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铁路空气制动机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曹宏发[1](2019)在《国内外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分析》文中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主要高速铁路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制动系统原理和制动救援技术均不相同。中国高铁和日本新干线均采用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干线动车组制动系统普遍采用自动式空气制动系统,欧洲市域动车组和地铁等通常采用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各国高速动车组通过配置自动式空气制动机、设置制动指令传输或转换装置、列车供电管理、外部供电等各种方式,来保证动车组能够被机车或者动车组高效救援。
吴萌岭[2](2006)在《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从国外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发展趋势看,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作了较全面的系统研究。文章首先剖析了国外高速动车组和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具有代表性的制动系统。发现近几十年来随着微机技术的成熟,国外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了微机控制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动力制动与空气制动的协调变得比较容易,可以实现一个单元甚至整列车动力制动能力的充分利用。同时微机的运用,使制动系统的故障监测得以实时进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也简略地分析了国内干线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系统。国内干线列车制动控制系统仍停留在空气制动系统阶段,即使在提速客车中运用的电空制动机,也仅仅是国外五、六十年代的水平——电磁空气制动机。空气制动机由于其系统功能所限,不可能适应高速列车的需要。虽然目前铁道部试图通过引进的方法得到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技术。但由于国外公司普遍拒绝转让核心技术,因此国内要真正掌握这类制动系统的技术,必须依靠独立自主研制。国内新型地铁虽然采用了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但均为国外产品。价格、服务受制于人。致使国家发改委要求的地铁70%国产化率到现在也难以真正实现。论文根据200km/h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研制的需要,进行了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方案研究,提出了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技术要求。然后以此作为设计依据,设计了适用于200km/h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的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文章还对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静置试验台的研究与设计。通过地面系统试验、运行试验和运用考核,表明本文设计的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已基本达到设计和运用的要求。论文还对所设计的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进行了可靠性研究。分析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提高可靠性的途径及其理论依据。论文针对国内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分析了自主开发研究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基础。研究设计了国产化地铁列车制动系统的方案。根据上海市的发展低速磁浮的规划,文章还进行了低速磁浮列车采用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方案研究。文章同时对我国即将开发的300km/h电动车组制动系统的主要参数作了深入研究。
姚寿文[3](2000)在《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及防滑器的智能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客货列车提速和货物列车重载是我国铁路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提速和重载从根本上说,是对列车制动系统性能的考核。实质上,列车制动系统是客货列车最高等级的安全保障系统。在任何恶劣环境下,列车发生任何故障时,列车制动系统都必须保证列车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停车。但是提速以来货物列车脱轨、断钩事故仍屡屡发生。其中不少事故是在列车制动工况下发生的,因此提高货物列车的制动性能,特别是长大重载货物列车制动性能己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在国际上也是各国铁路竟相研究的热点。另一方面,旅客列车快速化、高速化进程中制动系统的发展仍是三大关键技术之一,而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还在集中研究的问题是进一步改进电子防滑器性能,以便在制动过程中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最佳粘着。 本文选择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和旅客列车电子防滑器作为研究对象。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是国际铁路正在开展研究的学科渗透性较强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通信信号、电子、微机控制、机械等学科领域的知识。制动系统的核心是制动力的控制,因此本文在对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进行系统研究的同时,主要集中研究了车辆控制单元的核心部分,包括制动力分配、制动指令的定义及制动缸压力的控制。电控空气制动系统的研究思路是:电控空气制动系统的总体设计、针对制动系统的特点建立车辆制动缸压力控制模型及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电控空气制动系统制动操纵性能试验分析、电控空气制动系统在制动工况下的一维纵向动力学分析及列车安全性能分析。电子防滑器是旅客列车制动系统中一项较为复杂的子系统,它涉及轮轨间粘着理论、数据采集、微机控制和控制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充分体现了各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和渗透。本文主要研究防滑器的核心课题,即研究防滑器控制系统。