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炼油污水处理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炜亮[1](2007)在《石化产业生态分析及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文中指出世界石化产业正经历着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了产业集中化、科技化、生态化的特点。我国石化行业的资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炼油行业的每吨原油加工耗水量平均2.37t/t,比国际先进水平的0.5t/t高5倍。目前某石化企业已经基本建成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和石化产品出口基地,并形成较强的特色产品生产优势。但是,在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资源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产业配置潜力巨大等问题。本文作为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石化行业产业生态试验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042312081)的主要组成部分,将产业生态理念运用于石化行业,进行石化产业生态分析,开展旨在提高资源生产率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的生态链优化设计,研究开发石化行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节能、节水、降低物料消耗和废物排放的共性关键技术。主要研究成果有:(1)对某大型石化企业产业现状及其环境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该企业内部已初步具有产业链的雏形,但存在产品物流简单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该企业废气方面应加强硫和有机物的回收利用以及低品味热能回收利用;废渣应加强资源化研究并进行优化管理;此外,企业内用水与废水网络系统优化的需求迫切,水资源节约和再利用潜力巨大。(2)建立了环境管理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net与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建立了包含石化行业各类环境管理相关信息的数据库,操作界面由主界面、查询窗口、信息窗口和提示对话框组成。(3)对废气和废渣系统进行优化。典型石化企业废气可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法、克劳斯工艺、吸附法和热力燃烧等工艺进行资源化处理,该企业高温废气采用间接换热方式回收余热,可回收热能8387.72 kw,产生效益折合人民币123,250元/天。该企业废渣可采用焚烧-热能回用的方法进行资源化处理,废碱可采用WAO+SBR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催化剂宜采用化学方法再生。(4)进行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两点:1)提出了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理论,并建立了一个或多个污染因子的水系统优化模型。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基本假设为用水操作的传质动力模型,采用每个用水操作依次使用回用水源和新鲜水源配合的方式,水源采用顺序依次为浓度与用水操作入口极限浓度相等的回用水—其它回用水—新鲜水。水系统优化模型主要包括模型假设、目标函数、边界条件、模型函数、判断准则及其运算程序流程图。2)编写了单污染因子和双污染因子新型水系统优化的计算机程序,并将其运用于实际计算。对实例中含硫水系统优化后的节水减排效率达到单污染因子38.31%和19.98%,多污染因子17.81%,含油水系统优化后的节水减排效率达到单污染因子33.30%和24.29%。此外,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适应性强,可以兼容流量改变,浓度改变、再生回用和再生循环等实际情况。(5)运用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对典型石化企业用水与废水网络系统进行优化并构建水系统产业链。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1)提出水系统回用的方法与原则。蒸汽凝结水回收、含硫含油污水串级回用、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等方法是水系统优化的有效途径。2)工艺水及水回用系统优化。在工艺水系统回用水的等级划分与水质标准确定的基础上,运用新型水系统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对该企业工艺水系统进行优化。工艺水系统优化后,该企业电脱盐注水、水封用水和冷却用水三种工艺用水可采用回用水188.03t/h,新鲜水使用量由原来的199.62t/h降至11.59t/h。3)通过对典型石化企业实际水系统的整体集成优化,构建水系统产业链。水系统整体优化后,该企业加工吨原油耗水量由原来的1.03t/t降至0.53t/t,加工吨原油排水量由原来的0.53t/t降至0.028t/t。(6)进行石化行业产业生态系统保障体系的分析和构建,主要包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构建以及环境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
祁晓霞[2](2011)在《炼油废水处理及回用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资源贫乏且地表水污染较严重。工业废水是影响地表水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炼油废水是工业废水的一种,是原油炼制、加工及油品水洗等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废水。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炼油污水排放量的连年增加。炼油废水经过一定工艺的处理之后,做为再生水回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更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有效的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本课题研究了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炼油业务部第一污水处理厂改造后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的运行和处理效果、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及特点,并得出以下结论:1)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第一污水处理厂改造之后达标排放处理主体工艺采用A/O2工艺。运行表明,工艺运行稳定,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经A/O2工艺处理之后,CODCr≤80mg/L, NH3-N≤10mg/L,石油类≤5mg/L,硫化物≤-0.3mg/L,挥发酚≤O.1mg/L,各污染指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工艺对CODCr的去除效率基本都在92%以上,对NH3-N的去除率高于85%,对硫化物的去处效果也不低于89%,对石油类和挥发酚均高于99%。