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同选文并重实践与学文结合——《河北省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罗树林[1](2018)在《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对语言事实的客观描述,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借鉴教材语言研究、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成果,尝试建立数据库,以期在数字量化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展开深入的分析、总结和解释。本论文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在于可以促进、丰富和完善教材语言研究理论、中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当代中国教育史理论;应用价值在于可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教材语言语料库建设等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作用。全文共分八章,分别是“绪论”、“编写概况研究”、“选文研究”、“词语研究”、“汉字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和“结语”。本文的分析结论主要有三点: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主要有语言要素编排混乱、语言知识介绍种类残缺、语言政论语体色彩浓郁、语言崇拜和语言暴力现象并存、豪言壮语句的广泛使用、少年儿童语言成人化倾向突出六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功能主要有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两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原因主要有语文课程性质、编写指导思想方面和社会语言渗透三个方面。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借鉴当下最新教材语言研究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引进了新课标的三维能力目标理论,试图用来分析语文教材语言的三大属性即工具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二是引进了语义韵理论,用来分析和解释教材语言中词语的语义感染问题;三是充实、丰富和发展了教材筛选理论、教材分类理论和教材语言特征理论的研究内容。比如提出教材筛选的五大原则(即“权威性”原则、“流行面”原则、“初始年”原则、“成熟期”原则和“学制段”原则),归纳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三大种类(即教材名称种类、教材版本种类和教材使用种类),总结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比如农村常用字、农村常用词、语录体选篇等特色语言的运用)等。
李剑萍,傅海伦,张学强,瀚青,王国新,张平海,张国霖,岳龙,邓小泉,刘静,杨旭[2](2000)在《世纪回眸1900-1999中国教育人物志 1900-1999中国教育大事志》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国教育史是一部除旧布新的历史。沧海桑田,地覆天翻。在几千年封建教育的废墟上构建现代教育大厦,一切从零开始,谈何容易!凭着自己的热血、汗水和才智,现代教育的先驱们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贡献。历史因此而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我们因此而对他们满怀崇高的敬意。
周丽威[3](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赵燕[4](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表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刘霞[5](2016)在《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民和公民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公民及公民教育是一个外来词,它源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代表着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家引入和借鉴西方公民教育,开启了中国公民教育的进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公民教育进行得如何,需要我们做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代表着国家的意志,体现在国家颁布的法律、政策和文本之中。母语教科书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了国家对公民教育的具体要求,而且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本呈现。所以,本研究选取母语教科书作为研究中国公民教育的分析文本,旨在分析自公民教育引进中国的百年来,母语教科书传递了什么样的公民文化,塑造了什么样的公民形象,以及怎样传递这些文化,怎样塑造这些形象,这些公民文化和公民形象对中国公民教育产生何种影响。借助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分析,反思中国公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建构中国公民教育的理想体系。本文依据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将百年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考察:第一阶段:1904—1936,这一阶段是西方公民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时期,也是公民教育的萌芽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目的是以公民教育改造国民性。在20世纪初期,公民教育的引进、传播与母语教科书的编写、使用步调一致、诉求一致。公民教育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的母语教科书中就有萌芽,辛亥革命胜利后,民主、共和、平等、权利等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思想理所应当地编写进“共和国教科书”中。此时的公民教育重视公民性的宣扬,结合了时代的诉求,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参与。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由学习日本转为学习美国,并仿效美国的课程设计,学校开设“公民科”,编写公民读本,美欧的公民教育思想通过母语教科书得以广泛传播。之后,蒋介石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试图以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等取代公民教育,虽然遭到抵制,但此时的公民教育已受到蒋介石政府“巩固政权、寻求认同”等政治意图的干扰。加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外辱,公民教育作为政治动员的工具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当时的国情。故而,中国公民教育开始偏离正途,出现了政治化的前兆。第二阶段:1937—1949,这一阶段因为战争的需要,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公民教育陷入了低谷。在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重视公民教育与抗战教育融合,为抗战服务。此阶段,公民教育成为抗战的动员工具。在国家和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公民教育要求个体将自由和权利全部贡献给国家,母语教科书成为号召特殊时期公民爱国报国的宣传册。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思想,但国民党为巩固现有政权,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强调公民的国家认同;共产党为了建立新中国,反对并在教科书中解构封建落后的传统文化,反对现有政权,为建立新政权服务。第三阶段:1949—1976,这一阶段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权、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公民教育被“人民”教育、“接班人”教育所取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是高度政治化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阶级立场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政治使命。因而,此阶段的母语教科书中强调政权认同,强调无私奉献,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在“文革”期间,“人民”教育被异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教育,宣传虚假民主,践踏传统文化、反人性,也错误地判断了时代诉求,使公民教育走向了异化,成为政治宣传和阶级斗争的工具。第四阶段:1977-新世纪,这个阶段是我国公民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期。