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对地心引力如何感受和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何红英[1](2007)在《“谁”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文中研究指明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五类植物激素中,发现最早、研究最多的莫过于生长素,它的分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纷繁复杂,学生难于掌握。而对有关生长素知识的考查又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众多考生在此频频失分。本文拟对影响生长素分布的诸多因素做一大致分类,并指出各类问题的求解方略。
张利华[2](1988)在《根对地心引力如何感受和反应》文中指出 植物在生长发育期间表现出了一些向性和运动的类型(例如:偏上性,回旋转头运动,向地性、向光性)。大多数植物的向性,首先表现在它们的初生根具有独特的正向地性。的确,这些根必须很快地“确定”土壤中水份和矿物的位置,以便保证植物的生存。因而,这
崔大勇,吴姝鸽,徐丽娜[3](2018)在《植物的向重力性反应及其机理概述》文中研究说明植物感知重力信号,并通过向重力性反应指引器官的生长方向。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对向重力性反应的重力信号感受、信号转导和弯曲生长反应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从这三个阶段以及向重力性与其他向性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对植物向重力性反应及其机理进行综述。
宋成标,杨文韬,杜道林,李迪[4](2006)在《植物向重力性机理及其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植物对重力的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重力感受、信号转导和不对称生长反应。淀粉体一平衡石假说和细胞质假说试图解释植物对重力的感知。在重力信号的转导研究中,人们对Ca2+、H+所起作用和其它一些向重力性相关基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为阐明植物响应重力刺激进行不对称生长的问题,Cholodny和Went提出了以生长素侧向运输为基础的Choloduy-Went假说。迄今人们定位、克隆了一些与向重力性相关的基因,对基因产物在植物向重力性反应中所起的生理生化作用逐渐清楚, 对植物向重力性机理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展。
张淑梅[5](2008)在《地被菊匍匐生长特性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被菊是一种兼具绿化、美化、彩化和香化功能的菊花新品种群,株型低矮或匍匐,但匍匐型品种奇缺。本课题组近年来选育出了一批株型完全匍匐、茎节部着生气生根、生长旺盛的新品种,具有较高的园林应用价值。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枝条的生长方向是光和重力调控茎生长的结果,大多数匍匐生长突变体都与其地上部的重力丧失或钝感有关。然而,目前关于地被菊匍匐生长特性形成的机理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以匍匐型地被菊‘雨花金华’为试材,采用形态解剖学和生理学等研究手段,探讨了匍匐茎的向重性反应及内源激素和Ca2+在其匍匐性形成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地被菊匍匐生长性状是茎(顶芽下第3节间)响应重力刺激的结果。‘雨花金华’在生长初期呈直立生长,与其它类型品种没有区别。当茎生长到6-7个节位大小时,顶芽下1-2节开始向下弯曲生长,植株表现出匍匐性状。将植株放置在黑暗条件并进行90°重力处理,3h后就可以观察到匍匐茎开始弯曲生长,表明匍匐茎能够感受重力方向的改变而自动调整生长方向来响应重力刺激,其匍匐生长特性的形成不是由于向重性反应的丧失或钝感,而是一种响应重力诱导的结果,是横向重力性。2.形态解剖学研究表明,‘雨花金华’匍匐茎与直立型菊花品种茎的解剖结构相似,由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每个内皮层细胞中含有4-8粒淀粉体;匍匐茎负向重力侧各组织(髓除外)在茎中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向重力侧,茎的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呈现不对称性生长;匍匐茎内皮层细胞中92.5%淀粉体位于细胞的物理学中部,而直立茎中的淀粉体则主要位于内皮层细胞的物理学底部;重力处理2 min时,内皮层细胞中的淀粉体开始发生向重力方向沉降,5 min时,88.5%的淀粉体沉降到细胞新的物理学底部,表明内皮层中的淀粉体在感受重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采用ELISA法测定了植株匍匐生长前后各节间茎及横向重性弯曲茎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和分布,采用IAA免疫组化定位方法对IAA在横向重性弯曲茎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重力刺激后匍匐茎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的生长变化,并结合适宜浓度的外源生长调节剂(NAA、TIBA和GA3)处理,观察其对匍匐茎向重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源激素在‘雨花金华’茎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中的分布呈不均匀性,而且这种分布梯度在植株匍匐生长前后发生改变。匍匐生长前,第3节间(发生弯曲生长的部位)负向重力侧中IAA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向重力侧,为正向重力侧的1.6倍,而匍匐生长后,二者无显著差异,其比值接近于1.0;GA3在匍匐生长前茎的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中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匍匐生长后在茎正向重力侧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负向重力侧;iPAs的分布在茎匍匐生长前后无明显变化。重力处理促进了匍匐茎负向重力侧的生长,处理24 h后,匍匐茎负向重力侧相对生长率为正向重力侧的3.9倍。对茎的解剖结构研究发现,负向重力侧表皮细胞长度是正向重力侧的1.5倍,说明匍匐茎感受重力刺激后,负向重力侧生长快于正向重力侧而导致其弯曲生长。在重力刺激3 h、匍匐茎发生明显向重性弯曲之初,IAA、GA3和iPAs已向弯曲茎的负向重力侧积累,含量分别是正向重力侧的1.8倍、1.3倍和1.8倍,分布梯度均显著高于重力处理之前。