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化石暗示出南极圈(论文文献综述)
杨宇宁[1](2016)在《华南寒武纪鳃曳动物形态分类与谱系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鳃曳动物是原口动物亚界蜕皮类群中的一个小门,现生类型迄今只描述了7属19种。然而,软躯体鳃曳动物却是寒武纪海洋中底内生物群落的优势类群,具有非常高的形态差异度和个体丰度。华南寒武纪台地相和斜坡相一系列特异埋藏化石群保存有大量鳃曳动物化石,是研究鳃曳动物早期起源与辐射、蜕皮动物起源与演化以及“寒武纪大爆发”等基础前沿课题的重要化石材料。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早期鳃曳动物的系统分类、辐射演化、古生态学特征和系统演化关系等问题仍有较大争议。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对湖北三峡地区的石牌生物群(台地相,寒武系第4阶)、陕西西乡三郎铺地区的西乡生物群(台地相,寒武系第4阶)、贵州剑河革东地区的剑河生物群(斜坡相,寒武系第4阶晚期)和凯里生物群(斜坡相,寒武系第5阶早期)等化石群中的鳃曳动物化石材料进行研究,力求对上述学术界长期争议的科学问题有所解答。本文系统描述了四个生物群中的古蠕虫类化石5属8种,包括3个新属新种、2个新种和2个未定种。其中,Sanxiascolex papillogyrus gen. et sp. nov., Wronascolex yichangensis sp. nov.和W. spinosus (Ivanstsov and Wrona,2004)描述于石牌生物群;Shaanxiscolex xixiangensis gen. et sp. nov.为西乡生物群的特有类型:Guizhouscolex balangensis gen. et sp. nov.和Yunnanscolex sp.是剑河生物群的两个新类型;W. jianhensis sp. nov.和W.sp.则是凯里生物群的化石分子。此外,Gen. et sp. uncertain A和Gen. et sp. uncertain B是两个分别描述于剑河生物群和凯里生物群的未正式命名新类型。这些化石属种都具有常见于早古生代地层的Hadimopanella类骨板,但不同类型之间骨板系(scleritomes)特征均显示出一定差异性,这与地史时期不同产地和层位古蠕虫类的骨板特征多不相同的情形相一致,说明古蠕虫类的表皮骨板构造可能与海底沉积物的性质有关。论文系统讨论了Wronascolex属的分类原则、古地理分布和地史延限,结果表明该属是寒武纪分异度最高(含8种和3未定种)、分布范围最广(华南、西伯利亚、澳大利亚、西班牙和北美)、延限时间最长(寒武系第4阶至鼓山阶)的古蠕虫类实体化石。但是,Wronascolex的属征仍不明确,而且Hadimopanella孤立骨板的形态分类研究争议较大,大大削弱了该化石属及其骨板的地层学意义。另外,石牌生物群中W. spinosus的骨板具有独特的排列方式,表明古蠕虫类的骨板可能具有多种增长模式。本文还研究了云南澄江动物群中的古蠕虫类Mafangscolex yunnanensis (Luo et Zhang),1986,首次识别出该种躯干腹侧有圆锥状感觉构造和可能的腿肢,为古蠕虫类形态学、古生态学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了新信息。化石证据显示,古蠕虫类具有较强的掘穴能力,部分类型可能兼有潜穴和底表爬行生活方式,并偶尔食含腐质沉积物。尽管古蠕虫类部分孤立骨板类型(如Hadimopanella)的最早化石记录可追溯到寒武系第二阶晚期,但处于第三阶的澄江动物群代表鳃曳动物的首次辐射演化事件。寒武纪时期不同化石群中鳃曳动物的组合面貌差异很大,多数类型为各个生物群的特有分子,只有少数属种具有较长的地史延限,说明早期鳃曳动物在不同生活环境下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并发生快速分异演化。寒武纪早期扬子台地斜坡相至台地相地层都有大量鳃曳动物化石产出,表明华南滇东浅海地区未必是这一时期鳃曳动物的辐射中心。凯里生物群产有重要鳃曳动物类型Ottoia和Sicyophorus。研究结果显示,凯里生物群的奥托虫体长50-80 mm,外伸的翻吻有25列纵列吻刺,后部短柱形;躯干宽度较均匀,具密集环纹,达13条/5mm;咽部和肠道之间有一个可能的肌胃;肠道壁见肌纤维;躯干后部有1对长的后伸缩肌。这些特征明显不同于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Burgess Shale)中的O. prolifica Walcott,1911,命名为贵州奥托虫O. guizhouensis Yang, Zhao et Zhang,2015。原地埋藏的O. guizhouensis保存有虫体正在钻泥掘穴的证据,而且肠道有泥质充填物,表明Ottoia是一种能在底表沉积物中多维度自由穿梭、偶尔食泥质生活的底内动物,并非此前推测那样穴居于U型管穴中。通过类比澄江动物群中的特殊鳃曳动物类型Sicyophorus rara Luo et al.,1999和Palaeopriapulites parvus Hou et al.,1999,识别出凯里生物群中葫芦虫的躯干大约有50条纵列隔板,颈部有2-3条环纹,末端有一条较短的尾突构造,因而建立贵州葫芦虫(新种)S. guizhouensis sp. nov.。形态学和解剖学证据表明,Sicyophorus既有相似于鳃曳动物的形态构造(翻吻和尾突),也有类似于铠甲动物的躯干特征(具纵列隔板),而卷曲盘绕的肠道区别于其他环神经类动物,可能是鳃曳动物向铠甲动物演化过程中幼态持续发育而来的一个特化类型。本文运用TNT软件对O. guizhouensis和S. guizhouensis的系统演化位置进行分析。谱系分支树显示,Ottoia属于Scalidophora干群类型,而Sicyophorus位于Scalidophora冠群底部靠近铠甲动物的位置,支持由鳃曳动物幼态持续发育而来的观点。此外,古蠕虫类不同属种的系统演化位置差别很大。根据形态学、解剖学证据和谱系分析,论文讨论了两侧对称动物祖先类型Urbilateria-叶足动物Xenusia- Scalidophora干群类型Fieldiai和Ancalagonia—古蠕虫类Palaeoscolecida—Louisellia—鳃曳动物Priapulida—葫芦虫Sicyophourus—铠甲动物Loricifera整个演化线系中各个节点动物代表的身体构型特征,认为部分古蠕虫类(如M.yunnanensis)可能具有相似于蜕皮动物祖先类型的形态特征。
韦一[2](2016)在《西藏措勤盆地晚始新世年代地层与古高程重建》文中研究说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形成、全球气候和环境巨变是新生代以来地球历史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一直受到国际地学界高度关注,隆升的地表高程定量重建是近年研究热点。定量恢复古高程可精细了解高原隆升过程,为高原隆升模式提供定量约束。我国徐仁院士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用古植物化石对青藏高原古高程定量重建,之后直到本世纪初,随着Garzione等首创青藏高原氧同位素定量古高程重建方法,近十几年对青藏高原的古高程研究取得长足进展。但从当前发表的青藏高原古高程数据点资料分析,多数在氧同位素、古植物、氢同位素和△47古温度-古高程计方法上采用某种单一手段,与当时的高原整体构造岩相古地理背景、生物组合和古生态研究等方面的结合较弱。本文选择拉萨地块北缘措勤盆地的始新世晚期地层剖面为古高程定量重建研究载体。拉萨地块位于班公湖—怒江对接带和雅鲁藏布江对接带之间,是研究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的关键区域。措勤盆地是位于拉萨地块北缘新生代的一个压陷盆地。本文对措勤盆地晚始新世丁青湖组进行了野外精细实测,在详细的岩石地层、沉积相、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年代地层多重划分对比,建立高精度年代地层基础上,以氧同位素古高程重建研究为主,结合区域构造岩相古地理、介形虫组合、有孔虫及其古生态分析等新资料,定量重建了研究区晚始新世古高程,为高原隆升模式重塑奠定基础。主要取得如下进展:1、通过沉积相分析,该区始新世晚期为偶受海泛事件影响的浅湖—半深湖灰岩-泥岩旋回夹水下扇沉积组合。2、对剖面183件微体化石进行系统处理分析,获得介形虫化石个体1300余枚,鉴定出介形类20属48种。建立介形类Candona extima- Chinocythere-Limnocythere和Candoniella porrecta- Pinnocypris postiacuta组合带;两个组合带可与我国东部、华北、伦坡拉和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晚始新世介形类组合进行良好对比;其中所获南星介Austrocypris为晚始新世标准化石,广泛分布于东起渤海湾,西至新疆各地的晚始新世地层,并随着晚始新世末气候剧变全面灭绝,上限年龄为34Ma。3、对剖面丁青湖组中1、12和25层的砂岩进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样品中碎屑锆石最小的U-Pb平均年龄为42±2Ma,可以此作为剖面沉积的底界年龄。4、对研究区丁青湖组下段厚约330 m的地层序列系统采集磁性地层样266块,经过系统热退磁和交变退磁后获得稳定剩磁,建立了磁性地层柱,结合生物地层和碎屑锆石年龄,获得其磁性地层年龄为39.4-35.7Ma。