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量地高辛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洁[1](2014)在《不同甘草酸制剂引起低血钾的风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性医院甘草酸制剂的使用状况;对甘草酸制剂使用患者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患者使用甘草酸注射剂发生低血钾的风险因素;为临床医师对存在风险因素的患者加强监护和用药调整提供依据,降低低血钾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减少临床甘草酸注射剂的用药风险。研究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使用甘草酸制剂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9月-2013年5月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患者住院信息。调查工具主要是医药HIS系统,记录在自拟的甘草酸注射液使用情况调查表。甘草酸注射液使用情况调查表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为患者一般情况及应用甘草酸制剂的情况、应用药物后是否出现以下不良事件、合并用药、辅助检查结果等。对使用甘草酸制剂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后,将原始资料录入整理,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临床使用特点,为后续进一步分析做基础准备。统计分析方法主要采用了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首先对数据结构进行检验,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出影响变量;然后对初步筛选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改进变量间的共线性后,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进行筛选,建立并评价最优回归模型。统计分析过程应用统计软件Excel2007和SPSS20.0结合进行。研究结果(1)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使用的人口学特征本次统计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患者256例,使用科室主要集中在肝胆外科和血液科,男性患者居多,年龄集中分布在45-59,60-74岁。39.84%患者既往所患一种慢性疾病。无不良嗜好的患者占大多数,有吸烟或饮酒嗜好的多为男性。用于改善肝功能异常使用的患者占72.27%。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临床疗程为1-2周。经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使用的日剂量为每日20-40m1,即说明书推荐剂量。(2)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使用的人口学特征调研时间内,共获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65例患者信息。复方甘草酸苷的使用科室主要集中在肝胆外科、血液科和甲状腺乳腺外科,三者合计占44.94%。男女患者比例没有明显差异。患者年龄集中分布在19~44岁,45-59岁,二者合计占61.51%。新生儿及未满一周岁的婴幼儿患者11例。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临床主要用于预防、改善肝功能异常,占总数的90.11%。且1例整形外科的患者用于皮肤炎的治疗。患者兼有3种慢性疾病的居多,用药疗程为1-2周,日剂量60-80ml。(3)甘草酸制剂引起低血钾相关的影响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甘草酸制剂使用后发生低血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治疗疗程、用药前血钾情况、排钾利尿剂的使用。对性别和不良嗜好(饮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变量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在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1)大量科室倾向选择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少数科室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同一时间段内,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使用量远多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2)青少年及中年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比例高,而中、老年患者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使用比例高。临床治疗肝功能异常的婴幼儿时,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3)研究发现,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不仅用于改善肝功能异常,还用于预防肝功能异常。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主要用于改善肝功能异常。(4)直观日剂量,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比异甘草酸注射液使用量大,经计算,实际有效成分甘草酸的量反而少。(5)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使用后发生低血钾的主要风险因素可能是性别、连续使用天数、用药前血钾情况、排钾利尿剂的使用。(6)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使用后发生低血钾的主要风险因素可能是性别、连续使用支数、用药前是否低钾、补钾药是否使用、给药原因、排钾利尿剂是否使用。(7) logistic回归主要用于研究疾病的风险因素,筛选可疑风险因素。
