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房地区将成为启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论文文献综述)
史煜[1](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汪光焘[2](1998)在《平房地区将成为启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文中研究表明 根据《哈尔滨市国有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平房地区做为"九五"期间哈尔滨工业发展的重点。为此,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哈尔滨市计划委员会联合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研究编制《平房地区发展规划》,现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在此之际,我就平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规划、加快发展谈以下四个问题。一、关于平房地区在哈尔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于亚滨[3](2006)在《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文中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21世纪发展的潮流,国际化、信息化和高新技术正在重建我们的世界。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是集约型、规模型和生态型的区域发展新模式。哈尔滨市这座着名的东北北部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世界知名的冰雪之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迎接全球化挑战,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是摆在哈尔滨都市圈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地理科学、人居环境科学和区域城市发展综合研究出发,在系统分析诊断哈尔滨都市圈存在问题、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了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与调控措施。全文主体部分为二、三、四、五章,同第一章绪论与结论共同组成六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都市圈空间发展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对国内外都市圈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都市圈建设的目标,不仅要追求社会经济发展效益,更要注重区域空间环境的最优化建设,同时建立都市圈宜人的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一定要建立在城市与区域的整体思想上,通过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时间与空间、理想与现实六个结合来解决都市圈空间协调发展问题。第二章主要是论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从都市圈空间发展的基础理论入手,借鉴国内外都市圈发展的经验,本文对都市圈模式效应、发展阶段和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认为都市圈发展阶段主要分雏形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从空间结构看,都市圈具有“圈层式”的特征,圈层的大小与城市规模、城市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城市对外辐射强度成正比;都市圈空间发展调控应体现全球一体化理念、区域整体协调理念、科学发展观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协商规划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导向型规划理念和规划应变性理念。第三章是对哈尔滨都市圈的现状进行诊断。首先对哈尔滨都市圈在东北亚、全国及东北地区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从都市圈地理区位、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因素等诸要素分析中,梳理出了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的存在问题与特征。中心城市极化作用渐强、近郊区扩散趋势呈现、内外圈层发展差异明显、区域“点—轴”系统发育、空间发展呈现集聚与扩散共存以集聚为主等,是目前哈尔滨都市圈的主要特征。最后本文认为哈尔滨都市圈目前处于成长期的初级阶段,从空间发展趋势看具有要素集聚高端化、空间拓展广域化、发展目标综合化、空间联系国际化、空间结构多核化、交通系统网络化、空间扩散垂直化、空间环境生态化、土地利用集约化等九大特点。第四章是对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的研究。本文重点研究了发展机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动力机制。从动力机制的要素分析入手,论述了都市圈空间发展过程的产业集聚区拉动机制、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的推动机制、卫星城及小城镇加速发展机制、城市化与制度调控机制,分析了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在空间发展中的运行机理与动力结构,指出
武海娟[4](2019)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延续研究 ——以哈尔滨市一五六项工程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快速城镇化的大潮,城市“失忆”现象普遍存在,文化同质日益严重,引起了国家高度关注。大量城市工业遗存在城镇化浪潮中不被重视,出现大拆大建的现象,导致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工业对象急剧消失,破坏了城市记忆的延续性。随着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及“156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的提出,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与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极具特色的历史见证,156项工程又是我国国民经济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助建设的重点项目,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保留价值。因此如何在“退二进三”的发展进程中妥善处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156项工业遗存,从而延续城市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值得深思。