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提高造林学教学质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冯兆增[1](2021)在《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研究(1928-1938)》文中研究指明云南近代中等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在民国初期得到初步发展,1928年后的十年间,社会安定,教育系统逐渐完善。出于推行义务教育所产生的师资需求,相应的中等师范教育被教育当局所重视,进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且日渐多样化,管理机构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中愈发体现师范性。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不仅为云南这个民族众多的边陲省份提供了可观的师资,也进一步推动了滇省义务教育的普及。本文以1928-1938云南中等师范教育为研究对象,基于云南省档案馆、图书馆馆藏资料,对此时期云南省中等师范教育进行研究。本研究包括五个部分:首先,分析此时期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得以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其中,云南省对于义务教育普及的需要是本时期中等师范教育得以发展的动力,政局平稳与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是中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其次,在政策上和数量上梳理了1928-1938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再次,从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管理情况;然后,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与训育等方面对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最后,归纳总结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贡献及其存在的问题,该时期的中等师范教育对于云南省厉行义务教育以及维持云南边地和内地的联系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由于该时期义务教育师资的过分需求主导着这一时期云南省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致使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缺乏相对自主性,在发展中难免出现急于求成的问题,加之时代限制、经费不足等原因,又导致其发展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云南中等师范教育为云南近代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是“新云南”发展的人才基础,也是义务教育、民众教育推行的保证。经过这十年左右的发展,云南省中等师范教育的基础大体奠定,对之后的云南教育事业乃至现代的义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希望通过对近代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的反思,为今天的云南师范教育提供借鉴。
方彦蘅[2](2021)在《张福延林业教育思想及学科贡献探赜》文中研究说明张福延是中国林业事业的先驱者,着名教育家,中国森林经理学学科创始人之一。在其长达44年的执教生涯中,他重视实践,主张林业教育应与林业生产相结合;关爱后辈,提出"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师资"等具有突出时代特点的教育思想,其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资源。
郑瑶[3](2019)在《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文中认为抗战以来,江西作为“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以保障战时军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抗战之前江西境内屡遭兵祸,省内农业人口锐减,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此外,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仅有江西省农业院兽医专科学校,缺乏对其他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下,省内有识之士于1940年在江西泰和创建了国立中正大学及其农学院,担负起江西农业发展及国内农业改良的使命。本文第二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撑下,展现中正大学农学院独特且艰难的发展历程:1940年胡先骕掌校后与院长周拾禄互相配合,设备仪器从无到有,农学院逐渐壮大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学院。然而好景不长,胡先骕于1944年4月因“民国日报”事件被迫辞职,经济学家萧蘧接任校长。该年恰逢日军发动“浙赣会战”,致使农学院迁校期间设备仪器惨遭损毁,历年筹办之辛苦皆付之东流,不久萧蘧因遭学生误解辞职离校。林一民接掌正大,他一方面积极筹备发展农学院院务,一方面着手处理学潮运动,但与院长周拾禄在学生管理上有不同的意见,合作一年后两人产生嫌隙,1948年暑期周拾禄离校,由王志鹄接任院长。1949年5月南昌解放,随后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易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切入点,立体呈现正大农学院九年发展历程中的学科建设情况。就师资而言,虽历经播迁,院内总有名师留守;虽人数起伏不定,但这是时代所造成大学师资频繁流动的常态,并且正大农学院师资人数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许多“前辈”,成为国内农学院中名师齐聚的“农学重镇”。就人才培养而言,农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使命之一,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置办齐整的教学材料,寻找合适的实习场所,总是为院内学子的成才尽心竭力,其学子也不负众望,毕业后或从事农业教育,或从事科研工作,虽领域不一,但都为国内农业教育及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番努力。农学院的另一个使命是进行科研,服务农业。院内诸多科研立足于国情与江西地区的农业特色,并且农学院积极与其他农事机构开展合作,推广优良农产品种植,推广农学知识与技术,改良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此外,农学院还为农界人士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诸多服务。本文结语梳理了正大农学院办学的经验教训与所获成就,以期鉴古知今。中正大学农学院在发展变迁中有不足,如教师进修培训始终被耽搁,拟定的发展计划总是因故难以执行,这些都制约了农学院的长远发展。但是,瑕虽在,却不掩瑜。农学院创造了众多的成绩与辉煌,其培养的人才、强大的师资、科研的成果与服务都对江西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发展模式对当今倡导的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崔颖[4](2018)在《民初近代大学农科规训体系的构建(1912-1927)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民国初期(1912-1927)是大学学科建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大批农科留美学生学成归国,农科的规模和学科体系逐步完善,农科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本论文以学科规训的概念和内涵为理论基础,以民初农科为研究对象,梳理1912-1927年间农科制度化的规训发展过程,总结农科规训体系建构的历史特点和经验。