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治时期日本对中国市场的考察

略论明治时期日本对中国市场的考察

一、略论明治时期日本对中国市场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曲晓燕[1](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指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徐丽[2](2014)在《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 ——以《官话指南》、《谈论新篇》、《官话急就篇》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日本的汉语学习历史悠久,留下了较为丰富的语学资料。明治时期是日本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学习汉语(主要是北京官话)的热潮,同时编撰出版了一大批汉语官话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编排十分全面,包括日常会话、声韵发音、语言对比教学、日汉互译等诸多方面。在教材的具体内容上则涉及商业、政治、军事、调查、文化、物产、风俗习惯等,既是日本人学习中国语言的基础教材,也是日本人对中国进行基本了解、进而加深对中国全面认识的重要读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和帮助。除此之外,教材中对话的设计涉及诸多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如中外商业贸易,西方人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待遇,清代晚近以来的鸦片贸易与吸食状况,北京风土人情等。近代中国在西方武力的威胁下社会、经济、文化所发生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在语言上的表现等,在教科书中也都有所反映。对从他者的视角考察晚清的历史研究而言,有独特的参考价值。本论文以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序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出版、收集整理情况,并梳理日本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目前对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研究没有从历史学和文献学的角度考虑,把历史学和语言学结合起来综合研究是本论文的一大创新之处。第二章论述明清时期官话的大致情况和东西方所编撰的汉语教科书,分为两节。第一节简要论述历代关于官话、正音的概述并介绍近代东西方人士对北京官话的认识。第二节主要介绍朝鲜时代、琉球王国以及日本江户时代的有关汉语官话教科书的种类及反映的官话特点,指出呈现不同官话类型的原因,提出明清时代官话不存在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音。第三章叙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概况,主要分析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大致分期,种类以及编辑群体。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的编写基本分为四个时期:初期的沿袭唐话教材期,模仿改编《语言自迩集》期,独立编撰期以及战争催生期。以中日甲午战争为界,日本国内外出现了编辑出版汉语教科书的热潮,这一时期的教材不仅有北京官话教科书,还出现了上海话教科书、台语(其实是闽南话)教科书以及一部分称作满语的东北官话教科书,这是适应日本侵略政策的结果。并且编撰了专门供在中国的日本女性学习的《燕京妇语》、《燕语新编》等书。教材编撰群体范围广,其中大都有中国人参与编撰或审定,保证了教材的质量。第四章主要论述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社会状况。本章主要选取《官话指南》、《谈论新篇》、《官话急就篇》等教科书,从他者的角度反观教科书素材在日常起居、民俗文化、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等方面反映的晚清时代北京社会图像,从史学的角度发掘教科书的文献价值。第五章主要论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北京官话的语言现象,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的角度来揭示教材中反映的晚清北京官话的特点。本章分四节,第一节主要从语音的角度阐述日本学者关于北京官话的语音意识和教材反映的声韵调系统以及有关的变调、音变等现象。第二节从词汇的角度论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中的常用词汇、称谓语、口语词、外来词、词缀等的特点。第三节主要探讨教材中代词、副词“所”等词的用法特点。第四节从句法角度探讨教材中的疑问句式、处置句和被动句式。通过明治时期的教科书反映的语法特征,我们发现晚清北京官话是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近代汉语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第六章结论,主要评价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对近代汉语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意义,并指出其不足,最后就研究中的不足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明治时期的汉语教育是近代世界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编选的汉语教科书不仅反映了由南京官话向北京官话转变的过程,并且和日本对外扩张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表明了近代日本的对外扩张的事实。而且这些教材也从他者的角度反映了中国晚清的社会状况,有助于我们从周边看中国,真切体会到近代中国艰难的社会转变历程。

安平[3](2013)在《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文中指出作为政治动员的强大武器,近代日本报界被政府严厉管控,在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逐渐形成了“总体战体制”,不断强化国家和民众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既参与“佐幕”与“勤王”之争,也大力宣传自由和民权;既反对军部独裁、争取宪政民主,也积极宣传对外扩张,服从“国益”,不遗余力地鼓动“万众一心”,充当战争帮凶。本论文依托日本传媒史、日本政治史和新闻学、传播学理论,利用日文原始文献档案、借鉴国内外先行研究成果,以“政治动员”为线索,系统梳理了1868—1945年间日本报界与政治的互动关系,特别是深入研究了在政治强力干预和控制下逐渐形成的近代日本报界“总体战体制”和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中的宣传战实践,以及中江兆民、福泽谕吉和德富苏峰等舆论领袖的思想传播、传媒影响力,并分析了近代日本报界的战争责任和历史认识问题,通过客观、公正地分析与评价,为近代日本报界的发生、发展勾勒出一幅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具清晰脉络的“贯战史”画卷。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明治维新时期、自由民权运动时期、大正民主运动时期和甲午战争时期、日俄战争时期、侵华战争时期等六个时期的日本报界与政治互动关系研究,试图阐述以下问题:一是在明治大正时期,即日本政治和社会走向近代化过程中,报界与政府既相互扶持、共同促进,也相互斗争、控制与反控制,这种既对抗又联合的关系,正是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近代报界发展的必经阶段。总体来说,明治初期的报界在推动日本政治和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政治动员的积极作用。二是当政府为推行侵略扩张国策,不断加强舆论控制后,报界无力对抗,终于放弃做政党和民众维持宪政民主、“参与政争的有力武器”,而是“转向”沦为政府对内控制舆论、对外实施扩张政策的政治动员工具——通过狂热的宣传行动、细致的战胜报道、虚假的欺骗宣传,甚至直接组织战争动员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了侵略战争及其长期化。三是对于近代日本历史上的侵略战争,日本报界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责任;由于战后不彻底的民主化改造,战后报界也不同程度地继承了战前和战时的国家民族观念。时至今日,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仍未停止。在“总体战”研究范式下,以“贯战史”的方法论探讨近代日本报界与政治动员的历史,可知其“漫长的战后”仍在继续中。

张真[4](2015)在《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俗文学研究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汉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传统。中国俗文学作为汉文学的重要内容,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形成一股热潮。不仅成为日本人学习汉语的教材,还对江户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受众基础。随着近代以来西学的不断传入,日本现代学术制度逐步形成,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俗文学学科早于中国本土在日本得以确立,中国俗文学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追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学科史时,是不能忘记早稻田大学的初创之功的。早稻田大学前身东京专门学校在坪内逍遥的主持下创设了第一个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纯文学科系,而开设中国俗文学相关课程的第一任讲师就是森槐南。森槐南在东京专门学校首开中国俗文学课程的影响无疑是很深远的,其在中国俗文学学科史上的意义需要重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仅就早稻田大学一校而言,由他所开创的传统也一直被保留并发扬光大。在早稻田大学的中国俗文学学科初创之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也相继开设中国俗文学课程,建立中国俗文学学科体系,并由此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和日本汉学史上的“东西两鼎”。由于两校的中国俗文学研究者各有其师承关系,其治学方法形成了颇具各自特色的流派,故往往冠以“学派”之称。本文第三章、第四章主要通过东京、京都两大学派的学术源流、师承谱系、学术竞争等方面,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展现两大学派的整体面貌,尤其是对狩野直喜、盐谷温、幸田露伴、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等人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作了较为详细地探讨。在上述三所着名大学以外,近代日本尚有不少以高等学府为中心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阵地。随着对外扩张的逐渐推进,日本在以东亚为主的殖民地设立了两所帝国大学:京城帝国大学、台北帝国大学。京城帝大在儿岛献吉郎、辛岛骁的主持下,台北帝大在久保天随、神田喜一郎、原田季清等人的主持下,都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除此以外,尚有不少私立大学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以宫原民平为代表的拓殖大学和以奥野信太郎为代表的庆应义塾大学。近代学术转型时期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中,有不少问题并非由某一位学者在某一篇论文或某一部论着得以解决,而是数十年间众多学者共同研究的结果,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问题。戏曲、小说、说唱文学等各个文体中都有这样的重要问题,第六章选取南戏、《水浒传》、敦煌俗文学等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史加以探讨。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不仅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学术的重要一环,即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始终与国际学术相联系。第七章通过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学界的关系及以《红楼梦》研究为视角的近代东亚三国学术交流为典型个案,试图勾勒出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西方、日本、中国及中、日、韩等东亚三国间的学术联系与互动关系。