本文以城市记忆为切入点,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语义分析等方法,梳理哈尔滨156项工程的城市记忆现状,总结其城市记忆现存的问题,并进而以城市记忆系统的运行为线索探讨延续其城市记忆的策略。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城市记忆视角下哈尔滨156项工程的城市记忆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城市记忆延续思路及策略。首先,文章阐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的城市记忆理论、工业遗存理论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综述,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思路框架,为后文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其次,论文梳理了城市记忆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研究内容,并在二者之间进行关系构建,总结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特征及城市记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新的作用及启发。再次,在调研部分梳理了哈尔滨市156项工程的建设背景和城市记忆资源现状,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方面分析了城市记忆现状,梳理了影响城市记忆程度的因素,并从中总结城市记忆现存的问题,对哈尔滨156项工程的现有保护进行反思。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以延续城市记忆为目的的哈尔滨156项工程更新与保护的目标及原则,解析城市记忆系统,并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方面分别就城市记忆储存、城市记忆组织、城市记忆再现提出相应的更新与保护策略。
王淼[5](2020)在《城市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提出十九大以来,我国将民生问题提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目标,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自此,城市住区民生的相关理念和规划实施逐渐成为现阶段城市规划的研究热点。“民生服务”由公共服务延伸而来,城市民生服务包括城镇文化、医疗、体育、教育等的重要服务领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在运行过程中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升城市功能、社会文明、居民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并且与日常生活日常相关的服务设施即为住民生服务设施。作为居民维持日常生活标准的基础,民生服务直接关系着居民现实生活水平、生活品质。民生服务水平的高低也代表了现今城市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的水平高低。新时期,居民日常生活诉求的热点服务主要为教育、医疗、住房与养老保障等。因此,建立适应新时期的民生服务模式,结合计算机算法技术,可以为民生服务模式建构、需求识别、设计与规划管理提供一个思路。研究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颁布作为契机,以《标准》所提出的生活圈空间分割方式重构城市空间作为新切入点进行民生服务供给的研究,引发了如何整合与共享新时期民生服务项目的思考。在理论基础研究中,论文系统阐述了民生理念、民生服务理念以及民生服务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为后文民生服务需求与功能定位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本文基于城市更新规划体系,对此背景下民生服务规划目标重置、民生服务空间尺度演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为“整合型“民生服务中心概念的提出提供了研究基础,为后文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撑。在住区民生服务需求调查研究中,以哈尔滨作为调查区域,对其典型住区抽样了10个典型住区进行调研,并结合实地勘察、调查问卷、访谈等数据整理,深入剖析了现阶段哈尔滨民生服务需求和使用现状的表征。给予充分的调查研究,本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从民生需求优先级、民生服务时间敏感度及民生设施整合性出发探讨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特征。并从需求角度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模块化构建、模块配置指标以及模块组合及公平选址配置原则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布局研究中,论文为了保障不同服务半径内所需求民生服务功能的配备,基于贪心算法设计了一套民生服务的布局算法。布局算法基于满足不同生活圈范畴内所需满足的实际民生服务需求,在相对均衡的条件下,在城市区域内进行民生服务的布局研究,旨在满足空间单元内所有人均可被满足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民生需求,并在此条件下使民生服务中心的布局数量最少,达到建设的最大效率。基于前文的理论研究和算法,以满足居民民生活需求为核心,以民生服务整合与共享为目标,论文提出了民生空间重构的模式,并以哈尔滨平房区作为实证进行了验证研究。对平房区进行整体民生服务空间规划,并以“友协街道”为实例,进行街区范围民生服务中心布局规划。最后,提出城市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的服务组织和管理流程进行模块化策略。从民生服务管理流程、建设流程与住区营造三个方面分别提出模块化规划策略,并最后提出新时期整合型民生服务机制的具体设想与建议。
康红梅[6](2012)在《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的互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目前中国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发展成为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见证。在城市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协调作用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总是跟随着城市发展变化而相应地进步变化,而这种变化相应地也会带来城市空间的变化。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中心,它的本质是一个复杂循环的社会经济系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城市空间的演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因此而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因此,本文对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的发展规律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的各项特性具有相同性和相似性,并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城市空间发展的演化形式分为简单演化、结构演化和分布演化三种演化形式。