第一,通过史实梳理近代大学农科的建立与发展沿革。早在明代后期,来华传教士的介绍使中国初步接触了西方农学,有识之士们逐步认识到中西方国家农业的巨大差距。清末以日本模式为样本,开办农业技术学堂,开始培养农、林、桑蚕等方面的农业技术人才。民初,留美学农者学成归国后,将美国“为社会服务”大学理念引入中国,我国农科从学习日本模式转向学习美国模式,在吸收、引进美国农学教育理论、模式和方法的过程中,结合了本土实际,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农科院校数量稳步增长,系科建设逐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规范化,科研工作得到重视,农业推广成为高等农科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第二,以国立东南大学农科为个案,厘清农科规训体系构建的脉络和内容。民国初年,农科主任邹秉文通过学习美国农科大学的办学宗旨和理念,确定了东南大学农科“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办学宗旨。在这一办学宗旨的影响下,东大农科形成科-系组织建制,确定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活动范式,同时通过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制度、教学环节,建立起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职业化教师队伍的出现、报告会制度的实行、农业科研机构的建立、农科学术期刊的创办,农科建立起制度化的科研体制,并通过建立农科推广部、开办形式多样的推广活动,确保了服务推广成为大学重要职能之一。第三,民初近代大学农科规训体系的特征和启示。民初近代农科规训体系的特点体现为以美国模式为趋向构建“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体系:(1)确定“教学-科研-推广”的农科发展使命和任务,(2)形成以通专结合为主,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3)确立研究农业发展实际问题的科研任务,(4)明确大学服务职能,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对当今农科教育改革的启示有:(1)明确“三位一体”的目标定位,把握农科学科发展方向;(2)培养通专并重的综合型人才,顺应当代农业发展;(3)强化田间、实验室教学,增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4)立足科研创新,解决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5)引导大学坚持面向“三农”办学,增强服务针对性。
伊伯乐,韩胜利,乔文丽,聂春[5](2018)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实践探索——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学改革工作在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其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的教学管理改革工作,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管理计划,基于林学专业现有的教学管理工作基础,建立了一套规范化程度高、科学含量高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工作模式。本文围绕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现有的教学管理工作相关内容,结合实践模式做出了详细阐述,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行了探讨。
董文浩[6](2018)在《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迫切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大量的具有足够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同时又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鉴于高校的办学类型和人才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无可争议地落在了地方本科院校身上。而实际上,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倾向严重,高校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侧矛盾尖锐,迫切需要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进行深层次转变,即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所极具时代意义和特色的地方院校。其贡献不仅是人才培养,更难能可贵的是开辟了一种新型的教育范式,摸索出了一套生产与学习相结合、业务与政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道路。而这种办学模式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地方高校转型的宗旨十分类似。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历史的视角以江西共大这一历史现象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梳理其办学经验,以期对当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提供借鉴。论文第一部分以多维视角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全面检视。首先,通过总量、地区、类型等维度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进行直观表达,清晰感知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从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出发,来进一步佐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迫切性。最后,从多种立场来展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深入认识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多方利益的普遍要求,势在必行。论文第二部分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并重点对转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本部分选取江西省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案例进行深度的实地研究,通过文本搜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途径对其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现状研究和问题探讨。论文第三部分是深入历史情境,对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进行细致梳理。在充分结合上文所归纳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从办学模式、办学定位、系科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六个方面展开。另外,在对江西共大以上每一方面的办学经验进行整理时,要严格依照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宗旨和方向,并尽可能细化,旨在能够对现实转型提供适切性指导。论文第四部分以上述的理论分析、实践考察和史料梳理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对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的视角对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突破的现实路径提供借鉴。此部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找准历史与现实融合的切入点,对江西共大这一历史事物的办学经验为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进行全方位论证;另一方面是在论证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的不同维度经过历史经验借鉴后提出可行性策略,进而促进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顺利转型。
