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与过磷酸钙对大豆的增产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山东滕县姜屯公社党村大队试验队,山东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党村基点[1](1976)在《九二○与过磷酸钙对大豆的增产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近几年试验证明,在多种作物盛花期分别或混合喷施九二○(20ppm)与过磷酸钙(2%水浸出液)都能获得增产。去年,我们在滕县基点与基点的贫下中农一起,在夏大豆盛花期分别或混合喷施九二○与过磷酸钙也获得增产。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成本低、效果好,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蒋慕东[2](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罗日东,宋寿悌,蒋奇彦,洪淑琴[3](1982)在《不同黑土条件下过磷酸钙的效果》文中研究表明 过磷酸钙的效果,受多种因素所制约,不同作物对磷酸盐的吸收能力和需要,构成土壤特性各种因素的差异,都可直接反应出磷肥的不同效果。国内外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省的一些科学研究部门在所、站内也曾进行了一些磷肥的效果试验。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磷肥在农业生产复杂条件下的效果,探讨具体条件下磷肥效应的具体规律,使研究成果更好地在农业增产中发挥作用。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化肥组[4](1974)在《一九七三年辽宁省磷矿粉肥效试验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我省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在总结当地农业生产经验中,逐渐深刻地认识到农业生产中使用磷肥,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我省农业使用磷肥数量迅
金安世,包金生[5](1966)在《磷肥肥效与栽培条件及施用方法的关系》文中指出 施用磷肥有无效果,主要决定于土壤中的磷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状况;在施用磷肥有效果的土壤上,肥效的大小又与栽培条件和施肥方法有密切关系。因而合理的施用磷肥,除按土施肥外,还必须讲究施用方法,并与栽培条件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充分的发挥磷肥的增产作用。
汤海军[6](2005)在《化学调控对作物生长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指出水分不足和养分缺乏是制约广大旱农地区农业生产的两个关键因素。如何有效地对二者进行调控,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生产目的,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作物生长发育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生产目的(简称化控栽培),为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有效手段。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被认为是21 世纪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的新技术之一。但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作物来说,如何采取有效的化学调控技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协调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水分及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尚待深入。本研究以小麦、玉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提高作物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提供有效的化学调控技术和方法。获得的主要结论包括: (1)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和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化控调节剂浸种对玉米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控调节剂浸种可不同程度提高农大108和陕单902 两个玉米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干物重,其中不同品种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室内培养试验中农大108幼苗干物重提高幅度为5.02%~40.83%,陕单902 为0.15%~33.14%;不同化控调节剂相比,赤霉素(GA)有利于增加玉米幼苗的高度,而硫酸锌和矮壮素(CCC)有利于玉米幼苗茎粗的增加。土培试验中,农大108 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幅度为3.99%~19.66%。与对照相比,农大108 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为3.68%~19.47%,陕单902 的最高提高幅度为17.12%。(2)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化学物质浸种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使用化学物质浸种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着影响,但却不同程度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株高和壮苗系数。使用化学物质浸种还增加了玉米幼苗的生物量,且水分胁迫下幼苗干重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正常水分处理。水分胁迫下使用化学物质浸种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总根长,其中中度水分胁迫(ψs=-0.4MPa)根长的增加幅度高于轻度水分胁迫(ψs=-0.2MPa),前者增加的幅度为5.01%~50.83%,后者为0.32%~23.38%。与其他处理相比,水分胁迫下CCC+ZnSO4处理的玉米幼苗的根长、根系干重和壮苗系数均较高,说明利用CCC+ZnSO4处理具有促进根系生长,培育玉米壮苗的突出作用。 (3)通过室内培养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表明,低浓度矮壮素(≤10.0g/kg)处理提高了小偃22 和陕229 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及根的干重,高
刘巘[7](2013)在《富啡酸—锌—硒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调控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富啡酸和锌硒配施对土壤养分及紫花苜蓿生理特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单施富啡酸和锌硒都能提高苜蓿的产量,富啡酸增产的效果优于锌硒微肥,富啡酸和锌硒微肥配施对紫花苜蓿增产效果最好,产量达到12.57t hm-2,比对照CK增产57.13%,且该处理紫花苜蓿叶茎比最低,有利于提高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富啡酸对提高紫花苜蓿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的作用大于锌硒微肥,但是,锌硒微肥对提高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作用大于富啡酸,富啡酸和锌硒微肥配施比单施能获得更高的品质。2.富啡酸和锌硒都能够提高苜蓿的全锌和全硒的含量,二者配合施用的效果最好。锌硒对提高苜蓿全锌、全硒和无机硒含量作用比富啡酸强,但是富啡酸对于提高苜蓿有机硒含量的作用却远高于锌硒微肥,二者配合使用的时候对提高苜蓿无机硒含量没有明显作用。3.富啡酸和锌硒配施能显着提高不同茬次紫花苜蓿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降低丙二醛含量,其中以富啡酸和锌硒微肥配施效果最明显。同时,富啡酸和锌硒微肥配施比能提高紫花苜蓿叶片中钾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从而显着增强苜蓿的抗逆性。因此,可通过增施富啡酸和锌硒增强紫花苜蓿的抗逆性能。4.富啡酸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而锌硒微肥则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对于提高速效磷的作用,富啡酸与锌硒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施锌硒微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硒和有效锌的含量,施富啡酸也能够使之增加,但效果远不如锌硒微肥,且富啡酸与锌硒三者配施的效果最好。5.富啡酸和锌硒微肥施入土壤后能够提高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降低脲酶的活性,富啡酸和锌硒微肥之间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两种肥料配施的效果要明显好于肥料单施。