而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可以划分为“超前”型、“同步”型和“滞后”型三种发展模式。在基础设施发展与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中,借助基础设施发展模式的三种模式概念,研究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影响与作用关系。在城市初建期、城市发展期和城市稳定期三个阶段,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的阶段性特征和互馈作用规律各有不同。在宏观层面,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的功能演化、密度演化、规模演化、形态演化之间分别存在着密切的互馈作用。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空间同种功能的集聚和多种功能的复合构建,并对城市空间功能的转换起到干扰、促进、抑制及竞争的作用。不同种类的基础设施决定了城市空间规模发展的最大限度和适宜限度,并提供一定的弹性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方式,控制演化速度并规范演化秩序。基础设施的发展往往对城市空间的结构演化和规模演化起到了方向性的作用。反之,城市空间结构分别向高密度、低密度演化和空间功能的演替都将对基础设施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城市空间规模的演化将影响基础设施的建设总量、建设技术和网络化建设。城市空间演化的不同路径和方式也决定了基础设施不同的发展方向。城市空间的形态演化往往又决定性地反作用于基础设施的发展。在微观层面,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的密切相互作用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通过时间的维度调整承载空间,挖掘功能丰富的附属空间,增加基础设施的复合空间功能。同时通过基础设施的合理设计,满足城市空间对道路提出的功能要求,减小干扰要求以及更多人使用的要求。给排水基础设施、环卫基础设施和防灾基础设施,要注重城市空间上部与下部设施的联系;同时城市空间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景观和生态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的景观化表达,使其朝着更具有魅力、更有效率、城市服务能力更强和更关注环境的方向发展。论文最后,确立了哈尔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指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优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重要保证。通过分析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历程,指出城市空间和城市基础设施是如何相伴而生并进步变化的,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二者的互馈架构。以哈尔滨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的良性发展为最终目标,指出在城市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应该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确定合理的城市空间规模,明晰城市空间形态,适当提高城市空间密度;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为城市空间演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王智强[7](2016)在《多主体博弈视角下北京旧城保护区更新公众参与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风貌保护、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执行和拆迁条例的废止等一系列措施,北京旧城在经历了大拆大建式的更新后,更新方式开始发生整体性的转变,尤其是保护区更新方式的转变最为明显。更新过程更加重视住区居民、单位的意见,有机更新、渐进式改造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在关注保护区发展更新的问题,通过不同方式探索新常态下,北京旧城保护区更新的模式。然而,旧城保护区更新在公众参与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和经济效益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北京旧城保护区更新案例中公众参与实践过程的对比研究,探索北京旧城更新的可持续更新模式。本文在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认知的基础上,利用政治科学和政策科学中关于政治系统模型和倡导联盟理论的相关理论,重构北京旧城保护区更新公众参与的多主体博弈系统模型;选取政府主导和社区主导更新的典型案例,分别代入北京旧城保护区更新公众参与的多主体博弈系统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各案例的多主体博弈情况,评价各案例公众参与的程度;通过横向对比各案例的系统要素及联系,探讨不同主导方式在旧城更新实践中的作用与必要性的,提炼各案例公众参与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政治科学、政策科学和博弈论的理论提出建立良性的、有效的多主体博弈机制,改进现有旧城保护区更新的公众参与模式。
乌云[8](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范志勇[9](2003)在《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哈尔滨市房地产为实际背景,利用本人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尔滨市房地产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对哈尔滨市房地产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绪论部分阐述了我国房地产的发展过程和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本文研究思路。在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对全国房地产总体发展趋势,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回顾,今年上半年情况,总体价格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哈尔滨市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包括我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哈尔滨市经济环境分析,哈尔滨市未来发展形势。在房地产政策影响分析中,从四个方面对影响房地产发展的政策进行了分析:防止房地产泡沫政策的分析,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分析,国务院“18号文件”的影响分析以及近期哈尔滨市房地产政策的影响分析。在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城市规划影响分析中,研究了哈尔滨市的城市性质与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规划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在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供求分析中,分别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了哈尔滨市房地产的市场供给状况,并对需求进行了预测。论文最后部分,分析了我国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并对哈尔滨市房地产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包括哈尔滨市房地产的特点、问题、对策建议,未来发展新方向。