罗光雄[7](2018)在《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研究(1912-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动因,其办学实践有其自身的特点,考察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对丰富中国教育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今云南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能带来一些启示与借鉴。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两个时期,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清末云南的职业教育为民国时期作了铺垫。民国时期云南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1912年至1927年云南职业教育发展虽缓慢,但也有所成就。文中先从宏观上呈现了云南职业教育的面貌,继而从办学规模与分布、办学宗旨、课程设置等微观视角剖析了这一时期云南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1928年至1945年,在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云南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先梳理这一时期云南职业教育发展的脉络,依据职业教育自身特有的要素,着重剖析了两所省立职业学校的发展状况,之后重点选择教育经费投入、师生群体、科目设置等要素进行分析,如此可以较好地呈现这一时期云南职业教育发展的概貌。此外,本文点面结合,论述了抗战时期云南建教合作与特种教育,着重分析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云南开展的职业教育实践。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从职业教育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办学规模小于其他同层次教育、发展不平衡三个方面予以论述。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发展为当今云南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尤其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优化职业教育布局与专业结构、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值得借鉴。
侯佳音,徐桂娟,张柏林[8](2017)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机制的建设——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为例》文中提出自2013年开始,北京林业大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实施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已取得以下成效。一是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方面,在实施"3+2"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人才培养特色。二是教学运行机制建设方面,科学设计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丰富授课方式、引进新型教学方式,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三是项目管理机制建设方面,建立专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机构、适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点的服务机制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分互认制度,以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建设方面,建立"教学标准、教学督导、教学反馈与改进"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以教学标准体系规范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建立期中检查和听课制度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基于教学状况调查和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改进,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郑健[9](2017)在《“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文中提出"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林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以适应林业科技和生产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京农学院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考核体系等4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期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林业人才。
郑健[10](2017)在《“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林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以适应林业科技和生产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京农学院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考核体系等4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期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林业人才。
二、关于提高造林学教学质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提高造林学教学质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研究(1928-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寻求真相:展现1928-1938 年间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发展情况 |
(二)现实诉求:对当代云南省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师范教育的研究 |
(二)文献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等师范教育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发展动力 |
一、义务教育普及需要 |
第二节 发展基础 |
一、各级政府政策推动 |
二、政治经济基础 |
三、教育发展基础 |
第二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 |
第一节 改进规范时期(1928-1932) |
一、规划办学:师范学校的改进办理 |
二、兼顾乡村:乡村师范教育的充实 |
第二节 巩固发展时期(1933-1938) |
一、划分学区:师范学校恢复独立设置 |
二、教化边地:发展边教以培养师资 |
