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米虱温度及发育时期的统计分析

糙米虱温度及发育时期的统计分析

一、温度与褐稻虱发育期的统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苍薪竹[1](2020)在《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褐飞虱是一种具有专食性、远距离迁飞性、灾变爆发性等特点的重大水稻害虫。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大气中低温环境可以有效地胁迫褐飞虱迁入过程,导致其种群在某些区域集中降落。这种低温胁迫引起的褐飞虱迁飞种群降落多发生于年内早期种群北迁或年终南迁的过程中,并大多会与其它气象要素场(如风场、垂直气流场、相对湿度场等)共同作用于褐飞虱的降落过程。以往国内外多以单一的褐飞虱迁入个例结合大气背景场来综合分析其降落机制,而对多年大气低温胁迫对褐飞虱迁入影响的统计特征及其对褐飞虱降落过程中的胁迫机理研究甚少。本文基于多年褐飞虱灯捕数据,并利用HYSPLIT模式模拟了2000—2017年间褐飞虱年内首次迁入我国西南、华南两个稻区的迁飞过程,揭示了两个稻区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过程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统计了历次初始迁入过程中大气温度场的特征量,比较了褐飞虱在两稻区、不同年内初始迁入期大气低温胁迫产生的作用差异。从受大气低温影响的初始迁入过程中筛选出典型个例,结合气象数据剖析了不同条件下大气低温对褐飞虱迁入过程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将为全球变暖趋势下褐飞虱迁入发生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我国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早期预警和水稻生产安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2000—2017年华南、西南两稻区褐飞虱年内迁入始见期和首次迁入峰日的发生规律及初始迁入过程受大气温度场影响的统计特征分析得到:(1)近年来褐飞虱初始迁入中国的时间提前,初始迁入华南稻区的时间比西南稻区早。西南稻区始见期提早可能与其3月份盛行迁飞层温度升高有关,而华南稻区始见期提早可能与褐飞虱种群越冬北界北移有关。(2)西南稻区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境外虫源主要来自缅甸,华南稻区年内初始迁入的境外虫源主要来自越南和老挝的中北部。(3)对盛行迁飞层的温场分布研究表明,在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过程中低温屏障发生的概率约为54.4%,迁入当晚降虫地的平均低温强度为13.45℃,平均降温幅度为1.88℃。其中低温胁迫在华南稻区表现更为显着(发生概率为58.3%,平均强度为13.18℃),在始见期表现得更明显(发生概率为70.6%,平均强度为12.53℃)。2、针对不同天气背景下大气低温对褐飞虱迁入过程影响的典型个例研究表明:(1)低温胁迫对褐飞虱降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冷空气产生的低温胁迫迫使北迁的褐飞虱种群降低迁飞高度选择适宜温场,最终在“冷墙”南侧降落,同时冷区的下沉气流在动力上胁迫种群降落;二是降虫区周围的流场受到冷气团的扰动后发生改变,褐飞虱种群失去了适宜北迁的有效流场,导致一次迁飞过程结束。(2)华南稻区由于断续的低山无法有效阻挡北方冷空气的入侵也无法有效阻挡褐飞虱种群的北迁,因此,大气低温对褐飞虱的北迁屏障作用更显着些;而西南稻区则是由于其高海拔的地形,使向北运动的携虫气流被迫抬升,其地形胁迫与上层低温胁迫共同作用而导致种群降落,因此,低温胁迫作用相对弱些。

康乙玲[2](2019)在《长颚斗蟋翅二型雌虫飞行与繁殖权衡的代谢基础及激素调控》文中研究指明翅多型现象是昆虫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重要的适应机制,该现象在各类昆虫中均有报道。本研究以具有翅二型现象的长颚斗蟋(Velarifictorus aspersus)雌成虫为材料,对长、短翅型雌成虫羽化后1至9 d,虫体内及卵巢、飞行肌和脂肪体内的代谢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对羽化后第五天的长翅型雌虫进行不同时长的吊飞处理,比较虫体内的代谢物质含量;对羽化后第五天的长、短翅型雌成虫进行不同剂量的保幼激素处理,比较虫体内的代谢物质含量,进而探究翅二型雌成虫飞行和繁殖生理权衡的代谢基础及激素调控。对翅二型雌成虫体内代谢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羽化当天长翅型雌成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短翅型雌成虫,随后短翅型雌成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快速增加,显着高于长翅型雌成虫,且羽化后9d内,磷脂的含量亦明显高于长翅雌虫。与之相反的是,长翅型雌成虫体内的总脂及甘油三酯含量在羽化后9d内均高于短翅雌虫,糖原含量在长、短翅型雌虫间则没有明显的不同。对翅二型雌成虫飞行肌、卵巢和脂肪体内代谢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长翅雌虫飞行肌内的蛋白质、总脂、甘油三酯含量都显着高于短翅雌虫,磷脂和糖原含量则无明显差异。短翅雌虫卵巢内的蛋白质、总脂、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在羽化后第5d后均高于长翅雌虫,糖原含量在羽化后9d内则均无明显差异。脂肪体内代谢物质的含量在两型雌虫间则都没有明显差异。对羽化后第五天的长翅型雌成虫进行不同时长吊飞处理后,虫体内代谢物质含量的结果表明,5 min的短时间飞行对长颚斗蟋长翅型雌成虫体内的代谢物质含量并无影响,但30 min的飞行则能够促进长翅雌虫体内磷脂的合成。对羽化后第五天的翅二型雌成虫进行不同剂量的保幼激素处理后,虫体内代谢物质含量的结果表明,高浓度的保幼激素处理能促进长翅雌虫体内虫磷脂的合成。上述结果说明长颚斗蟋长、短翅型雌成虫的代谢物质分配模式存在差异。长翅型雌成虫合成更多的甘油三脂以及蛋白质以发育飞行肌,短翅型雌成虫则合成更多的蛋白质、甘油三脂和磷脂以发育卵巢。此外,30 min的飞行行为能够促进长翅雌虫体内磷脂的合成,这可能意味着较长时间的飞行行为能够促进长翅雌虫加速进入繁殖阶段。与此同时,高浓度的保幼激素处理能够促进长翅雌虫体内虫磷脂的合成,这可能意味着高浓度的保幼激素同样能够促进长翅雌虫加速进入繁殖阶段。

胡帅[3](2019)在《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和寄生适合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Hymenoptera:Bethylidae)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肿腿蜂属新天敌,野外自然寄生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Coleoptera:Buprestidae)老熟幼虫和预蛹,还能寄生多种天牛科和吉丁甲科的幼虫。经过室内研究后筛选其为林间蛀干害虫优秀天敌,并在我国生物防治生产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蜡吉丁肿腿蜂为翅二型昆虫,一般情况下子代雌蜂为无翅型个体,野外只能依靠爬行进行扩散和寻找寄主。为了提高白蜡吉丁肿腿蜂在野外的防治效率以及优化人工繁育技术,本研究从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现象出发,探讨了不同环境因子对该蜂翅发育和寄生适合度的影响,且揭示了不同翅型雌成蜂表达谱的差异,为更有效率的利用该蜂进行林间生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温度可以有效调控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且对子代发育适合度有显着影响。一定范围内高温能显着促进白蜡吉丁肿腿蜂子代雌蜂的有翅型产生,在27℃和30℃下子代雌蜂的有翅率显着高于其他温度,分别高达62%和68%。24℃下该蜂雌蜂有翅率最低仅为0.97%,由此确定24℃为该蜂的无翅型温度Twl。同时,随着饲养温度的提高,白蜡吉丁肿腿蜂对寄主幼虫的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有所提高,在30℃时二者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00%和93.3%。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分别下降至73.3%和60%。子代数量在供试温度下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21-33℃范围内,白蜡吉丁肿腿蜂产卵前期时长递减,幼虫、茧蛹及整个幼期阶段的发育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而卵的发育速率27℃时最快。此外,该蜂性比在不同温度下没有显着变化。结合温度对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影响和不同温度下该蜂的生活史特征参数,提出适于人工繁殖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温度范围为27-30℃。2.不同的光照条件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子代雌蜂有翅率和幼期发育时长影响显着。16h光照条件下的雌蜂有翅率显着高于8h光照和黑暗处理(0h),并且强光照处理较弱光而言更易诱导子代雌蜂有翅型的产出。寄生蜂在不同光周期下的世代发育速率也有显着差异,表现出在短光照(8h)处理下发育历期最短,大约提前2d发育完成。光周期和光强对子代雌蜂的翅型分化和发育速率均产生了显着的交互作用。此外,不同处理之间寄生蜂繁殖力和子代性比并无显着差异。结果表明,调整白蜡吉丁肿腿蜂后代翅型结构和发育速率也可以通过合理调控室内光照条件来实现,这为提高该蜂室内人工饲养效率和如何在生物防治应用上增加可用有翅型天敌数量均提供了一种新角度和方法。3.白蜡吉丁肿腿蜂经过8℃低温贮藏后仍保持较高的适合度,子代雌蜂有翅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白蜡吉丁肿腿蜂在2个月的贮藏期内寄生适合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贮藏至1个月时,母蜂产卵前期和幼期有所延长,但是羽化数量、有翅率和子代性比无显着差异,保持在正常范围。经过2个月的贮藏期后,母蜂育出的成蜂数量显着降低,雌蜂幼期进一步延长,和未经温贮藏的雌蜂幼期相比增长至近5d,且经低温贮藏的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有翅率显着降低,性比显着提高。综合来看,白蜡吉丁肿腿蜂经过2个月的低温贮藏对寄主的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均较高。因此生防项目野外释放该昆虫天敌前,可以对该蜂进行不超过2个月的低温冷藏。4.外源性早熟素可以诱导白蜡吉丁肿腿蜂产出更多的有翅型雌蜂,蜕皮激素不具备此种诱导作用。我们通过对寄主幼虫注射外源激素达到对肿腿蜂子代实现激素处理的方法,探明了外源性激素对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的影响。在24℃的无翅型温度下,早熟素处理寄主幼虫仍显着提高了寄生蜂子代雌蜂的有翅率(15.6%),和对照组相比(低于2.6%)差异显着。不同日龄的寄生蜂幼虫对早熟素的翅型应答情况并不一致,用激素溶液处理1日龄的白蜡吉丁肿腿蜂幼蜂,子代翅型分化不显着,但在白蜡吉丁肿腿蜂幼蜂发育至3日龄、5日龄、7日龄后,用早熟素溶液处理的幼蜂有翅率均显着高于处理组,证实了激素调节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敏感期在幼蜂的发育后期,但是确定激素调节翅型的窗口期还需要细化比较不同龄期下不同浓度早熟素处理后的翅型分化情况作进一步探讨。