毕水莲[2](2008)在《食源性变形杆菌属PCR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针对食源性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事件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建立新型快速灵敏的变形杆菌属检测鉴定方法。通过建立3种常规PCR方法和1种荧光PCR方法,对66株变形杆菌属鉴定,与传统分离培养法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下:根据1961-2007年发表的218篇关于264起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案例分析,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自二十世纪的80年代到90年代到目前的21世纪,呈现上升趋势,广东省和山东省为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多发省份,绝大多数中毒事件都发生在夏秋季节,以城市中的饮食服务单位居多,中毒食品多为动物性食品,尤其是熟食制品,中毒菌种主要是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在187起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检测方法中,94.65%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其余5.35%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法,没有任何采用PCR及其它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报道。传统分离培养法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法对66株样本分离菌株的鉴定结果全部为阳性,鉴定结果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菌种鉴定保存的结果一致,符合率100%,验证了变形杆菌属菌种的真实性。选取atpD基因和tuf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建立了3种相应的检测变形杆菌属的常规PCR法,对3株变形杆菌属标准菌株、66株样品分离株及13株非变形杆菌属菌株进行扩增实验,结果显示,3种常规PCR法对3株标准菌株和66株样品分离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3株非变形杆菌属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鉴定结果与传统分离培养法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法结果完全一致,但检测时间仅为6-8 h,其检测速度、灵敏度和特异性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基于atpD基因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1种SYBR GreenⅠ荧光PCR法,用于检测变形杆菌属,其鉴定结果与常规PCR方法完全一致,但本方法所耗时间仅为1-2 h,表现出更优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灵敏度,并且操作更为简便。对8条变形杆菌属菌株atpD基因测序,其结果与Genbank中变形杆菌属atpD基因序列不同,本文所测基因序列是截至目前为止尚未公开的新的变形杆菌属atpD基因序列。综上所述,本文所建立的3种常规PCR方法和1种荧光PCR方法都可作为快速检测鉴定变形杆菌属的可选方法。
徐国荣[3](2006)在《中药不合理应用与药害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沈会[4](2006)在《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心体受损、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所致的危重病证。心力衰竭是多种心系疾病或非心系疾病发展的结果,如心悸、胸痹心痛、咳嗽等。我国心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而一直受到普遍重视。本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先秦时期到现代,历经二千多年,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认识,逐渐完善了心力衰竭的发病规律和辨证要点,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记述了先秦时期到现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该病论述的发展及独到之处,回顾和研究不同阶段的特点,这对今后深入探讨心力衰竭辨证治疗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确定文中心力衰竭的定义与范围,对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进行探讨。按现代中医的标准对心力衰竭病名作出明确的定义,指出心力衰竭一病所包括的西医病名范围。由于古代中医文献中无心力衰竭这一病名,而该病的相关病名却有出现,并且在不同历史时代对其认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该部分对与本病相关的七个病名的内涵及沿革作了探讨。第二部分分为先秦、汉晋、隋唐、宋金元、明、清几个阶段,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分别对各期主要论着及医家的观点进行挖掘和剖析,总结其发展与独到之处。在每一阶段中介绍心力衰竭相关文献中所载内容的特点,包括继承、创新和发展;重点对有代表性的着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用药特点、调护等多个方面,并对心力衰竭论治有卓越贡献的医家进行了简单论述,以便于了解心力衰竭论治理论提出的背景。这些丰富的理论、经验、学术思想对今人的研究将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病证、治疗、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方面进行总结。建国以后,中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方法,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分型方面更加丰富。在治疗上,不光是传统的方药、针灸、气功的治疗,还有中药注射液、中药雾化剂、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并且,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也值得借鉴。
