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苗枯病研究获重大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彭艳伟[1](2020)在《基于Android系统的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的开发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粮作物的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粮作物是主要食物来源,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唐山市4种主粮作均有种植,但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指导人员数量有限,合理的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难以传达到每一种植户。在种植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用药、滥用药的现象,影响了主粮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为了解决种植户对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的需求,本文采用Android Studio作为开发工具,研究开发出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本APP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功能有:(1)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本APP系统的整理了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包括病虫害图片、表现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为种植户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指导。(2)病虫害查询:本APP具有病虫害查询功能,当无法识别病虫害时,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提示进行病虫害查询,首先选择病虫害发生部位(叶部、穗部、根茎部、全株性),然后选择具体发病症状,将会得到病虫害查询结果。(3)在线答疑功能:本APP提供了在线答疑功能,当遇到病虫害防治困难时,用户可以与专业技术人员交流,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帮助。本APP以手机为载体,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广大农民提供实时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指导。智能手机广泛的普及率,且便于携带,十分利于推广和应用。本APP对唐山市主粮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陈超[2](2018)在《玉米种衣剂剂型优化及田间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玉米种衣剂的使用能够显着减少玉米苗期病虫害的发生,省时省工,符合国家两减政策,对于玉米的农药减施、增产增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实验室前期研制的玉米种衣剂(农大一号)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玉米种衣剂的剂型及全国主要玉米种植区的田间验证,阐明了玉米种衣剂的最佳剂型及田间使用方法,探讨了该玉米种衣剂在全国主要玉米种植区使用的效果,为玉米种衣剂的大规模生产应用,产品的更新替代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种衣剂乳化剂等助剂的优化筛选通过高通量筛选法,筛选出木质素磺酸钠作为分散剂,实验研究发现木钠对三种原药都有很好的分散作用,适合于该体系。通过流点法及定量混合法,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出了乳化剂组配。通过流点法确定了润湿乳化剂BY40,通过定量混合法确定另外一个润湿乳化剂60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木钠、BY140及600#的用量,同时明确了硅酸镁铝与黄原胶的最优配比为10:1,加入乙二醇作为防冻剂及正辛醇作为消泡剂,符合水悬浮体系的各项指标。(2)玉米种衣剂成膜剂及警戒色的优化筛选通过玻片流膜法测试了供试成膜剂的成膜时间及成膜性能,结果显示安徽农科院植保所提供的成膜剂成膜时间最短,为2.5min,成膜性能为一级,故将此成膜剂应用于玉米种衣剂配方中,通过颜料的筛选实验,通过着色对比,确定颜料种类及用量为红染3%,蓝染4%。(3)全国主要种植区的田间验证综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农大一号玉米种衣剂在全国主要玉米种植区显示了很好的适用性,无药害发生。农大一号玉米种衣剂在提高产量方面表现突出,东北春播区和东北早熟区排名第1,黄淮海夏播区和东北中熟区排名第2。能够很好的杜绝苗期的病株率(均为0),显着的减少虫株率,大幅度提高玉米苗期的出苗率及株高,降低畸形苗率。
刘玲[3](2018)在《文本挖掘与推荐算法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对农业致富增收,提高农民科技素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互联网上累积了大量的农业信息资源。但由于农民对互联网知识与应用技能的缺乏,导致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推广率较低。针对如何高效的利用现有的农业信息资源,适应农业用户实际的阅读需求以及解决基于内容推荐算法特征提取不够准确和传统推荐算法对农业产品针对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基于关键词的文档相似度计算方法的改进。研究并分析了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文档相似度计算方法,为了提升基于关键词的文档相似度计算方法的准确度,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多种关键词提取的方法并取均值的方式来提高文档相似度计算的准确度。最后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精确度。第二,农业技术文档专用停用词表的构建。农业技术类文档由于独特的专业领域和书写习惯,会产生一些特有的停用词比如“田间、品种”等类似的词,这些词可能经常出现但是对于农业技术类文档没有实际意见,同时由于现在发布的停用词表没有专门针对农业领域的,所以需要针对农业领域构建专用的停用词表。第三,基于多特征的农业web文档推荐方法研究。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多特征的农业web文档推荐方法,该推荐方法从节气特征、主题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维度进行文档相似度的计算,并将综合相似度最高的文档集推荐给用户,文档的评价方法与以基于内容的推荐方法和基于内容过滤的农业信息推荐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多特征的农业文本文档推荐方法推荐准确率较高。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一种结合用户浏览和收藏记录、关键词和24节气的多特征的农业web文档推荐方法。算法从用户过去浏览收藏和当前阅读文档主题特征、关键词特征、节气特征等三个维度分别进行相似度计算,将结果相加计算文档之间的综合相似度,并将相似度最高的文档集推荐给用户。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算法能提高对农业web文档推荐的准确度且对其他农业产品的推荐具有参考价值。