本文沿着制动过程粘着分析、控制模型的建立及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试验及性能分析的脉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分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客车防滑器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智能控制在客车防滑器上的应用研究在我国尚属首次。首先,研究制动过程中轮轨间的粘着分析,指出轴速度曲线的拐点即是粘着最佳位置。拐点是曲线的二阶导数,它的物理意义和冲动不谋而合,为此本文的防滑器控制模型中引入冲动物理量。大量研究表明影响粘着最直接的参数是滑移率,因此本文摒弃了速度差参数。本文根据滑移率、加减速度和冲动三个物理量建立了防滑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并借助Visual c++5.0开发了相应的控制和仿真软件,并通过现车的部分速度试验数据进行了控制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模型能够依据滑移率、加减速度和冲动正确判断车轮的运行状况。最后防滑器控制模型通过室内车辆制动模拟试验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防滑器控制模型确能根据轮轨间粘着的变化进行制动缸压力的调节。本文研究为智能型防滑器的应用研究作了前沿性的探索工作,为智能型防滑器在未来高速列车、快速列车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的系统设计及实现。首先,本文研究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的特征并设计了相应的模拟试验台。电控空气制动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传统货物列车自动空气制动系统的特点和长大货物列车的操纵要求。针对电控空气制动系统中车辆控制单元中的核心控制部分,本文通过车辆制动率、车辆载重和基础制动装置的参数进行制动缸目标压力的确定,突破了自动空气制动系统中制动力的分配方式,并运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并实现了制动力控制的模糊控制器,以求精确达到本车制动缸所需的目标压力并在 Vsual++5刀软件平台上开发了相应的控制和仿真软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电控空气制动模拟试验台进行了详尽的制动操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控空气制动系统简化了列车操纵,司机可以根据列车运行要求任意调节制动力。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运用自行编制程序进行制动工况下电控空气制动系统的一维纵向动力学分析,并和我国 口 型制动机进行了纵向动力学比较,指出电控空气制动系统在缩短制动距离和减小车钩力上较传统的货车制动机性能忧越,尤其是大大减小了车辆间的冲动。在求解列车中各车辆间纵向力的基础上,借助ADAMS/Rail软件建立车辆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电控空气制动在制动工况下列车制动动力安全参数的仿真分析,并与 120型制动机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验证了电控空气制动系统在保证长大货物列车的安全运行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在脱轨系数、轮轨横向力、垂向力、车钩垂向位移等安全参数上具有传统自动空气制动系统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的研究为我国新型货物列车制动系统的研究填补了空白,是我国未来重载货物列车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
曹国炳[4](2014)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动技术之现状与发展方向》文中指出通过对国内外轨道交通装备制动技术现状分析、比较,提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动系统的不足之处,并建议我国制动技术将标准体系、系统平台、微机技术、基础制动技术、部件可靠性、先进技术应用等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陆文飞[5](2007)在《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分析与纵向动力学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要求,开行重载列车势在必行。然而,由于列车重量增大,长度增加,车辆轴重增大,列车运行中的牵引力及制动力加大,制动波传递时间加长,而且列车所占的线路纵横断面比较复杂,因此,重载列车的受力情况远较一般列车复杂。由于列车的纵向冲动力过大而引起的断钩、脱钩、脱轨等事故已向列车纵向动力学的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确保货物列车运输的安全已成为当前我国发展重载运输的关键问题。为了将重载列车的纵向力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本文首先从重载列车的空气制动系统入手,由于制动波速的限制,导致了列车前后制动的不同步,从而引起的列车纵向力过大,所以重点探讨了如何提高制动波速。其次,介绍了电空制动技术,重点探讨了隧道区段内重载列车的制动同步技术。通过采用RS485串口通讯的方式,将主控机车的控制命令发送给被控机车,因而可以达到制动的同步性,从而保证了隧道区段重载列车行使的安全性。最后,在以往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将仿真模型在常用制动、紧急制动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同一些相关文献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从结果上可以看出,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所显示的规律是一致的,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总结了影响列车纵向冲动的五个重要因素,通过改善这些影响因素就可以达到降低列车纵向冲动的目的。
梁文光[6](2019)在《基于PHM技术的铁路货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铁路货运大国,伴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亚欧铁路等项目的建设,铁路货车的载重量不断提高,运行距离不断加大,同时铁路货车运行的安全问题也越发凸显。铁路货车制动系统是保障安全运行的关键装置,其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引发严重事故,造成财产甚至人员损失。所以对铁路货车制动系统开展故障监测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铁路货车大多数使用120型空气分配阀为核心的空气制动系统。本文通过研究120型空气制动系统运行原理和常见故障机理,提出基于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的铁路货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案。该方案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建立制动系统车载监测系统,实现对制动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获取货车制动系统空气压力参数,并根据监测数据提取故障特征参数。