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文学的真实性说开去(论文文献综述)
李桂玲[1](2019)在《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文中提出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重要作家,于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由此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莫言研究热潮。关于莫言的研究文章数量巨大,研究成果各有特色。本文以“生存体验”为视角,审视莫言的小说创作,论证方向集中于其小说创作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意义的读解,努力挖掘其小说所葆有的人性共通性特征,通过对这种共通性特征的学理性发掘,探寻莫言如何运用体验性文学观念与方法创造中国当代小说叙事的辉煌,推动中国文学进一步与世界文学交流融通。论文主要围绕“体验”这一理论进行论证与铺展,详细解读莫言小说创作主体诉求中所蕴藉的生存体验及其来源,及其小说创作艺术中的体验性、感觉性表现特征,进一步解析莫言如何以这种体验性的方式实现了生存体验、主体叙事、民间立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内在联通,即莫言对于世界范围内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故乡,是莫言生存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神秘土地是莫言魂牵梦绕、安身立命的“家”,源于故乡的生存体验是莫言最刻骨铭心的体验。这里的乡村生活、乡土经验既是承载其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承载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人性血脉的基础,这其中的中国故事和民族传统构建了莫言的诗性灵魂,构建了其文学创作的思想理念,也构建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作为一种体验性文学观念,是莫言创作理念的核心。莫言认为,文学创作的宗旨就是源于故乡源于自我的生存体验的“为自己而写作”,他要作为老百姓写作,书写农民和土地,书写土地上的历史与传奇,书写故乡生存现实中的中国经验和悲悯情怀。莫言小说创作的立场和方法是一种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他既主张民间立场的写作态度,又提倡一种自我个性化的写作精神;他既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努力把作家主观自我的体验、把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积极融入小说的艺术表现之中,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深刻地揭示出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情感,出色地实现了一种超越故乡实有的超验性故乡想象与建构。生命谱系的书写,是体验性视域下莫言小说创作的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核心话语。莫言写出了自我生存体验下的乡土世界,其作品的主题、情节等大都源于其生活现实、社会历史,其作品的精神意向又具有通过主观想象建构起来的民间性想象特征,深刻地展示出特定地域人群的生活史、情感史。小说从感觉、记忆等角度出发,写出了生活与生命自由存在、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的博弈较量;从“我”、“我母亲”、“我父亲”为代表的人物形象的角度,写出了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从小说的主题意象、结构情节、美感体验等方面解析了莫言小说如何以体验性、感觉化的艺术方式,使得其讲述的中国故事具有丰富而张扬的独特个性与民族性特征。生存体验是莫言文学创作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是值得深度挖掘的有价值的命题。莫言选择了非常适合自己的一种体验性、感觉性的创作方法,而选择体验性视域的研究视角,来解读莫言的生存体验及其体验性的小说创作,更能够发现莫言小说联通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途径与意义。首先,莫言小说的体验内容主要是生存体验,这是最根本的体验之一种,它扎根于现实生活和个体存在,指向生命、人性等普适性向度。其次,莫言小说体验性书写的性质是一种自我主体的诉求,它指向人的主体存在、人性的奥秘、人道主义的悲悯等思想启蒙、现实批判、历史反思问题。最后,莫言小说体验性的艺术表达最明显的特征是感觉化、体验式,这种主观感觉的艺术方式既立足于现实主义根基,又充分吸收现代主义特别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体验性叙事升华为一种超验性的艺术表征,从而以感觉化、体验式的故事书写,实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融。关于体验性文学创作的思辨与追问,也关乎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层面的交流融通问题。一方面,体验性书写及其研究作为心灵沟通的方式,使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国家间的文学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体验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内容、途径与方法,但不应该是其终极目标,即对生存体验的描写不能限于体验层次,如何使感性体验在面对理性认知时,实现一种互补或超越,而不是逃逸或规避,是对作家的一种挑战。如面对写生存与思想、写肉体与灵魂等关系时,将莫言小说与鲁迅小说进行比较,会发现莫言小说描写生存体验,对于体验性、感觉性层面的书写有时甚至达到了一种极致,但对比鲁迅刻画民族的灵魂特质、挖掘国民劣根性方面,仍显得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
初清华[2](2006)在《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文中提出1976-1987年间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既是建国后以“革命文学”为基点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与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私人化”写作和日益繁荣的通俗文学之间的中转站,同时也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传统,把曾经被人为割断其知识谱系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内在地联系起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和讨论的出现与此不无关联。当然,中西文化冲突,仍然是这一时期文学形态形成的重要背景。但从当时的文学批评和1990年代以来对这一阶段的文学研究情况来看,对这一时期文学的认识,大都还局限在“文学-政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更多地着眼于描述文学寻求自主性、脱离政治束缚的过程以及采取的策略,关注其“断裂”性意义,割裂了新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选择知识社会学为研究视点,主要是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两种理论,从共时性“实场”(文学场域中的知识生产、传播、消费体制和过程)和历时性“虚场”(不同文学话语的知识谱系)两个纬度,来重新“想象”并试图结构出更为完整、线索清晰的新时期文学场域。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考察新时期文学实场的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的形成,共分三章。