该工艺要达到较高的处理效果,必须控制A段的DO小于0.5mg/L,O1和02段的DO保持在3mg/L,温度在20-30℃之间,pH值在6.5-8之间,C:N:P为100:5:1。该工艺可达到同时去除CODCr氮磷的目的。深度处理采用BAF+多介质滤器+多腔生物活性炭滤器工艺,其对CODcr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在60%和45%以上,出水水质趋于稳定,石油类远远低于出水水质要求,完全能够满足该石化公司炼油业务部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要求。将BAF工艺、多介质过滤器、多腔生物活性炭滤器三者联合用于炼油废水深度处理过程中,可以有效去除SS、COD5、氮、磷等,其最大的优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2)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即A/O+BAF+“双膜”工艺。该工艺能够适应炼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水力停留时间短,节约占地面积,同时耐冲击负荷,投资小,能耗低,运行费用节约。该工艺回用装置的采用,可回收高品质再生水,以降低总厂耗水量,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为新建炼油废水处理厂工艺选择提供经验。
刘天禄[3](2019)在《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对象为某大型综合性炼化企业废水处理场的废水,该废水污染物来源多、成分复杂,CODcr、氨氮、油类等浓度变化幅度大,经“隔油-气浮-生化”工艺处理后,排水各项指标已不能满足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针对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工艺(Carrier fluidized biofilm Reactor,CFBR)进行了工业化规模的现场实验,研究了好氧过程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Shortcu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SCND)和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ND)强化脱氮机理,对废水中特征污染物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methyl Ester,DMT)的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筛选出5株DMT生物降解菌种,构建了优势菌群。设计了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Fixed-bed Membrane Bioreactor,FBMBR),分析了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理,对废水处理场排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探索部分回用处理场出水的可能性。研究结论如下:(1)CFBR工艺废水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活性污泥法工艺(Actived Sluge technology,AS),生物脱氮效果良好,适用于废水处理场的改造,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废水处理场出水能够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石油类小于5mg/L、CODcr小于60mg/L、氨氮小于15mg/L。(2)CFBR工艺可以强化SCND作用,同步实现SND作用。系统SCND的NO2--N积累率可以达到80%以上,SND的NOx--N饱和常数为5.33,SND反硝化作用效果明显提高,TN去除率能够达到80%以上。CFBR工艺最佳运行参数为DO为2.0~3.0mg/L,pH为7.5~8.0,温度为30~35℃,HRT为10~12h,吨废水耗碱量为20g/m3。(3)采用DMT逐量分批驯化方法,筛选分离得到5株DMT高效降解菌。经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别为多杀巴斯德氏菌,蜡状芽孢杆菌,为嗜中温甲基杆菌,食酸菌属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菌株DMT降解条件优化实验表明,DMT降解细菌适宜条件为:温度在28℃~36℃之间,pH值为7.5~8.0,菌种投加比例为5%。(4)在HRT为1.25h、气水比为0.5:1、选择填料A的条件下,FBMBR工艺装置出水CODcr小于35mg/L、BOD5小于5mg/L、氨氮小于3mg/L、悬浮物小于5mg/L、浊度小于5 NTU,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工业循环水补水指标要求。(5)FBMBR装置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混合液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混合液的比阻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可以忽略。装置的结构设计能有效缓解SMP对膜的污染,降低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延长超滤膜的清洗周期与使用寿命。
钱伯章,朱建芳[4](2009)在《2008年污水治理技术新进展》文中提出文章评述了我国2008年污水治理技术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高难废水治理、炼油污水特色治理、石化废水治理、油田污水处理以及污水零排放和回用等技术。
钱伯章,朱建芳[5](2006)在《炼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展》文中指出评述了国内外在炼油化工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技术改进、微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组合技术、难降解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以及污水回用技术方面的新进展。
程仁振[6](2019)在《陶瓷膜耦合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炼油废水的不达标排放不仅会造成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升高,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会对水生态安全甚至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将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是减轻水体污染、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为保护环境及响应民意,炼油废水排放标准也不断提高,废水处理提标改造和零排放也成为众多炼油企业废水处理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当前深度处理工艺多存在工艺冗长、占地面积广、回用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难以应对当前厂区用地紧张,深度处理设备预留地有限等局面。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的耦合集成化废水深度处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具有极其深远意义。