IAA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也直观地表明重力处理后更多的IAA分布在横向重性弯曲茎负向重力侧的表皮和皮层组织中。NAA和GA3涂抹在茎的负向重力侧时,促进了匍匐茎的横向重性弯曲;涂抹在正向重力侧则抑制了横向重性弯曲,但GA3的效果不如NAA显著。TIBA作用与NAA相反。由此推测,内源激素在‘雨花金华’茎中的不对称分布与其匍匐性状有着密切关系,很可能是茎生长到6-7个节位大小、感受重力刺激后,内源激素在茎的向重性反应部位形成了一定的分布梯度,更多的IAA和GA3分布在茎的负向重力侧,从而使茎负向重力侧生长快于正向重力侧,导致茎发生横向重性弯曲生长;弯曲生长后,茎的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中的内源激素分布差异减小,使得茎得以保持匍匐生长。4.采用ICP-AES法和焦锑酸盐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匍匐茎向重性弯曲过程Ca2+在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中的分布及其在细胞超微结构中的定位与分布;研究了外源Ca2+和EGTA处理对匍匐茎向重性反应的影响,并采用ELISA法测定了外源Ca2+和EGTA处理后的向重性弯曲茎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和分布。结果表明:匍匐茎的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中总Ca2+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存在不均匀分布,重力处理对Ca2+在向重性弯曲茎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的分布也无显著影响。Ca2+在茎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间隙、细胞壁和液泡。重力处理前,向重性弯曲茎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表皮细胞胞壁中Ca2+分布无明显差异;重力处理60 min后,Ca2+在负向重力侧表皮细胞细胞壁中的分布明显低于正向重力侧。此外,重力处理之前,内皮层细胞胞质中Ca2+分布很少,重力处理5 min后开始有所增加,15-30 min时分布非常丰富,60 min后恢复到最初的水平。表明在表皮细胞和内皮层细胞中Ca2+在细胞超微结构的分布表现出对重力刺激的响应。外源Ca2+处理促进了匍匐茎的横向重性弯曲而外源EGTA处理起到了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源Ca2+处理使IAA和GA3在横向重性弯曲茎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中的分布梯度加大,但降低了iPAs的分布梯度;外源EGTA处理抑制了横向重性弯曲茎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中IAA和GA3的分布梯度加大,对iPAs的分布梯度影响不大。我们认为,Ca2+参与了匍匐茎的向重性反应,Ca2+很可能是通过改变其在细胞超微结构的定位与分布来影响细胞壁的可塑性与细胞的伸长,引起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的不均匀生长;同时作为第二信使传递重力信号,调控内源激素在茎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的不均匀分布,与内源激素协同作用参与了匍匐茎的向重性反应。
崔大勇[6](2004)在《植物响应重力刺激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激素的不对称分布参与了植物的向重性弯曲,但主要集中在这些激素是以何种机制完成在重力刺激下的这种不对称分布,而对它们如何促进不对称的弯曲生长研究甚少。我们以水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而且,为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这种不对称的弯曲生长机理,我们利用差减抑制杂交在水稻幼苗叶鞘基部中克隆到一些受重力调控的基因。研究了两个参与向重性弯曲生长基因在这一生理过程中的作用。由于(模拟)微重力实验有助于更加深入研究重力在植物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我们以胡萝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赤霉素介导模拟微重力诱导的胡萝卜细胞中淀粉粒的降解。关于这些工作主要取得的结果如下: (1)微重力刺激对植物体最直接影响的是重力感受器—淀粉体。我们利用回转器来模拟微重力(失重)的生物学效应。回转处理可以引起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中淀粉体的降解。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过程中,我们检测到细胞中内源活性赤霉素(GAs)的水平上升。与此同时,总淀粉酶活力也提高,而且其中a-淀粉酶活力的增加是总淀粉酶活力提高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培养基中外源糖分子对愈伤组织细胞中a-淀粉酶基因表达的抑制,我们用去糖培养基培养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并进行回转处理,发现a-淀粉酶活力增加得更高。因此蔗糖对回转影响淀粉酶活力的确有消减作用。上述淀粉体的降解,a-淀粉酶的活力升高,在时间与量上与内源活性GAs 的上升趋势相一致,而且GAs 的合成性抑制剂ancymidol能显著抑制回转处理对a-淀粉酶活力增加。由此推测可能是回转处理促使GAs 升高,从而诱导了a-淀粉酶基因表达量的升高,引起生物体内淀粉粒的降解,进而产生更多的能量物质,来响应模拟失重这一环境刺激。(2)我们研究了水稻幼苗负向重性反应部位,即在根部以上叶鞘区约1 厘米长的区段(leaf sheath segment, LSS)产生不对称生长的机理。所用重力刺激方法是改变其生长方向90°,即水平放置水稻幼苗, 然后沿LSS 水平中轴将其一分为二, 分别定义为上半部叶鞘区(top leaf sheath segment half, tLSS)和下半部叶鞘区(bottom leaf sheath segment half, bLSS)。在受重力刺激的水稻LSS 中不但检测到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而且GAs 的不对称分布也被检测到:与tLSS 相比较,重力刺激都是诱导了更多的生长
