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1992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峰[1](2019)在《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保障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安全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粮食安全问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限于世界各地资源禀赋、科技发展水平等不平衡,多数国家难以仅仅依靠自身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国际粮食贸易也迅速发展,国际粮食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世界粮食的供需,对世界粮食安全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尽管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十二连增”,但是中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粮食“适度进口”,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和国际粮食资源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顺利成章的成为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中国粮食市场的开放,粮食进口规模不断增大,中国已经由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的净进口也成为了当前中国粮食贸易的“新常态”。粮食的大量进口在满足国内粮食供需缺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出现了粮食进口规模激增、进口品种结构不合理、进口依存度过高、户部街来源过于集中、国际话语权薄弱等问题,使得中国粮食进口潜在风险越来越大,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日益严峻的国际粮食形势也使得粮食进口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粮食进口视角下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的研究也更加具有学术研究价值。本研究基于“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为核心内容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从“适度进口”这一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出发,来研究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突破了原有从粮食安全视角来研究中国粮食贸易的思路,使研究的问题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主要归纳总结了中国粮食进口及粮食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中国粮食安全状况;描述性分析粮食进口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方向;利用Eviews8.0检验了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的相关性,利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基于SEM方法构建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路径分析模型,实证检验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路径;分别利用超效率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静态和动态保障效率,并通过构建T统计量检验了各指标的显着性。本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粮食进口及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论和学术研究发展动态,分析粮食进口及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并针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以发现当前对于粮食进口及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薄弱环节,进而确定本研究的研究切入点。第二部分,本章主要界定了粮食、粮食安全及粮食安全保障的概念及粮食安全的衡量维度,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范畴与研究基础。第三部分,本章结合近十年来的粮食进口相关统计数据从粮食进口规模、粮食进口结构、进口依存度、进口市场来源、粮食贸易国际地位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粮食进口的现状,归纳总结了当前中国粮食进口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本章主要从粮食生产安全、粮食流通安全、粮食消费安全、粮食可持续安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1992-2016年期间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进而归纳总结了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本章分别以供求机制、价格机制、食品安全内涵和资源替代为理论基础,从粮食生产安全、粮食流通安全、粮食消费安全、粮食可持续安全等四个方面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方向;利用Eviews8.0软件分别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规模、粮食进口结构、粮食进口价格、粮食进口依存度以及粮食进口集中度与中国粮食安全的相关性显着情况,并利用Johansen协整分析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影响,构建UECM模型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短期影响;进而基于SEM方法构建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影响路径分析模型,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路径。第六部分,本章分别利用超效率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1992-2016年期间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静态和动态效率,分析了1992-2016年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效率的静态和动态变化趋势,并通过构造T统计量的方法,实证检验了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效率指标的显着性;第七部分,本章主要从粮食进口政策、进口规模、进口结构、进口价格、进口来源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口优化策略;第八部分,本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延伸提出展望。
李方正[2](2018)在《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由城市绿地、农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构成的绿色空间对于保障北京市中心城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宜人、居住舒适,进而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北京市中心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绿色空间发展,其绿色空间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通过对实际建设后的绿色空间的变化监测,理清其演变机制,提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通过多种情景对绿色空间未来发展进行模拟预测对于提升绿色空间状况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具有必要性和代表性,同时这对于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为研究对象,选择1992-2016年间1992年、2000年、2008年和2016年4个重要节点,对其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通过计算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面积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结合定性讨论,探究社会经济、自然和政策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空间差异性,理清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以功能为导向,生态安全、游憩需求和文化保护为目标,提出绿色空间面积和空间组合优化的形式-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进而以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为基础,耦合模拟绿色空间面积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空间增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变化和空间变化;结合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目标,提出多种绿色空间发展的模式进行情景模拟,寻求实现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宏观社会经济策略、空间分配和政策实施建议。研究主要创新性体现在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方面。研究表明:(1)从绿色空间面积变化看,研究期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出现了“三减一增”的现象,即是耕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24年内绿色空间大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中心城用地间的转换主要集中在了:耕地向建设用地、林地的转换,林地和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上。从空间上看,耕地向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外,林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中心城北部,草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三环路和四环路之间,绿色空间转入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到五环路之间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点状空间上。(2)研究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具有差异性:绿色空间整体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其中耕地逐渐破碎,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林地和草地斑块逐渐连片分布,破碎度降低、连接度指数也逐渐提升。从空间上看四环路以外的边缘区域成为破碎化倾向最明显的区域。(3)研究首先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建设用地蔓延是影响耕地圈层减少的最大因素,常住人口增加的需求是林地增加的核心动因,产业结构调整是林草面积增加的重要内因。从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看,地区总产值和常住人口数量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具有显着影响,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第二产业占比与绿色空间连接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社会经济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四环外、东酒仙桥、西苑和清河边缘集团成为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指数演变影响最大的区域。(4)研究还探讨自然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其作用相对是静态的。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空间差异看,高程对中心城西北地势较高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5)规划和政府决策机制对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在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中心城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绿环、平原造林面域空间等都初具规模。研究分析了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大型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局部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起到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点状绿色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未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区域景观格局得到有效优化。线性绿色空间西郊三山五园绿道的建设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斑块完整性、连接性和多样性上得到一定优化。面状绿色空间中心城东部平原造林工程的实施明显减缓了绿色空间面积的流失过程。(6)研究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作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形式,以生态安全维护、游憩需求和文化遗产保护为目标,选取了高程与坡度等级、水域缓冲区、植被覆盖、农田、水土流失敏感性、地质灾害、绿色空间可达性、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绿色空间使用频率与文化遗产10项指标构建绿色空间优化的高-中-低理想格局。结果表明:生态安全格局敏感性极高、较高、高和一般高的区域分别占中心城面积3.96%、7.51%、18.66%和69.70%。而游憩需求极高和较高的区域面积分别1307.87hm2和1669.76hm2,多为现状游憩资源。文化保护格局主要考虑了中心城文化遗产及其缓冲区的分布。将多因子仅叠加,获得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发现中心城绿色空间底线格局面积1630.52hm2,,满意安全格局面积20454.07hm2,理想格局面积40678.02hm2,占中心城总面积37.34%。随后对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判定空间联系,包括生态-游憩源地和源间连接-廊道。其中中心城关键生态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西北区域和东部,中心城关键游憩源分布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周边,以及西北郊部分历史名园。通过最小积累阻力分析,形成了 51条潜在廊道和28条现状廊道构成的生态廊道系统。还通过使用频率高、风景优美的线性廊道连接游憩需求高的游憩源地,进行游憩廊道构建,最终形成19条联系游憩源地的游憩廊道。(7)最后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自上而下的数量模拟优势和元胞自动机自下而上的空间模拟优势,对中心城绿色空间进行模拟预测,提出3种情景,模拟在绿色空间高、中、低理想格局下的中心城绿色空间时空变化,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实现提供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策略和空间优化策略。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若北京市中心城继续保持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绿色空间总体面积继续减少,但可以实现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的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1,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为929万,GDP保持平均6.1%的增长率时,可实现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2,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减少到859万,GDP平均增长率降低到4.9%时,可实现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元胞自动机对北京市中心城2035年绿色空间的模拟结果表明,当对照情景继续保持现有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时,2035年大量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当情景1模拟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绿色空间的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边缘密度都高于对照情景和情景1。当情景2模拟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到2035年各类用地最明显的变化是建设用地面积出现降低,林地、草地和湿地及水域出现增加趋势。绿色空间破碎度明显下降,而绿色空间连接度和多样性指数也明显提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明显得到优化。研究通过规划政策老城遗址公园环、一道城市公园环、二道郊野公园环、楔形绿廊、南北中轴生态空间和小微绿地的规划政策建议促进关键生态、游憩空间和廊道的建设。最后,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践为例,通过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指导其实施与落地,促进本研究的实践应用。