5、在上述通过生物地层、锆石测年和磁性地层所建的年代地层格架下,对本剖面的碳酸盐岩样品开展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测试分析。分析中利用微钻取样分离泥晶灰岩排除方解石脉体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为了排除重结晶影响和蒸发影响,对成岩阶段、碳氧同位素相关性等开展了详细分析,力求所获氧同位素值能真实反映古高程。笔者获得了该阶段氧同位素平均值δ18O(VPDB)-5.1‰。根据分馏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古代水体中的氧同位素值δ18O(water-SMOW)=2.8± 1.0‰。结合前人研究始新世大洋表面初始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90%,海洋δ18 Osmow初始值比现今低-1%o等条件建立瑞利分馏理论模型,并由此计算出古海拔理论计算结果为1255(-1174/+1314)m。由于这一运算结果是基于水气来源是海水的,而实际上也可能是来源于措勤盆地与海洋直接的某一低海拔内陆水体。前人研究表明水体氧同位素会随着向内陆的深入不断负偏,因此这里所计算的古海拔为海拔的上限。笔者又将该同位素值与现代(2012年)亚洲不同海拔的各地区降水氧同位素年平均观测值进行对比,认为措勤盆地晚始新世时期海拔接近海平面。6、在剖面2层和23层分别发现1枚和5枚有孔虫Lagena laevis Bandy,该有孔虫种通常生活于海岸区入海河口环境。前人对青藏高原始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拉萨地块南侧和西侧均为海域。因此,只有当时措勤盆地的古海拔接近海平面时,生活于海岸河口的有孔虫才会因特大风暴潮沿措勤盆地流入海盆的河道倒灌到本研究区。本剖面有孔虫的出现,进一步佐证了对本剖面氧同位素古高程定量重建结论。7、通过本剖面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该套灰岩沉积的古环境条件为:温暖湿润的气候、开放的低盐度浅水湖泊环境。另据介形虫动物群古生态分析,揭示其生存环境为低盐度温暖的浅湖环境,盐度稍有增加的趋势。这种低盐温暖湿润的环境与前述的低海拔环境相适应。综上所述,西藏措勤盆地在晚始新世39.4-35.7Ma期间仍为一低海拔近海平原湖泊,措勤盆地所在的拉萨地块的强烈隆起发生在始新世之后。结合前人在与措勤盆地同一纬度的尼玛和伦坡拉盆地所获晚渐新世约26Ma的3-4km的古高程重建结果,以及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约34Ma层位的角度不整合面,可以推断,在36-26Ma的始新世末期-渐新世早期,青藏高原发生过剧烈隆升事件,该期的强隆升事件可能是驱动全球约34Ma大降温的因素之一。
姜珊[3](2012)在《过去3000年南北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及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变化研究一直是国际社会和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自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实施以来,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地球科学的最前沿课题。其中,最近的一两千年被称为“晚全新世”,在这段时期,气候的一些重要边界条件(例如地球几何轨道和全球冰物质)保持稳定,因此这段时间内气候的变化可以被认为是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状态。辅以现代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尺度的变暖,就可以重建人类驱动对于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目前在极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在现代观测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也非常强调通过长时间尺度的气候重建来研究气候演变机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的变化通常会对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脆弱的南北极湖泊生态系统会产生怎样的响应?因为直接观测的数据资料有限,各国学者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报道还不多。另外,在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环境是否会发生改变,以及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各自的影响,也是预测未来湖泊变化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时间尺度上,立足于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晚全新世,在空间上选取南北极典型湖泊和泥炭层进行分析。通过收集多个典型湖泊沉积物中表层沉积物、湖藻及湖区周围泥炭层土壤等环境介质样品,区分南北极湖泊生态演化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和近现代的人为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南北极空间范围上的生态环境演化记录的对比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北极湖泊生态演变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运用多指标分析(包括沉积色素、磁化率、硅藻组成、碳和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等),结合其它物化指标如碳酸钙含量、TOC等,从历史演化的角度重点探讨了新奥尔松地区最近3000多年以来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对寒冷的小冰期,气候对湖泊中藻类的生长不利,湖泊生产力下降,沉积物中色素含量出现低值,生物硅含量降低;表层5cm(对应约1890AD)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显着升高,色素和硅藻含量明显增加,表明进入20世纪后,气候的转暖以及湖冰的减少,导致湖泊藻类生长迅速,湖泊生产力大大提高。而此时较低的生物硅含量与藻类间的竞争生长有关。湖泊中蓝藻含量不断上升,暗示北极地区人类活动的增强导致了湖泊营养水平增加。通过对元素及比值、矿物组成变化、环境指标因子载荷得分和化学蚀变指数(CIA)等多指标综合分析发现,新奥尔松地区在距今550年前处于长时间的气候相对温暖期,湖泊流域基岩化学风化作用较强;在距今550-100年(即1450-1900年)期间,特别是在1700-1900年,沉积物中碳酸盐/硅酸盐矿物含量比值降低,石英等粗矿物增加,湖泊流域化学风化能力和湖区物理传输作用下降,对应气候寒冷期,与全球发生的小冰期(LIA)一致;20世纪初,各指标反映流域化学风化作用强度和对气候较为敏感的过程(如物理搬运作用、流域侵蚀、地表融水径流等)显着增强,超过了过去3000年的任何时期,这与最近100年北极地区气候显着变暖一致。本研究所揭示的新奥尔松地区气候变化过程与北极地区、北半球甚至全球古气候记录具有相似性,表明新奥尔松地区气候变化是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发生的。对比的结果表明,北极地区近3000年来湖泊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和湖区环境变化产生明显的响应。2.重金属污染在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的记录利用湖泊和泥炭层沉积物的对比研究,探讨过去3000年以来重金属分布和来源,并利用四种评价指标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初步判断了新奥尔松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水平。结果表明,As、Hg和Pb的污染程度相对高一些,可以表现为“轻度”或“中度”污染;而其它金属则处于“没有或非常低污染程度”。最近200年,汞沉积通量呈现3个明显峰值,分别对应于1800年、1880年和1970年左右。对比研究区煤炭生产量、全球Hg产量和S2剖面Hg沉积通量记录的变化,表明当地Hg的输入主要来源于远距离大气污染物的传输作用,本地煤矿的开采和关闭可能对当地汞沉积通量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总的来看,新奥尔松地区的汞污染程度与瑞典、加拿大等环北极地区相当,高于格陵兰地区,但仍明显低于美国等工业化较高的国家。结合生物地球化学指标(如色素、硅藻含量等)以及有机质类型的判别,并通过定量计算,我们得出:在1970年之前,沉积物中的Hg主要来自人类源的排放,而1970年之后Hg的持续高值主要归因于湖泊藻类的“挖掘”效应(占89.6-95.8%),人类源Hg的比例大大下降。同时,近表层样品中甲基汞的含量显着增加,高含量的Hg以及氧化还原环境是影响北极湖泊中Hg甲基化速率的重要因素。