对废水水质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发现,炼油废水中含有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类、硫化物和胺化物等多种污染物;其中烷烃类、醚类及炔烃类污染物,可生物降解;而烯烃类、芳香类、硫酸酯及胺类化合物难生物降解,成为深度处理的焦点。基于此,试验考察了陶瓷膜分离、强化混凝、高级氧化和高效吸附等水处理技术对废水的处理效能:(1)陶瓷膜过滤对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浊度在0.2 NTU左右;(2)芬顿氧化和活性炭吸附表现出较高的COD去除率,芬顿氧化在pH值为4.1,亚铁投加量为1.2 mmol/L,双氧水投加量为1.8 mmol/L的条件下,对COD的去除率高达56.4%,活性炭吸附在pH值为7,投加量为4 g/L的条件下,对COD的去除率达75%以上,而且两种方法对具有荧光特性的污染物去除较为彻底,(3)芬顿氧化-活性炭吸附的结合不仅使得最佳活性炭投加量降至1 g/L,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出水水质。基于上述废水处理技术效能研究分析,建立了芬顿氧化-活性炭吸附-陶瓷膜过滤耦合工艺,该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 h;耦合工艺中,粉末活性炭直接投加在膜池中,不断优化活性炭浓度和换炭量,维持系统稳定运行。在活性炭浓度为40 g/L、换炭量为4%/d、陶瓷膜初始通量为82 L/(m2·h)的条件下,该耦合工艺体系运行稳定且处理效能较高,出水满足设计出水水质要求。上述耦合工艺中陶瓷膜与直接过滤时相比,表现出较高的膜通量与抗污染性能。直接膜滤时,陶瓷膜的临界通量为60 L/(m2·h),在耦合工艺中提升至82 L/(m2·h);而且,耦合工艺中陶瓷膜表现出较好的抗污染性能,陶瓷膜总阻力(1.2×10122 m-1)相比直接过滤时(5.1×10122 m-1)明显降低,另外,膜表面机械冲刷-清水反洗-NaClO溶液反洗的清洗方式对两种过滤方式中的陶瓷膜均有较好的清洗效果,直接过滤时通量恢复率为90%,耦合工艺中膜通量恢复率达97%以上。本文中陶瓷膜耦合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炼油废水中的污染物特性,揭示了耦合工艺中不同水处理技术对炼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规律,以及陶瓷膜抗污染特性、膜清洗行为。研究结果有望为炼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废水厂处理升级改造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孙鉴[7](2006)在《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炼油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然而在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我国的炼油工业也面临着盈利空间小、环保压力大的问题。炼油工业通过清洁生产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宝贵的原油资源,依靠清洁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削减污染物或有效防治污染的产生,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并可以向社会提供清洁石油石化产品。因此清洁生产是炼油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促进炼油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是在炼油工业面临严格环境保护要求的形势下,利用清洁生产原理,研究如何提高常减压蒸馏装置清洁生产技术水平。 本文选取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选取常减压蒸馏装置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由于常减压蒸馏装置是炼油企业加工原油的起始生产装置,通过研究常减压装置清洁生产技术将有力地带动整个炼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常减压蒸馏装置在一个炼油企业中的加工能力最大,潜在的污染源点多、量大,通过进行常减压装置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地削减污染源,全过程最大程度地控制污染的产生,对于环境保护意义很大。 本文运用清洁生产原理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装置生产过程中原辅料的使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质量、废物的产生与排放等几个方面入手,找出目前装置生产中存在的影响环境的重要污染源。通过对污染源的产生原因分析,选择适合装置的先进清洁生产技术,以提高装置整体的清洁生产水平。 通过对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清洁生产技术的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减压蒸馏装置通过采用中水回用技术、改造减压塔抽真空系统、完善凝结水回收系统、提高凝结水的回收率等措施可以有效削减生产过程中污水的产生;装置加热炉通过应用增氧燃烧技术、选用新型环保燃烧器等手段可以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减少加热炉烟气量,从而有效控制加热炉在生产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另外通过装置自产瓦斯气轻烃回收等清洁生产技术的实施也可
张甫[8](2020)在《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逐年攀升及进口原油中劣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环境保护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实现能源清洁生产和高效转化已成为我国炼化企业绿色、清洁发展亟需突破的难题。现阶段,在炼油工业中,悬浮床加工技术是最先进、最核心的技术,能够将劣质重油向清洁生产、提高轻质油产品收率和资源利用率方向转化。本论文研究是以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套15万吨/年悬浮床加氢工业装置为背景,以煤焦油、减压渣油等劣质重油生产高附加值的石脑油、柴油等清洁能源产品为基础,根据PRO/II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基于劣质重油性质模拟全装置工艺流程,包括物料平衡的计算、能量平衡的计算等,重点研究悬浮床加氢技术工艺流程优化、主要操作条件优化、关键设备的选择及工艺计算,并分析了装置的能耗及可能发生的安全、环保等风险因素,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环保、消防措施。同时根据装置的实际工业运行数据,对装置运行和设备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对比工艺参数和经济效益等,对悬浮床加氢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探讨。通过本论文研究能够为日后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技术工业放大工艺包设计及工程设计、长周期运行、装置规模化研究开发及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实际经验,更好的实现资源清洁生产、高效利用。