蔡北溟[3](2017)在《中国水足迹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水资源消耗持续增长,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传统基于生产的供应管理对水资源需求没有限制,已不足以缓解当前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形势,迫切需要向基于消费的需求管理转型,这也是水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必然选择。要进行基于消费的需求管理,首先要从基于消费的角度对水资源消耗进行核算,明确水资源需求管理的重点对象及影响水资源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前人在水资源消耗的定量核算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中大多只关注水量。而本研究利用水足迹这—指标,从水量和水质两个角度,针对国家、各省及城镇居民三个对象分别进行了水资源消耗核算,为我国未来的水资源需求管理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首先,本研究使用1992-2012年45个行业可比价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1992-2012年的水足迹进行核算,同时利用结构因素分解(SDA)探讨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消费结构、生产结构及人口这五个因素对中国1992-2012年水足迹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992-2012年间全国的水足迹增长了6%,在水足迹构成中蓝水足迹(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消耗量)占比在10%以下,灰水足迹(稀释污染物到水体可接受浓度所需要的水资源量)占绝对优势,说明相比直接的水资源消耗,我国需要更多的水资源来稀释当前的污染物排放。城镇居民消费在我国水足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基于消费的角度来看城镇居民消费的水足迹占比逐年增加,2012年无论是蓝水足迹还是灰水足迹都是城镇居民消费占比最高。结构因素分解的结果显示,人口及经济增长是我国水足迹增加的主要驱动力,而技术进步即水足迹强度变化及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变化是使我国水足迹减少的主要驱动力。其次,在省级层面,利用2007年三十个省三十个行业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核算了中国三十个省之间的虚拟水转移,结果显示中国的虚拟水转移占2007年全国总水足迹的近四分之—,虚拟灰水是虚拟蓝水转移量的8.6倍。虚拟蓝水和灰水都呈现出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虚拟水转移不仅加剧了出口地的水量型缺水问题,同时也使得出口地的水质型缺水问题更加严峻。主要的虚拟蓝水出口地,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都面临着水量型缺水问题,而主要的虚拟灰水出口地,河北、黑龙江和河南都面临着水质型缺水问题。发达地区上海、广东和北京是主要的虚拟水净进口地,从虚拟水出口地进口了大量耗水量大及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产品来满足自身的消费。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净进口地可能会进口更多耗水量大及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产品,来缓解自身的水资源短缺,而净出口地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则会愈发严重,这样最终只是将水资源短缺问题从进口地转移到了出口地而已,并没有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最后,本研究利用1992-2012年的45个行业的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同时将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数据与投入产出表的行业进行匹配,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镇居民1992-2012年人均家庭消费水足迹进行了核算。结果显示,1992-2012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消费水足迹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蓝水足迹占比较小(8%以下)。1992-2012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食物消费支出占比呈现显着的降低趋势,但食物消费仍然贡献了最大的水足迹,这主要是由于城镇居民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即消费了更多耗水量大及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动物性食物。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之间消费水足迹的差异小于消费支出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高收入人群更多消费支出在文娱教育文化、健康等提升生活质量的产品及服务,但这些方面的产品和服务水足迹相对较小。相比于低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居民消费水足迹在1992-2012年间变化较小,这主要是由于消费支出显着增加抵消了部分技术进步带来的节水减排效果。本研究在国家、省级和城镇居民三个不同尺度上对水足迹进行了核算,研究发现从基于消费的角度来看,城镇居民消费及出口是水资源需求管理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技术进步是缓解中国水资源短缺危机的重要手段。中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伴随的虚拟水转移加剧了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各省在制定未来的节水减排目标时应将虚拟水转移的影响考虑在内。城镇居民消费水足迹动态变化的评估结果显示,虽然城镇居民消费量和结构都发生了显着变化,但食物消费水足迹占比仍然最高,且在2012年食物消费水足迹出现了增长的趋势。研究发现仅基于生产制定节水减排政策对缓解水资源短缺危机来说是不够的,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应该将生产和消费结合起来进行政策设计。
盖晓慧[4](2018)在《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研究 ——以油污损害为中心》文中提出在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推广的今天,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过去式。但现实中,不计后果地利用环境资源、忽视环境污染问题的现象层出不穷,不可预料的事故性环境污染也常有发生,可持续性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环境侵权责任是预防和补救环境风险的重要救济手段。作为侵权领域的新兴课题,环境侵权与传统侵权有所不同,厘清环境侵权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争议是构建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重要前提。完善的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不但保护了环境侵权受害人的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长远看,更有利于个体及公众为维护自身环境权,积极参与到对环境问题的监督、对环境造成损害的赔偿追诉中,从而形成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以油污损害为中心的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环境侵权所探讨的是一种环境民事责任,属于私法范畴,将具有公益性的环境问题纳入私法的范围是实践所需,其根源于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救济不足导致受害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的状况。海洋环境侵权是抽象化的理论概念,因此,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是一种理论的构建。理论的构建往往需要从实践中考察,油污损害正是实践中海洋环境侵权的典型。本文通过国际公约体系与典型区域性制度对世界现行海洋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考察成熟救济制度的历史沿革、逻辑框架、规则内容,以及有效性和缺陷。通过对两种体系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和社会化救济机制的比较分析,指出国际公约体系的局限性及成因,解析美国建立的区域性制度的有效性与优势所在。微观层面,针对海洋环境侵权的特殊客体环境权的救济机制单独分析,以完整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内容。通过区分私益海洋环境权和公益海洋环境权,有的放矢地探析各自救济机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最终,针对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不足,在比较和借鉴中,探寻适合中国的救济模式。通过对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重构寻求建立区域性(中国)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的可能性。全文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首先回顾了中国环境法学研究对环境侵权理论的分歧,指出环境侵权理论是研究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首要问题。同时,阐述了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必要性及实践意义。其次,对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海洋环境侵权责任实质是一种民事责任,属于私法范畴;确立了海洋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的全球布局观,指明以国际公约体系和区域性典型救济制度美国《油污法》(OPA)体系为主要考察方向。再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缺乏实践性、对宏观制度研究不足、研究不全面等问题。最后,海洋环境侵权救济根源于实践需求,本文从实践问题分析到理论制度构建,选定了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价值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第2章“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理论解析与制度概况”。本章从海洋环境侵权的概念、特征、与传统侵权的差异等方面明确海洋环境侵权的特殊性,解析其难以被传统侵权责任制度全面涵盖的原因,明确海洋环境侵权的多元化救济路径。通过海洋环境侵权类型化分析,针对传统分类的不足,采用新的角度和标准对海洋环境侵权类型化,并根据分析结论解答了本文以油污损害为中心的原因,明确了对环境权救济机制单独分类探讨的必要性。以全球为视角,探寻以油污损害为中心的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成熟制度,将CLC-IOPC体系与美国OPA区域性体系作为制度分析目标。第3章“海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本章主要分析海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重点从归责原则、责任限制、可赔偿损失等几方面进行研究。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是国际公约体系与美国OPA区域性体系的第一层赔偿机制。通过对两个体系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个体系的制度差异及CLC-IOPC体系在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设置上的局限性。第4章“海洋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机制”。本章主要分析海洋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机制。CLC-IOPC体系与美国OPA区域性体系的第二层赔偿机制均属于社会化救济,主要以基金为救济方式。本章主要考察了CLC-IOPC体系中IOPC基金与美国1990 OPA配套油污责任信托基金(OSLTF)的运作机制,并对二者从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和基金制度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第5章“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国际救济机制缺失原因分析及发展建议”。由于CLC-IOPC体系在适用上的局限性,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国际救济机制呈现空白。本章首先通过对CLC-IOPC体系与美国OPA区域性体系适用范围差异分析,指出CLC-IOPC体系在船舶适用上的局限性。其次,以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区域性体系在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案例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国际公约在海上石油开发油污损害缺失的根源分析,并考察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救济区域性国际公约的有益尝试,提出国际公约体系发展完善的建议。第6章“海洋环境权的救济机制”。环境权作为海洋环境侵权的特殊客体,理应被纳入救济体系中。本章主要以环境权为对象,探寻环境权的救济路径。海洋环境权通常与环境损害密切相关。通过对环境损害的分析,实现海洋环境权的类型化,将海洋环境权分为私益海洋环境权和公益海洋环境权。通过对海洋环境权的具体化分析,明确指出海洋环境权在实践中表现形式的不同,根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和现实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济路径选择。私益环境权救济的路径在于对纯经济损失的赔偿,而公益环境权的救济在于解决索赔主体的理论困惑,并以环境公益诉讼为实现救济的主要方式。第7章“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制度重构”。本章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对其海洋环境侵权的救济制度进行重构。首先,从近年来海洋环境侵权状况以及中国康菲溢油事故透视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存在的问题。其次,将国际公约体系和美国OPA体系作为重构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模式方向。通过对中国加入海洋环境污染相关的国际公约情况的考察,以及对中国未加入《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原因的分析,提出两种制度模式完善的路径。模式一以加入《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为前提,高度参与国际公约体系;模式二借鉴美国OPA体系,建立区域性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体系。最后,通过构建海洋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机制和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完善中国海洋环境侵权的救济制度。第8章“结论”。本章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结论性论述,并结合现实,对海洋环境侵权的救济问题提出理想性的展望。