Pb同位素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Pb污染主要来自西欧和俄罗斯,新奥尔松当地煤矿开采不是引起Pb污染的主要因素。泥炭层沉积物真实的反映了人类源Hb的大气沉降历史,揭示出该地区人类源Pb含量在20世纪60-70年代达到峰值,之后Pb含量与同位素比值的结果都表明人类源Pb显着下降。然而,较长时间尺度的湖泊沉积记录表明,表层样品中的Pb含量仍然较高。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些对气候变化敏感的过程(如流域侵蚀作用、地表融水径流等)可能是引起高纬北极湖泊沉积物表层Pb污染的主要原因。3.南极湖泊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南北极湖泊沉积物中生物硅、有机质等环境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生物硅含量的变化能有效指示湖泊古初级生产力的大小,是研究南极湖泊沉积生态环境记录的理想替代性指标。我们运用多指标分析(包括干酪根中C、N、S、H含量、生物硅、氨基酸以及岩石热解分析中指示藻类生产力的指标S2)对东南极莫愁湖湖泊沉积物进行了分析,重建了最近3000年来莫愁湖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莫愁湖湖泊初级生产力出现4段低值期,分别对应于距今2400-2200年、1800-1600年、1400-1200年以及800-150年。在这四段时期,莫愁湖藻类生产力显着降低,生物硅以及氨基酸含量减少,有机质积累量下降,湖泊生产力低下。并利用氢同位素、C/S比值和磁化率等指标,恢复了湖泊的水动力状况和湖区的气候变化(如新冰期和小冰期等气候事件),并与整个东南极地区进行了区域对比。将湖泊生产力与气候指标以及文献记录的对比发现,莫愁湖湖泊生态对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明显的响应。4.环南极重金属沉积记录及对比研究对环南极地区(包括西南极阿德雷岛、拜尔斯岛、东南极罗斯岛和拉斯曼丘陵地区)的8个沉积物剖面(包括湖泊、泥炭层和粪土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并通过三种污染评价指标(富集系数EF、地质积累指数Igeo和校正污染程度mCd),计算了各剖面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环境介质(如土壤、岩石、生物粪和苔藓)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不同剖面重金属污染的因素包括基岩背景、生物粪输入和人类源大气沉降等。利用沉积物质量标准(SQG)初步评价了Ni、Zn、Cu、Cd、As、Pb、Hg和Cr元素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典型生物粪土层中重金属污染较严重。Zn、Hg、Pb和As没有达到污染效应发生的最低范围,另外一些金属元素如Ni、Cu、Cd和Cr等在某些剖面中已经达到发生生态风险的水平,这与海鸟粪的大量输入和当地的地质背景值高有关。5.晚全新世南北极生态环境演变对比研究北极高纬度地区与中同等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一致,即经历了“暖期-冷期-暖期”。其中“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20世纪之后的气候变暖表现的尤为突出,虽然由于纬度以及所选用的替代性指标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灵敏性不同,所恢复出的各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在时间和变化程度上不完全一致,但它们总体上都反映了北半球相似的气候变化趋势。南极和北半球的气候变化趋势和持续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南极各个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如放大效应和出现时间有显着的区域差异。我们对南北极湖泊沉积序列重建结果表明,南北极湖泊生态坏境(包括湖泊生产力、氧化还原环境等)和流域环境(如风化作用和水动力作用等)对气候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响应。南北极多个地区重金属污染程度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载体对于重金属富集的程度不同,湖泊沉积物和泥炭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所分析的沉积剖面中南极地区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北极,这主要是因为南极地区企鹅粪土沉积物明显富集部分重金属元素,南极企鹅粪的生物传输是造成南极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方式。
牛涛[4](2020)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第7版))收录的三音节词语为研究对象,对词典中收录的6281条三音节词语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统计,并建立三音节词语语料库。通过对三音节词语的全面分析,能够对三音节词语的形成过程和结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现汉》(第7版)中共收录6281条三音节词语,不包括词典后附的字母词。三音节词语以三个语素构成为主,有5672个,占总数90.3%,两个语素构成的有488个,占总数7.77%,一个语素构成的有121个,占总数1.93%。在三音节词语的语法属性中,主要以名词为主,共有4931个,占总数78.52%,依次是形容词和动词,其它词类数量较少,还包含了未标注词类681个,占总数10.84%。三音节词语按语素构成数量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有117个,占总数1.86%;合成词中又以复合词为主,其中以定中结构为主,约占总数70.55%,其次是述宾结构,约占总数9.65%,还有状中、述补、主谓和联合结构。合成词中的附加式又可分为前附加和后附加,附加式共有486个,约占总数7.74%后附加式共有370个占5.89%,前附加式共有116个,占1.85%。三音节词语的来源丰富,有来自方言、外来词、口语、新词新语和书面语。三音节词语产生的方法主要有语音造词法、修辞造词法、缩略造词法和附加造词法。语音造词法包括了摹声和音译,语音造词法产生的三音节词语数量比较少,大部分是外来词语的音译形式。修辞造词法包括比喻、借代、夸张和仿词造词法四种方式,其中比喻造词法又包括了全喻式、前喻式和后喻式,夸张造词法又包括了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仿词造词法包括了仿前式、仿中式和仿后式。三音节词语的结构内部是分层的,由最内层和最外层构成。在考察三音节词语语义结构情况时主要以最外层的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为主。三音节词语的语义结构关系以定中式为主,根据组成成分的词性把定中式三音节词语分为N+X、V+X和A+X三种类型,状中式三音节词语分为Adj+V、Adv+V和N+V/Adj三种,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和联合式分别根据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类。在三音节词语结构的语义关系中以定中式为主。定中式三音节词语的音节组配方式根据单双音节的不同组配有1+2式和2+1式。充当修饰语的词类不同所选择的音节组配方式也不同,名词、动词充当修饰语时倾向于选择2+1式的音节组配,1+2式相比2+1式数量少;而形容词充当修饰语时倾向于选择1+2式为主,2+1式少于1+2式。在名词、动词作定语时2+1式是无标记组合,1+2式有标记组合;而形容词作定语时1+2式无标记组合,2+1式是有标记组合。定中结构中充当定语词类不同出现了音节搭配不对称的“颠倒标记”现象。背后的理据是基于“松紧象似”在定中结构的“句法——语义——语音”三个范畴之间建立一个互动的“关联标记模式”,音节组配与词类选择反应的不对称性是由于“松紧象似”原则在以上的三个范畴之间的影响。起主要作用还是修饰语和中心语语义上的松紧,定语反映中心语的本质属性,越靠近中心语,两者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反之,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语义联系不紧密,结构之间较松散。
朱德玉[5](1983)在《海洋化石暗示出南极圈》文中认为在Transantarctic山脉发现的岩石中见有海洋微体化石。这标志着覆盖南极洲东部的巨大冰盾已有改变,并说明在过去的65亿年时间里,冰盾已有过几次后退。这个发现也提出了这样的可能性,即40亿年前或更早,巨大的航道穿过大陆,连接了
