄的遗传基础限制了其遗传改良的潜力,挖掘海岛棉优异外源基因,对于改良现有陆地棉栽培品种的农艺性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海岛棉基因组在陆地棉遗传背景中的遗传效应,本研究以供体亲本海岛棉3-79与受体亲本陆地棉栽培种鄂棉22号(Emian22)组合,通过杂交与回交方法构建的棉花海陆种间染色体置换系群体为基础,结合以PCR扩增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染色体置换片段进行鉴定评估,着重分析了棉花海陆种间置换系群体产量、纤维品质、棉籽含油量等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并对群体中叶片大小突变材料进行了QTL定位,最后解析了海陆种间材料在棉籽油份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 棉花海陆种间染色体置换系遗传效应分析本研究对棉花海陆种间染色体置换系的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首先分别利用传统SSR等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SNP标记,对棉花海陆种间染色体置换系群体进行染色体导入片段鉴定。利用515个分子标记在325份材料中共检测到480个染色体置换片段,染色体置换片段总长为2695.19 c M,覆盖整个棉花基因组的78.42%,其中A亚基因组为73.73%,D亚基因组为83.33%。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仅在313份材料中检测到导入片段,共有1,211个来自海岛棉的染色体置换片段,其长度在97 kb~104.23 Mb之间,平均长度为4.43 Mb,覆盖整个棉花基因组86.11%。本研究还对置换系群体中叶型、花药开裂和光籽等异常突变表型性状的遗传位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置换系群体14个农艺性状表型进行考察,发现性状基本都表现出连续性分布,且性状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结合田间试验表型数据和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基因型数据对14个性状进行QTL检测,共检测到分布在20条染色体上的64个QTL位点,其中38个位于A亚基因组,26个位于D亚基因组,表型解释率在0.73%~14.67%之间。通过对置换系群体纤维性状的加性效应来源进行评估,发现海陆亲本的遗传背景对于纤维品质的提升均具有贡献。对纤维性状的加性效应主要来源于陆地棉亲本(35.73%),海岛棉仅贡献22.83%,在陆地棉背景中,A11染色体显示了对纤维性状较高的加性效应,在D07染色体几乎全部加性效应由陆地棉遗传背景提供。对纤维品质性状加性效应的评估,为后续充分利用海陆种间遗传背景优势资源提供了指导。2. 叶片大小性状QTL精细定位置换系群体中家系N35的叶片大小表现出超亲现象,显着大于陆地棉亲本Emian22,其在A11号染色体上携带了来自海岛棉的染色体导入片段。利用遗传连锁作图对控制叶面积的QTL进行分析,不同作图软件均在含有272个单株的初定位F2群体中均检测到位于16 Mb~17 Mb之间的主效应QTL位点。在含有2,292个单株的精细定位F2群体中,利用Win QTLcart 2.5软件与Icimapping 4.0软件均在16 Mb~17 Mb检测到控制叶片大小的QTL,结合在相同区间存在置换片段的两个家系N12和N125,最终将控制叶片面积的QTL位点界定在10.75Mb~13.75 Mb和16.57 Mb~16.66 Mb两个候选区间内。利用参考基因组注释信息与基因组织表达模式信息,在两个QTL区间内鉴定到25个候选基因,其中大多数均与植物生长激素相关。3. 棉花海陆种间棉籽油份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置换系亲本海岛棉3-79和陆地棉Emian22的棉籽含油量存在显着差异。通过对亲本材料棉籽不同发育时期(10 DPA、20 DPA、30 DPA)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在棉籽发育20 DPA时期海陆棉种基因表达出现显着差异,在进入30 DPA时期后,Emian22基因下调表达数目显着大于3-79。对棉籽发育过程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分析发现,海陆种间棉籽含油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是由包括PDHC酶类、SAD酶类、FATA酶类等基因的表达丰度差异以及持续表达的时间差异引起。此外,转录因子WRI1类、NF-YB6类和b ZIP(DPBF)类在棉籽油份合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已鉴定QTL位点候选区间和高油家系材料,鉴定到19个潜在控制棉籽含油量的候选基因,为后续进一步解析棉籽油份遗传机理提供了基础。本研究首次将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引入棉花种间染色体置换系的遗传研究中,该研究结果为将来染色体置换系的构建提供了指导作用,置换系群体农艺性状QTL位点的挖掘以及纤维品质性状加性效应来源的分析,为将来棉花海陆种间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见解与种质资源。
徐舶[8](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指出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王晓阳[9](2020)在《亚洲棉短绒的遗传研究和候选基因鉴定》文中提出棉花纤维根据其长度可以分为长绒(Lint)和短绒(Fuzz)。目前对棉花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绒的发育方面,而对短绒发育的研究鲜有报道。二倍体亚洲棉是研究纤维发育的理想模式棉种。开展亚洲棉光籽(无短绒,Fuzzless)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对理解棉花纤维发育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育种价值。