周逸然[7](2019)在《建筑形体中的“势”及其在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建筑是承载人类生活故事的场所,人在场所中穿行,由内而外的感受并认知着建筑。认知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由无数的片段所组成。一帧的片段蕴含着的内容承载着对前一帧片段的延续,这种延续就是“势”,它在这其中扮演着指引者的角色,就像摩天楼指向天空,引导着观察者走过去、走进去、走上去。“势”赋予了建筑的每一帧片段以意义,片段的意义意味着建筑是存在的,存在的事物是有“形”的,同时它也是有“活”着的,有“体”的。“势”印证了建筑的存在,建筑得以通过一个真实的形体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中。“势”赋予了建筑形体以存在意义。将“势”引入建筑形体设计,是为了让建筑形体以一种“活”的方式呈现,同时也不失为一次对建筑形体设计方法的探索尝试。通过对“势”的研究,可以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侧面视角并加深建筑创作者对建筑形体的理解,同时为他们在建筑形体创作的过程中提供思路与方法。关于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以七个章节对课题进行阐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背景研究。文章第一部分浅述了关于建筑形体营造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本文为什么要研究建筑形体的“势”,以及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同时概括了文章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基础研究。文章的第二章遵循从文字到画面到形体再到建筑形体的路径,追寻并阐述了“势”的涵义,并求得了以苏俄早期建筑为代表的建筑艺术流派以及相关当代建筑作品对“势”这一概念的解语。本文第三章从视知觉原理出发研究了人感受到建筑形体之“势”的原因,并通过第四章将“势”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与建筑相结合并探讨建筑形体中“势”的类型与呈现途径,最终给予了建筑形体以“肌”与“理”的概念。第三部分:应用研究。文章第五章通过前两个部分阐述了建筑形体“势”的营造内容以及营造准则,即营造建筑形体什么样的“势”以及建筑形体之“势”的基本内容。同时为了给建筑创作者们以启发,笔者于最后一部分,从“肌”与“理”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一套建筑形体“势”的具体营造手法。第四部分:总结研究。文章第六章,通过一个竞赛实例对整体框架进行了重新梳理,并通过第七章指出了整体框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可行的改进方向,以供未来的建筑创作者与研究者完善个人思考。
宋成标[8](2007)在《水稻向重力性突变基因精细定位及分子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对重力的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重力感受、信号转导和不对称生长反应。迄今人们在植物拟南芥、西红柿和玉米等物种中定位、克隆了一些与向重力性相关的基因,对植物向重力性机制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展。本项目为研究植物向重力性机制,用籼稻品种9311(Oryza sativa L.indica,cv.9311),经0.15% EMS诱变,获得一株茎杆匍匐于地面生长的突变体,命名为茎向重力性反应突变体。以此为材料,对这个突变体进行了经典遗传学研究、形态学观察、定位群体的构建、初步定位和精细定位工作。结果如下:1、该突变体的根部对重力反应正常,地上部分从胚芽鞘开始就伏地生长,在抽穗时,茎上节点突然弯曲,表现叶鞘基部对重力刺激的完全缺失。在黑暗和赤霉素及2,4-D的作用下,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地上形态没有改变,表明突变体的形态与这三个外部因素没有关系。2、通过该突变体分别和其野生型,粳稻品种中花11、2428和台湾热带优质粳稻台粳14号、台粳19号、台粳20号、粳高和日本晴杂交,F1全部表现出正常株型,F2代出现分离,根据分离比结果可知,该突变是由单一隐性基因控制。3、利用该突变体与粳稻中花11杂交,构建出约6000株的F2代群体。从中共选出1018株突变体进行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最后将突变基因定位在SSR分子标记RM26668和RM26686之间,两对引物分别属于克隆AC137586和AC135398,相距约0.5Mb。根据Kosambi作图函数,RM26668与目的基因的遗传图距约为0.4cM,RM26686与目的基因的遗传图距约为0.8cM。
丁强[9](2013)在《论玛莎·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及其训练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玛莎·格雷姆是二十世纪集舞蹈表演、编导和教学于一身的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由她探索和创造的“收缩-伸展”技术,不仅使她本人的舞蹈作品独具魅力,也为现代舞教学提供了一种既能提高身体表现力又独具特色的科学训练方法。该技术是现今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现代舞技术之一,对欧美现代舞乃至整个世界的现代舞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该技术的产生背景、产生目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特征等入手来研究其训练价值,从而为充分认识与理解玛莎·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的训练价值,使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及更大程度的实现它的训练价值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和归纳了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产生的背景及其目的;第二部分从哲学、心理学、格雷姆的舞蹈思想以及人体动作理论来分析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结合关于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有关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归纳出其技术特征;最后运用舞蹈解剖学、舞蹈生理学、拉班的动作理论以及舞蹈训练学来深入分析出玛莎·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的训练价值。