5.白蜡吉丁肿腿蜂姊妹窝子代间翅的非遗传多型性是该蜂的一种适应性生殖策略。白蜡吉丁肿腿蜂在寿命期内产出了4个姊妹窝子代,母蜂对寄主幼虫的寄生能力和自身生殖力随着母蜂产出姊妹窝子代次数增加而降低。各姊妹窝子代中雌性有翅率逐次递减,其中第3姊妹窝子代降幅最大,直至为零;各姊妹窝子代的性比呈抛物线趋势,第3姊妹窝子代性比接近1:1。白蜡吉丁肿腿蜂母代雌蜂连续产生的各姊妹窝子代的生长发育存在显着差异,且雌性有翅率在各姊妹窝子代间递减,从而完成子代从扩散-定殖型到定殖型的过渡。白蜡吉丁肿腿蜂第3姊妹窝子代的产出可能是其成虫寿命期内调控翅型和性比达到种群适合度最大化的关键节点。这为寄生蜂在自然栖境中成功增殖和种群延续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6.分别对白蜡吉丁肿腿蜂有翅型和无翅型雌蜂进行转录测序,揭示了不同翅型虫体中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出12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肌肉组成及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在有翅型白蜡吉丁肿腿蜂中显着上调,这可能是白蜡吉丁肿腿蜂有翅型雌成蜂完成羽化和交配后需要迁飞以寻找寄主相关。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显着上调也证明了有翅型白蜡吉丁肿腿蜂需要更多能量用于飞行。在12个上调基因中,肌钙蛋白是上调表达最显着的基因,可能在飞行肌的合成和发育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侧面印证了有翅型白蜡吉丁肿腿蜂的飞行特性。本研究测定了包括温度、光照条件、低温贮藏等环境因素对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的影响,揭示了该蜂在不同环境因子作用下寄生适合度的变化情况。利用转录组测序研究了不同翅型的白蜡吉丁肿腿蜂雌成蜂基因差异表达情况,筛选到12个与飞行和能量相关的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结果为后期继续高效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进行林间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明确该蜂作为优势天敌昆虫在林间的种群延续机制和生活史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董婉君[4](2018)在《不同光源对五种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光源对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不同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不同波长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作为供试光源,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和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为供试昆虫。测定不同供试光源对五种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并通过种群生命表的方法评价9种单一波长光对五种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作用,为虫情预测预报及以后物理防治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光源对五种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与LD(光周期L/D为14h:10h)对照相比,紫外光、蓝紫光、蓝光和黄光对粘虫生长发育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紫外光和蓝光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蓝紫光、蓝光、橙光和红光对杂拟谷盗生长发育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蓝紫光和蓝光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紫外光、蓝紫光和蓝光对麦蛾生长发育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2不同光源对五种昆虫繁殖的影响1000 Lx光强、420 nm波长光源照射下,粘虫和褐飞虱实验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且此后较长时间内粘虫和褐飞虱种群将不会有增长情况,其他各处理的种群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并且此后较长时间内粘虫和褐飞虱种群数量将会有增长情况且增长情况因光源而不同。所有处理的斜纹夜蛾、杂拟谷盗和麦蛾实验种群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只是不同光源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同,且此后较长时间内这三种昆虫种群数量将会有增长情况且增长情况因光源而不同。综上所述,与LD(光周期L/D为14h:10h)对照相比,短波长光对五种昆虫生长发育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除了420 nm波长光源对粘虫和褐飞虱的繁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他供试光源对五种昆虫的繁殖均无抑制作用。

李振[5](2017)在《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唾液腺转录组分析》文中提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两种危害水稻的刺吸式害虫,不仅刺吸寄主植物汁液还可传播多种病毒病。有研究表明,其唾液在其危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昆虫分子生理角度入手,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获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唾液腺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了唾液腺中可能与昆虫取食和抵御植物防御反应等有关的重要基因。并利用qPCR分析了这些基因在稻飞虱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谱。另外,利用RNAi技术验证了白背飞虱唾液腺特异表达基因——多铜氧化酶4(multicopper oxidase 4,MC04),为研究其在白背飞虱-水稻互作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褐飞虱的唾液腺转录组进行了高通量测序褐飞虱唾液腺转录组测序获得了 55,913条序列,平均长度为751 bp,得到45,421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668 bp,16,210条序列在(占所有Unigene总数的35.68%)Nr数据库中得到注释,12,758条序列有GO注释,KEGG通路中有6,917条unigene被注释。通过褐飞虱唾液腺转录组分析得到了 19个与糖代谢、解毒、抵御植物防御反应等有关基因,其组织表达谱为:alpha-glucosidase family 31在褐飞虱不同组织部位中的表达无差异,说明该酶可能在褐飞虱整头虫的各个部位中都发挥作用。Glucose dehydrogenase[FAD,quinone]-like在唾液腺表达量最高,7种唾液蛋白(如蔗糖酶、麦芽糖酶等)在肠道中表达量比较高,它们可能在昆虫消化和解毒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另外,在褐飞虱唾液腺转录组中找到了一个备选的看家基因RPL9,对这7个备选看家基因RPL9,RPS11(ribosomal protein S1 1),RPS15(ribosomal protein S1 1),ACT(actin 1),MACT(muscle actin),TUB(α-tubulin)和 18S(18S ribosomal RNA)运用荧光定量PCR在褐飞虱不同组织部位中稳定性进行了检测,并用四种分析方法(BestKeeper、geNorm、NormFinder 和 the delta Ct method)结果显示,RPL9和RPS15最稳定。(2)对白背飞虱的唾液腺转录组进行了高通量测序本研究构建了白背飞虱成虫唾液腺cDNA文库,并对其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和组装。共获得了 51,842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746 bp。总共有17,767条序列(占所有Unigene总数的34.27%)在Nr数据库中得到注释,14,753条序列得到了 GO注释,KEGG通路中有7,876条Unigene被注释。通过白背飞虱唾液腺转录组分析,得到了 32个与糖代谢、消化、解毒、抵御植物防御反应等有关的唾液蛋白,并克隆、测序。qPCR结果显示32个基因有着不同组织表达谱,其中MCO4、MCO6、羧酸酯酶和尿苷磷酸化酶在唾液腺中特异表达,它们可能在昆虫与水稻的互作中有重要的作用。13种唾液蛋白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它们可能在消化和解毒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32个基因在白背飞虱不同龄期唾液腺中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其中26个在不同发育时期和雌雄成虫唾液腺中表达量无差异,这些基因可能在白背飞虱整个生长发育期的唾液腺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另外6个在成虫唾液腺中表达量高于若虫。除了 putative acetylcholinesterase 1,其余31个基因在雌雄成虫唾液腺中的表达量无差异。(3)对白背飞虱MCO4基因的RNA干扰研究采用人工饲喂法,用含有0.5μg/μL dsRNA人工饲料饲喂3龄白背飞虱若虫,对MCO4沉默无效果,0.7和1.0μg/μL沉默有差异,但该方法成本较高且不稳定。采用显微注射法,基因沉默现象从注射后第2天到第8天一直持续,其中第4天MCO4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低,只有对照组的5.53%。随后MCO4基因的表达水平虽然有所恢复,但还是被持续抑制,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对注射dsMCO4、dsGFP和CK组连续7天存活率计算,沉默MCO4对白背飞虱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因此干扰MCO4基因不会导致白背飞虱死亡。

