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战二年 提前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容怀钰[1](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指出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万心[2](2017)在《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余江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血防之前的余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疫区社会,社会各阶层关系基本处于不良互动状态。这种对瘟疫“不设防”社会生态,为瘟疫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江人民用“开新填旧”等办法,经过消灭血吸虫病和巩固血防成果等几个阶段的努力,不仅在全国率先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胜利,而且很好的巩固了血防成果。作为地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地域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当代余江地域社会带有深刻的“血防”烙印。从政治上看,余江地域政治出现了明显的血防化趋势。表现为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保血防“第一面红旗”成为党和地方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领导人对余江血防的高度关注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使余江政治声誉远播国内外。同时,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从经济上看,血防对余江地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血防为生产提供了健康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疫区人民的生活。如:诸多血防工程的建设,直接推动了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送瘟神纪念馆的建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血防引发了余江地域文化急剧变化。随着血防的胜利,原来余江那种病态的地方文化,逐渐向健康文化演变。围绕血防,大量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余江地域文化被打上了浓厚的“血防”色彩。在血防胜利的鼓舞下,余江血防精神得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争创一流、充满自信的余江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血防也给余江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血防运动中,党和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血防第一线“救死扶伤”;人民群众则积极参与血防,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血防运动。通过血防余江形成了社会各阶层良性互动、密切配合的良好社会关系。而且,血防使余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血防彻底改造了余江钉螺的滋生环境,消除了传染源,优化了余江水环境,使余江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但从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推广的情况看,它只适应山丘型疫区,在湖沼型疫区效果有限,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湖区血防不能照搬余江模式,必须另辟溪径。总之,血防成为建国以来国家治理余江地域社会的手段,通过血防国家成功地介入余江地域社会,并成功地塑造了余江地域社会的“血防”色彩。
张步升[3](2015)在《山东省费县“大跃进”运动研究》文中提出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前后,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有所发展,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的、带有全局性的错误。同全国一样,费县县委领导全县人民以大规模农业生产为主线,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开展了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使国民经济的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本文以以山东省费县“大跃进”为例,运用大量的原始卷宗资料,着力全景展现费县“大跃进”运动的兴起、展开、高潮、纠错、再跃进以及结果启示。论文第一部分首先阐述研究费县“大跃进”运动的课题意义,以及当前学术界对“大跃进”运动的研究动态,通过缜密的资料鉴阅和学术研究比对,笔者发现当下对县域“大跃进”运动研究的资料较少,且没有专门阐述费县“大跃进”的文章和书籍。笔者身为费县人,抱着想深刻了解家乡历史的愿景,鉴于此,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开展对费县“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深刻探索。论文第二、三、四、五、六部分,详细描述了费县“大跃进”运动的兴起、全面展开、高潮、初步纠“左”、反“右倾”及再跃进的全景。费县县委根据中共中央的会议精神,提出了掀起农业和工业生产高潮,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主要形式的群众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标志着全县农业“大跃进”的局面初步形成;农业、工交、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方面的全方位跃进,表明“大跃进”运动在费县全面展开;随着“左”的思想的深入骨髓,费县干部群众受到莫大的“鼓舞”,将“大跃进”运动逐步推向高潮。1958年9月,费县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实现钢铁大跃进,掀起全民大办钢铁的热潮,与此同时,从8月开始,费县县委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迅速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起大办人民公社的全民运动;北戴河会议后不久,毛泽东和党中央逐渐察觉到“大跃进”运动中的一些错误,费县县委按照地委部署,在初步纠正“左”的错误的同时,对前段工作中的主要错误进行了初步检查,开始对“平调”、“五风”纠正和工商企业进行整顿,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国民经济的恶化和工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混乱局面;1959年7月在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进而动员全党完成1959年“大跃进”任务,9月18日费县县委召开常委会议,作出在全县开展反右倾运动的决定,号召全县鼓足干劲,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要求在经济各条战线上继续“大跃进”。