张娜[5](2006)在《关木通在龙胆泻肝汤中配伍的肾毒性研究》文中认为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诸药组成,汤剂和丸剂是其临床运用的主要形式,被广泛用于临床。然而近年国内出现多例因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的临床报道,这些报道在医务界乃至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因此,有关龙胆泻肝丸/汤肾毒性的研究就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龙胆泻肝丸/汤方中的木通可为关木通,由于关木通为马兜铃科中药,具有肾毒性,因此对于该方的肾毒性多责之为方中关木通使用。然而以中药中的单一成分,或以方中含有毒性成分的药味作为药物或复方毒性评价依据不仅不符合中医长期运用中药的经验实际,而且与目前有关中药毒理实验研究的结果不相吻合。本课题通过研究龙胆泻肝汤的毒性和研究方中关木通配伍与全方毒性的关系,阐明龙胆泻肝汤可能的肾毒性机制,为该方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安全性指导,以及为推进中药复方的毒副作用研究提供研究示范。论文分为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关木通的本草、临床和实验的肾毒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综述。实验研究部分主要从龙胆泻肝汤的剂量-时程-肾毒性关系、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的配伍-肾毒性关系、关木通及其龙胆泻肝汤肾毒性机制不同层面上进行了探讨。研究一.龙胆泻肝汤中配伍关木通的剂量、时程与肾毒性的关系实验1.常规剂量龙胆泻肝汤的肾毒性初步观察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龙胆泻肝汤组32只,正常对照组8只。按60 kg成人等效剂量计算,龙胆泻肝汤组大鼠以13 g·kg-1(处方参照《方剂学》五版教材所载,其中含关木通1.5 g·kg-1)的剂量予以龙胆泻肝汤水煎剂,正常对照组予以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8周。分别于给药第2、4、6、8周测定大鼠肾功能指标,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该剂量条件下的龙胆泻肝汤连续用药8周,未见肾功能明显损伤;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该剂量条件下的龙胆泻肝汤连续用药4周,大鼠肾脏无明显病变,连续用药6周后仅见大鼠肾小管上皮轻度水肿现象,连续用药8周后除大鼠肾脏的部分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界限不清,有空泡样变性现象以外,未观察到其他明显病变,结论:常规剂量的龙胆泻肝汤在短期内应用是相对安全的,但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仍提示有一定的肾毒性趋向,若延长用药时间或加大用药剂量可能会造成肾脏的毒性损伤。
常佩芬[6](2005)在《心衰康治疗冠心病心衰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综合征,属心脏疾病进展的严重阶段。近年,尽管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寿命的不断延长,心衰的发生率不仅没有下降,且有逐年增加趋势。仅美国,成人(大于 25 岁)心衰患病率可达 1.5%~2.0%,患者约 500 万,且每年新增 50~70 万人,每年死于心衰的人数超过 40 万,每年用于心衰防治的医疗费用高达 100 亿美元(国家心、肺、血液研究中心)。心衰的预后较差,Framingham 研究结果显示:心衰 5 年死亡率达 70%,严重心衰病人一般存活不到 1 年。我国 50 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 20%,但死亡率却占 40%。心衰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且医疗费用高,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医疗负担。 中医药防治心衰重视整体观念、辩证施治,防、治结合。近年,抗心衰中药新制剂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如何提高临床疗效仍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能够广泛适用临床的、疗效很好的却几乎是个空白。所以研究和开发专门治疗心衰的中药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对于现代医学防重于治的策略以及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的趋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中医认为心衰的病理机制为心阳气虚,以至心阳的温煦、鼓动作用减弱,血脉运行不畅,脏腑经脉失养,引发一系列功能失调。心衰康口服液由黄芪、附子、川芎、葶苈子和玄参组成,主要作用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切合心衰的病机。本课题按照药物临床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1993)》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衰的的临床指导原则为具体参照标准进行临床研究设计,结合临床实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的方法,以本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心宝丸作为对照药物,对心衰康口服液和心宝丸治疗冠心病心衰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评价。 本研究共纳入合格冠心病心衰阳虚血瘀证患者 72 例,随机分成实验组 48 例和对照组 24 例,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性资料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经过 4 周治疗,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NYHA 分级标准)、心衰疗效(Lee 评分)、中医证侯总疗效、地高辛停减率分别为 79.2%、72.9%、85.4%、77.8% ,均优于对照组的:75.0%、70.8%、79.2%、71.4%,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6 分钟步行试验实验组为 72.9%,对照组为 75.0%,亦无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积分的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单项中医症状疗效方面,两组治疗后在气短而喘和自汗方面相比 p〈0.05,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其余症状两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组地高辛停减率为 77.8%,高于对照组的 71.4%,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EF、E、A、E/A)比较治疗前后均无显着性差异;两组心率比较,实验组治疗
陈庆泉,朱少华,梁克山[7](1997)在《顿服超量地高辛抢救存活1例报告》文中提出顿服超量地高辛抢救存活1例报告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273300)陈庆泉朱少华梁克山1病例介绍患女,40岁。因心慌劳力性呼吸困难咯白色泡沫痰、不能忍受痛苦而引发自杀念头,于1994年11月19日10时空腹一次吞服地高辛60片(15毫克)。半小时后出现...