苏珊珊[5](2019)在《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动因、格局及规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谷物进口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谷物进口市场。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大肆盛行,贸易战等贸易摩擦升级导致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交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已与粮食安全密不可分,成为成功实现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特征和演变趋势、探究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阐释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作用、揭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评价现行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关税配额及国营贸易管理制度,对深化认识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规律、有效利用国际谷物市场资源、切实推动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中国粮食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管理贸易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归纳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经济计量分析等方法为研究工具,以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贸易发展特征、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贸易影响因素作用及阶段性变迁、贸易格局趋向以及贸易管理措施的福利效应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言,包括第一章。围绕中国谷物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谷物进口贸易变化特征、趋势,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系统梳理和评价国内外谷物进口贸易文献的基础上,说明深入研究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影响因素、格局趋向和核心管理政策,是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领域。根据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设计本文技术线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归纳和提炼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理论分析,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运用规范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界定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内涵、分类方法及典型特征;以中国谷物进口贸易为研究对象,将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变迁规律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以及管理贸易理论相结合,在运用理论解析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贸易发展特征→贸易动因(比较优势测算、影响因素识别)→贸易格局趋向(时序格局趋向、商品结构格局趋向、地理结构格局趋向)→贸易政策(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的研究逻辑关系。第三部分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实证分析,涉及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四章,运用Dynamic NRCA Index模型和1992-2015年度中国主要进口谷物贸易总额数据,从商品、国别和稳定性视角对主要谷物进口品种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第五章,构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框架,运用Three-way引力模型和1992-2015年宏观经济数据,就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过程中的贸易引力因素、贸易阻力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阶段性变迁进行分析。第六章,构建改进的Static LA-AIDs、Dynamic LA-AIDs模型并运用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月度高频数据,探究“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自主要进口来源国各谷物品种的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以及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第七章,构建古诺市场均衡下的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关税等值模型,测算小麦、大米和玉米部门进口贸易管理政策的福利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小麦进口贸易和大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远高于玉米、高粱进口贸易和大麦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大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远高于其它谷物产品;小麦进口贸易和大米的进口贸易可能呈现逐渐收缩趋势、而玉米、高粱和大麦的进口贸易可能呈现逐渐扩张趋势。中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间小麦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与美国间玉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差距正在逐步扩大;与东盟间大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差距正在逐步扩大。中国谷物及主要谷物品种的稳定性较弱。(2)主要进口来源国和中国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汇率是影响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重要贸易引力变量。主要进口来源国和中国的经济规模对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影响强度在1992-2000年间达到峰值;对中国小麦和大米进口贸易的影响作用随时间变化逐渐衰退;对玉米、大麦和高粱进口贸易的影响作用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强。地理距离、是否存在共同边界、进口来源国物流效率、APEC、WTO、“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以及FTA是影响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重要贸易阻力变量。通过对1992-2001年、2002-2008年、2009-2016年间Three-way引力模型回归结果的阶段性比较分析,发现随着新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涌现,APEC和WTO等传统多边自由贸易安排对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影响强度逐渐衰减,2009年后进口来源国的物流效率、“一带一路”开放战略(B&R)以及自由贸易区(FTA)等贸易便利化措施和新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成为影响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变量。(3)短期内小麦和大米等口粮进口贸易规模将保持平稳,但长期进口贸易规模可能收缩,且占谷物总体市场份额比重可能进一步下降;玉米、大麦以及高粱等饲料用粮进口贸易规模短期内将进一步快速攀升,但长期将呈现趋稳的发展态势。“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推动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地理结构转型,小麦进口市场地理分布重心可能将由加拿大和美国转向澳大利亚,大米进口市场地理分布维持不变,玉米进口市场地理分布重心可能出现美国、东盟、俄罗斯地区三大中心;大麦进口市场地理分布重心可能将从加拿大转移至欧盟地区。(4)中国主要谷物部门存在的关税配额(TRQs)和国营贸易(STEs)管理政策的确产生贸易扭曲,且由于与行政式配额分配模式相结合,造成了国内市场的局部分割和进口贸易的部分垄断,加剧贸易扭曲程度。当STEs追求不同经营目标且不同的TRQs分配额度导致三个谷物部门的关税等值存在较大差异,产生的福利扭曲不同:当STEs追求生产者剩余时,小麦部门最高、玉米部门居中、大米部门最低。当STEs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时,三个谷物部门的关税等值最小,且生产者剩余损失、消费者剩余增加。当STEs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时,三个谷物部门的关税等值均为负值,且生产者剩余损失、消费者剩余增加。以上述分析结论为基础,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提出与周边主要出口国签署谷物进口长期协议、构建全方位立体式谷物进口贸易运输体系;提升主要谷物品种的生产效率、合理保护劣势谷物产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间谷物贸易便利化和粮食安全合作;深化谷物进口国营贸易企业市场化改革、降低贸易管制产生福利扭曲的政策建议。
王守荣,达庆利,黄凤喜[6](2003)在《中国农业受灾与成灾面积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中运用SAS软件建立了中国农业受灾面积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及成灾面积一元回归预测模型。前者运用SAS软件的时间序列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和时延神经元网络方法,分别建立了4个农业受灾面积预测模型。在运用各模型进行模拟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组合方法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得到农业受灾面积的集成预测结果,从而克服了单个预测模型的偶然误差,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2000年农业受灾面积的预测值为5322.37×104hm2;后者根据中国1951~1999年农业受灾、成灾面积资料,用SAS的REG过程拟合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的关系,预测未来成灾面积。2000年农业成灾面积预测值为2479.47×104hm2。经检验,模型预测效果良好,根据预测结果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减灾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霍尚一[7](2008)在《中国水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水果产业的发展和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自1978年中国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以来,中国的水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1997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水果产量从1978年的657万吨增长至1997年的5089.3万吨,到2006年,中国水果产量已达9599.2万吨,占世界水果产量的18.1%。水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水果出口贸易,水果出口额从1992年的2.83亿美元增长至2006年的12.84亿美元。然而,与世界主要水果出口国相比,中国水果出口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中国水果出口量仅占世界的2%,出口量也仅占产量的2%左右;这表明中国虽然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但却不是贸易强国。中国水果出口远未实现其应有的潜力。影响水果出口的因素多种多样,针对影响水果出口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挖掘中国水果出口的潜力,把中国从世界水果生产大国转变为水果贸易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竞争力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贸易保护理论,在全球水果贸易竞争的背景下,对中国水果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中国水果在世界市场,以及在东盟、日本、欧盟、俄罗斯和美国市场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对中国主要出口水果:苹果、柑橘和梨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研究了世界水果贸易的发展、主要水果进出口市场及其特点、世界水果贸易政策,以明确中国水果出口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自1992年以来,世界水果贸易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世界水果贸易市场主要包括三大区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和亚洲区域。三大区域的贸易又包括区域内部的贸易以及三大区域与赤道和南半球国家之间的贸易。内部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内部贸易在三大区域的重要性又具有不同的特点。世界水果贸易政策主要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成为非关税壁垒的重要形式。在国际水果贸易环境变化的同时,中国的水果出口贸易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以及中国与东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第二,对1992年以来中国水果国际贸易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水果贸易呈现出进出口均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水果贸易的市场结构表现出较为单一的特点,主要出口市场为东盟、日本和欧盟市场。在各市场内部,中国水果出口又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东盟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在欧盟市场份额的稍有增长以及在日本、俄罗斯市场份额的下降。中国水果出口的品种结构表现出较为单一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苹果和梨、其它坚果、柑橘以及冷冻水果和坚果上。中国水果贸易存在着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两种方式。从总量上看,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呈现增长趋势。从产业内贸易细分来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据优势地位。