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民主社会的建设和法治的完善,公民教育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从而催生了新时期公民教育的觉醒。此阶段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强调公民爱国以及公民合作,公民榜样也变得丰富多样。尤其是新世纪,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涉及到了好的公共生活所需要的公民品质,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公民文化的一致性,并以知识作为公民美好生活的内在价值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在公民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开放的心态也使得西方公民精神在公民教育中得以呈现,并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相结合,公民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良性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百年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思想的回顾,我们发现,公民教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基于人性的公民性、体现国家意志的政治诉求和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公民性、政治诉求和传统文化,成为了对公民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稳定结构。中国的公民教育,必须符合公民性的人性本质,立足中国立场,体现中国文化,面向中国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正是基于此,本文最后提出了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构想。
王荣生[6](2003)在《语文科课程论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根植我国语文教育现实、面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问题的“语文科课程论”,是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新品种。其主要任务有三:第一,重整“语文科课程”的基本概念,构建语文课程,包括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材等方面的分析框架。第二,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学派理论的学理阐释,包括对语文教育史上重要问题的评述。第三,对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评析,对改革所显现的理论问题放在多元视野的背景中探悉其学理。上述三方面各有侧重,但往往糅合在一起,尤其是作为研究形态的状况下。本文计有九章: 第一章《导言:语文科课程论》:本章为语文科课程论的研究划定了疆界,这是后续各章得以进行的前提。首先,试建了纵横两道的语文教育研究归属参照系,根据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实际,区分出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和七个层面。接着,经过“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具体形态与语文科课程”、“语文科课程论与语文科教学论”、“学派语文课程论与语文科课程论”三组比照,界定了语文科课程论的研究性质、对象、任务等。 第二章《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本章可以看作是下一章的铺垫,所做的工作,是弄清我国的语文教育研究何以有一个“性质”的难题,并探询对待“性质”问题的合适方式。首先建立了一个描述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模型,依据模型推导“性质”难题的产生过程,再通过与“性质”问题研究的正常模型比照,揭示之所以成为难题的原由。接着沿历史语境中的话语方式,按四个阶段追溯“语文科性质”在我国百年语文教育研究中的演化过程。 第三章《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本章是上一章的延续,也是以下几章的总纲。在“性质”的纷争中,“思想性”(或“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对峙,转化为语文科及其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分析框架。这一袭用框架,有较大的局限性。界说“分析框架”含义之后,本章指出袭用框架“两极概念的实体化”、“分析能力的残缺”的弊端,接着介绍语文教育界突破该框架的努力,进而提出“层叠蕴涵分析框架”。层叠蕴涵分析框架,与《语文课程标准》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原则一致。接下来对取样的美国语文课程目标所进行的分析,则初步展示了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运行情况,也证明了该框架作为公用平台的效用。 第四章《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运行:课程取向》:本章侧重于“潜层面”中的课程取向,以展示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解释力。首先界说“课程取向”的含义,接着分别评述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的语文科课程总取向,并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对总取向的纷争及其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课程取向,在语文科还表现为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取向。在中日语文课程的阅读取向比较、中美语文课程“说话”目标比较、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取向变异三个专题,揭示了长期被掩盖的语文课程听、说、读、写目标的取向问题。 第五章《层登蕊涵分析框架运行:文化意识》:本章侧重于“潜层面”中的文化意识,以展示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解释力。我们将“文化意识”界定为与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五个维面”。接着,本章从“古与今”、“中与西”两个侧面分别考察了“整体感知”、“对话理论”以及与之相连的“感受性阅读”的问题。“整体感知”和“对话理论”是当前中小学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两个基点,它们或者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目标、或者与阅读教学的绝大部分目标密切相关。 第六章《层叠组洒分析框架运行:知识状况》:本章侧重于“潜层面”中的知识状况,以展示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解释力。在界定“知识状况”的含义之后,本章分别考察了欧美的语文课程目标和我国语文课程的知识状况。我们认为,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对知识状况的审理要紧急地提到日程,并在课程具体形态层面将语文学校知识问题“主题化”。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揭示出,我国语文教育的严重问题,根由之一是我们一直只有“选文集锦”的语文教材,很大程度上不曾有过严格课程论意义上的语文课程。这样,论题就逻辑地转到了承载语文课程内容的语文教材。 第七章《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本章面对的是进入语文教材研究必须先行解决的两个理论问题,一是“语文教材内容”问题,二是“语文教材体系”问题。 第八章《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我国语文教材向来以“文选型”为正宗,语文教材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便落实为“选文”问题的讨论。根据我们对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和研究,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鉴别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不同类型的选文有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在语文教材编撰和语文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待。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鉴别出四种类型,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实际上也构成了研究语文课程、教材乃至教学的一种认识框架,同时也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蕴涵层叠分析框架“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与“选文学习目标”之间关系的具体化。 第九章《代结语: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本章是上面各章所建立的概念?