论文最后部分论述鉴于农村粮荒、草荒愈加严重,群众生活无着落、国民经济愈加困难,水肿病、干瘦病大肆蔓延的越来越严重的灾情,县委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随着全县生产救灾运动的深入开展,1960年冬,“大跃进”运动在高潮中结束。历史证明,“大跃进”运动是我们党在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也是一场全局性的战略失误。三年“大跃进”给我们的国家和广大人民带来了切肤之痛。“大跃进”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总结。本文力求展现费县“大跃进”运动的区域性、独特性、特色性,领悟其特点和经验教训,告诫我们要科学地分析国情,认清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陈冬梅[4](2014)在《封丘应举合作社的历史考察(1955-195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封丘应举合作社的成立是在建国以后国家面临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严重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与当时应举村面临严重的灾荒和困难的社会背景下,在国家积极号召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应举人民奋力拼搏的精神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955年12月份成立的应举合作社,通过应举人民在当地领导的正确引领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全国各地的合作社起了模范带头作用。1958年6月,毛泽东在《红旗》杂志创刊号上专门发表一篇文章——《介绍一个合作社》,向全国70多万个合作社推荐封丘县应举农业生产合作社“很有些发人深省的东西”。封丘应举合作社具有严密的组织机构,开展了比较广泛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同时也呈现出了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组织制度的严密性、社员活动的丰富性等特点。在考察社员活动时既有宏观的系统描述,又有具体事件的细节描述。比如社会活动又细分为兴办公共福利事业、组织劳动竞赛、组织社员到外地参观并相互交流经验等方面。封丘应举合作社的历史考察,可以让人们对应举合作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认识,进而能够对应举合作社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与此同时,对应举合作社的历史考察也可以从中挖掘出其有益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以便更好地促进当今兴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良性基础上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王大丽[5](2014)在《毛泽东宣传谋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中国新闻史而言,毛泽东是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发展出了一套完善的宣传思想体系,不仅对他的时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这一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本文一改以往从一般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毛泽东新闻、宣传思想的传统,还原了毛泽东的政治家身份,从谋略的视角入手,就不同时期毛泽东运用诸多宣传符号和宣传技巧对特定的政治、军事环境进行“趋利避害”,最终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等问题对毛泽东的宣传谋略进行了历史梳理,并对其精要内容及来源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结合毛泽东的从政历程分期,对其宣传谋略萌芽、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呈现了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1927年8月以前,为毛泽东宣传谋略的萌芽期,主要是一些谋略“意识”的凸显,主要表现在:首先,他意识到宣传的主要功能是“改造”人的思想,并就此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为以后的诸多实践赢得了自信;其次,他意识到宣传是“制造舆论”的重要工具,而有效的“制造舆论”的前提是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这一意识的萌发为下一阶段他对外制造舆论以引起民众同情,对内掌握话语权以确立领袖地位奠定了基础;第三,他意识到当一种宣传方式受到限制时,应考虑其他方式加以补充,从而提高宣传效率,尽管他所开发的其他宣传方式有限,然而为以后依据特定情况,生发出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奠定了基础;第四,他意识到宣传工作应为特定的政党提供服务,且应接受政党的统一管理,尽管这一意识并不清晰,但却为下一阶段的“宣传应坚持党性原则”奠定了基础;第五,他意识到宣传工作应根据不同对象“有的放矢”,为下一阶段灵活处理各种“宣传对象”与“宣传方式”的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萌发了的宣传谋略对毛泽东获得政治知名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27年8月到1949年9月,为毛泽东宣传谋略的形成期,此时他的宣传谋略已发展成了完善的有机体,主要表现在:首先,他的宣传谋略是为实现特定政治、军事目标,对特定政治、军事环境进行“趋利避害”的结果;第二,他能够根据政治、军事局势及主要宣传对象的变化,从“宣传内容”、“宣传方法”、“宣传载体”及“宣传者”等诸多方面入手及时调整宣传谋略,从而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第三,他借鉴政治谋略和军事谋略,发展和创造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宣传技巧,成为宣传谋略的重要组成,并成为其宣传谋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这一成熟了的宣传谋略对其党内军内领袖地位的确立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49年10月到1976年9月,是毛泽东宣传谋略的发展期,其宣传谋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他的宣传谋略是出于对潜在政治危机的疑虑而采取的“防御性”行动,除了需要随时把握变动的局势以便“趋利避害”之外,还需利用宣传工作“‘创’利避害”,也即宣传应在解决危机和挖掘潜在危机两个方面,时刻发挥积极作用;其次,他对“宣传者”进行了进一步“管理”,不但要求他们站在政治家的高度,总揽全局,随时“变”,且“变得快”,而且还通过首肯并鼓励对宣传机构的夺权,替换了专业宣传者,直接掌握了宣传机构;第三,维护和巩固他个人在军内、党内、国内的最高领袖及绝对权威成为其制定并实施宣传谋略的核心动机;最后,宣传谋略变得更加隐蔽和神秘,甚至走向极端。