包贺喜格图[5](2016)在《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大陆地区(其中包括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自清末以来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即清末至1945年日本大陆政策下以侵略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阶段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日友好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阶段。本文所要考察的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即属于前者—侵略性教育阶段的内容。本文将此侵略性教育阶段日本对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扩张分为清末“贡王三学”时期、伪满洲国时期、伪蒙疆政权时期三部分。由于日本在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扩张进程与其针对中国大陆整体的推进过程基本一致,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有关内蒙古地区以上三个时期的考察又可以分别反映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三个阶段——策略形成和初步实施阶段、规模化实施开始阶段、全面实施阶段的特征和本质。从这个意义来说,对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状况的考察也兼有探究同时期中国大陆日语教育史相关核心问题的功能。本研究中,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日本近代“国语思想”和日语教育扩张政策各自的发展演变、大陆政策各个实施阶段日本的对内蒙古政策、以及前述三个时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状况(以各时期日语教育政策为中心,兼论教育主体和对象、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等内容是考察分析的重点。通过这些分析,不仅可以在一个大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对内蒙古地区“侵略性”日语教育史的全面考察,还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大陆的语言文化侵略的内容和实质。本文除了序章和终章部分之外,主体论述部分由三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主体部分内容概括介绍如下。第一部分:明治中后期日俄对抗背景下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阶段——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这一部分第一章从日本近代大陆政策和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以及日本近代国语思想的初步形成来看明治中后期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产生的历史条件,并且对当时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主体——东亚同文会产生的背景和它所提出的对中国的日语教育扩张策略内容做了说明。第二章分析介绍了以东亚同文会为主体的日本势力如何影响和推动清末内蒙古喀喇沁右旗日语教育产生的过程,以及其中关键人物的日本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第三章对“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状况,特别是日本教师河原操子的日语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评价。第二部分:日本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规模化实施开始阶段—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第一章首先分析了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的变化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大陆政策侵略性特征。其次对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满蒙政策”下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的演变和“民族协和”口号下伪满洲国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做了说明。强调伪满洲国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为大陆政策和伪满洲国统治秩序服务的本质特性。第二章对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以保科孝一为代表的日本“国语”思想,以及在此思想影响下的关东州的日语教育具体状况做了概括说明。并在此基础之上说明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和“新学制”制定后的“国语”思想的特征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日语教育思想方针的具体内容。最后第三章在对“新学制”制定前后的伪满洲国日语教育政策,特别是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政策进行分析说明后,进一步分析论述了内蒙古东部地区日语教育的实际状况。第三部分: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全面实施阶段——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第一章,在对20世纪20年代初至1945年(分为“九·一八”事变前后两个阶段)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做了分析介绍之后,进一步就这一“对华文化工作”政策下日本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政策和教育状况进行了说明,并强调日语教育在日本国家政府的推动下走向全面实施并全力为侵略战争和殖民地统治服务的真实特性。第二章则是围绕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内蒙工作”和善邻协会的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活动进行了分析介绍。伪蒙疆政权成立前善邻协会开展的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活动是伪蒙疆政权成立后日本对内蒙古实行日语教育扩张的前期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第三章在分析考察了伪蒙疆政权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教育政策和日语教育政策之后,对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张迪[6](2019)在《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中的两个独立系统,二者的发展遵循着各自的内在规律。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相互协调时,政治体系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当然,二者完全一致的理想状态不存在。然而只要二者的张力保持在一定限度内,良性的政治秩序就能成为现实。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不一致性超过一定的限度,政治体系则呈现出动荡的局面。旧有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度变革的主张就会随之出现。如果传统的政治文化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政治制度建构的过程就会尤为艰难。即使是建构起来,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政治文化的支撑,也很难长久维持下去。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中的隐性结构,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首先,在政治文化的传播广度上,表现为精英与大众的政治文化是否同步。当社会发生变革时,精英阶层的政治文化最先发生变化。如果他们倡导的政治文化能影响到大众,那么精英和大众的政治文化就具有一致性。政治制度的变革拥有了广泛的政治文化认同,就会较为顺畅。反之,变革很难成功。其次,在政治文化的整合效果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和外来的政治文化是否能完成融合。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往往呈现出多元并存状态。传统政治文化受到外来政治文化的冲击,开始消解;外来政治文化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抵制,很难稳固地在民众之间形成共识。如果传统和外来的政治文化能实现成功整合,政治制度变革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反之,整合失败,政治文化呈现破碎状态,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很难成功。再次,在政治文化演变层次方面,表现为表层的政治思想是否完成向深层政治心理的转变。一般而言,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由于具有相对开放包容的态度,容易接受外来政治思想。而社会大众的政治心理是一种深层次的观念积淀,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变。如果政治文化是在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那么政治文化的深层次转变就较为容易发生,政治制度变革成果也随之巩固下来。相反,如果政治文化是从外国移植而来,与本国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差甚远的话,政治文化的深层次演变很难实现,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因而很难成功。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旨在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变法运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维新派知识分子提出的制度变革目标却没有实现,君主立宪制度没有建构起来,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戊戌维新运动是失败的。政治制度变革的失败固然受到经济基础、政治博弈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然而从更为深层和长远的角度来审视,当时的政治文化状况与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传统政治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新型政治文化又尚未成型完善,君主立宪制度因而难以深入人心。