孟翠丽,何燕,陈中云,龙梦玲,谢茂昌[6](2016)在《广西稻飞虱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预警》文中指出稻飞虱是影响广西水稻最严重的害虫,其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为探索气象条件与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关系,进而开展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预警。笔者利用1991—2008年广西64个农业病虫测报站和对应县市的气象台站资料,对早稻稻飞虱发生等级与各项气象因子单因子做相关分析,找出具有生物学意义且指示性强的主要气象因子作为建模备选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早稻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预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历史回代及2009—2012年的独立样本预测试报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历史回代检验,早稻稻飞虱发生气象等级的模型与实测值达到基本一致,为89%;独立样本预测试报的模型预测检验结果达到基本一致以上,为75%,模型总体效果良好,其预测预警可为相关部门及时制定稻飞虱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祝梓杰[7](2015)在《中华淡翅盲蝽种群生物学—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对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文中指出中华淡翅盲蝽Tytthus chinensis Stal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稻飞虱的一种常见天敌。关于其种群生物特性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对其发育、存活和繁殖方面的影响还没有任何相关报道,而中华淡翅盲蝽同功能捕食者的黑肩绿盲蝽Cyrtor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r的种群增长、捕食特性等方面已有着比较全面的研究。因此本文运用生命表方法对中华淡翅盲蝽实验种群进行了研究,为理解农田生态系统中华淡翅盲蝽种群动态及其变动提供依据,同时为稻飞虱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1.温度对中华淡翅盲蝽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组建了5种不同温度(14、18、22、26和30℃)下中华淡翅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4-30℃范围内,中华淡翅盲蝽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模拟符合Logistic模型;在18~30℃实验温度范围内,若虫期和卵期发育历期分别为9.1~16.8、6.0~24.2d。中华淡翅盲蝽卵、若虫和未成熟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3、9.5和12.4℃,有效积温分别为112.9、185.7和268.2日度。在实验温度范围内,26℃时中华淡翅盲蝽实验种群存活率最高(48%),在22℃时雌虫产卵量最高(231.2头/雌);种群趋势指数在26℃时最高为43.47,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在30℃最大,分别为0.169和1.180,因此,在26-30℃范围内最适宜中华淡翅盲蝽发育、存活及繁殖。2.取食不同猎物对中华淡翅盲蝽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14L:10D,26±1℃,RH60±10%)研究中华淡翅盲蝽取食三种不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对其发育、存活及繁殖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取食三种不同飞虱的中华淡翅盲蝽若虫期、产卵前期和世代历期有显着差异。未成熟世代历期以白背飞虱取食的中华淡翅盲蝽最长(17.00d),以其他两种飞虱为猎物时相差不大。中华淡翅盲蝽卵期和若虫期存活率以取食灰飞虱最低,大约40%卵羽化成虫;取食其余两种飞虱羽化率较高,有47.5%卵羽化成虫。中华淡翅盲蝽以白背飞虱为猎物取食的雌雄比、单雌产卵量、净增长率最大,取食褐飞虱次之,灰飞虱最低;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以取食褐飞虱最高(0.148和1.16),白背飞虱次之,灰飞虱最低,说明以褐飞虱为猎物时,中华淡翅盲蝽种群增长潜能最大,最适宜其种群发育、存活及繁殖。3.中华淡翅盲蝽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的适宜性:在实验条件下(14L:10D,26±1℃,RH60±10%)用褐飞虱作为猎物,研究四种对褐飞虱有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中抗的态平籼、敏感的秀水134、抗的IR64、高感的TN1)对中华淡翅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结果发现,IR64水稻品种上中华淡翅盲蝽卵孵化期最短(6.8d),在其他三种品种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若虫发育历期在四种水稻品种上没有明显差异。卵孵化率在IR64上最高,可达70%以上,在秀水134上最低,只有不到50%卵孵化为若虫。若虫期存活率在不同水稻品种间差异不明显。雌虫羽化率在TN1上最高,约31%卵发育为雌虫,在秀水134上较低,只有约18%卵发育雌虫。单雌产卵量在不同水稻品种有很大不同,在TN1上最高(376粒/雌),态平籼上最低(144粒/雌);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在TN1、IR64、秀水134和态平籼分别为0.140、0.133、0.117和0.116雌/雌/d,0.151、0.142、0.124和0.122倍/d,中华淡翅盲蝽试验种群在感虫水稻TN1和抗性水稻IR64种群增长潜能较高,说明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对中华淡翅盲蝽发育、存活及繁殖影响是水稻与稻飞虱共同作用的结果。4.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华淡翅盲蝽适宜生境分布分析:结果发现中华淡翅盲蝽适宜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东南亚以及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群岛部分地区,即东洋区和大洋区北部群岛。同时,研究发现最热季度降雨量、6月份降雨量和月平均温差对中华淡翅盲蝽适宜性分布有重要影响;最热季降雨量大于500mm时,6月降雨量大于200mm,月平均日温差低于10℃,较适宜中华淡翅盲蝽发育、存活及繁殖。

齐会会[8](2014)在《“湘桂走廊”水稻两迁害虫的迁飞行为及重要天敌的种群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在亚洲地区暴发频繁,已成为水稻安全生产的巨大威胁。“湘桂走廊”作为我国水稻两迁害虫南北往返迁飞的重要通道,明确两迁害虫在本区域的发生情况及迁飞行为对我国北方稻区及至全国稻区水稻害虫的预测预报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水稻上重要天敌的季节性种群动态,可为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明确“湘桂走廊”两迁害虫的迁飞行为及重要天敌的种群动态,提高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水平,减少防治迁飞性害虫带来的农业损失和药剂残留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利用自动分时段取样的探照灯诱虫器、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等多种设备对以兴安为代表的“湘桂走廊”稻区的水稻两迁害虫的迁飞行为及重要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观测,明确了多种昆虫夜晚的扑灯节律,并分析了扑灯节律对轨迹模拟的潜在影响,阐明了褐飞虱在华南稻区的季节性空中迁飞规律。通过比较“湘桂走廊”三个地区灵川、兴安和全州白背飞虱的迁飞动态,运用GrADS、Hysplit、GIS等图形模拟与轨迹分析软件,研究了白背飞虱在“湘桂走廊”不同地区的迁飞特性。最后探讨了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原因。本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结果:1.探照灯分时段诱捕数据表明,稻飞虱和黑肩绿盲蝽在2012年和2013年前期迁入时扑灯节律有所不同,晚上各个时段都出现过扑灯高峰,后半夜出现的扑灯高峰频次较多,稻纵卷叶螟迁入期两年内均是以03:00~05:00时段出现扑灯高峰频次最多。四种昆虫迁出期和本地活动期的扑灯节律具有稳定性,迁出期的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19:30~21:00和21:00~22:30时段,本地活动期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前半夜。当轨迹模拟时加入根据扑灯高峰时段确定的降落时刻,能得到更为精确的迁飞轨迹途径。2.广西兴安探照灯和佳多灯下比较常见的三类天敌昆虫:瓢虫、草蛉和隐翅虫在探照灯下的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瓢虫和草蛉2012年和2013年的平均诱集数量差异不显着,隐翅虫两年内的平均诱集量差异显着。瓢虫两年内的季节性变化趋于一致,隐翅虫和草蛉两年内的季节性变化不太一致。瓢虫、隐翅虫和草蛉在佳多灯下的季节性变化也比较明显,瓢虫和隐翅虫在探照灯和佳多灯下的种群动态趋于一致,草蛉在两灯下的种群动态有所不同;三类天敌昆虫在探照灯下的诱集量均远远大于在佳多灯下的诱集量,隐翅虫在两灯下的诱集量极显着正相关,瓢虫在两灯下的诱集量相关性较弱,草蛉在两灯下的诱集量没有相关性。3.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有明显的伴迁现象,黑肩绿盲蝽在灯下的始见期迟于褐飞虱,在始见期后,其在灯下的种群动态基本同步于褐飞虱,两虫在灯下的高峰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两虫在灯下的诱虫量显着正相关。两虫在田间的发生动态存在同步性,发生量显着正相关。佳多灯下6月份的蝽虱比大于1:1.1时可能对褐飞虱的种群发展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不同年度间黑肩绿盲蝽的性比有所不同,两灯下黑肩绿盲蝽种群整体上雌性多于雄性。4.使用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对褐飞虱的空中迁飞进行了季节性观测,首次分析了褐飞虱的定向现象,并发现褐飞虱在华南稻区具有“晨昏双峰”的迁飞规律,黎明的起飞数量低于黄昏的起飞数量。夏季迁飞高度主要在400-1800m,有时能达到2000m,秋季的迁飞高度主要在300-1100m,有时能达到1700m。褐飞虱具有聚集成层的现象,成层现象与风速有极大关系。夏季迁飞时褐飞虱雌虫多于雄虫,秋季迁飞时雄虫多于雌虫。秋季一些飞行能力极强的个体能到达安全越冬地。5.“湘桂走廊”白背飞虱迁入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处于“湘桂走廊”南端的灵川地区灯下白背飞虱始见期较早,2007年灵川、兴安和全州三个地区诱集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008年诱集量之间差异不显着,第三代的诱集量决定着年度诱集量。三个地区迁入种群虫源地分布较一致,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部、越南北部和老挝北部稻区。高空西南气流偏多、偏强的年份,白背飞虱迁入峰次多、迁入量大,并且虫源地分布范围更广。6.稻纵卷叶螟在广西兴安4月中下旬开始迁入,一般是第四代诱虫量最高,个别年份会出现第三代或第六代诱虫数量最高,不同年度间诱集数量差异明显,降雨可促进稻纵卷螟的降落,高温干旱抑制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发育,前期迁入虫量大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主要原因。秋季种群数量一般较少,个别年份第六代和第七代的种群数量会较高。稻纵卷叶螟雌性迁飞能力较雄性强。