李盼望[6](2016)在《科普翻译实例研究 ——基于Human Evolution的英汉翻译实践》文中认为本文是关于科普文英汉翻译的实践报告,源文本选自英文原版科普读物Human Evolution。本文分析了科普文的一般语言特征以及Human Evolution的特殊语言特征,在此基础上解析纽马克语义和交际翻译方法,旨在探索纽马克语义和交际翻译方法在科普文翻译中的实际应用。科普文体是科技文体的一个支派,是一种科学和文学相结合的写作体裁,兼具这两种体裁的特征,那么,科普文的译文也应该体现科技写作中对于科学事实/原理的忠实以及文学写作中以读者为导向的双重特征。因此,译者应该根据情况在翻译中灵活运用语义和交际翻译以保证该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具体阐述语义和交际翻译方法指导下的科普文翻译。案例分析以科学严谨度和交际可懂度为出发点进行翻译中的语义选择。科普文首要功能是还原科学事实,那么,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采用语义翻译。从句法和词汇特征上看,科普文具有句式简单、语义通俗的特点,因此,使用语义翻译基本能够保证较高可懂度。在某些情况下,语义翻译造成译文理解困难,则需要采用交际翻译辅助解决。
孙美琴[7](2009)在《应用硅藻释读南海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通过对取自南海的62个站位的表层样品和3个柱状岩芯进行了硅藻、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14C测年结果和已有的研究资料,查明了该海区硅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点,探讨了硅藻分布与现代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南海西、南部晚第四纪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本次从南海表层沉积物和南海西、南部两个柱样沉积物中,共鉴定到硅藻272种和变种、变型,隶属57属,并附27个图版。其中记录2个新种和6个我国首次记录的种。新种是双角缝舟藻四角变型Rhaphoneis amphiceros f. tetragona Sun et Lan和珠网斑盘藻Stictodiscus arachne Sun et Lan;新记录种分别是Asterolampra grevillei, Dictyoneis marginata, Plagiogramma Papille, Rutilaria radiate, Triceratium contumax和Triceratium suboffieiosum。南海表层沉积硅藻种类丰富,以热带外洋种为优势,伴有一定量的热带—亚热带近岸种和广布种。优势种类为非洲圆筛藻、结节圆筛藻、柱状小环藻、楔形半盘藻、具槽直链藻、海洋菱形藻、方格罗氏藻、菱形海线藻、离心列海链藻以及长海毛藻。其中,热性种结节圆筛藻在南海分布最广,是主要的优势种类。由于各海区环境因素的差异,硅藻遗壳含量分布是不同的,总体上,从陆架至深海盆,其数量呈递增趋势。沉积硅藻的分布受海底地形地貌、水动力、沉积速率、水文气候等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影响。根据沉积硅藻中具有指示意义的硅藻种的分布和生态变化,可将该海区分成6个硅藻组合带。各组合分别反映不同的海洋环境,其分布主要受到海洋环流的影响,表现为黑潮暖流、印度洋暖水的入侵以及沿岸流对南海表层沉积硅藻分布的影响。其中,Coscinodiscus africanus、Coscinodiscus nodulifer、Hemidiscus cuneiformis和Nitzshia marina等热性硅藻种类可作为黑潮暖流及印度洋暖水入侵南海的指示种。而Cyclotella stylorum、Cyclotella striata、Melosira sulcata、Diploneis bombus、Diploneis crabro和Trachyneis antillarum等则可作为判断沿岸流对南海水域影响强度的指示种。沿岸种具槽直链藻在半深海一些区域的大量出现,可能是受到沿岸水的入侵,也或者是受到浊流沉积搬运的影响。长海毛藻Thalassiothrix longissoma在深海沉积物中大量出现可以作为南海水体高初级生产力的指示种。对南海西、南部的两个柱状样SA13-76和SA08-34沉积硅藻研究表明,两孔的硅藻均呈现氧同位素旋回变化特征。根剧表层沉积硅藻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在上升流作用的高生产力区,历史时期的沉积硅藻相比钙质生物能更好地反映古季风演变。南海西、南部海区明显存在冰期时夏季风弱,全新世夏期风强的特点。季风是驱动上升流加强的主要因素。不论在冰期亦或全新世,南海夏季风均存在不稳定性和旋回性的特征。综合分析地球化学指标和微体古生物指标认为南海西、南部的古生产力演化趋势在氧同位素1、3、5期表现为高的特征,2、4期表现为相对较低的特征。对SA08-34孔各古生产力指标对比研究认为,硅藻和有孔虫、CaCO3在MIS3期显着的差异,可能是因为有孔虫和CaCO3均发生了较强的溶解作用。也可能与影响各个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有关,比如有孔虫受季风气候影响的程度可能比硅藻要小。古生产力演化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推测主要受季风影响。本次研究的三个柱状样中记录的一些气候突变事件,初步认为可能与首先在北半球高纬地区发现的YD事件及H事件(H1-H5)分别有关。根据SA08-34和SA09-90钻孔研究分析,推算南海南部末次冰盛期大约在13.1~13.4kaBP左右结束而进入冰消期。综合南海西、南部三个钻孔所揭示的沉积环境演变非常一致,三个钻孔反映的南海西、南部的古生产力、古季风、古气候演变趋势大致相同,初步认为晚第四纪以来南海西、南部气候均主要受东亚夏季风控制。
王治祥[8](2019)在《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代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东亚地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之前的西低东高转变成之后的西高东低。同时,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东亚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高原的存在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向亚洲内陆输送,使得喜马拉雅山南侧极度湿润,而北侧内陆常年干旱;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的隆升使得硅酸盐矿物大量暴露于地表,在风化作用下消耗大气中的CO2,是新生代气候变冷的主要因素之一。地质记录表明,青藏高原现今的地貌格局可能定型于新生代三次重要的隆升和向外增长阶段,分别是55-35 Ma、30-20 Ma和15-8 Ma,这三次重要的高原增长深远地影响了亚洲古气候,其中最瞩目的是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的起源可能与青藏高原第二次强烈隆升有着直接的关系。东亚季风系统是全球气候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演化历史深刻影响了东亚地区的环境和地貌变迁,因此吸引了众多地质学家的关注,他们分别从湖泊沉积物、黄土、石笋、海洋沉积物等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对于东亚季风的演化过程及其关键时间节点的变化,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另外,对于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研究主要集中于第四纪时期,且主要聚焦于黄土和石笋研究中,对于前第四纪时期以及湖泊沉积记录中的研究较为缺乏,这可能导致我们对于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特征缺少较为完整的认识。本论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天水盆地以及山西忻州钻孔YZ01和阳曲黄土剖面展开研究工作,通过对四个剖面的岩石地层学、古气候替代指标和旋回地层学的分析,探讨了15 Ma以来东亚夏季风在构造和轨道尺度上的演变过程。主要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建立了贵德盆地阿什贡组的天文年代标尺,发现中中新世中晚期(14-10 Ma)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古湖盆演化主要受100 kyr偏心率周期控制,揭示出东亚夏季风在14-10 Ma期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盆地阿什贡组510 m的剖面进行色度、磁化率和XRF岩石元素含量数据的采集以及古地磁样品的测试分析,利用旋回地层学分析结合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认为所研究剖面的510 m层段的年代跨度为14.4 Ma到10 Ma时期。在阿什贡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石膏沉积,这指示了贵德盆地在14.4到10 Ma期间是一个封闭的盐湖沉积系统,佐证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统一的前陆盆地系统在早中新世就分割开来。湖盆面积从约11.4到10.5 Ma时期达到最大,这个时期对应于东亚夏季风强度最大值,说明夏季风降雨对湖泊的演化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剖面上部370 m(140-510 m)的频谱分析结果显示,贵德盆地的湖泊演化主要受100 kyr的偏心率周期调控。