这种极端化了的宣传谋略对当时和当下的中国社会、新闻界乃至中国大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着,文章在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对毛泽东宣传谋略的精要和来源进行了横向剖析。认为,毛泽东宣传谋略的精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以随势而变为根本原则,以解决和制造冲突为基本任务,以争权立威为终极目标,以处理好“说与做”、“实与虚”、“快与慢”三组关系为核心技巧。还认为,毛泽东宣传谋略的来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虎气”、“猴气”与“蛇气”并存的独特性格,青年时代的专业新闻教育经历,政治谋略与军事计谋,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理论及列宁的宣传策略。最后,对毛泽东宣传谋略进行了评价。认为,毛泽东宣传谋略一方面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不乏出于个人政治目的而生成的消极要素,这是当下的我们应该努力摒弃的。
祝伟坡[6](2014)在《一个大学生的1958年》文中指出老年人爱忆旧,大都在回首往事中安度晚年。我早已年过古稀,也常常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特别是1958年的"大跃进"。我当年是河北天津师院中文系的学生,主要任务本应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是,我正在读大学二三年级的
任玲玲[7](2013)在《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思想界、文艺界展开了连续不断的批判、改造运动。文艺方针背离文学的功能,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日益扭曲,直至“文革”期间出现“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局面。浩然是建国以来,“左”的文学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所谓“政治化写作”,是指作家迎合或者根据当局的政治需要,为直接配合政治宣传,而以图解政策、图解社会、图解生活为创作手法的应景式的文艺写作。它是中国革命过程中,为适应革命的政治需要而被不断提倡起来的“左”倾文艺传统的产物,也是作家缺乏起码的文艺价值和文艺个性,而自觉不自觉地阿谀政治的结果。以浩然为典型的政治化写作,是建国以来极“左”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文艺标签。“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在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浩然的政治化写作进了剖析:首先,结合浩然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分析其如何通过故事结构表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等意识形态化的主题。本文通过分析浩然不同时期的作品内容及创作经过、浩然创作活动与社会政治形势的对应关系,剖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发展过程。浩然早期的短篇小说可以解读为宣传性型文艺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几乎都是歌颂新中国农村移风易俗、公而忘私、爱社如家、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人好事,是配合国家大事所做的政策宣传。《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是浩然以图解“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主题的政治图解型长篇小说。浩然“文革”期间创作的《西沙儿女》和《三把火》是僵硬的“文革”式写作,是“文革文学”的典型代表。“文革”后,浩然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勉强写了一些反映改革开放的作品,但由于已形成了固定的政治化写作模式,难以有所突破。其次,通过浩然的成长经历,分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思想基因。浩然是一个孤儿,在解放区政府的帮助之下有了家、有了工作。从一个只受过三年多小学教育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党报记者和走进文学殿堂的知名作家,一路革命走来,他有着有表现自己、向上爬的强大动力。对党的感恩戴德和多年从事党报记者的经历,使得浩然在当“文革”假“革命”之名要求文学为其服务时,浩然不但不会觉得别扭,反而会觉得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从而顺理成章地沿着这个思路去营构他的作品,去迎合“文革”政治的需要。正是由于这些社会的、政治的客观的条件以及作家自身主观意愿,促成了浩然在“文革”文坛上的特殊地位。最后,通过分析极“左”的时代氛围清理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浩然作品的走红有他的社会氛围。读者、编辑、出版社、评论界,甚至各种各样的座谈会,都有“左”的要求,都在推动浩然去写“左”。浩然的问题,既是他个人问题,又是时代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文革”结束,中国社会整体是一个极“左”时代。浩然要歌颂这个时代,必然要跟着这时代的要求走。建国后对胡风、丁玲、萧也牧、甚至后来对周扬等人文艺思想的批判,导致中国的文艺政策越来越“左”。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合作化、集体化、地主富农的反革命阴谋、批斗党内走资派等这些政治运动,自然成为浩然的作品主题。紧跟政治指挥棒的浩然,至死都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时代歌者”的“真诚”性,对于自己所受到的质疑感到委屈、苦闷。