二是开展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分别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依据监测系统反馈的故障特征参数完成模型训练,比较两种模型诊断效果,实现对铁路货车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 120型空气制动系统组成结构和充气缓解、减速充气缓解、常规制动、紧急制动、制动保压五种工作状态的运行原理。依据车载监测系统反馈的监测数据,研究了空气制动系统制动感度故障、制动安定故障、缓解不良故障和自然缓解故障的故障机理。(2)根据PHM技术要求,设计出由车载装置、地面读出装置和应用服务器以及传输网络组成的铁路货车空气制动系统车载监测系统。系统首次采用“四点监测法”,使用集成夹片式和分散安装式两种方式对列车管、副风缸、制动缸上游、制动缸下游的空气压力数据进行采集。并对系统反馈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成功提取了故障特征。(3)按照PHM技术方案,开展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理论研究,对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分别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比较两种方法诊断效果。模型依据车载监测系统反馈的故障特征数据完成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其中,BP神经网络测试准确率为75%,对部分故障类型无法识别。RBF神经网络测试准确率达到98.75%,实现了对空气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
吴萌岭,马天和,田春,杨俊,陈茂林[7](2019)在《列车制动技术发展趋势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沿用140多年的空气制动系统出发,阐述列车制动系统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及展望。从系统和控制的角度对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和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存在的局限性。总结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性能需求及轨道运输发展的要求对制动系统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提出列车制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电气化和智能化,并重点介绍适应这一趋势的2种新技术:电机械制动技术和减速度控制技术。电机械制动技术可彻底摆脱列车制动对压力空气等作用介质的依赖性,全面提升制动系统电气化程度,实现从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到微机控制电机械制动系统的转变。减速度控制模式下的列车制动控制是制动系统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其在货车制动控制等领域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桢[8](2019)在《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主流内燃机车的制动系统在通过多年的努力之后技术已经得到提升,可靠性、稳定性都已达到很高水平。但是从内燃机车等制造业的个体来说,其在发展中,仍旧存在核心技术不足、技术创新战略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基于这一情况,本文以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为研究案例,采用文献法、对比法、案例法开展研究。首先论述国内外技术创新战略相关理论,介绍国外制动机的发展情况,然后阐述国内制动机发展状况,对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其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的不足以及改进策略,以研究指导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同时丰富技术创新战略的课题研究,表现出研究的实践意义以及理论价值。研究发现,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中,存在全盘引进战略技术分析难度大、仿制战略的技术可靠性不足、难以有效获得合作生产战略的核心技术等问题。基于这一情况,本文提出TJ公司基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求、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需求以及掌握核心技术的需求,根据公司发展目标、技术定位及市场定位,确定选择复合型技术创新战略。复合型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包括引进制动机组的非核心组件、培育高素质的技术与研发人才队伍、加强与先进制动机技术公司合作、自主研发制动机的核心组件、实施规模化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具体的方法。研究通过预测分析发现,TJ公司实施制动机复合型技术创新战略,可以保证产品成效处于行业领先范围,并取得突出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TJ公司复合型技术创新战略的有效实施,应该建立基础创新决策机制、调整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结构及强度、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水平、加强专利的分析与利用。
蒲思培[9](2012)在《CRH2型动车组再生制动过程仿真研究》文中指出动车组是由带动力的动车和不带动力的拖车构成的固定编组列车,按照其动力来源又可以分为内燃动车组(Diesel Multiple-Unit)与电力动车组(Electric Multiple-Unit)两大类。从最早的法国内燃动车组(DMU)投入实际使用算起,其已经诞生接近50年了。在这50年中,动车组以其安全、舒适、便利等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目前动车组所采用的制动方式中,再生制动是唯一的一种向电网回馈能量的制动方式。相对于传统空气制动来说,其相关部件的磨耗程度较小,回馈的能量能够得到重新利用,对于资源与能源的节约都有很大好处,所以已经日渐成为了交-直-交传动电动车组的主要制动形式。本论文以南车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RH2型高速动车组再生制动过程为研究对象,在CRH2型动车组复合制动中,所采用的电制动方式即为再生制动。在其再生制动过程中,由处于再生制动工况的牵引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经过三相三电平逆变器时被整流成为直流电进入中间直流环节,经过直流环节后再由单相三电平脉冲整流器将其逆变为单相交流电通过牵引变压器原边绕组送入列车电网供给正处于牵引或者加速工况的其它机车使用。牵引电机在发电的同时产生制动转矩,对列车施加制动作用。论文对该过程中,列车主要器件的工作模式和控制原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该型动车组所用单相三电平整流器瞬态直接电流控制、三相三电平逆变器SVPWM调制以及牵引电机矢量控制策略。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动车组的运行现状与它们所使用的制动方式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几种常见制动方式的制动原理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在此之上对CRH2型动车组所采用的制动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在不同载荷、不同运行速度及不同制动级别下,制动时所需制动力进行了计算;在对CRH2型动车组再生制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之后,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按照CRH2型动车组实际参数搭建了该型动车组再生制动系统主要元器件的仿真模型,通过运行该模型对CRH2型动车组再生制动过程中,所能产生的电制动力大小进行了模拟计算,最终得出了该型动车组再生制动过程中电-空制动力分配曲线,明确了列车空气制动介入的时间与大小。