高晓宁[8](2009)在《长期轮作施肥对棕壤氮素形态转化及其供氮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氮素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多数土壤氮素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要靠施肥来予以补充和调节。但盲目、不合理的施用肥料,不仅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费、经济效益下降,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了解土壤的供氮能力,合理施肥则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本途径。本文从当前生产实际出发,结合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深入系统地研究经过29年长期轮作施肥,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各形态氮素含量分布特征、有机氮矿化特征以及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探讨长期轮作施肥条件下棕壤氮素的演变规律和供氮机理,为棕壤氮素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29年长期不同施肥,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无机态氮(硝态氮、交换性铵、固定态铵)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变化明显。各指标总的变化趋势为高量有机肥区>低量有机肥区>化肥区>无肥区,其中高量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最好。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无机态氮含量的剖面分布规律均为随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而固定态铵的剖面分布则呈相反趋势。2.长期施肥能明显影响耕层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的含量,尤对氨基酸态氮影响最为显着。总的分布趋势为氨基酸态氮>非酸解态氮>酸解氨态氮>酸解未知态氮>氨基糖态氮。其中酸解有机氮各组分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各层次变化规律为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单施有机肥处理>单施化肥处理和CK处理,而非酸解态氮在各土层中则表现出无序性。3.在两个轮作周期中,土壤各氮素指标的含量均表现为玉米年份>大豆年份。4.一级动力学方程(One pool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棕壤(0~60 cm土层)有机氮的矿化过程,且由One pool模型拟合得出的矿化参数能够表达土壤有机氮的矿化特征。5.长期施肥能显着增加耕层(0~20 cm)土壤氮素矿化势值。其变化规律为高量有机肥区>低量有机肥区>化肥区>CK>试验前(1979年),以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效果最好,土壤供氮潜能最大。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氮矿化势随土层的加深而骤减,且各土层间差异显着。6.土壤氮矿化势(N0)与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其中以氨基酸态氮对土壤氮矿化势的直接贡献最大,其它有机氮组分则表现为通过氨基酸态氮的间接贡献。此外,土壤全氮也是影响土壤氮素矿化势的重要因素。7.土壤中各氮素指标与作物吸氮量、产量之间均达1%极显着水平,说明土壤中各形态氮在评价土壤供氮水平上均表现出一定的作用。其中以土壤氮素矿化势、可矿化氮、碱解氮三个指标能更好地评价土壤的供氮水平。8.土壤供氮量的大小顺序为高量有机肥区>低量有机肥区>化肥区>CK,以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效果最好。且呈上高下低的特点,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耕层(0~20 cm)土壤供氮能力较强,且深层土壤的供氮能力也不容忽视。总之,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尤其是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是维持土壤肥力最优的施肥方式。它可以显着提高土壤各形态氮素含量,进而影响了土壤氮素矿化势,达到改善土壤供氮能力的目的。因此,农业生产中在重视有机物料投入的同时,还应注意其与无机肥料的搭配使用。本文首次对长期定位试验棕壤的供氮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其结果丰富了我国土壤氮素的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施肥方案、保障环境及农产品安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熊格生[9](2009)在《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高产与高效栽培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湖南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在国内外棉花、烟草、蔬菜和花卉育苗方法的基础上创建了一项新的棉花育苗移栽方法——棉花营养液漂浮育苗技术。该育苗技术通过采用多孔聚乙烯泡沫育苗盘为载体,以混配基质为支撑,以营养液水体为苗床进行漂浮育苗,能使优良棉种的出苗率超过95%,成苗率达到90%以上,移栽后易成活,与其它育苗移栽方式相比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和增产等优点。本研究以农杂66为试验材料,从棉花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植物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产量形成等方面对营养液漂浮育苗的移栽方式及在大田生产表现进行详细的研究,以阐明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高效栽培及高产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为新型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1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前后棉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通过田间移栽试验表明,营养液漂浮育苗棉苗适宜的移栽苗龄为2叶1心至4叶1心,最佳的移栽苗龄为3叶1心。以营养钵育苗方法为对照,对处于3叶1心时期棉苗移栽前和移栽至大田30 d后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表明,营养液漂浮法育成苗棉苗在移栽前的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冠比高于对照;移栽至大田后,则明显低于对照;而棉苗的根系鲜重、根系干重、根体积、根长、主根长、根半径、根表面积和一、二级侧根数及叶面积于移栽前和移栽至大田后均高于对照。可见,营养液漂浮法育成的棉苗根系发达,移栽至大田后能更好的促进根的生长。对棉苗移栽前后的生理生化分析发现,营养液漂浮育苗棉苗的根系TTC还原强度在移栽前显着高于对照;移栽至大田30 d后,棉苗的根系TTC还原强度则低于对照,但无明显差异;根系伤流量于移栽前和移栽至大田后均低于对照;棉苗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移栽前均明显高于对照,移栽至大田30 d后则低于对照,而根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于移栽前和移栽后均低于对照;而棉苗根系脯氨酸含量于移栽前和移栽至大田后均显着高于对照。