维新派知识分子主张在中国建构起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并提出设议院、兴民权、三权分立等具体举措,同时对君主立宪制度及其相配套的政治文化进行宣传。然而其政治思想的宣传范围仅限于知识分子和统治阶层等社会精英。普通民众对于其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并不了解,他们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政治文化。具体表现为求稳保守、反对变革、对皇权的依附和崇拜等,这些政治文化因素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因此,戊戌维新在政治文化传播的广度上是极为有限的。戊戌维新时期,传统政治文化依然发挥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自身严谨和完整的逻辑结构,并非和西方政治文化的简单融合就可以实现新型政治文化的内部契合。维新派对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多浮于表面,具有服务于现实政治变革的功利性。浮于表面的对中西政治文化的简单取舍并不能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维新派没有完成中西政治文化的融合任务。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外源型模式。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现代化进程由此开启。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历经长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相互配合,形成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戊戌维新期间,小农经济仍然是主要经济形态,宗法制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结构,儒家政治学说和道德规范仍然牢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因此,民众的臣民政治心理极为稳固,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改变。从政治文化的演变层次上来说,戊戌维新期间所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政治思想方面,并没有演变为人们心中深层次的政治心理。本文在坚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戊戌维新这一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该运动在政治制度变革方面失败的原因,从中总结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戊戌维新在新型政治文化的宣传方面,影响范围有限,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没有完成,政治思想没有实现向政治心理的转变。因此,新型政治文化没有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政治制度变革的主张没有成为政治现实。

梁德学[7](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研究表明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石瑜珩[8](2019)在《《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的近代日本报道研究(1868-193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报刊是英国社会公众舆论的重要载体,可以反映出英国社会对国内外形势的看法。在这些报刊之中,《泰晤士报》非常有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该报创办于1785年,是综合性日报,发行于英国全境,关注领域十分广泛,并且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声誉。英国的政界、知识界以及工商金融界的精英人士对《泰晤士报》非常欢迎。日本在近代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产生了系统性的变革,同时也开始了对外扩张,与中国、俄国发生战争。《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非常关注日本内政外交的主要事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反映出英国社会对近代日本变革发展与扩张的认识。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梳理1868年至1936年期间,《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涉及与日本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报道,探究英国社会舆论对近代日本的认知,并探究相关报道的真实程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力求填补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的空白。本文分成绪论、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对象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创新与不足等问题。正文部分共分成五章。第1章介绍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政治发展变化的内容。在明治时期,《泰晤士报》等英国报纸报道了日本的戊辰战争、政治体制的变化和明治宪法的颁布等内容。明治时期结束后,英国报纸主要报道了日本政坛法西斯化的进程。比起其他报刊,《泰晤士报》更认同日本的宪政模式,对日本法西斯的批评也相对和缓。相关报道整体上反映出日本政治演变的历程,但其中一些报道并非完全准确和全面。报纸的报道深受英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第2章阐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报道。在一战之前,《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报道了日本工业革命的进程,认为日本积极对外交往,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利用一战之机扩大了海外市场。一战后,英国报刊对日本经济的报道呈现出负面的特征。在英国舆论看来,日本经济陷入了不断的危机中。比起其他报刊,《泰晤士报》更关注日本经济发展的细节,以及日本经济危机的整个过程:日本经济不断在危机、萧条和缓慢恢复中循环。报纸的相关报道基本上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态势,但也反映出了其深受英国国家利益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第3章论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日本与英美关系的报道。《泰晤士报》等英国报纸主要报道了日本的修约谈判、英日同盟和华盛顿会议的内容。报纸并不支持日本所提出的与欧美进行修改条约的想法,但也认为英国应当与日本保持接触。报纸对英日同盟给予高度评价,不吝溢美之词,但在一战后,也呼吁结束英日同盟,限制日本的势力。所以,英国报刊满意于各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相关报道整体上是准确的,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有不实之处。报纸的报道与英国政府的态度基本保持一致,形成了社会舆论与政府之间的呼应。第4章论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中日关系的报道。相关报刊报道了近代中日关系的主要冲突,包括甲午战争、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主要关注了中日冲突的起因、过程、第三方势力的态度等内容,英国报纸特别是《泰晤士报》的报道在甲午战争、济南惨案中站在了日本的立场上,而在九一八事变后,报刊的立场发生了转变,开始支持中国。总体而言,英国报纸对中日冲突的报道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失实,丑化了中国的形象,掩盖了日本的战争责任与罪恶。可以看出,其涉及中日冲突的报道深受英国国家利益和殖民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第5章阐述了《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日俄关系的报道。相关报刊集中报道了日俄战争和日本出兵干涉西伯利亚这两大事件。相关报道完全站在日本的立场上,对俄国进行批评,对日本进行正面的报道,并积极鼓动日本对俄作战。这导致相关报道并非准确客观,集中体现在报刊过于丑化俄国,且完全无视日本的侵略扩张意图方面。这是因为日俄战争期间英国与俄国存在矛盾,西伯利亚干涉时期英国希望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报纸的报道深受英国利益的影响。此外,《泰晤士报》秉持保守主义思想,反对暴力革命的手段,这种观念也使得报纸不认同布尔什维克,采取支持日本武装干涉的立场。本文结语部分认为:《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的政治、经济、外交与战争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描绘了近代日本的发展轨迹,塑造了近代日本的形象。整体而言,日本在英国报界的形象经历了逐渐由正面到负面的过程,相关报道深受英国利益和英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黎力[9](2013)在《明治以来的日本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字问题在文化史研究领域属于一个相对比较冷门但实则颇具研究价值的主题。其主要原因是文字问题容易给人其属于语言学领域的印象,似乎与史学关系不甚明显,但本文则试图打破这种误区,将文字问题放在文化史研究的框架下进行考察,开展一项以史学为基础,结合语言文字学的交叉性研究。本文的写作内容和角度不是从文字本身的结构和特征那样的“就事论事”的角度来进行,而是将文字政策和其他有关文字的社会动态作为切入点,重点论述其文字政策的产生、制定、实施的前因后果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具有较为丰富的史学性研究内容和内涵。日本近代化的标志明治维新及其导致的近代化、西洋化历程对以汉字为中心的日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反思和冲击,同时也成为塑造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国家的近代文字政策的开始,对于当世和后世的社会文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文字政策的诞生有着其独特而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官方和和民间的各种推动因素,并留下了伴随日本至今的文字文化遗产。如果说明治时代开创了日本官方汉字政策的先河,那么其留下的理念、制度原型及其衍生体则一直存在于之后的各个时代,带来各具特色的社会文化影响及时代意义。作为语言文字现象的汉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认识、功用上的变化来源于社会文化需求的变化,也必定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一切都显着而具体地体现于明治以来的日本语言文字和文化教育中。日本汉字问题的辗转沉浮对日本社会文化具有众多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日本明治时代以来围绕日语中的汉字的地位和功用这一问题的官方政策、民间意见等变迁的史实,阐明其缘由、变化过程和结果,论述其历史意义社会文化影响。通过研究日语的核心组成部分汉字的使用变化对日本社会和文化带来变化的结果和产生的各种影响,为近代日本语言文字及其与社会文化状况的互动关系这一较为新颖的研究方向做出一些建设性的有益的探讨。