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Selected Bibliography 1980-1987)(论文文献综述)
邢志[1](2021)在《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指明建国伊始,受“戏改”政策的影响,沪剧界对传统剧目进行了重新审定和修改。与此同时,沪剧发挥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在政府的倡导下,配合当时以反抗封建压迫、巩固新政权为重点的社会运动,创作了诸多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经典剧目《罗汉钱》就产生于此时。此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文艺跃进”现象明显,产生了大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戏。但与此同时,经过沪剧界的努力,也产生了经典剧目《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在“百花齐放”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得益于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沪剧界进行了传统剧目整理工作。随着“大写十三年”口号的提出,此前“三并举”的剧目政策被推翻,沪剧的传统剧目开始受到批判,并逐渐消失在舞台上,取而代之的是以反帝、反资、塑造工人英雄形象为重点的革命现代戏。在强调戏曲创作要突出“阶级斗争”、“兴无灭资”等内容的背景下,沪剧的两部大戏《芦荡火种》与《红灯记》成为了时代的经典,并在后来为京剧所改编,成为两个革命样板戏的源流。“文革”中后期,在“普及样板戏”的号召下,沪剧界又按照样板戏的创作要求编演了一批革命现代戏。“文革”结束以后,沪剧界在揭批“四人帮”运动和政府文艺政策的推动下,除了复演经典传统剧目外,还新创作了一批现代戏。与此同时,沪剧还借助电视这一新兴媒介的优势,将优秀剧目《一个明星的遭遇》改编为沪剧电视片《璇子》,成为全国首部戏曲电视片,开启了80年代沪剧剧目改编电视剧的热潮。这些景象,都显示着沪剧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开始复苏并逐步走向新的繁荣。在政府发出文艺创作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号召后,沪剧又一次发挥自身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坚持以主旋律的剧目创作为导向,迎来了改革开放后沪剧发展的一个高峰。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加之沪剧自身在剧目编演中存在的问题,沪剧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
申晓娟[2](2020)在《新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7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图书馆法治建设取得重要成就,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法治体系,为70年来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回顾这一历史进程,有助于管窥法治建设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并对图书馆法治的未来进行深入思考。本文以改革开放(1978年)、专门法立法在地方取得突破(1997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诞生(2005年)、公共图书馆法出台(2017年)为界,分五个阶段对图书馆法治建设70年的历程做了系统回顾与梳理。
肖超[3](2014)在《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文中研究表明晚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翻译出版业成为近代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西方学术着作的译介,使中国人摒弃了过去狭隘的观点,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商务印书馆是传播新文化的先行者。译介西学经典、出版学术着作等工作,使商务印书馆成为20世纪中最着名的出版社,并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科对于中国起着先行学科的作用。通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天下观念,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愿望,进而引发了一个多世纪的思想革命历程。自1897年建馆以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学着作。其中,地理学译着是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出版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史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研究能够从侧面窥视商务印书馆西学翻译出版的历程,发现商务印书馆在翻译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商务印书馆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引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949-1980)》和《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目录(1949-1990)》等书日,对商务印书馆建馆以来出版的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研究中,借鉴了西方书籍史的研究理念,运用了西方社会学“共同体”理论,以及“副文本”研究的思路。在运用传统书目文献学方法的基础上,也运用了计量学的方法,对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书籍印刷数量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书籍史的角度对地理学译着出版做微观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经历了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无论是在学科内容的选择,还是在着作山版国别的倾向上,这些地理学译着都强烈地打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因而,在整理1897-2012年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书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对地理学译着的统计分析,本文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划分成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阶段。这样,本文将地理学译着置于于不同时代的背景下,分析晚清以来国内地理学界对地理学译着的接受史和西方地理学思潮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进行研究。首先,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版本变迁、市场销售三个层面,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情况。本文借助版本学的知识,系统考察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源流,分析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论述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认为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是由商务印书馆、译者、译着学术影响三方面所引起的。接下来,笔者以49种地理学译着为研究样本,利用重印再版次数和销售比率两个指标评价了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情况。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在市场上销售状况很好,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此外,本文也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作了评估。在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丛书收录、引用及书评情况,认为影响力高的地理学译着通常具备重印再版率高,多种丛书收录,被引频次多、书评数量多等特点。最后,对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总结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特征。其次,在对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身份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译着着者、译者、编者、地理学者之间的交流的分析,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和地理学共同体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地理学译着出版中,商务印书馆是地理学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中心。