棉苗叶片的SOD和POD活性移栽前均显着高于对照,移栽至大田后,则明显低于对照;叶片中CAT活性在移栽前后均明显高于对照;棉苗叶片MDA含量在移栽前低于对照,而移栽至大田后明显高于对照。2营养液漂浮育苗不同移栽处理棉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比较以营养钵育苗方法为对照,对处于3叶1心时期的棉苗在移栽时采用了不同处理。结果表明,浇根特优和粘Bt生根粉移栽棉株的株高、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在移栽大田30d后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及相应的营养钵育成的棉苗(对照);浇根特优移栽棉株的根冠比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及对照;粘Bt生根粉、浇根特优和带基质移栽棉株的主根长、根长和根体积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及对照;移栽至大田后,粘Bt生根粉和带基质移栽的根半径明显小于其它处理及对照;粘Bt生根粉移栽棉株的根表面积为最高,其次为浇根特优和带基质移栽的棉株。对不同试验处理的棉苗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分析,浇根特优移栽棉苗的根系TTC还原强度为最佳,其次为粘Bt生根粉和带基质移栽的棉苗,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4种不同处理移栽棉苗根系脯氨酸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但在4种不同处理间的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苗根系脯氨酸的含量无明显的差异;浇根特优和粘Bt生根粉移栽棉株根系的SOD、POD和CAT酶活性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及对照;浇根特优、粘Bt生根粉和带基质移栽棉株根系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而不带基质移栽棉株根系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移栽至大田后,浇根特优和粘Bt生根粉移栽棉株叶片的SOD、POD和CAT酶活性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及对照;浇根特优、粘Bt生根粉和带基质移栽棉株叶片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不带基质移栽棉株叶片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3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形态特征及产量性状表现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的根系发达,从苗期至吐絮期期间的根系鲜重及干重、主根长、根长、根体积、根半径、根表面积以及一、二级侧根数均明显大于相应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棉株(对照);从苗期至吐絮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的地上部分鲜重均显着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43.91%、88.62%、49.72%、37.24%、85.30%和36.93%;棉株的茎叶干重也显着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45.34%、72.21%、47.47%、37.03%、73.45%和59.71%。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的始蕾期、始花期比对照提早了3-5 d;子叶节茎粗比对照增粗;单株有效果枝数增加2-3个,成铃数增加8.3%,蕾铃脱落率降低3.2个百分点;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的皮棉产量比对照增加155.0 kg·hm-2,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4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株相比,营养液漂浮育苗在初花期、盛花期、结铃期和吐絮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的根系TTC还原强度均显着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2.2%、6.7%、12.6%和20.7%;苗期至吐絮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气孔导度降低;从苗期至吐絮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的蒸腾速率分别比对照低25.9%、20.1%、15.9%、12.8%、15.5%和4.2%;苗期至结铃期,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0.87%、6.31%、4.18%、3.6%和2.02%,但差异不显着;另外,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在棉花苗期至初花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SOD、CAT活性均低于对照,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盛花期至吐絮期,棉株根系SOD、CAT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苗期至吐絮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P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苗期至盛花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但在结铃期至吐絮期则低于对照。苗期至吐絮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SOD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5.2%、7.5%、8.8%、9.3%、29.5%和5.8%;蕾期至吐絮期,棉株叶片POD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0.0%、1.3%、5.9%、3.3%和0.3%;苗期至结铃期,棉株叶片CAT活性均低于对照,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吐絮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CAT活性则显着高于对照;蕾期至吐絮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MDA含量均低于对照。初花期至结铃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的GA3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苗期至蕾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的IAA含量均低于对照;初花期至吐絮期,棉株根系的IAA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苗期至吐絮期,棉株根系的ABA含量均低于对照,而棉株根系的ZR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从苗期至盛花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的GA3含量均低于对照;结铃期至吐絮期,棉株叶片的GA3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苗期至蕾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的IAA含量均高于对照;初花期至吐絮期,棉株叶片的IAA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苗期至吐絮期,棉株叶片的AB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棉株叶片的ZR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但无显着性差异。从苗期至吐絮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的氮、磷、钾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苗期至吐絮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功能叶的氮、磷含量均高于对照,棉株叶片钾的含量均低于对照,但无显着差异。