第三,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水果贸易流量和流向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国的GDP、中国的农业产值、中国与各进口国之间的距离、双方的实际汇率以及双方是否为APEC成员国等是中国水果出口流量和流向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有利地促进了中国水果出口。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水果出口的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果出口“贸易过度”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荷兰和俄罗斯;“贸易不足“的国家是是澳大利亚、法国、日本和新加坡。第四,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首先对中国水果在世界市场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对中国水果在东盟市场、日本市场、俄罗斯市场、欧盟市场以及美国市场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中国水果出口在世界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水果竞争力的增强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其贡献份额分别达63%和40.2%。2001年以来,中国水果在东盟市场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竞争力的增强和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其贡献份额分别达43.4%和30.3%。中国水果在日本市场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水果竞争力的增强。在俄罗斯市场,中国水果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其贡献份额达82.6%。在美国市场,2000-2005年,中国水果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水果竞争力的增强,其贡献份额达73.1%。2002-2006年,在中国水果对欧盟出口值的增长中,中国水果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与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几乎占有相同的重要地位。第五,对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水果仅在苹果和梨上具有国际竞争力;但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中国苹果和梨的国际竞争力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水果具有价格竞争力,但中国水果的非价格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上。第六,分析了贸易壁垒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的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关税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又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规、产品合格标准及其认证以及植物检疫措施。这些贸易壁垒对中国的水果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通过以上六部分,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水果安全标准,积极申请国际认证;提高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结合我国水果的生产优势,调整生产结构;实施市场结构多元化措施,减小市场风险;实施水果的品牌营销;协调发展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充分利用WTO规则,积极参与WTO事务;参加区域性贸易合作,推动APEC进程;加强与其它国家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合作,建设水果生产的非疫区,改善中国水果出口的市场准入条件等。
汪晓银[8](2013)在《中国柑橘市场预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柑橘历经20多年的发展和规划,已经在中国长江以南的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江西等20个省市建立了柑橘生产基地,形成了赣南、桂北、湘南、长江上中游等4条优势柑橘带。加入WTO以来,中国柑橘产业无论是在生产、消费、进出口贸易、加工和储藏等多个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2011年中国柑橘产量为2944.04万吨,柑橘种植面积达2288.3千公顷,均居世界第一位。柑橘鲜果出口量也达到了90万多吨,柑橘罐头出口位居世界第一。柑橘加工量也有一定的发展,不少柑橘产区建立了冷藏、清洗、打蜡、包装和罐头橙汁加工的工厂。柑橘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为农民增收脱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柑橘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在经过柑橘科研者的长期努力后,目前在柑橘产区,柑橘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已经不再是柑橘生产的主要困难,主要困难已经转变为销售困难和增收困难。柑橘价格长期在剧烈波动且实际价格不增反降,生产投资不断上涨、劳动力日益紧缺、柑橘品牌鱼目混珠、生产柑橘的利润不断地在下降。中国柑橘产业的规模是不是发展得过大了?中国柑橘需求量是不是有些不足?中国柑橘市场是否稳定?未来的发展态势又将如何?这些问题开始引起了柑橘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注意和思考。本文正是基于这些思考,运用经济预期理论和局部调整模型,建立了中国柑橘市场预警模型,探寻中国柑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柑橘产业的良性发展献计献策。中国柑橘市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模型的架构。在回顾中国柑橘产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农产品市场预警的研究动态之后,结合农产品预警理论的一般要求,构建了中国柑橘市场预警指标体系和模型框架。提出了核心层、辅助层和制约层的三层指标体系共33个指标变量。指标涉及柑橘生产、需求、价格等多个方面,包含了柑橘供应、柑橘国内鲜果消费、进口、出口、柑橘价格等柑橘产业本身的变量,也包含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宏观变量,例如市场化、城镇化、交通状况、人民币汇率、世界经济环境、是否加入WTO等。模型框架里包含了供给量模型、国内鲜果消费量模型、进口量模型、出口量模型、加工量模型等5个主模型和柑橘销售价格模型、进口价格模型、出口价格模型、加工价格模型等4个辅助模型。9个模型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中国柑橘市场预警理论模型的构建。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经济预期理论和局部调整模型,选用对数线性模型推导出了带有残差信息的9个子模型的表达形式。为了解决这9个子模型中残差变量的经济信息,收集统计并整理了指标体系里33个变量的数据。运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以及经济规律,筛选出了影响柑橘供给量、柑橘国内鲜果消费量、柑橘进口量、柑橘出口量、柑橘销售价格、柑橘进口价格、柑橘出口价格、柑橘加工价格的影响因素。由于每个模型残差信息中带有的变量较多,考虑到模型拟合样本量不足以及模型中会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的情况,本文将主成分分析综合变量的方法引入到模型之中,对前面构造的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中国柑橘市场预警实证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运用联立方程三阶段估计的方法,对整个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结果发现,柑橘供给量模型的拟合精度达到了97%以上,柑橘国内鲜果消费量模型的拟合精度也达到了93%以上。其余模型的拟合精度均超过了80%以上。整个模型的拟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运用模型研究了在收入增长下中国柑橘最大需求量的估计、控制种植面积下中国柑橘供需平衡的研究、城镇化进程对中国柑橘供给量的影响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柑橘的出口的影响研究等4个问题,得出了相应的结果与结论:第一,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到2020年,中国柑橘供给量将达到5544万吨,柑橘需求量只达到4800万吨,柑橘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增大,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柑橘销售仍然是困难重重;第二,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接近美国当前水平的2050年,中国柑橘需求量将达到6000万吨。此时,如果柑橘种植面积控制在3000千公顷以下,中国柑橘的供给量也只是达到5757万吨,那时中国柑橘产业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第三,加速城镇化是中国最近提出的发展规划。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加快城乡融合、加快柑橘流通速度,提高柑橘供应能力;第四,人民币在今后若干年不断升值似乎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给柑橘出口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柑橘产业已经进入供大于求的供需失衡状态。(2)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是致使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3)中国柑橘销售价格呈现出明显的“蛛网模型”效应。(4)影响柑橘供给量与国内鲜果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是柑橘销售价格。(5)中国柑橘的销售没有实现全年常态化,给了替代品太多的机会。(6)中国柑橘对外贸易处于劣势。(7)人民币不断升值和世界经济水平下滑严重制约了近几年的中国出口能力。(8)中国柑橘加工水平低,产业化链条不完整。(9)中国柑橘还是处在靠扩张面积增加产量的阶段。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严禁毁粮田造柑橘园。对柑橘新建园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实行建园配额报审制度,力争把柑橘种植面积控制在3000千公顷左右。第二,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柑橘单产水平与品质。加速柑橘加工业原料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增加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柑橘抗病虫害以及防冻、抗寒、抗旱等能力,努力提高柑橘单产。第三,政府决策者要考虑选择合适柑橘品种退出国内种植转嫁到东南亚国家进行种植,给予东道国相应的技术支持与帮助,并建立稳定的进口基地。这样既可以调节国内供需平衡,转移市场风险,也可以节省国内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为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第四,抓住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努力改善柑橘产区交通状况,提高柑橘产区市场化水平。加强柑橘生产的山区与现代化的发达地区的融合。吸引高层次的技术人才、营销和管理人才。加强农业信息产业化,注重发展网络营销、旅游营销、休闲农业等新型营销模式,努力提高柑橘供应能力与需求能力。第五,‘改善贸易环境,制定相关政策,规范柑橘专业合作社的建设、鼓励建立各种营销组织,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前提下,可以利用人民币结算等手段尽量降低汇率变动的影响,创造良好的营销国内国际环境。第六,通过应选宣传、增强柑橘产品的加工能力,研究橙汁加工的专有柑橘品种,扶植柑橘橙汁加工企业的发展,加强产品的品牌建设,柑橘的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实现柑橘销售季节无缝对接,全年销售,努力提高柑橘需求量。第七,建立柑橘预警平台,就柑橘生产、供应、消费、进出口等进行信息预测预报,建立预警平台的反馈修复系统,形成高效精确的预警机制。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销衔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诸多宏观经济因素如城镇化进程、市场化水平、农业财政支持等引入到预警模型中,肯定了政府在柑橘市场预警中所起的作用,丰富了市场预警理论。(2)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经济预期理论和局部调整模型,推导出了带有残差信息的9个子模型的表达形式。运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以及经济规律,筛选出了模型的解释变量。并将主成分分析方法融入到联立方程模型之中,丰富了联立方程组的构建思路。(3)本论文研究将预警理论与柑橘产业发展相联系。将供给、国内消费、加工、进出口以及价格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中国柑橘市场预警模型,努力为柑橘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张琳[9](2011)在《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加快各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居全世界第二位。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本文在能源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能源消费数量、能源消费质量以及能源价格三个维度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中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中国能源价格与经济增长。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存在能源消费总量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中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呈下降趋势,中国正在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次,中国煤炭消费、石油消费、天然气消费分别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一定滞后期内,三种能源消费均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用,其中煤炭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效用远大于石油、天然气消费的正向冲击效用。第三,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着的反向差异。第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能源效率逐渐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高能源消耗、低技术水平、低能源效率的粗放型向低能源消耗、高技术水平、高能源效率的集约型转变。最后,中国能源价格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是导致能源价格变化的原因,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增加能源消费需求,拉动能源价格上涨。
王广州[10](2020)在《中国生育研究方法的历史与未来》文中指出作为人口科学研究的三大核心问题之一,生育问题始终是中国人口研究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从高生育水平到长期低生育水平的转变过程中,中国生育问题研究基础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在回顾中国生育数据收集方法、测量方法和分析方法创新的基础上,以生育问题调查数据质量问题争论与结论为主要线索,总结中国在生育问题研究过程中有关重大判断的标志性争论及历史教训,提出中国生育水平、生育意愿与行为和生育模型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特别针对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婚姻家庭新形势、新问题,提出大数据时代生育问题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传统生育测量、参数估计与模型等方面需要改进的方向和面临的问题。