地理学者通过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着作,或者合作编纂教材,在学术上得到交流。通过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者联系在一起,结合成紧密的交流网络,从而促进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再次,从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等方面对地理学译着进行计量分析,探讨产生结果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分析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地理学译着反映了西方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地理学译着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西方地理学思想经由地理学翻译出版传入中国。西方地理学着作的译介,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雷伟平[4](2013)在《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是关于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传统的复兴与发明的研究。解决的问题是以上海三官文化的历史记忆为基础,通过对当下上海现存三官堂的神圣叙事、三元节仪式过程等的田野调查,以官方与民间互动博弈为视角,借助叙事理论、传统发明理论以及文化记忆理论重点考察自1978年以来在官方主导型、介于官方主导与民间自主模式下的中间型、民间自主型三种模式下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的复兴与发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以文化记忆为线索,首先探讨三官文化诞生以来的历史和内容构成,认为发明贯穿于三官文化的历史过程中。其次考察上海三官文化的历史、内容构成,尤其是在历史分析过程中,借助物象叙事中的建筑实体要素,分别绘出自元朝时三官文化传入上海起至当下的文化地图,展示三官文化在上海的丰厚的基础。再次在以上三官文化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分析在当下上海三官文化的复兴与发明。以官方与民间互动博弈为视角,将三官文化的复兴与发明分为三种类型:官方主导型、介于官方主导与民间自主之间的中间型、民间自主型。在官方主导模式下,以浦东三元宫为例,首先借助口头叙事和文本叙事,认为官方根据自己的需要复兴的是道教正统的三官文化,这分别体现在两次开光仪式和监院升座仪式中。由于三官文化在三元宫的复兴是在道教传统内完成的,所以在整个神话叙事过程中仅有取水科仪和官方层面认可方式两处对于传统的发明。其次,以仪式叙事结构为基础探讨三元节仪式中的神话思维,认为在仪式中贯穿始终的是报本反始、互惠互利、知恩图报等神话思维,也是人们之所以需求仪式的心理和精神基础。说明三元节的复兴的实质是神话思维传统的回归。在介于官方主导与民间自主之间的中间型模式下,以浦东的乡村为例,探讨在城市化的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民间以投靠官方体系内宗教的方式实现乡村的三官崇拜,是对当下三官崇拜模式的发明。这一发明产生四个后果,如达到官民的双赢、三官失去专属空间、三官不再处于主神地位以及民间三官替换官方三官等,尤其是第四个后果是关帝庙三兄弟三官崇拜传统的发明,在这一过程中,民间在无意识中借助了口头叙事和每年三次的仪式叙事完成了这一发明,通过仪式的反复展演加强了人们对三兄弟三官崇拜传统的记忆。在民间自主模式下,三官文化包括三官残庙文化和三官完庙文化,其复兴与发明是在集体记忆的基础上实现的。在三官残庙文化的发明中,主要强调三官物象叙事中的神像要素。三官神像的缺失易致三官文化的流失,存在三官神像的村庙能够延续三官文化,但其表现的是一种没有完整建筑物、神像不能供奉在遗址上的具有一定的三元节仪式的文化模式。在三官完庙文化中,一方面以佛教仪式复兴三官文化是当地人根据集体记忆做出的文化选择。浦东新区A村和嘉定区B村的三官堂都是以佛教的仪式为核心展演三官文化,该仪式再现了传统的祭祀过程。另一方面是借助尧舜禹三官的神话故事和以地方文艺为核心的仪式叙事来发明尧舜禹三官崇拜传统。尧舜禹三官传统的发明既是地方文人的杰作,也是当地民众展演地方文艺的需求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在历史上,三官文化的发明是由官方与民间先后完成的。在当下的上海,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的复兴与发明是在官方与民间的互动博弈下展开的。首先在官方主导下,注重三官文化正统的复兴;其次在民间自主下有复兴也有发明;最后是在中间型下强调三官文化的发明。三官文化复兴与发明的实质是传统神话思维的回归。
赵炳坤[5](2011)在《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十一五”规划当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国家“十二五”规划确立了突出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科学发展观逐步成为学术界倍受关注的理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成为经济领域最为关注的课题。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高等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合并重组,招生规模不断扩招,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高等教育受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是联系经济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桥梁,起着整合各个劳动部门的作用。由于高等教育的这种独特地位,它必将在新世纪中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就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如何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了的形式,如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转变,推进教育和经济的有机结合,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和战略决策,是摆在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在合理吸收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研究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在认真研究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高等教育教育发展方式及发展战略进行科学的研究探讨,认真分析研究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基本关系,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理念。以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高等教育的消费行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状况、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高等教育成本及成本核算和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等涉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优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对策。以期为高等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范兴坤[6](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叶绪江[7](2010)在《当代中国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研究》文中指出教育培训历来是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干部,始终将其作为事关全党大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但同时,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求相比,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以审视当前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供需状况为出发点,借鉴经济学相关理论,立足行政学视角,从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三个维度探讨和研究了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和供给的内涵特点、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现状、干部教育培训供需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干部教育培训需求与有效供给的内涵。