王红[10](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二、平房地区将成为启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房地区将成为启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论文提纲范文)
(1)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现状 |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
2.5 小结 |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
3.5 小结 |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
4.5 小结 |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
5.4 小结 |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
6.6 小结 |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
7.3 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一) 宏观背景 |
(二) 中观背景 |
(三) 微观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有关都市圈研究综述 |
一、国外都市圈相关概念及界定 |
二、国内都市圈相关概念及界定 |
三、都市圈概念的理解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都市圈空间发展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都市圈空间发展理论基础 |
一、都市圈空间发展基础理论 |
(一) 城市地域系统理论 |
(二) 中心地理论 |
(三) 核心与边缘理论 |
(四) 圈层结构理论 |
二、都市圈基本理论系统 |
(一) 关于都市圈模式效应 |
(二) 关于都市圈发展阶段 |
(三) 关于都市圈空间结构 |
三、都市圈空间发展调控理念 |
(一) 全球一体化理念 |
(二) 区域整体协调理念 |
(三) 科学发展观理念 |
(四) 构建和谐社会理念 |
(五) 协商规划理念 |
(六) 以人为本理念 |
(七) 导向型规划理念 |
(八) 规划应变性理念 |
第二节 国外都市圈空间发展实践 |
一、美国都市圈空间发展实践 |
(一) 美国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 |
(二) 纽约大都市圈空间发展实践 |
二、日本都市圈空间发展实践 |
(一) 东京大都市圈空间发展实践 |
(二) 日本近畿圈规划 |
三、其它西方国家都市圈空间发展实践 |
(一) 巴黎大都市圈空间发展实践 |
(二) 伦敦大都市圈 |
第三节 国内都市圈空间发展实践 |
一、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空间发展实践 |
(一)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概况 |
(二)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结构体系 |
二、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空间发展实践 |
(一)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空间范围 |
(二)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结构体系 |
三、首都圈空间发展实践 |
(一) 首都圈概况 |
(二) 首都圈空间结构体系 |
四、东北地区都市圈空间发展实践 |
(一) 东北都市圈发展概况与趋势 |
(二) 都市圈发展概况 |
第三章 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现状诊断与趋势预测 |
第一节 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背景 |
一、哈尔滨都市圈范围界定 |
(一) 都市圈范围界定的影响要素 |
(二) 哈尔滨都市圈范围界定 |
二、哈尔滨都市圈基本概况 |
三、哈尔滨都市圈在东北亚、全国与东三省的地位 |
(一) 东北地区具有发展潜力的都市圈 |
(二) 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东北亚大陆腹地的重要经济发展(增长)中心 |
第二节 哈尔滨都市圈形成的主要因素 |
一、哈尔滨都市圈形成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一)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在都市圈发育中的作用 |
(二) 哈尔滨都市圈地理位置与经济区位、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析 |
二、哈尔滨都市圈形成的历史基础 |
(一) 历史因素在都市圈形成中的作用 |
(二) 哈尔滨都市圈的发展历程 |
三、哈尔滨都市圈形成的经济基础 |
(一) 经济因素在都市圈形成中的作用 |
(二) 哈尔滨都市圈发育的经济基础 |
四、哈尔滨都市圈形成的社会因素 |
(一) 行政区划 |
(二) 政策因素 |
(三) 文化因素 |
五、其他因素 |
(一) 交通因素 |
(二) 外围环境 |
第三节 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现状诊断 |
一、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特征分析 |
(一) 中心城市极化作用渐强 |
(二) 近郊区扩散趋势呈现 |
(三) 内外圈层发展差异明显,要素流动逐渐加快 |
(四) 区域“点—轴”系统发育 |
(五) 空间发展呈现集聚与扩散共存、以集聚为主 |
二、哈尔滨都市圈主要存在的问题 |
(一) 城镇职能趋同单一,中等城市空缺 |
(二) 中心城区过密,二元结构明显 |
(三) 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动力不足 |
(四) 行政壁垒各自为政 |
(五) 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
(六) 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
(七) 资源、生态与环境矛盾正在加剧 |
第四节 哈尔滨市都市圈空间发展趋势预测 |
一、哈尔滨都市圈所处阶段的判定 |
二、都市圈空间发展趋势预测 |
(一) 要素集聚高端化 |
(二) 空间拓展广域化 |
(三) 发展目标综合化 |
(四) 空间联系国际化 |
(五) 空间结构多核化 |
(六) 交通系统网络化 |