刘剑锋[10](2008)在《基于模糊模型预测控制的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满足铁路不断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开行重载组合列车是一种有效提高运输能力的方法。列车制动问题是重载运输首先要解决的难题。由于列车编组增长、重量增大,原来的制动控制方法难以实现列车快速、精确、同步的制动,从而使得列车纵向冲动增大,容易造成断钩、脱轨等重大事故。本文从模糊模型预测控制的模糊建模、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三个方面,对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工作有:分析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系统具有时变、时滞和非线性特点的主要控制对象——制动风缸,采用基于T-S模糊模型的建模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协同进化遗传算法的优化机制,获得一组优化的模型参数,建立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的T-S模糊模型,在提高模型辨识精度的同时保证辨识的快速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目前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的几种典型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和分析比较,引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为了减小模型参数、噪声耦合和随机性干扰对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带寻优策略的预测控制滚动优化方法。使用基于模糊遗传的寻优方法,得到全局最优解作为控制器的输出;并采用一种基于递推增广最小二乘算法的优化群组选取策略,提高预测控制算法调节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带补偿的反馈校正机制。利用基于核主元分析和邻近支持向量机的软测量技术,获取高速电空阀的死区时间,并结合气压热效应引起的压力滞回,利用带权值因子的补偿公式计算得到反馈校正补偿值,解决高速电空阀死区时间和制动风缸压缩气体换能过程对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带来的严重非线性和迟滞问题。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准则设计基于T-S模糊模型的预测控制器,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证明。针对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制动风缸压力控制过程的时滞、部件参数的时变、气体换能过程的非线性和随机扰动等特性,对机车制动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论文提出的预测控制策略有效性。针对组合列车多个制动源的同步制动问题,通过分析机车制动过程中控制精度产生的稳态误差、动态调节过程中控制特性差异造成的压力差,这两个主要因素对同步制动的影响,给出基于T-S模糊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的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控制方案,并采用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分析制动过程中车钩的受力情况,通过仿真结果比较证明本文提出的预测控制策略在同步制动中的有效性。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控制系统采用PC104构架的高性能嵌入式硬件系统,在QNX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平台上,使用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ISaGRAF软件,实现基于T-S模糊模型的预测控制策略,并利用嵌入式软件编程技巧,减少控制算法的运算时间,提高制动系统的实时性。本文研制的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完成了实验室的多机重联调试,现已成功应用到神华铁路重载组合列车万吨货物运输中。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控制策略可实现快速、精确同步制动,能够完全满足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的技术指标。
二、日本铁路空气制动机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铁路空气制动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1.1 德国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1.2 法国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1.3 日本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1.4 其他国家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2 CRH平台原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2.1 CRH1原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2.2 CRH2原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2.3 CRH3原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2.4 CRH5原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3 CRH平台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3.1 CRH1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3.2 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3.3 CRH3/CRH5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4 动车组救援及回送作业办法 |
4.1 动车组救援作业办法 |
4.2 动车组回送作业办法 |