在“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体制转变过程中,“天安门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其中显示出“人民”话语的力量,并使之成为新时期文学场域中可与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国家意识形态性革命文学话语相抗衡的重要一元。而1979-1980年间复刊和新创刊的大量文学期刊,以及科协、公安法制部门创办的知识普及性通俗读物等,由于编辑的文学观念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其发稿倾向大致可分为三类:国家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写作与通俗文学,1980-1982年间《时代的报告》与《文艺报》的较量就是文学界、知识界发生分化的集中表现,这也影响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新时期文学政策也根据创作实际不断做出相应调整:1980年《人民日报》肯定了“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可谓“政治-文学-人民”三元文学体制初步形成的一个标志;1982年《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修订本发表,以及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表明,新时期文学政策主要是采取通过加强出版体制改革来管理文学事业的间接手段,而不再是直接干预文学创作,读者对于文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吴丹[3](2018)在《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文中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文化事实。新媒介的全方位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世界的感知。在强势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之一,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以新媒介为出发点,研究当下文学自身如何存在以及其存在状况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把文学置于新媒介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笔者结合新媒介及其语境延伸所形成的“媒介文化”进行考察,以见出文学得到新媒介助力得以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商业性市场等因素;第二,对文学转向所产生的文学后果进行研究,考察新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对文学主体的转变进行研究。在文学中,无论是作家、作品或是读者,都处于世界之中,都离不开主体。因此,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之于世界的关系之中。基于以上思路,全文的具体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文学”、“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并对研究对象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空间及其价值所在。第二,在第一章中通过“走进中心的新媒介”、“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等方面,指出随着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新媒介权力的日益扩展使得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得以生成,新的文化格局得以形成。第三,通过艺术家←作品→世界这一场域,分析新媒介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自身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文学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日常生活”为表征。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文把当下文学的“日常生活”存在形式分为“文学的自在存在”和“文学的自为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在新媒介时代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常生活”的表征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物质“欲望”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诉求。相应地也反映出新媒介下文学的自由性和不自由性。第四,通过欣赏者←作品→世界这一场域,阐述了文学受众对新媒介的接受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转变,探讨了文学受众脱离了传统阅读的范式而产生新的特征。在这里,阅读的“主体”作为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成为“大众受众”中的一员。经过以上具体的探寻、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从文学自身来看,在新媒介“权力中心”的语境下,“日常生活叙事”已经逐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宏大叙事”,“现实”成为了作家热心注目的问题,“写实”也成为了相对应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一文学变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去历史化”到“务实”的转变,这一去魅的本身客观上是否也落入了另一种“魅”的圈套?第二,从文学和新媒介的关系来看,新媒介使文学自身有了全新的维度,促进了文学的形式多样化和个性丰富性。同时也指出,无论新媒介给予文学以多大程度的“自由”,但在大众媒介的笼罩下,文学“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呼应。第三,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文学存在的本质乃是人对自身所在的世界中的反思,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之核心在于生命如何在“自在”之中保留“自为”,在于如何在“自在”和“自为”之中走向人类的“为我们存在”。