梁汉修[9](2006)在《炼油化工污水处理及工艺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解决蓝星石油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炼化污水处理不能达标、污水回用和剩余活性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并针对污水处理的三个不同方面开展工作。 随着蓝星石油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加工深度和加工能力的日益提高,排放的污水水量不断增加,原有的“老三套”的装置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导致水质不断恶化,为此,针对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进行技术改造。 对炼油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技术分析与研究 以炼化企业二级处理达标排放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一种处理回用含油污水的新工艺,二期炼油污水深度处理研究表明,其排出水质符合循环水补充水的水质要求; 研究经三级生物处理把关工艺后,污水处理场出来的炼化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时不同浓度的Ca2+、Mg2+、Fe3+、Cl-、SO42-对细菌生长及杀菌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石油化工污水经三级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中细菌数量的控制。结果表明,投加常规杀菌剂既能达到对细菌控制的要求。 剩余活性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随之加快,废弃物的利用技术越来越被各国所关注和重视,而我国的自然资源短缺状况尤为严重。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在我国就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了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状况,并指明了污泥有效利用的发展策略。
屈阳[10](2011)在《三相流化床中UBD菌净化炼厂废水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石化企业规模的发展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石化废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利用选育的新型微生物UBD菌,通过气升式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并结合固定化包埋技术对石化废水进行高效生物降解。首先通过直接投加菌种在间歇条件下对不同石化废水的生物降解效果进行了考察,并与传统的吸附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投加浓度为500μL/L的UBD菌,连续曝气48h后,实际炼油污水的COD由1321mg/L降低到539mg/L,去除率为59.2%;石油类由65.6mg/L降解到5.0mg/L,降解率为92.4%。UBD菌对MTBE及DME与MTBE混合废水COD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其次采用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并结合固定化包埋技术,考察了连续条件下石化污水的生物降解效果。确定了UBD菌固定化包埋颗粒凝胶液的优化配方,PVA、SA、活性炭、SiO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1.5%、1.5%、1%;结合COD及石油类的降解效果,选定水力停留时间15h、气速为180L/h、固含率5%、固体颗粒粒径3mm为三相流化床优化的降解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处理MTBE及DME与MTBE混合废水,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8.5%及87.9%;处理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废水,COD由624mg/L降解到93.6mg/L,去除率达到85.0%;石油类由48.7mg/L降解到2.4mg/L,去除率达到95.7%,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排放标准。本文还考察了三相流化床的流体力学特性,在最优操作条件下,气含率为8.13%、液体循环时间为9s、液体完全混合时间为36s、体积氧传递系数为20.5min-1。最后,论文筛选出UBD菌优化的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酵母粉、氯化钠含量分别为18 g/L、5 g/L、10g/L。在30℃、190rpm恒温震荡培养条件下实现了UBD菌扩大培养,为后续实验提供了菌种保证。
二、国外炼油污水处理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炼油污水处理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石化产业生态分析及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国内外石油石化行业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1.1 国际石化行业产业状况与发展趋势 |
1.1.2 我国石化行业产业状况与发展趋势 |
1.1.3 国内外石化行业的环境状况 |
1.2 产业生态理论在石化行业的体现 |
1.2.1 产业生态基础理论 |
1.2.2 生态理论在石化行业中的体现 |
1.3 课题来源、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章 典型石化产业现状及其生态环境分析 |
2.1 产业现状 |
2.1.1 产业系统特点 |
2.1.2 产业发展趋势与需求 |
2.2 产业链现状 |
2.3 产业生态环境分析 |
2.3.1 热电事业部 |
2.3.2 化工事业部 |
2.3.3 精细化工事业部 |
2.3.4 聚氨酯事业部 |
2.3.5 炼油事业部 |
2.3.6 企业层面产业生态环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石化企业环境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
3.1 建库的意义 |
3.2 数据库构建方式与组成 |
3.2.1 数据库构建方式 |
3.2.2 数据库的组成 |
3.3 数据库结构与库函数 |
3.3.1 数据库结构 |
3.3.2 库函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石化企业废气和废渣系统优化 |
4.1 废气系统优化 |
4.1.1 废气现状分析 |
4.1.2 废气治理工艺 |
4.1.3 典型石化企业废气热能回收研究 |
4.1.4 有机物、硫及其它污染物回收途径分析 |
4.2 废渣系统优化 |
4.2.1 废渣现状分析 |
4.2.2 典型石化企业废渣资源化途径 |
4.3 本章小结 |
4.3.1 废气 |
4.3.2 废渣 |
第5章 水夹点技术探索与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建立 |
5.1 水夹点技术 |
5.1.1 水夹点技术的基本概念 |
5.1.2 具有水回用集成系统的水夹点分析 |
5.1.3 用水网络设计和调优 |
5.1.4 废水量的最小化方法 |
5.1.5 水夹点方法的局限性 |
5.2 基于水夹点理论的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初探 |