5 复兴号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 |
5.1 无自动式空气制动机动车组相互救援 |
5.2 无自动式空气制动机动车组救援有自动式空气制动机动车组 |
5.3 有自动式空气制动机动车组救援无自动式空气制动机动车组 |
5.4 机车救援无自动式空气制动机动车组 |
6 国内动车组救援优化措施 |
6.1 优化动车组供电管理策略 |
6.2 优化动车组自发电负载管理 |
6.3 优化动车组外部供电管理 |
7 总结 |
(2)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外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概况 |
1.2.1 日本新干线 |
1.2.2 德国ICE |
1.2.3 法国TGV |
1.3 国外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 |
1.3.1 NABCO公司地铁制动系统 |
1.3.2 KNORR公司的KBGM-P型地铁制动控制系统 |
1.4 我国常用制动控制系统及其特点 |
1.4.1 我国干线机车制动控制系统 |
1.4.2 我国干线货物列车制动控制系统 |
1.4.3 我国干线旅客列车制动控制系统 |
1.4.4 我国地铁列车制动控制系统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5.1 文献综述结论 |
1.5.2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方案研究 |
2.1 200km/h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制动系统方案研究 |
2.1.1 制动系统适用范围 |
2.1.2 制动方式 |
2.1.3 设计原则 |
2.1.4 制动设备性能要求 |
2.2 200km/h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制动系统方案 |
2.2.1 基本参数补充 |
2.2.2 制动系统方案设计 |
第3章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制动指令传输的试验研究 |
3.2 EP单元试验研究 |
3.3 非常制动单元的试验研究 |
3.4 防滑的系统研究 |
3.5 空重车调整研究 |
3.6 综合制动控制试验研究 |
第4章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综合试验研究 |
4.1 地面系统试验研究 |
4.1.1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室内静置试验台 |
4.1.2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室内静置试验大纲 |
4.1.3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室内静置试验及结论 |
4.2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运行试验研究 |
4.2.1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运行试验大纲 |
4.2.2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运行试验及结论 |
4.3 结论 |
第5章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可靠性研究 |
5.1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 |
5.2 故障树分析FTA |
5.3 结论 |
第6章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国产化方案研究 |
6.1 自主开发研究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基础 |
6.2 国产地铁列车制动系统方案设计 |
6.2.1 主要设计原则及基本参数 |
6.2.2 制动系统方案设计 |
6.3 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技术现状的思考和展望 |
第7章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在低速磁浮车上的应用研究 |
7.1 主要设计原则及基本参数 |
7.2 低速磁浮制动系统方案 |
7.2.1 制动系统组成 |
7.2.2 制动计算 |
7.3 风源 |
7.4 结论 |
第8章 300km/h动车组制动参数研究 |
8.1 系统设计基本参数研究 |
8.1.1 运行阻力w_0 |
8.1.2 闸片摩擦系数φ |
8.1.3 粘着系数 |
8.1.4 制动盘热功限值 |
8.2 摩擦制动方案选择 |
8.3 设计参数研究 |
8.3.1 制动距离 |
8.3.2 制动盘功率 |
8.3.3 常用制动工况 |
8.4 结论 |
第9章 结束语 |
9.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点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及防滑器的智能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 论 |
1.1 引 言 |
1.2 我国铁路制动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3 客车防滑器的控制 |
1.4 长大货物列车制动系统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理论 |
2.1 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 |
2.2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2.3 模糊逻辑控制的局限 |
2.4 神经网络 |
2.5 模糊神经网络 |
2.6 本章小结 |
3 防滑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理论研究 |
3.1 制动过程轮轨间粘着分析 |
3.2 制动过程基准速度的确定 |
3.3 防滑器控制模型的建立 |
3.4 智能防滑器控制模型软件的实现 |
3.5 防滑器控制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防滑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试验研究 |
4.1 车辆制动模拟试验台 |
4.2 试验仪器设备及功能 |
4.3 防滑排风阀 |
4.4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防滑器性能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智能控制型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的设计 |
5.1 传统货物列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5.2 电控空气制动系统原理 |
5.3 智能型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设计 |
5.4 电控空气制动系统模糊控制 |
5.5 电控空气制动系统控制软件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6 智能型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性能试验 |
6.1 电控空气制动系统试验台简介 |
6.2 试验项目 |
6.3 试验原理 |
6.4 电控空气制动系统试验 |
6.5 试验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智能型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动力学性能分析 |