宋艳冬[10](2009)在《施肥对毛竹叶片营养及光合生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大、范围最广,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竹种。本文以不同时期施肥处理的毛竹林为对象,根据毛竹生长节律,对毛竹叶片营养元素、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光合产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等进行动态监测,并研究了毛竹叶片的光谱特性,为毛竹林营养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毛竹叶片营养元素积累的主要时期为展叶期,一龄叶片营养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N:23.65 g·kg-1;K:11.51 g·kg-1;Ca:1.86 g·kg-1;S:1.38 g·kg-1;P:1.26 g·kg-1;Mg:1.01 g·kg-1;Mn:0.322 g·kg-1;Fe:0.092 g·kg-1;Zn:0.014 g·kg-1;Cu:0.010 g·kg-1;B:0.003 g·kg-1。2.毛竹叶片营养元素年变化规律受施肥影响较小,从整体上看,叶片N、P、Ca、S、Fe、Zn、Cu、B的浓度表现为:5月施肥处理>8月施肥处理>不施肥;K为5月施肥处理<8月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Mg、Mn较为稳定。施肥增加了各营养元素在叶片中的积累量,积累量高低顺序为:5月施肥处理>8月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3.施肥提高了毛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合速率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5月施肥处理含量(活性)最大,不施肥处理最低。施肥降低了叶片叶绿素a/b、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其中,5月施肥处理下降的幅度更大。5月施肥处理叶片一直维持较高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和酶活性,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8月施肥处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光合色素含量在施肥后得以快速增加,延长了叶片的光合功能期,延缓了叶片的衰老进程。4.建立了毛竹叶片各光合色素含量的光谱估算模型,其中,以红边波段反射率为自变量建立的指数函数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适用于雷竹和乌哺鸡竹光合色素的估算。5.与8月施肥(即传统施肥)相比,5月施肥更有利于毛竹林产量的提高。
二、九二○与过磷酸钙对大豆的增产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二○与过磷酸钙对大豆的增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
一、历史沿革 |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
四、评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
三、野生大豆研究 |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
一、单产变化 |
二、总产变化 |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
第二节 品种演变 |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
一、清末大豆施肥 |
二、民国大豆施肥 |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
一、发酵类豆制品 |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
三、蛋白类豆制品 |
四、豆乳粉 |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
一、大豆卵磷酯 |
二、大豆低聚糖 |
三、大豆异黄酮 |
四、大豆皂甙 |
五、大豆多肽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
一、积极因素 |
二、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化学调控对作物生长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植物生长物质的研究进展 |
2.1 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历史 |
2.3 我国植物化学调控的研究与发展 |
3 化学调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 |
3.1 种子萌发的调控技术 |
3.1.1 促进种子萌发 |
3.1.2 延长休眠,抑制萌发 |
3.2 培育壮苗的化控技术 |
3.3 产品器官的调控技术 |
4 化学调控对作物养分运移的影响 |
5 化学调控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研究与应用展望 |
7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化控调节剂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室内培养试验 |
1.2.2 土培试验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化控调节剂浸种对玉米发芽的影响 |
2.2 不同化控调节剂浸种对玉米幼苗形态的影响 |
2.3 浸种对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4 浸种对玉米幼苗干物质的影响 |
2.5 浸种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水分胁迫下不同化学物质浸种对玉米发芽及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分胁迫下不同化学物质对玉米发芽的影响 |
2.2 不同水分条件下化学物质对玉米幼苗形态的影响 |
2.3 不同水处理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
2.4 不同水分胁迫对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 结论 |
第四章 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室内培养试验 |
1.2.2 土培试验 |
1.2.2.1 试验设计 |
1.2.2.2 培养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
2.2 矮壮素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的影响 |
2.2.1 对小麦幼苗株高的影响 |
2.2.2 对小麦叶面积的影响 |
2.3 矮壮素浸种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2.4 矮壮素浸种对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
2.5 矮壮素浸种对小麦地上部分干物质的影响 |
2.6 矮壮素浸种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结论 |
第五章不同氮水平下化学调控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小麦单株分蘖及成熟穗调查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分蘖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叶面积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叶片SPAD 值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结论 |
第六章 化学调控对冬小麦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有关氮指标的计算方法 |
1.2.2 冬小麦耗水量、土壤储水利用程度、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学调控对冬小麦生育期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
2.2 对冬小麦 N 吸收的影响 |
2.2.1 不同器官氮累计量 |
2.2.2 化学调控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3 对冬小麦 P、K 吸收的影响 |
2.4 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7)富啡酸—锌—硒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调控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土壤中的锌与锌的植物营养作用机理 |