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是指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相适应,在最大限度地满足、适应与引导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供给效率的干部教育培训供给。起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必须考虑消费需求,教育培训的数量、质量、类别结构必须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与干部学习需求趋于一致,即供给是考虑了需求并让需求可以接受的供给;二是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不仅要满足需求,而且要引领需求、创造需求;三是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不仅包括教育培训产品或服务的有效性,而且包括供给效率的有效性,即供给的高效率。反之,有效供给不足则表现为供不应求、供非所求、供不合求、供不促求、供给效率低下。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揭示了当前我国干部教育培训需求与供给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干部教育培训产品供给总量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干部教育培训产品质量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求不相适应,干部教育培训产品单一与多样化个性化培训需求不相适应,干部教育培训产品供给效率低下与资源有限性的现状不相适应,干部参加学习培训需求动力不足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干部的学习培训需求趋同与差别化的岗位要求不相适应。导致这些问题的体制根源在于供给主体职责错位抑制了干部学习培训需求,计划调训式培训模式导致了供给需求的偏差,供给主体单一限制了干部教育培训供给能力,归根结底在于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不足。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干部教育培训的非赢利性、正外部性决定了其公共产品属性,同时干部教育培训具有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有决定了其私人产品的特性,这种准公共产品完全可以通过政府及以外的多元主体进行供给。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管理模式来提高效率、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水平、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体制改革贡献了理论依据。从现实基础来看,党的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为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体制改革提供了政治基础,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为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体制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为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体制改革提供了现实条件,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体制改革提供了制度空间。从比较研究视角来看,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公务员培训领域中广泛引入顾客意识、竞争理念和市场机制,公务员培训供给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其中的许多经验无疑可以为我国改革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体制提供借鉴。根据干部教育培训供需现状和问题,借鉴国外公务员培训供给体制改革的经验,对照有效供给的三层含义,文章对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进行了具体阐述,包括以参学为主线创造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创造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再造干部教育培训流程(满足需求)和以有限市场化重构干部教育培训供给模式(高效供给)。供给决定需求,需求也影响供给。激发干部旺盛的学习需求不仅是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的前提,也是保证干部教育培训供给效果的基础。有必要创新激励机制,做到干部教育培训与使用相结合,以目标预期激发学习热情,解决干部不愿学、不想学的问题;创新参训机制,以灵活多样的参训形式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解决干部没有时间学、没有机会学的问题;创新约束机制,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引进竞争督促机制,增强学习的外在压力,解决干部不真学、学不好的问题。产品要为消费者所接受,核心是要适销对路、符合需求。判断干部教育培训供给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样要看供给适合需求的程度。所以,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需要坚持“需求主导供给”、“供给满足需求”、“供给引导需求”的观念,打破既有的官僚制调训体制,从按计划培训转到按需求培养上来,从统一的无差别培训转到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培训上来。以需求为导向的干部教育培训流程强调,从培训需求分析入手,以满足需求和引导需求为依据进行培训设计,组织实施培训计划,并对培训目标、实施程序及供给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及追踪反馈,培训效果评估既是原一轮培训的终点,又作为新一轮培训的起点,如此形成一个包括计划循环、实施循环和评估循环三个互相衔接阶段构成的培训循环系统。“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摆脱困境的最好出路是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建立公私机构之间的竞争。”单纯由政府提供干部教育培训产品会导致供给效率和质量的双重低下,而纯粹的市场运作则又有可能导致供给与需求的双重短缺。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干部教育培训所要追求的根本目标,经济效益又是其维持生存与发展所必需。所以,干部教育培训产品供给应该是有限政府和有限市场的统一。通过适度的市场调节,引入竞争开放的市场机制,将有利于改变传统政府主导下相对封闭的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体制,促进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培训机构为培训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同时由于干部教育培训产品政治性、公共性的特点,市场介入体现为不充分的有限市场化。适应市场需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元主体并存的干部教育培训供给模式、多种渠道互补的经费保障体制、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发展机制和多中心互动的合作治理机制,是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产品有效供给改革的具体路径。
鲁延召[8](2010)在《明清时期广东中路海防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广东中路的海防地理研究,实际上是探讨以伶仃洋区域为核心的广州府境所辖区域的海防地理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文章主要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海洋到陆地,多层次多空间进行探讨。本文由绪言、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正文作为主体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章作为总论,为了便于从宏观上来把握明清时期广东中路这个研究对象的大致情况,分别从海疆行政区划、海防地理形势两个方面作一叙述,并通过第三节的新安县海防地理因素的个案分析,对“海疆行政区划”与“海防地理形势”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升华,即:明清时期海疆行政区划与历史时期的海防政策密切相关,而变化中的海防政策又要充分考虑其自身所具有的海防地理形势,相对稳定、区域视觉鲜明的海防地理形势可以为海防部署提供最直接的参考依据和指导。第二章对明清时期广东中路的海防部署及海防装备进行阐释。从元末广东分路的萌芽到明代中叶三路的正式开始,再到清代四路、五路的演绎,广东海防部署从兴起到成熟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广东中路凭借以“广船”为代表的战船装备及以“蛋民”为重要来源的兵员素质,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三、四、五章分别从海防地理学的海洋、陆地、珠江口三个纵向地理空间的划分的角度来对中路海防作专题探讨。也就是对“岛防”、“陆防”、“江防”三防合一这个纵向防御体系的专述。如,岛防以老万山地名变迁来探讨澳门海防地理因素,陆防以沿海巡检司的历史沿革来探讨背后的海防关系,江防以虎门为例阐述珠江口防御的特征。这种以“三防”分述的写作模式不同于海防研究中传统的编年体或记事体形式,而是从历史地理空间结构的角度进行的大胆尝试,而其得出的一些结论也具有鲜明性。第六章对作为广东海防体系核心的广东中路的地理特征进行了总结,这种海防地理特征表现在,受区域海防对象多样性影响随之产生的海防重心的阶段性,即海疆行政区划横向区域的重心转移和陆海地理空间纵向区域的重心转移。