刘琴[4](2018)在《玉米茉莉酸信号调控因子MYC2的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文中指出玉米是我国五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玉米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这不仅会导致其产量降低,还会影响籽粒的食用、饲用品质。茉莉酸(Jasmonate,JA)是重要的植物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胁迫响应等过程。MYC2属于bHLH转录因子大家族,是JA信号路径中的核心调控因子,参与调控大量JA响应基因,能够与JAZ蛋白结合,处于JA信号路径的上游,在植物中能够参与多种生物以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目前,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MYC2被广泛的研究,在水稻、番茄、马铃薯、紫杉醇、烟草、香蕉、苹果等植物中也有少量研究,但在玉米中还未有文献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进化分析,选出玉米中与AtMYC2序列相似度最高的一个bHLH转录因子,即ZmMYC2,对其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ZmMYC2在多种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以及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同时通过酵母双杂交,分析了ZmMYC2与JA信号抑制因子JAZ蛋白的互作情况;再通过在拟南芥中将ZmMYC2进行异源表达,进一步探索了ZmMYC2在JA介导的生长、发育与胁迫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将玉米基因组中的bHLH家族基因与AtMYC2进行进化分析,筛选出ZmMYC2。将ZmMYC2与在其它植物中被研究报道的MYC2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ZmMYC2与OsMYC2的亲缘关系最近。将ZmMYC2与拟南芥中研究最为清楚的AtMYC2、AtMYC3、AtMYC4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ZmMYC2同样含有多个保守的功能结构域,表明该基因可能与其具有相似的功能。2.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ZmMYC2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eJA处理能够快速且大量地在玉米叶片中诱导ZmMYC2表达,说明ZmMYC2可能参与对JA信号的调控中;同时,在地上部分,MeJA+EP的联合处理、病原菌的侵染和机械损伤也能够诱导ZmMYC2表达;但在SA、GA的处理下ZmMYC2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而在地下部分,ABA、PEG6000、NaCl处理能够在玉米地下部分诱导ZmMYC2表达;以上结果表明,ZmMYC2可能通过调控JA信号以及与其它激素的互作网络,参与到玉米对多种生物以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中。3.通过酵母双杂交发现,ZmMYC2能够与玉米中的ZmJAZ14、ZmJAZ17以及拟南芥中的AtJAZ1和AtJAZ9互作,这表明ZmMYC2可能通过与JAZ蛋白互作参与JA信号途径。4.将ZmMYC2在拟南芥野生型和MYC三重突变体myc234中进行过表达,对获得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进行MeJA处理,观察MeJA对根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发现,过表达ZmMYC2的拟南芥根系明显短于野生型拟南芥;而myc234对JA不敏感,在MeJA的处理下根系生长不受影响,但互补表达ZmMYC2恢复了其对JA的敏感性,根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以上结果表明,ZmMYC2参与到JA抑制根系生长的过程中。5.进一步对转基因拟南芥株系进行花青素积累观察发现,在myc234中MeJA不能诱导花青素的积累,而互补表达ZmMYC2后,花青素的积累得以恢复,表明ZmMYC2补偿了拟南芥中的由MYC2基因缺失引起的花青素积累受阻,参与了拟南芥中JA诱导花青素的累积过程。6.对不同遗传背景的拟南芥株系的离体叶片进行灰霉菌菌丝的接种,通过观察其发病情况发现,过表达ZmMYC2的叶片病斑显着小于野生型,说明ZmMYC2增强了拟南芥对灰霉菌的抗性。但是,ZmMYC2-OE/myc234与myc234相比,并没有观察到病斑面积的显着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单独转入ZmMYC2不足以弥补由MYC2/3/4突变引起的灰霉菌抗性的缺失。结论:本研究通过克隆玉米中的ZmMYC2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发现,ZmMYC2能够被JA诱导,同时响应多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以及激素的处理;并且,ZmMYC2与JA信号抑制因子JAZ蛋白ZmJAZ14及ZmJAZ17存在互作;通过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ZmMYC2,发现ZmMYC2参与到JA介导的根生长抑制、花青素诱导积累以及病原菌侵染的响应过程中。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分析ZmMYC2在玉米中参与调控JA介导的生长发育与防御响应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周子键[5](2020)在《玉米种子对拟轮枝镰孢菌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拟轮枝镰孢菌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病原真菌,严重地威胁着玉米的生产。拟轮枝镰孢菌不仅可以侵入玉米根茎造成苗枯和茎腐病,侵入发育中的果穗造成穗粒腐病,还可以感染已经成熟的种子造成种腐以及种子带毒,进而威胁人畜安全并影响玉米出苗。前期利用248个RIL家系群体和243份自交系构成的关联群体,对玉米的镰孢种腐病抗性进行了遗传解析,定位了一个主效QTLqRF1并鉴定了两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细定位和转基因功能验证,证实了候选基因的效应和抗病机制,并开发了可以用于抗病分子育种的功能标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之前关联分析鉴定出最显着的SNP所在的基因GRMZM2G009818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发现其拥有典型的受体类激酶型R基因结构,并与病原体/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受体(如FLS及EFR等)高度同源。因此进一步对其构建了 RNAi载体,并通过原位转化的方法对抗病亲本BT-1进行遗传转化,通过两次加代获得了 2个对应的T2代转基因株系。T2代转基因植株的基因型发生了分离,阴性株的抗性与野生型没有显着差异,而阳性株均表现出超显着高于野生型BT-1的发病等级(P<0.001)。因此确定该基因对玉米种子抵抗拟轮枝镰孢菌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并将其命名为SRR1。2)利用以N6为轮回亲本的NIL群体,将qRF1定位到标记15814108和SYN13170之间的1.1Mb范围内。该区域内包含了之前推测的候选基因GRMZM2G008122,该基因编码了一个质膜氢离子ATP酶。构建了针对GRMZM2G008122的RNAi载体,并通过原位转化的方法对抗病亲本BT-1进行遗传转化,通过两次加代获得了 3个对应的T2代转基因株系。3个RNAi株系均显示出显着高于野生型的发病程度,证实了GRMZM2G008122确实参与了玉米种子对拟轮枝镰孢菌的抗病过程,初步完成了对qRF1的图位克隆。3)对SRR1及qRF1候选基因的转基因沉默株系及其野生型亲本BT-1分别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BT-1种子对拟轮枝镰孢菌的响应基因集中富集在在脂肪酸代谢及苯丙素类、苯并恶嗪酮类等次级代谢物的合成过程上,而在两个抗病基因的沉默株系中这些关键通路均被抑制。在信号转导方面,BT-1种子接种拟轮枝镰孢菌后会激活SA信号及PTI与ETI介导的防御反应,而两个基因的沉默株系均无法激活相应的防御反应信号。由此认定,GRMZM2G008122和GRMZM2G009818均在玉米种子对拟轮枝镰孢菌防御反应的上游发挥关键作用。4)对种腐抗性基因SRR1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发现其与典型的病原体/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s)受体一样,定位于细胞膜上。RT-qPCR分析证实了SRR1的RNAi株系产生的种子接种拟轮枝镰孢菌后无法激活PTI和ETI防御响应信号,与此同时几丁质信号的膜受体CERK则补偿性地上调表达,再次印证了SRR1作为PAMPs受体在玉米种腐抗性中的关键作用。5)克隆了 13个高抗及12个高感镰孢菌种腐的玉米自交系材料中的SRR1基因,一共发现了59个可靠的SNP变异位点。在这些变异位点中,有18个SNP位点在抗感材料间的频率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这18个SNP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除去完全连锁不平衡的位点(R2=1),共有7个独立的SNP可以作为种腐抗病基因SRR1候选的功能标记。以上结果加深了对植物-病原互作机理的理解,解析了玉米种腐抗性关键基因的抗病机制,并为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持。