二、对1992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1992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保障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粮食 |
2.1.2 粮食安全 |
2.1.3 粮食安全的衡量维度 |
2.1.4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效率 |
2.1.5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 |
2.2.2 需求弹性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要素禀赋论 |
2.2.5 均衡价格理论 |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中国粮食进口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粮食进口现状 |
3.1.1 粮食进口规模 |
3.1.2 粮食进口品种结构 |
3.1.3 粮食进口依存度 |
3.1.4 粮食进口市场来源 |
3.1.5 粮食进口地位 |
3.2 中国粮食进口存在的问题 |
3.2.1 粮食大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 |
3.2.2 粮食进口依存度上升明显 |
3.2.3 粮食进口结构性风险加大 |
3.2.4 粮食进口国际话语权较弱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水平及问题 |
4.1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
4.1.1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 |
4.1.2 中国粮食流通现状 |
4.1.3 中国粮食消费现状 |
4.1.4 中国粮食可持续发展现状 |
4.2 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评价模型及评价思路 |
4.2.3 评价过程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中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
4.3.1 粮食生产供给能力提升难度加大 |
4.3.2 粮食流通安全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
4.3.3 粮食消费结构性矛盾凸显 |
4.3.4 粮食可持续安全压力骤增 |
4.4 本章小结 |
5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
5.1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方向分析 |
5.1.1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分析 |
5.1.2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流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
5.1.3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消费安全的影响分析 |
5.1.4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分析 |
5.2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分析 |
5.2.1 分析思路及方法 |
5.2.2 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的相关性分析 |
5.2.3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协整分析 |
5.3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路径分析 |
5.3.1 路径分析模型 |
5.3.2 基于SEM方法的路径分析模型构建 |
5.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4 SEM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效率分析 |
6.1 测度指标分析与设定 |
6.2 效率测度及检验模型 |
6.2.1 超效率DEA模型 |
6.2.2 t值检验 |
6.2.3 Malmquist指数法 |
6.3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效率静态分析 |
6.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3.2 超效率DEA分析 |
6.3.3 非DEA有效年度投影分析 |
6.3.4 t值检验 |
6.3.5 结果分析 |
6.4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效率动态分析 |
6.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4.2 Malmquist指数分析 |
6.4.3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口策略分析 |
7.1 粮食进口政策调整策略 |
7.1.1 适度调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分配权限 |
7.1.2 实施粮食进口政策精细化管理 |
7.1.3 建立粮食进口政策效果评价机制 |
7.2 粮食进口规模适度策略 |
7.2.1 建立健全粮食进口需求评估机制 |
7.2.2 将粮食进口规模与转变国内粮食生产方式相结合 |
7.2.3 将粮食进口规模与降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相结合 |
7.2.4 将粮食进口规模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相结合 |
7.2.5 将粮食进口规模与缓解农业自然资源压力相结合 |
7.2.6 将粮食进口规模与减轻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相结合 |
7.3 粮食进口结构优化策略 |
7.3.1 明确粮食进口重点品种 |
7.3.2 适度加大高质量粮食进口 |
7.3.3 严格控制转基因粮食作物进口 |
7.3.4 建立健全粮食进口检验检疫机制 |
7.4 粮食进口价格稳定策略 |
7.4.1 建立健全粮食进口机制 |
7.4.2 完善国内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
7.4.3 增强国家对粮食产业的控制力 |
7.4.4 提高国际粮食定价话语权 |
7.5 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策略 |
7.5.1 建立中国特色的全球粮食供求信息系统 |
7.5.2 延伸海外粮食产业链 |
7.5.3 挖掘新的粮食贸易合作伙伴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对象与时间节点 |
1.3.1 北京市中心城 |
1.3.2 绿色空间 |
1.3.2.1 绿色空间的定义 |
1.3.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 |
1.3.3 绿色空间格局 |
1.3.4 研究时间节点的确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绿色空间研究热点问题 |
1.4.1.1 绿色空间格局研究 |
1.4.1.2 绿色空间服务功能研究 |
1.4.1.3 重要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
1.4.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
1.4.2.1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
1.4.2.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方法进展 |
1.4.2.3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因素分类 |
1.4.2.4 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
1.4.3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
1.4.3.1 空间格局优化的概念 |
1.4.3.2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方法 |
1.4.4 基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土地面积和空间模拟预测相关研究进展 |
1.4.4.1 土地模拟预测 |
1.4.4.2 土地模拟预测的研究领域 |
1.4.4.3 土地模拟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5 研究进展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5.1 发现问题-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 |
1.5.2 问题机制-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
1.5.3 优化目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 |
1.5.4 解决问题-提出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
1.5.5 实践应用-北京市五环内“留白增绿”的实践应用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框架 |
2.1 研究数据 |
2.1.1 遥感数据 |
2.1.1.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软件 |
2.1.1.2 遥感数据校正和融合 |
2.1.1.3 遥感解译标志 |
2.1.1.4 遥感信息解译 |
2.1.1.5 遥感精度检验 |
2.1.2.6 遥感制图 |
2.1.2 社会经济数据 |
2.1.3 自然数据 |
2.1.3.1 天气气象数据 |
2.1.3.2 土壤数据 |
2.1.3.3 地形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动态度计算 |
2.2.2 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转移矩阵模型 |
2.2.3 绿色空间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2.2.3.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2.2.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式及其意义 |
2.2.4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
2.2.4.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2.2.4.2 方法原理 |
2.2.4.3 建模步骤 |
2.2.4.4 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
2.2.5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2.2.5.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2.2.5.2 方法原理 |
2.2.5.3 加权权重的计算方式 |
2.2.5.4 回归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
2.2.6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
2.2.6.1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方法 |
2.2.6.2 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
2.2.7 绿色空间的面积模拟预测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 |
2.2.7.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
2.2.7.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步骤 |
2.2.8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预测分析-元胞自动机模型 |
2.2.8.1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本构成 |
2.2.8.2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模步骤 |
3 研究区域概述 |
3.1 研究区域自然与社会概况 |
3.1.1 气候概述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 |
3.1.4 植被 |
3.1.5 经济发展概述 |
3.2 历史概述—西周以来的北京市山水格局与绿色空间变迁 |
3.2.1 概述 |
3.2.1.1 北平湾 |
3.2.1.2 自然水系 |
3.2.2 西周至唐-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景观营建 |
3.2.2.1 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兴起 |
3.2.2.2 围绕农业灌溉的水利初兴 |
3.2.2.3 与自然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 |
3.2.3 辽金元-基于人工水利建设的城市景观发展 |
3.2.3.1 人工干预下的漕运开发 |
3.2.3.2 城市与宫苑的营建 |
3.2.4 明-集中于城市内部的景观建设 |
3.2.4.1 城池与宫苑建设 |
3.2.4.2 水源及水系的改变 |
3.2.4.3 运河的衰落 |
3.2.4.4 园林与风景区的建设 |
3.2.5 清-水利工程的西移与其带动下的景观建设 |
3.2.5.1 清代水利工程 |
3.2.5.2 京西稻与农田灌溉 |
3.2.5.3 集中于京西郊的园林建设 |
3.2.6 民国时期与建国初期-城市景观建设的停滞与新生 |
3.2.6.1 公园开放运动 |
3.2.6.2 民国初期的行道树种植风潮 |
3.2.6.3 城市规划的探索 |
3.2.6.4 “大地园林化”的狂热建设期 |
3.2.6.5 “文革”期间的绿化破坏 |
3.2.6.6 绿色空间规划的规范化及发展 |
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
4.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 |
4.1.1 绿色空间的面积组成对比分析 |
4.1.2 不同类型的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分析 |
4.2 北京市中心城不同时期绿色空间的转换分析 |
4.2.1 1992年-2000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
4.2.2 2000年-2008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
4.2.3 2008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
4.2.4 1992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
4.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分析 |
4.3.1 绿色空间单元特征的时空演变分析 |
4.3.1.1 斑块数量(NP) |
4.3.1.2 斑块类型面积(CA) |
4.3.1.3 平均斑块面积(MPS) |
4.3.1.4 斑块类型面积百分比(PLAND) |
4.3.2 绿色空间破碎化的时空演变分析 |
4.3.2.1 斑块密度(PD) |
4.3.2.2 最大斑块指数(LPI) |
4.3.2.3 景观形状指数(LSI) |
4.3.2.4 边缘密度(ED) |
4.3.3 绿色空间连接度的时空演变分析 |
4.3.4 绿色空间多样性的时空演变分析 |
4.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演变中的问题 |
4.4.1 绿色空间面积严重萎缩、关键绿地空间流失 |
4.4.2 绿地绿色空间“大空间少而孤立、小空间分散,连接性不佳” |
4.4.3 绿色空间综合功能尚未达到市民需求 |
4.5 本章小结 |
4.5.1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呈现“三减一增” |
4.5.1.1 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 |
4.5.1.2 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 |
4.5.1.3 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 |
4.5.1.4 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 |
4.5.2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转换趋势明显 |
4.5.2.1 耕地面积多转向建设用地、林地 |
4.5.2.2 草地面积转自耕地、建设用地 |
4.5.3 绿色空间整体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 |
4.5.3.1 耕地呈现破碎化、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 |
4.5.3.2 林地、草地呈现连片化和完整化 |
5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
5.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择 |
5.1.1 驱动因子的选择原则 |
5.1.1.1 因子的代表性 |