(七) 空间扩散垂直化 |
(八) 空间环境生态化 |
(九) 土地利用集约化 |
第四章 都市圈空间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第一节 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概述 |
一、机制的内涵与原理 |
二、动力机制要素分析 |
(一) 主导要素 |
(二) 协同要素 |
(三) 参变要素 |
第二节 产业集聚区拉动机制 |
一、产业集聚的特性 |
二、新产业集聚区的拉动 |
三、哈尔滨产业集聚区 |
(一) 哈尔滨产业集聚区的现状 |
(二) 哈尔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中心城区集聚与扩散的推动机制 |
一、聚集与扩散的特性 |
(一) 聚散机制的运行机理 |
(二) 聚散机制运行的动力结构 |
二、中心城区的集聚与扩散 |
(一) 自下而上的集聚机制 |
(二) 自上而下的扩散机制 |
(三) 经济全球化的促进机制 |
三、中心城市集聚和扩散的双向发展 |
(一) 产业的集聚和扩散 |
(二) 人口的集聚和扩散 |
(三) 用地的集聚和扩散 |
第四节 卫星城及小城镇加速发展机制 |
一、轴向扩展机制与圈层扩展机制 |
(一) 增长极的带动机制 |
(二) 发展轴的扩散机制 |
二、区域网络均衡发展机制 |
(一) 区域整体发展机制 |
(二) 网络均衡机制 |
三、旅游景点及重大赛场推动机制 |
第五节 城市化及制度调控机制 |
一、城市化推动机制 |
(一) 城市化的推动机制 |
(二) 城乡一体化的融合机制 |
二、制度调控机制 |
(一) 制度调控的特性 |
(二) 制度调控的机理 |
(三) 哈尔滨制度安排与变迁 |
第五章 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调控 |
第一节 都市圈空间发展调控原则与目标 |
一、哈尔滨都市圈功能定位 |
二、都市圈空间发展调控原则 |
三、都市圈空间发展调控目标 |
第二节 哈尔滨都市圈空间结构调控 |
一、哈尔滨都市圈空间结构调控方向 |
二、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结构调控 |
(一) “一主三副三核”的中心地等级体系 |
(二) 六条“城镇—产业”共生的轴带体系 |
(三) 三个垂直分工明确的圈域体系 |
第三节 哈尔滨都市圈产业空间结构与调控 |
一、产业空间分布现状特征与主要问题 |
二、产业空间调控原则 |
三、产业空间调控目标与调控方向 |
第四节 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要素调控 |
一、城镇空间发展调控 |
二、交通空间发展调控 |
三、基础设施空间发展调控 |
四、生态空间发展调控 |
五、休闲旅游空间发展调控 |
第五节 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调控措施 |
一、哈尔滨都市圈空间管治 |
(一) 哈尔滨都市圈空间管治目标与原则 |
(二) 空间管治区域划分及内容 |
二、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的政策分区 |
(一) 点轴重点区与非重点区调控政策 |
(二) 圈层调控政策 |
三、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行动规划 |
(一) 都市圈空间发展行动规划的现实意义 |
(二) 都市圈行动规划的特性研究 |
(三) 哈尔滨都市圈行动规划的策略 |
四、哈尔滨都市圈行政区划与政策调控 |
(一) 行政区重构 |
(二) 建立市政设施共享、利益共分、污染治理共担政策 |
(三)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组织机构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论文研究的不足与主要遗留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延续研究 ——以哈尔滨市一五六项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新型城镇化呼唤乡愁和城市记忆 |
1.2.2 文化自信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
1.2.3 156 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城市记忆的相关研究 |
1.4.2 工业遗存的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城市记忆的相关研究 |
2.1.1 相关理论基础 |
2.1.2 城市记忆的认知主体与客体 |
2.1.3 城市记忆的特征 |
2.1.4 城市记忆系统构建 |
2.1.5 城市记忆的相关实践 |
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研究 |
2.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变迁与156 项工程 |
2.2.2 工业价值梳理 |
2.2.3 现存的问题 |
2.3 城市记忆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新的关系 |
2.3.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特征 |
2.3.2 城市记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新的作用 |
2.3.3 城市记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新的启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156 项工程城市记忆分析 |
3.1 城市记忆资源现状 |
3.1.1 建设背景与区位解读 |
3.1.2 物质型记忆资源 |
3.1.3 非物质型记忆资源 |
3.2 自上而下的城市记忆分析 |
3.2.1 历史图片中的记忆分析 |
3.2.2 政府语境中的记忆分析 |
3.2.3 自上而下的记忆小结 |
3.3 自下而上的城市记忆分析 |
3.3.1 问卷调查中的记忆分析 |
3.3.2 媒体语境中的记忆分析 |
3.3.3 自下而上的记忆小结 |
3.4 城市记忆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影响因素梳理与测评方法 |
3.4.2 记忆度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 |
3.4.3 记忆度与六要素的关系 |
3.5 城市记忆现存的问题 |
3.5.1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记忆断层 |
3.5.2 记忆储存方法的匮乏:不能记忆 |
3.5.3 记忆组织方法的缺失:不愿记忆 |
3.5.4 记忆再现方法的割裂:不让记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156 项工程城市记忆的延续策略 |
4.1 城市记忆延续的目标和原则 |
4.1.1 延续的目标 |
4.1.2 延续的原则 |
4.2 城市记忆系统解析 |
4.2.1 记忆系统要素梳理 |
4.2.2 记忆系统意象构建 |
4.2.3 记忆系统延续的流程 |
4.3 自上而下的城市记忆延续策略 |
4.3.1 城市记忆储存:遗产评价系统构建 |
4.3.2 城市记忆组织:工业记忆体系规划 |
4.3.3 城市记忆再现:场所精神表达重构 |
4.4 自下而上的城市记忆延续策略 |
4.4.1 城市记忆储存:城市记忆共享众筹 |
4.4.2 城市记忆组织:多元媒体文化宣传 |
4.4.3 城市记忆再现:社会关系网络延续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城市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常态市场经济发展转型 |
1.1.2 快速城镇化带来城市更新方式转型 |