石晶晶[9](2013)在《稻飞虱生境因子遥感监测及应用》文中提出稻飞虱是亚洲国家当前水稻生产上最主要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严重制约了我国水稻的稳定生产及粮食安全保障,尤其是1991、1997、2005-20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飞虱特大发生,其突发性、暴发性及毁灭性的特点给预测预报工作增加了困难。随着卫星传感器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遥感技术逐渐成为获取大尺度虫害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卫星遥感反演获取稻飞虱的生境因子,有利于深入研究稻飞虱发生动态以及暴发规律,以便做出可靠的预测。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采用MODIS、Landsat、GDEM、TRMM等遥感数据对稻飞虱的主要生境因子,如:寄主作物—水稻的空间分布、植被指数、气温、降水等进行反演,并与稻飞虱测报点调查数据相结合探讨生境因子对稻飞虱发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构建了稻飞虱发生遥感预报模型,对典型年份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MODIS的水稻种植区时空分布监测提出了基于MODIS的水稻田灌水移栽初期识别指数——归一化加权差值水体指数NWDWI,通过对不同地物EVI时间序列分析,得到长三角地区2000-2012年单季稻、早稻和双季晚稻的种植区域空间分布信息。结合农业统计数据、中等分辨率Landsat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对MODIS提取结果进行面积精度检验和空间匹配分析,结果表明:除2007年和2010年外,年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结果精度均高于85%,县级早稻的提取面积与统计面积决定系数R2年变化范围为0.388-0.678,晚稻的R2年变化范围为0.545-0.742,与统计数据吻合性较高;在像元水平,MODIS分类结果的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分别为73.70%和77.33%,在3x3滑动窗口水平,MODIS分类精度明显提高,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分别为96.77%和99.96%。水稻地块破碎度、地形复杂度和云污染是影响水稻提取面积偏低的主要原因。(2)长三角地区全天候气温遥感反演采用MODIS/Terra和MODIS/Aqua的LST与EVI、cos(SZA)、经度、纬度、高程为变量,分别构建了日尺度的最高气温(Tmax)、平均气温(Tavg)和最低气温(Tmin)的估算模型,其中综合利用Terra和Aqua的白天和夜间共四个时相的LST构建的日气温估算模型精度最高,Tavg的RMSE最低(1.424),其次是Tmax(1.605), Tmin的RMSE最高(1.992),且所有模型的RMSE均在3℃以内。将日气温合成旬尺度数据,并采用反距离加权平方法(IDS)对旬平均气温中因云覆盖而缺失的数据进行空间插补,得到研究区内空间分辨率为1km的全天候的旬合成气温分布图。经检验,旬平均气温的RMSE<2℃, MAE<1.4℃,旬平均最高气温的RMSE<2.5℃, MAE<0.18℃,旬平均最低气温RMSE<2.54℃,MAE<2.0℃,且位于农田区的气象站点的估算气温的RMSE均控制在2℃以内。(3) TRMM降水数据精度检验采用1998-2010年间的TRMM3B423h降水数据分别合成日、月尺度的降水量数据,对长三角地区TRMM降水数据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发现:TRMM日降水量在雨季的精度高于全年和干季;在气候区尺度,TRMM日降水量的精度高于单独站点,日均降水量MAE低于3mm/day. TRMM月降水量与台站观测值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高于0.8。通过对不同降水等级的识别能力比较发现:TRMM日降水数据用于对站点的不同等级降水的预报欠佳,但是用于预报降水是否发生时精度较高,尤其是在雨季准确率可以达到60%以上。在气候区尺度,全年和雨季的降水发生预报精度达到85%以上。(4)稻飞虱生境综合监测及预警首先,提出了0.40-0.60为稻飞虱发生的适宜EVI,0.45-0.55是稻飞虱暴发的最适宜EVI,EVI=0.4时需要加强对稻飞虱的田间调查以及防治工作。其次,以2000-2009年遥感反演的生境因子(EVI、旬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日数和累积降水量)为变量,采用多元统计法首次建立了7月上旬至9月下旬的逐旬虫量遥感预报模型,各模型均通过了0.001水平显着性检验,并以2010年的田间调查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7月和8月的预报等级基本一致的比例达到100%,9月的预报结果一致和基本一致的比例分别为36.36%和54.55%,预报等级与实际发生等级相差2级以内的比例为100%,本模型可提前十天进行预报。最后,通过研究NDVI对稻飞虱发生虫量的响应特征,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变化特征分别绘制了2005-2007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长三角地区水稻田受稻飞虱危害等级动态分布图。

李洁[10](2013)在《抗虫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研究及褐飞虱apterousA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褐飞虱是亚洲许多国家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华南流域和西南广大稻区都有分布,能远距离迁飞,繁殖力惊人,常暴发成灾。为揭示褐飞虱灾变的内在机制,必须借助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其生长发育的生命特征,开展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抗虫水稻对褐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抗虫水稻对褐飞虱的抗虫机制;同时克隆褐飞虱生长发育相关基因apterousA,分析其功能,为褐飞虱的防控提供了新的靶标基因。一、含Bph14或Bph15基因抗虫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1.苗期抗虫鉴定及分蘖期蜜露量测定结果MH63::14, MH63::15和MH63::14&15水稻品系对褐飞虱的抗性级别均小于3,对褐飞虱表现为高抗,并且取食3种抗虫水稻的褐飞虱所分泌的蜜露量显着低于非抗性水稻上褐飞虱的蜜露量。结果表明,含抗虫基因的水稻在苗期和分蘖期对褐飞虱均有较强抗性。2.抗虫水稻对褐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与MH63相比,MH63::15和MH63::14&15水稻品系延长了褐飞虱若虫的发育历期,缩短了褐飞虱雌成虫的寿命,降低了褐飞虱的短翅率、雌虫比率、交配率和产卵量。结果表明,抗虫水稻不利于褐飞虱的生长发育及繁殖。3.抗虫水稻对褐飞虱抗生性的影响抗虫水稻MH63::15和MH63::14&15上累计褐飞虱若虫数和雌成虫数均显着低于非抗虫品种MH63上相应褐飞虱数量,并且褐飞虱雌成虫在抗虫分蘖期水稻上的产卵量也显着低于对照,表明抗虫水稻对褐飞虱有很好的抗生性。4.抗虫水稻对褐飞虱体内P450基因的表达调控本章节研究了取食抗虫水稻后褐飞虱体内部分P450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取食过MH63::14&15和MH63::15抗性水稻后的褐飞虱体内CYP4C61, CYP4C62和CYP6CW1的表达量升高,CYP6CS1的表达量降低,而CYP303A1的表达量不变。结果表明,CYP4C61,CYP4C62和CYP6CW1在抗虫水稻抵抗褐飞虱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褐飞虱apterou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翅和生殖发育中的功能研究1.褐飞虱apterousA基因的克隆与分析采用PCR、RT-PCR、RACE等方法克隆了褐飞虱apterousA (NlapA)基因,并根据其cDNA序列推导出氨基酸序列,GenBank的登录号为KC978728。克隆到的褐飞虱NlapA基因cDNA序列长为3004bp,开放阅读框为58-1326bp,共编码422个氨基酸,推测蛋白的分子量为46.6kDa。ApterousA蛋白有2个LIM结构域和1个homeodomain保守结构域。2. NlapA在褐飞虱中的时空表达研究发现,NlapA基因在褐飞虱各发育时期均有表达,若虫1-5龄和成虫1天的表达量高于成虫2-8天的表达量,并且NlapA基因在褐飞虱3龄若虫中的表达量最高。此外,NlapA基因在褐飞虱若虫的各组织中也均有表达,但在翅芽中的表达量最高,是其它组织中NlapA基因表达量的2.2-9倍。3. NlapA RNAi后褐飞虱体内靶基因表达量下降根据NlapA基因序列设计3段不同dsapA,将dsapA直接注射到褐飞虱的血腔里,各处理存活率之间无明显差异。取NlapA RNAi后不同时期的褐飞虱和卵,检测NlapA的表达量,结果发现,随着NlapA RNAi时间的延长,靶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第10天时,其表达量最低,仅为对照的9%;第18天时,处理组褐飞虱卵中NlapA的表达量仅为对照的19%。4. NlapA RNAi导致褐飞虱翅畸形NlapA RNAi后褐飞虱翅出现畸形,其翅畸形率在93%以上,而对照GFP RNAi后的褐飞虱无畸形翅产生。翅畸形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表型Ⅰ:褐飞虱的翅脉弯曲导致双翅不能自然合拢;表型Ⅱ:褐飞虱翅脉上的刚毛消失,翅脉变淡;表型Ⅲ:褐飞虱翅脉之间的膜质区域变薄。5. NlapA RNAi降低褐飞虱生殖力NlapA RNAi显着降低褐飞虱的产卵量,仅为对照产卵量的15.67-23.13%;NlapA RNAi后褐飞虱卵的孵化率为0,而对照卵孵化率为92.7%。尽管NlapA阻滞了褐飞虱卵的发育,但未影响褐飞虱卵巢的形态发育。综上所述,含Bph14或Bph15基因抗虫水稻不利于褐飞虱的生长发育,削弱褐飞虱生殖力;NlapA RNAi导致褐飞虱翅畸形出现,降低褐飞虱的产卵量,阻滞褐飞虱卵的发育。本研究为抗虫水稻的抗虫机制、褐飞虱翅和生殖发育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温度与褐稻虱发育期的统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度与褐稻虱发育期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温度对褐飞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2.2 温度对褐飞虱越冬界的影响
        1.2.3 褐飞虱迁飞行为的研究进展