卫楚臻[4](2019)在《从审美反映论到人学价值论 ——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当代文论界,王元骧的文学理论研究探索始终与当代文论变革发展进程相伴随,不仅着述丰富卓有成就,而且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文学理论观念。他的理论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问题意识和人学内涵,在当代文论界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通过对王元骧文学理论个案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他的理论观念及其学术个性,而且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当代文论的变革发展及其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王元骧文学理论研究探索历程以及所建构的主要文学理论观念展开研究。第一章从宏观整体上观照和描述王元骧的文学理论探索历程与理论观念演变。可以把他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探索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至1980年代,在原来所形成的认识论文学观念的基础上,推进到对审美反映论的理论探索,强调情感在文学审美反映中的重要作用;二是1990年代以后,从文学活动论出发,进一步推进到文学实践本性论的探寻,注重文学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自由精神和意志力量;三是新世纪之后,面对复杂社会变革所带来人的生活和文学发展中的新问题,又进一步转向关注文学价值论,更为强调对文学审美理想的表现和追求。第二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审美反映论的理论观念。他的审美反映论是在原来生活反映论基础上的推进与超越,强调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石,文学不仅反映一定的生活现实,而且更要反映主体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评价。审美反映论是在认识论的领域内对文学本质特性的重新界定。而后他参与讨论和建构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则是审美反映论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第三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文学实践本性论的理论观念。基于从审美反映论到文学活动论的发展,进而推进到对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与价值功能的探究考察,强调文学活动是认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而文学实践的价值目标则是达到对“主客二分”的超越,从而实现精神自由。第四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文学的人学价值论建构。从实践本性论到人学价值论是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的再一次推进。人学价值论建立在文学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础上,其根本目的是在本体层次上为文学存在确定一个终极依据,认为文学价值的本源和根本在于人学价值。而人学价值论应是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的有机统一,文学活动所要追寻的审美理想,就在于达到人的超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学的“人学”内涵,从而充分揭示文学的本质特性和价值功能。
王海艳[5](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指出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王俊梅[6](2016)在《新时期“非虚构”写作研究述评》文中指出《人民文学》从2010年开设"非虚构"栏目以来,陆续刊发了许多作品,其中有十几篇"非虚构"作品在文坛备受瞩目。有必要从"非虚构"文学产生的原因、内涵、文体特征、真实性、文学性以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以便勾勒出一个较完整的关于"非虚构"写作研究的框架。
王鑫[7](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指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刘叶琳[8](2019)在《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文中指出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是指文学经典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形象在影像媒介形态中的表现和传播。在本文中,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有特定的对象范畴,是指小说类文学经典作品(也包含一部分形象性、叙事性和语言艺术特性较强的戏剧类经典作品)在声像艺术媒介(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表现与传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是对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综合性认识和总体看法。它包含相当多的理论内容,本文着眼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几个核心问题,构成研究的主要范畴。首先,影像化传播的对象是文学经典,因此,经典态度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内容。其次,影像化传播是文学经典性在不同文化场域的转换,因此文化立场也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影像化传播是不同媒介形态的审美创造,因此媒介意识也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构成。本文的观念分析与阐述,侧重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实践理念,即以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思想、认识、主张、看法为主。具体地说,就是以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实践者的观念表述和艺术见解表达为主。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及其观念是20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发展和影视艺术发展的重要现象,也是自电影产生以来世界性的文学艺术和文化现象。许多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事件,都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有关;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成果,许多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影视艺术成果。关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研究,对于认识和把握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的现状和发展,对于推动和促进文学艺术理论和影视艺术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活动,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在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活动呈现不同的特点。早期的商业文化倾向、历史巨变之后的政治文化功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启蒙作用和大众文化品质,新世纪以来的多元文化合流,这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演变的实践基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历史变化过程,体现了媒介文化与文学影视艺术相互影响的历史力量,也体现了文学影视艺术创造在媒介文化语境下演化的现实结果,20世纪中前期是我国早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形成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是电影创作的戏剧传统的影响,一个是电影改编的文学传统的影响。