2)建立了天水盆地窑店剖面湖相地层的天文年代标尺,提出中新世中晚期(14-7Ma)青藏高原北部湖盆演化主要受100 kyr周期调控,并揭示出100 kyr的偏心率周期与南极冰盖有着遥相关关系。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天水盆地甘肃群约92.5 m(10.25-8 Ma)湖相沉积记录所采集的磁化率(MS)和Rb/Sr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结合贵德盆地(14.4-10 Ma)和柴达木盆地(8.5-7 Ma)发表的旋回地层记录,结果显示在14-7 Ma期间,湖泊周期性扩张即湖平面的变化主要受100 kyr偏心率驱动,这显着不同于第四纪期间斜率主控的夏季风降雨。在中中新世中晚期,由于北极无冰或只存在间歇性的冰,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并不是主控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天水盆地湖相沉积记录中较强的100 kyr旋回与南极冰盖变化通过调控大气和大洋环流影响中国北方水循环有着因果关系,据此推测南极冰盖扩张与北半球气候之间存在强烈的遥相关,影响着中亚大部分大陆地区的古气候变化。3)建立了山西忻州盆地钻孔YZ01上新世以来的磁性地层与天文年代标尺,确定了三门峡的贯通时间约为2.5 Ma,揭示出汾渭盆地上新世以来的地貌演化历史。我们通过对汾渭地堑东北部忻定盆地的钻孔YZ01的岩芯进行取样,获得了钻孔磁化率与自然伽马(GR)数据。通过对钻孔古地磁采样,获得了钻孔的磁性地层学,结合GR数据的旋回地层学分析,确定了钻孔YZ01所钻取的岩芯的年代为上新世(约5.3 Ma)以来的沉积记录。YZ01钻孔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在2.5 Ma前后发生了显着的转变,由之前的泥炭/潮坪相沉积转变成了典型的河流相沉积,这指示了汾渭盆地由之前的闭合沉积环境转变成了一个开放的沉积环境体系。我们认为这次转变可能主要是由于三门峡贯通导致的。这个时期的河流溯源侵蚀和切入原三门峡河谷可能是受第四纪气候转变、海平面下降以及青藏高原向东挤出等共同作用导致。我们推测山西系舟山在约1.84 Ma时期有一次显着的隆升和扩张,响应了青藏高原向东挤出,这导致了忻定地区与南面的太原分开,形成一个古湖。在大约0.6 Ma之后,这个古湖发生了裂解,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格局。4)对上新世钻孔YZ01的磁化率与自然伽马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在4.0-3.5Ma期间的100 kyr周期信号强度发生明显变化,揭示出南极冰盖在3.5 Ma左右的扩张是导致北半球沉积记录信号转变的主因。通过对YZ01孔上新世地层磁化率(MS)和自然伽马(GR)数据序列的频谱分析,发现在4.0-3.5 Ma期间,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发生了一次明显的转变,表现为磁化率序列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在3.5 Ma前后由强变弱,而GR序列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在3.5 Ma之后却明显增强。南极洲威尔克斯边缘IODP U1361孔的高分辨率(3-4 kyr分辨率)冰筏碎屑沉积显示在3.5 Ma左右100 kyr周期信号显着增强。因此,我们推测忻定盆地钻孔中展示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的强弱转换可能与南极冰盖扩张引起的东亚夏季风降雨模式的变化有关联。5)发现黄土高原东部1.2 Ma以来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干旱化事件通过对黄土高原东部山西阳曲的黄土剖面所测得的磁化率数据和XRF元素含量数据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阳曲地区1.2 Ma以来经历了两次显着的干旱化事件。第一次干旱化事件发生在约0.94 Ma时期,表现为Si、Fe和Rb/Sr比值显着减小而Ca含量明显增加,这次事件可能主要是与全球冰量增加特别是北半球冰盖扩张相关联。第二次事件发生在约0.31 Ma时期,这次事件可能是对区域环境转变的响应,可能是由于东亚夏季风引起的降雨到达阳曲地区强度减小所致,但其发生的原因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袁玉骝[9](2013)在《读易见天心——地球生命新视野》文中提出《周易》的阴阳哲学观是宇宙统一理论的基础,是解读地球生命体诞生、发展、变化直至终结的密码。太阳系诞生论和地球生命假说是一个哲学范畴内的命题,与神创论、进化论、泛生论不同的生命起源说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来源于母宇宙,起源于地球胎里的生命体,繁衍在海洋母液中。从地球的脊骨——大洋中脊处涌出的轻者上升、浊者下沉的地幔岩浆即是地球生命体的太极,太极所生两仪即新洋壳,四象对应岩石四象、地壳四象等,八卦对应地球八大板块和岩石八层序列等。以走向基本呈S型的大洋中脊为界,地球分为两个半球——太极图准确而形象地描绘出地球生命体的画像,刻画了太极神鱼的构造、形态、颜色。以太平洋中脊为脊骨,从南极到北极形成一条较大的黑色神鱼;以大西洋、印度洋中脊为脊骨,从北极到南极形成一条相对较小的白色神鱼。地球生命体拥有防御、信息、新陈代谢、散热、神经等诸多子系统。地球生命假说是人类面临哲学思维和科学发展的前奏,认识地球生命是人类认识宇宙、生命的第一步。
林晨露[10](2014)在《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文中研究指明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需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审美教学,提高学生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研究中学审美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审美教学的实施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和案例法,研究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本文共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本文研究目的、界定了相关概念,确定了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育体制、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对中学审美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关于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体系的构建,阐述了地理审美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和基本模式。第四部分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体系的实施,从目标审美化、内容审美化、对象审美化、过程审美化四个层面展开了实施策略的研究。第五部分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为例,列表总结归纳了地理教材中的审美内容。第六部分地理审美化教学设计案例。选取了中学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审美教学设计,体现了地理审美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第七部分,结论,展现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海洋化石暗示出南极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化石暗示出南极圈(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寒武纪鳃曳动物形态分类与谱系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手段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与手段 |
1.3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鳃曳动物及其化石记录 |
2.1 环神经类动物和相关类群 |
2.2 现代鳃曳动物的身体构型和分类演化 |
2.3 鳃曳动物化石记录 |
2.3.1 鳃曳动物(非古蠕虫类)化石记录 |
2.3.1.1 澄江动物群 |
2.3.1.2 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Burgess Shale) |
2.3.1.3 关山生物群 |
2.3.1.4 凯里生物群 |
2.3.1.5 Mazon Creek动物群 |
2.3.1.6 其他鳃曳动物化石记录 |