本研究以215份亚洲棉自然群体以及其中的一个无短绒突变体(GA0149)及其野生型(GA0146)为材料,利用传统遗传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鉴定到控制短绒发育性状的候选基因Ga FZ,并详细地研究了Ga FZ的作用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亚洲棉光籽(无短绒)性状的遗传学分析利用55份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短绒突变体材料作为母本与同一父本材料石系亚1号分别进行杂交,获得55个F1群体,并进行光籽性状显隐性遗传分析,然后选择其中15个F1进行自交,获得相应F2群体并进一步分析光籽性状的分离规律。结果表明,37.5%的光籽材料呈显性遗传,62.5%的光籽材料为隐性遗传;GA0149和横峰铁籽材料光籽性状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常紫1号光籽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大部分材料的光籽性状均由两对基因控制,并且存在基因互作和显性上位效应,其中8份材料控制光籽性状的基因具有显性抑制作用,4份材料控制光籽性状的基因具有互补效应。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光籽性状与叶茸毛呈显着负相关,部分组合光籽与衣分呈负相关性,在一些杂交组合中光籽性状与叶面积呈正相关,与棉酚数呈负相关。(2)亚洲棉种子短绒和叶茸毛性状的GWAS分析本研究调查了215份亚洲棉自然群体的光籽和叶茸毛性状,利用群体的SNP、插入/缺失标记(Insertions and Deletions,In Dels)和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鉴定到19个与叶茸毛显着关联的SNP位点、39个与种子短绒性状显着关联的SNP位点、一个同时与叶茸毛和短绒性状显着关联的大片段的缺失(lar INDELFZ)。其中lar INDELFZ与SNP关联的最高位点(SNPFZ)重合,均位于Chr8号染色体末端约600kb的GWAS区间,说明该区间与光籽性状和叶茸毛性状密切关联。该区间共包含8个基因,与短绒性状相关联的强信号SNPFZ(-log10P=18.95,Chr08:862,509 bp)位于一个编码凯氏带膜蛋白(CASP)基因(Ga08G0117)的内含子中,而lar INDELFZ(-log10P=33.60,Chr08:~885,000 bp)则位于一个未知基因Ga08G0121(命名为:Ga FZ)的上游区域,两者距离~17Kb,群体分型结果表明lar INDELFZ标记更可能显着与叶茸毛和短绒性状相关。(3)lar INDELFZ插入片段的序列特征及其与性状的连锁关系为了明确插入片段的精确位置,在Chr8染色体的~880 kb至~903 kb区间设计了19对连续的重叠引物,以短绒突变体GA0149(包含lar INDELFZ)及其野生型GA0146(不含lar INDELFZ)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进行扩增,发现仅有SV6号引物扩增片段存在差异。随后分析发现GA0149基因组上存在一段约为6.2 kb片段的插入,并且该序列可能是由附近重复序列扩增引起。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片段与性状的连锁关系,利用GA0146和GA0149配制F2分离群体,通过PCR鉴定F2子代的插入片段有无,结合相应的光籽和叶茸毛性状,结果显示纯合光籽(无短绒):杂合光籽(无短绒):纯合毛籽(有短绒)的比例为1:2:1(卡方检验,P=0.192),表明GA0149的光籽性状为典型的显性单基因控制。而该插入片段与GA0149光籽性状紧密连锁。同时具有长片段插入的材料叶茸毛数显着少于没有长片段插入材料的叶茸毛数(P<0.0001),说明lar INDELFZ片段与两个性状均密切连锁。(4)lar INDELFZ调控Ga FZ基因表达分析为了进一步明确控制GA0149短绒发育的候选基因,通过转录组和RT-PCR分析发现,与GA0146相比,Ga08G0121(Ga FZ)在GA0149短绒起始期(+3 DPA至+5 DPA)特异高表达,而候选区间其他7个基因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表明Ga FZ可能是调控短绒发育的关键基因。同时发现在GA0146和GA0149之间,除lar INDELFZ以外,Ga FZ基因区间及其侧翼序列上还存在另外4个序列变异。Ga FZ基因上游启动子活性分析和不同长度的lar INDELFZ插入片段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实验证明,lar INDELFZ的插入可能是造成Ga FZ基因在突变体材料GA0149高表达的原因。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证明lar INDELFZ可能作为一个远端增强子来调控光籽基因Ga FZ的表达。(5)Ga FZ转基因植株表型调查分析Ga FZ是一个仅含有单个外显子而没有内含子且没有功能注释的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a FZ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上均有表达,说明该蛋白可能是穿梭蛋白。构建Ga FZ超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和棉花,表型调查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叶茸毛的发育受到了显着抑制;同时转基因棉花株系的茎毛、叶茸毛和短绒的发育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我们推测Ga FZ负调控叶茸毛和短绒的发育。(6)Ga FZ与MBW-GL2(R2R3-MYB/b HLH/WD40-GL2)系统及下游超长链脂肪酸延伸(very-long-chain fatty acid elongation,VLCFAE)途径相关基因调控关系分析对GA0149和GA0146两个材料4个纤维发育时期(0 DPA、+3 DPA、+5 DPA、+8 DPA)的胚珠和纤维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MBW-GL2系统的亚洲棉同源基因Ga WER、Ga HOX1、Ga HOX2、Ga HOX3、Ga DEL65和Ga WD40在两个材料中表达差异均不显着。另外,拟南芥同源基因At GL1、At GL3和At TTG1的m RNA转录水平在拟南芥野生型和Ga FZ超量表达株系之间差异也不显着。此外,酵母双杂交实验表明Ga FZ与MBW-GL2系统在蛋白水平上均不存在互作。GUS酶活和荧光素酶实验进一步证明,Ga FZ也不影响Ga GL2的表达。以上结果说明,在亚洲棉中,Ga FZ可能独立于MBW-GL2系统调控叶茸毛和短绒的发育。进一步分析棉花和拟南芥转录组结果发现,参与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途径(ko00062)中的关键基因3-酮脂酰-Co A合成酶(3-ketoacyl-Co A synthase,KCS)基因及蜡质、角质和软木质合成途径(ko00500)的基因在短绒突变体GA0149和Ga FZ超量表达株系中表达量显着降低。说明Ga FZ可能直接抑制了下游VLCFAE途径,进而降低角质层、软木质和蜡质的含量,负调控亚洲棉叶茸毛和短绒的发育。