本文的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意义、先行研究的回顾、理论应用和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介绍日本汉字的来源及其主要特征,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介绍从近世到明治、大正、昭和至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日本汉字问题的状态和动向,分析论述民间和政府的对于汉字问题的观点、政策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结论部分总结正文的主要内容,归纳并阐释了从明治时代到当代日本各个阶段汉字问题的产生、形成和结果,分析论述汉字问题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最终为探究日本文字与社会文化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作用以及理解其对日本国家文教事业所产生的影响提供一个全面而新颖的视角。本文的主要收获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围绕一个中心论题进行跨越时代的、全面的、系统性的梳理和议论,属于“专题文化通史”类别的研究。作为对近代以来日本文字文化的总论性研究,在国内历史学界,本文尚属首例,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长期以来,日本学界对汉字问题和汉字政策的研究并不鲜见,但多集中于某个特定的时代,对近代以来的贯通性研究比较罕见。此外日方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汉字自身的构造或者汉字政策的形成演变,对其社会文化影响的论述尚不多见。中方的研究状况与其相似,更多的是集中于汉字本身,对汉字政策的研究还很不足,更谈不上对其社会文化影响层面的涉及。第二、研究日本近代以来的汉字问题和文字改革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文字教育和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中日两国都属于“汉字、儒教文化圈”,共同享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具有漫长的文化交流经历。中国的语言文字改革的内容比如简化字方面与日本有着不少共通之处,中国人的母语观和外语学习观和日本人也具有不少相似性。在全球化和英语强势的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了解和认识日本的国语国字政策和相关改革及其产生的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和后果有助于中国在面对维护汉字和传统文化及应对英语和外来文化这一重要而复杂的课题时采取更加理智和健全的态度和作法。第三,区别于传统的文化史研究,本文还具有连贯性、综合性和适时性的特点。连贯性是指时间(纵轴)意义上从明治时代到战后130年以上的跨度对一个主题内容即汉字问题及其衍生现象的跟踪研究;综合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内的主题内容(横轴)上不但具有对汉字政策、汉字使用特征的论述,还涵盖上述政策及实践对于学校教育、大众文化、社会风尚、青少年心理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适时性是就研究对象的汉字问题引导并重点指向当代日本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学习、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重要课题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时代性意义和相应的参考价值。

谷胜军[10](2014)在《《满洲日日新闻》研究》文中指出《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标志着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舆论操控、殖民文化宣传、殖民文化统治战略的开始。为了探究该报创刊的背景、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主张和伦理价值观,以弥补此领域研究迄今存在的仅侧重报纸发展史研究而忽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缺憾,本文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援用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采用将哲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发展轨迹,以及该报对“满铁”及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和掠夺上所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研究。不仅探究了该报在日本近现代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文化统治的政治取向和思想主旨,而且阐述了其在日本由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向近代军国主义国家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和影响力,力争从史实和理论两方面阐明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和武装入侵的行为与日本社会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发展的内在联系,为研究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文化统治与催生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繁衍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历史与现实逻辑统一的观点。本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就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叙述了《满洲日日新闻》创刊时客观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第一节考察了“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梳理了近代以来日本对东亚的认知和自身价值观的改变与日本迈向近代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在联系,进而阐述了日本在自我价值观更新、提高过程中与西方的文明发生冲突时为什么会出现必然的外在表现形式。解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与“日俄战争”爆发的因果关系。考察了作为“日俄战争”的衍生体“满铁”的成立主观地为《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提供了经济后援和保障的必然结果。同时,梳理了当时日本对华舆论操纵时出现的阶段性、方向性调整和转型过程,阐析了日本“北进南守”策略的制定与其在中国东北掀起创办报纸热潮的关系。并对该报第一任社长森山守次其人及其思想进行了考察,阐析了其人对东洋文化和伦理思想的认知与到东北兴办报纸的直接联系。第二节叙述了日本将其在东北的舆论阵地从营口转向大连的演变过程、“满铁”创立时大连日本报纸经营的状况。剖析了“满铁”为配合日本的“大陆政策”而对东北现存报纸进行收买、兼并和取缔的真实意图。第三节主要考察和叙述了《满洲日日新闻》创刊后的业务经营状况及其被导入关东军对舆论控制机构的原因,揭示了其充当“满铁”和日本军部在东北双重舆论喉舌角色的本质。第二章分三节考察《满洲日日新闻》创刊伊始所登载的代表该报早期中心思想的社论、言论等所表达的伦理价值内涵和精神指向。从意识形态和思想史角度入手对其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的政治思想倾向、文化认知和伦理价值取向等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一节考察了该报对大陆政策在实现日本近代化国家时所具有的作用的认知。阐析该报所主张的“日清融合”、“满洲权益维护论”、“东北移民”、“经营统治”与实现大陆政策的必然联系、因果关系和精神实质。第二节考察了该报反对美国“排日”运动的原因,阐析该报在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上主张的意识观念和真正目的。第三节梳理了该报宣传以及主张“朝鲜人在东北权益”的本质以及与日本对东北政策的关联性,阐析了“朝鲜人在东北权益”与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必然联系和开发朝鲜的内在关系。第三章以《满洲日日新闻》对“满铁”的殖民经营中心论所表现的理论观点和价值内涵为解析的出发点。考察了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日本大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阶段性和时间性的关联,阐析了进入1920年代后期日本必然要采用强硬手段推进大陆政策实施的演变过程。第一节考察并解析了1910年代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化与日本进一步声张日本在中国东北权益的客观因果关系。阐析了该报主张殖民经营和殖民教育与日本推进“大陆政策”时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论证了该报主张殖民经营、殖民教育在殖民地开发利用、文化趋同、文化同化方面所具有的绝对重要作用和精神内涵的本质所在。第二节梳理“必先征服满蒙”方针浮出水面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华二十一条缔结前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阐析了该报对中国政局评述的基本出发点和政治意图。进而评述了该报主张中国革命对日本在华利益影响的理论依据。第三节考察进入大正后期东北政局的变化与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内在联系,阐析了这个时期该报所主张的满蒙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依托的精神指向和价值取向的内涵。第四章重点考察了1926年(昭和初期)直到满洲国建国前后,《满洲日日新闻》对东北动荡局势和“9.18事变”前一系列事件报道时的理论观点和立场。梳理了日本对东北政策的调整从外交型对话到武力型征服的突变过程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第一节考察了第二次币原外交的意图以及失败的原因,阐析了“万宝山事件”、“中村大尉事件”与关东军修订日本的东北政策及强行推进侵略政策的必然联系和理论依据。第二节整理了“9·18事变”爆发时该报对事件爆发过程的报道。阐析了该报对事件爆发原因论调的真正内涵和价值取向。剖析了该报主张“满日不可分、一体化主张”、“东北不在中国的主权之内”等认知、主张的升级及政治倾向的本质。第三节解读了该报主张“王道自治”与“建立独立国家”的理论依据,阐析该报全力声援“满洲国”建国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意图。第五章作为主体的结束部分,分两节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满洲日日新闻》的论调为评述的主要对象。解析了该报坚持“日满一体”、“满日不可分”、“大东亚解放”、“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意图。阐述了该报将东亚问题上升为国际问题,以营造东西方两大阵营氛围时所表现出的殖民主义思想文化和国际化政治思想倾向的实质。第一节考察了该报坚持“皇国思想”、“大和魂”的理论观点和精神指向,剖析了《满洲日日新闻》主张该思想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内涵。考察了作为整个民族的战争,太平洋战争中制胜的法宝除了日本精神之外,就是增产节约的理论根据。评述了《满洲日日新闻》提倡的增产节约所表达的真正内涵。第二节考察和讨论了《满洲日日新闻》主张“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解放”论调的精神指向和话语意图,阐析了该报主张“满日一体”在“大东亚共荣圈”这个理论框架之内的政治意义和国际影响力。

二、略论明治时期日本对中国市场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明治时期日本对中国市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2)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 ——以《官话指南》、《谈论新篇》、《官话急就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序言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性
第二章 明清官话概说及东西方所编撰的汉语教科书
    第一节 明清时期西人所编撰的汉语教科书中记录的官话