孟嫣[6](2017)在《河西走廊玉米苗枯病原菌及其毒素对根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苗枯病是全世界玉米种植区的常见病害,Fusariumspp.是病害常见的病原菌。我国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区自本世纪初有报道玉米苗枯病零星发生后,到目前为止该病已经扩展为一种普遍发生的病害,根据每年气候条件的差异,发病率可达到10%至40%。本论文借助传统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及仪器分析等手段,明确了河西走廊张掖制种地玉米苗枯病主要病原菌,分析其基因型和化学型,并研究了不同种类毒素对玉米种子发芽、根系发育以及抗性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河西走廊玉米苗枯病病原菌研究从河西走廊张掖玉米制种田采集玉米苗枯病病样50份,通过形态学以及分子鉴定对分离到的49个菌株进行了鉴定。其中F.graminearun为优势种群,分离比率占63.12%,所有菌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力,引起根系坏死,根长变短、根尖数和分叉数明显降低;F.graminearum与不致病或能引起轻微发病F.equiseti、lamydosporum和F.oxysporum混合接种后表现为增效作用。分析认为,河西走廊玉米苗枯病是一种复合侵染性的病害,其主要病原菌为F.graminearum。2)河西走廊F.graminearum菌株的基因型和化学型来自河西走廊的F.graminearum菌株通过分子手段验证其基因型为15-ADON,HPLC-MS分析表明其毒素种类主要为15-ADON和DON,故菌株的化学型为15-ADON。这与我国北方地区F.graminearum的化学型多为15-ADON的结果一致。在离体条件下,病原菌产生的DON和15-ADON与菌株的致病力没有相关性,而在活体接种后,在发病初期与发病后期15-ADON和DON的含量分别与菌株的致病力相一致。3)DON和15-ADON对种子发芽以及根系发育的影响测定了DON和15-ADON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均表现抑制玉米种子萌发,但二者影响之间无显着性差异。15-ADON对根系的抑制和破坏作用要显着强于DON的作用。DON延迟根毛的发育,对根系分生区的细胞形态结构并没有明显影响,但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细胞壁出现皱缩现象,细胞器出现非正常状态,如内质网呈现同心轮纹状的多片层结构,脂滴数量增多并伴有畸形等。相同浓度下的15-ADON能够抑制根毛的发育,对分生区的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细胞出现收缩,细胞壁破损并伴随细胞排列松散现象,细胞器解体,随处理时间延长出现质壁分离,细胞壁破裂最终细胞死亡。4)F.graminearum侵染不同玉米基因型对病原菌致病基因与寄主抗性相关基因的影响和F.graminearum致病相关的Pec,Xyl以及Lip表达水平在感病基因型中高于抗病基因型,而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Tri5变化趋势与其他基因相反,抗性自交系中的表达水平要高于感病自交系。检测SA和JA合成关键基因ICS、PAL和AOS,以及寄主防卫反应相关的PR5、PR10、POX和Chitinase基因在病原菌接种后4h至8h开始上调表达,在抗病自交系要早于且高于感病自交系。中抗自交系中解毒途径以半胱氨酸参与的途径为主;感病自交系中UDP-糖基转移酶和半胱氨酸参与途径均参与寄主的解毒过程。5)DON和15-ADON对寄主抗性相关基因的影响参与水杨酸和茉莉酸合成以及寄主防卫反应相关的基因对15-ADON更敏感,低浓度就可诱导显着上调。参与寄主防卫反应相关基因对DON和15-ADON处理的响应有差异,15-ADON诱导PR5和PR10显着上调表达,上调水平高于DON处理;POX和Chitinase在DON的低浓度处理下即显着上调表达,上调水平高于15-ADON处理。DON处理根系以后,参与的与葡萄糖、葡糖醛酸共价结合的UDP-葡糖基转移酶(GTF)均表现为显上调,15-ADON处理后参与谷胱甘共价结合进行解毒的CS、GST、MRP显着上调,推测寄主在应对不同毒素时其解毒机制也有所差异。ICS和PAL是SA不同合成途径的关键酶,ICS在两种毒素处理下在感病自交系中的表达要显着高于其他基因型,PAL则在抗性杂交种中表达水平较高,且在15-ADON处理下的响应值要高于DON处理。不同基因型玉米的防卫基因的表达与寄主的抗性表现一致,多数情况下抗病基因型基因的上调表达要早于且上调幅度高于感病基因型。6)河西走廊F.graminearum菌株与其他省份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来自7个省份的F.graminearum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F.graminearum菌株与河南、四川、河北以及东北玉米种植区、玉米小麦混播区的菌株遗传距离较远,推测苗枯病种子传播的几率较小,或种子能够携带病原菌,但与玉米种植区的土壤习居菌相比竞争力较弱而无法成为主要致病类群;且各省份菌株的聚类结果与当地气候类型相关,推测气候条件影响F.graminearum的种群结构。
曹坳程,刘晓漫,郭美霞,王秋霞,李园,欧阳灿彬,颜冬冬[7](2017)在《作物土传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近20年来,保护地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保护地的发展和作物的连年栽培,导致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发生越来越重,连续栽培35年后,作物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已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本文简述了我国重要作物如玉米、小麦、棉花、大豆、油菜的土传病害种类,以及高附加值作物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瓜类等作物的土传病害种类和20年来的变化。介绍了土传病害的防治方法,如农业防治包括轮作、抗性品种、嫁接、有机质补充、生物熏蒸、厌氧消毒;物理防治技术如太阳能消毒、蒸汽消毒、热水消毒、火焰消毒;化学防治技术如氯化苦、棉隆、威百亩、二甲基二硫、异硫氰酸烯丙酯、硫酰氟;生物防治技术如木霉、枯草芽胞杆菌、荧光假单胞菌、植物促生菌,以及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种子、种苗消毒技术在本文中也进行了介绍。