7.1 列车纵向动力学计算的数学模型 |
7.2 制动机特性 |
7.3 制动力计算 |
7.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7.5 多刚体车辆动力学仿真 |
7.6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和未来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致 谢 |
(4)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动技术之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国际动车组制动技术 |
2.1 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制动技术 |
2.2 动力分散式动车组制动技术 |
3 国际机车、车辆制动技术 |
4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动技术之现状 |
4.1 动车组制动技术 |
4.2 机车制动技术 |
4.3 车辆制动技术 |
5 国内外轨道交通装备制动技术比较 |
5.1 动车组制动技术比较 |
5.2 机车、车辆制动技术比较 |
5.3 车辆制动技术比较 |
5.4 动车、机车、车辆制动技术发展特点 |
6 中国轨道交通制动技术发展方向 |
7 结语 |
(5)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分析与纵向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1.1 国外重载铁路运输概况 |
1.1.2 国内重载铁路运输概况 |
1.1.3 国外重载列车制动技术概况 |
1.1.4 国内重载列车制动技术概况 |
1.1.5 重载列车动力学问题 |
1.2 课题的意义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列车空气制动系统理论分析 |
2.1 制动机分类 |
2.1.1 人力制动机 |
2.1.2 真空制动机 |
2.1.3 空气制动机 |
2.1.4 电空制动机 |
2.2 DK-1型电空制动机 |
2.2.1 DK-1型电空制动机的基本原理 |
2.2.2 DK-1型电空制动机的主要部件及作用 |
2.3 空气管路的理论分析 |
2.3.1 空气波速和制动波速 |
2.3.2 空气波速的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空转换与制动同步技术 |
3.1 电空转换技术 |
3.1.1 传统货物列车制动系统局限性 |
3.1.2 电空联合制动的基本原理 |
3.1.3 电空转换阀 |
3.2 电气指令式制动的分类及其特点 |
3.2.1 数字式电气指令制动控制系统 |
3.2.2 模拟式电气指令制动控制系统 |
3.2.3 数字模拟式电气指令制动控制系统 |
3.3 制动同步技术 |
3.3.1 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3.3.1.1 系统构成 |
3.3.1.2 工作原理 |
3.3.2 串口通信 |
3.3.2.1 串行通信的传送方式 |
3.3.2.2 汉字字模提取的基本原理 |
3.3.2.3 利用MSComm控件进行串口编程 |
3.3.2.4 VC编程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机车牵引力 |
4.2.1 车钩牵引力 |
4.2.2 轮周牵引力 |
4.3 列车运行阻力 |
4.3.1 基本阻力 |
4.3.2 附加阻力 |
4.3.2.1 坡道附加阻力 |
4.3.2.2 曲线附加阻力 |
4.3.2.3 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
4.3.2.4 其他附加阻力 |
4.4 列车制动力 |
4.4.1 摩擦系数的计算 |
4.4.2 制动缸压力的确定 |
4.5 车钩力 |
4.5.1 车钩缓冲装置 |
4.5.2 缓冲器的挠力特性 |
4.5.3 缓冲器的数学模型 |
4.6 列车的制动系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列车纵向力仿真模型的研究 |
5.1 仿真技术的理论概述 |
5.1.1 Matlab/Simulink简介 |
5.1.2 Simulink模块库 |
5.2 列车纵向动力学的数学模型 |
5.2.1 单节车体受力数学模型 |
5.2.2 运动微分方程 |
5.2.3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
5.2.3.1 振动方程的求解部分 |
5.2.3.2 刚度子系统 |
5.2.3.3 阻尼子系统 |
5.2.3.4 制动力、阻力子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仿真结果分析与纵向冲动的影响因素 |
6.1 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6.1.1 与环行线5000吨重载列车试验的比较 |
6.1.2 常用制动工况的验证 |
6.1.3 紧急制动工况的验证 |
6.2 纵向冲动的影响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基于PHM技术的铁路货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HM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PHM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PHM技术研究现状 |
1.3 列车故障监测及诊断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空气制动系统PHM方案设计 |
2.1 空气制动系统结构 |
2.1.1 空气制动系统部件组成 |
2.1.2 120型阀结构 |
2.2 空气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
2.2.1 充气缓解 |
2.2.2 减速充气缓解 |
2.2.3 常规制动 |
2.2.4 制动保压 |
2.2.5 紧急制动 |
2.3 空气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
2.3.1 制动感度故障 |
2.3.2 制动安定故障 |
2.3.3 缓解不良故障 |
2.3.4 自然缓解故障 |
2.4 空气制动系统PHM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空气制动系统车载监测系统设计 |
3.1 监测方案设计 |
3.2 监测设备布置方案 |
3.2.1 车载监测装置 |
3.2.2 车-地通信装置 |
3.2.3 地面传输处理装置 |
3.2.4 试验车辆 |
3.3 采集点的选择 |
3.4 车载监测装置安装方案一:集成夹片式 |
3.4.1 车载主机 |
3.4.2 采集单元 |
3.4.3 电源 |
3.4.4 现场安装过程 |
3.5 车载监测装置安装方案二:分散安装式 |
3.5.1 主机箱 |
3.5.2 采集单元 |
3.5.3 电源 |
3.5.4 现场安装过程 |
3.6 安装方案比较 |
3.7 地面读出设备改造 |
3.8 本章小结 |
4 空气制动系统故障特征提取 |
4.1 监测数据分析 |
4.1.1 数据统计 |
4.1.2 常规制动和紧急制动分析 |
4.1.3 制动故障分析 |
4.2 故障特征参数获取 |
4.3 数据归一化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空气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模型的构建与仿真 |
5.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气制动系统故障诊断 |
5.1.1 BP神经网络研究 |