彭贝贝[7](2019)在《百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木兰诗》及其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自1906年以来,逐渐成为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座上宾”。近年来,对经典篇目的教学解读呼声不减,受到学者和教师的关注。作为初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木兰诗》的研究与解读对中学阅读教学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搜集、整理一百余年来五个不同时期《木兰诗》在教材中的收录情况,发现其不同时期的教学重点。近现代教材中的《木兰诗》承担着以民族精神为主的主题思想,从注释和课文编排可以发现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趣味;“十七年”教材中的《木兰诗》又受到当时“集体主义”的影响,表现家庭深厚情感的主题,教材为政治服务倾向明显;新时期受到女权运动的影响,《木兰诗》的主题表达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民歌叙事结构的教学;义务教育时期《木兰诗》具有多重主题思想,爱国、热爱和平和不慕名利,从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可以发现这一时期《木兰诗》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具基础性和工具性特点;新课标时期,八版教材对《木兰诗》的教学价值具有不同的定位,但是对人物形象认识的考查是其共性,对于主题教学,只有“部编本”、人教版、鲁教版有提到“家国”或“祖国”的文字,可见这一时期主题教学是渗透在《木兰诗》教学过程之中的,而不是作为附加内容存在。由此归纳出《木兰诗》在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价值的定位。第二部分是对25位教师教学设计与实录的整理与分析。首先分析其关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方面的教学目标,并与教材中《木兰诗》教学内容的呈现做一个分析对比,从而发现教学实践与教材教学重点的契合程度;其次,对课例中的优秀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指出《木兰诗》教学中存在目标制定不合理、文本解读有误区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是在综合分析教材以及教学课例中《木兰诗》的教学价值及策略的基础上,指出《木兰诗》的核心教学价值,即构建学生具有个性化的多元解读,重点品味民歌的个性化语言;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如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丰富阅读教学课型、恰当选取教学方法、充实优化教学过程。以期为自己或老师们提供一些教学的思路。
阎福新[8](1997)在《活动同选文并重实践与学文结合——《河北省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介绍》文中研究表明 为了探索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路,国家教委教材办于1989年1月,在我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研讨会。会议本着一纲多本的精神,研讨了今后义务教育新教材建设的问题。根据这次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初中语文教改的实际,市教委教研室选定了编写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科研课题。由我负责编写教材并组织实验。进行教材编写,首先要有超前意识,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培养跨世纪人才,进行跨世纪人才教育,要有符合跨世纪人才发展需要
曾晓洁[9](2011)在《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国家和个体而言,母语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以往的汉语母语教育总是夹杂在语文教育当中,难以一窥全貌,为此,本论文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演进情况进行了集中研究。本论文的三个基本概念是“母语”、“母语教育”和“现代”。在分析既有分歧的基础上,我们立足于教育视角,将我国的“母语”厘定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样,“母语教育”这一概念也就得到了相应界定,不再与“语文教育”、“母语教学”、“汉语教育”产生混淆。关键词“现代”则主要取其与“传统”相对之意,所以下限一直延伸到现在,而在比较了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的各项标杆性事件之后,考虑到教材白话化在母语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的突出地位,我们把上限定在了出现第一本白话性质教科书的1897年。作为一项史的研究,历史文献在整个写作中起到了非同小可的支撑作用。而在观照历史文献之时,则主要采用一种社会学的眼光和比较的视角,先确定出现代以来母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件,然后在分析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对典型事件做出定性判断,并据此进一步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进行整体分期。此外,笔者还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做了可能的穷尽归纳,将精确化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穿于本研究当中。全文除绪论外,包括七章和一个余论。第一章相当于全文的总论,讨论了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和现代母语教育致力普及与螺旋提升的两个特点。从第二章开始直到第七章,每章集中写一个时期,分别是:开创期(1897~1928)、探索期(1929~1950)、突进期(1951~1965)、畸变期(1966~1977)、恢复期(1978~1989)、转型期(1990~)。每一章的写作,都分为三节进行,第一节是各种相关背景的集中介绍与分析,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讨论该期的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具体讨论之时,主要围绕该期的典型事件或有特征性的变化展开述评。第二章“开创期”以民众化和科学化为思想主导,进行了切音字运动、白话文运动等书面语的改革和旨在统一标准语音的国语运动,白话文、官话、汉语知识在此影响下进入了学校教学,母语教育的测验与实验也出现了一个高潮,母语教学因此从传统走向了现代。称1929年到1950年为“探索期”,是因为此期母语教育确实在沿着开创期的精神继续前行,但由于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政权分治和战乱频仍的影响之下,母语教育在此期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以前的发展节奏,高度的使命感、民族自信力和《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的着名社论,合力带领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突进期”。在拼音化思想基础上提出先行简化和全国推普,书写方式彻底改为横排左起,全力推进语法修辞教学,进行汉语独立设科实验,特别凸显语言工具观等,无不体现出一种志在快速提升全民母语能力与建设健康纯洁祖国语言的革命斗志。可惜,动荡的文革阻断了这一发展,此期的政治挂帅让学校母语教育基本退场,不仅不太涉及基本能力培养,就连起示范作用的语文教材语言也一片僵化俗化,社会用语也以火药味儿极浓的斗争化语言和“假大空”的话语模式为主导,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不进反退的“畸变期”。文革结束到1989年之间,母语教育的主要任务与功能就在全力复元至文革前的目标导向与教育水平,所以我们称之为“恢复期”。而进入90年代以后,人文思想开始对“科学主义”进行反拨,语言规范观由此从匡正渐变为引导,网络语言成为不断发力的持续热点,在“语感中心说”以一种反“工具观”的姿态迅速崛起的同时,语法教学遭遇了近百年发展以后的“无用论”质疑,而口语教学也以名称更替的方式开始关怀话语主体的言说幸福。毫无疑问,经过百余年发展之后,汉语母语教育又进入了个新的“转型期”。基于以上对于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整体思考,余论部分提出了个理想母语能力模型,该模型由具有一定层级性的六个要素构成。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既没有平衡地发展各能力要素,也较少考虑各要素问的级性差异,是一种不太理想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关注母语能力的内部要素及其层级差异,有助于学校母语教育走向一条高效途径。