吴晓晓[8](2016)在《一种新型玉米种衣剂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有保护作用,降低玉米在发芽期和苗期受到病虫害侵染的频率,对于玉米的增产增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新型玉米种衣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贮藏的玉米种子在发芽率、根长和苗长方面的不同,探索贮藏在不同温度下的玉米种子在生长活性方面的不同,分析论证经过新型玉米种衣剂拌种玉米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不会产生药害;在对两种不同年份的玉米种子比较中,通过对比经过5种种衣剂处理的玉米种子在出苗率、根长和苗长方面的不同,研究阐明了不同年份种子在种子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筛选出更适于进行下一步大田试验的玉米种子;在大田试验中,比较不同试验区中不同种衣剂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以及产量方面的不同,探究新型种衣剂在大田使用的效果。该研究为新型种衣剂可以大规模生产,在农田中安全使用奠定了一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温度下贮藏对玉米种子的影响本试验对比了经过新型玉米种衣剂拌种的玉米种子和CK种子在出苗率、根长和苗长等方面的差异,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以及比较处理后数据之间的显着性差异,可以发现,经过新型玉米种衣剂拌种的玉米种子在出苗率、根长和苗长方面与CK种子没有太大差别,整体呈现一致性,可以得出新型玉米种衣剂没有对玉米种子产生药害的结论。同时试验比较了在10℃、15℃和20℃温度下贮藏2个月的经过新型种衣剂拌种的玉米种子在出苗率、根长和苗长等方面的差异,处理后的数据显示,贮藏温度为20℃时玉米种子在出苗率、根长和苗长方面比在10℃下贮藏的玉米种子高7.5%、1.29cm和0.92cm,比在15℃下贮藏的玉米种子高0.5%、0.5cm和0.59cm,可以得出经过新型玉米种衣剂在20℃下贮藏对玉米种子生长促进作用更好。2不同年份玉米种子的比较本试验通过比较六安、锐胜、满帅、农大1号和农大2号5种种衣剂分别对2014年生产的隆平206玉米种子与2012年生产的的隆平206玉米种子在出苗率、株高和干重方面等方面的影响,得出通过对玉米种子使用不同的玉米种衣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会有差异。不同种衣剂处理2014年玉米种子后,玉米的出苗、株高等综合指标均高于处理2012年种子后玉米的综合指标。不同种衣剂对2014年玉米种子在株高方面的促进作用排序依次为:农大1号、满帅、六安、锐胜、农大2号;不同种衣剂对2014年玉米种子在整株干重方面的促进作用排序依次为:农大1号、锐胜、满帅、六安、农大2号;不同种衣剂对2014年玉米种子在茎干重方面的促进作用排序依次为:农大1号、满帅、六安、锐胜、农大2号。5种种衣剂与对照处理比较都有促进作用。3大田试验2015年,在安徽宿州、河南鹤壁和山东冠县分别进行田间趋势试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人工单粒播方法,每穴1粒,行株距4000株每667m2种植密度,严格保持一致。根据整理测量的数据,得出农大1号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茎基宽、根长、鲜重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均仅次于锐胜种衣剂,大于满帅和农大2号种衣剂,农大1号种衣剂在玉米苗期防效水平大于锐胜种衣剂和满帅种衣剂,不同种衣剂在玉米苗期前期均可以达到100%的病虫害防效水平,后期防效仍可以达到50%以上。在玉米产量方面,农大1号种衣剂同样达到了增产的效果,增产效果仅次于满帅种衣剂,比锐胜种衣剂增产50%以上,增产高达18%以上,效果良好。综上所述,农大1号种衣剂在玉米综合指标中表现良好。
张绳敏[9](2016)在《轮枝镰刀菌过氧化物酶体PEX5基因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病原真菌,能引起玉米穗腐病等,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轮枝镰刀菌在致病过程中所生成的伏马毒素(Fumonisins,FBs),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严重威胁着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安全。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比对,预测在F.verticillioides过氧化物酶体代谢途径中起着关键作用的FvPex5基因的功能。采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取FvPex5基因缺失菌株ΔFvpex5,再结合各方面的表型鉴定分析轮枝镰刀菌FvPex5的基因功能。表型分析表明:FvPex5基因缺失突变菌株气生菌丝减少,生长速率下降,孢子产量下降,在孢子形态上,ΔFvpex5与Fv7600无明显差别。渗透压胁迫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Fv7600相比,ΔFvpex5对氯化钠的渗透压敏感性增强。细胞抑制剂结果表明,ΔFvpex5对过氧化氢(0.05%)、荧光增白剂卡弗鲁尔白(0.3 mg/L)以及刚果红(0.3 mg/L)的敏感性增强,荧光增白剂染色表明孢子的隔膜受到影响,对十二烷基硫酸钠(0.01%)敏感性下降,生存能力显着降低,相对生长速率提高。与氧化物酶体的标识基因共定位检测显示,在Fv7600中,pex5经绿色融合荧光互补定位呈点状分布,在ΔFvpex5中曾弥散分布,表明FvPex5基因缺失影响了基质蛋白输入的PTS1信号途径。在次生代谢物影响方面:ΔFvpex5色素含量降低,FB1毒素产量大幅度下降,而且部分毒素基因的表达量也下降。在致病性方面,在玉米和甘蔗两种寄主的致病力均显着下降。FvPex5基因对长链脂肪酸的利用能力降低,同时尼罗红染色也表明突变体的脂肪粒有积累现象。ΔFvpex5 ROS积累量增加,导致生存能力严重减弱。实验结果表明FvPex5基因对轮枝镰刀菌FB1毒素产量、基本生长情况、ROS代谢、产孢情况、长链脂肪酸-β氧化、致病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琚铭[10](2015)在《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的遗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Zea may L.)是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玉米的一生经历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是可以通过种子对玉米进行系统性侵染的真菌,其在玉米籽粒上产生的真菌毒素严重地影响了人和动物的健康。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基本有效的手段,而对其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决定了选育抗病品种的成效。因此,利用连锁分析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进行研究,可以深入认识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的抗性,为进一步抗性机理的研究以及功能基因的挖掘奠定基础。研究利用来源丰富的217个玉米自交系组建的关联分析群体和优良自交系BT-1与N6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F10)为材料,在建立抗性鉴定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基因型检测和多环境表型观察,筛选出一批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抗源,鉴定、验证了与抗性相关的显着位点,并对对应的候选基因进行了初步的表达分析和结构分析。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的鉴定体系。其中,最佳接菌浓度为1×105,鉴定时间在第7d,并建立了抗性鉴定的8级标准。利用鉴定体系进行抗性鉴定,从219份优良玉米自交系筛选出11份高抗材料、40份抗病材料和91份中抗材料;2)3个环境进行了RIL群体的抗性鉴定,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8个QTL,单个QTL解释表型变异率的范围在4.79-12.06%,其中5个对应已报道的玉米穗粒腐病抗性QTL位点,3个QTL是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所特有的;3)2个环境下对217份玉米自交系组成的关联群体进行鉴定,结合224,152个SNP标记进行关联分析,共发现57个SNP标记与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相关;4)通过对GWAS和连锁分析共同鉴定的3个位点chr.1S6433914、chr.3S187896997和chr.5S56372680)在RIL群体中进行基因分型,这3个位点对表型影响较其他关联位点更明显。