5.2.1 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理论 |
5.2.2 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数学模型 |
5.2.3 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与水夹点方法的比较 |
5.3 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应用 |
5.3.1 单污染因子水系统优化 |
5.3.2 多污染因子水系统优化 |
5.3.3 含有流量改变的水系统优化 |
5.3.4 再生回用与再生循环水网络系统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石化企业水系统优化 |
6.1 典型石化行业水系统现状与分析 |
6.1.1 给排水系统 |
6.1.2 供水系统现状 |
6.1.3 污水系统现状 |
6.2 水系统回用方法与原则 |
6.2.1 冷焦水密闭处理 |
6.2.2 蒸汽凝结水回收 |
6.2.3 含硫含油废水串级使用 |
6.2.4 含硫污水汽提的除氨技术和回用 |
6.2.5 增设油水分离器 |
6.2.6 罐区清污分流改造 |
6.2.7 汽提净化污水回用 |
6.2.8 废水的深度处理 |
6.2.9 污水回用方式的选择原则 |
6.3 工艺用水系统回用水的等级划分与水质标准确定 |
6.4 工艺水及水回用系统的优化 |
6.4.1 优化模型的建立 |
6.4.2 实际水系统网络优化结果与分析 |
6.5 典型石化企业实际水系统的整体优化与产业链构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典型石化企业产业生态系统保障体系的构建 |
7.1 事故应急预案的构建 |
7.1.1 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的必要性 |
7.1.2 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原则与内容 |
7.1.3 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实施 |
7.1.4 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效 |
7.1.5 事故应急预案实例 |
7.1.6 典型石化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 |
7.2 先进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 |
7.2.1 组织管理理念 |
7.2.2 人力资源 |
7.2.3 激励机制 |
7.2.4 典型石化企业环境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据库程序 |
附录B 水夹点法最小新鲜水流量单污染因子计算程序 |
附录C 单污染因子新型水网络优化方法matlab程序 |
附录D 双污染因子新型水网络优化方法matlab程序 |
附录E 带有再生回用的新型水网络优化方法matlab程序 |
附录F 带有再生循环的新型水网络优化方法matlab程序 |
附录G 实际水系统优化matlab程序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炼油废水处理及回用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炼油废水的分类、来源及影响因素 |
1.2.1 废水分类及来源分析 |
1.2.2 废水水质的影响因素 |
1.3 炼油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炼油废水回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炼油废水处理基本流程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1.5.1 炼油废水处理基本流程 |
1.5.2 处理方法研究进展及比较 |
1.6 国内部分企业炼油处理情况总结 |
第二章 本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2.1 研究背景 |
2.1.1 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及其炼油废水处理厂简介 |
2.1.2 各装置废水排放水质分析 |
2.1.3 废水的分类 |
2.1.4 废水特点分析 |
2.1.5 第一污水处理厂原有处理工艺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章 宁夏石化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及回用工艺研究 |
3.1 实际进水水质、出水水质 |
3.2 改造工艺选择原则 |
3.3 废水处理工艺改造 |
3.3.1 各单元改造 |
3.3.2 工艺流程简述 |
3.3.3 工艺原理研究 |
3.3.4 主要构筑物参数 |
3.4 运行数据及处理效果分析 |
3.4.1 运行数据 |
3.4.2 处理效果分析 |
3.5 改造工艺不足之处及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宁夏石化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选择、原理及特点研究 |
4.1 工艺选择依据 |
4.2 设计进、出水水质 |
4.3 工艺简述及原理 |
4.4 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说明 |
4.5 工艺特点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水资源和循环利用现状 |
1.2 炼化污水污染和治理技术 |
1.2.1 炼化废水来源及特点 |
1.2.2 炼化废水预处理方法 |
1.2.3 生物法原理 |
1.2.4 常规生物法工艺 |
1.2.5 载体流化床生物膜法 |
1.2.6 膜生物反应器 |
1.2.7 废水回用技术及工程 |
1.3 废水处理场水质及原工艺处理效果 |
1.4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废水特征污染物分析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分析仪器 |
2.1.4 接种污泥 |
2.2 实验方法 |
2.2.1 污染物及分析方法 |
2.2.2 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
2.2.3 活性污泥指标 |
2.2.4 活性污泥镜检指标 |
2.3 计算方法 |
2.3.1 SND率公式 |
2.3.2 NO_2~--N积累率公式 |
2.3.3 SND动力学模型 |
2.3.4 膜过滤阻力 |
第3章 CFBR工艺处理炼化废水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用水及水量测量 |
3.3 生物膜载体选择及特点 |
3.4 实验工艺 |
3.4.1 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
3.4.2 CFBR工艺特点 |
3.4.3 工艺影响因素及要求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生物膜培养 |
3.5.2 短程硝化反硝化实验 |
3.5.3 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 |
3.5.4 稳定运行实验 |
3.5.5 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
3.5.6 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及菌群优选 |
4.1 引言 |
4.2 生物难降解污染物研究 |
4.2.1 炼化废水中生物难降解污染物 |
4.2.2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生物降解 |