这一时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演变过程,就是在综合艺术范畴的跨媒介比较中,在影像艺术和语言艺术的跨媒介辨析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独立性理念逐步确立的过程。其中影像媒介意识的初萌、文学经典改编原则和艺术表现要求的自觉阐释,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进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中期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是在政治文化环境下,在意识形态传播的要求中发展的。文学经典精神的现实价值、文学经典改编的现代视角,忠实于原着与反映时代精神的关系、文学经典电影化传播的宣传意义和教育使命等,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核心内容。文学经典影像化叙事的题旨转换策略,电影改编活动中文学经典意识的特殊存在,从文学经典到影像经典的跨媒介经典化,体现了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变化特征。20世纪中后期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强调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文化启蒙和大众普及传播功能,重视文学经典的价值意义和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文化品质。同时,影像艺术审美理念的自觉,促使改编创作者追求影视剧表现文学经典的独立性,继承了传统的“忠实于原着”观念,在涵义理解和方法运用上有了新的变化。90年代中期媒介文化的兴起,又使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引入了“媒介化”话题,媒介文化理论成为阐释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跨媒介”特性的重要思想资源,媒介属性也成为辨析影视审美和文学经典审美的重要标准。21世纪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呈多元化并存局面,以往的文学经典改编理念和实践,都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延续和发展,而娱乐消费主义倾向的出现,又在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注入了新的内容,传统的文学经典认识发生了变化,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反映出新的文学经典态度和新的艺术审美塑造原则。在改编观念的批评语境中,改编创作者对负面评价所作的申辩和解释,透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主张。此外,非文学经典改编创作内容的进入,也是这一时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演变的一个特征,商业艺术理念和媒介市场化运作理念,成为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组成部分。
李春燕[9](2010)在《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是关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专题研究。陕西的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创作相对应的陕西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发出过响亮的声音,但关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研究却显得严重匮乏。虽然,关涉这一课题也有少量评论文章散见报刊,但与整个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突出成就相比,就显得零散琐碎、不成气候,尤其是就这一课题的整体研究,至今尚属空白。本文认为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史上作用很大,它不仅仅促进创作和理论的双向度发展,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区域文学批评作为某一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系统研究,对于这一区域文化与文学的发展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全国文学批评整体研究的组成部分,区域文学批评这一切片具备透析统观全国文学批评整体风貌的文化功能。基于以上认识,将区域文学批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向,也就具有了尝试的可能性。鉴于学术界存在一种空疏之风,本文尤其重视文学批评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就《陕西文艺》、《延河》和《小说评论》等杂志以及文学批评专着和散见于报刊的相关资料展开实证分析。因此,注重原始资料的归拢整理是本文的特色。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层次、内容、形式诸多方面的差异,但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本文主要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历史演变、格局建构以及精神内涵和文化心态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实现对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风貌的宏观把握和微观透视。第1章“绪论”阐释了选题的理由意义,介绍了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并对课题的对象和范围进行了界定。第2章“文学批评的历史考察”从历时角度观察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风貌。文革结束之后,陕西文学批评同中国文学批评一样在历史的重大转折中寻求突破的途径,70年代末期,文学批评以政治先锋姿态展开对文革的清算批判: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笔耕文学研究组”在理论上追根溯源恢复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在实践上通过对柳青、贾平凹等创作得失的研讨探索陕西小说创作提高与突破的途径。第3章“文学批评的格局构建”。随着批评意识的觉醒,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在古今、中外文化资源的比照中,对印象主义、心理精神分析、文化批评多种模式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形成了以现实主义理论和社会历史批评为核心,同时容纳其它批评理论与模式的多元新格局;而建构多元格局的理论基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第4章“文学批评的精神内涵”,时代性、人民性与西部文学批评意识共同构成其精神内涵。第5章借鉴布迪厄结构动力学中“生存心态”理论,阐述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家与乡土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透射“面子”文化与商业利益构筑的批评魔障,从而呼唤自由独立的批评精神。本文以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为个案,注重意识视角的审视,努力分析陕西以及中国批评的精神症候,剖析当代文学批评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以期探寻文学批评突围的路径,从而对中国当下文学批评的健全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认为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持有丰富的经验,在诸多批评者的努力下,培育了享誉国内外的一批作家,但是目前陕西文学批评与创作一样面临滑坡,出现了断代现象与诸多非批评现象,结语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固然,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是文学批评趋向健康发展的客观要素,在当下消费主义时代批评要走出困境,批评者主体素质的提高当是重要的环节。对于批评者而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审美感觉和深邃的思想这些基本素养固然必不可少,但批评者葆有自由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以及独立的批判精神却尤为重要,只有批评主体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批评才可能有真正的希望。