3个位点不同的抗感组合抗性强弱为:[+/+/+]>[+/-/+]>[+/+/-]>[-/+/+]>[-/-/+]>[+/-/-]>[-/+/-]>[-/-/-]。结果还表明chr.1S6433914和chr.5S56372680能够单独的影响抗性;chr.3S187896997和chr.1S6433914对应的基因可能在同一个基因网络且chr.3S187896997处于下游。包含chr.1S6433914位点的近等基因系(NIL)材料较轮回亲本显着的影响抗性;5)与抗性显着相关的57个SNP位点对应了43个候选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被划分为抗病相关、胁迫响应相关、调控过程、水解酶相关和未知功能等;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GWAS和连锁分析共同检测的3个位点的候选基因对F.verticillioides的侵染都有响应。通过对连锁分析亲本(BT-1和N6)进行重测序获得了3个候选基因在两个亲本中的序列。结构分析显示chr.1S6433914和chr.5S56372680的候选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在亲本中有差异,chr.3S187896997的候选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在亲本间无差异。候选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为深入研究抗性的机制和抗病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玉米苗枯病研究获重大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苗枯病研究获重大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ndroid系统的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的开发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手机APP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农业 APP 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农业 APP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整理 |
2.1 唐山市小麦重大病虫害 |
2.1.1 小麦白粉病 |
2.1.2 小麦叶锈病 |
2.1.3 小麦根腐病 |
2.1.4 小麦散黑穗病 |
2.1.5 小麦蚜虫 |
2.1.6 小麦其他病虫害 |
2.2 唐山市玉米重大病虫害 |
2.2.1 玉米大斑病 |
2.2.2 玉米小斑病 |
2.2.3 玉米瘤黑粉病 |
2.2.4 玉米褐斑病 |
2.2.5 玉米螟 |
2.2.6 玉米粘虫 |
2.2.7 玉米其他病虫害 |
2.3 唐山市水稻重大病虫害 |
2.3.1 稻瘟病 |
2.3.2 稻曲病 |
2.3.3 水稻纹枯病 |
2.3.4 水稻胡麻斑病 |
2.3.5 稻二化螟 |
2.3.6 水稻其他病虫害 |
2.4 唐山市马铃薯重大病虫害 |
2.4.1 马铃薯晚疫病 |
2.4.2 马铃薯早疫病 |
2.4.3 马铃薯环腐病 |
2.4.4 马铃薯瓢虫 |
2.4.5 马铃薯蛴螬 |
2.4.6 马铃薯其他病虫害 |
第三章 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的设计实现 |
3.1 本APP系统架构设计 |
3.2 本APP开发平台、语言及工具 |
3.2.1 本APP开发平台 |
3.2.2 本APP开发语言 |
3.2.3 本APP开发工具 |
3.3 本APP开发环境搭建 |
3.4 本APP项目结构 |
3.5 本APP数据存储 |
3.6 本APP项目配置文件 |
3.7 本APP小麦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的设计实现 |
3.7.1 界面的设计 |
3.7.2 界面的实现 |
3.8 本APP玉米、水稻、马铃薯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知识的设计实现 |
3.9 本APP查询功能的设计实现 |
3.9.1 小麦病虫害查询的设计实现 |
3.9.2 玉米、水稻、马铃薯病虫害查询的设计实现 |
3.10 本APP在线答疑的设计实现 |
第四章 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运行验证 |
4.1 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安装 |
4.2 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运行验证 |
4.2.1 小麦病虫害知识运行验证 |
4.2.2 玉米病虫害知识运行验证 |
4.2.3 水稻病虫害知识运行验证 |
4.2.4 马铃薯病虫害知识运行验证 |
4.2.5 病虫害查询功能验证 |
4.2.6 在线答疑功能验证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麦其他病虫害 |
附录2 玉米其他病虫害 |
附录3 水稻其他病虫害 |
附录4 马铃薯其他病虫害 |
致谢 |
(2)玉米种衣剂剂型优化及田间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全国玉米种植情况简介 |
1.2 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简介 |
1.2.1 玉米苗期主要病害 |
1.2.2 玉米苗期主要虫害 |
1.3 种衣剂的研究进展 |
1.3.1 玉米种衣剂的应用现状 |
1.3.2 玉米种衣剂制剂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玉米种衣剂乳化剂等助剂的优化筛选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玉米种衣剂成膜剂及警戒色的优化筛选 |
3.2.1 试验材料 |
3.2.1.1 供试成膜剂 |
3.2.1.2 供试颜料 |
3.2.1.3 试验设计 |
3.3 田间试验 |
3.3.1 试验材料 |
3.3.1.1 供试种衣剂 |
3.3.1.2 供试玉米品种 |
3.3.1.3 项目试验地点 |
3.3.2 试验方法 |
3.3.2.1 小区设置 |
3.3.2.2 调查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玉米种衣剂乳化剂等助剂的优化筛选 |
4.1.1 乳化剂的筛选优化 |
4.1.2 增稠剂的筛选 |
4.1.3 防冻剂和消泡剂的筛选 |
4.2 玉米种衣剂颜料和成膜剂的优化筛选 |
4.2.1 玉米种衣剂颜料的筛选 |
4.2.2 玉米种衣剂成膜剂的筛选 |
4.3 农大一号玉米种衣剂的整体优化 |
4.4 农大一号玉米种衣剂的田间验证 |
4.4.1 黄淮海夏播区 |
4.4.1.1 配方安全性分析 |
4.4.1.2 种衣剂对华皖617促生长及齐苗结果 |
4.4.1.3 种衣剂对华皖617病虫害防治结果 |
4.4.1.4 种衣剂对华皖617产量 |
4.4.2 东华北春播区 |
4.4.2.1 配方安全性分析 |
4.4.2.2 种衣剂对华皖617促生长及齐苗结果 |
4.4.2.3 种衣剂对华皖617病虫害防治结果 |
4.4.2.4 种衣剂对华皖617产量 |
4.4.3 东北中熟区 |
4.4.3.1 配方安全性分析 |
4.4.3.2 种衣剂对华皖617促生长及齐苗结果 |
4.4.3.3 种衣剂对华皖617病虫害防治结果 |
4.4.3.4 种衣剂对华皖617产量 |
4.4.4 东北早熟区 |
4.4.4.1 配方安全性分析 |
4.4.4.2 种衣剂对隆平702促生长及齐苗结果 |
4.4.4.3 种衣剂对隆平702病虫害防治结果 |
4.4.4.4 种衣剂对隆平702产量 |
4.5 综合分析 |
5 讨论 |
5.1 种衣剂乳化剂等助剂筛选 |
5.2 种衣剂成膜剂及颜料的筛选 |
5.3 田间验证试验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文本挖掘与推荐算法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
2.1 文本预处理 |
2.2 关键词提取技术 |
2.3 基于内容的推荐 |
2.4 相似度计算方法 |
第三章 基于关键词的文档相似度计算方法的改进 |
3.1 TTM关键词相似度计算方法 |
3.2 TTW关键词相似度计算方法 |
3.3 改进的Jaccard关键词相似度计算方法 |
3.4 QZJLM关键词相似度计算方法 |
第四章 多特征的农业web文档推荐方法 |
4.1 文档主题特征 |