5.1.2 BP神经网络设计 |
5.1.3 BP神经网络训练及测试 |
5.2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空气制动系统故障诊断 |
5.2.1 RBF神经网络研究 |
5.2.2 RBF神经网络设计 |
5.2.3 RBF神经网络训练及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列车制动技术发展趋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列车制动系统发展历程 |
1.1 空气制动系统 |
1.2 微机控制电机械制动系统 |
2 性能需求推动制动系统电气化 |
3 轨道运输发展推动制动系统智能化 |
4 制动控制智能化新进展—减速度控制 |
5 结论 |
(8)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2.1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技术创新的概念 |
2.2 技术创新与产品市场规模、经济效益的关系 |
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章 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发展情况及问题分析 |
3.1 火车制动机技术发展环境 |
3.1.1 火车制动机及其技术构成 |
3.1.2 世界火车制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
3.1.3 我国制动机市场规模与构成状况 |
3.2 TJ公司及其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
3.2.1 TJ公司简介 |
3.2.2 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内容 |
3.3 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的问题分析 |
3.3.1 全盘引进的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问题 |
3.3.2 基于仿制的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问题 |
3.3.3 合作生产的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问题 |
第四章 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的优化 |
4.1 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
4.1.1 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
4.1.2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需要 |
4.1.3 掌握核心技术的需要 |
4.2 智能化时代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的发展目标及定位 |
4.2.1 发展目标 |
4.2.2 技术及市场定位 |
4.3 基于目标设定的复合型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4.3.1 成熟产品部件的外购与自主生产相结合 |
4.3.2 先进技术的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
4.3.3 持续提高制动机知识产权的比重 |
4.4 TJ公司制动机复合型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方法 |
4.4.1 选择和引进制动机的非核心组件 |
4.4.2 培育公司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队伍 |
4.4.3 加强与先进制动机技术公司合作 |
4.4.4 公司自主研发制动机的核心组件 |
4.4.5 实施规模化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
4.5 TJ公司制动机复合型技术创新战略的侧重点 |
4.5.1 确保引进的制动技术适用中国铁路 |
4.5.2 确保最先进的仿制动技术走向世界 |
4.5.3 自主研发确保制动技术崛起 |
4.6 TJ公司制动机复合型技术创新的效果预测 |
4.6.1 技术创新的产品成效预测 |
4.6.2 技术创新战略的经济效益预测 |
第五章 TJ公司复合型技术创新战略实施保障 |
5.1 建立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
5.2 调整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结构及强度 |
5.3 重视人才,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水平 |
5.4 加强专利分析利用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发展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CRH2型动车组再生制动过程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动车组制动技术发展简介 |
1.1.1 日本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 |
1.1.2 法国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 |
1.1.3 德国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 |
1.1.4 我国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概况 |
1.2 CRH2型动车组简介 |
1.3 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速动车组制动模式分析 |
2.1 制动力和制动距离 |
2.1.1 粘着与粘着制动力 |
2.1.2 制动距离 |
2.2 高速动车组制动方式简介 |
2.2.1 制动力产生的机理 |
2.2.2 制动操纵方式分析 |
2.3 CRH2型动车组制动策略分析 |
2.3.1 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构成 |
2.3.2 CRH2型动车组制动控制策略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RH2型动车组制动力分析 |
3.1 制动系统的要求 |
3.2 阻力分析 |
3.2.1 基本阻力 |
3.2.2 附加阻力 |
3.2.3 动车组运行阻力的计算 |
3.3 CRH2型动车组制动力计算 |
3.3.1 制动力的产生 |
3.3.2 制动力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RH2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控制方法研究及仿真 |
4.1 牵引变流器工作原理及分析 |
4.1.1 单相三电平脉冲整流器工作原理 |
4.1.2 三相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 |
4.1.3 异步电机工作原理 |
4.2 单相三电平脉冲整流器建模 |
4.3 三相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方法建模 |
4.4 牵引电机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方法建模 |
4.5 动车组再生制动仿真模型建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结果分析 |