第三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组织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一、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 |
二、校务组织设置和管理 |
第二节 教师管理 |
一、教职员任用资格 |
二、教职员待遇 |
三、教师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学生管理 |
一、招生与管理 |
二、师范生待遇 |
三、就业与服务 |
第四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教学活动 |
第一节 培养目标 |
一、省立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 |
二、县立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 |
三、边地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 |
第二节 课程设置 |
一、以实用性为主的课程设置 |
二、体现师范性的课程设置 |
第三节 实习与训育 |
一、学生实习 |
二、学生训育 |
第五章 1928-1938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评价和启示 |
第一节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成就 |
一、促进了义务教育推广指导地方教育发展 |
二、为维持边地和内地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
第二节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存在的不足 |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 |
二、师范生毕业率低 |
三、教育教学存在局限 |
第三节 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的主要启示 |
一、教育经费是师范教育的存续之基 |
二、师范课程设置要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
三、教学实习是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一)路数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成立背景 |
一、战时江西农业的现状与重要地位 |
(一)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情况 |
(二)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地位 |
二、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的缺失 |
(一)晚清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时代交织背景下的人才流动 |
(一)江西农业人才的回流 |
(二)战时农学人才的内迁 |
第二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发展态势 |
一、胡先骕掌校时期——茁壮发展 |
(一)充实图书资料 |
(二)添置仪器设备 |
(三)扩充实验场所 |
(四)壮大发展院系 |
二、萧蘧掌校期间——惨淡经营 |
(一)迁校避战(1944年5 月—1945年8 月) |
(二)战后复员(1945年8 月—1946年11 月) |
(三)内战学潮(1946年11 月—1947年7 月) |
三、林一民掌校期间——艰苦奋斗 |
(一)林一民与周拾禄 |
(二)林一民与王志鹄 |
第三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师资队伍 |
一、农学院的师资情况 |
(一)师资人数、研究领域、留学学历 |
(二)师资来源情况分析 |
(三)教员“留守”原因之分析 |
二、农学院的师资对比 |
(一)与校内其他院系对比 |
(二)与国内其他农学院对比 |
三、农学院的知名师资 |
(一)国内农学领域学科带头人 |
(二)任职任教的四位学部委员 |
(三)与农学院同甘共苦的教授 |
第四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 |
一、农学院的学生情况 |
(一)学生来源、招录人数、专业选择 |
(二)学生成绩与培养质量 |
二、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法 |
(一)结合实际设置科系专业与课程 |
(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
(三)以实习检验学理 |
三、学生毕业去向及院内知名校友 |
(一)学生毕业去向及就业选择方向 |
(二)农学院内各系知名校友 |
第五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 |
一、农学院的科研工作 |
(一)科研准备 |
(二)科研活动 |
(三)科研成果 |
二、农学院的社会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民初近代大学农科规训体系的构建(1912-1927)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学科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民国学科史研究现状 |
1.2.3 有关东南大学及其农科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文献法 |
1.4.2 理论分析法 |
1.4.3 个案分析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学科和学科规训的概念与内涵 |
2.1 学科和学科的规训意蕴 |
2.1.1 “学科”一词 |
2.1.2 福柯对学科规训意蕴的揭示 |
2.1.3 学科的内涵 |
2.2 学科规训的概念和内涵 |
2.2.1 华勒斯坦等人提出“学科规训”的概念 |
2.2.2 学科规训的内涵与本质 |
2.3 学科规训体系 |
第三章 近代大学农科的建立与发展沿革 |
3.1 近代农科发展的总体概况 |
3.2 清末的农科大学 |
3.2.1 师资 |
3.2.2 课程设置 |
3.2.3 成绩和问题 |
3.3 民初留美学生与大学农科的创办 |
3.4 1927年后的近代农科 |
3.4.1 农科发展迅速,高等农科院校数量增加较快 |
3.4.2 系科建设逐步完善,师资队伍得到优化 |
3.4.3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管理制度更加规范 |
3.4.4 教学科研相结合,实践成果得到推广 |
第四章 近代大学农科规训体系的构建——以东大为例 |
4.1 美国农科办学理念的引入与农科发展宗旨的确立 |
4.1.1 美国农科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体制 |
4.1.2 邹秉文等留美学者对美国农科办学理念的推介 |
4.1.3 东大农科的建立和三位一体办学宗旨的确立 |
4.2 农科科系的组织建制和活动范式的确立 |
4.3 人才培养制度化 |
4.3.1 培养目标:造就“农业领袖人才及研究专家” |
4.3.2 教学制度:实行主辅修制和学分制 |
4.3.3 建立“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教学环节 |
4.4 科研制度化 |
4.4.1 职业化教师队伍的出现 |
4.4.2 将科研事业纳入教师任务 |
4.4.3 实行科研报告会制度 |
4.4.4 建立农业科研机构 |
4.4.5 创办农科学术期刊 |
4.5 服务推广制度化 |
4.5.1 确立推广作为农科发展的重要职能 |
4.5.2 建立农科推广部 |
4.5.3 开办形式多样的推广活动 |
第五章 民初近代大学农科规训体系的特征和启示 |
5.1 特征:形成“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美式学科发展体系 |
5.2 对当今农科教育改革的启示 |
5.2.1 明确“三位一体”的目标定位,把握农科学科发展方向 |
5.2.2 培养通专并重的综合型人才,顺应当代农业发展 |
5.2.3 强化田间、实验室教学,增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
5.2.4 立足科研创新,解决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
5.2.5 引导大学坚持面向“三农”办学,增强服务针对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实践探索——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管理改革是必要之举 |