        一、汉民族共同语的大致情况
        二、有关官话的论述及官话的种类
        三、官话的有关着述
    第二节 明清时期朝鲜、琉球和日本所传习的官话类型
        一、朝鲜时代传习的汉语教科书
        二、琉球王国汉语教科书的种类及官话性质
        三、日本江户时代的唐话教材及唐话的性质
        四、东西方传习不同官话类型的原因
        五、从南京官话向北京官话转变
第三章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概论
    第一节 江户时代的唐通事和唐话
    第二节 明治时期汉语教材的分期及特点
        一、唐话教材沿袭期
        二、《语言自迩集》影响期
        三、独立创造期
        四、畸形的战争狂热期
    第三节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分类以及作者群体
        一、教科书的分类
        二、作者群体
        三、教科书的特点
第四章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与晚清社会状况
    第一节 教科书与晚清社会生活
        一、几部重要的汉语教科书
        二、教科书所反映的生活习俗现象
        三、小结
    第二节 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北京的经济生活
        一、以茶叶、鸦片为主的进出口贸易
        二、机器制造业的兴起
        三、电报、电话、报刊等近代通讯传媒的发展
        四、由契约到合同
        五、商业经营方式
        六、从银号到银行
        七、经济活动中商人独特的地域性与家族性
    第三节 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政治外交与文化教育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
        二、对军事的关注
        三、外国人在政治上享有的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四、近代教育的兴办
        五、小结
第五章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反映的语言现象
    第一节 教材所反映的北京官话语音现象
        一、《官话指南》所反映的作者的北京官话语音观
        二、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反映的北京话的声韵调概况
        三、小结
    第二节 北京官话教科书所反映的词汇现象
        一、常用词汇的选择
        二、称谓语
        三、北京话口语词
        四、外来词等新词语
        五、惯用语、成语、歇后语等熟语
        六、逆序词
        七、词缀
        八、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出现的词汇的特点
    第三节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所反映的语法现象(一)
        一、代词及其用法
        二、表“起点”和“经由”的“起”、“解”等介词的用法分析
        三、副词“所”的用法分析
    第四节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所反映的语法现象(二)
        一、教材的疑问句式
        二、处置句与被动句
第六章 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一、历史地位
    二、存在的不足
    三、对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录: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书目

(3)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题目界说
        (一) 关于“近代日本报界”
        (二) 关于“政治动员”
        (三) 关于“1868—1945”
    三、研究意义、方法与研究创新、不足之处
        (一) 关于研究意义
        (二) 关于研究方法
        (三) 关于创新目标
        (四) 关于不足之处
    四、研究综述与史料运用
        (一) 早期日本的报史研究
        (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的报史研究
        1、主要资料类
        2、主要着作类
        (三) 早期中国的日本报史研究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的日本报史研究
        1、主要资料类
        2、主要着作类
        3、主要论文类
        (五) 日文、西文主要译着类
        1、日文主要译着类
        2、西文主要译着类
    五、本文架构
第一章 明治大正时期:报界的政治动员
    本章小序
    第一节 幕末明治初期的报界政治动员
        一、报纸:“官版”与“民办”
        二、政治:“佐幕”与“勤王”
        三、明治初期:政府的报纸扶植政策及评价
    第二节 自由民权运动时期的报界政治动员
        一、政治:“官报”与“民报”对立
        二、报界:党报的对立与兴衰
        三、自由民权运动时期:报界管制与报纸属性
    第三节 大正民主运动时期的报界政治动员
        一、报界:两次护宪运动
        二、政治:“白虹笔祸”事件
        三、大正民主运动时期:报界与政治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治大正时期:报人的政治动员——思想传播
    本章小序
    第一节 中江兆民与《东洋自由新闻》
        一、中江兆民其人及前期自由民权思想
        二、《东洋自由新闻》——自由民权思想之传播
    第二节 福泽谕吉与《时事新报》
        一、福泽谕吉其人及前期启蒙精神
        二、《时事新报》——“国权皇张论”思想之传播
    第三节 德富苏峰与《国民新闻》
        一、德富苏峰其人及前期平民主义思想
        二、《国民之友》和《国民新闻》——“大日本膨胀论”思想之传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争时期:报界的政治动员与宣传战
    本章小序
    第一节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报界的政治动员
        一、甲午战争时期:报界的战争动员与从军记者战况报道热潮
        (一) 报界的战争动员
        (二) 从军记者的战况报道热潮
        二、日俄战争时期:报界的“主战论”、“反战论”与“宣传战”
        (一) 报界的“主战论”与“反战论”
        (二) 报界的宣传战
        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的新闻管制
    第二节 侵华战争时期:报界的政治动员
        一、宣传战研究及战争指导
        二、总体战与报界总动员体制的建立
        (一) 总体战体制中的报界法制控制
        (二) 传媒管理机构的变化、升级
        (三) 国民精神强化运动
        (四) 报界管制措施的变化
        (五) 新闻管制更为严格
    第三节 报界的宣传战
        一、从军记者的狂热宣传行动
        二、细致的战胜报道
        三、欺骗性宣传
        四、直接组织战争动员活动
        五、南京宣传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争时期:报人的政治动员——从思想到行动
    本章小序
    第一节 “情报局时代”的绪方竹虎及其对华“和平外交”
        一、绪方竹虎其人:从《朝日新闻》主笔到情报局总裁
        二、绪方竹虎的对华“和平外交”
        三、绪方竹虎评价
    第二节 “东洋经济新报时代”的石桥湛山及其“小日本主义”
        一、石桥湛山其人:从军曹到资产阶级自由派代言人
        二、东洋经济新报时代:“小日本主义”及其影响
        三、石桥湛山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动员思维在战后的延续
    本章小序
    第一节 日本报界的战争责任问题
        一、缘起与发展
        二、现实困境
        (一) 《朝日新闻》的战争责任追究问题
        (二) 《读卖新闻》的战争责任追究问题
    第二节 日本报界的历史认识问题
        一、缘起与发展
        二、现实困境
        (一) 日本报界对东史郎诉讼案、“九条会”的报道尽显历史认识之偏颇
        (二) 日本报界对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报道凸显历史认识的变迁
        (三) 日本右翼和右倾报纸的报道倾向与历史认识问题
        (四) 日本报界的 8·15 社论凸显历史认识
        (五) 2005 年是检证日本报界历史认识的关键一年
        (六) 日本报界对南京大屠杀人数报道的误导
    第三节 历史根源、外在动因与报界特质
        一、历史根源:未被彻底追究的战争责任和不彻底的民主化改革
        二、外在动因:日本政府以及一些政党、政治家历史观的影响
        三、报界特质:以“国益”为中心的报道方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学科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汉学传统与中国俗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西学的传入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第三节 汉学的复兴与近代学术制度的形成
第二章 早稻田大学与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初创
    第一节 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文学科
    第二节 森槐南: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之鼻祖
    第三节 森槐南的追步者
第三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东京学派
    第一节 赤门文士:东京学派之先声
    第二节 盐谷温:东京学派之主帅
    第三节 节门弟子:东京学派之干将
第四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京都学派
    第一节 京都大学与京都学派
    第二节 狩野直喜:京都学派中国俗文学研究之先驱
    第三节 京都学派的“三尊”
第五章 东西两鼎以外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第一节 久保天随及台北帝国大学东洋文学讲座
    第二节 宫原民平:拓殖大学“支那学”开山之祖
    第三节 奥野信太郎与庆应义塾大学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第六章 近代日本关于中国俗文学重要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日本小说中的中国故事研究:以《太平记》为例
    第二节 南戏研究
    第三节 《水浒传》研究
    第四节 敦煌俗文学
第七章 国际视野下的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日本汉学与国际汉学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第二节 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汉学界之互动
    第三节 从“贾氏系图”看近代东亚三国的《红楼梦》研究之关系
结语
附录
    附录一: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大事编年
    附录二: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着述目录
    附录三:《太平记》所引诸葛孔明故事来源考
参考文献
后记

(5)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三、史料概况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区域和课题概念