李标[10](2007)在《应力与铁皮石斛的生长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和克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Bio+X学科的兴起,物理学与植物学的交叉与融合已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为机械力加载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分裂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且在适度的应力加载下植物细胞均优先性垂直于应力矢量的伸长生长。然而,对于植物细胞的机械力信号感受、信号转导机制的理解,以及应力对药用植物的生长代谢及分子表达调控有何影响等方面,目前的研究工作都只是提供了零星的实验结果,尚无系统、完整的途径解释。本课题以珍贵的药用植物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的工作基础及研究方法,利用声波应力加载、生化检测、基因筛选克隆、和功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等多学科的研究手段和先进方法,研究声波应力干预植物的生长代谢相关的抗氧化酶系统、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相关酶基因片段的扩增与表达、特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功能预测,实验结果为揭示物理应力对植物生长代谢调控机制提供基础依据和直接的分子生物学证据,为药用植物代谢产物的提高作新方法的尝试,为寻找应力作用植物的功能基因和功能蛋白作前期工作。本实验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声波刺激对铁皮石斛生长影响:研究发现,适当的声波应力(频率1000Hz、声强100dB)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生长起明显的促进作用,超出一定范围时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这与本实验室在菊花和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在测定声波刺激对铁皮石斛叶、茎、根等不同生长器官的抗氧化性酶活性的影响时又发现,在应力作用下,铁皮石斛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几种主要抗氧化酶的活性普遍得到提高,如叶、茎和根中的APX活性平均提高了15.7%、29.5%和21.5%,CAT活性分别提高了12.3%、8.5%和26.6%;这也显示,不同的抗氧化酶响应应力刺激的形式都有所差别。同一种酶,对声波应力的响应在不同生长器官中的差别也较大,如茎的POD活性比根的对应力刺激要敏感,SOD活性根比茎叶反应要迟钝。结果说明,声波刺激植物组培苗可能造成植物细胞活性氧(AOS)迸发,以刺激植物细胞增殖,促进植物生长。推测AOS在应力信号传递的过程中,可能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2.声波刺激对铁皮石斛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在声波刺激下,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提高较为显著,刺激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平均提高了8.8%;总生物碱的含量提高了0.02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了14.4%,其变化呈现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脯氨酸的含量变化呈现波浪态势,差异不很显著;丙二醛含量刺激组较对照组降低了4.9%。结果表明,声波刺激对铁皮石斛的代谢产物影响比较显著,有利于铁皮石斛多糖的积累,刺激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声波刺激很可能改善了代谢产物关键酶活性,促进或抑制相关代谢产物的含量,从而使植物适应应力刺激。3.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POD同工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应力刺激没有诱导出新的酶带出现,分子杂交结果与酶谱学一致。就整体而言,声波应力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增强植物POD基因表达,但对某一具体POD基因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抑制作用需要具体分析。4.特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克隆和测序:应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PAGE电泳、银染和反式Northern点杂交的技术对响应声波应力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进行了筛选、克隆和测序。在声波应力作用下,铁皮石斛组培苗刺激组较对照组总RNA含量提高了3%;共筛选到4条差异性和重复性较好的基因片段,分别为:SA8、SA5、SG6和CC7。杂交结果显示,SA8为声波应力诱导优势表达条带,SA5和SG6为声波应力诱导性特异表达条带,CC7为声波应力抑制性表达条带。4个基因克隆片段长分别为:Clone-SA8,552bp;Clone-SA5,390bp;Clone-SG6,408bp;Clone-CC7,496bp。5.克隆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①Clone-SA8基因片段中的18-527核苷酸编码169个氨基酸,包含起始密码子ATG和终止子密码子TAA,可认为是一条较短的全多肽序列;通过Blastp程序在GenBank中搜索蛋白质相似性发现,Clone-SA8蛋白与多种动物的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相关蛋白有较高的相似性;在与植物蛋白的序列比对中,发现与莲属植物(Lotus corniculatus var. japonicus)的细胞周期开关蛋白(cell cycle switch protein CCS52A,GenBank登录号为AAY58271.1)在氨基酸水平上具有31%的一致性,50%的相似性;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Srw1类似蛋白(Srw1-like protein,GenBank登录号为CAB44330.1和CAB78235.1)在氨基酸水平上具有31%的一致性,46%的相似性。②C lone-SA5基因序列与多种植物的α-微管蛋白(alpha-tubulin)基因家族中的有些基因的部分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基因片段中的96-390核苷酸编码98个氨基酸,包含起始密码子ATG,但没有发现终止子密码子。③Clone-SG6基因序列与多种植物的质膜H+-ATPase酶基因家族中的有些基因的部分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基因片段中的4-408核苷酸编码136个氨基酸,包含起始密码子ATG,没有发现终止子密码子。④Clone-CC7基因序列未检索到有同源性。6.