        1.2.4 褐飞虱的降落机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所用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虫情调查方法
        2.3.2 轨迹分析方法
        2.3.3 数据统计方法
第三章 初始迁入期褐飞虱迁飞时空规律
    3.1 初始迁入期褐飞虱发生时间动态
        3.1.1 始见期褐飞虱迁入时间动态分析
        3.1.2 首次迁入峰期褐飞虱迁入时间动态分析
    3.2 初始迁入期褐飞虱发生空间分布
        3.2.1 初始迁入过程的轨迹空间分布
        3.2.2 初始迁入过程中降虫地的空间分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褐飞虱初始迁入过程中的低温胁迫特征
    4.1 初始迁入期的温度变化动态
        4.1.1 始见期温度变化动态
        4.1.2 首次迁入峰期温度变化动态
    4.2 迁入地温度分析
    4.3 低温胁迫统计特征
        4.3.1 低温胁迫特征地理差异
        4.3.2 西南稻区、华南稻区低温胁迫特征上的时间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气低温胁迫作用机理—以初始迁入个例为例
    5.1 华南稻区典型个例
        5.1.1 虫情结果分析
        5.1.2 大气环流场分析
        5.1.3 风—温场分析
        5.1.4 气象要素的垂直场分析
    5.2 西南稻区典型个例
        5.2.1 虫情结果分析
        5.2.2 大气环流场分析
        5.2.3 风—温场分析
        5.2.4 气象要素的垂直场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2)长颚斗蟋翅二型雌虫飞行与繁殖权衡的代谢基础及激素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昆虫翅多型现象
    1.2 昆虫翅多型现象的生态学意义
    1.3 翅多型昆虫飞行与繁殖间的权衡关系
        1.3.1 雌成虫飞行能力与繁殖间的权衡关系
        1.3.2 雄成虫飞行能力与繁殖间的权衡关系
    1.4 营养代谢与能量分配在长、短翅型个体间的差异
        1.4.1 营养代谢与能量分配在长、短翅型雌成虫间的差异
        1.4.2 营养代谢与能量分配在长、短翅型雄成虫间的差异
    1.5 保幼激素对昆虫飞行和繁殖的调控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长颚斗蟋翅长、短翅型雌成虫总代谢物质及飞行和繁殖器官内代谢物质的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与饲养方法
        2.1.2 试剂和药品
        2.1.3 长、短翅型雌成虫体重的比较
        2.1.4 解剖
        2.1.5 蛋白质、脂类和糖原的提取
        2.1.6 蛋白质、脂类和糖原含量的测定
        2.1.7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长颚斗蟋长、短翅型雌成虫体内总代谢物质的差异
        2.2.2 长颚斗蟋长、短翅型雌成虫飞行和繁殖器官代谢物质的差异
    2.3 讨论
3 飞行对长颚斗蟋翅二型雌成虫总代谢物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与饲养方法
        3.1.2 试验处理
        3.1.3 有机物质的测定
        3.1.4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飞行对翅二型长颚斗蟋雌成虫体重的影响
        3.2.2 飞行对翅二型长颚斗蟋雌成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2.3 飞行对翅二型长颚斗蟋雌成虫体内脂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2.4 飞行对翅二型长颚斗蟋雌成虫体内糖原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4 保幼激素对长颚斗蟋翅二型雌成虫总代谢物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与饲养方法
        4.1.2 激素处理
        4.1.3 有机物质的测定
        4.1.4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保幼激素对长颚斗蟋长翅型雌成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2.2 保幼激素对长颚斗蟋长翅型雌成虫体内脂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4.2.3 保幼激素对长颚斗蟋长翅型雌成虫体内糖原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和寄生适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和寄生适合度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光周期和光强对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和寄生适合度的影响
        2.1.2 温度对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和寄生适合度的影响
        2.1.3 温度和光周期联合作用对寄生蜂翅型和寄生适合度的影响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光强和光周期联合作用对寄生蜂发育历期和子代数量的影响
        2.2.2 光强和光周期联合作用对寄生蜂子代有翅率和性比的影响
        2.2.3 不同温度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的影响
        2.2.4 不同温度对白蜡吉丁肿腿蜂产卵前期和子代数量的影响
        2.2.5 不同温度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发育历期和性比的影响
        2.2.6 不同温度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子代翅型分化的影响
        2.2.7 温度和光周期联合作用对白蜡吉丁肿腿蜂产卵前期和子代数量的影响
        2.2.8 温度和光周期联合作用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发育历期和性比的影响
        2.2.9 温度和光周期联合作用对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低温贮藏对寄生蜂翅型分化和寄生适合度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来源
        3.1.2 试验方法
        3.1.3 低温贮藏对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存活率、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的影响
        3.1.4 低温贮藏对白蜡吉丁肿腿蜂产卵前期和羽化数量影响
        3.1.5 低温贮藏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发育历期、有翅率和子代性比的影响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低温贮藏对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存活率、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的影响
        3.2.2 低温贮藏对白蜡吉丁肿腿蜂产卵前期和羽化数量影响
        3.2.3 低温贮藏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发育历期、有翅率和子代性比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外源激素对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和寄生适合度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激素溶液配制
        4.1.3 激素溶液注射
        4.1.4 不同激素溶液处理时寄生蜂适合度
        4.1.5 早熟素激素处理和不同浓度蜕皮激素处理对寄生翅型分化的影响
        4.1.6 早熟素和蜕皮激素处理对寄生蜂寄生率和羽化率的影响
        4.1.7 早熟素处理不同日龄幼虫对子代雌蜂翅型分化的影响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早熟素和蜕皮激素溶液处理时母蜂适合度
        4.2.2 早熟素和蜕皮激素溶液处理时子代蜂适合度
        4.2.3 早熟素溶液处理对寄生蜂翅型分化的影响
        4.2.4 不同浓度蜕皮激素对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的影响
        4.2.5 早熟素和蜕皮激素处理对寄生蜂寄生率和羽化率的影响
        4.2.6 早熟素溶液处理不同日龄幼虫对子代雌蜂翅型分化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白蜡吉丁肿腿蜂不同姊妹窝翅型分化和寄生适合度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接蜂方法
        5.1.3 白蜡吉丁肿腿蜂产姊妹窝次数与寄生能力和子代雌蜂数量的关系
        5.1.4 白蜡吉丁肿腿蜂不同姊妹窝子代的发育历期、雌蜂有翅率和性比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雌蜂产姊妹窝次数与寄生能力和子代雌蜂数量的关系
        5.2.2 雌蜂产姊妹窝次数与产卵前期和子代发育历期关系
        5.2.3 不同姊妹窝子代雌蜂翅型分化
        5.2.4 不同姊妹窝子代性比和雄蜂数量变化
    5.3 讨论
第六章 不同翅型白蜡吉丁肿腿蜂成蜂转录组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昆虫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白蜡吉丁肿腿蜂转录组测序质量与组装结果
        6.2.2 白蜡吉丁肿腿蜂转录组Unigene的功能注释
        6.2.3 不同翅型白蜡吉丁肿腿蜂所有表达基因差异
        6.2.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GO功能富集
        6.2.5 无翅型雌蜂和有翅型雌蜂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6.2.6 预测翅型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不同光源对五种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光对昆虫的影响
        1.1 灯光与昆虫行为
        1.2 灯光与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2 五种供试昆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及对光的反应
        2.1 粘虫
        2.2 斜纹夜蛾