冯娟娟[10](2020)在《棉花CMS-D8恢复基因Rf2定位及标记开发》文中认为棉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可以提高棉花产量,三系杂交制种是利用棉花杂种优势理想的工具。三裂棉细胞质雄性不育CMS-D8实现了三系配套,但尚未用于实践应用,且恢复基因Rf2至今未成功克隆及功能验证。本研究期望对三裂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Rf2进行定位并开发紧密连锁的InDel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缩短改良恢复系的周期,促进三裂棉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用于实践生产杂交制种,也为Rf2的分离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取得的结果主要为:1.本研究构建了1623个单株的BC1F1((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分离群体,育性调查结果显示群体内有850株可育单株、不育773株,其分离比符合1:1,表明CMS-D8育性恢复由单基因显性控制。2.采用亲本重测序,子代BSA重测序技术结合高通量SNP基因分型把Rf2初步定位于D05染色体的54.11 Mb-55.99 Mb,候选区间大小为1.88 Mb。根据候选区间内的In Del变异开发出16个多态性InDel标记,通过对6个交换单株的分析,对Rf2进行了精细定位,进一步把区间缩小到1.48 Mb。选择目标区间内与Rf2基因共分离的InDel标记可用于恢复系改良过程中追踪Rf2基因。3.获得了能同时区分恢复基因Rf1和Rf2的InDel1892标记,变异位点序列分析发现CMS-D8恢复系有32 bp插入,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CMS-D2恢复系有182 bp插入。InDel1892标记结合本课题前期开发的不育胞质相关的atpA SCAR标记可用于鉴定三系杂交种,并区分杂交种包含的恢复基因类型。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候选区间内的8个PPR家族基因在CMS-D8三系材料间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GhD05G3391在恢复系中的表达量极显着低于不育系和保持系。结合本课题已有的CMS-D8三系的RNA-Seq数据,鉴定到一个编码NB-ARC结构域抗病蛋白基因GhD05G3374在恢复系中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不育系和保持系。
二、陆地棉F_2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及其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陆地棉F_2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及其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2)陆地棉种子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棉花不同节位数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
1.1.1 环境对棉花不同节位数量性状的影响 |
1.1.2 不同节位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
1.1.3 不同节位对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
1.2 棉花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
1.2.1 棉花种子物理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
1.2.2 棉花种子含油率、亚油酸含量和棕榈酸含量的遗传研究 |
1.3 棉花种子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
1.3.1 棉花种子物理性状间的相关性 |
1.3.2 棉花种子含油率、亚油酸含量和棕榈酸含量间的相关性 |
1.3.3 棉花种子油脂性状与物理性状间的相关性 |
1.4 棉花种子物理性状和油脂性状与产量、纤维品质间的相关性研究 |
1.4.1 物理性状与产量、纤维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1.4.2 油脂性状与产量、纤维品质间的相关性 |
1.5 包括细胞质和母体效应的遗传模型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陆地棉各节位种子含油率的遗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试验区概况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陆地棉各节位种子含油率的平均表现 |
2.2.2 陆地棉各节位种子含油率的遗传效应分析 |
2.2.3 陆地棉各节位种子含油率的遗传率分析 |
2.2.4 陆地棉亲本各节位种子含油率的遗传效应预测 |
2.3 讨论 |
2.3.1 陆地棉各节位种子含油率的遗传机制 |
2.3.2 陆地棉亲本遗传效应预测与各节位含油率的遗传改良 |
第3章 陆地棉种子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的遗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验区概况 |