将浩然放在当代思想史的大背景下,运用文学史、社会史、思想史、心态史等跨学科的方法,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进行深层次的清理,使文学能够重回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对当下社会文化、文艺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万心[8](2013)在《建国以来余江县防治血吸虫病的历史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5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的号召,余江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同过去没有办法对付的血吸虫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场防治血吸虫病的战争中,余江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血防”奇迹,也形成了很有价值的“血防”经验。余江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血防工作的巨大成就,经验就在于:书记挂帅、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综合防治、生态血防。其中,党的领导起了关键作用:从省委书记到县委书记,公社委书记、大队书记,各级领导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直接负责完成这个伟大光荣任务的尖兵,全都深入一线,坐镇疫区亲自抓血防,把握问题全都解决在基层。这种强大的领导力量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为余江县根除血吸虫病和巩固血防成果,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和有力的组织保障。余江血防模式是以党和政府为主导,以群众为基础,以艰苦奋斗为动力,综合血防、生态血防为支撑,上下联动、群防群治的血防模式,它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传染病防控网络,是一个符合传染病防治原理,对传染病具有巨大防御力量、见效快的血防模式。历史经验证明,余江血防模式是适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有效的、值得借鉴的血防模式。如果条件改善,有充足的经费和先进的医疗技术作支撑,余江血防模式将如虎添翼,具有很大的普适性。
张桂远[9](2011)在《1958年商城县大炼钢铁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初期,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指导下,我国钢铁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是健康和理性的。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在“跃进”与“赶超”的双重思维下,钢铁工业开始跃进”,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是工业“大跃进”的主要内容。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商城县的钢铁工业在土法炼铁的基础上由“跃进”迈向“大办”,并逐渐成为全国“小、土、群”的一个典型。从8月份开始,商城县不同行业的人被动员起来参与大炼钢铁,并形成规模化的群众运动。而且土法技术与群众运动形成合力,并产生“威力”,为9月和10月大放“卫星”奠定基础。从媒体所关注的内容看,9月和10月商城县共放10次钢铁“卫星”,引起全区、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促成信阳专区、河南省和冶金工业部三级现场会议的召开。而作为事件的亲历者,他们在很多方面有着与媒体不同的认识。9月和10月,三级现场会议的召开,商城“经验”得到全区、全省和全国的认可,典型被树立起来,推动土法炼钢在全国“遍地开花”,商城县大炼钢铁运动达到高潮。但是,大炼钢铁运动也给商城县带来重大危害。
程萌萌[10](2011)在《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与“大跃进”的发动》文中认为发动“大跃进”运动,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了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力图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赶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任何决策都是建立在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基础之上的。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做出发动“大跃进”的决策,同样是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研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过程,对于深化“大跃进”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对国内政治形势的分析判断主要包括对国内主要矛盾与党的工作重心的分析判断和对1957年整风反右形势的分析判断两个方面。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判断经历了反复。八大一次会议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八大二次会议推翻了八大一次会议的决议,重新认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必然导致经济建设始终处于阶级斗争的支配和影响之下。1957年中共中央进行开门整风,中途突然转向反右并出现严重扩大化,造成严重后果,但中共中央当时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次重大胜利,必将大大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迎来经济建设的空前高潮。这是发动“大跃进”的重要原因。中共中央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主要包括对经济发展速度的争论和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反思两个方面。反“反冒进”思路在和“反冒进”思路的碰撞中逐渐占据上风,急于求成的思想压倒一切;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分析和反思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急切希望找到一条不同于苏联的发展道路并通过高速的经济发展以证明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这是发动“大跃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中共中央对当时国内舆情的分析判断有正确的一面,如看到了人民群众空前的建设热情。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对舆情信息的认识不够冷静客观、夸大拔高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这也是发动“大跃进”的重要诱因。