4.3 菌种筛选与混合菌群 |
4.3.1 菌种筛选 |
4.3.2 混合菌群构建 |
4.3.3 混合菌群接种量的配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水回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废水及回用标准 |
5.2.1 实验废水 |
5.2.2 废水回用方向 |
5.2.3 废水回用标准 |
5.3 研究内容 |
5.4 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 |
5.5 生物膜填料 |
5.6 生物膜的培养 |
5.7 运行参数研究 |
5.7.1 运行参数优化 |
5.7.2 稳定运行实验 |
5.7.3 FBMBR各段的作用 |
5.7.4 高浓度废水影响 |
5.8 膜污染研究 |
5.8.1 TMP变化和膜过滤阻力 |
5.8.2 膜污染的成因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2008年污水治理技术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难废水治理 |
1.1 微波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
1.2 ABFT技术治理高氨氮废水 |
1.3 生物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
1.4 一体化生物处理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
1.5 膜技术助炼油废水实现深度处理 |
1.6 膜蒸馏技术可望消除浓水排放 |
1.7 水溶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
1.8 生物技术治理重金属废水污染 |
2 炼油污水特色治理 |
2.1“罐中罐”技术治理炼油污水 |
2.2 炼厂污水处理剂 |
2.3 炼油污水组合处理技术 |
2.4 生物法脱除废水中氨氮技术 |
3 石化废水治理 |
3.1 高活性微生物和微生物活化技术处理聚氯乙烯 (PVC) 废水 |
3.2 PVC离心母液废水处理及回用工艺技术 |
4 油田污水处理 |
4.1 二段式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
4.2 超稠油加工污水处理技术 |
4.3 微生物处理油田污水技术 |
5 其他污水处理技术 |
5.1 交替式生物处理池新工艺处理城市污水 |
5.2 促进剂NS废水治理获突破 |
5.3 电渗析工艺消除硝酸铵废水污染 |
5.4 微生物净化水体技术 |
6 污水零排放和再生回用 |
6.1 电吸附技术实现污水高端再生利用 |
6.2 硝酸生产实现废水零排放 |
6.3 蒸氨新工艺实现废氨水高效回用 |
6.4 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 |
6.5 亚微米技术实现中水重复利用 |
(5)炼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效絮凝剂技术 |
2 磁性粉末净化污水技术 |
3 微生物处理改进技术 |
3.1 菌种筛选技术 |
3.2 生物强化技术 |
3.3 曝气生物流化床技术 |
3.4 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
3.5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4 电-生物耦合技术 |
5 难降解废水湿式氧化技术 |
6 双膜法废水回用技术 |
7 结语 |
(6)陶瓷膜耦合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炼油废水性质 |
1.2.1 炼油废水来源 |
1.2.2 炼油废水特点与危害 |
1.2.3 炼油废水排放标准 |
1.2.4 炼油废水回用现状与回用标准 |
1.3 炼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炼油废水厂常规处理技术与工艺 |
1.3.2 炼油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4 陶瓷膜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1.4.1 陶瓷膜特性 |
1.4.2 陶瓷膜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方案设计 |
2.2 试验材料 |
2.2.1 陶瓷膜 |
2.2.2 混凝剂 |
2.2.3 吸附剂 |
2.2.4 水质分析试验试剂 |
2.2.5 试验仪器 |
2.3 水处理试验方法 |
2.3.1 强化混凝试验方法 |
2.3.2 臭氧氧化试验方法 |
2.3.3 芬顿氧化试验方法 |
2.3.4 吸附试验方法 |
2.3.5 陶瓷膜过滤试验方法 |
2.3.6 臭氧产量及浓度的测定 |
2.3.7 膜表面水接触角值的测定 |
2.4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2.4.1 常规指标分析方法 |
2.4.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方法 |
2.4.3 三维光谱分析方法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试验用水水质分析 |
3.1 试验用水来源 |
3.2 常规指标测定及出水水质指标 |
3.3 炼油废水水质分析 |
3.3.1 紫外全波长扫描分析 |
3.3.2 三维荧光扫描分析 |
3.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陶瓷膜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分析 |
4.1 陶瓷膜基本性能 |
4.1.1 清水通量测定 |
4.1.2 陶瓷膜固有阻力测定 |
4.1.3 陶瓷膜亲疏水性测定 |
4.2 陶瓷膜对炼油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 |
4.2.1 陶瓷膜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 |
4.2.2 陶瓷膜对浊度去除效果 |
4.3 陶瓷膜处理炼油废水运行效能分析 |
4.3.1 陶瓷膜临界通量测定 |
4.3.2 不同初始通量下膜通量及压力变化 |
4.3.3 陶瓷膜污染阻力分析及模型拟合 |
4.3.4 陶瓷膜清洗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分析 |
5.1 强化混凝处理效能分析 |
5.1.1 强化混凝反应条件优化 |
5.1.2 混凝对特征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5.2 臭氧氧化处理效能分析 |
5.2.1 臭氧氧化反应条件优化 |
5.2.2 臭氧对特征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5.3 芬顿氧化处理效能分析 |
5.3.1 芬顿氧化反应条件优化 |
5.3.2 芬顿氧化对特征有机物去除效果 |
5.4 高效吸附处理效能分析 |
5.4.1 高效吸附反应条件优化 |
5.4.2 高效吸附对特征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5.5 预处理工艺比较分析及优化组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陶瓷膜耦合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分析 |
6.1 陶瓷膜耦合工艺系统构建 |
6.2 陶瓷膜耦合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活性炭浓度 |
6.2.2 陶瓷膜运行初始通量 |
6.2.3 换炭量 |
6.3 陶瓷膜耦合工艺处理效果分析 |
6.3.1 陶瓷膜耦合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果 |
6.3.2 陶瓷膜耦合工艺对浊度去除效果 |
6.4 陶瓷膜耦合工艺中膜污染分析 |