1.1.1 土壤中的锌含量和有效性 |
1.1.2 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1.3 植物中锌的含量与分布 |
1.1.4 锌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
1.1.5 锌对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 土壤中的硒与硒的植物营养及作用机理 |
1.2.1 土壤硒的含量与有效性 |
1.2.2 施硒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3 植物中硒的含量及硒形态 |
1.2.4 硒对植物抗逆性及其机理的影响 |
1.2.5 硒对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腐殖酸的植物营养与作用 |
1.3.1 腐殖酸对土壤肥力及土壤锌、硒形态的影响 |
1.3.2 腐殖酸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
1.3.3 腐殖酸对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4 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品种 |
3.1.2 供试肥料 |
3.1.3 供试地点 |
3.1.4 供试土壤 |
3.2 试验设计 |
3.2.1 大田试验设计 |
3.2.2 盆栽试验设计 |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3.1 土样指标 |
3.3.2 土样指标的测定方法 |
3.3.3 植株农艺性状指标及方法 |
3.3.4 植株营养成分及测及定方法 |
3.3.5 植株生理指标及测定及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盆栽条件下不同处理对苜蓿产量和锌硒积累的影响 |
4.1.1 盆栽条件下不同处理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苜蓿硒含量的影响 |
4.1.3 不同处理对苜蓿锌积累的影响 |
4.1.4 小结 |
4.2 大田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1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株高的影响 |
4.2.3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茎叶比的影响 |
4.2.4 小结 |
4.3 大田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抗逆特性的影响 |
4.3.1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3.3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叶片内钾含量的影响 |
4.3.4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5 小结 |
4.4 大田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4.4.1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粗灰分含量的影响 |
4.4.3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
4.4.4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
4.4.5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无氮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4.4.6 小结 |
4.5 大田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硒、锌积累特点的影响 |
4.5.1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全硒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
4.5.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有机硒的影响 |
4.5.3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的影响 |
4.5.4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无机硒的影响 |
4.5.5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全锌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
4.5.6 小结 |
4.6 大田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 |
4.6.1 不同处理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4.6.2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的影响 |
4.6.3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的影响 |
4.6.4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硒含量的的影响 |
4.6.5 不同处理对有效锌含量的的影响 |
4.6.6 小结 |
4.7 大田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7.1 不同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的影响 |
4.7.2 不同处理对土壤过脲酶活性的的影响 |
4.7.3 不同处理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的影响 |
4.7.4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大田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 大田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抗逆特性的影响 |
5.3 大田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5.4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硒、锌吸收和积累特点的影响 |
5.5 大田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 |
5.6 大田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长期轮作施肥对棕壤氮素形态转化及其供氮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的研究进展 |
一、土壤氮素形态及其来源的研究 |
二、施肥、耕作措施对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的研究 |
第二节 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进展 |
一、土壤供氮能力指标的研究 |
二、土壤有机氮矿化的研究 |
三、施肥、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氮矿化的研究 |
第三节 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研究进展 |
一、发展概况 |
二、科学价值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供试土壤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试验处理及土壤样品的采集 |
一、试验处理 |
二、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三节 土壤样品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 |
一、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植物样本 |
二、土壤微生物量氮 |
三、土壤固定态铵 |
四、土壤有机氮组分 |
五、土壤矿化氮 |
第三章 长期轮作施肥棕壤有机质及各形态氮的时空变异特征 |
第一节 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时空变异特征 |
一、土壤有机质含量 |
二、土壤全氮含量 |
三、土壤碱解氮含量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节 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无机态氮的时空变异特征 |