5.1.1.2 数据的可获取性 |
5.1.1.3 因子间的独立性 |
5.1.2 驱动因子的分类 |
5.2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5.2.1 社会经济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5.2.1.1 社会经济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
5.2.1.2 社会经济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
5.2.1.3 社会经济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
5.2.1.4 社会经济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
5.2.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5.2.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
5.2.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
5.2.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
5.2.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
5.3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
5.3.1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
5.3.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
5.3.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
5.3.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
5.3.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
5.3.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5.4.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 |
5.4.1.1 城市蔓延导致耕地圈层减少 |
5.4.1.2 人口聚集促进林地面积增加 |
5.4.1.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林草面积演变 |
5.4.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空间差异明显 |
5.4.2.1 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加速绿色空间破碎化 |
5.4.2.2 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 |
5.4.2.3 二产发展减弱绿色空间连接度水平 |
5.4.2.4 社会经济发展显着作用于边缘集团 |
5.4.2.5 研究期末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典型商圈绿色空间面积、多样性水平增加 |
6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自然因素 |
6.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自然驱动因子 |
6.2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6.2.1 自然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6.2.1.1 自然因素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
6.2.1.2 自然因素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
6.2.1.3 自然因素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
6.2.1.4 自然因素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
6.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
6.2.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
6.2.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
6.2.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
6.2.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
6.3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
6.3.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
6.3.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
6.3.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
6.3.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
6.3.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
6.3.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
6.4 本章小结 |
6.4.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不显着 |
6.4.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 |
7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政策因素 |
7.1 绿色空间相关规划、政策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
7.1.1 绿色空间规划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
7.1.2 绿色空间相关政策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
7.2 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 |
7.2.1 点状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7.2.1.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背景 |
7.2.1.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概述 |
7.2.1.3 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
7.2.1.4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奥林匹克公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
7.2.1.5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
7.2.2 线性空间-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 |
7.2.2.1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建设背景 |
7.2.2.2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规划建设概述 |
7.2.2.3 西北郊三山五园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
7.2.2.4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
7.2.2.5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
7.2.3 面状空间-百万亩造林 |
7.2.3.1 平原造林建设背景 |
7.2.3.2 平原造林规划建设概述 |
7.2.3.3 中心城平原造林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
7.2.3.4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
7.2.3.5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7.3.1 规划、政府决策引导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 |
7.3.2 大型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推动局部绿色空间格局演变 |
7.3.3 多因素共同作用城市空间消长,复杂机制推动绿色空间动态演变 |
8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优化格局构建 |
8.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优化目标-实现绿色空间理想格局 |
8.1.1 斑块的生态适宜性 |
8.1.2 人口游憩使用的需求性 |
8.1.3 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
8.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理想格局构建 |
8.2.1 生态安全格局 |
8.2.1.1 高程与坡度等级 |
8.2.1.2 植被覆盖 |
8.2.1.3 农田 |
8.2.1.4 水域缓冲区 |
8.2.1.5 地质灾害 |
8.2.1.6 水土流失敏感性 |
8.2.1.7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 |
8.2.2 游憩需求格局 |
8.2.2.1 绿色空间使用频率 |
8.2.2.2 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 |
8.2.2.3 绿色空间可达性 |
8.2.2.4 绿色空间游憩需求格局分区 |
8.2.3 文化保护格局 |
8.2.4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分区 |
8.3.4.1 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底线 |
8.3.4.2 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满意 |
8.3.4.3 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理想 |
8.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关键空间识别 |
8.3.1 关键生态-游憩源的识别 |
8.3.1.1 关键生态源 |
8.3.1.2 关键游憩源 |
8.3.2 关键生态廊道的识别 |
8.3.2.1 生态源地的确定 |
8.3.2.2 设定阻力值,构建阻力面 |
8.3.2.3 关键生态廊道的构建 |
8.3.3 关键游憩廊道的识别 |
8.3.3.1 游憩源地的确定 |
8.3.3.2 潜在游憩廊道载体 |
8.3.3.3 关键游憩廊道的构建 |
8.4 与总体规划的对比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实现策略 |
9.1 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绿色空间面积 |
9.1.1 基于SD模型的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的构建思路 |
9.1.1.1 绿色空间模拟的因果反馈图构建 |
9.1.1.2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的方程构建 |
9.1.1.3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模型的精度检验 |
9.1.2 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和优化调控建议 |
9.1.2.1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结果 |
9.1.2.2 绿色空间面积优化的情景设计 |
9.1.2.3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面积模拟结果 |
9.1.2.4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社会经济调控策略 |
9.2 依据自然基底优化绿色空间位置选择 |
9.2.1 基于CA模型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模拟构建思路 |
9.2.1.1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概率 |
9.2.1.2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规则 |
9.2.1.3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检验和修订 |
9.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
9.2.2.1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
9.2.2.2 绿色空间高、中理想格局的空间优化结果 |
9.2.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与国际大都市的对比 |
9.3 规划政策保证绿色空间关键空间实施 |
9.3.1 重塑人文历史风貌,构建老城遗址公园环 |
9.3.2 挖掘潜力空间,打造一道城市公园环 |
9.3.3 限制城市发展,推进二道郊野公园环 |
9.3.4 城乡环境绿色空间引入,形成楔形绿廊 |
9.3.5 打造城市自然轴线,增加南北中轴生态空间 |
9.3.6 引入城市森林,打造小微绿地 |
9.4 现场调研辅助绿色空间规划方案深化—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施为例 |
9.4.1 “留白增绿”提出的背景 |
9.4.2 “留白增绿”实施导则 |
9.4.2.1 依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确定腾退空间功能定位 |
9.4.2.2 各留白增绿空间类型的建设策略 |
9.4.3 现场调研生成节点方案-以海淀区小月河片区为例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10.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10.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0.2.1 借助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 |
10.2.2 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概念,完善景观格局优化内容 |
10.2.3 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 |
10.3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
10.3.1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方法支持生态红线划定 |
10.3.2 绿色空间模拟预测模型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比选 |
10.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中国水足迹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水资源消耗核算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
2.1.1 水资源消耗核算研究 |
2.1.2 水资源消耗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
2.2 虚拟水转移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
2.2.1 基于产品层面的虚拟水转移核算研究 |
2.2.2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虚拟水转移核算研究 |
2.2.3 虚拟水转移驱动力及公平性研究 |
2.3 居民消费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
2.3.1 居民食物消费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
2.3.2 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水足迹核算及驱动机制研究 |
3.1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水足迹核算方法 |
3.1.1 理论基础 |
3.1.2 投入产出模型简介 |
3.1.3 不变价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
3.1.4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
3.1.5 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
3.1.6 各行业水足迹核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 全国及各行业水足迹1992-2012年变化趋势分析 |
3.2.1 中国水足迹1992-2012年变化趋势 |
3.2.2 中国各行业水足迹1992-2012年变化趋势 |