3.1.4 性状测定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陆地棉种子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的平均表现 |
3.2.2 陆地棉种子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3.2.3 陆地棉种子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的遗传率分析 |
3.2.4 陆地棉种子油脂性状间和物理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
3.2.5 陆地棉种子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3.2.6 陆地棉亲本种子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陆地棉种子油脂和物理性状的遗传机制 |
3.3.2 陆地棉种子油脂和物理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 |
3.3.3 陆地棉种子油脂和物理性状的遗传改良 |
3.3.4 陆地棉种子各性状的杂种优势 |
第4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茄子花色果色及相关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茄子的起源与分类 |
1.1.2 茄子的营养价值 |
1.1.3 我国茄子的生产规模 |
1.1.4 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2 茄子中的花色苷 |
1.2.1 花色苷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
1.2.2 花色苷的生理功能 |
1.3 茄子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1.3.1 果色及果萼色性状遗传 |
1.3.2 果脐性状 |
1.3.3 茄子果形性状遗传规律 |
1.3.4 产量性状 |
1.3.5 茄子株高性状遗传研究 |
1.4 生物性状的遗传研究 |
1.4.1 植物质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
1.4.2 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茄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数据测定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株高世代遗传分析 |
2.2.2 单株产量遗传研究分析 |
2.2.3 平均果重遗传研究分析 |
2.2.4 果形指数遗传研究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茄子花色、果色、果肉色等性状遗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及数据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色、果皮色和果肉色独立遗传分析 |
3.2.2 果皮色与果肉色相关性遗传分析 |
3.2.3 花色与果色相关性遗传分析 |
3.2.4 花色与果肉色相关性遗传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茄子主要营养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4.2.2 可溶性糖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4.2.3 粗纤维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4.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陆地棉各节位种子油分含量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陆地棉各节位种子油分含量差异分析 |
2.2 陆地棉各节位种子油分含量的各项方差分量及遗传效应分析 |
2.3 陆地棉各节位棉籽油分含量的遗传率 |
2.4 陆地棉各亲本10个节位种子油分含量的加性和细胞质效应预测 |
3 讨论 |
3.1 陆地棉各节位棉籽油分含量的遗传改良 |
3.2 陆地棉各亲本及其各节位在改良油分含量中的利用价值 |
(5)转FBP7::iaaM基因陆地棉种质冀资139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PCR检测 |
1.3 冀资139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冀资139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
2.2 亲本与杂交组合纤维品质分析 |
2.3 冀资139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2.4 冀资139主要经济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2.5 讨论 |
2.5.1 FBP7::iaa M基因的育种潜力 |
2.5.2 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的复杂性 |
2.5.3 特异种质冀资139在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
3 结论 |
(6)浅谈陆地棉杂种二代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棉花F2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基础 |
1.1 F2产量性状遗传分析 |
1.2 F2纤维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
2 棉花F2杂种优势表现 |
2.1 产量性状 |
2.2 纤维品质性状 |
2.3 抗逆性 |
3 F2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1 存在问题 |