克隆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及功能预测:①多序列比对分析显示,铁皮石斛Clone-SA5基因和Clone-SG6基因在进化上都非常保守,与很多物种有高度的相似性。②铁皮石斛Clone-SA8序列与L. corniculatus var. japonicus CCS52A和拟南芥Srw1-like分别进行的双重对比显示,它们的相似度不是很强,局部形似性较高,但中间都有断裂。Clone-SA8蛋白含有14个可能的结构区域或功能区域,分属5个功能类型,分子量为18.932KD ,理论等电点pI为9.67 ,化学方程式为C810H1313N253O265S3,半衰期为30 hours,不稳定指数68.49,脂肪族指数62.90,总平均疏水性-1.070,表明Clone-SA8蛋白为亲水蛋白;其二级结构是混合型的,主要由α-螺旋和环状或转角组成;没有发现信号肽,说明该蛋白不是分泌型蛋白;没有发现跨膜区域存在;没有预测出合适的卷曲螺旋;有6个超过阈值的糖基化位点。最后,对应力与植物生长代谢和基因表达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声波作为一种交变应力,对植物生长代谢和基因表达有显著的影响。本实验所选择的声波模式是一种对铁皮石斛生长代谢起促进作用的应力模式;通过剪切力、声流现象、能量转换等物理学效应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物质的流动,改变相关酶的活性和代谢物的浓度,并通过促进或抑制相关基因的启动与表达程度来调控植物体的相关代谢途径。植物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来适应环境应力的改变。
二、根对地心引力如何感受和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根对地心引力如何感受和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谁”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式 |
1.1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
1.2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
1.2.1 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往下端,而不能由形态学的下端运往上端。 |
1.2.2 横向运输。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 |
2 单侧光与地心引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
2.1 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
2.1.1 琼脂替换类。 |
21.2暗箱开孔类。 |
2.1.3 介质插入类。 |
2.1.4 锡纸遮盖类。 |
2.1.5 匀速旋转类。 |
2.2 地心引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
2.2.1 幼苗横置类。 |
2.2.2 太空失重类。 |
2.2.3 匀速旋转类。 |
(3)植物的向重力性反应及其机理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力信号的感受 |
2 重力信号的转导 |
3 重力反应器官的弯曲生长 |
4 向重力性与其他向性的互作 |
5 小结 |
(5)地被菊匍匐生长特性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高等植物的向重力性 |
1.1 植物器官的向重力性定点角(gravitropic set point angle,GSA) |
1.2 植物向重性反应机理 |
1.2.1 植物的重力感受 |
1.2.2 重力信号的传导 |
1.2.3 植物激素(phytohormone)与向重性反应 |
1.3 高等植物的向重力性研究展望 |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地被菊‘雨花金华’匍匐茎的形态解剖学研究及其向重力性反应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GSA(gravitropic set-point angle)测定 |
1.3 重力处理 |
1.4 茎的形态解剖结构及淀粉体观察 |
1.4.1 匍匐茎和直立茎的解剖结构和淀粉体观察 |
1.4.2 匍匐茎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形态解剖和淀粉体观察 |
1.4.3 重力处理过程匍匐茎中淀粉体的定位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雨花金华’茎的匍匐性生长 |
2.2 茎的形态解剖结构及其内皮层细胞中淀粉体的定位 |
2.2.1 ‘雨花金华’匍匐茎与直立型品种茎的形态解剖结构及内皮层细胞中淀粉体的定位 |
2.2.2 ‘雨花金华’不同节位茎形态解剖结构及内皮层细胞中淀粉体的定位 |
2.2.3 ‘雨花金华’匍匐茎负向重力侧与正向重力侧解剖结构比较 |
2.3 重力处理对‘雨花金华’匍匐茎生长的影响 |
2.3.1 ‘雨花金华’匍匐茎生长对重力处理的反应 |
2.3.2 ‘雨花金华’匍匐茎内皮层细胞淀粉体位移对重力处理的响应 |
3 讨论 |
3.1 匍匐茎生长及其横向重性反应 |
3.2 匍匐茎的形态解剖、内皮层细胞中淀粉体定位及其向重力性位移 |
4 小结 |
第三章 内源激素在地被菊‘雨花金华’匍匐生长特性形成中的作用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地被菊‘雨花金华’茎内源激素的测定 |
1.2.1 匍匐生长前后不同节位茎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1.2.2 重力处理后茎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1.3 重力处理后匍匐茎负向重力侧与正向重力侧相对生长率测定 |
1.4 IAA免疫组织化学定位(immuno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
1.5 表皮细胞长度的测定 |
1.6 外源激素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雨花金华’茎匍匐生长前后茎中内源激素的含量与分布 |
2.2 重力处理对匍匐茎生长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
2.2.1 重力处理对匍匐茎负向重力侧与正向重力侧生长的影响 |
2.2.2 重力处理对‘雨花金华’匍匐茎中内源激素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
2.2.2.1 向重性弯曲茎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和分布 |
2.2.2.2 ‘雨花金华’匍匐茎中IAA免疫组化定位 |
2.3 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匍匐茎向重性反应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匍匐茎的横向重性弯曲与茎两侧的不对称生长 |