吴琛瑜[9](2008)在《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 ——以书场为中心的研究》文中指出清代以来,评弹逐渐成为江南地区雅俗共赏的曲艺形式。听评弹成为苏州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生活习惯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打破。苏州评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弹词小说、作家群及评弹艺术特色等方面。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的互动关系,学术界涉猎较少。随着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资料来源得到有效扩充,民国以来的报刊、档案,及口述资料的发掘和利用,为评弹研究的继续深入提供了可能。昔日苏州评弹在江南地区流行,书场是艺人停泊的码头,是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交融、互动的载体,是苏州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书场,不仅是砖木结构的建筑空间,也是融入苏州文化、评弹文化精髓的社会空间。在苏州“大社会”变迁背景下,对书场“小社会”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反观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的互动关系。苏州书场中的评弹艺人与各色听众,构成了书场“小社会”;而苏州书场与苏州社会的其他组成部分,构成了苏州“大社会”。书场“小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推动着书场“小社会”不断发展,也反作用于苏州“大社会”。书场“小社会”与苏州“大社会”之间发生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苏州“大社会”的发展制约着书场“小社会”,书场“小社会”的变迁也处处投射出苏州“大社会”的影子,是苏州“大社会”变迁的浓缩与提炼。
崔敬昊[10](2003)在《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 ——以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文中认为21世纪的世界级大都市北京,至今还存留着古老而传统的民居街巷——胡同。胡同看上去朴实无华,但它负载着北京悠久的历史,在丰富悠久和色彩斑斓的北京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随着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胡同作为一种“京味”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多变的现代化时代里,如果没有这姗姗来迟的关注,恐怕消逝的胡同会更多。 本论文正是围绕至20世纪90年代初还排除在有关保护对象之外的胡同和四合院是怎样引起有关当局的关注,并转为开发、保护的对象,其保护和开发应朝什么方向走等问题展开论述。 作为外国人,笔者以外部人的视角对胡同文化进行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考察。对他文化的研究一直是文化人类学传统的研究对象。在文化人类学比较研究中,这种从外部进行的研究对于其内部人的研究有很大帮助。笔者希望此论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能对研究自文化的中国民族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在第一章,以历史文献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北京胡同的历史由来及其社会文化的变迁。 第二章以划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介绍了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论述了该地区历史变迁、各时代的特征以及当代对该地区的保护和开发情况,还提及什刹海在中韩文化交流史上作为历史见证地所具有的意义。在这一章,笔者还特别指出什刹海不仅是北京胡同的典型,又是“京味”文化的象征。 第三章主要论述什刹海风景区内的胡同和四合院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倍受关注的现象。特别是,四合院作为居住文化所具有的吸引力以及外国人对此怀有的好奇心和特别关注,并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主要论述胡同游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胡同里的老百姓、居委会的新关系。在这里,主要以民族志接近方式解剖了当代人们对自文化的自觉认识以及这种自觉与经济的挂钩。虽然,胡同游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我们不能忽视胡同游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也许在解决胡同游这一旅游产业所具有问题的过程中,能找到胡同地区的保护与开发之路。 如上所述,第一、二章主要分析北京胡同和什刹海风景区的历史,第三、四章主要分析正在形成中的当代北京胡同文化。 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特点就是对历史和当代社会进行微观分析。当代历史学界也在采用文化人类学的这种研究方法对正史和秘史进行广泛的研究。这说明,人们开始关注以前所未提及的领域之问题。比起对早己被认可的庞大的文化遗产的研究,胡同文化的研究无疑是一个较生疏的领域,加上目前人们对此缺乏认识,民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没能得到充分重视。笔者主张应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急剧变化的当代,胡同文化作为民间文化遗产宝库之一,对其保护应进行更全面的讨论。不能仅从经济逻辑出发分析胡同文化,还应考虑到文化逻辑。以文化逻辑进行保护和开发,北京的胡同文化才能延续其生命力,胡同游的发展也能得以保障。
二、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Selected Bibliography 1980-1987)(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Selected Bibliography 1980-1987)(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思路框架 |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沪剧剧目(1949-1962) |
第一节 “戏改”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传统剧目的审定与修改 |
二、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创作 |
三、宣传新婚姻法的代表作:《罗汉钱》 |
第二节 “文艺跃进”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以现代剧目为纲”影响下的剧目 |
二、“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 |
三、对传统剧目的态度 |
小结 |
第二章 “革命现代戏”时期的沪剧剧目(1963-1976) |
第一节 “大写十三年”影响下的沪剧剧目 |
一、“大演现代戏”与批判传统戏 |
二、革命现代戏的盛行 |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革命现代戏的样板:《芦荡火种》《红灯记》 |
二、样板戏背景下的其它沪剧剧目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的沪剧剧目(1977-201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一、剧目创作的复苏 |
二、首部戏曲电视片:《璇子》 |
第二节 “四个现代化”倡导下的沪剧剧目 |
一、以主旋律为导向的现代戏创作 |
二、娱乐多元化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70年(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1949-1977年:图书馆法制体系的初创 |
1.1 建立出版物样本缴送制度 |
1.2 建立图书馆管理与图书馆工作基本制度 |
1.3 创立图书馆间协作共享的工作制度 |
2 1978-1996年: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驱动下的图书馆法制体系发展 |
2.1 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图书馆法制研究热潮 |
2.2 国家层面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逐步明确 |
2.3 一个相对较为全面系统的图书馆行政规章体系逐步形成 |
2.4 建立图书馆评估制度 |
2.5 图书馆标准化工作起步 |
2.6 建立图书馆专业人员职称评定制度 |
2.7 建立图书馆有偿服务制度 |
3 1997-2004年:从“法制”到“法治” |
3.1 图书馆法治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
3.2 形成了通过部署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政策环境 |