司茜[10](2019)在《底层“非虚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潮起潮落的底层叙事始终处于当代思潮的激烈论争和不同文学标准的差异巨大的评判之中,这使底层叙事超出了纯粹的文学思潮的范围。自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推出“非虚构”栏目后,“非虚构”受到了学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底层文学的范畴中,如果将“非虚构”叙事作为一种文学叙事的策略来把握的话,那么作为叙事的主体和特定视角处理对象,其实已经超出了文学叙事的范围,比如有的“非虚构”作者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作家,也不谋求作家的身份,而他的所直面的对象也并非只是文学视野中的乡土中国或社会底层,而更多的属于社会学或者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农”问题的视角。本论文在方法上进行了一定限制,在研究对象也做了缩小。方法上,力求结合叙事学去探究底层叙事中两个关键的问题,第一,底层是否能够真正被代表,即叙事主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供底层经验。第二,“非虚构”写作是否真的能够提供真实的底层经验,即在“非虚构”的底层叙事实践中,其创作主体、对象、策略有何经验教训。论文总体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对该论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问题作了整体式的梳理,并对其研究意义及论文框架进行了总述。正文部分共五章,正文第一章大致对底层叙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期后的落潮的内在困境,由此引出了“非虚构”叙事进入底层后,给底层叙事带来的改变。正文第二章对底层“非虚构”叙事的主体进行了探究。底层“非虚构”叙事的叙事主体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关怀底层的知识分子,另一类是打工作家,他们是经验与情怀兼备的叙事主体,在场的个人体验使他们占据了丰富的第一手底层材料,尊重对象的叙事姿态使叙事主体与叙事对象之间呈平等的状态。正文第三章论述的是底层“非虚构”叙事的叙事内容,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农村的呈现和对打工者工作、生活的描写。正文第四章论述底层“非虚构”叙述的叙事策略,将底层“非虚构”叙事分为了四种叙事类型,“返乡”模式、“田野调研”模式、“故事讲述”模式以及“原生态”展览模式。“返乡”模式采用了回忆与现实相对比、多声部还原现实、“看与被看”的建构与反差等叙事策略;“田野调研”模式的叙事策略主要体现在:对话的实录、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呈现、叙事中的评价话语;“故事讲述”模式主要采用第一、三人称叙事、“故事性”与“反故事性”相结合等叙事策略。正文第五章对当代底层“非虚构”叙事进行评价,对其价值与限定进行总结。结语部分在正文基础上,对论文进行简要总结,同时指出论文中部分内容可能存在的学术研究前景。
二、从文学的真实性说开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文学的真实性说开去(论文提纲范文)
(1)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莫言研究现状概述 |
1.2.2 海外莫言作品传播、研究概述 |
1.3 论文的理论框架和写作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体验的视域:生存体验与文学的体验性表现 |
2.1 体验与生存体验:文学创作的本原性探寻 |
2.1.1 体验的切入:文学活动的原点与指向 |
2.1.2 体验的书写:源于生存源于主体的共生共存 |
2.1.3 体验的重构:对传统经验的借鉴与传承 |
2.2 莫言的生存体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学交流 |
2.2.1 生存体验:乡土经验与民族性的承载 |
2.2.2 民间立场:民族精神与中国故事的生成 |
2.2.3 体验性言说:生命话语与世界性品格的感觉性汇通 |
第3章 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生命根基 |
3.1 故乡的生命根性与文学地理的源头 |
3.1.1 土地的承载:安身立命的“家” |
3.1.2 生命的寓言:动植物的灵性及其隐喻 |
3.1.3 农民的形象:乡野性情与生命的强力 |
3.2 故乡的文化根性:历史性的积淀与民族性的传承 |
3.2.1 民间故事:志怪神话与鬼狐幻化的理想世界 |
3.2.2 民间艺术:茂腔与忧郁悲凉曲调的情感寄托 |
3.2.3 民俗信仰:民风巫术与因果报应的原始崇拜 |
3.2.4 民间视角:管氏家族的传奇经历与生存智慧 |
3.3 故乡的生存体验:人性探微与生命存在的焦虑 |
3.3.1 饥饿情结:苦难的原初记忆带来生存现实的执着批判 |
3.3.2 孤独幽闭:自卑的性格与文学创作的感觉化言说 |
3.3.3 精神创伤:焦虑的创作心理与生命本体的超验性追求 |
第4章 体验性的文学理念:“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 |
4.1 故乡情结:源于生命体验的为内心而写作 |
4.1.1 生命体验:文学的原创性与“影响的焦虑” |
4.1.2 人性与人心:自由地表现人的复杂多义的本性 |
4.2 故乡记忆:源于民间生命体验的创作资源 |
4.2.1 农民与土地:回归土地的作为老百姓而写作 |
4.2.2 传奇与历史:心灵史的描述与英雄情结的变种 |
4.2.3 苦难与命运:中国经验和中国感受的大悲悯 |
4.3 故乡想象: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 |
4.3.1 发现故乡:对人类普遍认可的情感的揭示 |
4.3.2 民间写作:超越故乡的自我个性化写作 |
4.3.3 现实主义主流:作家主观体验的介入性契合 |
4.3.4 想象与虚构: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 |
第5章 体验中的生命谱系:生存本能与生命本体论的焦虑书写 |
5.1 生存与身体的献祭:生存体验与生命谱系的建构 |
5.1.1 身体体验:生存欲望与生命自由存在的挣扎呼唤 |
5.1.2 生存体验:乡村生活与民间伦理道德的怅惘叩问 |
5.1.3 平民记忆:个体体验与历史发展轨迹的博弈较量 |
5.2 人与生命的实践: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 |
5.2.1 “我”:敏感羸弱的金童与灵魂炼狱的磨难 |
5.2.2 “我母亲”:最宽容最坚强的胸怀与生殖女神的屈辱沧桑 |
5.2.3 “我爷爷”:最丑陋最英雄的性格与生命意志的自由不羁 |
5.3 体验与感觉化的描述:人鬼神共舞与东方想象主义的狂欢 |
5.3.1 意象与主题象征:中国故事借助东方想象而丰富而张扬 |
5.3.2 体验与结构情节:叙事时间伴随生命体验而敞开而断裂 |
5.3.3 超验与美感语言:民间艺术倚重生命气息而释放而怪诞 |
第6章 体验与超越:生存体验与乡土中国的世界性交流 |