中共中央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判断主要包括对世界战争与和平局势的分析判断、对科技革命浪潮的认识和对苏共二十大与波匈事件的分析判断。中共中央正确地做出了世界大战不会在短时期内爆发和应当积极响应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判断,同时又认为应迅速壮大我国国家实力以制约战争因素,否则世界大战将不可避免。苏共二十大与波匈事件还使中央认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严重的修正主义。为了避免修正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改变原来的思路,重新采借革命战争年代的经验,强调政治挂帅。这些因素成为发动“大跃进”的又一重要原因。回顾与总结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形势分析判断的过程,不难发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夸大拔高的,有些是完全错误的。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经验教训:(1)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要冷静客观,不能为一时的情绪所左右,更不能先入为主;(2)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次,要抓住事物发展的主导趋势;(3)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要集思广益,避免凭领导人一己的好恶下结论。
二、苦战二年 提前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战二年 提前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
2.7 本章小结 |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
3.7 本章小结 |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
4.1.1 水土保持林 |
4.1.2 水岸防护林 |
4.1.3 农田防护林 |
4.1.4 护村林 |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
4.2.1 用材林 |
4.2.2 特用经济林 |
4.2.3 苗圃 |
4.2.4 果园 |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
4.3.1 铁路 |
4.3.2 公路 |
4.3.3 交叉口 |
4.3.4 道路绿化 |
4.4 本章小结 |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
5.1.1 公园园林化 |
5.1.2 车站园林化 |
5.1.3 纪念地园林化 |
5.1.4 广场绿化 |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
5.2.1 居住区园林化 |
5.2.2 学校园林化 |
5.2.3 工厂园林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和本文创新之处 |
三、研究视角:血吸虫病防治与社会变迁 |
四、研究内容和本文框架 |
五、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血吸虫病与余江疫区社会 |
第一节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史 |
一、余江县的地理环境 |
二、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 |
三、血吸虫病流行社会因素 |
四、流行史 |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
一、危害生命,毁灭村庄 |
二、影响生育,破坏经济生产 |
三、使生活贫困,造成社区恐慌 |
第三节 余江疫区的社会状况 |
一、政府“缺位” |
二、医疗界无奈 |
三、富裕阶层缺乏义举 |
四、迷信势力趁火打劫 |
五、普通民众的挣扎与绝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后余江血防的社会条件、历程与成就 |
第一节 余江血防模式生成的社会条件 |
一、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 |
三、中共领导方式的惯性及时代的产物 |
第二节 余江血防历程 |
一、调查摸底 |
二、制定规划 |
三、全面防治 |
四、巩固成果 |
第三节 余江血防的成就 |
一、发明“开新填旧”的灭螺方法 |
二、成为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
三、长期巩固了血防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政治演化 |
第一节 血防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 |
一、崇高的政治使命 |
二、各级领导的持续关注 |
三、政府官员深入推进血防工作 |
四、历届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 |
第二节 迅速调动各级组织资源 |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防疫系统 |
二、建立高效的血防领导工作机制 |
三、密集出台政令,使血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
四、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 |
第三节 血防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 |
一、余江“血防圣地”声誉远播海内外 |
二、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血防与余江地方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艰苦奋斗的血防模式 |
一、“勤俭办事”的血防措施 |
二、余江血防的产出大于投入 |
三、条件困难亦能战胜“瘟神” |
第二节 血防与生产相促进 |
一、灭螺与水利建设相结合 |
二、治病救人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
三、灭螺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
四、粪管、“三光”与农业积肥相结合 |
第三节 血防促进余江经济发展 |
一、提供大量劳动力 |
二、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 |
三、推动旅游业繁荣 |
四、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血防与余江文化特色形成 |
第一节 从“病态文化”到“健康文化” |
一、解放前余江疫区的“病态文化”表征 |
二、血防胜利后余江“健康文化”出现 |
第二节 血防对余江地域文化的塑造 |
一、中共对余江血防文化的建构 |
二、血防引起余江地域文化转变的原因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文化的繁荣 |
一、新闻报道宣传和学术论文 |