二、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
(一) 教学管理干部队伍的优化与完善 |
(二)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
1. 加强教学基本文件的规范性 |
2. 制定完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
(三) 注重教研室教学研究活动的规范性 |
(四) 强化教学过程各教学环节的规范性 |
1. 课堂教学的规范化 |
2. 实践教学的规范化 |
(五) 加强教学管理程序化的规范性 |
(六) 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1. 建立教学督导机制 |
2. 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
三、结语 |
(6)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才诉求:应用型人才供需失衡 |
1.1.2 政策背景: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
1.1.3 历史回眸:“江西共大”再度提及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丰富高等教育理论 |
1.2.2 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良性发展 |
1.2.3 有助于充实教育史料 |
1.3 研究综述 |
1.3.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
1.3.2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
2.1.1 地方本科院校 |
2.1.2 应用型本科院校 |
2.1.3 转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等教育分类理论 |
2.2.2 生态位理论 |
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及必要性 |
3.1 地方本科院校设置分析 |
3.1.1 地方本科院校整体概况 |
3.1.2 地方本科院校科类结构 |
3.1.3 地方本科院校区域分布 |
3.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
3.2.1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 |
3.2.2 我国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 |
3.2.3 社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 |
3.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
3.3.1 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
3.3.2 转型发展是顺应教育发展规律,调整高教结构的内在必然 |
3.3.3 转型发展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竞争力的有力途径 |
3.3.4 转型发展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4 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及问题——以3所高校为例 |
4.1 院校介绍与省内政策解读 |
4.1.1 院校概述 |
4.1.2 省内政策解读 |
4.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及问题 |
4.2.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办学定位 |
4.2.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专业建设 |
4.2.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教学内容 |
4.2.4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师资队伍建设 |
4.2.5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科学研究 |
5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研究 |
5.1 江西共大“半工(农)半读”模式 |
5.1.1 什么是“半工半读” |
5.1.2 江西共大为什么选择“半工(农)半读”模式 |
5.1.3 江西共大如何践行“半工(农)半读”模式 |
5.2 江西共大办学定位 |
5.2.1 办学类型定位——半工(农)半读 |
5.2.2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思想端正的专业性农林人才 |
5.2.3 服务面向定位——服务本省 |
5.3 江西共大系科建设 |
5.3.1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设置系科 |
5.3.2 专业建设 |
5.3.3 场系合一 |
5.4 江西共大教学内容 |
5.4.1 教学内容面向 |
5.4.2 课程设置和改革 |
5.4.3 教材编写和改革 |
5.5 江西共大师资队伍 |
5.5.1 江西共大师资来源 |
5.5.2 江西共大师资培养 |
5.5.3 江西共大师资管理 |
5.6 江西共大科学研究 |
5.6.1 研究层次:应用性农业研究为主 |
5.6.2 研究主体:“两条腿走路” |
5.6.3 研究模式:教学、生产、科学研究三结合 |
6 历史借鉴下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路径探析 |
6.1 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现实借鉴的可行性剖析 |
6.1.1 教育具有共通性 |
6.1.2 教育具有传承性 |
6.1.3 教育具有启示性 |
6.2 江西共大办学经验对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路径选择的启示 |
6.2.1 “半工半读”模式的选择性应用 |
6.2.2 找准办学定位,践行办学定位 |
6.2.3 优化专业建设,吻合社会需求 |
6.2.4 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用融合 |
6.2.5 完善师资队伍,构建“双师型”师资结构 |
6.2.6 调转科研方向,提倡应用研究 |
7 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7)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研究(1912-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范围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文献资料 |
二、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职业教育的萌蘖(1866—1900) |
一、创办实业学堂的动因 |
二、洋务运动时期实业学堂发展的概况 |
第二节 清末教育改革与职业教育的发展(1901—1911) |
一、职业教育管理制度的确立 |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 |
三、清末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影响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的源流及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清末云南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政治背景 |
二、经济背景 |
三、军事背景 |
四、文教背景 |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云南职业教育的发展(1912—1927) |
第一节 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概况 |
一、省立职业学校 |
二、市立职业学校 |
三、县立及地方职业学校 |
四、女子职业教育 |
五、其他职业教育附属机构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办学具体情况 |