3.1.1 产量优势不明显,植棉效益低。 |
3.1.2 纤维整齐度下降,影响纺织用棉。 |
3.1.3 株型、熟性严重分离,影响化调和机械采收。 |
3.2 育种对策 |
3.2.1 严格的亲本选配。 |
3.2.2 多年多点试验筛选。 |
4 展望 |
(7)利用海陆种间染色体置换系解析棉花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染色体置换系概述 |
1.2.1 染色体置换系简介 |
1.2.2 染色体置换系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2.2.1 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与QTL定位 |
1.2.2.2 利用置换系进行杂种优势的评估 |
1.2.2.3 利用置换系进行遗传改良与基因聚合育种 |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作物育种的影响 |
1.4 作物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 |
1.4.1 QTL定位原理 |
1.4.2 遗传连锁分析 |
1.4.3 关联分析 |
1.4.4 混合分组分析 |
1.5 植物油份合成代谢研究概述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棉花海陆种间染色体置换系遗传效应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所用试剂 |
2.2.3 田间种植与管理 |
2.2.4 基于SSR分子标记鉴定 |
2.2.5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变异分析 |
2.2.6 表型性状考察及数据统计 |
2.2.7 QTL定位 |
2.2.8 纤维品质加性效应来源评估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基于PCR的分子标记鉴定 |
2.3.2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鉴定 |
2.3.3 SSR分子标记与重测序染色体置换片段检测结果比较 |
2.3.4 田间表型性状结果 |
2.3.5 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6 置换系群体特异突变性状的遗传解析 |
2.3.7 置换系农艺性状及棉籽含油量QTL分析 |
2.3.8 纤维品质性状加性效应来源评估 |
2.4 讨论 |
2.4.1 作物染色体置换系构建策略 |
2.4.2 海陆种间农艺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
第三章 叶片大小突变体QTL的精细定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技术路线 |
3.2.3 田间种植与管理 |
3.2.4 叶片性状考察与分析 |
3.2.5 多态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
3.2.6 QTL定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叶表型性状考察 |
3.3.2 叶片表皮细胞观察 |
3.3.3 大叶性状QTL初定位 |
3.3.4 叶面积性状QTL的精细定位 |
3.3.5 候选基因预测 |
3.4 讨论 |
第四章 棉花海陆种间棉籽油份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棉籽发育转录组数据分析 |
4.2.2.1 样品准备 |
4.2.2.2 海陆棉种棉籽油份合成差异基因分析 |
4.2.2.3 GO和 KEGG富集分析 |
4.2.2.4 棉籽油份合成基因表达谱绘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棉籽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 |
4.3.2 棉籽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4.3.3 棉籽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
4.3.4 脂质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4.3.5 油份代谢相关转录因子 |
4.3.6 海陆棉种棉籽油份基因表达图谱 |
4.3.7 油份相关基因变异解析 |
4.3.8 候选基因预测 |
4.4 讨论 |
4.4.1 海陆种间棉籽油份合成基因表达网络比较 |
4.4.2 海岛棉棉籽油份积累基因调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棉花DNA提取 |
附表1 CSSLs染色体置换片段统计 |
附表2 置换片段Block划分信息 |
附表3 叶面积QTL分析中使用引物 |
附表4 叶面积QTL区间内候选基因组织表达模式 |
附表5 油份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附图1 棉籽发育过程中差异基因的GO分析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
1.2 单倍体的鉴定 |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
1.5.1 形态学鉴定法 |
1.5.2 细胞学鉴定法 |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验药品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
2.2.4 炼苗移栽 |
2.2.5 花粉育性鉴定 |
2.2.6 自交结实率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
2.5 讨论 |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
2.6 小结 |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3.1.1 材料来源 |
3.1.2 试验药品来源 |
3.2 试验方法 |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
3.5 讨论 |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