1.1.3 公共服务向民生服务政策转变 |
1.1.4 居民生活方式和民生服务空间转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住区相关概念辨析 |
1.3.2 民生服务 |
1.3.3 整合型民生服务 |
1.3.4 民生服务空间 |
1.3.5 住区民生服务空间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综述简评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民生服务的基础研究 |
2.1.1 民生服务的经济社会背景 |
2.1.2 民生服务理念发展 |
2.1.3 民生服务现状研究 |
2.1.4 住区民生服务需求研究 |
2.2 住区民生服务整合必要性研究 |
2.2.1 整合型民生服务相互促进 |
2.2.2 整合型民生服务提升住区活力 |
2.2.3 整合型民生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
2.2.4 整合型民生服务拓展城市空间 |
2.3 住区民生服务空间重构与尺度研究 |
2.3.1 住区民生服务供应价值取向 |
2.3.2 住区分类与民生服务布局 |
2.3.3 住区民生服务空间尺度演变 |
2.4 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研究 |
2.4.1 整合型民生服务概念演变 |
2.4.2 国内外整合型布局模式探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
3.1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基本概况 |
3.1.1 哈尔滨住区基本概况 |
3.1.2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配置现状 |
3.1.3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市场化现状 |
3.2 住区民生服务要素解析 |
3.2.1 住区民生政策解析 |
3.2.2 住区民生文献解析 |
3.2.3 住区民生访谈调研解析 |
3.2.4 住区民生服务需求要素框架构建 |
3.3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调研与分析 |
3.3.1 住区样本选取原则 |
3.3.2 调研方案设计 |
3.3.3 调查对象及样本描述 |
3.3.4 调查数据分析 |
3.4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结果分析 |
3.4.1 住区民生服务需求体系 |
3.4.2 住区民生需求优先级分析 |
3.4.3 住区民生服务时间敏感度分析 |
3.4.4 住区民生服务整合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体系构建 |
4.1 整合型民生服务体系构建原则 |
4.1.1 分层次供应原则 |
4.1.2 差异化配置原则 |
4.1.3 关联互补原则 |
4.2 整合型民生服务内容与类别 |
4.2.1 整合型民生服务内容研究 |
4.2.2 整合型民生服务类别研究 |
4.3 整合型民生服务指标调整研究 |
4.3.1 民生服务公益性与市场化平衡研究 |
4.3.2 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块个性化调整 |
4.3.3 整合型民生服务分级配置 |
4.3.4 民生服务兼容性研究 |
4.4 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块化组合模式 |
4.4.1 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块化组合模式 |
4.4.2 整合型民生服务公平性配置原则 |
4.4.3 民生服务模块化三维框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配置规划 |
5.1 整合型民生服务配置原则 |
5.1.1 民生服务布局基本原则 |
5.1.2 民生服务布局理论框架 |
5.1.3 空间布局问题分类及研究 |
5.1.4 民生服务布局基本模型构建 |
5.2 整合型民生服务布局模型与算法设计 |
5.2.1 单层级民生服务布局模型与算法设计 |
5.2.2 多层级民生服务布局模型与算法设计 |
5.3 整合型民生服务配置准则 |
5.3.1 整合型民生服务规模配置准则 |
5.3.2 整合型民生服务布局准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 |
6.1 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目标与原则 |
6.1.1 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规划目标 |
6.1.2 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规划原则 |
6.2 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空间重构模式 |
6.2.1 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模式 |
6.2.2 城市民生社会空间重构的策略 |
6.2.3 城市民生住区空间形态重构策略 |
6.2.4 民生服务空间模式与行政管理范畴的对接 |
6.3 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应用研究 |
6.3.1 平房区民生服务现状分析 |
6.3.2 平房区民生服务中心空间布局规划 |
6.3.3 友协街道民生服务布局 |
6.3.4 友协街道民生服务功能模块规划 |
6.3.5 整合型民生服务建筑模式规划 |
6.4 民生服务组织与流程模块化策略 |
6.4.1 民生服务管理流程模块化落实 |
6.4.2 民生服务建设流程模块化模式 |
6.4.3 民生服务住区营造模块化方法 |
6.4.4 民生服务应急响应模块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的互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
1.1.2 城市化背景下的基础设施 |
1.1.3 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丰富理论研究的成果 |
1.2.2 提供指导实践的对策 |
1.3 基本概念 |
1.3.1 城市基础设施 |
1.3.2 城市空间 |
1.3.3 互馈作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基础设施的相关理论 |
2.1.1 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理论 |
2.1.2 基础设施的经济理论 |
2.1.3 基础设施的供给理论 |
2.2 城市空间的相关理论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城市空间密度的理论 |
2.2.3 城市空间规模的理论 |
2.2.4 城市空间景观生态的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2.3.1 城市可持续发展 |
2.3.2 城市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
2.3.3 城市空间与可持续发展 |
2.4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4.1 外部性理论 |
2.4.2 集聚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的机制 |
3.1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的关联性 |
3.1.1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