二、血防文学和史学 |
三、建立纪念馆——血防文化的物质载体 |
四、经常性的血防纪念活动 |
第四节 余江地域文化之魂:血防精神 |
一、余江血防精神的内涵 |
二、余江血防精神对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社会关系改善 |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
一、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
二、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 |
三、把血防知识和技术交给群众 |
四、建立群众性的血防队伍 |
第二节 血防人员:救死扶伤、认真履责 |
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 |
二、解病人之所难 |
三、吃苦耐劳 |
四、把病人当亲人 |
第三节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血防 |
一、积极参加治疗,感恩政府 |
二、积极参加灭螺运动 |
三、积极开展“两管”工作 |
四、自觉开展环境改造 |
第四节 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 |
一、干部、技术人员与群众三结合 |
二、多部门联合血防 |
三、官民同心,群防群控局面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变化 |
第一节 虫-人-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 |
一、血吸虫及其生命周期 |
二、血吸虫的“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 |
三、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
四、血吸虫病的传播媒介——疫水 |
第二节 余江血防“环改”特点及其对环境优化 |
一、余江“环改血防”的主要措施 |
二、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的优化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模式的推广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一、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的推广 |
二、余江血防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三、未来湖沼型疫区血防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山东省费县“大跃进”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方法 |
二、费县“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
(一) 全国“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
(二) 费县“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
三、费县“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 |
(一) 农业生产“大跃进” |
1、大力兴修水利 |
2、高速发展粮食生产 |
3、瞎指挥、浮夸风等开始盛行 |
(二) 工交生产“大跃进” |
1、大办工业 |
2、大办交通 |
(三) 教育“大跃进” |
1、大办幼儿教育 |
2、加速发展中小学教育 |
3、大办扫盲教育 |
(四) 文化“大跃进” |
(五) 科技、卫生“大跃进” |
四、费县“大跃进”运动的高潮 |
(一) 大炼钢铁 |
(二)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五、费县“大跃进”运动中“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 |
(一) 费县“大跃进”运动中“左”顷错误 |
(二) “左”顷错误的初步纠正 |
六、“反右倾”斗争与新的“跃进” |
(一) 开展“反右倾”斗争 |
(二) “反右倾”后的继续“跃进” |
七、费县“大跃进”运动的结果及启示 |
(一) 费县“大跃进”运动在高潮中结束 |
(二) 费县“大跃进”运动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封丘应举合作社的历史考察(1955-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个人兴趣及浓厚乡土意识的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史料方面 |
(二)出版的专着和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三、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历史分析法 |
(二)学科交叉研究法 |
第一章 封丘应举合作社的成立背景 |
1.1 国家农业合作化需要 |
1.2 新乡市政府文件指导 |
1.3 封丘应举形势所需 |
第二章 封丘应举合作社的成立过程 |
2.1 成立 |
2.2 发展 |
2.3 结局 |
第三章 封丘应举合作社的组织机构 |
3.1 入社程序 |
3.2 男女比例 |
第四章 封丘应举合作社的主要活动 |
4.1 经济活动 |
4.2 政治活动 |
4.3 社会活动 |
4.4 文化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毛泽东宣传谋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视角的确立 |
1.2 重要概念阐释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宣传谋略的萌芽与政治知名度的获得(1927.8以前) |
2.1 宣传等于信息传播(1919.5以前) |
2.2 宣传是“启蒙”的重要工具(1919.5-1925.1) |
2.2.1 密集宣传,制造舆论攻势,配合政治实践 |
2.2.2 培养精英,构建二级宣传模式 |
2.3 宣传是政党工作的重要辅助(1925.2-1927.7) |
2.3.1 “针锋相对”的同时“有的放矢” |
2.3.2 统一指挥,统一口径 |
2.4 本章小结 |
3 宣传谋略的形成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及毛泽东军内党内领袖地位的确立(1927.8-1949.9) |
3.1 宣传谋略与军队实力的保存与发展(1927.8-1935.10) |
3.1.1 以“德”服人:用实际行动做宣传材料 |
3.1.2 “改弦更张”:以合法政权的身份展开宣传工作 |
3.1.3 变不利为有利:在长征路上重返红军领导岗位 |
3.2 宣传谋略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1935.11-1941.2) |
3.2.1 宣传内容:随时变更宣传口号及对其内容的诠释 |
3.2.2 宣传载体:借他人之口,发自己之声 |
3.2.3 宣传目标:教育党内、争取中间派、反击国民党“一石三鸟” |
3.3 宣传谋略与毛泽东党内最高领袖地位的确(1941.3-1944.5) |
3.3.1 借批判宣传领域内的“三风”消解“教条主义”的话语权 |
3.3.2 在宣传领域贯彻“党性”,原则掌握话语权 |
