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种好茶园绿肥(论文文献综述)
吴军华,李菁雯[1](2021)在《让科技“长”在泥土里 让“致富经”长惠于民》文中研究指明福建省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今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期间,全国妇联常委、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廖红全程陪同讲解了生态茶园的科学技术要点及推广应用前景,向总书记汇报了团队独创的“优质高效生态栽
张锡友[2](2012)在《高效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要点》文中研究说明星村镇是武夷山市产茶大镇,该文根据星村镇高效生态茶园创建经验,总结了高效生态茶园建设的若干技术要点,为生态茶园建设和普及提供借鉴参考。
吴洵[3](2010)在《有机茶生产必须十分重视茶园绿肥》文中指出茶园绿肥是我国传统有机农业中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它所具有的优点,如提高土壤养分,活化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抑止杂草生长等,是化肥、普通农家肥、商品性有机肥及各种生物菌肥都无法相比的。因此,国家对茶
朱秀端[4](2008)在《闽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用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封禁,果园生物改造措施为研究对象,探讨适合闽北自然特征和水土流失特点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模式.封禁(补植)模式以减轻或解除系统的干扰和压力,加快地表覆盖速度,创造植被群落自然修复条件;"果-草-畜-沼"生态果园开发模式以果园套种牧草(绿肥)为纽带,通过沼气池产生优质有机肥料,培育果园地力,形成良性循环体系。
傅尚文,张优,舒爱民,邬志祥,王东辉,沈星荣[5](2008)在《新垦幼龄有机茶园绿肥问作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茶作为我国有机农业的开创,发展至今已有10年历史,但如何自力更生解决有机茶生产的肥源问题至今尚未有较好的方法,这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有机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经初步试验,山区和半山区幼龄红壤有机茶园间作绿肥中,秋播冬绿肥豆科的蚕豆、豌豆和十字花科的肥田萝卜.适应性强、产量高、效果好,最有推广前途;春播夏绿肥中黑毛豆、乌豇豆、饭豆等,适应性较强、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与茶树生长矛盾也不突出,有良好的推广前途。现将以上绿肥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幼龄茶园中的间作技术介绍如下,各有机茶生产单位可因地制宜地加以应用。
文兆明[6](2008)在《有机茶标准化栽培的土壤管理及施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持和提高茶园土壤肥力,保证茶树所需营养元素的全面、正常和合理供给,必须从增加、补充营养,改良土壤性状和保护茶园生态平衡着手,关键是要施用茶树所需、能充分和有效吸收利用的优质有机肥料。本文介绍了有机茶生产中禁止的和允许使用的肥料,重点推出在现行有机茶生产中证实了的先进适用的土壤管理和施肥方面的成熟集成技术。
俞永明[7](2001)在《无公害茶生产中茶园生态建设与施肥技术的关键问题》文中认为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食品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无公害食品的发展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大热点。由于现代人类崇尚绿色消费,从市场角度存在巨大商机,茶叶当然也不能错失良机。因此,要认真分析,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发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生产。一、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的区分
雷光明[8](2001)在《我省有机转换茶园须注重土壤及肥培管理》文中研究指明
秦威[9](1999)在《艺精德馨 心系茶园——记福建省茶叶学会会长林心炯教授》文中认为
吴洵[10](1998)在《茶园夏季好绿肥──速生乌豇豆》文中提出
二、怎样种好茶园绿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种好茶园绿肥(论文提纲范文)
(1)让科技“长”在泥土里 让“致富经”长惠于民(论文提纲范文)
种好生态茶,念好“生态经” |
让“科技之花”在田间绚烂 |
(2)高效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园地选择 |
2 园地规划建设 |
2.1 园地规划要求 |
2.2 排灌系统建设 |
2.2.1 排水系统 |
2.2.2 喷灌系统 |
2.2.3 蓄水池 |
3 茶园开垦与定植 |
3.1 平缓地开垦要求 |
3.2 定植要求 |
3.2.1 定植前先施基肥 |
3.2.2 茶苗选择 |
3.2.3 定植时间 |
4 茶园管理技术 |
4.1 土肥管理 |
4.2 套种绿肥 |
4.3 回填茶梗 |
5 病虫害防治 |
5.1 农业防治 |
5.2 生物防治 |
5.3 物理防治 |
5.4 农药防治 |
(8)我省有机转换茶园须注重土壤及肥培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我省茶园的土壤、肥培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2.1 茶园的土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2.1.1 土壤有机质贫缺 |
2.1.2 土壤的物理性状差 |
2.1.3 土壤过于酸化 |
2.1.4 土壤的主要养分不平衡 |
2.1.5 土壤季节性干旱严重 |
2.2 茶园的肥培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3 有机茶园对土壤及肥料的要求 |
3.1 对土壤的要求 |
3.2 对肥料的要求 |
4 采取的措施 |
4.1 增加有机肥投入, 恢复与提高土壤肥力 |
4.2 实行茶园覆草, 防止水土流失 |
4.3 实行行间饲养蚯蚓, 改善茶园土壤环境 |
4.4 合理间作绿肥, 培养茶园土壤 |
4.5 加强土壤监测, 防止土壤污染 |
4.6 努力提高我省茶叶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
4.7加快立法步伐, 促进茶业健康发展 |
四、怎样种好茶园绿肥(论文参考文献)
- [1]让科技“长”在泥土里 让“致富经”长惠于民[N]. 吴军华,李菁雯. 中国妇女报, 2021
- [2]高效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要点[J]. 张锡友. 台湾农业探索, 2012(03)
- [3]有机茶生产必须十分重视茶园绿肥[J]. 吴洵. 中国茶叶, 2010(05)
- [4]闽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用模式探讨[A]. 朱秀端. 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论文集, 2008
- [5]新垦幼龄有机茶园绿肥问作技术[J]. 傅尚文,张优,舒爱民,邬志祥,王东辉,沈星荣. 中国茶叶, 2008(08)
- [6]有机茶标准化栽培的土壤管理及施肥技术[J]. 文兆明. 广西农学报, 2008(02)
- [7]无公害茶生产中茶园生态建设与施肥技术的关键问题[A]. 俞永明. 首届中国(珠海)茶叶经济科技论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第十七届年会、中国茶叶学会2001年年会会议资料, 2001
- [8]我省有机转换茶园须注重土壤及肥培管理[J]. 雷光明. 蚕桑茶叶通讯, 2001(02)
- [9]艺精德馨 心系茶园——记福建省茶叶学会会长林心炯教授[J]. 秦威. 学会, 1999(09)
- [10]茶园夏季好绿肥──速生乌豇豆[J]. 吴洵. 中国茶叶,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