郝桂芳,张声俊[8](1993)在《超量地高辛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90的9月13日,我急救中心内科收治一名超剂量地高辛中毒的病人,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获得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2岁,因自服地高辛100片,48小时后急诊入院。患者于1990年2月因左耳听力差,北京某医院经核磁共振等检查诊断为脑血管畸形,遂因思想负担沉重而单身来新疆解闷旅游。9月10日晚9时顿服地高辛100片(总量25mg),服后半小时开始恶心、频繁呕吐,9月11日出现头晕、眼花、视物不清,乃去附近医院就诊,以"感冒"给静脉输液1500ml。未陈诉服药病史。入我院当日仍频繁呕吐、乏力、黄视、卧床不起,被旅行社服务人员发现,急送我急救中心内科求治。门诊 EKG 描记为Ⅲ·AVB,以
二、超量地高辛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量地高辛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甘草酸制剂引起低血钾的风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甘草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1 甘草酸的药动学 |
1.2 药理作用 |
1.3 其他药理作用 |
1.4 对血清离子元素含量影响 |
第二章 甘草酸、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的比较 |
2.1 内外含量比较 |
2.2 药物代谢 |
2.3 药理作用比较 |
2.4 同构型甘草酸与甘草次酸的比较 |
2.5 不同厂家制剂 |
第三章 甘草酸制剂不良反应 |
3.1 过敏反应 |
3.2 内分泌系统反应 |
3.3 发热反应 |
3.4 神经、精神系统反应 |
3.5 生殖系统反应 |
3.6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
3.7 升糖 |
3.8 总结 |
前言 |
第一部分 医院药学部实践总结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门诊中成药实践 |
第三章 住院中药房实践 |
第四章 药库实践 |
第五章 药检室实践 |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 |
第一章 使用两种甘草酸注射剂患者用药监测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地区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药品名称及规格 |
1.1.4 研究实施 |
1.1.5 预调查 |
1.1.6 样本量的估算 |
1.1.7 纳入标准 |
1.1.8 排除标准 |
1.1.9 病历筛选 |
1.1.10 数据记录和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使用基本情况 |
1.2.2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使用基本情况 |
1.3 讨论 |
1.3.1 科室分布比较 |
1.3.2 性别年龄比较 |
1.3.3 用药原因比较分析 |
1.3.4 既往所患慢性疾病种类比较 |
1.3.5 使用疗程与剂量比较 |
第二章 甘草酸注射液发生低血钾因素分析 |
2.1 概述 |
2.2 问题分析 |
2.3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患者发生低血钾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变量编码 |
2.3.2 变量的设置 |
2.3.3 单因素分析 |
2.3.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2.3.5 用变量筛选的方法克服多重共线性 |
2.3.6 建立模型 |
2.3.7 讨论 |
2.4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患者发生低血钾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变量编码 |
2.4.2 变量的设置 |
2.4.3 单因素分析 |
2.4.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2.4.5 用变量筛选的方法克服多重共线性 |
2.4.6 建立模型 |
2.4.7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发生低钾分析与比较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2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结果分析 |
3.2.1 样本量的估算 |
3.2.2 总技术路线 |
3.2.3 结果分析 |
3.3 复方甘草酸苷低血钾分析 |
3.3.1 样本量的估算 |
3.3.2 总技术路线 |
3.3.3 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3.4.1 性别 |
3.4.2 年龄 |
3.4.3 发生血钾降低与过敏史 |
总结与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食源性变形杆菌属PCR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绪论 |
1.1 变形杆菌属的特性与检测 |
1.2 PCR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
1.3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2 1961-2007年我国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