吴琼[10](2016)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1927-1937)》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教育在近代经历了由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的过渡,尤其是1904年中国文学独立设科以来语文教育开始了自身的不断变革,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语文人才,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观念的转变等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27年至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管辖下的学校语文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政策制定、师资选聘、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论文试图全面深入地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方针政策以及语文教育具体的实施情况。1927至1937年的语文教育是在继承历史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语文教育是语文教育近现代变革的历史基点。传统语文教育历时较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是一种混合了文学、史学、哲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的大语文教育,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到了近代,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传统语文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且西方的教育观念传入中国,社会有识之士提出了变革传统语文教育的要求。清末的癸卯学制在中小学设立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标志着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了自己学科现代化的进程,其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有了独特的教学内容。民国成立后,几次重要的教育变革壬子癸丑学制、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壬戌学制都深刻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变革,使得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科书的编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927至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政策,颁布了三个课程标准,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对于小学国语课的课时比重、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法等各个方面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当时的专家学者也对小学国语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中学国文课程设置、国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政府颁布的中学国文课程标准里也有明确的规定。专家学者对于自己中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回忆有助于我们更为直观地了解当时国语国文教育的实施状况。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国语国文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对1927至1937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进行了具体的考察后,对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进行总结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重在指出本时期语文教育取得的成就、语文教育的局限性及时人对改进语文教育的意见,同时总结出十年间语文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以求给当前的语文教育提供借鉴。本时期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最为完善的,是在充分总结了以往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对于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更加明确,对教学内容、教学法和教材的选材标准做出了一般的规定,教科书的编订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也存在着党化色彩浓厚、实施过程中地区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弊端。当时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很多问题今天仍然存在。因此,我们今天应该认真总结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认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借鉴时人给出的改进建议,结合当前的学校语文教育实际,加强语文教育的研究使语文教育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二、活动同选文并重实践与学文结合——《河北省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动同选文并重实践与学文结合——《河北省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语料、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语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概况研究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开设 |
一、语文课程的实施 |
二、指导思想的影响 |
三、语文教材的编纂 |
第二节 语文教材基本情况 |
一、教材名称分类 |
二、教材版本分类 |
三、教材使用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研究 |
第一节 选文分布 |
一、选文篇数分布及重复度 |
二、选文篇幅分布及年级增幅 |
第二节 选文出处 |
一、无产阶级革命者署名作者选文占重要地位 |
二、“报纸”和“文集”是选文的两大资料来源 |
第三节 选文内容 |
一、“革命”成了选文思想教育的重要主题 |
二、选文知识教育紧紧围绕思想教育展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词语研究 |
第一节 词语的使用 |
一、词种的界定与阶段分布 |
二、高频词语的界定及其在词语教学中的地位 |
三、单次词语的大量存在不符合词语复现规律 |
四、从词语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词语教学的阶段性 |