3.6 小结 |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1 物候期观测 |
4.2.2 人工杂交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物候期 |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
4.6 小结 |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药品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5.2.2 SRAP引物 |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
5.2.4 PCR产物检测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
5.5 讨论 |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
5.6 小结 |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数据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6 小结 |
7 全文讨论 |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
8 结论 |
9 本研究创新 |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亚洲棉短绒的遗传研究和候选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棉纤维类型及其不同类型突变体 |
1.3 不同棉种纤维进化研究进展 |
1.4 棉花纤维发育不同时期形态与生理特征 |
1.5 棉花纤维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1.5.1 植物激素调控棉纤维发育机制的研究进展 |
1.5.2 小的信号肽及其对纤维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1.5.3 转录因子调控棉纤维发育 |
1.5.4 超长链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与纤维发育的研究进展 |
1.5.5 影响棉纤维发育的其它因子 |
1.6 挖掘棉花纤维相关基因方法研究进展 |
1.6.1 QTL定位 |
1.6.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
1.6.3 基因组结构变异与复杂性状解析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亚洲棉光籽性状的孟德尔遗传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及群体构建 |
2.1.2 田间试验及其性状调查 |
2.1.3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亚洲棉亲本及F1光籽性状分级 |
2.2.2 亚洲棉光籽性状显隐性遗传学分析 |
2.2.3 亚洲棉杂交组合F2代光籽性状遗传分析 |
2.2.4 亚洲棉光籽性状与其他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亚洲棉光籽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载体和菌种 |
3.1.3 试验所用试剂和试剂盒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1.5 引物合成及测序 |
3.1.6 实验常用试剂配制及保存 |
3.1.7 叶茸毛数目调查 |
3.1.8 扫描电镜 |
3.1.9 石蜡切片 |
3.1.10 棉花和拟南芥叶片总DNA提取 |
3.1.11 亚洲棉GWAS分析 |
3.1.12 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 |
3.1.13 棉花总RNA的提取、反转录和q RT-PCR |
3.1.14 文库构建、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与结果分析 |
3.1.15 Ga FZ和 Ga08G0117 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3.1.16 Ga08G0117基因组织定位分析 |
3.1.17 VIGS诱导的Ga08G0117 基因沉默 |
3.1.18 不同亚洲棉品种GaFZ基因序列和启动子序列分析 |
3.1.19 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分析 |
3.1.20 蛋白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 |
3.1.21 GaFZ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3.1.22 甲苯胺蓝染色(TB staining) |
3.1.23 酵母双杂交分析 |
3.1.24 转录激活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短绒突变体GA0149和其野生型GA0146表型鉴定 |
3.2.2 基于SNP和 SVs的短绒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3 候选基因区间及关键变异的确定 |
3.2.4 大片段(lar INDELFZ)插入序列的确定 |
3.2.5 lar INDELFZ与群体(GWAS和 F2)短绒和叶茸毛性状的连锁关系 |
3.2.6 lar INDELFZ序列特征 |
3.2.7 候选基因在GA0146和GA0149材料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3.2.8 Ga08G0117基因组织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
3.2.9 VIGS诱导的亚洲棉Ga08G0117 基因沉默 |
3.2.10 亚洲棉FZ位点区域序列分析 |
3.2.11 lar INDELFZ大片段促进Ga FZ的表达 |
3.2.12 GaFZ基因特征性分析 |
3.2.13 GaFZ的转基因拟南芥功能验证 |
3.2.14 GaFZ转基因陆地棉阳性植株的获得 |