2.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 |
2.4 小结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2 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4 传统分离培养法检测变形杆菌属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小结 |
5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检测变形杆菌属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小结 |
6 常规PCR法检测变形杆菌属 |
6.1 atpD-SL/F2-SL/PR法 |
6.2 atpD-SL/F1-SL/R法 |
6.3 tuf-TFU/PF-TUF/PR法 |
7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变形杆菌属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3 小结 |
8 变形杆菌属atpD基因序列的测序 |
8.1 材料与方法 |
8.2 结果 |
8.3 小结 |
9 讨论 |
9.1 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关注 |
9.2 常规PCR法与目前常用的变形杆菌属检测法的比较 |
9.3 三种检测变形杆菌属常规PCR法的比较 |
9.4 SYBR Green Ⅰ荧光PCR法与常规PCR法检测变形杆菌属的比较 |
9.5 变形杆菌属atpD基因和tuf基因新序列的发现 |
9.6 atpD基因和tuf基因的选择和应用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作者及导师简介 |
致谢 |
(4)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中医心力衰竭病名探讨 |
1.1 心力衰竭中医病名探讨 |
1.2 历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同类病名的记载 |
1.2.1 心痹 |
1.2.2 心咳 |
1.2.3 心水 |
1.2.4 心胀 |
1.2.5 心脏衰弱 |
1.2.6 心衰 |
1.2.7 心脏麻痹 |
2 心力衰竭的古代文献研究 |
2.1 先秦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1.1 早期文献中心力衰竭的相关记载 |
2.1.2 《黄帝内经》对于心力衰竭的论述 |
2.1.2.1 心力衰竭的症状 |
2.1.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2.1.2.2.1 外感六淫 |
2.1.2.2.2 七情内伤 |
2.1.2.2.3 饮食不节 |
2.1.2.2.4 脏腑经脉传变 |
2.1.2.2.5 气血失常 |
2.1.2.3 心力衰竭的脉象描述 |
2.1.2.3.1 心动过缓之脉 |
2.1.2.3.2 心动过速之脉 |
2.1.2.3.3 心律不齐之脉 |
2.1.2.4 心力衰竭的诊断 |
2.1.2.5 治则治法 |
2.1.2.5.1 辛温散寒法 |
2.1.2.5.2 活血化瘀法 |
2.1.2.5.3 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 |
2.1.2.6 预后调理 |
2.2 汉晋南北朝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2.1 《难经》 |
2.2.2 《神农本草经》 |
2.2.3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2.2.3.1 心水病名的提出 |
2.2.3.2 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脉象 |
2.2.3.3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2.2.3.3.1 心衰关乎少阴 |
2.2.3.3.2 气虚血瘀、血不利则为水 |
2.2.3.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心力衰竭的治法方剂总结 |
2.2.3.4.1 补益心阳 |
2.2.3.4.2 温阳利水 |
2.2.3.4.3 活血利水 |
2.2.3.4.4 强心复脉 |
2.2.4 《华氏中藏经》 |
2.2.5 《脉经》 |
2.2.6 《小品方》 |
2.3 隋唐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3.1 《诸病源候论》 |
2.3.2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2.3.2.1 对心力衰竭传变的认识 |
2.3.2.2 心力衰竭新的治疗方药的提出及饮食禁忌 |
2.3.2.2.1 十水散(丸) |
2.3.2.2.2 补心汤 |
2.3.2.2.3 水肿禁盐 |
2.3.3 《外台秘要》 |
2.4 宋金元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4.1 《圣济总录》 |
2.4.1.1 《圣济总录》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2.4.1.1.1 明确心气不足、水停心下为心力衰竭之因 |
2.1.1.1.2 心病及脾 |
2.4.1.1.3 心衰病根于心 |
2.4.1.2 心力衰竭治方的丰富 |
2.4.2 《鸡峰普济方》 |
2.4.3 《济生方》 |
2.4.4 《世医得效方》 |
2.4.5 朱丹溪及其着作 |
2.4.5.1 逐水消饮合调养心血并用治心衰 |
2.4.5.2 心力衰竭之喘 |
2.4.5.3 心衰水肿 |
2.5 明代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5.1 《普济方》 |