五、成语、习语和缩略语是三种固定格式的词语 |
第二节 词类 |
一、词类知识教学 |
二、广义词类与狭义词类是两种不同的词类划分系统 |
三、前100位名词、动词、形容词使用情况分析 |
四、其他狭义词类的词种排序 |
第三节 词语的释义 |
一、词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
二、短语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
第四节 农村常用词 |
一、农村常用词词种及语义分布 |
二、农村常用词在中小学词语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汉字研究 |
第一节 汉字的使用 |
一、字种的界定与年级分布 |
二、高频汉字的界定及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地位 |
三、单次汉字的大量存在不利于汉字学习 |
四、从字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汉字教学的阶段性 |
五、字的笔画数难度基本符合中小学汉字教学特点 |
六、非常用字比例偏高 |
七、生字难字的超纲、缺漏与重复 |
第二节 汉字的要素 |
一、字音教学贯穿于五大教学环节中 |
二、字形教学以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教学为主 |
三、字义教学以字义释例为主 |
第三节 农村常用字 |
一、农村常用字字种及语义分布 |
二、农村常用字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 |
第一节 语言教学分析 |
一、正文语言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
二、语言知识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
三、语言练习教学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和巩固语言知识 |
第二节 语言能力分析 |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二、阅读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三、写作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第三节 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一、正文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二、语言知识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三、语言练习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教材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 |
第一节 语言使用特征 |
一、基于教材编排的语言使用特征 |
二、基于“革命”主题的语言使用特征 |
三、基于情感表达的语言使用特征 |
四、基于少年儿童的语言使用特征 |
第二节 语言使用功能 |
一、知识教育功能 |
二、思想教育功能 |
第三节 语言使用原因 |
一、语文课程性质方面的原因 |
二、编写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 |
三、社会语言渗透方面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余论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三)中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时间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分析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
(一)文献检索概览 |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反思 |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
(二)核心概念说明 |
二、价值的内涵 |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
(一)基本原理 |
(二)事实与价值 |
(三)模式理论 |
(四)情感理论 |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
(一)知识的整体性 |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
(五)注重智慧生成 |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结构主义 |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实用主义 |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从本土化到本土自觉:中国公民教育的追求 |
(二) 母语教科书: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 |
(三) 个人的学术背景与学术思考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厘清 |
(一) 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
(二)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 |
(三) 百年母语教科书 |
(四) 百年的时间段划分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公民教育历史回顾的研究 |
(二) 中国公民教育本土化的研究 |
(三) 母语教科书文本内容的研究 |
(四) 以教科书为载体对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程与反思 |
第一节 西方公民教育的缘起与嬗变 |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概念源头:共和主义公民观 |
二、西方现代公民及公民教育:自由主义公民观 |
三、在挑战中完善自由主义公民观 |
第二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程与问题 |
一、公民:从概念输入到思想萌芽 |
二、培养国家公民:从思想宣传到制度建立 |
三、强化与变异:从公民教育到国家公民训育 |
四、致力教育改革,推动公民教育 |
第三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追求 |
一、需要中国文化参与 |
二、基于中国社会选择 |
三、凝聚中国千年智慧 |
第二章 西方公民教育的本上化(1904-1936) |
第一节 萌芽、阻抑与发展:公民教育探索期的曲折前行(1904-1919) |
一、辛亥革命前公民思想在母语教科书中的萌芽 |
二、符合民国宗旨,强调民主训练:《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公民教育 |
三、公民教育因“复辟”受到短暂阻抑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发展的黄金期(1920-1927) |
一、“国语运动”促进了公民教育思想的传播 |
二、“公民科”的设立促进了学校公民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三、民主人士对公民教育的文本实践:以《开明国语读本》为例 |
第三节 公民教育政治化的前兆(1928-1936) |
一、公民教育受到“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的冲击 |
二、培育“三民主义”好公民:《新主义国语课本》中的公民教育 |
三、为了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公民教育的主动政治化 |
第三章 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1937-1949) |
第一节 国统区:公民教育融入抗日教育(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的教育方针:巩固精神国防 |
二、腥风血雨下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战时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培养投身于革命的公民 |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用公民教育支持抗战建国(1937-1945) |