3.2.3 不同水质标准选择对中国灰水足迹核算的影响分析 |
3.3 中国水足迹1992-2012年动态变化主要驱动力分析 |
3.3.1 结构因素分解 |
3.3.2 中国水足迹1992-2012年动态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3.3.3 中国各行业水足迹1992-2012年动态变化驱动机制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区域间贸易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研究 |
4.1 省际间虚拟水转移核算及水资源短缺评估 |
4.1.1 分省分行业蓝水足迹核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
4.1.2 分省分行业灰水足迹核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
4.1.3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省际间虚拟水转移核算 |
4.1.4 水资源短缺评估方法 |
4.2 中国各省2007年水足迹核算及水资源短缺状况评估 |
4.2.1 中国2007年各省水足迹 |
4.2.2 中国2007年各省水资源短缺状况评估 |
4.2.3 不同水质标准下各省灰水足迹核算及水资源短缺评估 |
4.3 中国省际间虚拟水转移对各省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分析 |
4.3.1 中国省际间虚拟水转移对各省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
4.3.2 不同水质标准选择对省际间虚拟灰水转移的影响分析 |
4.3.3 水体中污染物本底浓度对虚拟灰水转移核算结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足迹动态变化研究 |
5.1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足迹核算方法 |
5.2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足迹1992-2012年变化趋势 |
5.2.1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足迹变化趋势分析 |
5.2.2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食物消费水足迹变化趋势分析 |
5.2.3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直接水足迹变化趋势分析 |
5.2.4 不同水质标准选择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灰水足迹的影响分析 |
5.3 收入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间接水足迹的影响分析 |
5.3.1 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1992-2012年家庭消费间接水足迹变化趋势分析 |
5.3.2 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1992-2012年食物消费水足迹变化趋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基于生产角度的节水减排政策建议 |
6.2.2 基于消费角度的节水减排政策建议 |
6.3 主要创新点 |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表 |
附图 |
(4)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研究 ——以油污损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实践意义 |
1.1.1 环境侵权理论的兴起和争议 |
1.1.2 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必要性 |
1.1.3 实践意义 |
1.2 研究主题的界定 |
1.2.1 侵权和救济 |
1.2.2 油污损害 |
1.2.3 海洋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4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海洋环境侵权的理论解析与救济体系概况 |
2.1 海洋环境侵权的特殊性 |
2.1.1 海洋环境侵权的概念界定 |
2.1.2 海洋环境侵权的特征 |
2.1.3 海洋环境侵权与传统侵权法的关系 |
2.2 海洋环境侵权的类型化分析 |
2.2.1 海洋环境侵权的传统分类 |
2.2.2 海洋环境侵权类型化的新思路 |
2.3 海洋环境权的界定 |
2.3.1 环境权与传统民法权利的区别 |
2.3.2 环境权是否应作为海洋环境侵权的客体 |
2.4 油污损害的民事救济体系概况 |
2.4.1 国际公约体系——CLC-IOPC |
2.4.2 区域性体系——美国1990 OPA |
第3章 海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 |
3.1 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的主要内容 |
3.1.1 归责原则 |
3.1.2 责任限制 |
3.1.3 赔偿范围 |
3.2 CLC-IOPC体系的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 |
3.2.1 严格责任原则 |
3.2.2 限制责任原则 |
3.2.3 可赔偿的损失 |
3.2.4 损害赔偿的裁判管辖和时效 |
3.3 CLC-IOPC体系补充公约的侵权损害赔偿救济 |
3.3.1 2001 BOPC |
3.3.2 HNS公约 |
3.4 1990 OPA的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 |
3.4.1 责任方的责任 |
3.4.2 责任限额 |
3.4.3 可赔偿的损失 |
3.4.4 损害赔偿的程序性救济规则 |
3.5 CLC-IOPC体系与1990 OPA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比较分析 |
3.5.1 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差异 |
3.5.2 CLC-IOPC体系侵权损害赔偿救济机制的局限性 |
第4章 海洋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机制 |
4.1 社会化救济概述 |
4.1.1 海洋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的必要性 |
4.1.2 海洋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的主要方式 |
4.2 IOPC基金的社会化运作机制 |
4.2.1 IOPC基金组织机构 |
4.2.2 行业平衡机制 |
4.2.3 IOPC基金的赔偿前提 |
4.2.4 IOPC基金拒绝赔偿的情形 |
4.2.5 IOPC基金摊款制度 |
4.2.6 IOPC基金的程序性救济规定 |
4.3 美国油污责任信托基金(OSLTF) |
4.3.1 OSLTF管理机构和组成 |
4.3.2 OSLTF资金来源 |
4.3.3 OSLTF的风险和支出限制 |
4.3.4 OSLTF与超级基金的关系 |
4.4 CLC-IOPC体系与1990 OPA社会化救济机制比较分析 |
4.4.1 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
4.4.2 基金制度 |
第5章 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国际救济机制缺失原因分析及发展建议 |
5.1 国际公约体系的局限性 |
5.1.1 CLC-IOPC体系与1990 OPA适用范围的差异 |
5.1.2 CLC-IOPC体系关于船舶适用的局限性 |
5.2 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实证分析 |
5.2.1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 |
5.2.2 油污损害侵权救济分析 |
5.2.3 墨西哥湾溢油事故的启示 |
5.3 国际公约体系的发展完善 |
5.3.1 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国际救济制度空白的根源 |
5.3.2 海洋石油开发油污损害救济制度的有益尝试 |
5.3.3 国际公约体系的发展建议 |
第6章 海洋环境权的救济机制 |
6.1 海洋环境权 |
6.1.1 环境权理论的发展变迁 |
6.1.2 海洋环境权的类型化和具体化 |
6.2 私益海洋环境权救济——纯经济损失赔偿 |
6.2.1 纯经济损失的概念 |
6.2.2 纯经济损失与间接损失的关系 |
6.2.3 纯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 |
6.3 公益海洋环境权救济 |
6.3.1 公益海洋环境权索赔主体 |
6.3.2 海洋环境公益诉讼 |
第7章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制度重构 |
7.1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的救济现状 |
7.1.1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状况概述 |
7.1.2 康菲溢油事故 |
7.1.3 康菲溢油事故的损害赔偿救济 |
7.1.4 康菲溢油事故的诉讼救济 |
7.2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存在的问题 |
7.2.1 环境侵权实体法的空缺 |
7.2.2 过于依赖行政制度 |
7.2.3 海洋环境侵权的专项法律救济制度缺失 |
7.2.4 国际公约的适用问题 |
7.3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制度模式选择 |
7.3.1 两种模式的评析 |
7.3.2 中国已加入的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
7.3.3 中国加入IOPC基金公约的考量 |
7.3.4 中国海洋环境侵权救济的制度模式路径 |
7.4 构建海洋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制度 |
7.4.1 中国现行海洋油污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 |
7.4.2 完善海洋油污损害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
7.4.3 建立统一的海洋油污损害基金制度 |
7.5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7.5.1 创设环境权和自然资源信托制度 |
7.5.2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审查 |
7.5.3 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庭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动因、格局及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谷物贸易比较优势 |
1.3.2 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 |
1.3.3 谷物进口需求 |
1.3.4 谷物进口贸易管理制度 |
1.3.5 谷物进口贸易与粮食安全关系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研究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谷物 |
2.1.2 谷物进口贸易 |
2.1.3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4 管理贸易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特征分析 |
3.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规模特征 |
3.1.1 中国谷物进口总额 |
3.1.2 中国谷物进口总量 |
3.1.3 中国谷物进口品种结构 |
3.2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来源地特征 |
3.2.1 中国谷物进口来源地分布 |
3.2.2 中国谷物进口来源地集中度测算 |
3.2.3 中国谷物进口价格与主要来源地价格相关性分析 |
3.3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管理特征 |
3.3.1 进口关税管理特征 |
3.3.2 核心非关税壁垒管理特征 |
3.3.3 国内支持管理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分析 |
4.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测算方法 |
4.1.1 NRCA INDEX说明 |
4.1.2 中国谷物比较优势的动态NRCA INDEX构建 |
4.1.3 数据样本选择说明 |
4.2 比较优势NRCA INDEX的跨商品比较分析 |
4.2.1 小麦与玉米、大麦和高粱的比较分析 |
4.2.2 小麦与大米的比较分析 |
4.2.3 大麦与玉米、高粱的比较分析 |
4.2.4 玉米与高粱的比较分析 |
4.3 比较优势NRCA INDEX的跨国别比较分析 |
4.3.1 中国与加拿大 |
4.3.2 中国与美国 |
4.3.3 中国与澳大利亚 |
4.3.4 中国与东盟 |
4.3.5 中国与欧盟 |
4.4 比较优势NRCA INDEX的稳定性分析 |
4.4.1 NRCA index稳定性讨论 |
4.4.2 单位根检验的平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识别 |
5.1.1 贸易引力因素 |
5.1.2 贸易阻力因素 |
5.2 THREE-WAY引力模型(THREE-WAY GRAVITY MODEL) |
5.2.1 引力模型发展历程及其缺陷 |
5.2.2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Three-way引力模型构建 |
5.3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说明 |
5.3.1 数据来源说明 |
5.3.2 零值贸易量(Zero trade)的处理 |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THREE-WAY引力模型结果分析 |
5.4.1 单位根检验 |
5.4.2 贸易引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5.4.3 贸易阻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分析 |
6.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的理论分析 |
6.2 改进的LA-AIDS模型 |
6.2.1 LA-AIDS模型的基本形式 |
6.2.2 对模型的静态改进 |
6.2.3 对模型的动态改进 |
6.3 数据来源、处理及检验 |
6.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6.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3 平稳性检验 |
6.3.4 协整检验 |
6.4 改进的LA-AIDS模型结果分析 |
6.4.1 参数回归结果 |
6.4.2 时序格局趋向分析 |
6.4.3 商品结构格局趋向分析 |
6.4.4 地理结构格局趋向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福利效应评估 |
7.1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发展历程简述 |
7.2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福利效应评价理论模型 |
7.2.1 模型的理论基础 |
7.2.2 无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存在情形下的理论模型 |
7.2.3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存在情形下的理论模型 |
7.3 模型参数估计 |
7.3.1 需求函数和反成本函数的参数估计 |
7.3.2 数据来源 |
7.3.3 参数估计结果 |
7.4 关税等值和福利效应计算 |
7.4.1 关税等值计算 |
7.4.2 福利效应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特征 |
8.1.2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 |
8.1.3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 |
8.1.4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 |
8.1.5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制度福利效应评估 |
8.2 政策建议 |
8.2.1 稳定谷物进口贸易渠道 |
8.2.2 提升国内谷物产业比较优势 |
8.2.3 深化“一带一路”及自贸区战略的开放作用 |
8.2.4 推动谷物部门国营贸易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农业受灾与成灾面积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农业受灾面积预测模型的建立 |
2.1 用逐步回归方法建模 |
2.2 用ARIMA过程建模 |
2.3 用前馈神经元网络建模 |
2.3.1 BP1模型 |
2.3.2 BP2模型 |
3 组合预测模型及预测结果分析 |
3.1 等权系数法组合模型 |
3.2 最优加权系数法组合模型 |
3.3 均方差倒数权值法组合模型 |
3.4 绝对平均误差倒数权值法 |
4 农作物成灾面积模型 |
5 结论与讨论 |
(7)中国水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概念的界定及数据来源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理论和方法 |