2.3.2 古蠕虫类化石记录 |
2.4 早期鳃曳动物辐射浅析 |
第三章 化石材料的时空分布 |
3.1 研究区沉积区划和寒武纪地层序列 |
3.1.1 陕西南部西乡县三郎铺地区杨家沟剖面 |
3.1.2 湖北宜昌三峡地区寒武纪地层序列 |
3.1.3 贵州剑河县革东镇八郎研究区寒武纪地层 |
3.2 生物群简介 |
3.2.1 石牌生物群 |
3.2.2 阎王碥组生物群(西乡生物群) |
3.2.3 剑河生物群(清虚洞组生物群) |
3.2.4 凯里生物群 |
第四章 华南寒武纪古蠕虫类新化石材料的研究 |
4.1 化石描述 |
4.1.1 环疣三峡蠕虫(新属、新种)Sanxiascolex papillogyrus gen.et sp.nov |
4.1.2 宜昌若纳蠕虫(新种)Wronascolex yichangensis sp.nov |
4.1.3 具刺若纳蠕虫Wronascolex spinosus(Ivanstsov and Wrona,2004) |
4.1.4 剑河若纳蠕虫(新种)Wronascolex jianhensis sp.nov |
4.1.5 若纳蠕虫(未定种)Wronascolex sp |
4.1.6 西乡陕西蠕虫(新属、新种)Shaanxiscolex xixiangensis gen. et sp.nov |
4.1.7 八郎贵州蠕虫(新属、新种)Guizhouscolex balangensis gen. et sp.nov |
4.1.8 云南蠕虫(未定种)Yunnanscolex sp |
4.1.9 属种未定A Gen.et sp. uncertain A |
4.1.10 属种未定B Gen. et sp. uncertain B |
4.2 Wronascolex属骨板类型、个体发育模式(W.spinosus)、地史延限和古地理分布 |
4.2.1 Wronascolex特殊的Hadimopanella类骨板 |
4.2.2 Wronascolex spinosus(Ivanstsov and Wrona,2004)的个体发育模式 |
4.2.3 Wronascolex属地史延限和古地理分布 |
4.3 古蠕虫类的古生态学简析 |
4.4 感觉构造(Sensilla)和可能的腿肢在宏体压膜古蠕虫类化石中的发现 |
4.4.1 Mafangscolex yunnanensis(Luo et Zhang,1986)的感觉构造 |
4.4.2 M.yunnanensis可能的腿肢 |
第五章 凯里生物群奥托虫Ottoia的研究 |
5.1 简介 |
5.2 化石保存 |
5.3 化石描述 |
5.4 讨论 |
5.4.1 形态学解释 |
5.4.2 Ottoia生活方式的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凯里生物群葫芦虫Sicyophorus的研究 |
6.1 化石描述 |
6.2 讨论 |
6.2.1 Sicyophorus亲缘关系的探讨 |
6.2.2 Sicyophorus生活习性简析 |
第七章 鳃曳动物谱系分析及其早期演化 |
7.1 分支系统学 |
7.1.1 特征数据矩阵 |
7.1.2 Ottoia guizhouensis和Sicyophorus guizhouensis性状特征值 |
7.1.3 支序分析 |
7.2 鳃曳动物的早期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附件一 鳃曳动物分支系统学分析性状特征数据矩阵 |
(2)西藏措勤盆地晚始新世年代地层与古高程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1.1 青藏高原古高程研究进展 |
1.1.2 藏南晚始新世年代地层研究进展 |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选题来源、目标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新生代区域地质背景 |
2.2.1 措勤盆地新生代主要岩石地层单位 |
2.2.2 措勤盆地周缘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 |
第三章 实测剖面地层序列与沉积学研究 |
3.1 丁青湖组的研究历史 |
3.2 实测剖面描述 |
3.3 实测剖面岩石地层序列 |
3.4 沉积相分析 |
第四章 措勤盆地年代地层 |
4.1 生物地层学 |
4.1.1 生物地层学原理与方法 |
4.1.2 样品的采集和室内处理 |
4.1.3 鉴定结果 |
4.1.4 标准化石 |
4.1.5 介形虫化石组合与区域对比 |
4.2 碎屑锆石 |
4.2.1 样品与测试方法 |
4.2.2 结果 |
4.3 磁性地层学 |
4.3.1 磁性地层学基本原理 |
4.3.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3.3 退磁结果与磁性地层 |
第五章 措勤盆地晚始新世古高程及拉萨地块北部隆升历史恢复 |
5.1 古高程恢复原理与方法 |
5.1.1 氧同位素古高程计 |
5.1.2 其他类型古高程计简介 |
5.2 措勤盆地碳酸盐岩氧同位素古高程 |
5.2.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5.2.2 测试结果 |
5.2.3 理论模型建立 |
5.3 海相生物化石的发现与古地理分析 |
5.4 拉萨地块北部隆升历史重建 |
第六章 措勤盆地古环境重建 |
6.1 碳氧同位素的古环境意义 |
6.2 介形虫动物群的古环境意义 |
第七章 介形虫重要属种系统描述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3)过去3000年南北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及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南北极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历史及未来趋势 |
1.2 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3 人类活动在南北极地区的记录 |
1.4 多指标分析在古湖沼学重建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区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 |
3.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况 |
3.2 样品的采集与岩性描述 |
3.3 样品的测试 |
3.4 沉积剖面年代序列的确定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北极湖泊生态演变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
4.1 新奥尔松湖泊生态演变历史 |
4.2 过去3000年新奥尔松气候变化和化学风化历史 |
4.3 泥炭层记录反映的最近300年新奥尔松气候变化 |
4.4 新奥尔松湖泊生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重金属污染在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的记录 |
5.1 北极新奥尔松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价 |
5.2 湖泊沉积物Hg污染—一种关于Hg和MeHg循环的新假说 |
5.3 最近200年Hg污染在泥炭层沉积物的记录及来源 |
5.4 湖泊与泥炭层沉积物Pb污染记录对比—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南极湖泊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1 生物硅在南极湖泊沉积物中的应用 |
6.2 莫愁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生态演变历史 |
6.3 过去3000年莫愁湖湖区气候记录与环境演变 |
6.4 拉斯曼丘陵与东南极其他地区的气候记录比较 |
6.5 莫愁湖古湖泊生产力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环南极无冰区重金属沉积记录及初步对比研究 |
7.1 菲尔德斯半岛及邻区重金属沉积记录 |
7.2 罗斯海地区重金属沉积记录 |
7.3 拜尔斯岛重金属沉积记录 |
7.4 拉斯曼丘陵重金属沉积记录 |
7.5 所有剖面沉积物质量标准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晚全新世南北极生态环境演变对比研究 |
8.1 南北极和中国气候变化记录对比 |
8.2 湖泊生态记录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
8.3 南北极重金属污染记录的对比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会议摘要 |
(4)《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第一节 三音节词语语素构成 |
第二节 三音节词语结构层次 |
第三节 三音节词语语法属性 |
第四节 三音节词语结构关系 |
一、2+1式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二、1+2式三音节词语综合考察 |
第五节 三音节词语来源考察 |
一、三音节方言词 |
二、三音节外来词 |
三、三音节新词语 |
四、其它 |