6.4.1 耦合工艺中膜污染阻力分析 |
6.4.2 耦合工艺中膜污染模型拟合 |
6.4.3 耦合工艺中膜清洗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清洁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当今世界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1.2 污染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局限性 |
1.2.1 污染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
1.2.2 污染控制系统的管理工具 |
1.2.3 污染控制系统的失灵与局限性 |
1.3 清洁生产原理产生与发展回顾 |
1.3.1 清洁生产原理产生的背景 |
1.3.2 清洁生产原理的产生过程 |
1.3.3 清洁生产的定义 |
1.3.4 清洁生产原理的基本构架 |
1.3.5 清洁生产的主要实施工具 |
1.4 国外清洁生产发展现状 |
1.5 我国清洁生产发展现状 |
1.6 论文选题的意义 |
2 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以及炼油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
2.1 我国国内石油需求变化情况 |
2.2 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 |
2.3 炼油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
2.4 21世纪炼油工业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2.4.1 机遇 |
2.4.2 挑战 |
2.5 我国炼油工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现状 |
3 济南分公司常减压装置清洁生产现状研究 |
3.1 装置的生产工艺及装备 |
3.1.1 装置简介 |
3.1.2 装置的生产工艺 |
3.1.2.1 电脱盐单元 |
3.1.2.2 原油蒸馏单元 |
3.1.2.3 产品电精制单元 |
3.1.3 装置的装备 |
3.2 装置加工的原油及能源利用现状 |
3.2.1 装置加工的原油 |
3.2.2 装置的能源利用情况 |
3.3 装置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装置工业废水的产生 |
3.3.2 装置工业废气的产生 |
3.3.3 装置的工业液体废物的产生 |
3.3.4 装置工业噪声的产生 |
3.3.5 装置间接环境影响因素 |
3.3.5.1 产品质量 |
3.3.5.2 装置在非正常状态下对环境所产生的冲击 |
3.4 装置清洁生产现状评价 |
3.4.1 评价标准 |
3.4.2 现状评价 |
3.4.2.1 装置生产工艺与装备现状评价 |
3.4.2.2 资源能量利用现状评价 |
3.4.2.3 污染物产生现状评价 |
4 常减压装置清洁生产技术研究 |
4.1 常减压装置控制废水产生的清洁生产技术 |
4.1.1 常减压装置的主要节水技术 |
4.1.1.1 中水回用技术 |
4.1.1.2 减压塔采用机械抽真空方式 |
4.1.1.3 提高蒸汽凝结水的回收率 |
4.2 常减压装置控制废气产生的清洁生产技术 |
4.2.1 加热炉增氧燃烧技术 |
4.2.2 选用新型的燃烧器改善燃烧效果 |
4.2.3 使用无机热管技术 |
4.2.4 控制好加热炉的燃料质量,减少燃料油的使用量 |
4.3 常减压装置控制液体废物产生的清洁生产技术 |
4.4 常减压装置控制噪声产生的清洁生产技术 |
4.4.1 应用变频调速技术 |
4.4.2 空冷风机的噪声控制技术 |
4.4.3 采用低温热利用技术 |
5 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研究 |
5.1 清洁燃料概念的形成 |
5.2 清洁汽、柴油的质量发展趋势 |
5.2.1 清洁汽、柴油质量标准发展情况 |
5.2.2 目前清洁燃料存在的问题和清洁燃料的质量发展方向 |
5.2.2.1 目前清洁燃料存在的问题 |
5.2.2.2 清洁燃料的质量发展方向 |
5.3 济南分公司的汽柴油质量情况 |
5.4 清洁燃料生产技术进展 |
5.4.1 清洁汽油生产技术 |
5.4.1.1 催化裂化工艺技术改进 |
5.4.1.2 新型催化剂与助剂的开发应用 |
5.4.1.3 催化裂化原料加氢处理工艺 |
5.4.1.4 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改质技术 |
5.4.1.5 S—Zorb吸附脱硫技术 |
5.4.2 清洁柴油生产技术 |
5.4.2.1 国外柴油深度脱硫技术 |
5.4.2.2 国内清洁柴油生产技术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固定床加氢技术 |
1.1.2 移动床加氢技术 |
1.1.3 沸腾床加氢技术 |
1.1.4 悬浮床加氢技术 |
1.2 国内外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现状 |
1.2.1 国外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 |
1.2.2 国内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 |
1.3 本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反应机理及加氢过程影响因素 |
2.1 反应机理 |
2.1.1 芳烃加氢饱和 |
2.1.2 加氢裂化 |
2.1.3 加氢脱硫 |
2.1.4 加氢脱氮 |
2.1.5 加氢脱氧 |
2.1.6 加氢脱金属 |
2.2 加氢过程的影响因素 |
2.2.1 反应压力的影响 |
2.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2.3 空速的影响 |
2.2.4 氢油比 |
3 工艺技术方案研究 |
3.1 原料性质、规模及产品方案 |
3.1.1 原料性质 |
3.1.2 生产规模 |
3.1.3 产品方案及性质 |
3.2 流程简述 |
3.3 主要操作条件 |
3.4 物料平衡 |
3.5 工艺流程模拟计算 |
3.5.1 工艺流程模拟的目的 |
3.5.2 工艺流程模拟软件简介 |
3.5.3 工艺流程模拟计算 |
3.6 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
3.6.1 分离系统的优化 |
3.6.2 循环氢脱硫系统的优化 |
3.7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及工艺计算 |
3.7.1 设备选材原则 |
3.7.2 主要静止设备 |
3.7.3 主要转动设备 |
3.7.4 主要设备规格表 |
3.8 能耗分析 |
3.9 环境保护 |
3.9.1 废水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
3.9.2 废气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
3.9.3 固体废物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
3.9.4 噪声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
3.10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3.10.1 物料危害分析 |
3.10.2 主要安全卫生措施 |
3.10.3 消防 |
4 工业应用研究及前景分析 |
4.1 MCT装置工业应用研究 |
4.1.1 MCT装置加工煤焦油等劣质重油 |
4.1.2 MCT装置加工生物原料油 |
4.2 应用前景分析 |
4.2.1 煤焦油高效转化低碳芳烃、高档溶剂油 |
4.2.2 重质渣油高效转化优质汽柴油 |
4.2.3 动植物油脂高效转化生物柴油 |