3.2 内源激素的含量与分布对茎生长的影响 |
3.3 关于IAA免疫组化定位技术 |
3.4 外源生长调节剂对匍匐茎横向重性弯曲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Ca~(2+)在地被菊‘雨花金华’匍匐生长特性形成中的作用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Ca~(2+)离子含量的测定 |
1.3 Ca~(2+)的细胞化学定位 |
1.4 外源CaCl_2和EGTA溶液处理 |
1.5 外源CaCl_2和EGTA溶液处理后向重性反应弯曲茎中内源激素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重力处理对匍匐茎负向重力侧和正向重力侧Ca~(2+)含量的影响 |
2.2 重力处理对匍匐茎细胞中Ca~(2+)定位与分布的影响 |
2.3 外源Ca~(2+)处理对匍匐茎向重性反应的影响 |
2.4 外源EGTA处理对匍匐茎向重性反应的影响 |
2.5 外源Ca~(2+)和EGTA处理对内源激素在向重性反应茎中不均匀分布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地被菊‘雨花金华’匍匐茎组织内Ca~(2+)含量及细胞内Ca~(2+)的定位与分布 |
3.2 外源Ca~(2+)和EGTA处理对地被菊匍匐茎横向重性反应及向重性弯曲茎中内源激素不均匀分布的影响 |
4 小结 |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6)植物响应重力刺激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植物的向重性 |
1 前言 |
2 根的向重性 |
3 茎的向重性 |
4 外界环境因子及内在因素对植物向重性的影响 |
5 空间微重力飞行实验有助于更加深入研究植物的向重性机理 |
6 植物微重力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研究论文 |
第一章 赤霉素介导模拟失重诱导的胡萝卜细胞中淀粉粒降解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两个生长素和赤霉素所调控的基因参与水稻 LSS 的受重力诱导的不对称生长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水稻LSS中受重力刺激所调控基因的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7)建筑形体中的“势”及其在创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基础研究文献 |
1.4.2 应用研究文献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引文注释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寻“势” |
2.1.1 “势”在文字中的定义 |
2.1.2 “势”在画面中的演绎 |
2.1.3 “势”在形体中的延续 |
2.1.4 “势”在建筑形体中的转译 |
2.2 解“势” |
2.2.1 至上主义视角下的解语 |
2.2.2 构成主义视角下的解语 |
2.2.3 当代建筑视角下的解语 |
2.3 本章小结 |
引文注释 |
第三章 建筑形体中“势”的产生 |
3.1 建筑形体表达动态感知 |
3.1.1 视觉张力的产生 |
3.1.2 视觉延续的产生 |
3.2 动态感知产生心理变化 |
3.2.1 前进行为的暗示 |
3.2.2 偏移行为的暗示 |
3.2.3 符号的暗示 |
3.3 本章小结 |
引文注释 |
第四章 建筑形体中“势”的呈现 |
4.1 建筑形体中“势”的呈现类型 |
4.1.1 方向感 |
4.1.2 速度感 |
4.1.3 力量感 |
4.2 “势”在建筑形体中的呈现途径 |
4.2.1 单位元素——建筑形体的“肌” |
4.2.2 元素变化——建筑形体的“理” |
4.2.3 形体尺度——“画面” |
4.3 本章小结 |
引文注释 |
第五章 建筑形体中“势”的营造 |
5.1 建筑形体“势”的营造内容 |
5.1.1 抵抗与顺应 |
5.1.2 聚合与离散 |
5.1.3 压抑与释放 |
5.1.4 平和与张扬 |
5.2 建筑形体“势”的营造准则 |
5.2.1 环境准则 |
5.2.2 社会准则 |
5.2.3 功能准则 |
5.2.4 结构准则 |
5.2.5 装饰准则 |
5.3 建筑形体中“势”的营造方法 |
5.3.1 营造手法的框架体系——由“肌”至“理” |
5.3.2 “肌”的造“势” |
5.3.3 “理”的造“势” |
5.3.4 营造手法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引文注释 |
第六章 研究成果的实践化——以平江旧街区概念改造为例 |
6.1 项目简介 |
6.2 “势”营造层面的分析 |
6.2.1 以潜在层面为出发点 |
6.2.2 以表象层面为载体 |
6.3 “势”营造类型的选择 |
6.3.1 潜在层面以方向感的方式呈现 |
6.3.2 表象层面以速度感的方式呈现 |
6.4 “势”营造内容的表达 |
6.4.1 抵抗与脱离的情绪表达 |
6.4.2 释放的场所心理表达 |
6.5 “势”营造准则的遵循 |
6.5.1 基于环境准则的表现思路 |
6.5.2 基于功能准则的业态布置 |
6.6 “势”营造手法的选择 |
6.6.1 折线为“肌” |
6.6.2 排列与错位为“理”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7.2.1 关于完整的营造策略 |
7.2.2 关于研究成果的泛用性 |
7.3 未来展望 |
7.3.1 多样性的营造策略 |
7.3.2 多样性的呈现方式 |
7.3.3 多维度的内涵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水稻向重力性突变基因精细定位及分子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的向重力性研究 |
1.1.1 植物向重力性研究历史 |
1.1.2 植物向重力性研究进展 |
1.1.2.1 高等植物根和茎的结构 |
1.1.2.2 向重力性突变材料 |
1.1.2.3 植物对重力的感受 |
1.1.2.4 重力信号的传导 |
1.1.2.5 植物的不对称生长 |
1.1.2.6 环境因素对植物向重性的影响 |
1.1.3 向重力相关基因的研究 |
1.1.3.1 ARG1/RHG基因 |
1.1.3.2 AUX1 基因 |
1.1.3.3 PIN1 基因 |
1.1.3.4 pin3 基因 |
1.1.3.5 sgr1,sgr7 基因 |
1.1.4 讨论与展望 |
1.2 分子标记简述 |
1.2.1 常用的分子标记类型及其原理 |
1.2.1.1 基于分子杂交的DNA标记 |
1.2.1.2 基于PCR的DNA标记 |
1.2.1.3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技术的DNA分子标记 |
1.3 植物基因克隆技术及其发展 |
1.3.1 通过已知基因产物分析和鉴定 |
1.3.2 通过遗传表型分析 |
1.3.2.1 基因标签法 |
1.3.2.2 激发子的寄主受体基因克隆技术 |
1.3.3 以图谱为基础的定位克隆技术—图位克隆法 |
1.3.4 从研究缺失突变体的表型着手分离基因 |
1.3.4.1 核DNA消减法 |
1.3.4.2 核DNA消减PCR法 |