6.1 生存的体验:个性体验与生命本体意义的普适性关怀 |
6.1.1 底层的生存体验:个体生命与生存现实的挣扎和自我博弈 |
6.1.2 民间的道德理想:个体自由与传统理性之间的寻找探索 |
6.2 主体的体验:自我存在与乡土中国经验的批判性指向 |
6.2.1 现实性批判:自我主体的叙事与人道主义的人性审判 |
6.2.2 历史性批判:生命主体的搏斗与民族脊梁的精神呼唤 |
6.3 感觉的体验:主观感觉与现代主义艺术的超验性表现 |
6.3.1 体验的内向性:现代主义感觉与生命强力的民族性张扬 |
6.3.2 体验的超越性:现代主义隐喻与中国故事的世界性沟通 |
第7章 体验与思辨: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的心灵性沟通 |
7.1 体验的追问:感性体验面对理性认知的感觉性规避 |
7.1.1 生存体验的拘囿:生存物欲与灵魂批判之间的悖论性选择 |
7.1.2 审美体验的异质:感性叙事与美感意象之间的迷失性狂欢 |
7.2 体验的思辨:现实经验与文学叙事的象征性隐喻 |
7.2.1 个体体验的镜像:自我想象与现实真实之间的文学性指向 |
7.2.2 文学体验的主体:本土经验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世界性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重塑新时期文学世界 |
上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建与三元文学体制确立 |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新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初现 |
第一节 “人民”话语再现文学场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场域重建 |
第三节 “政治”隐显于“二为”方向中 |
第二章 文艺政策、文艺团体与文学体制变革 |
第一节 《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译文的修改与文艺政策重心转移 |
第二节 文联、作协与新时期文学领导体制 |
第三节 文学群体与新时期文学知识生产-传播体制 |
第三章 文化身份与新时期文学界之分化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差异 |
第二节 聚焦《在社会的档案里》 |
第三节 “苦恋”风波 |
第四节 所谓“十六年” |
下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知识谱系 |
第四章 尽显风流的现实主义文学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真实性”原则的演变 |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证:新时期创作与现实的暧昧关系 |
第五章 毁誉参半的浪漫主义 |
第一节 隐匿于文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 |
第二节 “想象”与“抒情”: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
第六章 势不可挡的“现代派”文学 |
第一节 外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派”入场 |
第二节 “人”与“语言”: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知识的两个支点 |
第三节 理性秩序重建与坍塌:“现代派”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
第七章 民间文学与“文人化”:通俗文学迂回入场 |
第一节 身份模糊的“通俗文学”在文学整理中悄然入场 |
第二节 “传奇文学”、“法制文学”与新故事:新时期通俗文学知识形态 |
结论 新时期三元文学体制与不同谱系知识话语的“扭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3)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媒介: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视角 |
二、对“文学”与“文学研究”内涵的探讨和反思 |
三、研究的空间和意义 |
第一章 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 |
第一节 走进中心的新媒介 |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 |
第三节 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 |
小结 |
第二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 |
第一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在存在” |
第二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为存在” |
第三节 文学的“他律性”彰显 |
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 |
第一节 断裂:文学“日常生活”的出场与呈现 |
第二节 新媒介与“80后”:“青春小说”的生发与分化 |
第三节 新世纪写实:“底层”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 |
第四节 另一种存在:“民间”的精神之旅 |
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 |
第一节 林白、陈染:女性“身体”的出场与言说 |
第二节 “美女作家”:消费下的“身体”坠落 |
第三节 “摒弃”身体的外向女性书写 |
第四节 摄影镜下的女性“声音” |
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 |
第一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接受机制 |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心理机制 |
第三节 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4)从审美反映论到人学价值论 ——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
一、文学理论探索历程与理论观念演变 |
(一)文学理论探索历程 |
1.新时期以前:以唯物反映论为中心的文学观念 |
2.新时期初至1980年代:审美反映论的探索 |
3.进入1990年代后:文学实践本性论的探寻 |
4.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学价值论的理论建构 |
(二)文学理论观念的演变 |
二、立足情感体验的审美反映论 |
(一)从生活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 |
1.以唯物论为基础的生活反映论 |
2.审美反映论对生活反映论的超越 |
(二)审美反映论的内核是情感体验 |
1.审美反映论的哲学基础 |
2.情感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
3.对“主体-客体”二元结构的阐释 |
(三)从审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
1.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特性 |
2.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
三、导向精神自由的文学实践本性论 |
(一)从审美反映论到文学活动论 |
1.理论观念嬗变的内在逻辑 |
2.文学活动中的认识性与实践性问题 |
(二)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 |
1.“实践本性”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内涵 |