一、为抗战服务: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指导思想 |
二、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时代性和革命性:《战时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中的公民教育 |
第三节 政权转变期:公民教育异化为宣传手段(1945-1949) |
一、国统区与解放区的两套经典母语教材 |
二、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比较 |
三、“复古”与“解构”: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文化认同的分歧 |
第四章 以“人民教育”取代公民教育(1949-1976) |
第一节 探索与迷惑:新中国公民教育的沉寂(1949-1966) |
一、公民、人民与接班人:新中国初期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
二、语文教科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三、新中国初期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教育 |
第二节 狂热与崇拜:“文化大革命”中的“接班人”教育(1966-1976) |
一、青年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文化大革命 |
二、对建国十七年教育工作的全盘否定 |
三、“文革”期间的教科书: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
第三节 “接班人”教育:以北京市小学《语文》为例 |
一、“接班人”与国家的关系:“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 |
二、课本中的“接班人”生活: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三、课本中的“接班人”榜样:“毛主席的好战士” |
四、课本中的儿童:成人化、英雄化、政治化 |
第五章 新时期公民教育的复兴与重建(1977—今) |
第一节 “民主”“权利”成为新时期中国公民教育的目标(1977-1985) |
一、“民主”成为“文革”后最迫切的政治诉求 |
二、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教材重建 |
三、改革开放后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为例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下快速发展(1986-2000)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公民生长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
二、教育要为现代化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公民 |
三、第一套义务教育母语中的公民教育思想 |
第三节 新世纪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自觉构建(2001-) |
一、新世纪启动公民社会的建设策略 |
二、新世纪公民教育本土性的初步呈现 |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以“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 |
第六章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
第一节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性的紧张对立 |
二、政治诉求凌驾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公民性之上 |
三、中国传统文化、公民性与时代诉求三者间的相互制约 |
第二节 中国本土公民教育的失落与追问 |
一、中国传统文化弱势地位 |
二、公民性淹没在战争和战争思维中 |
三、传统伦理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
第三节 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建构 |
一、成为普遍存在者:中国伦理型文化的重要特征 |
二、中国伦理与公民精神的价值耦合 |
三、基于中国伦理的公民教育设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语文科课程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言:语文科课程论 |
第1节 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 |
1.1 归属参照系试建 |
1.2 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 |
1.3 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 |
第2节 “语文科课程论”辨证 |
2.1 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具体形态与语文科课程 |
2.2 语文科课程论与语文科教学论 |
2.3 学派语文课程论与语文科课程论 |
第3节 论文的结构及内容概要 |
第二章 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 |
第1节 何以有一个“性质”的难题 |
1.1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模型 |
1.2 “性质”难题产生的模型分析 |
1.3 “性质”问题研究的正常模型及偏离的原因 |
1.4 对待“性质”问题的合适方式 |
第2节 “性质”难题在历史语境中话语方式的演化 |
2.1 课程取向纷争中构筑的同一平台(1904-1948) |
2.2 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回响(1949-1966) |
2.3 由正当辩护而误入逻辑答题(1978-1990) |
2.4 课程取向“我主张”的曲折表达(1991-2000) |
2.5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 |
第三章 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 |
第1节 “分析框架”概说 |
第2节 袭用分析框架的批判 |
2.1 袭用分析框架问题之一:两极概念的实体化 |
2.2 袭用分析框架问题之二:分析能力的残缺 |
第3节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建立 |
3.1 语文教育界突破袭用框架的努力 |
3.2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概述 |
3.3 新建框架与《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 |
第4节 从“潜层面”析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 |
4.1 分析框架作为公用平台 |
4.2 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取样 |
4.3 对取样材料的“潜层面”分析 |
4.4 “潜层面”诸成分交互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
第四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运行:课程取向 |
第1节 “课程取向”概说 |
第2节 多元并呈的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
2.1 美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
2.2 法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
2.3 德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
2.4 日本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
2.5 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对总取向的纷争及其问题 |