3.2.15 GaFZ转基因陆地棉插入拷贝数检测 |
3.2.16 GaFZ转基因陆地棉阳性植株表型鉴定 |
3.2.17 陆地棉同源基因在转基因材料中的鉴定 |
3.2.18 短绒突变体GA0149和其野生型GA0146转录组分析 |
3.2.19 拟南芥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转录组分析 |
3.2.20 R2R3-MYB/b HLH/WD40(MBW)系统与短绒发育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非编码区间结构变异可能在调控棉花重要性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3.3.2 lar INDELFZ可能作为增强子激活了Ga FZ基因的表达 |
3.3.3 GaFZ可能是直接作用于脂肪酸代谢途径的新的纤维调控因子 |
3.4 结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附图和附表 |
附录Ⅱ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棉花CMS-D8恢复基因Rf2定位及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 |
1.2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 |
1.3 棉花杂交制种 |
1.4 BSA测序和SNP基因分型 |
1.4.1 BSA基因定位 |
1.4.2 SNP基因分型 |
1.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5.1 分子标记种类 |
1.5.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5.3 棉花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田间材料 |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取样及DNA和 RNA的提取 |
2.2.1 叶片取样 |
2.2.2 花药取样 |
2.2.3 DNA和 RNA的提取 |
2.3 性状调查 |
2.4 遗传分析 |
2.5 BSA初定位 |
2.5.1 实验材料 |
2.5.2 文库构建与测序 |
2.5.3 变异检测 |
2.5.4 候选区间的确定 |
2.6 毛细管电泳基因分型 |
2.7 高通量SNP基因分型 |
2.7.1 实验材料与目标位点的确定 |
2.7.2 文库构建与测序 |
2.7.3 目标位点基因型分析 |
2.8 荧光定量PCR |
2.9 InDel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
2.10 InDel1892标记位点序列分析 |
2.1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性状调查与遗传分析 |
3.2 BSA测序 |
3.2.1 测序数据统计 |
3.2.2 变异检测结果 |
3.2.3 候选区间的确定 |
3.3 毛细管电泳基因分型 |
3.4 高通量SNP基因分型 |
3.5 InDel标记筛选与连锁分析 |
3.6 恢复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杂交种鉴定 |
3.6.1 InDel1327分子标记辅助选择Rf2 |
3.6.2 InDel1892标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Rf_2和Rf_1 |
3.6.3 三系杂交种鉴定 |
3.7 候选区间内变异与基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回交群体用于Rf2的初定位 |
4.2 BSA测序结合基因分型在定位中的优势 |
4.3 恢复基因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定位 |
4.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4.5 棉花恢复基因候选基因(Rf2)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陆地棉F_2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及其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棉花不同杂交类型后代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遗传分析[D]. 任丹.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陆地棉种子油脂性状和物理性状的遗传分析[D]. 陈晨. 塔里木大学, 2021
- [3]茄子花色果色及相关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研究[D]. 张成成. 扬州大学, 2021(09)
- [4]陆地棉各节位种子油分含量的遗传分析[J]. 陈晨,曹新川,郭伟锋,胡守林,何良荣.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1(01)
- [5]转FBP7::iaaM基因陆地棉种质冀资139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J]. 郭宝生,刘素恩,赵存鹏,王兆晓,王凯辉,李丹,刘旭,杜海英,耿军义. 植物学报, 2021(02)
- [6]浅谈陆地棉杂种二代利用[J]. 陈亮亮,张梦,郭立平,戚廷香,张学贤,唐会妮,王海林,乔秀琴,吴建勇,邢朝柱. 中国棉花, 2020(12)
- [7]利用海陆种间染色体置换系解析棉花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D]. 祝德.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8]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亚洲棉短绒的遗传研究和候选基因鉴定[D]. 王晓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10]棉花CMS-D8恢复基因Rf2定位及标记开发[D]. 冯娟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