        2.3 杂拟谷盗
        2.4 褐飞虱
        2.5 麦蛾
    3 昆虫种群生命表的功能及构建方法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光源对粘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及其饲养
        1.2 供试光源及其参数
        1.3 实验装置
        1.4 试验主要仪器和工具
        1.5 供试光源对粘虫卵孵化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6 供试光源对粘虫幼虫存活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7 供试光源对粘虫蛹羽化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8 供试光源对粘虫全世代影响的测定方法
        1.9 不同光源条件下粘虫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方法
        1.10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光源对粘虫卵孵化、幼虫存活、化蛹及蛹羽化的影响
        2.2 供试光源对粘虫各虫态历期的影响
        2.3 供试光源对粘虫成虫存活的影响
        2.4 不同光源条件下粘虫实验种群生命表
    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光源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及其饲养
        1.2 供试光源及其参数
        1.3 实验装置
        1.4 试验主要仪器和工具
        1.5 供试光源对斜纹夜蛾卵孵化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6 供试光源对斜纹夜蛾幼虫存活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7 供试光源对斜纹夜蛾蛹羽化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8 供试光源对斜纹夜蛾全世代影响的测定方法
        1.9 不同光源条件下斜纹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方法
        1.10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光源对斜纹夜蛾卵孵化、幼虫存活、化蛹及蛹羽化的影响
        2.2 供试光源对斜纹夜蛾各虫态历期的影响
        2.3 供试光源对斜纹夜蛾成虫存活的影响
        2.4 不同光源条件下斜纹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
    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光源对杂拟谷盗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及其饲养
        1.2 供试光源及其参数
        1.3 实验装置
        1.4 试验工具
        1.5 供试光源对杂拟谷盗卵孵化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6 供试光源对杂拟谷盗幼虫存活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7 供试光源对杂拟谷盗蛹羽化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8 供试光源对杂拟谷盗全世代影响的测定方法
        1.9 不同光源条件下杂拟谷盗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方法
        1.10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光源对杂拟谷盗卵孵化、幼虫存活、化蛹及蛹羽化的影响
        2.2 供试光源对杂拟谷盗各虫态历期的影响
        2.3 供试光源对杂拟谷盗成虫存活的影响
        2.4 不同光源条件下杂拟谷盗实验种群生命表
    3 讨论
第五章 不同光源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及其饲养
        1.2 供试光源及其参数
        1.3 实验装置
        1.4 试验工具
        1.5 供试光源对褐飞虱若虫存活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6 供试光源对褐飞虱卵的孵化率及其历期的测定方法
        1.7 供试光源对褐飞虱全世代影响的测定方法
        1.8 不同光源条件下褐飞虱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方法
        1.9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光源对褐飞虱卵孵化、若虫存活及若虫羽化的影响
        2.2 供试光源对褐飞虱各虫态历期的影响
        2.3 供试光源对褐飞虱成虫存活的影响
        2.4 不同光源条件下褐飞虱实验种群生命表
    3 讨论
第六章 不同光源对麦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及其饲养
        1.2 供试光源及其参数
        1.3 实验装置
        1.4 试验工具
        1.5 供试光源对麦蛾卵孵化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6 供试光源对麦蛾幼虫存活、蛹羽化及其历期影响的测定方法
        1.7 供试光源对麦蛾全世代影响的测定方法
        1.8 不同光源条件下麦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方法
        1.9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光源对麦蛾卵孵化、幼虫存活、化蛹及蛹羽化的影响
        2.2 供试光源对麦蛾各虫态历期的影响
        2.3 供试光源对麦蛾成虫存活的影响
        2.4 不同光源条件下麦蛾实验种群生命表
    3 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唾液腺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发生及危害
        1.1.1 褐飞虱的发生及危害
        1.1.2 白背飞虱的发生及危害
    1.2 唾液腺在昆虫与植物互作中的作用
        1.2.1 唾液腺(salivarygland)
        1.2.2 胶状唾液(gelling saliva)
        1.2.3 水状唾液(watery saliva)
    1.3 研究昆虫唾液成分功能的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褐飞虱唾液腺转录组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褐飞虱器官或组织解剖与储存
        2.2.2 褐飞虱唾液腺、肠道或马氏管总RNA的提取
        2.2.3 褐飞虱整头虫、头部(去除唾液腺)或剩余组织部位的RNA提取
        2.2.4 褐飞虱唾液腺转录组测序
        2.2.5 Trinity拼接
        2.2.6 基因功能注释
        2.2.7 基因验证
        2.2.8 褐飞虱内参基因的选择
        2.2.9 荧光定量PCR检测19个唾液蛋白基因的组织表达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褐飞虱唾液腺转录组数据概况
        2.3.2 功能注释
        2.3.3 GO分类
        2.3.4 KEGG分类
        2.3.5 基因验证
        2.3.6 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分析
        2.3.7 19个唾液蛋白基因在褐飞虱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量
    2.4 结论
3 白背飞虱唾液腺转录组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昆虫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白背飞虱器官或组织解剖与储存
        3.2.2 白背飞虱唾液腺、肠道或马氏管总RNA的提取
        3.2.3 白背飞虱整头虫、头部(去除唾液腺)或剩余组织部位的RNA提取
        3.2.4 白背飞虱唾液腺转录组测序
        3.2.5 Trinity拼接
        3.2.6 基因功能注释和基因类别、通路的富集分析
        3.2.7 唾液蛋白基因验证
        3.2.8 荧光定量PCR检测唾液蛋白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龄期唾液腺中的表达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白背飞虱唾液腺转录组数据概况
        3.3.2 功能注释
        3.3.3 GO分类
        3.3.4 KEGG分类
        3.3.5 验证32个唾液蛋白基因
        3.3.6 32个唾液蛋白基因在白背飞虱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
        3.3.7 32个唾液蛋白基因在白背飞虱不同龄期和雌雄成虫唾液腺中的相对表达量
    3.4 结论
4 白背飞虱MCO4基因的RNA干扰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昆虫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主要软件
    4.2 实验方法
        4.2.1 MCO4和GFP dsRNA的合成
        4.2.2 白背飞虱dsRNA的饲喂及沉默效果检测
        4.2.3 白背飞虱dsRNA注射及沉默效果检测
        4.2.4 MCO4基因沉默后对白背飞虱存活率的影响
        4.2.5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基因MCO4 dsRNA的合成
        4.3.2 荧光定量PCR检测饲喂dsRNA后白背飞虱MCO4相对表达量的变化
        4.3.3 荧光定量PCR检测注射dsRNA后白背飞虱MC04相对表达量的变化
        4.3.4 MCO4基因沉默后对白背飞虱存活率的影响
    4.4 结论
5 全文总结
    5.1 主要结果
    5.2 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结果
致谢

(6)广西稻飞虱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1.1 虫情资料来源
        1.1.2 气象资料来源及处理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相关分析及预测模型备选因子筛选
        2.1.1 预测模型因子筛选过程
    2.2 预测预警模型的构建
    2.3 预测模型的历史回代检验及效果分析