第3节 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取向 |
3.1 语文能力与听说读写取向 |
3.2 中日语文课程的阅读取向比较及讨论 |
3.3 中美语文课程“说话”目标比较及讨论 |
3.4 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取向”变异 |
第五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运行:文化意识 |
第1节 “文化意识”概说 |
第2节 古与今:关于“整体感知” |
2.1 两代语文教学大纲的不同语境 |
2.2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层面的含义 |
2.3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教学层面的含义 |
第3节 中与西:关于“对话理论” |
3.1 “对话理论”解析 |
3.2 “感受性阅读”的考察 |
3.3 结论与建议 |
第六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运行:知识状况 |
第1节 “知识状况”概说 |
第2节 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状况 |
2.1 从知识状况看欧美的语文课程目标 |
2.2 我国语文课程知识状况的负面扫描 |
第3节 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 |
3.1 对知识状况的审理要紧急地提到日程 |
3.2 将知识问题在课程具体形态层面“主题化” |
第七章 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 |
第1节 研究的背景 |
第2节 关于“语文教材内容” |
2.1 语文教材研究中的术语纠缠 |
2.2 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 |
2.3 语文教材内容的含义:用什么去教 |
2.4 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 |
第3节 关于“语文教材体系” |
3.1 我国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 |
3.2 “明里探讨”的层面混淆 |
3.3 “科学体系”的误区 |
第八章 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 |
第1节 “定篇”类型的选文 |
1.1 “定篇”类型选文界说 |
1.2 “定篇”的课程内容 |
1.3 “定篇”的功能发挥方式 |
第2节 “例文”类型的选文 |
2.1 “例文”类型选文界说 |
2.2 国外语文教材中的“例文” |
2.3 “例文”的功能发挥方式 |
第3节 “样本”类型的选文 |
3.1 “样本”类型选文界说 |
3.2 “样本”的编撰策略与技术(上) |
3.3 “样本”的编撰策略与技术(下) |
第4节 “用件”类型的选文 |
4.1 “用件”类型选文界说 |
4.2 “用件”的三个品种 |
4.3 对“用件”的误用 |
第5节 选文类型鉴别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九章 代结语: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 |
第1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 |
1.1 名称改变预示着范型转换 |
1.2 前景之一: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 |
1.3 前景之二:语文教材的“多样化”格局 |
1.4 前景之三: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
第2节 语文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
2.1 目前所达到的状态 |
2.2 着眼于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法改革有局限 |
2.3 语文课程的问题主要出在课程内容上 |
第3节 三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百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木兰诗》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理论背景 |
二、论文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木兰诗》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木兰诗》在教材中的收录与分析 |
第一节 近现代教材中的《木兰诗》(1906——1949年) |
一、《木兰诗》在教材中的收录 |
二、《木兰诗》呈现特点及主题 |
三、选文的社会性和实用性特点 |
第二节 “十七年”教材中的《木兰诗》(1949——1966年) |
一、《木兰诗》的收录情况 |
二、家庭间的深厚情感主题 |
三、选文注重说写能力培养 |
第三节 新时期教材中的《木兰诗》(1978——1986年) |
一、《木兰诗》收录情况 |
二、男女平等的主题思想 |
三、注重叙事情节的特点 |
第四节 义务教育时期教材中的《木兰诗》(1986——2001年) |
一、《木兰诗》收录情况 |
二、爱国与向往和平主题 |
三、重视修辞手法的特点 |
四、选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特点 |
第五节 新课程标准时期教材中的《木兰诗》(2001年至今) |
一、从单元导语把握思想主题 |
二、从课前提示理解教学目标 |
三、从课下注释分析字词释读 |
四、从练习系统挖掘教学重点 |
第二章 教什么:《木兰诗》课例分析 |
第一节 《木兰诗》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分析 |
一、主题思想教学目标以及与教材中的契合度分析 |
二、人物形象教学目标以及与教材中的契合度分析 |
三、艺术特色教学目标以及与教材中的契合度分析 |
第二节 《木兰诗》教学设计中的策略举隅 |
一、《木兰诗》教学的切入点 |
二、《木兰诗》有效教学方法 |
三、《木兰诗》以读促写课例 |
第三节 《木兰诗》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尽合理 |
二、文本解读意识存在误区 |
三、教学过程缺乏语言感知 |
第三章 怎么教:《木兰诗》优化教学的建议 |
第一节 《木兰诗》核心教学价值的建议 |
一、构建个性化的多元解读 |
二、品味民歌的个性化语言 |
第二节 《木兰诗》教学策略的建议 |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
二、丰富阅读教学课型 |
三、恰当选取教学方法 |
四、充实优化教学过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结语 |
(9)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与总体概况 |
第一节 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 |
一、民族文化传承 |
二、社会时代思潮 |
三、母语本体认识 |
四、个体语言环境 |
第二节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概况 |
一、致力普及的社会母语教育 |
二、螺旋提升的学校母语教育 |
第二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开创期(1897~1928) |
第一节 科学民主与母语教育走向现代 |
一、母语教育的民众化追求 |
二、母语教育的科学化诉求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音"统一与书面语下移 |
一、切音字运动及其影响下的国语运动 |
二、白话文的艰难获胜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开始关注生活用语与母语规律 |
一、儿童本位下的"国语"取代"国文" |
二、听说训练走进课堂 |
三、母语本体规律开始受重视 |
四、母语教育测验、实验出现高潮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探索期(1929~1950) |
第一节 政权分治与母语教育的分途探索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扫除民众文字障碍的理念与实践 |
一、大众语运动与新文字运动 |
二、平民母语教育与扫盲运动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国统区的追求综合与革命根据地的简单实用 |