第一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清末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
    第一章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的形成
        第一节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形成的基础条件
        一、日俄战争前的日本大陆政策
        二、日本大陆政策下的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
        三、东亚同文会成立前日本的日语教育扩张经验
        第二节 甲午战争在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形成上的推动作用
        一、日本近代国语思想的初步形成
        二、东亚同文会的成立及其“对清教育策”
        第三节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的内容
        一、伊泽修二的日语教育策略意见
        二、《东亚时论》《教育时论》《外交时报》中的日语教育策略意见
    第二章 日本势力影响下的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
        第一节 日本与“贡王三学”的关系
        一、日本的“中国保全论”下的中日政治、教育关系
        二、清末内蒙古地区面临的困局和贡王的应对
        三、东亚同文会在贡王教育改革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节 下田歌子粤河原操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一、下田歌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二、河原操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第三章 “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第一节 “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总体状况
        第二节 河原操子在毓正女学堂的日语教育活动
第二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规模化实施的开始--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第一章 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第一节 大陆政策下的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
        一、伪满洲国统治理念的演变及其“侵略性”核心特征
        二、伪满洲国教育方针的演变及其“侵略性”特征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一、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满蒙政策中的对内蒙古政策
        二、伪满洲国“民族协和”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第二章 日本主导下的伪满洲国的“国语思想”
        第一节 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国语”思想及日语教育扩张状况
        一、保科孝一的“国语思想”
        二、关东州的日语教育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国语思想”
        一、伪满洲国成立初期的“国语”思想
        二、新学制制定之后的“国语”思想--“满洲国语研究会”的成立
    第三章 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第一节 “新学制”制定前后的日语教育政策
        一、“新学制”制定前“外国语”教育阶段的日语教育政策
        二、“新学制”制定后“国语”教育阶段的日语教育政策
        第二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二、蒙古实务学院的设立及其日语教育
第三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全面实施--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下伪蒙疆政权成立前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第一章 20年代初至1945年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
        第一节 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
        一、本研究中“对华文化工作”概念的界定及阶段划分
        二、“九·一八”事变前“对华文化事业”中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
        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
        第二节 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
        一、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政策
        二、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实施状况
    第二章 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和善邻协会的“文化工作”
        第一节 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和善邻协会的设立
        一、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的“内蒙工作”及其文化侵略特征
        二、善邻协会的设立及其对内蒙古“文化工作”策略
        三、善邻协会的内蒙古“文化工作”与日本关东军和兴亚院的关系
        第二节 善邻协会内蒙古“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活动
        一、善邻协会对语言教育和研究的重视
        二、善邻协会针对蒙古族留学生的日语教育活动
        三、善邻协会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活动
    第三章 伪蒙疆政权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第一节 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政策
        一、伪蒙疆政权时期教育政策中的侵略性特征
        二、伪蒙疆政权的日语教育政策
        第二节 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日语教育实施状况
        一、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二、伪蒙疆政权下日语教育存在的“困难问题”
终章
    一、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的性质和特征
    二、今后的课题
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6)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研究综述
        1.西方政治文化研究
        2.中国政治文化研究
        (二)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研究综述
        1.西方政治制度研究渊源及理论成果
        2.中国学界关于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二者关系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第一章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一种理论视角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政治文化
        二、政治制度
    第二节 政治制度变革
        一、新制度主义学派关于制度变革的基本理论
        二、制度变革路径方式
        三、制度变革中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
        一、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路径:建构、维系、运行
        二、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过程
第二章 戊戌维新发生过程——一种实践分析
    第一节 康有为多次上书及1898 年上书成功
        一、第一次上书未果
        二、“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维新的序幕
        三、连续上书催生百日维新
    第二节 百日维新的开始和结束
        一、《名定国是》的颁布开启百日维新进程
        二、变法措施的施行情况及结果
        三、百日维新的成果和影响
    第三节 百日维新过程中的权力博弈
        一、帝党和后党的权力争夺以及后党的力量分析
        二、帝党和维新派知识分子结盟——百日维新的开始
        三、帝党力量
        四、维新派力量
        五、变法措施实施方式的冒进性
        六、外国对变法的态度
第三章 精英与大众政治文化分析
    第一节 维新派政治思想状况
        一、“变”——摆脱危机的必然出路
        二、“破”——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三、“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建构
    第二节 统治阶层政治思想状况
        一、慈禧——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实践者
        二、光绪——专制王朝强弩之末下的除旧布新者
        三、张之洞和翁同龢——具有变革思想的旧式官僚
    第三节 大众政治心理状况
        一、超稳定社会结构之下保守传统的臣民政治心理
        二、西方冲击背景之下的民族主义政治心理
第四章 传统与外来政治文化博弈
    第一节 传统政治思想
        一、天命观论证政治合法性
        二、大一统思想维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三、民本思想——民众评价君主统治效果的重要标准
    第二节 西方政治思想
        一、国家起源的目的:社会契约论
        二、以自由和平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宣言书:天赋人权
        三、政府建构的原则:分权制衡思想
        四、作为一种政制形式:民主
    第三节 维新派知识分子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过程和结果
        一、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的途径和流变
        二、维新派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成果——以《大同书》为例
第五章 表层和深层政治文化演变
    第一节 政治文化在层次方面的演变机制
        一、内生:以启蒙运动对法国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为例
        二、外源:以西方政治学说在明治维新中的影响为例
    第二节 戊戌维新中政治文化演变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一、新式学堂——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二、现代报刊——启发民智的舆论场
        三、社会团体——变法力量的集散地
        四、政治社会化之效果分析
    第三节 戊戌维新失败的政治文化原因:臣民政治心理为何如此稳固?