4.2.4 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战略思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炼油化工污水处理及工艺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 |
1.2.1 国内外去除石油类和 COD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炼化污水处理现状 |
1.3 国内外活性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综述 |
1.3.1 剩余活性污泥的来源及组成 |
1.3.2 活性污泥的处理与利用方法 |
1.3.3 污泥农业利用 |
1.3.4 污泥工业利用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炼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分析与工艺确定 |
2.1 炼油化工污水源头调查分析与源头控制 |
2.1.1 污水污染源分析 |
2.1.2 污染源控制措施 |
2.1.3 管理要求 |
2.2 一级预处理工艺技术 |
2.2.1 一级预处理工艺简介 |
2.2.2 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3 工艺技术的实施 |
2.3 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技术 |
2.3.1 活性污泥的形态、组成与性能指标 |
2.3.2 活性污泥反应的影响因素 |
2.3.3 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流程的实施 |
2.4 三级生物处理把关工艺的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2 含油污水回用处理新工艺研究 |
3.2.1 三级处理把关工艺流程原理 |
3.2.2 试验参数的测定及方法 |
3.2.3 试验结果讨论 |
3.3 污水回用时常见离子对细菌生长及控制的影响 |
3.3.1 试验水质 |
3.3.2 试验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细菌控制的研究 |
3.4.1 实验方法 |
3.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三相流化床中UBD菌净化炼厂废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炼油污水特征及处理现状 |
1.1.1 炼油污水特征 |
1.1.2 炼油污水处理现状 |
1.2 废水生物处理研究进展 |
1.2.1 活性污泥法 |
1.2.2 生物膜法 |
1.2.3 厌氧生物处理法 |
1.3 石油烃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
1.3.1 石油烃类降解菌 |
1.3.2 炼油废水微生物处理的基本条件 |
1.3.3 微生物对石油烃类的降解机理 |
1.4 微生物处理炼油污水的反应器 |
1.4.1 流化床的基本构造及分类 |
1.4.2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
1.4.3 三相生物流化床的特性 |
1.5 三相内循环反应器的各项参数对其的影响 |
1.5.1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启动 |
1.5.2 反应器中气含率和载体加入量 |
1.5.3 反应器中载体分布和气体流速 |
1.5.4 反应器中生物膜厚度 |
1.6 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技术路线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 实验用菌 |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4 实验装置 |
2.4.1 间歇实验装置 |
2.4.2 连续化实验装置 |
2.5 实验分析方法 |
第3章 UBD菌直接投加间歇处理石化废水 |
3.1 UBD菌对焦化废水的降解 |
3.2 UBD菌对模拟炼油废水的降解 |
3.2.1 UBD菌对原油油水乳化液的降解 |
3.2.2 UBD菌对柴油油水乳化液的降解 |
3.3 UBD菌对实际炼油废水的降解 |
3.4 UBD菌对石化废水的降解 |
3.4.1 UBD菌对DME和MTBE废水的降解效果 |
3.4.2 UBD菌对DME和MTBE混合废水的降解效果 |
3.5 吸附剂对DME与MTBE废水的处理效果 |
3.6 菌降解前后水质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包埋法固定化微生物连续处理炼油废水 |
4.1 UBD菌包埋法固定化工艺 |
4.1.1 包埋法固定化步骤 |
4.1.2 凝胶液优化配比 |
4.2 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连续处理炼油废水 |
4.2.1 进料位置对UBD菌降解炼油污水效果影响 |
4.2.2 返混对UBD菌降解炼油污水效果影响 |
4.2.3 固含率对UBD菌降解炼油污水效果影响响 |
4.2.4 粒径度对UBD菌降解炼油污水效果影响 |
4.2.5 水力停留时间对UBD菌降解炼油污水效果影响 |
4.2.6 气速对UBD菌降解炼油污水效果影响 |
4.3 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优化条件下的污水处理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流体力学考察 |
5.1 操作条件对三相流化床中气含率的影响 |
5.2 操作条件对三相流化床中液体循环时间的影响 |
5.3 操作条件对三相流化床中液体完全混合时间的影响 |
5.4 操作条件对三相流化床中体积氧传质系数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菌种的扩大与培养 |
6.1 培养基的筛选 |
6.2 菌种的生长曲线 |
6.2.1 菌体浓度的测定 |
6.2.2 菌液浓度工作曲线 |
6.2.3 菌种的生长曲线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表 |
四、国外炼油污水处理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化产业生态分析及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 王炜亮. 同济大学, 2007(09)
- [2]炼油废水处理及回用工艺研究[D]. 祁晓霞. 兰州大学, 2011(11)
- [3]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D]. 刘天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2008年污水治理技术新进展[J]. 钱伯章,朱建芳. 中国环保产业, 2009(02)
- [5]炼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展[J]. 钱伯章,朱建芳.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6(04)
- [6]陶瓷膜耦合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研究[D]. 程仁振. 济南大学, 2019(01)
- [7]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清洁生产技术研究[D]. 孙鉴. 山东大学, 2006(12)
- [8]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D]. 张甫. 郑州大学, 2020(02)
- [9]炼油化工污水处理及工艺改造[D]. 梁汉修.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10]三相流化床中UBD菌净化炼厂废水技术研究[D]. 屈阳.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