3.3 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重要内容 |
3.4 总分馆制建设思路及政策部署开始在东部地区萌芽 |
3.5 图书馆法治理念有了跨越式进步 |
4 2005-2016年:公共文化政策驱动下的图书馆法治体系建设 |
4.1 部署免费开放政策,引发学界业界强烈反响 |
4.2 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总分馆建设政策体系 |
4.3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释放强劲政策红利 |
4.4 部署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政策思路得以延续 |
4.5 强化以标准化促进专业化、均等化发展的策略 |
4.6 由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构成的图书馆专门政策文件体系继续发展 |
4.7 相关领域政策体系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
5 2017年至今:中国特色图书馆法治进入新时代 |
6 结语 |
(3)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传统 |
1.1.2 地理学译着出版的长远历史 |
1.1.3 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原因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及检索途径 |
1.3.1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 |
1.3.2 地理学译着的检索途径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创新点 |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1.6.1 副文本理论 |
1.6.2 共同体理论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数量分析 |
2.1.2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1.3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1.4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兴起的原因 |
2.1.5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意义 |
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2.1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地理学编辑部门 |
2.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2.3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2.4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副文本的特征和用意 |
2.2.5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兴盛的原因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编辑部门 |
3.1.1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的沿革 |
3.1.2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人员构成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1 改革开放前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2 改革开放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社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特点 |
3.4.1 地理学译着多为内部发行 |
3.4.2 地理学译着以集体翻译为主 |
3.4.3 地理学译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与影响 |
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情况 |
4.1.1 商务印书馆丛书出版概况 |
4.1.2 《万有文库》中的地理学译着 |
4.1.3 《汉译世界名着》及《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4 地理学专业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5 其他综合性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变迁 |
4.2.1 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 |
4.2.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 |
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市场销售状况 |
4.3.1 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次数 |
4.3.2 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比率 |
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 |
4.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和丛书收录情况 |
4.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被引用情况 |
4.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书评情况 |
4.4.4 对商务印书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分析 |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 |
5.1 地理学译着的着者群体 |
5.1.1 晚清民国时期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2 地理学译着的译者群体 |
5.2.1 商务印书馆编者担任译者 |
5.2.2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学缘的译者 |
5.2.3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学缘的译者 |
5.2.4 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学缘之外的译者 |
5.3 地理学译着的读者群体 |
5.4 着者与译者、编者、学者之间的交流 |
5.4.1 着者与译者的交流 |
5.4.2 译者与编者的交流 |
5.4.3 译者与学者的交流 |
5.5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1 地理学共同体 |
5.5.2 商务印书馆促成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3 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共同体的认同和交流 |
第六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学科特征 |
6.1.1 地理学分支学科译着数量概观 |
6.1.2 区域地理译着 |
6.1.3 人文地理译着 |
6.1.4 自然地理译着 |
6.1.5 经济地理译着 |
6.1.6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译着 |
6.1.7 游记类译着 |
6.1.8 地理学史译着 |
6.1.9 技术地理译着 |
6.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国别特征 |
6.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特征 |
6.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选题立足于学科发展需要 |
6.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呈现了西方地理学的学术成果 |
6.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推进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 |
6.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间隔体现了中外地理学的交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贡献 |
7.1.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启示 |
7.2 研究贡献与展望 |
7.2.1 研究贡献 |
7.2.2 研究局限 |
7.2.3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表(1897-2012) |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国内外出版时间间隔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4)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三官文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核心问题、章节分布与研究价值 |