        一、经济形态之小农经济
        二、社会结构之宗族宗法制
        三、完备的政治社会化方式
余论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报纸类
致谢

(7)《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人
        二、日人报纸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一、历史分期
        二、所用史料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一、日本报人群体
        二、中国报人群体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一、金子雪斋其人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一、私谊网络
        二、公共交往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一、从《儿童》入社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结论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的近代日本报道研究(1868-193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
第1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政治的报道
    1.1 对明治时期日本立宪与议会政治的报道
        1.1.1 对日本政局变化与立宪过程的报道
        1.1.2 对日本议会政治的消极评价
        1.1.3 报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1.1.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1.2 对20世纪30年代日本政坛法西斯化的报道
        1.2.1 对日本政坛走向法西斯化的原因的报道与分析
        1.2.2 对日本法西斯化过程的报道与分析
        1.2.3 报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1.2.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1.3 小结
第2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经济的报道
    2.1 对日本工业化进程的报道
        2.1.1 对明治前期工业化的报道
        2.1.2 对明治中期工业化的报道
        2.1.3 对明治后期工业化的报道
        2.1.4 对一战期间日本经济发展的报道
    2.2 对一战后日本经济危机的报道
        2.2.1 对1920年金融危机的报道
        2.2.2 对1927年金融危机的报道
        2.2.3 对大萧条之下日本经济的报道
    2.3 报道的真实性
    2.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2.5 小结
第3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本与英美关系的报道
    3.1 对明治时期修约谈判的报道
        3.1.1 对明治时期日本司法与宗教的看法
        3.1.2 对修约谈判的报道
        3.1.3 报道的真实性
        3.1.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3.2 对英日同盟的报道
        3.2.1 对第一次英日同盟的报道
        3.2.2 对第二次英日同盟的报道
        3.2.3 对第三次英日同盟的报道
        3.2.4 报道的真实性
        3.2.5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3.3 对华盛顿会议的报道
        3.3.1 对华盛顿会议前夕英日关系的报道
        3.3.2 对华盛顿会议主要议题的报道
        3.3.3 相关报道的真实性以及与政府决策的互动
    3.4 小结
第4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中日关系的报道
    4.1 对甲午战争的报道
        4.1.1 关于战争的总体报道
        4.1.2 报道的真实性
        4.1.3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4.2 对国民革命运动与济南惨案的报道
        4.2.1 对国民革命运动的报道
        4.2.2 对济南惨案的报道
        4.2.3 报道的真实性
        4.2.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4.3 对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的报道
        4.3.1 对九一八事变的报道
        4.3.2 对一·二八事变的报道
        4.3.3 报道的真实性
        4.3.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4.4 小结
第5章 《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对近代日俄关系的报道
    5.1 对日俄战争的报道
        5.1.1 对战前日俄矛盾的报道
        5.1.2 关于战争进程的报道
        5.1.3 报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5.1.4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5.2 对西伯利亚干涉的报道
        5.2.1 对日本干涉俄国革命的报道
        5.2.2 报道的真实性
        5.2.3 影响报道的相关因素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泰晤士报》对近代日本的部分相关报道
附录二:《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有关近代日本的主要报道列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明治以来的日本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二、先行研究的回顾和问题点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日语中汉字的来源及其主要特征
    第一节 汉字传入日本的历史经纬
        1.1.1 日本最初的汉字
        1.1.2 汉字传入日本后的蛰伏期
        1.1.3 汉字文化的确立和日本汉文的诞生
    第二节 日语文字的构成及特点
        1.2.1 日语中的汉字及其作用
        1.2.2 日语中的假名及其作用
        1.2.3 日语文字的总体特点
    第三节 汉字的优势和特长
        1.3.1 简洁生动,直观明了
        1.3.2 表意文字特有的美感
        1.3.3 强烈的表现力、冲击力
        1.3.4 造语能力和聚字能力
第二章 近世至明治时期的汉字相关诸问题
    第一节 本土文化成熟期的繁盛一"作为明治时代孕育期的江户时代
        2.1.1 江户时代汉字尊崇的文化地位
        2.1.2 汉字的影响和作用在江户时期的体现
        2.1.3 汉字对明治维新的促进作用和功效
        2.1.4 “国字”与新造翻译词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节 批判与质疑的风暴与转机一明治时期的汉字问题及其动态
        2.2.1 社会文化的大惊荡——明治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
        2.2.2 废汉字运动的风起云涌——汉字问题的官方政策及民间动态
        2.2.2.1 直击汉字地位的社会文化动因
        2.2.2.2 大鸣大放的讨论和政策体现的端悦——汉字问题的民间及官方动向
        2.2.3 汉字使用的鲜明特征及划时代的影响
        2.2.3.1 和制汉语词的旋风
        2.2.3.2 在矛盾与创新中生成的巨大推动力——同时期汉字使用的特点、时代意义和影响
        2.2.4 限制理念与丰硕成果并行不惊——明治时期小结
第三章 大正时期及昭和前期的汉字问题及其动态
    第一节 汉字限制与改革的继续——大正时代和昭和初期
        3.1.1 斑斓多彩的社会文化背景
        3.1.2 革新与传统的角力——同时期汉字问题的民间动态及官方政策
        3.1.2.1 浮华时代中汉字意识的变迁
        3.1.2.2 限制与反限制,政策与抗争——汉字问题的民间动向或官方政策
        3.1.3 大众传媒的繁荣化——大正时期及昭和初期汉字使用的特征及影响
        3.1.3.1 报纸的汉字使用
        3.1.3.2 承前启后的时代的汉字观——本时期汉字问题的文化特征
        3.1.4 限制政策的快速生成期——大正时代和昭和初期小结
    第二节 汉字限制运动的艰难与挣扎——战中的昭和时代
        3.2.1 军国主义和高压统治的足音
        3.2.2 反英美狂潮引发的汉字维护——汉字问题的民间动态及官方政策
        3.2.2.1 国粹主义的狂舞与喧嚣
        3.2.2.2 汉字限制的式微和战时的特殊因素——有关汉字问题的民间动向或官方政策
        3.2.3 汉字的压倒性优势和强势——战时汉字使用的特征及影响
        3.2.3.1 浓烈的战争色彩