第二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构词法研究 |
第一节 单纯词 |
一、拟声词 |
二、音译词 |
第二节 复合词 |
一、偏正式 |
二、述宾式 |
三、述补式 |
四、主谓式 |
五、联合式 |
六、其它 |
第三节 派生词 |
一、前附加式 |
二、后附加式 |
第三章 《现汉》(第7版)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研究 |
第一节 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现象 |
一、单双音节组配的现象 |
二、N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三、A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四、VN定中单双音节组配 |
第二节 韵律与单双音节选择 |
一、辅重原则 |
二、音节松紧 |
第三节 词类与单双音节选择 |
一、词类、词长与音节选择 |
二、定中式单双音节组配规律 |
第四章 《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造词法研究 |
第一节 语音造词法 |
一、摹声造词 |
二、音译造词 |
第二节 修辞造词法 |
一、比喻造词 |
二、借代造词 |
三、夸张造词 |
四、仿词造词 |
第三节 缩略造词法 |
一、缩合法 |
二、节略法 |
三、数字概括法 |
四、造词理据 |
第四节 附加造词法 |
一、前附加式 |
二、后附加式 |
三、生成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现汉》(第7版)三音节词语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科普翻译实例研究 ——基于Human Evolution的英汉翻译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Project Description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2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r Science Translation |
2.1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r Science |
2.2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Popular Science |
2.3 Specific C haracteristics of Human Evolution |
2.4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Human Evolution |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
3.1 Newmark’s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1.1 Definition of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1.2 Comparison between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2 Guidance of the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Methods on Popular Science Translation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
4.1 Semantic Translation |
4.1.1 Proper Nouns |
4.1.2 Technical Terms |
4.1.3 Basic Expressions |
4.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4.2.1 Literary Words |
4.2.1.1 Reproduce Literariness of the Source Text |
4.2.1.2 Develop Literariness in the Target Text |
4.2.2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4.2.2.1 Segment the Sentence |
4.2.2.2 Adjust Modifiers |
4.2.3 Passive Sentences |
4.2.3.1 Clarify the Actor |
4.2.3.2 Apply Recessive Passivity |
Chapter 5 Conclusions |
5.1 Major Findings |
5.2 Reflection and Deficiency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Appendix A Source Text |
Appendix B Target Text |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ster Degree |
(7)应用硅藻释读南海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南海位置及海底地形地貌特征 |
1.2 海底沉积物特征 |
1.3 南海现代表层海流及水温和盐度的分布 |
1.4 上升流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硅藻样品分析 |
2.2.2 沉积物粒度分析 |
2.2.3 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 |
2.2.4 地质年代测定 |
3 南海表层和柱样沉积物硅藻分类 |
3.1.本次发现的新种和新记录种 |
3.1.1.新种 |
3.1.2 我国的新记录种 |
3.2 种类与生态特征 |
4 表层沉积物中的硅藻分布及环境意义 |
4.1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1 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 |
4.1.2 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
4.2 硅藻属种组成 |
4.3 优势种生态环境划分 |
4.4 硅藻分布特征 |
4.5 硅藻组合分区 |
4.6 南海硅藻生态特征 |
4.6 影响表层沉积硅藻分布的主要因素 |
4.6.1 海底地质地貌的影响 |
4.6.2 水动力的影响 |
4.6.3 沉积速率的影响 |
4.6.4 水文气候条件的影响 |
4.7 典型硅藻种类及其环境意义 |
5 柱状沉积物记录的古海洋环境演化 |
5.1 年代框架 |
5.1.1 ~(14)C测年 |
5.1.2 碳酸盐地层学 |
5.1.3 沉积速率 |
5.2 柱状沉积物岩性和粒度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5.2.1 SA08-34孔 |
5.2.2 SA09-90孔 |
5.2.3 SA13-76孔 |
5.3 柱状岩芯中的硅藻分布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5.3.1 SA08-34孔 |
5.3.2 SA13-76孔 |
5.3.3 SA09-90孔 |
5.4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
5.4.1 SA08-34孔 |
5.4.2 SA09-90孔 |
5.5 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生产力演化 |
5.5.1 古生产力的不同记录 |
5.5.2 SA08-34孔各古生产力指标对比 |
5.6 古上升流与古季风演化 |
5.7 新仙女木和Heinrich事件 |
5.8 南海西、南部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变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及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工程项目 |
(8)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8Ma之前的东亚季风演变与青藏高原隆起之间的联系 |
1.2.2 8Ma以来的东亚气候变迁与全球气候耦合关系 |
1.2.3 新近纪以来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变化的研究进展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思路 |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天文旋回理论 |
2.2 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方法 |
2.3 天然剩磁原理与剖面的古地磁样品测试 |
2.3.1 天然剩磁原理简介 |
2.3.2 贵德盆地阿什贡组古地磁样品测试 |
2.3.3 山西忻州钻孔YZ01古地磁测试 |