一、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剖面分布的影响 |
二、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交换性铵剖面分布的影响 |
三、土壤固定态铵含量 |
四、小结 |
第三节 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态氮的时空变异特征 |
一、土壤有机氮组分 |
二、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耕层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的影响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四章 长期轮作施肥棕壤有机氮的矿化特征 |
第一节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过程 |
一、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累积矿化氮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
二、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易矿化有机氮含量的影响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二节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氮的矿化模型 |
一、数学模型拟合 |
二、动力学模型拟合 |
三、小结 |
第三节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参数 |
一、土壤氮素矿化势(N_0) |
二、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常数(k) |
三、土壤可矿化有机氮的半衰期(t_(1/2))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五章 土壤氮矿化势与土壤各形态氮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氮矿化势与有机质、全氮之间的关系 |
一、土壤氮矿化势与有机质及各形态氮的相关分析 |
二、氮矿化势占有机质、全氮比率与氮矿化势的关系 |
三、氮矿化势占有机质、全氮比率对氮矿化势的实际贡献 |
四、小结 |
第二节 氮矿化势与有机氮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
一、氮矿化势与有机氮各组分的相关分析 |
二、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对氮矿化势的实际贡献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六章 长期轮作施肥棕壤的供氮能力 |
第一节 玉米吸氮量与土壤各形态氮之间的关系 |
一、长期不同施肥对玉米产量和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
二、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
三、土壤各形态氮与玉米产量、吸氮量的关系 |
第二节 大豆吸氮量与土壤各形态氮之间的关系 |
一、长期不同施肥对大豆产量和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
二、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
三、土壤各形态氮与大豆产量、吸氮量的关系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高产与高效栽培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棉花育苗及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
1.1 棉花育苗技术研究概况 |
1.1.1 育苗移栽的效应 |
1.1.2 棉花各种育苗技术 |
1.1.2.1 营养钵育苗 |
1.1.2.2 营养块育苗 |
1.1.2.3 芦管育苗 |
1.1.2.4 纸管育苗 |
1.1.2.5 无土育苗 |
1.1.2.6 穴盘育苗和微钵育苗 |
1.1.2.7 营养液漂浮育苗 |
1.1.2.8 芽苗移栽 |
1.1.2.9 其它育苗技术 |
1.2 我国棉花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棉田种植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
1.2.2 棉花栽培技术的完善和改进 |
1.2.2.1 育苗移栽,保全苗,延长生育期 |
1.2.2.2 移栽地膜棉的应用 |
1.2.2.3 化学调控,塑造高产株型 |
1.2.2.4 摘除早蕾晚蕾,防早衰,减少烂铃 |
1.2.2.5 整枝及叶枝利用 |
1.2.2.6 棉花需水及棉田排灌和节水技术 |
1.2.2.7 “矮、密、早”栽培技术 |
1.2.3 棉花栽培技术新途径 |
1.2.3.1 同步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
1.2.3.2 简化栽培的思路与方法 |
1.3 移栽棉植物学形态特征的研究 |
1.4 移栽棉生理生化基础的研究 |
1.4.1 生理特性的研究 |
1.4.2 保护酶活性的研究 |
1.4.3 内源激素含量的研究 |
1.4.4 养分吸收动态的研究 |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2.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1 营养液漂浮育苗最佳移栽苗龄 |
2.2.2 营养液漂浮育苗最佳移栽方式 |
2.2.3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形态特征 |
2.2.4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生理生化特性 |
2.3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营养液漂浮育苗最佳移栽苗龄棉株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生理生化指标及形态特征测定 |
1.3.1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1.3.1.1 棉株根系TTC还原强度的测定 |
1.3.1.2 棉株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1.3.1.3 棉株根系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测定 |
1.3.1.4 棉株根系伤流的测定 |
1.3.1.5 棉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1.3.1.6 棉株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1.3.1.7 棉株叶片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测定 |
1.3.2 棉株形态特征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营养液漂浮法育成棉苗的最佳移栽苗龄 |
2.2 棉株根系TTC还原强度和脯氨酸的变化 |
2.3 棉株根系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及伤流量的变化 |
2.4 棉株叶片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2.5 棉株叶片SOD、POD、MDA和CAT活性的测定 |
2.6 棉株形态特征 |
3 讨论 |
3.1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 |
3.2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形态特征的变化 |
第三章 营养液漂浮育苗不同移栽方式棉株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处理 |
1.3 生理生化指标及形态特征测定 |
1.3.1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方法 |
1.3.1.1 棉株根系 TTC还原强度的测定 |
1.3.1.2 棉株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1.3.1.3 棉株根系 SOD、POD、CAT活性和 MDA含量的测定 |
1.3.1.4 棉株根系伤流的测定 |
1.3.1.5 棉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1.3.1.6 棉株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1.3.1.7 棉株叶片 SOD、POD、CAT活性和 MDA含量的测定 |