第二章 三官神话与信仰的历史 |
第一节 三官神话与信仰的缘起 |
第二节 三官文化内容构成的历史演进 |
小结 |
第三章 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的历史文化传统 |
第一节 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的发生 |
第二节 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的文化地图 |
第三节 上海三官文化的内容构成 |
小结 |
第四章 官方主导型下的复兴与发明——以上海浦东新区三元宫为例 |
第一节 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复兴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神话叙事与三官文化的复兴 |
第三节 三元节仪式叙事与三官文化传统的复兴 |
小结 |
第五章 介于官民之间的中间型下的复兴与发明——以浦东地区民间三官崇拜为例 |
第一节 城市化与三官文化的复兴与发明 |
第二节 神话叙事与关帝庙三兄弟三官崇拜传统的发明 |
小结 |
第六章 民间自主型下的复兴与发明——以上海郊区的乡村为例 |
第一节 物象叙事与三官残庙文化的发明 |
第二节 仪式叙事与三官完庙文化的复兴与发明——以浦东新区A村和嘉定区B村为例 |
第三节 地方文化与三官完庙文化的发明——以青浦区A村为例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三官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发明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路线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研究路线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综述 |
2.1.1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
2.1.2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
2.1.3 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
2.1.4 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
2.1.5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
2.2 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综述 |
2.2.1 高等教育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
2.2.2 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论 |
2.3 发展经济学理论综述 |
2.3.1 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
2.3.2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2.4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基本关系 |
2.4.1 经济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意义 |
2.4.2 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2.4.3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
第3章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分析 |
3.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3.1.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
3.1.2 中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2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分析 |
3.2.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
3.2.2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及特征 |
3.2.3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计量方法研究 |
3.3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相关实证分析 |
3.3.1 中国高等教育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估算 |
3.3.2 采用前苏联学者的方法计算中国高等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 |
3.3.3 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国际比较 |
第4章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供给 |
4.1 中国高等教育供需现状 |
4.1.1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分析 |
4.1.2 中国高等教育的需求能力分析 |
4.1.3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存在的问题 |
4.2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求趋势 |
4.2.1 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需求的发展 |
4.2.2 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供给的发展 |
第5章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消费行为 |
5.1 高等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效应 |
5.1.1 高等教育消费的定义、内容及特点 |
5.1.2 高等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
5.1.3 高等教育消费的效应 |
5.2 国际高等教育消费行为的比较与启示 |
5.2.1 日本的高等教育消费情况 |
5.2.2 美国的高等教育消费状况 |
5.2.3 国外高等教育消费状况对中国的启示 |
5.3 中国高等教育的消费现状与问题 |
5.3.1 中国高等教育的消费现状 |
5.3.2 中国高等教育消费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6章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分析 |
6.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 |
6.1.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概念和特点 |
6.1.2 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研究 |
6.2 国际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比较与启示 |
6.2.1 国内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比较 |
6.2.2 高等教育投融资情况比较 |
6.2.3 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比较 |
6.2.4 物资设备利用效率比较 |
6.3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现状分析 |
6.3.1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2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7章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分析 |
7.1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理论概述 |
7.1.1 高等教育投资的概念 |
7.1.2 高等教育投资的特点 |
7.1.3 高等教育投资的属性 |
7.2 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规模确定与评价 |
7.2.1 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及影响因素 |
7.2.2 高等教育投资规模确定的方法 |
7.2.3 合理高等教育投资规模的确定 |
7.2.4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规模的实证分析 |
7.2.5 中国高等教育投入来源主体行为分析 |
7.2.6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运行主体分析 |
第8章 经济学视角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析 |
8.1 高等教育成本概述 |
8.2 高等教育成本计量 |
8.2.1 高等教育个人成本的计量方法 |
8.2.2 高等教育社会成本计算方法 |
8.3 中国高等教育成本核算 |
8.3.1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原则 |