2.4 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的指示意义 |
2.4.1 磁化率(MS)的数据 |
2.4.2 颜色指标的古环境意义 |
2.4.3 自然伽马(GR) |
2.4.4 XRF数据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盆地阿什贡组的磁性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 |
3.1 序言 |
3.2 研究区域概况 |
3.3 研究结果 |
3.3.1 沉积相结果 |
3.3.2 古地磁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 |
3.3.3 磁极性柱的建立与解释分析 |
3.3.4 红度(a*)、磁化率(MS)和元素含量的变化 |
3.3.5 频谱分析结果 |
3.4 贵德盆地中新世中晚期的盆地演化及其沉积记录对天文驱动的响应 |
3.4.1 贵德盆地的沉积环境 |
3.4.2 贵德盆地中新世以来的盆地演化 |
3.4.3 贵德古湖盆的充填演化对天文轨道周期的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晚中新世偏心率旋回驱动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演化及其对东亚季风演化的指示 |
4.1 序言 |
4.2 区域研究概况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4.1 中新世中晚期(14-7Ma)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扩张的~100 kyr主控周期的探讨 |
4.4.2 对夏季风强度不同的周期控制? |
4.4.3 中新世时期西风带来高的水汽通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忻州YZ01钻孔记录的区域地貌演化及上新世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变化 |
5.1 序言 |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
5.3 研究结果 |
5.3.1 古地磁结果 |
5.3.2 频谱分析结果 |
5.4 YZ01钻孔岩芯记录的区域地貌演化及其对黄河起源的启示 |
5.5 YZ01钻孔记录的东亚夏季风转变对南极冰盖扩张的响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东部(山西阳曲)黄土记录的两次重大干旱化事件 |
6.1 引言 |
6.2 研究区域和方法 |
6.3 年代确定和元素变化 |
6.3.1 年代确定 |
6.3.2 元素变化 |
6.4 讨论 |
6.4.1 黄土高原东部1.2Ma以来两次明显的干旱化事件 |
6.4.2 两次干旱化事件的驱动机制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古气候替代指标之间的定量对比 |
7.1 序言 |
7.2 方法介绍 |
7.2.1 多维标度法(MDS) |
7.2.2 多窗谱分析法(MTM) |
7.3 研究实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读易见天心——地球生命新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易》:宇宙统一理论的基础 |
二、太阳系诞生论 |
三、生命的来源与起源 |
四、地球生命体的脊骨———大洋中脊 |
五、地球生命体的形象:太极图 |
六、寻找地球生命体的遗传基因 |
七、地球生命体的子系统 |
(一)地球的皮肤———活土壤 |
(二)地球防御系统 |
(三)地球信息系统———生命极光 |
(四)地球的“血液”———水系统 |
(五)物质循环与新陈代谢———地球生命体区别于非生命行星的重要标准 |
(六)地球生命体的散热系统 |
(七)地球的特殊条件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
(八)地球的神经与生理学特性 |
八、结语 |
(10)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我国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
1.3.2 利于地理学科的发展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美育 |
1.4.2 地理审美教学 |
1.4.3 中学地理审美体系 |
1.4.4 审美化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2 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教育体制存在偏离 |
2.2 教师美育能力存在欠缺 |
2.3 学生审美能力存在缺陷 |
3 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体系的构建 |
3.1 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3.1.1 生活美育理论 |
3.1.2 陌生化理论 |
3.1.3 “主体间性”理论 |
3.2 中学地理审美教学的目标 |
3.2.1 化生硬为生动,促成学生审美体验 |
3.2.2 融具体于抽象,提高学生审美认知能力 |
3.2.3 理论结合实践,指导学生审美习惯和行为 |
3.2.4 寓感性于理性,培养学生审美理性追求 |
3.3 中学地理审美教学的原则 |
3.3.1 地理美育与智育、德育相结合的原则 |
3.3.2 激发情感与理性认识相协调的原则 |
3.3.3 正面引导与反面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
3.3.4 知行合一的原则 |
3.4 中学地理审美教学的主要内容 |
3.4.1 中学地理审美教学内容分类 |
3.4.2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审美教学的内容 |
3.5 中学地理审美教学的基本模式 |
3.5.1 地理形象教学模式 |
3.5.2 地理愉悦教学模式 |
3.5.3 地理情感教学模式 |
3.5.4 地理情景教学模式 |
3.5.5 地理探究教学模式 |
3.6 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体系的评价 |
3.6.1 学生评价 |
3.6.2 教师评价 |
4 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体系的实施 |
4.1 地理教学目标的审美化 |
4.2 地理教学内容的审美化 |
4.2.1 教学内容的结构逻辑美 |
4.2.2 教学内容的视觉空间美 |
4.2.3 教学内容的言语语言美 |
4.3 地理教学对象的审美化 |
4.3.1 教师的审美化 |
4.3.2 学生的审美化 |
4.4 地理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
4.4.1 多管齐下,地理审美化体验 |
4.4.2 身临其境,地理审美化探究 |
4.4.3 身体力行,地理审美化创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审美教学的内容 |
附录二:地理审美教学设计 |
致谢 |
四、海洋化石暗示出南极圈(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寒武纪鳃曳动物形态分类与谱系演化研究[D]. 杨宇宁. 西北大学, 2016(04)
- [2]西藏措勤盆地晚始新世年代地层与古高程重建[D]. 韦一.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3]过去3000年南北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及对比[D]. 姜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 [4]《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三音节词语研究[D]. 牛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海洋化石暗示出南极圈[J]. 朱德玉. 地质科技情报, 1983(04)
- [6]科普翻译实例研究 ——基于Human Evolution的英汉翻译实践[D]. 李盼望.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7]应用硅藻释读南海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D]. 孙美琴. 中国海洋大学, 2009(06)
- [8]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D]. 王治祥.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9]读易见天心——地球生命新视野[J]. 袁玉骝.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0]中学地理审美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施[D]. 林晨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