4.2 节气特征 |
4.3 基于多特征的文档相似度 |
4.4 停用词表库的构建 |
4.5 推荐算法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玉米茉莉酸信号调控因子MYC2的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符号表 |
1 文献综述 |
1.1 bHLH转录因子概述 |
1.1.1 bHLH转录因子结构特点 |
1.1.2 bHLH转录因子分类 |
1.1.3 植物bHLH转录因子的生物功能 |
1.2 植物bHLH转录因子MYC的研究现状 |
1.2.1 MYC2响应JA路径中的分子机制 |
1.2.2 MYC2参与植物生长 |
1.2.3 MYC2参与胁迫响应 |
1.2.4 MYC2参与JA与其它激素信号路径之间的相互作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载体与菌株 |
2.1.3 试剂与仪器 |
2.1.4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2.1 基因克隆 |
2.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3. ZmMYC2在多种处理下表达模式的探讨 |
2.2.4 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互作蛋白 |
2.2.5 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建立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1 ZmMYC2的系统进化分析 |
3.1.2 ZmMYC2的保守功能域分析 |
3.1.3 ZmMYC2基因的克隆 |
3.1.4 ZmMYC2表达模式的分析 |
3.1.5 酵母双杂交筛选ZmMYC2蛋白的互作蛋白 |
3.1.6 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建立及生物学功能的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ZmMYC2的挖掘 |
4.1.2 ZmMYC2参与JA信号路径及JA信号路径和其它激素的互作过程 |
4.1.3 ZmMYC2能够与Zm JAZ14和Zm JAZ17互作 |
4.1.4 ZmMYC2在拟南芥体内参与调控根的生长 |
4.1.5 ZmMYC2在拟南芥体内参与调控花青素的合成 |
4.1.6 ZmMYC2提高拟南芥对灰葡萄孢菌的抗性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玉米种子对拟轮枝镰孢菌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抗拟轮枝镰孢菌的研究进展 |
1.1.1 玉米穗子及成熟种子感染拟轮枝镰孢菌的危害 |
1.1.2 玉米籽粒和种子中的拟轮枝镰孢菌感染 |
1.1.3 抗性鉴定方法 |
1.1.4 玉米抗镰孢菌的遗传基础 |
1.1.5 抗性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1.6 玉米-镰孢菌间的分子互作 |
1.2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群体及方法研究进展 |
1.2.1 关联分析 |
1.2.2 双亲群体分析 |
1.2.3 BSA分析策略 |
1.2.4 高级互交法创造的群体 |
1.2.5 近等基因系的应用 |
1.2.6 多亲群体分析 |
1.2.6.1 NAM群体 |
1.2.6.2 HS群体 |
1.2.6.3 MAGIC群体 |
1.3 数量抗病位点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
1.3.1 数量疾病抗性的选择方法 |
1.3.2 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在抗病育种上的潜力 |
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2.1 目的和意义 |
2.2 前期研究基础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繁殖及QTL精细定位策略 |
3.2 抗病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3.3 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 |
3.4 转基因阳性株的鉴定和加代 |
3.5 转基因RNAi株系表型鉴定方法 |
3.6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3.7 抗病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3.8 抗病基因下游调控机制的验证 |
3.9 抗病功能标记的开发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种腐抗病基因SRR1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4.1.1 SRR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4.1.2 SRR1转基因株系的获得 |
4.1.3 SRR1转基因植株的加代及阳性株的筛选 |
4.1.4 SRR1转基因株系的表型鉴定 |
4.1.5 SRR1的亚细胞定位 |
4.1.6 SRR1沉默株系的转录组分析 |
4.1.6.1 测序基本信息 |
4.1.6.2 野生型BT-1高抗拟轮枝镰孢菌种腐的抗性机制分析 |
4.1.6.3 SRR1沉默株系与野生型BT-1的差异分析 |
4.1.6.4 与对照相比SRR1-RNAi植株和野生型在响应拟轮枝镰孢菌接种时的差异 |
4.1.7 SRR1抗病基因下游功能的验证 |
4.1.8 基于SRR1基因的抗种腐分子功能标记开发 |
4.2 种腐抗性QTLqFR1的初步克隆与功能验证 |
4.2.1 qFR1的精细定位 |
4.2.2 转基因株系的获得 |
4.2.3 转基因植株的加代及阳性株的筛选 |
4.2.4 转基因株系的表型鉴定 |
4.2.5 沉默株系的转录组分析 |
4.2.5.1 测序基本信息 |
4.2.5.2 野生型BT-1高抗拟轮枝镰孢菌种腐的抗性机制分析 |
4.2.5.3 qRF1候选基因沉默株系与野生型BT-1的差异分析 |
4.2.5.4 与对照相比RNAi植株和野生型在响应拟轮枝镰孢菌接种时的差异 |
5 讨论 |
5.1 Bin1.01区域是影响玉米种腐抗性的一个重要染色体区段 |
5.2 新的技术方法在种腐抗病基因克隆上的应用 |
5.3 新的病原-宿主互作机理在玉米上的发现 |
5.4 功能标记开发在抗性遗传育种上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河西走廊玉米苗枯病原菌及其毒素对根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玉米苗枯病分布危害与防控 |
1.1.1 玉米苗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2 玉米苗枯病的病原菌 |
1.1.3 玉米苗枯病的防治 |
1.2 F. graminearum与寄主互作及其毒素研究进展 |
1.2.1 F.graminearum与寄主互作研究 |
1.2.2 F. graminearum产生的毒素简介 |
1.2.3 毒素合成基因 |
1.2.4 毒素的功能 |
1.2.5 寄主植物的解毒作用 |
1.2.6 影响毒素产生的因素 |
1.2.7 毒素与药剂施用 |
1.3 基因型与化学型 |
1.3.1 化学型与基因型的分类 |
1.3.2 化学型的分布与变化 |
1.3.3 基因型、化学型与药剂敏感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河西走廊玉米苗枯病原菌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2.1 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2.2.2 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
2.2.3 F. graminearum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西走廊玉米苗枯病病原菌基因型和化学型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 |
3.2.1 F. graminearum菌株的基因型 |
3.2.2 F. graminearum菌株的化学型 |