8.3.2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容 |
8.4 中国高等教育成本控制 |
8.4.1 成本控制的定义 |
8.4.2 成本控制环节 |
8.4.3 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
8.5 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 |
8.5.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含义 |
8.5.2 国家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可能性 |
8.5.3 关于国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比例 |
第9章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分析 |
9.1 加强内涵建设,探索内涵发展之路 |
9.1.1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
9.1.2 培养实用型人才 |
9.1.3 构建创新体系 |
9.1.4 提高办学效益 |
9.2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路径分析 |
9.2.1 以经济学的视角,探索供给均衡之路 |
9.2.2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规范人力资源市场 |
9.2.3 确保高等教育消费,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
9.3 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路径 |
9.3.1 建立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机制体制 |
9.3.2 适应社会需求,探索观调控之路 |
9.3.3 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探索实现产学研结合之路 |
9.4 以经济的手段,构建投入产出路径 |
9.5 以经济的手段,建立成本分担体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关键词释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案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框架 |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
1.4.2 现实价值 |
1.4.3 学术意义 |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
4.1 国家立法机关 |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
4.5 图书馆 |
4.6 其他 |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
6.3.2 立法活动历程 |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后记 |
(7)当代中国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结构安排 |
(三) 技术路线 |
四、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三) 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干部与干部教育培训 |
(一) 干部 |
(二) 干部教育培训 |
(三) 干部教育培训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
二、干部教育培训需求与供给 |
(一) 供给与需求 |
(二) 干部教育培训需求与干部教育培训供给 |
三、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 |
(一) 干部教育培训的供需矛盾与均衡 |
(二) 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 |
(三) 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不足 |
第二章 干部教育培训供需现状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对象 |
(二) 问卷内容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供给总量不够 |
(二) 供给质量不高 |
(三) 供给结构失衡 |
(四) 供给效率低下 |
(五) 需求动力不足 |
(六) 需求结构趋同 |
三、供需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供给主体职责错位抑制了干部学习培训需求 |
(二) 计划调训式培训模式导致了供给与需求偏差 |
(三) 供给主体单一限制了干部教育培训供给能力 |
第三章 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一) 学习型政党理论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 公共产品理论 |
(四) 成人学习理论 |
二、现实基础 |
(一) 党的历史方位深刻变化奠定了政治基础 |
(二) 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提供了历史机遇 |
(三) 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创造了良好条件 |
(四) 政治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制度空间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培训供给的特点与借鉴 |
一、国外公务员培训供给的主要特点 |
(一) 新公共管理的培训理念 |
(二) 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 |
(三) 多元供给主体间的有序竞争 |
(四) 多方分担的培训经费投入体制 |
(五) 注重供给效果评估与培训结果使用 |
(六) 法制化的培训管理体制 |
二、国外公务员培训供给的经验借鉴 |
(一) 把满足培训需求作为改革的重点 |
(二) 把激发主体活力作为改革的核心 |
(三) 把社会教育资源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补充 |
(四) 把破除路径依赖作为变革的关键 |
(五) 把干部教育培训改革与干部管理制度统筹考虑 |
第五章 以参学为主线创造干部教育培训需求 |
一、激发参学动力 |
(一)“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増强对干部的吸引力 |
(二)“学以致用”,加强学习成果的实践转化 |
(三)“才位相符”,运用教育培训成果提拔使用干部 |
二、创新参学形式: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相结合 |
(一) 组织调训模式 |
(二) 自主选学模式 |
(三)有机综合模式: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相结合的干部参学机制 |
三、增强参学压力:学习培训与考核相结合 |
(一) 对干部学习态度考核 |
(二) 对干部学习效果考核 |
(三)学习组织考核:对组织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考核 |
第六章 以需求为导向再造干部教育培训流程 |
一、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
(一) 学习动机分析 |
(二) 学习方式分析 |
(三) 学习内容分析 |
二、需求导向型干部教育培训流程再造 |
(一) 计划循环 |
(二) 实施循环 |
(三) 评估循环 |
第七章 以有限市场化重构干部教育培训供给模式 |
一、干部教育培训有限市场化供给的发展思路 |
(一) 把握有限原则 |
(二) 坚持有序推进 |
(三) 实现有效目标 |
二、干部教育培训有限市场化供给模式选择 |
(一) 契约外包 |
(二) 特许经营 |
(三) 内部市场 |
(四) 教育培训凭证 |
(五) 用者付费 |
(六) 中外合作 |
三、干部教育培训多元主体间的合作治理 |
(一) 政府、市场、社会与干部教育机构的新型关系 |
(二) 多元主体间的合作治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明清时期广东中路海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一章 明清时期广东中路海疆行政区划与海防地理形势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广东中路的海疆行政区划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广东中路的海防地理形势 |
第三节 县级政区嬗替下的海防地理因素 |
第二章 明清时期广东中路的海防部署及海防装备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广东海防战略规划的兴起与构建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广东中路海防的战船装备及兵员素质 |
第三章 沿海屏障:海岛——以珠江口南部诸岛为中心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珠江口南部诸岛的军事防务 |
第二节 从明清老万山地名迁徙现象看澳门海防因素 |
第四章 内地门户:关城——沿海巡检司为中心 |
第一节 东莞、新安县属沿海巡检司的海防部署 |
第二节 香山县属沿海巡检司的海防部署 |
第五章 大江关锁:江防——以虎门为中心 |
第一节 明清时期虎门的地理形势演变 |
第二节 明清时期虎门海口的防御部署 |
第六章 明清时期广东中路海防地理的特征——海防对象的多样性与海防重心的阶段性 |