1.5.1 研究理论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6.1 研究可能的创新 |
1.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产业内贸易理论 |
2.1.3 竞争优势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世界水果贸易市场及其政策 |
2.2.2 中国水果贸易政策变化 |
2.2.3 农产品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引力模型 |
2.2.4 农产品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基于CMS模型 |
2.2.5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2.6 食品安全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2.2.7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2.2.8 总结与评述 |
3 世界水果贸易及其国际竞争 |
3.1 世界水果贸易的发展变化 |
3.2 世界水果贸易市场及其流向 |
3.2.1 欧盟市场 |
3.2.2 亚洲市场 |
3.2.3 北美市场 |
3.3 世界水果贸易政策的变化 |
3.3.1 关税壁垒 |
3.3.2 非关税壁垒 |
3.4 中国水果贸易政策的变化 |
3.4.1 中国加入WTO |
3.4.2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签订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变化 |
4.1 中国水果产业的发展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
4.1.1 自然资源条件 |
4.1.2 产量的增长 |
4.1.3 品种结构的变化 |
4.1.4 生产布局的变化 |
4.1.5 在世界市场的地位 |
4.2 中国水果贸易量和贸易结构的变化 |
4.2.1 贸易量的发展变化 |
4.2.2 市场结构的变化 |
4.2.3 品种结构的变化 |
4.3 中国主要出口水果的贸易变化 |
4.3.1 苹果的贸易变化 |
4.3.2 梨的贸易变化 |
4.3.3 柑橘的贸易变化 |
4.4 中国水果的产业内贸易特征 |
4.4.1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4.4.2 中国水果的产业内贸易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流向的影响因素及其潜力分析:基于引力模型 |
5.1 贸易引力模型介绍 |
5.2 理论基础 |
5.2.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
5.2.2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5.3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影响因素 |
5.3.1 模型设定 |
5.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3.3 模型结果及分析 |
5.4 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 |
5.4.1 模型设定 |
5.4.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4.3 模型结果及分析 |
5.5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潜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水果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基于CMS模型 |
6.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的理论基础及其计算方法 |
6.2 中国水果在世界市场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 |
6.3 中国对主要水果出口市场水果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 |
6.3.1 东盟市场 |
6.3.2 欧盟市场 |
6.3.3 日本市场 |
6.3.4 俄罗斯市场 |
6.3.5 美国市场 |
6.4 小结 |
7 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7.1 概念界定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
7.1.2 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7.2 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 |
7.2.1 中国各主要水果的国际竞争力 |
7.2.2 中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 |
7.2.3 中国梨的国际竞争力 |
7.2.4 中国柑橘的国际竞争力 |
7.3 中国水果的价格竞争力 |
7.3.1 中国苹果的价格竞争力 |
7.3.2 中国梨的价格竞争力 |
7.3.3 中国柑橘的价格竞争力 |
7.4 中国水果的非价格竞争力 |
7.4.1 产品质量 |
7.4.2 品牌营销 |
7.5 小结 |
8 贸易壁垒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 |
8.1 关税制度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 |
8.2 技术性贸易壁垒 |
8.2.1 食品安全法规 |
8.2.2 产品合格认证 |
8.2.3 植物检疫措施 |
8.3 食品安全标准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以坚果为例 |
8.4 植物检疫措施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案例分析 |
8.5 其它贸易壁垒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美国对中国苹果汁的反倾销案 |
8.6 本章小结 |
9 世界水果出口国扩大水果出口的经验借鉴 |
9.1 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品牌营销:新西兰的猕猴桃产业 |
9.2 营销组织与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印度葡萄产业的案例分析 |
10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柑橘市场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国柑橘产业发展的现状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数据来源 |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7.1 可能的创新 |
1.7.2 不足和尚需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经济预警系统的相关研究 |
2.1.1 世界经济预警理论与应用的发展历程 |
2.1.2 中国经济预警理论与应用的发展历程 |
2.2 经济预警方法的相关研究 |
2.2.1 景气指数法 |
2.2.2 多元统计方法 |
2.2.3 时间序列分析法 |
2.2.4 机器学习法 |
2.2.5 综合评价法 |
2.3 农产品预警的相关研究 |
2.3.1 农产品预警定性的研究 |
2.3.2 农产品预警定量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2.5 本论文的理论框架 |
2.5.1 柑橘市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2.5.2 柑橘市场预警模型CCEWM构建框架 |
第3章 中国柑橘市场预警理论模型的建立 |
3.1 柑橘市场预警模型的假设 |
3.1.1 柑橘供给量模型的假设 |
3.1.2 柑橘国内鲜果消费量模型的假设 |
3.1.3 柑橘进出口量模型的假设 |
3.1.4 柑橘加工量模型的假设 |
3.1.5 柑橘预警模型辅助模型的假设 |
3.1.6 其它经济因素的假设 |
3.2 柑橘市场预警主模型的建立 |
3.2.1 柑橘供给量模型的构建 |
3.2.2 柑橘国内鲜果消费量模型的构建 |
3.2.3 柑橘进口量模型的构建 |
3.2.4 柑橘出口量模型的构建 |
3.2.5 柑橘加工量模型的构建 |
3.3 柑橘市场预警辅助模型的建立 |
3.3.1 柑橘销售价格模型的构建 |
3.3.2 柑橘进口价格模型的构建 |
3.3.3 柑橘出口价格模型的构建 |
3.3.4 柑橘加工品价格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柑橘市场预警指标体系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4.1 柑橘市场预警核心指标变量数据统计与分析 |
4.1.1 柑橘供给量及其构成 |
4.1.2 柑橘需求量及其构成 |
4.2 柑橘市场预警辅助指标变量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1 柑橘供给范畴的辅助指标 |
4.2.2 柑橘需求范畴的辅助指标 |
4.3 柑橘市场预警制约指标变量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1 影响柑橘供给量的制约指标 |
4.3.2 影响柑橘国内鲜果消费量的制约指标 |
4.3.3 影响柑橘进出口量加工量的制约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柑橘市场预警模型解释变量的确定 |
5.1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方法简介 |
5.2 柑橘市场预警主模型指标变量的确定 |
5.2.1 柑橘供给量模型解释变量的筛选 |
5.2.2 柑橘国内鲜果消费量模型解释变量的筛选 |
5.2.3 柑橘进口量模型解释变量的筛选 |
5.2.4 柑橘出口量模型解释变量的筛选 |
5.2.5 柑橘加工量解释变量的筛选 |
5.3 柑橘市场预警辅助模型指标变量的确定 |
5.3.1 柑橘销售价格模型解释变量的筛选 |
5.3.2 柑橘进口价格模型解释变量的筛选 |
5.3.3 柑橘出口价格模型解释变量的筛选 |
5.3.4 柑橘加工品价格模型解释变量的筛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柑橘市场预警实证模型的建立 |
6.1 模型修正方法介绍 |
6.1.1 Granger因果检验 |
6.1.2 综合变量的生成:主成分分析 |
6.2 中国柑橘理论模型的修正 |
6.2.1 中国柑橘预警主模型的修正 |
6.2.2 中国柑橘预警辅助模型的修正 |
6.2.3 模型总结 |
6.3 柑橘市场预警实证模型的构建 |
6.3.1 三阶段主成分-联立方程最小二乘估计的思想 |
6.3.2 中国柑橘供给量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
6.3.3 中国柑橘国内鲜果消费量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
6.3.4 中国柑橘进口量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
6.3.5 中国柑橘出口量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
6.3.6 中国柑橘加工量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柑橘市场预警模型的应用 |
7.1 外生解释变量的趋势判断 |
7.1.1 主成分解释变量的预测 |
7.1.2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预测 |
7.1.3 物价指数的预测 |
7.2 收入增长下柑橘消费量的估计 |
7.2.1 中国柑橘需求量2012-2020年的预测 |
7.2.2 中国柑橘需求量的长期预测 |
7.3 控制种植面积下的中国柑橘供需平衡的研究 |
7.3.1 中国柑橘供给量的估计(2012-2020) |
7.3.2 控制面积下的中国柑橘供给量的长期预测 |
7.4 城镇化对中国柑橘供给量的影响研究 |
7.4.1 显示城镇化进程变量的CCEWM的理论构建 |
7.4.2 显示城镇化进程变量的CCEWM的改造 |
7.4.3 显示城镇化进程变量的CCEWM的拟合与分析 |
7.5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柑橘出口的影响研究 |
7.5.1 显示人民币汇率的CCEWM的构建 |
7.5.2 显示人民币汇率的CCEWM的拟合与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文所用到的程序代码 |
附录1-1 等级相关系数的SAS程序 |
附录1-2 联立方程的MATLAB计算程序 |
附录1-3 主成分分析的SAS程序 |
附录2:1992-2011年中国柑橘分品种产量及柑橘园面积 |
附录3:柑橘产业成本与收益调研表 |
附录4:发表与本文相关的论文及专着 |
附录5:主持或参加与本课题相关的科研课题 |
感悟与致谢 |
(9)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3 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价 |
第三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
3.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 |
3.2 引入能源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型构建 |
3.3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
第四章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
4.1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总体现状 |
4.2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4.3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五章 中国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
5.1 中国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5.2 中国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5.3 中国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 |
6.1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6.2 中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能源价格与经济增长 |
7.1 能源价格变动产生的影响 |
7.2 中国能源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能源发展的政策选择 |
8.1 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
8.2 中国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九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生育研究方法的历史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数据收集 |
1.生育状况调查 |
2.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 |
三、 指标与模型构建 |
1.年龄别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 |
2.递进生育率与总和递进生育率 |
3.孩次性别递进生育率 |
四、 未来发展 |
1.调查方法 |
2.分析技术 |
四、对1992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保障效率研究[D]. 王瑞峰.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2]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D]. 李方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3]中国水足迹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蔡北溟. 南京大学, 2017(01)
- [4]海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研究 ——以油污损害为中心[D]. 盖晓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5]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动因、格局及规制研究[D]. 苏珊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6]中国农业受灾与成灾面积预测研究[J]. 王守荣,达庆利,黄凤喜. 气象学报, 2003(01)
- [7]中国水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 霍尚一. 浙江大学, 2008(07)
- [8]中国柑橘市场预警研究[D]. 汪晓银.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0)
- [9]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张琳. 西北大学, 2011(10)
- [10]中国生育研究方法的历史与未来[J]. 王广州. 人口与经济,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