3.3.3 借将宣传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维护和巩固话语权 |
3.4 宣传谋略与解放战争的胜利(1944.6-1949.9) |
3.4.1 战前——隐己之“真”,示敌之“假” |
3.4.2 战中——盈心理激励之气,谋心理瓦解之势,立穷寇必追之由,行除旧布新之举 |
3.5 本章小结 |
4 宣传谋略的发展与国家最高权威的维护(1949.10-1976.9) |
4.1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宣传谋略(1949.10-1956.1) |
4.1.1 避免“四面出击”的同时提倡“大张旗鼓” |
4.1.2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舆论“一律”与“不一律” |
4.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宣传谋略(1956.2-1966.4) |
4.2.1 涉外宣传:审时度势,坚守原则,张弛有度 |
4.2.2 国内反右斗争:“诱敌深入”和“聚而歼之” |
4.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宣传谋略(1966.5-1976.9) |
4.3.1 首肯并鼓励夺“宣传机构”的权,掌握“舆论重镇” |
4.3.2 鼓励“四大”,借群众力量“革命” |
4.4 毛泽东宣传谋略的极端表现及其负面影响 |
4.4.1 毛泽东宣传谋略走向极端的三种表现 |
4.4.2 毛泽东宣传谋略的负面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毛泽东宣传谋略的精要 |
5.1 宣传谋略的根本原则是随“势”而“变” |
5.1.1 宣传谋略随何“势”而变 |
5.1.2 宣传谋略随势如何“变” |
5.2 宣传谋略的基本任务是解决和制造“冲突” |
5.2.1 宣传谋略如何解决“冲突” |
5.2.2 宣传谋略如何制造“冲突” |
5.3 宣传谋略的终极目标是争“权”立“威” |
5.3.1 毛泽东所理解的“权威”概念 |
5.3.2 宣传谋略如何争“权” |
5.3.3 宣传谋略如何立“威” |
5.4 宣传谋略的核心技巧是处理好几种关系 |
5.4.1 “说与做” |
5.4.2 “实与虚” |
5.4.3 “快与慢” |
5.5 本章小结 |
6 毛泽东宣传谋略的来源 |
6.1 “虎气”“猴气”与“蛇气”并存的独特性格 |
6.1.1 毛泽东独特的性格 |
6.1.2 多重性格对宣传谋略的影响 |
6.2 青年时代的专业新闻教育经历 |
6.2.1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概况 |
6.2.2 对毛泽东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习内容的推论 |
6.2.3 对“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对毛泽东宣传谋略产生的影响的推论 |
6.3 政治谋略与军事计谋 |
6.3.1 政治谋略是宣传谋略的总指挥 |
6.3.2 军事计谋是宣传技巧的重要借鉴 |
6.4 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理论及列宁的宣传策略 |
6.4.1 对马克思、恩格斯宣传理论的选择性扬弃 |
6.4.2 对列宁宣传策略的继承与改造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奖励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6)一个大学生的195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寒冬在杨村军训 |
二、“双反”吹响“大跃进”号角 |
三、自我革命与大辩论 |
四、教学改革与拔白旗 |
五、勤工俭学与教工人业校 |
六、除四害讲卫生 |
七、“卫星上天”与“元帅升帐” |
八、挖海河与上山下乡 |
九、半耕半读与编写公社史 |
(7)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悄然归去的浩然 |
第一节 孤独的落幕 |
第二节 为谁写作 |
第二章 家庭出身和青年时代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歌者 |
一、从孤儿到户主 |
二、记者生涯 |
第二节 作家梦 |
一、一张“作家证” |
二、从《红旗》到北京市文联 |
第三章 早期创作活动 |
第一节 “文革”前的短篇小说 |
一、主要作品集 |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创作经验 |
一、无产阶级理想人物的塑造 |
二、创作公式 |
第三节 评论界对浩然短篇小说的评价 |
一、肯定浩然对社会主义新生活、新事物的歌颂 |
二、批评浩然对阶级斗争表现不足 |
第四章 《艳阳天》的创作及其社会影响 |
第一节 创作背景及经过 |
一、《艳阳天》的创作背景 |
二、《艳阳天》的创作经过 |
第二节 《艳阳天》的主要内容与改编 |
一、主要内容 |
二、《艳阳天》的版本差异与不同时期的推介 |
三、小说文本的外溢 |
第三节 阶级斗争的文学描述 |
一、《艳阳天》的创作特色 |
二、《艳阳天》里的阶级阵营与阶级矛盾 |
三、《艳阳天》关于阶级斗争的日常化、生活化的描述 |
第四节 评论界对《艳阳天》的解读与批判 |
一、“文革”时期的评论 |
二、“文革”后的评论 |
第五章 《金光大道》的创作及其影响 |
第一节 《金光大道》的创作经过及主要内容 |
一、《金光大道》创作经过 |
二、《金光大道》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 |
一、“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 |
二、“农业合作化”的文学叙述 |
第三节 《金光大道》的政治宣讲 |
一、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
二、“高大全”的示范性与样板性 |
三、革命话语对日常生活的入侵 |
第四节 小说文本的外溢 |
一、小说文本的改编 |
二、电影《金光大道》的拍摄与影响 |
第五节 《金光大道》的相关评论 |
一、“文革”期间的评价 |
二、“文革”后的评价 |
第六章 “文革”中的经历及其它创作 |
第一节 “文革”期间经历 |
一、走红的农民作家 |
二、“文革”中两桩公案 |
第二节 《西沙儿女》的创作与影响 |
一、《西沙儿女》的创作 |
二、《西沙儿女》内容与特色 |
第三节 迎合与彷徨:《百花川》创作与修改 |
一、《百花川》的内容 |
二、从《三把火》到《百花川》 |
第四节 对“文革”期间浩然的评价 |
一、浩然作品的评价 |
二、对浩然“文革”表现的评论 |
第七章 “文革”后浩然的境况和文学活动 |
第一节 遁走“泥土巢” |
一、“文革”后的经历 |
二、“文艺绿化”工程 |
第二节 “文革”后的创作 |
一、“反思”过去寻找新出路 |
二、主要作品 |
三、对浩然“文革”后作品的评价 |
第八章 浩然作品的艺术分析 |
第一节 浩然创作的四个阶段 |
第二节 政策、主题与故事情节 |
第三节 语言特色 |
第九章 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 |
一、浩然晚年受到的批评 |
二、浩然政治化写作的逻辑分析 |
附录1 打倒“四人帮”后浩然在北京市文联恢复大会上的检讨 |
附录2 浩然关于老舍之死的第一次访谈 |
附录3 浩然作品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建国以来余江县防治血吸虫病的历史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