2.文学活动是认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3.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及其功能 |
(三)文学实践的价值目标是精神自由 |
1.实现精神自由的途径问题 |
2.文学实践本性论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
四、追求文学审美理想的人学价值论 |
(一)从实践本性论到人学价值论 |
1.价值多元化与人的“异化”问题 |
2.从传统文艺本体论到人学价值论 |
(二)文学价值的根本在于人学价值 |
1.经验与超验的张力关系 |
2.文学艺术的形而上学性 |
(三)文学的审美理想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1.从人的超越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2.人学价值论是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
第五章 结语 |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新时期“非虚构”写作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虚构”写作产生的原因 |
(一)“非虚构”写作的内在追求 |
(二)当前文学现状 |
二、“非虚构”写作的文体特征 |
(一)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
(二)“跨文体性” |
三、“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征 |
(一)文学性的谋求 |
(二)回到叙事本位 |
(三)“中间性”的叙事方式 |
四、“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 |
(一)对于“行动”和“在场”的强调 |
(二)文本的深刻性 |
(三)对创作主体自身的要求 |
五、“非虚构”写作的文学性 |
(一)用艺术手段来强化文学性 |
(二)文学性的蔓延 |
六、“非虚构”写作存在的问题 |
七、“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7)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意义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现状 |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内容 |
四、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概念范畴 |
第一节 媒介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经典 |
一、文学经典的界定与确认 |
二、文学经典性认识的媒介文化视角 |
三、文学经典化的媒介文化影响 |
第二节 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特定范畴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相关词语 |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基本形式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经典态度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文化立场 |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媒介意识 |
第二章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历史过程 |
第一节 20 世纪40 年代以前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经典影戏化传播的历史背景 |
二、古代文学经典戏曲片段的影像复制 |
三、古代文学经典的电影改编 |
四、其他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
第二节 20 世纪50 年代到70 年代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革命战争历史和现实生活题材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
二、革命战争历史和现实生活题材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改编 |
三、在历史机遇中曲折浮现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
第三节 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影像化传播高潮中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
二、文学影像化传播平稳发展中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
第四节 21世纪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影像化传播的多元化发展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新状况 |
第三章 艺术媒介差异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审美的早期认识 |
第一节 综合艺术范畴的跨媒介比较 |
一、早期电影认识中的戏剧艺术语境 |
二、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的跨媒介认同 |
三、媒介差异与电影艺术独立性的确认 |
第二节 影像艺术和语言艺术的跨媒介辨析 |
一、文学价值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 |
二、电影艺术中文学表现元素的介入 |
三、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差异的媒介因素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初步阐释 |
一、商业的和文化的传播动机 |
二、时代性、大众化的价值取向 |
三、不失原意的改编原则 |
四、个性化、视觉化的表现要求 |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语境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对接的艺术理念 |
第一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叙事的题旨转换策略 |
一、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意义的现实化演绎 |
二、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人物关系的对立化调整 |
三、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叙事身份和视角的跨时代置换 |
四、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人物活动和情节的意义化改动 |
第二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中的文学经典意识 |
一、影像化传播动机和目的所体现的文学经典意识 |
二、影像化传播原理与方法运用所体现的文学经典意识 |
第三节 由文学经典到影像艺术经典的跨媒介经典化 |
一、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影像艺术经典地位 |
二、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影像艺术经典性创造 |
第五章 文学经典大众化传播的主张与媒介审美意识的成熟 |
第一节 文学经典跨媒介文化启蒙与大众普及传播的倡导 |
一、以思想文化启蒙为主导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
二、以社会公众需要为目标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