5.1 仿真结果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模糊模型预测控制的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重载组合列车制动控制系统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重载列车制动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过程分析及非线性建模 |
2.1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分析 |
2.1.1 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结构 |
2.1.2 机车制动压力控制系统原理 |
2.1.3 机车制动风缸压力控制系统模型 |
2.2 制动风缸压力控制动态过程分析 |
2.2.1 流体PWM控制原理 |
2.2.2 制动风缸容积室压力控制理想模型 |
2.3 非线性复杂系统的T-S模糊模型 |
2.3.1 T-S模糊模型 |
2.3.2 模型精确性与快速性的矛盾问题 |
2.3.3 基于协同进化遗传算法的优化机制 |
2.4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控制系统的T-S模糊建模 |
2.4.1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T-S模糊建模 |
2.4.2 基于协同进化机制的T-S模型参数调整 |
2.4.3 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
3.1 时间最优Bang-Bang控制 |
3.1.1 时间最优Bang-Bang控制机理 |
3.1.2 算法在制动系统上的仿真分析 |
3.2 带死区的PID控制 |
3.2.1 带死区的PID控制机理 |
3.2.2 算法在制动系统上的仿真分析 |
3.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
3.3.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机理 |
3.3.2 算法在制动系统上的仿真分析 |
3.4 基于模糊模型的预测控制 |
3.4.1 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
3.4.2 基于T-S模糊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机理 |
3.4.3 基于T-S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控制算法的研究 |
4.1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
4.1.1 制动系统固有部件特性对控制器设计的影响 |
4.1.2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控制器结构 |
4.1.3 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
4.2 带寻优策略的预测控制滚动优化方法 |
4.2.1 基于RELS的优化群组选择方法 |
4.2.2 基于模糊遗传算法的寻优过程 |
4.2.3 带寻优策略的预测控制滚动优化方法流程 |
4.2.4 仿真效果分析与比较 |
4.3 带补偿的反馈校正机制 |
4.3.1 PWM高速电空开关阀性能分析 |
4.3.2 高速电空开关阀死区时间获取方法 |
4.3.3 带补偿的反馈校正机制 |
4.3.4 带补偿的反馈校正机制工作流程 |
4.3.5 仿真效果分析与比较 |
4.4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算法的整体分析 |
4.4.1 系统模糊预测控制流程 |
4.4.2 算法稳定性分析 |
4.4.3 系统算法的计算优化 |
4.4.4 算法仿真实验分析与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同步制动控制研究 |
5.1 重载组合列车同步制动控制系统 |
5.1.1 组合列车同步制动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5.1.2 组合列车制动控制系统的特点 |
5.1.3 组合列车同步制动需要解决问题 |
5.2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制动控制方案 |
5.2.1 组合列车制动控制制动系统方案 |
5.2.2 组合列车制动系统控制流程 |
5.3 基于模糊预测控制的同步制动过程仿真分析 |
5.3.1 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建立 |
5.3.2 重载组合列车同步制动过程车钩受力情况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模糊预测控制的重载组合列车制动控制系统 |
6.1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系统 |
6.1.1 制动系统总体结构 |
6.1.2 制动控制单元硬件平台 |
6.1.3 系统实时控制软件平台 |
6.2 制动控制系统T-S模糊建模 |
6.2.1 闸缸压力控制系统的建模 |
6.2.2 均衡风缸压力控制系统的建模 |
6.2.3 压力控制系统模型性能分析 |
6.3 模糊预测控制器的应用 |
6.3.1 控制器寻优模块参数的校正 |
6.3.2 控制器反馈校正模块参数的校正 |
6.3.3 控制器参数的校正 |
6.4 系统实际运行效果 |
6.4.1 制动控制速度试验 |
6.4.2 制动阶段缓解实验 |
6.4.3 制动区精确控制实验 |
6.4.4 不同制动系统的适应性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四、日本铁路空气制动机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动车组制动系统及救援技术分析[J]. 曹宏发. 铁道机车车辆, 2019(05)
- [2]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研究[D]. 吴萌岭. 同济大学, 2006(04)
- [3]长大货物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及防滑器的智能控制研究[D]. 姚寿文.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0(01)
- [4]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动技术之现状与发展方向[J]. 曹国炳. 铁道机车与动车, 2014(02)
- [5]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分析与纵向动力学的研究[D]. 陆文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07(06)
- [6]基于PHM技术的铁路货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研究[D]. 梁文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列车制动技术发展趋势探讨[J]. 吴萌岭,马天和,田春,杨俊,陈茂林. 中国铁道科学, 2019(01)
- [8]TJ公司制动机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 王桢. 天津商业大学, 2019(09)
- [9]CRH2型动车组再生制动过程仿真研究[D]. 蒲思培.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10]基于模糊模型预测控制的重载组合列车机车制动控制策略研究[D]. 刘剑锋. 中南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