四、 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
五、 资料来源 |
第二章 余江县血吸虫病的流行及防治历程 |
一、 余江县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 |
二、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及其危害 |
三、 余江防治血吸虫病历程 |
第三章 余江县防治血吸虫病的历史经验 |
一、 建立强大的血防领导体系 |
二、 构建群防群控的多层防御体系 |
三、 坚持艰苦奋斗和勤俭办事的方针 |
四、 采取生态血防的办法 |
五、 形成生产与血防密切配合的局面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一、 简短的结论 |
二、 有关问题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1958年商城县大炼钢铁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1958年商城县大炼钢铁运动的背景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我国的钢铁工业决策(1949年10月-1958年8月) |
第二节 "大跃进"前的商城县土法炼铁 |
第三节 1958年商城县的钢铁工业决策 |
第二章 1958年商城县大炼钢铁运动中的"大办" |
第一节 "大办"概况 |
第二节 "大办"中的群众运动 |
第三章 1958年商城县大炼钢铁运动中的"卫星" |
第一节 放"卫星"中的群众运动 |
第二节 亲历者眼中的"卫星" |
第三节 钢铁农业双"跃进" |
第四章 1958年商城县大炼钢铁运动中的现场会 |
第一节 信阳地委钢铁现场会和河南省委土法炼钢现场会 |
第二节 冶金工业部全国土法炼钢现场会 |
第三节 现场会议之后和亲历者眼中的现场会 |
第五章 商城县—1958年全国大炼钢铁运动中的一个典型 |
第一节 典型的树立 |
第二节 典型的危害 |
第三节 典型之续:与1959年"饿饭"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与“大跃进”的发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动机 |
(二) 研究现状 |
(三) 创新之处 |
一、对国内政治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与“大跃进”的发动 |
(一) 对主要矛盾与工作重心的分析和判断 |
1. 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的认识 |
2. 新的转折性判断和判断发生转变的原因 |
3. 判断转变与“大跃进”的发动 |
(二) 对于1957 年整风反右的评估 |
1. 从整风到反右的转变 |
2. 中共中央对整风反右的评估 |
3. 中共中央对整风反右的评估与“大跃进”的发动 |
二、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与“大跃进”的发动 |
(一) 对经济发展速度的争论 |
1. 毛泽东的冒进与周恩来的反冒进 |
2. 毛泽东反“反冒进” |
3. 反“反冒进”与“大跃进”的发动 |
(二) 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分析 |
1. 苏联模式特征 |
2. 中共中央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分析 |
3. 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与“大跃进”的发动 |
三、对国内舆情的分析和判断与“大跃进”的发动 |
(一) 客观的舆情 |
(二) 中共中央对国内舆情的分析和判断 |
(三) 中共中央的分析和判断与“大跃进”的发动 |
四、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与“大跃进”的发动 |
(一) 对世界大战可能性的评估 |
1. 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
2. 中共中央对世界大战可能性的评估 |
3. 中共中央的评估与“大跃进”的发动 |
(二) 对新科技革命的分析 |
1. 新科技革命的形势和影响 |
2. 中共中央对新科技革命的响应 |
3. 中共中央的响应与“大跃进”的发动 |
(三) 对国际范围内赶超浪潮的认识 |
1. 国际范围内赶超浪潮的形势 |
2. 中共中央对赶超浪潮的认识 |
3. 中共中央的认识与“大跃进”的发动 |
(四) 对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的认识 |
1. 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的客观评价 |
2. 中共中央对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的评价 |
3. 中共中央的分析与“大跃进”的发动 |
五、历史的总结和反思 |
(一) 总结 |
1. 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有些是正确的 |
2. 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有些是夸大拔高的 |
3. 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有些是完全错误的 |
(二) 反思 |
1. 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要冷静客观 |
2. 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次 |
3. 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要集思广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苦战二年 提前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D]. 万心.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3]山东省费县“大跃进”运动研究[D]. 张步升. 湘潭大学, 2015(08)
- [4]封丘应举合作社的历史考察(1955-1958)[D]. 陈冬梅.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2)
- [5]毛泽东宣传谋略研究[D]. 王大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6]一个大学生的1958年[J]. 祝伟坡. 读书文摘, 2014(05)
- [7]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D]. 任玲玲. 南京大学, 2013(07)
- [8]建国以来余江县防治血吸虫病的历史经验研究[D]. 万心.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9]1958年商城县大炼钢铁运动研究[D]. 张桂远. 安徽大学, 2011(04)
- [10]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与“大跃进”的发动[D]. 程萌萌. 河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