    2.4 预测模型的独立样本预测检验及效果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7)中华淡翅盲蝽种群生物学—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对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捕食性盲蝽概述
        1.1.1 中华淡翅盲蝽成虫
        1.1.2 中华淡翅盲蝽卵
        1.1.3 中华淡翅盲蝽若虫
    1.2 中华淡翅盲蝽的捕食竞争者
        1.2.1 捕食竞争者黑肩绿盲蝽
        1.2.2 捕食竞争者尖钩宽黾蝽
    1.3 稻飞虱发生危害与防治现状
    1.4 重要环境因素对天敌种群生物学的影响
        1.4.1 温度对天敌昆虫种群生物学的影响
        1.4.2 猎物种类对天敌昆虫种群生物学的影响
        1.4.3 植物对天敌昆虫种群生物学的影响—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
    1.5 中华淡翅盲蝽种群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温度对中华淡翅盲蝽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虫源
        2.1.2 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温度对中华淡翅盲蝽发育历期的影响
        2.2.2 中华淡翅盲蝽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2.2.3 中华淡翅盲蝽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模型
        2.2.4 中华淡翅盲蝽非成虫期各发育阶段存活率
        2.2.5 温度对中华淡翅盲蝽存活率和繁殖影响
        2.2.6 中华淡翅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
    2.3 讨论
第三章 猎物种类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虫源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取食不同飞虱对中华淡翅盲蝽发育历期的影响
        3.2.2 取食不同飞虱对中华淡翅盲蝽卵、若虫存活影响
        3.2.3 取食不同飞虱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繁殖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水稻品种对中华淡翅盲蝽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虫源
        4.1.2 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水稻品种对中华淡翅盲蝽发育历期影响
        4.2.2 水稻品种对中华淡翅盲蝽卵和若虫存活率影响
        4.2.3 水稻品种对中华淡翅盲蝽雌虫产卵量影响
        4.2.4 水稻品种下的中华淡翅盲蝽生命表
        4.2.5 仅取食水稻对中华淡翅盲蝽存活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华淡翅盲蝽适生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MaxEnt软件
        5.1.2 环境数据
        5.1.3 中华淡翅盲蝽地理分布数据
        5.1.4 模型预测
        5.1.5 方法
    5.2 预测结果与分析
        5.2.1 MaxEnt模型结果评估
        5.2.2 MaxEnt模型预测的中华淡翅盲蝽适生性分布
        5.2.3 中华淡翅盲蝽适宜生境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关系
        5.2.4 环境变量对分布预测的贡献值曲线
    5.3 讨论
第六章 总讨论和展望
    6.1 总讨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8)“湘桂走廊”水稻两迁害虫的迁飞行为及重要天敌的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两迁害虫迁飞的研究进展
        1.1.1 稻飞虱迁飞的研究
        1.1.2 稻纵卷叶螟迁飞的研究
    1.2 天敌昆虫迁飞的研究
    1.3 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的发展
        1.3.1 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波长的选择
        1.3.2 工作原理
        1.3.3 雷达数据处理
        1.3.4 毫米波扫描昆虫应用实例
        1.3.5 毫米波扫描昆虫的局限性及改进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技术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试验材料
        2.2.1 探照灯诱虫器和时控开关
        2.2.2 地面灯诱虫器
        2.2.3 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
        2.2.4 田间虫情
        2.2.5 气象和轨迹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的观测及数据处理
        2.3.2 虫情收集
        2.3.3 轨迹模拟
        2.3.4 气象数据提取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扑灯节律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昆虫年度间种群动态
        3.2.2 迁入期昆虫的扑灯节律
        3.2.3 迁出期昆虫的扑灯节律
        3.2.4 本地种群活动期昆虫的扑灯节律
        3.2.5 扑灯节律对昆虫轨迹分析模拟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重要天敌昆虫的季节性种群动态监测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探照灯下天敌昆虫种群的年度间变化
        4.2.2 探照灯和佳多灯下天敌昆虫种群的季节性变化
        4.2.3 探照灯和佳多灯对天敌昆虫诱集效应的比较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伴迁行为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在探照灯下的种群动态
        5.2.2 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在佳多灯下的种群动态
        5.2.3 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在田间的种群动态
        5.2.4 蝽虱比的变化
        5.2.5 蝽虱比对褐飞虱种群发展的影响
        5.2.6 黑肩绿盲蝽的性比变化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褐飞虱季节性迁飞的雷达观测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雷达目标鉴定
        6.2.2 不同时刻昆虫密度的变化
        6.2.3 昆虫密度的垂直分布
        6.2.4 昆虫成层与大气因子的关系
        6.2.5 定向现象
        6.2.6 褐飞虱的性比
        6.2.7 迁飞轨迹模拟
    6.3 讨论
        6.3.1 华南稻区褐飞虱空中迁飞特点
        6.3.2 褐飞虱的定向
        6.3.3 褐飞虱的性比
        6.3.4 褐飞虱能否到达安全越冬地
    6.4 小结
第七章 湘桂走廊不同地区白背飞虱前期迁入动态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湘桂走廊不同地区白背飞虱灯下消长情况
        7.2.2 不同地区白背飞虱诱集量的差异
        7.2.3 不同地区白背飞虱迁入峰的轨迹模拟
        7.2.4 白背飞虱迁飞高峰期时的高空气流分布
    7.3 讨论
        7.3.1 湘桂走廊不同地区白背飞虱迁飞特点
        7.3.2 湘桂走廊白背飞虱迁入种群虫源地范围
        7.3.3 高空气流对白背飞虱迁飞行为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稻纵卷叶螟迁飞行为及大发生的原因分析
    8.1 材料与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2007-2013 年稻纵卷叶螟种群季节性动态变化
        8.2.2 稻纵卷叶螟的性比变化
        8.2.3 气象因素对稻纵卷叶螟种群发展的影响
        8.2.4 早期迁入情况对稻纵卷叶螟种群发展的影响
    8.3 讨论
        8.3.1 稻纵卷叶螟在广西兴安的种群动态
        8.3.2 昆虫的性比
        8.3.3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影响因子
    8.4 小结
第九章 全文结论
    9.1 主要研究结果
        9.1.1 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扑灯节律的研究
        9.1.2 重要天敌昆虫的季节性种群动态监测
        9.1.3 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的伴迁行为研究
        9.1.4 褐飞虱季节性迁飞的雷达观测
        9.1.5 湘桂走廊不同地区白背飞虱前期迁入动态分析
        9.1.6 稻纵卷叶螟迁飞行为及大发生的原因分析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稻飞虱生境因子遥感监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稻飞虱生物习性概述
        1.2.1 稻飞虱种类和分布
        1.2.2 稻飞虱生活史和世代划分
        1.2.3 稻飞虱为害方式及程度
        1.2.4 我国稻飞虱的迁入路径
        1.2.5 稻飞虱生境因子
    1.3 国内外稻飞虱发生研究进展
        1.3.1 稻飞虱发生气象预报
        1.3.2 稻飞虱空间分析研究
        1.3.3 稻飞虱发生及危害遥感监测
    1.4 稻飞虱预报及监测面临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数据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采用数据
        2.2.1 地面高光谱数据
        2.2.2 卫星影像数据
        2.2.3 非遥感数据
    2.3 卫星影像预处理
        2.3.1 辐射校正
        2.3.2 图像镶嵌及投影转换
    2.4 模型评价指标
3 基于MODIS的水稻种植区时空分布监测
    3.1 引言
    3.2 基于MODIS的水稻种植区提取算法
        3.2.1 大田水稻移栽期光谱特征
        3.2.2 基于ETM+影像的水稻移栽期特征提取
        3.2.3 基于MODIS时间序列的水稻移栽期识别