1.3.2 棉株形态特征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棉株根系 TTC还原强度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棉株根系 SOD、POD、CAT活性和 MDA含量及伤流量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棉株叶片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棉株叶片 SOD、POD、CAT活性和 MDA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对棉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处理对移栽棉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移栽棉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四章 营养液摘尿浮育苗移栽棉形态特征及 产量性状表现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3.1 棉株形态特征的调查 |
1.3.2 生育期及产量性状指标调查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株形态特征 |
2.1.1 营养液漂浮育苗棉株株高 |
2.1.2 营养液漂浮育苗棉株地上部鲜重、干重 |
2.1.3 营养液漂浮育苗棉株根系鲜重及干重 |
2.1.4 营养液漂浮育苗棉株根冠比、根体积 |
2.1.5 营养液漂浮育苗棉株的主根长、根长 |
2.1.6 营养液漂浮育苗棉株的根半径、根表面积 |
2.1.7 营养液漂浮育苗棉株一、二级侧根数 |
2.2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株形态表现 |
2.3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移栽棉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移栽棉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
3.2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株形态表现 |
3.3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移栽棉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五章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研究 |
1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功能叶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试验设计及处理 |
1.1.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方法 |
1.1.3.1 棉株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
1.1.3.1.1 叶绿素含量(Chl)的测定 |
1.1.3.1.2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细胞间CO_2浓度的测定 |
1.1.3.2 棉株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1.3.3 棉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1.1.3.4 棉株叶片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 |
1.1.3.5 棉株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1.1.3.6 棉株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1.1.3.7 棉株叶片 MDA含量的测定 |
1.1.3.8 棉株叶片 SOD、POD和 CAT活性的测定 |
1.1.3.9 棉株叶片 IAA、ABA、GA_3和 ZR四种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1.1.3.9.1 植物激素的提取、纯化 |
1.1.3.9.2 植物激素的测定 |
1.1.3.10 棉株叶片全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
1.1.3.10.1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
1.1.3.10.2 植株全磷含量的测定 |
1.1.3.10.3 植株全钾含量的测定 |
1.1.4 数据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叶绿素含量 |
1.2.2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光合特性 |
1.2.3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可溶性糖含量、氮(N)代谢 |
1.2.3.1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可溶性糖含量 |
1.2.3.2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氮(N)代谢 |
1.2.4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脯氨酸(pro)含量 |
1.2.5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
1.2.6 棉株叶片保护酶活性 |
1.2.6.1 棉株叶片 MDA含量和 SOD活性 |
1.2.6.2 棉株叶片 POD和 CAT活性 |
1.2.7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内源激素含量 |
1.2.7.1 棉株叶片赤霉素(GA_3)和生长素(IAA)含量 |
1.2.7.2 棉株叶片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 |
1.2.8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全 N、P、K含量的研究 |
1.2.8.1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全 N含量 |
1.2.8.2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全 P含量 |
1.2.8.3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全 K含量 |
1.3 讨论 |
1.3.1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株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2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株叶片氮(N)代谢的影响 |
1.3.3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1.3.4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株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1.3.5 营养液漂浮育苗棉株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研究 |
1.3.6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株叶片 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1.3.6.1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株叶片 MDA含量的影响 |
1.3.6.2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株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1.3.7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内源激素含量 |
1.3.7.1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的研究 |
1.3.7.2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脱落酸含量的研究 |
1.3.7.3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玉米素核苷含量的研究 |
1.3.8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全 N、P、K含量的研究 |
2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设计及处理 |
2.1.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方法 |
2.1.3.1 棉株根系 TTC返原强度的测定 |
2.1.3.2 棉株根系 MDA含量的测定 |