三、以揭示历史时代价值为核心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
第二节 文学经典价值意义的确认和影像化诠释 |
一、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原本选择 |
二、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主题侧重化处理 |
三、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文化品性确定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审美创造中媒介意识的自觉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中媒介性尺度的确立 |
二、文学经典语言符号转换中媒介性制约的认识 |
三、相同媒介表现形式中文学经典审美转换差异的阐释 |
第六章 文学经典影像娱乐消费与媒介市场运作的认同 |
第一节 影像化传播对文学经典原着的基本态度 |
一、对文学经典原着的尊重 |
二、对文学经典原着的扬弃 |
三、对文学经典原着的拓展 |
第二节 娱乐消费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审美追求 |
一、娱乐消费环境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审美倾向 |
二、文学经典形象影视审美转换的人性化主张 |
三、文学经典改编批评中的艺术观念辩释 |
第三节 商业影视理念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市场化运作 |
一、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商业化理念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市场化运作理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历史考察 |
2.1 批评视野中的陕西文学创作 |
2.1.1 苏醒中的陕西小说(1977-1985) |
2.1.2 走出陕西的文学创作(1985-至今) |
2.2 陕西文学批评的突围 |
2.2.1 踟蹰中展开的文学批评 |
2.2.2 陕西文学批评的反思 |
第3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格局建构 |
3.1 多元批评格局建构的可能 |
3.1.1 多元批评格局的文化背景 |
3.1.2 多元批评格局的形成条件 |
3.2 多元批评格局的建构 |
3.2.1 印象主义批评 |
3.2.2 心理分析批评 |
3.2.3 历史美学批评 |
3.2.4 神话原型、地域文化、女性主义文学等批评模式 |
3.2.5 其它批评形式 |
3.3 《讲话》视阈下的理论批评 |
3.3.1 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石 |
3.3.2 《讲话》视阈下的理论观照 |
第4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精神内涵 |
4.1 时代奏鸣曲 |
4.1.1 文学批评的人民性 |
4.1.2 文学批评的历史意识 |
4.1.3 文学批评的党性原则 |
4.2 干预文学与干预生活的追求 |
4.2.1 频繁展开的文学研讨会 |
4.2.2 散见报刊杂志的批评意见 |
4.3 西部精魂的发现与追问 |
4.3.1 概念的缘起与界定 |
4.3.2 西部文学批评精神 |
第5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文化心态 |
5.1 批评家的乡土情结 |
5.1.1 无法割舍的乡土情结 |
5.1.2 繁复的"乡土"意蕴 |
5.2 陕西文学批评的文化心态 |
5.2.1 对乡土羁恋与疏离的文化心态 |
5.2.2 动态演变中的文化心态 |
5.2.3 批评心态的文化透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新时期三十年陕西文学批评年表 |
附录二:陕西部分主要批评家资料 |
附录三:陕西文学部分主要相关批评杂志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底层“非虚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念的梳理 |
1.2 研究现状 |
1.2.1 “非虚构”国内外研究 |
1.2.2 底层“非虚构”叙事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2 底层“非虚构”叙事的源起 |
2.1 底层文学叙事的内在困境 |
2.1.1 内容上重叠与模式化 |
2.1.2 话语上裂缝与“失焦” |
2.1.3 表达上公式化与概念化 |
2.2 底层“非虚构”叙事的崛起 |
3 谁写:经验与情怀兼备的叙事主体 |
3.1 多层次的身份构成 |
3.1.1 关怀底层的知识分子 |
3.1.2 打工作家与底层大众 |
3.2 叙事者的“在场”形式 |
3.2.1 “在场”的个人体验 |
3.2.2 尊重对象的平等态度 |
3.3 叙事者的主观“投射”与“幻象” |
3.3.1 寻找自我精神的依托地 |
3.3.2 多重情感的投射 |
3.3.3 寻找重构社会的契机 |
4 写谁:底层的“真实”图景 |
4.1 激变中的农村 |
4.1.1 贫穷与断裂 |
4.1.2 田园乡愁不再 |
4.1.3 溃散变异的内在肌理 |
4.2 “真实”的打工生活 |
4.2.1 在生存与打工之间 |
4.2.2 创伤性身心体验 |
5 怎么写:底层“非虚构”的叙事策略 |
5.1 “返乡”模式 |
5.1.1 回忆与现实的震惊对比 |
5.1.2 多声部呈现现实 |
5.1.3 “看与被看”的建构与反差 |
5.2 “田野调研”模式 |
5.2.1 对话的实录 |
5.2.2 实现本质性的细节 |
5.2.3 叙事中的评价话语 |
5.3 “故事讲述”模式 |
5.3.1 第一或者第三人称叙事视角 |
5.3.2 故事性与“反故事”性叙述相结合 |
5.3.3 “天真之声”与“经验之声”交替出现 |
5.4 “原生态”展览 |
6 评价:价值与限度 |
6.1 价值 |
6.1.1 再现了底层的生存图景 |
6.1.2 对于“人在底层”的价值重构 |
6.1.3 叙事主体的彰显 |
6.2 限度 |
6.2.1 存在着消费底层的危机 |
6.2.2 叙述主体的制约 |
6.2.3 真实的限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从文学的真实性说开去(论文参考文献)
- [1]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D]. 李桂玲. 辽宁大学, 2019(01)
- [2]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D]. 初清华. 苏州大学, 2006(12)
- [3]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D]. 吴丹. 河南大学, 2018(12)
- [4]从审美反映论到人学价值论 ——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研究[D]. 卫楚臻.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5]《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6]新时期“非虚构”写作研究述评[J]. 王俊梅.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4)
- [7]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D]. 刘叶琳. 吉林大学, 2019(10)
- [9]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D]. 李春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10]底层“非虚构”叙事研究[D]. 司茜.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文学; 文学批评;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莫言作品; 文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