1.3.4.3 从大的基因组区域直接分离编码序列 |
1.3.5 通过研究mRNA差异表达筛选克隆基因 |
1.3.6 表型克隆法 |
第二章 研究报告 |
2.1 形态学观察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突变体形态观察 |
2.1.2.2 sgrm突变体对外源激素赤霉素及2,4-D的反应 |
2.1.2.3 sgrm突变体对光照的反应 |
2.1.2.4 F_2代株型分离比的观察统计 |
2.1.3 结果与分析 |
2.1.4 讨论 |
2.2 经典遗传学的研究 |
2.2.1 材料来源 |
2.2.2 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4 讨论 |
2.3 sgrm基因的定位 |
2.3.1 材料 |
2.3.2 方法 |
2.3.2.1 定位群体的来源 |
2.3.2.2 精细定位群体构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
2.3.2.3 F_2分离群体DNA的提取 |
2.3.2.4 分子标记的筛选 |
2.3.2.5 PCR反应和电泳 |
2.3.3 结果与分析 |
2.3.3.1 初步定位结果 |
2.3.3.2 精细定位 |
2.3.3.3 遗传作图 |
2.3.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评定意见 |
(9)论玛莎·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及其训练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玛莎·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
第一节 技术产生的背景 |
一、 时代与文化背景 |
二、 现代舞蹈的背景 |
三、 个人背景 |
第二节 技术产生的目的 |
一、 创造出独特的舞蹈语言 |
二、 深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
第二章 玛莎·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
一、 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 |
二、 受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 |
第二节 玛莎·格雷姆的舞蹈思想 |
一、 舞蹈是一种表现个性的艺术 |
二、 舞蹈是一种反映社会的艺术 |
三、 舞蹈是一种表现生命的状态 |
第三节 玛莎·格雷姆的人体动作理论 |
一、 地面是舞蹈空间的组成部分 |
二、 重心移动是技巧的关键所在 |
第三章 玛莎·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的特征 |
第一节 以呼吸为原动力,着重脊椎的收缩与伸展 |
一、 以呼吸为原动力 |
二、 着重脊椎的收缩与伸展 |
第二节 以腹部为发力点,重视能量的集聚与爆发 |
一、 以腹部为发力点 |
二、 重视能量的集聚与爆发 |
第三节 以脊椎为中心,强调躯干的螺旋状旋拧 |
一、 以脊椎为中心 |
二、 强调躯干的螺旋状旋拧 |
第四节 顺应地心引力,关注地面动作的开发 |
一、 顺应地心引力 |
二、 关注地面动作的开发 |
第五节 移动身体重心,注重舞台空间的开发 |
一、 移动身体重心 |
二、 注重舞台空间的开发 |
第四章 玛莎·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的训练价值 |
第一节 提高对呼吸的有意识运用 |
一、 提升对呼吸的主动运用能力 |
二、 提升对深度呼吸的运用能力 |
第二节 增强身体的核心稳定和躯干的表现力 |
一、 强化腹部做为核心力量的作用 |
二、 强化脊椎用于表现的灵活能力 |
第三节 提升动作的空间感觉 |
一、 提升地面动作的能力 |
二、 提升动作的方向感觉 |
第四节 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
一、 增强舞蹈的感觉 |
二、 提高舞者表达内心深层情感的能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应力与铁皮石斛的生长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和克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铁皮石斛资源及其研究概况 |
1.2.1 铁皮石斛资源 |
1.2.2 铁皮石斛的研究概况 |
1.2.3 环境对铁皮石斛生长代谢的影响 |
1.3 应力对植物生长代谢的影响 |
1.3.1 应力与植物生长 |
1.3.2 应力与植物生理代谢 |
1.4 应力作用下植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
1.4.1 与物理刺激诱导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 |
1.4.2 TCH基因表达调控 |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5.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2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5.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构想 |
2 实验材料与应力对其组培苗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的培养 |
2.2.1 取材 |
2.2.2 培养基的配制 |
2.2.3 铁皮石斛原球茎的培养 |
2.2.4 铁皮石斛幼苗的培养 |
2.3 应力加载模型与材料的处理 |
2.3.1 实验加载装置 |
2.3.2 材料的处理 |
2.3.3 鲜重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一定强度下不同频率的声波对铁皮石斛组培苗鲜重的影响 |
2.4.2 一定频率下不同强度的声波对铁皮石斛组培苗鲜重的影响 |
2.5 讨论 |
3 应力对铁皮石斛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3.2.2 APX酶液的制备及活性测定 |
3.2.3 SOD酶液制备及活性测定 |
3.2.4 CAT酶液的制备及活性测定 |
3.2.5 POD酶液的制备及活性测定 |
3.2.6 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叶、茎、根APX活性的影响 |
3.3.2 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叶、茎、根SOD活性的影响 |
3.3.3 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叶、茎、根CAT活性的影响 |
3.3.4 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叶、茎、根POD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声波刺激对植物各器官酶活性的影响 |