2.5.2 《杂病证治准绳》 |
2.5.2.1 心力衰竭心肾肺相关病机、治法的深化 |
2.5.2.2 对于五皮散主治病证的新认识 |
2.5.3 《景岳全书》 |
2.5.3.1 对心力衰竭怔忡的认识 |
2.5.3.2 对心力衰竭咳喘的认识 |
2.5.3.2.1 虚喘 |
2.5.3.2.2 水病之喘 |
2.5.3.3 对心力衰竭水肿的认识 |
2.6 清代和民国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6.1 温病心痹 |
2.6.2 张锡纯对心衰的论述 |
2.6.2.1 心脏麻痹 |
2.6.2.1.1 心脏麻痹概念的提出 |
2.6.2.1.2 心脏麻痹之因机证治 |
2.6.2.2 大气下陷致心力衰竭怔忡 |
2.6.2.2.1 大气的形成和作用 |
2.6.2.2.2 大气下陷至心衰的因机证治 |
2.6.2.3 心力衰竭的其它用方 |
2.6.2.3.1 来复汤 |
2.6.2.3.2 既济汤 |
2.6.2.3.3 参赭镇气汤 |
2.6.3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因机证治的完善 |
2.6.3.1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病因病机 |
2.6.3.2 心力衰竭治方 |
2.6.4 心力衰竭血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2.6.4.1 血瘀的形成 |
2.6.4.2 血瘀的外在表现 |
2.6.4.3 血瘀心衰怔忡病机及治法 |
2.6.4.4 血瘀心衰水肿病机及治法 |
3 现代对心力衰竭的研究 |
3.1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3.1.1 急性心力衰竭 |
3.1.1.1 病因 |
3.1.1.2 临床表现 |
3.1.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1.1.4 治疗 |
3.1.2 慢性心力衰竭 |
3.1.2.1 病因 |
3.1.2.2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
3.1.2.2.1 左侧心力衰竭 |
3.1.2.2.2 右侧心力衰竭 |
3.1.2.2.2 舒张性心力衰竭 |
3.1.2.2.3 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
3.1.2.3 诊断 |
3.1.2.4 并发症 |
3.1.2.5 防治 |
3.2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3.2.1 与心力衰竭相关的人体生理 |
3.2.1.1 心脏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
3.2.1.2 津液代谢的生理 |
3.2.1.3 血和津液的关系 |
3.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3.2.2.1 感受外邪 |
3.2.2.2 心病久延、气血阴阳不足 |
3.2.2.3 脏腑功能失调 |
3.2.2.4 药物误用、滥用 |
3.2.2.5 其它 |
3.2.3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认识举例 |
3.2.3.1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血不足相关 |
3.2.3.2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肾相关 |
3.2.3.3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脾相关 |
3.2.3.4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肺相关 |
3.2.3.5 强调心力衰竭五脏相关 |
3.3 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
3.3.1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
3.3.2 心力衰竭的辨证治疗 |
3.3.2.1 以本虚为主的证型 |
3.3.2.1.1 气阴两虚 |
3.3.2.1.2 阴虚火旺、营阴枯竭 |
3.3.2.1.3 心肺气虚 |
3.3.2.1.4 心肾阳虚 |
3.3.2.2 本虚标实并见的证型 |
3.3.2.2.1 气虚血瘀 |
3.3.2.2.2 热痰壅肺 |
3.3.2.2.3 寒痰阻肺 |
3.3.2.2.4 肝脾不和 |
3.3.2.2.5 气滞血瘀、肝脾肿大 |
3.3.2.2.6 胸阳不振、心血瘀阻 |
3.3.2.2.7 胸阳不振、肝血瘀滞 |
3.3.2.2.8 肺肾气虚、痰浊壅盛 |
3.3.2.2.9 阳气衰微、水湿泛滥 |
3.3.2.2.10 热瘀水结 |
3.3.2.3 心力衰竭急病 |
3.3.2.3.1 阴竭阳脱 |
3.3.2.3.2 热邪内陷心包、痰蒙清窍 |
3.3.2.4 瘿瘤合并心衰(甲亢合并心衰) |
3.3.3 现代中医治疗心力衰竭举例 |
3.3.3.1 中医辨证分型 |
3.3.3.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
3.3.4 有关辨证论治的几个问题 |
3.3.4.1 关于心衰原发病治疗及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
3.3.4.1.1 心衰原发病治疗 |
3.3.4.1.2 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
3.3.4.2 心力衰竭调理脾胃 |
3.3.4.3 心衰咯血 |
3.3.4.4 关于心力衰竭标本缓急治法 |
3.3.4.5 关于西医左右心衰与中医心衰辨证分型的关系 |
3.3.4.6 应用西药后的辨证 |
3.3.5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
3.3.5.1 张晓星 |
3.3.5.2 陈慈煦 |