3.1.2 城市空间的特性 |
3.1.3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的相互关联 |
3.2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 |
3.2.1 城市空间演化的基本形式 |
3.2.2 城市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
3.2.3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 |
3.2.4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的机制联系 |
3.3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互馈的各阶段模式 |
3.3.1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模式 |
3.3.2 互馈作用的阶段性分析模型 |
3.3.3 互馈作用的阶段性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在宏观层面的互馈 |
4.1 宏观体系的建立 |
4.1.1 城市基础设施宏观层面的分类 |
4.1.2 城市空间的宏观体系 |
4.2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替 |
4.2.1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替的关联因素 |
4.2.2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替的关联性实证 |
4.2.3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替的互馈 |
4.3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密度 |
4.3.1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密度的关联因素 |
4.3.2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密度的关联性实证 |
4.3.3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密度的互馈 |
4.4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规模 |
4.4.1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规模的关联因素 |
4.4.2 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 |
4.4.3 城市空间规模演化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 |
4.5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形态 |
4.5.1 城市交通模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
4.5.2 城市路网形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
4.5.3 不同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在微观层面的互馈 |
5.1 微观体系的建立 |
5.1.1 城市基础设施微观层面的分类 |
5.1.2 城市基础设施在微观层面的城市空间化 |
5.1.3 城市空间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微观要求 |
5.2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
5.2.1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5.2.2 城市空间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 |
5.3 给水排水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
5.3.1 给水排水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5.3.2 城市空间对给水排水基础设施的影响 |
5.4 园林环卫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
5.4.1 园林环卫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5.4.2 城市空间对园林环卫基础设施的影响 |
5.5 防灾安全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
5.5.1 防灾安全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5.5.2 城市空间对防灾安全基础设施的影响 |
5.6 微观层面互馈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 |
5.6.1 在微观层面互馈下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 |
5.6.2 在微观层面互馈下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良性互馈模式 |
6.1 哈尔滨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的进程 |
6.1.1 城市初建期(1898 年-1949 年) |
6.1.2 初次发展期(1949 年-1957 年) |
6.1.3 发展停滞期(1958 年-1978 年) |
6.1.4 二次发展期(1978 年-1999 年) |
6.1.5 稳定发展期(2000 年-2010 年) |
6.2 哈尔滨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的分析架构 |
6.2.1 城市基础设施的架构 |
6.2.2 城市空间的架构 |
6.2.3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互馈的架构 |
6.3 哈尔滨城市良性发展目标 |
6.3.1 城市环境良性发展目标 |
6.3.2 城市基础设施良性发展目标 |
6.3.3 城市空间发展良性发展目标 |
6.4 宏观层面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的良性互馈模式 |
6.4.1 城市空间功能良性演替,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
6.4.2 城市空间向高密度演化,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
6.4.3 确定城市空间规模,促进基础设施发展 |
6.4.4 明晰城市空间形态,协调基础设施建设 |
6.5 微观层面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的良性互馈模式 |
6.5.1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
6.5.2 给水排水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
6.5.3 园林环卫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
6.5.4 防灾安全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多主体博弈视角下北京旧城保护区更新公众参与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理论与方法基础 |