一、追求综合素养的课程纲要 |
二、汉语知识系统化的尝试 |
三、"国文程度"的讨论与写作语体化 |
四、实用型的革命根据地母语教学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突进期(1951~1965) |
第一节 民族振奋与母语教育的突进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汉字改革与语音统一的全面突围 |
一、汉字拼音化的折中之路 |
二、"普通话"的概念确定与多角度推广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引领下的高歌猛进 |
一、指向高效的汉语课程独立 |
二、起步发展的汉语拼音教学 |
三、声势浩大的识字教学改革 |
四、着力凸显的语法教学 |
五、借势而生的语文"工具观"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畸变期(1966~1977) |
第一节 政治挂帅与母语教育的异化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政治高压下的语用歧路 |
一、语言斗争化倾向 |
二、话语模式"假大空"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政治主导与农村倾向 |
一、语言训练基本退场 |
二、写作教学"一枝独秀" |
三、教材语言僵化俗化 |
第六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恢复期(1978~1989) |
第一节 百废待举与母语教育的复元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家规划下的回归与调整 |
一、重谋健康纯洁的语言美运动 |
二、经历拼音化余波后的汉字涅盘 |
三、逐渐恢复的推普工作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的再次兴盛 |
一、"双基"的恢复与修正 |
二、教学语法新体系诞生 |
三、语言教学序列的科学追求 |
第七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转型期(1990~) |
第一节 人文复兴与母语教育的转型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由匡谬正俗转向偏重引导 |
一、语言规范从匡正到引导 |
二、网络语言成为讨论热点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母语特质与言语幸福的世纪探问 |
一、是否要"淡化语法"的讨论 |
二、"语感中心说"的提出与质疑 |
三、从聚焦能力的"听说"到兼及言语幸福的"口语交际" |
余论:学校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评析与未来之路 |
一、理想的母语能力结构及其级性差异 |
二、现代以来学校母语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三、母语能力培养体系的未来建构 |
结语 |
附录(一至五) |
后记 |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意义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早期语文教育的历史回顾 |
一、中国传统语文教育 |
(一)传统语文教育的背景 |
(二)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 |
(三)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评价 |
二、晚清中国的语文教育 |
(一)晚清“变局”与语文教育 |
(二)癸卯学制与语文教育的变革 |
三、北京政府时期的语文教育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与中小学语文教育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语文教育 |
(三)壬戌学制与语文教育的变革 |
四、小结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小学国语教育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小学国语教育政策 |
(一)和小学国语教育有关的法令法规 |
(二)国语课程设置 |
二、小学国语教育的实施情况 |
(一)小学国语的教学目标 |
(二)小学国语教学内容 |
(三)小学国语教学方法 |
(四)小学国语教材 |
(五)小学国语师资 |
三、国语教学实施案例 |
(一)北平市社会局小学的国语教育 |
(二)河南省立三区初小的国语教育 |
四、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中学国文教育 |
一、中学国文教育政策 |
(一)和中学国文教育有关的法令法规 |
(二)中学国文课程设置 |
二、中学国文教育实施概况 |
(一)中学国文的教育要旨 |
(二)中学国文的教学内容 |
(三)教学法使用状况 |
(四)教材选用状况 |
(五)中学国文教师 |
(六)中学国文测验 |
(七)国文教学开展状况及教学效果 |
三、中学国文教学个案分析 |
(一)南开中学的国文教学 |
(二)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的国文教学 |
四、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语文教育的历史思考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语文教育的成就 |
(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语文课程体系 |
(二)出现了大量质量极高的语文教科书 |
(三)语文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语文教育的局限性 |
(一)语文教学方法的滞后性 |
(二)语文教育开展的随意性 |
(三)传统科举观念的影响深重 |
(四)学生不重视国文 |
(五)语文教育地区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 |
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语文教育的启示 |
(一)应处理好语文教育同时代、政治的关系 |
(二)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长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三)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
(四)加强语文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活动同选文并重实践与学文结合——《河北省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D]. 罗树林. 厦门大学, 2018(07)
- [2]世纪回眸1900-1999中国教育人物志 1900-1999中国教育大事志[J]. 李剑萍,傅海伦,张学强,瀚青,王国新,张平海,张国霖,岳龙,邓小泉,刘静,杨旭. 山东教育, 2000(Z2)
- [3]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5]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D]. 刘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6]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 王荣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7]百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木兰诗》及其教学研究[D]. 彭贝贝.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活动同选文并重实践与学文结合——《河北省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介绍[J]. 阎福新. 语文教学通讯, 1997(01)
- [9]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 曾晓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1)
- [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1927-1937)[D]. 吴琼.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