一、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及分布 |
二、办学宗旨及管理制度 |
三、职业学校招生模式 |
四、开设课程及实习情况 |
第三节 社会发展需求与职业教育的互动 |
一、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校职业教育 |
二、社会发展需求与实业界开办职业技术培训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云南职业教育的发展(1928—1945)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措施 |
一、国民政府职业教育政策 |
二、云南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一、职业学校发展概述 |
二、两所重点职业学校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办学核心要素 |
一、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
二、职业教育师生状况考察 |
三、科目设置及毕业生出路 |
第四节 抗战时期云南的建教合作及特种教育 |
一、抗战时期云南的建教合作 |
二、抗战时期云南的特种教育 |
第五章 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云南职教发展(1939—1945) |
第一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及其云南办事处 |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发展概述 |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云南办事处简况 |
第二节 中华职教社云南办事处的职业教育实践 |
一、创办中华职业补习学校 |
二、创办银行专科学校及开办职业训练班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职业教育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
二、整体办学规模小于其他同层次教育 |
三、发展不平衡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加大经费投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 |
二、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及专业结构 |
三、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1922年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教职员工名单 |
附录B 1931省立第一工业学校职员名单 |
附录C 1931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教师名单 |
附录D 1936年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教职员工名单 |
附录E 1931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教职员工名单 |
附录F 1931云南省立第一农业学校部分教职员工照片 |
附录G 1937年昆华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教职员名单 |
附录H 1923年以前云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生名单 |
附录I 1922年云南路政学校速成班学生名单 |
附录J 1924年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生名单 |
附录K 1929年至1936年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暨省立昆华农业学校毕业生名单 |
附录L 1931年12月云南省立第一农业学校初中部第三班毕业生照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机制的建设——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
(一) 实施“3+2”人才培养模式 |
(二) 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
二、教学运行机制建设 |
(一) 科学设计教学计划 |
(二) 优化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 |
(三) 丰富授课方式 |
(四) 引进新型教学方式 |
三、项目管理机制建设 |
(一) 建立专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机构 |
(二) 建立适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点的服务机制 |
(三) 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分互认制度 |
四、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建设 |
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机制建设的成效 |
(9)“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组、充实教学内容 |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
1. 课堂问答。 |
2. 课堂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
3. 结合时事热点, 活跃课堂氛围。 |
三、加强实践教学 |
四、完善考核体系 |
五、小结 |
(10)“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组、充实教学内容 |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
三、加强实践教学 |
四、完善考核体系 |
五、小结 |
四、关于提高造林学教学质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中等师范教育研究(1928-1938)[D]. 冯兆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张福延林业教育思想及学科贡献探赜[J]. 方彦蘅. 现代农业研究, 2021(03)
- [3]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D]. 郑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民初近代大学农科规训体系的构建(1912-1927)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D]. 崔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5]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实践探索——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为例[J]. 伊伯乐,韩胜利,乔文丽,聂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6]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D]. 董文浩.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7]民国时期云南职业教育研究(1912-1945)[D]. 罗光雄.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机制的建设——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为例[J]. 侯佳音,徐桂娟,张柏林. 中国林业教育, 2017(S1)
- [9]“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 郑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16)
- [10]“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 郑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