2.1.1 博弈系统的一般模型 |
2.1.2 博弈系统适应性重构 |
2.1.3 多主体博弈系统的模型构成 |
2.2 北京旧城保护区更新公众参与概况 |
2.2.1 更新实践的探索及当前发展 |
2.2.2 公众参与实施概况 |
2.2.3 更新实践主导模式与公众参与 |
2.3 北京旧城保护区更新典型案例选取 |
2.3.1 政府主导的更新实践类型 |
2.3.2 社区主导的更新实践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两种参与模式的案例分析 |
3.1 政府主导更新公众参与的系统分析 |
3.1.1 白塔寺药店降层 |
3.1.2 杨梅竹斜街居民院落腾退 |
3.2 社区主导更新公众参与的系统分析 |
3.2.1 菊儿社区活动用房改造 |
3.2.2 东四六条70 号院落改善工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种参与过程的对比与改进途径 |
4.1 对比分析 |
4.1.1 社会经济环境 |
4.1.2 主体及其价值取向 |
4.1.3 公众参与环节 |
4.2 改进途径 |
4.2.1 目标与原则 |
4.2.2 明确参与主体的定位与角色 |
4.2.3 加强参与的制度保障 |
4.2.4 改进参与的组织形式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白塔寺及其历史街区的概况与相关研究 |
附录二:白塔寺药店访谈录 |
附录三:《北京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东城区交道口街道范围公示反馈意见整理表 |
附录四:菊儿社区活动用房改造内容决策过程 |
附录五:菊儿社区活动用房改造项目居民制定的工作计划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
(三)国际关系研究 |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
四、基本史料 |
(一)民国时期史料 |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
一、友谊边境 |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
第二节 边境轶事 |
一、借境放牧 |
二、越境事件 |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
一、边疆移民 |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
一、民兵组织 |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
三、“净化边境” |
四、会晤站 |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
二、中蒙对外贸易 |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
1.2 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 |
1.3 房地产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
1.4 本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 全国房地产业现状及总体趋势 |
2.2 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总体趋势 |
第三章 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
3.1 宏观经济分析 |
3.2 哈尔滨市经济环境分析 |
第四章 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影响分析 |
4.1 近期谨防房地产泡沫 |
4.2 经济适用房政策 |
4.3 国务院“18号文件” |
4.4 影响哈尔滨楼市7项新政策 |
4.5 哈尔滨楼市的挑战与机遇 |
第五章 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的城市规划影响分析 |
5.1 城市性质与功能结构的分析 |
5.2 规划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
第六章 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的供求分析 |
6.1 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
6.2 市场需求分析 |
6.3 哈尔滨市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
第七章 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的对策分析 |
7.1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 |
7.2 哈尔滨市房地产业的特点 |
7.3 哈尔滨市房地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
7.4 哈尔滨市房地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5 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的新方向 |
7.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10)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核心概念辨析 |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范家小学 |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长坑小学 |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成佳学校 |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平房地区将成为启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平房地区将成为启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J]. 汪光焘. 学理论, 1998(01)
- [3]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D]. 于亚滨.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
- [4]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延续研究 ——以哈尔滨市一五六项工程为例[D]. 武海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城市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王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的互馈研究[D]. 康红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5)
- [7]多主体博弈视角下北京旧城保护区更新公众参与过程研究[D]. 王智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8]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9]哈尔滨市房地产发展研究[D]. 范志勇. 天津大学, 2003(01)
- [10]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