        3.2.3.2 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战时汉字问题的社会文化表征
        3.2.4 被后世忽略的4寺殊历史时期——战中的昭和时代小结
第四章 昭和后期至今的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民主化运动和旧体制清算——战后汉字问题所处的社会文化体制
        4.1.1 社会文化环境的剧变
        4.1.2 汉字的危急存亡之秋——战后汉字问题和有关政策变迁的动因及其表现
        4.1.2.1 美国占领当局的战略考虑
        4.1.2.2 日本官方和民间团体的策应
    第二节 表音文字派主导下的限制汉字风潮——战后汉字政策动向及其效应
        4.2.1 文字和国语问题的新形势
        4.2.2 限制汉字政策的成功制定和全面推行
        4.2.2.1 《当用汉字表》及相关法令的制定
        4.2.2.2 《常用汉字表》的制定
        4.2.3 传统维护派旳抵抗与绝地反击——汉字改革法案带来的后果、批评与反思
        4.2.3.1 《当用汉字表》及整体批判
        4.2.3.2 《当用汉字字体表》批判
        4.2.3.3 音训及振假名问题
        4.2.3.4 “教育汉字”概念批判
        4.2.3.5 汉字改革的根本理念上的谬误及反省
    第三节 战后汉字使用上具体问题的表象及其直接后果
        4.3.1 总量减少,总体削弱
        4.3.2 假名取代汉字表记实词
        4.3.3 错别字泛滥成灾
        4.3.4 假名汉字混居一词的现象
        4.3.5 代替字问题
        4.3.6 “禁忌语”问题
        4.3.7 外来语片假名问题
        4.3.8 人名用汉字问题
    第四节 战后汉字政策对社会文化的长远影响
        4.4.1 对日语本身的劣化作用
        4.4.2 对国语教育和教育整体的弊害
        4.4.3 对社会道德和人生观的腐蚀
        4.4.4 对传统价值观的损害
        4.4.5 对民族文化意识的削弱
    第五节 对汉字政策及其长远影响与弊害的反省、改革和展望
        4.5.1 对汉字问题的多层面反思与改进
        4.5.1.1 政府的举措——新《常用汉字表》
        4.5.1.2 民间的推动——“汉字热”现象
        4.5.1.3 大众舆论对汉字问题的积极关注
        4.5.1.4 大学生群体对汉字问题的认识
        4.5.2 对国语教育及教育整体的反思与改革
        4.5.3 汉字改革的不足、问题和建议
    第六节 汉字限制政策的盛衰和文化惯性——战后时期小结
结语
    一、问题的提起——各个时期文化、政治背景对汉字问题的诉求
    二、问题的形成——文化、政策因素对汉字问题的构建及其表征
    三、问题的结果——汉字问题对各个时期社会文化的反作用
    四、明治以来汉字问题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10)《满洲日日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约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三、 难点、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经营方针和目的
    第一节 “日俄战争”的爆发、“满铁”的建立与日本对华舆论操纵的调整及转型
        一、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之战
        二、 “满铁”的中心价值观
        三、 对舆论宣传的掌控与日本试图再造新文化氛围
        四、 “大陆政策”引出的对东北的狂热及办报的兴起
        五、 森山守次其人
    第二节 日本在东北舆论阵地的更迭、大连报界的走向
        一、 营口的衰退、大连的兴起
        二、 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及《满洲日日新闻》舆论主导权的确立
        三、 “满铁”、日本报业人士与东北日本报纸的急速增长
    第三节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及经营
        一、 后藤新平的决断
        二、 人事变动、管理、个人经营到股份经营
        三、 强化内部实力、拓展外部空间
        四、 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五、 关东军对东北报业、媒体的介入及统辖
第二章 《满洲日日新闻》创刊初期的殖民主义思想、言论(1907-1910 年)
    第一节 自我主张的论调
        一、 实现日本近代化国家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
        二、 “日清融合、提携”之说
        三、 满洲权益维护论
        四、 东北移民论
        五、 大连经营与殖民地开发
    第二节 对他国动向的报道
        一、 美国的排日运动
        二、 中美关系
        三、 俄国动向及日俄关系
    第三节 对朝鲜问题及朝鲜人的主张
        一、 朝鲜人在间岛的权益及对朝鲜的开发
        二、 吞并后对朝鲜人保护的论调
第三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1911-1925 年)
    第一节 殖民主义思想的继续张扬
        一、 对中国阶级、国情及国力的报道
        二、 普及日语及日华融和策略
        三、 殖民地经营
        四、 殖民地教育
    第二节 对华二十一条约缔结前后的论调
        一、 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二、 安丰线等铁路的主权问题
        三、 对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国内形势的评论
        四、 对华二十一条的主张
    第三节 以军部的主张为张目的论调
        一、 郑家屯事件与满蒙政策的摸索
        二、 满蒙问题的抬头
        三、 郭松龄事件及对张作霖的评价
        四、 有关张作霖去留问题的认识
第四章 “9·18 事变”前后及满洲国建国时的《满洲日日新闻》(1926-1933 年)
    第一节 加快“大陆政策”的实施步伐
        一、 第二次币原外交与东北政策
        二、 万宝山事件
        三、 中村大尉事件
    第二节 “9·18 事变”的论调
        一、 有关柳条湖事件的关联报道
        二、 对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
        三、 事件爆发后的评论
        四、 满日不可分、一体化主张
        五、 东北不在中国主权之内的主张
    第三节 “王道自治”与建立独立国家的论调
        一、 “王道自治”的精神实质
        二、 “满洲国”建国的目的
        三、 满洲国国体论的内涵
        四、 关于承认满洲国问题的指向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1941-1943 年)
    第一节 日本全民族的战争
        一、 战时“皇国思想”、“大和魂”的精神内涵
        二、 增产节约、日常生活的主张
        三、 整个民族战争的论调
    第二节 建构“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解放”理论框架的实质
        一、 再次强调“满日一体化”的政治意图
        二、 建设满洲国学的意识功能
        三、 设置满洲国国语的语境功效
        四、 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目的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在东北日本人创办及经营的报纸一览表

四、略论明治时期日本对中国市场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2]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 ——以《官话指南》、《谈论新篇》、《官话急就篇》为中心[D]. 徐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3]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D]. 安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4]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D]. 张真. 南京大学, 2015(01)
  • [5]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D]. 包贺喜格图. 内蒙古大学, 2016(03)
  • [6]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D]. 张迪.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
  • [8]《泰晤士报》等英国报刊的近代日本报道研究(1868-1936)[D]. 石瑜珩. 吉林大学, 2019(10)
  • [9]明治以来的日本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 黎力. 南开大学, 2013(07)
  • [10]《满洲日日新闻》研究[D]. 谷胜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略论明治时期日本对中国市场的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