3.2.3 玉米根系中F. graminearum的菌丝生物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usarium graminearum及其毒素对玉米种子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2.1 病原菌对不同玉米基因型根系发育的影响 |
4.2.2 不同玉米基因型中F. graminearum的生物量 |
4.2.3 毒素粗提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4.2.4 粗毒素对根系活力(RV)的影响 |
4.2.5 粗毒素对根系微观结构的影响 |
4.2.6 DON和15-ADON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
4.2.7 DON和15-ADON对玉米根系活力以及两种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8 DON和15-ADON对根系发育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 graminearum及其毒素毒玉米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 |
5.2.1 引物的筛选 |
5.2.2 F. graminearum接种后参试基因的表达 |
5.2.3 DON和15-ADON对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4 DON和15-ADON对不同玉米基因型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河西走廊玉米苗枯病病原菌 |
6.1.2 F. graminearum粗毒素对发芽和根系发育的影响 |
6.1.3 河西走廊F. graminearum菌株的基因型和化学型 |
6.1.4 F. graminearum侵染对病原菌致病基因与寄主抗性相关基因的影响 |
6.1.5 不同毒素对种子萌发以及根系的影响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讨论 |
6.3.1 河西走廊F. graminearum菌株与其他省份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
6.3.2 河西走廊F. graminearum菌株的化学型 |
6.3.3 F. graminearum侵染与玉米致病基因、寄主抗性相关基因 |
6.3.4 DON和15-ADON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
6.4 展望 |
6.4.1 15-ADON在F.graminearum致病过程中的功能 |
6.4.2 对于玉米苗枯病传播方式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作物土传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作物病虫害》1979年版和2015年版记录的我国重要作物土传病害比较 |
2 土传病害发生的特点 |
3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 |
3.1 农业防治技术 |
3.1.1 抗病品种 |
3.1.2 嫁接 |
3.1.3 轮作 |
3.1.4 有机质补充 |
3.1.5 深翻 |
3.1.6 无土栽培 |
3.2 物理防治技术 |
3.2.1 蒸汽消毒技术 |
3.2.2 热水消毒技术 |
3.2.3 火焰消毒技术 |
3.2.4 太阳能消毒技术 |
3.2.5 土壤循环消毒技术 |
3.3 生物防治技术 |
3.3.1 生物熏蒸技术 |
3.3.2 厌氧消毒技术(ASD) |
3.3.3 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 |
3.4 化学土壤熏蒸消毒技术 |
3.4.1 氯化苦 |
3.4.2 棉隆 |
3.4.3 威百亩 |
3.4.4 氰铵化钙 |
3.4.5 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 |
3.4.6 二甲基二硫 |
3.4.7 硫酰氟 |
3.5 综合防治技术 |
4 土传病害防治注意事项 |
4.1 种子、种苗消毒及无病种苗的培育 |
4.2 土壤熏蒸后的管理 |
(8)一种新型玉米种衣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植情况和苗期主要病虫害 |
1.1.1 玉米种植情况 |
1.1.2 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 |
1.1.2.1 玉米纹枯病 |
1.1.2.2 玉米苗枯病 |
1.1.2.3 玉米小斑病 |
1.1.2.4 玉米锈病 |
1.1.3 地下害虫 |
1.1.3.1 小地老虎 |
1.1.3.2 蛴螬 |
1.1.3.3 蝼蛄 |
1.1.3.4 玉米蚜虫 |
1.2 种衣剂的概述 |
1.2.1 种衣剂的发展史 |
1.2.2 种衣剂的特点 |
1.2.3 玉米种衣剂的应用概况 |
1.2.3.1 种衣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2 种衣剂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
1.2.3.3 种衣剂对种子的安全性 |
1.2.4 玉米种衣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1.2.4.1 种衣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1.2.4.2 种衣剂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
1.2.4.3 种衣剂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玉米苗期病虫害的防治现状 |
1.3.2 我国种衣剂的发展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不同贮藏温度对玉米种子的影响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不同年份玉米种子的比较 |
3.2.1 试验材料 |
3.2.1.1 供试种衣剂 |
3.2.1.2 供试玉米品种 |
3.2.2 试验方法 |
3.3 田间试验 |
3.3.1 试验材料 |
3.3.1.1 供试种衣剂 |
3.3.1.2 供试玉米品种 |
3.3.2 试验方法 |
3.3.2.1 小区设置 |
3.3.2.2 调查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贮藏温度对玉米种子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玉米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玉米种子根长的影响 |
4.1.3 不同处理玉米种子苗长的影响 |
4.2 不同年份玉米种子的比较 |
4.2.1 种衣剂对玉米出苗数的影响 |
4.2.2 种衣剂对玉米出苗数的影响 |
4.3 大田试验 |
4.3.1 玉米出苗率情况 |
4.3.2 不同玉米种衣剂苗期素质情况 |
4.3.2.1 玉米茎基宽情况 |
4.3.2.2 玉米根长情况 |
4.3.2.3 玉米鲜重情况 |
4.3.3 苗期病害防效情况 |
4.3.3.1 玉米纹枯病 |
4.3.3.2 玉米苗枯病 |
4.3.3.3 玉米小斑病 |
4.3.3.4 地下害虫 |
4.3.4 产量情况 |
4.4 综合分析 |
5 讨论 |
5.1 不同温度处理对玉米种子的影响 |
5.2 田间同比安全性试验 |
5.3 大田试验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轮枝镰刀菌过氧化物酶体PEX5基因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轮枝镰刀菌研究现状及进展 |
1.1.1 发现与分类 |
1.1.2 分布与危害 |
1.1.3 轮枝镰刀菌的营养体亲和性 |
1.1.4 轮枝镰刀菌的毒素研究 |
1.2 过氧化物酶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1 过氧化物酶体 |
1.2.2 过氧化物酶体基因 |
1.2.3 PEX5基因研究进展 |
1.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及质粒 |
2.1.2 供试植株 |
2.1.3 仪器、试剂和耗材 |
2.1.4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方 |
2.2 实验方法 |
2.2.1 质粒酶切与连接 |
2.2.2 感受态细胞转化 |
2.2.3 菌株培养及其DNA的提取 |