3.3.5.3 邓铁涛 |
3.3.5.4 董燕平 |
3.3.5.5 郭维琴 |
3.3.5.6 李介鸣 |
3.3.5.7 林慧娟 |
3.3.5.8 刘延忠 |
3.3.5.9 柯雪帆 |
3.3.5.10 邢月朋 |
3.3.5.11 颜德馨 |
3.3.5.12 詹文涛 |
3.3.5.13 张侃如 |
3.3.5.14 赵淳 |
3.3.5.15 周次清 |
3.3.5.16 罗克聪 |
3.3.5.17 李可 |
3.4 心力衰竭的单味药用药经验 |
3.4.1 黄芪 |
3.4.1.1 重用 |
3.4.1.2 后下 |
3.4.2 威灵仙 |
3.4.3 五味子 |
3.4.4 茯苓 |
3.4.5 熟地黄 |
3.5 心力衰竭的古方及中西药混合剂治疗 |
3.5.1 心衰的古方治疗 |
3.5.1.1 葶苈大枣泻肺汤 |
3.5.1.2 苓桂术甘汤 |
3.5.1.3 大承气汤 |
3.5.1.4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
3.5.1.5 大青龙汤 |
3.5.1.6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
3.5.1.7 五苓散 |
3.5.1.8 桂枝茯苓丸 |
3.5.1.9 大黄虫丸 |
3.5.1.10 白通加猪胆汁汤 |
3.5.1.11 木防己汤 |
3.5.1.12 防己茯苓汤 |
3.5.1.13 薯蓣丸 |
3.5.1.14 己椒苈黄汤 |
3.5.1.15 桂枝加桂汤 |
3.5.1.16 金匮肾气丸 |
3.5.1.17 真武汤 |
3.5.1.18 小青龙汤 |
3.5.1.19 黄连阿胶汤 |
3.5.1.20 小陷胸汤 |
3.5.1.21 苓桂味甘汤 |
3.5.1.22 生脉散 |
3.5.1.23 逍遥散 |
3.5.1.24 鲤鱼汤 |
3.5.1.25 升陷汤 |
3.5.1.26 补阳还五汤 |
3.5.1.27 参附汤 |
3.5.1.28 血府逐瘀汤 |
3.5.1.29 甘露消毒丹 |
3.5.1.30 温胆汤 |
3.5.1.31 归脾汤 |
3.5.1.32 八珍汤 |
3.5.1.33 桃红四物汤 |
3.5.1.34 鸡鸣散 |
3.5.1.35 独参汤 |
3.5.1.36 苏子降气汤 |
3.5.1.37 实脾饮 |
3.5.1.38 茯苓导水汤 |
3.5.1.39 当归补血汤 |
3.5.1.40 回阳救急汤 |
3.5.2 中西医混合剂治疗 |
3.5.2.1 运用中药治疗心衰的同时,适当配以西药,常能取得更佳疗效 |
3.5.2.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晚期病情危急者有其优势 |
3.6 心力衰竭的中医其它疗法 |
3.6.1 中药注射液的应用 |
3.6.1.1 参附注射液 |
3.6.1.2 生脉注射液 |
3.6.1.3 川芎嗪注射液 |
3.6.1.4 刺五加注射液 |
3.6.1.5 独参汤注射液 |
3.6.1.6 丹参注射液 |
3.6.1.7 葛根素注射液 |
3.6.1.8 黄芪注射液 |
3.6.2 中药雾化剂的应用 |
3.6.2.1 复方丹参气雾剂并肝素雾化 |
3.6.2.2 宣肺化痰、活血化瘀剂雾化 |
3.6.3 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 |
3.6.3.1 丹苓液保留灌肠 |
3.6.3.2 中药复方强心栓剂的应用 |
3.6.4 心力衰竭的针灸与气功治疗 |
3.6.4.1 毫针治疗 |
3.6.4.1.1 慢性心衰的毫针治疗 |
3.6.4.1.2 急性心衰的毫针抢救 |
3.6.4.1.3 心力衰竭并发脚趾痉挛痛的的毫针治疗 |
3.6.4.2 火针治疗 |
3.6.4.3 水针治疗 |
3.6.4.4 针刺治疗心衰的机理研究 |
3.6.4.5 心衰的气功治疗 |
3.6.4.5.1 指玄功治疗心力衰竭 |
3.6.4.5.2 内气吐纳法治疗心力衰竭 |
3.6.4.5.3 坐卧站功治疗心力衰竭 |
3.7 心力衰竭的护理与食疗 |
3.7.1 护理 |
3.7.1.1 一般护理 |
3.7.1.2 心理护理 |
3.7.1.3 医疗体育 |
3.7.2 心力衰竭的食疗 |
3.7.2.1 辨证施食 |
3.7.2.1.1 气血不足 |
3.7.2.1.2 气阴两虚 |
3.7.2.1.3 肾阳虚衰 |
3.7.2.1.4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
3.7.2.1.5 心肾阳虚 |
3.7.2.2 饮食禁忌 |
3.8 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
3.8.1 心力衰竭舌象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
3.8.2 心力衰竭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
3.8.2.1 理学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1.1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相对淋巴细胞水平相关性 |
3.8.2.1.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关系 |
3.8.2.2 生化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1 体内激素水平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2.2 红细胞内 ATP 酶、SOD,钠钾钙镁及血清LPO 的变化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2.3 血管活性肽水平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4 血浆 NO 及 TNF-a 含量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5 免疫功能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3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功能关系探讨 |