        3.2.4 时间序列光谱指数重构
        3.2.5 水稻种植区提取算法
    3.3 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区时空分布
    3.4 水稻种植区提取结果精度验证
        3.4.1 面积精度验证
        3.4.2 空间匹配分析
    3.5 MODIS提取结果误差分析
        3.5.1 地形因子的影响
        3.5.2 移栽期云量影响
    3.6 小结
4 长三角地区全天候气温遥感反演
    4.1 引言
        4.1.1 气象数据推算法
        4.1.2 热红外遥感反演法
    4.2 EVI时间序列去噪及重构
        4.2.1 EVI时间序列重构方法
        4.2.2 重构结果比较
    4.3 基于MODIS Terra/Aqua的气温反演
        4.3.1 日气温估算模型
        4.3.2 旬气温合成法
    4.4 长三角地区气温时空分布
    4.5 小结
5 TRMM降水数据精度检验
    5.1 引言
    5.2 TRMM数据的日降水量精度评估
        5.2.1 基于站点的验证
        5.2.2 基于气候区的验证
    5.3 TRMM数据对降水事件预报能力检验
        5.3.1 基于站点的验证
        5.3.2 基于气候区的检验
    5.4 TRMM月降水检验及空间分布
        5.4.1 月降水检验
        5.4.2 月降水量时空分布
    5.5 小结
6 稻飞虱生境综合监测及预警
    6.1 生境因子与稻飞虱发生的关系
        6.1.1 EVI与稻飞虱发生的关系
        6.1.2 气温与稻飞虱发生的关系
        6.1.3 降水与稻飞虱发生的关系
    6.2 稻飞虱发生遥感预报模型
        6.2.1 生境因子膨化处理
        6.2.2 模型建立
        6.2.3 模型验证
    6.3 稻飞虱危害高光谱遥感监测
        6.3.1 稻飞虱危害水稻光谱特征分析
        6.3.2 稻飞虱高光谱遥感识别
    6.4 稻飞虱危害遥感信息提取
        6.4.1 NDVI与稻飞虱发生的关系
        6.4.2 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稻飞虱危害信息提取
    6.5 小结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抗虫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研究及褐飞虱apterousA基因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褐飞虱的研究概况
    2 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
    3 抗褐飞虱基因的育种利用现状
        3.1 国外褐飞虱抗性育种
        3.2 国内褐飞虱抗性育种
    4 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研究
        4.1 非嗜性
        4.2 抗生性
        4.3 耐害性
    5 昆虫对宿主植物的适应及防御策略
    6 昆虫翅发育研究进展
        6.1 果蝇翅相关基因发育研究进展
        6.2 褐飞虱翅发育研究进展
        6.2.1 褐飞虱翅组织学研究
        6.2.2 环境因子对褐飞虱翅发育的影响
        6.2.3 激素对褐飞虱翅发育的影响
    7 褐飞虱卵巢及卵发育的研究概况
    8 昆虫apterous基因的研究进展
    9 昆虫RNAi的研究进展
        9.1 昆虫RNAi作用机制的研究
        9.2 dsRNA导入昆虫体内方法的研究
        9.3 昆虫RNAi的系统性
        9.4 昆虫RNAi效率的研究
        9.5 RNAi在半翅目昆虫中的应用
    10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创新性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水稻
        1.2 供试昆虫
        1.3 菌株和载体
        1.4 主要仪器设备
        1.5 主要试剂
        1.6 溶液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苗期抗虫鉴定
        2.2 分蘖期蜜露测定
        2.3 抗虫水稻对褐飞虱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2.4 抗虫水稻对褐飞虱的抗生性
        2.4.1 抗虫水稻对褐飞虱若虫的趋避性
        2.4.2 抗虫水稻对褐飞虱雌成虫的趋避性和产卵趋避性
        2.5 抗虫水稻中化学物质的测定
        2.5.1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5.2 淀粉含量的测定
        2.5.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5.4 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2.5.5 植株草酸含量的测定
        2.6 P450基因的荧光定量检测
        2.7 RNA的抽提及cDNA的合成
        2.8 褐飞虱apterousA EST序列的扩增
        2.9 褐飞虱apterousA全长cDNA的扩增
        2.10 NlapA在褐飞虱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2.11 褐飞虱的RNAi
        2.11.1 dsRNA的合成
        2.11.2 dsRNA的注射
        2.12 褐飞虱卵巢的解剖
        2.1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含Bph14或Bph15基因的抗虫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研究
        1.1 苗期抗虫鉴定结果
        1.2 分蘖期蜜露测定结果
        1.3 抗虫水稻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1.3.1 褐飞虱若虫生长发育及其羽化时的短翅率
        1.3.2 褐飞虱成虫生长发育与繁殖
        1.4 抗虫水稻对褐飞风的抗生性结果
        1.4.1 抗虫水稻对褐飞虱若虫的抗生性
        1.4.2 抗虫水稻对褐飞虱雌成虫的趋避性和产卵趋避性
        1.5 抗虫水稻中化学物质的测定
        1.6 抗虫水稻对褐飞虱体内P450基因表达影响
    2 褐飞虱apterous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翅和生殖发育中的功能研究
        2.1 NlapA基因克隆与分析
        2.2 NlapA在褐飞虱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2.3 NlapA在褐飞虱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
        2.4 褐飞虱RNAi
        2.4.1 NlapA对褐飞虱存活率的影响
        2.4.2 NlapA对褐飞虱翅形态发育的影响
        2.4.3 NlapA RNAi后褐飞虱翅畸形率
        2.4.4 NlapA RNAi后褐飞虱体内NlapA表达量的变化
        2.4.5 NlapA RNAi后褐飞虱体内翅发育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2.4.6 NlapA RNAi后褐飞虱的产卵量及卵孵化率
        2.4.7 NlapA RNAi后褐飞虱后代卵的发育
        2.4.8 注射dsapA3后,褐飞虱后代(卵)中NlapA的表达情况
        2.4.9 注射dsapA3后,褐飞虱卵巢发育情况
第四章 讨论
    1 抗虫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研究
        1.1 抗虫水稻品系对褐飞虱的抗性研究
        1.2 植株营养成分与植物抗褐飞虱的相关性
        1.3 抗虫水稻对褐飞虱体内P450基因的调控作用
    2 Nlap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褐飞虱体内的功能研究
        2.1 褐飞虱RNAi
        2.1.1 RNAi方法的选择
        2.1.2 褐飞虱RNAi的特异性
        2.1.3 褐飞虱RNAi的系统性与持续性
        2.2 影响褐飞虱RNAi的因素
        2.2.1 注射部位
        2.2.2 注射时间
        2.2.3 注射剂量
        2.2.4 dsRNA的结构与长度
        2.3 褐飞虱NlapA基因的功能
        2.4 褐飞虱RNAi效果的评价
        2.5 褐飞虱RNAi的应用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四、温度与褐稻虱发育期的统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研究[D]. 苍薪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2]长颚斗蟋翅二型雌虫飞行与繁殖权衡的代谢基础及激素调控[D]. 康乙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白蜡吉丁肿腿蜂翅型分化和寄生适合度研究[D]. 胡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4]不同光源对五种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D]. 董婉君.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
  • [5]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唾液腺转录组分析[D]. 李振.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6]广西稻飞虱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预警[J]. 孟翠丽,何燕,陈中云,龙梦玲,谢茂昌. 中国农学通报, 2016(18)
  • [7]中华淡翅盲蝽种群生物学—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对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D]. 祝梓杰. 浙江大学, 2015(08)
  • [8]“湘桂走廊”水稻两迁害虫的迁飞行为及重要天敌的种群动态研究[D]. 齐会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9]稻飞虱生境因子遥感监测及应用[D]. 石晶晶. 浙江大学, 2013(01)
  • [10]抗虫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研究及褐飞虱apterousA基因的功能研究[D]. 李洁.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糙米虱温度及发育时期的统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