第一节 海疆行政区划横向区域的重心转移 |
第二节 陆海地理空间纵向区域的重心转移 |
第三节 从战争实践看近海防御的局限性——以内伶仃岛等不设防为例 |
结语 |
附录一:明清时期珠江口南部诸岛名实演变考证 |
第一节 香山县属诸岛名实演变 |
第二节 东莞、新安县属诸岛名实演变 |
第三节 今香港南部诸岛名实演变 |
附录二:论文征引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9)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 ——以书场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一) 苏州评弹研究概况 |
(二) 空间研究与近代中国公共空间研究 |
三 概念界定与资料情况 |
(一) 书场、书场空间 |
(二) 资料情况 |
四 方法与思路 |
(一) 新社会文化史的借鉴 |
(二) 书场“小社会”与苏州“大社会”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晚清以来苏州社会变迁下的书场发展 |
一 18 世纪中叶至20 世纪初的苏州书场 |
(一) 明清时期的苏州社会与苏州评弹 |
(二) 从露天书场到茶馆书场 |
(三) 苏州城市近代化与观前的兴起 |
(四) 晚清时期茶馆书场的发展 |
二 20 世纪20 至40 年代的苏州书场 |
(一) “海上之路”:苏州评弹的新发展 |
(二) 20 世纪30 至40 年代的苏州书场 |
(三) 民办商业电台的创办与广播书场的诞生 |
(四) 书场功能的演变:从茶馆书场到专业书场 |
三 20 世纪50 至60 年代的苏州书场 |
(一) 一元化体制下的苏州评弹 |
(二) 茶馆书场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二章 晚清以来书场的空间构成与经营运作 |
一 书场的布局与设施 |
(一) 布局 |
(二) 设施 |
二 书场的人员构成 |
(一) 场方 |
(二) 艺人 |
(三) 听客 |
三 书场的经营运作 |
(一) 开办书场 |
(二) 聘请艺人 |
(三) 书场收益 |
四 书场的竞争 |
第三章 晚清以来苏州书场空间的形塑与人际交往 |
一 共生与互惠 |
二 传播与反馈 |
(一) 艺术传播与经验之谈 |
(二) 听客的“扳错头” |
三“相知”与“相惜” |
(一) “过房爷”与“干儿” |
(二) 君子之交 |
(三) “捧”与“不捧” |
四 矛盾与冲突 |
(一) 地方乡绅与艺人 |
(二) 帮会与艺人 |
(三) 书场与艺人 |
(四) 艺人之间 |
第四章 晚清以来苏州书场内的日常生活与感官文化 |
一 书场内听客的感官体验 |
(一) 聆听的享受 |
(二) 赏阅的刺激 |
(三) 品尝的乐趣 |
(四) 沙发的诱惑 |
(五) 感官体验的单一化 |
二 书场内评弹艺人的演艺生涯 |
(一) 艺术上的“千日之功” |
(二) 生活中的“身心俱疲” |
(三) 书台上的“正襟危坐”与书台下的人世变迁 |
三 书场生活经验的文学再现 |
(一) 文人笔下的“说书人” |
(二) 小说中的“女弹词家” |
(三) “儿时的乐园”与“儿童时代的娱乐” |
(四) 书场内外的两个“阿二” |
第五章 晚清以来苏州书场的重组与权力更迭 |
一 空间的平衡:清代至民国初年光裕社与评弹商业体系的运作 |
二 平衡的打破:民国时期传统评弹商业体系面临的新挑战 |
(一) 艺人多元化:光裕社、润余社、普余社的利益竞争 |
(二) 书场独立化:茶馆书场业公会的成立 |
(三) 政府的社会管理 |
三“光裕书场”事件:书场空间权力的更迭 |
(一) 引子:龚、潘艺人的光裕书场演出 |
(二) 升级:公安局、文化局的介入 |
(三) 分析:调查小组的调查报告 |
(四) 落幕: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开始的社会“剧变” |
结语 |
附录 |
附图1 苏州市区书场分布图(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建立) |
附录1 清代中叶至20 世纪60 年代苏州书场一览表 |
附录2 苏州广播电台一览表(1930—1949) |
附录3 20 世纪40 至50 年代苏州市区部分书场场东情况一览表 |
附录4 20 世纪40 至50 年代苏州市区部分书场股东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20 世纪40 至50 年代苏州市区部分书场工作人员情况一览表 |
附录6 民国时期部分报刊中苏州城乡书场及广播书场广告一览表 |
附录7 苏州书场行政管理支出一览表(1955 年)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 ——以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之缘 |
第二节 走进“北京胡同” |
一、 寻找调查地区 |
二、 选定调查地区及调查方案的制定 |
三、 长期田野调查的开始 |
四、 全面展开调查时期 |
五、 田野调查的最后阶段 |
六、 论文写作时期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回顾及有关胡同的社会文化研究 |
一、 有关胡同的历史文献 |
二、 有关老北京乡土风俗的着作 |
三、 明清时期,朝鲜学者有关北京胡同的记载 |
四、 近年来有关胡同、四合院的着作 |
五、 近年来有关北京城市变迁的地图集、图册 |
六、 有关胡同社会文化的专门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北京胡同的由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胡同的定义 |
第二节 胡同的历史演变 |
一、 元代:北京胡同之始 |
二、 明代:胡同扎根北京 |
三、 清代:北京胡同的激增和变迁 |
四、 民国时期:胡同在动荡中败落 |
第三节 当代:现代化进程中的胡同社会文化变迁 |
第二章 什刹海风景区及文化旅游资源 |
第一节 什刹海风景区 |
第二节 什刹海风景区的历史变迁 |
一、 元代什刹海 |
二、 明代什刹海 |
三、 清代什刹海 |
四、 解放初,人民政府对什刹海风景区的初步整治 |
五、 改革开放以后,什刹海风景区旧貌焕然一新 |
第三节 游什刹海,看老北京——什刹海风景区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
一、 北京市最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
二、 什刹海风景区的历史文化景观 |
第四节 中韩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地 |
第五节 北京胡同的典型,京味的象征 |
第三章 居住文化的吸引力与旅游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旅游与经济、文化的关系 |
第二节 居住文化的内涵及其吸引力 |
第三节 中国居住文化资源及其开发 |
一、 中国居住文化资源 |
二、 中国居住文化资源的开发 |
第四节 胡同居住文化的开发及其意义 |
一、 胡同游的概况 |
二、 胡同游的独特之处及其意义 |
小结 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之路 |
一、 全球化与传统文化 |
二、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胡同保护 |
第四章 胡同游的产生与胡同里的老百姓 |
第一节 从“老北京”的发现到胡同旅游公司的创建 |
第二节 “胡同游”组织的概况 |
一、 游览公司的人员构成 |
二、 旅游景点及其路线 |
三、 游客构成及其特点 |
四、 胡同游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胡同游的出现与胡同里的老百姓 |
一、 接待户及其特点 |
二、 居委会的桥梁作用及其特点 |
三、 胡同里的老百姓说胡同游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什刹海开发与保护的研讨会 |
附录二: 首届北京什刹海文化旅游节总体方案 |
附录三: 甘井胡同应当保护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Selected Bibliography 1980-1987)(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D]. 邢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新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70年[J]. 申晓娟. 图书馆杂志, 2020(01)
- [3]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D]. 肖超. 南京大学, 2014(07)
- [4]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研究[D]. 雷伟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4)
- [5]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研究[D]. 赵炳坤.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6)
- [6]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7]当代中国干部教育培训有效供给研究[D]. 叶绪江.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1)
- [8]明清时期广东中路海防地理研究[D]. 鲁延召. 暨南大学, 2010(09)
- [9]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 ——以书场为中心的研究[D]. 吴琛瑜.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9)
- [10]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 ——以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D]. 崔敬昊.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