3.4.2 声波应力诱导下植物细胞活性氧的产生 |
3.4.3 AOS是植物响应声波刺激的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 |
3.4.4 特定的声波刺激植物幼苗生长的可能机制 |
3.5 小结 |
4 应力对铁皮石斛代谢产物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4.2.2 仪器与试剂 |
4.2.3 石斛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4.2.4 总生物碱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4.2.5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4.2.6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4.2.7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多糖含量的影响 |
4.3.2 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4.3.3 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3.4 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3.5 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测定方法的考察 |
4.4.2 应力对铁皮石斛多糖和石斛碱代谢的影响 |
4.4.3 应力对铁皮石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4.4 应力对铁皮石斛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5 应力对铁皮石斛POD同工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5.2.2 仪器与试剂 |
5.2.3 POD同工酶的提取与PAGE电泳 |
5.2.4 RNA的提取 |
5.2.5 RT-PCR扩增与电泳 |
5.2.6 目的条带的回收纯化 |
5.2.7 Northern点杂交 |
5.3 实验结果 |
5.3.1 应力作用下铁皮石斛POD同工酶酶谱 |
5.3.2 RT-PCR扩增铁皮石斛POD基因片段 |
5.3.3 Northern点杂交研究该基因在应力作用下的表达 |
5.4 讨论 |
5.4.1 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POD同工酶的影响 |
5.4.2 声波应力对铁皮石斛POD同工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3 POD同工酶基因表达与环境应力的关系 |
5.5 小结 |
6 应力刺激下铁皮石斛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6.2.2 主要试剂与引物 |
6.2.3 RNA的提取与检测 |
6.2.4 DDRT-PCR扩增与电泳检测 |
6.2.5 差异条带的回收、重扩增及检测 |
6.2.6 差异条带的Reverse Northern Blot杂交鉴定 |
6.2.7 差异片段的回收、重组和克隆 |
6.2.8 差异片段的序列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刺激组和对照组总RNA的比较 |
6.3.2 差异片段的筛选 |
6.3.3 差异条带的回收、重扩增、电泳检测 |
6.3.4 Reverse Northern Blot杂交结果 |
6.3.5 差异片段的克隆及其鉴定 |
6.3.6 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
6.3.7 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 |
6.4 讨论 |
6.4.1 差异显示技术在植物对环境应力表达中的作用 |
6.4.2 应力对铁皮石斛特异表达基因的影响 |
6.4.3 环境应力与植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1.1 应力刺激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7.1.2 应力刺激对铁皮石斛代谢的影响 |
7.1.3 应力刺激下铁皮石斛基因表达、筛选与分析 |
7.2 应力与植物生长代谢和基因表达问题的探讨 |
7.2.1 植物感应环境应力刺激的生理阶段 |
7.2.2 应力对植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
7.2.3 应力作用植物细胞的信号传递和基因表达过程 |
7.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4 后续工作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A.主持或主研的科研课题 |
B. 所发表的与本课题相关论文 |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内外学术会议 |
四、根对地心引力如何感受和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谁”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J]. 何红英. 中学生物教学, 2007(11)
- [2]根对地心引力如何感受和反应[J]. 张利华. 生物学教学, 1988(01)
- [3]植物的向重力性反应及其机理概述[J]. 崔大勇,吴姝鸽,徐丽娜. 生物学教学, 2018(02)
- [4]植物向重力性机理及其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A]. 宋成标,杨文韬,杜道林,李迪. 海南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6
- [5]地被菊匍匐生长特性形成机理研究[D]. 张淑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6]植物响应重力刺激的机理研究[D]. 崔大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4(06)
- [7]建筑形体中的“势”及其在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 周逸然.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 [8]水稻向重力性突变基因精细定位及分子生态学研究[D]. 宋成标. 海南师范大学, 2007(04)
- [9]论玛莎·格雷姆“收缩—伸展”技术及其训练价值[D]. 丁强.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10]应力与铁皮石斛的生长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和克隆研究[D]. 李标. 重庆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