3.8.3 方药治疗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
3.8.3.1 强心作用 |
3.8.3.2 减轻容量负荷 |
3.8.3.3 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冠脉流量 |
3.8.3.4 延缓心肌细胞调亡及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与再生 |
3.8.3.5 对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 |
3.8.3.6 对血流动力学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
3.8.3.7 抗氧自由基作用 |
3.8.3.8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
心力衰竭防治方剂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关木通在龙胆泻肝汤中配伍的肾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上篇 综述:中药关木通及其复方肾毒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下篇 关木通在龙胆泻肝汤中配伍的肾毒性研究 |
一、前言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 |
(一) 配伍关木通的剂量、用药时程与龙胆泻肝汤肾毒关系的研究 |
实验1 常规剂量龙胆泻肝汤的肾毒性初步观察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2 配伍不同剂量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肾毒性观察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二) 不同配伍的龙胆泻肝汤的肾毒性研究 |
实验1 龙胆泻肝汤肾毒性与所配伍关木通关系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2 龙胆泻肝汤的肾毒性与所配伍当归、生地和甘草关系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三) 不同配伍的龙胆泻肝汤肾毒性机制的研究 |
实验1 不同配伍的龙胆泻肝汤导致肾间质炎症机制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2 不同配伍的龙胆泻肝汤导致肾间质纤维化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四、综合讨论 |
附中药材鉴定报告 |
图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心衰康治疗冠心病心衰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中医论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概况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实验研究 |
4 临床研究 |
5 治疗 |
6 述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心力衰竭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
2 诊断 |
3 分期及各期处理 |
4 治疗 |
5 未来的治疗发展方向 |
6 舒张性心力衰竭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2 诊疗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临床资料分析 |
5 治疗结果 |
6 疗效分析 |
讨论 |
1 病名研究 |
2 病机认识 |
3 证候分析 |
4 现代中医的辨证分析 |
5 导师观点 |
6 心衰康药物的基本组方及方解 |
7 本方组成的现代药理研究 |
8 对照药物的选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超量地高辛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甘草酸制剂引起低血钾的风险因素分析[D]. 李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2]食源性变形杆菌属PCR检测方法的研究[D]. 毕水莲. 暨南大学, 2008(03)
- [3]中药不合理应用与药害反应[J]. 徐国荣.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6(10)
- [4]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沈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5]关木通在龙胆泻肝汤中配伍的肾毒性研究[D]. 张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6]心衰康治疗冠心病心衰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常佩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7]顿服超量地高辛抢救存活1例报告[J]. 陈庆泉,朱少华,梁克山.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1997(05)
- [8]超量地高辛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告[J]. 郝桂芳,张声俊. 急诊医学, 1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