2.1.3.3 棉株根系 SOD、POD和 CAT活性的测定 |
2.1.3.4 棉株根系 IAA、ABA、GA_3和ZR四种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2.1.3.5 棉株根系全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 TTC还原强度 |
2.2.2 棉株根系 MDA含量和 SOD活性 |
2.2.3 棉株根系 POD和 CAT活性 |
2.2.4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内源激素含量 |
2.2.4.1 棉株根系赤霉素(GA_3)和生长素(IAA)含量 |
2.2.4.2 棉株根系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 |
2.2.5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全 N、P、K含量的研究 |
2.2.5.1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全 N含量 |
2.2.5.2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全 P含量 |
2.2.5.3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全 K含量 |
2.3 讨论 |
2.3.1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株根系活力的影响 |
2.3.2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株根系 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2.3.2.1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株根系 MDA含量的影响 |
2.3.2.2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株根系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2.3.3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内源激素含量 |
2.3.3.1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的研究 |
2.3.3.2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脱落酸含量的研究 |
2.3.3.3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玉米素核苷含量的研究 |
2.3.4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根系全 N、P、K含量的研究 |
第六章 本研究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1.1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前后棉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
1.2 营养液漂浮育苗不同移栽处理棉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比较 |
1.3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形态特征及产量性状表现 |
1.4 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缩略词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施肥对毛竹叶片营养及光合生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毛竹营养特性研究进展 |
1.1.1 毛竹的生长节律 |
1.1.2 毛竹营养特性研究 |
1.2 毛竹施肥研究进展 |
1.2.1 竹林施肥理论 |
1.2.2 毛竹施肥技术与施肥效应 |
1.2.2.1 施肥方法 |
1.2.2.2 施肥种类与配比 |
1.2.2.3 施肥时期与次数、施肥量 |
1.3 施肥对毛竹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 |
1.3.2 施肥对毛竹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1.3.3 施肥对毛竹光合生理的影响 |
1.4 毛竹叶片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1 试验材料 |
2.3.2 分析测试方法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肥对毛竹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 |
3.1.1 毛竹叶片营养特性 |
3.1.2 施肥对毛竹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 |
3.1.2.1 叶片N、P、K 的年变化动态 |
(1) N |
(2) P |
(3) K |
3.1.2.2 叶片Ca、Mg、S 含量的年变化动态 |
(1) Ca |
(2) Mg |
(3) S |
3.1.2.3 叶片Fe、Mn、Zn、Cu、B 含量的年变化动态 |
(1) Fe |
(2) Mn |
(3) Zn |
(4) Cu |
(5) B |
3.1.3 施肥对毛竹叶片各营养元素比例的影响 |
3.2 施肥对毛竹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
3.2.1 施肥对毛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3.2.2 施肥对毛竹叶片光合速率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2.1 不同施肥处理毛竹叶片光合速率的年变化动态 |
3.2.2.2 不同施肥处理毛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年变化动态 |
3.2.3 施肥对光合产物的影响 |
(1) 可溶性糖 |
(2) 还原糖 |
(3) 淀粉 |
3.2.4 施肥对毛竹叶片可溶性蛋白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2.5 毛竹叶片光合速率与其它生理参数的相关性 |
3.3 毛竹叶片光谱特性及光谱营养诊断 |
3.3.1 毛竹叶片光谱特性 |
3.3.2 光合色素含量与原始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分析 |
3.3.3 光合色素的光谱估算模型的建立 |
3.3.4 估算模型的验证 |
4 讨论 |
4.1 施肥对毛竹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 |
4.2 施肥对毛竹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
4.3 毛竹叶片光谱特性及光谱营养诊断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九二○与过磷酸钙对大豆的增产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九二○与过磷酸钙对大豆的增产作用[J]. 山东滕县姜屯公社党村大队试验队,山东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党村基点. 土壤肥料, 1976(05)
- [2]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3]不同黑土条件下过磷酸钙的效果[J]. 罗日东,宋寿悌,蒋奇彦,洪淑琴. 吉林农业科学, 1982(03)
- [4]一九七三年辽宁省磷矿粉肥效试验总结[J].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化肥组. 辽宁农业科学, 1974(01)
- [5]磷肥肥效与栽培条件及施用方法的关系[J]. 金安世,包金生. 辽宁农业科学, 1966(03)
- [6]化学调控对作物生长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D]. 汤海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7]富啡酸—锌—硒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调控及品质的影响[D]. 刘巘.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4)
- [8]长期轮作施肥对棕壤氮素形态转化及其供氮特征的影响[D]. 高晓宁.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9]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高产与高效栽培的生物学特性分析[D]. 熊格生. 湖南农业大学, 2009(08)
- [10]施肥对毛竹叶片营养及光合生理的影响[D]. 宋艳冬. 浙江林学院,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