2.2.4 轮生镰刀菌原生质体制备 |
2.2.5 原生质体转化和转化子验证 |
2.2.6 RNA的提取 |
2.2.7 FvPex5基因的敲除 |
2.2.8 互补菌株的构建及Pex5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2.2.9 基本生长情况测定 |
2.2.10 孢子形状测定 |
2.2.11 孢子萌发率测定 |
2.2.12 渗透压敏感性测定 |
2.2.13 细胞抑制剂敏感性测定 |
2.2.14 细胞壁完整性检测 |
2.2.15 接种玉米和甘蔗致病力测定 |
2.2.16 毒素产量测定 |
2.2.17 Fum基因表达量测定 |
2.2.18 侵染玉米菌落色素测定 |
2.2.19 玉米萌发率测定 |
2.2.20 脂类的代谢 |
2.2.21 活性氧物质(ROS)积累量测定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FvPex5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 |
3.1.1 FvPex5基因敲除 |
3.1.2 FvPex5基因的敲除验证 |
3.2 FvPex5突变体的荧光互补验证 |
3.2.1 FvPex5突变体互补菌株的PCR验证 |
3.2.2 △FvPex5突变体的功能荧光定位验证 |
3.3 菌落形态观察及基本生长情况测定结果 |
3.4 产孢量测定及无性孢子形态的观察结果 |
3.5 孢子萌发率测定结果 |
3.6 渗透压敏感性测定结果 |
3.7 细胞抑制剂敏感性测定结果 |
3.8 荧光增白剂细胞壁完整性检测 |
3.9 毒素产量测定结果 |
3.10 FvPex5基因影响下Fum基因表达量测定 |
3.11 玉米和甘蔗致病力测定结果 |
3.12 玉米萌发率测定 |
3.13 侵染玉米菌落色素测定 |
3.14 脂类的代谢 |
3.14.1 尼罗红染色测定结果 |
3.14.2 长链脂肪酸的代谢测定结果 |
3.15 ROS积累量测定结果 |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生产常见病害综述 |
1.1.1 玉米病毒病 |
1.1.2 玉米细菌性病害 |
1.1.3 玉米真菌性病害 |
1.2 轮枝镰孢菌及其对玉米侵染的研究进展 |
1.2.1 轮枝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
1.2.2 轮枝镰孢菌毒素的研究 |
1.2.3 轮值镰孢菌对玉米的浸染规律的研究 |
1.2.4 由轮枝镰孢菌引起的玉米病害的防治 |
1.2.5 玉米对轮枝镰孢菌抗病资源的筛选和抗性机制 |
1.2.6 玉米对轮枝镰孢菌抗性遗传研究 |
1.3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
1.3.1 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 |
1.3.2 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类和进化 |
1.3.3 抗病基因在生产上的应用 |
1.4 关联分析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 |
1.4.1 连锁不平衡 |
1.4.2 关联分析的步骤及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 |
1.4.3 关联分析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4 关联分析结合连锁分析在植物中研究的实例 |
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2.1 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表型鉴定 |
3.2.1 接种方法 |
3.2.2 鉴定方法 |
3.3 表型数据分析 |
3.4 连锁分析 |
3.5 关联群体基因型鉴定和数据分析 |
3.6 抗性位点的比较 |
3.7 种子抗轮枝镰孢菌关联位点的验证 |
3.7.1 RIL群体 |
3.7.2 NIL群体 |
3.8 候选基因分析 |
3.8.1 关联位点对应的基因及候选基因的获得 |
3.8.2 候选基因的结构分析 |
3.8.3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鉴定 |
4.1.1 玉米种子轮枝镰孢菌抗性鉴定体系 |
4.1.2 抗性种质的筛选 |
4.2 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的连锁分析 |
4.2.1 表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2.2 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表型数据分布 |
4.2.3 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QTL分析 |
4.3 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的关联分析 |
4.3.1 关联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4.3.2 种子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4 关联SNP标记与QTL的比较分析 |
4.5 通过RIL群体和NIL群体对关联显着位点的验证 |
4.5.1 RIL群体对关联显着位点的验证 |
4.5.2 NIL群体对关联显着位点的验证 |
4.6 抗性位点的候选基因分析 |
4.6.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的基因位点 |
4.6.2 3个候选基因的结构分析 |
4.6.3 3个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5 讨论 |
5.1 耕作制度对土传病害的影响 |
5.2 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鉴定方法 |
5.3 玉米对轮枝镰孢菌抗性位点的分析 |
5.3.1 玉米对轮枝镰孢菌抗性的联合分析 |
5.3.2 种子抗性的位点在育种上的利用 |
5.4 对轮枝镰孢菌抗性相关候选基因的功能预测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表 |
附图 |
四、玉米苗枯病研究获重大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ndroid系统的唐山市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APP的开发实现[D]. 彭艳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2]玉米种衣剂剂型优化及田间应用研究[D]. 陈超.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3]文本挖掘与推荐算法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研究[D]. 刘玲.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4]玉米茉莉酸信号调控因子MYC2的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D]. 刘琴.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5]玉米种子对拟轮枝镰孢菌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 周子键.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6]河西走廊玉米苗枯病原菌及其毒素对根系的影响研究[D]. 孟嫣.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7]作物土传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技术[J]. 曹坳程,刘晓漫,郭美霞,王秋霞,李园,欧阳灿彬,颜冬冬. 植物保护, 2017(02)
- [8]一种新型玉米种衣剂的应用研究[D]. 吴晓晓.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6)
- [9]轮枝镰刀菌过氧化物酶体PEX5基因功能研究[D]. 张绳敏.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 [10]玉米种子对轮枝镰孢菌抗性的遗传研究[D]. 琚铭.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